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8540U - 包装运输装置及包括其的堆叠单元 - Google Patents

包装运输装置及包括其的堆叠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08540U
CN219008540U CN202320177670.5U CN202320177670U CN219008540U CN 219008540 U CN219008540 U CN 219008540U CN 202320177670 U CN202320177670 U CN 202320177670U CN 219008540 U CN219008540 U CN 2190085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age
packaging
packaged
transporting device
stack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7767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芳
梁霏霏
罗文青
张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7767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085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085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085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包装运输装置及包括其的堆叠单元。包装运输装置包括:第一包装件;以及第二包装件,可拆卸地配接于第一包装件上,且第二包装件上构造形成有多个用于插设待包装件的固定部;其中,第二包装件至少为两种,不同种类的第二包装件上的固定部的横截面面积不同。本申请提供的包装运输装置及包括其的堆叠单元能够缓解包装运输装置通用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包装运输装置及包括其的堆叠单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包装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包装运输装置及包括其的堆叠单元。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电池包括电池单体,为节约运输成本,通常将多个电池单体固定于包装运输装置内,而后将包装运输装置进行堆叠运输。但是,传统的包装运输装置仅能对具有特定的横向尺寸的电池单体进行固定,通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包装运输装置及包括其的堆叠单元,能够缓解包装运输装置通用性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装运输装置,包装运输装置包括:
第一包装件;以及
第二包装件,可拆卸地配接于第一包装件上,且第二包装件上构造形成有多个用于插设待包装件的固定部;
其中,第二包装件至少为两种,不同种类的第二包装件上的固定部的横截面面积不同。
根据待包装件的横向尺寸的不同,选用具有能够与待包装件的横向尺寸匹配的固定部的第二包装件配接于第一包装件上,以对待包装件进行固定。如此,包装运输装置可以对具有不同的横向尺寸的待包装件进行固定,具有较优地通用性,包装运输装置的利用率也越高。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包装件为具有开口的箱体结构,第二包装件至少部分伸入至第一包装件内并与第一包装件相卡持。
通过设置第一包装件为具有开口的箱体结构,且第二包装件与第一包装件相卡持,使得第二包装件能够快速装配于第一包装件上,且便于快速更换不同种类的第二包装件。而且,箱体结构的第一包装件还可方便堆叠。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包装件包括包装主体,包装主体为具有开口的箱体结构,至少包装主体远离其开口的封闭端伸入至第一包装件内并与第一包装件相卡持,且包装主体的封闭端上面向其开口设置的底壁上构造形成固定部。
通过设置第二包装件为具有开口的箱体结构,则待包装件可以更稳定地收纳于第二包装件内,且可方便第二包装件能够与第一包装件卡持,且还可方便后续包装运输装置堆叠。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包装件还包括位于第一包装件外的搭边,搭边围绕包装主体的开口的周向设置。
这样,可方便握持于搭边处并提拉第二包装件,以将第二包装件取出至第一包装件外。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包装运输装置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设于第一包装件内,并位于第二包装件背向其开口的一侧;
限位件上开设有用于限位待包装件的限位凹部,限位凹部为多个并与全部固定部一一对应,每个固定部均为通孔结构。
通过设置限位件,则插设于对应的固定部及限位凹部中的待包装件不容易相对包装运输装置晃动倾倒。这样,插设于相邻的固定部中的待包装件因晃动而发生碰撞的风险降低,使得待包装件在运输的过程中的破损风险减小。而且,以待包装件为电池单体为例,插设于对应的固定部及限位凹部中的待包装件不容易相对包装运输装置晃动,还可降低插设于相邻的固定部中的待包装件因晃动而导致相邻的电池单体的极柱之间摩擦毁损的风险,提升了运输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与第二包装件为间隔设置。
