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17653Y - 后轮悬挂纤动式减振、半自动两轮车 - Google Patents

后轮悬挂纤动式减振、半自动两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17653Y
CN2517653Y CN01267093U CN01267093U CN2517653Y CN 2517653 Y CN2517653 Y CN 2517653Y CN 01267093 U CN01267093 U CN 01267093U CN 01267093 U CN01267093 U CN 01267093U CN 2517653 Y CN2517653 Y CN 251765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sheave
flywheel
chain
back 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2670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玉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012670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1765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1765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1765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后轮悬挂纤动式减振、半自动两轮车,当前后轮弹跳或人体重力移动时,由于后叉的摆动,纤动槽轮转动,使槽轮减振机构在往复运转时,把单向旋转扭矩力,传动后轮驱动车体前进。这种助力的产生,无需操作,不消耗人力,可助脚踏力的二分之一;由于它变形幅度大,具有推行,驱行两种状态;在人力脚踏动力曲柄机构和减振助力机构容为一车,在减少迎风阻力,方便女子使用的两高一低形体,可提高行车时速一至两倍。

Description

后轮悬挂纤动式减振、 半自动两轮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轮代步的简单机械,特别是后轮悬挂纤动式减振、半自动两轮车的装置。
在简单交通工具中,自行车是靠人力脚踏驱动的。是由车架、前轮、前叉、车把、车闸、鞍座、脚蹬子、车大腿、中轴、牙盘、链条、飞轮和后轮等部件组合成一个操纵、传递、行路等完整行车体系。可作短途交通工具,又可作体育健身器械。使用方便,维修简单,不消耗能源,不产生三害是可取的。但是,这一简单灵活轻便的交通工具有这样的问题:单一的脚踏驱动不仅动力不足,而却容易使人疲倦;尤其是路面不平,行车中的颠簸振动,使人感到不舒服,也容易损坏机件和车架;又高又小的三角形鞍座,对女子骑用多有不适;遇有刮风天气迎风阻力大,行车更加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的做法是提高车把,降低鞍座,车架呈现四边形或“U”形,但,还是不太理想。虽然上下车方便了,可是动力不足的问题没有解决;减振的问题没有解决;迎风阻力的问题没有解决。
中国专利申请ZL89216026U提出:在车架上装有发条盒和传动机构,当自行车要减速或停车时,车后轮的动能可通过传动机构使发条旋紧,当自行车需要加速时,可以将发条的能量传递到车后轮。但是,对自行车来说很难实施,一方面要求结构上可行,一方面由于自行车载人行进需要很强的动力,不同钟表转动指针,单靠车轮同地面磨擦阻力去蓄能量,是微乎其微的,有了沉重的发条盒增添了自行车的笨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后轮悬挂纤动式减振、半自动两轮车的装置。它在两高一低的外形特征下,推行方便,存放占地小,驱行时轮距增长,坐式舒坦,行车平稳。