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95887U - 座椅骨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座椅骨架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95887U
CN217495887U CN202220607995.8U CN202220607995U CN217495887U CN 217495887 U CN217495887 U CN 217495887U CN 202220607995 U CN202220607995 U CN 202220607995U CN 217495887 U CN217495887 U CN 217495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fixed
fixed rail
slid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079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华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J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079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95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95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958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骨架和车辆,所述座椅骨架用于支撑固定座椅本体,包括基座、第一固定轨和第一滑动轨,所述基座用于固定在安装平台上,所述第一固定轨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固定轨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弧形固定轨,所述第一滑动轨用于与座椅本体相连并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固定轨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骨架具有占用空间小、转向时耗费体力少和转向时车内内饰损伤风险小等优点转向。

Description

座椅骨架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骨架和车辆。
背景技术
座椅的转向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在座椅下方安装转盘,座椅在车内沿着转盘水平转动而使座椅朝前或朝后;另一种是座椅可拆卸地安装,通过拆装座椅而使座椅朝前或朝后。对于使用转盘的座椅,需要在车内预留较大的供座椅转动的空间,即车内要预留空间以避让整个座椅的旋转包络面,导致座椅占用空间较大。对于可拆卸安装的座椅,座椅进行前后转向时需要人工搬动,耗费体力较大,并且在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车内其他内饰的磕碰划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座椅骨架,以减小车辆座椅的占用空间、减少车辆座椅转向时耗费的体力和降低车辆座椅转向时车内内饰的损伤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辆,以减小车辆座椅的占用空间、减少车辆座椅转向时耗费的体力和降低车辆座椅转向时车内内饰的损伤风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骨架用于支撑固定座椅本体,包括基座、第一固定轨和第一滑动轨。所述基座用于固定在安装平台上,所述第一固定轨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固定轨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弧形固定轨,所述第一滑动轨用于与座椅本体相连并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固定轨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骨架只需要利用第一滑动轨沿第一固定轨(第一方向)滑动,即可实现座椅本体的转向。一方面,第一方向(例如前后方向)上本就留有供乘客乘坐的乘坐空间,该乘坐空间可以为座椅本体的转向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而不需额外占用车辆座舱内的其他空间,这与相关技术中通过沿水平方向转动座椅本体实现座椅本体的转向相比,不需要在车内预留额外的供座椅调节(转动)的空间,使得车辆座椅(包括座椅骨架和座椅本体)占用空间小,便于在车辆座舱内布置其他内饰件,使得车辆座舱内饰造型更丰富、功能更多样,以便更好的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座椅本体通过第一滑动轨沿第一固定轨滑动实现转向,使得座椅本体转向过程中,不需要搬动座椅本体,这与相关技术中通过拆装座椅本体实现座椅本体转向相比,可以大大减少人力,且可以有效避免因搬动座椅本体造成的车辆座舱内其他内饰件的磕碰划伤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骨架具有占用空间小、转向时耗费体力少和转向时车内内饰损伤风险小转向等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骨架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滑动轨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一滑动轨沿第一方向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骨架还