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26844U - 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26844U
CN211826844U CN202020150597.9U CN202020150597U CN211826844U CN 211826844 U CN211826844 U CN 211826844U CN 202020150597 U CN202020150597 U CN 202020150597U CN 211826844 U CN211826844 U CN 2118268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module
driving mechanism
base
optical
drive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5059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朝彰
范振贤
李岳霖
罗钰乔
翁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Taiw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Taiw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Taiwan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Taiwan Corp
Priority to US16/892,72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171100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26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268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H02K41/0356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moving along a straight pa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02K11/215Magnetic effect devices, e.g. Hall-effect or magneto-resis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02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linear motion, e.g. actuators; Linear positioners ; Linear motors
    • H02N2/04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2N2/043Mechanical transmission means, e.g. for stroke ampl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02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linear motion, e.g. actuators; Linear positioners ; Linear motors
    • H02N2/06Drive circuits; Control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 H02N2/062Small signal circuits; Means for controlling position or derived quantities, e.g. for removing hysteres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部、活动部、驱动组件、以及连接元件。活动部可相对于固定部运动,用以承载光学模块。驱动组件驱动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运动。连接元件可动地连接固定部以及可动地连接活动部。

Description

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机构,且特别关于一种用以驱动光学模块的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机或数码相机)皆具有照相或录影的功能。这些电子装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并朝着便利和轻薄化的设计方向进行发展,以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选择。前述具有照相或录影功能的电子装置通常设有光学模块,以驱动光学元件(例如为镜头)进行移动,进而达到自动对焦(Auto Focus)或光学防手震(OpticalImage Stabilization)的功能。光线可穿过前述光学元件在感光元件上成像。
除了利用光学模块中的机构来驱动光学元件,亦可设置额外的驱动机构来驱动光学模块。现有的驱动机构大多是利用簧片来将光学模块悬吊在驱动机构中。然而,簧片若太难进行弯曲,则可能会容易发生断裂并降低可靠度。若太易被弯曲,则支撑力道可能会不足,造成光学模块会因为本身的重量而下沉,从而造成感测光学元件的位置时发生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部、活动部、驱动组件、以及连接元件。活动部可相对于固定部运动,用以承载光学模块。驱动组件驱动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运动。连接元件可动地连接固定部以及可动地连接活动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元件包括一对连接部,直接并可动地连接活动部或固定部的其中一者。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元件包括另一对连接部,直接并可动地连接活动部或固定部的另一者。