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80465Y - 成像设备和用于该设备中的馈纸台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和用于该设备中的馈纸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80465Y
CN2780465Y CNU2004200064560U CN200420006456U CN2780465Y CN 2780465 Y CN2780465 Y CN 2780465Y CN U2004200064560 U CNU2004200064560 U CN U2004200064560U CN 200420006456 U CN200420006456 U CN 200420006456U CN 2780465 Y CN2780465 Y CN 278046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g device
paper
sheet feed
feed table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4200064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浦俊夫
浅田哲男
开信郎
石川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8046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8046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85Using suction for maintaining printing material fl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 B41J11/06Flat page-size platens or smaller flat platens having a greater size than line-size platen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馈纸台在它的表面上设有多个肋。肋在馈纸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垂直于馈纸方向的方向上以预定间隔放置。在相邻肋之间设有空气管。墨通道开口形成在成像区域内,打印头移动到成像区域形成图像。在墨通道开口下面放置着墨接收腔室,其中放置着墨吸收件。与空气管连通的抽气开口放置在成像区域在馈纸方向的上游和下游。连接抽气装置使得通过抽气开口被吸入的空气进入设在馈纸台下侧的负压腔室中。负压腔室和墨接收腔室彼此分开。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和用于该设备中的馈纸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括成像装置的成像设备和抽吸型馈纸台,其中成像装置把墨喷到纸张上。
背景技术
存在一系列包括喷墨打印头的成像设备,为了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喷墨打印头从它的喷嘴把墨喷到纸张上。成像设备包括压盘等馈纸台,放置馈纸台面对打印头的喷嘴表面。一对馈纸辊跨过馈纸台分别放置在馈纸台在馈纸方向上的上游和下游。通过间歇驱动上游和下游的馈纸辊,在馈纸方向(次扫描方向)逐渐或逐步地间歇馈送夹在上游和下游馈纸辊之间的纸张。这种馈送方式称为“步进馈送”。尽管在间歇馈纸过程中,不在次扫描方向馈送纸张,为了每次在纸张预定区域形成图像,当托架在主扫描方向移动时,安装在托架上的打印头把墨喷到馈纸台支撑的纸张上。
当打印头喷出的墨附着到夹在上游和下游馈纸辊之间的纸张上时,纸张吸收水分,导致褶皱或不平的起伏表面。由于褶皱导致的不平、起伏表面可能导致纸张表面接触喷嘴表面,从而污损纸张上的图像并且损坏图像质量。另外,如果纸张卷起,特别是当纸张前沿被下游馈纸辊夹住以前或纸张尾沿已经穿过上游馈纸辊时,纸张卷起的前沿或尾沿会接触并且滑过喷嘴表面,导致污损纸张或损坏打印头。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286340中披露的喷墨记录设备中包括空气抽吸装置和与空气抽吸装置连通的馈纸台,并且在馈纸台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小吸气孔。
发明内容
在喷墨成像设备中,由于打印头中含有气泡或尘土或墨在打印头中变干可能会引起喷嘴的喷墨失效。为了防止喷墨失效,存在一种具有维护单元的喷墨成像设备,作为墨接收器的维护单元位于托架移动方向上设备在馈纸台外侧的一端。为了清除堵塞的喷嘴,当托架移动到打印头喷嘴表面面对墨接收器的位置后,成像设备通过从喷嘴中喷出预定量的墨来执行冲洗操作。如果把这种墨接收器应用到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286340所披露的成像设备中,打印头和托架必须在与馈纸方向垂直的主扫描方向(纸宽方向)移动到放置墨接收器的一端。如果使用这种结构,无论用来打印的纸张尺寸是多大,托架都必须进一步移动到馈纸台的外侧,这样由于托架在成像设备宽度方向上过长的移动距离,导致低效的打印操作。
在打印操作过程中能够吸或抽吸纸张的成像设备中,由于抽气或抽吸的作用在成像设备中产生气流。因此与不使用这种纸张抽气或抽吸***的成像设备相比,打印头的喷嘴容易变得干燥。为了防止喷嘴干燥,冲洗操作之间的间隔必须缩短,这导致了低效打印操作。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它通过减少打印头与维护操作相关的那些被认为已不再是必须的操作来执行有效的打印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过喷墨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成像设备,可以包括一个馈纸台,它放置在面对成像装置喷墨方向的地方,并且在它的上侧具有一个支撑纸张的表面区域,一个馈纸机构,它在馈纸方向上馈送纸张,至少一个抽气部分,它形成在成像区域上游或下游的馈纸台的表面区域上,其中当成像装置形成图像时,抽气部分允许空气通过它被吸入,一个抽气装置,它通过抽气部分抽吸墨,和一个墨接收器,它接收成像装置喷出的墨并且它位于成像区域的一部分中。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成像设备中,抽气部分可以形成在成像区域的上游和/或下游,从而在打印操作过程中可以抽吸纸张,并且防止墨弄湿的纸张与成像装置的下表面接触。
在成像区域一部分进行的冲洗操作不仅可以在打印开始之前进行,还可以在打印多张纸张的的打印操作中间进行。因此,与在位于馈纸台外侧的维护单元处所进行的冲洗操作相比,由于缩短了托架的移动距离,可以更快地执行打印操作。
附图说明
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用相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似的元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打印机的侧视剖面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馈纸台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馈纸台的平面图;