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设在所述第一固定轨上,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相连,所述第二传动件设在所述第一滑动轨上,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件为第一齿轮,所述第一传动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固定轨上,所述第二传动件为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动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第二固定轨和第二滑动轨,所述第二固定轨用于固定在车身底板上,所述第二固定轨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动轨与所述第一固定轨相连并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固定轨滑动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骨架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在所述第二固定轨上,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轨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二滑动轨沿第一方向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骨架还包括第三传动件和第四传动件。所述第三传动件设在所述第二固定轨上,所述第三传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相连,所述第四传动件设在所述第二滑动轨上,所述第四传动件与所述第三传动件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传动件为第二齿轮,所述第三传动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固定轨上,所述第四传动件为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动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轨和所述第一滑动轨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固定轨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固定轨和多个所述第一滑轨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滑动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轨配合;和/或所述第二固定轨和所述第二滑动轨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固定轨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固定轨和多个所述第二滑轨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滑动轨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固定轨配合;和/或
所述基座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固定轨和所述第二滑动轨通过所述连接件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骨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具有车辆座椅占用空间小、车辆座椅转向时耗费体力少和车辆座椅转向时内饰损伤风险小转向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骨架的***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骨架的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骨架的第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骨架的第二种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
座椅骨架100;
基座1;
第一固定轨201;第一滑动轨202;
第一驱动件301;第一传动件302;第二传动件303;
第二固定轨401;第二滑动轨402;
第二驱动件501;
连接件6;
座椅本体7;第一部分701;第一连接部7011;第二部分702;第二连接部7021;弧形连接部703;第二插槽704;
头枕8;插接部801;
第一传动轴9;
连接臂10;
第一齿轮箱11;第二齿轮箱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骨架100用于支撑固定座椅本体7,座椅骨架100包括基座1、第一固定轨201和第一滑动轨202。基座1用于固定在安装平台上,第一固定轨201设在基座1上。第一固定轨201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弧形固定轨,第一滑动轨202用于与座椅本体7相连并沿第一方向与第一固定轨201滑动配合。其中,安装平台可以是车身底板或设在车身底板的滑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骨架100使用时,将基座1固定在安装平台上,将座椅本体7安装在第一滑动轨202上。通过沿第一固定轨201的延伸方向(第一方向)滑动第一滑动轨202,使得座椅本体7沿第一固定轨201的延伸方向滑动。由于第一固定轨201为弧形固定轨,因此,在第一滑动轨202沿第一固定轨201滑动的过程中,可以使座椅本体7转动预设角度(例如转动90°)而改变座椅本体7的朝向。