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部包括承载件,具有接触元件,与连接部的其中一者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接触元件包括两个接触部,且连接部的其中一者位在接触部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触部的任一者还包括组装部,连接部的其中一者部分位在组装部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组装部与接触部的任一者接触的部分并非直角。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光轴方向观察,连接部的其中一者与接触部的其中一者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还包括增强元件,紧配接触部,并对接触部施加朝向连接部的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包括底座,活动部包括承载件,且承载件是设置在底座以及光学模块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包括底座,活动部包括承载件,且光学模块是设置在承载件以及底座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包括框架,围绕活动部,从光轴方向观察,光学模块未与框架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包括底座,底座上具有挡止部,朝活动部延伸,且光学模块的光轴通过挡止部的中心。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模块与固定部之间不具有磁铁。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模块还包括感测元件,其中光学模块大致上具有矩形的形状,且驱动组件与感测元件位在光学模块的不同侧边。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还包括感测元件,光学模块大致上具有矩形的形状,且驱动组件与感测元件位在光学模块的相同侧边。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还包括电路板,光学模块还包括基板,从光轴方向观察,基板与电路板不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光轴方向观察,连接元件包括缺口,光学模块还包括电路板,部分设置于缺口。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元件包括一对第一连接部以及一对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直接连接活动部或固定部的一者,第二连接部直接连接活动部或固定部的另一者,第一连接部的连线垂直第二连接部的连线。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驱动机构,包括:
一固定部;
一活动部,能相对于该固定部运动,用以承载一光学模块;
一驱动组件,驱动该活动部相对于该固定部运动;以及
一连接元件,能动地连接该固定部以及能动地连接该活动部。
优选地,该连接元件包括一对连接部,直接并能动地连接该活动部或该固定部的其中一者。
优选地,该连接元件包括另一对连接部,直接并能动地连接该活动部或该固定部的另一者。
优选地,该活动部包括一承载件,该承载件具有一接触元件,与该些连接部的其中一者接触。
优选地,该接触元件包括两个接触部,且该些连接部的其中一者位在该些接触部之间。
优选地,该些接触部的任一者还包括一组装部,该些连接部的其中一者部分位在该组装部中。
优选地,该组装部与该些接触部的任一者接触的部分并非直角。
优选地,沿光轴方向观察,该些连接部的其中一者与该些接触部的其中一者重叠。
优选地,还包括一增强元件,紧配该接触部,并对该些接触部施加朝向该连接部的力。
优选地,该固定部包括一底座,该活动部包括一承载件,且该承载件是设置在该底座以及该光学模块之间。
优选地,该固定部包括一底座,该活动部包括一承载件,且该光学模块是设置在该承载件以及该底座之间。
优选地,该固定部包括一框架,围绕该活动部,从光轴方向观察,该光学模块未与该框架重叠。
优选地,该固定部包括一底座,该底座上具有一挡止部,朝该活动部延伸,且该光学模块的一光轴通过该挡止部的中心。
优选地,该光学模块与该固定部之间不具有磁铁。
优选地,该光学模块还包括一感测元件,其中该光学模块大致上具有矩形的形状,且该驱动组件与该感测元件位在该光学模块的不同侧边。
优选地,还包括一感测元件,其中该光学模块大致上具有矩形的形状,且该驱动组件与该感测元件位在该光学模块的相同侧边。
优选地,还包括一电路板,该光学模块还包括一基板,从光轴方向观察,该基板与该电路板不重叠。
优选地,从光轴方向观察,该连接元件包括一缺口,该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电路板,部分设置于该缺口。
优选地,该连接元件包括:
一对第一连接部,直接连接该活动部或该固定部的一者;以及
一对第二连接部,直接连接该活动部或该固定部的另一者,其中该些第一连接部的连线垂直该些第二连接部的连线。
附图说明
以下将配合说明书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应注意的是,依据在业界的标准做法,多种特征并未按照比例示出且仅用以说明例示。事实上,可能任意地放大或缩小元件的尺寸,以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图。
图3是沿图1A-A’线段示出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光学模块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底座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承载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连接元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驱动机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驱动机构一些元件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连接部与接触元件进行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底座与承载件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底座与承载件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驱动机构一些元件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G部分的放大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驱动机构沿图18中的线段B-B'示出的剖面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驱动机构一些元件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驱动机构沿图22的线段C-C’示出的剖面图。
