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88115U - 动力传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动力传动***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88115U
CN221188115U CN202323222923.5U CN202323222923U CN221188115U CN 221188115 U CN221188115 U CN 221188115U CN 202323222923 U CN202323222923 U CN 202323222923U CN 221188115 U CN221188115 U CN 2211881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motor
axle
gear
differen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22292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宁
张建
朱龙锋
张鹏超
田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22292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881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88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881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传动***和车辆,包括:第一车轮、第二车轮、第三车轮和第四车轮,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二轮轴中的一组为前轮轴且另一组为后轮轴;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增程器,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为与一个所述第一轮轴或所述增程器动力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轮轴动力连接或在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增程器动力连接时同时与两个所述第一轮轴动力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位于所述前轮轴和所述后轮轴之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传动***,利于提升整车的脱困能力,降低设置成本的同时保证车辆在发电过程中的动力性,且可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设置于前轮轴和后轮轴之间,缩短车身纵向尺寸,提高车辆轻量化。

Description

动力传动***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传动***和具有该动力传动***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车企拥有自己的新能源路线,在越野车中,传统的纯内燃机动力由于大排量的发动机导致油耗较高,且很难满足未来的油耗法规,各车企都在探索越野车的新能源技术路线。相关技术中,采用独立的电机与增程器配合以用于实现动力发电,电机的设置数量较多,设置成本较高,各个车轮的脱困能力较低,无法适应于相对复杂的路况,且电机所占空间较大,导致车身纵向尺寸大,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动力传动***,可实现独立驱动,提升脱困能力,且可利用其中一个电机作为增程电机,利于降低设置成本,同时,可缩短车身纵向尺寸,提高车辆轻量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传动***,包括:第一车轮、第二车轮、第三车轮和第四车轮,所述第一车轮与所述第二车轮分别与两个第一轮轴相连且所述第三车轮与所述第四车轮分别与两个第二轮轴相连,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二轮轴中的一组为前轮轴且另一组为后轮轴;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增程器,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为与一个所述第一轮轴或所述增程器动力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轮轴动力连接或在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增程器动力连接时同时与两个所述第一轮轴动力连接;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和所述第四电机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轮轴动力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位于所述前轮轴和所述后轮轴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传动***,通过四个电机分别驱动四个车轮实现各个车轮