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88114U - 动力传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动力传动***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88114U
CN221188114U CN202323222870.7U CN202323222870U CN221188114U CN 221188114 U CN221188114 U CN 221188114U CN 202323222870 U CN202323222870 U CN 202323222870U CN 221188114 U CN221188114 U CN 2211881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motor
axle
gear
differen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22287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宁
朱龙锋
张建
张鹏超
田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22287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881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881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881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传动***和车辆,包括:第一车轮、第二车轮、第三车轮和第四车轮;第一电机和增程器,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为与所述第一车轮或所述增程器动力连接;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车轮动力连接或在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增程器动力连接时同时与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动力连接;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分别与所述第三车轮、所述第四车轮同时动力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传动***,实现四个车轮可分别通过电机进行驱动,提升脱困能力,且减少单独的增程电机的设置,以及在第一电机进行发电时,仍能够保证各个车轮的有效驱动,降低设置成本的同时保证车辆在发电过程中的动力性,适用范围更广。

Description

动力传动***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传动***和具有该动力传动***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车企拥有自己的新能源路线,在越野车中,传统的纯内燃机动力由于大排量的发动机导致油耗较高,且很难满足未来的油耗法规,各车企都在探索越野车的新能源技术路线。相关技术中,采用独立的电机与增程器配合以用于实现动力发电,电机的设置数量较多,设置成本较高,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动力传动***,可减少电机设置数量,同时利用其中一个电机作为增程电机,利于降低设置成本,提高车辆轻量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传动***,包括:第一车轮、第二车轮、第三车轮和第四车轮;第一电机和增程器,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为与所述第一车轮或所述增程器动力连接;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车轮动力连接或在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增程器动力连接时同时与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动力连接;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分别与所述第三车轮、所述第四车轮同时动力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传动***,通过设置增程器以及将第三电机分别与第三车轮、第四车轮同时动力连接,进而减少单独的增程电机的设置,同时实现四个车轮可分别通过电机进行驱动,提升脱困能力,以及在第一电机进行发电时,仍能够保证各个车轮的有效驱动,降低设置成本的同时保证车辆在发电过程中的动力性,提高车辆轻量化,使用效果更好,适用范围更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动力传动***,还包括第二差速器,所述第三车轮连接有第三轮轴,所述第四车轮连接有第四轮轴,所述第二差速器的一侧半轴与所述第三轮轴相连,且所述第二差速器的另一侧半轴与所述第四轮轴相连,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第二差速器动力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动力传动***,还包括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上空套有第一同轴齿轮组和第二同轴齿轮组,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第二差速器动力连接,所述第一同轴齿轮组和所述第二同轴齿轮组分别与所述第三电机动力连接;
