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59323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59323U
CN203859323U CN201420289307.3U CN201420289307U CN203859323U CN 203859323 U CN203859323 U CN 203859323U CN 201420289307 U CN201420289307 U CN 201420289307U CN 203859323 U CN203859323 U CN 203859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 connection
metal sheet
connection leg
electric connector
shield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893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学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8930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59323U/zh
Priority to TW103213710U priority patent/TWM496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59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59323U/zh
Priority to KR1020167036453A priority patent/KR101899232B1/ko
Priority to US15/309,742 priority patent/US10020619B2/en
Priority to JP2016567655A priority patent/JP6425739B2/ja
Priority to PCT/IB2015/001227 priority patent/WO2015181630A2/zh
Priority to JP2018160953A priority patent/JP6685613B2/ja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包括一本体部以及由该本体部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部;多个导电端子,分为一组第一导电端子和一组第二导电端子,每个导电端子包括一对接部和一焊接部,其中第一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外露于该第一表面,第二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外露于该第二表面上;一外屏蔽壳体,该外屏蔽壳体包围该舌板部并形成一对接腔,该外屏蔽壳体上延伸出至少一接地焊脚;以及一接地金属片,其包括一板体和由该板体延伸出的至少一接地焊脚,该板体埋设在该舌板部内并间隔开这两组导电端子的对接部,该接地金属片的接地焊脚与该外屏蔽壳体的接地焊脚贴接地排列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接地金属片可靠接地而又不需要在电路板上额外设置接地焊盘。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使接地金属片可靠接地而又不需要在电路板上额外设置接地焊盘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1320378153.0揭露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的第一端子组、屏蔽件及设置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舌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端子组暴露于所述第一表面,屏蔽件设置于舌板且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设有朝向所述屏蔽件凸设并接触该屏蔽件的接触部。
这种电连接器的屏蔽件是通过与接地端子的朝向屏蔽件折弯形成的尖拱形接触部发生接触和屏蔽件后方的焊接脚来接地。但是这种尖拱形的接触部因为缺乏弹性,不但不易提供稳固的接触而接地效果效差,并且接地端子也容易在组装时因为些微的偏移或变形就导致尖拱形接触部无法与屏蔽件保持接触,这种通过尖拱形接触部来接地的方式不够可靠。而通过屏蔽件的焊接脚来接地则需要在电路板上专门为焊接脚设置焊盘来提供接地,将会增加电路板的焊盘数量及接地线路的复杂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电连接器,可以使接地金属片可靠接地而又不需要在电路板上额外设置接地焊盘。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包括一种电连接器,其能够对应装设到一电路板上;其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包括一本体部以及由该本体部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部,该舌板部具有上下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
多个导电端子,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这些导电端子分为一组第一导电端子和一组第二导电端子,每个导电端子包括一对接部和一焊接部,其中第一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外露于该第一表面,第二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外露于该第二表面;