的独立驱动,利于提升整车的脱困能力,可减少单独的增程电机的设置,以及在第一电机进行发电时,仍能够保证各个车轮的有效驱动,降低设置成本的同时保证车辆在发电过程中的动力性,且可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设置于前轮轴和后轮轴之间,缩短车身纵向尺寸,提高车辆轻量化,使用效果更好,适用范围更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动力传动***,所述第三电机和所述第四电机均位于所述前轮轴和所述后轮轴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动力传动***,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三车轮为同侧车轮,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三电机沿纵向间隔开分布;所述第二车轮和所述第四车轮为同侧车轮,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四电机沿纵向间隔开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动力传动***,所述增程器位于所述第一轮轴远离所述第二轮轴的一侧;
和/或,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沿横向分布;和/或,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第四电机沿横向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动力传动***,还包括差速器,所述差速器设有差速器壳,所述差速器的一侧半轴与一个所述第一轮轴相连,且所述差速器的另一侧半轴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轮轴选择性地相连;其中,所述第一电机与一个所述第一轮轴选择性地动力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差速器壳动力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动力传动***,还包括第一同步器、第二同步器和第三同步器,所述第一同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增程器选择性地动力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机与一个所述第一轮轴选择性地动力连接以及用于将一个所述第一轮轴与所述差速器的一侧半轴选择性地锁止,所述第三同步器用于将所述差速器壳与所述差速器的一侧半轴选择性地锁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动力传动***,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有第一电机齿轮,所述增程器的输出轴套设有增程齿轮,一个所述第一轮轴设有第一输出齿轮,所述第一同步器用于将所述增程齿轮与所述输出轴选择性地结合或断开,所述第二同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一个所述第一轮轴选择性地结合或断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动力传动***,还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电机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增程齿轮均与套设于一个所述第一轮轴的第三传动齿轮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动力传动***,所述第三车轮与一个所述第二轮轴相连,一个所述第二轮轴设有第三输出齿轮,所述第三电机设有第三电机齿轮,所述第三电机齿轮与所述第三输出齿轮通过齿轮组动力连接;所述第四车轮与另一个所述第二轮轴相连,另一个所述第二轮轴设有第四输出齿轮,所述第四电机设有第四电机齿轮,所述第四电机齿轮与所述第四输出齿轮通过齿轮组动力连接;
和/或,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均设置为前车轮,所述第三车轮和所述第四车轮均设置为后车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动力传动***。
所述车辆和上述的动力传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动力传动***100,
第一车轮11,第二车轮12,第三车轮13,第四车轮14,
第一电机21,第一电机齿轮211,第二电机22,第二电机齿轮221,第三电机23,第三电机齿轮231,第四电机24,第四电机齿轮241,增程器25,增程齿轮251,
第一轮轴31,第一输出齿轮311,第一传动齿轮312,第二传动齿轮313,第三传动齿轮314,第四传动齿轮315,第五传动齿轮316,第二轮轴32,第三输出齿轮321,第四输出齿轮322,第六传动齿轮323,第七传动齿轮324,第八传动齿轮325,第九传动齿轮326,
第一同步器41,第二同步器42,第三同步器43,
