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69951U - 转子、旋转电机以及泵 - Google Patents

转子、旋转电机以及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69951U
CN218569951U CN202222622768.5U CN202222622768U CN218569951U CN 218569951 U CN218569951 U CN 218569951U CN 202222622768 U CN202222622768 U CN 202222622768U CN 218569951 U CN218569951 U CN 218569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rotor
rotor core
axial
contac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276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田佐智
本间和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Powertrain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Toso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Tosok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Tosok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69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69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转子、旋转电机以及泵。该转子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具有:转子铁芯;第一轴,其固定于转子铁芯,比转子铁芯向轴向一侧突出;以及第二轴,其固定于转子铁芯,比转子铁芯向轴向另一侧突出。转子铁芯具有沿轴向贯穿转子铁芯的中央孔。第一轴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于中央孔。第二轴的轴向一侧的端部***于中央孔。在轴向上,第一轴和第二轴分开设置。

Description

转子、旋转电机以及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子、旋转电机以及泵。
背景技术
已知有具有转子的电动的马达和泵,该转子具有转子铁芯和轴。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马达的转子铁芯与轴的紧固构造。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602784号公报
在上述那样的马达的转子铁芯与轴的紧固构造中,由于是将1根马达轴压入于转子铁芯来进行组装的,因此若转子铁芯的轴向的尺寸根据马达的机种而不同,则需要使用轴向的尺寸不同的轴。因此,需要按照转子铁芯的轴向的尺寸不同的马达的每个机种准备不同的轴,因而存在马达的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转子、旋转电机以及泵,该转子具有即使对于轴向的尺寸不同的其他转子铁芯也能够使用的轴。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转子,其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其特征在于,该转子具有:转子铁芯;第一轴,其固定于所述转子铁芯,比所述转子铁芯向轴向一侧突出;以及第二轴,其固定于所述转子铁芯,比所述转子铁芯向轴向另一侧突出,所述转子铁芯具有沿轴向贯穿所述转子铁芯的中央孔,所述第一轴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于所述中央孔,所述第二轴的轴向一侧的端部***于所述中央孔,在轴向上,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分开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的转子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的转子中,所述转子铁芯是由多张板部件沿轴向层叠而构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式的转子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转子中,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分别压入到所述中央孔中而固定于所述转子铁芯。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式的转子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式的转子中,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中的至少一方在压入到所述中央孔中的部分的外周面具有多个凸部和多个凹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式的转子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式的转子中,所述转子铁芯在所述中央孔中的压入有所述第一轴的部分的内周面和压入有所述第二轴的部分的内周面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多个凸部和多个凹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式的转子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转子中,所述第一轴具有与所述转子铁芯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接触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轴具有与所述转子铁芯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接触的第二接触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式的转子的特征在于,在第六方式的转子中,该转子具有固定于所述转子铁芯的树脂部件,所述转子铁芯具有沿轴向贯穿所述转子铁芯的多个贯通孔,多个所述贯通孔沿着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径向外端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径向外端部位于比多个所述贯通孔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所述第一接触部在与多个所述贯通孔对置的部分具有沿轴向贯穿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多