TW200808178A - Azolylmethyloxiranes,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phytopathogenic fungi,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m - Google Patents

Azolylmethyloxiranes,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phytopathogenic fungi,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08178A
TW200808178A TW096122563A TW96122563A TW200808178A TW 200808178 A TW200808178 A TW 200808178A TW 096122563 A TW096122563 A TW 096122563A TW 96122563 A TW96122563 A TW 96122563A TW 200808178 A TW200808178 A TW 20080817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ompound
doc
alkyl
formul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22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ochen Dietz
Thomas Grote
Bernd Mueller
Jan Klaas Lohmann
Jens Renner
Sarah Ulmschneider
Alice Glaettli
Original Assignee
Basf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sf Ag filed Critical Basf Ag
Publication of TW200808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0817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405/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5/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both one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arbon chain containing only aliphatic carbon 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20080817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下面通式I之唑基甲基環氧乙烷化物 0
(I)
CH2—C—-CH A B 其中 A 係經三個F取代之苯基,
B 係未經取代的吡啶基、噻吩基、噻唑基、噁唑基或呋 喃基,或係經一至三個以下取代基取代的苯基:鹵 素、N02、胺基、CVC4-烷基、Ci-CV烷氧基、CVCV 鹵代烷基、(VC4-函代烷氧基、CVC4-烷胺基、(VC4-二烷胺基、硫基iCi-Cr烷硫基, 或其植物可相容性酸加成鹽或金屬鹽。 並且,本發明係關於式I化合物用於控制植物致病真菌 之用途’且係關於包含該等化合物之組合物。 【先前技術】 嗤基甲基環氧乙烷化物、其製備方法及其於作物保護中 之用途可(例如)自歐洲專利第EP-A 0 094 564號及第EP-A 0 196 038號中瞭解。 在環氧乙烷環上載有一雜芳炔取代基之唑基甲基環氧乙 烧化物可自歐洲專利第ΕΡ·A 0 421 125號中瞭解。 儘管所述唑基甲基環氧乙烷化物已具有抗多種病原體之 甚佳殺真菌活性;但本發明之目標係要提供新穎的具有改 121811.doc 200808178 良的殺真菌活性之嗤基曱基環氧乙烷化物。 此目標係利用開篇處所闡述之式j化合物達成。 【發明内容】 ° 由於其氮原子之驗性特徵,化人物 化σ物I犯夠與無機酸或有 機酸或與金屬離子形成鹽或加合物。 a 無機酸之實例係氫鹵酸(例如氫殽 』邪虱鼠ι、虱虱酸、氫溴酸 及氫碘酸)、碳酸、硫酸、磷酸及碗酸。 適合的有機酸係(例如)曱酸及鏈烷酸(例如乙酸、三氟乙 酸、三氣乙酸及丙酸’且亦包括乙醇酸、硫氛酸、乳酸、 玻㈣、擰檬酸、苯甲酸、肉桂酸、草酸)、垸基賴(具 有含1至2G個碳原子之直鏈或具支鏈燒基基團之續酸)、芳 基磺酸或芳基二磺酸(載有一或兩個磺酸基之芳香族基 團,例如苯基及萘基)、烷基膦酸(具有含丨至“個碳原子之 支鏈或具支鏈烷基基圏之膦酸)、芳基膦酸或芳基二膦酸 (載有一或兩個磷酸基團之芳香族基團,例如苯基及萘 基)’其中該等烷基或芳基基團可載有其他取代基,例如 對甲基苯磺酸、水揚酸、對胺基水揚酸、.2_苯氧基笨甲 酸、2-乙醯氧基苯甲酸等。 適合的金屬離子尤其係第二主族元素(尤其係鈣及鎂)之 離子、第二及第四主族元素(尤其係鋁、錫及鉛)之離子、 且亦獨包括過渡族一至八之元素(尤其係鉻、錳、鐵、 鈷、鎳、銅、鋅、及其他元素)之離子。尤佳者係第四期 過渡族元素之金屬離子。該等金屬可以其可呈現的多種化 合價存在。 121811.doc 200808178 式i化合物之製法已為吾人所瞭解,並詳細閣述於歐洲 專利第 EP-A 0 094 564號、第 EP-A 0 196 038號及第 EP-A 0 421 125號中。 在上文式中所給出符號之定義中,使用了統稱,其通常 代表以下取代基: 鹵素:氟、氯、溴及碰; 烷基及複合基團(例如烷胺基)之烷基部分:例如具有較 佳1至4個碳原子之飽和直鏈或具支鏈的烴基基團,例如曱 基、乙基、丙基、1-甲基乙基、丁基、1-甲基丙基、2-甲 基丙基及1,1-二甲基乙基。 鹵代烷基:如上文所提及之烷基,其中該等基團中之某 些或全部氫原子係藉由上文所提及之鹵素原子置換。在一 實施例中,該等烧基至少一次或完全經一特定鹵素原子 (較佳為氟、氣或溴)取代。在另一實施例中,該等烧基可 部分或完全經不同的鹵素原子鹵化;當為混合鹵素取代基 時,氣與氟之组合較佳。尤佳者係(CrCd-鹵代烷基,更 佳者係(Ci_C2)-彘代烧基’例如氯甲基、漠甲基、二氯曱 基、三氯甲基、氟曱基、二氟曱基、三氟甲基、氣氟甲 基、二氯氟甲基、氯二氟甲基、1-氯乙基、1-溴乙基、;μ IL乙基、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2-氣· 2·氟乙基、2-氯-2,2-二氟乙基' 2,2-二氯-2-氟乙基、2,2,2-三氣乙基、五氟乙基或1,1,1_三氟丙-2_基; 烷氧基:如上文所定義經由一氧連接之烷基,其較佳含 有1至4個碳原子。較佳烷氧基之實例為··曱氧基、乙氧 121811.doc 200808178 基、正丙氧基、i-曱基乙氧基、丁氧基、丨-甲基丙氧基、 2-甲基丙氧基或1,1-二甲基乙氧基。 鹵代烷氧基:如上文所定義之烷氧基,其中該等基團中 某些或全部氫原子由上文在鹵代烷基中所闡述之鹵素原子 (尤其氟、氣或漠)置換。較佳短鏈齒代烧氧基之實例係 OCH2F、OCHF2、OCF3、OCHzC卜 OCHC12,、0CC13、氯 氟甲氧基、二氣氟甲氧基、氯二氟曱氧基、氟乙氧基、 2-氣乙氧基、2-溴乙氧基、2-碘乙氧基、2,2-二氟乙氧 基、2,2,2·二氟乙氧基、2-氯-2-氟^乙氧基、2-氯·2,2·二氟 乙氧基、2,2-二氯-2-氟乙氧基、2,2,2-三氯-乙氧基、 OqF5、2-氟丙氧基、3_氟丙氧基、2,2-二氟丙氧基、2,3_ 一氟-丙氧基、2 -氯丙氧基、3 -氣丙氧基、2,3 -二氣丙氧 基、2-溴丙氧基、3·溴丙氧基、3,3,3·三氟丙氧基、3,3,3-三氣丙氧基、〇CH2-C2F5、〇CF2-C2F5、1-(CH2F)_2-氟乙氧 基、1-(CH2C1)_2-氯乙氧基、;ι·((:Η2Β〇孓溴乙氧基、4•氟 丁氧基、4-氣丁氧基、4_溴丁氧基或九氟丁氧基。 烷硫基:經由一硫原子連接之如上文所定義之烷基。 式I之新穎化合物包含手性中心,並通常呈外消旋物形 式或作為赤型構型或蘇型構型之非對映體混合物而獲得。 本發明化合物之赤型非對映體及蘇型非對映體可以純形式 (例如)基於其不同的溶解性或藉助管柱層析法以純形式分 開及分離。利用已知方法,可使用此等均一的非對映體對 來獲得均一的對映體。適合用作抗微生物劑者係均一的非 對映體或對映體及在合成中所獲得之其混合物兩者。此可 121811.doc 200808178 相應地應用於殺真菌組合物。 較佳者係環B與***甲基取代基順式排列的對映體或對 映體對。 本發明化合物可呈多種晶體變形體存在,該等變形體可 月b具有不同的生物學活性。該等結晶變形體亦由本發明提 供。 在本發明式I化合物中或在根據本發明所用式I化合物 中’取代基(在其自身或於組合中之每一情況下)之以下含 義尤佳。此處,該等較佳取代基或較佳取代基組合(若適 宜)可相應地應用於本發明化合物之前體。 取代基A為經三個F取代的苯基,以便產生總共六個取 代基A1至A6 : ★ * *
