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54616U - 车辆的前隔板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前隔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54616U
CN213354616U CN202021511179.4U CN202021511179U CN213354616U CN 213354616 U CN213354616 U CN 213354616U CN 202021511179 U CN202021511179 U CN 202021511179U CN 213354616 U CN213354616 U CN 213354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load
projection
plate member
receiv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111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竹田智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54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54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在抑制车辆重量的增大的同时实现利用板构件可靠地推开障碍物的车辆的前隔板。前隔板具备一对侧梁(11)、下横梁(12)及板构件(20)。侧梁(11)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支承于前部侧方框架。下横梁(12)将侧梁(11)的下端部连结。板构件(20)固定于侧梁(11)的下端部,且从下横梁(12)和侧梁(11)的前表面侧向车辆前方延伸。在板构件(20)的比侧梁(11)靠车宽方向内侧区域,设置有朝向上方或下方突出的突起(25)。在侧梁(11)突出设置有载荷承受托架(30),该载荷承受托架(30)比侧梁(11)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且从车辆后方侧与突起(25)对置。

Description

车辆的前隔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置于车身的前部并对散热器芯等进行支承的车辆的前隔板。
背景技术
配置于车身的前部的前隔板在正面视下形成为矩形框状,在矩形框部分的内侧支承有散热器芯。前隔板的左右的侧部由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侧梁构成,该侧梁固定于车身左右的前部侧方框架的前部。另外,左右的侧梁的下端部彼此由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下横梁连结。
近年来,已知具有在障碍物与车辆前部接触时在车辆前方的低的位置推开障碍物的功能的车辆。这种车辆例如在上述的前隔板安装有向车辆前方侧大致水平延伸的板构件,利用板构件在车辆的低的位置承接障碍物的载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797726号公报)等)。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前隔板的从下横梁和左右的侧梁的前表面侧向车辆前方延伸的板构件固定于左右的侧梁的下端。板构件比左右的侧梁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即便从车辆的斜前方接受到障碍物的载荷的输入时,也能够可靠地承接该载荷。从障碍物输入到板构件的载荷通过左右的侧梁而向车身左右的前部侧方梁传递。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前隔板成为利用左右的侧梁的下端来主要承接输入到板构件的障碍物的载荷的构造。因此,在障碍物的载荷输入到比左右的侧梁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时,存在该载荷通过板构件而最初向下横梁输入的可能性。此时,在下横梁的刚性不充分高的情况下,由于下横梁的变形而不能向侧梁效率良好地传递输入载荷。因此,为了提高下横梁的刚性,需要实施使下横梁的壁厚增大或使下横梁的截面增大等对策。然而,在实施了这样的对策的情况下,担心车辆重量增大。
于是,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在抑制车辆重量的增大的同时实现利用板构件可靠地推开障碍物的车辆的前隔板。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前隔板采用了以下的结构。
即,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前隔板的特征在于,具备:一对侧梁(例如、实施方式的侧梁11),它们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支承于车辆左右的前部侧方框架(例如实施方式的前部侧方框架2);下横梁(例如实施方式的下横梁12),其将一对所述侧梁的下端部彼此连结;以及板构件(例如实施方式的板构件20),其固定于一对所述侧梁的下端部,且从所述下横梁和所述侧梁的前表面侧向车辆前方延伸,在所述板构件的比所述侧梁靠车宽方向内侧区域,设置有朝向上方或下方突出的突起(例如实施方式的突起25),在所述侧梁突出设置有载荷承受托架(例如实施方式的载荷承受托架30),该载荷承受托架比该侧梁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且从车辆后方侧与所述突起对置。
根据上述的结构,当从车辆前方的障碍物向板构件的前部输入载荷时,板构件向车辆后方侧进行位移,板构件的突起与载荷承受托架抵接。输入载荷经由载荷承受托架和侧梁而向车身的前部侧方框架传递。
优选的是,所述突起从所述板构件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
