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53618U - 低风阻型汽车后扰流翼 - Google Patents

低风阻型汽车后扰流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53618U
CN215553618U CN202120414133.9U CN202120414133U CN215553618U CN 215553618 U CN215553618 U CN 215553618U CN 202120414133 U CN202120414133 U CN 202120414133U CN 215553618 U CN215553618 U CN 2155536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bottom plate
edge
wind resistance
rear spoi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141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元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Action Composit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Action Composit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Action Composit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Action Composit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141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536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536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536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低风阻型汽车后扰流翼,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底板,底板为开口朝后的C形结构,底板的第一C形边和第二C形边分别形成C形翻边、C形斜边;底板的下端面凸设若干凸肋,凸肋为自前往后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的鱼鳍形结构,所述凸肋的后端延伸至C形斜边的下端面上;底板对应每一凸肋的上端面往下凹有一导流槽,C形翻边的内侧、底板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有回流腔,导流槽的前端往前延伸至回流腔内且所述导流槽连通回流腔;其对行驶时对本体所产生的逆向风力转化成为回流助力,有利于提高车速,而且,能够加强本体的结构强度并大大降低在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风阻,符合空气动力学,保证汽车行驶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低风阻型汽车后扰流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扰流翼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低风阻型汽车后扰流翼。
背景技术
汽车尾翼,专业叫法为扰流翼,属于汽车空气动力套件中的一部分。扰流板包括前扰流翼和后扰流翼两种,分别用于安装在汽车前端和后端。
现有的后扰流翼的结构强度一般,而且其在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风阻大,很难确保汽车行驶时的稳定性。还有,现有的后扰流翼的结构复杂,不利于组装定位。
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低风阻型汽车后扰流翼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低风阻型汽车后扰流翼,其对行驶时对本体所产生的逆向风力转化成为回流助力,有利于提高车速,而且,能够加强本体的结构强度并大大降低在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风阻,符合空气动力学,保证汽车行驶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低风阻型汽车后扰流翼,包括有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为开口朝后的C形结构,所述底板具有首尾相接的第一C形边、左侧过渡边、第二C形边和右侧过渡边,所述第一C形边位于第二C形边的前方;
所述第一C形边一体向上弯折往后延伸形成有C形翻边,所述C形翻边沿第一C形边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二C形边的中段一体往后倾斜向上延伸形成有C形斜边;
所述底板的下端面凸设有若干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凸肋,所述凸肋为自前往后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的鱼鳍形结构,所述凸肋的后端延伸至C形斜边的下端面上;
所述底板对应每一凸肋的上端面往下凹有一导流槽,所述C形翻边的内侧、底板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有回流腔,所述导流槽的前端往前延伸至回流腔内且所述导流槽连通回流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体为复合碳纤维材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C形斜边的上端面沿左右方向凸设有若干第一凸起,所述C形斜边对应每一第一凸起的下端面往上凹设有第一让位槽,每一第一凸起开设有连通第一让位槽的第一安装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有第一凸起沿左右方向等距布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两第一凸起之间布置一凸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板呈向下拱起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C形边一体往后延伸有安装耳部,所述安装耳部的上端面凸设有第二凸起,所述安装耳部对应第二凸起的下端面往上凹设有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二凸起开设有连通第二让位槽的第二安装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C形翻边为开口朝下的V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C形翻边包括有自前往后倾斜向上的第一斜面和一体连接于第一斜面的第二斜面的后端,所述第二斜面为自前往后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二斜面上凹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第二斜面延伸方向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C形翻边的中心处形成有凹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其主要是通过回流腔和导流槽的配合,对行驶时对本体所产生的逆向风力转化成为回流助力,有利于提高车速,尤其是,将凸肋采用自前往后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的鱼鳍形结构,能够加强本体的结构强度并大大降低在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风阻,符合空气动力学,保证汽车行驶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是,通过本体为复合碳纤维材质制成,使得产品质量轻并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和抗老化性能;
再者是,通过相应凸起、让位槽及其安装孔的配合,便于本产品的组装定位,以及,将C形翻边采用开口朝下的V形结构配合其凹槽和凹位,进一步降低本体在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风阻。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底板
11、第一C形边 12、左侧过渡边
13、第二C形边
131、C形斜边 132、安装耳部
133、第二凸起 134、第二让位槽
135、第二安装孔
14、右侧过渡边 15、第一凸起
16、第一让位槽 17、第一安装孔
18、凸肋 19、导流槽
20、C形翻边 201、凹位
21、第一斜面 22、第二斜面
22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低风阻型汽车后扰流翼,包括有本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为复合碳纤维材质。
所述本体包括有底板10,所述底板10为开口朝后的C形结构,优选地,所述底板10呈向下拱起状。所述底板10具有首尾相接的第一C形边11、左侧过渡边12、第二C形边13和右侧过渡边14,所述第一C形边11位于第二C形边13的前方;
所述第一C形边11一体向上弯折往后延伸形成有C形翻边20,优选地,所述C形翻边20为开口朝下的V形结构。所述C形翻边20沿第一C形边11延伸方向设置,所述C形翻边20的中心处形成有凹位20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C形翻边20包括有自前往后倾斜向上的第一斜面21和一体连接于第一斜面21的第二斜面22的后端,所述第二斜面22为自前往后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二斜面22上凹设有凹槽221,所述凹槽221沿第二斜面22延伸方向设置。