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接触部在与多个所述贯通孔对置的部分具有沿轴向贯穿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多个第二开口,所述树脂部件具有:第一板状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上;第二板状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上;以及多个连结部,该多个连结部经由各所述贯通孔的内部、各所述第一开口的内部以及各所述第二开口的内部将所述第一板状部与所述第二板状部在轴向上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式提供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该旋转电机具有:上述第一方式至第七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的转子;以及定子,其与所述转子隔着间隙而对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式提供一种泵,其特征在于,该泵具有:上述第八方式的旋转电机;以及泵机构,其与所述转子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在转子、旋转电机以及泵中,在轴向的尺寸不同的转子铁芯中,能够共同使用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泵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轴和转子铁芯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轴和转子铁芯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轴和转子铁芯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轴和转子铁芯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轴和转子铁芯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轴和转子铁芯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轴和转子铁芯的分解立体图。
标号说明
10、210、310:转子;12、212:转子铁芯;12a:板部件;14、214:中央孔;15:贯通孔;20、220、320:第一轴;22、322:第一接触部;25:凸部;26:凹部;30、230、330:第二轴;32、332:第二接触部;35:凸部;36:凹部;50、350:树脂部件;51、351:第一板状部;52、352:第二板状部;53、353:连结部;60:泵机构;71:定子;80、280:旋转电机;90、290:泵;218:凸部;219:凹部;325:第一开口;335:第二开口;J: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图中适当地示出Z轴。Z轴表示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转子的中心轴线J所延伸的方向。各图所示的中心轴线J是假想轴线。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中心轴线J所延伸的方向、即与Z轴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将轴向中的Z轴的箭头所朝向的一侧(+Z侧)称为“轴向一侧”。将轴向中的Z轴的箭头所朝向的一侧的相反侧(-Z侧)称为“轴向另一侧”。
周向在各图中用箭头θ表示。将周向中的箭头θ所朝向的一侧称为“周向一侧”。将周向中的箭头θ所朝向的一侧的相反侧称为“周向另一侧”。周向一侧是从轴向一侧观察时绕中心轴线J顺时针前进的一侧。周向另一侧是从轴向一侧观察时绕中心轴线J逆时针前进的一侧。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泵90是安装于搭载于车辆的设备的电动泵。安装有泵90的设备可以是自动变速器,也可以是驱动车辆的车轴的驱动装置。泵90例如是向搭载于车辆的设备提供油的电动油泵。
泵90具有旋转电机80和泵机构60。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电机80是马达。旋转电机80具有壳体40、转子10、定子71、轴承75、76以及油封77。
壳体40在内部收纳转子10、定子71、轴承75、76、油封77以及泵机构60。壳体40具有主体罩41和泵罩42。主体罩41和泵罩42是彼此不同的部件。泵罩42固定于主体罩41的轴向另一侧。
主体罩41具有马达收纳部41a和泵收纳部41b。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收纳部41a和泵收纳部41b是彼此相同的单一部件的一部分。马达收纳部41a在内部收纳转子10、定子71、轴承75、76以及油封77。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收纳部41a呈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马达收纳部41a的轴向一侧的端部是主体罩41的轴向一侧的端部。马达收纳部41a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具有在轴向另一侧开口的孔部41c。孔部41c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形状。孔部41c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与泵收纳部41b的内部相连。
转子10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中心轴线J为中心进行旋转。转子10具有第一轴20、第二轴30、转子主体11以及树脂部件50。第一轴20和第二轴30固定于转子主体11。转子10被支承第一轴20的轴承75和支承第二轴30的轴承76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J旋转。
定子71与转子10隔着间隙而对置。定子71位于转子10的径向外侧。定子71具有定子铁芯72、绝缘件73以及多个线圈74。定子71固定于马达收纳部41a的内表面。
在孔部41c中保持有对孔部41c的内周面与第二轴30的外周面之间进行密封的油封77。另外,在孔部41c中,在油封77的轴向一侧保持有轴承76。马达收纳部41a在比转子10和定子71靠轴向一侧的位置具有轴承保持部41e。在轴承保持部41e保持有轴承75。
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75、76是滚动轴承。轴承75、76是球轴承。轴承75将第一轴20中的比转子主体11靠轴向一侧的部分支承为能够旋转。轴承76将第二轴30中的比转子主体11靠轴向另一侧的部分支承为能够旋转。
泵收纳部41b与马达收纳部41a的轴向另一侧相连。泵收纳部41b在内部收纳泵机构60。泵收纳部41b在轴向另一侧开口。泵收纳部41b的轴向另一侧的开口被泵罩42封闭。
泵机构60具有内转子61和外转子62。内转子61与第二轴30中的突出到泵收纳部41b的内部的部分连接。由此,泵机构60与转子10连接。内转子61呈包围第二轴30的环状。外转子62呈包围内转子61的环状。内转子61与外转子62相互啮合。因此,通过利用转子10使内转子61旋转,外转子62也旋转。