一外屏蔽壳体,该外屏蔽壳体包围该舌板部并形成一对接腔,该外屏蔽壳体上延伸出至少一接地焊脚;以及
一接地金属片,其包括一板体和由该板体延伸出的至少一接地焊脚,该板体埋设在该舌板部内并间隔开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该接地金属片的接地焊脚与该外屏蔽壳体的接地焊脚贴接地排列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外屏蔽壳体的两侧各向下延伸出一个所述的接地焊脚;该接地金属片由该板体的两侧也各延伸出一个所述的接地焊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外屏蔽壳体在该接地焊脚的上方开设有两收容槽,该接地金属片的接地焊脚是对应穿设于该收容槽再从外侧与该外屏蔽壳体的接地焊脚贴接地向下伸出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收容槽是向后开口的,该接地金属片的接地焊脚是从后往前地水平插置固定到该收容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接地金属片的接地焊脚与该外屏蔽壳体的接地焊脚都是穿孔焊接式的,并且能够对应焊接到该电路板的同一接地焊孔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外屏蔽壳体的接地焊脚和/或该接地金属片的接地焊脚上设有一抓锡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接地金属片还包括由该板体的后缘向后延伸出的一连接部、横向延伸地并与该连接部相连的一横梁,该横梁埋设在该绝缘本体的本体部并从该本体部的两侧向外伸出,所述的接地金属片的两接地焊脚是分别由该横梁的两端向下弯折延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以及接地金属片是分别埋设在一第一绝缘件、一第二绝缘件以及一第三绝缘件中;其中该第一绝缘件设置在该第三绝缘件上,该第一绝缘件与该第二绝缘件将该第三绝缘件夹持在其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绝缘件上设有所述的舌板部,该舌板部的第一表面形成有一组第一端子收容槽,该舌板部的第二表面形成有一组第二端子收容槽;其中第一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对应收容到第一端子收容槽内,第二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对应收容到第二端子收容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绝缘件的后部设置有用于对应收容第二导电端子的多个端子收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通过将接地金属片的接地焊脚与外屏蔽壳体的接地焊脚贴接地排列在一起,从而可以共用电路板上为外屏蔽壳体的接地焊脚设置的接地焊盘。该接地金属片的这种接地焊脚结构无需在电路板上额外设置接地焊盘,并且也可以获得可靠的接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与电路板的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前视图。
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是将图1中的电路板分离的视图。
图5是将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外屏蔽壳体分离的视图。
图6是将图5所示电连接器的内屏蔽壳体分离的视图。
图7是将图6中的第一模组、第二模组和第三模组分离的视图。
图8是将图7中的导电端子、接地金属片和绝缘本体分离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实用新型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元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参见图1至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一个较佳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4,该电连接器10是一个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电连接插座10,该电连接器10可沉入地装设到一电路板20上。该电路板20的前方设有一缺口209。该电路板20在后方设有相互横向错位并前后排列的一组第一焊盘201和一组第二焊盘202。该电路板20还设有两个前接地焊盘205和两个后接地焊盘207。其中,第一焊盘201、第二焊盘202为表面贴装式,接地焊盘205、207为贯穿式。该电连接器10大致包括:绝缘本体1、装设在该绝缘本体1上的多个导电端子2、套设固定在该绝缘本体1外周的一外屏蔽壳体3、固定在该外屏蔽壳体3与该绝缘本体1之间的一内屏蔽壳体4以及埋设在该绝缘本体1的一接地金属片5。该外屏蔽壳体3包围形成一个呈180度对称设置的对接腔109。该电连接器10是沉入地收容在该电路板20的缺口209处。这些导电端子2能够以表面贴装的形式焊接到该电路板20的两组焊盘201、202上。该外屏蔽壳体3具有多个接地焊脚35、37,这些接地焊脚35、37可以对应焊接到该电路板20的接地焊盘205、207上。
参见图5至图8,该绝缘本体1包括一本体部14以及由该本体部14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部16。其中该本体部14较为宽大而舌板部16较为窄长。该绝缘本体1具体是由一第一绝缘件11、一第二绝缘件12以及第三绝缘件13组合而成。
