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80487U - 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80487U
CN203480487U CN201320560526.6U CN201320560526U CN203480487U CN 203480487 U CN203480487 U CN 203480487U CN 201320560526 U CN201320560526 U CN 201320560526U CN 203480487 U CN203480487 U CN 203480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serials
substrate
optical match
pattern
th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605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易骏
刘育承
洪启元
王圣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te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n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tek Corp filed Critical Wintek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80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8048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s In Physical Cond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基板、多个第一感测串列以及多个光学匹配堆叠结构。各第一感测串列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多个桥接结构,且各桥接结构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沿第一方向串接。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包括第一光学匹配图案以及配置于第一光学匹配图案与桥接结构之间的第二光学匹配图案,且光学匹配堆叠结构配置于桥接结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上,以降低观看方向上光线在桥接结构所在区域的反射率。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尤其涉及一种可降低架桥结构的反射率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无线移动通信和信息家电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为了达到携带便利、体积轻巧化以及操作人性化的目的,许多信息产品已由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等输入装置,转变为使用触碰面板作为输入装置。
以电容式触控面板为例,现有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的多个第一感测串列、多个第二感测串列与多个绝缘图案。这些第一感测串列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分别具有不同的延伸方向并彼此交错,且这些第一感测串列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通过设置于两者交错处的绝缘图案而彼此电性绝缘。
一般而言,各第一感测串列与各第二感测串列分别由多个感测垫与连接部所构成,其中考量到触控面板的应用范畴(例如与显示面板搭配使用),感测垫的材质通常选用光穿透率佳的透明导电材质。另外,由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的连接部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的连接部相互交错,这些第一感测串列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的其中一个的连接部需要以不同于感测垫的制作步骤来制作。通常这样的连接部会以导电良好的金属架桥来构成,其中金属架桥跨越绝缘图案并将位于金属架桥相对两端的感测垫电性连接。然而,由于金属架桥的反射率远大于第一感测串列以及第二感测串列中以透明导电材质制作的感测垫的反射率(金属架桥的反射率通常超过50%),使得触控面板的视效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具有良好的视效。
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其包括基板、多个第一感测串列、多个第二感测串列以及多个光学匹配堆叠结构。这些第一感测串列配置于基板上,且各第一感测串列沿第一方向延伸。各第一感测串列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多个桥接结构,各桥接结构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沿第一方向串接。这些第二感测串列电性绝缘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并配置于基板上,且各第二感测串列沿第二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各第二感测串列包括多个第二感测垫以及多个连接部,且各连接部将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沿第二方向串接。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配置于各桥接结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上,以降低观看方向上光线在桥接结构所在区域的反射率,其中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包括第一光学匹配图案以及第二光学匹配图案,且第二光学匹配图案配置于第一光学匹配图案与桥接结构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配置于基板与各桥接结构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绝缘层,且绝缘层配置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桥接结构以及这些光学匹配堆叠结构位于绝缘层与基板之间,使各连接部跨越对应的桥接结构以电性连接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光学匹配图案配置于基板上,且第二光学匹配图案覆盖于第一光学匹配图案以及基板上。