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44277U - 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44277U
CN220544277U CN202322117636.1U CN202322117636U CN220544277U CN 220544277 U CN220544277 U CN 220544277U CN 202322117636 U CN202322117636 U CN 202322117636U CN 220544277 U CN220544277 U CN 220544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onnector
connector
extension arm
connector assembly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176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贤昌
张君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44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442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包含一线端连接器、一板端连接器及一操作件。该线端连接器包含一基座及一延伸管体,该延伸管体侧向形成凸块。该板端连接器包含一本体及一线材连接部,该本体具有一外壳,该外壳形成有内导槽及侧开口。该操作件具有枢转部、第一延伸臂及第二延伸臂。其中,当该板端连接器与该线端连接器于初始状态且该操作件位于解锁位置,该第二延伸臂远离该内导槽,容许该凸块进入该容置空间;当该板端连接器与该线端连接器切换至接合状态,该凸块与该第一延伸臂接触,使该操作件自解锁位置旋转至锁定位置。

Description

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具有线端连接器及板端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车辆的电动化及智能化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中所使用的车用电连接器常常需要拥有高可靠性及防水性能。车用电连接器主要用于电子信号及电源的传输,尤其是现有的大电流的车用电连接器组件,可能采取的设计包含将电连接器的接口部分设计成具有防水性能的结构,例如于连接器的导线端或板端单独使用橡胶密封环或紧固装置来保护接口位置,或是使用防水胶或密封胶来封闭电路板及导线,以避免水或灰尘的侵入内部,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长期稳定性。另外,大电流的电连接器还须注意是否具有无法轻易开启的特性,若可轻易开启可能导致使用者操作上具有危险性。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用的连接器组件,以解决背景技术所面临连接器松紧程度或防水性能不足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含线端连接器及板端连接器的插接组合,板端连接器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其中板端与线端以及板端与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处分别包含橡胶密封圈,具有防水防尘等功效,不需额外点胶;此外,操作件的延伸臂及线端连接器壳体的侧开口具有特殊形状的相互配合设计,来达到更佳的作动方式,可供连接器达到有效紧迫,且操作过程更加直观且具有防误操作的效果。由此,当线端连接器与印刷电路板端的连接器组装时,可紧固结合连接器并避免产生容易开启的情形。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披露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含一板端连接器、一线端连接器以及一操作件。该板端连接器包含一基座及一延伸管体,该延伸管体连接于该基座,该延伸管体侧向形成凸块。该线端连接器包含一本体及一线材连接部。该本体用以套设于该延伸管体,该本体具有一外壳,该外壳形成有内导槽及侧开口,该内导槽形成于该外壳的内侧,该侧开口具有一枢转区及一作动区。该线材连接部自该本体延伸。该操作件枢设于该线端连接器且能够在一锁定位置及一解锁位置之间切换,该操作件具有枢转部、第一延伸臂及第二延伸臂,该枢转部设置于该枢转区,该第一延伸臂及该第二延伸臂设置于该作动区且共同定义一容置空间。其中,当该板端连接器与该线端连接器于一初始状态且该操作件位于该解锁位置,该第二延伸臂远离该内导槽,容许该凸块沿该内导槽进入该容置空间;当该板端连接器与该线端连接器自该初始状态切换至一接合状态,该凸块与该第一延伸臂接触,使该操作件以该枢转部为中心自该解锁位置旋转至该锁定位置。
于一实施例中,该内导槽与该作动区相连通,当该板端连接器与该线端连接器自该初始状态切换至该接合状态同时该操作件以该枢转部为中心自该解锁位置旋转至该锁定位置,该凸块经由该内导槽进入该容置空间后,随该第一延伸臂及该第二延伸臂于该作动区中移动。
于一实施例中,该操作件包含两侧杆及连接于所述侧杆的一横杆,该枢转部、该第一延伸臂及该第二延伸臂形成于所述侧杆上。
于一实施例中,该外壳具有一第一卡勾部,该横杆具有一第二卡勾部,当该操作件位于该锁定位置,该第一卡勾部与该第二卡勾部相互卡合。
于一实施例中,该外壳形成两第一定位凹槽及两第二定位凹槽,该操作件具有两定位凸点,当该操作件于该解锁位置,该定位凸点卡合于该第一定位凹槽,当该操作件于该锁定位置,该定位凸点卡合于该第二定位凹槽。
于一实施例中,该基座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该上表面设有一上胶圈,该下表面设有一下胶圈。