在该情况下,突起不从板构件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因此能够将板构件整体较低配置。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使从车辆外部观察时的美观性良好。
优选的是,所述突起是包括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筋条(例如实施方式的筋条25a)的构造。
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筋条来承担从板构件向载荷承受托架的载荷传递,因此能够从板构件向载荷承受托架以高的刚性传递载荷。
也可以是如下结构,所述载荷承受托架具有:前方倾斜区域(例如实施方式的前方倾斜区域30i),其随着趋向车宽方向内侧而向车辆前方侧倾斜;以及对置面(例如实施方式的对置面32a),其与该前方倾斜区域的最大前方突出部(例如实施方式的最大前方突出部30iM)相连设置,且从车辆后方侧与所述突起对置。
在该情况下,当因来自障碍物的载荷输入而板构件的突起与载荷承受托架的对置面抵接时,输入到对置面的载荷沿着前方倾斜区域向侧梁效率良好地传递。因此,能够将来自障碍物的输入载荷更加效率良好地向前部侧方框架传递。
也可以是,所述载荷承受托架具有从车辆后方侧与所述突起对置的对置面(例如实施方式的对置面32a),所述板构件的所述突起的上缘(例如实施方式的上缘25bt)配置于比所述对置面高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即便在从障碍物输入载荷时存在板构件以后缘部侧向下方朝里倾倒的方式变形的情况,板构件的突起也与载荷承受托架的对置面可靠地抵接。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将输入到板构件的载荷经由载荷承受托架而以所期望的路径向侧梁和前部侧方框架传递。
优选的是,所述载荷承受托架具有从车辆后方侧与所述突起对置的对置面(例如实施方式的对置面32a),在所述板构件的所述突起与所述载荷承受托架的所述对置面之间,确保有车身前后方向的间隙(例如实施方式的间隙g)。
在该情况下,在从障碍物向板构件输入载荷时,若非在板构件的突起向车身后方位移一定程度后,则突起不会与载荷承受托架的对置面抵接。因此,在向板构件输入的载荷小时,仅通过板构件的弹性变形就能够吸收冲击。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在向板构件输入的载荷小的状况下,对侧框架、下横梁作用不需要的变形载荷。
也可以是,在所述板构件设置有弯折诱发部(例如实施方式的脆弱部 35),在从该板构件的前方输入载荷时,该弯折诱发部诱发比所述突起靠车辆前方侧部位处的向下方的弯折变形。
在该情况下,在向板构件输入载荷时,由于弯折诱发部的功能而板构件的比突起靠车辆前方侧部位向下方弯折位移,其结果是,形成有突起的部位容易向上方抬起。因此,在因向板构件的载荷输入而突起向后方进行了位移时,突起与载荷承受托架的对置面更可靠地抵接。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将输入到板构件的载荷经由载荷承受托架而向侧梁更可靠地传递。
也可以是,所述下横梁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所述载荷承受托架重叠的位置固定有用于支承散热器芯的支承托架(例如实施方式的支承托架51),在所述支承托架的车辆前方侧,配置有所述载荷承受托架与所述下横梁之间的结合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结合部38a)。
在该情况下,在下横梁中的固定支承托架而刚性被提高了的部位的前方侧,配置有载荷承受托架与下横梁之间的结合部。因此,从板构件输入到载荷承受托架的载荷向下横梁的刚性高的部位和侧梁分散传递。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将输入到板构件的载荷更加效率良好向侧梁和前部侧方梁传递。
也可以是,所述载荷承受托架的后缘部以沿着所述下横梁的前缘部的方式与该前缘部多处结合,所述载荷承受托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与所述侧梁的指向车辆前方的面结合。
在该情况下,从板构件输入到载荷承受托架的载荷从载荷承受托架的后缘部向下横梁的前缘部的多处传递,并同时从载荷承受托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向侧梁的指向车辆前方的面传递。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使输入到载荷承受托架的载荷由下横梁分散支承的同时向侧梁效率良好地传递。
实用新型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板构件的比侧梁靠车宽方向内侧区域设置有突起,从车辆后方侧与该突起对置的载荷承受托架突出设置于侧梁。因此,即便来自障碍物的输入载荷输入到板构件中的比侧梁靠车宽方向内侧区域的情况下,也能够经由突起和载荷承受托架而将输入载荷向侧框架效率良好地传递。因此,无需使下横梁的壁厚大幅增大、或者使下横梁的截面大型,就能够将来自障碍物的输入载荷效率良好地向前部侧方框架传递。因而,在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情况下,能够在抑制车辆重量的增大的同时,实现通过板构件而可靠地将障碍物推开。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前隔板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前隔板的左侧下部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前隔板的左侧下部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前隔板的沿着图1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冲击载荷的输入时的沿着图1的IV-IV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2…前部侧方框架
