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63423U - 电子设备及其装置容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其装置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63423U
CN218163423U CN202222331444.6U CN202222331444U CN218163423U CN 218163423 U CN218163423 U CN 218163423U CN 202222331444 U CN202222331444 U CN 202222331444U CN 218163423 U CN218163423 U CN 218163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group
closed space
heat
cover plate
f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3144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浩翔
陈安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bro Mic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bro Mi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bro Mi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bro Mico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3144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63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63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634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装置容器,装置容器包含一外柜、一内风扇组与一散热模块。外柜内含一密闭空间,用以容纳一热源元件。内风扇组位于密闭空间内,以产生循环气流。散热模块包含一内鳍片组、一外鳍片组与至少一热管。内鳍片组位于密闭空间内。外鳍片组位于密闭空间之外。热管固定插设于外鳍片组、外柜及内鳍片组上。通过以上架构,装置容器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散热效能以及内部空间优化设计,更能够降低于水气或异物渗入而让电子元件故障的机会,从而延长装置容器内的电子元件的产品寿命。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其装置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装置容器,尤指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内含散热模块的装置容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配置于户外(例如号志杆、路灯杆或高架桥梁等高处)的电子元件通常容置于机柜内,以降低于户外因日晒雨淋所产生故障的机会。
然而,现有机柜的热交换设计(例如风扇)占用机柜较多的内部空间,导致内部空间优化设计困难,而且由于气流阻力而导致热堆积的原因,习知的热交换设计实有待加以改善。
如此,如何研发出一种解决方案以精进上述所努力的方向,实乃相关业者目前刻不容缓的一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装置容器,用以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一种装置容器包含一外柜、一内风扇组与一散热模块。外柜内含一密闭空间,用以容纳一热源元件。内风扇组位于密闭空间内,以产生循环气流。散热模块包含一内鳍片组、一外鳍片组与至少一热管。内鳍片组位于密闭空间内。外鳍片组位于密闭空间之外。热管固定插设于外鳍片组、外柜及内鳍片组上。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装置容器中,外柜包含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及一盖板。第一壳体具有一凹槽。第二壳体可分离地与第一壳体相组合,且覆盖凹槽。盖板位于第二壳体内,且于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共同限定出所述密闭空间及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与密闭空间彼此气密。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装置容器中,热源元件设于凹槽的内底面,且内鳍片组位于盖板上,且与热源元件保持间距。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装置容器中,内鳍片组包含多个彼此层叠的第一鳍片,且任二相邻的第一鳍片之间具有一第一气隙。外鳍片组包含多个彼此层叠的第二鳍片,且任二相邻的第二鳍片之间具有一第二气隙。盖板位于这些第一鳍片与这些第二鳍片之间,且热管贯穿这些第一鳍片、盖板与这些第二鳍片。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装置容器中,盖板具有至少一贯孔,热管直接紧配于贯孔内,或者通过一气密材密封地位于该贯孔内。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例,上述的装置容器还包含一外风扇组。外风扇组位于内部空间内,用以对外鳍片组提供散热气流。第二壳体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气流口与第二气流口,外风扇组位于第一气流口与第二气流口之间,且外鳍片组位于外风扇组与第一气流口之间。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装置容器中,盖板的一部分具有一凹陷部,外风扇组位于凹陷部内,且朝向外鳍片组。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装置容器中,热管为多个,且依据一阵列方式排列于盖板上。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例,在上述的装置容器中,散热模块包含多个分散组块,这些分散组块彼此间隔配置于盖板上。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一种电子设备包含一热源元件及一装置容器。装置容器包含一外柜、一内风扇组与一散热模块。外柜内含一密闭空间,用以容纳热源元件。内风扇组位于密闭空间内,以产生循环气流。散热模块包含一内鳍片组、一外鳍片组及至少一热管。内鳍片组位于密闭空间内,与热源元件保持间隔。外鳍片组位于密闭空间之外。热管固定插设于外鳍片组、外柜及内鳍片组上。
