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419254A -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using backlight unit - Google Patents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using backlight uni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419254A
TW200419254A TW092127051A TW92127051A TW200419254A TW 200419254 A TW200419254 A TW 200419254A TW 092127051 A TW092127051 A TW 092127051A TW 92127051 A TW92127051 A TW 92127051A TW 200419254 A TW200419254 A TW 20041925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ightness
light
fluorescent lamp
backlight unit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27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231393B (en
Inventor
Kazuya Idei
Kohji Ohtsuka
Yutaka Inoue
Masaki Shimizu
Takashi Yoshii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Kk filed Critical Sharp Kk
Publication of TW200419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19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31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3139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1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brightness uniform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Description

200419254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以從背 使用訪背 —、、、曰u — π明對象物之背光單元及 口〆同光卓7C之液日曰頭不裝置。 【先前技術】 單开、/•曰η 豕 < 早元,係使用背 早凡。及日日頭示裝置中,背光軍 昭明道丄 早兀係採用正下方式與邊 …明式(導光板式)二構成。 4 < 夜日日面板的正下方並瑪 Τ構成光源的勞光管之方故、甘 *尤g之万式,其由於可依據顯示畫面的i 面尺寸增加螢光管數量,故可 " 亍」无刀的冗度,但卻容夢 產生有螢光燈部份與無螢光燈部 ^ 、、 ]1刀之冗度不均。此外,揭 J止下方式時’必須確保背氺举 、 、 、隹休Θ ^叙置的強度,例如,採用有 以下構成·以金屬板形成苦伞 … 屬极木成5先相,且在裝設有反射板之背 光内侧表面上配置複數直管燈。 "另一万面,邊緣照明式係在透明丙埽基板等所做成的導 光k、ή配置勞光燈之方^,其利用導光體㈣多次反 射使其一面形成面光源。採用邊緣照明式時,在直管燈或L 子燈背邵配置反射器。使用有邊緣照明式之顯示裝置可薄 型化,但大型機種中,會使導光體的質量過大,且因大型 化而難以確保畫面亮度。 由上述特徵 方式背光單元 光單元。 一般大畫面的液晶顯示裝置用係使用正下 小型液晶顯示裝置用係使用邊緣照明式背 88383 -6- 200419254 為仔到均一高亮度,以數50〜70KHz、1KV高頻高電壓驅 、 θ先早凡所使用之螢光燈。此時,在螢光燈的高電 壓侧與低兩咬 、 、 -兒i ί、ι] 3產生漏洩電流所造成的亮度梯度不均 人Ρ儿度不均的問題。因為,以高頻高電壓驅動螢光 k工氣層形成浮游電容而使漏洩電流從螢光燈流至燈光 射⑽或周圍的金屬物,造成流動於螢光燈低電壓侧的電 且與螢光燈咼電壓侧相比,低電壓侧的亮度相對 減低。 因此,螢光燈較長時,按其長度比例增加漏洩電流。當 漏洩電流增加時,離驅動電路越遠螢光燈越暗,形成亮度 不均之因。換言之,液晶顯示裝置越大型,勞光燈高= 側與低電壓側之螢光燈亮度差異越容易產生,故會現亮度 不均較少之背光單元之技術相當重要。 圖18係螢光燈之亮度特性的說明圖,其顯示—般對背光 燈型液晶顯示裝置所使用勞光燈長度方向(電壓施加方幻 之亮度分佈特性例。 如圖18所示’螢光燈係具有亮度梯度,其從高電壓例Η 往低電壓側乙減少相對亮度。亮度降低尤其在 部附近擴大。亮度分佈曲線係隨螢光燈形狀、螢光燈長戶, 或驅動電壓、驅動頻率而改變,基本上,在螢光燈會產生 低電壓側L的亮度比高電壓侧H的亮度相對較低之^度不 均0 圖!9係顯示與具圖18之亮度梯度之螢光燈相比,驅動電 壓進-步提升時之螢光燈長度方向(電壓施加方向)的亮度 88383 200419254 特性圖。圖19之例中,螢光燈中心及低電壓侧l的亮度大致 相等,但高電壓側Η端部附近係產生相對亮度較高之部分。 例如,中心位置及低電壓侧的亮度為1〇時,高電壓侧η中係 具有咼相對壳度115〜125。此外,高電壓侧Η端部最高亮度 係朝螢光燈中心逐漸減低。 因上述之螢光燈長度方向之亮度不均,故在顯示畫面會 產生党度不均,而作為可減少上述顯示畫面内亮度不均之 技術,使用有如下所示的背光單元之液晶顯示裝置為眾所 周知。 圖20Α及圖20Β係具以往之正下方式背光單元之液晶顯 示裝置一例的說明圖,圖20Α顯示液晶顯示裝置側剖面的概 略構成,圖20Β顯示作為背光單元的光源之螢光燈的平面概 略構成。 如圖20Α及圖20Β所示,背光單元係具有:複數件勞光燈 1 0 1 ;反射板102,其反射來自螢光燈1 〇 1之光;及光擴散部 1 0 3,其配置於螢光燈1 〇 1前面侧,將從螢光燈1 〇 1直接入射 之光或反射板102所反射之光擴散,通過光擴散部1〇3,進 行其前面(表面側)所配置液晶面板1 0 4之照明。 上述背光單元中,為補償螢光燈10 1的亮度不均以得到均 一亮度的顯示畫面,係以下述方式配置··將二件勞光燈10! 為一組,且一榮光燈的高電壓側與另一勞光燈的低電壓側 相鄰接。 亦即’如圖20Α及圖20Β所示’在背光單元設有複數組 (S!、S2、S3…)二件螢光燈101所構成的組,各組螢光燈1〇1 88383 200419254 中係配置一螢光燈的高電壓側H與另-螢光燈的低電壓側 二目鄭接。由於藉由上述構成,可抵消一件螢光燈所產生的 :度不均’故解決顯示畫面上之亮度不均而得到均-的顯 使上逑之高電壓側Η與低電壓側L相鄰接而配置之例,例 如,係揭示於特許文獻丨之液晶顯示裝置。 卜有關使來自同照光之光反射率提升之液晶顯示裝 置,係有圖21Α及圖21Β所示之技術。圖21Α及圖21Β係具以 任 < 液晶顯不裝置之背光單元其他例的說明圖,圖2丨Α顯示 背光單元的侧剖面概略構成,圖2丨B顯示已將配置於上述背 光單元表面之光擴散板拆除之單元内部的平面概略構成。 圖21A及圖21B中,201係線狀螢光燈,202係光擴散板,203 係反射片,204係反射層,2〇5係框體。 圖2 1A及圖2 1 B所示背光單元,係藉由在線狀螢光燈2〇工 背面所設置反射片203更背面之框體2〇5底部内面設置鋁等 高反射率素材所形成之反射層2〇4,以有效率地提高亮度 者。在此’入射至反射片2〇3之光中,未由反射片2〇3反射 之透射光不會在反射片203背面侧消散,其經由反射層204 再度反射至反射片203方向,並藉由有效利用從背面透射反 射片203之光,提高亮度。 一般,在正下方式之反射部(相當於上述反射片203)多使 用發泡 PET (Poly Ethylene Ter ephtalate)片。發泡 PET反射片 係使PET發泡,在板内部產生微細氣泡者,入射至發泡PET 片之光經由氣泡折射而復還,再度出射至入射側。由於藉 88383 200419254 由上述PET材料與氣泡空氣間的折射特性將光反射,故光損 失減y,可彳于到便罝構件且反射率高之反射部。此外,反 射部可使用銀或鋁等高反射率材料所加工之素材。 例如,利用上述發泡PET片形成反射片2〇3時,如上所述, ^發泡PET片中可得到高反射率,但所入射的部分光源光會 、射毛泡PE丁片,/肖失於背面側(光源與相反側之背面侧), 仏成光利用效率降低。為改良上述缺點,並更加提高光利 用效率,藉由將鋁等高反射率素材之反射層2〇4設於反射片 2〇3月面侧的框體2〇5内面,在反射層2〇4將反射片2们所透 射的光反射。由於反射層2〇4之部分反射光再度透射反射片 2〇3而出射至表面侧(光源側),故可提升光利用效率。 噙上所述具有在反射片背面積層其他反射層的構成之 同光I置方面,例如,特許文獻2係揭示使用有導光板之邊 緣照明式背光裝置。 匕此外,特許文獻3中,係揭示_種技術,其在邊緣照明式 同光單元中,藉由改變螢光管的高電壓侧與低電壓侧之漏 洩電流’可抑制畫面的亮度不均。該背光單元中,係將螢 光燈形成-種形狀,其沿導光板一長邊部之直管部與分別 沿導光板二短邊部之直管部為-體;沿導光板短邊部之直 管部中’ W用白色反射構件形成螢光管高電壓侧直管部所 配置的反射③’並將低電壓侧的反射器内側進行銀蒸錄處 理。藉由上逑構成’’改變高電壓侧與低電壓側的漏洩電流, 以確保用以對長方形畫面產生必要亮度之適當螢光燈長 度,並將畫面左右的亮度差抑制至最小。 88383 -10- 419254 一 *、又同須驅動者係問題發生源,故考慮一種方法: 楮由趾里以低頻驅動’提升漂移電容的電阻減少漏洩電 成,以解決螢光燈之亮度不均。 其次說明上述以往技術之課題。 述特許文獻1所揭示之液晶顯示裝置中,二件螢光燈為 組〈螢光燈中’係以-螢光燈的高電壓側Η與另一螢光产 的低電壓側L相鄰接之方式而平行配置。 : 電壓側端子與相鄰接之另—榮光燈的低電壓 :’故兩電極間會產生放電,使螢光燈本身的穩定放電相 田困難,且可能會產生可靠度等問題。 此外’螢光燈的高電壓側端子與勞紐的低電壓側端子 可分別配設於顯示畫面兩側’故必須有二組反相電源電 路’而產生成本提高之問題’再者,顯示裝置越形成超薄 大土對螢光燈的配線連接越困難,會產生必須有安全 確保與漏洩對策之問題。 