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51374U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51374U
CN217851374U CN202122946035.2U CN202122946035U CN217851374U CN 217851374 U CN217851374 U CN 217851374U CN 202122946035 U CN202122946035 U CN 202122946035U CN 217851374 U CN217851374 U CN 217851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liquid
atomizer
atomizing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4603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申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4603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51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51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51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雾化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包括:壳体,具有内腔;雾化组件,用于吸收并雾化液体,所述雾化组件设置于所述内腔中并将所述内腔分隔为用于容纳液体的第一腔体和用于容纳雾化后气体的第二腔体;吸液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并用于吸附渗漏至所述第二腔体中的液体。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池组件和上述的雾化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雾化器及具有该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通过第二腔体中的吸液件将渗漏的液滴吸收,防止液滴在第二腔体中聚集并对用户的吸食造成不利影响。如此,便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渗漏的液滴影响雾化器的使用,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雾化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及具有该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是一种内置有雾化器的电子设备,其能够利用内部的雾化器将预设的液体加热雾化成气体,根据溶液的不同,雾化器雾化后的气体能够具有不同的气味,以供用户吸食。
现有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其在雾化液体的过程中,储液腔中的液体容易渗漏至雾化器的雾化腔中,随着电子雾化装置的使用,这些渗漏至雾化腔中的液滴会不断聚集,容易从雾化腔的出口以及缝隙处渗漏到雾化器的其他部位,影响雾化器的使用,同时,液滴还容易堵塞雾化腔的进气口,对用户的吸食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器及具有该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储液腔渗漏出的液滴影响雾化器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
壳体,具有内腔;
雾化组件,用于吸收并雾化液体,所述雾化组件设置于所述内腔中并将所述内腔分隔为用于容纳液体的第一腔体和用于容纳雾化后气体的第二腔体;
吸液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并用于吸附渗漏至所述第二腔体中的液体。
可选地,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外界连通的进气孔,所述吸液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并设置有与所述进气孔对应的避让孔。
可选地,所述雾化组件包括:
支架,构建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内腔,并将所述内腔分隔为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所述支架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容置槽;
加热座,构建于所述容置槽内,并具备吸液面和雾化面,所述吸液面位于所述容置槽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以使所述第一腔体的溶液仅通过所述吸液面被所述加热座吸附;所述雾化面位于所述容置槽连通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
加热元件,连接于所述加热座,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雾化面,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将所述加热座吸收的液体雾化成气雾。
可选地,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加热元件的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腔体的腔壁并外露于所述壳体的外壁。
可选地,所述支架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容置槽连通的过液孔。
可选地,所述支架与所述加热座之间设置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套接于所述加热座,且所述密封套与所述支架过盈配合,且所述加热座的所述吸液面至少有部分区域外露并与所述过液孔之间以形成换气部。
可选地,所述过液孔相对靠近所述容置槽的一侧设置有过液斜面,和/或,所述容置槽相对所述换气部的侧壁设置有支架斜面。
可选地,所述加热座的所述吸液面向所述雾化面的方向凹陷以形成用于容置液体的导液槽。
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管,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排气管连通的排气通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其可以应用于电子雾化装置中,通过雾化组件来吸收第一腔体中的液体,并将吸收后的液体雾化排入第二腔体中,以供用户的吸食。同时,在雾化组件吸收和雾化液体的过程中,第一腔体中的液体以及雾化时形成的液滴可能会渗漏至第二腔体中,此时,第二腔体中的吸液件可以将这些液滴吸收,防止液滴在第二腔体中聚集并对用户的吸食造成不利影响。