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骨架100只需要利用第一滑动轨202沿第一固定轨201(第一方向)滑动,即可实现座椅本体7的转向。此外,一方面,第一方向(例如前后方向)上本就留有供乘客乘坐的乘坐空间,该乘坐空间可以为座椅本体7的转向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而不需额外占用车辆座舱内的其他空间,这与相关技术中通过沿水平方向转动座椅本体实现座椅本体的转向相比,不需要在车内预留额外的供座椅调节(转动)的空间,使得车辆座椅(包括座椅骨架100和座椅本体7)占用空间小,便于在车辆座舱内布置其他内饰件,使得车辆座舱内饰造型更丰富、功能更多样,以便更好的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座椅本体7通过第一滑动轨202沿第一固定轨201滑动实现转向,使得座椅本体7转向过程中,不需要搬动座椅本体7,这与相关技术中通过拆装座椅本体实现座椅本体转向相比,可以大大减少人力,且可以有效避免因搬动座椅本体7造成的车辆座舱内其他内饰件的磕碰划伤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骨架100具有转向占用空间小、转向时耗费体力少和转向时车内内饰损伤风险小等优点。
为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更容易被理解,下面以第一方向与前后方向一致为例进一步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其中前后方向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
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固定轨201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弧形固定轨,第一滑动轨202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与第一固定轨201配合。座椅本体7安装在第一滑动轨202上,且座椅本体7的朝向与前后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骨架100在使用时,通过沿第一固定轨201的延伸方向(前后方向)滑动第一滑动轨202,使得座椅本体7沿第一固定轨201的延伸方向滑动。在第一滑动轨202沿第一固定轨201滑动的过程中,可以使座椅本体7朝前或朝后。
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本体7形成有夹角大于等于90°的第一部分701和第二部分702,座椅本体7具有与第一滑动轨202相连的弧形连接部703,弧形连接部703沿第一方向延伸,弧形连接部703的一部分设于第一部分701上,弧形连接部703的另一部分设于第二部分702上。座椅本体7沿第一方向与座椅骨架100滑动连接,第一部分701和的第二部分702的长度相等。
例如,如图1、图2、图5和图6,第一部分701和第二部分702的夹角为90°,如图5所示,当乘客想要朝前乘坐时,第一部分701用作靠背,第二部分702用作坐垫。当乘客想要朝后乘坐时,通过沿第一固定轨201的延伸方向(前后)滑动第一滑动轨202,带动座椅本体7转动预设角度,使得座椅本体7朝后(如图6所示),此时,第一部分701用作坐垫,第二部分702用作靠背。当然,还可以通过沿第一固定轨201的延伸方向(前后)滑动第一滑动轨202,调节座椅本体7的靠背角度,使乘客处于相对舒适的位置。例如,通过调节座椅本体7的靠背角度,使乘客处于零重力乘坐状态。
其中,当第一部分701用作坐垫时,第一部分701的长度方向与乘客的前后方向一致,当第二部分702用作坐垫时,第一部分701的长度方向与乘客的前后方向一致。第一部分701和第二部分702的长度相等,使得第一部分701和第二部分702均可以适用于坐垫和靠背,即第一部分701可以在坐垫功能和靠背功能之间自由切换,从而使得乘客在朝前乘坐和朝后乘坐时舒适性均较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座椅100通过将第一部分701和第二部分702设为相等长度,使得乘客在朝前乘坐和朝后乘坐时舒适性均较好。
可选地,弧形连接部703与第一滑动轨202可拆卸地相连。
例如,通过螺栓或螺钉将第一滑动轨202安装在弧形连接部703上。
可选地,第一滑动轨202具有第一滑槽,第一固定轨201的至少一部分设在第一滑槽内,以便第一滑动轨202与第一固定轨201配合。
例如,第一滑动轨202的截面为U形,第一固定轨201的截面为矩形,第一固定轨201设在第一滑动轨202内。
可选地,第一固定轨201可以朝向基座1凹陷设置,第一固定轨201也可以朝向基座1凸出设置。
例如,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固定轨201为圆弧形固定轨,第一固定轨201朝向基座1凹陷设置。
可选地,第一部分701远离第二部分702的端部具有第一连接部7011,第二部分702远离第一部分701的端部具有第二连接部7021,头枕8可拆卸地与第一部分701和第二部分702中的一者相连。
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当第一部分701用作靠背时,头枕8与第一连接部7011相连,以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和乘坐安全性。当第二部分702用作靠背时,头枕8从第一连接部7011上拆下,并与第二连接部7021相连,以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和乘坐安全性。
可选地,第一部分701和第二部分702以沿第二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布置,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为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更容易被理解,下面以第二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为例,进一步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其中左右方向如图1和图2所示。