F A4 A5 A6 根據一實施例,A為A1、A2、A3或A4。 根據另一實施例,A為A1或A2。 根據一較佳實施例,A為A1。 121811.doc -11- 200808178 根據另一實施例,A為A2。 根據另一實施例,A為A3。 根據另一實施例,A為A4。 根據另一實施例,A為A5或A6。 根據另一實施例,A為A5。 根據另一實施例,A為A6。 另一實施例係關於化合物I,其中B係未經取代的η比咬 基、嗟吩基、嗟峻基、噪嗤基或吱喃基。 根據一較佳實施例,Β為u比唆基或嗟吩基。 根據另一較佳實施例,Β為η比淀基。 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Β為經一至三個以下取代基取 代的苯基:鹵素、Ν〇2、胺基、CVC4·烷基、Cl-C4_烧氧 基、焼基、Ci-Cc鹵代烧氧基、烧胺基、 C1-C4-一烧胺基、硫基或C1-C4-烧基硫基。 在另一實施例中,B為經一至三個以下取代基取代的苯 基·鹵素、CVC4·烷基、CVCV烷氧基、CVC4·鹵代烷基或 CrCc鹵代烷氧基。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B為經一至三個鹵素原子取代的苯 基。 特別是考慮到其用途,較佳者為彙集於下表2至7中的化 α物I。另外,表中所提及適合用作一取代基之基團本身 (獨立於該等基團於其中被提及之組合)係一所述取代基之 尤佳實施例。 121811.doc •12· 200808178 表1
列 取代基B 1-1 2_曱基苯基 1-2 3-曱基苯基 1-3 4-甲基苯基 1-4 2-甲氧苯基 1-5 3-甲氧苯基 1-6 4_甲氧苯基 1-7 2-氯苯基 1-8 3-氯苯基 1-9 4-氯苯基 1-10 2-氟苯基 1-11 3-氟苯基 1-12 4-氟苯基 1-13 2-氣-3-甲氧基苯基 1-14 2-氯-4-曱氧苯基 1-15 2,3-二氯苯基 1-16 2,4-二氯苯基 1-17 3,4-二氯苯基 1-18 2,3_二氟苯基 1-19 2,4-二氟苯基 1-20 2-氯-3-ft苯基 1-21 2-氯-4-氟苯基 1-22 2-吼咬基 1-23 3-吼°定基 1-24 4-吡啶基 1-25 2-噻吩基 1-26 3_τι塞吩基 1-27 噻唑-4-基 121811.doc -13- 200808178 列 取代基B 1-28 **塞。坐-5-基 1-29 β惡嗤-4-基 1-30 0惡嗤-5-基 1-31 2-呋喃基 表2 其中A為A1且B在每一情況下對應於一表1之列之取代基 的式I化合物。 表3
其中A為A2且B在每一情況下對應於一表1之列之取代基 的式I化合物。 表4 其中A為A3且B在每一情況下對應於一表1之列之取代基 的式I化合物。 表5 其中A為A4且B在每一情況下對應於一表1之列之取代基 的式I化合物。 表6 其中A為A5且B在每一情況下對應於一表丨之列之取代基 的式I化合物。 表7 其中A為A6且B在每一情況下對應於一表丨之列之取代基 的式I化合物。 化合物I適於作為殺真菌劑。其因具抵抗選自下列類別 之廣譜植物致病真菌之極佳活性而著名··子囊菌綱 121811.doc •14· 200808178 、半知菌綱(Dewieromyceies)、卵菌綱 (Oomyceies)及擔子菌綱,且尤其是卵菌綱 類真菌。某些該等化合物以内吸式方式有效且其可作為葉 片殺真菌劑、拌種用殺真菌劑及土壤殺真菌劑用於植物保 護中。 其在控制各種作物,例如小麥、黑麥、大麥、燕麥、稻 米、玉米、草、香蕉、棉花、大豆、咖啡、甘蔗、蔓生植 物、水果及觀賞性植物,及蔬菜,例如黃瓜、豆類、西紅 柿、馬鈴薯及葫蘆上,及該等植物之種子上的大量真菌方 面特別重要。 其尤其適用於控制下述植物疾病: •蔬菜、油菜籽、甜菜及水果及稻米上之鏈格孢菌 (d/kmar/α)屬(例如馬鈴薯及番茄上之早疫病鏈格孢菌 (A so/am·)或煙草赤星病菌(A ; •甜菜及植物上之絲囊黴«pk⑽myca)屬; •穀物及蔬菜上之殼二孢屬; •玉米、穀物、稻米及草坪上之平臍罐孢屬及 内臍螺孢屬(i)rec/zWera)(例如玉米上玉蜀黍長螺抱菌(Ζλ maydis) ·, •穀物上之禾谷白粉病菌白粉病 (powdery mildew)); •草莓、蔬菜、花及葡萄藤上之灰葡萄孢菌(ί>οίΓ;;ίζ\ c/似rea)(灰黴病(gray mold)); •萵苣上之露菌病/aciwcae); 121811.doc -15- 200808178 •玉米、大豆、稻米及甜菜之尾孢黴(Cercospora)屬; •玉米、穀物、稻米上之旋抱腔菌(Coc/zZioZ?o/z^)屬(例如 縠物上之禾旋孢腔菌,稻米上之 旋抱腔菌(Cochliobolus miyabeanus)) ·, •大豆及棉花上之刺盤孢屬; •玉米、穀物、稻米及草坪上之内臍螺孢 屬、核腔菌(Pyr⑼屬,例如大麥上之網斑病菌 (D· teres)或小麥上之 /丨、麥德氏徽(D· tritici-repentis) ·,
° 由厚孢瓶黴(户/meoacremom’wm chlamydosporium) 、Ph. 及大豆炭疽病菌所"/ρότα /?抓ciaia)「斑孔木 層孔菌⑽cMi似)之同義字)引起的葡萄藤上 之埃斯卡菌(&ca); •玉米上之突腾續抱屬(Exserohilum) ·, •黃瓜上之二孢白粉菌c/c/roracearwm)及蒼耳單 絲、後溘{Sphaerotheca fuliginea) ·, •各種植物上之錄胞菌屬及輪枝孢菌 (Verticillium)慝(例如,穀物上之禾榖鐮刀菌(F. gramhearwm)或黃色鐮孢菌(尺或許多植物 (例如番痛)上之尖錄孢菌(F. ; •毅物上之禾頂囊殼菌,· •穀物及稻米之赤黴((?aZ>ere"a)屬(例如稻米上之弗基克 羅氏赤黴(Gibberella fujikuroif) ·, •稻米上之穀粒染色錯合物; •玉米及稻米上之長4¾孢•价/所)屬; 121811.doc -16- 200808178 •榖物上之雪黴葉枯病菌π/να/),· •榖物、香蕉及落花生之球腔菌屬(例 如,小麥上之禾榖根結線蟲(Μ. gramzWco/a)或香蕉上之 黑條葉斑病菌(M. ,· •甘藍及球根植物上之霜黴菌屬,例如橄欖 上之甘蘭種绳(P. 或洋蔥上之露菌病(P. destructor) \
•大豆上之豆薯層鏽菌及層鏽層 假 I 抱窗(Phakopsara meibomiae) \ •大豆及向日葵上之擬莖點黴屬(P/zomopsb species); •馬鈐薯及番茄上之致病疫黴菌(Ρ/2;^ορ/ζί/ζ<9Γα infestans) \ •各種植物上之致病疫黴菌(PAytop/zi/zora)屬,例如,甜 椒上之辣椒疫黴菌(P. cophcz·); •葡萄藤上之葡萄霜黴病菌v/i/co/α); •蘋果上之白叉絲單囊殼菌/ezzcoir/e/za); •穀物上之卷毛狀假小尾孢菌 herpotrichoides); •各種植物上之假霜黴菌屬(Pwwdoperowo^ora),例如黃 瓜上之霜黴病菌(P. 或啤酒花上之假霜黴菌(P. humili); •各種植物上之柄鏽菌屬,例如,穀物上之小 麥葉錄病(户· 、條形柄鏽菌(P· siri/ormz·似)、大 麥葉銹病菌(jP. /^rdez·)或禾本科柄銹病菌(尸· gramkz·5) 121811.doc -17- 200808178 或者蘆旬上之董筒莖枯病菌(P. ; •稻米上之稻梨孢(J^;r/cw/ar/a or;;zae)、稻紋炫f菌 {Corticium sasakif)、雜 ψ 故’数(JSarocladium oryzae)、木 稻葉鞘腐敗病(S. ㈣αίι/m)、稻葉黑粉菌 oryzae) / ❶草坪及毅物上之稻盘病菌; •草坪、稻米、玉米、棉花、油菜籽、向曰葵、甜菜、蔬 菜及其他植物上之腐黴菌屬),例如,各種 植物上之棉腐病(/>. 如/^所)、草坪上之胡瓜腐黴病菌
(P. dphanidermatum) I •棉花、稻米、馬鈴薯、草坪、玉米、油菜籽、馬鈐薯、 甜菜、蔬菜及各種植物上之絲核菌(及/屬,例 如’甜菜及各種植物上之立枯絲核菌(及; •大麥、黑麥及小黑麥上之黑麥嗓孢菌(及 secali) \ •油菜籽及向曰葵上之核盤菌•幻屬; •小麥上之殼針孢(Sephr/a 及穎枯殼多孢菌 {Stagonospora nodorum) > •葡萄上的白粉菌(五葡萄白粉病(㈤以⑽Μ necator); •玉米及草坪上之長端孢屬(心; •玉米上之絲黑穗病菌(办re"如·α); •大豆及棉化上之根串珠黴(…)屬; •穀物之腥黑粉菌(77//如幻屬,· 121811.doc -18- 200808178 •被物、玉米及甘蔵上之黑穗病菌(¢/扣·/%〇)屬,例如玉 米上之黑粉菌(t/· ; •蘋果及梨上之黑星菌(FeWz/rz’a)屬(黑星病)(例如蘋果上 之票、K 病(V· inaequalisy)。 其尤其適於控制霜徽菌綱菌 綱(Oomycwa))之有害真菌,例如,霜黴菌類、疫病菌 類、葡萄霜黴病菌、假霜黴菌類及腐黴菌類。
化合物I亦適於在材料(例如,木料、紙、塗料分散液、 纖維或織物)保護方面及儲存產品保護方面控制有害真 菌。在木材保護方面,尤其需注意下列有害真菌:子囊菌 綱’例如長嗓殼菌屬spp·)、長嗓殼屬 spp·)、出芽短梗黴似)、 膠 I 抱餍(Sclerophoma spp,)、毛教蛰屬(Chaetomium spp·)、腐質黴屬spp·)、黴樣真黴屬(Peir/d/a SPP·)、毛束黴屬(TWd狀似spp·);擔子菌綱,例如粉孢革 菌屬spp·)、革蓋菌屬(Corio/ws spp·)、褐糟菌 屬(G7〇e〇/7/2J;//wm Spp·)、韋刃傘屬spp·)、側耳屬 (/Vewroiz^ spp·)、茯荼屬(Pork spp·)、龍介屬(Serpw/a spp·)及乾酪菌屬spp·);半知菌綱,例如麯黴屬 (dwergi/Zw spp·)、分枝芽胞黴菌屬spp·)、 青黴菌屬(尸enzW//z·謂spp·)、木黴菌屬(7Wc/26^erma spp·)、鏈格孢菌屬spp·)、擬青黴菌屬 spp·);及接合菌綱,例如毛黴菌屬(Mwcor spp·);以及在材料保護方面,注意下列酵母:念珠菌屬 121811.doc •19- 200808178 spp·)及釀酒酵母菌cerevzsae) 0 化合物I之施用方式為用殺真菌有效量之該等活性化合 物處理真菌或欲加以保護使其不受真菌侵襲之植物、種 子、或材料或土壤。該施用於材料、植物或種子被真菌感 染之前及之後皆可實施。 該等殺真菌組合物通常包含介於〇1重量%與95重量❽/〇之 間,較佳介於0.5重量%與9〇重量%之間的活性化合物。