它在动力方面,充分利用人体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结合两种形势的杠杆机械运动产生强有力地驱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车架的前端以前叉轴管作支承,以前轮、前叉、车把、闸线、闸钳等机件组合成前转向机构。导流板、货筐、视后镜是附加部分,其中的导流板作用是:一可以为驱车人遮挡部分风尘。二可以分解气流减轻迎风阻力。三在顺风时可借风速助力。在车架竖管上端的鞍座同后靠组成座椅式。人力脚踏曲柄依然是支承在竖管下中轴管内,是由中轴、左右车大腿、牙盘、左右脚蹬子等机件组成。在车架竖管上部的桥架是为安装槽轮壳体而设置。同它相联的后轮悬挂架是由四部分组成:一、是由后轮、后轮轴、后飞轮、后闸、档泥板等机件组合成,驱动,行路部分。二,是由连接杆、轴架、导轮轴、导轮、小牙轮,后叉等机件组合成后轮硬体支承架。三、是由钢丝绳、小槽轮等机件组合成软体部分。四、是由左右槽轮壳体、左壳耳、右壳耳、槽轮、槽轮轴、传动轮、涡圈弹簧、阻动卡簧、传动盘,传动轴、丝套、飞轮、小牙轮等机件组合成的槽轮组部分。其中后轮,硬体支承架一端以轮轴方式支承在左右壳耳上,一端固定在后轮轴的左右;而软体部分的钢丝绳一端联接在后叉与后轮轴相接处,一端缠绕在槽轮上,在通过小槽轮时改变了方向,与车架与后叉形成三角形。具体的工作是这样的:在无负载重量时车体状态是,前后轮距小,车把的高度和角度便利推行和存放。当重力负载车体上时,产生形体变化,前后轮距增大,车体向后倾斜,高度降低,驱车姿态变成坐卧式,脚踏力的角度有一定的提高,两脚易触地面,临时停车不用离座,提高了安全性,有利于行车;机械状态反映在后轮悬挂纤动式减振机构上,后叉以左右壳耳为轴,力向运动,软体的钢丝绳被牵长,机械连锁槽轮旋转,涡圈弹簧旋紧,同时传动轮,在槽轮轴螺旋体力向作用下,啮合传动盘,连动传动轴、小牙轮、链条、后飞轮、后轮。在后轮与地面的作用下,使前后轮离开原来的地点滚动前进,实现了行车的目的。这里包括两个和力:一是前后轮距增大需要距离的动力。二是钢丝绳被纤长的动力。这两部分的驱动力的产生,无需操作,不费人力,自然产生。而人力脚踏驱动机构是为减振助力机构动力不足时而设置,它是由左右脚蹬子,左右车大腿、中轴、牙盘、链条、飞轮、导轮、链条、后飞轮、后轮等组成,其中在传递到飞轮时改变了力的方向,在此处与减振助力合流。这两种不同方式的杠杆机械驱动装置;容为一车上,可以互补互助,又是各自独立的。
本实用新型因为后轮同车架联体为悬挂式,是由钢丝绳牵动具有弹性的槽轮减振之外,还要连动后轮作缓冲,所以该装置具有减振、助力双重作用;由于这种助力无需操作,不费人力,自然产生,所以该装置具有半自动功效;因为后叉支承点在车架上部,弹性体是涡圈弹簧,使后轮悬挂架变形幅度大,所以该车体具有推行,驱行两种状态;因为有大幅度变形,车体后部降低,形成前高后低,所以驱车姿态改为坐卧式,由于在鞍座后部设有后靠,扩大了支承身体的面积,所以减轻腰部的紧张,提高驱车时舒适性;因为该车有两种不同形势的杠杆机械装置容为一车,所以该车是现有车型驱动力的一倍;有了强劲的驱动力,所以就能提高行车时速;因为在车前部设有导流板分解气流,所以就能减小迎风阻力,行车更加省力;因为有了良好减振装置,所以就能适应各种路面。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第一页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体外观结构及变形图。
第二页图2是本产品外貌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产品正面视图
图4是本产品后视图
第三页图5是本产品推行状态
图6是本产品驱行状态
图7是本产品后轮减振状态。
第四页图8是本产品纤动式减振机构剖面图。
图中:1、车架;2、鞍座;3、车把;4、导流板;5、闸钳;6、槽轮;7、后靠;8、导轮;9、后叉;10、前轮;11、前叉;12、牙盘;13、小槽轮;14、左右车大腿;15、左右脚踏子;16、后闸;17、链条;18、后轮;19、钢丝绳;20、反光器;21、车牌板;22、后托架;23、视后镜;24、拉绳;25、桥架;26、止动垫;27、螺栓;28、涡圈弹簧;29、螺母;30、竖管;31、连杆轴套;32、滚针;33、滚珠;34、槽轮轴;35、传动轴;36、槽轮壳体;37、传动盘;38、传动轮;39、螺母;40、飞轮;41小牙轮;42、螺母;43、轴架;44、连接杆;45、阻动卡簧;46、导轮轴;47、丝档;48、档垫;49、后飞轮;50、货筐;51、鞍座下管;52、丝套;53、闸线;54、前叉轴管;55、后轮轴;56、中轴;57、左壳耳;58、右壳耳。