又’、上述特許文獻2之背光裝置中,螢光燈的亮度分佈在 其長度万向中不均一時,會有以下問題:可能會反映螢光 燈的党度不均,使顯示畫面全體產生亮度不均,而難以進 行儿度刀佈之控制。尤其,來自螢光燈之電流漏洩在 側(地電壓侧)發生的情形很多,會產生只在勞光燈的高電壓 侧高党度,而GND側形成低亮度之問題。 此外,上述特許文獻3之情況下,只在螢光燈一短邊部配 有白色反射器’無法對應原先螢光燈所具有的亮度梯度。 螢光燈對於至少在其長邊部中產生亮度梯度之一事不變, 88383 -11 - 200419254 在〆夜曰曰頭不裝置會產生亮度梯度。因液晶顯示裝置尺寸的 使勞光燈尺寸變長,使上述問題更加顯著。 η再者,有關降低上述之驅動頻率而亮燈之方法中,可在 變壓器的敎損壞去甚& 士々々 &二 ..... 生靶圍内進行設計,但極端的低頻 汉口十會有可靠度之問題。χ,降低驅動頻 壓器等零件大型化之問題產生。 -寸 ^月係L於上逑以往之課題而成者,其目的係提供一 種將形成光源所具備螢光燈的高電壓侧與低電壓侧之亮度 =以補正且使出射光亮度均一化之背光單元,及可在顯 不旦面全域得到均一亮度之液晶顯示裝置。 特許文獻1:日本特開平11-29573 1號公報 特弄文獻2:日本特開平8-335〇48號公報 特許文獻3 :日本特開平1〇-112213號公報。 【發明内容】 光之第1技術手段,在利用螢光燈照明被照明體之背 兀中’係具有可補償螢光燈長度方向的亮度不均之真 度補償手段。 ^ J 4儿 本發明之第2技術手段,在上述第!技術手段中,係 ^元^有反射部’其使來自前述勞光燈之光朝特定方:出 ==補償手段係設於前述反射部,藉由控制該反 射率,補償前述螢光燈長度方向的亮度不均一。 本發明之第3技術手段,在上述第2技術手 ^ ώ: '1Λ ^ _ , f ’ 係、前述 儿又補彳員手段具有前述反射部之反射率相 、 88383 相對較低之區域,利用該反射率之差,補償== -12 - 200419254 度方向的亮度不均一。 丄本發明之第4技術手段,在上述第3技術手段中,係前述 、肩饧手&具有反射率梯度,其逐漸減少或逐步降低前 丨射σ卩之反射率,利用該反射率梯度,使前述螢光厣長 度方向的綱對較高之部分的亮度降低。 二本^明(第5技術手段,在上述第3技術手段中,係前述 、又補^手&具有反射率梯度,其逐漸增加或逐步增加前 速反射敎反射率,利用該反射率梯度,使前述蝥光燈長 度方向的亮度相對較低之部分的亮度上升。 本發明之第6技術手段,在上述第4技術手段中,係前述 亮度補償手段具有反射率梯度,其逐漸增加或逐步增加前 述反射Μ反射率,利肋反射率梯度,使前述勞光燈長 度方向的亮度相對較低之部分的亮度上升。 本發明之第7技術手段,在上述第2乃至第6之任—技術手 :中,係前述亮度補償手段係設於前述反射部之光點圖 案,利用該光點圖案’控制前述反射部之反射率。 本發明之第8技術手段,在上述第7技術手段中,係藉由 任-或複數之可構成該光點圖案之微小光點群的反射^、 光:密度、光點形狀、光點顏色等控制設有前述光點圖案 之W述反射邵之反射率。 < <又仰丁亍枚中,係背 單元具有反射部,其使來自前述螢光燈之光 :、 射:該反射部係由具特定位準的光反射率與透光率= 及第二反射層所形成;前述亮度補償手段係由前述第: 88383 -13 - 射層與光入射方向相重叠之第-區,或,與只由前述 、二射層構成之第二區域所構成’藉由相對反射率較高 =34第—區域與反射率比f區域低之前述第二區域, 控制前述反射部之反射率。 一 韋本發:之第10技術手段,在上述第"支術手段中,係前述 =度麵手段設於前述勞光燈的玻璃管,冑由控制該玻璃 K透光率,補償前述螢光燈長度方向的亮度不均一。 Μ本^明^第11技術手段’在上述第1技術手段中,係背光 :兀具有擴散部’其將前述螢光燈之光擴散;前述亮度補 段設於前述擴散部,藉由控制該擴散部之透光率,補 偵别述螢光燈長度方向的亮度不均一。 本發2之第丨2技術手段,在上述第1〇或第u之技術手段 中,係前述亮度補償手段具有前述玻璃管或前述擴散部之 透光率相對較高之區域與相對較低之區域,利用該透光率 之差,補償前述螢光燈長度方向的亮度不均一。 本發明之第13技術手段,在上述第12技術手段中,係前 迟儿度補饧手段具有透光率梯度,其逐漸減少或逐步降低 ㈤述透光利用该透光率梯度,使前述榮光燈長度方向 的亮度相對較高之部分的亮度降低。 本發明之第14技術手段,在上述第12技術手段中,係前 述亮度補償手段具有透光率梯度,其逐漸增加或逐步增加 岫述透光率,利用該透光率梯度,使前述螢光燈長度方向 的亮度相對較低之部分的亮度上升。 本發明之第15技術手段,在上述第π技術手段中,係前 88383 -14- 200419254 述冗度補償手段具有透光率梯度,其逐漸增加或逐Ip 前述透光率,利用該透光率梯度,使前述勞光择長产、白 的亮度相對較低之部分的亮度上升。 本發明之第16技術手段,在上述第10或第 任一技術 手段中’係前述亮度補償手段係設於前述榮光修之破璃Μ 或前述擴散部之光點圖案,利用該光點圖案,控制前成透 光率。 本發明之第17技術手段,在上述第16技術手段中,係藉 由任一或複數之可構成該光點圖案之微小光點群的反射 率、光點密度、光點形狀、光點顏色等控制設有前述光點 圖案之前述玻璃管或前述擴散部之透光率。 本發明之第1 8技術手段,在上述第1技術手段中,係前述 党度補償手段係設於前述螢光燈之玻璃管,藉由控制該玻 璃管之管面亮度,補償前述螢光燈長度方向的亮度不均一。 本發明之第19技術手段,在上述第18技術手段中,係前 述亮度補償手段依據前述螢光燈的長度方向位置改變可形 成於前述螢光燈的玻璃管内侧之螢光體厚度,補償前述螢 光燈長度方向的亮度不均一。 本發明之第20技術手段,係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具有:上 述第1乃至第19之任一技術手段之背光單元,及可利用該背 光單元進行照明之液晶面板。 本發明之第21技術手段,一種液晶顯示裝置,藉由將具 螢光燈之背光單元的照明光照射至液晶面板’進行圖像顯 不,其中係具有亮度補償手段,補償前述螢光燈長度方向 88383 -15 - 200419254 的:¾度不均一。 本發明之第22技術手段’在上述第21技術手段中,係前 述党度補償手段具有:色調變換部,其對輸人圖像資料施 以特定的色調變換處理,及控制部’其依據輸入圖像資料 的同步信號’變換前述色調變換部之色調變換特性;該控 制部依據圖像資料的顯示畫面位置變換前述色調變換部之 色調變換特性,以補償前述榮光燈長度方向的亮度不均一。 、《明之第23技術手段,在上述第21技術手段中,係前 述π度補杈手段万面,前述液晶面板以具有依據顯示晝面 位置所改變的開口桌> 士斗、I ^ +足万式而構成,利用該開口率之變 化,補償前述螢光燈長度方向的亮度不均一。 【實施方式】 :如亡所14 ’ Ι光單元的螢光燈會產生高電壓側的亮度相 對車乂回足党度不均一(亮度不均)。本發明中,為了補償上述 夕光&原先所有的焭度不均以得到均一亮度的顯示畫面, :用以補仏勞光燈長度方向的亮度不均之亮度補償手段給 予同光單元、或液晶顯示裝置。 給予背光單元之亮度補償手段藉由以下之情事可達成照 明光亮度均一化: /1)針對用以將螢光燈之光反射而朝-方向之反射手段, A、下^手& •使螢光燈亮度較高部分(高電壓侧)的反射率 降低,或使亮度較低部分(低電壓侧)的反射率上升; ()針對螢光燈的玻璃管表面施以下述手段:使螢光燈亮 度較呵邵分(高電壓側)的透光率降低,或使亮度較低部分 88383 -16· 200419254 (低電壓側)的透光率上升; (3)針對螢光燈的玻璃管内面施以下述手段:使螢光燈高 笔壓侧的發光党度降低,或使低電壓侧的發光亮度上升; 及 ^ & + (4)針對擴散板施以下述手段:使螢光燈亮度較高部分(高 電壓倒)的透光率降低,或使亮度較低部分(低電壓側)的透 光率上升。 此外’組合該等手段,也可達成亮度均一化。 ,二,給予顯示裝置之亮度補償手段藉由以下之情事可達 成壳度均一化: U)藉由控制可供應至液晶面板之圖像資料,補償螢光燈 長度方向之亮度不均;及 猎由控制液晶面板的開口率,補償螢光燈長度方向之
凡以下,參照所添附之圖面說明可具體化上述亮度補償手 發明之實施形態。另夕卜,用以說明實施形態的全圖 Ν 力此的邯分係標上相同符號,並省略其重複說 (貫施形態” 本貝施形態中,斜斜北 一、 、十I、冃光早兀足反射層,設置可 螢光燈長声女a ^J 万向的亮度之亮度補償手段,如此,可補 光燈的亮詹 j補 、a 、。,且均一照明液晶顯示裝置等被照明. 本貝她形能Φ 二、丄、 Z ^度補償手段設置之目的係控制來 尤蚯之先的反射率。 88383 -17- 200419254 圖1 A及圖1B係本發明之正北 ^ 下万式θ光早凡一貫施形態 的說明圖,圖1A顯示呰出活—;、 一 '先早兀内邵的平面概略圖,圖1:6顯 示圖1 A之B-B剖面部之呰古留一 光早7L的概格構成圖。圖1A及 1B中’ 10係背光單元,u係螢光燈,12係框體,η係配設 於框體底部的反射層,14係擴散部,15係燈支持構件。另 外:圖1Α係顯示已將圖1Β所示擴散部14拆除之單元内部的 狀怨。 '背光單元Η)係具有用以將來自前述勞光燈u之光朝特定 方向射出之反射部,而太余 > ❿Μ丄 、 而本貝她形態中,該反射部係將反射 層13設於背光單元10的框體12底部内面。該框體^可由用 以遮蔽從螢紐U產生的電磁波之遮蔽板所構成。 反射層13係在背光單元1G的框體12底部内面上,並盘該 底部内面之間具有間隙,或直接裝設於底部内面:受: 持’例如’可使用具有前述之發泡PET片、銀或銘等光反射 面《素材寺。發、泡PET片方面,例如以使用東麗株式會社的 Ruimla(R)E60L 型或 £6(^型為佳。 ^配置於螢光燈11前面(表面)之擴散部14係由具丙婦基板 等光擴政特性〈素材所構成,其使從勞光燈i i直接入射之 光或可於反射層13反射再導入前面側之光擴散。此外,使 用於液晶顯示裝置時,在擴散部14與勞光利之間可包本 反射:光薄膜、棱鏡片、IT0片等功能性薄膜或片。° 、:著’ ϋ由透射擴散部14之透射光,進一步進行可配置 __以晶面板等被照明物(未圖示)之照明。將複數螢 光k 11點冗時,利用反相電源電路(未圖示)對該螢紐11 88383 -18- 施加高電壓。 圖2係螢光燈丨丨配置構成的說明圖, 平而耐罢士 r 、概各頌不勞光燈的 千:配置。在此,係設定複數螢光燈u的長度方向 。 接著,各螢光燈11之高電壓侧11盘 η ”低兒堡側L係配置於相同 側,螢光燈11的高電壓侧w接其 忠7^且11的向電壓側 H,且低電壓侧L鄰接其他螢光燈U的低電壓侧L。 如上所述,勞光燈U於其長度方向的相對亮度分佈中, 具有使南電壓側亮度相對較高之亮度不均。本眚施形能 中:為補償上述勞光燈11原先所具備長度方向的亮度不: 以仔到均:免度的顯示畫面,針對反射層13,設置可因應 螢光燈11党度不均之亮度補償手段。 科=償手段可分別使用以下手段:使勞光燈11亮度相 :乂 ^分(南電壓側H)之反射層13的反射率降低之手 &或使榮光燈11亮度相對較低部分(低電壓側L)之反射層 13的反射帛上升之手段;也可組合該等手段。 迟儿度補仏手奴之一例,係針對反射層13給予用以控 制反射率〈光點圖$,並利用該光點圖案,控制來自勞光 燈⑽出射光反射率’以補償勞光燈u的長度方向所產生 的允度不均。 圖3係給予反射層13之光點圖案-例的說曰月圖。圖4A及圖 4B係圖3所反射層〈光點圖案的放大圖,圖从顯示圖3之 區域D3的放大圖’圖4B顯示圖3之區域Di的放大圖。