如图3所示,转子主体11具有转子铁芯12和多个磁铁13。转子铁芯12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而沿轴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转子铁芯12是由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大致圆环状的多个板部件12a沿轴向层叠而构成的。板部件12a由磁性体构成。构成板部件12a的磁性体没有特别限定。本实施方式的板部件12a是电磁钢板。
如图4所示,转子铁芯12具有中央孔14、多个贯通孔15、多个磁铁收纳孔16以及多个外铁芯部17。中央孔14沿轴向贯穿转子铁芯12。中央孔14是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形状的孔。贯通孔15沿轴向贯穿转子铁芯12。贯通孔15是圆形状的孔。贯通孔15在比中央孔14靠径向外侧且比磁铁收纳孔16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沿着周向隔开间隔地等间隔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15设置有8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径大的贯通孔15和内径小的贯通孔15沿着周向交替设置。另外,所有的贯通孔15的内径也可以相同。
磁铁收纳孔16沿轴向贯穿转子铁芯12。磁铁收纳孔16是矩形状的孔。磁铁收纳孔16的2个内侧面朝向径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磁铁收纳孔16的与径向垂直的方向的尺寸比径向的尺寸大。磁铁收纳孔16在转子铁芯12的径向外侧的缘部沿着周向隔开间隔地等间隔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磁铁收纳孔16设置有8个。
外铁芯部17分别设置于各磁铁收纳孔16的径向外侧。沿轴向观察时,外铁芯部17呈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圆弧形状。外铁芯部17沿着周向隔开间隔地等间隔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铁芯部17设置有8个。
磁铁13分别收纳在各磁铁收纳孔16内。磁铁13呈沿轴向延伸的板状。沿轴向观察时,磁铁13呈矩形状。磁铁13的轴向一侧的端部配置于在轴向上与转子铁芯12的轴向一侧的端部相同的位置。磁铁13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配置于在轴向上与转子铁芯12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相同的位置。磁铁13是永磁铁。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轴20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而沿轴向延伸的圆柱状。第一轴20固定于转子铁芯1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轴20以轴向另一侧的部分压入到转子铁芯12的中央孔14中的方式被固定。如图1所示,第一轴20的轴向一侧的部分比转子铁芯12向轴向一侧突出。第一轴20的轴向一侧的部分被轴承75支承。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轴20具有第一被***部21、第一接触部22以及主体部2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被***部21、第一接触部22以及主体部23是同一单一部件的一部分。
第一被***部21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而沿轴向延伸的圆柱状。第一被***部21是第一轴20的轴向另一侧的部分。第一被***部21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是第一轴20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第一被***部21以压入于中央孔14的轴向一侧的部分的方式被固定。即,第一轴20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于中央孔14。第一被***部21在外周面具有沿着轴向延伸的多个凸部25和多个凹部26。多个凸部25和多个凹部26沿着周向交替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凸部25和多个凹部26通过滚花加工而设置。即,第一轴20在压入到中央孔14中的部分的外周面具有多个凸部25和多个凹部26。因此,通过压入,第一被***部21的外周面从中央孔14的内周面受到的应力通过凸部25在周向上变形而释放从而被吸收,能够降低压入时的压力。
第一接触部22位于第一被***部21的轴向一侧的缘部。第一接触部22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板状。第一接触部22的板面朝向轴向。第一接触部22从第一被***部21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第一接触部22的外径比第一被***部21的外径大。第一接触部22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位于比贯通孔15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第一接触部22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与转子铁芯12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接触。即,第一轴20具有与转子铁芯12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接触的第一接触部22。
主体部23从第一被***部21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向轴向一侧延伸。主体部23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而沿轴向延伸的圆柱状。主体部23具有第一主体部23a、第二主体部23b以及第三主体部23c。第一主体部23a与第一被***部21的轴向一侧相连。第一主体部23a的外径比第一接触部22的外径小。
第二主体部23b与第一主体部23a的轴向一侧相连。第二主体部23b的外径比第一主体部23a的外径大且比第一接触部22的外径小。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第二主体部23b的外周面由轴承75支承。由此,轴承75将第一轴20支承为能够旋转。