图4是沿图3中沿IV-IV线剖开的馈纸台的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馈纸台的剖面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馈纸台的透视图;
图7是沿图6中沿VII-VII线剖开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馈纸台的剖面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馈纸台的透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馈纸台的平面图;
图10是沿图9中X-X线剖开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馈纸台的剖面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馈纸台的透视图;和
图12是沿图11中XII-XII线剖开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馈纸台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例如是具有打印头2的串行喷墨打印机。
如图1所示,打印机1包括主机架4。在主机架4的下部设有可拆卸地安装在主机架4上的纸盘5上。在纸盘5上放置着向上促动的纸张安装板(未示出),在它的上面放置着一叠纸张P。通过转动放置在纸张P前沿上部的拾取辊6拾取堆叠在纸盘5的纸张中最上面的一张纸P。拾取辊6拾取的纸张P被馈送到馈纸通道7上,然后通过纸张输送辊9a、9b输送给打印单元3。利用打印单元3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然后把其上形成了图像的纸张馈送到排纸盘8,排纸盘8从主机架4的一个表面上延伸出去。
通过更换纸盘5或调节设在纸盘5上的纸张引导件,打印机1能够在不同尺寸的纸张P上形成图像。打印机1还能够采取一种馈纸***,它以纸张P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作为参考来输送各种尺寸的纸张P。
在主机架4的上部,打印机1设有控制板(未示出),它包括数字键和执行各种命令(如打印操作)的按钮,还具有显示必要信息的液晶显示屏。
打印单元3包括一个彩色喷墨打印头2,下面将详细描述的抽气或抽吸式馈纸台10,放置在馈纸台10上游的上游馈纸辊11、12,放置在馈纸台10下游的下游馈纸辊15、16。
打印头2安装在能够沿着两个导轴13(在图1中只示出了一个导轴13)在主扫描方向往复运动的托架200。打印头2具有喷嘴表面2a,在它的上面形成了在馈纸方向上彼此分开一定距离的多个喷嘴,它们形成了每种颜色墨的喷嘴行。放置打印头2使得喷嘴表面2a面对馈纸台10的上表面。墨盒(未示出)可拆卸地安装在托架200上,每个墨盒储存青、黄、品红和黑四种颜色中的一种颜色墨,并且和打印头2的一行喷嘴对应。将打印头2的移动方向称为主扫描方向。把垂直于主扫描方向的方向称为次扫描方向或馈纸方向。
上游馈纸辊由驱动辊12和从动辊11构成,驱动辊12放置的那侧与纸张P上没有形成图像的下侧接触,而从动辊11放置的那侧与纸张P上形成了图像的上表面接触。
下游馈纸辊由多个驱动辊16和多个从动辊15构成,多个驱动辊16放置的那侧与纸张P上没有形成图像的下侧接触,而多个从动辊15放置的那侧与纸张P上形成了图像的上表面接触。下游从动辊15优选是正型辊,这样它对成像的影响较小。下游从动辊15放置在主扫描方向上,并且彼此之间有预定距离。利用一个线路馈电马达(未示出)和驱动力传递齿轮机构(未示出)来同步驱动上游和下游驱动辊12、16使得它们在相同方向间歇地转动。
下面参考图1到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抽气或抽吸式馈纸台10的结构。在俯视图中馈纸台10大致呈盒状,它由作为顶面的大致平坦的上板20、作为底面的底板10a和与上板20和底板10a连接的四个侧板10b围绕,其中上板面对打印头2的喷嘴表面2a,底板与顶板20相对放置。在馈纸台10中由上板20、底板10a和侧板10b所限定的内部区域是负压腔室,这将在下面描述。
多个在与馈纸方向(图2中箭头X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肋21放置在上板20的上表面上,它们在与馈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图2中箭头Y的方向)具有预定的距离。每个肋21起到支撑件的作用,它们支撑纸张P的后面或下侧。每个肋21都较长,它们从成像区域的上游到下游跨过成像区域。成像区域在图2和图3中用点划线示出的L1和L2之间。L1和L2之间的距离与喷嘴行的长度L0对应,喷嘴行由多个沿馈纸方向X以一定间距形成的喷嘴构成。成像区域是打印头2在沿主扫描方向Y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时能够形成图像的区域。
多个肋21把上板20的上表面分成多个部分。这样在馈纸方向X上延伸的空气管22形成在相邻肋21之间。
作为墨接收器进口的墨通道开口34接收在下面详细描述的冲洗操作过程中打印头2的喷嘴喷出的墨。墨通道开口34也形成在成像区域内。在平面图中墨通道开口34大致为长方形。在示于图2-4中、根据第一个实施例的馈纸台10中,多个墨通道开口34在Y方向的一行中连续排列。该行墨通道开口34在Y方向的整体长度比打印机1能够处理的最大尺寸纸张P的宽度长。所提供的多个肋21象桥梁一样跨过该行墨通道开口34的上部。换言之,在平面图中,该行墨通道开口34跨过空气管22。
在上板20的下侧放置着向上敞开的墨接收腔室35,如图4所示,它由四个包围该行墨通道开口34周边的侧板35a和与四个侧板35a连接的底板35b形成。墨接收腔室35可以连接到上板20上或者与上板20整体形成。在墨接收腔室35中放置着墨吸收件36。它防止从打印头2的喷嘴喷出的墨泄露。可以用海绵或多孔材料把墨吸收件36形成为大致平坦的形状。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墨吸收件36放置在墨接收腔室35中,并且在肋21下面的Y方向延伸。如图4所示,肋21在进入墨通道开口34和墨接收腔室35的同时向下延伸与墨吸收件36的上表面接触。
如图2和3所示,上游和下游的肋状突出部分23a、23b在Y方向延伸,从而分别连接所有肋21的上游和下游端,它们设在上板20的上表面上,并且位于成像区域的外部。利用这种结构,空气管22由肋21、突出部分23a和23b、墨吸收件36以及上板20的上表面独立限定。因此就防止了横跨肋21的空气流动。
在馈纸方向上成像区域的上游和下游侧,上板20的上表面上形成了下游抽气开口24a和上游抽气开口24b,空气能够通过它们被吸入。上游抽气开口24b形成在台阶状向下部分29内,台阶状向下部分29则形成在成像区域的上游。如图1和4所示,吸入口24a、24b与馈纸台10内的负压腔室25连接。连接在那里的侧板35a和底板35b作为壁把负压腔室25和墨接收腔室35分开。换言之,负压腔室25和墨接收腔室35分享这些壁。因此,使用这种简单的结构利用壁把负压腔室25和墨接收腔室35分开。
