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90075U - 线性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线性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90075U
CN210290075U CN201921002334.7U CN201921002334U CN210290075U CN 210290075 U CN210290075 U CN 210290075U CN 201921002334 U CN201921002334 U CN 201921002334U CN 210290075 U CN210290075 U CN 210290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frame
discharge
flow path
refrige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023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基元
朴贞植
李均荣
李钟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90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90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compressor of reciprocating-pist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5/00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4B35/04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electr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5/00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4B35/04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electric
    • F04B35/045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electric using soleno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027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 F04B39/0055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with a special shape of fluid passage, e.g. bends, throttles, diameter changes,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6Cooling; Heating; Prevention of freez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39/121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39/122Cylinder bloc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09/00Gas cycl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 F25B2309/001Gas cycl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a linear configuration or a linear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7Details of compressors or related parts
    • F25B2400/073Linear compres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ressor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性压缩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的线性压缩机包括:壳体,形成内部空间;压缩机本体,配置于所述内部空间;以及流路引导件,配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压缩机本体之间。此时,所述流路引导件包括:第一引导部,沿着所述壳体的内侧面沿轴向延伸;以及第二引导部,从所述第一引导部朝向所述压缩机本体沿径向延伸。

Description

线性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性压缩机。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压缩机(Compressor)是接收从电动马达或涡轮等动力发生装置传递的动力,并将空气或制冷剂或除此之外的多种工作气体进行压缩来提高压力的机械装置,所述压缩机在家用电器或整个产业中广泛得到使用。
这样的压缩机大致可以分为往复式压缩机(Reciprocating compressor)、旋转式压缩机(Rotary compressor)以及涡旋式压缩机(Scroll compressor)。
在所述往复式压缩机中,在活塞(Piston)和缸筒(Cylinder)之间形成用于吸入或吐出工作气体的压缩空间,活塞在缸筒内部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来对制冷剂进行压缩。
另外,在所述旋转式压缩机中,在偏心旋转的辊子(Roller)和缸筒之间形成用于吸入或吐出工作气体的压缩空间,辊子沿着缸筒内壁进行偏心旋转来对制冷剂进行压缩。
另外,在所述涡旋式压缩机中,在回旋涡旋盘(Orbiting scroll)和固定涡旋盘(Fixed scroll)之间形成用于吸入或吐出工作气体的压缩空间,所述回旋涡旋盘相对于所述固定涡旋盘进行旋转来对制冷剂进行压缩。
最近,在所述往复式压缩机中,开发了线性压缩机,就所述线性压缩机而言,活塞直接连接于进行往复直线运动的驱动马达,从而在不产生因运动转换而引起的机械损失的情况下,提高压缩效率,并且结构简单。
在所述线性压缩机中,在密闭的壳体内部,所述活塞利用所述线性马达在缸筒内部进行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吸入制冷剂并进行压缩后吐出该制冷剂。
此时,所述线性马达被配置为永磁***于内定子和外定子之间,并且所述永磁体被所述永磁体和所述内(或外)定子之间的相互电磁力驱动以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并且,随着所述永磁体在与所述活塞连接的状态下被驱动,所述活塞在所述缸筒内部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并且在吸入制冷剂并压缩之后吐出。
关于具有这种结构的线性压缩机,本申请人申请了现有文献1。
<现有文献1>
1.韩国公开号:第10-2017-0124908号(公开日:2017年11月13日)
2.发明名称:线性压缩机
根据上述现有文献1中记载的结构,所述永磁体和所述活塞进行往复运动的同时可以压缩制冷剂。详细而言,吸入制冷剂穿过所述活塞流入到压缩室中,并且通过所述活塞的移动而被压缩。并且,被压缩的高温的制冷剂经由在吐出盖形成的吐出室吐出到壳体外部。
此时,在诸如上述现有文献1的线性压缩机中,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吸入制冷剂过热而导致压缩效率降低的问题。
框架、活塞和缸筒配置成彼此接触的状态,使得所述框架的热量可以通过传导容易地传递到所述活塞和所述缸筒。另外,由于所述框架配置成与所述吐出盖结合的状态,因此将接收从所述吐出盖传递的热量。此时,由于被压缩的高温的制冷剂在所述吐出盖的内部流动,因此所述吐出盖的温度有可能非常高。
即,所述吐出盖的热量传递到所述框架、所述活塞和所述缸筒。并且,由于所述框架、所述活塞和所述缸筒过热,导致流动到所述活塞的内部的吸入制冷剂过热。由此,所述吸入制冷剂的体积增加,并且压缩效率下降。
2.另外,存在所述吐出盖和所述框架不能与容纳在壳体内部的壳体制冷剂充分地进行热交换的问题。这是因为所述壳体制冷剂的流速较慢,从而不能产生充分的对流传热。
另外,所述吐出盖整体地结合于所述框架,从而所述框架暴露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面积较小。因此,所述框架不能与所述壳体制冷剂进行充分的热交换。
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压缩机,设置有增加所述壳体制冷剂的流速的流路引导件,以使吐出盖和框架与壳体制冷剂可以有效地进行热交换。
另外,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压缩机,使覆盖所述框架的所述吐出盖的面积最小化,从而使暴露于所述壳体制冷剂的所述框架的面积最大化。
另外,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压缩机,使所述吐出盖或所述框架的散热最大化,从而使向活塞和缸筒的传热最小化,并且可以防止吸入制冷剂过热,以增加压缩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的线性压缩机包括:壳体,形成内部空间;压缩机本体,配置于所述内部空间;以及流路引导件,配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压缩机本体之间。此时,所述流路引导件包括:第一引导部,沿着所述壳体的内侧面沿轴向延伸;以及第二引导部,从所述第一引导部朝向所述压缩机本体沿径向延伸。
另外,所述压缩机本体包括:框架,缸筒容纳在所述框架中;以及吐出盖,所述吐出盖结合于所述框架。此时,所述第一引导部可以位于所述吐出盖的径向外侧,所述第二引导部可以位于所述框架的轴向前方。
尤其,所述吐出盖包括:盖凸缘部,其与所述框架的吐出框架面结合;以及腔室部,从所述盖凸缘部向轴向前方延伸。此时,所述第一引导部可以配置在所述腔室部或所述盖凸缘部的径向外侧,所述第二引导部可以配置在所述吐出框架面的轴向前方。
另外,所述第二引导部包括位于轴向后方的引导件后表面,并且所述引导件后表面可以与所述盖凸缘部沿径向配置在同一直线上。
根据构成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能够获得如下效果。
设置了使容纳在壳体内部的壳体制冷剂与吐出盖或框架之间的传热最大化的流路引导件,从而所述吐出盖或所述框架能够有效地向所述壳体制冷剂散热。
尤其,所述流路引导件增加了沿着所述吐出盖或所述框架的表面流动的壳体制冷剂的流速,从而能够使对流传热最大化。
另外,使容纳吸入制冷剂的活塞和缸筒的热量通过框架散热到外部,从而能够使从所述活塞和所述缸筒传递到所述吸入制冷剂的热量最小化,并且降低所述吸入制冷剂的温度,进而能够改善压缩效率。
另外,使被吐出盖覆盖的所述框架的表面积最小化,从而能够减少从所述吐出盖到所述框架的传导传热。另外,增加了所述框架暴露于所述壳体制冷剂的面积,从而能够增加向所述壳体内部的制冷剂的对流传热。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图。
图2是分解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沿图1的III-III'线截取的截面的图。
图4是分解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吐出盖、框架和流路引导件的图。
图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吐出盖、框架和流路引导件的结合状态的截面图。
图6是分解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吐出盖、框架和流路引导件的图。