當用於農作物保護時,端視期望效果之種類,所施用率 係介於0·01與2.0公斤活性化合物/公頃之間。 在種子處理中,所需活性化合物之量通常為is 1〇〇〇 克/100公斤種子、較佳為5至100克/1〇〇公斤種子。 备用於材料及所儲存產品之保護時,該活性化合物之施 用率端視施用區域類型及期望效果而定。在材料保護中通 常施用之量係(例如)自G顧克至2公斤、較佳自〇·〇〇5克至 1公斤活性化合物/立方米經處理材料。 式1化合物可以具有不同生物活性之各種結晶改良形式 存在。該等結晶改良形式亦係本發明標的物。 、'化合物ί可轉化成常規調配物,例#,溶液、乳液、懸 洋液、粉末、粉劑、膏糊及顆粒。施㈣彡式係端視特定目 的而定;在任-狀況下,均應確保本發明之化合物得到較 佳而均勻地分佈。 、 式裝備,例如藉由用溶劑及/或載劑 來擴政活性化合物,若需要^ ^ ^ ^ ^ ^ ^ ^ ^ ^ ^ 而文J便用礼化劑及分散劑。適用 此目的之溶劑/辅助劑主要係: 1218Il.doc -20· 200808178 •水、芳香族溶劑(例如Solvesso產品、二甲苯)、石蠟(例 如,礦物油餾分)、醇(例如,甲醇、丁醇、戊醇、苄 醇)_ (例如,環己酮、7" _ 丁内g旨)、。比洛咬酮(nmp、 NOP)、乙酸酯(乙二醇二乙酸酯)、二醇類、脂肪酸二甲 醯胺類、脂肪酸類及脂肪酸酯類。原則上,亦可使用溶 劑混合物, -載劑,例如碾碎之天然礦物(例如高嶺土、黏土、滑石 粕白堊)及碾碎之合成礦物(例如經精細粉碎的石夕石、 矽酸鹽);乳化劑,例如非離子型及陰離子型乳化劑(例 如聚氧伸乙基脂肪醇醚、烷基磺酸鹽及芳基硫酸鹽)及 分散劑,例如木質素亞硫酸鹽廢液及甲基纖維素。 適宜用作表面活性劑者係木質素磺酸之鹼金屬、鹼土金 屬及銨鹽、萘石黃酸、苯酴基續酸、二丁基萘確酸、烧基芳 基磺酸鹽、烷基硫酸鹽、烷基磺酸鹽、脂肪醇硫酸鹽、脂 肪酸及經硫酸化之脂肪醇乙二醇醚,除此之外,所用適宜 表面活性劑亦可係經續酸化萘及萘衍生物與甲駿之縮合 物、萘或萘磺酸與苯酚及甲醛之縮合物、聚氧伸乙基辛苯 基醚、經乙氧基化之異辛基苯酚、辛基苯酚、壬基苯酚、 烧基苯基聚乙二醇醚、三丁基苯基聚乙二醇醚、三硬脂基 苯基聚乙二醇喊、烧基芳基聚_醇、醇及脂肪醇環氧乙烧 縮合物、經乙氧基化之葱麻油、聚氧伸乙基烧基醚、經乙 氧基化之聚氧丙烯、月桂醇聚乙二醇驗縮酸、山梨糖醇 酯、木質素亞硫酸鹽廢液及甲基纖維素。 適於製備可直接喷灑之溶液、乳液、膏糊或油分散液者 121811.doc 21 - 200808178 係具有中至冑沸點之確物油館分 例如 及煤塔油及植物油或動 物油;脂族烴 如,甲苯、二甲苯 物,甲醇、乙醇、 酮;強極性溶劑,例如 水。 、石蠟、四氫化萘、 丙醇、丁醇、環己醇 甲基亞石風、 ’煤油或柴油;以 、環烴及芳烴,例 燒基化萘或其衍生 、環己酮、異佛爾 甲基吼嘻啶酮及
體=即用於噴施之材料及可撒施產品,可藉由將-固 體載别與活性物質混合或同時研磨而製備。 粒劑(例如塗覆粒劑、浸潰 貝祖副及均質粒劑)可藉由使活 性化合物與固體载劑結合來製 χ +衣爾固體载劑之實例係礦物 土 ’例如石夕膠、石夕酸鹽、晋 ^ 凰,月石粉、鬲嶺土、鎂質黏土、石 灰石、石灰、白堊、红玄廿 … 、玄武土、頁土、黏土、白雲石、矽 藻土、硫酸I弓、硫酸糕、备 、氧化鎮、經研磨之合成材料、肥 料(例如硫㈣、璘酸錢、⑽銨、尿素}及源自植物之產 品(例如縠類粗粉、樹皮粗粉、木粉及堅果殼粗粉、纖維 素粉末)及其他固體載劑。 一般而言,調配物包含自0·01重量%至95重量%間,較 么自0· 1重里%至90重量%之活性化合物。所用活性化合物 之純度係介於90%至100%之間,較佳介於95%至1〇〇%之間 (根據NMR譜)。 下文為調配物之實例·· 1 ·用水稀釋之產品: Α水溶性濃縮物(SL、LS) 將10重量份數之活性化合物溶於9〇重量份數之水或水溶 性溶劑中。作為一替代方案,可添加潤濕劑或其它輔料。 1218ll.doc -22 - 200808178 經水稀釋時活性化合物可溶解。藉此形成一具有一 1〇重量 %之活性化合物含量的調配物。 B可分散之濃縮物(DC) 將20重篁份數之活性化合物溶於重量份數之環己酮 中,添加10重置份數之分散劑(例如聚乙烯吡咯啶酮)。用 水稀釋形成一分散液。活性化合物含量係2〇重量%。 C可乳化之濃縮物(EC) 使15重量份數之活性化合物溶於75重量份數之二曱苯 中’添加十二燒基苯磺酸鈣及乙氧基化蓖麻油(各自添加5 重重份數)。用水稀釋可獲得一乳液。此調配物具有丨5重 量%之活性化合物含量。 D 乳劑(EW、EO、ES) 使25重量份數之活性化合物溶於35重量份數之二甲苯 中’添加十二烧基苯磺酸鈣及乙氧基化繁麻油(各自添加5 重篁份數)。藉由一乳化機(例如,Ultraturrax)將此混合物 加入30重量份數之水中並製成一勻質乳劑。用水稀釋可獲 得一乳液。此調配物具有活性化合物含量為25重量0/〇。 E 懸浮液(SC、OD、FS) 在一攪拌球磨機中,將20重量份數之活性化合物粉碎, 同時添加10重量份數之分散劑及潤濕劑以及70重量份數之 水或有機溶劑,以形成一微細活性化合物懸浮液。用水稀 釋可獲得活性化合物之一穩定懸浮液。調配物中活性化合 物含量係20重量%。 F可分散於水之顆粒劑及水溶性顆粒劑(WG、SG) 121811.doc -23- 200808178 將5 0重1份數之活性化合物細細研磨,同時添加5 〇重量 份數之分散劑及潤濕劑,並藉由技術設備(例如擠壓器、 喷務丨合、〃,L化床)製成可分散於水之顆粒劑或水溶性顆粒 劑。用水稀釋可形成活性化合物之穩定分散液或溶液。此 調配物之活性化合物含量為5〇重量%。 〇 了刀散於水之粉末及水溶性粉末(WP、SP、ss、ws) 將75重量份活性化合物於一轉子_定子研磨機中研磨並 添加25重量份數之分散劑、潤濕劑及矽膠。用水稀釋可形 成活性化合物之穩定分散液或溶液。調配物之活性化合物 含量係7 5重量%。 Η凝膠調配物(GF) 在一球磨機中’研磨20重量份數之活性化合物、1 〇重量 份數之分散劑、1重量份數之凝膠劑及7〇重量份數之水或 有機溶劑以形成一微細懸浮液。經水稀釋後形成一具有一 20重量%之活性化合物含量的穩定懸浮液。 2·不稀釋即可應用之產品 I 粉劑(DP、DS) 將5重量份數之活性化合物精細研磨並與95重量份數之 被細兩頜土充分混合。藉此形成一具有一 5重量%之活性 化合物含量的可撒施產物。 J 顆粒(GR、FG、GG、MG) 精細研磨0.5重量份數之活性化合物並與99.5重量份數之 載劑混合。目前之方法係擠壓、喷霧乾燥或使用流化床。 藉此形成一具有0.5重量%之活性化合物含量的無需稀釋即 121811.doc -24- 200808178 可投予之顆粒劑。 KULV溶液(UL) 使1 〇重置份數之活性化合物溶於9 〇重量份數之有機溶劑 (例如一甲苯)中。藉此形成一具有10重量0/0之活性化合物 含量的無需稀釋即可投予之產品。 水溶性濃縮物(LS)、懸浮液(FS)、粉劑(DS)、可分散於 水及水溶性粉劑(ws、ss)、|L _ (Es)、彳乳化之濃縮物
(EC)及凝膠調配物(GF)通常可用於處理種子。此等調配物 可以未經稀敎形式或較佳為_釋之形疏予給種子。 該施用可在播種前實施。 人可使用呈其調配物形式或自其製備之使用形式的活性化 口物例如,呈直接㈣溶液、粉劑、懸浮液或分散液、 乳劑、油分散液、糊劑、粉狀產品、用於散佈之材料、或 顆粒劑形式,此等形式係藉由喷射、喷霧、粉塵狀產品、 散佈或堯灌投予。使用形式完全視預期目的而冑;音在確 =在任-狀況下本發明之活性化合物皆能得到可能㈣佳 潤:式可藉由添加水而自乳液濃縮物、膏糊或可 ’、’、/(可嘴麗之粉末、油分散液)來製備。為製備 二Γ::?液,原狀態或溶於-油或溶劑中之物質 二者卜増黏劑、分散劑或乳化劑於水中均質 s 可製備由活性物質、潤劑濕、增黏劑、分散π 或乳化劑及(若人、在、 刀散劑 適於用水稀釋^溶劑或油組成之濃縮物,該等濃縮物 121811.doc -25- 200808178 即用製劑中活性化合物之濃度可在相當寬範圍内變化。 一般而言,該等濃度係自0.0001至10%,較佳自〇 〇1至 1 %。 該等活性化合物亦可成功地用於超低容量方法(ULV) 中,藉此有可能施用包含超過95重量%的活性化合物之調 配物,或甚至施用不含添加劑之活性化合物。 若適宜,可在直至使用前才向活性化合物中添加各種類 型之油、潤濕劑、佐劑、除草劑、殺真菌劑、其他殺蟲劑 或殺菌劑(罐混合)。此等組份可以自1:1〇〇至1〇〇:1,較佳 為自1:10至10:1之重量比率與本發明之組合物摻合。 下列尤其適用作本文之佐劑··經有機改質之聚矽氧烷, 例如Break Thru S 240® ;醇烷氧基化物,例如Atplus 245⑧、Atphis MBA 1303⑧、Plurafae LF 300⑧及 Lutensol ON 30®; EO/PO嵌段聚合物,例如plur〇nic RpE 2〇35⑧及 Genapol B⑧;醇乙氧基化物,例如Lmens〇1 χρ 8〇⑧;及二 辛基磺基琥珀酸鈉,例如LeophenRA®。 施用形式中作為殺真菌劑之本發明組合物亦可與其他活 性化合物共存,例如,與除草劑、殺蟲劑、生長調節劑、 殺真菌劑共存或另夕卜與肥料共#。當使化合物w包含其 之組合物與-或多種其他活性化合物(尤其是殺真菌劑)混 合時’在許多情形中可能(例如)擴大活性譜或防止出現耐 藥性。在許多情形中,可達成協同效應。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至少一式I唾基曱基環氧乙烧化物 (尤其本說明書中所揭示之唾基甲基環氧乙烧化物為佳)及/ 121811.doc •26· 200808178
