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7157U - 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7157U
CN217977157U CN202221609876.2U CN202221609876U CN217977157U CN 217977157 U CN217977157 U CN 217977157U CN 202221609876 U CN202221609876 U CN 202221609876U CN 217977157 U CN217977157 U CN 217977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chamber
main body
suspension bushing
supporting edge
pressur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098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otus Ca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otus Ca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otus Ca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otus Car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098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7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7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7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ed Devices Of Dampers And Sp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及具有其的车辆,该汽车悬架衬套包括沿垂直于汽车悬架衬套的轴线方向排布的第一液压室及第二液压室,以及沿汽车悬架衬套的轴线方向排布的第三液压室及第四液压室,第一液压室及第二液压室之间通过第一连通口连通,第三液压室及第四液压室之间通过第二连通口连通,在第一液压室、第二液压室、第三液压室及第四液压室内填充有阻尼液,该汽车悬架衬套能实现不同方向上的高阻尼,提高NVH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衬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悬架衬套是汽车底盘结构件的连接单元,能实现对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进行隔离和吸收。
目前现有技术中,主流的处理方式是在汽车悬架衬套内设置液体,使得将振动的能量转换成热能,以对冲击进行衰减,但现有技术的结构,一般是在X方向提供阻尼,在受到Z方向的振动时,如过减速带受到震颤时,液体动态硬化,动刚度较高,噪声振动性能表现不好。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及具有其的车辆,该汽车悬架衬套能实现不同方向上的高阻尼,提高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及具有其的车辆,该汽车悬架衬套包括沿垂直于汽车悬架衬套的轴线方向排布的第一液压室及第二液压室,以及沿汽车悬架衬套的轴线方向排布的第三液压室及第四液压室,第一液压室及第二液压室之间通过第一连通口连通,第三液压室及第四液压室之间通过第二连通口连通,在第一液压室、第二液压室、第三液压室及第四液压室内填充有阻尼液。
进一步地,汽车悬架衬套包括内芯、弹性主体、外套、限流板及膜片,该弹性主体包括主体部、第一支撑边、第二支撑边及脊部,主体部套设于内芯外,第一支撑边、第二支撑边及脊部均设置于主体部上;从靠近主体部方向至远离主体部方向,该第一支撑边沿倾斜向上延伸,该第二支撑边沿倾斜向下延伸,该脊部连接于第一支撑边与第二支撑边之间,外套套设于弹性主体外,第一支撑边、第二支撑边及脊部抵靠于外套的内侧壁上,第一液压室及第二液压室由主体部、第一支撑边、第二支撑边、脊部及外套配合形成;限流板沿内芯的轴线方向设置于第一支撑边远离第二支撑边的一侧,第三液压室形成于限流板与第一支撑边之间,膜片沿内芯的轴线方向设置于限流板远离第一支撑边的一侧,第四液压室形成于膜片与限流板之间。
进一步地,在该主体部远离该限流板的一侧形成有流道,第一液压室及第二液压室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连通口,两个第一连通口之间通过流道连通,第二连通口形成于限流板上。
进一步地,该脊部设置为两个,两个脊部关于内芯的轴线对称设置,脊部上设有泄压结构,该泄压结构包括凸片,在同一个脊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凸片,在同一个脊部的两侧的凸片,在弹性主体的轴线方向上的位置并不重合,该凸片的一端与该脊部的上端面平齐,另一端与该主体部平齐,以使该凸片上形成有坡面。
进一步地,限流板呈圆环形,在限流板上形成有环状凸起,该第二连通口形成于该环状凸起上。
进一步地,该汽车悬架衬套还包括盖板和铆接板,该盖板盖设于膜片远离限流板的一侧,该铆接板、该弹性主体及该内芯通过硫化工艺形成为一体,并将盖板、膜片及限流板固定在弹性主体上。
进一步地,该汽车悬架衬套还包括内笼,该内笼埋设于该弹性主体内,该内笼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以及连接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的连接部,至少部分第一支撑部露出于弹性主体外,并与外套相连。
进一步地,该汽车悬架衬套还包括限位块,该限位块位于弹性主体远离该盖板一端的端部上,并对弹性主体进行支撑,且限位块上设有多个减重孔。
