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83638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83638U
CN203983638U CN201420447998.5U CN201420447998U CN203983638U CN 203983638 U CN203983638 U CN 203983638U CN 201420447998 U CN201420447998 U CN 201420447998U CN 203983638 U CN203983638 U CN 203983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nector
hyoplastron
conducting terminal
shield housing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479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宜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riority to CN2014204479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836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83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836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包括一基座以及由该基座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的一组第一导电端子与一组第二导电端子;一接地金属片,其包括一主体和由该主体延伸出的一第一连接部,该主体设置在该舌板内并间隔开第一组导电端子与第二组导电端子;一内屏蔽壳体,其覆盖在该舌板的后部及该基座的前表面,并与该接地金属片的第一连接部接触并建立电性连接;以及一外屏蔽壳体,其将该内屏蔽壳体包覆在其内,并包围该舌板的***空间形成一第一对接腔。本实用新型可以可靠地为接地金属片提供接地回路。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可靠地为接地金属片提供接地回路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连接器传输的信号越来越趋向于高频高速,因此也对电连接器的接地屏蔽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接地屏蔽结构具有更多的接地路径、更好的接地效果。中国专利CN201320378153.0揭露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的第一端子组、屏蔽件及设置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舌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端子组暴露于所述第一表面,屏蔽件设置于舌板且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设有朝向所述屏蔽件凸设并接触该屏蔽件的接触部。这种结构的屏蔽件可以减少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之间的信号串扰,然而这种屏蔽件是通过与接地端子的朝向屏蔽件折弯形成的尖拱形接触部发生接触来增加接地回路,这种尖拱形的接触部因为缺乏弹性,不但不易提供稳固的接触导致接地效果较差,并且接地端子也容易在组装时因为些微的偏移或变形就导致尖拱形接触部无法与屏蔽件接触,因此这种提供接地回路的方式不够可靠;并且由于接触的位置是位于接地端子的内侧,如有接触不良也无法通过外部观察来检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电连接器,可以可靠地为接地金属片提供接地回路。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包括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包括一基座以及由该基座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该舌板具有上下相对的一第一对接面和一第二对接面;
一组第一导电端子,该第一导电端子包括固定在该基座上的一固定部、由该固定部向前延伸到该舌板的一对接部和由该固定部向后伸出该基座的一尾部,该对接部外露于该舌板的第一对接面;
一组第二导电端子,该第二导电端子包括固定在该基座上的一固定部、由该固定部向前延伸到该舌板的一对接部和由该固定部向后伸出该基座的一尾部,该对接部外露于该舌板的第二对接面;
一接地金属片,其包括一主体和由该主体延伸出的一第一连接部,该主体设置在该舌板内并间隔开该组第一导电端子与该组第二导电端子,该第一连接部外露于该绝缘本体;
一内屏蔽壳体,其覆盖在该舌板的后部及该基座的前表面,并与该接地金属片的第一连接部接触从而建立电性连接;以及