合’亦可能會發生協同效應。
意欲闡明可能的組合, 其包含至少一式I化合 I化合物為佳)及/或一其農 鹽及至少一固體或液體載 一另外的具殺真菌、殺昆 ‘物’亦可能發生協同效應。 一起施用的殺真菌劑之以下列表L 而非對其加以限制: 列表L : 卓比尿類(Strobilurin) 唾史卓賓(azoXystr〇bin)、二莫西史卓賓 (dimoxystrobiii)、烯肟菌酯(enestr〇burin)、氟等史卓賓 (fluoxastrobm)、克收欣(kresoxim-methyl)、麥脫明諾史卓 賓(metominostrobin)、比可西史卓賓(pic〇xystr〇bin)、派拉 克史卓賓(pyraclostrobin)、三氟敏(trifl〇XyStr〇bin)、歐沙 史卓賓(orysastrobin)、(2-氯-5-[1_(3_甲基苄基氧基亞胺基) 乙基]卡基)胺基甲酸曱自旨、(2 -氯- 5- [1-(6·甲基u比唆-2 -基甲 氧基亞胺基)乙基]节基)胺基甲酸甲、2-(鄰-(2,5-二曱基_ 苯氧基亞甲基)苯基)-3 -甲氧基丙烯酸甲酉旨; L-2 甲醯胺類 -甲醯苯胺:般那拉西(benalaxyl)、麥鏽靈(ben〇danil)、 121811.doc -27- 200808178 波斯卡利(boscalid)、萎鏽靈(carboxin)、滅普寧 (mepronil)、甲呋醯胺(fenfuram)、芬黑沙米(fenhexamid)、 氟托南尼(flutolanil)、夫南麥特(furametpyr)、滅達樂 (metalaxyl)、歐夫瑞絲(ofurace)、歐殺斯(oxadixyl)、氧 化萎鏽靈(oxycarboxin)、吡噻菌胺(penthiopyrad)、西福 紮麥(thifluzamide)、替丁尼(tiadinil)、N-(4’-溴聯苯基-2-基二氟曱基-2-曱基噻唑-5-甲醯胺、N-(4’-三氟甲 基聯苯基-2-基)-4-二氟甲基-2-甲基噻唑-5-甲醯胺、N-(4’-氣-3’·氟聯苯基-2·基)-4-二氟甲基-2-曱基噻唑-5-甲 醯胺、N-(3’,4’·二氣-4-氟聯苯基-2-基)-3-二氟甲基-1·甲 基吡唑-4-甲醯胺、N-(2-氰基苯基)-3,4-二氯異噻唑-5-甲 醯胺; -魏酸醢嗎琳:二甲馬夫(dimethomorph)、象馬夫 (flumorph); -苯曱醢胺:氟滅歐(flumetover)、比菌胺(fluopicolide) (唆苯甲醯胺)、嗤沙麥(zoxamide); -其他甲醯胺:卡波帕麥(carpropamid)、大克賽美 (diclocymet)、雙炔醢菌胺(mandipropamid)、Ν-(2-(4-[3· (4-氣苯基)丙-2-炔氧基]-3-甲氧基苯基)乙基)-2-甲烷磺 醯基胺基-3-甲基-丁醯胺、Ν·(2-(4-[3-(4-氯苯基)丙-2-炔 氧基]-3-曱氧基苯基)乙基)-2-乙烷磺醯基胺基-3-曱基丁 醯胺; ϋ坐類 -三嗤類:白特丹羅(bitertanol)、漠克 σ坐(bromuconazole)、 121811.doc -28 - 200808178
環克 °坐(cyproconazole)、地芬康吐(difenoconazole)、烯 嗤醇(diniconazole)、安尼康嗤(enilconazole)、環氧康吐 (epoxiconazole)、芬布康唾(fenbuconazole)、護石夕得 (flusilazole)、氟喹康吐(fluquinconazole)、護汰芬 (flutriafol)、六康嗤(hexaconazQle)、醯胺口坐 (imibenconazole)、種菌口坐(ipconazole)、麥康 °坐 (metconazole)、麥環丁尼(myclobutanil)、潘康唾 (penconazole)、普克利(propiconazole)、撲硫康峻 (prothioconazole)、石夕氣峻(simeconazole)、得克利 (tebuconazole)、四資几利(tetraconazole)、三泰隆 (triadimenol)、三泰芬(triadimefon)、三替康口坐 (triticonazole); -味唆類:賽σ坐法米(cyazofamid)、依滅列(imazalil)、稻 痕 S旨(pefurazoate)、撲克拉(prochloraz)、三氟味口坐 (triflumizole); - 苯并味唆類:免賴得(benomyl)、多菌靈(carbendazim)、 夫伯達唆(fuberidazole)、腐絕(thiabendazole); -其他:衣沙布山(ethaboxam)、土菌靈(etridiazole)、惡 黴靈(hymexazole); 氮雜環化合物 -σ比咬類··扶吉胺(fluazinam)、比利芬羅(pyrifenox)、3-[5-(4_氯苯基)_2,3·二甲基異惡唑啉-3-基]-吼啶; -哺σ定類:乙,盼磺酸酉旨(bupirimate)、賽普洛(cyprodinil)、 口密菌月宗(ferimzone)、芬瑞莫(fenarimol)、米潘尼比林 121811.doc -29- 200808178 (mepanipyrim)、紐阿利莫(nuarimol)、比利美沙尼 (pyrimethanil); 旅嗪類:賽福寧(triforine); -0比洛類:氟二惡尼(fludioxonil)、芬比克隆尼 (fenpiclonil); -嗎琳類··阿迪莫夫(aldimorph)、嗎菌靈(dodemorph)、芬 普福(fenpropimorph)、三得芬(tridemorph);
-二羧曱醯亞胺類:依普同(iprodione)、撲滅寧 (procymidone)、免克寧(vinclozolin); 其他:S-甲基阿西本嗤(acibenzolar-S-methyl)、敵菌靈 (anilazine)、蓋普丹(captan)、蓋它福(。8卩1&£〇1)、邁隆 (dazomet)、大克美秦(diclomezine)、芬咢尼 (fenoxanil)、福爾培(folpet)、芬普比定(fenpropidin)、 泛惡同(famoxadone)、芬納米同(fenamidone)、辛0塞酮 (octhilinone)、撲殺熱(probenazole)、普奎那兹 (proquinazid)、百快隆(pyroquilon)、奎諾克西芬 (quinoxyfen)、三賽嗤(tricyclazole)、5-氯-7-(4-甲基六 氫吡啶-1-基)·6-(2,4,6-三氟苯基)-[1,2,4]***并[l,5-a]嘧 啶、2-丁氧基-6-碘代-3-丙基-咣烯-4·酮、N,N-二甲基-3-(3 -漠-6-氟-2-甲基β弓丨蜂-1-確酿基)·[1,2,4]三唾-1-石黃酿 胺; 胺基甲酸酯類及二硫代胺基曱酸酯類 -二硫代胺基甲酸酯類:富爾邦(ferbam)、錳粉克 (mancozeb)、猛乃浦(maneb)、免得爛(metiram)、美坦 121811.doc -30- 200808178 (metam)、甲基鋅乃浦(propineb)、得恩地(thiram)、鋅乃 浦(zineb)、益穗(ziram); -胺基曱酸S旨類:二乙芬卡(diethofencarb)、氟本賽夫利 卡(flubenthiavalicarb)、衣普法利卡(iprovalicarb)、普潘 莫卡(01*〇卩&111〇〇^1^)、3-(4-氯苯基)-3-(2_異丙氧基羰基胺 基-3·甲基丁醯基胺基)丙酸曱酯、N-( 1-(1-(4-氰基苯基) 乙磺醯基)丁-2-基)胺基曱酸4-氟苯基酯; 其他殺真菌劑 -脈類:多寧(dodine)、亞胺歐它丁(iminoctadine)、雙胍 辛胺(guazatine); 抗生素類:喜賜黴素(kasugamycin)、多氧黴素類 (polyoxins)、鏈黴素、維利黴素(validamycin)A ; -有機金屬化合物類:三苯基錫鹽; -含硫雜環化合物:亞賜圃(isoprothiolane)、腈硫酿i (dithianon); 有機填化合物:護粒松(edifenphos)、福賽得(fosetyl)、 福赛得紹(fosetyl-aluminum)、丙基喜樂松(iprobenfos)、 白粉松(pyrazophos)、脫克松(tolclofos-methyl)、亞填酸 及其鹽; -有機氣化合物··甲基多保淨(thiophanate-methyl)、四氯 異苯腈(chlorothalonil)、益發靈(dichlofluanid)、對曱抑 菌靈(tolylfluanid)、石黃菌胺(flusulfamide)、敵、六氯代 苯、賓克隆(pencycuron)、奎脫辛(quintozene); 硝基苯基衍生物:百滿克(binapacryl)、白粉克 121811.doc •31- 200808178 (dinocap)、大脫蜗(dinobuton); _無機活性化合物:波爾多液(Bordeaux mixture)、乙酸 銅、氫氧化銅、氧氣化銅、驗式硫酸銅、硫石黃; -其他:螺惡胺(spiroxamime)、賽扶芬納米(cyfiufenamid)、 西莫生尼(cymoxanil)、美查芬隆(metrafenone)。 【實施方式】 合成實例 實例1 1) 2-氣·1·(2,4,5-三氟苯基)乙酮之合成 向一 2,4,5-三氟苯乙酮(14.9克,85.0毫莫耳)溶於乙酸 (150¾升)之溶液中添加Ν-氯號轴醯亞胺(ιι·9克,89.3毫莫 耳)。在116 C下對反應混合物實施五小時攪拌,冷卻至室 /jhl並用氫氧化納水溶液實施中和。水相用乙酸乙酯(2χ4〇 耄升)實施萃取。合併的有機相經硫酸鈉乾燥,並蒸餾去 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法(矽膠,己烷/二氯甲烷7:3)對殘 餘物實施純化。將適宜部分合併,得到呈白色固體形式之 2_氯-1-(2,4,5·三氟苯基)乙酮(9·5克,54%)。 lH"NMR (300 MHz^ CDCls): δ 7.88-7.79 (m? 1H)5 7.11-7.02 (m,1H),4·96 (d,J=3.2 Hz,2H)。 2) 1_氣-2_(2,4,5-三氟苯基)·夂(4-氟苯基)丙_2-醇之合成 向一 4-氟苄基氯(238毫克,164毫莫耳)溶於無水*** (20毫升)之溶液中添加鎂屑(415毫克,16·5毫莫耳)及碘。 =反應混合物緩慢升溫直至碘顏色消失,並藉助回流溶劑 指不反應之起始。逐滴添加剩餘4_氟苄基氯(214克,ιΐ 7 121811 .doc •32- 200808178
