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2598U - 一种电驱动壳体及电驱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驱动壳体及电驱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2598U
CN219242598U CN202320243280.3U CN202320243280U CN219242598U CN 219242598 U CN219242598 U CN 219242598U CN 202320243280 U CN202320243280 U CN 202320243280U CN 219242598 U CN219242598 U CN 2192425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
rib plate
shaft
electric driv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432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富强
朱旭
董泽庆
何国新
邓达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Ai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Ai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Ai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Ai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432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25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25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25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驱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驱动壳体及电驱动***,主要包括电机壳体和端盖壳体,所述电机壳体与所述端盖壳体盖合后形成有供轴齿传动组件设置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肋板,所述辅助肋板用于对所述轴齿传动组件转动中带动的润滑油液进行导流。本申请相对于传统技术上独立设置导油管和挡油板的方式而言,设置的所述辅助肋板可以有效地降低电驱动总成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降低组装应用时的零件数量及提高装配效率;同时,通过所述辅助肋板对润滑油液的导流作用,可以使得电驱动总成的内部润滑效果更好,便于提高应用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电驱动壳体及电驱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驱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驱动壳体及电驱动***。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在电驱动总成上的差减速器润滑***,通常为采用导油管和挡油板等零件进行辅助导油和挡油;然而,目前的导油管和挡油板等属于单独的零件,组装时的零件数量较多,使得电驱动总成的内部结构设计更为复杂,装配难度大。而且,目前的导油管和挡油板的反馈方式单一,无法与电驱动总成的传动运动形成良好的关联,整体的冷却润滑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驱动壳体及电驱动***,可以实现对电驱动总成的内部结构进行优化,提高应用经济效益。
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
本申请中提供一种电驱动壳体,包括电机壳体和端盖壳体,所述电机壳体与所述端盖壳体盖合后形成有供轴齿传动组件设置的容纳空间;
所述容纳空间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肋板,所述辅助肋板用于对所述轴齿传动组件转动中带动的润滑油液进行导流。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相对于传统技术上独立设置导油管和挡油板的方式而言,设置的所述辅助肋板可以有效地降低电驱动总成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降低组装应用时的零件数量及提高装配效率;同时,通过所述辅助肋板对润滑油液的导流作用,可以使得电驱动总成的内部润滑效果更好,便于提高应用经济效益。
作为优选,所述轴齿传动组件包括输入轴、传动轴和输出轴;所述输入轴上设置有输入轴齿轮,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输出轴齿轮和差速器;
所述输入轴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且所述输入轴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差速器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输出轴齿轮啮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肋板包括设置在所述输入轴下方的第一肋板,所述第一肋板的一端与壳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一肋板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容纳空间延展;
所述第一肋板上对应所述输入轴呈弯折设置以形成有第一集油槽。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形成的所述第一集油槽可以用于对润滑油液进行收集,从而可以便于对所述输入轴端的相关零件进行冷却润滑。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肋板的延展端设置有弯折段,所述弯折段位于所述传动轴的下方,且所述弯折段的弯折弧度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形状相适配。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的所述弯折段,可以便于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转动的时候带动所述弯折段上的润滑油液,从而带出所述第一集油槽内的润滑油液,以实现对润滑油液的导流,便于提高润滑冷却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肋板包括设置在所述输入轴上方的第二肋板,所述第二肋板呈弯折设置,所述第二肋板的弯折内侧朝向所述第二传动齿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的所述第二肋板,可以用于对飞溅状态下的润滑油液进行阻挡及导流,以提高润滑油液的回流速度和利用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肋板包括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方的第三肋板,所述第三肋板背向所述输出轴形成有第二集油槽;