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吐出盖、框架和流路引导件的结合状态的截面图。
图8和图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流路引导件的图。
图10A至图10C是以各种实施例示出图9的A部分的图。
图11至图1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流路引导件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压缩机 110:框架
112:框架凸缘 191:吐出盖
200:流路引导件 210:第一引导部
220:第二引导部 230:引导件贯通孔
1120:吐出框架面 1120a:框架结合面
1120b:框架散热面 1910:盖凸缘部
1915:腔室部 1917:分隔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示例性的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在对各个附图的构成要素标注附图标记时,对不同的附图中的相同的构成要素尽可能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说明本实用新型时,当判断为对有关的公知结构或功能的具体说明会使本实用新型不清楚时,可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在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成要素的过程中,可使用第一、第二、A、B、(a)、 (b)等术语。上述术语仅为了区别所述构成要素与其它构成要素,不会因上述术语而限定相应构成要素的本质、次序、顺序或个数等。当记载为某一构成要素“连接”、“结合”或“接触”于其他构成要素时,虽然有可能该构成要素直接与其他构成要素连接或接触,但是应当理解为有可能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夹设”其他构成要素或各个构成要素通过其他构成要素来“连接”、“结合”或“接触”。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10包括:壳体101;以及壳体盖102、103(参照图3),结合于所述壳体101。在广泛的含义上,所述壳体盖102、103可以理解为所述壳体101的一结构。
在所述壳体101的下侧可以结合有腿50。所述腿50可以结合于供所述线性压缩机10安装的产品的底座上。例如,所述产品包括冰箱,所述底座可以包括所述冰箱的机械室底座。作为另一例,所述产品包括空调机的室外机,所述底座可以包括所述室外机的底座。
所述壳体101具有大致圆筒形状,并且,可以形成在横向上卧放的配置或者在轴向上卧放的配置。以图1为基准,所述壳体101在横向上较长地延伸,并且,可以在径向上具有较低的高度。
即,所述线性压缩机10可以具有低的高度,因此,例如当所述线性压缩机10设置于冰箱的机械室底座时,具有能够减小所述机械室的高度的优点。
另外,所述壳体101的长度方向中心轴与后述的压缩机本体的中心轴重合,并且所述压缩机本体的中心轴与构成所述压缩机本体的缸筒和活塞的中心轴重合。
在所述壳体101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端子(terminal)108。所述端子108 理解为将外部电源传递到线性压缩机的马达组件140(参照图3)的结构。尤其,所述端子108可以连接于线圈141c(参照图3)的引线。
在所述端子108的外侧设置有支架109。所述支架109可以包括围绕所述端子108的多个支架。所述支架109可以执行保护所述端子108免受外部的冲击等的功能。
所述壳体101的两侧部可以呈开口。在呈开口的所述壳体101的两侧部可以结合有所述壳体盖102、103。详细而言,所述壳体盖包括第一壳体盖102 (参照图3),所述第一壳体盖102结合于呈开口的所述壳体101的一侧部。另外,所述壳体盖包括第二壳体盖103,所述第二壳体盖103结合于呈开口的所述壳体101的另一侧部。利用所述壳体盖102、103能够对所述壳体101 的内部空间进行密闭。
以图1为基准,所述第一壳体盖102可以位于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右侧部,所述第二壳体盖103可以位于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左侧部。换言之,所述第一壳体盖102和第二壳体盖103可以以彼此相对的方式进行配置。另外,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壳体盖102位于制冷剂吸入侧,并且所述第二壳体盖103 位于制冷剂吐出侧。
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多个管104、105、106,所述多个管104、105、 106设置于所述壳体101或壳体盖102、103,能够吸入、吐出或注入制冷剂。
所述多个管104、105、106包括:吸入管104,使制冷剂吸入到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内部;吐出管105,使被压缩的制冷剂从所述线性压缩机10 排出;以及工艺管106,用于将制冷剂补充到所述线性压缩机10。
例如,所述吸入管104可以结合于所述第一壳体盖102。制冷剂可以通过所述吸入管104沿轴向吸入到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内部。
所述吐出管105可以结合于所述壳体101的外周面。利用所述吸入管104 吸入的制冷剂可以沿着轴向流动并进行压缩。并且,进行了压缩的所述制冷剂可以通过所述吐出管105排出。与所述第一外壳盖102相比,所述排出管 105可配置在更靠近所述第二外壳盖103的位置。
所述工艺管106可以结合于所述壳体101的外周面。作业者可以通过所述工艺管106向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内部注入制冷剂。
为了避免所述工艺管106与所述吐出管105产生干涉,所述工艺管106 可以在与所述吐出管105不同的高度结合于所述壳体101。所述高度理解为,从所述腿50在与所述腿50垂直的方向上隔开的距离。通过使所述吐出管105 和所述工艺管106在彼此不同的高度上结合于所述壳体101的外周面,能够提高作业便利性。
在与结合有所述工艺管106的地点对应的壳体101的内周面,可以相邻地设置有所述第二壳体盖103的至少一部分。换言之,所述第二壳体盖103 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起到通过所述工艺管106注入的制冷剂的阻力的作用。
因此,从制冷剂的流路的观点上看,就通过所述工艺管106流入的制冷剂的流路大小而言,随着进入所述壳体101的内部空间,因所述第二壳体盖 103而变小,并且在通过所述第二壳体盖103之后再次变大。
在该过程中,制冷剂的压力变小,由此可以形成制冷剂的气化,并且可以分离包含于制冷剂的油分。因此,分离了油分的制冷剂流入到活塞130(参照图3)的内部,从而能够改善制冷剂的压缩性能。所述油分可以理解为存在于制冷***中的液压油。
在所述第一壳体盖102、第二壳体盖103的内侧可以设置有用于支撑压缩机本体的装置,所述压缩机本体配置在所述壳体101的内部。这里,所述压缩机本体表示设置于所述壳体101的内部的部件,例如,可以包括前后进行往复运动的驱动部、以及支撑所述驱动部的支撑部。
下面详细描述所述压缩机本体。
图2是分解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沿图1的III-III'线截取的截面的图。
参照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10包括:框架110、缸筒120,设置于所述壳体101的内部;活塞130,在所述缸筒120的内部进行往复直线运动;以及马达组件140,作为用于向所述活塞130施加驱动力的线性马达。当所述马达组件140驱动时,所述活塞130可以在轴向上进行往复运动。
下面,定义方向。
“轴向”可以理解为所述活塞130进行往复运动的方向,即图3中的横向。并且,在所述“轴向”中,将从所述吸入管104朝向压缩空间P的方向,即制冷剂流动的方向定义为“前方”,将其相反方向定义为“后方”。当所述活塞130向前方移动时,所述压缩空间P可以被压缩。
“径向”为与所述活塞130进行往复运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即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可以理解为图3的纵向。并且,远离所述活塞130的中心轴的方向定义为“外侧”,接近所述活塞130的中心轴的方向定义为“内侧”。如上所述,所述活塞130的中心轴可以与所述壳体101的中心轴重合。
所述框架110理解为用于固定所述缸筒120的结构。所述框架110包括:框架本体111,沿轴向延伸;以及框架凸缘112,从所述框架本体111向径向外侧延伸。此时,所述框架本体111和所述框架凸缘112可以彼此形成为一体。
所述框架本体111的内部容纳有所述缸筒120。例如,所述缸筒120可以压入(pressfitting)到所述框架本体111的内侧。另外,所述缸筒120可以如框架110那样由铝或铝合金材料构成。
所述框架凸缘112从所述框架本体111的前端部径向延伸。所述框架凸缘112可以理解为与后述的吐出单元190结合的结构。另外,后述的所述外定子141的一侧部由所述框架凸缘112支撑。
另外,所述框架110包括气体流路113,所述气体流路113用于将预定制冷剂引导到所述缸筒120。所述气体流路113的一端形成在所述框架凸缘 111的前表面上,另一端与所述缸筒120的外周面连接。
所述缸筒120被配置为容纳所述活塞130的至少一部分。另外,在所述缸筒120的内部形成有压缩空间P,制冷剂在所述压缩空间P中被所述活塞 130压缩。
另外,在与所述气体流路113相接的所述缸筒12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凹陷的气体流入部121。所述气体流入部121沿着所述缸筒120的外周面形成,并且可以形成有沿轴向隔开配置的多个气体流入部121。另外,所述气体流入部121可以延伸到所述缸筒120的内周面,即,所述活塞130 的外周面。
从所述压缩空间P吐出的制冷剂中的一部分可以经由所述气体流路113 流动到所述气体流入部121。并且,可以从所述气体流入部121流动到所述缸筒120和所述活塞130。
由此流动的制冷剂向所述活塞130提供上浮力,从而执行对于所述活塞 130的气体轴承的功能。根据这种作用,即使不使用油,也可以使用吐出制冷剂的至少一部分来执行轴承的功能,从而能够防止所述活塞130和所述缸筒120的磨损。
所述活塞130包括:活塞本体131,大致呈圆筒形状;以及,活塞凸缘 132,从所述活塞本体131向径向延伸。所述活塞本体131在所述缸筒120 的内部进行往复运动,所述活塞凸缘132可以在所述缸筒120的外侧进行往复运动。
在所述活塞本体131的前表面部形成有吸入孔133,制冷剂通过所述吸入孔133流入所述压缩空间P,在所述吸入孔133的前方设置有吸入阀135,所述吸入阀135用于选择性地开放所述吸入孔133。
另外,在所述活塞本体131的前表面部形成有紧固孔136a,预定紧固构件136结合于所述紧固孔136a。详细而言,所述紧固孔136a位于所述活塞本体131的前表面部的中心,并且以围绕所述紧固孔136a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吸入孔133。另外,所述紧固构件136贯通所述吸入阀135并结合于所述紧固孔136a,从而将所述吸入阀135固定到所述活塞本体131的前表面部。
所述马达组件140包括:外定子141,固定于所述框架110,并且以围绕所述缸筒120的方式进行配置;内定子148,向所述外定子141的内侧隔开来配置;以及永磁体146,位于所述外定子141和内定子148之间的空间。
所述永磁体146可以利用与所述外定子141和内定子148的相互电磁力来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并且,所述永磁体146可以由具有一个极的单个磁铁构成,也可以由具有三个极的多个磁铁相结合而构成。
所述永磁体146可以设置于磁体框架138。所述磁体框架138具有大致圆筒形状,并且可以配置成能够***到所述外定子141和内定子148之间的空间中。