第三主体部23c与第二主体部23b的轴向一侧相连。第三主体部23c的外径比第一主体部23a的外径和第二主体部23b的外径小。第三主体部23c的轴向一侧的端部是第一轴20的轴向一侧的端部。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轴30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而沿轴向延伸的圆柱状。第二轴30固定于转子铁芯1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轴30以轴向一侧的部分压入到转子铁芯12的中央孔14中的方式被固定。如图1所示,第二轴30在轴向上从马达收纳部41a的内部经由孔部41c向泵收纳部41b的内部突出。第二轴30的轴向另一侧的部分由轴承76支承。第二轴30的轴向另一侧的部分与油封77接触。第二轴30的轴向另一侧的部分与内转子61连结。如图3和图5所示,第二轴30具有第二被***部31、第二接触部32以及主体部3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被***部31、第二接触部32以及主体部33是同一单一部件的一部分。
第二被***部31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而沿轴向延伸的圆柱状。第二被***部31是第二轴30的轴向一侧的部分。第二被***部31的轴向一侧的端部是第二轴30的轴向一侧的端部。第二被***部31以压入于中央孔14的轴向另一侧的部分的方式被固定。即,第二轴30的轴向一侧的端部***于中央孔14。第二被***部31在外周面具有沿着轴向延伸的多个凸部35和多个凹部36。多个凸部35和多个凹部36沿着周向交替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凸部35和多个凹部36通过滚花加工而设置。即,第二轴30在压入到中央孔14中的部分的外周面具有多个凸部35和多个凹部36。因此,通过压入,第二被***部31的外周面从中央孔14的内周面受到的应力通过凸部35在周向上变形而释放从而被吸收,能够降低压入时的压力。
在轴向上,第二被***部31的轴向一侧的端部从第一被***部21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向轴向另一侧分离地配置。即,在轴向上,第一轴20和第二轴30分开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孔14的内部中的第一轴20与第二轴30之间的部分是空洞。
第二接触部32位于第二被***部31的轴向另一侧的缘部。第二接触部32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板状。第二接触部32的板面朝向轴向。第二接触部32从第二被***部31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第二接触部32的外径比第二被***部31的外径大。第二接触部32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位于比贯通孔15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第二接触部32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与转子铁芯12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接触。即,第二轴30具有与转子铁芯12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接触的第二接触部32。
主体部33从第二被***部31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向轴向另一侧延伸。主体部33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而沿轴向延伸的圆柱状。主体部33具有基部33a和输出部33b。
基部33a与第二被***部31的轴向另一侧相连。基部33a的外径比第二接触部32的外径小。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基部33a的外周面由轴承76支承。由此,轴承76将第二轴30支承为能够旋转。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基部33a的外周面在比轴承76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处与油封77接触。由此,油封77将孔部41c的内周面与第二轴30的外周面之间密封。
输出部33b与基部33a的轴向另一侧相连。输出部33b的外径比基部33a的外径小。输出部33b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是第二轴30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在输出部33b的外周面设置有花键槽。输出部33b***于内转子61的内侧,与内转子61连结。由此,第二轴30与内转子61连结。更详细而言,通过设置在内转子61的内周面的花键槽与输出部33b的花键槽嵌合,将第二轴30与内转子61连结。转子10的驱动力经由第二轴30传递至内转子61。由此,旋转电机80使内转子61和外转子62绕中心轴线J旋转。
如图2和图3所示,树脂部件50固定于转子铁芯12。树脂部件50是树脂制的。树脂部件50例如是在将第一轴20和第二轴30压入到转子铁芯12的中央孔14中之后,通过将第一轴20、第二轴30以及转子主体11作为嵌件部件的嵌件成型而制作的。树脂部件50具有第一板状部51、第二板状部52、多个连结部53以及多个侧面连结部54。
第一板状部51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板状。第一板状部51的板面朝向轴向。第一板状部51设置在转子铁芯12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板状部51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配置于在径向上与转子铁芯12的径向外侧的端部相同的位置。第一板状部51包围第一接触部2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板状部51的内缘与第一接触部22的外缘接触。另外,第一板状部51与第一接触部22也可以不接触。
第二板状部52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板状。第二板状部52的板面朝向轴向。第二板状部52设置在转子铁芯12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板状部52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配置于在径向上与转子铁芯12的径向外侧的端部相同的位置。第二板状部52包围第二接触部3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板状部52的内缘与第二接触部32的外缘接触。另外,第二板状部52与第二接触部32也可以不接触。
如图3和图4所示,多个连结部53分别设置在贯通孔15的内部。各连结部53呈沿轴向延伸的圆柱形状。各连结部53的外周面在轴向的整体范围内与各贯通孔15的内周面接触。各连结部53的轴向一侧的端部与第一板状部51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连接。各连结部53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与第二板状部52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53设置有8个。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径大的连结部53和外径小的连结部53沿着周向交替设置。