进一步地,该脊部为两个,两个该第一连通口距离同一个脊部的距离均小于距离另一个脊部的距离,以使沿弹性主体的周向上,在弹性主体的外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弧线段及第二弧线段,第一弧线段的长度小于第二弧线段的长度,流道与其中一个第一连通口相连后,沿第二弧线段延伸,并与另一个第一连通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汽车悬架衬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沿垂直于汽车悬架衬套的轴线方向排布的第一液压室及第二液压室的设置,在汽车悬架衬套受到垂直于轴向方向的作用力时,第一液压室及第二液压室二者的其中之一的体积会缩小,因此,阻尼液会从第一液压室及第二液压室的其中之一,通过第一连通口流入上述二者的其中另一中,阻尼液通过第一连通口流动的过程中由于流速发生变化,导致阻尼也相应改变,从而能够较好地将垂直于汽车悬架衬套轴线方向的振动机械能吸收转换成热能;通过沿汽车悬架衬套的轴线方向排布的第三液压室及第四液压室的设置,在汽车悬架衬套受到沿轴线方向的作用力时,第三液压室及第四液压室二者的其中之一的体积会缩小,因此,阻尼液会从第三液压室及第四液压室的其中之一,通过第二连通口流入上述二者的其中另一中,阻尼液通过第二连通口流动的过程中由于流速发生变化,导致阻尼也相应改变,从而能够较好地将沿汽车悬架衬套轴线方向的振动机械能吸收转换成热能。也即,通过第一液压室、第二液压室、第三液压室及第四液压室的设置,能够实现不同方向上的高阻尼,提高车辆的NVH性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提供的汽车悬架衬套在一个方向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汽车悬架衬套在另一个方向上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中汽车悬架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汽车悬架衬套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4中V-V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3中限流板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1中汽车悬架衬套在去掉外套后第一视角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图1中汽车悬架衬套在去掉外套后第二视角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图3中内笼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泄压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限位块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1、第一液压室;12、第二液压室;13、第三液压室;14、第四液压室;20、弹性主体;21、第一连通口;22、脊部;23、主体部;24、第一支撑边;25、第二支撑边;26、流道;27、密封圈;28、凸片;281、坡面;29、内笼;291、第一支撑部;292、第二支撑部;293、连接部;30、限流板;31、第二连通口;32、环状凸起;40、内芯;50、外套;60、膜片;70、盖板;80、铆接板;81、第一环形边;82、第二环形边;90、限位块;91、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及具有其的车辆,该汽车悬架衬套能实现不同方向上的高阻尼,提高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悬架衬套包括沿垂直于汽车悬架衬套的轴线方向排布的第一液压室11及第二液压室12,以及沿汽车悬架衬套的轴线方向排布的第三液压室13及第四液压室14,第一液压室11及第二液压室12之间通过第一连通口21连通,第三液压室13及第四液压室14之间通过第二连通口31连通,在第一液压室11、第二液压室12、第三液压室13及第四液压室14内填充有阻尼液。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沿垂直于汽车悬架衬套的轴线方向排布的第一液压室11及第二液压室12的设置,在汽车悬架衬套受到垂直于轴向方向的作用力时,第一液压室11及第二液压室12二者的其中之一的体积会缩小,因此,阻尼液会从第一液压室11及第二液压室12的其中之一,通过第一连通口21流入上述二者的其中另一中,阻尼液通过第一连通口21流动的过程中由于流速发生变化,导致阻尼也相应改变,从而能够较好地将垂直于汽车悬架衬套轴线方向的振动机械能吸收转换成热能;通过沿汽车悬架衬套的轴线方向排布的第三液压室13及第四液压室14的设置,在汽车悬架衬套受到沿轴线方向的作用力时,第三液压室13及第四液压室14二者的其中之一的体积会缩小,因此,阻尼液会从第三液压室13及第四液压室14的其中之一,通过第二连通口31流入上述二者的其中另一中,阻尼液通过第二连通口31流动的过程中由于流速发生变化,导致阻尼也相应改变,从而能够较好地将沿汽车悬架衬套轴线方向的振动机械能吸收转换成热能。也即,通过第一液压室11、第二液压室12、第三液压室13及第四液压室14的设置,能够实现不同方向上的高阻尼,提高车辆的NVH性能。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11,汽车悬架衬套包括内芯40、弹性主体20、外套50、限流板30及膜片60,该弹性主体20包括主体部23、第一支撑边24、第二支撑边25及脊部22,主体部23套设于内芯40外,第一支撑边24、第二支撑边25及脊部22均设置于主体部23上。从靠近主体部23方向至远离主体部23方向,第一支撑边24沿倾斜向上延伸,第二支撑边25沿倾斜向下延伸,脊部22沿主体部23的轴线方向连接于第一支撑边24与第二支撑边25之间,外套50套设于弹性主体20外,第一支撑边24、第二支撑边25及脊部22抵靠于外套50的内侧壁上,第一液压室11及第二液压室12由主体部23、第一支撑边24、第二支撑边25、脊部22及外套50的配合形成。换句话说,脊部22在主体部23与外套50之间将第一支撑边24及第二支撑边25之间的区域分成了两个独立的空间,以形成第一液压室11及第二液压室12。限流板30沿内芯40的轴线方向设置于第一支撑边24远离第二支撑边25的一侧,第三液压室13形成于限流板30与第一支撑边24之间。膜片60沿内芯40的轴线方向设置于限流板30远离第一支撑边24的一侧,第四液压室14形成于膜片60与限流板30之间,第二连通口31形成于限流板30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脊部22设置为两个,两个脊部22关于内芯40的轴线对称设置,第一液压室11及第二液压室1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连通口21,两个第一连通口21之间通过流道26连通。