10…前隔板
11…侧梁
12…下横梁
20…板构件
25…突起
25a…筋条
25bt…上缘
30…载荷承受托架
30i…前方倾斜区域
30iM…最大前方突出部
35…脆弱部(弯折诱发部)
38a…结合部
51…支承托架
g…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前后、上下、左右,若无特殊说明,是指对于车辆而言的前后、上下、左右。另外,图中的箭头FR是指车辆的前方,箭头UP 是指车辆的上方,箭头LH是指车辆的左侧方。
图1是从前部上方侧观察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前隔板10部分而得到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在车身的前部设置有大致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前部侧方框架2。前隔板10固定于左右的前部侧方框架2的前端部。前隔板10在前视下形成为横长的矩形框状,且配置于车辆的发动机室的前表面中央。在前隔板10支承有散热器芯50(参照图4、图5)。
前隔板10具备:左右一对侧梁11,它们大致沿着车辆的上下方向延伸;下横梁12,其将一对侧梁11的下端部彼此连结;上横梁13,其将一对侧梁11的上端部彼此连结;以及板构件20,其固定于一对侧梁11的下端部,且从下横梁12和侧梁11的前表面侧向车辆前方延伸。侧梁11、下横梁12及上横梁13的主要部分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压成形而形成。板构件20例如通过树脂材料的注塑成形、铝的铸造等而形成。下横梁12和上横梁13大致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左右的各侧梁11的向车宽方向外侧开口的コ形状截面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各侧梁11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的车宽方向外侧部分结合于左右的对应的前部侧方框架2的前部侧面。
图2是从车辆的左前部上方观察前隔板10的左侧下部而得到的图,图3是将前隔板10的相同部分做成局部截面而从车辆的左前部上方观察到的图。
侧梁11具有:侧壁11s,其配置于车宽方向内侧;前壁11f,其从侧壁11s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折而延伸;以及后壁11r,其从侧壁11s 的后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折而延伸。侧壁11s与车宽方向正交而延伸,前壁11f及后壁11r与车身前后方向正交而延伸。
下横梁12具有:下壁12u,其在车宽方向上连续延伸;前凸缘12f,其从下壁12u的车宽方向外侧区域的前端缘向上方弯折而延伸;以及未图示的后凸缘,其从下壁12u的车宽方向外侧区域的后端缘向上方弯折而延伸。在下壁12u的上表面中的比该下壁12u与左右的侧梁11之间的连结部靠车宽方向内侧的部分,如图1、图2所示,安装有用于对散热器芯50 (参照图5、图4)的下端进行支承的支承托架51。支承托架51由厚壁的金属板构成,在支承托架51的上表面中央形成有供散热器芯50的下端的未图示的突部嵌入的凹部51a。另外,支承托架51形成为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长的大致矩形形状,且焊接固定于下横梁12的下壁12u的上表面。另外,在支承托架51形成有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强筋51b。
左右的侧梁11的下端以垂立状态配置于下横梁12的下壁12u的车宽方向外侧区域的上表面。侧梁11的下端的前壁11f和后壁11r嵌入于下横梁12的前凸缘12f与后凸缘之间。侧梁11的前壁11f与下横梁12的前凸缘12f相互重叠并通过点焊等接合。同样地,侧梁11的后壁11r与下横梁 12的后凸缘相互重叠并通过点焊等而接合。
在侧梁11的下端的コ形状截面内,配置有对侧梁11与下横梁12之间的连结部进行加强的内侧加强板15。内侧加强板15由比侧梁11、下横梁 12厚壁的金属制的板材形成。内侧加强板15在侧梁11的コ形状截面内结合于侧梁11和下横梁12。
板构件20形成为俯视时在车宽方向上长的大致矩形形状。板构件20 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比左右的侧梁11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板构件20 的后缘部通过螺栓紧固连结等而固定于左右的侧梁11的下表面。
图4是表示前隔板10的沿着图1的IV-IV线的简要的截面的图。
板构件20的前缘部由截面为流线形状的罩构件21覆盖。另外,在板构件20上,如图1、图2所示,在车宽方向上分离开地形成有多个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强梁22。加强梁22相对于板构件20的基面向上方鼓起而形成,在鼓起的部分的侧缘部形成有沿着车身前后延伸的棱线。该多个加强梁22提高板构件20的前部区域的车身前后方向的刚性。另外,在板构件20的适当位置,为了加强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基面而形成有多个加强肋23。
另外,在板构件20的后缘部安装于左右的侧梁11的状态下,板构件 20的前部区域大致水平地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另外,板构件20的比前部区域靠后方侧的部分趋向后方而向斜下方倾斜。板构件20的后缘部向侧梁11和下横梁12的下方延伸,与侧梁11和下横梁12的下表面重叠。以下,将板构件20的前部区域和与侧梁11及下横梁12的下表面重叠的区域之间的区域称作中间区域20m。