详细而言,以图3为基准,所述磁体框架138可以结合于所述活塞凸缘 132而向外侧径向延伸并向前方弯曲。所述永磁体146可以设置在所述磁体框架138的前方部。由此,当所述永磁体146进行往复运动时,所述活塞130 可以与所述永磁体146一起沿轴向进行往复运动。
所述外定子141包括线圈绕组体141b、141c、141d以及定子芯141a。所述线圈绕组体包括:绕线管141b;以及线圈141c,沿着所述绕线管的圆周方向缠绕。
并且,所述线圈绕组体还包括端子部141d,所述端子部141d引导与所述线圈141c相连接的电源线向所述外定子141的外部引出或露出。所述端子部141d可以***到在所述框架110上提供的端子***口1104中。
所述定子芯141a包括多个芯块,所述多个芯块由多个叠片(lamination) 沿着圆周方向层叠而构成。所述多个芯块可以配置为围绕所述线圈绕组体 141b、141c的至少一部分。
在所述外定子141的一侧设置有定子盖149。因此,所述外定子141的一侧部被所述框架110支撑,另一侧部可以被所述定子盖149支撑。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盖紧固构件149a,所述盖紧固构件149a 用于紧固连接所述定子盖149和所述框架110。另外,通过所述盖紧固构件 149a紧固所述定子盖149和所述框架凸缘112,所述外定子141可以被固定。即,所述盖紧固构件149a从所述定子盖149延伸到所述框架凸缘112。
所述内定子148固定于所述框架本体111的外周面。并且,所述内定子 148由多个叠片在所述框架本体111的外侧沿圆周方向层叠而构成。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吸入消音器150,所述吸入消音器150 结合于所述活塞130,用于减少通过所述吸入管104吸入的制冷剂所产生的噪音。通过所述吸入管104吸入的制冷剂经由所述吸入消音器150流动到所述活塞130的内部。例如,在制冷剂通过所述吸入消音器150的过程中,可以减少制冷剂的流动噪音。
所述吸入消音器150包括多个消音器151、152、153。所述多个消音器包括彼此结合的第一消音器151、第二消音器152和第三消音器153。
所述第一消音器151位于所述活塞130的内部,所述第二消音器152结合于所述第一消音器151的后侧。并且,所述第三消音器153在其内部容纳所述第二消音器152,并且可以延伸到所述第一消音器151的后方。
从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方面考虑,通过所述吸入管104吸入的制冷剂可以依次通过所述第三消音器153、所述第二消音器152和所述第一消音器151。在该过程中,可以减小制冷剂的流动噪音。
另外,所述吸入消音器150还包括消音器过滤器154。所述消音器过滤器154可以位于所述第一消音器151和所述第二消音器152相结合的界面处。例如,所述消音器过滤器154可以具有圆形的形状,并且所述消音器过滤器 154的外周部可以支撑于所述第一消音器151和第二消音器152之间。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活塞130的支撑件137。所述支撑件137结合于所述活塞130的后侧,并且其内侧可以被所述消音器 150贯通。另外,所述活塞凸缘132、所述磁体框架138和所述支撑件137 可以由紧固构件紧固。
所述支撑件137可以结合有平衡配重179。所述平衡配重179的重量可以基于压缩机本体的运转频率范围来确定。另外,所述支撑件137可以结合有弹簧支撑部137a,所述弹簧支撑部137a结合于后述的第一共振弹簧176a。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后盖170,所述后盖170结合于所述定子盖149向后方延伸。所述后盖170包括三个支撑腿,所述三个支撑腿可以结合于所述定子盖149的后表面。
另外,在所述三个支撑腿和所述定子盖149的后表面之间可以设置有垫片177。从所述定子盖149到所述后盖170的后端部的距离可以通过调节所述垫片177的厚度来确定。并且,所述后盖170可以弹簧支撑于所述支撑件 137。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流入引导部156,所述流入引导部156 结合于所述后盖170,以引导制冷剂流入到所述消音器150。所述流入引导部 156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到所述吸入消音器150的内侧。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包括多个共振弹簧176a、176b,所述多个共振弹簧176a、176b各自的固有振动数被调节为所述活塞130可以进行共振运动。所述多个共振弹簧176a、176b包括:第一共振弹簧176a,支撑于所述支撑件137和定子盖149之间;以及第二共振弹簧176b,支撑于所述支撑件137和后盖170之间。
通过所述多个共振弹簧176a、176b的作用,执行在所述线性压缩机10 的内部进行往复运动的驱动部的稳定运动,并且可以减小由所述驱动部的运动引起的振动或噪音。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包括吐出单元190和吐出阀组件160。
所述吐出单元190形成吐出空间D,从所述压缩空间P排出的制冷剂在所述吐出空间D中流动。所述吐出单元190包括吐出盖191、吐出平面192 和固定环193。
所述吐出盖191与所述框架110相结合。尤其,所述吐出盖191结合于所述框架凸缘112的前表面。将在后面详细描述所述吐出盖191。
所述吐出平面192结合在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尤其,通过所述吐出盖191与所述吐出平面192相结合,形成多个吐出空间D。从所述压缩空间 P吐出的制冷剂可以依次通过所述多个吐出空间D。
所述固定环193结合在所述吐出平面192的内侧。此时,所述固定环193 起到将所述吐出平面192固定到所述吐出盖193的作用。
所述吐出阀组件160安置在所述吐出单元190的内侧,并且将在所述压缩空间P压缩的制冷剂吐出到所述吐出空间D。另外,所述吐出阀组件160 可以包括吐出阀161和弹簧组装体163,所述弹簧组装体163朝向使所述吐出阀161紧贴于所述缸筒120的前端的方向提供弹力。
所述弹簧组装体163包括:板簧形状的阀弹簧164;弹簧支撑部165,位于所述阀弹簧164的边缘处,以支撑所述阀弹簧164;以及摩擦环166,嵌合在所述弹簧支撑部165的外周面上。
所述吐出阀161的前表面中央部固定结合于所述阀弹簧164的中央。另外,所述吐出阀161的后表面借助所述阀弹簧164的弹力紧贴于所述缸筒120 的前表面(或者前端)。
当所述压缩空间P的压力为吐出压力以上时,所述阀弹簧164向所述吐出平面192侧弹性变形。并且,所述吐出阀161从所述缸筒120的前端部隔开,使得制冷剂可以从所述压缩空间P吐出到形成于所述吐出平面192内部的吐出空间D(或者吐出腔室)。
即,当所述吐出阀161支撑于所述缸筒120的前表面时,所述压缩空间 P保持密闭的状态,当所述吐出阀161从所述缸筒120的前表面隔开时,所述压缩空间P可以开放,从而可以排出所述压缩空间P内部的被压缩的制冷剂。
因此,所述压缩空间P可以理解为形成于所述吸入阀135和所述吐出阀 161之间的空间。并且,所述吸入阀135可以形成于所述压缩空间P的一侧,所述吐出阀161可以形成于所述压缩空间P的另一侧,即,可以设置于与所述吸入阀135相反的一侧。
当所述活塞130在所述缸筒120的内部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过程中,若所述压缩空间P的压力为制冷剂吸入压力以下,则所述吸入阀135开放,从而制冷剂流入到所述压缩空间P。
相反,若所述压缩空间P的压力为制冷剂吸入压力以上,则所述吸入阀 135关闭,并且所述压缩空间P的制冷剂通过所述活塞130的推进而被压缩。
另一方面,若所述压缩空间P的压力大于所述吐出空间D内的压力(吐出压力),则所述阀弹簧164向前方变形,所述吐出阀161从所述缸筒120 分离。并且,所述压缩空间P内部的制冷剂通过所述吐出阀161与缸筒120 之间隔开的空间吐出到形成于所述吐出平面191内部的吐出空间D。
当所述制冷剂的吐出结束时,所述阀弹簧164向所述吐出阀161提供复原力,使得所述吐出阀161再次紧贴于所述缸筒120的前端。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还可以包括盖管195。所述盖管195用于将流动到所述吐出单元190的制冷剂排出到外部。
此时,所述盖管195的一端结合于所述吐出盖191,另一端结合于所述吐出管105。另外,所述盖管195的至少一部分由柔性材料构成,并且可以沿着所述壳体101的内周面以带有弧度的方式延伸。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包括多个密封构件,所述多个密封构件用于增加所述框架110与所述框架110周边的部件之间的结合力。所述多个密封构件可以具有环形状。
详细而言,所述多个密封构件可以包括:第一密封构件129a,设置于所述框架110与所述缸筒120相结合的部分;第二密封构件129b,设置于所述框架110与所述内定子148相结合的部分;以及第三密封构件129c,设置于所述吐出盖191结合的部分。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包括支撑装置180、185,所述支撑装置180、 185用于将所述压缩机本体固定到所述壳体101的内侧。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装置185,配置在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吸入侧;以及第二支撑装置180,配置在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吐出侧。
所述第一支撑装置185包括:吸入弹簧186,设置为圆形的板簧形状;以及吸入弹簧支撑部187,***到所述吸入弹簧186的中心部。
所述吸入弹簧186的外侧边缘可以由紧固构件来固定到所述后盖170的后表面。所述吸入弹簧支撑部187结合于盖支撑部102a,所述盖支撑部102a 配置在所述吸入壳体盖102的中央。由此,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后端可以在所述第一壳体盖102的中心部被弹性支撑。
另外,在所述第一壳体盖102的内侧边缘可以设置有吸入止动件102b。所述吸入止动件102b理解为防止所述压缩机的本体、尤其是马达组件140 由于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晃动、振动或冲击等而碰撞于所述壳体101导致损坏的结构。
尤其,所述吸入止动件102b可以位于与所述后盖170相邻的位置处。由此,当所述线性压缩机10中发生晃动时,所述后盖170被所述吸入止动件 102b干涉,从而能够防止冲击直接传递到所述马达组件140。
所述第二支撑装置180包括沿径向延伸的一对吐出支撑部181。所述吐出支撑部18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吐出盖191,另一端紧贴于所述壳体101的内周面。由此,所述吐出支撑部181可以在径向上支撑所述压缩机本体。
例如,所述一对吐出支撑部181配置成以最靠近底面的下端部为中心,在圆周方向上彼此张开90至120度范围内的角度的状态。即,可以对所述压缩机本体的下部两点支撑。
另外,所述第二支撑装置180可以包括沿轴向设置的吐出弹簧(未图示)。例如,所述吐出弹簧(未图示)可以配置在所述吐出盖191的上端部和所述第二壳体盖103之间。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的线性压缩机10包括流路引导件200。所述流路引导件200对应于配置在所述吐出盖191的径向外侧以形成制冷剂流动的流路的结构。
下面详细描述所述吐出盖191、所述框架110和所述流路引导件200。
图4和图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吐出盖、框架和流路引导件的图。为了便于说明,图4和图5中示出了所述吐出盖191、所述框架110和所述流路引导件200,同时省略了其余结构。
尤其,图4中分解示出了所述吐出盖191、所述框架110和所述流路引导件200。另外,图4中还一同示出了配置在所述吐出盖191和所述框架110 之间的垫片300。
另一方面,图5中示出了所述吐出盖191、所述框架110和所述流路引导件200相结合的截面。另外,为了便于理解,图5中还一同示出了壳体101 的一部分。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吐出盖191结合于所述框架110的上部。此时,所述吐出盖191和所述框架110可以由预定紧固构件(未图示)结合。
