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1843U - 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1843U
CN218021843U CN202222641406.0U CN202222641406U CN218021843U CN 218021843 U CN218021843 U CN 218021843U CN 202222641406 U CN202222641406 U CN 202222641406U CN 218021843 U CN218021843 U CN 218021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main body
pillar
layer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4140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健良
蒋莲花
周维明
孔祥帅
辛雯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4140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1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1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1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及车辆,A柱加强结构包括:A柱主体,A柱主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一空腔;加强部件,加强部件包括位于第一空腔内的骨架和发泡层,骨架与A柱主体相连,发泡层设在骨架上,发泡层可与第一空腔的内壁粘合,以使骨架、发泡层和第一空腔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第二空腔。本实用新型通过A柱主体内部的第一空腔内设置加强部件,加强部件包括骨架和发泡层,发泡层可与第一空腔的内壁粘合,以使骨架、发泡层和第一空腔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第二空腔,可以提高A柱的结构强度,避免A柱折弯。

Description

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客户对汽车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对车身结构的强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中国汽车行业综合美国安全评价体系(IIHS)、欧洲的RCAR、NCAP的行人保护和主动安全制定中国版的安全评价体系(C-IASI),在C-IASI中最恶劣的工况25%小偏置碰对车身A柱的强度要求比较高,但是,目前大多数车型在小偏置工况下A柱上端结构强度不足,导致其容易发生折弯,对乘员的生存空间造成极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所述A柱加强结构可以提高A柱的结构强度,避免A柱折弯。
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车辆,以应用上述的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包括:A柱主体,所述A柱主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一空腔;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的骨架和发泡层,所述骨架与所述A柱主体相连,所述发泡层设在所述骨架上,所述发泡层可与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粘合,以使所述骨架、所述发泡层和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第二空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通过A柱主体内部的第一空腔内设置加强部件,加强部件包括骨架和发泡层,发泡层可与第一空腔的内壁粘合,以使骨架、发泡层和第一空腔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第二空腔,可以提高A柱的结构强度,避免A柱折弯。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骨架为PA66-GF35材料制成,所述发泡层为HCSNS9010环氧胶层。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骨架和所述发泡层沿所述A柱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发泡层设在所述骨架的至少两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骨架包括:主体部;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设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二弯曲部设在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主体部为一体成型。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泡层包括:第一发泡层,所述第一发泡层设在所述第一弯曲部上;第二发泡层,所述第二发泡层设在所述第二弯曲部上;第三发泡层,所述第三发泡层设在所述主体部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曲部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发泡层粘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弯曲部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发泡层粘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主体部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发泡层粘接在所述第三凹槽