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0557U - 光学*** - Google Patents

光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0557U
CN215340557U CN202120483415.4U CN202120483415U CN215340557U CN 215340557 U CN215340557 U CN 215340557U CN 202120483415 U CN202120483415 U CN 202120483415U CN 215340557 U CN215340557 U CN 2153405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sensing
optical system
magnetic
viewed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834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朝彰
陈怡和
张哲维
王英任
吴亚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Taiw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Taiw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Taiwan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Taiwa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05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05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Mechanical Light Control Or Optical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用以设置于一电子装置。光学***包括活动部、固定部、第一驱动组件、以及支撑模块。活动部用以连接光学模块。固定部与电子装置固定地连接,活动部能相对固定部运动。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活动部经由支撑模块能移动地连接固定部。本实用新型的益处是,可使光学***达到特定方向的超薄化、整体的小型化,进一步提升光学品质,利用各光学模块达到多重防震***以大幅提升防手震的效果。

Description

光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机或数码相机)皆具有照相或录影的功能。这些电子装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并朝着便利和轻薄化的设计方向进行发展,以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选择。
前述具有照相或录影功能的电子装置通常设有驱动机构,以驱动光学元件(例如为镜头)沿着光轴进行移动,进而达到光学防手震(Optical image stablization,OIS)的功能。光线可穿过前述光学元件在感光元件上成像。然而,现今移动装置的趋势是希望可具有较小的体积并且具有较高的耐用度,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驱动机构的尺寸以及提升其耐用度始成为一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用以设置于一电子装置。光学***包括活动部、固定部、第一驱动组件、以及支撑模块。活动部用以连接光学模块。固定部与电子装置固定地连接,活动部能相对固定部运动。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活动部经由支撑模块能移动地连接固定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固定部具有多边形的结构,且沿着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固定部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以及第四侧边。第一侧边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第二侧边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第三侧边与第一侧边平行。第四侧边与第二侧边平行。第一侧边位于第二侧边与第四侧边之间。第二侧边位于第一侧边与第三侧边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一磁性单元、第三线圈、第三磁性元件、第四线圈、第五线圈、以及第二磁性单元。第一磁性单元包括第一磁性元件以及第二磁性元件,第一磁性单元对应第一线圈以及第二线圈。第三磁性元件对应第三线圈。第二磁性单元包括第四磁性元件以及第五磁性元件,第二磁性单元对应第四线圈、第五线圈。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电性独立。沿着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第一线圈位于第一侧边。沿着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第二线圈位于第一侧边。沿着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第三线圈位于第二侧边。在主轴延伸的方向上,第一磁性单元的最大尺寸与第三磁性元件的最大尺寸不同。第一磁性单元在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与第三磁性元件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不同。第四线圈与第五线圈电性独立。第一线圈与第四线圈电性独立。第一线圈的中心与第四线圈的中心的连线不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线圈的中心与第四线圈的中心的连线不平行于第一方向。第一线圈电性连接第五线圈。第一线圈的中心与第五线圈的中心连线平行于第二方向。沿着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第四线圈位于第三侧边。