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54861U - 车辆及其前接梁和车架 - Google Patents

车辆及其前接梁和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54861U
CN209454861U CN201920088789.9U CN201920088789U CN209454861U CN 209454861 U CN209454861 U CN 209454861U CN 201920088789 U CN201920088789 U CN 201920088789U CN 209454861 U CN209454861 U CN 209454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structure
rear portion
vehicle
stringer
conne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8878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干奇银
巩锡欣
陈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8878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54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54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548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前接梁和车架,所述车辆的前接梁包括:梁后部,所述梁后部构造有纵梁安装结构;梁前部,所述梁前部构造有首横梁安装结构和冷却模块安装结构;变截面部,所述梁前部通过所述变截面部与所述梁后部相连,且所述梁前部相对于所述梁后部在所述车辆的横向上向外偏移。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前接梁,能够容纳更大体积的冷却模块,从而利于拓展大马力发动机,且生产成本和设计成本低。

Description

车辆及其前接梁和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前接梁、具有所述车辆的前接梁的车架和具有所述车架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产业的不断发展,如牵引车等车辆对大马力发动机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发动机的马力越大,则产生的热量越多,需要更大体积的冷却模块对其进行散热。
相关技术中诸如牵引车等车辆,其前接梁主要用于连接纵梁和首横梁,两个前接梁之间的距离通常在880mm-980mm之间,该距离形成的空间所能容纳的冷却模块仅能满足500马力及以下的发动机的散热量,如增加其它组合支架,一方面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会致使周边其它部件为避让该组合支架而重新设计,从而增加设计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前接梁,该车辆的前接梁能够容纳更大体积的冷却模块,从而利于拓展大马力发动机,且生产成本和设计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车辆的前接梁的车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车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的前接梁,所述车辆的前接梁包括:梁后部,所述梁后部构造有纵梁安装结构;梁前部,所述梁前部构造有首横梁安装结构和冷却模块安装结构;变截面部,所述梁前部通过所述变截面部与所述梁后部相连,且所述梁前部相对于所述梁后部在所述车辆的横向上向外偏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前接梁,能够容纳更大体积的冷却模块,从而利于拓展大马力发动机,且生产成本和设计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梁前部的内侧表面在所述车辆的横向上位于所述梁后部的内侧表面的外侧;所述梁前部的内侧表面在所述车辆的横向上位于所述梁后部的外侧表面的内侧、或外侧、或与所述梁后部的外侧表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梁前部的内侧表面与所述梁后部的内侧表面在所述车辆的横向上的距离不小于6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前接梁还构造有转向油罐支架安装结构、车身前悬置安装结构、前拖钩安装结构、前下防护支架安装结构、前下弯梁安装结构、前板簧安装结构、转向机支架安装结构和车身线束过孔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前拖钩安装结构位于所述梁前部;所述转向油罐支架安装结构、所述前下弯梁安装结构、所述前板簧安装结构和所述线束过孔位于所述梁后部;所述车身前悬置安装结构位于所述梁前部和所述梁后部;所述前下防护支架安装结构位于所述梁前部和所述变截面部;所述转向机支架安装结构位于所述变截面部和所述梁后部。
进一步地,所述首横梁安装结构和所述前拖钩安装结构位于所述梁前部的前部,所述前拖钩安装结构位于所述首横梁安装结构的前侧,所述冷却模块安装结构位于所述梁前部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油罐支架安装结构和所述纵梁安装结构位于所述梁后部的后部,所述转向油罐支架安装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纵梁安装结构的上侧,所述线束过孔位于所述转向油罐支架安装结构的前侧,所述前下弯梁安装结构和所述前板簧安装结构设于所述梁后部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线束过孔的下侧。
进一步地,所述车身前悬置安装结构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梁前部的顶部且另一部分位于所述梁后部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前下防护支架安装结构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梁前部的底部且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变截面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机支架安装结构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梁后部的前部且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变截面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前接梁为一体铸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架,所述车架包括: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间隔设置;尾横梁,所述尾横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纵梁的后端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纵梁的后端;第一前接梁和第二前接梁,所述