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柱主体包括:上边梁内板;A柱上加强板,所述A柱上加强板设在所述上边梁内板上,且与所述上边梁内板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空腔;A柱上加强板衬板,所述A柱上加强板衬板设在所述A柱上加强板的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的一端上;侧围外板,所述侧围外板设在所述A柱上加强板上,且与所述A柱上加强板共同限定有第三空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边梁内板、所述A柱上加强板和所述A柱上加强板衬板均为CR950/1300HS热成型超高强钢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骨架上设有至少两个胶钉,所述胶钉卡接在所述上边梁内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前文所述的A柱加强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采用上述的A柱加强结构可以解决25%小偏置过程中A柱上端折弯的问题,避免因A柱折弯而导致乘客的生存空间减小,从而提高车门乘客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柱加强结构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柱加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强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A柱加强结构;
10、A柱主体;
10a、第一空腔;10b、第三空腔;110、上边梁内板;120、A柱上加强板;130、A柱上加强板衬板;140、侧围外板;
20、加强部件;
210、骨架;2101、主体部;2101a、加强槽;2102、第一弯曲部;2103、第二弯曲部;210a、第一凹槽;210b、第二凹槽;210c、第三凹槽;
220、发泡层;2201、第一发泡层;2202、第二发泡层;2203、第三发泡层;
30、胶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100,包括:A柱主体10、加强部件20。
A柱主体10的内部形成有第一空腔10a。加强部件20包括位于第一空腔10a内的骨架210和发泡层220,骨架210与A柱主体10相连,发泡层220设在骨架210上,发泡层220可与第一空腔10a的内壁粘合,以使骨架210、发泡层220和第一空腔10a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第二空腔。
可以理解为,发泡层220未发泡前厚度比较小,发泡层220与骨架210可以很容易就安装到第一空腔10a内,当经过高温电泳后(例如,高温165℃,烘烤20分钟),发泡层220发泡膨胀可以与第一空腔10a的内壁粘合,从而能在第一空腔10a内形成第二空腔结构,提高A柱的结构强度和抗弯扭能力,保证A柱不易折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A柱加强结构100可以使A柱的结构强度更高,因此在保证满足碰撞强度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A柱加强结构100可以减小A柱的截面,如减小A柱的宽度,从而减小A柱盲区。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A柱加强结构100可以实现A柱的宽度为54mm,并保证在该尺寸范围内,A柱的强度更高,抗弯扭效果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100,通过A柱主体10内部的第一空腔10a内设置加强部件20,加强部件20包括骨架210和发泡层220,发泡层220可与第一空腔10a的内壁粘合,以使骨架210、发泡层220和第一空腔10a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第二空腔,可以提高A柱的结构强度,避免A柱折弯。
一些实施例中,骨架210为PA66-GF35材料制成,发泡层220为HCSNS9010环氧胶层。也就是说,采用这种材料的骨架210和发泡层220既能保证整体重量比较轻,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结构强度。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骨架210和发泡层220沿A柱主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A柱主体10的长度方向可以是图1中前后方向,骨架210和发泡层220的长度方向与A柱主体10的长度方向保持同向,这样能提升对A柱的强度增强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发泡层220设在骨架210的至少两侧,这样就能形成至少一个第二空腔,第二空腔的数量越多,则加强部件20对A柱主体10的支撑加强效果就更好。例如,发泡层220设在骨架210的两侧,这样就能形成两个第二空腔;发泡层220也可以设在骨架210的三个侧面,这样就能形成三个第二空腔。当然,发泡层220在骨架210上的设置数量不限于此,根据情况可具体设置,这里不再赘述。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骨架210包括:主体部2101、第一弯曲部2102、第二弯曲部2103,第一弯曲部2102设在主体部2101的一端;第二弯曲部2103设在主体部2101的另一端,第二弯曲部2103、第一弯曲部2102和主体部2101为一体成型。通过将骨架210设置成包括主体部2101、第一弯曲部2102、第二弯曲部2103,骨架210具有两个弯曲部分,这样就使自身结构强度更高,对A柱主体10的加强效果也更好。