图25是图24H部分的放大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而图27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3、4驱动机构
10、210、310、410框架
20、220、320、420底座
24挡止部
26凹槽
30、104、230、330、430承载件
22、32、62主体
34侧板
36延伸部
40、240、340第一磁性元件
50、250第二磁性元件
60、260、360连接元件
64延伸部
66连接部
68缺口
70、72、270、272、370、372接触元件
74接触部
76组装部
78角落
80、280、380电路板
90、290感测元件
92增强元件
100、400光学模块
101、405光学元件
102驱动组件
103滤光元件
105光学感测器
106、480基板
222底座开孔
232承载座开孔
440第三磁性元件
450第四磁性元件
460第一弹性元件
470第二弹性元件
500光圈模块
510感测元件
A-A’、B-B’、C-C’线段
D、G、H部分
DR驱动组件
E、F连线
F1、F2固定部
H1、H2距离
M活动部
O光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公开许多不同的实施方法或是范例来实行所提供的标的的不同特征,且以下描述具体的元件及其排列的实施例以阐述本实用新型。当然这些实施例仅用以例示,且不该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举例来说,若在说明书中提到第一特征部件形成于第二特征部件之上,则其包括第一特征部件与第二特征部件是直接接触的实施例,另外也包括于第一特征部件与第二特征部件之间另外有其他特征的实施例,亦即,第一特征部件与第二特征部件并非直接接触。
此外,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的标号或标示,这些重复仅为了简单清楚地叙述本实用新型,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之间有特定的关系。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在另一特征部件之上形成、连接到及/或耦接到另一特征部件可包括其中特征部件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并且还可包括其中可形成***上述特征部件的附加特征部件的实施例,使得上述特征部件可能不直接接触。此外,其中可能用到与空间相关用词,例如“垂直的”、“上方”、"上"、"下"、"底"及类似的用词(如"向下地"、"向上地"等),这些空间相关用词为了便于描述图示中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些空间相关用词旨在涵盖包括特征的装置的不同方向。
首先,请参考图1至图3,其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驱动机构1的立体图、***图、以及沿图1A-A’线段示出的剖面图。驱动模块1主要包括框架10、底座20、承载件30、驱动组件DR(包括第一磁性元件40、第二磁性元件50)、连接元件60、接触元件70、接触元件72、电路板80、以及感测元件90。驱动模块1可用以驱动光学模块100进行运动(例如进行单轴或多轴以上的旋转),以达到光学补正的效果。
前述框架10以及底座20可相互结合而构成光学模块100的外壳。光学模块100例如可为具有自动对焦(AF)或光学防手震(OIS)功能的光学模块。光学模块100可设置在承载件30上(例如固定在承载件30上),并且与承载件30相对框架10以及底座20一起移动。
第一磁性元件40以及第二磁性元件50例如分别为一驱动线圈以及一驱动磁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第二磁性元件50可为多极磁铁(multipolar magnet),其分别包含有两个磁极方向相反的磁铁。在这种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元件40可具有胶囊形的形状,并设置在底座20上,并对应第二磁性元件50。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元件40亦可为驱动磁铁,而此时第二磁性元件50可为驱动线圈。
在本实施例中,承载件30及其内的光学模块100是活动地(movably)设置于框架10内。更具体而言,承载件30可通过连接元件60连接底座20与承载件30,并悬吊于框架10以及底座20内(图3),且承载件30是设置在底座20以及光学模块100之间。应了解的是,当前述第一磁性元件40通电时,第一磁性元件40会和第二磁性元件50的磁场产生作用,并产生一电磁驱动力(electromagnetic force)以驱使承载件30和前述光学模块100相对于框架10以及底座20移动,进而达到光学补正的效果。因此,框架10以及底座20可合称为固定部F1,而承载件30以及第二磁性元件50可合称为活动部M。框架10围绕活动部M,从光轴O的方向观察,光学模块100未与框架10重叠。
应注意的是,在底座20以及承载件30上分别具有一对接触元件70以及接触元件72。接触元件70可位在底座20的对角处,而接触元件72可位在承载件30的对角处。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20与接触元件70可一体成形或分开设置,而承载件30与接触元件72亦可一体成形或分开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80可设置在底座20上,并电性连接设置于驱动机构1内部或外部的其他电子元件,以对驱动机构1的运动进行控制。电路板80亦可传送电信号至第一磁性元件40,借此可控制承载件30在X、Y或Z轴方向上的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电路板80上设置额外的补强结构(例如为补强板),以增强电路板80的结构。