如图1所示,负压腔室25与抽气装置26连接,抽气装置包括抽吸风扇和排气泵。当操作抽气装置26时,空气几乎同时通过下游和上游抽气开口24a、24b被吸入。如上所述,负压腔室25和墨接收腔室35是彼此分开或分割开的,并且墨接收腔室35不受抽气装置26所施加的抽抽吸的影响。
托架200设有探测器,它探测纸张P在Y方向上的右沿和左沿以确定纸张P的宽度。在这个实施例中,光学传感器37安装在托架200的上游侧表面上,向下面对馈纸台10。光学传感器37包括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光发射器把光发射到上板20的上表面在Y方向延伸的部分,并且台阶状向下部分29和上游抽气开口24b也形成在那个部分,光接收器接收反射光。
将描述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打印机1的操作。当通过操作控制板(未示出)上的键发出成像或打印命令时,激活光学传感器37并且托架200在主扫描方向Y上移动。在光学传感器37照射到形成了台阶状向下部分29和上游抽气开口24b的那部分时,光学传感器37根据从台阶状向下部分29和上游抽气开口24b反射回来的光量较小这个条件,探测到馈纸台10上没有放置纸张P的区域。这样就确定了纸张P的宽度。随后,根据探测到的纸张宽度,为了进行冲洗操作,托架200停止在纸张宽度外部并且与纸张P边沿离开足够的距离,这样就能够防止在冲洗操作中喷出的墨玷污纸张P。托架200停止的位置在墨通道开口34的上面,那里没有形成肋21。然后,通过驱动打印头2从所有的喷嘴中向墨通道开口34喷墨来进行冲洗操作。因此,通过去除阻塞喷嘴的墨或墨中的空气就恢复了喷嘴的喷墨性能。喷到墨通道开口34中的墨保留在墨接收腔室35中的墨吸收件36中。
随后,当操作抽气装置26时,拾取辊6拾取纸盘5上最上面的一张纸P并且把它送到馈纸通道7上。纸张P夹在纸张输送辊9a、9b之间并且被进一步输送到上游馈纸辊11、12处。然后,纸张P的前沿被上游驱动辊和从动辊11、12咬送部分保持住。同时间歇地驱动上游驱动辊12和下游驱动辊16。当把纸张P输送到馈纸台10上靠近成像区域的上游时,由于通过空气管22流入上游抽气开口24b的气流所产生的负压,抽吸纸张P的前沿使得它与肋21的上沿接触。在纸张P与多个肋21的上沿接触并且在其上滑动的同时,进一步在馈纸方向X上输送纸张P。
当纸张P的前沿进入成像区域并且进一步在馈纸方向X上馈送纸张P时,由于流入下游抽气开口24a和流入上游抽气开口24b的气流的作用,负压进一步施加到纸张P上。因此,在多个肋21上被馈送的纸张P基本保持与肋21的上表面平行。因此,即使打印头2的喷嘴表面2a和每个肋2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很短,纸张P也不会与喷嘴表面2a接触,这样就防止污损纸张P。
墨通道开口34设在成像区域中离开肋21的上沿的底板22a上。另外,墨接收腔室35和负压腔室25是分开的,所以负压腔室25中的负压不会影响墨通道开口34。因此,通过肋21上沿的纸张P前沿不与放置在墨接收腔室35中的墨吸收件36的上表面接触。因此墨不会污损纸张P的后面。
在打印操作中,执行馈纸和喷墨,沿着馈纸方向X在通过肋21上表面的纸张P和每个空气管22之间形成了密封空间。密封空间(空气管22)和下游与上游抽气开口24a、24b连接。由于操作抽气装置26,在空气管22的密封空间产生很大的负压,这样在打印操作中,当墨喷到纸张P上时或者在馈纸方向X上逐渐间歇馈送纸张P时,通过馈纸台10的纸张P不会翘起。因此纸张P基本平坦地保持在馈纸台10上。
在这个实施例中,在馈送纸张P时肋21用较窄的宽度支撑纸张P,所以能够减少纸张P和馈纸台10之间的接触部分。因此,与馈纸台10没有空气管22并且在馈送纸张P时纸张P的表面与馈纸台10的表面滑动接触这种情况相比,由于在馈送纸张P的过程中,减少了施加在纸张P和馈纸台10之间接触部分处的摩擦力,可以用较小的力馈送纸张P。
由于在打印操作中抽吸空气,与不使用抽吸纸P***的打印机的打印头相比,打印头2更容易干。因此,不得不更经常地执行冲洗操作。但是,根据这个实施例的打印机1能够在馈纸台10中纸张P侧边的旁边进行冲洗操作。因此就缩短了为进行冲洗操作托架200不得不移动的距离,并且由此缩短了执行冲洗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由于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进行冲洗操作,就增加了打印操作的效率。另外,在打印操作中吸入了空气。因此,即使在冲洗操作中溅洒了一些墨,这些墨也随着空气一起被吸入,这样墨就不会给打印质量造成不好的影响。
为了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在托架200沿主扫描方向Y移动时,安装在托架200上的打印头2的喷嘴把墨喷到纸张P的预定部分上。随后,在次扫描方向X上馈送纸张P预定量。为了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反复执行喷墨和馈纸操作。在打印操作中,保持纸张P和打印头2的喷嘴表面2a之间的距离恒定。
当纸张P的尾沿通过上游馈纸辊11、12并且向上游抽气部分24b的下游移动时,由于在纸张P通过上游抽气开口24b后在上游抽气开口24b不再产生密封空间,所以上游抽气开口24b处的负压减少。但是,由于气流流入设在空气管22下游侧的抽气开口24a中,所以在下游抽气开口24a处保持负压。因此,抽吸纸张P的尾沿使得它与肋21的上沿接触。
即使纸张P的尾沿试图卷曲或者翘起,纸张P也依然保持与肋21的上表面平行。因此,这样就防止了纸张P与打印头2的喷嘴表面2a接触,从而墨不会污损纸张P。抽气开口24a、24b形成在成像区域的下游侧和上游侧。因此,由于上游侧的抽气开口24b,在馈送纸张P时,在纸张P进入成像区域前,纸张P的前沿被吸向肋21的上沿。由于下游侧的抽气开口24a,在馈送纸张P时,在纸张P离开成像区域继续在馈纸方向X上向下游侧移动前,纸张P的尾沿被吸向肋21的上沿。由于具有这种结构,能够避免纸张P与打印头2的喷嘴表面2a接触,所以能够避免损坏打印质量。
如图1所示,限制纸张翘起的正辊38在下游馈纸辊15、16和切口部分200b之间可转动地支撑在馈纸台10上面的轴(未示出)上,其中切口部分200b形成在托架200馈纸方向X的下游侧的底表面上。利用正辊38,纸张P的被墨弄湿的表面不会滑到打印头2的底表面上。
既可以在开始打印操作之前,也可以在执行把图像形成到纸张P上的打印操作之间执行冲洗操作。另外,可以在开始打印操作之后但纸张P的前沿到达成像区域之前执行冲洗操作,还可以在馈送完一张纸张P之后执行冲洗操作,例如这可以发生在多张纸张P进行打印操作时。这时,当一张纸张P的尾沿和随后那张纸张P的前沿没有在墨通道开口34上时可以执行冲洗操作。当纸张P不是正在通过墨通道开口34时,通过移动或不移动打印头2,可以在排列在主扫描方向Y上的墨通道开口34上面的任何位置执行冲洗操作。如果通过移动打印头2来执行冲洗操作,可以在打印头2从托架200的当前位置移动到预定打印开始位置的过程中执行冲洗操作。与已知的、具有维护单元的打印机相比(在这种打印机中冲洗操作在馈纸台10的外部区域进行),由于具有这种结构,就减少了为执行冲洗操作托架200在主扫描方向X上移动的距离。因此能够实现快速打印操作。
在这个实施例中,冲洗操作中喷出的墨通过墨通道开口34由墨接收腔室35接收,而墨通道开口34设在馈纸台10面对喷嘴表面2a的那部分的表面上,并且缩短了托架200的移动距离。因此,在打印机1的宽度方向上能够减少打印机1的物理尺寸并且实现快速成像。由于具有这种结构,能够避免为了提供维护单元及其支撑件而增加部件数目,还能避免由此引起的复杂结构。另外,能够避免增加成本。