于一实施例中,该基座设置于一机壳与一电路板之间,该上表面朝向该机壳且该上胶圈紧密贴合于该机壳,该下表面朝向该电路板且该下胶圈紧密贴合于该电路板。
于一实施例中,该机壳具有一开孔,该延伸管体自该开孔向外延伸,该上胶圈环绕该开孔。
于一实施例中,该板端连接器进一步包含端子,所述端子电性连接至该电路板,该下胶圈环绕所述端子。
于一实施例中,该线端连接器进一步包含一弹性阻隔环,当该板端连接器与该线端连接器处于该接合状态,该弹性阻隔环与该延伸管体紧配合。
在参阅附图及随后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此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便可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以及本实用新型的手段及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机壳及电路板组合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及电路板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及电路板于另一方向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板端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板端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线端连接器及操作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线端连接器及操作件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于初始状态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于初始状态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自初始状态切换至接合状态的侧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于接合状态的侧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于初始状态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自初始状态切换至接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于接合状态的剖视图;及
图1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连接器组件
200 机壳
2001 开孔
300 电路板
1 板端连接器
11 基座
111 上表面
1111 上胶圈
112 下表面
1121 下胶圈
12 延伸管体
121 凸块
13 端子
2 线端连接器
21 本体
211 外壳
2111 内导槽
2112 侧开口
21121 枢转区
21122 作动区
2113 第一卡勾部
2114 第一定位凹槽
2115 第二定位凹槽
22 线材连接部
23 弹性阻隔环
3 操作件
31 枢转部
32 第一延伸臂
33 第二延伸臂
34 侧杆
35 横杆
351 第二卡勾部
36 定位凸点
C 容置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须在如实施例所述的任何特定的环境、应用或特殊方式方能实施。因此,涉及实施例的说明仅为阐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需说明,以下实施例及附图中,与本实用新型非直接相关的部分元件已省略而未绘示,且附图中各元件间的尺寸关系仅为求容易了解,并非用以限制实际比例。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100设置于机壳200及电路板300的示意图。图2及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件100及电路板300的***图。连接器组件100固设于电路板300上,且机壳200供部分地连接器组件100设置。连接器组件100包含一板端连接器1、一线端连接器2以及一操作件3,其中线端连接器2套设于板端连接器1,操作件3枢设于线端连接器2上,施加外力旋转操作件3或搭配操作线端连接器2,可带动线端连接器2于板端连接器1上来回滑动。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板端连接器1包含一基座11、一延伸管体12及两端子13,延伸管体12延伸连接于基座11,延伸管体12侧向形成两凸块121。基座11设置于机壳200与电路板300之间,具有一上表面111及一下表面112,分别形成于基座11的相对两侧面。上表面111朝向机壳200,可供板端连接器1抵靠机壳200,且上表面111设有一上胶圈1111紧密贴合于机壳200。下表面112朝向电路板300,可供板端连接器1抵靠电路板300,且下表面112设有一下胶圈1121紧密贴合于电路板300。
机壳200具有一开孔2001,当机壳200固设于板端连接器1时,延伸管体12自开孔2001向外延伸,而上胶圈1111环绕开孔2001。同时地,所述端子13电性连接电路板300,且下胶圈1121环绕端子13。详细而言,于本实施例中的上胶圈1111、下胶圈1121可选用橡胶材料,上胶圈1111可供机壳200与板端连接器1的一侧紧迫连接,避免水气或灰尘自机壳200位置进入内部,下胶圈1121可供电路板300及板端连接器1的另一侧紧迫连接,以进一步隔绝电路板300与板端连接器1之间可能的水气或灰尘,使上下位置皆具有密封效果。须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端子以两个作为例示,其数量可依据实际需求调整,在此不作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线端连接器2包含一本体21及一线材连接部22。本体21用以套设于延伸管体12,线材连接部22自本体21往外延伸并可供导线穿设。本体21具有一外壳211,其中外壳211具有两内导槽2111、两侧开口2112、一第一卡勾部2113、两第一定位凹槽2114、以及两第二定位凹槽2115。两内导槽2111形成于外壳211相对的内侧面,供延伸管体12的凸块121滑动。侧开口2112分别形成于外壳211的相对两侧,且具有一枢转区21121及一作动区21122,内导槽2111与作动区21122相连通。第一定位凹槽2114及第二定位凹槽2115形成于外壳211的同一侧(另一第一定位凹槽2114及另一第二定位凹槽2115形成于外壳211的相对另一侧)。