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座椅本体7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对称轴,第一部分701和第二部分702关于该对称轴对称布置,以使座椅本体7的第一部分701和第二部分702的结构相同,从而便于座椅本体7的加工制造。
头枕8具有插接部801,第一连接部7011为沿第一部分70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插槽,第二连接部7021为沿第二部分70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插槽704,插接部801与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704中的一者插接配合。
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当第一部分701用作靠背时,头枕8与第一插槽插接配合,当第二部分702用作靠背时,头枕8从第一插槽上拔出,并与第二插槽704插接配合。
一方面,安装头枕8时,使插接部801沿第一插槽或第二插槽704的延伸方向***相应的插槽内,从而完成了头枕8的安装;拆卸头枕8时,插接部801沿第一插槽或第二插槽704的延伸方向拔出,从而完成了头枕8的拆卸。通过插接部801和插槽插接配合,使得头枕8的拆装方便;另一方面,头枕8安装在对应的插槽上后,还可以沿对应的插槽的延伸方向滑动插接部801,以便于调节头枕8的高度。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头枕也可以通过卡扣、螺栓等可拆卸地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一者相连。
可选地,第一部分701具有在其厚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正面和第一背面,第一正面朝向第二部分702设置,第一背面背向第二部分702设置,第一插槽设在第一背面上。
其中,当第一部分701用作坐垫时,第一正面形成坐垫面,第一部分701用作靠背时,第一正面形成靠背面。通过将第一插槽设在非坐垫面/非靠背面上,可以避免因第一插槽的设置引起的乘坐不适感,进一步有利于提高乘坐舒适性。
第二部分702具有在其厚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二正面和第二背面,第二正面朝向第一部分701设置,第二背面背向第一部分701设置,第二插槽704设在第二背面上。
其中,当第二部分702用作坐垫时,第二正面形成坐垫面,第二部分702用作靠背时,第二正面形成靠背面。通过将第二插槽704设在非坐垫面/非靠背面上,可以避免因第二插槽704的设置引起的乘坐不适感,进一步有利于提高乘坐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骨架100还包括第一驱动件301,第一驱动件301设在基座1上,第一驱动件301与第一滑动轨202相连以驱动第一滑动轨202沿第一方向滑动。
例如,如图3至图4所示,第一驱动件301为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轨302上,利用第一电机驱动第一滑动轨202滑动。
由此,通过设置第一驱动件301控制第一滑动轨202在第一固定轨201上滑动,不需要人力驱动第一滑动轨202滑动,使得对第一滑动轨202的调节更省力和方便,进一步方便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骨架100的座椅朝向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骨架100还包括第一传动件302和第二传动件303。第一传动件302设在第一固定轨201上,第一传动件302与第一驱动件301相连。第二传动件303设在第一滑动轨202上,第二传动件303与第一传动件302相连。
例如,如图4所示,第一传动件302为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固定轨201上。第二传动件303为第一齿条,第一齿条呈弧形,第一齿条安装在第一滑动轨202上,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
如图5和图6所示,当座椅本体7从朝后状态调整为朝前状态时,第一电机正转,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正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齿条从前向后沿第一固定轨201运动,第一齿条带动第一滑动轨202从前向后沿第一固定轨201滑动,座椅本体7转动预设角度,此时,座椅本体7朝前,第一部分701用作靠背,第二部分702用作坐垫。
当座椅本体7从朝前状态调整为朝后状态时,第一电机反转,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反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齿条从后向前沿第一固定轨201的弧线运动,第一齿条带动第一滑动轨202从后向前沿第一固定轨201的弧线滑动,座椅本体7转动预设角度,此时,座椅本体7朝后,第一部分701用作坐垫,第二部分702用作靠背。
由此,通过设置第一传动件302和第二传动件303,并将第一传动件302和第二传动件303设置成齿轮齿条啮合的形式,有利于提高第一驱动件301与第一滑动轨202之间的传动平稳性,有利于提高座椅骨架100的工作可靠性。
可选地,第一齿条与第一滑动轨202可以采用螺栓、螺钉或焊接相连。
可选地,第一固定轨201和第一滑动轨202均设有多个,多个第一固定轨20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固定轨201和多个第一滑动轨202一一对应,每个第一滑动轨202与对应的第一固定轨201配合,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固定轨201和第一滑动轨202均设有两个,两个第一固定轨201分别为左侧的第一固定轨201和右侧的第一固定轨201,左侧的第一固定轨201设在右侧的第一固定轨201的左侧。两个第一滑动轨202分别为左侧的第一滑动轨202和右侧的第一滑动轨202,左侧的第一滑动轨202设在右侧的第一滑动轨202的左侧。左侧的第一滑动轨202与左侧的第一固定轨201配合,右侧的第一滑动轨202与右侧的第一固定轨201配合。