本實施形態中,☆人7 c A 、、、。丁反射層13之光點圖案係具有使反射 層1 3之反射率卩条供; 低 < 作用者,可形成光點圖案之素材的反 88383 -19- 200419254 射率比反射層表面的反射率相對較低。 如圖3所示,本實施形態中,在反射層13係設有可使反射 率從螢光燈11的低電壓側L往高電壓侧η逐步減低之區域 D!、D2、D3。該區域以對應螢光燈丨丨的亮度不均,補償其 亮度不均之方式而形成。本實施形態中,相當於圖18之亮 度分佈的補償之光點圖案係給予反射層丨3。 本實施形態中,給予反射層13之光點圖案,為將反射率 從勞光燈11的低電壓侧L往高電壓側H降低,將從低電壓側 L往高電壓側Η之光點圖案的給予區域Di、〇2、仏的光點密 度逐漸擴大。例如,如圖4A及圖4B所示,使光點圖案的各 光點為相同大小,且使靠近高電壓侧H侧之光點圖案的光點 密度擴大。如此,藉由依據螢光燈n長度方向之亮度不均 改變反射層13的反射率,可得到均一亮度分佈之照明光。 安如上述之例所述,為控制反射部的反射率而使用光點圖 案時,給予反射率比反射層13的反射面低的光點圖案,以 控制反射層13的反射率;反之,給予反射率比反射層。的 ^射面咼的光點圖案,也可控制反射層13的反射率。此時, 螢光燈11的亮度分佈中,對應相對亮度較低之區域,將可 使相對反射率較高的光點圖案設置於反射層13。例如,在 ^射層13使用有發泡PE丁片時,在相當於螢光燈丨丨的低亮度 區域 < 反射層13的區域,藉由給予銀或紹等高反射率素材 所形成之光點圖案,可補償螢光燈丨丨長度方向之亮度不均。 此外,如圖3、圖4A及圖4B所示之例所示,用以控制上 V、反射率的光點圖案,不僅可改變相同形狀之光點密 88383 -20- 200419254 、又/、4由改笑光點形狀(大小)也可控制反射率,或也可將 光占开:狀14在度組合。再者,藉由改變光點顏色,從變化 ,率加上上逑之光點形狀及密度,再組合光點顏色, 也可k制反射率。例如,光點圖案的各光點形狀也可為圓 形、二角形、多角形、星形、橢圓形等,此外,光點顏色 :可為灰色、深咖啡色、銀色 '綠色、黑色、白色、紫色 等。 、如圖3之例所不,上述之光點圖案也可不逐步改變其 反射率’而給予—種梯度’其可與螢光燈11的亮度不均一 致而將反射率從其低電壓側L往高電壓側_漸減低(亦即 反射率從高電壓側Η往低電壓側L逐漸增加)。上述反射率之 梯度可藉由任一光點形狀、大小、密度、及顏色或該等組 合而實現。 利用絲網印刷或噴墨等印刷於反射層13給予墨,可形成 用以給予反射層丨3之光點圖案。此外,除了印刷外,也可 利用賤射或蒸鍍、光微影或雷射光之光加工、或具備有光 點圖案之透明薄膜之疊層等,形成光點圖案。 此外’亮度補償手段的其他具體例,為了以逐步或逐漸 增加/逐漸減少之方式控制反射部的反射率,可將用以改變 濃度的墨乃至染料塗敷於反射層13。此時的濃度變化可 染料或色素的濃度本身改變’或使塗敷的膜厚改變而使所 見的濃度改變。 再者,党度補償手段也可將不同反射率的複數材料給予 於反射層1 3的表面’以逐步改變反射丰 4午。又,也可改變反 88383 -21 - 200419254 射層U的表面粗度’利用光擴散特性乃至表面的光 性,控制反射率。 又’為了控制反射層13的反射率,也可將使上述之反射 層13的反射率相對降低之手段與提升反射率之手段組合以 使用。 (實施形態2) 圖5係本發明之背光單元之其他實施形態的說明圖,並顧 示相當於圖1A之背光單元B_B部的剖面概略圖。本實施形 態之背光單元中,反射部取代上述實施形態丄之反射層⑴ 其係具有用以將螢光燈丨丨的光朝擴散部丨4反射之反射面 1 2 a。該反射面丨2 a係由形成於框體丨2的底部内側表面之銀 或銘等高反射率素材之反射膜所形成。此外,如圖2所示, 螢光燈11係分別配置於高電壓側H與低電壓側L相同側之位 置。 本實施形態中,將上述實施形態丨所說明用以控制光反射 率足党度補償手段設於反射面12a。如此,依據螢光燈丨工長 度方向之売度分佈補償反射面^ 2a的反射率,可得到均一亮 度刀佈的照明光。由於有關亮度補償手段的具體構成可使 用上述貝知开;^怨1之売度補償手段,故省略其重複說明。 (實施形態3) 圖6係本發明之背光單元之其他實施形態的說明圖,其顯 不相當於圖1A之背光單元B_B部的剖面概略圖。本實施形 悲<背光單元中,反射部係具有上述圖1A及圖⑶所示構成 之反射層1 3 ’及圖5所示之反射面1 2 a。此外,如圖2所示, 88383 -22- 200419254 金光:L 11係刀別配置於鬲電壓侧Ή與低電壓側L相同侧之位 置。 在背光單元10之框體12,可設置如實施形態丨所說明之反 射層1 3。孩反射層1 3具有反射功能,其使用例如上述之發 /包PET片將螢光燈11的光予以反射;其一部扮的光透射反 射層13而出射至背面側。在背光單元1〇之底部内面,設有 如上述實施形態2所說明之反射面12a,其將透射反射層13 之光反射,而回到反射層13方向。反射面12a所反射的光於 反射層13再度分成反射光與透射光,而透射光可朝擴散部 14有效利用。 反射層13係使用幀或燈保持架等框狀支持體、或螺釘或 螺絲、架子等支持構件等而受支持。此外,反射層13不密 著於反射面12a,其可在反射層13與反射面12a之間介在空 氣層。為了介在空氣層,反射層13與反射面12a之間可設置 特定的空隙,或單純只將反射層13載置於反射面12a上而支 持。換1:之,藉由在反射層13的背面侧表面存有薄膜空氣 層,可使反射層13的背面侧表面之反射層13與空氣的折射 率差擴大,以提高反射層1 3的反射率。例如,在反射層13 背面配設近似反射層13折射率之接著劑等材料時,反射層 13之透射光成分會增加,而損害光反射特性。 本貫施形怨中,藉由將上述實施形態之亮度補償手段給 予反射層13,可得到均一的照明光,此外,也可將上述亮 度補彳貞手段給了反射層1 3及反射面1 2 a兩方,或只給予反射 面12a。由於給予反射面12a之亮度補償手段只有助於反射 88383 -23- 200419254 1 3的反射率(亦即 層13之透射光,&必須設計依據有反射層 透光率)之反射率分佈。 @ (實施形態4) 圖7A及圖7B係本發明之背光軍 早兀又其他實施形態的說 明圖,圖7A顯示背光單元内部的平面概略圖,圖雕w 圖7A之螢光糾之剖面,含有擴散部14之構成。圖μ及圖 7B中’ 16係用於反射層i3a、Ub之保 <彳禾待手段的螺絲。此外,
如圖2所示,勞光燈_分別配置於高電壓側h與低電塵侧L 相同侧之位置。 圖7A及圖7B之背光單元中,將來自螢光燈之光朝特定方 向出射之反射部,係具有二個反射層13a、nb。各反射層 13a、13b具有如上述發泡PET片之特性,以高反射率將光反 射,而部分入射光會透射至背面側。本實施形態中,可設 足二個反射層13a、13b於正交方向(光入射方向)相重疊之區 域W’及只有一反射層i3b之區域S。 如上所述’反射層13a、13b使部分入射光透射至背面側。 在此’二個反射層13a、13b相重疊之區域w中,透射有表 側(螢光燈11侧)所配置的第一反射層13a之透射光以背面側 的第二反射層1 3b反射,並回到第一反射層13a側。接著, 透射有第一反射層1 3a之透射光可朝擴散部14有效利用。 另一方面,只有第二反射層13b之區域S中,該反射層13b 所反射的光可有效利用,但反射層13b的透射光會在其背面 側消散。此時即使透射光在框體1 2内面等反射而回到反射 層1 3b,其有效利用也很少。因此,比較上述區域w與區域 88383 -24- 200419254 s時,一個反射層13a、13b相重疊之區域w比只有一個反射 層13b之區域S可得到相對較高之反射率。 另外,圖7A及圖7B之構成中,係背面侧的第二反射層ub 之面積比表面側的第一反射層13a之面積大而構成區域w 及區域s ,但也可構成第一反射層13a的面積較大。 使用上述構成之二個反射層13a、13b,於螢光燈亮度 車义低《區域配設二個反射層13a、13b所形成之區域w,可 使反射率相對提高而得到均一亮度分佈之照明光。 上述第一反射層13a也可使用例如半透鏡。藉由使用半透 叙>,可將在第二反射層13b反射而回到第一反射層13&(半透 鏡)之光透光率提高,其結果可得到高反射率。 此外,相對於上述二個反射層13a、13b所形成之構成, 也可組合如上述實施形態!乃至3所說明之亮度補償手段。 如本貢施形態所述,形成二個反射層13a、13b相重疊之 區域W與只有一個反射層13b之區域S時,各13a、13b,尤 其為給予前面側之第一反射層13a的保持安定性時,最好設 置保持構件。例如,如圖7A及圖7B所示,藉由在框體12、 第一反射層13a、第二反射層13b之各構件設置貫穿孔,並 於泫貞穿孔插穿螺絲16而將反射層i3a、13b保持於框體12 内面’以抑制因重力等使反射層13a、13b的彎曲,而可保 持該等形狀。另外,該保持手段不限於螺絲,也可使用可 將反射層1 3a、1 3b保持於框體内面之周知手段。 又,如圖7B所示,為防止上述之螺絲16等的保持手段映· 射在顯示畫面,最好以將保持手段隱藏於螢光燈n背面之 88383 方式配置。此外,保括车巧 13b ^ ϋ 、又可同時具有上述反射層13a、 b的保持功能與螢光燈Η的保持功能。 (實施形態5) -圖8係本*明〈背光單元之其他實施形態的說明圖,其顯 示螢光燈1 1的平面概略圖。本余 μ 悲中,係將用以補償 手二的受度不均而得到均-亮度分佈的光之亮度補償 古又4可構成螢光燈11的玻璃管。在此,設於玻璃管之 儿度補杨手#又’並非如上述實施形態所示控制反射率,其 係控制螢光燈11之破璃管的光透光率者,但控制對被照明 對象之出射光量而達成亮度均—化之技術思想係共通的。 圖8中,亮度補償手段係使用可使玻璃管光透光率降低之 光點圖案。古+ ^ 、、 “以將光點金度從螢光燈11的低電壓側l 往高電壓側Η逐步擴大之古々 〜、 八 ^ 〇 擴大炙万式配设贫度不同之三種光點圖 品或一11 Du、Dl3。該區域Dii、D12、D13係以對應螢光 =的亮度不均而補償其亮度不均之方式形成。本實施形 相田A圖19之亮度分佈的補償之光點圖案係給予 光燈11的破璃管。 本貝她形怨中,給予反射層13之光點圖案,為使透光率 從低電壓側T分合& π 八任问氣壓側Η降低,將從低電壓侧L往高電壓 =之光點圖案給予區域Dn、D12、Dl3的光點圖案密度逐 步擴大。