感测元件90可设置在固定部F1上并对应前述第二磁性元件50,以通过检测第二磁性元件50的位置来获得光学模块100的旋转角度。换句话说,光学模块100大致上具有矩形的形状,且驱动组件DR与感测元件90位在光学模块100的相同侧边。前述感测元件90例如可为霍尔效应感测器(Hall Sensor)、磁阻效应感测器(Magnetoresistance Effect Sensor,MR Sensor)、巨磁阻效应感测器(Giant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 Sensor,GMRSensor)、穿隧磁阻效应感测器(Tunneling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 Sensor,TMRSensor)、或磁通量感测器(Fluxgate)等合适的感测元件,但并不以此为限。
图4是光学模块100的***图。光学模块100可用以驱动一光学元件101,并且还包括驱动组件102、滤光元件103、承载件104、光学感测器105、以及基板106,沿光学元件101的光轴O的方向排列。
光学元件101可设置在驱动组件102中,并且驱动组件102中可包括驱动磁铁、驱动线圈等元件(未示出),以允许驱动组件102驱动光学元件101,从而提供自动对焦(AF)或光学防手震(OIS)的效果。滤光元件103可设置在承载件104上,并且设置在光学元件101以及光学感测器105之间,以仅允许一部分通过光学元件101的光(例如具有特定波长范围的光)到达光学感测器105,而过滤掉其他部分的光。基板106可允许光学模块100中的元件与外界的其他元件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模块100还包括一感测元件(未示出),用以感测光学元件101的运动,其中光学模块100大致上具有矩形的形状,且驱动组件DR与所述感测元件位在光学模块100的不同侧边。因此,可防止驱动组件DR与光学模块100的感测元件之间发生磁干扰。
图5是底座20的示意图。底座20可包括主体22、设置在主体22中心的挡止部24、以及位在主体22侧边的凹槽26。挡止部24可具有圆形的形状,以在各个方向上皆可限制设置在底座20上方的光学模块100的移动范围。可将第一磁性元件40以及第二磁性元件50设置在凹槽26中,以防止干涉。此外,接触元件70可设置在底座20的角落上,例如固定在底座20上或者与底座20一体成形。
图6是承载件30的示意图。承载件30可包括主体32、设置在主体32侧边并从主体32延伸的侧板34、以及设置在主体32角落的延伸部36。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侧板34可设置在主体32的相邻侧,用以设置第二磁性元件50(例如将第二磁性元件50固定在侧板34上)。延伸部36可位在主体32的对角,并且接触元件72可设置在延伸部36上,例如固定在延伸部36上或者与延伸部36一体成形。
图7是连接元件60的示意图。连接元件60包括主体62、延伸部64、以及连接部66。主体62可具有一缺口68(例如具有ㄇ字型的形状),而延伸部64可从主体62的角落处延伸,连接部66位在延伸部64上,并且可具有球状的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元件60的材料可为不导磁的金属材料,以避免与驱动机构1中的其他元件发生磁干扰(例如第一磁性元件40或第二磁性元件50)。在组装驱动机构1时,基板106可部分设置于连接元件60的缺口68处,以避免基板106与连接元件60在组装时发生干涉。
图8是驱动机构1的俯视图。应注意的是,驱动机构1的电路板80以及基板106是从驱动机构1的不同侧边处向外延伸,也就是说从光轴O的方向观察,电路板80以及基板106不重叠。举例来说,在图8中,电路板80是从驱动机构1沿-Y方向朝外延伸,而基板106是从驱动机构1沿X方向朝外延伸。因此,可避免电路板80以及基板106之间发生干涉。此外,为了进一步防止驱动机构1发生磁干扰,框架10可采用非磁性的材料(例如塑胶等)。
图9是驱动机构1的侧视图。驱动机构1的总高度(从底座20的底表面到光学元件101顶部的距离)为H1,而底座20的底表面到框架10的顶表面距离为H2,且H1大于H2。因此,可增加光学元件101的尺寸,进而增强光学元件101的感光效果。此外,可在光学元件101凸出框架10处的周边设置额外的元件(例如光圈或快门等元件),以进一步利用此空间。
图10是驱动机构1一部分的放大图。为了让基板106从驱动机构1向外延伸,框架10与底座20于对应基板106的一侧可具有一开口,以允许基板106从此开口向外延伸。
图11是驱动机构1一些元件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D部分的放大图。在图11中,底座20的挡止部24沿Z方向朝活动部M延伸,以限制光学模块100与底座30(在图11中以虚线示出)可移动的位置。应注意的是,连接元件60的一对连接部66是设置在接触元件70中,而另一对连接部66是设置在接触元件72中。换句话说,接触元件70或72与连接部66的其中一者接触。此外,光学模块100的光轴O通过挡止部24的中心,例如具有圆形形状的挡止部24的圆心,以平衡在各个方向上的限位效果。
图13是连接部66与接触元件70(或接触元件72)进行连接时的示意图。接触元件70或72可具有一对接触部74,朝Z方向延伸。在所述两个接触部74上分别具有一组装部76(例如为圆形开口)。两个接触部74可从连接部66的两侧夹持连接部66,亦即连接部66位在两个接触部74之间。此外,具有球形形状的连接部66可部分设置在组装部76中,也就是说沿光轴O的方向观察,连接部66的其中一者与接触部74的其中一者重叠,以允许连接元件60可动地连接底座20(固定部F1的一部分)或承载件30(活动部M的一部分)。换句话说,接触元件70或72的其中一对连接部66直接并可动地连接活动部M或固定部F1的其中一者,而另一对连接部66直接并可动地连接活动部M或固定部F1的另一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组装部76与连接部66接触的角落78可设计成非直角(例如为R角或C角),以防止连接部66与直角直接接触而发生损坏。
因此,可允许连接元件60是以磨擦接触的方式设置在驱动机构1中以达到单轴或多轴以上的旋转,而非使用簧片悬吊在驱动机构1中。因此,只要克服连接元件60与底座20、承载件30间的摩擦力即可使驱动机构1进行运行,可节省所需的电力。此外,这种设计方式可允许驱动机构1对光学元件100进行较大角度的旋转(例如正负2度至正负10度等)。此外,这种设计方式由于使用强度较强的连接元件60,可增加驱动机构1的可靠度,并且改善光学元件100由于本身的重量而下沉的问题。
图14是一些实施例中底座20与承载件30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在同一元件(例如底座20或承载件30)上的接触部74具有相同的轴心,并且是在水平方向摆放。举例来说,底座20上单一个接触元件70的两个接触部74是在X方向上排列,而承载件30上单一个接触元件72的两个接触部74是在Y方向上排列。固定在底座20上的两个接触元件70间的连线F与固定在承载件30上的两个接触元件72间的连线E间的夹角可大致上互相垂直。换句话说,连接元件包括一对第一连接部(与接触元件70连接的连接部66)以及一对第二连接部(与接触元件72连接的连接部66),第一连接部直接连接活动部M或固定部F1的一者,第二连接部直接连接活动部M或固定部F1的另一者,其中第一连接部的连线垂直第二连接部的连线。