所述第一输入轴设有第四同步器,所述第四同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第一同轴齿轮组或所述第二同轴齿轮组动力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动力传动***,所述第一同轴齿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同轴齿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三传动齿轮和第四传动齿轮,所述第三电机连接有第三电机齿轮和第四电机齿轮;
其中,所述第四同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或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入轴选择性地动力连接,所述第三电机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四电机齿轮与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动力传动***,所述第二差速器设有第二差速器齿轮,所述第一输入轴设有第一连接齿轮,所述第一连接齿轮与所述第二差速器齿轮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动力传动***,还包括第一差速器,所述第一差速器设有第一差速器壳,所述第一车轮连接有第一轮轴,所述第二车轮连接有第二轮轴,所述第一差速器的一侧半轴与所述第一轮轴选择性地相连,且所述第一差速器的另一侧半轴与所述第二轮轴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轮轴选择性地动力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差速器壳动力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动力传动***,还包括第一同步器、第二同步器、第三同步器,所述第一同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增程器选择性地动力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轮轴选择性地动力连接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轮轴与所述第一差速器的一侧半轴选择性地锁止,所述第三同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差速器壳与所述第一差速器的一侧半轴选择性地锁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动力传动***,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有第一电机齿轮,所述增程器的输出轴套设有增程齿轮,所述增程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同步器用于将所述增程齿轮与所述输出轴选择性地结合或断开;
和/或,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有第一电机齿轮,所述第一轮轴设有第一输出齿轮,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齿轮动力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一轮轴选择性地结合或断开;和/或,所述第一轮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轮轴的轴线重合,且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轮轴的前后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动力传动***,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均设置为前车轮,所述第三车轮和所述第四车轮均设置为后车轮;和/或,所述增程器和所述第一电机均位于前轮轴的前方,所述第二电机位于前轮轴和后轮轴之间;和/或,所述第三电机位于前轮轴和后轮轴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动***。
所述车辆和上述的动力传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动力传动***100,
第一车轮11,第二车轮12,第三车轮13,第四车轮14,
第一电机21,第一电机齿轮211,第二电机22,第二电机齿轮221,第三电机23,第三电机齿轮231,第四电机齿轮232,增程器24,增程齿轮241,
第一轮轴31,第一输出齿轮311,第五传动齿轮312,第六传动齿轮313,第二轮轴32,第七传动齿轮321,第八传动齿轮322,第三轮轴33,第四轮轴34,
第一输入轴35,第一连接齿轮351,第一传动齿轮352,第二传动齿轮353,第三传动齿轮354,第四传动齿轮355,
第一同步器41,第二同步器42,第三同步器43,第四同步器44,
第一差速器5,第一左侧半轴51,第二右侧半轴52,锁止齿轮53,第一差速器齿轮54,第一差速器壳55,第二差速器6,第二差速器齿轮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无特殊的说明,本申请中的前后方向为车辆的纵向,即X向;左右方向为车辆的横向,即Y向;上下方向为车辆的竖向,即Z向。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传动***100,可减少电机设置数量,同时利用其中一个电机作为增程电机,利于降低设置成本,提高车辆轻量化。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传动***100,包括:第一车轮11、第二车轮12、第三车轮13、第四车轮14、第一电机21、增程器24、第二电机22、第三电机23。
