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84605U - 出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出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84605U
CN216684605U CN202220098232.5U CN202220098232U CN216684605U CN 216684605 U CN216684605 U CN 216684605U CN 202220098232 U CN202220098232 U CN 202220098232U CN 216684605 U CN216684605 U CN 216684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vehicle
body frame
passenger
front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9823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殿福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9823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846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84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846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出行车辆,包括: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具有左侧B柱与右侧B柱,所述左侧B柱与所述右侧B柱呈非对称设置,且所述右侧B柱靠近所述出行车辆的车头设置;左前门,可打开或关闭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左侧,并与所述左侧B柱抵接;以及右前门,可打开或关闭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右侧,并与所述右侧B柱抵接,所述左前门与所述右前门呈非对称设置。通过设置非对称的左侧B柱与右侧B柱后,能增加出行车辆的后排空间,乘客乘坐时后侧空间能增加乘客腿部的活动空间,给乘客带来舒适感,并且,右侧B柱向车头方向靠近后,还能够增加后排上下车的空间,方便乘客上下车,提升乘客的乘车体验。

Description

出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出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出行车辆主要服务于大众,主要交通工具为汽车,以服务乘客为出发点,注重乘客的出行感受,提高乘客出行体验网约车的意愿度。通常,出行汽车都是基于传统的乘用车设计而来,更多偏向于私人驾乘,即考虑驾驶员的感受,并不是专门为乘客设计的车型,凸显不出乘客的重要性。
市场上,小型轿车在出行过程中会给乘客带来空间狭小的感受,小型轿车的后排空间较小,乘客体验感差,使得小型轿车很少在出行车型中应用,而空间大的车型相应的出行成本也会增加,不适用于出行车辆。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小型车乘客空间小、上下车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增加腿部活动空间、便于上下车的出行车辆。
一种出行车辆,包括:
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具有左侧B柱与右侧B柱,所述左侧B柱与所述右侧B柱呈非对称设置,且所述右侧B柱靠近所述出行车辆的车头设置;
左前门,可打开或关闭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左侧,并与所述左侧B柱抵接;以及
右前门,可打开或关闭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右侧,并与所述右侧B柱抵接,所述左前门与所述右前门呈非对称设置。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沿所述出行车辆的长度方向,所述右侧B柱与所述左侧B柱之间的距离范围为20mm~80mm。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左前门的宽度小于所述右前门的宽度。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行车辆还包括驾驶员座椅,所述驾驶员座椅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中,所述驾驶员座椅与所述右前门之间形成腿部放置空间。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行车辆还包括第一座椅与第二座椅,所述第一座椅位于所述驾驶员座椅的后侧,所述第一座椅与所述第二座椅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座椅沿所述出行车辆长度方向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座椅的长度尺寸。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座椅与所述第二座椅为一体结构或相互独立;
所述第一座椅的长度尺寸从靠近所述第二座椅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二座椅的一端逐渐增加。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沿所述出行车辆的宽度方向,第一座椅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二座椅的宽度尺寸。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行车辆还包括过渡部件,所述过渡部件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并圆滑连接所述第一座椅与所述车身框架。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行车辆还包括左后门,所述左后门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左侧,且所述左后门与所述车身框架为一体结构。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左后门上具有玻璃窗,所述玻璃窗延伸至所述车身框架,并与所述过渡部件抵接。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行车辆还包括右后门,所述右后门可转动或可滑动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右侧。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行车辆还包括软内饰,所述软内饰的边缘具有非对称设置的两个避位空间,所述避位空间分别容纳所述左侧B柱与所述右侧B柱。
