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81075U - 一种叠层母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叠层母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81075U
CN211981075U CN202020753745.6U CN202020753745U CN211981075U CN 211981075 U CN211981075 U CN 211981075U CN 202020753745 U CN202020753745 U CN 202020753745U CN 211981075 U CN211981075 U CN 211981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busbar
negative
laminated
busba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537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录
徐德才
朱占山
邓洋
赵慧超
贺红伟
暴杰
刘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07537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81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81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81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母排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叠层母排。所述叠层母排包括正极母排和负极母排,正极母排和负极母排交替叠放形成至少三层的叠层结构,且正极母排与负极母排相互绝缘。正极母排的边缘设置有多个正端子片,负极母排的边缘设置有多个负端子片,正端子片与负端子片成对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叠层母排,通过正极母排和负极母排交替叠放形成至少三层的叠层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寄生电感,提升逆变器的性能。另外,通过在正极母排和负极母排边缘设置成对的正端子片与负端子片,可以有效防止连接线路混乱,同时可以有效利用正极母排和负极母排边缘的空间,从而有利于逆变器的集成化和小型化。

Description

一种叠层母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母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层母排。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作为核心总成的逆变器,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高,在满足小型化、高功率和集成化等要求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寄生电感的增大,而寄生电感的增大,会使电压尖峰增大,从而对逆变器的功率模块等核心部件造成损坏。但是,现有的叠层母排,通常不能很好的降低寄生电感,导致了逆变器性能的降低。
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叠层母排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层母排,能够有效降低寄生电感,提升逆变器的性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叠层母排,包括正极母排和负极母排,所述正极母排和所述负极母排交替叠放形成至少三层的叠层结构,且所述正极母排与所述负极母排相互绝缘;
所述正极母排的边缘设置有多个正端子片,所述负极母排的边缘设置有多个负端子片,所述正端子片与所述负端子片成对设置。
作为所述叠层母排的优选方案,所述正极母排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负极母排的数量为一个,所述负极母排夹设在两个所述正极母排之间;或
所述正极母排的数量为一个,所述负极母排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正极母排夹设在两个所述负极母排之间。
作为所述叠层母排的优选方案,当所述叠层结构的最外层为所述正极母排时,所述负极母排上设置有绝缘层;或
当所述叠层结构的最外层为负极母排时,所述正极母排上设置有绝缘层。
作为所述叠层母排的优选方案,采用注塑或喷涂工艺将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正极母排或所述负极母排上。
作为所述叠层母排的优选方案,所述叠层结构外设置有绝缘包覆层。
作为所述叠层母排的优选方案,当所述叠层结构的最外层为所述正极母排时,所述正极母排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或
当所述叠层结构的最外层为负极母排时,所述负极母排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作为所述叠层母排的优选方案,部分数量的所述正端子片上设置有第一正连接孔,所述第一正连接孔用于连接功率模块的正极;
与设置有所述第一正连接孔的正端子片成对设置的所述负端子片上设置有第一负连接孔,所述第一负连接孔用于连接功率模块的负极。
作为所述叠层母排的优选方案,至少一个所述正端子片上设置有第二正连接孔,所述第二正连接孔用于连接母线电容的正极;
与设置有所述第二正连接孔的正端子片成对设置的所述负端子片上设置有第二负连接孔,所述第二负连接孔用于连接母线电容的负极。
作为所述叠层母排的优选方案,至少一个所述正端子片上设置有第三正连接孔,所述第三正连接孔用于连接直流输入母排的正极;
与设置有所述第三正连接孔的正端子片成对设置的所述负端子片上设置有第三负连接孔,所述第三负连接孔用于连接直流输入母排的负极。
作为所述叠层母排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正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负连接孔内均设置有压铆螺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叠层母排,通过正极母排和负极母排交替叠放形成至少三层的叠层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寄生电感,提升逆变器的性能。另外,通过在正极母排和负极母排边缘设置成对的正端子片与负端子片,可以有效防止连接线路混乱,同时可以有效利用正极母排和负极母排边缘的空间,从而有利于逆变器的集成化和小型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叠层母排在无绝缘层和绝缘包覆层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两层叠层结构的叠层母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叠层母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正极母排;11-正端子片;111-第一正连接孔;112-第二正连接孔;113-第三正连接孔;
2-负极母排;21-负端子片;211-第一负连接孔;212-第二负连接孔;213-第三负连接孔;
3-绝缘包覆层;