一外屏蔽壳体,其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并将该内屏蔽壳体包覆在其内,该外屏蔽壳体包围该舌板的***空间形成一第一对接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通过增设一内屏蔽壳体,并在接地金属片上形成一第一连接部来与该内屏蔽壳体对应接触,这种接地结构设计不容易受到装配的影响,并且有利于通过外部观察发现接触不良,从而可以可靠地为接地金属片提供接地回路提升接地效果,降低导电端子间的串音干扰。另一方面,内屏蔽壳体与外屏蔽壳体及接地金属片电性相连,有利于提供更好的电性性能,改善该电连接器的电磁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的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剖线所取的一剖视图,说明该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配合;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的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电连接器组合的电连接器、电路板及紧固件;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7是沿图6中B-B剖线所取的剖视图,说明该电连接器的内部;
图8是沿图6中C-C剖线所取的剖视图,说明该电连接器的内部;
图9至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电连接器的组成元件;
图14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情形;
图15至图18各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组成元件。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电连接器
100 接合本体
101 绝缘本体 102 基座 103 舌板 104 侧墙 105 扣持槽
106 收容槽 107’ 定位柱 108 定位槽 109 前表面
1 第一端子模块
11 第一绝缘件
111 第一基部 112 第一舌板部 113 第一延伸臂 114 第一收容槽
115 第一扣持槽 116 第一固定孔 117 第二固定孔
1121 第一结合面 1122 第一对接面
1131 第一阶台部
12 第一端子
121 固定部 122 对接部 123 尾部
1231 弹性段 1232 接合段 1233 导入段
2 第二端子模块
21 第二绝缘件
211 第二基部 212 第二舌板部 213 第二延伸臂 214 第二收容槽
215 第二扣持槽 216 第一凸柱 217 第二凸柱
2121 第二结合面 2122 第二对接面
2131 第二阶台部 2132 下沉槽
22 第二端子
221 固定部 222 对接部 223 尾部
2231 弹性段 2232 接合段 2233 导入段
3 接地金属片
31 主体 32 第一连接部 33 第二连接部
34 弹性接触部 311 通孔
4 外屏蔽壳体
41 第一对接腔 42 第二对接腔 421 插置空间
43 锁固臂 431 锁固孔
5 内屏蔽壳体
53 金属板
536 固定突片 537 连接弹片
8 电路板
81 基部 82 插接部 83 安装部 84 安装槽 85 槽道 86 安装孔
821 电性接触片
9 紧固件
10” 电连接器
101” 绝缘本体 107” 定位柱
3” 接地金属片
31” 本体部 32” 第一连接部 33” 第二连接部
35” 接地焊脚 36” 延伸部
4” 外屏蔽壳体
44” 接地脚
5” 内屏蔽壳体
6” 焊脚定位件
8” 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实用新型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元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的较佳实施例。该连接器组合包括一电连接器10和与该电连接器10配合应用的一电路板8。在本实施例中,该电连接器10采用沉板式安装到电路板8上。该电连接器10包含一接合本体100、一固设于接合本体100内的接地金属片3、一围绕接合本体100的外屏蔽壳体4及一位于外屏蔽壳体4内并覆盖在接合本体100表面的内屏蔽壳体5。
其中,该外屏蔽壳体4的两侧各横向地向外延伸出一锁固臂43,每一锁固臂43上设有一锁固孔431。该电路板8包括一基部81和设置在该基部81的前侧的一插接部82。该插接部82具有上下相对的两个对接面,每个对接面上均设有一组电性接触片821,能够对应与电连接器10上的导电端子配合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电性连接。
该电路板8还设有位于该插接部82的两侧并分别向前延伸出的两个安装部83。各安装部83与插接部82之间形成有一避让槽道85,这两个避让槽道83在电路板8与电连接器10对接时,可以用于收容该电连接器10的后部两侧的结构。每一安装部83上设有与该锁固孔431相对应的一安装孔86。该电连接器10通过穿设在对应安装孔86及锁固孔431中的诸如螺栓之类的紧固件9锁固到该电路板8上。换言之,该电路板8的前缘向后凹设形成有一安装槽84,该插接部82向前突伸地设置在该安装槽84的中部。
该电连接器10的前部形成有可供另一对接连接器(图未示)***的一第一对接腔41。该电连接器10的后部形成有可供该插接部82***的一第二对接腔42以及位于该第二对接腔42两旁的两个定位槽108。当电路板8的插接部82***到该第二对接腔42中时,该插接部82的两侧缘会对应***这两个定位槽108内,从而起到定位及防止晃动的效果。
参阅图5至图13,接合本体100包括相互组合在一起的一第一端子模块1与一第二端子模块2。第一端子模块1具有一第一绝缘件11及多个埋设固定于第一绝缘件11的第一导电端子12。第一绝缘件11具有一第一基部111、由第一基部111前侧向前延伸出的一第一舌板部112以及由该第一基部111的两侧分别向后延伸出的两个第一延伸臂113。
第一舌板部112具有朝向第二端子模块2的一第一结合面1121及相反于第一结合面1121的一第一对接面1122。第一舌板部112在两侧面的靠后位置处形成有两个第一收容槽114和位于这两个第一收容槽114前方的两个第一扣持槽115。第一舌板部112在第一结合面1121上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孔116以及两个第二固定孔117。
每个第一延伸臂113的内侧下方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第一阶台部1131。该第一阶台部1131具有大致水平的顶面和垂直于该顶面的外侧面。