下面参考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改进的馈纸台110。应该注意用相似的参考标号代表相似的部件。与图4类似,图5示出了馈纸台110沿馈纸方向X的横截面。馈纸台110与根据第一个实施例的馈纸台10基本一样,不同点在于上游抽气开口24b设在空气管22的底板22a上,而且没有提供台阶状向下部分29。在馈纸台110中,底板22a表面上在Y方向排列着上游抽气开口24b的那条区域具有纹理从而能够有效地反射光学传感器37漫射到其上的光。因此,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类似,从纸张P没有覆盖的纹理区域和抽气开口24b处反射的光量较少。因此,传感器37能够可靠地探测出纸张P的右侧边沿和左侧边沿。整个底板22a(上板20)的表面可以都具有纹理。
下面参考图6和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另一个馈纸台210。如图7所示,所提供的墨接收腔室35的底板35b在馈纸方向X的中央部分处被加深了。利用这种结构,能够防止积累在墨吸收件36底部的墨通过墨通道开口34流出。放置一个排墨管39使得如图7所示它的一端与墨接收腔室35的底板35b连接,而它的另一端则如图6所示与包括抽吸泵的抽吸机构40连接。与打印头2的冲洗操作相结合,或每当执行了预定次数的冲洗操作后,操作抽吸机构40将储存在墨接收腔室35中的墨排放到设在打印机1外部的废墨储存器(未示出)中。
除了从墨接收腔室35中排放墨外,打印机1的另一个机构可以共享抽吸机构40。例如,抽吸机构40可以连接给打印机1提供的、设在馈纸台10外面的清洗机构,它们的连接可以通过一个转换机构,这个转换机构可以在墨排放操作和清洗操作之间进行转换,在墨排放操作中,排放墨接收腔室35中的墨,在清洗操作中,一个帽覆盖住打印头2的喷嘴表面2a,利用清洗机构中的负压从帽的一侧抽吸打印头2中的墨。
在第一个和第二个实施例以及第一个实施例的改进中,在平面图中,抽气装置26放置在馈纸台10在主扫描方向Y上的大致中间部分。因此,利用抽气装置26通过在主扫描方向Y上排列的多个抽气开口24a、24b而施加的抽抽吸,能够在跨过纸张宽度的方向上把纸张P稳定地吸住。
下面参考图8到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馈纸台310。在馈纸台310Y方向上的左侧和右侧、而不是中间部分分开形成了墨通道开口34和墨接收腔室35的墨接收器。从图10中能够清楚地看出,所形成的墨接收腔室35的底部到达馈纸台310的底板10a。类似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改进,抽气开口24b、24a分别位于上板20上成像区域的上游和下游。为了通过抽气开口24b、24a把空气引导到抽气装置26,与所有上游抽气开口24b连通的上游空气管41b和与所有下游抽气开口24a连通的下游空气管41a分别形成在成像区域上游和下游的馈纸台310的内部空间中,从而在Y方向延伸。与上游和下游空气管41b、41a连通的中间空气管41c形成在馈纸台310的内部空间中,其形成位置与右墨通道开口和左墨通道开口34之间的一个部分对应。在平面图中,抽气装置26放置在馈纸台310在Y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下面,从而在中间空气管41c和抽气装置26之间形成连通。在第三个实施例中,下游和上游空气管41a、41b以及中间空气管41c形成了根据第一个实施例的负压腔室25。
在平面图中位于馈纸台310左侧和右侧的墨通道开口34和墨接收腔室35大致为梯形,墨通道开口34和墨接收腔室35在Y方向上朝向馈纸台310的中间向下逐渐变窄。因此如图8和9所示,下游和上游的每个空气管41a、41b沿馈纸方向X的横截面面积越靠近馈纸台310的中间部分越宽。换言之,从馈纸台310的中间部分向它的左侧或右侧,下游和上游的每个空气管41a、41b在馈纸方向X上的宽度逐渐变窄。因此,在图8和9的右端和左端,下游和上游的每个空气管41a、41b的横截面面积变小。由于空气管41a、41b的横截面面积在靠近引导空气的中间部分变宽,就更容易抽吸空气。利用这个简单结构,使用墨接收腔室35的四个侧板35a和底板35b可以分开空气管41a、41b和41c。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使用一个抽气装置26能够几乎同时从所有的抽气开口24a、24b抽吸空气。形成的每个空气管41a、41b,使得在Y方向上从馈纸台310的中间部分向它的左端和右端,空气管41a、41b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小,而墨通道开口34和墨接收腔室35则不同,从馈纸台310的中间部分向馈纸台的左端和右端它们逐渐变宽。因此,能够在每个抽气开口24a、24b稳定地抽吸纸张P,同时减少所施加的负压的变化。
另外,根据第三个实施例,墨接收腔室35的底部基本与馈纸台310的底板10a平齐。利用这种结构能够减少馈纸台310的厚度并且增加墨接收腔室35的储墨能力。
下面参考图11和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馈纸台410。在馈纸台420的上板20上设有很多对肋21。每对肋21彼此分开一定距离,在它们中间沿着馈纸方向X以一定的间距(如10mm到30mm)放置着辊27,它们在馈纸方向X上转动。每个辊27被轴(未示出)可转动地支撑。优选设定每个辊27的宽度大约为0.5mm到10mm并且半径大约为4.3mm到20mm。
辊27周边表面的一部分从肋21的上沿向上伸出一定的预定量,如0.1mm到0.4mm。在第四个实施例中,从平面图中观察,每对肋21的上表面可以具有多个大致长方形的凹进,它们以预定的间隔形成,从而将辊27的周边表面的一部分从肋21的上表面暴露出来。另一种可能的结构是每对肋21的上表面可以在馈纸方向X上具有一个伸长的长凹进,从而把辊27的周边表面的一部分暴露出来。
抽气开口24a、24b形成在由肋21分开的空气管22的底板22a上,它们处于成像区域在馈纸方向X的下游和上游处,位于成像区域的外部。如图12所示,抽气开口24a、24b与负压腔室25连接,负压腔室25形成在馈纸台410的上板20下面。如图12所示,负压腔室25与抽气装置26连接,抽气装置26包括一个抽气风扇和一个排气泵。当操作抽气装置26时,几乎同时通过下游和上游的抽气开口24a、24b抽吸空气。
在第四个实施例中,墨通道开口34形成在成像区域内馈纸台410的上板20上。放置向上敞开的墨接收腔室35覆盖住墨通道开口34的下侧。类似于上述的实施例,由海绵或多孔材料等形成的墨吸收件36放置在腔室35中。墨接收腔室35象一个盖一样盖住辊27各个行的下表面,并且作为壁把它与负压腔室25分开或隔开。利用这种结构,负压腔室25与肋21和辊27之间的空间彼此不连通。因此,当操作抽气装置26时,通过抽气开口24a、24b抽入空气并且这些空气不经过肋21和辊27之间的空间。
在第四个实施例中,在馈纸方向X上被馈送的纸张P首先接触向上伸出的辊27的周边的上游侧或前侧,然后被馈送到辊27上。当纸张P的前沿进入成像区域并且进一步在馈纸方向X被馈送时,施加到辊27上周边表面和肋21上沿之间的小空间上的负压相对较大。因此,被馈送到多个辊27上的纸张P基本保持与肋21的上沿平行。即使打印头2的喷嘴表面2a和每个辊27的上周边表面之间的距离较短,纸张P也不会滑到喷嘴表面2a上,从而墨不会污损纸张P。