通过这种设计方式,可增加驱动机构1的稳定性。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举例来说,图15是另一些实施例中底座20与承载件30的示意图。在图15中,接触元件70上的接触部74是在连线F的方向上排列,而接触元件72上的接触部74是在连线E的方向上排列。因此,亦可达到固定连接元件60的连接部66的效果,并且还可防止接触元件70或接触元件72与其他的元件发生干涉。
图16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一些元件的示意图,而图17是图16中G部分的放大图。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还可包括增强元件92,紧配接触部74,对接触部74施加朝向连接部66的力,以防止连接元件60从承载件30脱离。增强元件92例如可为具有ㄇ字型的金属片(例如铁片)。
在前述实施例中,承载件30是设置在光学模块100的下侧(光学模块100的出光侧)。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驱动机构2的示意图,图19是驱动机构2的***图,而图20是驱动机构2沿图18中的线段B-B'示出的剖面图,图21是驱动机构2一些元件的示意图。
驱动机构2亦可用以驱动光学模块100,且包括框架210、底座220、承载件230、第一磁性元件240、第二磁性元件250、连接元件260、接触元件270、接触元件272、电路板280、以及感测元件290,其功能分别与驱动机构1的框架10、底座20、承载件30、第一磁性元件40、第二磁性元件50、连接元件60、接触元件70、接触元件72、电路板80、以及感测元件90的功能类似,于此不再赘述。
在驱动机构2中,承载件230是设置在光学模块100的入光侧。换句话说,光学模块100的光学元件101是位在基板106以及承载件230之间,或者光学模块100是设置在承载件230以及底座220之间。此外,底座220以及承载件230上分别具有底座开孔222以及承载件开孔232,以允许光线通过底座开孔222以及承载件开孔232而到达光学模块100。通过将承载件230设置在光学模块100的入光侧,可进一步利用光学元件101周围的空间,以降低驱动机构2在Z方向的高度,可实现小型化。
在前述实施例中,光学模块100与驱动机构1或2各自具有本身的一组磁性元件(如磁铁与线圈的组合)。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图2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驱动机构3的立体图,图23是驱动机构3的***图,图24是驱动机构3沿图22的线段C-C’示出的剖面图,而图25是图24H部分的放大图。
驱动机构3可用以驱动光学模块400,且驱动机构3包括框架310、底座320、承载件330、第一磁性元件340、连接元件360、接触元件370、接触元件372、电路板380,其功能分别与驱动机构1的框架10、底座20、承载件30、第一磁性元件40、连接元件60、接触元件70、接触元件72、电路板80的功能类似,于此不再赘述。框架310与底座320可合称为固定部F2。
光学模块400主要包括有一光学元件405、一框架410、一底座420、一承载件430、多个第三磁性元件440、多个第四磁性元件450)、一第一弹性元件460、一第二弹性元件470、以及一基板480。光学模块400可用以驱动光学元件405进行运动,以实现自动对焦(AF)或光学防手震(OIS)的效果。
前述承载件330与底座420可相互结合而构成光学模块400的外壳。应了解的是,承载件330及底座420上分别形成有承载件开孔332及底座开孔422,承载件开孔332的中心对应于光学元件405的光轴O,底座开孔422则对应于设置在驱动机构100之外的影像感测元件(图未示);据此,设置于光学模块400中的光学元件405可在光轴O方向与影像感测元件进行对焦。
前述承载件430具有一贯穿孔,其中光学元件405可固定于贯穿孔内,前述第三磁性元件440则设置于承载件430的外侧表面。第四磁性元件450可固定于框架410上或可相对于框架410移动。第三磁性元件440例如可为驱动线圈,而第四磁性元件450例如可为驱动磁铁。应了解的是,通过第三磁性元件440与第四磁性元件450之间的作用,可产生磁力迫使承载件430相对于框架410沿光轴O方向移动,进而达到快速对焦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承载件430及其内的光学元件410是活动地(movably)设置于框架410内。更具体而言,承载件430可通过金属材质的第一弹性元件460及第二弹性元件470连接框架410并悬吊于框架410内(图3)。当前述第三磁性元件440通电时,第三磁性元件440会和第四磁性元件450的磁场产生作用,并产生一电磁驱动力以驱使承载件430和前述光学元件405相对于框架410沿光轴O方向移动,以达到自动对焦的效果。
前述基板480例如为柔性印刷电路板(FPC),其可通过粘着方式固定于底座420上。于本实施例中,基板480是电性连接设置于光学模块400内部或外部的其他电子元件,用以执行自动对焦(AF)及光学防手震(OIS)等功能。基板480亦可通过第一弹性元件460或第二弹性元件470而传送电信号至第三磁性元件440,借此可控制承载件430在X、Y或Z轴方向上的移动。
应注意的是,第三磁性元件440以及第四磁性元件450是设置在对应于第一磁性元件340的位置(例如设置在相同的侧边),且在第一磁性元件340以及第四磁性元件450之间仅有一个磁铁(例如第四磁性元件450)。换句话说,光学模块400与固定部F2之间不具有磁铁。因此,可通过让两个线圈(例如第一磁性元件340以及第三磁性元件440)共用一个磁铁(例如第四磁性元件450),以降低驱动机构3所需的磁铁数目,进而达到小型化。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还可搭配光圈模块,以增强摄像的效果。举例来说,图26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驱动机构4的立体图,而图27是驱动机构4的俯视图。驱动机构4可具有与前述驱动机构1、2、3类似的结构,差异在于在光学元件(未示出)的入光侧还具有光圈模块500。光圈模块500可为摄像装置上用来控制光学元件(例如镜头)孔径大小的部件,以控制景深、镜头成像素质、以及和快门共同控制进光量。