各桥接结构位于绝缘层与第二光学匹配图案之间,使各连接部跨越对应的桥接结构以电性连接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连接部位于绝缘层与基板之间,其中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跨越对应的连接部,且各桥接结构覆盖于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消光层,且这些第一感测串列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位于消光层与基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消光层,且这些第一感测串列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位于消光层与这些第二光学匹配图案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覆盖于基板上的消光层,且消光层位于基板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之间以及基板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桥接结构的侧壁与光学匹配堆叠结构的侧壁切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桥接结构包括第一图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桥接结构还包括第二图案,且第二图案位于第一图案与对应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桥接结构还包括位于第一图案上的第三图案,且第一图案位于第三图案与对应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的侧壁被桥接结构包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感测垫位于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与基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桥接结构的侧壁被对应的这些第一感测垫所覆盖并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感测垫以及各第二感测串列分别由网格状金属所构成,且这些光学匹配堆叠结构还配置于这些第一感测垫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板具有触控区以及位于触控区的至少一侧的周围区,且触控面板还包括装饰层,并且装饰层位于周围区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装饰层位于基板上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相同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装饰层位于基板上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相对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承板,其中承板位于基板上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相对的一侧,且装饰层配置于承板上,并位于基板与承板之间,其中装饰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周围区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板是彩色滤光(color filter)基板、矩阵(array)基板或者是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的封装盖板。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在对应于桥接结构的区域设置光学匹配堆叠结构,并通过对光学匹配堆叠结构的光学参数(包括消光系数以及折射率)的设计,来改善桥接结构所在位置反射率过高的问题。如此一来,当光线朝向触控面板照射时,光线在桥接结构所在区域的反射率可大幅降低。因此,触控面板可具有良好的视效,也就是使用者不容易察觉桥接结构的轮廓。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2A及图2B分别是图1中剖线A-A’及剖线B-B’的剖面示意图;
图3A及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4A及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5A及图5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7A及图7B分别是图6中剖线C-C’及剖线D-D’的剖面示意图;
图8A及图8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9A及图9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10A及图10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触控面板;
110、810:基板;
120、520、820:第一感测串列;
122、522:第一感测垫;
124、524:多个桥接结构;
124a、524a:第一图案;
124b、524b:第二图案;
124c、524c:第三图案;
130、530、830:第二感测串列;
132、532:第二感测垫;
134、534:多个连接部;
140、540、840:绝缘层;
142、542:绝缘结构;
150、150A、550、850:光学匹配堆叠结构;
152、552:第一光学匹配图案;
154、154A、554:第二光学匹配图案;
160、560:消光层;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G:间隙;
H1、H2、Ha、Hb、Hc:膜厚;
L:光线;
S1、S2:表面;
A1:触控区;
A2:周围区;
A-A’、B-B’、C-C’、D-D’:剖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2A及图2B分别是图1中剖线A-A’及剖线B-B’的剖面示意图。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包括基板110、多个第一感测串列120、多个第二感测串列130以及多个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
基板110用以承载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以及这些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以及这些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例如是配置于基板110的同一表面S1上。此外,基板110的材质可为玻璃、蓝宝石玻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碳酸丙烯酯(propylene carbonate,PC)、三乙酰纤维素(cellulose triacetate,TAC)或其组合。
配置于基板110上的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分别沿第一方向D1延伸且彼此电性绝缘。此外,配置于基板110上的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分别沿第二方向D2延伸且彼此电性绝缘,其中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相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1例如是垂直于第二方向D2,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各第一感测串列120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122以及多个桥接结构124,且各桥接结构124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122沿第一方向D1串接。此外,各第二感测串列130包括多个第二感测垫132以及多个连接部134,且各连接部134将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132沿第二方向D2串接。在本实施例中,各连接部134例如与各桥接结构124彼此交错。