第一电机21设置为与第一车轮11或增程器24动力连接,第二电机22与第二车轮12动力连接或在第一电机21与增程器24动力连接时同时与第一车轮11和第二车轮12动力连接,第三电机23分别与第三车轮13、第四车轮14同时动力连接。
第一车轮11、第二车轮12、第三车轮13和第四车轮14分别为车辆的四个车轮,换言之,本实用新型中的动力传动***100可适用于四轮车型,即第一车轮11、第二车轮12、第三车轮13和第四车轮14中的一个为左前车辆、一个为右前车轮、一个为左后车轮、一个为右后车轮,也就是说,在实际的设计时,可将第一车轮11、第二车轮12、第三车轮13和第四车轮14与左前车辆、右前车轮、左后车轮和右后车轮灵活地配对使用,即第一车轮11不限定于左前车轮,也可为其它的车轮,其它车轮也类似,设置方式灵活可选。
其中,第一电机21设置为与第一车轮11或增程器24动力连接,也就是说,第一电机21可用于驱动第一车轮11进行动力输出,也可用于与增程器24进行动力连接以通过增程器24驱动第一电机21进行动力发电,增程器24可为发动机或其它可用于驱动电机发电的设备。
第二电机22与第二车轮12动力连接或在第一电机21与增程器24动力连接时同时与第一车轮11和第二车轮12动力连接,即第二电机22可用于单独驱动第二车轮12进行动力输出,也可在第一电机21用于与增程器24配合进行发电机时同时对第一车轮11以及第二车轮12进行驱动,从而使得第一车轮11和第二车轮12在第一电机21发电或不发电时均具有动力输出。由此,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即可以发电加驱动的模式运行,也可以仅驱动的模式运行。
第三电机23分别与第三车轮13、第四车轮14同时动力连接,由此,第三电机23可同时驱动第三车轮13与第四车轮14进行动力输出,从而使得第三车轮13和第四车轮14可仅使用一个电机进行驱动,降低车辆设置成本,且可提高车辆轻量化。由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动力传动***100可适用于四驱车辆。
由此,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车轮11、第二车轮12可由单独的电机进行驱动,第三车轮13和第四车轮14可由一个电机同时驱动,从而可减少电机设置数量,降低设置成本,且可提高车辆轻量化;同时,第一电机21既可用于驱动第一车轮11进行动力驱动,又可作为发电机与增程器24进行动力配合,实现同一电机两种作用的设置,减少单独的动力发电机的设置,降低设置成本,且在第一电机21作为发电机运行时,第二电机22又可同时对第一车轮11和第二车轮12进行动力驱动,可很好地避免第一电机21用于动力发电时第一车轮11无法进行有效驱动的问题,保证各个车轮的动力状态,且也不需第一电机21同时用于发电和驱动,降低第一电机21的工作难度,保证动力传动***100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传动***100,通过设置增程器24以及将第三电机23分别与第三车轮13、第四车轮14同时动力连接,进而减少单独的增程电机的设置,同时实现四个车轮可分别通过电机进行驱动,提升脱困能力,以及在第一电机21进行发电时,仍能够保证各个车轮的有效驱动,降低设置成本的同时保证车辆在发电过程中的动力性,提高车辆轻量化,使用效果更好,适用范围更广。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传动***100还包括第二差速器6,第三车轮13连接有第三轮轴33,第四车轮14连接有第四轮轴34,第二差速器6的一侧半轴与第三轮轴33相连,且第二差速器6的另一侧半轴与第四轮轴34相连,第三电机23与第二差速器6动力连接。
具体的,动力传动***100还设置有第二差速器6,且第三车轮13连接有第三轮轴33,第四车轮14连接有第四轮轴34,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轮轴33和第四轮轴34可为沿车辆的横向正对设置的两个轮轴,如第三轮轴33和第四轮轴34中的一个为右前轮轴,且另一个为左前轮轴,或者第三轮轴33和第四轮轴34中的一个为右后轮轴,且另一个为左后轮轴。
且第二差速器6的一侧半轴与第三轮轴33相连,第二差速器6的另一侧半轴与第四轮轴34相连,即第二差速器6设置有两连接轴,第二差速器6的第二左侧半轴可与第三车轮13相连,第二差速器6的第二右侧半轴可与第四车轮14相连,或第二差速器6的第二右侧半轴可与第三车轮13相连,第二差速器6的第二左侧半轴可与第四车轮14相连,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轮轴33为右后轮轴,第四轮轴34为左后轮轴,且第二差速器6的第二左侧半轴与左后轮轴相连,第二差速器6的第二右侧半轴可与右后轮轴相连,其中,第三电机23同时与第三轮轴33以及第四轮轴34动力连接。
由此,在车辆行驶时,可通过第二差速器6使第三电机23同时与第三轮轴33以及第四轮轴34进行动力连接,此时,第三电机23可同时驱动第三轮轴33以及第四轮轴34转动,实现使用一个电机对第三车轮13和第四车轮14的驱动,降低设置成本,提高车辆轻量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传动***100还包括第一输入轴35,第一输入轴35上空套有第一同轴齿轮组和第二同轴齿轮组,第一输入轴35与第二差速器6动力连接,第一同轴齿轮组和第二同轴齿轮组分别与第三电机23动力连接;第一输入轴35设有第四同步器44,第四同步器44用于将第一输入轴35与第一同轴齿轮组或第二同轴齿轮组动力连接。
具体的,如图1所示,动力传动***100还设置有第一输入轴35,第三电机23可通过第一输入轴35与第二差速器6动力相连,进而可通过第三电机23驱动第三轮轴33以及第四轮轴34,第一输入轴35上空套有第一同轴齿轮组和第二同轴齿轮组,且第一同轴齿轮组和第二同轴齿轮组分别与第三电机23动力连接,即第三电机23可与第一同轴齿轮组动力连接,也可与第二同轴齿轮组动力相连。