差速器5,左侧半轴51,右侧半轴52,锁止齿轮53,差速器齿轮54,差速器壳5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无特殊的说明,本申请中的前后方向为车辆的纵向,即X向;左右方向为车辆的横向,即Y向;上下方向为车辆的竖向,即Z向。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传动***100,可实现独立驱动,提升脱困能力,且可利用其中一个电机作为增程电机,利于降低设置成本,同时,可缩短车身纵向尺寸,提高车辆轻量化。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传动***100,包括:第一车轮11、第二车轮12、第三车轮13、第四车轮14、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22、增程器25、第三电机23和第四电机24。
第一车轮11与第二车轮12分别与两个第一轮轴31相连且第三车轮13与第四车轮14分别与两个第二轮轴32相连,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32中的一组为前轮轴且另一组为后轮轴,第一电机21设置为与一个第一轮轴31或增程器25动力连接,第二电机22与另一个第一轮轴31动力连接或在第一电机21与增程器25动力连接时同时与两个第一轮轴31动力连接,第三电机23和第四电机24分别与两个第二轮轴32一一对应的动力连接;其中,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22均位于前轮轴和后轮轴之间。
第一车轮11、第二车轮12、第三车轮13和第四车轮14分别为车辆的四个车轮,换言之,本实用新型中的动力传动***100可适用于四轮车型,即第一车轮11、第二车轮12、第三车轮13和第四车轮14中的一个为左前车轮、一个为右前车轮、一个为左后车轮、一个为右后车轮,也就是说,在实际的设计时,可将第一车轮11、第二车轮12、第三车轮13和第四车轮14与左前车轮、右前车轮、左后车轮和右后车轮灵活地配对使用,即第一车轮11不限定于左前车轮,也可为其它的车轮,其它车轮也类似,设置方式灵活可选。
进一步的,第一车轮11与第二车轮12分别与两个第一轮轴31相连,第三车轮13与第四车轮14分别与两个第二轮轴32相连,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32中的一组为前轮轴且另一组为后轮轴,也就是说,当两个第一轮轴31设置为前轮轴时,两个第二轮轴32设置为后轮轴,当两个第二轮轴32设置为前轮轴时,两个第一轮轴31设置为后轮轴,需要说明的是,两个第一轮轴31可为沿车辆的横向正对设置的两个轮轴,当第一轮轴31中的一个为右前轮轴,且第一轮轴31中的另一个为左前轮轴,或者第一轮轴31中的一个为右后轮轴,且第一轮轴31中的另一个为左后轮轴,同时,两个第二轮轴32也可为沿车辆的横向正对设置的两个轮轴,如第二轮轴32中的一个为右前轮轴,且第二轮轴32中的另一个为左前轮轴,或者第二轮轴32中的一个为右后轮轴,且第二轮轴32中的另一个为左后轮轴。
同时,第一电机21设置为与一个第一轮轴31或增程器25动力连接,也就是说,当一个第一轮轴31与第一车轮11相连时,第一电机21可用于驱动第一车轮11进行动力输出,且也可用于与增程器25进行动力连接以通过增程器25驱动第一电机21进行动力发电,其中,增程器25可为发动机或其它可用于驱动电机发电的设备。
第二电机22与另一个第一轮轴31动力连接或在第一电机21与增程器25动力连接时同时与两个第一轮轴31动力连接,即当另一个第一轮轴31与第二车轮12相连时,第二电机22可用于单独驱动第二车轮12进行动力输出,且第二电机22也可在第一电机21用于与增程器25配合进行发电机时同时对第一车轮11和第二车轮12进行驱动,从而使得第一车轮11和第二车轮12在第一电机21发电或不发电时均具有动力输出。由此,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即可以发电加驱动的模式运行,也可以仅驱动的模式运行。
其中,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22均位于前轮轴和后轮轴之间,即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22均位于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32之间,如此,不仅利于减小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22与轮轴之间的距离,也可减小前轮轴与后轮轴之间的间距,且能够更好地利用车辆的中部空间,可以理解的时,在车辆的纵向上,中部空间的纵向长度大于前部区域的空间,且大于后部区域的空间,从而使得动力传动***100的主要部件能够更大化地利用车辆中部空间,使得车辆各部的紧凑度相对均衡,实现各个部件位置的合理布置。
第三电机23和第四电机24分别与两个第二轮轴32一一对应的动力连接,当一个第二轮轴32与第三车轮13相连时,第三电机23可用于驱动第三车轮13进行动力输出,另一个第二轮轴32与第四车轮14相连时,第四电机24可用于驱动第四车轮14进行动力输出,由此,第三电机23可单独驱动第三车轮13进行动力输出,第四电机24可单独驱动第四车轮14进行动力输出,从而使得第三车轮13和第四车轮14均可单独驱动。由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动力传动***100可适用于四驱车辆。