沿着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第五线圈位于第三侧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六线圈以及第七线圈。第六线圈对应第一磁性单元。第七线圈对应第二磁性单元。沿着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第六线圈位于第一侧边。沿着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第七线圈位于第三侧边。在主轴延伸的方向上,第一磁性单元的最大尺寸大于第三磁性元件的最大尺寸。第一磁性单元在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小于第三磁性元件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还包括位置感测模块,用以感测活动部或承载座相对固定部的运动。位置感测模块包括第一感测组件、第二感测组件、以及第三感测组件。沿着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第一感测组件与第二感测组件的排列方向不平行于第二感测组件与第三感测组件的排列方向。沿着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第一感测组件与第二感测组件的排列方向不垂直于第二感测组件与第三感测组件的排列方向。沿着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第一感测组件与第二感测组件的排列方向垂直或平行于第一方向。第一感测组件包括一第一参考元件以及第一感测元件,第一感测元件对应第一参考元件并用以输出第一感测信号。第一参考元件与第三磁性元件具有一体成形的结构。沿着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第一感测元件至少部分位于第三线圈之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感测组件包括第二参考元件以及第二感测元件,第二感测元件对应第二参考元件并用以输出第二感测信号。第二参考元件与第三磁性元件具有一体成形的结构。沿着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第二感测元件至少部分位于第三线圈之中。第三感测组件包括第三参考元件以及第三感测元件,第三感测元件对应第三参考元件并用以输出第三感测信号。第三参考元件与第四磁性元件具有一体成形的结构。沿着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第三感测元件至少部分位于第四线圈之中。
附图说明
以下将配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应注意的是,依据在业界的标准做法,多种特征并未按照比例示出且仅用以说明例示。事实上,可能任意地放大或缩小元件的尺寸,以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示出的光学***的立体图。
图2是光学***的分解图。
图3是光学***的俯视图。
图4是光学***沿着图3中的线段7-B-7-B示出的剖面图。
图5A、图5B、图5C、图5D、图5E是光学***中一些元件的示意图。
图6是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7-110:顶盖
7-120:框架
7-130:外框
7-140:底盖
7-151:第一侧边
7-152:第二侧边
7-153:第三侧边
7-154:第四侧边
7-200:承载座(活动部)
7-300:第一驱动组件
7-305:线圈基板
7-311:第一线圈
7-312:第二线圈
7-313:第三线圈
7-314:第四线圈
7-315:第五线圈
7-316:第六线圈
7-317:第七线圈
7-321:第一磁性元件
7-322:第二磁性元件
7-323:第三磁性元件
7-324:第四磁性元件
7-325:第五磁性元件
7-331:第一磁性单元
7-332:第二磁性单元
7-340:第二驱动组件
7-400:支撑模块
7-410:第一稳定元件
7-420:第二稳定元件
7-430:第三稳定元件
7-440:第四稳定元件
7-500:电路模块
7-610:第二弹性元件
7-620:第三弹性元件
7-700:光学模块
7-710:感光元件
7-711:光学信号
7-712:影像信号
7-720:壳体
7-721:顶盖
7-730:基座
7-740:第二光学元件
7-800:位置感测模块
7-811:第一感测组件
7-812:第二感测组件
7-813:第三感测组件
7-814:第四感测组件
7-821:第一感测元件
7-822:第二感测元件
7-823:第三感测元件
7-831:第一参考元件
7-832:第二参考元件
7-833:第三参考元件
7-841:第一感测信号
7-842:第二感测信号
7-843:第三感测信号
7-844:第四感测信号
7-900:第一光学元件
7-910:第一设置部
7-920:第二设置部
7-931:第一回避部
7-932:第二回避部
7-940:第一阻尼元件
7-1000:光学***
7-2000:电子装置
7-2100:控制单元
7-C1,7-C2:连线
7-F:固定部
7-H1,7-H2,7-W1,7-W2:最大尺寸
7-O:主轴(第一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公开许多不同的实施方法或是范例来实行所提供的标的的不同特征,以下描述具体的元件及其排列的实施例以阐述本实用新型。当然这些实施例仅用以例示,且不该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举例来说,在说明书中提到第一特征部件形成于第二特征部件之上,其可包括第一特征部件与第二特征部件是直接接触的实施例,另外也可包括于第一特征部件与第二特征部件之间另外有其他特征的实施例,换句话说,第一特征部件与第二特征部件并非直接接触。
此外,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的标号或标示,这些重复仅为了简单清楚地叙述本实用新型,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之间有特定的关系。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在另一特征部件之上形成、连接到及/或耦接到另一特征部件可包括其中特征部件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并且还可包括其中可形成***上述特征部件的附加特征部件的实施例,使得上述特征部件可能不直接接触。此外,其中可能用到与空间相关用词,例如“垂直的”、“上方”、“上”、“下”、“底”及类似的用词(如“向下地”、“向上地”等),这些空间相关用词为了便于描述图示中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些空间相关用词旨在涵盖包括特征的装置的不同方向。