限位件与第二包装件为间隔设置,则对应的限位凹部与固定部可以由待包装件的相对的两端对待包装件进行限位,从而有助于提升待包装件固定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包装运输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设于第一包装件内,并层叠设置于限位件背向第二包装件的一侧。
支撑件的设置,支撑件与限位件整合形成的复合件具有一定刚度,能够更好的支撑待包装件,使得待包装件固定更牢靠。而且,支撑件是固定于第一包装件的底壁上的,还可降低在装卸的过程中支撑件及限位件丢失的风险,且待包装件相对包装运输装置晃动倾倒而毁损的可能性也降低,使得待包装件的运输更可靠。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为中空构件。
支撑件为中空构件,可以降低支撑件的重量,这样,在堆叠运输的过程中的载重也降低,则运输成本也相对较低。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包装运输装置还包括缓冲件,缓冲件覆盖包装主体的开口。
当第二包装件内装满待包装件时,缓冲件覆盖于包装主体的开口,则在堆叠完成后,缓冲件可以降低上层的包装运输装置对缓冲件所在的包装运输装置内的待包装件的挤压,以降低待包装件变形的风险。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缓冲件沿其长度或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缺口。
缺口的设置,可方便用户握持于缺口处取放缓冲件,从而能够实现待包装件的快速装卸。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堆叠单元,其包括:
底托;以及
多个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包装运输装置,所有包装运输装置多层堆叠于底托上。
通过将包装运输装置堆叠于底托上,可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更多的包装运输装置及待包装件,极大的降低了仓储面积,提升了空间利用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堆叠单元还包括卡位件,卡位件设置于底托上,且卡位件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卡持堆叠单元的最底层的各包装运输装置的卡位部。
卡位部的设置,使得最底层的包装运输装置可以被稳定地固定于底托上,以降低运输过程中最底层的包装运输装置在底托上移动的风险。这样,层叠于最底层的上方的每层包装运输装置也可以稳定地堆叠。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堆叠单元还包括上盖,上盖设置于最顶层的包装运输装置背向底托的顶侧。
上盖的设置,上盖与底托共同配合可半封闭包装运输装置,且在上盖的抵压下,位于上盖及底托之间的包装运输装置相对底托移动的风险更小。此外,当多个堆叠单元层叠设置时,上盖还可用于稳定地承载其上方的堆叠单元。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盖包括盖体及包角,盖体设置于最顶层的包装运输装置背向底托的顶侧,包角沿背向底托的方向突出于盖体。
盖体与底托共同配合可半封闭包装运输装置,在盖体的抵压下,位于盖体及底托之间的包装运输装置相对底托移动的风险更小。此外,当多个堆叠单元层叠设置时,盖体还可用于稳定地承载其上方的堆叠单元。
所有的包角配合可以围合形成限位空间,当多个堆叠单元层叠设置时,层叠于盖体上的堆叠单元可以限位于限位空间内,且包角可以降低层叠于盖体上的堆叠单元相对盖体滑落的风险。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包装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包装运输装置的***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包装运输装置沿A-A方向上的剖面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堆叠单元堆叠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堆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堆叠单元中底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00、堆叠单元;
100、包装运输装置;200、底托;300、卡位件;400、上盖;500、待包装件;
10、第一包装件;20、第二包装件;21、固定部;22、包装主体;23、搭边;30、限位件;31、限位凹部;40、支撑件;50、缓冲件;51、缺口;
410、盖体;420、包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目前,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电池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增。
电池包括电池单体,为节约运输成本,通常使用包装运输装置对多个电池单体进行包装固定,而后再堆叠多个包装运输装置,以达到较大的运输装载量,节约运输费用。但是,传统的包装运输装置仅能对具有特定的横向尺寸的电池单体进行固定,通用性较差。