如上所述,所述框架110包括框架本体111和框架凸缘112。所述框架本体111可以设置成轴向上端和下端开放的圆筒形状。
所述框架本体111形成有密封构件***部1117、1118。所述密封构件***部包括形成于所述框架本体111的内侧的第一密封构件***部1117,所述第一密封构件129a***到所述第一密封构件***部1117中。另外,所述密封构件***部包括形成于所述框架本体111的外周面上的第二缸筒密封构件***部1118,所述第二密封构件129b***到所述第二缸筒密封构件***部 1118中。
另外,在所述框架本体111的径向内侧设置有缸筒容纳部111a,所述缸筒120容纳在所述缸筒容纳部111a中。由此,所述缸筒120容纳在所述框架本体111的径向内侧,并且所述活塞130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所述缸筒120 的径向内侧。
另外,所述内定子148结合于所述框架本体111的径向外侧。另外,所述外定子141配置在所述内定子148的径向外侧,所述永磁体146可移动地配置在所述内定子148和所述外定子141之间。
所述框架凸缘112设置成轴向上具有预定厚度的圆盘形状。另外,所述框架凸缘112在径向中心侧形成有所述缸筒容纳部111a。即,所述框架凸缘 112设置成轴向上具有预定厚度的环形状。
尤其,所述框架凸缘112从所述框架本体111的前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此时,配置在所述框架本体111的径向外侧的所述内定子148、所述永磁体 146和所述外定子141相比所述框架凸缘112配置在轴向上的后方。尤其,所述外定子141的轴向前端由所述框架凸缘112固定。
另外,所述框架凸缘112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多个开口。尤其,多个开口可以形成在所述框架凸缘112的径向外侧部。所述多个开口包括吐出紧固孔1100、定子紧固孔1102和端子***口1104。
用于紧固所述吐出盖191和所述框架110的预定紧固构件(未图示)***到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中。详细而言,所述紧固构件(未图示)可以贯通所述吐出盖191并***到所述框架凸缘111的前方。
前面描述的盖紧固构件149a***到所述定子紧固孔1102中。所述盖紧固构件149a可以结合所述定子盖149和所述框架110,从而将配置在所述定子盖149和所述框架110之间的所述外定子141在轴向上进行固定。
前面描述的外定子141的端子部141d***到所述端子***口1104中。即,所述端子部141d可以通过所述端子***口1104从所述框架凸缘111的后方贯通到前方,从而向外部引出或露出。并且,露出的所述端子部141d 可以与所述端子108连接,从而被提供外部电源。
此时,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所述定子紧固孔1102和所述端子***口1104设置成多个,并且可以沿圆周方向依次隔开配置。例如,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所述定子紧固孔1102和所述端子***口1104可以分别设置成三个。另外,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所述定子紧固孔1102和所述端子***口1104 可以分别沿圆周方向以120度的间隔配置。
另外,所述端子***口1104、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和所述定子紧固孔 1102沿圆周方向依次隔开配置。另外,相邻的开口之间可以沿圆周方向分别隔开30度而配置。
例如,每个所述端子***口1104和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沿圆周方向隔开30度而配置。另外,每个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和所述定子紧固孔1102 沿圆周方向隔开30度而配置。另一方面,每个所述端子***口1104和所述定子紧固孔1102沿圆周方向隔开60度而配置。
各个配置以所述端子***口1104、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和所述定子紧固孔1102的圆周方向上的中心为基准。另外,圆周方向上的中心对应于轴向中心。
此时,所述框架凸缘112的前表面称为吐出框架面1120,后表面称为马达框架面1125。即,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和所述马达框架面1125对应于轴向上相对的面。详细而言,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对应于与所述吐出盖191 接触的面。另外,所述马达框架面1125对应于与所述马达组件140相邻的面。
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形成有第三密封构件***部1121,第三密封构件 129c***到所述第三密封构件***部1121中。详细而言,所述第三密封构件***部1121设置成环形状,并且从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向轴向后方凹陷而形成。另外,所述第三密封构件***部1121比所述端子***口1104、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和所述定子紧固孔1102形成于径向内侧。
此时,所述第三密封构件129c用于防止吐出制冷剂在所述吐出盖191 和所述框架110之间泄漏,可以理解为吐出密封构件。另外,相应地,所述第三密封构件***部1121可以理解为吐出密封构件***部。
另外,在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形成有与所述气体流路113连通的气体孔 1106。所述气体孔1106从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向轴向后方凹陷而形成。另外,所述气体孔1106中可以安装有气体过滤器1107,所述气体过滤器1107 用于过滤流动的气体中的异物。
此时,所述气体孔1106形成于所述第三密封构件***部1121的径向内侧。即,所述第三密封构件***部1121形成于所述端子***口1104、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和所述定子紧固孔1102的径向内侧,所述气体孔1106形成于所述第三密封构件***部1121的径向内侧。另外,所述气体孔1106可以与所述端子***口1104中的任意一个沿径向形成在同一直线上。
另外,参照图4,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可以形成有预定凹陷结构。这是为了防止被传递吐出制冷剂的热量,其凹陷深度和形状不受限制。为了便于描述,图5中没有示出这种凹陷结构。
所述吐出盖191整体上可以设置成碗(bowl)形状。即,所述吐出盖191 可以设置成一面开放并且形成有内部空间的形状。此时,所述吐出盖191可以以轴向后方开放的方式配置。
所述吐出盖191包括:盖凸缘部1910,其与所述框架110结合;腔室部 1915,从所述盖凸缘部1910向轴向前方延伸;以及支撑装置固定部1917,从所述腔室部1915向轴向前方延伸。
所述盖凸缘部1910在轴向上具有预定厚度,并且沿径向延伸而形成。此时,所述盖凸缘部1910整体上可以设置成圆盘形状。
尤其,所述盖凸缘部1910可以设置成与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对应的直径。详细而言,所述盖凸缘部1910的直径设置成略小于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 的直径。例如,所述盖凸缘部1910的直径可以设置成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 的直径的0.9至0.95倍。
在所述盖凸缘部1910的中心部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与开放的轴向后方连通。所述吐出平面192可以通过这种开口安装到所述吐出盖191的内部。另外,所述开口可以理解为设置所述吐出阀组件160的开口。
另外,所述盖凸缘部1910包括凸缘紧固孔1911,用于与所述框架110 结合的紧固构件(未图示)贯通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 沿轴向贯通而形成有多个。
尤其,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可以设置成与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对应的大小、数量和位置。因此,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可以沿圆周方向分别隔开 120度而设置成三个。
另外,所述盖凸缘部1910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凸缘凹陷部1912。所述凸缘凹陷部1912对应于用于避免与前面描述的端子部141d和端子108 等之间的干涉的结构。
这种所述凸缘凹陷部1912可以根据配置在所述壳体101的内部的结构而不同地形成。即,所述凸缘凹陷部1912的形状不限于图4所示的所述凸缘凹陷部1912的形状,可以根据设计而不同地形成。
另外,所述盖凸缘部1910形成有向轴向前方凸出的凸缘凸出部1913。所述凸缘凸出部1913对应于当所述吐出盖191因预定冲击而振动时与所述壳体101接触的部分。即,所述凸缘凸出部1913可以理解为防止包括所述吐出盖191的压缩机本体碰撞于所述壳体101而损坏的止动件的一种。
所述凸缘凸出部1913可以沿轴向凸出到所述腔室部1915的轴向前表面。另外,所述凸缘凸出部1913与所述腔室部1915在径向上隔开配置。尤其,所述凸缘凸出部1913形成于所述腔室部1915的径向外侧,所述腔室部1915 的径向外侧对应于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下侧。
另外,所述凸缘凸出部1913对应于从所述吐出盖191向径向外侧凸出最多的部分。由此,当所述吐出盖191振动时,所述凸缘凸出部1913可以最先接触于所述壳体101。
例如,所述凸缘凸出部1913可以由弹性结构或弹性材料形成。另外,所述凸缘凸出部1913可以由后述的流路引导件等代替而省略。
另外,所述盖凸缘部1910可以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至少一个凸缘贯通孔 1914。所述凸缘贯通孔1914可以设置成各种形状和数量。例如,所述凸缘贯通孔1914可以设置成与所述端子***口1104对应的形状。
详细而言,所述端子***口1104沿所述框架凸缘112的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但是所述端子部141d***到多个端子***口1104中的一个端子***口1104中。因此,没有所述端子部141d***的所述端子***口1104设置成开口状态。此时,所述凸缘贯通孔1914设置成与上述设置成开口状态的所述端子***口1104对应的形状和数量。
由此,当所述吐出盖191和所述框架110相结合时,所述凸缘贯通孔1914 和所述端子***口1104可以形成沿轴向延伸的通路。此时,通过所述线性压缩机10的驱动,容纳在所述壳体101的内部的制冷剂可以沿着上述通路流动。
通过这种制冷剂的流动,可以得到驱动所产生的噪音减小的效果。即,所述凸缘贯通孔1914可以理解为为了减少噪音而形成于所述吐出盖191的结构。
所述腔室部1915和所述支撑装置固定部1917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的外观。详细而言,所述腔室部1915和所述支撑装置固定部1917分别在径向上具有预定外径,并且沿轴向延伸而形成。此时,所述支撑装置固定部1917 的外径可以形成为小于所述腔室部1915的外径。
另外,所述腔室部1915的外径形成为小于所述盖凸缘部1910的外径。即,所述吐出盖191形成有朝向轴向前方外径依次减小的台阶。
