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36289U - 一种电芯极耳扶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极耳扶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36289U
CN213936289U CN202022717853.0U CN202022717853U CN213936289U CN 213936289 U CN213936289 U CN 213936289U CN 202022717853 U CN202022717853 U CN 202022717853U CN 213936289 U CN213936289 U CN 2139362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lifting
tab
righting
m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178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Haife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Haife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Haife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Haife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178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362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362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362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组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芯极耳扶正装置,包括有吸附组件、第一升降组件、第二升降组件、平移组件和扶正组件,第一升降组件能够带动吸附组件上下移动,使吸附组件能够移动至极耳的一侧,从而将极耳的一侧吸附后抬起;第二升降组件能够带动扶正组件上下移动,从而将扶正组件移动至极耳被吸附后抬起的一侧的下方前侧,平移组件能够带动第二升降组件水平移动,从而通过第二升降组件带动扶正组件移动至极耳抬起的一侧下方,使扶正组件推动至将极耳扶正。该装置采用两个工序动作,将比较复杂的工序分解成简单工序,保证极耳扶起的可靠性,确保自动生产线后续工序的正常生产,提高生产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芯极耳扶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组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芯极耳扶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由于新能源常规电池如18650、动力电池尺寸普遍偏大,而随身小型电子设备受体积所限,因此需要使用新能源纽扣式电池。而新能源纽扣电池的生产组装工程中,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时电芯极耳有水平和竖直两种方式,当极耳水平时,极耳挡住电芯中心孔,导致无法焊接,需要增加扶起极耳的工序,将极耳扶正,保证后续工序的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将极耳扶正的电芯极耳扶正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芯极耳扶正装置,包括有吸附组件、第一升降组件、第二升降组件、平移组件和扶正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与吸附组件连接,且所述第一升降组件能够带动吸附组件上下移动,使吸附组件能够移动至极耳的一侧,从而将极耳的一侧吸附后抬起;所述扶正组件安装于第二升降组件上,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安装于平移组件上,所述第二升降组件能够带动扶正组件上下移动,从而将扶正组件移动至极耳被吸附后抬起的一侧的下方前侧,所述平移组件能够带动第二升降组件水平移动,从而通过第二升降组件带动扶正组件移动至极耳抬起的一侧下方,使扶正组件推动至将极耳扶正。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扶正装置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方便将极耳扶正;该装置采用两个工序动作,极耳先吸起一定角度再扶正,将比较复杂的工序分解成简单工序,保证极耳扶起的可靠性,从而保证极耳在电芯工装的一致性,确保自动生产线后续工序的正常生产,提高生产良率。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吸嘴和安装座,所述吸嘴通过安装座连接于第一升降组件的下方。在本实用新型中,吸嘴采用真空吸附方式,方便对极耳进行吸附。
进一步地,所述扶正组件包括扶起件和推动座,所述扶起件通过推动座与第二升降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升降组件通过连接板与平移组件连接,所述扶起件朝向极耳的一侧设有倾斜向下的斜面。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升降组件启动时,通过推动座带动扶起件向下移动,当第二升降组件带动扶起件移动至极耳被抬起一侧的下方前侧时,平移组件通过连接板带动第二升降组件水平移动,从而通过推动座带动扶起件水平移动至极耳被抬起的一侧下方,使扶起件推动至将极耳扶正,通过扶起件的斜面设置,在扶起件到位时极耳已经扶起,能够更好的引导极耳扶正。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座包括有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的上部与第二升降组件的下端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下部与固定部连接,所述扶起件固定于固定部朝向极耳的一侧。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方便连接扶起件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带动扶起件移动至极耳被抬起一侧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第二升降驱动件和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推板的一端与第二升降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推板的另一端与推动座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升降驱动件启动后,其输出轴通过第二推板带动推动座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扶起件的上下移动,方便将极耳扶正。