此外,触控面板100可进一步包括绝缘层140,且绝缘层140配置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之间,以使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彼此电性绝缘。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绝缘层140例如包括多个岛状的绝缘结构142,且这些绝缘结构142分别配置于彼此交错的各桥接结构124与各连接部134之间,但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定绝缘层140的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绝缘层140也可以是条状的绝缘结构或是整面地覆盖于触控区(即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所在的区域)中,甚至视设计需求而延伸至触控区外。此外,绝缘层140的材质例如为有机材料或透明光阻,其折射率约落在1.5至1.9的范围内,而其膜厚约落在1um(微米)至2um的范围内。
参照图1、图2A及图2B,在本实施例中,于基板110上形成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绝缘层140以及这些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的顺序例如是:首先,形成这些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其次,形成第一感测串列120的各桥接结构124。接着,形成绝缘层140。然后,形成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的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测串列130。
换言之,本实施例的第一感测串列120的第一感测垫122与第二感测串列130的第二感测垫132以及连接部134可以是同时形成且可具有相同的材质,且第二感测串列130的第二感测垫132以及连接部134例如是一体成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测串列130的材质例如是金属氧化物,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锗锌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氧化物。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测串列130的材质也可分别由网格状金属所构成。或者,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测串列130可以为多层的导电层,且导电层的材质例如包括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锗锌氧化物的其中至少两种。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第一感测串列120的各桥接结构124与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测串列130不为同时形成,且各桥接结构124的材质不同于第一感测垫122的材质。举例而言,本实施例的各桥接结构124例如包括第一图案124a,其中第一图案124a的材质例如是金、银、铜、铝、铬、铂、铑、钼、钛、镍、铟、锡或其合金、或上述金属的氮化物、氧化物、氮氧化物的至少其中一种。或者,第一图案124a也可以是多层堆叠的导电层,且导电层的材质包括上述至少两种。此外,考量到触控面板100的感测灵敏度,第一图案124a的膜厚Ha例如是大于
Figure BDA0000379895970000071
,以维持一定的导电性。
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配置于各桥接结构124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10的相对于其承载元件的表面S1的表面S2例如为触控面,换言之,使用者在操作触控面板100时是位于表面S2的一侧。因此,本实施例的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例如配置于基板110与各桥接结构124之间,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当表面S1为触控面时,各桥接结构124则配置于基板110与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之间。
进一步而言,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包括第一光学匹配图案152以及第二光学匹配图案154,且第二光学匹配图案154配置于第一光学匹配图案152与桥接结构124之间,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光学匹配图案152以及第二光学匹配图案154具有实质上相同的轮廓,并且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与桥接结构124(第一图案124a)具有实质上相同的轮廓。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各桥接结构124的第一图案124a的侧壁例如是与第一光学匹配图案152以及第二光学匹配图案154的侧壁切齐。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桥接结构124以及这些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位于绝缘层140与基板110之间,使各连接部134跨越对应的桥接结构124以电性连接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132。此外,各桥接结构124以及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的侧壁被对应的这些第一感测垫122所覆盖并接触(如图2A所示),而各绝缘结构140的侧壁被对应的这些连接部134所覆盖并接触(如图2B所示)。
在现有技术中,以金属材料制作连接两相邻感测垫的桥接结构,而此金属桥接结构也称为金属架桥。金属架桥的反射率高,造成光线在金属架桥处大部分被反射,而导致触控面板的视效不好(例如是在金属架桥所在的区域看到亮点)。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在桥接结构124面向使用者的一侧设置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并通过使第一图案124a与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的折射率以及消光系数相匹配,藉以降低第一图案124a(桥接结构1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
具体而言,由于第一图案124a具有相对低的光穿透率,而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的光穿透率相对大于第一图案124a的光穿透率。因此,当光线L由基板110朝向第一感测串列120照射时,光线L会穿过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并照射至第一图案124a。也就是说,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并非刻意用来阻挡光线L的构件,而是可以允许光线L通过的构件。举例而言,光学匹配堆叠结构的光穿透率例如大于30%。另外,由于第一图案124a可提供一反射面,因此光线L不容易通过第一图案124a,也就是说,光线L照射至第一图案124a时,将容易受到第一图案124a的阻挡。因此,本实施例可以不用考虑位于第一图案124a上方的膜层对光线L所造成的反射作用,而可以仅考虑位于基板110与第一图案124a间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的反射率,来判断在桥接结构124所在位置处的视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学匹配图案152的消光系数为k1,折射率为n1,且0.2×n1<k1<2×n1,而第二光学匹配图案154的消光系数为k2,折射率为n2,且k2<0.05×n2。因此,当光线L朝向触控面板100照射时,本实施例可降低光线L在桥接结构1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并使得光线L在桥接结构1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小于20%。在一实施例中,当各第一光学匹配图案152的膜厚H1为