如此,通过以上所述架构,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及其装置容器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散热效能以及内部空间优化设计,更能够降低于水气或异物渗入而让电子元件故障的机会,从而延长装置容器内的电子元件的产品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用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附图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电子设备的分解图;
图3为图1沿线段AA所制成的剖视图暨密闭空间内的气流方向示意图;
图4为图2的散热模块的分解图;
图5为图3的区域M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散热模块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图6沿方向D展示出散热模块的正视图;以及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使用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11:电子设备
100:装置容器
110:外柜
120:第一壳体
121:凹槽
122:内底面
130:第二壳体
131:开孔
132:第二气流口
140:盖板
141:凹陷部
142:第三贯孔
150:密闭空间
151:第一流道
152:第二流道
160:内部空间
200:内风扇组
210:第一风扇
300:外风扇组
310:第二风扇
400、401:散热模块
410:内鳍片组
411:第一鳍片
412:第一气隙
413:第一贯孔
414:隔板
420:外鳍片组
421:第二鳍片
422:第二气隙
423:第二贯孔
430:热管
500:分散组块
510:空隙
600:热源元件
610:电路板
620:工作晶片
700:支架
AA:线段
B:固定物
D:方向
F1:循环气流
F2:驱动气流
M:区域
S:气密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到,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并非必要的,因此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为了便于读者观看,附图中各元件的尺寸并非依实际比例绘示。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电子设备10的分解图。图3为图1沿线段AA所制成的剖视图暨密闭空间150内的气流方向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电子设备10包含一装置容器100及一热源元件600。装置容器100包含一外柜110、一内风扇组200与一散热模块400。外柜110内含一密闭空间150,密闭空间150与装置容器100的外界保持气密,用以容纳热源元件600。举例来说,热源元件600一电路板610与一工作晶片620,电路板610固定于外柜110内,工作晶片620焊接于电路板610上,并与内鳍片组410之间保持间隔,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内风扇组200位于密闭空间150内,以便于密闭空间150内产生循环气流F1。内风扇组200例如包含多个彼此并排的第一风扇210。散热模块400包含一内鳍片组410、一外鳍片组420与一或多个热管430。内鳍片组410固定于密闭空间150内。外鳍片组420固定于密闭空间150之外。这些热管430彼此间隔地固定于外鳍片组420、外柜110及内鳍片组410上,例如这些热管430依据一阵列方式间隔排列,且每个热管430固定地贯穿外鳍片组420、外柜110及内鳍片组410。
更具体地,外柜110包含一第一壳体120、一第二壳体130及一盖板140。第一壳体120的一面具有一凹槽121。第二壳体130可分离地与第一壳体120相组合,并覆盖第一壳体120的凹槽121。盖板140位于第二壳体130内,且于外柜110内共同限定出相互并排的密闭空间150及内部空间160,其中所述内部空间160与密闭空间150彼此气密。热源元件600设于凹槽121的内底面122,且内鳍片组410位于盖板140上,且与热源元件600保持间距。
此外,图4为图2的散热模块400的分解图。图5为图3的区域M的局部放大图。如图4所示,内鳍片组410包含多个第一鳍片411,这些第一鳍片411间隔地层叠,且彼此相互平行或接***行,并且任二相邻的第一鳍片411之间具有一第一气隙412。外鳍片组420包含多个第二鳍片421,这些第二鳍片421间隔地层叠,且彼此相互平行或接***行,并且任二相邻的第二鳍片421之间具有一第二气隙422。盖板140位于这些第一鳍片411与这些第二鳍片421之间,且热管430贯穿这些第一鳍片411、盖板140与这些第二鳍片421。内鳍片组410还包含一隔板414,隔板414位于密闭空间150内,位于第一鳍片411最远离外鳍片组420的一侧,并且隔板414与第一鳍片411彼此相互平行或接***行,使得隔板414将密闭空间150分成第一流道151与第二流道152,其中第一流道151形成于盖板140与隔板414之间,第二流道152形成于隔板414与凹槽121的内底面122之间,且这些第一鳍片411位于第一流道151内。