第一导电端子12的固定部121固定于第一基部111内,且前端由第一基部111向前伸出以形成一外露于第一对接面1122的对接部122,而后端由第一基部111向后伸出以形成一用以弹性接合于电路板8的电性接触片821的尾部123。
在本实施例中,该对接部122为一板形延伸臂。该尾部123为一弹性延伸臂。具体地,该尾部123包括由前往后倾斜延伸的一弹性段1231。该尾部123并在该弹性段1231的末端处形成一接合段1232。该尾部123并且由该接合段1232进一步向后倾斜延伸出的一导入段1233。结合参见图3和图8,其中该接合段1232可以弹性抵接在该电路板8的上侧表面的电性接触片821上,借助于该弹性段1231提供的弹力,其中该接合段1232较佳地可以相对于该电性接触片821微量地前后滑动。
第二端子模块2与第一端子模块1是相向地结合为一体。第二端子模块2具有一向上组合于第一绝缘件11的第二绝缘件21及多个埋设固定于第二绝缘件21的第二导电端子22。第二绝缘件21具有对应于第一基部111的一第二基部211、一由第二基部211的前侧向前延伸且位置对应于第一舌板部112的第二舌板部212、由该第一基部111的两侧分别向后延伸且位置对应于第一延伸臂113的两个第二延伸臂213。
第二舌板部212具有一向上面对第一结合面1121的第二结合面2121及一相反于第二结合面2121的第二对接面2122。第二舌板部212的两侧面形成有位置对应于第一收容槽114的两个第二收容槽214和位置对应于第一扣持槽115的两个第二扣持槽215。其中在第二结合面2121上设有两个朝向第一端子模块1突伸且位置对应于第一固定孔116的第一凸柱216及两个朝向第一端子模块1突伸且位置对应于第二固定孔117的第二凸柱217。
每个第二延伸臂213的内侧上方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位置对应于第一阶台部1131的一第二阶台部2131。该第二阶台部2131具有大致水平的底面和垂直于该顶面的外侧面。与前述第一阶台部1131有所区别的是:该第二阶台部2131的底面的前部向下凹设地形成有一下沉槽2132。
第二导电端子22与第一导电端子12的结构相同。该组第一导电端子12与该组第二导电端子22是上下相对设置并呈180度旋转对称。第二导电端子22的固定部221固定于第二基部211,且前端由第二基部211向前伸出以形成一外露于第二对接面2122的对接部222,而后端由第二基部211向后伸出以形成一用以弹性接合于电路板8的电性接触片821的尾部223。
在本实施例中,该对接部222为一板形延伸臂。该尾部223为一弹性延伸臂。具体地,该尾部223包括由前往后倾斜延伸的一弹性段2231。该尾部223在该弹性段2231的顶点处形成一接合段2232。该尾部223由该接合段2232进一步向后倾斜延伸出的一导入段2233。结合参见图3和图8,其中该接合段2232可以弹性抵接在该电路板8的下侧表面的电性接触片821上,借助于该弹性段1231提供的弹力,其中该接合段2232较佳地可以相对该电性接触片821微量地前后滑动。
结合参见图3和图8,可见,该第一导电端子12的弹性段1231与该第二导电端子22的弹性段2231由前往后是相互靠拢地延伸的。这组第一导电端子12的尾部123与这组第二导电端子22的尾部223之间形成有一插置空间421,以供电路板8对应***其中。该第一导电端子12的导入段1233与该第二导电端子22的导入段2233由前往后是相互远离地延伸的。这种导入段1233、2233张开的结构,有利于引导电路板8的***。值得一提的是,该插置空间421在上下方向的尺寸是具有弹性的,也就是说,在没插电路板8之前,尾部123、223处于自由伸展状态,该插置空间421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也就是两个接合段1232、2232之间的最短距离)最小,在***电路板8之后,尾部123、223处于受力张开状态,该插置空间421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变大。
当第一端子模块1与第二端子模块2组合到一起时,该第一绝缘件11与该第二绝缘件21组合而成该电连接器10的一绝缘本体101,该第一基部111与该第二基部211组合而成该绝缘本体101的一基座102,该第一舌板部112与该第二舌板部212组合而成由该基座102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103,这两个第二延伸臂213与两个第一延伸臂113组合而成分别由该基座102的两侧向后延伸出的两个侧墙104。
同时,该第一收容槽114与该第二收容槽214组合而成该绝缘本体101的一收容槽106,该第一扣持槽115与该第二扣持槽215组合而成该绝缘本体101的一扣持槽105。该第一阶台部1131与第二阶台部2131组合而成该绝缘本体101的侧墙104上的定位槽108,其中该第一阶台部1131的外侧面与第二阶台部2131的外侧面对齐构成该定位槽108的外侧面,该第一阶台部1131的顶面构成该定位槽108的顶面,该第二阶台部2131的底面构成该定位槽108的底面。该定位槽108的底面与顶面之间的间隔略大于该电路板8的厚度尺寸。该定位槽108与插置空间421位于同一高度(即该定位槽108的中心水平面与该插置空间421的中心水平面是平齐的)且相互贯通。参见图10,该绝缘本体101的基座102具有一大致竖直的前表面109。
接地金属片3夹设于第一端子模块1与第二端子模块2之间。借此可使第一舌板部112与第二舌板部212拼接成的舌板103的结构强度得以提升,并减少第一导电端子12与第二导电端子22之间的高频信号串扰。接地金属片3的两相反表面分别与该第一舌板部112的第一结合面1121及第二舌板部212的第二结合面2121相贴接。
接地金属片3包括一主体31及由该主体31延伸出的一第一连接部32、一第二连接部33以及两个弹性接触臂34。该主体31设置在该舌板103内并间隔开该组第一导电端子12与该组第二导电端子22。
该第一连接部32伸出该舌板103并且与该内屏蔽壳体5电性连接。参见图7,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部32包括由该主体31的两侧向外突伸出该舌板103的两个突片。