由此,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车轮11、第二车轮12、第三车轮13和第四车轮14均可由单独的电机进行驱动,从而使得各个车轮能够独立地进行转动,从而利于提升车辆整体的脱困能力,适应于不同类型的运行路况,提升车辆动力性能;同时,第一电机21既可用于驱动第一车轮11进行动力驱动,又可作为发电机与增程器25进行动力配合,实现同一电机两种作用的设置,减少单独的动力发电机的设置,降低设置成本,且在第一电机21作为发电机运行时,第二电机22又可同时对第一车轮11和第二车轮12进行动力驱动,可很好地避免第一电机21用于动力发电时第一车轮11无法进行有效驱动的问题,保证各个车轮的动力状态,且也不需第一电机21同时用于发电和驱动,降低第一电机21的工作难度,保证动力传动***100的可靠性,同时第一电机21与第二电机22设置于前轮轴与后轮轴之间,可缩短车辆纵向尺寸,提高车辆轻量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传动***100,通过四个电机分别驱动四个车轮实现各个车轮的独立驱动,利于提升整车的脱困能力,可减少单独的增程电机的设置,以及在第一电机21进行发电时,仍能够保证各个车轮的有效驱动,降低设置成本的同时保证车辆在发电过程中的动力性,且可将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22均设置于前轮轴和后轮轴之间,缩短车身纵向尺寸,提高车辆轻量化,使用效果更好,适用范围更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电机23和第四电机24均位于前轮轴和后轮轴之间。
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三电机23和第四电机24均位于前轮轴和后轮轴之间,换言之,第三电机23和第四电机24均位于车辆的中部区域,同时,第一电机21与第二电机22也均位于前轮轴与后轮轴之间,如此,不仅利于减小各电机与轮轴之间的距离,也可减小前轮轴与后轮轴之间的间距,且能够更好地利用车辆的中部空间,可以理解的时,在车辆的纵向上,中部空间的纵向长度大于前部区域的空间,且大于后部区域的空间,从而使得动力传动***100的主要部件能够更大化地利用车辆中部空间,使得车辆各部的紧凑度相对均衡,实现各个部件位置的合理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车轮11和第三车轮13为同侧车轮,第一电机21与第三电机23沿纵向间隔开分布,第二车轮12和第四车轮14为同侧车轮,第二电机22与第四电机24沿纵向间隔开分布。
具体的,第一车轮11和第三车轮13为同侧车轮,即第一车轮11和第三车轮13均设置于车辆左侧,或均设置于车辆右侧,第二车轮12和第四车轮14为同侧车轮,即第二车轮12和第四车轮14均设置于车辆左侧,或均设置于车辆右侧,当第一车轮11和第三车轮13均设置于车辆左侧时,第二车轮12和第四车轮14均设置于车辆右侧,当第一车轮11和第三车轮13均设置于车辆右侧时,第二车轮12和第四车轮14均设置于车辆左侧。
进一步的,第一电可用于驱动第一车轮11,第三车轮13可用于驱动第三车轮13,第一车轮11和第三车轮13为同侧车轮,第一电机21与第三电机23沿纵向间隔开分布,即第一电机21与第三电机23也设置于车辆同侧且沿纵向间隔开分布,第二电可用于驱动第二车轮12,第四车轮14可用于驱动第四车轮14,第二车轮12和第四车轮14为同侧车轮,第二电机22与第四电机24沿纵向间隔开分布,即第二电机22与第四电机24也设置于车辆同侧且沿纵向间隔开分布,该设置使得车轮与电机之间距离较近,减少中间连接部件,降低设置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增程器25位于第一轮轴31远离第二轮轴32的一侧。
具体的,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32中的一组为前轮轴且另一组为后轮轴,也就是说,当两个第一轮轴31设置为前轮轴时,两个第二轮轴32设置为后轮轴,当两个第二轮轴32设置为前轮轴时,两个第一轮轴31设置为后轮轴,增程器25位于第一轮轴31远离第二轮轴32的一侧,即当第一轮轴31为前轮轴,第二轮轴32为后轮轴时,增程器25位于前轮轴前侧,当第一轮轴31为后轮轴,第二轮轴32为前轮轴时,增程器25位于后轮轴后侧,且第一电机21与第二电机22设置于前轮轴与后轮轴之间,使得增程器25与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22分开设置,便于后期维修等,且可合理化利用空间。
和/或,第一电机21与第二电机22沿横向分布,和/或,第三电机23与第四电机24沿横向分布,即第一电机21与第二电机22沿横向分布,且第三电机23与第四电机24沿横向分布,或仅第一电机21与第二电机22沿横向分布,或仅第三电机23与第四电机24沿横向分布。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21与第二电机22沿横向正对分布,且第三电机23与第四电机24沿横向正对分布,即当第一电机21与第二电机22均用于控制前侧两车轮时,第三电机23与第四电机24均用于控制后侧两车轮,当第一电机21与第二电机22均用于控制后侧两车轮时,第三电机23与第四电机24均用于控制前侧两车轮,且第一电机21与第三电机23沿纵向间隔开分布,第二电机22与第四电机24沿纵向间隔开分布,使得电机均靠近车轮设置,可减少中间连接部件,降低设置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传动***100还包括差速器5。
具体的,差速器5设有差速器壳55,差速器5的一侧半轴与一个第一轮轴31相连,且差速器5的另一侧半轴与另一个第一轮轴31选择性地相连;其中,第一电机21与一个第一轮轴31选择性地动力连接,第二电机22与差速器壳55动力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两个第一轮轴31可为沿车辆的横向正对设置的两个轮轴,如两个第一轮轴31中的一个为右前轮轴,且另一个为左前轮轴,或者两个第一轮轴31中的一个为右后轮轴,且另一个为左后轮轴。
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个第一轮轴31为右前轮轴,另一个第一轮轴31为左前轮轴,且差速器5的左侧半轴51与左前轮轴相连,差速器5的右侧半轴52可与右前轮轴选择性地相连,第一电机21与右前轮轴选择性地动力连接,第二电机22与差速器壳55动力连接。