如此,便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渗漏的液滴影响雾化器的使用,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池组件和上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池组件电连接于所述雾化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其具有上述的雾化器,通过雾化器中的吸液件来吸附渗漏的液体,有效防止液滴聚集对用户吸食造成不利影响,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雾化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剖线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剖线处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采用的雾化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导电件未示出);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电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雾化器;11、壳体;111、主壳体;112、壳体底座;1121、进气孔;113、内腔;1131、第一腔体;1132、第二腔体;114、排气管;12、雾化组件;121、加热座;1211、导液槽;1212、换气部;122、密封套;123、导电件;124、支架;1241、过液孔;1242、容置槽;1243、排气通道;1244、过液斜面;1245、支架斜面;13、吸液件;131、避让孔;14、排气密封套;15、插塞;16、第一磁吸件;
20、电池组件;21、电池壳体;211、透气孔;22、电池部件;23、接口部件;24、电池支架;25、主板部件;26、麦克;27、连接部件;28、第二磁吸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和各实施例,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实施例/实施方式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申请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实施例/实施方式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现有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其在雾化液体的过程中,储液腔中的液体容易渗漏至雾化器的雾化腔中,随着电子雾化装置的使用,这些渗漏至雾化腔中的液滴会不断聚集,容易从雾化腔的出口以及缝隙处渗漏到雾化器的其他部位,影响雾化器的使用,同时,液滴还容易堵塞雾化腔的进气口,对用户的吸食产生不利影响。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及具有该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能够有效解决渗漏的液滴影响用户使用的问题,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一并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10包括壳体11、雾化组件12和吸液件13,其中,雾化组件12可以吸收液体,并将吸收后的液体雾化成气体状,请一并参考图3和图4,壳体11具有内腔113,雾化组件12设置在壳体11的内腔113中,并且雾化组件12将壳体11的内腔113分隔,以形成第一腔体1131和第二腔体1132,第一腔体1131可以用于容纳储存预设的液体(例如烟油),第二腔体1132可以用于容纳雾化组件12雾化后的气体,用户可以通过第二腔体1132吸食雾化后的气体。吸液件13可以设置在第二腔体1132中,吸液件13可以将渗漏至第二腔体1132中的液滴吸收,防止液滴的聚集。具体应用中,雾化器10在使用过程中,雾化组件12会先吸收第一腔体1131中的液体,而后再对吸收后的液体进行雾化,在雾化过程中,雾化组件12所吸收的液体可能无法完全被雾化,液体容易渗漏至第二腔体1132中,并且在雾化过程中,雾化组件12可能会产生一些冷凝液滴,对用户的使用产生不利影响。而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二腔体1132中设置吸液件13,能够有效地将渗漏至第二腔体1132中的液体吸收,防止液滴在第二腔体1132中聚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渗漏的液滴对雾化器10的不利影响,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请参考图2和图4,第二腔体1132的侧壁可以设置有进气孔1121,进气孔1121可以与外界连通,当用户吸食第二腔体1132中的气体时,进气孔1121可以调节第二腔体1132中的气压,防止第二腔体1132出现负压的问题。同时,本实施方式的吸液件13能够将渗漏至第二腔体1132中的液滴吸收,防止液滴堵塞进气孔1121,保证雾化器10的可靠性。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雾化器10所应用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来合理设置进气孔1121的位置及数量。
具体地,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4,进气孔1121可以位于第二腔体1132的底部,吸液件13可以设置在第二腔体1132的底部,且吸液件13对应进气孔1121的位置处可以设置有避让孔131。如此,当渗漏的液滴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至第二腔体1132的底部时,吸液件13能够及时将液滴吸收,进一步提高雾化器10的可靠性,同时吸液件13上的避让孔131可以减少吸液件13对进气孔1121的干扰,保证进气孔1121的进气顺畅。
具体地,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4,进气孔1121可以低于第二腔体1132的底面,也即第二腔体1132的底面对应进气孔1121的位置处向下凹陷,如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吸液件13对进气孔1121的干扰。并且,进气孔1121可以由多个微小的孔洞构成,这样的设计,即便有液滴滴在进气孔1121的位置处,由于液体自身的表面张力,液滴也无法通过进气孔1121渗漏至外界,防止出现漏液问题,提高雾化器10的可靠性。
具体应用中,吸液件13可以采用多孔泡棉、硅藻泥或多孔陶瓷等材料制成,请参考图2和图4,吸液件13可以呈片状结构,并覆盖第二腔体1132的底面,当然,在别的实施方式中,吸液件13也可以为内部设置有吸水树脂(如环氧树脂)的多层结构,以实现更佳的吸液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请参考图2和图4,雾化组件12包括支架124、加热座121和加热元件(图中未示出),支架构建于壳体11的内腔中113中,支架可以将内腔113分隔为第一腔体1131和第二腔体1132,支架124开设置有容置槽1242,加热座121可以安装在该容置槽1242内,加热座121具有吸液面和雾化面,吸液面可以位于容置槽1242与第一腔体1131连通的一侧,并用于使第一腔体1131中的液体仅通过吸液面被加热座121所吸收,雾化面可以位于容置槽1242与第二腔体1132连通的一侧。加热元件连接于加热座121,加热座121吸收后的液体可以通过加热元件进行加热,使吸收的液体雾化成气体并进入第二腔体1132中,并用于供用户吸食。
具体地,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请参考图4,加热座121上可以设置有导液槽1211,导液槽1211可以位于加热座121朝向于第一腔体1131的一侧(即吸液面)。具体应用中,导液槽1211可以用于容纳液体,加热元件可以连接在加热座121朝向第二腔体1132的一侧,如此,当第一腔体1131中的液体存量较少时,能够通过导液槽1211将残留的液体聚集收纳,提高液体的利用率,同时,导液槽1211收集的液体能够一定程度上防止加热元件出现干烧的情况,有效避免产生糊味和有害的气体物质。
具体地,导液槽1211可以从开口到底部尺寸逐渐变小的收拢状结构,以便于提高液体的聚集效果。加热座121可以采用陶瓷发热体,陶瓷发热体具有密集的微孔,能够吸收第一腔体1131的中液体,并且陶瓷发热体具有耐高温的特点,能够避免加热元件对加热座121的损伤。