该第二连接部33伸出该基座102并与该外屏蔽壳体4电性连接。参见图7,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连接部33包括由该主体31的后部两侧对称地向外向后倾斜延伸出的两个弹性臂,这两个弹性臂的末端弹性抵接在该外屏蔽壳体4的内壁上(图7示出的第二连接部33处于自由伸展的状态,所以与该外屏蔽壳体4有少量干涉)。
这两个弹性接触臂34从该主体31的后端向后弯折延伸出,分别伸入该绝缘本体101的侧墙104内侧的一个定位槽108内(参见图8)。具体地,该弹性接触臂34是收容在该第二延伸臂213的下沉槽2132中,从而可以降低该弹性接触臂34在该定位槽108中的安装高度。这两个弹性接触臂34能够弹性抵接在该电路板8的插接部82的下侧对接面上,与相应的用于接地的电性接触片电性连接,从而该接地金属片3能够借助这两个弹性接触臂34提供与电路板8相连的接地路径,从而有利于高频信号的传输,改善该电连接器10的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另外,接地金属片3的主体31的左右两侧外露于该扣持槽105,能够与对接连接器侧面的接地弹片(图未示)电性连接,从而有利于高频信号的传输。接地金属片3的主体31上设有两个上下贯穿的通孔311。通孔311对应于第一绝缘件11的第二固定孔117与第二绝缘件21的第二凸柱217,使第二凸柱217能够穿过接地金属片3的通孔311与第二固定孔117固定接合并同时将接地金属片3定位。
外屏蔽壳体4固定在绝缘本体101上,包围绝缘本体101前部的舌板103的外部空间,形成可供对接连接器插接的一第一对接腔41。外屏蔽壳体4还包覆绝缘本体101后部的两个侧墙104形成一第二对接腔42。该第二对接腔42将第一导电端子12的尾部123和第二导电端子22的尾部223包围在其内,能够起到屏蔽的作用。其中,前述的插置空间421以及两个定位槽108在高度方向是位于该第二对接腔42的中部。该组第一导电端子12的对接部122与该组第二导电端子22的对接部222在该第一对接腔41中是上下相对设置并呈180度旋转对称,从而无论正插还是反插,都能够与对接连接器实现对接。
外屏蔽壳体4的两侧分别横向地向外延伸出设有一锁固孔431的一锁固臂43。这种锁固结构配合该电连接器10通过尾部123、223以弹性接合的方式电性连接到电路板8的浮动连接结构,在组装过程中可以先将电连接器10调整为与电子设备的外壳的开口准确对位后,再用紧固件9牢固地将电连接器10锁固到电路板8的两个安装部83上,从而提高了电连接器10在安装时的适应性。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使电路板8上的安装孔86接地,还可以借助这种锁固结构使该外屏蔽壳体4可靠接地,从而有利于高频信号的传输,改善该电连接器10的电磁兼容性。
内屏蔽壳体5的后部夹设在该外屏蔽壳体4与第一基部111及第二基部211之间,并至少覆盖于该第一舌板部112与该第二舌板部212的后段以及该基座102的朝向第一对接腔41的前表面109。
在本实施例中,内屏蔽壳体5包括两个拼接在一起的金属板53。两金属板53分别固定在绝缘本体101的上下两侧。
金属板53的左右两侧在与收容槽106对应的位置处弯折形成有两固定突片536。该第一连接部32***到两金属板53的两固定突片536之间达成电性连接,较佳是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将接地金属片3的第一连接部32与该内屏蔽壳体5固定连接到一起,以增强两者之间电性连接的可靠性。这种结构可增加接地路径,从而有利于高频信号的传输,改善该电连接器10的电磁兼容性。
另外,金属板53的后部形成有能够与外屏蔽壳体4弹性接触的两连接弹片537,外屏蔽壳体4包覆在内屏蔽壳体5的后部的外侧,使得内屏蔽壳体5可以通过连接弹片537与外屏蔽壳体4达成接地,从而有利于高频信号的传输,改善该电连接器10的电磁兼容性。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装配过程大致包括:冲压弯折成型导电端子12和22、接地金属片3、外屏蔽壳体4以及金属板53;然后采用***成型的制造工艺,制得第一端子模组1和第二端子模组2;接着将接地金属片3夹设到第一端子模组1与第二端子模组2之间,并将第一端子模组1与第二端子模组2组合到一起,从而得到接合本体100;接着,将两个金属板53对应装设到接合本体100的上下两侧,并将接地金属件3与金属板53焊接到一起;最后再从前往后地将外屏蔽壳体4套到接合本体100的外周。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通过尾部123、223来与电路板8的插接部82的上下两侧的电性接触片821达成电性连接,这种弹性接合的方式可以增强两者的贴合程度,防止由于导电端子12、22的平面公差导致出现空焊;并且,这种弹性接合的方式可以不进行焊接,因而可以减少焊接时的高温对电连接器10的电性能造成不利影响,也不存在焊锡开裂的风险;另外,这种弹性接合的方式使电连接器10能够浮动地连接到电路板8上,可以微量地调整电连接器10与电路板8之间的相对位置,再配合电连接器10的锁固结构,有利于电连接器10与电子设备外壳上的开口的精确对位,从而提供安装的灵活性。
参阅图14至图18,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较佳实施例。该另一较佳实施例与前述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电连接器10"是一直角型连接器,其采用直插的方式装设在电路板8"上。本实施例中,主要采用外屏蔽壳体4"上向下延伸的固定脚44"来将电连接器10"固定到该电路板8"上。该绝缘本体101"设有向下突伸的定位柱107",来使该电连接器10"相对该电路板8"定位。另外,电连接器10"还增加了一焊脚定位件6",以确保各导电端子能够保持相互间距地以直插方式焊接到电路板8"上的焊孔中。