在打印操作中,被馈送到多个辊27上的纸张P和每个空气管22形成了一个密封空气通道,它在馈纸方向X上延伸。空气通道(空气管22)与分别形成在成像区域下游和上游的抽气开口24a、24b连通。当在打印操作的过程中操作抽气装置26时,在空气管22中产生负压。因此当在馈纸方向X上间歇地馈送纸张P时,纸张P不会从馈纸台410上翘起。即使在抽吸纸张P时,纸张P也放置在可转动辊27的上周边表面上,所以纸张P基本在辊27上保持平坦并且能够用较小的力输送纸张P。
在上述的实施例和改进中,下游和上游的抽气开口24a、24b的结构使得它们彼此连通。因此,利用一个抽气装置26能够几乎同时通过下游和上游的抽气开口24a、24b抽吸空气。因此,能够减少馈纸台的物理尺寸。
当设定下游抽气开口24a和上游抽气开口24b使得它们的整体面积相等时,施加在它们上面的抽抽吸能够被设定得基本相等。因此,能够在馈纸方向X正确地馈送纸张P。
在上述实施例中,墨通道开口34和墨接收腔室35不与抽气开口24a、24b或负压腔室25彼此连通。因此,当在打印操作过程中连续吸入空气时,不会由于抽气装置26对空气的抽吸所引起的气流对墨通道开口34和墨接收腔室35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打印机1能够在快速形成图像的同时有选择地执行冲洗操作或打印操作。
如图4和5所示,在喷嘴表面2a上形成了喷嘴行,喷嘴表面2a在馈纸方向X上的长度L3比喷嘴行长度L0长。如图5所示,打印头2或安装有打印头2的托架200的长度L4在馈纸方向X上比喷嘴表面长度L3长,而喷嘴表面长度L3比喷嘴行长度L0长。其上安装了打印头2的托架200的扫描区域比成像区域在馈纸方向X上的宽度宽。
一般来讲,在放置打印头2的喷嘴表面2a和馈纸台的上板20时,它们之间的距离非常短,大约有0.5mm到2.0mm。如果抽气开口24a、24b形成在上板20上成像区域内喷嘴表面2a面对的位置,由于打印头2放置在离抽气开口24a、24b很近的距离内,在抽气开口24a、24b周围产生的气流导致气流在打印头2周围流动。打印头2周围的气流流动导致喷嘴中的墨变干、尘土粘到喷嘴表面2a上、墨滴以非常不好的间距精度撞击到纸张P上,它们都对打印质量有不好的影响。因此,在上述的实施例和改进中,抽气开口24a、24b形成在上板20的成像区域的上游和下游处,形成位置在成像区域的外部并且离开打印头2的喷嘴表面2a足够的距离。
在上述的实施例和改进中,用形成在成像区域外部的下游和上游抽气开口24a、24b来抽吸纸张。因此纸张P的前沿和尾沿分别只被一对上游馈纸辊11、12和一对下游馈纸辊15、16夹住的纸张P不接触托架200或安装在托架200上的打印头2的喷嘴表面2a,这是由于抽气开口24a、24b在成像区域的外部抽吸纸张P的端部。因此能够防止由于与打印头2接触发生纸张的折叠或撕破,并且防止了由此产生的墨污损纸张或不正确地馈纸。
在每个实施例和改进中,可以加宽与打印头2的喷嘴表面2a相对的肋21的上表面的宽度(在Y方向的尺寸),唯一的要求是宽度要在0.1到20mm的范围内。
馈纸台可以形成为突起的形状,使得馈纸台的中间部分在Y方向(在纸宽的方向)略微向上卷曲并且每个端部比中间部分低,这样能够防止纸张P的前沿或尾沿翘起。
尽管已经参考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前述实施例示出的特定形式。如所附权利要求所阐述的,无须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就可以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化。
例如,可以把本实用新型应用到这样一种成像设备中,它包括安装在托架上的打印头并且打印头在垂直于馈纸方向的方向上移动,或者把本实用新型应用到这样一种成像设备中,它包括固定型行式打印头,它在垂直于馈纸方向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一次打印中能够包括纸张上可打印区域的宽度。
在每个实施例和改进中,如图5所示,托架200的下表面200a基本与喷嘴表面2a平齐。优选支撑打印头2的托架200的下表面200a的位置比喷嘴表面2a高。
如图2、3、6、8、9和11所示,下游抽气开口24a和上游抽气开口24b分别形成在成像区域的下游和上游,把下游和上游的抽气开口24a、24b的整体面积设定得相等,从而使得在成像区域下游和上游侧的纸张抽抽吸相等。但是,只要抽气开口24a、24b的整体面积之差不影响馈纸和打印操作,也可以把它们的整体面积设定得不相等。
不必给每个空气管22放置位于成像区域的上游和下游的抽气开口24a、24b。但是,至少要给空气管22放置下游抽气开口24a或上游抽气开口24b。更具体地说,可以给空气管22交替放置下游抽气开口24a和上游抽气开口24b,这样相邻的空气管22具有不同的下游抽气开口24a和上游抽气开口24b。另外,除非影响馈纸和打印操作,可以给馈纸台设置下游抽气开口24a组或上游抽气开口24b组。
如果不需要很强的抽吸纸张的力,馈纸台不需要沿Y方向在成像区域范围内连续延伸的突出部分23a、23b。例如,可以连续地形成上游突出部分23a,而只是每隔一个空气管22才设有下游突出部分23b使得它们连接肋21相邻的两个下游端。另外,可以使得突出部分23a、23b不与肋21的端部接触,在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与突出部分23a、23b连接肋21类似,这种结构不会对空气流动造成不好的影响。
突出部分23a、23b放置的位置不限于在馈纸方向X上上板20的端部。突出部分23a、23b可以放置在更靠近成像区域的位置,而肋21的端部可以从突出部分23a、23b伸出或不伸出。另外,可以靠近成像区域在抽气开口24a、24b的一侧放置另一对突出部分,这样和抽气开口24a、24b一起单独形成空气管22,从而空气管22由肋21、突出部分23a和23b、另一对突出部分以及上板20的上表面限定。
在上述的实施例和改进中,墨通道开口34向上敞开。但是,墨通道开口34可以用墨能够通过的半透膜覆盖。
在上述的第三个实施例中,下游和上游空气管41a、41b在馈纸方向X上的宽度越靠近馈纸台310的端部越窄。但是,可以改变空气通道41a、41b的高度以减小空气管41a、41b的横截面面积。
在上述的实施例和改进中,只给打印机1提供了一个抽气装置26。但是,其数目不限于一个,可以给成像设备提供多个抽气装置26和与之相连的多个抽气通道。
在每个上述的实施例和改进中,在与馈纸方向X垂直的Y方向上延伸的墨接收腔室35与多个墨通道开口34连通。墨吸收件36与肋21的下端紧密接触。空气管22彼此独立。这些结构在抽气时能够防止不是预定量的空气从通道中泄露出去。
通过把肋21的下端与底板35b连接可以形成多个墨接收腔室35。在这种情况,可以在每个墨接收腔室35中放置墨吸收件36。利用这种结构,可以形成更多的独立空气管22,从而在抽气过程中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多于预定量的空气从其它通道中泄露出去。因此,抽气时的抽吸能够更有效地作用在馈送到馈纸台上面的纸张P上,从而导致更好的打印操作。
在上述的实施例和改进中,通过在成像区域中形成墨通道开口34和墨接收腔室35能够实现打印机1的物理尺寸减少和快速冲洗操作。类似于传统的打印机或成像设备,可以在馈纸台的外部区域提供另外的墨通道开口34和墨接收腔室35。
在上述的实施例和改进中,在馈纸台上形成了大致长方形的抽气开口24a、24b。但是,可以在馈纸台上形成象抽气开口24a、24b那样的多个小开口或网孔。