所述第三肋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所述第三肋板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存在导油间隙。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形成的所述第二集油槽,可以便于对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转动中带出的润滑油液进行收集,以便于润滑油液的再次利用。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肋板包括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方的第四肋板,所述第四肋板的一端衔接设置在所述导油间隙处,所述第四肋板的另一端呈延展设置并位于所述差速器上方。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的所述第四肋板,可以对自所述导油间隙处进入的润滑油液进行收集和导流,以使得收集的润滑油液可以作用于所述差速器的润滑冷却中,提高润滑冷却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肋板包括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方的第五肋板,所述第五肋板背向所述传动轴形成有第三集油槽;
所述第五肋板的一端与壳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五肋板的另一端朝向所述输出轴齿轮设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的所述第五肋板,可以对所述输出轴齿轮转动时带出的润滑油液进行收集,以便于润滑油液的再次利用。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肋板包括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下方的第六肋板,所述第六肋板的一端与壳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六肋板的另一端朝向所述输入轴或所述传动轴呈延伸设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设置的所述第六肋板,可以在壳体的底部形成两个相对阻隔的空间,便于提高润滑油液的使用效果。
本申请中还提供有一种电驱动***,其设置有如上所述的一种电驱动壳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电机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电机壳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端盖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端盖壳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轴齿传动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轴齿传动组件在电机壳体上安装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
1-电机壳体;
2-端盖壳体;
3-轴齿传动组件,31-输入轴,311-输入轴齿轮,32-传动轴,321-第一传动齿轮,322-第二传动齿轮,33-输出轴,331-输出轴齿轮,332-差速器,34-轴承件;
41-第一肋板,411-第一集油槽,412-弯折段,42-第二肋板,43-第三肋板,431-第二集油槽,432-导油间隙,44-第四肋板,45-第五肋板,451-第三集油槽,46-第六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驱动壳体,包括电机壳体1和端盖壳体2,所述电机壳体1与所述端盖壳体2盖合后形成有供轴齿传动组件3设置的容纳空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轴齿传动组件3包括顺次排布设置的输入轴31、传动轴32和输出轴33。其中,所述输入轴31上设置有输入轴齿轮311,所述传动轴32上顺次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321和第二传动齿轮322,所述输出轴33上顺次设置有输出轴齿轮331和差速器332;所述输入轴齿轮311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22啮合连接,且所述输入轴齿轮311、第二传动齿轮322、差速器332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21则与所述输出轴齿轮331啮合连接。
此外,在所述容纳空间内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肋板,以用于对所述轴齿传动组件3转动中带动的润滑油液进行导流。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肋板包括设置的第一肋板41、第二肋板42、第三肋板43、第四肋板44、第五肋板45和第六肋板46。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肋板41的一端与电驱动壳体的内侧壁相连接,另一端则朝向所述容纳空间延展设置,沿所述第一肋板41的延展方向,在所述第一肋板41上顺次设置有第一集油槽411和弯折段412,如图1、2所示。
其中,所述第一集油槽411为通过所述第一肋板41进行弯折而形成,并且弯折的内侧为朝向所述输入轴31设置,此时所述第一集油槽411为位于所述输入轴31的下方,而形成的所述第一集油槽411可以用于对润滑油液进行收集,从而可以便于对所述输入轴31端的相关零件进行冷却润滑。例如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集油槽411的弯折弧度设置为与所述输入轴31端部的轴承件34的径宽值相适配,从而使得回流到所述第一集油槽411内的润滑油液可以对所述输入轴31端部的轴承件34进行润滑冷却,使得运作时通常转速最高的所述输入轴31处的轴承件34可以具有更好的润滑冷却效果。
所述弯折段412设置在所述第一肋板41的延展端,并位于所述传动轴32的下方;本实施例中,所述弯折段412与所述第一集油槽411在连接处为圆滑过渡连接,以便于位于所述第一集油槽411内的润滑油液的流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弯折段412的弯折弧度设置为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22的形状相适配,并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22的下方,如图6所示。此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22的逆时针转动,以对位于所述弯折段412上,以及所述第一集油槽411内的部分润滑油液进行导出,从而实现对所述差速器332进行润滑冷却。