进一步的,第一输入轴35设有第四同步器44,第四同步器44用于将第一输入轴35与第一同轴齿轮组或第二同轴齿轮组动力连接,即当第四同步器44右移时可使第一同轴齿轮组与第一输入轴35动力连接,当第四同步器44左移时可使第二同轴齿轮组与第一输入轴35动力连接,进而通过第四同步器44实现通过不同的同轴齿轮组向第一输入轴35输入动力,其中,第一同轴齿轮组和第二同轴齿轮组齿轮大小不同,使得第三电机23通过第一同轴齿轮组输出的速比与第三电机23通过第二同轴齿轮组输出的速比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同轴齿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传动齿轮352和第二传动齿轮353,第二同轴齿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三传动齿轮354和第四传动齿轮355,第三电机23连接有第三电机齿轮231和第四电机齿轮232;其中,第四同步器44用于将第一传动齿轮352或第三传动齿轮354与第一输入轴35选择性地动力连接,第三电机齿轮231与第二传动齿轮353啮合,第四电机齿轮232与第四传动齿轮355啮合。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三电机齿轮231和第四电机齿轮232设于第三电机23的电机轴,且与该电机轴固定相连,以使第三电机23可驱动第三电机齿轮231和第四电机齿轮232转动,同时,第第一传动齿轮352、第二传动齿轮353、第三传动齿轮354和第四传动齿轮355连接于第三电机23和第二差速器齿轮61之间,以使第三电机23能够驱动第二差速器6转动,利于驱动第三轮轴33以及第四轮轴34转动。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传动齿轮352和第二传动齿轮353的齿轮大小不同,同时,第三电机齿轮231与第四电机齿轮232的大小也不同,如图1所示,第三电机齿轮231与第二传动齿轮353啮合,第二传动齿轮353的外径大于第一传动齿轮352的外径,当第四同步器44右移时,第一传动齿轮352与第一输入轴35动力连接,从而使得第三电机齿轮231通过第二传动齿轮353和第一传动齿轮352进行动力传递后,可实现一定速比的输出,从而实现第三车轮13以及第四车轮14的有力驱动,且实现从第三电机齿轮231到第二差速器齿轮61的动力方向的改变。
同时,第四电机齿轮232与第四传动齿轮355啮合,第四传动齿轮355的外径大于第三传动齿轮354的外径,当第四同步器44左移时,第三传动齿轮354与第一输入轴35动力连接,从而使得第四电机齿轮232通过第四传动齿轮355和第三传动齿轮354进行动力传递后,可实现一定速比的输出,从而实现第三车轮13以及第四车轮14的有力驱动,且实现从第三电机齿轮231到第二差速器齿轮61的动力方向的改变。
其中,由于第一传动齿轮352和第二传动齿轮353的齿轮大小不同,且第三电机齿轮231与第四电机齿轮232的大小也不同,进而可输出不同速度,实现不同档位对应不同速度,满足不同需求。
且在具体地设置时,第一传动齿轮352、第二传动齿轮353、第三传动齿轮354和第四传动齿轮355沿车辆的横向间隔开布置,且第一传动齿轮352、第二传动齿轮353、第三传动齿轮354和第四传动齿轮355沿车辆的纵向布置于第三电机23和第二差速器齿轮61之间,以合理地利用车辆在纵向上的空间,避免车辆的横向安装空间过于紧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差速器6设有第二差速器齿轮61,第一输入轴35设有第一连接齿轮351,第一连接齿轮351与第二差速器齿轮61啮合。
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二差速器6设置有第二差速器齿轮61,且第一输入轴35设置有第一连接齿轮351,第一连接齿轮351固定于第一输入轴35背离齿轮组的一端,第一连接齿轮351与第二差速器齿轮61啮合,即当第一输入轴35转动时,第一连接齿轮351可同时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一连接齿轮351啮合的第二差速器齿轮61转动,以使第二差速器6带动第三轮轴33以及第四轮轴34转动。
进一步的,当第四同步器44左移时,第一传动齿轮352与第一输入轴35动力连接,第三电机齿轮231与第二传动齿轮353啮合,进而通过第一传动齿轮352带动第一输入轴35转动,使得第一连接齿轮351带动第二差速器齿轮61转动,以使第二差速器6带动第三轮轴33以及第四轮轴34转动,当第四同步器44右移时,第三传动齿轮354与第一输入轴35动力连接,第四电机齿轮232与第四传动齿轮355啮合,进而通过第三传动齿轮354带动第一输入轴35转动,使得第一连接齿轮351带动第二差速器齿轮61转动,以使第二差速器6带动第三轮轴33以及第四轮轴34转动,进而可输出不同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传动***100还包括第一差速器5,第一差速器5设有第一差速器壳55,第一车轮11连接有第一轮轴31,第二车轮12连接有第二轮轴32,第一差速器5的一侧半轴与第一轮轴31选择性地相连,且第一差速器5的另一侧半轴与第二轮轴32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32可为沿车辆的横向正对设置的两个轮轴,如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32中的一个为右前轮轴,且另一个为左前轮轴,或者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32中的一个为右后轮轴,且另一个为左后轮轴。
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轮轴31为右前轮轴,第二轮轴32为左前轮轴,且第一差速器5的第一左侧半轴51与左前轮轴选择性地相连,第一差速器5的右侧半轴52可与右前轮轴相连,其中,第一电机21与第一轮轴31选择性地动力连接,第二电机22与第一差速器壳55动力连接。
由此,在第一电机21不发电时,可与第一轮轴31进行动力连接,第一轮轴31与第一差速器5的右侧半轴52断开,第二电机22与第一差速器壳55相连,此时,第一电机21可驱动第一轮轴31转动,第二电机22可通过第一差速器5带动第二轮轴32转动,使得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32同时处于转动状态,实现第一车轮11和第二车轮12的驱动。在此过程中,增程器24不工作,且增程器24与第一电机21之间的动力断开。