除非另外定义,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语(包括技术及科学用语)具有与此篇公开所属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义。能理解的是这些用语,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读成具有一与相关技术及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应以一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方式解读,除非在此特别定义。
再者,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等的用词,以修饰权利要求的元件,其本身并不表示及代表该请求元件有任何之前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请求元件与另一请求元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所述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请求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请求元件能作出清楚区分。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关于接合、连接的用语例如“连接”、“互连”等,除非特别定义,否则可指两个结构是直接接触,或者亦可指两个结构并非直接接触,其中有其它结构设于此两个结构之间。且此关于接合、连接的用语亦可包括两个结构都可移动,或者两个结构都固定的情况。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示出的光学***7-1000的立体图,图2是光学***7-1000的分解图,图3是光学***的俯视图,图4是光学***7-1000沿着图3中的线段7-B-7-B示出的剖面图,图5A、图5B、图5C是光学***7-1000中一些元件的示意图。图6是电子装置7-2000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7-1000主要可包括沿一主轴7-O排列的顶盖7-110、框架7-120、外框7-130、底盖7-140、承载座7-200、第一驱动组件7-300、线圈基板7-305、电路模块7-500、第二弹性元件7-610、第三弹性元件7-620。光学***7-1000可设置在一电子装置7-2000上(图6),例如可设置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装置上,但并不以此为限。
光学***7-1000可用以驱动第一光学元件7-900,或者可用于驱动例如透镜(lens)、反射镜(mirror)、棱镜(prism)、分光镜(beam splitter)、光圈(aperture)、液态镜片(liquid lens)、感光元件(image sensor)、摄像模块(camera module)、测距模块(ranging module)等的光学元件。应注意的是,此处光学元件的定义并不限于与可见光有关的元件,与不可见光(例如红外光、紫外光)等有关的元件亦可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元件7-900可具有第一透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顶盖7-110、框架7-120、外框7-130、底盖7-140合称为固定部7-F,用以固定地连接于电子装置7-2000。所述电子装置7-2000例如可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可具有摄像功能的电子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感光元件7-710、壳体7-720、基座7-730、第二光学元件7-740合称为光学模块7-700,并且可将承载座7-200称为活动部7-200,活动部7-200可用以连接光学模块7-700,并且可用来承载第一光学元件7-900以相对于固定部7-F或者光学模块7-700的感光元件7-710移动。
第一驱动组件7-300例如可包括磁铁与线圈的组合,或者亦可包括压电元件、形状记忆合金等驱动元件,以使承载座7-200以及设置在承载座7-200中的第一光学元件7-900能相对于固定部7-F或者光学模块7-700进行移动,可达到例如自动对焦(AF)或光学防手震(OIS)的效果。
如图5A至图5E所示,在线圈基板7-305中可内埋有第一线圈7-311、第二线圈7-312、第三线圈7-313、第四线圈7-314、第五线圈7-315。第一线圈7-311、第二线圈7-312可对应于第一磁性单元7-331,第三线圈7-313可对应于第三磁性元件7-323,第四线圈7-314、第五线圈7-315可对应于第二磁性单元7-332,例如可在Z方向上彼此重叠。第一磁性单元7-331包括第一磁性元件7-321、第二磁性元件7-322,第二磁性单元7-332包括第四磁性元件7-324、第五磁性元件7-325,可在Z方向上重叠。第一磁性元件7-321、第二磁性元件7-322、第三磁性元件7-323、第四磁性元件7-324、第五磁性元件7-325例如可为磁铁,可产生磁场,而当第一线圈7-311、第二线圈7-312、第三线圈7-313、第四线圈7-314、第五线圈7-315通过电流时可与此磁场彼此作用而产生一电磁驱动力,从而可驱动活动部7-200相对于固定部7-F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线圈7-311、第二线圈7-312、第三线圈7-313、第四线圈7-314彼此电性独立,从而可分开控制第一线圈7-311、第二线圈7-312、第三线圈7-313、第四线圈7-314,以提供活动部7-200在不同方向上的驱动力,例如可用以产生在X、Y、Z方向上的平移或者相对于X、Y、Z轴或其他轴心的转动。此外,第五线圈7-315可与第二线圈7-312、第三线圈7-313、第四线圈7-314电性独立,而与第一线圈7-311电性连接,以提升推力。