例如,如圖8所示,使光點圖案的各光點為相同大 小,且使靠近高電壓侧Η側之光點圖案的光點密度增加。如 筹曰由依據螢光燈11長度方向之亮度不均而改變玻璃管 的反射率’可得到均一亮度分佈之照明光。 88383 -26- 200419254 如圖8之例所示,如上述用以控制透光率之光點圖案不僅 改變相同形狀之光點密度,也可藉由改變光點形狀(大小) 控制透光率,或將光點形狀與密度組合。再者,也可藉由 —’、光占頭色使匕光率變化。例如,光點圖案的各光點形 狀也可為圓形、三角形、多角形、星形、橢圓形等,此外, 光點顏色也可為灰色、深咖啡色、銀色、綠色、黑色、白 色、紫色等。 又,如圖8之例所示,上述之光點圖案也可不逐步改變其 透光率,而給予一種梯度,其與螢光燈丨丨的亮度不均一致 而將透光率從其低電壓侧L往高電壓側Η逐漸減低。上述透 光率S梯度可藉由任一光點形狀、大小、密度、及顏色或 該等組合而實現。 利用絲網印刷或噴墨等印刷,於玻璃管給予墨可形成用 以給予玻璃管表面之光點圖案。此外,除了印刷外,也可 J用成射或詻鍍、光微影或雷射光之光加工、或具備有光 點圖案 < 透明薄膜之疊層等,形·成光點圖案。 此外,給予螢光燈丨丨的玻璃管之亮度補償手段的其他具 =例,為了以逐步或逐漸增加/逐漸減少之方‘式控制反射 率可將用以改變濃度的墨乃至染料塗敷於玻璃管。此時 2濃度變化可將染料或色素的濃度本身改變,或使塗敷的 膜厚改變而使所見的濃度變化。 ,党度補償手段也可將不同透光率之複數材料給予坡 ^表面。再者,也可改變玻璃管表面的粗度,利用光擴 欢特性乃至表面的光吸收特性之差,控制透光率。 88383 200419254 (實施形態6) 圖9A至請係本發明之背光單元之其他實施形態的說 明圖,圖9A顯示背光單元的剖面概略目’圖9B、圖冗、圖 9D顯示圖9A之B、QD部之勞光燈u的剖面概略圖。圖二 :至請中,lla係構成螢光燈之玻璃管,⑽係設於坡璃 管内面之螢光體,d係螢光燈之膜厚。 t實施形態中,用以補償螢光燈11的亮度不均而得到均 -梵度分佈的光之亮度補償手段,藉由在螢光燈U長度方 向改變螢紐的玻璃管lla内側所形成螢光體llb之^厚 d,補償螢光燈1 1亮燈時的亮度不均。 換言之,本實施形態利用依據勞光體Ub的膜厚d而改變 管面亮度之特性’嫩燈_長度方向位置改變螢光骨曲 llb的膜厚d,使螢光燈11長度方向的發光亮度均-化 9A乃至圖9D例中’將相對亮度較低之勞光燈η低電壓側^ 的螢光體膜厚d設定為可得到最高亮度之最適膜厚,使相對 亮度較高且朝高電壓侧Η之膜厚d變厚。 圖1〇係顯示螢光體膜厚(1與當時管面亮度(發光亮度)之關 係的-例圖。如圖H)所示,一般的螢光體膜厚d不管為何種 材貝,係依照螢光體膜厚d而改變亮燈時的亮度。此時有用 以發光至取党(膜厚d的最適值。亦即,如圖丨0所示,利用 最適值使膜厚d變薄時,螢光體的量會不足而變暗,反之, 利用取適值使膜厚d變厚時,在膜内部會導致光亂射而變 暗。 本實施形態中’反而利用上述特性中從相 88383 -28- 屬419254 對亮度較低之低電壓侧L至相,亮度較高之高電壓_,改 =光體Ub的膜厚d。此時,如上所述,為了即使從膜厚d 二取通值變薄或變厚均使亮度降低’例如將亮度低之低電 坠側L的螢光體llb設定為最適膜厚,以設定使朝相對亮度 較高之高電壓侧Η的膜厚d變薄,或變厚。 另外,如實施形態5及6所說明,在螢光燈U的玻璃管本 體給予亮度補償手段之方法不限於直管式螢紐,也可使 用U字管式螢光燈或]字管式勞光燈、及[字管式螢光燈。 (實施形態7) 圖11係本發明之背光單兀之其他實施形態的說明圖。本 f施形態巾,係將用以補償螢光燈長度方向的亮度不均而 侍到均一梵度分佈的光之亮度補償手段設於擴散部Μ。擴 散部14可使用具光擴散功能之擴散板或擴散片。在上述擴 散部14表面設置用以控制光透光率之亮度補償手段。 例如,如圖11所示,在擴散部14表面給予用以使光透光 率降低之光點圖案。在此,係以將光點密度從螢光燈丨丨的 低電壓側L對應高電壓侧η逐步擴大之方式配設密度不同 足二種光點圖案區域D21、D22、D23。該D21、d22、d23係以 對應螢光燈11長度方向的亮度不均,補償其亮度不均之方 式而形成。在此,光點圖案設置於背面侧(螢光燈丨丨側)比設 置於擴散部14前面侧(螢光燈丨丨相反側)表面更加難以損害 擴散部14面内的擴散均一性。 此外,如上述用以控制光透光率之亮度補償手段同樣可 對上述實施形態5之螢光燈丨丨使用亮度補償手段。再者,本 88383 -29- 200419254 二:形態中’藉由依據螢光燈Η長度方向的亮度不均改變 廣政部14的厚度,並改變可透射擴散部14之光透光率,也 可補償螢光燈11的亮度不均。 (實施形態8) 、亡逑實施形態中,係說明正下方式背光單元,但本發明 :背光單元不限於正下方式’其亦可使用邊緣照明式。換 ° <對構成上述各實施形態的反射部之反射層或反射 面螢光燈、及擴散部所給予之亮度補償手段,不僅可只 使用於正下方式背光單元,其也可在邊緣照明式背光單= 補償螢光燈長度方向的亮度不均,而得到均一亮度 光。 針對邊緣照明式背光單元之一例作說明。圖ΐ2Α及圖㈣ 係本表明之邊緣照明式之背光單元構成例的說明圖,圖Μ 係說明背光單元之平面概略圖中已去除部分要素的說明 圖,圖係說明沿著螢光燈長度方向的剖面概略構成。 圖以及圖uB所示邊緣照明式背光單元1〇係於導光板 17側方配置勞光燈_為邊緣照明。在導光板η背面侧, 設有反射層13。利用導光板17與反射層13,將螢光燈U之 光導至表面側,以作為照明光而從擴散部14出射。反射層 "係相當於上述幻實施形態之反射層13,其可使用具有: 泡PET片、銀或鋁等光反射率之反射面的素材等。 接著,藉由依據螢光燈U所具有的亮度不均,將上述實 施形態所說明之亮度補償手段給予任一或複數反射層"、 螢光燈、擴散部14,以在邊緣照明式背光單元補^勞光 88383 -30- 200419254 燈11長度方向的亮度不均,而 丄、 士 到均一焭度的照明光。換 石足對螢光燈1 1,最杯# 取好叹置用以補償從該勞光择 電壓侧η至低電壓侧u勺 耸元A 11足阿 〕儿度不均又党度補償手段,此外, 、曰3及擴散部14,依據因從螢光燈u
至低電壓側L的亮度不灼阱甚斗.#, ^ J 曰 ]儿度不均所屋生導光板17出射面的亮度不 均,取好給予上述之亮度補償手段。 (實施形態9) 藉由構成使用具上述各實施形態所述亮度補償手段的背 先單兀之液晶顯示裝置,可得到顯示畫面上無亮度不均且 南晝質之顯示圖像。 θ圖13係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實施形態的說明圖,其 ”’員π具有θ光單兀 < 液晶顯示裝置的剖面概略構成。圖U 中,20係液晶顯示裝置,21係液晶面板。 液晶顯示裝置20係具備:一般的液晶面板21,其具有將 液晶材料封入二件透明絕緣性基板間之主要構成;及背光 早兀10,其用以將光照射於液晶面板21。在本實施形態之 液晶顯示裝置20所具備的背光單元1〇可使用任一上述第工 土弟8各貫施形態之背光單元。 藉由使用設置有與本發明相關的亮度補償手段之背光單 兀10照明液晶面板21,可補償螢光燈U長度方向的亮度不 均’並得到亮度均一化的照明光,如此,可得到高書質之 液晶面板21的顯示畫面而不會亮度不均。 上述之液晶#員示裝置20中,在液晶面板21與背光單元 的擴散部14間’藉由設置未圖示之偏光反射薄膜,可得到 88383 -31 - 200419254 光利用效率高之液晶顯示裝置。在此,偏光反射薄膜與液 晶面板21的入射侧偏光板的偏光透射軸一致。接著,偏光 反射薄膜所反射的偏光成份在擴散部14或反射層13等受到 擴散·反射時,會產生其正交方向的偏光成份(與偏光透射 軸一致之成份),該成份可透射偏光反射薄膜,並可作為有 效光而使用於液晶面板21。如此,利用偏光反射薄膜,可 有效率地產生偏光方向一致之照明光,藉由該照明光的偏 光方向與液晶面板的入射侧偏光板的偏光軸一致,可得到 光利用效率高之液晶顯示裝置。此外,偏光反射薄膜與擴 散部14之間可進一步配置IT〇片、擴散薄膜、稜鏡片等功能 性薄膜或片。 (實施形態1 〇) 本實施形態在液晶顯示裝置中,藉由控制用以供應至該 液晶面板之顯示圖像資料,可補償螢光燈長度方向的亮度 不勻以得到均一党度之顯示畫面。關於此,係與圖14乃 至圖16說明如下。在此,圖14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液晶顯 不裝置概略構成的主要部分方塊圖;圖15係顯示本實施形 心之液曰曰頭示裝置之顯示畫面區域的說明圖·,及圖1 6係顯 示本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色調變換部的色調變換特 性(輸出入特性)的說明圖。 如圖14所示,本實施形態之液晶顯示裝置係具備:色調 交換部3 1,其對輸入圖像資料施以特定的色調變換部處 理;及液晶控制器32,其利用色調變換部31,依據已施有 色凋又換之圖像資料,將液晶驅動信號輸出至液晶面板3 3 88383 -32- 200419254 的間極驅動器34及源極驅動器35。此外,尚具備有微電腦 %,其依據輸人圖像資料的同步信號,控制色調變換部η 的色調變換特性’並控制用以驅動背照光源(線狀螢光燈)3 7 之光源驅動部3 8。 換言之’微電腦36對色調變換部31進行指示輸出,以依 據輸入圖像資料的同步信號,判斷可顯示該圖像資料的畫 面仏置’並依據該$面位置變換色調變換部3丨的色調變換 特!生在此’如圖15所示’分割為:可對應線狀螢光燈37 低電壓側〈顯示畫面上的區域^、可對應線狀螢光燈π的 大致高電壓侧之顯示畫面上的區域〜、及可對應線狀營光 燈37的最高電壓側之顯示畫面上的區域〜,藉由顯示於任 -各分割區域D31〜D33之資料,切換對該資料之色調變換 如圖16所示,色調變換部31係具有以下而可切換:色調 變換特性a,其直接(無變換)將輸入色調位準輸出;色調變 換特性b,其大略控制輸人色調位準而輸出;及色調變換特 性c’其進一步控制輸入色調位準而輸出。該色調變換㈣ =可^使用有例如—覽表(LUT)之構成,也可為將特定係數 乘上輸入圖像資料之乘法電路之構成。後者的情況,藉由 依據來自微電腦3 6的控制信號,切換例如乘法係數ka = I·0:乘法係數ka= 0.9、乘法係數ka= 0.8,並乘上輸入圖 像資料’可實現圖16所示的色調變換特性a〜c。 當微電腦36判斷可顯示該圖像資料之畫面位置屬於顯示 畫面上的區域〇3〗時,為選擇色調變換特性a,對色調變換 88383 -33- 200419254 =31輸出控制信號。換言之,針對可顯示於顯示書 圖像資料’由於可選擇色調變換特Ί,故 接(無變換)輸出至液晶控制器32。 + % 一 I田从電腦36判斷可 =孩圖像資料之畫面位置屬於顯示畫面上的區❹ 時,為選擇色調變換特性b,對色調變換部31輸出控制信號:2 料,針對可顯示錢示畫面上的區域〜之圖像資科 由万;遣擇色掏變換特性b而施以色調變換處理,故在顯示全 ==域〇32中’顯Μ度只稍微減弱。