请一并参阅图8及图16,线端连接器2还包含一弹性阻隔环23,环绕于线端连接器2中。当板端连接器1与线端连接器2接合时,弹性阻隔环23与板端连接器1的延伸管体12紧配合,此时弹性阻隔环23会填满相互套设的板端连接器1与线端连接器2的内部空间,使板端连接器1可紧迫地接合线端连接器2。于本实施例中,弹性阻隔环23可为硅胶件,用作连接器中的密封件,供连接器组件100具有防止灰尘、水和其他杂质进入的效果。
进一步说明操作件3,操作件3枢设于线端连接器2上且可在一锁定位置及一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如图6及图7所示,操作件3具有两枢转部31、两第一延伸臂32以及两第二延伸臂33,枢转部31设置于侧开口2112的枢转区21121,第一延伸臂32及第二延伸臂33设置于侧开口2112的作动区21122,且第一延伸臂32及第二延伸臂33共同定义一容置空间C。
此外,操作件3还包含两侧杆34、一横杆35及两定位凸点36。枢转部31、第一延伸臂32及第二延伸臂33形成于侧杆34上。横杆35连接于两侧杆34之间且具有一第二卡勾部351。定位凸点36形成于侧杆34的内侧面,当操作件3位于解锁位置时,定位凸点36卡合于第一定位凹槽2114,此时外壳211的第一卡勾部2113与横杆35的第二卡勾部351不相互干涉。当操作件3位于锁定位置时,定位凸点36卡合于第二定位凹槽2115,此时外壳211的第一卡勾部2113与横杆35的第二卡勾部351相互卡合,供板端连接器1及线端连接器2紧密接合。定位凸点36与第一定位凹槽2114或第二定位凹槽2115的卡合,可让使用者直观的感受到定位手感。
以下详细说明连接器组件100的作动关系。如图9至图15所示,当板端连接器1与线端连接器2于一初始状态且操作件3位于解锁位置时,定位凸点36卡合于第一定位凹槽2114,第二延伸臂33远离内导槽2111,以容许凸块121沿内导槽2111进入容置空间C(参图10及图13)。当板端连接器1与线端连接器2自初始状态切换至接合状态的过程中,凸块121与第一延伸臂32接触后,凸块121会推抵第一延伸臂32使操作件3随之旋转作动(参图11及图14),使用者也可辅助施力于横杆35,协助板端连接器1与线端连接器2的相互靠紧接合、以及操作件3的同步旋转。凸块121经由内导槽2111进入容置空间C后,随第一延伸臂32及第二延伸臂33于作动区21122中移动,此时凸块121可由作动区21122的最低位置移动至最高位置,且定位凸点36自第一定位凹槽2114切换并卡合至第二定位凹槽2115,并使操作件3以枢转部31为中心自解锁位置旋转至锁定位置(参图12及图15)。换言之,当板端连接器1与线端连接器2自初始状态切换为接合状态时,第二延伸臂33若先干涉抵靠凸块121时,则线端连接器2及操作件3无法继续作动。因此,第二延伸臂33具有限位及止挡作用,同时具有防误操作的效果。
同样地,当欲将板端连接器1与线端连接器2自接合状态解除时,先使第一卡勾部2113与第二卡勾部351相互脱离,然后施力使操作件3逐渐从锁定位置转动至解锁位置,此时凸块121会先在容置空间C中随第一延伸臂32及第二延伸臂33移动,然后随着操作件3的旋转,第二延伸臂33会逐渐让位至远离内导槽2111(即,在附图的垂直方向上第二延伸臂33与内导槽2111不重叠),使凸块121得以脱离容置空间C并进入内导槽2111中,最后板端连接器1与线端连接器2可以脱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件包含板端连接器、线端连接器及操作件的组合,经由操作件上特殊设计的侧开口形状、第一及第二延伸臂,与板端连接器的凸块结合作动,可供大电流的连接器组件接合地更加紧密,且板端连接器上下表面皆包含橡胶密封件,一方面可减少产品组装时使用防水胶或密封胶的点胶步骤,一方面具有双面防水的功效。由此,可达到节省制造成本及增加连接器稳定性的效果。
上述的实施例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板端连接器,包含一基座及一延伸管体,该延伸管体连接于该基座,该延伸管体侧向形成凸块;
一线端连接器,包含:
一本体,用以套设于该延伸管体,该本体具有一外壳,该外壳形成有内导槽及侧开口,该内导槽形成于该外壳的内侧,该侧开口具有一枢转区及一作动区;
一线材连接部,自该本体延伸;
一操作件,枢设于该线端连接器且能够在一锁定位置及一解锁位置之间切换,该操作件具有枢转部、第一延伸臂及第二延伸臂,该枢转部设置于该枢转区,该第一延伸臂及该第二延伸臂设置于该作动区且共同定义一容置空间;