进一步地,所述平移组件包括推动驱动件和第三推板,所述第三推板的一端与推动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三推板的另一端与连接板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推动驱动件启动后,其输出轴通过第三推板带动连接板水平移动,连接板带动第二升降驱动件水平移动,从而通过推动座实现扶起件的水平移动,方便移动至极耳被抬起的一侧下方,从而方便后续将极耳扶正。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有基座和电芯工装,所述基座位于电芯工装的一侧,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与平移组件均连接于基座上,所述电芯工装的中部设置有电芯,所述电芯上设置有所述极耳。在本实用新型中,基座包括有相互垂直的底部和侧部,第一升降组件设置于基座的侧部上,平移组件设置于基座的底部远离第一升降组件的一端,方便该装置的使用,将极耳扶正,从而防止极耳水平放置挡住位于电芯工装上的电芯的中心孔,导致无法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驱动件和第一推板,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连接于基座上,所述第一推板的一端与第一升降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推板的另一端连接于安装座的一侧上部,所述吸嘴连接于安装座的另一侧的下部。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升降驱动件启动后,其输出轴通过第一推板带动安装座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吸嘴的上下移动,方便将极耳的一侧吸附后抬起。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有压板组件,所述压板组件包括有压板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于安装座上靠近吸嘴的位置,所述压板通过连接杆连接于安装座的下方,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启动时,能够同时带动吸嘴和压板向下移动,使吸嘴贴合在极耳的一侧,所述压板上设有凹槽,能够穿过极耳,保证压板压在电芯工装上时不会伤到电芯,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缓冲件,当吸嘴上升脱离极耳后压板才会上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电芯极耳扶正装置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方便将极耳扶正;该装置采用两个工序动作,极耳先吸起一定角度再扶正,将比较复杂的工序分解成简单工序,保证极耳扶起的可靠性,从而保证极耳在电芯工装的一致性,确保自动生产线后续工序的正常生产,提高生产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芯极耳扶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升降组件、平移组件与扶正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扶起件与推动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升降组件与吸附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吸附组件1;吸嘴11;安装座12;第一升降组件2;第一升降驱动件21;第一推板22;第二升降组件3;第二升降驱动件31;第二推板32;平移组件4;推动驱动件41;第三推板42;扶正组件5;扶起件51;斜面511;推动座52;连接部521;固定部522;连接板53;基座6;电芯工装7;电芯71;压板组件8;压板81;连接杆82;极耳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见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极耳扶正装置,包括有吸附组件1、第一升降组件2、第二升降组件3、平移组件4和扶正组件5,第一升降组件2与吸附组件1连接,且第一升降组件2能够带动吸附组件1上下移动,使吸附组件1能够移动至极耳10的一侧,从而将极耳10的一侧吸附后抬起;扶正组件5安装于第二升降组件2上,第二升降组件2安装于平移组件4上,第二升降组件2能够带动扶正组件5上下移动,从而将扶正组件5移动至极耳10被吸附后抬起的一侧的下方前侧,平移组件4能够带动第二升降组件2水平移动,从而通过第二升降组件2带动扶正组件5移动至极耳10抬起的一侧下方,使扶正组件5推动至将极耳10扶正。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扶正装置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方便将极耳10扶正;该装置采用两个工序动作,极耳10先吸起一定角度再扶正,将比较复杂的工序分解成简单工序,保证极耳10扶起的可靠性,从而保证极耳10在电芯工装7的一致性,确保自动生产线后续工序的正常生产,提高生产良率。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吸附组件1包括吸嘴11和安装座12,吸嘴11通过安装座12连接于第一升降组件2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吸嘴11采用真空吸附方式,方便对极耳10进行吸附。
实施例3:
参见图1-3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扶正组件5包括扶起件51和推动座52,扶起件51通过推动座52与第二升降组件3连接,第二升降组件3通过连接板53与平移组件4连接,扶起件51朝向极耳10的一侧设有倾斜向下的斜面51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升降组件3启动时,通过推动座52带动扶起件51向下移动,当第二升降组件3带动扶起件51移动至极耳10被抬起一侧的下方前侧时,平移组件4通过连接板53带动第二升降组件3水平移动,从而通过推动座52带动扶起件51水平移动至极耳10被抬起的一侧下方,使扶起件51推动至将极耳10扶正,通过扶起件51的斜面511设置,在扶起件51到位时极耳10已经扶起,能够更好的引导极耳10扶正。