由此,在第一电机21不发电时,可与右前轮轴进行动力连接,右前轮轴与差速器5的右侧半轴52断开,第二电机22与差速器壳55相连,此时,第一电机21可驱动右前轮轴转动,第二电机22可通过差速器5带动左前轮轴转动,使得右前轮轴和左前轮轴同时处于转动状态,实现第一车轮11和第二车轮12的驱动。在此过程中,增程器25不工作,且增程器25与第一电机21之间的动力断开。
而在第一电机21发电时,第一电机21与右前轮轴之间的动力断开,第二电机22与差速器壳55动力连接,此时,差速器壳55与差速器5的左侧半轴51、右侧半轴52均处于连接状态,且差速器5的左侧半轴51可与左前轮轴相连,差速器5的右侧半轴52可与右前轮轴相连,以使第二电机22可通过差速器5同时驱动左前轮轴和右前轮轴,实现动力驱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传动***100还包括第一同步器41、第二同步器42和第三同步器43。
具体的,第一同步器41用于将第一电机21与增程器25选择性地动力连接,第二同步器42用于将第一电机21与一个第一轮轴31选择性地动力连接以及用于将一个第一轮轴31与差速器5的一侧半轴选择性地锁止,即可通过第一同步器41控制第一电机21与增程器25之间的动力连接状态,同时,可通过第二同步器42控制第一电机21与一个第一轮轴31之间、一个第一轮轴31与差速器5的一侧半轴的连接状态,第三同步器43用于将差速器壳55与差速器5的一侧半轴选择性地锁止,可以理解的是,在差速器壳55与差速器5的一侧半轴分离时,差速器5的两侧半轴可相对转动,实现差速作用,而在差速器壳55与差速器5的一侧半轴连接时,差速器5的两侧半轴相对锁止且作为一个整体转动。
进一步的,在通过第一电机21进行动力发电时,可通过第一同步器41将第一电机21与增程器25进行动力连接,同时,第二同步器42将第一电机21与一个第一轮轴31进行动力断开,同时第二同步器42将一个第一轮轴31与差速器5的右侧半轴52进行连接,第三同步器43将差速器壳55与差速器5的右侧半轴52分离,以使第二电机22可通过差速器5分别驱动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32,实现第一车轮11和第二车轮12的驱动,且使得第一电机21仅用于发电。
在第一电机21进行第一车轮11的动力驱动时,通过第一同步器41将第一电机21与增程器25进行动力断开,第二同步器42将第一电机21与一个第一轮轴31进行动力连接且使得一个第一轮轴31与差速器5的右侧半轴52分离,第三同步器43将差速器壳55与差速器5的右侧半轴52锁止,第二电机22与差速器壳55动力连接,使得第一电机21输出的动力用于驱动第一车轮11转动,第二电机22输出的动力用于驱动第二车轮12转动。
由此,在通过第一电机21进行发电或驱动第一车轮11时,均可保证对第一电机21的动力要求较低,减小第一电机21的负载,利于延长第一电机21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机21连接有第一电机齿轮211,增程器25的输出轴套设有增程齿轮251,一个第一轮轴31设有第一输出齿轮311,第一同步器41用于将增程齿轮251与输出轴选择性地结合或断开,第二同步器42用于将第一输出齿轮311与一个第一轮轴31选择性地结合或断开。
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电机21的电机轴外设有第一电机齿轮211,第一电机21在进行动力输出时电机轴可带动第一电机齿轮211转动,增程齿轮251套设于增程器25的输出轴外且与增程器25的输出轴为空套配合,同时,第一同步器41套设于增程器25的输出轴外,第一同步器41可相对于增程器25的输出轴运动,以将增程器25的输出轴与增程齿轮251选择性地动力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电机21连接有第一电机齿轮211,一个第一轮轴31设有第一输出齿轮311,第一输出齿轮311与第一电机齿轮211动力连接,第二同步器42用于将第一输出齿轮311与一个第一轮轴31选择性地结合或断开。如图1所示,第一电机21的电机轴外设有第一电机齿轮211,第一电机21在进行动力输出时电机轴可带动第一电机齿轮211转动,同时,第一输出齿轮311套设于一个第一轮轴31外且与一个第一轮轴31为空套配合,同时,第二同步器42套设于一个第一轮轴31外,第二同步器42可相对于一个第一轮轴31运动,以将一个第一轮轴31与第一输出齿轮311选择性地动力连接。
以及,如图1所示,在差速器5的另一侧半轴外套设有锁止齿轮53,锁止齿轮53与差速器5的差速器齿轮54同轴分布,第三同步器43套设于差速器5的另一侧半轴外,以使第三同步器43可将锁止齿轮53与差速器5的另一侧半轴选择性地锁止,从而使得差速器壳55与差速器5的另一侧半轴的锁止,利于实现差速器5的两侧半轴的差速解锁和锁止。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发电模式时,可将第一同步器41朝左移动,以使第一同步器41将增程齿轮251与增程器25的输出轴进行动力连接,同时,第二同步器42朝左移动,以使第二同步器42将第一输出齿轮311与一个第一轮轴31动力断开,且第二同步器42将一个第一轮轴31与差速器5的另一侧轮轴连接,第三同步器43朝左运动,将差速器壳55与差速器5的另一侧半轴分离,使得差速器5的两侧半轴可差速转动,进而通过第二电机22同时驱动第一车轮11和第二车轮12;此时,增程器25开启运行,增程器25的动力可通过其输出轴传递至增程齿轮251,增程齿轮251可将动力传递至第一电机齿轮211,进而驱动第一电机21运行开启发电,实现发电作用,且第一输出齿轮311空转,不会进行动力输出,保证发电动力充足。