Claims (23)

1.一种成像设备,它包括:
一个成像装置,它通过喷墨在纸张上成像;
一个馈纸台,它放置成面对成像装置的喷墨方向,并且在它的上侧具有一个支撑纸张的表面区域;和
一个馈纸机构,它在馈纸方向上馈送纸张;
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设备还包括:
至少一个抽气部分,它在成像区域的上游或下游侧形成在馈纸台的表面区域上,其中当成像装置形成图像时,抽气部分允许空气通过它被吸入;
一个抽气装置,它通过抽气部分抽吸空气;和
一个墨接收器,它接收成像装置喷出的墨,该墨接收器位于成像区域的一部分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墨接收器不与抽气部分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墨接收器包括一个墨通道开口,它允许从成像装置喷出的墨从中穿过;和一个墨接收腔室,它接收通过墨通道开口的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墨接收腔室设有吸墨的墨吸收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成像装置包括一个托架,它在垂直于馈纸方向的方向上往复运动;和一个安装在托架上的打印头,其中墨通道开口在成像区域中的托架移动方向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墨通道开口在托架移动方向被分成多个部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墨接收腔室与所有墨通道开口的多个部分连通,并且设有吸收穿过墨通道开口多个部分的墨的单一墨吸收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馈纸台具有面对成像装置的上表面和面对上表面的下表面,在上表面上形成有支撑纸张的支撑件和墨通道开口,并且墨接收腔室形成在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把空气通过抽气部分引到抽气装置的空气管形成在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空气管通过壁与墨接收腔室分开,壁连接上表面和下表面,并且墨接收腔室和空气管通过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壁形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抽气装置形成在馈纸台与馈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大致中间部分,从而与空气管连通。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抽气部分放置在成像区域在馈纸方向上的下游和上游,空气管放置在成像区域的上游和下游,墨接收器在与馈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放置在馈纸台的每个端部,并且它在垂直于馈纸方向的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夹在墨接收器之间,上游和下游空气管通过馈纸台内部的一个空间连通,这个空间限定在放置在每个端部的墨接收器之间。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上游和下游空气管的横截面面积在垂直于馈纸方向的方向上朝向馈纸台的中间部分逐渐变大。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一个探测器放置在托架和成像装置中的一个上,它把光施加到馈纸台的表面区域上并且接收反射光。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馈纸台上探测器把光施加到其上的那部分表面区域具有台阶状向下部分,该台阶状向下部分比那部分表面区域低。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进一步包括一个排墨通道,通过该排墨通道从墨接收器中吸墨。
16.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在馈纸台的表面区域上设有多个肋,它们在馈纸方向上延伸,并且肋在托架移动方向上把墨通道开口分成多个部分。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每个肋具有一个下端,它在喷墨方向上延伸,并且下端从墨通道开口进入墨接收腔室以接触墨吸收件。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放置肋使得每个肋在馈纸方向上的每端跨过墨通道开口,并且馈纸台的表面区域被多个肋分成多个区域。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在肋分开的每个区域中,跨过成像区域,在成像区域的上游侧和下游侧,抽气部分都设有抽气开口。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在托架移动方向上延伸的突出部分设在馈纸台的表面区域,位于跨过成像区域的成像区域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并且突出部分在馈纸方向上、在肋的每端连接肋。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至少一对肋放置在馈纸台的表面区域中,多个辊沿馈纸方向放置在该对肋之间,并且支撑每个辊使得它能够在馈纸方向转动。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成像装置在成像区域执行冲洗操作。
23.一种馈纸台,用于包括成像装置的成像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纸台包括:
一个抽气部分,它允许空气通过它被吸入,并且至少在成像区域的上游侧或下游侧形成在馈纸台的表面区域上,成像装置在该成像区域形成图像,该表面区域面对成像装置设置;
一个抽气装置,它通过抽气部分抽吸空气;和
一个墨接收器,它接收成像装置喷出的墨,墨接收器放置在成像区域的一个部分中。
CNU2004200064560U 2003-03-31 2004-03-31 成像设备和用于该设备中的馈纸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80465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96021A JP3975956B2 (ja) 2003-03-31 2003-03-31 画像形成装置
JP096021/2003 2003-03-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80465Y true CN2780465Y (zh) 2006-05-17

Family

ID=3298548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42000645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80465Y (zh) 2003-03-31 2004-03-31 成像设备和用于该设备中的馈纸台