实施例4:
参见图1-3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推动座52包括有连接部521和固定部522,连接部521的上部与第二升降组件3的下端连接,连接部521的下部与固定部522连接,扶起件51固定于固定部522朝向极耳10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521的上部与下部垂直设置,使连接部521的侧面形成7字形结构;固定部522为长方体结构,扶起件51为侧面呈直角三角形的横向放置的三棱柱结构;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方便连接扶起件51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带动扶起件51移动至极耳10被抬起一侧的下方。
实施例5:
参见图1-3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第二升降组件3包括第二升降驱动件31和第二推板32,第二推板32的一端与第二升降驱动件31的输出轴连接,第二推板32的另一端与推动座5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推板32与第二升降驱动件31的输出轴连接后呈倒T字形结构,第二升降驱动件31启动后,其输出轴通过第二推板32带动推动座52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扶起件51的上下移动,方便将极耳10扶正。
实施例6:
参见图1-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平移组件4包括推动驱动件41和第三推板42,第三推板42的一端与推动驱动件41的输出轴连接,第三推板42的另一端与连接板5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推动驱动件41启动后,其输出轴通过第三推板42带动连接板53水平移动,连接板53带动第二升降驱动件31水平移动,从而通过推动座52实现扶起件51的水平移动,方便移动至极耳10被抬起的一侧下方,从而方便后续将极耳10扶正。
实施例7: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该装置还包括有基座6和电芯工装7,基座6位于电芯工装7的一侧,第一升降组件2与平移组件4均连接于基座6上,电芯工装7的中部设置有电芯71,电芯71上设置有极耳10。在本实施例中,基座6包括有相互垂直的底部和侧部,使基座6的侧面呈镜像L形结构,第一升降组件2设置于基座6的侧部上,平移组件4设置于基座6的底部远离第一升降组件2的一端,方便该装置的使用,将极耳10扶正,从而防止极耳10水平放置挡住位于电芯工装7上的电芯71的中心孔,导致无法焊接。
实施例8:
参见图1、4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7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第一升降组件2包括第一升降驱动件21和第一推板22,第一升降驱动件21连接于基座6上,第一推板22的一端与第一升降驱动件21的输出轴连接,第一推板22的另一端连接于安装座12的一侧上部,吸嘴11连接于安装座12的另一侧的下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推板22与第一升降驱动件21的输出轴连接后呈倒T字形结构,第一升降驱动件21启动后,其输出轴通过第一推板22带动安装座12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吸嘴11的上下移动,方便将极耳10的一侧吸附后抬起。
实施例9:
参见图1、4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8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
该装置还包括有压板组件8,压板组件8包括有压板81和连接杆82,连接杆82连接于安装座12上靠近吸嘴11的位置,压板81通过连接杆82连接于安装座12的下方,第一升降驱动件21启动时,能够同时带动吸嘴11和压板81向下移动,使吸嘴11贴合在极耳10的一侧,压板81上设有凹槽,能够穿过极耳10,保证压板81压在电芯工装7上时不会伤到电芯71,连接杆82上设有缓冲件,当吸嘴11上升脱离极耳10后压板81才会上升。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升降驱动件、第二升降驱动件和推动驱动件均为现有装置,可以是气缸或者其他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现有装置,将第一升降驱动件、第二升降驱动件和推动驱动件运用于该装置中,能够使该装置结构简单,只需要采用两个工序动作,将比较复杂的工序分解成简单工序,保证极耳扶起的可靠性,从而保证极耳在电芯工装的一致性,确保自动生产线后续工序的正常生产,提高生产良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芯极耳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吸附组件、第一升降组件、第二升降组件、平移组件和扶正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与吸附组件连接,且所述第一升降组件能够带动吸附组件上下移动,使吸附组件能够移动至极耳的一侧,从而将极耳的一侧吸附后抬起;所述扶正组件安装于第二升降组件上,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安装于平移组件上,所述第二升降组件能够带动扶正组件上下移动,从而将扶正组件移动至极耳被吸附后抬起的一侧的下方前侧,所述平移组件能够带动第二升降组件水平移动,从而通过第二升降组件带动扶正组件移动至极耳抬起的一侧下方,使扶正组件推动至将极耳扶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极耳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吸嘴和安装座,所述吸嘴通过安装座连接于第一升降组件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极耳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组件包括扶起件和推动座,所述扶起件通过推动座与第二升降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升降组件通过连接板与平移组件连接,所述扶起件朝向极耳的一侧设有倾斜