而在第一电机21发电时,第一电机21与第一轮轴31之间的动力断开,第二电机22与第一差速器壳55动力连接,此时,第一差速器壳55与第一差速器5的第一左侧半轴51、右侧半轴52均处于连接状态,且第一差速器5的第一左侧半轴51可与第二轮轴32相连,第一差速器5的第一右侧半轴52可与第一轮轴31相连,以使第二电机22可通过第一差速器5同时驱动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32,实现动力驱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传动***100还包括第一同步器41、第二同步器42、第三同步器43,第一同步器41用于将第一电机21与增程器24选择性地动力连接,第二同步器42用于将第一电机21与第一轮轴31选择性地动力连接以及用于将第一轮轴31与第一差速器5的一侧半轴选择性地锁止,即可通过第一同步器41控制第一电机21与增程器24之间的动力连接状态,同时,可通过第二同步器42控制第一电机21与第一轮轴31之间、第一轮轴31与第一差速器5的一侧半轴的连接状态。
第三同步器43用于将第一差速器壳55与第一差速器5的一侧半轴选择性地锁止,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差速器壳55与第一差速器5的一侧半轴分离时,第一差速器5的两侧半轴可相对转动,实现差速作用,而在第一差速器壳55与第一差速器5的一侧半轴连接时,第一差速器5的两侧半轴相对锁止且作为一个整体转动。
具体地,在通过第一电机21进行动力发电时,可通过第一同步器41将第一电机21与增程器24进行动力连接,同时,第二同步器42将第一电机21与第一轮轴31进行动力断开,同时第二同步器42将第一轮轴31与第一差速器5的右侧半轴52进行连接,第三同步器43将第一差速器壳55与第一差速器5的右侧半轴52分离,以使第二电机22可通过第一差速器5分别驱动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32,实现第一车轮11和第二车轮12的驱动,且使得第一电机21仅用于发电。
在第一电机21进行第一车轮11的动力驱动时,通过第一同步器41将第一电机21与增程器24进行动力断开,第二同步器42将第一电机21与第一轮轴31进行动力连接且使得第一轮轴31与第一差速器5的右侧半轴52分离,第三同步器43将第一差速器壳55与第一差速器5的右侧半轴52锁止,第二电机22与第一差速器壳55动力连接,使得第一电机21输出的动力用于驱动第一车轮11转动,第二电机22输出的动力用于驱动第二车轮12转动。
由此,在通过第一电机21进行发电或驱动第一车轮11时,均可保证对第一电机21的动力要求较低,减小第一电机21的负载,利于延长第一电机21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机21连接有第一电机齿轮211,增程器24的输出轴套设有增程齿轮241,增程齿轮241与第一电机齿轮211啮合,第一同步器41用于将增程齿轮241与输出轴选择性地结合或断开;如图1所示,第一电机21的电机轴外设有第一电机齿轮211,第一电机21在进行动力输出时电机轴可带动第一电机齿轮211转动,增程齿轮241套设于增程器24的输出轴外且与增程器24的输出轴为空套配合,同时,第一同步器41套设于增程器24的输出轴外,第一同步器41可相对于增程器24的输出轴运动,以将增程器24的输出轴与增程齿轮241选择性地动力连接。
和/或,第一电机21连接有第一电机齿轮211,第一轮轴31设有第一输出齿轮311,第一输出齿轮311与第一电机齿轮211动力连接,第二同步器42用于将第一输出齿轮311与第一轮轴31选择性地结合或断开。如图1所示,第一电机21的电机轴外设有第一电机齿轮211,第一电机21在进行动力输出时电机轴可带动第一电机齿轮211转动,同时,第一输出齿轮311套设于第一轮轴31外且与第一轮轴31为空套配合,同时,第二同步器42套设于第一轮轴31外,第二同步器42可相对于第一轮轴31运动,以将第一轮轴31与第一输出齿轮311选择性地动力连接。
以及,如图1所示,在第一差速器5的另一侧半轴外套设有锁止齿轮53,锁止齿轮53与第一差速器5的第一差速器齿轮54同轴分布,第三同步器43套设于第一差速器5的另一侧半轴外,以使第三同步器43可将锁止齿轮53与第一差速器5的另一侧半轴选择性地锁止,从而使得第一差速器壳55与第一差速器5的另一侧半轴的锁止,利于实现第一差速器5的两侧半轴的差速解锁和锁止。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发电模式时,可将第一同步器41朝左移动,以使第一同步器41将增程齿轮241与增程器24的输出轴进行动力连接,同时,第二同步器42朝左移动,以使第二同步器42将第一输出齿轮311与第一轮轴31动力断开,且第二同步器42将第一轮轴31与第一差速器5的另一侧轮轴连接,第三同步器43朝左运动,将第一差速器壳55与第一差速器5的另一侧半轴分离,使得第一差速器5的两侧半轴可差速转动,进而通过第二电机22同时驱动第一车轮11和第二车轮12;此时,增程器24开启运行,增程器24的动力可通过其输出轴传递至增程齿轮241,增程齿轮241与第一电机齿轮211啮合以将动力传递至第一电机齿轮211,进而驱动第一电机21运行开启发电,实现发电作用,且第一输出齿轮311空转,不会进行动力输出,保证发电动力充足。