Figure BDA0000379895970000091
且各第二光学匹配图案154的膜厚H2为
Figure BDA0000379895970000092
时,光线L在桥接结构1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可进一步缩减并小于10%。
上述第一光学匹配图案152的材质例如是金、银、铜、铝、铬、铂、铑、钼、钛、镍、铟、锡或其合金、或上述金属的氮化物、氧化物、氮氧化物的至少其中一种,或者第一光学匹配图案152也可以是多层堆叠的导电层,且导电层的材质例如包括上述至少两种。此外,第二光学匹配图案154的材质例如是金属氧化物、氧化硅(SiOx)、氮化硅(SiNx)、氮氧化硅(SiNOx)或上述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金属氧化物可以为钛氧化物(TiOx)、五氧化二钽(Ta2O5)、铌氧化物(Nb2Ox)、氧化铝(Al2O3)、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锗锌氧化物或其组合。
由于本实施例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可通过双层结构(指由第一光学匹配图案152与第二光学匹配图案154彼此堆叠的双层结构)降低光线L在桥接结构1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由高、低折射率彼此交替堆叠的至少四层光学膜来降低光线在金属架桥所在区域的反射率,本实施例可缩减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的制作所需的时间,并简化制作的繁琐度。
此外,本实施例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以光学匹配(指消光系数与折射率的设计)的方式取代传统以遮光的方式(例如配置遮光层)降低光线L在桥接结构1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因此本实施例触控面板100除了可降低反射率而提升视效之外,还可兼具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各桥接结构124可进一步包括第二图案124b以及第三图案124c,其中第一图案124a位于第二图案124b以及第三图案124c之间。具体而言,第二图案124b位于第一图案124a与对应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之间,而第三图案124c位于第一图案124a上,且第一图案124a位于第三图案124c与对应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之间。
第二图案124b可以用来保护第一图案124a、增加桥接结构124的结构强度,且其还可以用来增加第一图案124a与对应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之间的附着性。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二图案124b的消光系数与第一光学匹配图案152的消光系数相同,且第二图案124b的折射率与第一光学匹配图案152的折射率相同时,第二图案124b还可具有光学匹配的功效。如此一来,可进一步降低光线L在桥接结构1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并提升触控面板100的视效。
另一方面,第三图案124c也可以用来保护第一图案124a、增加桥接结构124的结构强度并避免第一图案124a氧化等。此外,第三图案124c还可以用来增加第一图案124a与绝缘结构140之间的附着性。因此,第三图案124c可选用具较佳附着效果的材质,例如是与第二图案124b相同的材质。另外,第二图案124b以及第三图案124c的膜厚Hb、Hc例如是小于
需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测串列130的材质虽以金属氧化物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测串列130分别由网格状金属所构成时,或者是采用与桥接结构124相同材质所构成时,上述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可进一步位于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测串列130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上(也就是位于使用者与第一感测垫以及第二感测串列之间),以降低触控面板的反射率。
另一方面,除了桥接结构124会影响触控面板100的视效之外,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也可能影响触控面板100的视效。图3A及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参照图3A及图3B,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0在图2A及图2B的触控面板100的架构下进一步制作消光层160,其中消光层160例如是全面地覆盖于触控面板200的触控区(即第一感测串列120与第二感测串列130所在的区域)上,且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位于消光层160与基板110之间,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举例而言,在其他实施例中,消光层160也可以是覆盖于基板110上,且位于基板110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之间以及基板110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之间。此外,消光层160的材质可以是一般的绝缘材质,如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硅铝氧化物或上述的组合。
通过消光层160的设置,光线L在感测垫(包括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测垫132)之间的间隙G(参照图1)与感测串列(指第一感测串列120与第二感测串列130)两者之间的反射率差异可获得补偿。如此一来,可降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对于人眼的可视性,而进一步提升触控面板200的视效。