该接地金属片3"与前述接地金属片3的结构有所差异:该接地金属片3"包括一主体31"及由该主体31"延伸出的一第一连接部32"、一第二连接部33"、两个接地焊脚35"以及一延伸部36"。其中,这两个接地焊脚35"从该主体31"的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出,能够以直插的方式对应焊接到电路板8"上的相应焊孔(图未示)中。延伸部36"从该主体31"的后端中部向后向下弯折延伸出,能够加强该接地金属片3"对处于延伸部36"下方的导电端子进行遮蔽,有利于高频信号的传输,改善该电连接器10"的电磁兼容性。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通过在接地金属片3、3"的两侧设有与内屏蔽壳体5、5"电性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2、32"以及与外屏蔽壳体4、4"电性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3、33",以及在接地金属片3、3"的后端设有接地部(即接地金属片3上的弹性接触臂34或接地金属片3"上的接地焊脚35"),可以提供多个的接地路径以获得较好的接地效果,降低导电端子之间的串音干扰;另一方面,内屏蔽壳体5、5"与外屏蔽壳体4、4"及接地金属片3、3"电性相连,提供更好的电性性能,从而有利于高频信号的传输,改善该电连接器10、10"的电磁兼容性。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包括一基座以及由该基座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该舌板具有上下相对的一第一对接面和一第二对接面;
一组第一导电端子,该第一导电端子包括固定在该基座上的一固定部、由该固定部向前延伸到该舌板的一对接部和由该固定部向后伸出该基座的一尾部,其中该对接部外露于该舌板的第一对接面;
一组第二导电端子,该第二导电端子包括固定在该基座上的一固定部、由该固定部向前延伸到该舌板的一对接部和由该固定部向后伸出该基座的一尾部,其中该对接部外露于该舌板的第二对接面;
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还包括:
一接地金属片,其包括一主体及由该主体向外伸出的一第一连接部,该主体设置在该舌板内并间隔开该组第一导电端子与该组第二导电端子,该第一连接部外露于该绝缘本体; 
一内屏蔽壳体,其覆盖在该舌板的后部及该基座的前表面,并且与该接地金属片的第一连接部接触;以及
一外屏蔽壳体,其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并将该内屏蔽壳体包覆在其内,该外屏蔽壳体包围该舌板的***空间形成一第一对接腔。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接地金属片还包括由该主体延伸出的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与该外屏蔽壳体接触。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部包括由该主体的至少一侧向外倾斜延伸出的一弹性臂,该弹性臂的末端弹性抵接在该外屏蔽壳体的内壁上。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部共包括两个弹性臂,该两弹性臂是分别从该主体的两侧对称地向外伸出,该两弹性臂的末端分别外露于该绝缘本体的两侧。
5.依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接地金属片的第一连接部包括由该主体的至少一侧向外突伸出的一突片,该突片从该舌板的侧面向外突出并与该内屏蔽壳体接触。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内屏蔽壳体包括分别装设在该绝缘本体上下两侧的两金属板,该金属板的两侧各弯折延伸出一固定突片;该舌板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收容槽,该金属板的固定突片插设在该收容槽内,该接地金属片的第一连接部夹设在两金属板的固定突片之间并用激光焊接结合在一起。
7.依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接地金属片还包括由该主体的后侧延伸出的一接地部,该接地部是一弹性接触臂或一接地焊脚。
8.依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由一第一绝缘件与一第二绝缘件组合而成;其中该组第一导电端子对应固设于第一绝缘件,而该组第二导电端子对应固设于第二绝缘件,该接地金属片夹设于该第一绝缘件与第二绝缘件之间。
9.依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组第一导电端子的尾部与该组第二导电端子的尾部是两组由前往后相互靠拢地倾斜延伸的弹性延伸臂,并且在两组弹性延伸臂之间形成一插置空间。
10.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基座两侧各向后延伸出一侧墙,该两侧墙的内侧各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定位槽,该两定位槽与该插置空间位于同一高度且相互连通。
11.依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内屏蔽壳体的后部夹设固定在该外屏蔽壳体与该绝缘本体的基座之间,该内屏蔽壳体的后部形成有与该外屏蔽壳体弹性接触的至少一连接弹片。
CN201420447998.5U 2014-08-08 2014-08-08 电连接器 Active CN203983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47998.5U CN203983638U (zh) 2014-08-08 2014-08-08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47998.5U CN203983638U (zh) 2014-08-08 2014-08-08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83638U true CN203983638U (zh) 2014-12-03