在第一电机21处于驱动车轮模式时,可将第一同步器41朝右移动,以使第一同步器41将增程齿轮241与增程器24的输出轴进行动力分离,同时,第二同步器42朝右移动,以使第二同步器42将第一输出齿轮311与第一轮轴31动力连接,且第二同步器42将第一轮轴31与第一差速器5的另一侧轮轴分离,第三同步器43朝右运动,将第一差速器壳55与第一差速器5的另一侧半轴锁止。此时,增程器24停止运行,第一电机21开启运行且输出驱动力,第一电机齿轮211能够带动第一输出齿轮311转动,且第一输出齿轮311通过第二同步器42带动第一轮轴31转动,第一电机21实现对第一车轮11的驱动,第二电机22驱动第二车轮12转动,且增程齿轮241处于空转,不会朝向增程器24逆向发力,保证对第一车轮11驱动的动力充足。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传动***100还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五传动齿轮312和第六传动齿轮313,第五传动齿轮312与第一电机齿轮211啮合,第六传动齿轮313与第一输出齿轮311啮合,以使第一电机齿轮211和第一输出齿轮311可通过第五传动齿轮312和第六传动齿轮313进行动力传递。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五传动齿轮312和第六传动齿轮313的齿轮大小不同,且如图1所示,第五传动齿轮312的外径大于第六传动齿轮313的外径,从而使得第一电机齿轮211通过第五传动齿轮312和第六传动齿轮313进行动力传递后,可实现一定速比的输出,从而实现第一车轮11的有力驱动,且实现从第一电机齿轮211到第一输出齿轮311的动力方向的改变。
且在具体地设置时,第五传动齿轮312和第六传动齿轮313沿车辆的横向间隔开布置,且第五传动齿轮312、第六传动齿轮313沿车辆的纵向布置于第一电机齿轮211和第一输出齿轮311之间,以合理地利用车辆在纵向上的空间,避免车辆的横向安装空间过于紧凑。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传动***100还包括第七传动齿轮321和第八传动齿轮322,第七传动齿轮321和第八传动齿轮322同轴设置,第二电机22连接有第二电机齿轮221,第一差速器5可设有第一差速器齿轮54,第七传动齿轮321与第二电机齿轮221啮合,第八传动齿轮322与第一差速器齿轮54啮合。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二电机齿轮221设于第二电机22的电机轴,且与该电机轴固定相连,以使第二电机22可驱动第二电机齿轮221转动,同时,第七传动齿轮321和第八传动齿轮322动力连接于第二电机齿轮221和第一差速器齿轮54之间,以使第二电机22能够驱动第一差速器壳55转动,利于驱动第二轮轴32以及第一轮轴31转动。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七传动齿轮321和第八传动齿轮322的齿轮大小不同,且如图1所示,第七传动齿轮321的外径大于第八传动齿轮322的外径,从而使得第二电机齿轮221通过第七传动齿轮321和第八传动齿轮322进行动力传递后,可实现一定速比的输出,从而实现第二车轮12的有力驱动,且实现从第二电机齿轮221到第一差速器齿轮54的动力方向的改变。
且在具体地设置时,第七传动齿轮321和第八传动齿轮322沿车辆的横向间隔开布置,且第七传动齿轮321和第八传动齿轮322沿车辆的纵向布置于第二电机齿轮221和第一差速器齿轮54之间,以合理地利用车辆在纵向上的空间,避免车辆的横向安装空间过于紧凑。
和/或,第一轮轴31的轴线与第二轮轴32的轴线重合,即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32在车辆的横向上正对设置,换言之,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32中的一个可设置为左前轮轴、另一个可设置为右前轮轴,或者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32中的一个可设置为左后轮轴、另一个可设置为右后轮轴,即用于实现前侧两个车轮的驱动,或者用于实现后侧两个车轮的驱动。
且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22分别位于第二轮轴32的前后两侧,其中,第二轮轴32沿车辆的横向延伸,由此,可将第一电机21位于第二轮轴32的前侧,且将第二电机22位于第二轮轴32的后侧,或者将第一电机21位于第二轮轴32的后侧,且将第二电机22位于第二轮轴32的前侧。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轮轴31为右前轮轴,第二轮轴32为左前轮轴,且第一电机21位于第二轮轴32的前方,第二电机22位于第二轮轴32的后方,从而使得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22分别可利用第二轮轴32前后方向上的空间,使得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22的布置相对分散,不会过于紧凑的安装。
其中,在具体实施时,可在前轮轴与后轮轴均设置差速锁,也可仅前轮轴设置差速锁,或仅后轮轴设置差速锁,还可前轮轴与后轮轴均不设置差速锁,满足不同配置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车轮11和第二车轮12均设置为前车轮,第三车轮13和第四车轮14均设置为后车轮,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22可用于驱动两个前车轮转动,第三电机23可用于同时驱动两个后车轮转动。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车轮11为右前车轮,第二车轮12为左前车轮,第三车轮13为右后车轮,第四车轮14为左后车轮,对应地,第一轮轴31为右前轮轴,第二轮轴32为左前轮轴,第三轮轴33为右后轮轴,第四轮轴34为左后轮轴。
由此,第一电机21可用于驱动右前车轮转动,也可用于配合增程器24实现动力发电,同时,第二电机22可用于驱动左前车轮转动,也可同时驱动左前车轮和右前车轮转动,第三电机23用于驱动右后车轮转动,同时可用于驱动左后车轮转动,从而可通过三个电机驱动四个车轮转动,结构简单,可降低设置成本,提高车辆轻量化。
和/或,增程器24和第一电机21均位于前轮轴的前方,第二电机22位于前轮轴和后轮轴之间,即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轮轴31和第二轮轴32均为前轮轴,第一轮轴31为右前轮轴,第二轮轴32为左前轮轴,同时,第三轮轴33和第四轮轴34均为后轮轴,第三轮轴33为右后轮轴,第四轮轴34为左后轮轴。