毛莫耳),以便使該反應混合物保持在回流溫度下。當添 加…束後,在室溫下對該混合物實施再2小時攪拌,並隨 後冷卻至ot:。在此溫度下,逐滴添加存於無水甲苯(1〇毫 升)中之氯-1-(2,4,5-三氟苯基)乙酮(31克,148毫莫 耳)。然後使混合物升溫至室溫,並實施再三小時攪拌。 經此時段後,再次將該混合物冷卻至代,並添加飽和氯 化銨水溶液(1〇毫升)。去除有機相,並用乙酸乙酯(2x20毫 升)對水相實施萃取。合併的有機萃取物經由硫酸納乾燥 並將其自 >谷劑中分離出來。以此方式獲得的粗產物(5·〇克) 未經提純即用於下一反應步驟中。 3)(7)小[3_氣小(4-氟苯基)丙小烯4基]_2,4,5_三氟苯之 合成 在〇°C下,向1-氯-2-(2,4,5-三氟苯基)_3_(4_氟苯基)丙-2_ 醇(5_0克,約15.7毫莫耳)溶於丨,4_二噁烷/THF混合物(44毫 升,i〇:i)之溶液中先添加乙酸酐(1·8毫升,14·8毫莫耳)並 隨後添加濃硫酉曼(0.1毫升,L90毫莫耳)'然後使反應混合 物升溫至室溫,實施再18小時攪拌,並隨後再次冷卻至〇 C。在此溫度下添加飽和氯化鈉溶液(2〇毫升),並用氫氧 化鈉水溶液(6.2¾升,50% w/w)對混合物實施中和。用乙 酸乙酯(3x20*升)對所得混合物實施萃取,將有機相合 併,用水(2x30耄升)實施洗滌,並經硫酸鈉對其實施乾 燥。在減壓下過濾並去除溶劑後,藉由管柱層析法(矽 膠,己烷)對殘餘物實施純化。將適宜部分合併,得到呈 無色油形式之(z)-i-[3_氯小(4遣苯基)丙小稀_2基 121811.doc •33- 200808178 三氟苯(490毫克,ι〇%,經2步驟)。 ]H NMR (300 MHz3 CDC13): δ 7.45-7.41 (m, 2Η)? 7.16-7.10 (m,2Η),7.00_6·92 (m,2Η),6.74 (s,1Η),4·51 (s,2Η)。 4) 抗-2-(2,4,5-三氟苯基)_2-(氣甲基)_3_(4_氟苯基)環氧乙 烷之合成 向一(Ζ)·1-[3-氯-i-(4_氟苯基)丙-丨-烯-。-基]-2,4,5_三氟 苯(490毫克’ ι·6毫莫耳)溶於乙酸(2〇毫升)之溶液中添加 馬來酸酐(1.5克,16·3毫莫耳)及過氧化氫水溶液(0.5毫升 之50%濃度溶液,16·3毫莫耳)。在仙它下對反應混合物實 施18小時攪拌,並隨後冷卻至室溫,並加入水(2〇毫升)及 硫代硫酸鈉水溶液(1〇%濃度溶液,4毫升)。用二氯甲烷 (3 X 1 5宅升)對水相實施萃取,合併的有機相用氯化鈉溶液 (2x 1 0宅升)實施洗滌。有機相經硫酸鈉乾燥並將其濾除, 並条館去除溶劑。藉由管柱層析法(矽膠,25: j己烷/乙酸 乙醋)對以此方式獲得的殘餘物實施純化。將適宜部分合 併,得到呈無色固體形式之目標化合物(32〇毫克,62%)。 NMR (300 MHz, CDC13): δ 7.44-7.35 (m5 3H), 7.13 (t? J 8.6 Hz,2H),7·03-6·95 (m,ih),4 2〇 (s,m),3 78 (d, J=12.0 Hz,1H),3.37 (d,J:12.0 Hz,1H)。 5) l[(抗)-2-(2,4,5-三氟苯基氟苯基)環氧乙烷_2•基】 甲基】·1Η-1,2,4-***之合成 在室溫下,向一抗-2-(2,4,5_三氟苯基)_2_(氯曱基)_3_(4_ 氟苯基)環氧乙烧(320毫克,h〇毫莫耳)溶於無水二甲 基甲醯胺(20毫升)之溶液中添加^,肛***(2〇9毫克,3〇 121811.doc -34- 200808178 笔莫耳)及氫化鈉(75毫克,31毫莫耳)。在75艺下對此混 合物實施18小時攪拌。然後將此混合物冷卻至室溫,用乙 酉文乙S曰(20耄升)實施稀釋並用氯化鈉溶液(3χ 毫升)洗滌 之。去除有機相,經硫酸鈉乾燥並實施過濾,並蒸餾去除 溶劑。藉由管柱層析法(矽膠,7:3己烷/乙酸乙酯)對以此 方式獲得的殘餘物實施純化。將適宜部分合併,得到呈無 色固體形式之目標化合物(121毫克,35%)。 H NMR (300 MHz,丙酮 〇· δ 7.89 (S,1H),7·82 (s,1Η), 7.52-7.48 (m,2Η),7·18 (t,/=8.0 Ηζ,2Η),7.09-6.93 (m, 2Η),4.64 (d,>15·〇 Ηζ,1Η),4.21 (s,1Η),4·04 (d,>15·0
Hz,1H) 〇 實例2 1) 2-氣-1·(3,4,5_三敗苯基)乙酮之合成 向一 3,4,5-三氟苯乙酮(14.9克,85.6毫莫耳)溶於乙酸 (150宅升)之溶液中添加n-氣代玻珀醯亞胺(119克,891毫 莫耳)。在116°C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4·5小時,冷卻至室溫 並用氫氧化鈉水溶液中和。用乙酸乙酯(2χ4〇毫升)萃取水 相。合併的有機相經硫酸鈉乾燥,並蒸餾去除溶劑。藉由 管柱層析法(石夕膠,己烧/二氯曱烧7:3)純化殘餘物。將適 宜部分合併,得到呈白色固體形式之2-氯_1·(3,4,5-三氟笨 基)乙酮(9.2克,53%)。 W-NMR (300 MHz,CDC13): δ 7.66-7.61 (m,2Η),4.57 (s, 2Η)。 2) 1-氣_2-(3,4,5·三氟苯基)_3·(4-氟苯基)丙-2·醇之合成 121811.doc -35- 200808178 向一 4-氟^基氣(250毫克,丨.55毫莫耳)溶於無水*** (25毫升)之溶液中添加鎂屑(398毫克,16·6毫莫耳)及碘。 使反應混合物緩慢升溫直至礙顏色消&,並藉助回流溶劑 指示反應之起始。逐滴添加剩餘4·氟苄基氯(28〇克,η」 笔莫耳),以便使該反應混合物保持回流。當添加結束 後,在至μ下對該混合物實施再2小時攪拌,並隨後冷卻 至0°C。在此溫度下,逐滴添加存於無水甲苯(1〇毫升)中之 2-氯-l-(3,4,5-三氟苯基)乙酮(2.36克,14·3毫莫耳)。然後 使混合物升溫至室溫,並攪拌三小時。經此時段後,再次 將該混合物冷卻至〇°C,並添加飽和氣化銨水溶液(1〇毫 升)。分離去除有機相,並用乙酸乙酯(2x2〇毫升)萃取水 相。合併的有機萃取物經硫酸鈉乾燥並將其自溶劑中分離 出來。以此方式獲得的粗產物(5 〇克)未經提純即用於下一 反應步驟中。 3) (2>1_[3·氣_1_(4·氟苯基)丙烯基卜3,4,5-三氟苯之 合成 在〇C下,向1-氯-2_(3,4,5-三氟苯基)-3-(4-氟苯基)丙-2-醇(5.0克,約15·7毫莫耳)溶於丨,4·二噁烷/THF混合物(44毫 升’ 10:1)之溶液中先添加乙酸酐(18毫升,14·8毫莫耳)並 隨後添加濃硫酸(0.1毫升,19〇毫莫耳然後使反應混合 物升溫至室溫’再攪拌18小時,並隨後再次冷卻至。 在此溫度下添加飽和氯化鈉溶液(2()毫升),並用氫氧化鈉 水>谷液(6.2毫升,50〇/〇 w/w)中和混合物。用乙酸乙酯(3χ2〇 笔升)對該混合物實施萃取,將有機相合併,用水(2χ3〇毫 1218Il.doc -36 - 200808178 升)實施洗滌,並經硫酸鈉對Α告 並去除溶劑後,藉由管柱層析法(矽膠知在減s下過濾 施純化。將適宜部分合併 己烧)對殘餘物實 产 丨刀口併,侍到呈無色油形式之 氯-1-(4-氟苯基)丙-丨_烯_2_基 19%,經2步驟)。 ,,5·三氣苯(8丨4毫克, ,HNMR(300 MHz^dci3):§7.62.75 (^ ^ (m,1H),7.47-7.44 (m,1H),7.37-7.32 (m,2H),7.27-7 乃 / 1H),4·42 (s,2H)。 (m? 2H)5 7.05 (s,
4)抗-2-(3,4,5-三氟苯基)-2_(氣 说之合成 W㈣苯基)環氧乙 向一⑺-ι-[3-氯小(4_氟苯基)丙小歸_2_基]·3,4,5_三 苯0㈣H5毫莫耳)溶於乙酸(1〇毫升)之溶液中^ 馬來酸酐(554毫克’ 5.6毫莫耳)及過氧化氫水溶液…毫升 之50%濃度溶液’ 5.6毫莫耳在㈣下對反應混合物實 施18小時_,並隨後冷卻至室溫,並加入水(2〇毫升)及 硫代硫酸鈉水溶液(祕濃度溶液,4亳升)。用二氣甲燒 (3川毫升)對水相實施萃取,合併的有機相用氯化納^ (2\10宅升)實施洗滌。有機相經硫酸鈉乾燥並將其濾除, 並蒸镏去除溶劑。 藉由官柱層析法(矽膠,25:丨己烷/乙酸乙酯)對以此方式 獲得的殘餘物實施純化。將適宜部分合併,得到呈無色固 體形式之抗-2-(3,4,5-三氟苯基)_2-(氯甲基)-3_(4_氟苯基)環 氧乙烷(135毫克,75%)。 NMR (3〇〇 MHz, CDC13): δ 7.40-7.35 (m, 2Η), 7.19-7.〇9 121811.doc -37- 200808178 4H), 4.09 (s5 1H), 3.76 (d, y=i2.〇 Ηζ, 1H)j 3.53 (d, Hz,1H)。 5) 1·[(抗)_2_(3,4,5_三氟苯基)1(1氟苯基)環氧乙烷_2_基】 甲基]-1Η_1,2,4-***之合成 在室溫下,向一抗-2-(3,4,5_三氟苯基)_2_(氯甲基)·3·(4· 氟苯基)環氧乙烧⑴5毫克,0.4毫莫耳)溶於無水心二甲 基甲醯胺㈤毫升)之溶液中添加1>2,4_三唾(88毫克,Μ毫 莫耳)及氫化鈉(3丨毫克,Κ3毫莫耳)。