4-压铆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或者用于区分不同结构或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叠层母排,包括正极母排1和负极母排2,正极母排1和负极母排2交替叠放形成至少三层的叠层结构,且正极母排1与负极母排2相互绝缘。正极母排1的边缘设置有多个正端子片11,负极母排2的边缘设置有多个负端子片21,正端子片11与负端子片21成对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叠层母排,通过正极母排1和负极母排2交替叠放形成至少三层的叠层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寄生电感,提升逆变器的性能。图1为三层叠层结构的叠层母排,图2为两层叠层结构的叠层母排,在母排间隙相同的条件下,经仿真对比,图1中叠层母排的寄生电感比图2中叠层母排的寄生电感低40%。另外,通过在正极母排1和负极母排2边缘设置成对的正端子片11与负端子片21,可以有效防止连接线路混乱,同时可以有效利用正极母排1和负极母排2边缘的空间,从而有利于逆变器的集成化和小型化。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正极母排1的数量为两个,负极母排2的数量为一个,负极母排2夹设在两个正极母排1之间。即在本实施例中将负极母排2放置在中间,正极母排1放置在负极母排2的两侧,形成的是正极母排1、负极母排2和正极母排1的三层叠层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正极母排1的数量为一个,负极母排2的数量为两个,正极母排1夹设在两个负极母排2之间。另外,叠层结构也不局限于三层,还可以是五层或七层等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叠层结构的最外层为正极母排1,所以在负极母排2上设置了绝缘层,以使正极母排1与负极母排2之间相互绝缘。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叠层结构的最外层为负极母排2时,也可以在正极母排1上设置绝缘层。
可选地,采用注塑或喷涂工艺将绝缘层设置在正极母排1或负极母排2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负极母排2外注塑一层绝缘层。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在正极母排1与负极母排2之间设置绝缘纸,使正极母排1与负极母排2之间相互绝缘。
如图3所示,叠层结构外设置有绝缘包覆层3。即正极母排1与带有绝缘层的负极母排2交替叠放之后,在所形成的叠层结构外再设置一层绝缘包覆层3。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注塑工艺将绝缘包覆层3设置在叠层结构上。
可选地,当叠层结构的最外层为正极母排1时,正极母排1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外层的两个正极母排1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以降低寄生电感。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叠层结构为五层且最外层为正极母排1时,此时三个正极母排1之间通过焊接固连接在一起。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叠层结构的最外层为负极母排2时,负极母排2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当然,正极母排1之间并不局限于焊接,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连接,只要能够降低寄生电感即可。
可选地,如图1所示,部分数量的正端子片11上设置有第一正连接孔111,第一正连接孔111用于连接功率模块的正极。与设置有第一正连接孔111的正端子片11成对设置的负端子片21上设置有第一负连接孔211,第一负连接孔211用于连接功率模块的负极。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三个正端子片11上设置有第一正连接孔111,每个正端子片11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正连接孔111,同时与三个正端子片11成对设置的三个负端子片21上设置有第一负连接孔211,每个负端子片21上设置有一个第一负连接孔211。进一步地,设置有第一正连接孔111的三个正端子片11和设置有第一负连接孔211的三个负端子片21沿叠层母排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
可选地,至少一个正端子片11上设置有第二正连接孔112,第二正连接孔112用于连接母线电容的正极。与设置有第二正连接孔112的正端子片11成对设置的负端子片21上设置有第二负连接孔212,第二负连接孔212用于连接母线电容的负极。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正端子片11上设置有第二正连接孔112,与该正端子片11成对设置的一个负端子片21上设置有第二负连接孔212。
可选地,至少一个正端子片11上设置有第三正连接孔113,第三正连接孔113用于连接直流输入母排的正极。与设置有第三正连接孔113的正端子片11成对设置的负端子片21上设置有第三负连接孔213,第三负连接孔213用于连接直流输入母排的负极。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端子片上均设置一个连接孔,不会在一个端子片上设置多种类型的连接孔,也不会设置同类型的多个连接孔。
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三正连接孔113和第三负连接孔213内均设置有压铆螺柱4。利用压铆螺柱4能够代替螺母,从而便于装配。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叠层母排,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母排(1)和负极母排(2),所述正极母排(1)和所述负极母排(2)交替叠放形成至少三层的叠层结构,且所述正极母排(1)与所述负极母排(2)相互绝缘;
所述正极母排(1)的边缘设置有多个正端子片(11),所述负极母排(2)的边缘设置有多个负端子片(21),所述正端子片(11)与所述负端子片(21)成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母排(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负极母排(2)的数量为一个,所述负极母排(2)夹设在两个所述正极母排(1)之间;或
所述正极母排(1)的数量为一个,所述负极母排(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正极母排(1)夹设在两个所述负极母排(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母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叠层结构的最外层为所述正极母排(1)时,所述负极母排(2)上设置有绝缘层;或
当所述叠层结构的最外层为负极母排(2)时,所述正极母排(1)上设置有绝缘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层母排,其特征在于,采用注塑或喷涂工艺将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正极母排(1)或所述负极母排(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结构外设置有绝缘包覆层(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母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叠层结构的最外层为所述正极母排(1)时,所述正极母排(1)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或