本公开的出行车辆,将车身框架的左侧B柱与右侧B柱设置为非对称结构,使得右侧B柱相对于左侧B柱而言更靠近出行车辆的车头,而且,左前门可打开或关闭设置在车身框架的左侧,右车门可打开或关闭设置在车身框架的右侧,左车门与右侧门也呈非对称设置。通过设置非对称的左侧B柱与右侧B柱后,能增加出行车辆的后排空间,有效的解决目前小型车乘客空间小、上下车困难的问题,乘客乘坐时后侧空间能增加乘客腿部的活动空间,给乘客带来舒适感,并且,右侧B柱向车头方向靠近后,还能够增加后排上下车的空间,方便乘客上下车,提升乘客的乘车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出行车辆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出行车辆中左侧B柱与右侧B柱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左侧B柱与右侧B柱的主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出行车辆中左前门与右前门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左前门与右前门的主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出行车辆的主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出行车辆的后视图;
图8为图1所示的出行车辆中第一座椅与第二座椅的立体图。
其中:100、出行车辆;110、车身框架;111、左侧B柱;112、右侧B柱;120、左前门;130、右前门;140、左后门;141、玻璃窗;150、右后门;160、驾驶员座椅;170、第一座椅;180、第二座椅;190、过渡部件;210、主仪表板;220、副仪表板;A、腿部放置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是本公开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公开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公开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8,本公开提供一种出行车辆100。该出行车辆100能够增加乘客出行时的舒适度,提升乘客乘车体验。可选地,该出行车辆100应用于出租车或网约车等。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该出行车辆100还可以为家庭用车。本公开以出行车辆100应用于出租车或网约车为例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目前使用小型轿车作为出租车或网约车时,小型轿车在出行过程中会给乘客带来空间狭小的感受,小型轿车的后排空间较小,乘客体验感差,使得小型轿车很少在出行车型中应用,而空间大的车型相应的出行成本也会增加,不适用于出行车辆。
为此,本公开提供一种新型的出行车辆100,该出行车辆100能够增加后排空间的尺寸,使得乘客乘坐时后侧空间能增加乘客腿部的活动空间,给乘客带来舒适感,同时还能够增加后排上下车的空间,方便乘客上下车,提升乘客的乘车体验。以下具体介绍出行车辆100的具体结构。
参见图1至图7,在一实施例中,出行车辆100包括车身框架110、左前门120以及右前门130。所述车身框架110具有左侧B柱111与右侧B柱112,所述左侧B柱111与所述右侧B柱112呈非对称设置,且所述右侧B柱112靠近所述出行车辆100的车头设置。左前门120可打开或关闭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110的左侧,并与所述左侧B柱111抵接。右前门130可打开或关闭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110的右侧,并与所述右侧B柱112抵接,所述左前门120与所述右前门130呈非对称设置。
如图1所示,在说明出行车辆100的结构之前,引入出行车辆100的方位名词:驾驶员乘坐于出行车辆100后,驾驶员的左手所在的一侧为左侧,右手所在的一侧为右侧,驾驶员前方的位置为前侧,后方的位置为后侧。值得说明的是,本公开中所述的前后左右各个方向均以上述出行车辆100的前后左右方位为基准。
参见图1至图7,车身框架110为出行车辆100的框架主体,通过车身框架110承载出行车辆100的各个结构,并支撑出行车辆100,保证出行车辆100的结构可靠性。车身框架110具有左侧B柱111与右侧B柱112,左侧B柱111位于车身框架110的左侧,并位于车身框架110的中部区域,右侧B柱112位于车身框架110的右侧,并位于车身框架110的中部区域。左侧B柱111与右侧B柱112位于车身框架110的前门与后门之间,并从车顶向车底延伸。
而且,左侧B柱111与右侧B柱112呈非对称设置,并且,右侧B柱112相对于左侧B柱111更靠近出行车辆100的车头。也就是说,左侧B柱111与右侧B柱112在沿出行车辆100的长度方向上错位设置,右侧B柱112离车头更近,即右侧B柱112与车头之间的距离小于左侧B柱111与车头之间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对于传统的车辆而言,左侧B柱111与右侧B柱112通常是对称设置的,二者在出行车辆100的长度方向上重叠。本申请改变以往小型车辆的结构设计,使得右侧B柱112更靠近车头设置,这样能够增加出行车辆100后排空间的尺寸,乘客乘坐时该后排空间尺寸能够增加乘客腿部的活动空间,提高乘客乘坐时的舒适度。并且,右侧B柱112更靠近车头设置后,后侧空间尺寸加大还能够方便乘客在后排上下车,提升乘客的乘车体验。
出行车辆100还包括左前门120与右前门130。左前门120可转动安装在车身框架110的左侧,并可打开或关闭左前侧的车门洞,右前门130可转动安装在车身框架110的右侧,并可打开或关闭右前侧的车门洞。左前门120关闭时,左前门120的边缘能与左侧B柱111抵接,右前门130关闭时,右前门130的边缘能够与右侧B柱112抵接。
由于左侧B柱111与右侧B柱112是非对称设置的,加之左前门120与右前门130在车身框架110的连接处位置一致,进而使得左前门120与右前门130也成非对称设置,以保证右前门130与右侧的车门洞能够准确配合,在保证出行车辆100使用性能的同时,增加出行车辆100的后排空间的尺寸。
上述实施例的出行车辆100,通过设置非对称的左侧B柱111与右侧B柱112后,能增加出行车辆100的后排空间,有效的解决目前小型车乘客空间小、上下车困难的问题,乘客乘坐时后侧空间能增加乘客腿部的活动空间,给乘客带来舒适感,并且,右侧B柱112向车头方向靠近后,还能够增加后排上下车的空间,方便乘客上下车,提升乘客的乘车体验。