在前述第一、第二实施例中,各桥接结构124的侧壁与第一光学匹配图案152的侧壁及第二光学匹配图案154的侧壁切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图4A及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300与图2A及图2B的触控面板100具有相似的膜层,且相似的膜层具有相似的功效,在此不再赘述。与触控面板100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300的这些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A的这些第一光学匹配图案152配置于基板110上,且第二光学匹配图案154A覆盖于这些第一光学匹配图案152以及基板110上。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一感测串列120(包括第一感测垫122以及桥接结构124)以及第二感测串列130(包括第二感测垫132以及连接部134)配置于第二光学匹配图案154A上,并且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测串列与基板110结构上分离,即本实施例的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测串列130未与基板110物理性(physically)接触。此外,各桥接结构124设置于各第一光学匹配图案152的上方。并且,本实施例的第一光学匹配图案152与桥接结构124具有实质上相同的轮廓。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各第一光学匹配图案152的侧壁例如是与各桥接结构124的侧壁切齐。
通过将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A设置于桥接结构124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上(例如是位于基板110与桥接结构124之间),并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光学匹配常数(指消光系数以及折射率)的设计,本实施例可降低光线L在桥接结构1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藉以使得光线L朝向触控面板300照射时,光线L在桥接结构1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大幅降低。因此,触控面板300可具有良好的视效。
图5A及图5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参照图5A及图5B,本实施例在图4A及图4B的触控面板300的架构下进一步制作消光层160,其中消光层160例如是全面地覆盖于触控面板400的触控区(即第一感测串列120与第二感测串列130所在的区域)上,且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位于消光层160与基板110之间,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举例而言,在其他实施例中,消光层160也可以是覆盖于基板110上,且位于基板110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120之间以及基板110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130之间。
通过消光层160的设置,使光线L在感测垫(包括第一感测垫122以及第二感测垫132)之间的间隙G(参照图1)与感测串列(指第一感测串列120与第二感测串列130)两者之间的反射率差异获得补偿。如此一来,可降低第一感测串列120与第二感测串列130对于人眼的可视性,而进一步提升触控面板400的视效。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7A及图7B分别是图6中剖线C-C’及剖线D-D’的剖面示意图。参照图6、图7A及图7B,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500与前述触控面板100具有相似的膜层、相似的材料以及相似的功效。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触控面板500的这些第一感测串列520、这些第二感测串列530、绝缘层540以及这些光学匹配堆叠结构550的形成顺序为:首先,形成这些第一感测串列520的第一感测垫522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530。其次,形成绝缘层540(包括多个绝缘结构542)。接着,形成这些光学匹配堆叠结构550。然后,形成第一感测串列520的各桥接结构524。上述第一感测串列520、第二感测串列530、绝缘层540以及光学匹配堆叠结构550的材质以及构造可参照前述触控面板100的第一感测串列120、第二感测串列130、绝缘层140以及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的材质及构造,在此不再赘述。
与触控面板100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这些连接部534位于这些绝缘结构540与基板110之间,其中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550跨越对应的连接部534,且各桥接结构524配置于对应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550上,以电性连接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522。也就是,本实施例的各连接部534的部分区域被对应的桥接结构524所覆盖(如图7B所示),且第一感测垫522的部分区域位于各桥接结构524的光学匹配图案524b与基板110之间(如图7A所示)。
另外,本实施例的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550与桥接结构524具有实质上相同的轮廓。具体而言,各桥接结构524的侧壁例如是与光学匹配堆叠结构550的侧壁切齐。在本实施例中,各桥接结构524是通过对应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550来电性连接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522,因此,本实施例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550的材质需具备导电性。详细来说,光学匹配堆叠结构550的第一光学匹配图案552的材质例如是与前述第一光学匹配图案152以及第一图案124a的材质相同,而第二光学匹配图案554的材质例如是选自前述第二光学匹配图案154的材质中具有导电性的材质,例如金属氧化物。
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定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550需与桥接结构524具有实质上相同的轮廓。图8A及图8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参照图8A及8B,本实施例的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550的侧壁例如是被桥接结构524的一部份包覆。如此一来,各桥接结构524可以与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522直接接触,而可以不用通过光学匹配堆叠结构550来电性连接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522。因此,在图8A及8B的实施例中,触控面板600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550的材质可与图1中的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的材质相同。也就是,本实施例的第二光学匹配图案554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氧化物、氧化硅(SiOx)、氮化硅(SiNx)、氮氧化硅(SiNOx)或上述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在图7A、图7B与图8A、图8B的实施例中,通过光学匹配堆叠结构550的设置,以及光学匹配堆叠结构550在上述实施利的光学参数(指消光系数与折射率)的设计下,光线L在桥接结构5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也可小于20%。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也可通过桥接结构524与光学匹配堆叠结构550的折射率的匹配,来降低光线L在桥接结构5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并使得光线L朝向触控面板500、600照射时,光线L在桥接结构524所在区域的反射率大幅降低。如此一来,触控面板500、600可具有良好的视效。