又,當微電腦36 m茨圖像資料之畫面位置屬於顯示畫面上的區域 一33時’為選擇色調變換特性c,對色調變換部η輸出卢制 =°換言之,針對可顯示於顯示畫面上的區域D33之圖像 : ,由於選擇色調變換特性(;而施以色調變換處理,在顯 不畫面上的區域Du中,可使顯示亮度減低。 - 、如此’由於位於線狀螢光燈37高電壓側之液晶面板^的 透:量減少(顯示亮度減低),故在全顯示畫面可實現均一亮 ^刀佈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中,依據圖像資料的顯示 =位置’藉由控制該圖像資料的色調位準,可減低線狀 37長度方向之亮度不均,而達成亮度分佈均一化。 、另外:上述實施形態中’係針對依據線狀螢光燈37的長 度万=^置’冑顯示畫面上分割為三個區域D31〜d33,並 1可分別顯示於各分割區域d31〜D33之圖像資料切換色調 變換特性a〜c者作說明’但顯示畫面上的區域分割數、區 域:割仫置當然可依據線狀螢光燈37長度方向之亮度分佈 (党度不均)適當改變。 88383 >34- 液曰:由依據履晶面板的顯示畫面位置改變用以驅動 之亮度不均。 £,也可補償線狀螢光燈長度方向 (實施形態11) …、:裝置中,即使依據其液晶面板的顯示畫面位置 至也可補償螢光燈長度方向之亮度不均,並得 :均1度的顯示畫面。亦即,#由依據線狀勞光燈的長 液晶面板的開口帛’可減低線狀螢光捧光 源兩端部的亮度不均一。 例如’正下方式中’藉由在與液晶面板的線狀螢光烚高 電壓側相對之部分料形成開口帛,可耗面板透光量, 且藉由在與線狀勞光燈低電壓侧相對之部分增加形成開口 ^可增加面板透光量,使上述之線狀螢紐長度方向的 亮度不均-減少,而達成亮度分佈均一化。此外,邊緣眧 明式中,依據螢光燈長度方向的亮度不均所產生照明光: 内的党度不均’控制液晶面板的開口帛,可達成亮度分佈 均一化。 圖17係顯示可控制開口率之構成的一例圖,圖中,2丨係 液曰曰面板’ 41係遮光膜’ 42係透明電極,43係TFT驅動元件, 1係對液晶面板的入射光,〇係來自液晶面板的出射光。液 晶面板21中,一般係設有點陣狀金屬膜所形成之遮光膜 41。本實施形態之一例中,遮光膜41形成時,依據勞光燈 之亮度不均控制遮光膜41之各像素的開口率,藉由利用各 像素的透光率補償螢光燈長度方向的亮度不均,可得到均 88383 -35- 200419254 —亮度的顯示畫面。 如以上之纟兄明所述,根據本 象尽^明,為了補償線狀螢光燈 原先所具備長度方向的亮度不 儿庋不均而得到均一亮度的顯示畫 面,猎由將具有螢光燈且補償亮度不均之亮度補償手段給 丁背光早儿,將作為光源所具備之螢光燈的高電m側與低 電壓側之亮度差補正,可得到出射光亮度均—化之背光單 几:此外’藉由使用該背光單元,可得到可使顯示畫面全 域κ于均冗度〇夜晶顯示裝置。再者,藉由供應至液晶 面板《圖像貝料的控制’或利用液晶面板開口率的控制 等丄補&榮光燈長度方向之亮度,可得到顯示畫面全域均 一亮度之液晶顯示裝置。 【圖式簡單說明】 圖1A及圖1B係本發明之背光單元之一實施形態的說明 圖0 圖2係使用於本發明夕匕 口口 — 4知明< 3先早凡4螢光燈的配置構成例 說明圖。 圖3係給予反射層之光點圖案一例的說明圖。 圖4A及圖4B係圖3所示反射層之光點圖案的放大圖。 圖5係本發明(背光單元之其他實施形態的說明圖。 圖6係本發明之背光單元之其他實施形態的說明圖。 圖7A及圖7B係本發明之背光單元之其他實施形態的說 明圖。 固係本务月之θ光單元之其他實施形態的說明圖。 圖9A至圖9D係本發明之背光單元之其他實施形態的說 88383 -36- 200419254 明圖。 圖1 〇係顯示螢光體膜厚盥各日车的总 二 ”田時的官面党度<關係的一例 圖。 圖11係本發明之背光單元之其他實施形態的說明圖。 圖12Α及圖12Β係本發明之邊緣照明 例圖。 $兀的構成 圖13係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一實施形態的說明圖。 圖14係顯示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他實施形態的主要 部分區塊圖。 圖15係圖14之液晶顯示裝置之顯示圖像區域的說明圖。 圖16係顯π圖14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色調變換部的色調键 換特性(輸出入特性)的說明圖。 又 圖17係有關液晶面板開口率之控制的說明圖。 圖18係螢光燈長度方向(電壓施加方向)之相對 特性例的說明圖。 壳度分佈 圖19係顯示與具圖18之亮度梯度之螢光燈相比, 壓進一步提升時之螢光燈長度方向(電壓施加方向)的 亮度特性圖。 驅動電 相對 圖20Α及圖20Β係具以往之正下方式背 示裝置之一例的說明圖;及 先早元之液晶顯 圖2 1A及圖2 1B係具以往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背 他例的說明圖。 、}, 口 ο 尤早元其 【圖式代表符號說明】 10 背光單元 88383 -37- 200419254 11 螢光燈 11a 玻璃管 lib 螢光體 12 框體 反射面 12a 13 反射層 13a 第一反射層 13b 第二反射層 14 擴散部 15 燈支持構件 16 17 20 21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8a' 41 41 螺絲 導光板 液晶顯示裝置 液晶面板 色調變換部 液晶控制 液晶面板 閘極驅動器 源極驅動器 微電腦 背照光源(線狀螢光燈) 光源驅動部 色調變換特性 遮光膜 88383 38- 200419254 43 101 102 103 104 201 202 203 204 205 d D1、D 2、D 3
DiiNDi2NDi3^D2lN D22、D23 D31 〜d33
H i
L 0
W、S TFT驅動元件 螢光燈 反射板 光擴散邵 液晶面板 線狀螢光燈 光擴散板 反射片 反射層 框體 膜厚 光點圖案的給予區域 光點圖案區域 分割區域 高電壓側 入射光 低電壓侧 出射光 區域 88383 -39-

Claims (1)

  1. 200419254 拾、申請專利範圍: L 一種背光單元,其係用於利用答伞w 其特徵為該背光單元且有Α 、劇被照明體者, 燈長度方向的亮度不均I ^償手段,其係補償鸯光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背 、先早兀,其中該背 有反射部,其係用於使來 , 尤早兀具 出射.二、f丄、 則处螢光燈之光朝特定方向 補償手段設於前述反射部, =邵^射率,補償前述^料度方向的亮度不: 3.如申^專利範圍第2項之背光單元,其中前述亮度奸 手奴具有前述反射部之反射率 ^ 貝 汉耵羊相對較南之區域與相對 較低之區域,利用該反射率之差,補償前述螢光燈 方向的亮度不均勻。 又 (如: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背光單元,其中前述亮度補償 手段具有反射率梯度,其係前述反射部之反射率漸減或 逐:降低’利用孩反射率梯度’使前述螢光燈長度方向 的亮度相對較高之部分的亮度降低。 5·如^青專利範圍第3項之背光單元,其中前述亮度補償 手段具有反射率梯度’其係前述反射部之反射率漸增或 逐步增加’利用該反射率梯度,使前述螢光燈長度:向 的亮度相對較低之部分的亮度上升。 6.如: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背光單元,其中前述亮度補償 v、有反射率梯度,其係前述反射邵之反射率漸增或 逐步增加,利用該反射率梯度,使前述螢光燈長度方向 88383 的売度相對較低之部分的亮度上升。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至6項中任一項之背光單元,其中前 逑π度補償手段係設於前述反射部之光點圖案,利用該 光點圖案控制前述反射部之反射率。 8. 如申請相範圍第7項之背光單元,其中設有前述光點 ,圖案之前述反射部之反射率係藉由構成該光點圖案之 微小光點群的反射率、絲密度、光點形狀、光點顏色 之任一或多數加以控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背光單元,其中該背光單元具· 有反射部,其係用於使來自前述螢光燈之光朝特定方向 出射;該反射部係由具特定位準的光反射率與透光率之 第一及第二反射層所形成;作為前述亮度補償手段,藉 由$述第一及第二反射層與光入射方向相重疊之第一 區域與只由前述第-反射層構成之第二區域構成前述 反射部,藉由相對反射率較高之前述第一區域與反射率 比邊第一區域低之前述第二區域控制前述反射部之反 _ 射率。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背光單元,其中前述亮度補償 手段設於前述螢光燈的玻璃管,藉由控制該玻璃管之透 光率,補償前述螢光燈長度方向的亮度不均句。 U.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背光單元,其中該背光單元具 有擴散部,其係使前述螢光燈之光擴散;前述亮度補償 手段設於前述擴散部,藉由控制該擴散部之透光率,補 償前述螢光燈長度方向的亮度不均勻。 88383 200419254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或丨丨項之背光單元,其中前述亮度 補償手段具有前述玻璃管或前述擴散部之透光率相對 較高之區域與較低之區域,利用該透光率之差,補償前 逑螢光燈長度方向的亮度不均勻。 戈申m專利範圍第1 2項之背光單元,其中前述亮度補償 手奴具有透光率梯度,其係前述透光率漸減或逐步降 低,利用該透光率梯度,前述螢光燈長度方向的亮度使 相對較高之部分的亮度降低。
    如申明專利圍第12項之背光單元,其中前述亮度補償 手叙具有透光率梯度,其係前述透光率漸增或逐步增 加,利用該透光率梯|,前述螢光燈長度方向的亮度使 相對較低之部分的亮度上升。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背光單元,其中前述亮度補償 手段具有透光率梯度,其係前述透光率漸增或逐步增