该第一绝缘件11主要包括呈长方体的一基部111、分别设置在该基部111的两相对侧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两个固定部112、设置在该基部111的顶侧的两个避让槽113以及设置在该基部111上的两个固定槽(图未示)。具体地,每个固定部112为竖直延伸的一凸轨。
该第二绝缘件12主要包括呈长方体的一基部121、分别设置在该基部121的两相对侧的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两个固定部122、设置在该基部121的底侧的两个避让槽(图未示)以及设置在该基部121上的两个固定槽124。具体地,每个固定部122为竖直延伸的一凸轨。
该第三绝缘件13主要包括一主体部15和由该主体部15的前侧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部16。该主体部15大致包括相对的两个延伸侧部152以及横向地连接在这两个延伸侧部152之间的一加强肋155。该主体部15形成有上下贯通的一收容空间153。该第一绝缘件11和第二绝缘件12分别固定在该收容空间153的下部和上部并相互顶抵。该舌板部16是由这两个延伸侧部152的前端进一步向前延伸出。两个延伸侧部152下部的两相对内侧分别各设有一第一安装部。两个延伸侧部152上部的两相对内侧分别各设有一第二安装部1522。具体而言,该第一安装部为竖直延伸地凹设在延伸侧部152下部内侧的一第一槽道,该第一槽道在延伸侧部152的下端开口。该第二安装部1522为竖直延伸地凹设在延伸侧部152上部内侧的一第二槽道,该第二槽道在延伸侧部152的上端开口。延伸侧部152在顶面后端还向上突伸出一限位块1526。加强肋155的顶面设有一组端子收容槽1551,用于对应收容固定第二导电端子22的连接部223以防止其发生变形。
该舌板部16具有上下相对的第一表面(下侧表面)168和第二表面(上侧表面)169以及连接在第一表面168和第二表面169之间的横向延伸的一前表面1671和两个侧表面1672。该舌板部16的第一表面168形成有一组第一端子收容槽161。该舌板部16的第二表面169形成有一组第二端子收容槽162。该舌板部16包括靠近本体部14的一后段165和从后段165向前延伸出的一前段166。该舌板部16的前段165的两侧还各形成有一个凹陷的扣持槽163。该舌板部16的后段165的两侧还分别各形成有一收容槽164。后段165的第一表面168和第二表面169垂直于舌板部16的延伸方向突伸出多个凸肋1651、1652,两两凸肋1651、1652之间形成有端子收容槽161、162的一段。这些凸肋1651、1652的顶面大致平齐,位于舌板部16的上下两侧凸肋1651、1652的两个顶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了该后段165的厚度。该后段165的厚度尺寸比前段166的厚度尺寸大。这种结构可以使舌板部16具有较好的强度以免被对接连接器损坏。
具体地,该第一绝缘件11是通过两个固定部112与该第三绝缘件13上的两个第一安装部对应配合,而使该第一绝缘件11从下往上地***安装固定在该收容空间153的下部。该第二绝缘件12是通过其上的两个固定部122与该第三绝缘件13上的两个第二安装部1522对应配合,而使该第二绝缘件12从上往下地***安装固定在该收容空间153的上部,该第二绝缘件12的基部121的底面与该第一绝缘件11的基部111的顶面相互顶抵。这种配合结构可以使三个绝缘件11、12及13非常紧凑地结合到一起构成该绝缘本体1的本体部14(参见图3)。
参见图5至图8,这些导电端子2是采用金属材料一体冲压弯折成型。这些导电端子2分为一组第一导电端子21和一组第二导电端子22。每个第一导电端子21包括一对接部211、一焊接部212和连接在对接部211与焊接部212之间的一连接部213。对接部211对应收容在该第一端子收容槽161中并裸露于该舌板部16的第一表面168。焊接部212向后延伸出该绝缘本体1的本体部14。连接部213埋设在该本体部14上。类似地,每个第二导电端子22包括一对接部221、一焊接部222和连接在对接部221与焊接部222之间的一连接部223。对接部221对应收容在该第二端子收容槽162中并裸露于该舌板部16的第二表面169。焊接部222向后延伸出该绝缘本体1的本体部14。连接部223埋设在该本体部14上。连接部223的尾部对应收容在该本体部14的加强肋155的端子收容槽1551中。参见图2,这组第一导电端子21的对接部211与这组第二导电端子22的对接部221在对接腔109内呈180度对称设置,从而使对接连接器沿正向或反向***到该电连接器10内都可以达到正确连接的目的。
参见图4至图8,该外屏蔽壳体3包括顶壁31、两侧壁32以及一底壁33。每个侧壁32的中部向下延伸出一前接地焊脚35。每个侧壁32的后部向下延伸出一后接地焊脚37。该后接地焊脚37上设有抓锡孔371以增加与电路板20的结合力。每个侧壁32的后部还形成有一卡扣片36。每个侧壁32在后接地焊脚37的上方开设有呈长条形的一收容槽322。该收容槽322位于卡扣片36的下方,并且是向后开口。当该外屏蔽壳体3套设到该绝缘本体1上去时,该侧壁32的后端将抵顶于该绝缘本体1上的限位块1526上,该卡扣片36在对应弯折后将扣设到该绝缘本体1的后侧,从而使该外屏蔽壳体3固定到该绝缘本体1上。
参见图3、图5至图8,该内屏蔽壳体4固定在该本体部14的外周并贴接环绕在该舌板部16的后段165延伸有一段距离。具体地,该内屏蔽壳体4包括位于后方并贴接在该本体部14的前段的一固定段45、位于前方并贴接在该舌板部16的后段165的一延伸段46以及竖直连接在该固定段45与延伸段46之间的一连接段47。该内屏蔽壳体4可以通过该固定段45与该外屏蔽壳体3相接触而接地。由于该延伸段46架设在这些凸肋1651、1652上,该延伸段46与第一导电端子21及第二导电端子22之间沿舌板部16的厚度方向可以保持一间隔。