所述第二C形边13的中段一体往后倾斜向上延伸形成有C形斜边1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C形斜边131的上端面沿左右方向凸设有若干第一凸起15,所述C形斜边131对应每一第一凸起15的下端面往上凹设有第一让位槽16,每一第一凸起15开设有连通第一让位槽16的第一安装孔17。所有第一凸起15沿左右方向等距布置。优选地,每两第一凸起15之间布置一下述凸肋18。
所述底板10的下端面凸设有若干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凸肋18,所述凸肋18为自前往后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的鱼鳍形结构,所述凸肋18的后端延伸至C形斜边131的下端面上;
所述底板10对应每一凸肋18的上端面往下凹有一导流槽19,所述导流槽19为自前往后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的鱼鳍形结构。所述C形翻边20的内侧、底板10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有回流腔,所述导流槽19的前端往前延伸至回流腔内且所述导流槽19连通回流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C形边13一体往后延伸有安装耳部132,所述安装耳部132的上端面凸设有第二凸起133,所述安装耳部132对应第二凸起133的下端面往上凹设有第二让位槽134,所述第二凸起133开设有连通第二让位槽134的第二安装孔135。所述第二凸起133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二凸起133分别对称设置于C形斜边131左、右侧。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回流腔和导流槽的配合,对行驶时对本体所产生的逆向风力转化成为回流助力,有利于提高车速,尤其是,将凸肋采用自前往后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的鱼鳍形结构,能够加强本体的结构强度并大大降低在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风阻,符合空气动力学,保证汽车行驶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是,通过本体为复合碳纤维材质制成,使得产品质量轻并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和抗老化性能;
再者是,通过相应凸起、让位槽及其安装孔的配合,便于本产品的组装定位,以及,将C形翻边采用开口朝下的V形结构配合其凹槽和凹位,进一步降低本体在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风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低风阻型汽车后扰流翼,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为开口朝后的C形结构,所述底板具有首尾相接的第一C形边、左侧过渡边、第二C形边和右侧过渡边,所述第一C形边位于第二C形边的前方;
所述第一C形边一体向上弯折往后延伸形成有C形翻边,所述C形翻边沿第一C形边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二C形边的中段一体往后倾斜向上延伸形成有C形斜边;
所述底板的下端面凸设有若干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凸肋,所述凸肋为自前往后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的鱼鳍形结构,所述凸肋的后端延伸至C形斜边的下端面上;
所述底板对应每一凸肋的上端面往下凹有一导流槽,所述C形翻边的内侧、底板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有回流腔,所述导流槽的前端往前延伸至回流腔内且所述导流槽连通回流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风阻型汽车后扰流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复合碳纤维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风阻型汽车后扰流翼,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斜边的上端面沿左右方向凸设有若干第一凸起,所述C形斜边对应每一第一凸起的下端面往上凹设有第一让位槽,每一第一凸起开设有连通第一让位槽的第一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风阻型汽车后扰流翼,其特征在于:所有第一凸起沿左右方向等距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风阻型汽车后扰流翼,其特征在于:每两第一凸起之间布置一凸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风阻型汽车后扰流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呈向下拱起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风阻型汽车后扰流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C形边一体往后延伸有安装耳部,所述安装耳部的上端面凸设有第二凸起,所述安装耳部对应第二凸起的下端面往上凹设有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二凸起开设有连通第二让位槽的第二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风阻型汽车后扰流翼,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翻边为开口朝下的V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风阻型汽车后扰流翼,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翻边包括有自前往后倾斜向上的第一斜面和一体连接于第一斜面的第二斜面的后端,所述第二斜面为自前往后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二斜面上凹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第二斜面延伸方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风阻型汽车后扰流翼,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翻边的中心处形成有凹位。
CN202120414133.9U 2021-02-25 2021-02-25 低风阻型汽车后扰流翼 Active CN2155536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14133.9U CN215553618U (zh) 2021-02-25 2021-02-25 低风阻型汽车后扰流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14133.9U CN215553618U (zh) 2021-02-25 2021-02-25 低风阻型汽车后扰流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53618U true CN215553618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38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14133.9U Active CN215553618U (zh) 2021-02-25 2021-02-25 低风阻型汽车后扰流翼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536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553618U (zh) 低风阻型汽车后扰流翼
US4533168A (en) Motor car with flow stepped tail and air-conducting means
CN111055934B (zh) 一种汽车下导流板组件
CN217100182U (zh) 车身顶盖横梁及汽车车身
CN201198328Y (zh) 一种汽车驾驶室侧后导流板
CN217496274U (zh) 前机舱纵梁及汽车
CN214648621U (zh) 碳纤汽车前扰流翼
CN114394161B (zh) 一种运动导流尾翼总成及车辆
CN113247104A (zh) 一种顶盖前横梁总成及车辆
CN215097883U (zh) 车辆尾翼及车辆
CN217435875U (zh) 汽车后扰流板
CN211032790U (zh) 一种高强度动力转向器反向导流板
CN211685370U (zh) C形碳纤汽车后扰流翼
CN115214805A (zh) 汽车尾翼结构
GB2191936A (en) Windscreen wiper blade
CN215971320U (zh) 汽车后视镜及汽车
CN214493124U (zh) 一种尾翼扰流板结构及汽车
CN211943127U (zh) 前门外板及汽车
CN216360017U (zh) 一种螺旋桨抗压支撑结构
CN216301260U (zh) 一种后轮罩外板
CN110920761A (zh) C形碳纤汽车后扰流翼
CN214535639U (zh) 一种组合防松型铝型材
CN220948249U (zh) 一种三角形结构的汽车尾翼扰流板
CN221023884U (zh) 一种抗压防撞的翼子板总成
CN217396648U (zh) 车辆的顶盖总成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