相应地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也设有两个,两个第一齿轮分别为左侧的第一齿轮和右侧的第一齿轮,左侧的第一齿轮设在右侧的第一齿轮的左侧,左侧的第一齿轮可转动安装在左侧的第一固定轨201上,右侧的第一齿轮可转动安装在右侧的第一固定轨201上。两个第一齿条分别为左侧的第一齿条和右侧的第一齿条,左侧的第一齿条设在右侧的第一齿条的左侧,左侧的第一齿条固定在左侧的第一滑动轨202上,右侧的第一齿条固定在右侧的第一滑动轨202上。其中,左侧的第一齿条与左侧的第一齿轮啮合,右侧的第一齿条与右侧的第一齿轮啮合。第一电机与右侧的第一固定轨201相连,左侧的第一齿轮和右侧的第一齿轮通过第一传动轴9实现同步转动。
其中,座椅本体7上的弧形连接部703也具有两个,且两个弧形连接部703分别为左侧的弧形连接部703和右侧的弧形连接部703,左侧的弧形连接部703设在右侧的弧形连接部703的左侧,左侧的弧形连接部703与左侧的第一滑动轨202相连,右侧的弧形连接部703与右侧的第一滑动轨202相连。
通过将第一固定轨201和第一滑动轨202均设有多个,用于安装并支撑座椅本体7,可以增加座椅本体7与座椅骨架100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还可以增加座椅骨架100对座椅本体7的支撑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座椅骨架100的工作可靠性。
可选地,座椅骨架100包括第一齿轮箱11和第二齿轮箱12,第一齿轮箱11安装在左侧的第一固定轨201上,第二齿轮箱12安装在右侧的第一固定轨201上。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齿轮箱11包括第一壳体和设在第一壳体内的齿轮,该齿轮为左侧的第一齿轮,第一壳体安装在左侧的第一固定轨201上。第二齿轮箱12为齿轮减速箱,第二齿轮箱12包括第二壳体以及设在第二壳体内的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传动连接,第二齿轮箱12的输出齿轮形成右侧的第一齿轮,第二壳体安装在右侧的第一固定轨201上。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齿轮箱12的输入齿轮相连,第二轮箱12的输出齿轮和第一齿轮箱11内的第一齿轮通过第一传动轴9连接,以便第一电机驱动左侧的第一齿轮和右侧的第一齿轮同步转动。
可选地,第一壳体和第一固定轨201之间采用紧固件连接,第二壳体和第一固定轨201采用紧固件相连。其中,该紧固件可以为螺栓或者螺钉等。
可选地,弧形连接部703为弧形连接槽,以便第一滑动轨20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弧形连接槽内。
第一滑动轨20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弧形连接槽内,可以理解为,第一滑动轨202的一部分位于弧形连接槽内,第一滑动轨202的另一部分位于弧形连接槽外;或者,第一滑动轨202全部位于弧形连接槽内。
通过将弧形连接部703设置成弧形连接槽,第一滑动轨202的至少一部分置于弧形连接槽内,实现与座椅本体7的连接,可以增大第一滑动轨202与弧形连接槽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加座椅本体7与座椅骨架100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进一步有利于提高座椅骨架100的工作可靠性。
可选地,座椅本体7的第一部分701与第二部分702为一体式结构。
通过将座椅本体7的第一部分701和第二部分702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可以提高座椅本体7的结构强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座椅本体7与座椅骨架100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座椅骨架100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车辆座椅(包括座椅骨架100和座椅本体7)的零部件较少,方便车辆座椅的组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1包括第二固定轨401和第二滑动轨402。第二固定轨401用于固定在车身底板上,第二固定轨401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滑动轨402与第一固定轨201相连并沿第一方向与第二固定轨401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骨架100使用时,将第二固定轨401固定在车身底板上,第一固定轨201安装在第二滑动轨402上。通过沿第二固定轨401的延伸方向(第一方向)滑动第二滑动轨402,使得座椅本体7沿第二固定轨401的延伸方向滑动。在第二滑动轨402沿第二固定轨401滑动的过程中,可以调节座椅本体7在第一方向(例如前后)的位置。
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固定轨401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滑动轨402沿前后方向相可滑动。当乘客需要向前移动座椅本体7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二滑动轨402向前滑动,第二滑动轨402带动第一固定轨201向前移动,从而向前移动座椅本体7。当乘客需要向后移动座椅本体7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二滑动轨402向后滑动,第二滑动轨402带动第一固定轨201向后移动,从而向后移动座椅本体7。