另外,所述腔室部1915和所述支撑装置固定部1917设置成轴向后方开放的形状。由此,所述腔室部1915和所述支撑装置固定部1917由圆筒形状的侧面和圆形形状的前表面形成其外观。
所述腔室部1915从所述盖凸缘部1910向轴向前方延伸而形成。所述腔室部1915的内部可以设置有多个吐出空间D,制冷剂依次流动到所述多个吐出空间D。尤其,所述腔室部1915包括分隔套筒1916,所述分隔套筒1916 将所述腔室部1915的内部空间分隔为所述多个吐出空间D。
所述分隔套筒1916可以在所述腔室部1915的内侧形成为圆筒形状。详细而言,所述分隔套筒1916可以配置成在所述分隔套筒1916和所述腔室部 1915的外侧面之间形成预定空间。因此,所述腔室部1915的内侧空间可以由所述分隔套筒1916分隔。
另外,所述分隔套筒1916的内侧可以安装有所述吐出平面192。另外,所述分隔套筒1916可以形成有多个槽,所述多个槽形成为使制冷剂流动到其中。制冷剂可以沿着这种槽依次流动到多个吐出空间D。
另外,所述腔室部1915还可以包括管结合部(未图示),所述盖管195 结合于所述管结合部。尤其,所述盖管195可以以与多个吐出空间D中的任意一个连通的方式结合于所述腔室部1915。详细而言,所述盖管195可以与制冷剂最后通过的吐出空间D连通。
另外,所述腔室部1915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凹陷形成,以避免与所述盖管195之间的干涉。由此,当所述盖管195结合于所述腔室部1915 时,可以防止所述盖管195接触于所述腔室部1915的前表面。
所述支撑装置固定部1917形成有固定紧固部1918、1919,前面描述的第二支撑装置180结合于所述固定紧固部1918、1919。所述固定紧固部包括:第一固定紧固部1918,所述吐出支撑部181结合于所述第一固定紧固部1918;以及第二固定紧固部1919,所述吐出弹簧(未图示)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紧固部1919。
所述第一固定紧固部1918可以从所述支撑装置固定部1917的外侧面向径向内侧凹陷或贯通而形成。另外,对应于设置成一对的吐出支撑部181,所述第一固定紧固部1918设置成沿圆周方向隔开的一对。
所述第二固定紧固部1919可以从所述支撑装置固定部1917的前表面向轴向后方凹陷而形成。由此,所述吐出弹簧(未图示)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到所述第二固定紧固部1919中。
此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的吐出盖191的特征在于通过铝压铸一体制成。因此,与现有的吐出盖不同,在本实用新型的吐出盖191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焊接过程。因此,所述吐出盖191的制造过程被简化,其结果,使产品缺陷最小化,从而能够降低产品成本。另外,由于不存在焊接所导致的尺寸公差,因此可以防止制冷剂泄漏。
由此,可以理解为前面描述的所述盖凸缘部1910、所述腔室部1915和所述支撑装置固定部1917一体地形成,并且为了便于说明而区分。
另外,所述线性压缩机10包括配置在所述框架110和所述吐出盖191 之间的垫片300。所述垫片300理解为为了所述框架110和所述吐出盖191 能够更紧密地被紧固的结构。
所述垫片300可以位于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和所述盖凸缘部1910彼此重叠的至少一部分。尤其,所述垫片300可以在所述第三密封构件129c的径向外侧配置在所述框架110和所述吐出盖191彼此重叠的部分。
由此,所述垫片300可以设置成环形状。详细而言,所述垫片300的内径对应于所述第三密封构件129c或所述第三密封构件***部1121的直径。另外,所述垫片300的外径可以对应于所述盖凸缘部1910的直径。
另外,所述垫片300对应于所述盖凸缘部1910的形状而形成。例如,所述垫片300设置成与所述凸缘凹陷部1912和所述凸缘贯通孔1914对应的部分被切削的形状。
另外,所述垫片300形成有与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和所述吐出紧固孔 1100对应的垫片贯通口302。所述垫片贯通口302设置成与所述凸缘紧固孔 1911和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对应的数量和位置。即,所述垫片贯通口302 可以沿圆周方向分别隔开120度而设置成三个。
所述吐出盖191、所述垫片300和所述框架110以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所述垫片贯通口302和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从轴向上方到下方依次配置的方式层叠。并且,当紧固构件贯通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所述垫片贯通口302 和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时,所述吐出盖191、所述垫片300和所述框架110 可以相结合。
此时,被压缩的制冷剂流动到所述吐出盖191的内侧,详细而言,流动到形成于所述腔室部1915的内侧的所述吐出空间D。即,温度非常高的制冷剂流动到所述腔室部1915。由于这种制冷剂,所述吐出盖191整体的温度可能会升高。
并且,通过所述盖凸缘部1910和吐出框架面1120,所述吐出盖191的热量可能会传导(conduction)到所述框架110。由此,当所述框架110的温度升高时,设置在所述框架110的内侧的所述缸筒120和所述活塞130的温度可能会升高。其结果,流入到所述活塞130的吸入制冷剂的温度升高,并且压缩效率降低。
为了防止这种压缩效率的降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的线性压缩机10 包括所述流路引导件200。所述流路引导件200配置在所述壳体101和所述压缩机本体之间。
所述流路引导件200包括:第一引导部210,其沿轴向延伸;以及第二引导部220,从所述第一引导部210向径向内侧延伸。换言之,所述第一引导部210沿着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延伸,所述第二引导部220从所述第一引导部210朝向所述压缩机本体延伸。
由此,所述第一引导部210可以位于所述吐出盖191的径向外侧,所述第二引导部220可以位于所述框架110的轴向前方。详细而言,所述第一引导部210可以配置在所述腔室部1915或所述盖凸缘部1910的径向外侧,所述第二引导部220可以配置在所述吐出框架面1125的轴向前方。
如图5所示,所述流路引导件200配置在所述盖凸缘部1910和所述框架凸缘112的轴向上方。尤其,所述流路引导件200起到沿着所述盖凸缘部1910 和所述框架凸缘112的表面形成制冷剂流动的流路的作用。
详细而言,由于所述活塞130的往复运动,容纳在所述壳体101的内部的制冷剂(以下,称为壳体制冷剂)可以流动。此时,所述壳体制冷剂可以通过所述流路引导件200所形成的流路流动到所述盖凸缘部1910和所述框架凸缘112的前后方。
此时,所述流路引导件200所形成的流路的宽度较窄。由此,为了使相同量的壳体制冷剂在所述流路中流动,所述流路中的壳体制冷剂的流速增加。
在这种壳体制冷剂与所述盖凸缘部1910和所述框架凸缘112之间发生对流传热。尤其,由于所述壳体制冷剂以与吸入制冷剂相似的温度提供,因此热量从所述盖凸缘部1910和所述框架凸缘112传递到所述壳体制冷剂。
此时,由于对流传热系数与流速成比例,因此随着流速增加,对流传热量也增加。即,从所述盖凸缘部1910和所述框架凸缘112对流到所述壳体制冷剂的热量增加,所述盖凸缘1910和所述框架凸缘112可以有效地散热。
另外,由于所述框架凸缘112中有效地产生散热,因此传递到配置于所述框架110内部的所述缸筒120和所述活塞110的热量减少。由此,可以防止吸入制冷剂的温度升高,并且改善压缩效率。
图6和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吐出盖、框架和流路引导件的图。图6和图7是对应于图4和图5的图,因此将省略对相同的部分的描述,并且引用以上描述。
尤其,图4和图5所描述的所述框架110和图6和图7将要描述的框架 110是完全相同的结构,因此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为了区分相似的结构,对于吐出盖、垫片和流路引导件,在图4和图5中使用的附图标记上添加“a”来描述其区别。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包括吐出盖191a、框架110、垫片300a和流路引导件200a。
所述吐出盖191a包括:盖凸缘部1910a,其与所述框架110结合;腔室部1915a,从所述盖凸缘部1910a向轴向前方延伸;以及支撑装置固定部 1917a,从所述腔室部1915a向轴向前方延伸。
所述盖凸缘部1910a在轴向上具有预定厚度,并且沿径向延伸而形成。此时,所述盖凸缘部1910a整体上可以设置成圆盘形状。
尤其,所述盖凸缘部1910a可以设置成与所述第三密封构件设置部1121 对应的直径。详细而言,所述盖凸缘部1910a的直径可以设置成略大于所述第三密封构件设置部1121的直径。这种所述盖凸缘部1910a的直径相比前面描述的第一实施例的盖凸缘部1910较小。
另外,所述盖凸缘部1910a设置成相比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的直径较小。例如,所述盖凸缘部1910a的直径可以设置成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的直径的 0.6至0.8倍。
这种结构是为了使从所述盖凸缘部1910a传递到所述框架凸缘112的热量最小化。详细而言,通过所述盖凸缘部1910a与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的接触而产生热传导。通过这种热传导而被传导的热量与接触面积成比例。
由此,通过使所述盖凸缘部1910a与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的接触面积最小化,可以使传导的热量最小化。即,可以使所述盖凸缘部1910a的面积最小化,以使与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的接触面积最小化。
因此,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的较多的部分可以暴露于所述壳体101的内部。此时,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可以区分为与所述盖凸缘部1910a接触的面和不与所述盖凸缘部1910a接触的面。
为了便于说明,与所述盖凸缘部1910a接触的面称为框架结合面1120a,不与所述盖凸缘部1910a接触的面称为框架散热面1120b。此时,所述框架散热面1120b可以位于所述框架结合面1120a的径向外侧。
所述框架结合面1120a向所述框架110与所述吐出盖191a接触的面发生热传导(conduction)。即,由于温度非常高的吐出制冷剂流动到所述吐出盖 191,因此所述吐出盖191的热量通过所述框架结合面1120a传导到所述框架 110。此时,传导传热与接触面积成比例,因此所述框架结合面1120a越宽则传导的热量越多。
所述框架散热面1120b对应于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暴露于所述壳体101 的内部的面。即,由于不与所述吐出盖191接触,因此不会从所述吐出盖191 发生传热。
另外,所述框架散热面1120b与所述壳体制冷剂接触而发生传热。即,通过所述框架散热面1120b,发生从所述框架110到所述壳体制冷剂的对流 (convention)传热。此时,传递的热量越多则所述框架110的温度降得越低。另外,由于对流传热与接触面积成比例,因此所述框架散热面1120b越宽则释放的热量越多。
简而言之,相较于图4和图5的盖凸缘部1910的直径,图6和图7的盖凸缘部1910a的直径更小。由此,相较于图4和图5所示的框架,图6和图 7所示的框架可以更多地暴露于所述壳体101的内部。
即,图6和图7所示的框架可以保持在低于图4和图5所示的框架的温度。由此,传递到吸入制冷剂的热量更少,可以确保更大的压缩效率。