该内屏蔽壳体4具体由两个金属壳体元件41上下拼合而成。每个金属壳体元件41包括:固定在该本体部14的一水平固定板417、贴接在该舌板部16的后段165的一水平延伸板418以及垂直连接在水平固定板417与水平延伸板418之间的一竖直连接板413。其中水平固定板417的后缘竖直地延伸出两个固定突片415,该固定突片415较佳为倒钩。水平延伸板418的两侧竖直地延伸出两个卡钩414、416,其中卡钩414的卡口4141与、卡钩416的的卡口4161方向相反。
位于下方的金属壳体元件41的固定突片415对应插设固定在第一绝缘件11的固定槽114。位于上方的金属壳体元件41的固定突片415对应插设固定在第二绝缘件12的固定槽124。另外,通过卡钩414、416的相互勾扣配合,可以使这两个金属壳体元件41相互锁固到一起。具体地,这些卡钩是扣合在该绝缘本体1的收容槽164内,从而可以将舌板部16的后段165环抱在其中。
该内屏蔽壳体4可以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或弹性接触的方式与外屏蔽壳体3的接合部311、331接合在一起从而接地。
参见图8,该接地金属片5是一体冲压弯折成型。该接地金属片5包括一板体51和由该板体51的后缘向后延伸出的一连接部53、横向延伸地连接该连接部53的一横梁54、由该横梁54的两侧进一步向外侧延伸出的两个接地焊脚52。
具体地,该连接部53由相互间隔地由板体51的后缘向后延伸出的两个延伸臂构成。该横梁54呈工字形,其两端分别形成有两个侧翼部57。其中,该板体51的轮廓与该舌板部16的前段轮廓相当。该板体51埋设在该舌板部16内并间隔开第一导电端子21和第二导电端子22。该板体51部分地外露于该舌板部16的前表面1671和两个侧表面1672。值得一提的是,该板体51的两侧缘外露于该扣持槽163,从而能够与对接插头侧面的弹片(图未示出)相接触而为该接地金属片5提供接地回路。该横梁54埋设在该第三绝缘件13的主体部15内并从该主体部15的两侧向外伸出。具体地,该横梁54的主体是埋设在主体部15的加强肋155上,两个侧翼部57分别埋设在主体部15的两个延伸侧部152上,从而有利于增强主体部15的结构强度。
这两个接地焊脚52是分别由该横梁54的两端向下弯折延伸出。这两个接地焊脚52从该绝缘本体1的本体部14的两侧分别向外伸出并与该外屏蔽壳体3的接地焊脚37贴接地排列在一起。具体地,每个接地焊脚52是水平地穿设于该外屏蔽壳体3上的收容槽322再从外侧与对应的接地焊脚37相互贴接地向下伸出的,从而能够与后接地焊脚37共用电路板20上的一个接地焊盘207(参见图1和图4)来接地。接地焊脚52与外屏蔽壳体3接触还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接地金属片5的接地效果。
另外,该板体51上形成有多个通孔58。较佳地,这些通孔58沿前后延伸的中轴对称地排布。该横梁54与连接部53的交界处也形成有两个通孔59。这些通孔58、59可以增加第三绝缘件13与接地金属片5之间的结合强度。
参见图6至图8,这组第一导电端子21是采用***成型(insert mold)的制造工艺埋入到第一绝缘件11结合成一第一模组7。这组第二导电端子22是采用***成型的制造工艺埋入到第二绝缘件12结合成一第二模组8。该接地金属片5是采用***成型的制造工艺埋入到第三绝缘件13结合成一第三模组9。其中,该第一模组7是从下往上地叠置在该第三模组9上,从而使该第一导电端子21的对接部211对应***收容在该舌板部16的第一端子收容槽161内;该第二模组8是从上往下地叠置在该第三模组9上,从而使该第二导电端子22的对接部221对应***收容在该舌板部16的第二端子收容槽162内。这种组合结构便于制造和组装。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装配过程大致包括:冲压弯折成型导电端子2、外屏蔽壳体3、金属壳体元件41以及接地金属片5;然后采用***成型的制造工艺,制得第一模组7、第二模组8以及第三模组9;接着将第一模组7从下往上地插置到第三模组7的收容空间153下部,然后将第二模组8从上往下地插置到第三模组7的收容空间153上部,直至第二绝缘件12的底面与第一绝缘件11的顶面相顶抵,使得该第一模组7设置在该第三模组9上并且该第一模组7和第二模组8将该第三模组9紧密地夹持在其中从而制得组合本体6;接着,将两个金属壳体元件41对应装设到组合本体6上;最后再从前往后地将外屏蔽壳体3套到绝缘本体1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通过将接地金属片5的接地焊脚52与外屏蔽壳体3的接地焊脚37贴接地排列在一起,从而可以共用电路板20上为外屏蔽壳体10的接地焊脚37设置的接地焊盘207,该接地金属片5的这种接地焊脚52结构无需在电路板20上额外设置接地焊盘,并且也可以使接地金属片5获得可靠的接地效果。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能够对应装设到一电路板上;该电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包括一本体部以及由该本体部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部,该舌板部具有上下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
多个导电端子,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这些导电端子分为一组第一导电端子和一组第二导电端子,每个导电端子包括一对接部和一焊接部,其中第一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外露于该第一表面,第二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外露于该第二表面;
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还包括:
一外屏蔽壳体,该外屏蔽壳体包围该舌板部的外部空间并形成一对接腔,该外屏蔽壳体上延伸出至少一接地焊脚;以及