如图5B所示,沿着Z方向观察时,第一线圈7-311的中心与第四线圈7-314的中心的连线7-C1与第一方向(X方向)、第二方向(Y方向)不垂直也不平行。此外,第一线圈7-311的中心与第五线圈7-315的中心的连线7-C2可与第一方向(X方向)平行。换句话说,第一线圈7-311可与第五线圈7-315在Y方向上排列。
如图3所示,当沿着主轴7-O观察时,固定部7-F具有多边形的结构,并且具有在逆时针方向按序排列的第一侧边7-151、第二侧边7-152、第三侧边7-153、第四侧边7-154。第一线圈7-311、第二线圈7-312位于固定部7-F的第一侧边7-151,第三线圈7-313位于固定部7-F的第二侧边7-152,第四线圈7-314、第五线圈7-315位于固定部7-F的第三侧边7-153。第一侧边7-151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延伸,第二侧边7-152在第二方向(Y方向)上延伸,第三侧边7-153与第一侧边7-151平行,第四侧边7-154与第二侧边7-152平行。第一侧边7-151位于第二侧边7-152与第四侧边7-154之间,第二侧边7-152位于第一侧边7-151与第三侧边7-153之间。
如图5D以及图5E所示,在主轴7-O延伸的方向上(Z方向上),第一磁性单元7-331的最大尺寸7-H1(高度)与第三磁性元件7-323的最大尺寸7-H2不同,例如最大尺寸7-H1可大于最大尺寸7-H2。此外,第一磁性单元7-331在第二方向(Y方向)的最大尺寸7-W1(宽度)与第三磁性元件7-323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的最大尺寸7-W2(宽度)不同,例如最大尺寸7-W1可小于最大尺寸7-W2。
光学***7-1000还可具有第二驱动组件7-340,用以驱动活动部7-200相对于固定部7-F运动。第一驱动组件7-300和第二驱动组件7-340可驱动活动部7-200在不同方向上运动。第二驱动组件7-340可包括第六线圈7-316、第七线圈7-317,可分别对应第一磁性单元7-331、第二磁性单元7-332,例如可在Y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沿着主轴7-O的方向观察时,第六线圈7-316可位于第一侧边7-151,第七线圈7-317可位于第三侧边7-153。
光学***7-1000还可包括支撑模块7-400,包括第一稳定元件7-410、第二稳定元件7-420、第三稳定元件7-430、第四稳定元件7-440,位于壳体7-720角落处的凹槽中。如图2以及图4所示,第一稳定元件7-410、第二稳定元件7-420、第三稳定元件7-430、第四稳定元件7-440可具有球状的结构,并且可直接接触壳体7-720以及外框7-73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第一稳定元件7-410、第二稳定元件7-420、第三稳定元件7-430、第四稳定元件7-440改为直接接触壳体7-720以及活动部7-200,例如在Z方向上设置在壳体7-720以及活动部7-200之间,从而允许活动部7-200能相对于壳体7-720直接运动。
第二弹性元件7-610、第三弹性元件7-620可设置在固定部7-F以及活动部7-200之间,以活动地连接固定部7-F和活动部7-200,从而允许活动部7-200能移动地连接固定部7-F。第二弹性元件7-610、第三弹性元件7-620例如可为簧片,可具有板状的结构并与主轴7-O垂直。第二弹性元件7-610、第三弹性元件7-620例如包括金属的材质,可用以电性连接光学***7-1000中的各电子元件,例如可电性连接第一驱动组件7-300或者电路模块7-500。
电路模块7-500例如为柔性印刷电路板(FPC),其可通过粘着方式固定于固定部7-F上。于本实施例中,电路模块7-500是电性连接设置于光学***7-1000内部或外部的其他电子元件。举例来说,电路模块7-500可传送电信号至第一驱动组件7-300或第二驱动组件7-340,借此可控制承载座7-200在X、Y或Z方向上的移动,进而实现自动对焦(AF)或光学防手震(OIS)的功能。如图6所示,感光元件7-710可用以从外界接收一光学信号7-711并输出一影像信号7-712给前述电子装置7-2000的控制单元7-2100。
光学模块7-700的感光元件7-710、第二光学元件7-740可设置在壳体7-720以及基座7-730所形成的一容置空间之中,例如感光元件7-710以及壳体7-720可固定在基座7-730上。壳体7-720可包括顶盖7-721,具有板状的结构,并且垂直于主轴7-O。在主轴7-O延伸的方向上(Z方向上),感光元件7-710可位于顶盖7-721以及基座7-730之间。
第二光学元件7-740例如为一滤光元件,可仅允许特定波长的光通过而抵达感光元件7-710,并且滤除其他具有不想要的波长的光,即可过滤特定波长的电磁波。举例来说,第二光学元件7-740可滤除红外光,并且让可见光通过,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二光学元件7-740可对应感光元件7-710。借此,可使感光元件7-710所感应到的光线更接近肉眼所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C所示,还可在光学***7-1000中设置位置感测模块7-800,从而可用以感测活动部7-200相对固定部7-F的运动。位置感测模块7-800例如可包括第一感测组件7-811、第二感测组件7-812、第三感测组件7-813、第四感测组件7-814。第一感测组件7-811可包括第一感测元件7-821以及第一参考元件7-831,第二感测组件7-812可包括第二感测元件7-822以及第二参考元件7-832,第三感测组件7-813可包括第三感测元件7-823以及第三参考元件7-833。第四感测组件7-814可包括第四感测元件7-824以及第四参考元件7-834。
上述第一感测元件7-821、第二感测元件7-822、第三感测元件7-823、第四感测元件7-824可包括霍尔效应感测器(Hall Sensor)、磁阻效应感测器(MagnetoresistanceEffect Sensor,MR Sensor)、巨磁阻效应感测器(Giant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Sensor,GMR Sensor)、穿隧磁阻效应感测器(Tunneling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Sensor,TMR Sensor)、或磁通量感测器(Fluxgate Sensor)。