具体地,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请重新参考图2和图4,雾化组件12还包括导电件123,导电件123的一端可以电性连接于加热元件,导电件123的另一端可以穿过第二腔体1132的腔壁,并外露在壳体11的表面。这样的设计,在使得本实施方式的雾化器10应用于电子雾化装置时,能够通过外露在壳体11表面的导电件123来与电子雾化装置的电池组件20电连接(可参考图8),从而为雾化组件12提供电力,也有利于电子雾化装置更换雾化器10或电池组件20。
具体应用中,请参考图4,导电件123可以设置有两个,并分布在进气口的两侧位置处,导电件123的端部可以穿过第二腔体1132的底部,吸液件13的避让孔131可以用于供导电件123穿过。
具体地,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请参考图2和图6,支架124具有过液孔1241,过液孔1241的一端与第一腔体1131连通,过液孔1241的另一端与容置槽1242连通。如此,可以利用过液孔1241将第一腔体1131中的液体引导至容置槽1242中,并用于供加热座121吸收和雾化。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过雾化器10的尺寸来合理设置过液孔1241的数量,例如,过液孔1241可以间隔设置有两个,两个过液孔1241可以分别与加热座121的两侧相接,以使第一腔体1131中的液体更均匀地流至加热座121上。
具体地,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过液孔1241相对靠近容置槽1242的一侧可以设置有过液斜面1244,并且容置槽1242相对换气部1212的侧壁可以设置有支架斜面1245,这样的设计,可以利用过液斜面1244和支架斜面1245在过液孔1241和容置槽1242之间形成换气通道,使第二腔体1132中的气流经过换气部1212后,能够更为顺畅地进入第一腔体1131中,提高换气效率,进一步防止第一腔体1131出现负压,保证加热座121吸收液体的效率。当然,在别的实施方式中,过液斜面1244和支架斜面1245可以仅设置其中任意一个,或者也可以在其他位置上设置斜面结构,以提高换气效率。
具体地,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请参考图2和图6,支架124与加热座121之间可以设置有密封套122,密封套122可以套接于加热座121的外壁,且密封套122可以与支架124过盈配合,如此通过密封套122来将支架124与加热座121之间的连接处密封,防止第一腔体1131中的液体从连接处渗漏至第二腔体1132中,并且也能够一定程度上防止加热座121与支架的刚性接触,保护加热座121。
具体地,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请继续参考图6,加热座121的吸液面至少有部分区域外露,外露的区域可以与过液孔之间以形成换气部1212,密封套122套接于加热座121后,可以将加热座121吸液面的部分区域覆盖,并将部分区域外露,这样的设计,既能够保证密封套122的密封效果,又能够利用外露的换气部1212来实现第一腔体1131和第二腔体1132之间的气流交换(加热座121具有密集的微孔,能够在第一腔体1131和第二腔体1132之间形成气流交换),防止第一腔体1131中出现负压,从而保证第一腔体1131中的液体能够顺畅地被加热座121所吸收。
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请参考图2和图4,壳体11可以包括主壳体111和壳体底座112,壳体底座112可以连接于主壳体111,以在主壳体111与壳体底座112之间形成内腔113,支架124可以将吸液件13压在壳体底座112上,防止吸液件13的晃动及位移等问题。
具体地,请一并参考图4和图5,壳体11内部可以设置有排气管114和排气通道1243,排气管114的一端与主壳体111连接并与外界连通,排气管114的另一端朝壳体底座112的方向延伸,并与排气通道1243连通,排气通道1243可以形成于壳体11与支架124之间,排气通道1243可以呈倒“U”形结构(参考图5),排气通道1243的一侧可以与第二腔体1132连通,另一侧可以与排气通道1243连通,通过排气通道1243将第二腔体1132中的气体传导至排气管114中,并最终排出至雾化器10,以供用户吸食。
具体应用中,请参考图2和图4,排气管114与排气通道1243连通的一端可以与支架124之间设置有排气密封套14,防止雾化后的气体从排气管114与支架124的连接处外漏。排气管114与外界连通的一端可以设置有插塞15,当雾化器10闲置时,可用插塞15***排气管114中,以隔绝外界的灰尘等杂物进入雾化器10内部,延长雾化器10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10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10,其可以应用于电子雾化装置中,通过雾化组件12来吸收第一腔体1131中的液体,并将吸收后的液体雾化排入第二腔体1132中,以供用户的吸食。同时,在雾化组件12吸收和雾化液体的过程中,第一腔体1131中的液体以及雾化时形成的液滴可能会渗漏至第二腔体1132中,此时,第二腔体1132中的吸液件13可以将这些液滴吸收,防止液滴在第二腔体1132中聚集并对用户的吸食造成不利影响。如此,便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渗漏的液滴影响雾化器10的使用,有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请参考图7和图8,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池组件20和上述的雾化器10,电池组件20电连接于雾化组件12。
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请参考图8,电池组件20可以包括电池壳体21、电池支架24、电池部件22、接口部件23、主板部件25以及连接部件27等,电池支架24、电池部件22、接口部件23、主板部件25以及连接部件27可以设置于电池壳体21的内部,电池支架24可以用于固定电池壳体21内部的其他部件,以便于电池组件20的装配。接口部件23连接于电池壳体21远离雾化器10的一端,接口部件23通过主板部件25与电池部件22连接,连接部件27可以连接于电池支架24并朝向于雾化器10。在使用时,雾化器10可以***电池壳体21中,雾化器10的壳体11外壁可以与电池壳体21的内壁相接,同时雾化器10通过连接部件27与电池组件20电连接,通过电池组件20为雾化器10提供电力,电池壳体21的侧壁设置有透气孔211,雾化器10与电池支架24之间可以形成透气空间,雾化器10的进气孔1121通过透气空间和透气孔211与外界连通。
具体地,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请参考图8,连接部件27可以为导电弹针,导电弹针可以设置有两个,并分别与雾化器10的两个导电件123电连接。雾化器10和电池组件2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第一磁吸件16和第二磁吸件28(一并参考图2和图8),通过两组磁吸件将雾化器10和电池组件20磁吸连接,以便于拆装雾化器10和电池组件20,方便更换及维修操作,同时也能够使导电弹针与导电件123的连接更为可靠。当然,在别的实施方式中,雾化器10和电池组件20也可以通过卡扣或者过盈配合等方式连接。
具体应用中,主板部件25上可以连接有气流传感器26,气流传感器26可以作为电子雾化装置的开关。具体地,当用户抽吸时,气流传感器26可以作出响应,主板部件25上的相应模块工作,使雾化器10开始工作;当用户停止抽吸时,气流传感器26关闭,主板部件25上的相应模块停止工作,使雾化器10停止工作。如此通过气流传感器26来实现电子雾化装置的自动开闭,有利于用户的操作,提高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其具有上述的雾化器10,通过雾化器10中的吸液件13来吸附渗漏的液体,有效防止液滴聚集对用户吸食造成不利影响,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内腔;