其中,当该板端连接器与该线端连接器于一初始状态且该操作件位于该解锁位置,该第二延伸臂远离该内导槽,容许该凸块沿该内导槽进入该容置空间;当该板端连接器与该线端连接器自该初始状态切换至一接合状态,该凸块与该第一延伸臂接触,使该操作件以该枢转部为中心自该解锁位置旋转至该锁定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内导槽与该作动区相连通,当该板端连接器与该线端连接器自该初始状态切换至该接合状态同时该操作件以该枢转部为中心自该解锁位置旋转至该锁定位置,该凸块经由该内导槽进入该容置空间后,随该第一延伸臂及该第二延伸臂于该作动区中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操作件包含两侧杆及连接于所述侧杆的一横杆,该枢转部、该第一延伸臂及该第二延伸臂形成于所述侧杆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具有一第一卡勾部,该横杆具有一第二卡勾部,当该操作件位于该锁定位置,该第一卡勾部与该第二卡勾部相互卡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形成两第一定位凹槽及两第二定位凹槽,该操作件具有两定位凸点,当该操作件于该解锁位置,该定位凸点卡合于该第一定位凹槽,当该操作件于该锁定位置,该定位凸点卡合于该第二定位凹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该上表面设有一上胶圈,该下表面设有一下胶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设置于一机壳与一电路板之间,该上表面朝向该机壳且该上胶圈紧密贴合于该机壳,该下表面朝向该电路板且该下胶圈紧密贴合于该电路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机壳具有一开孔,该延伸管体自该开孔向外延伸,该上胶圈环绕该开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板端连接器进一步包含端子,所述端子电性连接至该电路板,该下胶圈环绕所述端子。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线端连接器进一步包含一弹性阻隔环,当该板端连接器与该线端连接器处于该接合状态,该弹性阻隔环与该延伸管体紧配合。
CN202322117636.1U 2023-04-27 2023-08-08 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22054427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4054 2023-04-27
TW112204054U TWM645013U (zh) 2023-04-27 2023-04-27 連接器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44277U true CN220544277U (zh) 2024-02-27

Family

ID=88559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17636.1U Active CN220544277U (zh) 2023-04-27 2023-08-08 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245385U (zh)
CN (1) CN220544277U (zh)
TW (1) TWM645013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40206B (zh) * 2023-04-27 2024-04-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5013U (zh) 2023-08-11
JP3245385U (ja) 2024-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842145B2 (ja) コネクタ
KR101177257B1 (ko) 레버식 커넥터
EP117495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20544277U (zh) 连接器组件
US5951317A (en) Accessory connector assembly
US20020081910A1 (en) Communication module connector
JP2008536289A (ja) ロック機構を備えた電気コネクタ
JP3028988B2 (ja) コネクタ
US6638090B2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used for a flexible flat cable
US5425654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am lever lock mechanism
CN220672885U (zh) 连接器组件
US10608375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slider
CN216214504U (zh) 一种具有二阶段解锁功能的连接开关
EP3651177B1 (en) Switch device and opening/closing detection device
TWI840206B (zh) 連接器組件
CN113644501A (zh) 一种具有二阶段解锁功能的连接开关
US6371789B1 (en) Connection apparatus having an improved locking mechanism for maintaining a connection state
TWM627233U (zh) 第一連接器、第二連接器以及連接器組合
CN221226614U (zh) 一种用于电力***的连接器
JP2000299151A (ja) 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
JPH11260456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19321723U (zh) 线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8887746U (zh) 储能连接器
JP716146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20985028U (zh) 锁止件、内壳体、板端和线端连接器、转接线及连接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