由此,通过设置第二固定轨401和第二滑动轨402,可以满足乘客在前后方向上对不同乘坐位置的调节需求,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选地,第二固定轨401与车辆的底板采用螺栓或者螺钉相连,以便座椅骨架100的拆装。
可选地,第二滑动轨402具有第二滑槽,第二固定轨401的至少一部分设在第二滑槽内,以便第二滑动轨402与第二固定轨401配合。
例如,第二滑动轨402的截面为U形,第二固定轨401的截面为矩形,第二固定轨401设在第二滑动轨40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骨架100还包括第二驱动件501,第二驱动件501设在第二固定轨401上,第二驱动件501与第二滑动轨402相连以驱动第二滑动轨402沿第一方向滑动。
例如,第二驱动件501为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轨401上,利用第二电机驱动第二滑动轨402滑动。
由此,通过设置第二驱动件501控制第二滑动轨402在第二固定轨401上沿前后方向滑动,不需要人力驱动第二滑动轨402滑动,使得对第二滑动轨402的调节省力和方便,进一步方便座椅本体7在前后方向上的调节。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501还可以设在第二滑动轨402上,第二驱动件501与第二滑动轨402相连以驱动第二滑动轨402沿第一方向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骨架100还包括第三传动件和第四传动件,第三传动件设在第二固定轨401上,第三传动件与第二驱动件501相连。第四传动件设在第二滑动轨402上,第四传动件与第三传动件相连。
例如,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轨401上,第三传动件为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固定轨401上,第四传动件为第二齿条,第二齿条安装在在第二滑动轨402上,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
如图5和图6所示,当座椅本体7向前调整位置时,第二电机正转,第二电机带动第二齿轮正转,第二齿轮带动第二齿条从后向前运动,第二齿条带动第二滑动轨402从后向前滑动,以使座椅本体7从后向前移动,从而实现了座椅本体7向前侧的调节。
当座椅本体7向后侧调整位置时,第二电机反转,第二电机带动第二齿轮反转,第二齿轮带动第二齿条从前向后运动,第二齿条带动第二滑动轨402从前向后滑动,以使座椅本体7从前向后移动,从而实现了座椅本体7向后侧的调节。
由此,通过设置第三传动件和第四传动件,并将第三传动件和第四传动件设置成齿轮齿条啮合的形式,有利于提高第三驱动件与第二滑动轨402之间的传动平稳性,有利于提高座椅骨架100的工作可靠性。
可选地,第二齿条与第二滑动轨402可以采用螺栓、螺钉或焊接相连。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传动件为丝杠,丝杠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丝杠绕其轴线可转动地与第二固定轨401相连,第二电机用于驱动丝杠转动。第四传动件为与丝杠适配的螺母,螺母套设在丝杠上,螺母与第二滑动轨402相连。第二电机驱动丝杠转动时驱动螺母沿前后方向移动,进而使座椅本体7沿前后方向移动。
可选地,第二固定轨401和第二滑动轨402均设有多个,多个第一固定轨20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固定轨401和多个第二滑动轨402一一对应,每个第二滑动轨402与对应的第二固定轨401配合。
例如,第二固定轨401和第二滑动轨402均设有两个,两个第二固定轨401分别为左侧的第二固定轨401和右侧的第二固定轨401,左侧的第二固定轨401设在右侧的第二固定轨401的左侧。两个第二滑动轨402分别为左侧的第二滑动轨402和右侧的第二滑动轨402,左侧的第二滑动轨402设在右侧的第二滑动轨402的左侧。左侧的第二滑动轨402与左侧的第二固定轨401配合,右侧的第二滑动轨402与右侧的第二固定轨401配合。左侧的第二固定轨401和右侧的第二固定轨401通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连接臂10相连,第二电机安装在连接臂10上。左侧的第一固定轨201与左侧的第二滑动轨402相连,右侧的第一固定轨201与右侧的第二滑动轨402相连。
相应地,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也设有两个,两个第二齿轮分别为左侧的第二齿轮和右侧的第二齿轮,左侧的第二齿轮设在右侧的第二齿轮的左侧,左侧的第二齿轮可转动安装在左侧的第二固定轨401上,右侧的第二齿轮可转动安装在右侧的第二固定轨401上。两个第二齿条分别为左侧的第二齿条和右侧的第二齿条,左侧的第二齿条设在右侧的第二齿条的左侧,左侧的第二齿条固定在左侧的第二滑动轨402上,右侧的第二齿条固定在右侧的第二滑动轨402上。其中,左侧的第二齿条与左侧的第二齿轮啮合,右侧的第二齿条与右侧的第二齿轮啮合。左侧的第二齿轮和右侧的第二齿轮通过第二传动轴相连,利用第二电机驱动右侧的第二齿轮转动,实现左侧的第二齿轮和右侧的第二齿轮的同步转动。
通过将第二固定轨401和第二滑动轨402均设有多个,用于支撑第一固定轨201以带动座椅本体7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可以增加第二滑动轨402与第一固定轨201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还可以增加座椅骨架100对座椅本体7的支撑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座椅骨架100的工作可靠性。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当第三传动件为丝杠、第四传动件为螺母时,丝杠和螺母均设置两个,两个丝杠分别为左侧的丝杠和右侧的丝杠,左侧的丝杠设在右侧的丝杠的左侧,两个螺母分别为左侧的螺母和右侧的螺母,左侧的螺母设在右侧的螺母的左侧,左侧的螺母套设在左侧的丝杠上,右侧的螺母套设在右侧的丝杠上。其中,左侧的丝杠可转动地安装在左侧的第二固定轨401上,右侧的丝杠可转动地安装在右侧的第二固定轨401上,左侧的螺母安装在左侧的第二滑动轨402上,右侧的螺母安装在右侧的第二滑动轨402上。左侧的第二滑动轨402和右侧的第二滑动轨402通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连接臂10相连,第二电机安装在连接臂10上。第二电机通过两根软轴分别与左侧的丝杠和右侧的丝杠传动连接,实现左侧的丝杠和右侧的丝杠的同步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轨201和第二滑动轨402通过连接件6相连。