雾化组件,用于吸收并雾化液体,所述雾化组件设置于所述内腔中并将所述内腔分隔为用于容纳液体的第一腔体和用于容纳雾化后气体的第二腔体;
吸液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并用于吸附渗漏至所述第二腔体中的液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外界连通的进气孔,所述吸液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并设置有与所述进气孔对应的避让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
支架,构建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内腔,并将所述内腔分隔为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所述支架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容置槽;
加热座,构建于所述容置槽内,并具备吸液面和雾化面,所述吸液面位于所述容置槽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以使所述第一腔体的溶液仅通过所述吸液面被所述加热座吸附;所述雾化面位于所述容置槽连通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
加热元件,连接于所述加热座,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雾化面,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将所述加热座吸收的液体雾化成气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加热元件的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腔体的腔壁并外露于所述壳体的外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容置槽连通的过液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加热座之间设置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套接于所述加热座,且所述密封套与所述支架过盈配合,所述加热座的所述吸液面至少有部分区域外露并与所述过液孔之间以形成换气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液孔相对靠近所述容置槽的一侧设置有过液斜面,和/或,所述容置槽相对所述换气部的侧壁设置有支架斜面。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座的所述吸液面向所述雾化面的方向凹陷以形成用于容置液体的导液槽。
9.如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管,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排气管连通的排气通道。
1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件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池组件电连接于所述雾化组件。
CN202122946035.2U 2021-11-26 2021-11-26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7851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46035.2U CN217851374U (zh) 2021-11-26 2021-11-26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46035.2U CN217851374U (zh) 2021-11-26 2021-11-26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51374U true CN217851374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49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46035.2U Active CN217851374U (zh) 2021-11-26 2021-11-26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51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30068A1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WO2017215221A1 (zh) 一种超声波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4629861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496261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075499U (zh) 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1011933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4594164U (zh) 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5075498U (zh) 雾化器密封组件、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4629864U (zh) 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4629863U (zh) 雾化芯支撑组件、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0326818B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1458849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2325387U (zh) 液体回收利用雾化装置
CN212260474U (zh) 电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1746947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6701640U (zh) 进气结构、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2450494A (zh) 雾化器支架、雾化器组件和雾化器
CN111671149A (zh) 液体回收利用雾化装置
WO2021248334A1 (zh) 液体回收利用雾化装置
WO2022088845A1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雾化器
CN217851374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645059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0158010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7446653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958314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