当所述叠层结构的最外层为负极母排(2)时,所述负极母排(2)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母排,其特征在于,部分数量的所述正端子片(11)上设置有第一正连接孔(111),所述第一正连接孔(111)用于连接功率模块的正极;
与设置有所述第一正连接孔(111)的正端子片(11)成对设置的所述负端子片(21)上设置有第一负连接孔(211),所述第一负连接孔(211)用于连接功率模块的负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母排,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正端子片(11)上设置有第二正连接孔(112),所述第二正连接孔(112)用于连接母线电容的正极;
与设置有所述第二正连接孔(112)的正端子片(11)成对设置的所述负端子片(21)上设置有第二负连接孔(212),所述第二负连接孔(212)用于连接母线电容的负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母排,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正端子片(11)上设置有第三正连接孔(113),所述第三正连接孔(113)用于连接直流输入母排的正极;
与设置有所述第三正连接孔(113)的正端子片(11)成对设置的所述负端子片(21)上设置有第三负连接孔(213),所述第三负连接孔(213)用于连接直流输入母排的负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叠层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正连接孔(113)和所述第三负连接孔(213)内均设置有压铆螺柱(4)。
CN202020753745.6U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叠层母排 Active CN211981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3745.6U CN211981075U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叠层母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3745.6U CN211981075U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叠层母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81075U true CN211981075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70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53745.6U Active CN211981075U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叠层母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8107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4566A (zh) * 2021-10-20 2022-01-21 安徽三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调控功率端子连接器
DE102021208347A1 (de) 2021-08-02 2023-02-02 Zf Friedrichshafen Ag DC-Stromschiene für Inverter zum Betreiben eines elektrischen Antriebs eines Elektrofahrzeugs oder eines Hybridfahrzeugs, Inverter
CN116979324A (zh) * 2023-08-01 2023-10-31 深圳市宇盛光电有限公司 铜排电路组件
TWI831496B (zh) * 2022-12-01 2024-02-01 信通交通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分散交錯導電匯流排及低寄生電感的功率模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208347A1 (de) 2021-08-02 2023-02-02 Zf Friedrichshafen Ag DC-Stromschiene für Inverter zum Betreiben eines elektrischen Antriebs eines Elektrofahrzeugs oder eines Hybridfahrzeugs, Inverter
CN113964566A (zh) * 2021-10-20 2022-01-21 安徽三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调控功率端子连接器
CN113964566B (zh) * 2021-10-20 2023-05-09 安徽三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调控功率端子连接器
TWI831496B (zh) * 2022-12-01 2024-02-01 信通交通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分散交錯導電匯流排及低寄生電感的功率模組
CN116979324A (zh) * 2023-08-01 2023-10-31 深圳市宇盛光电有限公司 铜排电路组件
CN116979324B (zh) * 2023-08-01 2024-05-17 深圳市宇盛光电有限公司 铜排电路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81075U (zh) 一种叠层母排
CN102882385B (zh) 用于三电平功率变换器的叠层母排结构以及功率变换器
JP3596537B2 (ja) 薄型電池の接続構造及び組電池
CN210866323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JP2531928B2 (ja) 半導体スタック
CN201345503Y (zh) 复合母排
US20210296743A1 (en) Secondary battery using bipolar electrode
JPH07245951A (ja) 半導体スタック
CN209389124U (zh) 一种汇流排结构和电芯模组
KR20170074073A (ko) 배터리 전원 측정을 위한 연결 구조
JPH0120768Y2 (zh)
JPH09274904A (ja) バッテリアレイの配線方法
JP3015663B2 (ja) 半導体電力変換装置
CN213547377U (zh) 一种母线电容模组及逆变器
CN212114212U (zh) 一种中大功率储能变流器的叠层母排
CN209283111U (zh) 一体化电容叠层母排结构及变频器
CN114496955A (zh) 电力变换装置
JP2002044949A (ja) インバータの平滑コンデンサの配列方法
CN111224535A (zh) 一种用于压接型功率模块动态特性测试的电容串联母排
JP2017112682A (ja) 3レベル電力変換装置
CN213123815U (zh) 一种大功率三电平充电机使用的叠层母排
CN213341562U (zh) 一种模块化的母线电容组件
CN212810782U (zh) 叠层母排、直流转换器和电池
CN205609648U (zh) 动力电池矩阵模组连接装置
CN103701300A (zh) 一种叠层母线排以及变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