在第一电机21处于驱动车轮模式时,可将第一同步器41朝右移动,以使第一同步器41将增程齿轮251与增程器25的输出轴进行动力分离,同时,第二同步器42朝右移动,以使第二同步器42将第一输出齿轮311与一个第一轮轴31动力连接,且第二同步器42将一个第一轮轴31与差速器5的另一侧轮轴分离,第三同步器43朝右运动,将差速器壳55与差速器5的另一侧半轴锁止。此时,增程器25停止运行,第一电机21开启运行且输出驱动力,第一电机齿轮211能够带动第一输出齿轮311转动,且第一输出齿轮311通过第二同步器42带动一个第一轮轴31转动,使得第一电机21输出的动力用于驱动第一车轮11转动,第二电机22输出的动力用于驱动第二车轮12转动,且增程齿轮251处于空转,不会朝向增程器25逆向发力,保证对第一车轮11驱动的动力充足。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传动***100还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传动齿轮312和第二传动齿轮313。
具体的,第一电机齿轮211与第一传动齿轮312啮合,第二传动齿轮313与第一输出齿轮311啮合,第一传动齿轮312和增程齿轮251均与套设于一个第一轮轴31的第三传动齿轮314啮合,以使第一电机齿轮211和第一输出齿轮311可通过第一传动齿轮312和第二传动齿轮313进行动力传递,且第一电机齿轮211和增程齿轮251可通过第一传动齿轮312和第三传动齿轮314进行动力传递。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传动齿轮312和第二传动齿轮313的齿轮大小不同,且如图1所示,第一传动齿轮312的外径大于第二传动齿轮313的外径,从而使得第一电机齿轮211通过第一传动齿轮312和第二传动齿轮313进行动力传递后,可实现一定速比的输出,从而实现第一车轮11的有力驱动,且实现从第一电机齿轮211到第一输出齿轮311的动力方向的改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传动***100还包括第四传动齿轮315和第五传动齿轮316,第四传动齿轮315和第五传动齿轮316同轴设置,第二电机22连接有第二电机齿轮221,差速器5可设有差速器齿轮54,第四传动齿轮315与第二电机齿轮221啮合,第五传动齿轮316与差速器齿轮54啮合。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二电机齿轮221设于第二电机22的电机轴,且与该电机轴固定相连,以使第二电机22可驱动第二电机齿轮221转动,同时,第四传动齿轮315和第五传动齿轮316动力连接于第二电机齿轮221和差速器齿轮54之间,以使第二电机22能够驱动差速器壳55转动,利于驱动两个第一轮轴31转动。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四传动齿轮315和第五传动齿轮316的齿轮大小不同,且如图1所示,第四传动齿轮315的外径大于第五传动齿轮316的外径,从而使得第二电机齿轮221通过第四传动齿轮315和第五传动齿轮316进行动力传递后,可实现一定速比的输出,从而实现第二车轮12的有力驱动,且实现从第二电机齿轮221到差速器齿轮54的动力方向的改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车轮13与一个第二轮轴32相连,一个第二轮轴32设有第三输出齿轮321,第三电机23设有第三电机齿轮231,第三电机齿轮231与第三输出齿轮321通过齿轮组动力连接,其中,第三电机齿轮231固定套设于第三电机23的电机轴,以使第三电机23输出的驱动力可依次通过第三电机齿轮231、齿轮组和第三输出齿轮321输出给一个第二轮轴32,实现对第三车轮13的动力输出。
其中,如图1所示,第三电机齿轮231与第三输出齿轮321之间的齿轮组可包括第六传动齿轮323和第七传动齿轮324,第六传动齿轮323和第七传动齿轮324为同轴布置,且第三电机齿轮231与第六传动齿轮323啮合,第三输出齿轮321与第七传动齿轮324啮合,通过设置第六传动齿轮323和第七传动齿轮324的动力传递,可实现第三电机齿轮231到第三输出齿轮321的速比改变,实现第三电机23动力输出的调整,且改变第三电机齿轮231到第三输出齿轮321的齿轮转向。
以及,第四车轮14与另一个第二轮轴32相连,另一个第二轮轴32设有第四输出齿轮322,第四电机24设有第四电机齿轮241,第四电机齿轮241与第四输出齿轮322通过齿轮组动力连接,其中,第四电机齿轮241固定套设于第四电机24的电机轴,以使第四电机24输出的驱动力可依次通过第四电机齿轮241、齿轮组和第四输出齿轮322输出给另一个第二轮轴32,实现对第四车轮14的动力输出。
其中,如图1所示,第四电机齿轮241与第四输出齿轮322之间的齿轮组可包括第八传动齿轮325和第九传动齿轮326,第八传动齿轮325和第九传动齿轮326为同轴布置,且第四电机齿轮241与第八传动齿轮325啮合,第四输出齿轮322与第九传动齿轮326啮合,通过设置第八传动齿轮325和第九传动齿轮326的动力传递,可实现第四电机齿轮241到第四输出齿轮322的速比改变,实现第四电机24动力输出的调整,且改变第四电机齿轮241到第四输出齿轮322的齿轮转向。
和/或,第一车轮11和第二车轮12均设置为前车轮,第三车轮13和第四车轮14均设置为后车轮。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车轮11和第二车轮12均设置为前车轮,且第一车轮11为右前车轮,第二车轮12为左前车轮,第三车轮13和第四车轮14均设置为后车轮,且第三车轮13为右后车轮,第四车轮14为左后车轮,对应地,第一轮轴31为右前轮轴,第二轮轴32为左前轮轴,第三轮轴为右后轮轴,第四轮轴为左后轮轴。
由此,第一电机21可用于驱动右前车轮转动,也可用于配合增程器25实现动力发电,同时,第二电机22可用于驱动左前车轮转动,也可同时驱动左前车轮和右前车轮转动,第三电机23用于驱动右后车轮转动,第四电机24用于驱动左后车轮转动,从而可通过四个电机分别驱动四个车轮分别转动,结构简单,利于提升整车的脱困能力。