具体地,如图2所示,主体部2101上设有加强槽2101a,通过设计加强槽2101a可以进一步提升骨架210的强度。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发泡层220包括:第一发泡层2201、第二发泡层2202、第三发泡层2203,第一发泡层2201设在第一弯曲部2102上;第二发泡层2202设在第二弯曲部2103上;第三发泡层2203设在主体部2101上。第一发泡层2201、第二发泡层2202、第三发泡层2203经过高温电泳后可以粘接在第一空腔10a的三个腔壁上,从而形成三个第二空腔,带来比较好的加强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弯曲部2102上设有第一凹槽210a,第一发泡层2201粘接在第一凹槽210a内,第二弯曲部2103上设有第二凹槽210b,第二发泡层2202粘接在第二凹槽210b内,主体部2101上设有第三凹槽210c,第三发泡层2203粘接在第三凹槽210c内。第一凹槽210a可以使第一发泡层2201和第一弯曲部2102的接触面更大,结合更紧密,连接更可靠。第二凹槽210b可以使第二发泡层2202和第二弯曲部2103的接触面更大,结合更紧密,连接更可靠。第三凹槽210c可以使第三发泡层2203和主体部2101的接触面更大,结合更紧密,连接更可靠。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A柱主体10包括:上边梁内板110、A柱上加强板120、A柱上加强板衬板130、侧围外板140,A柱上加强板120设在上边梁内板110上,且与上边梁内板110共同限定出第一空腔10a;A柱上加强板衬板130设在A柱上加强板120的位于第一空腔10a内的一端上;侧围外板140设在A柱上加强板120上,且与A柱上加强板120共同限定有第三空腔10b。
可以理解为,A柱上加强板120可以构造成“C”形结构,A柱上加强板120的两端与上边梁内板110焊接相连,侧围外板140可以构造成“几”字形结构,侧围外板140的两端与A柱上加强板120相连,有利于形成第一空腔10a和第三空腔10b,通过形成两个空腔结构(即第一空腔10a和第三空腔10b),可以进一步提升A柱主体10的结构强度。而A柱上加强板衬板130则可以提升A柱上加强板120的结构强度。
具体地,如图2所示,A柱上加强板衬板130贴合在A柱上加强板120的内表面上,并沿着A柱上加强板120的表面延伸,这样就能增加接触面,带来更好的加强效果。
具体地,第一弯曲部2102和第二弯曲部2103与A柱上加强板120对应设置,第一发泡层2201高温电泳后粘合在A柱上加强板120和A柱上加强板衬板130上,第二发泡层2202高温电泳后粘合在A柱上加强板120和A柱上加强板衬板130上。主体部2101和上边梁内板110对应设置,第三发泡层2203高温电泳后粘合在上边梁内板110。
一些实施例中,上边梁内板110、A柱上加强板120、A柱上加强板衬板130均为CR950/1300HS热成型超高强钢板。通过采用上述材质的上边梁内板110、A柱上加强板120、A柱上加强板衬板130,既能保证整体重量比较轻,同时也可以提升板件强度,进而提升对A柱的加强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骨架210上设有至少两个胶钉30,胶钉30卡接在上边梁内板110上。骨架210通过胶钉30与上边梁内板110相连,安装简单,拆卸方便。其次,相比于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采用胶钉30的使用成本比较低。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A柱加强结构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A柱加强结构100包括:A柱主体10、加强部件20。
A柱主体10的内部形成有第一空腔10a。加强部件20包括位于第一空腔10a内的骨架210和发泡层220,骨架210与A柱主体10相连,发泡层220设在骨架210上,发泡层220可与第一空腔10a的内壁粘合,以使骨架210、发泡层220和第一空腔10a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第二空腔。
骨架210为PA66-GF35材料制成,发泡层220为HCSNS9010环氧胶层。
骨架210和发泡层220沿A柱主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
骨架210包括:主体部2101、第一弯曲部2102、第二弯曲部2103,第一弯曲部2102设在主体部2101的一端;第二弯曲部2103设在主体部2101的另一端,第二弯曲部2103、第一弯曲部2102和主体部2101为一体成型。
发泡层220包括:第一发泡层2201、第二发泡层2202、第三发泡层2203,第一发泡层2201设在第一弯曲部2102上;第二发泡层2202设在第二弯曲部2103上;第三发泡层2203设在主体部2101上。
第一弯曲部2102上设有第一凹槽210a,第一发泡层2201粘接在第一凹槽210a内,第二弯曲部2103上设有第二凹槽210b,第二发泡层2202粘接在第二凹槽210b内,主体部2101上设有第三凹槽210c,第三发泡层2203粘接在第三凹槽210c内。
A柱主体10包括:上边梁内板110、A柱上加强板120、A柱上加强板衬板130、侧围外板140,A柱上加强板120设在上边梁内板110上,且与上边梁内板110共同限定出第一空腔10a;A柱上加强板衬板130设在A柱上加强板120的位于第一空腔10a内的一端上;侧围外板140设在A柱上加强板120上,且与A柱上加强板120共同限定有第三空腔10b。
上边梁内板110、A柱上加强板120、A柱上加强板衬板130均为CR950/1300HS热成型超高强钢板。
骨架210上设有两个胶钉30,胶钉30卡接在上边梁内板110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前文的A柱加强结构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采用上述的A柱加强结构100可以解决25%小偏置过程中A柱上端折弯的问题,避免因A柱折弯而导致乘客的生存空间减小,从而提高车门乘客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进一步地”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A柱主体,所述A柱主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一空腔;
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的骨架和发泡层,所述骨架与所述A柱主体相连,所述发泡层设在所述骨架上,所述发泡层可与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粘合,以使所述骨架、所述发泡层和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第二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为PA66-GF35材料制成,所述发泡层为HCSNS9010环氧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和所述发泡层沿所述A柱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发泡层设在所述骨架的至少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