一接地金属片,其包括一板体和由该板体延伸出的至少一接地焊脚,该板体埋设在该舌板部内并间隔开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该接地金属片的接地焊脚与该外屏蔽壳体的接地焊脚贴接地排列在一起。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外屏蔽壳体的两侧各向下延伸出一个所述的接地焊脚;该接地金属片由该板体的两侧也各延伸出一个所述的接地焊脚。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外屏蔽壳体在该接地焊脚的上方开设有两收容槽,该接地金属片的接地焊脚是对应穿设于该收容槽再从外侧与该外屏蔽壳体的接地焊脚贴接地向下伸出的。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收容槽是向后开口的,该接地金属片的接地焊脚是从后往前地水平插置固定到该收容槽中。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接地金属片的接地焊脚与该外屏蔽壳体的接地焊脚都是穿孔焊接式的,并且能够对应焊接到该电路板的同一接地焊孔中。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外屏蔽壳体的接地焊脚和/或该接地金属片的接地焊脚上设有一抓锡孔。
7.依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接地金属片还包括由该板体的后缘向后延伸出的一连接部、横向延伸地并与该连接部相连的一横梁,该横梁埋设在该绝缘本体的本体部并从该本体部的两侧向外伸出,所述的接地金属片的两接地焊脚是分别由该横梁的两端向下弯折延伸出。
8.依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以及接地金属片是分别埋设在一第一绝缘件、一第二绝缘件以及一第三绝缘件中;其中该第一绝缘件设置在该第三绝缘件上,该第一绝缘件与该第二绝缘件将该第三绝缘件夹持在其中。
9.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绝缘件上设有所述的舌板部,该舌板部的第一表面形成有一组第一端子收容槽,该舌板部的第二表面形成有一组第二端子收容槽;其中第一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对应收容到第一端子收容槽内,第二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对应收容到第二端子收容槽内。
10.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绝缘件的后部设置有用于对应收容第二导电端子的多个端子收容槽。
CN201420289307.3U 2014-05-30 2014-05-30 电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59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9307.3U CN203859323U (zh) 2014-05-30 2014-05-30 电连接器
TW103213710U TWM496876U (zh) 2014-05-30 2014-08-01 電連接器
KR1020167036453A KR101899232B1 (ko) 2014-05-30 2015-05-29 전기 커넥터
US15/309,742 US10020619B2 (en) 2014-05-30 2015-05-29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16567655A JP6425739B2 (ja) 2014-05-30 2015-05-29 電気コネクタ
PCT/IB2015/001227 WO2015181630A2 (zh) 2014-05-30 2015-05-29 电连接器
JP2018160953A JP6685613B2 (ja) 2014-05-30 2018-08-30 電気コネク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89307.3U CN203859323U (zh) 2014-05-30 2014-05-30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59323U true CN203859323U (zh) 2014-10-01

Family

ID=51609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89307.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59323U (zh) 2014-05-30 2014-05-30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59323U (zh)
TW (1) TWM496876U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8854A (zh) * 2015-06-10 2016-03-23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JP2017037851A (ja) * 2016-11-04 2017-02-16 Smk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N106684610A (zh) * 2017-01-18 2017-05-17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Type C连接器
US9711908B2 (en) 2015-08-13 2017-07-18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terminals