在5〇。〇下對此混合 物實施18小時攪拌。然後將此混合物冷卻至室温,用乙酸 乙醋(2〇毫升)實施稀釋並用氯化鈉溶液(3χΐ5毫升)洗滌 之。去除有機相,經硫酸納乾燥並實施過據,並基館去除 溶劑。藉由管柱層析法(石夕膠,7:3己院/乙酸乙輯,隨後用 矽膠,9:1二氯甲烷/乙酸乙醋)對以此方式獲得之殘餘物實 施純化。將適宜部分合併,得到呈無色固體形式之目標化 合物(33毫克,22%)。 H NMR (300 MHz, ^ m-d6): δ 7.91 (s,lH), 7.84 (s iH) 7.47-7.42(m,2H),7.16(t,J=9 〇Hz 2H) 7m ’ 類似於此製備方法,將表8中通式!之化合物 順式排狀三録甲基取代基與《之外錢物。“ 121811.doc -38- 200808178 表8 化合物 編號 A B 物理數據 FP [°C]5 ^-NMR (300 MHz5 CDC13) 8.1 3,4,5-三氟苯基 2-甲基苯基 7.81 (2H),7.46 (1H),7.33 (2H),7·23 (1H),7.10 (2H)5 4.67 (1H)5 4.09 (1H)? 4.06 (1H), 2.30 (3H) 8.2 3,4,5-三氟苯基 2-氯苯基 135-139 8.3 3,4,5-三氟苯基 2-氟苯基 118-120 8.4 3,4,5-三氟苯基 4-氟苯基 103-105 8.5 2,4,5-三氟苯基 4-氣苯基 140-143 8.6 2,4,5-三氟苯基 2-氯苯基 134-136 8.7 2,4,5-三氟苯基 2-甲基苯基 7.91 (1H)? 7.79 (1H)? 7.51 (1H)? 7.31 (3H)? 7.05 (2H),4.73 (1H),4·18 (1H),3.99 (1H),2.44 (3H)
生物學測試 溫室 活性化合物之製備 分別製備該等活性化合物或將其共同製備成包括25毫克 活性化合物之儲液,其使用丙酮及/或DMSO與乳化劑 Wettol EM 3 1 (具有乳化及分散作用的潤濕劑,以經乙氧基 化之烷基苯酚為主)之混合物以99:1之溶劑/乳化劑體積比 率補足至10毫升。然後用水將該混合物補足至100毫升。 用上述溶劑/乳化劑/水混合物對此儲液實施稀釋,以得到 下述活性化合物濃度。 應用實例1_抑制小麥上之隱匿柄鏽菌recwrf/ia) (Puccrt P1)之保護活性 用具有下述活性化合物濃度之水性懸浮液噴灑盆栽小麥 121811.doc •39- 200808178 苗之葉片至流泄點。第二天’用小麥褐鏽病菌(隱匿柄鏽 菌)之孢子懸液對經處理植物實施接種。然後將該等植株 置於-溫度介於2〇與饥之間並具高空氣濕度(9Q至95%) 之室中保持24小時。在此期間’孢子萌發並且芽管穿入葉 片組織内。第二天,將測試植物放回溫室中,並在介於2〇 與22。。之間之溫度及65至7〇%相對空氣濕度下對其再實施 7曰培養。隨後目測葉片上銹病真菌發展之程度。 已經過包含63Ppm之表8中活性化合物85、86、87、 8.1或8.2之水性活性化合物製劑處理的植物顯示一至少 10%的感染,然而,未處理的植物係90%受到感染。
應用實例2-抑制由蒼耳單絲殼菌(办…灿以·_) (sphrfuP1)引發的黃瓜葉片黴病之活性,保護性施用 用具有下述活性化合物濃度之水性懸浮液噴灑盆栽子葉 期黃瓜苗之葉片至流泄點。當噴灑塗層已經乾燥小時 後,用黃瓜黴菌(蒼耳單絲殼菌)之水性抱子懸液對該等植 物實施接種。然後在溫室中於介於汕與以它之間之溫度及 6〇至8〇%之相肖空氣濕度下對該等材料實施7日然 後’目測黴菌發展程度,以子葉面積之感染百分數表示:、 已經過包含63 ppm之表8中活性化合物8 6、8·7、^^及 8.2之水性活性化合物製劑處理的植物顯示一至多7%的感 染,然而,未處理的植物係90%受到感染。 〜 比較測試 溫室 活性化合物之製備 1218Il.doc -40- 200808178 分別製備該等活性化合物或將其共同製備成包括25毫克 活性化合物之儲液,其使用丙酮及/或DMSO與乳化劑 Wettol EM 3 1(具有乳化及分散作用的潤濕劑,以經乙氧基 化之烧基苯酚為主)之混合物以99:丨之溶劑/乳化劑體積比 率補足至10毫升。隨後用水將該混合物補足至1〇〇毫升。 用上述溶劑/乳化劑/水混合物對此儲液實施稀釋,以得到 下述活性化合物濃度。 比較實例1-抑制由蒼耳單絲殼菌介心»^) # (Sphrfu Ρ1)引發的黃瓜葉片黴病之活性,保護性施用 用具有下述活性化合物濃度之水性懸浮液噴灑盆栽子葉 期黃瓜苗之葉片至流泄點。當喷灑塗層已經乾燥2〇小時 後’用頁瓜彳敵菌(蒼耳單絲殼菌)之水性孢子懸液對該等植 物實施接種。然後在溫室中於介於2〇與24°C之間之溫度及 60至80%之相對空氣濕度下對該等材料實施7曰培養。然 後’目測黴菌發展程度,以子葉面積之感染百分數表示。 表9 化合物編號 結構 SphrfU P1在63 ppm時之感染百分比% 8.7 公飞 手性 1:^ 0 自 EP-A0 421 125之 B255 90 未進行處理 90 如自表9中數值可看出,本發明編號8·7之化合物與結構 上最近似的歐洲專利第EP-A 0 421 125號之先前技術化合 • _ 121811.doc -41- 200808178 物B 2 5 5相比較具有顯著更佳之殺真菌活性。 比較實例2-抑制由核腔菌(Pyrenophora teres)(Pyrnte P1) 引發的大麥網狀斑點病之活性,1日預防性施用 用具有下述活性化合物濃度之水性懸浮液噴灑盆栽大麥 苗之葉片至流泄點。當噴灑塗層已經乾燥24小時後,用核 腔菌[syn·内臍蠕孢屬](網斑病原菌)之水性孢子懸液對該 等植物實施接種。然後將該等測試植物置於一溫度介於20 與24°C之間且相對空氣濕度為95至100%的溫室中。經6曰 後,目測該疾病之發展程度,以整個葉片面積之感染百分 數表示。 表10 化合物編號 結構 Pymte P1在4 ppm時之感 染百分比 8.6 40 歐洲專利第ΕΡ-Α0 196 038號之化合物8 F 90 未進行處理 一 90 > 如自表10中數值可看出,本發明編號8.6之化合物與結 構上最近似的歐洲專利第EP-A 0 196 038號之先前技術編 號8之化合物相比較顯示顯著更佳之殺真菌活性。 121811.doc -42-

Claims (1)

  1. 200808178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通式I之唑基甲基環氧乙烷化物
    C-—CH I I A B (1) 其中 A 係經三個F取代的苯基,
    B 係未經取代的。比咬基、σ塞吩基、嗟啥基、喊ϋ坐基或 呋喃基,或係經一至三個以下取代基取代的苯基·· 鹵素、Ν02、胺基、(:1-(:4-烧基、(:1-(:4-烧氧基、€:1-鹵代烷基、cvcv鹵代烷氧基、cvcu-烷胺基、 C1-C4-二烧胺基、硫基或C1-C4-烧硫基’ 或其植物可相容性酸加成鹽或金屬鹽。 2·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A係2,4,6-三氟苯基、3,4,5-三 氟苯基或2,4,5·三氟苯基。
    3·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其中B為吡啶基、噻吩基、噻 ϋ坐基、。惡嗤基或咬喃基。 4·如請求項丨或2之化合物,其中Β係經一至三個以下取代 基取代的苯基:鹵素、NO]、胺基、Ci-CV烷基、CkCV 烧氧基、C1-C4-鹵代烧基、C1-C4·鹵代烧氧基、CVC4-燒 胺基、Ci-Cj-二烧胺基、硫基或C1-C4-烧硫基。 5 ·如請求項4之化合物,其中B係經一至三個以下取代基取 代的本基:齒素、C1-C4·烧基、C1-C4 -烧氧基、Ci-C4-_ 代烷基或(^-(:4-鹵代烷氧基。 121811.doc 200808178 6· 一種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頊之式I化合物或其酸加成鹽或 金屬鹽用於控制植物致病真菌之用途。 7· 一種作物保護組合物,其包含固體或液體載劑及如請求 項1至5中任一項之式I化合物及/或其酸加成鹽或金屬 鹽。 8. 種種子’其包含至少一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式I化 合物及/或其酸加成鹽或金屬鹽。 9· 一種用於控制植物致病真菌之方法,其中用有效量之如 請求項!至5中任一項之式合物或其酸加成鹽或金屬鹽 處理該等真菌或欲加以保護以免受真g侵襲之材料、: 物、土壤或種子。
    121811.doc 200808178 七、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I)
    12I811.doc
TW096122563A 2006-06-23 2007-06-22 Azolylmethyloxiranes,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phytopathogenic fungi,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m TW200808178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6115929 2006-06-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08178A true TW200808178A (en) 2008-02-16

Family