向下的斜面;第二升降组件启动时,通过推动座带动扶起件向下移动,当第二升降组件带动扶起件移动至极耳被抬起一侧的下方前侧时,平移组件通过连接板带动第二升降组件水平移动,从而通过推动座带动扶起件水平移动至极耳被抬起的一侧下方,使扶起件推动至将极耳扶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极耳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座包括有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的上部与第二升降组件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下部与固定部连接,所述扶起件固定于固定部朝向极耳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极耳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第二升降驱动件和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推板的一端与第二升降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推板的另一端与推动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极耳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组件包括推动驱动件和第三推板,所述第三推板的一端与推动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三推板的另一端与连接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极耳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有基座和电芯工装,所述基座位于电芯工装的一侧,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与平移组件均连接于基座上,所述电芯工装的中部设置有电芯,所述电芯上设置有所述极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极耳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驱动件和第一推板,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连接于基座上,所述第一推板的一端与第一升降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推板的另一端连接于安装座的一侧上部,所述吸嘴连接于安装座的另一侧的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极耳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有压板组件,所述压板组件包括有压板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于安装座上靠近吸嘴的位置,所述压板通过连接杆连接于安装座的下方,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启动时,能够同时带动吸嘴和压板向下移动,所述压板上设有凹槽,使压板向下移动时能够穿过极耳而压在电芯工装上。
CN202022717853.0U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电芯极耳扶正装置 Active CN2139362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7853.0U CN213936289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电芯极耳扶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7853.0U CN213936289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电芯极耳扶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36289U true CN213936289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71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17853.0U Active CN213936289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电芯极耳扶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362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24039B (zh) 一种自动压隔膜及压极片组叠片运载装置
CN213936289U (zh) 一种电芯极耳扶正装置
CN214378537U (zh) 隔膜头部自动撕开装置
CN210074057U (zh) 一种用于电芯多面贴胶的旋转装置
CN218276398U (zh) 电机组装机
CN215143522U (zh) 一种极耳整形装置
CN210182517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生产线电池翻转变距机构
CN213017157U (zh) 一种电池料件自动对位保压装置
CN212321751U (zh) 一种壳电压测试装置
CN213135757U (zh) 一种用于组装整流桥的装配机构
CN217596161U (zh) 用于转接片的焊接固定制具
CN209830816U (zh) 顶盖压装装置
CN220922445U (zh) 一种双电池定位三爪夹取结构
CN220560357U (zh) 手机壳磁吸支架用压铆模具
CN216327563U (zh) 一种玻璃磨边机用升降式压紧机构
CN215160648U (zh) 一种机电安装用升降装置
CN210998393U (zh) 一种汽车踏板组装装置
CN217780070U (zh) 自动化负压吸取装置
CN217102078U (zh) 一种极片供料机构
CN216681035U (zh) 一种保温杯自动定位压装设备
CN211829491U (zh) 一种端子压接装置
CN214519024U (zh) 一种工件装夹装置
CN217307985U (zh) 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生产固定装置
CN215645369U (zh) 一种插头内盖装压治具
CN216354670U (zh) 电芯补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