第一参考元件7-831、第二参考元件7-832、第三参考元件7-833、第四参考元件7-834例如可为磁铁,并且例如可设置在活动部7-200上。而前述第一感测元件7-821、第二感测元件7-822、第三感测元件7-823、第四感测元件7-824例如可设置在固定部7-F上,可分别用以感测当活动部7-200相对于固定部7-F运动时,第一参考元件7-831、第二参考元件7-832、第三参考元件7-833、第四参考元件7-834的磁场变化,从而可得到活动部7-200相对于固定部7-F的位置,并且可分别输出第一感测信号7-841、第二感测信号7-842、第三感测信号7-843、第四感测信号7-844给前述电子装置7-2000的控制单元7-2100。控制单元6-2100可用以接收第一感测信号7-841、第二感测信号7-842、第三感测信号7-843、第四感测信号7-844,以分析活动部7-200相对于固定部7-F的运动。举例来说,控制单元6-2100可用以分析活动部7-200相对于固定部7-F的直线运动或以一第一转轴7-O(主轴7-O)为轴心的转动,第一转轴7-O可与感光元件7-710的感光面7-711垂直(图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参考元件7-831、第二参考元件7-832、第三参考元件7-833、第四参考元件7-834的位置与第一感测元件7-821、第二感测元件7-822、第三感测元件7-823、第四感测元件7-824的位置亦可互换,取决于设计需求。
沿着主轴7-O延伸的方向观察时,第一感测组件7-811和第二感测组件7-812的排列方向与第二感测组件7-812和第三感测组件7-813的排列方向不平行也不垂直。举例来说,第一感测组件7-811和第二感测组件7-812可在Y方向上排列,即与第一方向(X方向)垂直。而第二感测组件7-812和第三感测组件7-813的排列方向与Y方向不垂直也不平行。借此,可感测活动部7-200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感测组件7-811和第二感测组件7-812亦可在X方向上排列,即可与第一方向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参考元件7-831、第二参考元件7-832、与第三磁性元件7-323可具有一体成形的结构,或者可为相同的元件。第三参考元件7-833与第四磁性元件7-324可具有一体成形的结构,或者可为相同的元件,以降低所需的空间,而实现小型化。
如图5C所示,沿着主轴7-O的方向观察时,第一感测元件7-821至少部分位于第三线圈7-313之中,第二感测元件7-822至少部分位于第三线圈7-313之中,第三感测元件7-823至少部分位于第四线圈7-314之中,以降低所需的体积,而实现小型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用以设置于一电子装置。光学***包括活动部、固定部、第一驱动组件、以及支撑模块。活动部用以连接光学模块。固定部与电子装置固定地连接,活动部能相对固定部运动。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活动部经由支撑模块能移动地连接固定部。借此,可降低光学***的尺寸,而达到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各元件的特殊相对位置、大小关系不但可使光学***达到特定方向的超薄化、整体的小型化,另外经由搭配不同的光学模块使***更进一步提升光学品质(例如拍摄品质或是深度感测精度等),更进一步地利用各光学模块达到多重防震***以大幅提升防手震的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优点已公开如上,但应该了解的是,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内,当可作变动、替代与润饰。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未局限于说明书内所述特定实施例中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可从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中理解现行或未来所发展出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只要可以在此处所述实施例中实施大抵相同功能或获得大抵相同结果皆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上述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另外,每一权利要求构成个别的实施例,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包括各个权利要求及实施例的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光学***,用以设置于一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包括:
一活动部,用以连接一光学模块;
一固定部,与该电子装置固定地连接,该活动部能相对该固定部运动;
一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运动;以及
一支撑模块,该活动部经由该支撑模块能移动地连接该固定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其特征在于,沿着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该固定部具有多边形的结构,且沿着该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该固定部包括:
一第一侧边,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
一第二侧边,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
一第三侧边,与该第一侧边平行;以及
一第四侧边,与该第二侧边平行;
其中:
该第一侧边位于该第二侧边与该第四侧边之间;
该第二侧边位于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三侧边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一第一线圈;
一第二线圈;
一第三线圈;
一第四线圈;
一第五线圈;以及
一第一磁性单元,包括一第一磁性元件以及一第二磁性元件,该第一磁性单元对应该第一线圈以及该第二线圈;
一第二磁性单元,包括一第四磁性元件以及一第五磁性元件,该第二磁性单元对应该第四线圈、该第五线圈;以及
一第三磁性元件,对应该第三线圈;
其中:
该第一线圈与该第二线圈电性独立;
沿着该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该第一线圈位于该第一侧边;