ID=38477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22563A TW200808178A (en) 2006-06-23 2007-06-22 Azolylmethyloxiranes,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phytopathogenic fungi,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m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2) US20100167924A1 (zh)
EP (1) EP2035414B1 (zh)
JP (1) JP2009541250A (zh)
CN (1) CN101479260B (zh)
AR (1) AR061610A1 (zh)
AT (1) ATE452131T1 (zh)
BR (1) BRPI0713131A2 (zh)
CL (1) CL2007001843A1 (zh)
DE (1) DE502007002350D1 (zh)
PE (1) PE20080990A1 (zh)
TW (1) TW200808178A (zh)
WO (1) WO20071477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54689A1 (en) * 2006-06-21 2007-12-27 Basf Se Azolylmethyloxiranes,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phytopathogenic fungi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m
CN101472919A (zh) * 2006-06-23 2009-07-01 巴斯夫欧洲公司 唑基甲基环氧乙烷及其在防治植物病原性真菌中的用途和包含它们的组合物
JP2009541430A (ja) * 2006-07-05 2009-11-26 ビーエーエスエフ ソシエタス・ヨーロピア アゾリルメチルオキシラン、植物病原菌類を防除するためのその使用、およびそれを含む薬剤
BRPI0713450A2 (pt) * 2006-07-05 2012-01-31 Basf Se compostos, uso de compostos, composição de proteção de colheita, semente, e, processo para combater fungos fitopatogênicos
WO2008012246A1 (de) * 2006-07-24 2008-01-31 Basf Se Azolylmethyloxirane, ihre verwendung zur bekämpfung von pflanzenpathogenen pilzen sowie sie enthaltende mittel
BRPI0714974A2 (pt) * 2006-07-25 2013-03-26 Basf Se compostos, uso de compostos, composiÇço para a proteÇço de colheita, semente, e, processo para combater fungos fitopatogÊnicos
WO2008077724A1 (de) * 2006-12-22 2008-07-03 Basf Se Azolylmethyloxirane, ihre verwendung zur bekämpfung von pflanzenpathogenen pilzen sowie sie enthaltende mittel
WO2009071450A1 (de) * 2007-12-05 2009-06-11 Basf Se Fungizide mischungen
EP2224812A2 (de) * 2007-12-19 2010-09-08 Basf Se Azolylmethyloxirane, ihre verwendung sowie sie enthaltende mittel
EP2235005A2 (de) * 2007-12-19 2010-10-06 Basf Se Azolylmethyloxirane, ihre verwendung sowie sie enthaltende mittel
JP2012530101A (ja) 2009-06-18 2012-11-29 ビーエーエスエフ ソシエタス・ヨーロピア 殺菌性混合物
WO2011069912A1 (de) 2009-12-07 2011-06-16 Basf Se Triazolverbindungen, ihre verwendung sowie sie enthaltende mittel
WO2011069916A1 (de) 2009-12-08 2011-06-16 Basf Se Triazolverbindungen, ihre verwendung als fungizide sowie sie enthaltende mittel
WO2011069894A1 (de) 2009-12-08 2011-06-16 Basf Se Triazolverbindungen, ihre verwendung sowie sie enthaltende mittel
ITMI20120114A1 (it) * 2012-01-31 2013-08-01 F I S Fabbrica Italiana Sint P A Nuovo procedimento per la preparazione di acido 2,4,5-trifluorofenilacetico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61656A (en) * 1975-11-14 1977-12-06 Hoffmann-La Roche Inc. Polyene compounds
US4116975A (en) * 1976-10-18 1978-09-26 Hoffmann-La Roche Inc. Polyene compounds
DE3218129A1 (de) * 1982-05-14 1983-11-17 Basf Ag, 6700 Ludwigshafen Azolylmethyloxirane, ihre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als arzneimittel
DE3218130A1 (de) * 1982-05-14 1983-11-17 Basf Ag, 6700 Ludwigshafen Azolylmethyloxiran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diese enthaltende fungizide
DE3511411A1 (de) * 1985-03-29 1986-10-02 Basf Ag, 6700 Ludwigshafen Verwendung von azolylmethyloxiranen zur bekaempfung von viralen erkrankungen
IL78175A (en) * 1985-03-29 1989-10-31 Basf Ag Azolylmethyloxiranes,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use as fungicide crop protection agents
DE3545319A1 (de) * 1985-12-20 1987-06-25 Basf Ag Acrylsaeureester und fungizide, die diese verbindungen enthalten
DE3601927A1 (de) * 1986-01-23 1987-07-30 Basf Ag Alpha, beta-substituierte acrolein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d deren verwendung
DE3702029A1 (de) * 1987-01-24 1988-08-04 Basf Ag Waessriges oder pulverfoermiges, wasserdispergierbares praeparat eines in wasser schwerloeslichen pharmazeutischen wirkstoffs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DE3737888A1 (de) * 1987-11-07 1989-05-18 Basf Ag Verfahren zur beeinflussung des pflanzenwachstums durch azolylmethyloxirane
DE3907729A1 (de) * 1989-03-10 1990-09-13 Basf Ag Trifluormethylphenylazolylmethyloxiran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deren verwendung als pflanzenschutzmittel
CA2012596A1 (en) * 1989-03-21 1990-09-21 Rainer Seele Herbicidal and plant growth-regulating azolylmethyloxiranes