此外,本实施例中设置的所述第一肋板41,还可以在所述输出轴齿轮331进行顺时针转动时,对所述输出轴齿轮331搅起的润滑油液进行阻挡,以避免搅起的润滑油液对所述输入轴齿轮311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22进行二次润滑,避免引起搅油损耗而降低效率。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肋板42设置在所述输入轴31的上方;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二肋板42呈弯折设置,如呈圆弧状,并且所述第二肋板42的弯折内侧为朝向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22。此时,可以通过设置的所述第二肋板42,对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22、输出轴齿轮331逆时针转动时带动而飞溅出的润滑油液进行阻挡,被阻挡下的润滑油液则可以流下至所述输入轴齿轮311上,以对所述输入轴齿轮311进行润滑冷却,提高润滑油液的回流速度和利用效率。
在其他的一些应用实例中,所述第二肋板42亦可以设置为直线状,此时所述第二肋板42的内侧面仍可具有一定的阻挡和导流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肋板43为设置在所述输出轴33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三肋板43背向所述输出轴33形成有第二集油槽431;而形成的所述第二集油槽431,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22进行顺时针转动时,可以实现对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22转动中带出的润滑油液进行收集,而收集后的润滑油液则可以精准地导流至所述差速器332上,以对所述差速器332进行润滑冷却。此外,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22进行逆时针转动时,转动时带动而飞溅出的润滑油液则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集油槽431的背面进行阻挡,此时,仍然可以再次将润滑油液导流到所述差速器332上进行润滑冷却,通过对飞溅出的润滑油液进行再收集和利用,以有效提高所述差速器332处的润滑冷却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肋板4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传动轴32与所述输出轴33之间,而所述第三肋板43的另一端与电驱动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则存在导油间隙432,设置的所述导油间隙432,可以便于部分自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22处飞溅而来的润滑油液通过,从而实现对润滑油液的进一步利用。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输出轴33的上方还设置有所述第四肋板44,所述第四肋板44的一端为衔接设置在所述导油间隙432处,以对自所述导油间隙432处通过的润滑油液进行导流,所述第四肋板44的另一端呈延展设置并位于所述差速器332上方。而作为其中的一种应用示例,所述第四肋板44可以直接延展至对所述输出轴33上的轴承件34进行承挡,此时所述第四肋板44上收集的润滑油液既可作用于所述差速器332的润滑冷却,同时也有部分可以回流到对所述输出轴33上的轴承件34进行润滑冷却,从而提高对所述输出轴33端的润滑冷却效果。
所述第五肋板45设置在所述传动轴32的上方,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肋板45的一端与电驱动壳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五肋板45的另一端朝向所述输出轴齿轮331设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五肋板45背向所述传动轴32形成有第三集油槽451,如图3、4所示。通过设置的所述第五肋板45,可以对所述输出轴齿轮331逆时针转动时带出的润滑油液进行收集,收集后的润滑油液可以流到所述输出轴齿轮331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21的啮合处,提高两者的润滑冷却效果,实现对飞溅出的润滑油液的再次利用。
进一步地,在所述输出轴33的下方设置有所述第六肋板46,所述第六肋板46的一端与电驱动壳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六肋板46的另一端朝向所述输入轴31或所述传动轴32呈延伸设置,如图1-4所示。而设置的所述第六肋板46,可以在电驱动壳体的底部形成两个相对阻隔的空间,以适当隔开所述输出轴齿轮331和吸滤器(图中未示出),使得两边的液面高度不一致,此时吸滤器端的液面高度更高,可以便于确保吸滤器油口位置油液充分;而所述输出轴齿轮331侧的液面高度更低,可以便于降低搅油损失,也可以减少润滑油的用量。
此外,所述第六肋板46为呈倾斜式的设置方式,还可以便于所述输出轴齿轮331在顺时针转动时的飞溅导油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肋板41、第二肋板42、第三肋板43、第四肋板44、第五肋板45和第六肋板46与电驱动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成型。
本实施例中,相对于传统技术上独立设置导油管和挡油板的方式而言,设置的所述第一肋板41、第二肋板42、第三肋板43、第四肋板44、第五肋板45和第六肋板46可以有效地降低电驱动总成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降低组装应用时的零件数量及提高装配效率;同时,通过所述第一肋板41、第二肋板42、第三肋板43、第四肋板44、第五肋板45和第六肋板46对润滑油液的导流作用,可以使得电驱动总成的内部润滑效果更好,便于提高应用经济效益。
此外,主要得益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驱动壳体,本实施例中还提供有一种电驱动***,该电驱动***内即设置有如上所述的一种电驱动壳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也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8)

1.一种电驱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体和端盖壳体,所述电机壳体与所述端盖壳体盖合后形成有供轴齿传动组件设置的容纳空间;
所述轴齿传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传动连接的输入轴、传动轴和输出轴;