参见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沿所述出行车辆100的长度方向,所述右侧B柱112与所述左侧B柱111之间的距离范围为20mm~80mm。也就是说,在如图3所示的主视图方向上,左侧B柱111与右侧B柱112之间的距离为20mm~80mm。左侧B柱111到车头之间的距离比右侧B柱112到车头之间的距离长20mm~80mm,即右侧B柱112向前移动20mm~80mm。
这样能够增加后排空间的尺寸,乘客乘坐出行车辆100时,乘客腿部位于后排空间中,增加的后排空间尺寸能够增加乘客腿部的活动空间,提高乘坐时的舒适性。而且,右侧B柱112前移后,还能够增加后侧的车门洞沿出行车辆100长度方向的尺寸,即增加上下车通道的宽度,增加乘客上下车的便利性。
参见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右侧B柱112前移60mm。也就是说,在如图3所示的主视图方向上,右侧B柱112与左侧B柱111之间的距离为60mm。右侧B柱112前移60mm后,能够在不影响右前门130及其使用性能的基础上,较大程度的增加后侧空间的尺寸,增加后侧的车门洞的尺寸,增加乘客腿部活动空间,便于乘客上下车。
参见图1、图4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左前门120的宽度小于所述右前门130的宽度。也就是说,如图5所示,沿出行车辆100的长度方向上,左前门120的尺寸小于右前门130的尺寸。左前门120与右前门130在出行车辆100的主视图方向上连接车身框架110的位置相同,设置左前门120的宽度小于右前门130的宽度后,能够在保证遮挡车门洞的同时,还能够使得右前门130不占用车头的空间,以免影响车头中各零部件的设置。
参见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行车辆100还包括驾驶员座椅160,所述驾驶员座椅160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110中,所述驾驶员座椅160与所述右前门130之间形成腿部放置空间A。
驾驶员座椅160位于车身框架110的前排,供驾驶员乘坐。在驾驶员座椅160与右前门130之间为中空设置,以形成腿部放置空间A,这样乘客坐在后排时,乘客的腿部可以放置到腿部放置空间A中,增加乘客腿部的活动空间,提高乘客乘坐时的舒适性。
也就是说,本申请的出行车辆100取消副驾驶的座椅,将传统的副驾驶的座椅位置设置为腿部放置空间A以增加后排空间的尺寸,即在驾驶员座椅160的右侧不再设置副驾驶的座椅。可以理解的,后排右侧的乘客位置为核心位置,乘客乘坐出行车辆100的后排时,核心位置的乘客可以将腿部放置在腿部放置空间A中,该腿部放置空间A能够增加核心位置的乘客腿部的活动空间,提高乘客出行体验,保证乘客出行时的舒适度要求。
参见图1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行车辆100还包括左后门140,所述左后门140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110的左侧,且所述左后门140与所述车身框架110为一体结构。虽然本申请中在车身框架110上设置左后门140,但是左后门140是固定设置在车身框架110上的,其无法相对于车身框架110打开,这样,乘客上下车可以通过右后门150实现,这样能够保证出行安全,消除左侧下车带来的安全隐患。
可选地,左后门140可以通过固定方式与车身框架110形成一体结构。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左后门140与车身框架110也可采用一体成型方式加工成型。值得说明的是,左后门140与车身框架110的连接方式原则上不受限制,只要能够保证左后门140可靠固定在车身框架110上即可。
本公开的出行车辆100取消了左后侧开门的结构,将左后门140固定在车身框架上,避免乘客从左侧下车,使得乘客只能从右侧下车,降低左侧下车带来的安全隐患,保证乘客出行安全。
并且,左后门140与车身框架110为一体结构还能够增加后排空间,无需为左后门140的开闭预留空间,该空间可以供乘客活动,增加乘客腿部的活动空间,保证乘客乘坐时的舒适性。
参见图1和图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行车辆100还包括第一座椅170与第二座椅180,所述第一座椅170位于所述驾驶员座椅160的后侧,所述第一座椅170与所述第二座椅180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座椅170沿所述出行车辆100长度方向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座椅180的长度尺寸。
也就是说,出行车辆100的后排座椅包括第一座椅170与第二座椅180,第一座椅170与第二座椅180并排设置,且第一座椅170位于驾驶员座椅160的后侧,第二座椅180位于腿部放置空间A的后侧,第二座椅180的位置为核心位置。乘客乘坐在第二座椅180后,乘客的腿部可以放到前侧的腿部放置空间A中,增加核心位置处乘客的腿部活动空间,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而且,沿出行车辆100的长度方向,第一座椅170的长度尺寸大于第二座椅180的长度尺寸。也就是说,第一座椅170与第二座椅180呈非对称设置,当左后门140与车身框架110为一体结构后,第一座椅170前后两侧的空间,进而能够允许第一座椅17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增加,以提高乘车乘坐时的舒适性。
参见图1和图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座椅170与所述第二座椅180为一体结构或相互独立。如图8所示,第一座椅170与第二座椅180为一体结构,这样能够增加乘客的乘坐面积,提高乘坐时的舒适性。当然,在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座椅170与第二座椅180也可相互独立设置,每个乘客乘坐一个座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座椅170的长度尺寸从靠近所述第二座椅180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二座椅180的一端逐渐增加。也就是说,第一座椅170的长度尺寸从右向左是逐渐增加的,这样能够避免第一座椅170的端部出现凸棱,保证乘客乘坐时的舒适性。
在一实施例中,沿所述出行车辆100的宽度方向,第一座椅170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二座椅180的宽度尺寸。也就是说,第一座椅170沿左右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二座椅180沿左右方向的尺寸。由于左后门140与车身框架110为一体结构,后排座椅的左侧无需给左后门140的开闭预留空间,这样,第一座椅170可以朝向左侧门方向延伸,进而增加第一座椅170的宽度尺寸,以提高乘客乘坐时的舒适性,进而提升乘客出行体验。