第一前接梁和所述第二前接梁均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前接梁且两者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纵梁的前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前接连的梁后部的纵梁安装结构,所述第二纵梁的前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前接梁的梁后部的纵梁安装结构;首横梁,所述首横梁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前接梁的梁前部的首横梁安装结构,所述首横梁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前接梁的梁前部的首横梁安装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架,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的前接梁,利于拓展大马力发动机,且生产成本和设计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车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车架,具有马力大、生产成本和设计成本低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所述车辆为牵引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前接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前接梁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
前接梁10、第一前接梁11、第二前接梁12、冷却模块20、首横梁30、第一纵梁40、第二纵梁50、
梁后部100、纵梁安装结构110、转向油罐支架安装结构120、前下弯梁安装结构130、前板簧安装结构140、线束过孔150、
梁前部200、首横梁安装结构210、冷却模块安装结构220、前拖钩安装结构230、车身前悬置安装结构240、
变截面部300、前下防护支架安装结构310、转向机支架安装结构3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宽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首先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架,该车架应用于牵引车等车辆。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架包括第一纵梁40、第二纵梁50、尾横梁(图中未示出)、第一前接梁11、第二前接梁12和首横梁30。其中,第一前接梁11和第二前接梁12均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接梁10,前接梁10设置在不同位置,从而构成第一前接梁11和第二前接梁12。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前接梁1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接梁10包括梁后部100、梁前部200和变截面部300。
梁后部100构造有纵梁安装结构110。梁前部200构造有首横梁安装结构210和冷却模块安装结构220,梁前部200位于梁后部100的前侧。变截面部300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梁前部200和梁后部100之间,梁前部200通过变截面部300与梁后部100相连,且梁前部200相对于梁后部100在车辆的横向上向外偏移,这里可以理解地是,车辆的横向是指,车辆的宽度方向,即附图中的左右方向,而向外是指,朝向车辆的外部。
结合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架。
第一纵梁40和第二纵梁50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尾横梁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纵梁40的后端,且所述尾横梁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纵梁50的后端。第一前接梁11和第二前接梁12在左右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纵梁40的前端安装于第一前接梁11的梁后部100的纵梁安装结构110,第二纵梁50的前端安装于第二前接梁12的梁后部100的纵梁安装结构110。首横梁30的一端安装于第一前接梁11的梁前部200的首横梁安装结构210,首横梁30的另一端安装于第二前接梁12的梁前部200的首横梁安装结构210。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车辆的冷却模块20,通过第一前接梁11的梁前部200的冷却模块安装结构220和第二前接梁12的梁前部200的冷却模块安装结构220进行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架及前接梁10,通过在前接梁10上设置变截面部300,这样可以利用变截面部300连接梁前部200和梁后部100,且使梁前部200相对于梁后部100在车辆的横向上向外偏移。举例而言,位于左侧的第一前接梁11的梁前部200向左侧偏移,而位于右侧的第二前接梁12的梁前部200向右侧偏移,这样,在车辆的横向上,第一前接梁11的梁前部200与第二前接梁12的梁前部200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前接梁11的梁后部100和第二前接梁12的梁后部100之间的距离,即大于第一纵梁40和第二纵梁50之间的距离,由此,第一前接梁11的梁前部200与第二前接梁12的梁前部200之间可以容纳更大体积的冷却模块20,从而在原有车架宽度的基础上,拓展大马力发动机,且该种改进方式简单,无需增加其它额外的组合支架,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对底盘各***零部件影响较小,最大限度地保留现有平台资源,无需为匹配大马力车辆而开发新的设计平台,大幅降低了设计成本,减少了开发时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梁前部200的内侧表面在所述车辆的横向上位于梁后部100的内侧表面的外侧。梁前部200的内侧表面在所述车辆的横向上位于梁后部100的外侧表面的内侧、或外侧、或与梁后部100的外侧表面平齐。
举例而言,以第一前接梁11为例,在左右方向上,梁前部200的右侧表面位于梁后部100的右侧表面的左侧,梁前部200的右侧表面位于梁后部100的左侧表面的右侧、或左侧、或与梁后部100的左侧表面平齐。
以第二前接梁12为例,在左右方向上,梁前部200的左侧表面位于梁后部100的左侧表面的右侧,梁前部200的左侧表面位于梁后部100的右侧表面的左侧、或右侧、或与梁后部100的右侧表面平齐。
可选地,梁前部200的内侧表面与梁后部100的内侧表面在所述车辆的横向上的距离不小于60mm,即在左右方向上,第一前接梁11的梁前部200的右侧表面与梁后部100的右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60mm,且第二前接梁12的梁前部200的左侧表面与梁后部100的左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60mm。由此,在原有车架的基础上,第一前接梁11的梁前部200和第二前接梁12的梁前部200之间的距离可达到1100mm及以上,从而匹配550-700马力的发动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前接梁10还构造有以下结构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转向油罐支架安装结构120、车身前悬置安装结构240、前拖钩安装结构230、前下防护支架安装结构310、前下弯梁安装结构130、前板簧安装结构140、转向机支架安装结构320和线束过孔150。