所述盖凸缘部1910a包括凸缘紧固孔1911a,用于与所述框架110结合的紧固构件贯通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a。此时,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a从所述盖凸缘部1910a沿径向凸出而形成。换言之,所述盖凸缘部1910a可以位于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的径向内侧。
另外,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a的边缘可以在轴向上比所述盖凸缘部1910a 更厚。可以理解为,由于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a是由紧固构件结合的部分,因此会被施加较多的外力,从而为了防止损坏而以上述方式形成。
利用这种结构,所述框架散热面1120b可以位于所述第三密封构件***部1121的径向外侧。另外,可以理解为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形成于所述框架紧固面1120a,所述定子紧固孔1102形成于所述框架散热面1120b。另外,可以理解为所述端子***部1104也形成于所述框架散热面1120b。
所述腔室部1915a和所述支撑装置固定部1917a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状的外观。所述腔室部1915a从所述盖凸缘部1910a向轴向前方延伸而形成。所述腔室部1915a的内部可以设置有多个吐出空间D,制冷剂在所述多个吐出空间D中流动。尤其,所述腔室部1915a包括分隔套筒1916a,所述分隔套筒1916a将所述腔室部1915a的内部空间分隔为所述多个吐出空间D。
所述支撑装置固定部1917a形成有固定紧固部1918a、1919a,前面描述的第二支撑装置180结合于所述固定紧固部1918a、1919a。另外,所述固定紧固部包括:第一固定紧固部1918a,所述吐出支撑部181结合于所述第一固定紧固部1918a;以及第二固定紧固部1919a,所述吐出弹簧(未图示)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紧固部1919a。
所述垫片300a可以位于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和所述盖凸缘部1910a彼此重叠的至少一部分。此时,所述垫片300a可以设置成对应于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a和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的数量和位置。例如,所述垫片300a沿圆周方向分别隔开120度而设置成三个。
另外,所述垫片300a可以设置成环形状。详细而言,所述垫片300a形成有与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a和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对应的垫片贯通口 302a。即,所述垫片300a可以设置成围绕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a和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的形状。
所述吐出盖191a、所述垫片300a和所述框架110以所述凸缘紧固孔 1911a、所述垫片贯通口302a和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从轴向上方到下方依次配置的方式层叠。并且,当紧固构件贯通所述凸缘紧固孔1911a、所述垫片贯通口302a和所述吐出紧固孔1100时,所述吐出盖191a、所述垫片300a 和所述框架110可以相结合。
所述流路引导件200a包括:第一引导部210a,其沿轴向延伸;以及第二引导部220a,从所述第一引导部210a向径向内侧延伸。换言之,所述第一引导部210a沿着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延伸,所述第二引导部220a从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凸出而形成。
如图7所示,所述流路引导件200a配置在所述框架凸缘112的轴向上方。尤其,所述流路引导件200a起到沿着所述盖凸缘部1910a和所述框架凸缘 112的表面形成制冷剂流动的流路的作用。
下面详细描述所述流路引导件。为了便于说明,使用了如图4和图5所描述的相同的附图标记,但是图6和图7所示的流路引导件也同样适用。
图8和图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流路引导件的图。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流路引导件200由所述第一引导部210和所述第二引导部220形成。
所述第一引导部210沿着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沿轴向延伸而形成。尤其,所述第一引导部210紧贴于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而配置。详细而言,所述第一引导部210设置成两端开放并且沿轴向延伸的圆筒形状。
此时,所述第一引导部210的各个面定义为引导件外侧面2100、引导件内侧面2102、引导件前端面2104和引导件后端面2106。各个面可以彼此连接而形成。
所述引导件外侧面2100对应于紧贴于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的面。即,所述引导件外侧面2100可以设置成与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对应的直径。另外,所述引导件外侧面2100的面积可以理解为所述流路引导件200与所述壳体101接触的面积。
所述引导件内侧面2102对应于径向上与所述引导件外侧面2100相对的面。由此,所述引导件内侧面2102对应于沿着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暴露的面。
详细而言,所述引导件内侧面2102从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凸出规定距离而配置,所述规定距离是所述引导件内侧面2102和所述引导件外侧面2100 之间的距离。此时,所述引导件内侧面2102和所述引导件外侧面2100之间的距离对应于所述第一引导部210的厚度。
所述引导件前端面2104位于所述第一引导部210的轴向前方。另外,所述引导件后端面2106位于所述第一引导部210的轴向后方。即,所述引导件前端面2104和所述引导件后端面2106对应于轴向上相对的面。
此时,所述引导件前端面2104和所述引导件后端面2106之间的距离对应于所述第一引导部210的长度。所述第一引导部210设置成长度相较于厚度更长的形状。即,所述第一引导部210设置成相较于径向更沿轴向延伸的形状。
然而,这种所述第一引导部210的形状是为了紧贴而结合于所述壳体 101,因此并不限于此。尤其,所述第一引导部210的长度越长,则与所述壳体101的接触面积越大,从而能够更好地结合。另外,所述第一引导部210 的厚度越小,则从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凸出的距离越短,从而能够防止与其他结构之间的干涉。
所述第二引导部220从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向径向内侧延伸而形成。尤其,所述第二引导部220从所述第一引导部210的开放的一端向径向内侧延伸。
例如,所述第二引导部220可以从所述引导件后端面2106向径向内侧延伸。另外,所述第二引导部220形成引导件贯通孔230。
此时,所述第二引导部220的各个面定义为引导件后表面2200、引导件前表面2202、引导件外侧端面2204和引导件内侧端面2206。各个面可以彼此连接而形成。
所述引导件后表面2200对应于从所述引导件外侧面2100弯折并向径向内侧延伸而形成的面。另外,所述引导件后表面2200对应于从所述引导件后端面2106延伸而形成的面。此时,所述引导件后端面2106可以理解为所述引导件后表面2200的一部分。
所述引导件前表面2202对应于轴向上与所述引导件后表面2200相对的面。详细而言,所述引导件前表面2202配置在所述引导件后表面2200的轴向前方。
另外,所述引导件前表面2202还可以理解为从所述引导件内侧面2102 延伸的面。此时,所述引导件后表面2100和所述引导件前表面2102之间的距离对应于所述第二引导部220的厚度。
所述引导件外侧端面2204对应于紧贴于所述壳体101的面。另外,所述引导件外侧端面2204可以理解为所述引导件外侧面2100的一部分。
所述引导件内侧端面2206对应于径向上与所述引导件外侧端面2204相对的面。详细而言,所述引导件内侧端面2206对应于向径向内侧延伸的面。
另外,所述引导件内侧端面2206可以理解为所述贯通孔230的边缘。即,所述引导件内侧端面2206可以沿圆周方向延伸而形成所述引导件贯通孔 230。
另外,所述引导件内侧端面2206可以以带有弧度的方式形成。尤其,所述引导件内侧端面2206可以设置成防止沿着由所述流路引导件200形成的流路流动的制冷剂的涡流的形状。即,所述引导件内侧端面2206可以根据设计设置成各种形状。
此时,所述引导件外侧端面2204和所述引导件内侧端面2206之间的距离对应于所述第二引导部220的长度。
由此,所述流路引导件200可以形成沿轴向延伸且向径向内侧延伸或凸出的端面。另外,所述流路引导件200的前方由所述引导件前端面2104呈开口,所述流路引导件200的后方由所述引导件贯通孔2200呈开口。
下面参照图5详细描述第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流路引导件。所述流路引导件200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二引导部220配置在所述盖凸缘部1910的上侧。
详细而言,所述流路引导件200可以设置成在所述引导件后表面2200 和所述盖凸缘部1910之间形成预定流路。此时,所述流路的宽度较窄地形成。例如,所述流路的宽度可以形成为小于所述第一引导部210或所述第二引导部220的厚度。
如上所述,制冷剂通过所述流路而流速增加且对流传热量增加。由此,所述盖凸缘部1910可以有效地散热。由此,可以减少传递到与所述盖凸缘部 1910接触的所述框架凸缘112的热量。
尤其,从所述盖凸缘部1910传递到壳体制冷剂的热量可以被所述第二引导部220吸收。由此,可以更有效地发生从所述盖凸缘部1910到所述壳体制冷剂的散热。这种流路引导件的吸热将在后面详细描述。
另外,所述流路引导件200可以起到止动件的作用。详细而言,所述压缩机本体的移动距离可以被限制为所述流路引导件200与所述盖凸缘部1910 隔开的距离。例如,当所述线性压缩机10移动时,压缩机本体可能会因外部的冲击而晃动。此时,所述盖凸缘部1910接触于所述流路引导件200,从而可以不再振动。
尤其,所述流路引导件200与所述盖凸缘部1910之间隔开的距离对应于与流路的宽度对应的较窄的距离。因此,所述压缩机本体的移动距离被有效地限制,从而能够防止损坏等。
所述第二引导部220可以延伸到与所述盖凸缘部1910连接的所述腔室部 1913的下侧面。由此,所述引导件内侧端面2206可以与所述腔室部1913的外侧面隔开预定间隔。
此时,由于隔开距离设置得较窄,从而能够获得前面描述的对流传热协同效果。例如,所述隔开距离可以形成为小于所述第一引导部210或所述第二引导部220的厚度。
所述引导件贯通孔230可以设置成与所述腔室部1913的外侧面对应的形状。即,所述第二引导部220可以以与所述腔室部1913的外侧面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沿径向延伸。由此,所述第二引导部220可以配置成覆盖(cover) 相较于所述腔室部1913更向径向外侧延伸而形成的所述盖凸缘部1910的上方。
所述引导件前端面2104可以配置在所述凸缘凸出部1913的轴向后方。详细而言,所述引导件前端面2104可以配置在从所述凸缘凸出部1913向径向外侧凸出最多的部分的轴向后方。这是为了避免与所述凸缘凸出部1913 之间的干涉。
另外,当省略所述凸缘凸出部1913而设置所述吐出盖191时,所述引导件前端面2104的位置不受限制。即,所述第一引导部210的长度不受限制。例如,所述引导件前端面2204位于所述腔室部1913的外侧就足够。