沿着该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该第二线圈位于该第一侧边;
沿着该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该第三线圈位于该第二侧边;
在该主轴延伸的方向上,该第一磁性单元的最大尺寸与该第三磁性元件的最大尺寸不同;
该第一磁性单元在该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与该第三磁性元件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不同;
该第四线圈与该第五线圈电性独立;
该第一线圈与该第四线圈电性独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线圈的中心与该第四线圈的中心的连线不垂直于该第一方向;
该第一线圈的中心与该第四线圈的中心的连线不平行于该第一方向;
该第一线圈电性连接该第五线圈;
该第一线圈的中心与该第五线圈的中心的连线平行于该第二方向;
沿着该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该第四线圈位于该第三侧边;
沿着该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该第五线圈位于该第三侧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其特征在于,一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一第六线圈,对应该第一磁性单元;以及
一第七线圈,对应该第二磁性单元;
其中:
沿着该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该第六线圈位于该第一侧边;
沿着该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该第七线圈位于该第三侧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其特征在于:
在该主轴延伸的方向上,该第一磁性单元的最大尺寸大于该第三磁性元件的最大尺寸;
该第一磁性单元在该第二方向的最大尺寸小于该第三磁性元件在该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位置感测模块,用以感测该活动部或承载座相对该固定部的运动;
其中:
该位置感测模块包括一第一感测组件、一第二感测组件、以及一第三感测组件;
沿着该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该第一感测组件与该第二感测组件的排列方向不平行于该第二感测组件与该第三感测组件的排列方向;
沿着该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该第一感测组件与该第二感测组件的排列方向不垂直于该第二感测组件与该第三感测组件的排列方向;
沿着该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该第一感测组件与该第二感测组件的排列方向垂直或平行于该第一方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组件包括:
一第一参考元件;以及
一第一感测元件,对应该第一参考元件并用以输出一第一感测信号;
其中:
该第一参考元件与该第三磁性元件具有一体成形的结构;
沿着该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该第一感测元件至少部分位于该第三线圈之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感测组件包括:
一第二参考元件;以及
一第二感测元件,对应该第二参考元件并用以输出一第二感测信号;
该第二参考元件与该第三磁性元件具有一体成形的结构;
沿着该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该第二感测元件至少部分位于该第三线圈之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感测组件包括:
一第三参考元件;以及
一第三感测元件,对应该第三参考元件并用以输出一第三感测信号;
其中:
该第三参考元件与该第四磁性元件具有一体成形的结构;
沿着该主轴延伸的方向观察时,该第三感测元件至少部分位于该第四线圈之中。
CN202120483415.4U 2020-06-19 2021-03-05 光学*** Active CN21534055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41459P 2020-06-19 2020-06-19
US63/041,459 2020-06-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0557U true CN215340557U (zh) 2021-12-28

Family

ID=76659945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74640.9A Pending CN114089496A (zh) 2020-06-19 2020-10-09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控制方法
CN202022234762.1U Active CN214097921U (zh) 2020-06-19 2020-10-09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022232923.3U Active CN213633958U (zh) 2020-06-19 2020-10-09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022635735.5U Active CN213715661U (zh) 2020-06-19 2020-11-13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120483415.4U Active CN215340557U (zh) 2020-06-19 2021-03-05 光学***
CN202120483695.9U Active CN215375964U (zh) 2020-06-19 2021-03-05 光学***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74640.9A Pending CN114089496A (zh) 2020-06-19 2020-10-09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控制方法