CNB20041003197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1680C (zh) 2003-03-31 2004-03-31 成像设备和用于该设备中的馈纸台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3197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1680C (zh) 2003-03-31 2004-03-31 成像设备和用于该设备中的馈纸台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097374B2 (zh)
JP (1) JP3975956B2 (zh)
CN (2) CN2780465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1022A (zh) * 2010-08-25 2012-03-21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设备
CN103707638A (zh) * 2012-09-28 2014-04-0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16536A (en) * 2005-06-09 2007-05-01 Chug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Vitamin D compounds
JP4709030B2 (ja) * 2006-02-20 2011-06-22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4759495B2 (ja) * 2006-11-24 2011-08-31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に用いるアタッチメント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8944586B2 (en) * 2008-10-10 2015-02-03 Inktec Co., Ltd. Printer bed and ink jet printer using the same
JP2011068034A (ja) * 2009-09-25 2011-04-07 Fujifilm Corp 印刷用紙シーズニング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605007B2 (ja) * 2010-06-17 2014-10-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0269609A (ja) * 2010-09-10 2010-12-02 Seiko Epson Corp 廃液装置
US20120068401A1 (en) * 2010-09-17 2012-03-22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Holding device of recording mediu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veying method of recording medium
JP5673944B2 (ja) * 2011-02-28 2015-02-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案内装置、記録装置
JP2012254608A (ja) * 2011-06-10 2012-12-27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媒体処理装置
JP6291761B2 (ja) * 2013-09-19 2018-03-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4044369A (zh) * 2014-06-20 2014-09-17 张晓玲 一种自动过滤打印机
CN105314425B (zh) * 2015-11-13 2017-03-29 李星 喷绘机送纸台
JP6852282B2 (ja) * 2016-05-23 2021-03-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CN108909189A (zh) * 2018-07-26 2018-11-30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装置
JP7354540B2 (ja) * 2019-01-11 2023-10-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インストーラセット、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印刷データ出力方法
CN110126466B (zh) * 2019-05-16 2020-11-10 森大(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喷头闪喷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97466A (zh) * 2020-04-20 2020-08-07 北京中科纳晨科技有限公司 吸风滚筒及印刷设备
CN111497465A (zh) * 2020-04-20 2020-08-07 北京中科纳晨科技有限公司 吸风平台及打印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90935B2 (ja) * 1988-04-28 1997-1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H02286340A (ja) 1989-04-28 1990-11-26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569606A (ja) 1991-09-17 1993-03-23 Brother Ind Ltd 印字装置の記録媒体検出装置
JPH05286129A (ja) * 1992-04-15 1993-11-02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H08169155A (ja) * 1994-10-21 1996-07-02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それに用いる記録媒体、記録媒体供給源
US6239817B1 (en) 1998-10-20 2001-05-29 Hewlett-Packard Comap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borderless print image