所述容纳空间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肋板,所述辅助肋板用于对所述轴齿传动组件转动中带动的润滑油液进行导流;所述辅助肋板包括设置在所述输入轴下方的第一肋板、设置在所述输入轴上方且侧面朝向所述传动轴的第二肋板、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方的第三肋板,所述第一肋板上对应所述输入轴呈弯折设置以形成有第一集油槽,所述第三肋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所述第三肋板背向所述输出轴形成有第二集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上设置有输入轴齿轮,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输出轴齿轮和差速器;
所述输入轴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且所述输入轴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差速器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输出轴齿轮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板的一端与壳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一肋板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容纳空间延展;
所述第一肋板的延展端设置有弯折段,所述弯折段位于所述传动轴的下方,且所述弯折段的弯折弧度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形状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驱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肋板呈弯折设置,所述第二肋板的弯折内侧朝向所述第二传动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驱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肋板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存在导油间隙;
所述辅助肋板包括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方的第四肋板,所述第四肋板的一端衔接设置在所述导油间隙处,所述第四肋板的另一端呈延展设置并位于所述差速器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电驱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肋板包括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方的第五肋板,所述第五肋板背向所述传动轴形成有第三集油槽;
所述第五肋板的一端与壳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五肋板的另一端朝向所述输出轴齿轮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驱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肋板包括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下方的第六肋板,所述第六肋板的一端与壳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第六肋板的另一端朝向所述输入轴或所述传动轴呈延伸设置。
8.一种电驱动***,其特征在于,其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驱动壳体。
CN202320243280.3U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电驱动壳体及电驱动*** Active CN2192425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3280.3U CN219242598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电驱动壳体及电驱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3280.3U CN219242598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电驱动壳体及电驱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2598U true CN219242598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07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43280.3U Active CN219242598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电驱动壳体及电驱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25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38743B (zh) 一种水冷电机前轴承油润滑机构和电机驱动总成
CN109084011B (zh) 一种变速器润滑***
CN111520464B (zh) 一种变速器齿轮箱壳体内的甩油结构及其变速器
CN219242598U (zh) 一种电驱动壳体及电驱动***
CN209458386U (zh) 一种齿轮箱
CN219975310U (zh) 一种自流式润滑装置及减速器
CN109185439A (zh) 一种电动汽车定轴式两档变速箱飞溅润滑***
CN217874008U (zh) 一种多级行星减速电机
EP4361469A1 (en) Speed reducer casing and electric drive assembly
CN115823234A (zh) 混动变速器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5163803A (zh) 电驱总成润滑冷却***和车辆
CN203202181U (zh) 一种减速器及应用其的混合动力总成
CN220706374U (zh) 一种减速器轴承润滑***
JPH0741128U (ja) 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機構
CN113062972A (zh) 一种用于混动变速器的润滑散热装置及方法
JPH0721961Y2 (ja) ギヤケースの潤滑装置
CN110822067A (zh) 传动装置辅助润滑结构及减速器
EP4098869B1 (en) Bearing lubrication structure for a wind power gearbox
EP4325092A1 (en) Gearbox, electric drive assembly system and vehicle
CN219549566U (zh) 一种减速机箱体结构
CN215410060U (zh) 高润滑质量的耐磨损齿轮减速机
CN217381563U (zh) 一种后驱手动变速器润滑***
CN219242614U (zh) 一种变速器差速器轴承润滑结构
CN220668334U (zh) 一种用于风电机齿轮箱的润滑装置
CN214331432U (zh) 一种变速器轴承飞溅润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