为了缓解包装运输装置通用性较差的问题,申请人经过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包装运输装置。该种包装运输装置包括第一包装件及第二包装件,第一包装件用于固定并包装第二包装件,第二包装件上设置有固定部,电池单体插设于固定部内进行固定。此外,第二包装件可拆卸地配接于第一包装件上,且不同种类的第二包装件上的固定部的横截面面积不同。具有不同的横截面面积的固定部能够固定的电池单体的横截面面积不同,且具有不同的横截面面积的电池单体的横向尺寸也不相同。
在这样的包装运输装置中,当电池单体的横向尺寸发生变化时,可使用具有能够与电池单体的横向尺寸适配的固定部的第二包装件装配于第一包装件上,以便于对电池单体进行包装固定,这样,有助于提升包装运输装置的通用性。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包装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包装运输装置的***图,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包装运输装置的剖面图。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包装运输装置100可以但不限于用于包装固定电池单体,其还可以用于包装固定电池单体内的零部件、各领域中的非电池单体等。其中,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内的零部件以及各领域中的非电池单体均为包装运输装置100可包装固定的待包装件500的形式,为方便说明,以下实施例均以待包装件500为电池单体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装运输装置100,其包括第一包装件10及第二包装件20。第二包装件20可拆卸地配接于第一包装件10上,且第二包装件20上构造形成有多个用于插设待包装件500的固定部21。其中,第二包装件20至少为两种,不同种类的第二包装件20上的固定部21的横截面面积不同。
具体地,第一包装件10起支撑第二包装件20的作用,第二包装件20起包装及固定待包装件500的作用。为方便包装运输装置100循环利用,且能够满足转运强度的需求,可采用抗冲击性能优良的塑料制作形成第一包装件10及第二包装件20,比如, AB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PP(聚丙烯)等等。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包装件10及第二包装件20的材料也不限于塑料,还可以为纸板、金属等等,仅需保证第一包装件10及第二包装件20可以重复使用即可。
其中,为方便包装运输装置100堆叠,第一包装件10及第二包装件20尽量制作成型为能够稳定进行堆叠的形状,比如,方形、圆柱状等等。
第二包装件20可以通过卡接、螺接等可拆卸地方式固定于第一包装件10上。第二包装件20上的固定部21可以设置为通孔、盲孔、凹槽或者其他能够用于插设并卡持待包装件500的结构。
其中,固定部21的横截面是指固定部21上用于插设待包装件500的空间的横截面。固定部21的横截面面积是指固定部21上用于插设待包装件500的空间的横截面的面积。比如,以固定部21为圆形通孔为例,固定部21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固定部21的横截面面积即为该圆形的横截面的面积。又比如,以固定部21为方形凹槽为例,固定部21的横截面为方形,且固定部21的横截面面积即为该方形的横截面的面积。
具体地,固定部21的横截面形状根据其常用的用于包装运输的待包装件500的横截面进行设置。比如,以待包装件500为圆柱形的电池单体为例,固定部21的横截面设置为圆形,以待包装件500为三棱柱形状的电池单体为例,固定部21的横截面设置为三角形。以下实施例均以固定部21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固定部21用于插设圆柱形的电池单体为例进行说明。且需要保证的是,当待包装件500插设于固定部21时,待包装件500可与固定部21相卡持,以使得第二包装件20能够固定待包装件500。
实际装配时,对于具有一定长度的待包装件500而言,待包装件500沿其纵向插设于固定部21内,并与固定部21相卡持。例如,以待包装件500为圆柱形的电池单体为例,电池单体沿其纵长方向插设于固定部21内,并与固定部21相卡持。纵向***的方式使得第二包装件20的单位面积内可以设置更多的待包装件500,则包装运输装置100的包装容积率也更高,单次运输的装载量也越大。
同一种类的第二包装件20上的固定部21的横截面面积相同,则同一种类的第二包装件20上的固定部21用于固定同一横向尺寸的待包装件500。待包装件500的横向尺寸是指待包装件500沿垂直于其纵长方向的横向上的最大尺寸。以待包装件500为圆柱形的电池单体为例,圆柱形的电池单体的横向尺寸是指圆柱形的电池单体的直径。以待包装件500为方形的电池单体为例,方形的电池单体的横向尺寸是指方向的电池单体的宽度(方形的电池单体的长度大于宽度,且方形的电池单体的宽度大于厚度)。不同种类的第二包装件20上的固定部21的横截面面积不同,则不同种类的第二包装件20能够用于固定不同横向尺寸的待包装件500。
根据待包装件500的横向尺寸的不同,选用具有能够与待包装件500的横向尺寸匹配的固定部21的第二包装件20配接于第一包装件10上,以对待包装件500进行固定。如此,包装运输装置100可以对具有不同的横向尺寸的待包装件500进行固定,具有较优地通用性,包装运输装置100的利用率也越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包装件10为具有开口的箱体结构,第二包装件20至少部分伸入至第一包装件10内并与第一包装件10相卡持。