对于已经制造好的光学元件来说,并无法随意改变光学元件的直径,但是可以通过在光学元件上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型,并且面积可变的光圈来达到控制光学元件光通量的目的。此外,光圈模块500还可在光学元件转动时调整每个角度的进光强度,以使所得的影像可以更清晰。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圈模块500中具有感测元件510,以检测光圈模块500各叶片的位置。前述感测元件510例如可为霍尔效应感测器、磁阻效应感测器(MR Sensor)、巨磁阻效应感测器(GMR Sensor)、穿隧磁阻效应感测器(TMR Sensor)、或磁通量感测器等合适的感测元件,但并不以此为限。感测元件510可设置在与第二磁性元件50(例如为磁铁)不同的侧边,以防止可能会发生的磁干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驱动机构,用以驱动光学模块。这种驱动机构只要克服摩擦力即可使驱动机构进行运行,可节省所需的电力。此外,这种设计方式可允许光学元件进行较大角度的旋转。再者,这种设计方式由于使用强度较强的连接元件,可增加驱动机构的可靠度,并且改善光学元件由于本身的重量而下沉的问题。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及其优点已公开如上,但应该了解的是,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内,当可作变动、替代与润饰。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未局限于说明书内所述特定实施例中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而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可从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中理解现行或未来所发展出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只要可以在此处所述实施例中实施大抵相同功能或获得大抵相同的结果皆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亦包括上述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另外,每一权利要求构成个别的实施例,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包括各个权利要求及实施例的组合。

Claims (19)

1.一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部;
一活动部,能相对于该固定部运动,用以承载一光学模块;
一驱动组件,驱动该活动部相对于该固定部运动;以及
一连接元件,能动地连接该固定部以及能动地连接该活动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元件包括一对连接部,直接并能动地连接该活动部或该固定部的其中一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元件包括另一对连接部,直接并能动地连接该活动部或该固定部的另一者。
4.如权利要求2项或第3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部包括一承载件,该承载件具有一接触元件,与该些连接部的其中一者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接触元件包括两个接触部,且该些连接部的其中一者位在该些接触部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些接触部的任一者还包括一组装部,该些连接部的其中一者部分位在该组装部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组装部与该些接触部的任一者接触的部分并非直角。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沿光轴方向观察,该些连接部的其中一者与该些接触部的其中一者重叠。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增强元件,紧配该接触部,并对该些接触部施加朝向该连接部的力。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包括一底座,且该承载件是设置在该底座以及该光学模块之间。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包括一底座,且该光学模块是设置在该承载件以及该底座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包括一框架,围绕该活动部,从光轴方向观察,该光学模块未与该框架重叠。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包括一底座,该底座上具有一挡止部,朝该活动部延伸,且该光学模块的一光轴通过该挡止部的中心。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模块与该固定部之间不具有磁铁。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模块还包括一感测元件,其中该光学模块大致上具有矩形的形状,且该驱动组件与该感测元件位在该光学模块的不同侧边。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感测元件,其中该光学模块大致上具有矩形的形状,且该驱动组件与该感测元件位在该光学模块的相同侧边。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路板,该光学模块还包括一基板,从光轴方向观察,该基板与该电路板不重叠。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从光轴方向观察,该连接元件包括一缺口,该光学模块还包括一电路板,部分设置于该缺口。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元件包括:
一对第一连接部,直接连接该活动部或该固定部的一者;以及
一对第二连接部,直接连接该活动部或该固定部的另一者,其中该些第一连接部的连线垂直该些第二连接部的连线。