Family

ID=51981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47998.5U Active CN203983638U (zh) 2014-08-08 2014-08-08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83638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0691A (zh) * 2016-05-24 2016-08-17 东莞市泰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结构稳固型usb连接器
CN105990761A (zh) * 2015-02-12 2016-10-05 宏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Usb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CN106848721A (zh) * 2017-01-18 2017-06-13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7086406A (zh) * 2017-03-09 2017-08-22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7293893A (zh) * 2016-04-12 2017-10-24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8493654A (zh) * 2017-12-06 2018-09-04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0761A (zh) * 2015-02-12 2016-10-05 宏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Usb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CN105990761B (zh) * 2015-02-12 2018-10-09 宏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Usb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CN107293893A (zh) * 2016-04-12 2017-10-24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5870691A (zh) * 2016-05-24 2016-08-17 东莞市泰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结构稳固型usb连接器
CN106848721A (zh) * 2017-01-18 2017-06-13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7086406A (zh) * 2017-03-09 2017-08-22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8493654A (zh) * 2017-12-06 2018-09-04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8493654B (zh) * 2017-12-06 2019-10-0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83548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3983638U (zh) 电连接器
CN105449401A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4696372U (zh) 插座连接器
JP5992080B2 (ja) 端子ブリックを有するメザニンコネクタ
CN105428860A (zh) 高速率插座连接器
CN203859329U (zh) 电连接器
CN203942103U (zh)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线缆连接器
CN203859323U (zh) 电连接器
CN104836051A (zh) 插座连接器
CN203871584U (zh) 电连接器
CN203859265U (zh) 电连接器
CN203859324U (zh) 电连接器
CN204333335U (zh) 电连接器
CN105337107A (zh)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线缆连接器
CN102623848A (zh) 电连接器
CN104348025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4243294U (zh) 插座连接器及与之对接的插头连接器
CN104779489A (zh) 插座连接器及与之对接的插头连接器
CN101557055B (zh) 屏蔽壳及基板组件
CN102570116B (zh) 用于电连接器的接口触头
CN104733923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4124549A (zh) 电连接器
CN103427230A (zh) 电连接器组件
TWM521821U (zh) 電連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