    加’利用孩透光率梯度,前述螢光燈長度方向的亮度使 相對較低之部分的亮度上升。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背光單元,其中前述亮度 補秘手段係設於珂述螢光燈之玻璃管或前述擴散部之 光點圖案,利用該光點圖案控制前述透光率。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背光單元,其中設有前述光點 圖案之前述玻璃管或前述擴散部之透光率係藉由構成 孩光點圖案之微小光點群的反射率、光點密度、光點形 狀、光點顏色之任一或多數加以控制。 1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背光單元 88383 其中前述亮度補償 手段設於前述螢光燈之玻璃管,藉由控制該破璃管之管 面亮度,補償前述螢光燈長度方向的亮度不均勾。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背光單元,其中作為前逑亮度 補償手段,藉由依據前述螢光燈的長度方向位置使ϋ 於前述螢光燈的玻璃管内側之螢光體厚度變化,補償前 述螢光燈長度方向的亮度不均勻。 20. —種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徵係具有:申請專利範圍第工 至19項中任一項之背光單元,及利用該背光單元進行照 明之液晶面板。 21·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係藉由將具有螢光燈之背光單元 的照明光照射至液晶面板而進行圖像顯示者,其特徵係 係具有党度補償手段,其係補償前述螢光燈長度方向的 亮度不均勻。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前述亮度 補償手段具有:色調變換部,其對輸入圖像資料施以特 定的色調變換處理;及控制部,其依據輸入圖像資料的 同步^號,切換控制前述色調變換部之色調變換特性; 巧控制邵依據圖像資料的顯示晝面位置切換前述色調 變換邵之色調變換特性,以補償前述螢光燈長度方向的 売度不均勻。 士申巧專利範圍第21項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作為前述 冗度補償手段,前述液晶面板以具有依據顯示畫面位置 所又化的開口率之方式而構成,利用該開口率之變化, 補k七述螢光燈長度方向的亮度不均勻。 δ^383
TW092127051A 2002-09-30 2003-09-30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using backlight unit TWI23139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87111 2002-09-30
JP2002298943 2002-10-11
JP2003136778 2003-05-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19254A true TW200419254A (en) 2004-10-01
TWI231393B TWI231393B (en) 2005-04-21

Family

ID=32074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27051A TWI231393B (en) 2002-09-30 2003-09-30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using backlight unit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446829B2 (zh)
EP (1) EP1564479A4 (zh)
JP (2) JP4176106B2 (zh)
AU (1) AU2003266667A1 (zh)
TW (1) TWI231393B (zh)
WO (1) WO200403164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7311A (zh) * 2009-12-15 2012-09-12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TWI382243B (zh) * 2008-08-07 2013-01-11 Chimei Innolux Corp 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
CN109581749A (zh) * 2019-01-31 2019-04-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92246B2 (ja) * 2004-05-13 2006-07-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クロストーク解消回路、液晶表示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JP4670315B2 (ja) * 2004-11-09 2011-04-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2006175603A (ja) * 2004-12-20 2006-07-06 Alps Electric Co Ltd 放熱部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サーマルヘッド
JP4604801B2 (ja) * 2004-12-27 2011-01-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面状光源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US7165856B2 (en) * 2005-02-22 2007-01-23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Light-d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7404663B2 (en) * 2005-04-08 2008-07-29 Hannstar Display Corporation Backlight module
TWI299483B (en) 2005-09-09 2008-08-01 Ind Tech Res Inst Lcd backlight apparatus and the driving method for the same
JP4741913B2 (ja) * 2005-09-15 2011-08-10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KR101263498B1 (ko) * 2005-10-31 2013-05-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JP2007163555A (ja) * 2005-12-09 2007-06-28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方法
KR100735361B1 (ko) * 2006-01-09 2007-07-0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디밍장치
KR101290584B1 (ko) * 2006-06-29 2013-07-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유닛에서의확산판 제조방법
WO2008026346A1 (fr) * 2006-09-01 2008-03-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Element optique, dispositif a sources lumineuses et ecran
US8203670B2 (en) * 2006-10-20 2012-06-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diffusion unit and lenticular lens layer
KR101340800B1 (ko) * 2006-11-02 2013-12-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반사시트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장치
US7455416B2 (en) * 2006-11-17 2008-11-25 Ichia Technologies, Inc. Light guide structure and keypad having the same
TW200827865A (en) * 2006-12-28 2008-07-01 Au Optronics Corp Optical component assembly for use in a direct backlight module
TWI402882B (zh) * 2007-03-14 2013-07-21 Jenn Wei Mii 發光元件
US20100177499A1 (en) * 2007-07-04 2010-07-15 Yasumori Kuromizu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JP4533414B2 (ja) * 2007-09-05 2010-09-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照明装置および該照明装置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US20100225573A1 (en) * 2007-10-01 2010-09-09 Seiji Takeuchi Backlight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09047930A1 (ja) * 2007-10-12 2009-04-1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1828067B (zh) 2007-10-19 2013-03-27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