第一页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车架(1)前端的货筐(50)是为了方便装载随身携带物品设置的。导流板(4)是覆盖在货筐(50)前面和上面,需要时可以搬动。转向操纵部分是由前轮(10)、前叉(11)、车把(3)、闸线(53)、闸钳(5)等机件组成。它以前叉轴管作竖向轴式支承;车把(3)上的左右视后镜(23)是为驱车人了解后面情况设置的。在车架(1)竖管上端负载人体重量的鞍座(2)与后靠(7)相配合形成座椅式。托架(22)是设置在后靠(7)的后面,由拉绳(24)配合,能张能合。人力脚踏曲柄装置是以车架(1)竖管下端的中轴(56)为支承,左右脚蹬子(15)做脚踏,以左右车大腿(14)为摇臂杠杆,通过牙盘(12)的转动,连动链条(17)飞轮(40)、导轮(8)、后飞轮到后轮(18)的传递过程。其中链条(17)在飞轮(40)改变了力的方向。后轮(18)与车架(1)是以悬挂方式连体,是由一硬一软两组构件组成的框架,第一组硬体构件的后叉(9),一端支承后轮轴(55)上,一端支承在槽轮壳体的左右壳耳上。第二组软体构件的钢丝绳(19)的一端联体在后叉(9)同后轮轴(55)结合处,一端缠绕在槽轮(6)上,在经过同车架(1)竖管下端支承的小槽轮(13)时改变了方向,形成三角形,在受力时有较大的变形,如图中虚线所示的动态,车体高度  降低,前后膨胀。
第二页图2是展示本产品的俯视图。该车整体均为对称式,前轮(10)后轮(18)要在一条中心直线上,以车架(1)为基础,前轮(10)上的导流板(4)宽度不能超过车把(3);车把(3)与后靠(7)的距离是,人坐在鞍座(2)上,背靠在后靠(7),双手扶车把(3)两臂放松行动自由为准,而却还要有上下车的空间。
图4是本产品的后视图,这是在无负载状态时的车体高度,车把(3)和后视镜(23)是整个车体的最宽处。货筐(50)被导流板(4)遮掩着;鞍座下管(51)是个“丫”字形叉架,一处插在竖管(30)内,一处装配鞍座(2),一处装配后靠(7);鞍座(2)低于车把(3)和后靠(7)。
第三页图5,在特别情况下,推车行进还是有必要的,本产品在推行时,前后轮距、车把的高度和角度同现有车型差不多。
图6所示,是本产品在驱行时的状态,在人体重力下,后轮悬挂纤动式减振机构运动使前后轮距增长,车体向后倾,重心降低,驱车人成为坐卧式姿态。气流从导流板上滑过,如图中箭头所示,减小行车中迎风阻力。达到省力的目的。
图7所示,在行车中还要克服地面不平产生的颠簸振动等不利因素。如图中虚线所示,后轮悬挂纤动式减振机构就可以起到减振和助力的作用。
第四页图8中,在车架(1)的竖管(30)后端的桥架(25)上,是由螺栓(27)联体槽轮壳体(36)。在它的左右壳耳(57)(58)支承着连接杆(44)一端的连杆轴套(31),中间有滚针(32)作滚动磨擦,档垫(48)螺母(39)等副件相配合;其作用是能使连接杆(44)轴向转动自如。在左右两个轴架(43)的两头以螺旋方式联接连接杆(44)和后叉(9),由螺母(42)可以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导轮轴(46)贯穿左右两个轴架(43)中间通孔,右端探头支承导轮(8)和小牙轮(41)。在槽轮壳体(36)内的槽轮(6)是由槽轮轴(34)和滚珠(33)支承在左壳耳(57)内,丝档(47)、档垫(48)、螺母(39)等副件相配合;在它的右端是由螺旋体配套一个传动轮(38)。传动轮(38)外径槽内箍着一个阻动卡簧(45),右端面是锯齿,与传动盘(37)相对,槽轮(6)外径的槽,是为缠绕钢丝绳(19)而设置的,内径包容的涡圈弹簧(28)一端同槽轮(6)连体,一端固定在槽轮壳体(36)上。在右壳耳(58)内的传动轴(35)与槽轮轴(34)同一条中心线,但,不同轴,是由滚珠(33)作支承,由丝档(47)等机件相配合。右侧探出部分装配飞轮(40)和小牙轮(41),中间有丝套(52)衔接,还有止动垫圈(26)、螺母(29)等副件相配合。