简而言之,所述第一引导部210紧贴于对应于所述腔室部1913的外侧的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而设置。另外,所述第二引导部220配置成覆盖所述盖凸缘部1910的前方。由此,所述第二引导部220增加制冷剂的流速并吸收制冷剂的热量,并且所述第一引导部210通过所述壳体101释放热量。
下面参照图7详细描述第二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流路引导件。所述流路引导件200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二引导部220配置在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 的上侧。
例如,所述第二引导部220配置在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的上侧,使得所述引导件后表面2200与所述盖凸缘部1910a沿径向配置在同一直线上。尤其,所述第二引导部220配置在所述框架散热面1120b的上侧。
详细而言,所述流路引导件200可以设置成在所述引导件后表面2200 和所述框架散热面1120b之间形成预定流路。此时,所述流路的宽度较窄地形成。例如,所述流路的宽度可以形成为小于所述第一引导部210或所述第二引导部220的厚度。
如上所述,制冷剂通过所述流路而流速增加且对流传热量增加。由此,所述框架散热面1120b可以有效地散热。此时,由于热量直接从所述框架110 有效地释放,因此可以获得更大的效果。
尤其,从所述框架散热面1120b传递到壳体制冷剂的热量可以被所述第二引导部220吸收。由此,可以更有效地产生所述框架散热面1120b的散热。
即,当使所述盖凸缘部1910a最小化时,可以使所述框架散热面1120b 最大化,从而使由所述吐出盖191a传导的热量最小化。此外,使所述框架散热面1120b利用所述流路引导件200通过对流而释放的热量最大化。其结果,可以使传递到所述活塞130的热量最小化,从而使压缩效率最大化。
另外,所述流路引导件200可以起到止动件的作用。详细而言,所述框架110的移动距离可以被限制为所述流路引导件200与所述框架凸缘112之间隔开的距离。例如,当所述线性压缩机10移动时,压缩机本体可能会因外部的冲击等而晃动。此时,所述框架110接触于所述流路引导件200,从而可以不再振动。
另外,所述第二引导部220可以与所述盖凸缘部1910a的外侧面相邻地延伸。由此,所述引导件内侧端面2206可以与所述盖凸缘部1910a的外侧面隔开预定间隔。
此时,由于隔开距离设置得较窄,从而能够获得前面描述的对流传热协同效果。例如,所述隔开距离可以形成为小于所述第一引导部210或所述第二引导部220的厚度。
所述引导件贯通孔230可以设置成与所述盖凸缘部1910a的外侧面对应的形状。即,所述第二引导部220可以以与所述盖凸缘部1910a的外侧面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沿径向延伸。由此,所述第二引导部220可以配置成覆盖位于所述盖凸缘部1910a的径向外侧的所述框架散热面1120b的上方。
即,所述第二引导部220可以沿着所述框架散热面1120b延伸。
简而言之,所述第一引导部210紧贴于相当于所述盖凸缘部1913a和所述腔室部1915a的外侧的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而设置。另外,所述第二引导部220配置成覆盖所述框架散热面1120b的前方。由此,所述第二引导部 220增加制冷剂的流速并吸收制冷剂的热量,并且所述第一引导部210通过所述壳体101释放热量。
另外,在这种结构中,所述框架结合面1120a对应于与所述吐出盖191a 接触的面,所述框架散热面1120b对应于与所述流路引导件200接触的面。尤其,所述框架结合面1120a与所述吐出盖191a紧贴而结合,并且所述框架散热面1120b与所述流路引导件200隔开配置。
此时,所述框架散热面1120b和所述流路引导件200之间形成流路,所述壳体制冷剂在所述流路中流动。另外,所述第二引导部220和所述吐出盖 191a的径向外侧面之间形成流路,该流路与所述框架散热面1120b和所述流路引导件200之间形成的流路连通。
由此,所述引导件贯通孔230的形状、所述第一引导部210的长度和所述第二引导部220的长度等可以根据所述流路引导件的配置而改变。然而,这仅仅是示例性的,所述流路引导件的形状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所述流路引导件200起到吸收壳体制冷剂的热量的作用。尤其,所述第二引导部220起到从所述壳体制冷剂吸收热量的作用。并且,所述第一引导部210起到接收所述第二引导件220所传递的热量并将该热量释放到所述壳体100的作用。
由此,所述第二引导部210可以设置成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制冷剂的热量。下面描述用于有效的吸热的流路引导件200的各种实施例。
图10A至图10C是以各种实施例示出图9的A部分的图。
参照图9,所述引导件后表面2200可以形成有凹凸结构。详细而言,所述引导件后表面2200形成有向轴向后方凸出的多个凸出部2201。此时,所述多个凸出部2201可以理解为用于更有效的热交换的换热片。
尤其,所述多个凸出部2201可以增加所述引导件后表面220的表面积。由此,与通过所述引导件后表面220的壳体制冷剂的热交换面积增加,并且可以增加交换的热量。
下面描述所述多个凸出部2201的各种形状。此时,通过将“a”或“b”添加到附图标记来区分各个实施例。另外,这种凸出部的形状仅仅是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图10A是示出图9所示的流路引导件200的所述引导件后表面2200的一部分的图。如图10A所示,多个凸出部2201可以沿圆周方向延伸并且在径向上隔开而形成。因此,一个凸出部2201可以形成为圆形形状。
图10B是将图9所示的流路引导件200的所述引导件后表面2200的一部分变形为另一种形状而示出的图。如图10B所示,多个凸出部2201a可以在圆周方向和径向上分别隔开而形成。因此,一个凸出部2201a可以形成为销形状。
图10C是将图9所示的流路引导件200的所述引导件后表面2200的一部分变形为又一种形状而示出的图。如图10C所示,多个凸出部2201b可以沿径向延伸并且在圆周方向上隔开而形成。因此,一个凸出部2201b可以形成为沿径向延伸的长条形状。
另外,所述流路引导件200可以由传热系数高的材料形成。尤其,所述流路引导件200由传热系数比所述框架110和所述吐出盖191高的材料形成。例如,所述流路引导件200可以由多孔结构形成的多孔(porus)材料形成。
由此,能够更容易地吸收所述壳体制冷剂的热量。另外,可以对所述流路引导件200的表面进行散热涂层处理,以能够更有效地吸收热量。
利用上述各种结构,所述流路引导件200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壳体制冷剂的热量。另外,以上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所述流路引导件200可以以各种材料和形状等设置。
如上所述,所述流路引导件200紧贴于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而设置。然而,根据这种配置,所述流路引导件200可能会在线性压缩机10的驱动过程中在所述壳体101的内部移动或旋转。
因此,所述流路引导件200可以设置有用于固定到所述壳体101的结构。下面描述设置成能够固定到所述壳体101的流路引导件200的各种实施例。
图11至图1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线性压缩机的流路引导件的图。
如图11所示,所述流路引导件200设置有向径向外侧凸出的固定凸出部 2203。详细而言,所述固定凸出部2203可以沿着所述引导件后表面2200向径向外侧延伸而形成。或者,可以由所述引导件外侧端部2204向径向外侧凸出而形成所述固定凸出部2203。
尤其,所述固定凸出部2203相较于所述引导件外侧面2100向径向外侧凸出而形成。即,所述固定凸出部2203可以相较于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向径向外侧凸出而形成。
由此,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可以形成有固定***槽(未图示),所述固定凸出部2203***到所述固定***槽中。因此,所述流路引导件200可以设置成所述固定凸出部2203***到所述固定***槽(未图示)中。此时,具有可以准确设置所述流路引导件200的位置的优点。
另外,所述固定凸出部2203的延伸的端部可以形成尖端部。另外,所述固定凸出部2203由弹性材料形成,从而可以紧贴于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
如图12所示,所述流路引导件200设置有切割部240。所述切割部240 形成于所述流路引导件200的一侧。
详细而言,由于所述切割部240,所述第一引导部210的侧面不能构成闭曲面。由此,所述第一引导部210形成有第一切割面2400。所述第一切割面2400设置成与所述第一引导部210的端面对应的形状。
所述第一切割面2400形成为一对,一对第一切割面2400在圆周方向上隔开配置。即,所述第一引导部210设置成外侧面在圆周方向上以预定角度被切割的圆筒形状。
另一方面,由于所述切割部240,所述第二引导部220仅在所述第一引导部210的至少一部分上延伸形成。因此,所述第一引导部210可以形成所述引导件贯通孔230的至少一部分。即,由于所述切割部240,所述引导件贯通孔230的一侧呈开口而形成。
所述第二引导部220形成有第二切割面2402。所述第二切割面2402设置成与所述第二引导部220的端面对应的形状。另外,所述第二切割面2402 形成为一对,一对第二切割面2402在圆周方向上隔开配置。
此时,所述第二切割面2402可以以比所述第一切割面2400更大的角度隔开配置。即,所述第二引导部220可以以比所述第一引导部210更大的角度切割而形成。
这种切割部240对应于当所述流路引导件2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时比较容易变形的结构。
详细而言,通过施加外力以使所述第一切割面2400彼此接近,从而所述流路引导件200可以***到所述壳体101的内部。并且,当外力被移除时,由于所述第一切割面2400想要远离到原来的距离的弹力,所述流路引导件 200可以被固定到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
此时,所述引导件外侧面2100可以设置成比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更大的直径。由此,所述流路引导件200可以更牢固地固定于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
如图13所示,所述流路引导件200设置有凹陷部250。所述凹陷部250 形成于所述流路引导件200的一侧。
所述凹陷部250对应于向径向内侧凹陷而形成的部分。尤其,所述凹陷部250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引导部210的一部分。另外,在形成所述凹陷部 250的部分可以不形成所述第二引导部220。
如所述切割部240一样,所述凹陷部250对应于当所述流路引导件200 设置于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时比较容易变形的结构。
详细而言,通过施加外力以使所述凹陷部250向径向内侧移动,从而所述流路引导件200可以***到所述壳体101的内部。并且,当外力被移除时,由于所述凹陷部250想要返回到原来的位置的弹力,所述流路引导件200可以被固定到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
此时,所述引导件外侧面2100可以设置成比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更大的直径。由此,所述流路引导件200可以更牢固地固定于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
另外,这种切割部240和凹陷部250可以为了避免与所述壳体101的内部结构之间的干涉而形成。即,所述流路引导件200可以设置成各种形状。

Claims (10)

1.一种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1),形成内部空间;