IL95493A0 (en) * 1989-09-09 1991-06-30 Basf Ag Azolylmethyloxiranes,their manufacture and their use as fungicides
JPH08217777A (ja) * 1995-02-10 1996-08-27 Nippon Nohyaku Co Ltd 2−ピラゾリン−5−オン誘導体及びその中間体並びに除草剤
DE19750012A1 (de) * 1997-11-12 1999-05-20 Bayer Ag Isothiazolcarbonsäureamide
IT1296924B1 (it) * 1997-12-05 1999-08-03 Zambon Spa Composti diolici intermedi per la preparazione di composti ad attivita' antimicotica
IT1303800B1 (it) * 1998-11-30 2001-02-23 Isagro Ricerca Srl Composti dipeptidici aventi elevata attivita' fungicida e loroutilizzo agronomico.
AU770077B2 (en) * 1999-03-11 2004-02-12 Dow Agrosciences Llc Heterocyclic substituted isoxazolidines and their use as fungicides
UA73307C2 (uk) * 1999-08-05 2005-07-15 Куміаі Кемікал Індастрі Ко., Лтд. Похідна карбамату і фунгіцид сільськогосподарського/садівницького призначення
DE10204390A1 (de) * 2002-02-04 2003-08-14 Bayer Cropscience Ag Disubstituierte Thiazolylcarboxanilide
JP2008510792A (ja) * 2004-08-26 2008-04-10 ファイザー・インク タンパク質チロシンキナーゼ阻害剤としてのアミノヘテロアリール化合物
CA2654689A1 (en) * 2006-06-21 2007-12-27 Basf Se Azolylmethyloxiranes,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phytopathogenic fungi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m
CN101472919A (zh) * 2006-06-23 2009-07-01 巴斯夫欧洲公司 唑基甲基环氧乙烷及其在防治植物病原性真菌中的用途和包含它们的组合物
JP2009541430A (ja) * 2006-07-05 2009-11-26 ビーエーエスエフ ソシエタス・ヨーロピア アゾリルメチルオキシラン、植物病原菌類を防除するためのその使用、およびそれを含む薬剤
BRPI0713450A2 (pt) * 2006-07-05 2012-01-31 Basf Se compostos, uso de compostos, composição de proteção de colheita, semente, e, processo para combater fungos fitopatogênicos
WO2008012246A1 (de) * 2006-07-24 2008-01-31 Basf Se Azolylmethyloxirane, ihre verwendung zur bekämpfung von pflanzenpathogenen pilzen sowie sie enthaltende mittel
WO2008077724A1 (de) * 2006-12-22 2008-07-03 Basf Se Azolylmethyloxirane, ihre verwendung zur bekämpfung von pflanzenpathogenen pilzen sowie sie enthaltende mitt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9260B (zh) 2012-05-30
ATE452131T1 (de) 2010-01-15
JP2009541250A (ja) 2009-11-26
WO2007147769A1 (de) 2007-12-27
EP2035414B1 (de) 2009-12-16
US20120225777A1 (en) 2012-09-06
EP2035414A1 (de) 2009-03-18
AR061610A1 (es) 2008-09-10
PE20080990A1 (es) 2008-10-03
CL2007001843A1 (es) 2008-01-18
DE502007002350D1 (de) 2010-01-28
BRPI0713131A2 (pt) 2012-04-17
US20100167924A1 (en) 2010-07-01
CN101479260A (zh) 2009-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08178A (en) Azolylmethyloxiranes,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phytopathogenic fungi,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m
UA127596C2 (uk) Фунгіцидні сполуки
US11021413B2 (en) Benzylpropargylether as nitrification inhibitors
BRPI0713450A2 (pt) compostos, uso de compostos, composição de proteção de colheita, semente, e, processo para combater fungos fitopatogênicos
BRPI0712704A2 (pt) composto, uso de compostos, composição de proteção de colheita, semente, e, processo para combater fungos fitopatogênicos
EP2041125B1 (de) Azolylmethyloxirane, ihre verwendung zur bekämpfung von pflanzenpathogenen pilzen sowie sie enthaltende mittel
US7994340B2 (en) Azolylmethyloxiranes, their use for controlling phytopathogenic fungi, and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m
TW200803737A (en) Fungicidal mixtures comprising substituted 1-methylpyrazol-4-ylcarboxanilides
CN109169678A (zh) 一种杀菌剂及其组合物
JP2005530828A (ja) 活性物質の殺真菌性組み合わせ
CN103562187A (zh) 唑衍生物、其制造方法、中间体化合物、以及农业园艺用药剂及工业用材料保护剂
TWI469735B (zh) 3-(二氟甲基)-1-甲基-n-(3’,4’,5’-三氟〔1,1’-二苯基〕-2-基)-1h-吡唑-4-甲醯胺之新穎結晶型
JP2009541263A (ja) アゾリルメチルオキシラン、植物病原菌類を防除するためのその使用、およびそれを含む組成物
JP2009515848A (ja) ボスカリドおよびピリメタニルを含む殺菌混合物
CN105829306B (zh) 化合物的晶形、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JP5148610B2 (ja) アゾリルメチルオキシラン、植物病原菌類を防除するためのその使用、およびそれを含む薬剤
CN117500377A (zh) 具有基于吡唑的构建单元的金属有机框架
JP2009544650A (ja) アゾリルメチルオキシラン、植物病原菌類を防除するためのその使用、およびそれを含む薬剤
CN113880840A (zh) 一种喹啉酚类衍生物或其作为农药可接受的盐、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7440946A (zh) N-官能化的烷氧基吡唑化合物作为硝化抑制剂的用途
CN116143784A (zh) 一种酰基取代的***-1-基乙醇衍生物或其作为农药可接受的盐、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7355504A (zh) 乙炔基吡啶化合物作为硝化抑制剂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