Claims (8)

1、一种以后轮悬挂纤动式减振、半自动两轮车的装置,该装置在于车架(1)的前部是由前叉轴管(54)为支承,以前轮(10)、前叉(11)、车把(3)、后视镜(23)、闸钳(5)组成前转向、操纵机构;后部是由竖管(30)上部的桥架(25)作支承,以槽轮壳体(36)、连接杆(44)、轴架(43)、后叉(9)、后轮(18)、钢丝绳(19)组成的后驱动,减振助力机构,在槽轮壳体(36)内,有槽轮(6)、槽轮轴(34)、传动轮(38)、阻动卡簧(45)、涡圈弹簧(28)、传动盘(37)、传动轴(35),其特征是后叉(9)的一端由轴架(43)衔接连接杆(44),支承在左壳耳(57)、右壳耳(58)上,一端固定后轮轴(55);钢丝绳(19)的一端联接后叉(9)同后轮轴(55)的结合处,另一端缠绕在槽轮(6)上,在通过小槽轮(13)改变了方向,与后叉(9)形成三角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高车把(3)、高后靠(7)、低鞍座(2)两高一低的外貌,还有在前轮(10)上,前叉轴管(54)前的导流板(4)是覆盖在货筐(50)前面和上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车架(1)后部竖管(30)下端的曲柄机构是由中轴(56)、左右车大腿(14)、左右脚蹬子(15)、牙盘(12)组成,由链条(17)连动飞轮(40)、小牙轮(41)、导轮(8)、后飞轮(49)、后轮(18)。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传动轴(35)是由滚珠(33)和丝档(47)的配合支承在右壳耳(58)内,左端是传动盘(37)右端几何柱体上装配丝套(52)飞轮(40)和小牙轮(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两个平行相对的轴架(43)两端分别以螺旋方式联体连接杆(44)和后叉(9),螺母(42)可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中间孔贯穿导轮轴(46),右侧探出部分支承导轮(8),小牙轮(41)。
6、根据权利要求1、3、4、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后叉(9)的一端联体后轮轴(55)、钢丝绳(19)、槽轮(6)、涡圈弹簧(28)、槽轮轴(34)、传动轮(38)、阻动卡簧(45),单向力联体传动盘(37)、传动轴(35)、丝套(52)、飞轮(40)、小牙轮(41)、链条(17)、导轮(8)、链条(17)、后飞轮(49)、后闸(16)、后轮(18)。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槽轮轴(34)左侧支承在左壳耳(57)内,由滚珠(33)作滚动磨擦,有丝档(47)、档垫(48)、螺母(39)相配合,中部同槽轮(6)联体,右侧是螺旋体,同传动轮(38)配套。
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鞍座下管(51)是个“丫”字形叉架,一端插在竖管(30)内,一端装配鞍座(2),一端装配后靠(7)。
CN01267093U 2001-11-01 2001-11-01 后轮悬挂纤动式减振、半自动两轮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1765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1267093U CN2517653Y (zh) 2001-11-01 2001-11-01 后轮悬挂纤动式减振、半自动两轮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1267093U CN2517653Y (zh) 2001-11-01 2001-11-01 后轮悬挂纤动式减振、半自动两轮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17653Y true CN2517653Y (zh) 2002-10-23

Family

ID=33673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2670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17653Y (zh) 2001-11-01 2001-11-01 后轮悬挂纤动式减振、半自动两轮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17653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2279C (zh) * 2007-05-15 2009-02-18 重庆大学 一种电动代步车的底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2279C (zh) * 2007-05-15 2009-02-18 重庆大学 一种电动代步车的底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11095A (zh) 一种新型健身运动自行车
CN202279202U (zh) 对称双飞轮结构及具有对称双飞轮结构的人力车辆
CN2517653Y (zh) 后轮悬挂纤动式减振、半自动两轮车
CN1749092A (zh) 一种坐式轻便三轮车及其车架
CN2160601Y (zh) 一种手脚可同时驱动的链轮式自行车
CN2763161Y (zh) 一种坐式自行车
WO2011088771A1 (zh) 前轮驱动转向自行车
CN101734335B (zh) 陀螺轮驱动铰接自行车
KR100779301B1 (ko) 다기능 자전거
CN2242215Y (zh) 无把椅式自行车
CN1709763A (zh) 一种步行式自行车
CN101590890B (zh) 不等轮径双导轨簧式自行车
CN202243880U (zh) 梁内隐链自行车
CN201447007U (zh) 不等轮径双导轨簧式自行车
CN103661754A (zh) 一种两轮手摇自行车
CN2218131Y (zh) 人力健身交通三轮车
CN201538415U (zh) 三轮变速自行车的新型手杆驱动与转向装置
CN2165075Y (zh) 高速省力自行车
CN2302190Y (zh) 自行车的前轮驱动构造
CN101342927A (zh) 弹跳车
CN2931258Y (zh) 一种前驱式自行车
CN2691990Y (zh) 半躺式变力自行车
CN201427633Y (zh) 不等轮径摆动簧式自行车
CN2158836Y (zh) 坐式三轮车
CN2182778Y (zh) 双驱动客货两用高速自行旅游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