由此,增程器24和第一电机21均位于车辆的前部区域,利于缩短第一电机21与第一轮轴31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同时,可减少增程器24与第一电机21之间的动力传递件,实现有效地发电和驱动的设置。同时,第二电机22位于车辆的中部区域,使得第二电机22能够与第二轮轴32之间保持较短的动力路径,且第二电机22不需与增程器24和第一电机21均紧凑地安装于车辆的前部区域,很好地利用车辆的中部空间,避免车辆的前部区域拥挤。
和/或,如图1所示,第三电机23位于前轮轴和后轮轴之间,换言之,第三电机23位于车辆的中部区域,如此,不仅利于减小第三电机23和第三轮轴33以及第四轮轴34之间的间距,且能够更好地利用车辆的中部空间,可以理解的时,在车辆的纵向上,中部空间的纵向长度大于前部区域的空间,且大于后部区域的空间,从而使得动力传动***100的主要部件能够更大化地利用车辆中部空间,使得车辆各部的紧凑度相对均衡,实现各个部件位置的合理布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项的动力传动***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增程器24以及将第三电机23分别与第三车轮13、第四车轮14同时动力连接,进而减少单独的增程电机的设置,以及在第一电机21进行发电时,仍能够保证各个车轮的有效驱动,降低设置成本的同时保证车辆在发电过程中的动力性,提高车辆轻量化,使用效果更好,适用范围更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动力传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车轮、第二车轮、第三车轮和第四车轮;
第一电机和增程器,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为与所述第一车轮或所述增程器动力连接;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车轮动力连接或在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增程器动力连接时同时与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动力连接;
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分别与所述第三车轮、所述第四车轮同时动力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差速器,所述第三车轮连接有第三轮轴,所述第四车轮连接有第四轮轴,所述第二差速器的一侧半轴与所述第三轮轴相连,且所述第二差速器的另一侧半轴与所述第四轮轴相连,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第二差速器动力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上空套有第一同轴齿轮组和第二同轴齿轮组,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第二差速器动力连接,所述第一同轴齿轮组和所述第二同轴齿轮组分别与所述第三电机动力连接;
所述第一输入轴设有第四同步器,所述第四同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第一同轴齿轮组或所述第二同轴齿轮组动力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传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轴齿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同轴齿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三传动齿轮和第四传动齿轮,所述第三电机连接有第三电机齿轮和第四电机齿轮;
其中,所述第四同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或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入轴选择性地动力连接,所述第三电机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四电机齿轮与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传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差速器设有第二差速器齿轮,所述第一输入轴设有第一连接齿轮,所述第一连接齿轮与所述第二差速器齿轮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差速器,所述第一差速器设有第一差速器壳,所述第一车轮连接有第一轮轴,所述第二车轮连接有第二轮轴,所述第一差速器的一侧半轴与所述第一轮轴选择性地相连,且所述第一差速器的另一侧半轴与所述第二轮轴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轮轴选择性地动力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差速器壳动力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传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同步器、第二同步器、第三同步器,所述第一同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增程器选择性地动力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轮轴选择性地动力连接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轮轴与所述第一差速器的一侧半轴选择性地锁止,所述第三同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差速器壳与所述第一差速器的一侧半轴选择性地锁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传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有第一电机齿轮,所述增程器的输出轴套设有增程齿轮,所述增程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同步器用于将所述增程齿轮与所述输出轴选择性地结合或断开;