如图2和图4所示,多个侧面连结部54呈沿着转子铁芯12的外周面在轴向上延伸的大致三棱柱形状。沿轴向观察时,各侧面连结部54为大致三角形状。各侧面连结部54设置于转子铁芯12的外周面。各侧面连结部54设置于在周向上彼此相邻的外铁芯部17彼此之间。各侧面连结部54沿着周向隔开间隔地等间隔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面连结部54设置有8个。各侧面连结部54的轴向一侧的端部与第一板状部51的径向外侧的端部连接。各侧面连结部54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与第二板状部52的径向外侧的端部连接。
根据本实施方式,转子10具有第一轴20和第二轴这两根轴。第一轴20以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于中央孔14的方式固定于转子铁芯12。第二轴30以轴向一侧的端部***于中央孔14的方式固定于转子铁芯12。另外,在轴向上,第一轴20和第二轴30分开设置。因此,对于轴向的尺寸与本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12不同的转子铁芯,也能够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轴20和第二轴30。具体而言,对于轴向的尺寸比本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12大的转子铁芯,当然能够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轴20和第二轴30。另外,对于轴向的尺寸比本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12小的转子铁芯,只要转子铁芯的轴向的尺寸小于将第一被***部21的轴向的尺寸和第二被***部31的轴向的尺寸相加而得的轴向的尺寸,则也能够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轴20和第二轴30。因此,对于轴向的尺寸不同的其他转子铁芯,也能够使用第一轴20和第二轴30。因此,例如在制造转子铁芯12的轴向的尺寸不同的多个机种的旋转电机80的情况下,能够将设置于各旋转电机80的轴作为第一轴20和第二轴30而共用化。由此,在制造转子铁芯12的轴向的尺寸不同的多个机种的旋转电机80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各旋转电机80的制造成本。另外,即使在转子铁芯12的轴向的尺寸被变更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变更第一轴20和第二轴30,因此能够降低因旋转电机80的设计变更而产生的成本。
根据本实施方式,转子铁芯12是由多张板部件12a沿轴向层叠而构成的。因此,通过变更板部件12a的数量,能够容易地变更转子铁芯12的轴向的尺寸。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因旋转电机80的设计变更而产生的成本。通过这样将第一轴20和第二轴30应用于比较容易变更转子铁芯12的轴向的尺寸的转子铁芯12,能够在容易地进行转子铁芯12的轴向的尺寸的变更的同时适当地降低旋转电机80的制造成本。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轴20和第二轴30分别压入到转子铁芯12的中央孔14中而固定于转子铁芯12。因此,能够容易且轴精度良好地将第一轴20和第二轴30固定于转子铁芯12。因此,在转子10旋转时,能够抑制第一轴20和第二轴30相对于中心轴线J的偏心,因此能够抑制转子10旋转时的噪音。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轴20在压入到中央孔14中的部分即第一被***部21的外周面具有多个凸部25和多个凹部26。另外,第二轴30在压入到中央孔14中的部分即第二被***部31的外周面具有多个凸部35和多个凹部36。因此,在将第一轴20和第二轴30压入到中央孔14中时,第一被***部21的外周面和第二被***部31的外周面从转子铁芯12的中央孔14的内周面受到的应力通过凸部25和凸部35在周向上变形而释放从而被吸收,能够降低将各轴压入时的压力。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第一轴20和第二轴30压入于转子铁芯12的中央孔14并进行固定。因此,转子10的组装性提高,因此能够减少转子10、旋转电机80以及泵90的组装工时和组装时间。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轴20具有与转子铁芯12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接触的第一接触部22。另外,第二轴30具有与转子铁芯12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接触的第二接触部32。因此,在将第一轴20和第二轴30压入到转子铁芯12的中央孔14中时,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一轴20和第二轴30相对于转子铁芯12的轴向的定位。因此,转子10的组装性提高,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转子10、旋转电机80以及泵90的组装工时和组装时间。
根据本实施方式,设置于转子铁芯12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的第一板状部51与设置于转子铁芯12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的第二板状部52经由多个连结部53和多个侧面连结部54而连接。因此,能够抑制树脂部件50相对于转子铁芯12在轴向上移动。另外,能够抑制树脂部件50相对于转子铁芯12在周向上相对旋转。由此,能够将树脂部件50更牢固地固定于转子铁芯12。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子210中,转子主体211的转子铁芯212在中央孔214的内周面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凸部218和凹部219。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218呈从中央孔214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矩形状。凸部218沿着周向隔开间隔地等间隔设置。凹部219位于彼此相邻的凸部218之间。凹部219是中央孔214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218和凹部219分别各设置有8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218和凹部219各自的轴向一侧的端部的位置与转子铁芯212的轴向一侧的端部的位置是相同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218和凹部219各自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的位置与转子铁芯212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的位置是相同的。