例如,如图3和4所示,连接件6设有两个,两个连接件6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两个连接件6、两个第一固定轨201和两个第二滑动轨402一一对应。每个连接件6的上端与对应的第一固定轨201相连,每个连接件6的下端与对应的第二滑动轨402相连。例如两个连接件6分别为左侧的连接件6和右侧的连接件6,左侧的连接件6设在右侧的连接件6的左侧,左侧的连接件6与左侧的第一固定轨201和左侧的第二滑动轨402相连,右侧的连接件6与右侧的第一固定轨201和右侧的第二滑动轨402相连。
由于第一固定轨201为弧形固定轨,第二滑动轨402为直线导轨,因此第一固定轨201和第二滑动轨402通过连接件6相连,可以根据第一固定轨201和第二滑动轨402的形状设置连接件6,从而方便第一固定轨201和第二滑动轨402相连,并增强第一固定轨201和第二滑动轨402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骨架100的可靠性。
可选地,连接件6与第一固定轨201通过紧固件相连,连接件6与第二滑动轨402通过紧固件相连,紧固件可以为螺栓、螺钉等,此处不做限定。当然,连接件6和第一固定轨201和第二滑动轨402之间也可以焊接或卡接相连。
可选地,如图2所示,连接件6为连接架10。在保证第一固定轨201和第二滑动轨402之间连接强度的同时,有利于节省材料的使用,节省成本。
可选地,连接件6包括弧形部分和平面部分,弧形部分与第一固定轨201适配连接,平面部分与第二滑动轨402适配连接。
例如,连接件6的上端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的弧度与第一固定轨201的弧度相等,弧形面与第一固定轨201相连,连接件6的下端面为平面,第二固定轨401的上端面为平面,连接件6的下端面与第二固定轨401的上端面贴合并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骨架100对座椅本体7进行转向时,只需要在座椅本体7的宽度内调节,调节方便快捷,占用空间小;另外,固定轨和滑动轨之间通过齿轮齿条啮合的方式进行传动,既保证了连接强度,也保证了传动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座椅骨架10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具有车辆座椅占用空间小、车辆座椅转向时耗费体力少和车辆座椅转向时内饰损伤风险小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座椅骨架,用于支撑固定座椅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用于固定在安装平台上;
第一固定轨,所述第一固定轨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固定轨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弧形固定轨;
第一滑动轨,所述第一滑动轨用于与座椅本体相连并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固定轨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骨架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滑动轨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一滑动轨沿第一方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骨架还包括:
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设在所述第一固定轨上,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相连;和
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传动件设在所述第一滑动轨上,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为第一齿轮,所述第一传动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固定轨上,所述第二传动件为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动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
第二固定轨,所述第二固定轨用于固定在车身底板上,所述第二固定轨沿第一方向延伸;
第二滑动轨,所述第二滑动轨与所述第一固定轨相连并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固定轨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骨架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在所述第二固定轨上,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轨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二滑动轨沿第一方向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骨架还包括:
第三传动件,所述第三传动件设在所述第二固定轨上,所述第三传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相连;和