和/或,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有第一电机齿轮,所述第一轮轴设有第一输出齿轮,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齿轮动力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所述第一轮轴选择性地结合或断开;
和/或,所述第一轮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轮轴的轴线重合,且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轮轴的前后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均设置为前车轮,所述第三车轮和所述第四车轮均设置为后车轮;
和/或,所述增程器和所述第一电机均位于前轮轴的前方,所述第二电机位于前轮轴和后轮轴之间;
和/或,所述第三电机位于前轮轴和后轮轴之间。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动***。
CN202323222870.7U 2023-11-28 2023-11-28 动力传动***和车辆 Active CN2211881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22870.7U CN221188114U (zh) 2023-11-28 2023-11-28 动力传动***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22870.7U CN221188114U (zh) 2023-11-28 2023-11-28 动力传动***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88114U true CN221188114U (zh) 2024-06-21

Family

ID=91494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222870.7U Active CN221188114U (zh) 2023-11-28 2023-11-28 动力传动***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881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8568B (zh) 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WO2021093305A1 (zh) 减速器、电动汽车的驱动***及电动汽车
WO2022012314A1 (zh) 后驱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
WO2023232065A1 (zh) 混合动力总成及车辆
WO2024001918A1 (zh) 混合动力驱动***、变速箱及车辆
CN221188114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CN221233469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CN221188116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CN221188117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CN214874200U (zh) 车辆的动力驱动***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5257344A (zh) 驱动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21188115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CN221233467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CN221233470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CN221233466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CN221233471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CN221188120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CN221233472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CN221233468U (zh) 动力传动***和车辆
CN220204548U (zh) 混合动力变速器、动力总成及车辆
CN111216538A (zh) 一种混合动力***及车辆
CN221315780U (zh) 动力***及车辆
CN218616214U (zh) 驱动***及车辆
CN211519237U (zh) 一种单行星排耦合双电机的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219969394U (zh) 车辆的动力***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