US8220981B2 (en) * 2008-05-27 2012-07-17 Lg Electronics In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a plurality of modules
WO2009145548A2 (en) * 2008-05-27 2009-12-03 Lg Electronics Inc. Led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20057095A1 (en) * 2009-05-15 2012-03-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JP5194172B2 (ja) * 2009-05-15 2013-05-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EP2423562A4 (en) * 2009-06-03 2012-03-21 Sharp Kk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KR101660721B1 (ko) * 2009-06-15 2016-09-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발광 다이오드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과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101628366B1 (ko) * 2009-07-06 2016-06-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학 어셈블리,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RE47656E1 (en) 2009-08-27 2019-10-22 Lg Electronics Inc. Optical assembly,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KR101611616B1 (ko) * 2009-08-28 2016-04-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EP2470947B1 (en) * 2009-08-27 2016-03-30 LG Electronics Inc. Optical assembly,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EP2354817A1 (en) * 2009-12-14 2011-08-10 Lg Electronics Inc.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backlight unit
KR101692509B1 (ko) * 2010-11-02 2017-01-0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5315406B2 (ja) * 2010-12-28 2013-10-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及び、透過型画像表示装置
WO2013021933A1 (ja) * 2011-08-09 2013-02-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202629814U (zh) * 2012-05-31 2012-1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侧入式背光模组
KR101664422B1 (ko) 2013-01-23 2016-10-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평면 조명 장치
CN104880756B (zh) * 2014-02-27 2018-04-27 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WO2016068592A1 (en) * 2014-10-31 2016-05-06 Lg Electronics Inc.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backlight unit
US10429892B1 (en) * 2016-01-12 2019-10-01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thin display housings
US11175445B2 (en) * 2018-01-30 2021-11-16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Nat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Hot spot reduction in segmented flexible light guides
KR102487248B1 (ko) * 2018-09-17 2023-01-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 반사 패턴, 백라이트 유닛,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679494B (zh) * 2020-06-02 2021-09-03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9003A (ja) * 1985-07-30 1987-02-07 株式会社トキメック 背面反射式光拡散装置
JPH0687361B2 (ja) * 1985-08-09 1994-11-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螢光灯照明装置
JPH02107123A (ja) 1988-10-17 1990-04-19 Kureha Chem Ind Co Ltd 張り芝用芝草マット
JPH02107123U (zh) * 1989-02-10 1990-08-27
US5667289A (en) * 1989-05-18 1997-09-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Background lighting apparatu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69120349T2 (de) * 1990-06-19 1996-10-31 Enplas Corp Gerät für eine flächenartige Lichtquelle
JP3204999B2 (ja) * 1990-06-26 2001-09-04 株式会社スタンレー滋賀製作所 エッジライトパネル
US5450292A (en) * 1992-03-16 1995-09-12 Enplas Corporatio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US5689315A (en) * 1992-07-15 1997-11-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ight valve apparatus which is employed in a projection display system and in a view-finder system
JP2601766Y2 (ja) * 1992-08-31 1999-12-06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面発光装置
US5386347A (en) * 1992-10-02 1995-01-31 Photo Craft Co., Lt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edge light conductor for use therein
JP3366078B2 (ja) * 1993-10-29 2003-01-14 ウエスト電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JPH07272506A (ja) 1994-03-31 1995-10-20 Nec Home Electron Ltd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2830972B2 (ja) * 1995-03-06 1998-12-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3429387B2 (ja) * 1995-03-31 2003-07-22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サイドライト型面光源装置
JPH08335048A (ja) 1995-06-09 1996-12-17 Nec Home Electron Ltd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KR100262798B1 (ko) * 1996-02-02 2000-08-01 가나이 쓰도무 액정표시장치및배면조명부용도광판의제조방법
US6219117B1 (en) * 1996-06-12 2001-04-17 Alps Electric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H1082914A (ja) 1996-09-09 1998-03-31 Sony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H1092589A (ja) * 1996-09-12 1998-04-10 Taiyo Yuden Co Ltd 熱陰極蛍光管点灯装置のインバータ回路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熱陰極蛍光管点灯装置