因此,转子铁芯212在压入有第一轴220的中央孔214的内周面和压入有第二轴230的中央孔214的内周面分别具有多个凸部218和多个凹部219。转子铁芯212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12的其他结构相同。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轴220中,沿轴向观察时,第一被***部221的外周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周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被***部221的外周面没有设置凸部和凹部。第一轴220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轴20的其他结构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轴230中,从轴向观察时,第二被***部231的外周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周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被***部231的外周面没有设置凸部和凹部。第二轴230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轴30的其他结构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转子铁芯212在压入有第一轴220的第一被***部221和第二轴230的第二被***部231的部分、即中央孔214的内周面具有多个凸部218和多个凹部219。因此,在将第一轴220和第二轴230压入到中央孔214中时,转子铁芯212的内周面从第一被***部221的外周面和第二被***部231的外周面受到的应力通过凸部218在周向上变形而释放从而被吸收,能够降低将各轴压入时的压力。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第一轴220和第二轴230压入于转子铁芯212的中央孔214并进行固定。因此,转子210的组装性提高,因此能够减少转子210、旋转电机280以及泵290的组装工时和组装时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凸部218和凹部219的位置以及形状等,只要能够将第一轴220和第二轴230压入于转子铁芯212并进行固定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凸部218也可以为从中央孔214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三角形状或半圆形状等。另外,凸部218和凹部219的个数分别不限定于8个,例如,也可以分别各设置4个。
<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8、图9以及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子310中,第一轴320的第一接触部322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而延伸至转子铁芯12所具有的贯通孔15的径向外侧的圆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接触部322的外径与转子铁芯12的外径相同。即,第一接触部322的径向外端部配置于比多个贯通孔15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另外,只要能够在第一接触部322适当地设置后述的第一开口325,则第一接触部322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也可以配置在贯通孔15与转子铁芯12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之间。
第一接触部322在与转子铁芯12所具有的多个贯通孔15对置的部分具有沿轴向贯穿第一接触部322的多个第一开口325。各第一开口325是圆形状的孔。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一开口325的内径与各第一开口325所对置的贯通孔15的内径相同。各第一开口325沿着周向隔开间隔地等间隔设置。第一开口325设置有8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径大的第一开口325和内径小的第一开口325沿着周向交替设置。另外,各第一开口325的内径也可以比贯通孔15的内径大。第一轴320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轴20的其他结构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子310中,第二轴330的第二接触部332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延伸至转子铁芯12所具有的贯通孔15的径向外侧的圆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接触部332的外径与转子铁芯12的外径相同。即,第二接触部332的径向外端部配置于比多个贯通孔15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另外,如果能够在第二接触部332适当地设置后述的第二开口335,则第二接触部332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也可以配置在贯通孔15与转子铁芯12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之间。
第二接触部332在与转子铁芯12所具有的多个贯通孔15对置的部分具有沿轴向贯穿第二接触部332的多个第二开口335。各第二开口335是圆形状的孔。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二开口335的内径与各第二开口335所对置的贯通孔15的内径相同。各第二开口335沿着周向隔开间隔地等间隔设置。第二开口335设置有8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径大的第二开口335和内径小的第二开口335沿着周向交替设置。另外,各第二开口335的内径也可以比贯通孔15的内径大。第二轴330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轴30的其他结构相同。