如此,当内风扇组200于密闭空间150内产生一循环气流F1时,循环气流F1能够从第二流道152将热源元件600的热能的一部分传送至第一流道151内,使得这些第一鳍片411通过热管430将热能热传导至外鳍片组420,从而让热能从这些第二气隙422被传至外界。此外,热能的另一部分从第一流道151继续回到内风扇组200,并搭配热源元件600后续再生的热能从第二流道152再次回到第一流道151,从而于密闭空间150进行热交换循环。
如图4与图5所示,每个第一鳍片411具有多个第一贯孔413。这些第一贯孔413依据所述阵列方式间隔排列。每个第二鳍片421具有多个第二贯孔423。这些第二贯孔423依据所述阵列方式间隔排列。盖板140具有多个第三贯孔142,这些第三贯孔142依据所述阵列方式间隔排列。每个第三贯孔142位于其中一第一贯孔413及其中一第二贯孔423之间,且接通对应的第一贯孔413及第二贯孔423。每个热管430穿过其中一第一贯孔413、第三贯孔142及第二贯孔423,且通过气密材S密封地位于第一贯孔413、第三贯孔142及第二贯孔423内,或者,至少仅通过气密材S密封第三贯孔142,以避免水气或异物通过第三贯孔142渗入密闭空间150。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其他实施例中,热管430亦可能不需气密材S而让热管430直接紧配于贯孔内。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热管430内含毛细结构与工作流体(图中未示)。毛细结构依附至热管430内壁,工作流体填注在热管430内,用以受毛细结构的引导而流动。如此,当热源元件600的热能加热并汽化热管430内的工作流体时,气态的工作流体从热管430位于内鳍片组410的部分流至位于外鳍片组420的部分,从而经过冷凝变回液态,再通过毛细结构的引导而流回热管430位于内鳍片组410的部分,借此达到散热的目的。
举例来说,热管430包含高热传导系数的金属材质或复合材质。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金属材质例如为铜、铝、不锈钢或异质金属等等,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工作流体例如为纯水、无机化合物、醇类、酮类、液态金属、冷煤、有机化合物或其混合物,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毛细结构为具有多孔隙的结构能提供毛细力驱动工作流体。举例来说,毛细结构是由粉末烧结体、网格体、纤维体、沟槽、须晶或前述任意组合所制成,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再者,回图2与图3所示,第二壳体130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气流口(例如多个开孔131)与第二气流口132。电子设备10还包含一外风扇组300。外风扇组300位于第一气流口(例如多个开孔131)与第二气流口132之间,且外鳍片组420位于外风扇组300与第一气流口之间。外风扇组300包含多个第二风扇310。这些第二风扇310彼此并排于盖板140上。故,当外风扇组300于内部空间160内产生驱动气流F2时,外风扇组300的驱动气流F2通过外鳍片组420的这些第二气隙422,从而将热能传出装置容器100之外。
举例来说,盖板140远离散热模块400的一侧更具有一凹陷部141,外风扇组300位于凹陷部141内,且朝向外鳍片组420。如此,即便外风扇组300具有过大尺寸,由于凹陷部141朝密闭空间150的方向凹陷,外风扇组300仍能够容纳于装置容器100内。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散热模块401的局部剖视图。图7为图6沿方向D展示出散热模块401的正视图。如图6与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模块401与图2的散热模块400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散热模块401并非如图2的单个完整本体,而是包含多个分散组块500的散热模块400。散热模块401的这些分散组块500彼此间隔配置于盖板140上,亦即,任二相邻的分散组块500之间具有空隙510,故,散热模块401的外鳍片组420便具有更多的对流通道。
须了解到,每个分散组块500与图2的散热模块400的结构相同,亦即皆具有内鳍片组410、外鳍片组420与或多个热管430,只是每个分散组块500的尺寸小于图2的散热模块400。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1的使用示意图。如图3与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1与图2的电子设备10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电子设备11能够配置于户外。更具体地,电子设备11还包括多个支架700。此些支架700结合在装置容器100的后侧,从而附挂在一固定物B上。固定物B例如为电信杆、号志杆、路灯杆或高架桥梁等。故,装置容器100可设置于户外高处,不仅可降低于户外因日晒雨淋所产生故障的机会,亦可不占用地面空间。
如此,通过以上所述架构,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容器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散热效能以及内部空间优化设计,更能够降低于水气或异物渗入而让电子元件故障的机会,从而延长装置容器内的电子元件的产品寿命。
最后,上述所揭露的各实施例中,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皆可被保护于本实用新型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装置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柜,内含一密闭空间,用以容纳一热源元件;
一内风扇组,位于该密闭空间内,以产生循环气流;以及
一散热模块,包含:
一内鳍片组,位于该密闭空间内;
一外鳍片组,位于该密闭空间之外;以及