EP1043166B1 (en) * 1999-04-06 2008-02-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1030481A (ja) 1999-07-27 2001-02-06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787469B2 (ja) 1999-09-27 2006-06-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3714058B2 (ja) 1999-10-14 2005-11-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2001347651A (ja) 2000-06-06 2001-12-18 Canon Aptex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608738B2 (ja) * 2000-06-06 2011-01-1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1347692A (ja) 2000-06-09 2001-12-18 Canon Aptex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2086821A (ja) 2000-09-20 2002-03-26 Seiko Epson Corp プラテン及び該プラテン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2002144650A (ja) * 2000-11-13 2002-05-22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2192756A (ja) 2000-12-26 2002-07-10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2361904A (ja) * 2001-06-11 2002-12-18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3034057A (ja) 2001-07-23 2003-02-0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4320516B2 (ja) * 2001-07-30 2009-08-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排紙装置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及び該排紙装置
JP2003072111A (ja) 2001-08-31 2003-03-12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ATE381442T1 (de) * 2001-10-17 2008-01-15 Seiko Epson Corp Transportgerät für aufzeichnungsmedien und flüssigkeitsfixiergerät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1022A (zh) * 2010-08-25 2012-03-21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设备
CN102381022B (zh) * 2010-08-25 2015-06-03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设备
CN103707638A (zh) * 2012-09-28 2014-04-0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CN103707638B (zh) * 2012-09-28 2016-01-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299294A (ja) 2004-10-28
US7097374B2 (en) 2006-08-29
US20040189777A1 (en) 2004-09-30
JP3975956B2 (ja) 2007-09-12
CN1533889A (zh) 2004-10-06
CN1331680C (zh) 2007-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80465Y (zh) 成像设备和用于该设备中的馈纸台
KR101541802B1 (ko) 잉크젯 프린터
CN1284672C (zh) 喷墨式打印机
CN110466265B (zh) 打印设备
JP5853480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200821C (zh) 被固定件输送装置以及使用该输送装置的液体固定装置
EP2105315A1 (en) Inkjet printer
JP3978713B2 (ja)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および前記搬送装置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JP3978725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512364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1205112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2011051177A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2009285870A (ja) キャリッジユニ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241420B2 (ja)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612065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200215422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4496867B2 (ja) プラテン及び該プラテンを備えた記録装置と液体噴射装置
CN100351089C (zh) 排液头、排液头的清洁方法以及排液装置
US8616679B2 (en) Inkjet printer
JP713210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2005111938A (ja) インクヘッドのメンテナンス装置
JP448314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663065B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2300295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715290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