第四传动件,所述第四传动件设在所述第二滑动轨上,所述第四传动件与所述第三传动件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件为第二齿轮,所述第三传动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固定轨上,所述第四传动件为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动轨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轨和所述第一滑动轨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固定轨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固定轨和多个所述第一滑动轨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一滑动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轨配合;和/或
所述第二固定轨和所述第二滑动轨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固定轨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固定轨和多个所述第二滑动轨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滑动轨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固定轨配合;和/或
所述基座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固定轨和所述第二滑动轨通过所述连接件相连。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骨架。
CN202220607995.8U 2022-03-18 2022-03-18 座椅骨架和车辆 Active CN217495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7995.8U CN217495887U (zh) 2022-03-18 2022-03-18 座椅骨架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7995.8U CN217495887U (zh) 2022-03-18 2022-03-18 座椅骨架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95887U true CN217495887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47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07995.8U Active CN217495887U (zh) 2022-03-18 2022-03-18 座椅骨架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9588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4112A1 (zh) * 2022-03-18 2023-09-21 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座椅本体、座椅和车辆
DE102023002442A1 (de) 2023-06-16 2023-12-21 Mercedes-Benz Group AG Fahrzeugsitzanordnung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4112A1 (zh) * 2022-03-18 2023-09-21 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座椅本体、座椅和车辆
DE102023002442A1 (de) 2023-06-16 2023-12-21 Mercedes-Benz Group AG Fahrzeugsitzanordnu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95887U (zh) 座椅骨架和车辆
KR101376465B1 (ko) 시트 조정기용 전동 장치
EP3337690B1 (en) Seat component adjustment actuator and vehicle seat with such an actuator
CN216636262U (zh) 一种多向调节零重力座椅骨架
CN114179688A (zh) 低坐姿的多向调节零重力座椅骨架
CN217495888U (zh) 座椅本体、座椅和车辆
JPH0583412B2 (zh)
JP2022511482A (ja) 車両シート用前後方向アジャスタ及び車両シート
CN216069815U (zh) 一种载人式中央扶手箱及车辆
CN218986409U (zh) 汽车座椅和具有其的汽车
CN219077076U (zh) 一种汽车座椅腿托
CN216636231U (zh) 一种倾角可调的座椅骨架
CN217672266U (zh) 座椅旋转装置、座椅和车辆
CN215944351U (zh) 一种汽车电动座椅
KR20120136556A (ko) 차량 시트용 레그 레스트 장치
CN217515034U (zh) 具有可调式头枕的座椅及车辆
CN219989056U (zh) 一种车载座椅装置
CN215904648U (zh) 两轮车及其可调节座椅
CN221213617U (zh) 一种车辆座椅的靠背扶手联动机构
KR101232079B1 (ko) 차량 시트용 레그 레스트 장치
CN218805397U (zh) 一种电动折叠头枕
CN219821268U (zh) 一种卡车卧铺宽度可调结构
CN114750663A (zh) 具有可调式头枕的座椅及车辆
CN221067856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CN219236848U (zh) 后排座椅的扶手高度调节装置、后排座椅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