参见图1和图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行车辆100还包括过渡部件190,所述过渡部件190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110,并圆滑连接所述第一座椅170与所述车身框架110。过渡部件190为过渡连接第一座椅170的左侧与车身框架110的结构,使得第一座椅170与车身框架110之间呈圆滑过渡的结构。
通过过渡部件190连接第一座椅170与车身框架110后,乘客乘坐第一座椅170时,乘客的肩部或背部可以抵靠在过渡部件190上,通过过渡部件190部分支撑乘客,提高乘客乘坐时的舒适性。也就是说,过渡部件190配合第一座椅170、车身框架110以及左后门140形成环抱式空间结构,即过渡部件190配合第一座椅170、车身框架110以及左后门140之间形成曲线型的轮廓,提高乘客乘坐时的舒适性。
参见图1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左后门140上具有玻璃窗141,所述玻璃窗141延伸至所述车身框架110,并与所述过渡部件190抵接。也就是说,左后门140的玻璃窗141与车身框架110的左侧C柱形成整体的玻璃结构,增加玻璃窗141的长度尺寸,进而增加玻璃窗141的覆盖范围,提高后排空间的视觉通透性,提升乘客的乘车体验。
参见图1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行车辆100还包括右后门150,所述右后门150可转动或可滑动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110的右侧。右后门150为乘客上下车的车门。右后门150打开车身框架110的车门洞时,乘客可以通过车门洞上下车。当右后门150关闭车身框架110的车门洞时,出行车辆100可以正常行驶。
可选地,右后门150可转动设置在车身框架110,通过右后门150相对于车身框架110的运动实现右后门150的打开或关闭。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右后门150还可通过滑动方式设置于车身框架110,通过右后门150相对于车身框架110的滑动实现右后门150的打开或关闭。进一步地,右后门150通过电动车门相对于车身框架110滑动,增加乘客上下车体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行车辆100还包括软内饰,所述软内饰的边缘具有非对称设置的两个避位空间,所述避位空间分别容纳所述左侧B柱111与所述右侧B柱112。由于左侧B柱111与右侧B柱112呈非对称设置,所以需要在软内饰的边缘设置相应的避位空间,该避位空间也成非对称设置,以使得避位空间能够准确的避让左侧B柱111与右侧B柱112,保证软内饰能够可靠的安装在出行车辆100中。
可选地,软内饰包括但不限于地毯或顶棚等,还可包括其他安装在出行车辆100内部的部件。
参见图1,在一实施例中,出行车辆100还包括主仪表板210和副仪表板220,主仪表板210设置在驾驶员座椅160的前侧,副仪表板220设置在驾驶员座椅160的右侧。
本公开的出行车辆100,通过将右侧B柱112前移,使得左侧B柱111与右侧B柱112之间呈非对称设置,增加右后侧的车门洞的尺寸,使得后排乘客上下车的通道加宽,增加乘客上下车的便利性,而且,还能够增大后排空间,进而增加后排乘客腿部的活动空间,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并且,该出行车辆100还取消副驾驶座椅,并将原有副驾驶座椅的空间作为腿部放置空间A,进一步增加核心位置乘客腿部的活动空间,增加乘客乘坐的舒适性,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
另外,将左后门140与车身框架110设置为一体结构后,能够消除左侧下车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增加后排空间,能够允许第一座椅170与第二座椅180呈非对称设置,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本公开的出行车辆100,采用非对称的结构设计,以增加出行车辆100的后排空间,使得乘客腿部能够有活动空间,提高乘客乘坐时的舒适度,同时,还能够增加乘客上下车的通道,便于乘客上下车,有效的解决目前小型车后排空间小、上下车困难的问题,实现小型车能够给乘客带来大空间的感受。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公开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公开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公开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出行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具有左侧B柱与右侧B柱,所述左侧B柱与所述右侧B柱呈非对称设置,且所述右侧B柱靠近所述出行车辆的车头设置;
左前门,可打开或关闭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左侧,并与所述左侧B柱抵接;以及
右前门,可打开或关闭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右侧,并与所述右侧B柱抵接,所述左前门与所述右前门呈非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行车辆,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出行车辆的长度方向,所述右侧B柱与所述左侧B柱之间的距离范围为20mm~8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行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门的宽度小于所述右前门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出行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行车辆还包括驾驶员座椅,所述驾驶员座椅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中,所述驾驶员座椅与所述右前门之间形成腿部放置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行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行车辆还包括第一座椅与第二座椅,所述第一座椅位于所述驾驶员座椅的后侧,所述第一座椅与所述第二座椅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座椅沿所述出行车辆长度方向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座椅的长度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行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椅与所述第二座椅为一体结构或相互独立;