在板构件20的中间区域20m中的比左右的各侧梁11向车宽方向内侧偏靠规定距离的左右的2个位置,设置有从趋向车身后方侧而向下方倾斜的上表面朝上方突出的突起25。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25具有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筋条25a和以将多个筋条25a的后端部彼此连结的方式立起的立起壁25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突起25形成于板构件20的加强梁22的上表面。
另外,在左右的侧梁11的下端前表面,安装有比该侧梁11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载荷承受托架30。载荷承受托架30通过比侧梁11、下横梁 12厚壁的金属板冲压成形而形成。载荷承受托架30的基壁沿着车宽方向大致水平延伸。载荷承受托架30的基壁具有位于侧梁11的下端前方的基部区域30b、从基部区域30b在向车辆前方侧倾斜的同时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前方倾斜区域30i、以及从前方倾斜区域30i进一步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顶端部区域30t。在基部区域30b的后端部,以向上方弯折的方式延伸有接合凸缘31。
在载荷承受托架30的从基部区域30b到顶端部区域30t的范围的前缘部,连续形成有加强凸缘32。加强凸缘32从基壁的前端部向上方弯折而延伸。加强凸缘32中的位于顶端部区域30t的前缘的部分的前表面为对置面32a,该对置面32a从车辆后方侧与板构件20的上表面的突起25(立起壁25b的后表面)对置。更准确而言,对置面32a由载荷承受托架30 的顶端部区域30t中的与前方倾斜区域30i的最大前方突出部30iM相连设置的部分的前缘处存在的加强凸缘32的前表面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板构件20的突起25(立起壁25b的后表面)与载荷承受托架30的对置面32a之间,确保有车身前后方向的间隙g。
另外,在板构件20安装于侧梁11和下横梁12的状态下,突起25(立起壁25b)的上缘25bt如图4所示那样,配置于比载荷承受托架30的对置面32a高规定高度h的位置。因此,在从障碍物输入载荷时,即便存在板构件20以后缘部侧向下方朝里倾倒的方式变形的情况,板构件20的突起25(立起壁25b)也与载荷承受托架30的对置面32a可靠地抵接。
载荷承受托架30通过以下方式结合于下横梁12和左右的侧梁11。
载荷承受托架30的后缘部以沿着下横梁12的前缘部的方式与该前缘部的上表面重叠,在该状态下在车宽方向上分离开的多处,通过点焊等而与下横梁12结合。在图2、图3中,在载荷承受托架30与下横梁12的结合部,标注有附图标记38a、38b、38c、38d。载荷承受托架30的顶端部区域30t与下横梁12的前缘部之间的结合部38a配置于下横梁12的下壁12u中的位于支承托架51的固定部的车辆前方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凭借下横梁12的下壁12u中的被支承托架51提高了刚性的部分,来承接从载荷承受托架30通过结合部38a而传递到下横梁12的载荷。
另外,载荷承受托架3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在从基部区域30b的后端立起的接合凸缘31处,通过点焊等而与左右的对应的侧梁11的前壁 11f的前表面(指向车辆前方的面)结合。
图5是表示从障碍物向板构件20的前部输入了大载荷时的板构件20 的变形行为的与图4同样的剖视图。
如图4、图5所示,在板构件20的前部区域(与突起25相比靠车辆前方侧部位),形成有在从前方输入载荷时诱发该部位处的向下方的弯折变形的脆弱部35(弯折诱发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大致水平方向向上方弯折的弯折角落部分形成有脆弱部35。因此,当从车辆前方的障碍物向板构件20的前部输入载荷时,如图5所示,在板构件20中的比突起25 靠车辆前方侧的脆弱部35处,容易产生向下方的弯折。而且,当在脆弱部35产生弯折时,其结果是,比脆弱部35靠后方侧的突起25所在的部分向上方抬起,突起25的下端附近部分与载荷承受托架30的对置面32a 可靠地抵接。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前隔板10中,在板构件20的比侧梁11 靠车宽方向内侧区域设置有突起25,从车辆后方侧与该突起25对置的载荷承受托架30以从侧梁11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安装于侧梁11。当从车辆前方的障碍物向板构件20的前部输入载荷时,板构件20向车辆后方侧进行位移,板构件20的突起25与载荷承受托架30抵接。由此,输入到板构件20的载荷经由载荷承受托架30和侧梁11而效率良好地向车身左右的前部侧方框架2传递。因此,即便来自障碍物的输入载荷输入到板构件20中的比侧梁11靠车宽方向内侧区域的情况下,也能够经由突起 25和载荷承受托架30而将输入载荷向前部侧方框架2效率良好地传递。
在本实施方式的前隔板10中,无需使下横梁12的壁厚大幅增大,或者使下横梁12的截面大型,就能够将来自障碍物的输入载荷效率良好地向前部侧方框架2传递。因此,在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前隔板10的情况下,能够在抑制车辆重量的增大的同时,实现由板构件20将障碍物可靠地推开。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前隔板10中,以从板构件20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突起25。因此,与突起25从板构件20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板构件20整体较低配置。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使从车辆外部观察时的美观性良好。