以及,需要说明的是,可在两个第二轮轴32之间设置差速锁,以使两个第二轮轴32之间实现锁止,也可在两个第一轮轴31之间设置差速锁,以使两个第一轮轴31之间实现锁止,差速锁的设置可使车辆在爬坡时具有更好的动力性。在具体设计时,可根据整车需求选择性地在两个前轮轴或两个后轮轴之间设置差速锁。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项的动力传动***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四个电机分别驱动四个车轮实现各个车轮的独立驱动,利于提升整车的脱困能力,可减少单独的增程电机的设置,以及在第一电机21进行发电时,仍能够保证各个车轮的有效驱动,降低设置成本的同时保证车辆在发电过程中的动力性,且可将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22均设置于前轮轴和后轮轴之间,缩短车身纵向尺寸,提高车辆轻量化,使用效果更好,适用范围更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动力传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车轮、第二车轮、第三车轮和第四车轮,所述第一车轮与所述第二车轮分别与两个第一轮轴相连且所述第三车轮与所述第四车轮分别与两个第二轮轴相连,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二轮轴中的一组为前轮轴且另一组为后轮轴;
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增程器,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为与一个所述第一轮轴或所述增程器动力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轮轴动力连接或在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增程器动力连接时同时与两个所述第一轮轴动力连接;
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和所述第四电机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轮轴一一对应的动力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位于所述前轮轴和所述后轮轴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机和所述第四电机均位于所述前轮轴和所述后轮轴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三车轮为同侧车轮,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三电机沿纵向间隔开分布;
所述第二车轮和所述第四车轮为同侧车轮,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四电机沿纵向间隔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器位于所述第一轮轴远离所述第二轮轴的一侧;
和/或,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沿横向分布;和/或,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第四电机沿横向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差速器,所述差速器设有差速器壳,所述差速器的一侧半轴与一个所述第一轮轴相连,且所述差速器的另一侧半轴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轮轴选择性地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电机与一个所述第一轮轴选择性地动力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差速器壳动力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传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同步器、第二同步器和第三同步器,所述第一同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增程器选择性地动力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机与一个所述第一轮轴选择性地动力连接以及用于将一个所述第一轮轴与所述差速器的一侧半轴选择性地锁止,所述第三同步器用于将所述差速器壳与所述差速器的一侧半轴选择性地锁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传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有第一电机齿轮,所述增程器的输出轴套设有增程齿轮,一个所述第一轮轴设有第一输出齿轮,所述第一同步器用于将所述增程齿轮与所述输出轴选择性地结合或断开,所述第二同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一个所述第一轮轴选择性地结合或断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传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电机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增程齿轮均与套设于一个所述第一轮轴的第三传动齿轮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车轮与一个所述第二轮轴相连,一个所述第二轮轴设有第三输出齿轮,所述第三电机设有第三电机齿轮,所述第三电机齿轮与所述第三输出齿轮通过齿轮组动力连接;