如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子310中,树脂部件350的第一板状部351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而延伸至第一开口325的径向外侧的圆环板状。第一板状部351的板面朝向轴向。第一板状部351设置在第一接触部322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板状部351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配置于在径向上与第一接触部322的径向外侧的端部相同的位置。第一板状部351包围第一轴320的第一主体部23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板状部351的内缘与第一主体部23a的外缘接触。另外,第一板状部351与第一主体部23a也可以不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子310中,树脂部件350的第二板状部352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而延伸至第二开口335的径向外侧的圆环板状。第二板状部352的板面朝向轴向。第二板状部352设置在第二接触部332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板状部352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配置于在径向上与第二接触部332的径向外侧的端部相同的位置。第二板状部352包围第二轴330的基部33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板状部352的内缘与基部33a的外缘接触。另外,第二板状部352与基部33a也可以不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子310中,树脂部件350的多个连结部353分别跨越贯通孔15的内部、第一开口325的内部以及第二开口335的内部而设置。各连结部353呈沿轴向延伸的圆柱形状。各连结部353的外周面在轴向的整体范围内与各贯通孔15的内周面、各第一开口325的内周面以及各第二开口335的内周面接触。各连结部353的轴向一侧的端部与第一板状部351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连接。各连结部353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与第二板状部352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连接。即,树脂部件350具有经由贯通孔15、第一开口325以及第二开口335而将第一板状部351与第二板状部352在轴向上连接的多个连结部353。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353设置有8个。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径大的连结部353和外径小的连结部353沿着周向交替设置。树脂部件350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树脂部件50的其他结构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树脂部件350具有跨越转子铁芯12的贯通孔15、第一轴320的第一开口325以及第二轴330的第二开口335而设置的多个连结部353。另外,设置于第一轴320的第一接触部322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的第一板状部351与设置于第二轴330的第二接触部332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的第二板状部352经由多个连结部353和多个侧面连结部54而连接。因此,能够抑制树脂部件350相对于转子铁芯12在轴向上移动。另外,能够抑制树脂部件350相对于转子铁芯12在周向上相对旋转。由此,能够将树脂部件350更牢固地固定于转子铁芯12。并且,能够抑制第一轴320和第二轴330相对于转子铁芯12在周向上相对旋转。由此,能够将第一轴320和第二轴330更牢固地固定于转子铁芯12。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也能够采用其他结构和其他方法。例如,转子铁芯的外铁芯部也可以为圆环形状等。转子铁芯也可以不具有外铁芯部。另外,如果连结部的轴向两端与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连接,则所有的贯通孔可以为相同的形状,也可以是所有的贯通孔为不同的形状。
关于设置于第一被***部的外周面和第二被***部的外周面的凸部和凹部的形状,只要能够将第一轴和第二轴压入于转子铁芯并进行固定,则可以为任意的形状。例如,凸部和凹部可以为沿周向延伸的形状,也可以为斜纹形状等。另外,第一轴或第二轴中的一方也可以不具有凸部和凹部。第一轴和第二轴与转子铁芯也可以粘接固定。
关于设置于转子铁芯的中央孔的内周面的凸部和凹部的形状,只要能够将第一轴和第二轴压入于转子铁芯并进行固定,则可以为任意的形状。例如,凸部和凹部可以为沿周向延伸的形状,也可以为斜纹形状等。另外,在中央孔的内周面设置有凸部和凹部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第一被***部的外周面和第二被***部的外周面设置有凸部和凹部。在该情况下,能够进一步降低将各轴压入时的压力。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将第一轴和第二轴压入于转子铁芯的中央孔并进行固定。另外,也可以是,仅第一被***部的外周面或者第二被***部的外周面中的一方具有凸部和凹部。
中央孔的内部中的第一轴与第二轴之间的部分无需是空洞,例如,能够设置冷却部件。在该情况下,在转子连续旋转时,能够抑制转子的温度上升。另外,也可以设置由磁性材料构成的磁性部件。在该情况下,能够提高转子的输出扭矩。在中央孔的内部中的第一轴与第二轴之间的部分,能够根据目的而适当地设置其他部件等。
如果树脂部件稳定地固定于转子铁芯,则树脂部件可以为任意的结构。连结部不需要设置8个,例如也可以是4个。所有的连结部可以是相同的形状,也可以是所有的连结部为不同的形状。侧面连结部不需要设置8个,例如也可以是4个。另外,也可以不设置侧面连结部。
具有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的旋转电机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旋转电机也可以搭载在泵以外的设备上。旋转电机不限于马达,也可以是发电机。具有旋转电机的泵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由泵输送的流体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水等。旋转电机和泵也可以搭载于车辆以外的设备。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结构以及各方法能够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组合。

Claims (9)

1.一种转子,其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其特征在于,
该转子具有:
转子铁芯;
第一轴,其固定于所述转子铁芯,比所述转子铁芯向轴向一侧突出;以及
第二轴,其固定于所述转子铁芯,比所述转子铁芯向轴向另一侧突出,
所述转子铁芯具有沿轴向贯穿所述转子铁芯的中央孔,
所述第一轴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于所述中央孔,
所述第二轴的轴向一侧的端部***于所述中央孔,