KR100455596B1 (ko) 1996-09-18 2005-04-13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백라이트조명기구
JP3900561B2 (ja) * 1996-10-03 2007-04-0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US6133894A (en) * 1996-12-17 2000-10-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iving method for optical apparatus
JPH11119217A (ja) * 1997-10-16 1999-04-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3648030B2 (ja) * 1997-11-05 2005-05-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H11295731A (ja) 1998-04-09 1999-10-29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3556478B2 (ja) 1998-07-27 2004-08-18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US7088333B1 (en) * 1999-03-12 2006-08-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urface lighting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using the same
JP3434465B2 (ja) * 1999-04-22 2003-08-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用バックライト
JP2001006412A (ja) * 1999-06-21 2001-01-12 Nec Eng Ltd 蛍光管用反射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4198281B2 (ja) * 1999-09-13 2008-12-17 日本ライツ株式会社 導光板および平面照明装置
JP2002055675A (ja) 1999-09-17 2002-02-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表示装置
US6791566B1 (en) * 1999-09-17 2004-09-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2001291414A (ja) * 2000-04-10 2001-10-19 Advanced Display Inc 面状光源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US6533440B2 (en) * 2000-04-26 2003-03-18 Yupo Corporation Light reflector
JP2002040453A (ja) 2000-07-24 2002-02-06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6447136B1 (en) * 2000-08-08 2002-09-10 Coretronic Corporation Light guide plate for a backlight system
JP2002093230A (ja) * 2000-09-08 2002-03-29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116705A (ja) * 2000-10-11 2002-04-19 Tama Electric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2002169479A (ja) * 2000-12-04 2002-06-14 Tama Electric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3800402B2 (ja) * 2001-08-08 2006-07-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2243B (zh) * 2008-08-07 2013-01-11 Chimei Innolux Corp 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
CN102667311A (zh) * 2009-12-15 2012-09-12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2667311B (zh) * 2009-12-15 2014-10-01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9581749A (zh) * 2019-01-31 2019-04-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31393B (en) 2005-04-21
US20060044830A1 (en) 2006-03-02
JPWO2004031647A1 (ja) 2006-02-02
EP1564479A4 (en) 2008-01-23
US7446829B2 (en) 2008-11-04
WO2004031647A1 (ja) 2004-04-15
JP2008270214A (ja) 2008-11-06
JP4176106B2 (ja) 2008-11-05
EP1564479A1 (en) 2005-08-17
AU2003266667A1 (en) 200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419254A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using backlight unit
TWI231349B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using backlight unit
TWI422922B (zh) A planar lighting devic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TWI434103B (zh) 用於改善之背光照度均勻性的系統
EP1768083A2 (en) Optical correction for high uniformity panel lights
JP2005117023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122971A (ja)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2010135204A (ja) 面状光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H09282921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該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JP4985154B2 (ja) 光源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光学部材
JP2009140663A (ja) 面光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050112661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가 구비된액정표시장치
JP2007335280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4605465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と液晶表示装置
KR20070079259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925115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833089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080110250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6234974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80158869A1 (en) Optical Component Assembly for Use in a Direct Backlight Module
US20060083027A1 (en) Double side backlight module
JP2010049884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KR20110056015A (ko) 백 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장치
JP3108185U (ja) 両面光出力型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の構造
KR100357955B1 (ko) 터치패널을 이용한 반사형 액정표시장치의 라이팅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