至少一热管,固定插设于该外鳍片组、该外柜及该内鳍片组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外柜包含:
一第一壳体,具有一凹槽;
一第二壳体,可分离地与该第一壳体相组合,且覆盖该凹槽;以及
一盖板,位于该第二壳体内,且于该第二壳体与该第一壳体之间共同限定出该密闭空间以及一内部空间,其中该内部空间与该密闭空间彼此气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热源元件设于该凹槽的一内底面,且该内鳍片组位于该盖板上,且与该热源元件保持间距。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内鳍片组包含多个彼此层叠的第一鳍片,且任二相邻的所述第一鳍片之间具有一第一气隙;以及
该外鳍片组包含多个彼此层叠的第二鳍片,且任二相邻的所述第二鳍片之间具有一第二气隙,
其中该盖板位于所述第一鳍片与所述第二鳍片之间,且该热管贯穿所述第一鳍片、该盖板与所述第二鳍片。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盖板具有至少一贯孔,其中该热管直接紧配于该贯孔内,或者通过一气密材密封地位于该贯孔内。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外风扇组,位于该内部空间内,用以对该外鳍片组提供散热气流,
其中该第二壳体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气流口与第二气流口,该外风扇组位于该第一气流口与该第二气流口之间,且该外鳍片组位于该外风扇组与该第一气流口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盖板的一部分具有一凹陷部,该外风扇组位于该凹陷部内,且朝向该外鳍片组。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容器,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热管为多个,所述热管依据一阵列方式排列于该盖板上。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容器,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模块包含多个分散组块,所述多个分散组块彼此间隔配置于该盖板上。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热源元件;以及
一装置容器,包含:
一外柜,内含一密闭空间,用以容纳该热源元件;
一内风扇组,位于该密闭空间内,以产生循环气流;以及
一散热模块,包含一内鳍片组、一外鳍片组及至少一热管,该内鳍片组位于该密闭空间内,与该热源元件保持间隔,该外鳍片组位于该密闭空间之外,该热管固定插设于该外鳍片组、该外柜及该内鳍片组上。
CN202222331444.6U 2022-09-02 2022-09-02 电子设备及其装置容器 Active CN218163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31444.6U CN218163423U (zh) 2022-09-02 2022-09-02 电子设备及其装置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31444.6U CN218163423U (zh) 2022-09-02 2022-09-02 电子设备及其装置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63423U true CN218163423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58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31444.6U Active CN218163423U (zh) 2022-09-02 2022-09-02 电子设备及其装置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634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13630B (zh) 机壳组件及具有其的拍摄设备
JP7045110B1 (ja) ポンプ付きラジエータ
US9867313B2 (en) Transmitt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7031158B2 (en) Heat pipe cooled electronics enclosure
CN213816733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激光光源
CN113939152B (zh) 水冷散热模组及电子设备
JP5043059B2 (ja) 屋外設置装置の冷却構造
JPH11261265A (ja) 密閉型装置の放熱構造
CN109874281B (zh) 通讯设备及其具有散热结构的光模块
CN218163423U (zh) 电子设备及其装置容器
CN113885274A (zh) 一种影视灯
CN210694710U (zh) 一种射频拉远单元散热装置
CN113630993A (zh) 机箱、功率放大器及通信设备
JP2001068880A (ja) 通信機器の放熱構造
CN213818658U (zh) 液冷机箱
CN210465771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光模块
KR102001029B1 (ko) 펠티에 소자를 이용한 태양광 발전 접속반 다이오드 모듈 방열 모듈
JP2003008274A (ja) 電子機器装置
TWM634303U (zh) 電子設備及其裝置容器
CN208365479U (zh) 一种大功率led灯散热装置
CN220068093U (zh) 电控盒、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CN220545325U (zh) 一种户外机柜
CN219919571U (zh) 散热装置及无人机反制枪
CN217057758U (zh) 空调室外机
CN209861420U (zh) 模块电源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