CN202022234762.1U Active CN214097921U (zh) 2020-06-19 2020-10-09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022232923.3U Active CN213633958U (zh) 2020-06-19 2020-10-09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022635735.5U Active CN213715661U (zh) 2020-06-19 2020-11-13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83695.9U Active CN215375964U (zh) 2020-06-19 2021-03-05 光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681156B2 (zh)
CN (6) CN11408949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31806A (ja) 2021-08-25 2023-03-09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
JP2023048283A (ja) * 2021-09-28 2023-04-07 Tdk株式会社 金属端子付き電子部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95155B2 (ja) * 2006-07-28 2011-10-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576390B1 (en) * 2012-07-31 2013-11-05 Cogne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d controlling focal distance in a vision system camera
JP5967432B2 (ja) * 2012-09-11 2016-08-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018516B1 (en) * 2014-11-05 2019-06-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JP6484004B2 (ja) * 2014-11-05 2019-03-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撮影光学系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TWI585484B (zh) * 2015-12-01 2017-06-01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驅動裝置
JP6942503B2 (ja) * 2017-03-28 2021-09-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9660703B (zh) * 2017-10-12 2021-10-26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机构的补正方法
JP7086571B2 (ja) * 2017-11-16 2022-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レンズ装置およびこれらの制御方法
CN211718594U (zh) 2019-06-14 2020-10-2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9496A (zh) 2022-02-25
CN213633958U (zh) 2021-07-06
US11681156B2 (en) 2023-06-20
CN215375964U (zh) 2021-12-31
CN214097921U (zh) 2021-08-31
CN213715661U (zh) 2021-07-16
US20210397016A1 (en) 2021-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79636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与光学元件驱动***
US9904072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KR102354669B1 (ko) 액추에이터, 카메라 모듈 및 카메라 탑재 장치
CN107820576A (zh) 双相机模块及光学装置
US11852844B2 (en) Optical system
US20220221734A1 (en) Camera module
TWI802659B (zh) 透鏡驅動裝置、相機模組以及相機搭載裝置
CN215340557U (zh) 光学***
TWM545928U (zh) 雙鏡頭攝像模組
CN211826655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5449772U (zh) 光学***
CN114520858A (zh) 光学防抖摄像模组
CN216718788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JP2024512007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装置
US10866385B2 (en) Optical system
CN211955944U (zh) 光学元件用驱动机构
CN117741995A (zh) 光学***
CN215264250U (zh) 光学***
CN114531523A (zh) 光学防抖摄像模组
CN114449158A (zh) 光学防抖摄像模组
CN115552877A (zh) 相机装置
CN216817096U (zh) 光学***
CN211878283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5264252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8446310U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