请继续参见图7及图8,在本实施例中,流道26形成于主体部23远离限流板30的一侧,以在产生热量时,减小对第三液压室13及第四液压室14内阻尼液的影响。两个第一连通口21距离同一个脊部22的距离均小于距离另一个脊部22的距离,以使沿弹性主体20的周向上,在弹性主体20的外侧壁上形成有较短的第一弧线段及较长的第二弧线段,流道26与其中一个第一连通口21相连后,沿第二弧线段延伸并与另一个第一连通口21相连。通过上述的设置,能够延长流道26的长度,增加热量的散失效率,有利于对振动能量的吸收。
进一步地,在第一支撑边24及第二支撑边25与外套50的接触处还设置有密封圈27(见图7),以增加密封性能。在本实施例中,该密封圈27可以由第一支撑边24及第二支撑边25上的环形凸起形成。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7、图8及图10,在脊部22上还形成有泄压结构,该泄压结构包括凸片28,在同一个脊部22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凸片28,在同一个脊部22的两侧的凸片28,在弹性主体20的轴线方向上的位置并不重合。换句话说,在脊部22一侧的凸片28朝向另一侧的凸片28所在方向的投影,至少不完全落于另一侧的凸片28上。该凸片28的一端与脊部22的上端面平齐,另一端与主体部23平齐,以形成坡面281。
通过上述泄压结构的设置,当外界压力骤增时,该泄压结构能够使得第一液压室11及第二液压室12通过脊部22与外套50之间的区域连通,从而使得阻尼液通过,以增加弹性主体20的抗疲劳性能。
请继续参照图1、图3、图5及图6,限流板30呈圆环形,在限流板30上形成有环状凸起32,限流板30抵靠于内芯40的端面上,环状凸起32伸入弹性主体20的第一支撑边24与主体部23之间,上述的第二连通口31形成于环状凸起32上。
进一步地,该汽车悬架衬套还包括盖板70,盖板70盖设于膜片60远离限流板30的一侧,以对膜片60、限流板30等结构进行保护。
请继续参照图3及图5,汽车悬架衬套还包括铆接板80,铆接板80、弹性主体20及内芯40通过硫化工艺形成为一体,并将盖板70、膜片60及限流板30固定于弹性主体20上。
进一步地,该铆接板80包括第一环形边81及第二环形边82,上述的盖板70、膜片60及限流板30压设于第一环形边81与第二环形边82之间。
请继续参照图3、图5及图9,该汽车悬架衬套还包括内笼29,该内笼29埋设于弹性主体20内,并至少有部分露出于弹性主体20外。内笼29由塑料材质形成,以作为弹性主体20的骨架,对弹性主体20进行支撑,避免弹性主体20发生大幅度变形而影响阻尼液的定向流动。
具体地,内笼29包括第一支撑部291、第二支撑部292,以及连接于第一支撑部291与第二支撑部292之间的连接部293,至少部分第一支撑部291露出于弹性主体20外,并与外套50相连。
请继续参照图2、图3、图5及图11,汽车悬架衬套还包括限位块90,限位块90位于弹性主体20远离盖板70一端的端部上,并对弹性主体20进行支撑,以限制弹性主体20的变形程度,避免弹性主体20与内芯40之间发生沿轴向的窜动。在限位块90上设置有多个减重孔91用于减重。
综上所述,通过沿垂直于汽车悬架衬套的轴线方向排布的第一液压室11及第二液压室12的设置,在汽车悬架衬套受到垂直于轴向方向的作用力时,第一液压室11及第二液压室12二者的其中之一的体积会缩小,因此,阻尼液会从第一液压室11及第二液压室12的其中之一,通过第一连通口21流入上述二者的其中另一中,阻尼液通过第一连通口21流动的过程中由于流速发生变化,导致阻尼也相应改变,从而能够较好地将垂直于汽车悬架衬套轴线方向的振动机械能吸收转换成热能;通过沿汽车悬架衬套的轴线方向排布的第三液压室13及第四液压室14的设置,在汽车悬架衬套受到沿轴线方向的作用力时,第三液压室13及第四液压室14二者的其中之一的体积会缩小,因此,阻尼液会从第三液压室13及第四液压室14的其中之一,通过第二连通口31流入上述二者的其中另一中,阻尼液通过第二连通口31流动的过程中由于流速发生变化,导致阻尼也相应改变,从而能够较好地将沿汽车悬架衬套轴线方向的振动机械能吸收转换成热能。也即,通过第一液压室11、第二液压室12、第三液压室13及第四液压室14的设置,能够实现不同方向上的高阻尼,提高车辆的NVH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汽车悬架衬套,关于该车辆的其它特征,请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悬架衬套包括沿垂直于所述汽车悬架衬套的轴线方向排布的第一液压室及第二液压室,以及沿所述汽车悬架衬套的轴线方向排布的第三液压室及第四液压室,所述第一液压室及所述第二液压室之间通过第一连通口连通,所述第三液压室及所述第四液压室之间通过第二连通口连通,在所述第一液压室、所述第二液压室、所述第三液压室及所述第四液压室内填充有阻尼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悬架衬套包括内芯、弹性主体、外套、限流板及膜片,所述弹性主体包括主体部、第一支撑边、第二支撑边及脊部,所述主体部套设于所述内芯外,所述第一支撑边、所述第二支撑边及所述脊部均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上;从靠近所述主体部方向至远离所述主体部方向,所述第一支撑边沿倾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支撑边沿倾斜向下延伸,所述脊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边与所述第二支撑边之间,所述外套套设于所述弹性主体外,所述第一支撑边、所述第二支撑边及所述脊部抵靠于所述外套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液压室及所述第二液压室由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支撑边、所述第二支撑边、所述脊部及所述外套配合形成;所述限流板沿所述内芯的轴线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边远离所述第二支撑边的一侧,所述第三液压室形成于所述限流板与所述第一支撑边之间,所述膜片沿所述内芯的轴线方向设置于所述限流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边的一侧,所述第四液压室形成于所述膜片与所述限流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限流板的一侧形成有流道,所述第一液压室及所述第二液压室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连通口,两个所述第一连通口之间通过所述流道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