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前隔板10中,板构件20的突起25的一部分由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筋条25a构成。因此,能够利用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筋条25a来承担从板构件20向载荷承受托架30的载荷传递。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从板构件20向载荷承受托架30以高的刚性传递载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前隔板10中,载荷承受托架30具有从基部区域30b向车辆前方侧倾斜延伸的前方倾斜区域30i和与前方倾斜区域30i 的最大前方突出部30iM相连设置的对置面32a,对置面32a从车辆后方侧与板构件20的突起25对置。因此,在因来自障碍物的载荷输入而板构件 20的突起25与载荷承受托架30的对置面32a抵接时,输入到对置面32a的载荷沿着前方倾斜区域30i向侧梁11效率良好地传递。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将来自障碍物的输入载荷更加效率良好地向前部侧方框架2传递。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前隔板10中,板构件20的上缘25bt配置于比载荷承受托架30的对置面32a高的位置。因此,在从障碍物输入载荷时,即便存在板构件20以后缘部侧向下方朝里倾倒的方式变形的情况,板构件20的突起25也与载荷承受托架30的对置面32a可靠地抵接。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将输入到板构件20的载荷以所期望的路径效率良好地向侧梁11和前部侧方框架2传递。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前隔板10中,在板构件20的突起25与载荷承受托架30的对置面32a之间确保有车身前后方向的间隙g。因此,在从外部向板构件20输入的载荷小时,仅通过板构件20的弹性变形就能够吸收冲击。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在向板构件20输入的载荷小的状况下,能够抑制对侧梁11、下横梁12作用不需要的变形载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前隔板10的情况下,在板构件20的前部区域,形成有在从前方输入载荷时诱发该部位处的向下方的弯折变形的脆弱部 35。因此,在从前方输入载荷时,在板构件20中的比突起25靠车辆前方侧的脆弱部35处容易发生向下方的弯折,比脆弱部35靠后方侧的突起25 所在的部分容易向上方抬起。因此,在突起25因向板构件20的载荷输入而向后方进行了位移时,突起25与载荷承受托架30的对置面32a更可靠地抵接。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将输入到板构件20的载荷经由载荷承受托架30而向侧梁11更可靠地传递。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前隔板10中,在下横梁12的下壁12u中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载荷承受托架30重叠的位置,固定有用于支承散热器芯50的支承托架51。而且,在支承托架51的车辆前方侧,配置有载荷承受托架30与下横梁12之间的结合部38a。因此,载荷承受托架30与下横梁12之间的结合部38a配置于下横梁12中的固定支承托架51而刚性被提高了的部位的前方侧。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将从板构件20输入到载荷承受托架30的载荷向下横梁12的刚性高的部位和侧梁 11分散传递。因而,能够将输入到板构件20的载荷更加效率良好向侧梁 11和前部侧方框架2传递。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前隔板10中,载荷承受托架30的后缘部以沿着下横梁12的前缘部的方式与该前缘部多处结合,载荷承受托架3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与侧梁11的前壁11f的前表面结合。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使输入到载荷承受托架30的载荷由下横梁12分散支承的同时向侧梁11效率良好地传递。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从障碍物输入载荷时与载荷承受托架30抵接的突起25以从板构件20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但也可以是,突起25以从板构件20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形成。

Claims (9)

1.一种车辆的前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的前隔板具备:
一对侧梁,它们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支承于车辆左右的前部侧方框架;
下横梁,其将一对所述侧梁的下端部彼此连结;以及
板构件,其固定于一对所述侧梁的下端部,且从所述下横梁和所述侧梁的前表面侧向车辆前方延伸,
在所述板构件的比所述侧梁靠车宽方向内侧区域,设置有朝向上方或下方突出的突起,
在所述侧梁突出设置有载荷承受托架,该载荷承受托架比该侧梁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且从车辆后方侧与所述突起对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从所述板构件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前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包括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筋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荷承受托架具有:
前方倾斜区域,其随着趋向车宽方向内侧而向车辆前方侧倾斜;以及
对置面,其与该前方倾斜区域的最大前方突出部相连设置,且从车辆后方侧与所述突起对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荷承受托架具有从车辆后方侧与所述突起对置的对置面,
所述板构件的所述突起的上缘配置于比所述对置面高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荷承受托架具有从车辆后方侧与所述突起对置的对置面,
在所述板构件的所述突起与所述载荷承受托架的所述对置面之间,确保有车身前后方向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隔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板构件设置有弯折诱发部,在从该板构件的前方输入载荷时,该弯折诱发部诱发比所述突起靠车辆前方侧部位处的向下方的弯折变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横梁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所述载荷承受托架重叠的位置固定有用于支承散热器芯的支承托架,
在所述支承托架的车辆前方侧,配置有所述载荷承受托架与所述下横梁之间的结合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荷承受托架的后缘部以沿着所述下横梁的前缘部的方式与该前缘部多处结合,
所述载荷承受托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与所述侧梁的指向车辆前方的面结合。
CN202021511179.4U 2019-08-06 2020-07-27 车辆的前隔板 Active CN21335461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44179 2019-08-06
JP2019144179A JP6880124B2 (ja) 2019-08-06 2019-08-06 車両のフロントバルクヘッ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54616U true CN213354616U (zh) 2021-06-04

Family

ID=74662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11179.4U Active CN213354616U (zh) 2019-08-06 2020-07-27 车辆的前隔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880124B2 (zh)
CN (1) CN213354616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66212B2 (ja) * 2005-03-30 2009-05-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JP4797726B2 (ja) * 2006-03-20 2011-10-1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24445A (ja) 2021-02-22
JP6880124B2 (ja) 2021-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62091B1 (ko) 차체 구조
WO2016208374A1 (ja) 車体前部構造
US10836436B2 (en) Vehicle body frame structure
US10717469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part structure
CN108025773B (zh) 车辆的后部车身构造
JP6600873B2 (ja) 車体構造
CN110733578B (zh) 车辆后部构造
JP6106006B2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08454702B (zh) 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
JP6332389B2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CN213354616U (zh) 车辆的前隔板
JP6892272B2 (ja) 自動車のリアシートベルトアンカ固定構造
CN112061240B (zh) 车辆的前端构造
JP2006168422A (ja) 車両のバンパーフレーム構造
JP5157691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2000108947A (ja) 車体フロア構造及び車体フロア構造の製造方法
KR102031208B1 (ko) 차량 뒷부분 구조
US11993314B2 (en) Under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09070947B (zh) 车辆的框架结构
JP2019093783A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7281103B2 (ja) 車両のステップブラケット
WO2023182315A1 (ja) 車両前端部構造
JP7185847B2 (ja) 車両下部構造
US20230278639A1 (en)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JP2022012131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