其中,第一包装件10与第二包装件20过盈配合,以使得第二包装件20可以卡持于第一包装件10内。在该种实施例中,第二包装件20可以为板状、盘状或者箱体结构。
具体地,第二包装件20可以完全位于第一包装件10内,或者,也可以部分位于第一包装件10内,其余部分伸出至第一包装件10外。
通过设置第一包装件10为具有开口的箱体结构,且第二包装件20与第一包装件10相卡持,使得第二包装件20能够快速装配于第一包装件10上,且便于快速更换不同种类的第二包装件20。而且,箱体结构的第一包装件10还可方便堆叠。
请再次参阅图2及图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包装件20包括包装主体22,包装主体22为具有开口的箱体结构,至少包装主体22远离其开口的封闭端伸入至第一包装件10内并与第一包装件10相卡持,且包装主体22的封闭端上面向其开口设置的底壁上构造形成固定部21。
其中,第一包装件10与包装主体22形状相互匹配,以使得包装主体22能够卡持于第一包装件10内。
优选地,第一包装件10及包装主体22均为方形箱体,且包装主体22的底壁上呈矩阵式排布有若干个固定部21。也就是说,全部的固定部21分为多组,全部组的固定部21沿包装主体22的底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每组包括多个固定部21,每组中的全部固定部21沿包装主体22的底壁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该种排布方式可以尽可能多的设置固定部21,这样,第二包装件20收纳的待包装件500也越多。
通过设置第二包装件20为箱体结构,则待包装件500可以更稳定地收纳于第二包装件20内,且可方便第二包装件20能够与第一包装件10卡持,且还可方便后续包装运输装置100堆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包装件20还包括位于第一包装件10外的搭边23,搭边23围绕包装主体22的开口的周向设置。
在第二包装件20***第一包装件10的***方向上,搭边23与第一包装件10开设开口的表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其中,搭边23可以搭接于第一包装件10开设开口的表面上,或者,搭边23也可以与第一包装件10间隔设置,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可以理解地,第二包装件20卡持于第一包装件10内时,搭边23始终位于第一包装件10外,这样,可方便握持于搭边23处并提拉第二包装件20,以将第二包装件20取出至第一包装件10外。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包装运输装置100还包括限位件30,限位件30设于第一包装件10内,并位于第二包装件20背向其开口的一侧;限位件30上开设有用于限位待包装件500的限位凹部31,限位凹部31为多个并与全部固定部21一一对应,每个固定部21均为通孔结构。
具体地,限位件30可以卡持于第一包装件10内,并与第一包装件10的底壁以及第二包装件20的底壁均间隔设置。或者限位件30也可以与第一包装件10的底壁或者第二包装件20的底壁固接,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其中,限位凹部31可以为通孔、盲孔、凹槽等等。限位凹部31的结构与固定部21的结构相同或者相近似。
实际装配时,操作***固定部21内的待包装件500穿透第二包装件20的底壁,进而操作待包装件500继续沿朝向限位件30的方向阻尼滑动,直至待包装件500***至与固定部21对应的限位凹部31内。
通过设置限位件30,则插设于对应的固定部21及限位凹部31中的待包装件500不容易相对包装运输装置100晃动倾倒。这样,插设于相邻的固定部21中的待包装件500因晃动而发生碰撞的风险降低,使得待包装件500在运输的过程中的破损风险减小。而且,以待包装件500为电池单体为例,插设于对应的固定部21及限位凹部31中的待包装件500不容易相对包装运输装置100晃动,还可降低插设于相邻的固定部21中的待包装件500因晃动而导致相邻的电池单体的极柱之间摩擦毁损的风险,提升了运输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30与第二包装件20为间隔设置。
具体地,限位件30承载于第一包装件10的底壁上,且第一包装件10的底壁及限位件30均与第二包装件20的底壁为间隔设置。
限位件30上设置的限位凹部31为盲孔结构。待包装件500相对的两端分别卡持于对应的限位凹部31及固定部21中。
为降低限位凹部31的内壁对电池单体的极柱的磨损,可以使用具有缓冲性能的发泡材料制作形成限位件30,比如,聚乙烯发泡棉(EPE珍珠棉)、海绵等等。优选地,采用聚乙烯发泡棉(EPE珍珠棉)制作形成限位件30,聚乙烯发泡棉(EPE珍珠棉)具有一定的刚度,可方便支撑电池单体。
限位件30与第二包装件20为间隔设置,则对应的限位凹部31与固定部21可以由待包装件500的相对的两端对待包装件500进行限位,从而有助于提升待包装件500固定的稳定性。
对于具有不同长度的待包装件500来说,由于第一包装件10及第二包装件20均具有一定的深度,则第一包装件10及第二包装件20配合可以用于容置具有不同长度的待包装件500,具有较优的通用性。而且,当待包装件500相对的两端卡持于对应的限位凹部31及固定部21内时,由于限位件30与第二包装件20的底壁之间的间距固定,则具有不同长度的待包装件500位于第一包装件10内的长度也不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包装运输装置100还包括支撑件40,支撑件40设于第一包装件10内,并层叠设置于限位件30背向第二包装件20的一侧。
具体地,支撑件40与限位件30可通过粘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以使得支撑件40与限位件30能够形成一个整体,且支撑件40采用粘贴的方式固定于第一包装件10的底壁。