所述第四车轮与另一个所述第二轮轴相连,另一个所述第二轮轴设有第四输出齿轮,所述第四电机设有第四电机齿轮,所述第四电机齿轮与所述第四输出齿轮通过齿轮组动力连接;
和/或,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均设置为前车轮,所述第三车轮和所述第四车轮均设置为后车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动***。
CN202323222923.5U 2023-11-28 2023-11-28 动力传动***和车辆 Active CN2211881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22923.5U CN221188115U (zh) 2023-11-28 2023-11-28 动力传动***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22923.5U CN221188115U (zh) 2023-11-28 2023-11-28 动力传动***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88115U true CN221188115U (zh) 2024-06-21

Family

ID=91520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222923.5U Active CN221188115U (zh) 2023-11-28 2023-11-28 动力传动***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881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8568B (zh) 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EP2639091B1 (en) Power split electric all-wheel drive
US11904682B2 (en) Electric vehicle having low radius turn configurations
CN110949114A (zh) 减速器、电动汽车的驱动***及电动汽车
CN209904516U (zh) 实现多动力源耦合的车用混合动力***
CN221188115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CN221188116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CN221233469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CN221188117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CN221188114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CN214874200U (zh) 车辆的动力驱动***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21233466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CN221233468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CN221233467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CN221233470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RU188506U1 (ru) Четырехосн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с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ой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ой установкой
CN221233471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CN221188120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CN221233472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CN111216538A (zh) 一种混合动力***及车辆
CN221162187U (zh) 动力传动***、四驱***及车辆
US12030377B2 (en) Electric powertrain for a vehicle
CN219969394U (zh) 车辆的动力***以及车辆
CN221137606U (zh) 动力传动***、四驱***及车辆
CN220923799U (zh) 混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