压缩机本体,配置于所述内部空间;以及
流路引导件(200),配置于所述壳体(101)和所述压缩机本体之间,
所述流路引导件(200)包括:
第一引导部(210),沿着所述壳体(101)的内侧面沿轴向延伸;以及
第二引导部(220),从所述第一引导部(210)朝向所述压缩机本体沿径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本体包括:
框架(110),缸筒(120)容纳在所述框架(110)中;以及
吐出盖(191a),所述吐出盖(191a)结合于所述框架(110),
所述第一引导部(210)位于所述吐出盖(191a)的径向外侧,
所述第二引导部(220)位于所述框架(110)的轴向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吐出盖(191a)包括:
盖凸缘部(1910a),其与所述框架(110)的吐出框架面(1120)结合;以及
腔室部(1915a),从所述盖凸缘部(1910a)向轴向前方延伸,
所述第一引导部(210)配置在所述腔室部(1915a)或所述盖凸缘部(1910a)的径向外侧,
所述第二引导部(220)配置在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的轴向前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引导部(220)包括位于轴向后方的引导件后表面(2200),
所述引导件后表面(2200)与所述盖凸缘部(1910a)沿径向配置在同一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件后表面(2200)和所述吐出框架面(1120)之间形成流路,容纳在所述壳体(101)内部的壳体制冷剂在所述流路中流动,
所述流路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引导部(210)的径向厚度或所述第二引导部(220)的轴向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件后表面(2200)形成有向轴向后方凸出的多个凸出部(220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引导部(220)包括朝向所述盖凸缘部(1910a)延伸的引导件内侧端面(2206),
所述引导件内侧端面(2206)和所述盖凸缘部(1910a)隔开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引导部(210)的径向厚度或所述第二引导部(220)的轴向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件内侧端面(2206)沿圆周方向延伸而形成引导件贯通孔(230),
所述引导件贯通孔(230)形成为与所述盖凸缘部(1910a)的径向外侧面对应的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引导部(220)包括:
引导件内侧端面(2206),朝向所述腔室部(1915a)延伸;以及
引导件后表面(2200),与所述引导件内侧端面(2206)连接,并且位于所述盖凸缘部(1910a)的轴向前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性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件内侧端面(2206)沿圆周方向延伸而形成引导件贯通孔(230),
所述引导件贯通孔(230)形成为与所述腔室部(1915a)的径向外侧面对应的形状。
CN201921002334.7U 2018-06-29 2019-06-28 线性压缩机 Active CN21029007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75732 2018-06-29
KR1020180075732A KR102056322B1 (ko) 2018-06-29 2018-06-29 리니어 압축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90075U true CN210290075U (zh) 2020-04-10

Family

ID=67137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02334.7U Active CN210290075U (zh) 2018-06-29 2019-06-28 线性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55577B2 (zh)
EP (1) EP3587812B1 (zh)
KR (1) KR102056322B1 (zh)
CN (1) CN21029007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92629A (ko) 2020-01-16 2021-07-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KR102432495B1 (ko) * 2021-01-08 2022-08-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2554258B1 (ko) * 2021-12-06 2023-07-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2616355B1 (ko) * 2021-12-20 2023-12-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0871A (en) * 1987-03-10 1988-06-14 Mechanical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Stabilizing means for free piston-type linear resonant reciprocating machines
KR100529933B1 (ko) * 2004-01-06 2005-11-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US7213405B2 (en) * 2005-05-10 2007-05-08 Hussmann Corporation Two-stage linear compressor
JP5073989B2 (ja) * 2005-11-14 2012-11-14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リニア圧縮機
DE102006059762A1 (de) * 2005-12-23 2007-07-05 Lg Electronics Inc. Kolbenkompressor
KR100714578B1 (ko) * 2006-01-16 2007-05-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용 냉매토출구조
KR101681588B1 (ko) * 2010-07-09 2016-12-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왕복동식 압축기
KR101667720B1 (ko) * 2010-07-23 2016-10-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밀폐형 압축기
KR101767063B1 (ko) * 2010-12-29 2017-08-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밀폐형 압축기
KR101386486B1 (ko) * 2012-10-12 2014-04-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왕복동식 압축기
KR102228854B1 (ko) * 2013-12-27 2021-03-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왕복동식 압축기
KR102206177B1 (ko) * 2014-07-01 2021-01-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압축기 및 압축기의 조립 방법
KR102238331B1 (ko) * 2014-08-25 2021-04-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리니어 압축기의 제어장치 및 제어방법
KR102339162B1 (ko) * 2015-07-01 2021-1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압축기
KR101809347B1 (ko) 2016-01-19 2017-12-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2238345B1 (ko) * 2016-05-03 2021-04-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2238347B1 (ko) 2016-05-03 2021-04-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KR20180040791A (ko) 2016-10-13 2018-04-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EP3521617B1 (en) * 2018-02-01 2021-03-24 Lg Electronics Inc. Linear compress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87812A1 (en) 2020-01-01
EP3587812B1 (en) 2020-12-23
US20200003201A1 (en) 2020-01-02
US11255577B2 (en) 2022-02-22
KR102056322B1 (ko) 2019-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90075U (zh) 线性压缩机
KR102357601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2060175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
CN110360079B (zh) 线性压缩机
KR102156576B1 (ko) 왕복동식 압축기
KR102280431B1 (ko) 압축기
CN210715006U (zh) 线性压缩机
KR102034301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2634997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
CN110195693B (zh) 线性压缩机
CN213235383U (zh) 线性压缩机
KR101981103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1978964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
EP3587814B1 (en) Linear compressor
CN112412740B (zh) 线性压缩机
KR102231177B1 (ko) 압축기
KR102432495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2225052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
CN215521187U (zh) 线性压缩机
KR101990061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
CN115434889A (zh) 压缩机
CN115342042A (zh) 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