其中,支撑件40及限位件30均为板状结构且形状匹配。支撑件40的厚度也可以根据运输需求进行设置,比如,设置为4mm(毫米)。
支撑件40的设置,支撑件40与限位件30整合形成的复合件具有一定刚度,能够更好的支撑待包装件500,使得待包装件500固定更牢靠。而且,支撑件40是固定于第一包装件10的底壁上的,还可降低在装卸的过程中支撑件40及限位件30丢失的风险,且待包装件500相对包装运输装置100晃动倾倒而毁损的可能性也降低,使得待包装件500的运输更可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40为中空构件。
具体地,支撑件40为内部挖空的封闭结构。
支撑件40为中空构件,可以降低支撑件40的重量,这样,在堆叠运输的过程中的载重也降低,则运输成本也相对较低。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包装运输装置100还包括缓冲件50,缓冲件50覆盖包装主体22的开口。
其中,缓冲件50可以使用具有缓冲性能的发泡材料制作形成,比如,聚乙烯发泡棉(EPE珍珠棉)、海绵等等。
当第二包装件20内装满待包装件500时,缓冲件50覆盖于包装主体22的开口,则在堆叠完成后,缓冲件50可以降低上层的包装运输装置100对缓冲件50所在的包装运输装置100内的待包装件500的挤压,以降低待包装件500变形的风险。
而以待包装件500为电池单体为例,缓冲件50除隔离其所在的包装运输装置100的待包装件500与上层的包装运输装置100之外,还可降低其所在的包装运输装置100的待包装件500的极柱与上层的包装运输装置100接触并发生摩擦损坏的可能性,从而具有更优地运输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缓冲件50沿其长度或者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缺口51。
其中,缓冲件50与第二包装件20的开口形状及尺寸相适配。且缓冲件50上的两缺口51可以设置于缓冲件50沿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侧,或者设置于缓冲件50沿其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侧。
缺口51的设置,可方便用户握持于缺口51处取放缓冲件50,从而能够实现待包装件500的快速装卸。
下面,对包装运输装置100的具体装配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先将第二包装件20平稳地放在地面或者桌面等安装表面,而后将限位件30与支撑件40粘接形成复合件,之后,将复合件粘接于第一包装件10的底壁。接着,将第二包装件20卡持于第一包装件10内,再将多组对应的固定部21及限位凹部31内依次插设待包装件500。以电池单体为例,所有固定部21内的电池单体的同一极性的极柱的朝向相同,最后将缓冲件50盖到第二包装件20内,并覆盖所有的待包装件500。
请一并参阅图4、图5及图6,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堆叠单元堆叠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堆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堆叠单元的底托的结构示意图。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堆叠单元1000,其包括底托200及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多个包装运输装置100,所有包装运输装置100多层堆叠于底托200上。
其中,底托200主要起承载包装运输装置100的作用。底托200的形状与包装运输装置100的形状大体相同,以使得底托200上可以规整的叠放更多的包装运输装置100。比如,以包装运输装置100整体大致呈矩形为例,底托200也设置为矩形,最底层的包装运输装置100呈矩阵式排布于底托200上。
堆叠单元1000包括多层包装运输装置100,每层包装运输装置100的数量相同,使得包装运输装置100能够稳定进行堆叠。堆叠单元1000中每层包装运输装置100的数量根据底托200的尺寸进行设定。比如,以底托200及包装运输装置100均为正方形,且底托200的边长为包装运输装置100的边长的两倍为例,底托200的每层可以设置四个包装运输装置100。
为提升空间利用率,包装运输装置100的堆叠层数可以设置为4层及以上,或者,也可以将多个堆叠单元1000进行堆叠。
通过将包装运输装置100堆叠于底托200上,可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更多的包装运输装置100及待包装件500,极大的降低了仓储面积,提升了空间利用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堆叠单元1000还包括卡位件300,卡位件300设置于底托200上,且卡位件300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卡持堆叠单元1000的最底层的各包装运输装置100的卡位部。
卡位件300可以通过与底托200粘接、螺接、卡接等方式进行固定,具体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其中,卡位部的数量与每层包装运输装置100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底层的每个包装运输装置100一一对应地卡持于对应的卡位部。