CN202020150597.9U 2019-08-02 2020-02-03 驱动机构 Active CN211826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892,726 US11711006B2 (en) 2019-08-02 2020-06-04 Driving mechanis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82165P 2019-08-02 2019-08-02
US62/882,165 2019-08-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26844U true CN211826844U (zh) 2020-10-30

Family

ID=7287905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50682.5U Active CN211741679U (zh) 2019-08-02 2020-02-03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020150597.9U Active CN211826844U (zh) 2019-08-02 2020-02-03 驱动机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50682.5U Active CN211741679U (zh) 2019-08-02 2020-02-03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3) US11888374B2 (zh)
CN (2) CN211741679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9723A (en) * 1994-03-29 1996-12-31 Minolta Co., Ltd. Driving apparatus using transducer
JP2000014176A (ja) * 1998-06-17 2000-01-14 Minolta Co Ltd 駆動装置
JP5771373B2 (ja) * 2010-08-06 2015-08-26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2013083692A (ja) * 2011-10-06 2013-05-09 Sony Corp ぶ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5893363B2 (ja) * 2011-11-28 2016-03-23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6077938B2 (ja) * 2012-05-31 2017-02-0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WO2015045791A1 (ja) * 2013-09-25 2015-04-02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6207955B2 (ja) * 2013-10-03 2017-10-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6999435B2 (ja) * 2018-01-29 2022-01-1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7057210B2 (ja) * 2018-05-15 2022-04-19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33880A1 (en) 2021-02-04
US20210036593A1 (en) 2021-02-04
US20210033816A1 (en) 2021-02-04
US11711006B2 (en) 2023-07-25
CN211741679U (zh) 2020-10-23
US11616429B2 (en) 2023-03-28
US11888374B2 (en)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79636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与光学元件驱动***
JP6449201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9477093B2 (en) Lens drive apparatus,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CN107360349B (zh) 摄像***及其镜头单元
CN110426825B (zh) 镜头***
CN209928110U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及光学组件驱动***
US11588970B2 (en) Driving mechanism
CN116661090A (zh) 镜头***
CN211698336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1718601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117031682A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CN112083544A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8350598U (zh) 光学***
CN220154771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6718788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5449772U (zh) 光学***
CN215340557U (zh) 光学***
CN213423561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1826844U (zh) 驱动机构
CN108445692B (zh) 驱动机构
CN211741660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7060606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1878283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5264249U (zh) 光学***
CN212519162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