口形成于所述限流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脊部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脊部关于所述内芯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脊部上设有泄压结构,所述泄压结构包括凸片,在同一个所述脊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凸片,在同一个所述脊部的两侧的所述凸片,在所述弹性主体的轴线方向上的位置并不重合,所述凸片的一端与所述脊部的上端面平齐,另一端与所述主体部平齐,以使所述凸片上形成有坡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板呈圆环形,在所述限流板上形成有环状凸起,所述第二连通口形成于所述环状凸起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悬架衬套还包括盖板和铆接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膜片远离所述限流板的一侧,所述铆接板、所述弹性主体及所述内芯通过硫化工艺形成为一体,并将所述盖板、所述膜片及所述限流板固定在所述弹性主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悬架衬套还包括内笼,所述内笼埋设于所述弹性主体内,所述内笼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的连接部,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支撑部露出于所述弹性主体外,并与所述外套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悬架衬套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弹性主体远离所述盖板一端的端部上,并对所述弹性主体进行支撑,且所述限位块上设有多个减重孔。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脊部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通口距离同一个所述脊部的距离均小于距离另一个所述脊部的距离,以使沿所述弹性主体的周向上,在所述弹性主体的外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弧线段及第二弧线段,第一弧线段的长度小于第二弧线段的长度,所述流道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通口相连后,沿所述第二弧线段延伸,并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连通口相连。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汽车悬架衬套。
CN202221609876.2U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7977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09876.2U CN217977157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09876.2U CN217977157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7157U true CN217977157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73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09876.2U Active CN217977157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71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10670B2 (en) Suspension rubber bushing of vertical mount type
JPH08177945A (ja) 流体封入式筒型防振装置
EP0342680A2 (en) Hydraulically damped mounting device
JP2012092875A (ja) 流体封入式筒形防振装置
JP2002514722A (ja) 二室形エンジンマウント
CN217977157U (zh) 一种汽车悬架衬套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8131390B (zh) 水弹性轴承
JP2010060022A (ja) 防振ブッシュ
US5630573A (en) Fluid-filled vibration isolator
JP4041138B2 (ja)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JP7348433B2 (ja) 開閉体用液封ダンパ
JP2001271865A (ja) 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5363363B2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3763024B1 (ja)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JP3678253B2 (ja) 液体封入式マウント
CN219176863U (zh) 一种轴向型副车架液压衬套总成
JP7348434B2 (ja) 開閉体用液封ダンパ
JPS6088242A (ja) 流体入りブツシユ
JP2004156769A (ja)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JPS61197836A (ja) 防振装置
JP3787684B1 (ja)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JP2008249079A (ja) 流体封入式トーコレクトブッシュ
JP4107610B2 (ja) 防振装置
CN116044952A (zh) 一种轴向型副车架液压衬套总成
JP3508794B2 (ja) 液体封入式ブッシ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