具体地,卡位件300为板状结构,卡位部可以为通孔、盲孔或者凹槽。优选地,卡位部为通孔结构,底层的每个包装运输装置100承载于底托200上,且底层的每个包装运输装置100穿设于对应的卡位部,并与卡位部相卡持。
卡位部的设置,使得最底层的包装运输装置100可以被稳定地固定于底托200上,以降低运输过程中最底层的包装运输装置100在底托200上移动的风险。这样,层叠于最底层的上方的每层包装运输装置100也可以稳定地堆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堆叠单元1000还包括上盖400,上盖400设置于最顶层的包装运输装置100背向底托200的顶侧。
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堆叠单元1000之间,所有的包装运输装置100均设置于底托200及上盖400之间。
实际堆叠时,将底托200平放在安装表面,而后将卡位件300固定于底托200上,再将最底层的各包装运输装置100一一卡持于对应的卡位部。之后,在最底层的各包装运输装置100上层叠设置多层包装运输装置100。之后,盖上上盖400,并使用打包带将堆叠单元1000进行“井”字形打包。最后,整个堆叠单元1000缠绕薄膜,以降低外部水汽对待包装件500的干扰。
上盖400的设置,上盖400与底托200共同配合可半封闭包装运输装置100,且在上盖400的抵压下,位于上盖400及底托200之间的包装运输装置100相对底托200移动的风险更小。此外,当多个堆叠单元1000层叠设置时,上盖400还可用于稳定地承载其上方的堆叠单元100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盖400包括盖体410及包角420,盖体410设置于最顶层的包装运输装置100背向底托200的顶侧,包角420沿背向底托200的方向突出于盖体410。
其中,包角420的数量与盖体410的拐角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每个包角420设置于对应的拐角处。
盖体410与底托200共同配合可半封闭包装运输装置100,在盖体410的抵压下,位于盖体410及底托200之间的包装运输装置100相对底托200移动的风险更小。此外,当多个堆叠单元1000层叠设置时,盖体410还可用于稳定地承载其上方的堆叠单元1000。
所有的包角420配合可以围合形成限位空间,当多个堆叠单元1000层叠设置时,层叠于盖体410上的堆叠单元1000可以限位于限位空间内,且包角420可以降低层叠于盖体410上的堆叠单元1000相对盖体410滑落的风险。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装运输装置100,包装运输装置100包括第一包装件10及第二包装件20, 第二包装件20可拆卸地配接于第一包装件10上。其中,第二包装件20为包装主体22,第一包装件10与包装主体22均为具有开口的箱体结构,至少包装主体22的封闭端伸入至第一包装件10内并与第一包装件10相卡持,且包装主体22的封闭端上面向其开口设置的底壁上构造形成固定部21。其中,第二包装件20至少为两种,不同种类的第二包装件20上的固定部21的横截面面积不同。
这样,根据待包装件500的横向尺寸的不同,选用具有能够与待包装件500的横向尺寸匹配的固定部21的第二包装件20配接于第一包装件10上,以对待包装件500进行固定。如此,包装运输装置100可以对具有不同的横向尺寸的待包装件500进行固定,具有较优地通用性,包装运输装置100的利用率也越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包装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运输装置包括:
第一包装件(10);以及
第二包装件(20),可拆卸地配接于所述第一包装件(10)上,且所述第二包装件(20)上构造形成有多个用于插设待包装件(500)的固定部(21);
其中,所述第二包装件(20)至少为两种,不同种类的所述第二包装件(20)上的所述固定部(21)的横截面面积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装件(10)为具有开口的箱体结构,所述第二包装件(20)至少部分伸入至所述第一包装件(10)内并与所述第一包装件(10)相卡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装件(20)包括包装主体(22),所述包装主体(22)为具有开口的箱体结构,至少所述包装主体(22)远离其开口的封闭端伸入至所述第一包装件(10)内并与所述第一包装件(10)相卡持,且所述包装主体(22)的封闭端上面向其开口设置的底壁上构造形成所述固定部(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装件(2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包装件(10)外的搭边(23),所述搭边(23)围绕所述包装主体(22)的开口的周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运输装置还包括限位件(30),所述限位件(30)设于所述第一包装件(10)内,并位于所述第二包装件(20)背向其开口的一侧;