在轴向上,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分开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铁芯是由多张板部件沿轴向层叠而构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分别压入到所述中央孔中而固定于所述转子铁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中的至少一方在压入到所述中央孔中的部分的外周面具有多个凸部和多个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铁芯在所述中央孔中的压入有所述第一轴的部分的内周面和压入有所述第二轴的部分的内周面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多个凸部和多个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具有与所述转子铁芯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接触的第一接触部,
所述第二轴具有与所述转子铁芯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接触的第二接触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该转子具有固定于所述转子铁芯的树脂部件,
所述转子铁芯具有沿轴向贯穿所述转子铁芯的多个贯通孔,
多个所述贯通孔沿着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
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径向外端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径向外端部位于比多个所述贯通孔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所述第一接触部在与多个所述贯通孔对置的部分具有沿轴向贯穿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多个第一开口,
所述第二接触部在与多个所述贯通孔对置的部分具有沿轴向贯穿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多个第二开口,
所述树脂部件具有:
第一板状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部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上;
第二板状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上;以及
多个连结部,该多个连结部经由各所述贯通孔的内部、各所述第一开口的内部以及各所述第二开口的内部将所述第一板状部与所述第二板状部在轴向上连接。
8.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电机具有:
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以及
定子,其与所述转子隔着间隔而对置。
9.一种泵,其特征在于,
该泵具有:
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电机;以及
泵机构,其与所述转子连接。
CN202222622768.5U 2021-10-07 2022-09-30 转子、旋转电机以及泵 Active CN21856995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65614 2021-10-07
JP2021165614A JP2023056324A (ja) 2021-10-07 2021-10-07 ロータ、回転電機、およびポン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69951U true CN218569951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15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2768.5U Active CN218569951U (zh) 2021-10-07 2022-09-30 转子、旋转电机以及泵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56324A (zh)
CN (1) CN21856995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60212B (zh) * 2023-08-07 2024-03-29 宁波市艾博尔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水泵电机上的转子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56324A (ja) 2023-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86291B2 (ja) モータ
JP5087583B2 (ja) 電動機および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CN218569951U (zh) 转子、旋转电机以及泵
WO2018179736A1 (ja) ロータ及びロータを備えたモータ
CN113541341A (zh) 带传动部的外转子型电动机
JP2010144595A (ja) 電動ポンプ
EP3001056A2 (en) Bearing unit and motor
US20220181933A1 (en) Rotor, motor,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JP5139892B2 (ja) モータ
CN218633500U (zh) 转子、旋转电机以及泵
JP2007129892A (ja) モータ及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10492634B (zh) 转子
JP4470072B2 (ja)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モータ
CN219643688U (zh) 马达
KR102167732B1 (ko) 스테이터 코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JP3239642U (ja) 回転モータの構造
JP4110605B2 (ja) モータ
JP2023161169A (ja) 回転電機及びそのローター
WO2022038727A1 (ja)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および回転電機
JP2018007380A (ja) 回転電機
JP7053240B2 (ja) 電動機
JP2016039664A (ja)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及び回転電機
JP2024046840A (ja) 回転電機用ロータ及び回転電機用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KR19990039148U (ko) 모터용 하우징
JP2024051232A (ja) 磁気式歯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