其中,前拖钩安装结构230位于梁前部200。转向油罐支架安装结构120、前下弯梁安装结构130、前板簧安装结构140和线束过孔150位于梁后部100。车身前悬置安装结构240位于梁前部200和梁后部100。前下防护支架安装结构310安装结构位于梁前部200和变截面部300。转向机支架安装结构320位于变截面部300和梁后部100。
由此,前接梁10能够集成前悬架、转向油罐、车身前悬置、转向支座、前下防护支架和前拖车钩等的安装,简化了周边部件的连接方式,从而优化安装和维修难度。
下面参考图1和图2,以前接梁10同时构造有转向油罐支架安装结构120、车身前悬置安装结构240、前拖钩安装结构230、前下防护支架安装结构310、前下弯梁安装结构130、前板簧安装结构140、转向机支架安装结构320和线束过孔150为例,详细描述前接梁10的集成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首横梁安装结构210包括四个安装孔且轴向沿左右方向延伸,前拖钩安装结构230包括一个安装孔且轴向沿前后方向延伸,冷却模块安装结构220包括两个安装孔且轴向沿上下方向延伸。首横梁安装结构210和前拖钩安装结构230位于梁前部200的前部,前拖钩安装结构230位于首横梁安装结构210的前侧,冷却模块安装结构220位于梁前部200的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转向油罐支架安装结构120包括四个安装孔且轴向沿左右方向延伸,纵梁安装结构110包括两个安装孔且轴向沿左右方向延伸。转向油罐支架安装结构120和纵梁安装结构110位于梁后部100的后部,转向油罐支架安装结构12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纵梁安装结构110的上侧,例如,转向油罐支架安装结构120的三个安装孔位于纵梁安装结构110的上侧。线束过孔150位于转向油罐支架安装结构120的前侧,前下弯梁安装结构130和前板簧安装结构140设于梁后部100的底部且位于线束过孔150的下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车身前悬置安装结构240包括六个安装孔。车身前悬置安装结构240的一部分位于梁前部200的顶部且另一部分位于梁后部100的顶部。例如,车身前悬置安装结构240的四个安装孔位于梁前部200的顶部且位于冷却模块安装结构220的外侧,车身前悬置安装结构240的两个安装孔位于梁后部100的顶部且位于线束过孔150的上侧。其中,车身前悬置安装结构240的所述四个安装孔的轴向沿上下方向延伸,车身前悬置安装结构240的所述两个安装孔的轴向沿左右方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前下防护支架安装结构310包括四个安装孔且轴向沿左右方向延伸,前下防护支架安装结构310的一部分位于梁前部200的底部且另一部分位于变截面部300的底部,例如,前下防护支架安装结构310的三个安装孔位于梁前部200的底部且位于首横梁安装结构210的后侧,前下防护支架安装结构310的一个安装孔位于变截面部300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转向机支架安装结构320包括六个安装孔且轴向沿左右方向延伸,转向机支架安装结构320的一部分位于梁后部100的前部且另一部分位于变截面部300,例如,转向机支架安装结构320的四个安装孔位于梁后部100的前部,转向机支架安装结构320的两个安装孔位于变截面部300且位于前下防护支架安装结构310的所述一个安装孔的上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前接梁10为一体铸件,例如一体铸钢件。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该车辆可以为牵引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架,具有马力大、生产成本和设计成本低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具体实施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车辆的前接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梁后部,所述梁后部构造有纵梁安装结构;
梁前部,所述梁前部构造有首横梁安装结构和冷却模块安装结构;
变截面部,所述梁前部通过所述变截面部与所述梁后部相连,且所述梁前部相对于所述梁后部在所述车辆的横向上向外偏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前部的内侧表面在所述车辆的横向上位于所述梁后部的内侧表面的外侧;
所述梁前部的内侧表面在所述车辆的横向上位于所述梁后部的外侧表面的内侧、或外侧、或与所述梁后部的外侧表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前部的内侧表面与所述梁后部的内侧表面在所述车辆的横向上的距离不小于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接梁还构造有转向油罐支架安装结构、车身前悬置安装结构、前拖钩安装结构、前下防护支架安装结构、前下弯梁安装结构、前板簧安装结构、转向机支架安装结构和车身线束过孔中的至少一个,其中,
所述前拖钩安装结构位于所述梁前部;
所述转向油罐支架安装结构、所述前下弯梁安装结构、所述前板簧安装结构和所述线束过孔位于所述梁后部;
所述车身前悬置安装结构位于所述梁前部和所述梁后部;
所述前下防护支架安装结构位于所述梁前部和所述变截面部;
所述转向机支架安装结构位于所述变截面部和所述梁后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前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首横梁安装结构和所述前拖钩安装结构位于所述梁前部的前部,所述前拖钩安装结构位于所述首横梁安装结构的前侧,所述冷却模块安装结构位于所述梁前部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前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油罐支架安装结构和所述纵梁安装结构位于所述梁后部的后部,所述转向油罐支架安装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纵梁安装结构的上侧,所述线束过孔位于所述转向油罐支架安装结构的前侧,所述前下弯梁安装结构和所述前板簧安装结构设于所述梁后部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线束过孔的下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前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前悬置安装结构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梁前部的顶部且另一部分位于所述梁后部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前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下防护支架安装结构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梁前部的底部且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变截面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前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支架安装结构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梁后部的前部且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变截面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前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接梁为一体铸件。