所述限位件(30)上开设有用于限位待包装件(500)的限位凹部(31),所述限位凹部(31)为多个并与全部所述固定部(21)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固定部(21)均为通孔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0)与所述第二包装件(20)为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运输装置还包括支撑件(40),所述支撑件(40)设于所述第一包装件(10)内,并层叠设置于所述限位件(30)背向所述第二包装件(20)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0)为中空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包装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运输装置还包括缓冲件(50),所述缓冲件(50)覆盖所述包装主体(22)的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50)沿其长度或者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缺口(51)。
11.一种堆叠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托(200);以及
多个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包装运输装置,所有所述包装运输装置多层堆叠于所述底托(200)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堆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单元还包括卡位件(300),所述卡位件(300)设置于所述底托(200)上,且所述卡位件(300)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卡持所述堆叠单元的最底层的各所述包装运输装置的卡位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堆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单元还包括上盖(400),所述上盖(400)设置于最顶层的所述包装运输装置背向所述底托(200)的顶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堆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400)包括盖体(410)及包角(420),所述盖体(410)设置于最顶层的所述包装运输装置背向所述底托(200)的顶侧,所述包角(420)沿背向所述底托(200)的方向突出于所述盖体(410)。
CN202320177670.5U 2023-02-10 2023-02-10 包装运输装置及包括其的堆叠单元 Active CN2190085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7670.5U CN219008540U (zh) 2023-02-10 2023-02-10 包装运输装置及包括其的堆叠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7670.5U CN219008540U (zh) 2023-02-10 2023-02-10 包装运输装置及包括其的堆叠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08540U true CN219008540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68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77670.5U Active CN219008540U (zh) 2023-02-10 2023-02-10 包装运输装置及包括其的堆叠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085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28304B1 (ko) 두루마리제품의저장및운반용용기
JP2008030756A (ja) ガラス基板搬送用ボックス及びガラス基板搬送用包装体
CN100556770C (zh) 包装箱
JP2011037474A (ja) 太陽電池パネル用梱包材
US20070131575A1 (en) Universal air-cushioning material
JP2007269391A (ja) 導電部が形成されているガラス基板の梱包ユニットおよび梱包方法
CN219008540U (zh) 包装运输装置及包括其的堆叠单元
KR20050103300A (ko) 프레임형 공기 완충재
JP2011240933A (ja) 梱包構造および積層梱包構造
JP5868211B2 (ja) 積載梱包具及び梱包方法
CN204802337U (zh) 车窗组件的包装箱
CN210942767U (zh) 一种防潮包装纸箱
CN112224599B (zh) 一种泡沫包装箱
JP2003034363A (ja) 梱包方法
KR200395284Y1 (ko) 편광필름 이송용 카트리지
JP3180160U (ja) 細長い荷物用通函
CN216835275U (zh)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包运输的放置架
CN219545399U (zh) 一种车载屏gpo泡沫包装盒
CN214825440U (zh) 光伏组件的包装组件
CN213200789U (zh) 电陶盘包装结构
CN217416489U (zh) 一种光伏组件包装装置
JP4302937B2 (ja) 湾曲棒状ワークの収納装置
CN219619775U (zh) 包装箱
CN217416470U (zh) 包装组件及堆垛式包装结构
CN214139396U (zh) 一种缠绕膜运输存放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