所述第一座椅的长度尺寸从靠近所述第二座椅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二座椅的一端逐渐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行车辆,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出行车辆的宽度方向,第一座椅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二座椅的宽度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行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行车辆还包括过渡部件,所述过渡部件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并圆滑连接所述第一座椅与所述车身框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行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行车辆还包括左后门,所述左后门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左侧,且所述左后门与所述车身框架为一体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出行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门上具有玻璃窗,所述玻璃窗延伸至所述车身框架,并与所述过渡部件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出行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行车辆还包括右后门,所述右后门可转动或可滑动设置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右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出行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行车辆还包括软内饰,所述软内饰的边缘具有非对称设置的两个避位空间,所述避位空间分别容纳所述左侧B柱与所述右侧B柱。
CN202220098232.5U 2022-01-14 2022-01-14 出行车辆 Active CN2166846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8232.5U CN216684605U (zh) 2022-01-14 2022-01-14 出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98232.5U CN216684605U (zh) 2022-01-14 2022-01-14 出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84605U true CN216684605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21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98232.5U Active CN216684605U (zh) 2022-01-14 2022-01-14 出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846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63968B2 (en) Rocker assembly for autonomous vehicle
JPS598936Y2 (ja) ハ−ドトップ車の後部車体補強構造
US10549656B2 (en) Vehicle with moveable interior door panel
JP6540678B2 (ja) 車両側部構造
JP2007269086A (ja) 車両用乗降ステップ構造
JP2005001473A (ja)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US8894133B2 (en) Front pillar of vehicle
CN216684605U (zh) 出行车辆
JP5062886B2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6215918B2 (ja) 車両
JP6225177B2 (ja) 車両
CN219029572U (zh) 出行车辆
JP2005047375A (ja) 車両のアームレスト構造
JPS58185317A (ja) 自動車用ドア
JP6095772B2 (ja) 車両
US7195308B1 (en) Pillar structure for passenger vehicle
JP4161354B2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3821209B2 (ja) 小型バスの車体
JP3731958B2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
CN105523005B (zh) 车辆
JP4725372B2 (ja) 自動車の側部構造
JP5271376B2 (ja) 車両用ドア
JP2000085356A (ja) 車両用ドアの衝撃吸収構造
JP2018008566A (ja) 自動車用ドア
JP2006298137A (ja) 乗降補助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6

Address after: B404, 4th Floor, Building 2, No. 28 Shangdi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9

Patentee after: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131 Part 317, third floor, building 1, No. 526, Fute East Third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