主体部;
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设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
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二弯曲部设在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主体部为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层包括:
第一发泡层,所述第一发泡层设在所述第一弯曲部上;
第二发泡层,所述第二发泡层设在所述第二弯曲部上;
第三发泡层,所述第三发泡层设在所述主体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部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发泡层粘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弯曲部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发泡层粘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主体部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发泡层粘接在所述第三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主体包括:
上边梁内板;
A柱上加强板,所述A柱上加强板设在所述上边梁内板上,且与所述上边梁内板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空腔;
A柱上加强板衬板,所述A柱上加强板衬板设在所述A柱上加强板的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的一端上;
侧围外板,所述侧围外板设在所述A柱上加强板上,且与所述A柱上加强板共同限定有第三空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内板、所述A柱上加强板和所述A柱上加强板衬板均为CR950/1300HS热成型超高强钢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上设有至少两个胶钉,所述胶钉卡接在所述上边梁内板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A柱加强结构。
CN202222641406.0U 2022-09-29 2022-09-29 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8021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41406.0U CN218021843U (zh) 2022-09-29 2022-09-29 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41406.0U CN218021843U (zh) 2022-09-29 2022-09-29 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1843U true CN218021843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57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41406.0U Active CN218021843U (zh) 2022-09-29 2022-09-29 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18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79829A (zh) * 2023-01-31 2023-06-2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柱加强件总成、车辆及制备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79829A (zh) * 2023-01-31 2023-06-2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柱加强件总成、车辆及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43654B2 (en) Vehicle body bottom structure
WO2019185024A1 (zh) 车身结构及汽车
CN107985421B (zh) 汽车门槛总成
CN108081926B (zh) 车门加强梁
CN102233903A (zh) 车身增强结构
CN218021843U (zh) 车辆的a柱加强结构及车辆
CN108556924A (zh) 一种提高40%偏置碰安全性能的a柱结构
CN213534875U (zh) 一种重型特种车用四开门驾驶室
CN108407893A (zh) 用于机动车的门槛板
JP5478314B2 (ja) 車体側部構造
US6357822B1 (en) Side impact beam assembly
CN112441130A (zh) 一种汽车门槛梁、车身及汽车
CN218229147U (zh) 汽车门环结构及汽车
EP4335729A1 (en) Vehicle body
JP3567772B2 (ja) 不等厚センターピラー部材
CN101094774A (zh) 门板加劲件
CN114919666A (zh) 车辆及其车身前机舱架构
CN213008402U (zh) 车身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1572649B (zh) 白车身结构
CN210000417U (zh) 用于车辆的顶盖后横梁结构以及车辆
US20240051607A1 (en) Vehicular center pillar
CN216546399U (zh) 白车身结构、驾驶室及汽车
CN216783641U (zh) 敞篷车的加强结构及敞篷车
CN218172396U (zh) 汽车前门框架结构及汽车
CN216034371U (zh) 车体总成及具有其的轨道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