11.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间隔设置;
尾横梁,所述尾横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纵梁的后端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纵梁的后端;
第一前接梁和第二前接梁,所述第一前接梁和所述第二前接梁均为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前接梁且两者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纵梁的前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前接连的梁后部的纵梁安装结构,所述第二纵梁的前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前接梁的梁后部的纵梁安装结构;
首横梁,所述首横梁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前接梁的梁前部的首横梁安装结构,所述首横梁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前接梁的梁前部的首横梁安装结构。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为牵引车。
CN201920088789.9U 2019-01-18 2019-01-18 车辆及其前接梁和车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54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8789.9U CN209454861U (zh) 2019-01-18 2019-01-18 车辆及其前接梁和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8789.9U CN209454861U (zh) 2019-01-18 2019-01-18 车辆及其前接梁和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54861U true CN209454861U (zh) 2019-10-01

Family

ID=68044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8878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54861U (zh) 2019-01-18 2019-01-18 车辆及其前接梁和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5486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0168A (zh) * 2020-03-31 2021-10-01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卡车集成式前端附件
CN113879402A (zh) * 2021-10-26 2022-01-04 湖北文理学院 一体化式前伸梁及重型汽车
CN114104112A (zh) * 2021-12-07 2022-03-01 东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前接梁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0168A (zh) * 2020-03-31 2021-10-01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卡车集成式前端附件
CN113460168B (zh) * 2020-03-31 2022-09-27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卡车集成式前端附件
CN113879402A (zh) * 2021-10-26 2022-01-04 湖北文理学院 一体化式前伸梁及重型汽车
CN113879402B (zh) * 2021-10-26 2024-05-10 湖北文理学院 一体化式前伸梁及重型汽车
CN114104112A (zh) * 2021-12-07 2022-03-01 东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前接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54861U (zh) 车辆及其前接梁和车架
CN210191603U (zh) 一种自卸车车架前端铸造加长梁
JP6268280B2 (ja) 車両
CN103687779A (zh) 用于驱动装置的、包含集成支架的轴支座
JP2003261062A (ja) 自動車の支持構造体
US7651133B2 (en) Frame extender
CN102556167A (zh) 用于机动车的副车架
US20160090125A1 (en) Vehicle subframe
CN101588955A (zh) 特别用于重型车辆的底盘车架
CN208198581U (zh) 后副车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DE102016008645A1 (de) Lenkungshalterungselement
US9409471B2 (en) Vehicle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 drive assembly
CN209600375U (zh) 一种前大灯安装支架总成结构
CN103889792B (zh) 用于固定汽车擦拭器装置的单元
CN110194218A (zh) 机舱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US12024233B2 (en) Structural component
CN203651899U (zh) 一种车架前端安装支架
CN114348118B (zh) 模块化车身及模块化车身制造方法
CN209305663U (zh) 一种集成前伸支架
US6076625A (en) Engine cradle structure and attachment
CN104890733B (zh) 一种客车副车架和车身前纵梁的连接结构
US10421494B2 (en) Deflector rail for frame rail
CN106573650A (zh) 机动车辆结构的前部部分
CN105015330B (zh) 一种变速箱侧悬置结构
CN209454842U (zh) 用于车辆的车架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