CN107293890A (zh) * 2016-04-11 2017-10-24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7293874A (zh) * 2016-04-11 2017-10-24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8321585A (zh) * 2017-01-16 2018-07-24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US10224663B2 (en) 2015-10-13 2019-03-05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Receptacle connector
CN109687203A (zh) * 2018-12-05 2019-04-26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10804640B2 (en) 2018-01-23 2020-10-13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equipped with dual shells
CN112531372A (zh) * 2019-09-17 2021-03-19 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连接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8854A (zh) * 2015-06-10 2016-03-23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US9711908B2 (en) 2015-08-13 2017-07-18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terminals
US10224663B2 (en) 2015-10-13 2019-03-05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Receptacle connector
CN107293890A (zh) * 2016-04-11 2017-10-24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7293874A (zh) * 2016-04-11 2017-10-24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JP2017037851A (ja) * 2016-11-04 2017-02-16 Smk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N108321585A (zh) * 2017-01-16 2018-07-24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6684610A (zh) * 2017-01-18 2017-05-17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Type C连接器
US10804640B2 (en) 2018-01-23 2020-10-13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equipped with dual shells
CN109687203A (zh) * 2018-12-05 2019-04-26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2531372A (zh) * 2019-09-17 2021-03-19 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12531372B (zh) * 2019-09-17 2022-07-29 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6876U (zh) 2015-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59323U (zh) 电连接器
CN203871584U (zh) 电连接器
CN203859265U (zh) 电连接器
CN107565241B (zh) 电连接器
CN203859327U (zh) 电连接器
CN203859324U (zh) 电连接器
CN203859329U (zh) 电连接器
CN203983548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3942103U (zh)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线缆连接器
JP2009110956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04333335U (zh) 电连接器
KR20160001646U (ko) 커넥터 소켓
CN203859330U (zh) 电连接器
TW201112542A (en) Connector
CN106207552A (zh) 电连接器
CN203983638U (zh) 电连接器
CN106558805A (zh) 电连接器
CN204966857U (zh) 电连接器
CN206211129U (zh) 电连接器
CN204885643U (zh) 电连接器
CN203787681U (zh) 线束组件
CN203135057U (zh) 电连接器及其对接连接器
CN103326167B (zh) 电连接器组合及线缆连接器
CN204858013U (zh) 电连接器
CN203871585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