图9A及图9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10A及图10B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参照图9A至图10B,在图9A、图9B、图10A及图10B的实施例中,可进一步于图7A、图7B与图8A、图8B的触控面板500、600的架构下制作消光层560,且消光层560例如位于基板110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520(包括第一感测垫522以及桥接结构524)之间以及基板110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530(包括第二感测垫532以及连接部534)之间,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举例而言,在其他实施例中,消光层160也可以全面地覆盖于触控面板700、800的触控区(即第一感测串列520与第二感测串列530所在的区域)上,且这些第一感测串列520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530位于消光层560与基板110之间。
通过消光层560的设置,光线L在感测垫(包括第一感测垫522以及第二感测垫532)之间的间隙G(参照图6)与感测串列(指第一感测串列520与第二感测串列530)两者之间的反射率差异可获得补偿。如此一来,可降低第一感测串列520与第二感测串列530对于人眼的可视性,而进一步提升触控面板700、800的视效。
需说明的是,在上述的第一至第八实施例中,虽皆以基板110相对于元件配置面(即表面S1)的表面S2为触控面,并且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550配置于基板110与桥接结构124、524之间,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基板110配置感测串列(包括第一感测串列及第二感测串列)的表面S1为触控面时,桥接结构则例如是配置于光学匹配堆叠结构与基板110之间,即光学匹配堆叠结构配置于桥接结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上。
举例而言,触控面板100、200、300、400、500、600、700、800的基板110可为显示面板的一基板,例如是彩色滤光基板、矩阵基板或者是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封装盖板。通过将触控面板100、200、300、400、500、600、700、800与显示面板整合在一起,可使触控显示面板更为轻薄。以下以基板110为彩色滤光基板进行说明。以外挂式(on cell)触控显示面板为例,彩色滤光图案(未绘示)与感测串列分别位于基板110相对的两表面。此时,由于感测串列所在的表面S1为触控面,因此,桥接结构124、524配置于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550与基板110之间。反之,若以内嵌式(in cell)触控显示面板为例,彩色滤光图案与感测串列皆位于基板110的表面S1的一侧,且感测串列例如是位于彩色滤光图案与表面S1之间。此时,由于表面S2为触控面,因此,光学匹配堆叠结构150、550配置于基板110与桥接结构124、524之间。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参照图11,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800包括基板810、多个第一感测串列820以及多个第二感测串列830,其中基板810可作为盖板(cover lens)使用。也就是说,在实际操作时,这些第一感测串列820、这些第二感测串列830以及绝缘层840位于基板810的内表面,而使用者触碰的是基板810的外表面。具体而言,基板810具有触控区A1以及位于触控区A1的至少一侧的周围区A2,且这些第一感测串列820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830位于触控区A1内。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一感测串列820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830可采用前述第一至第八实施例的任一个中相似构件的配置关系,且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800可进一步包括绝缘层840以使这些第一感测串列820与这些第二感测串列830电性绝缘。再者,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800也可选择性地包括前述的消光层(未示出)以提升触控面板800的视效。
与前述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800还包括装饰层850,其中装饰层850位于周围区A2内。具体地,装饰层850例如是用来遮蔽位于周围区A2内的讯号传输走线或者遮光元件(未示出)。在其他实施例中,周围区A2内也可视设计需求而设置触控元件。
在本实施例中,装饰层850例如位于基板810上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820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830相同的一侧。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装饰层810、这些第一感测串列820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830位于基板810的同一表面(内表面)上。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装饰层850也可以设置在基板810上与这些第一感测串列820以及这些第二感测串列830相对的一侧,也就是装饰层850也可以位于基板810的外表面(触控面)上。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面板800可进一步包括承板(未示出),且装饰层850配置在承板上并面向基板810,且对应于基板810的周围区A2贴附于基板810上。换言之,在承板与基板810接合后,装饰层850会位于基板810与承板之间,其中装饰层850在基板810上的正投影位于周围区A2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在桥接结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上设置光学匹配堆叠结构,并通过对光学匹配堆叠结构的光学参数(包括消光系数以及折射率)的设计,来改善桥接结构反射率过高的问题。因此,当光线朝向触控面板照射时,本实用新型可降低光线在桥接结构所在区域的反射率与光线在桥接结构以外区域的反射率的差异性,进而使触控面板具有良好的视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2)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多个第一感测串列,配置于该基板上,各该第一感测串列沿一第一方向延伸,各该第一感测串列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以及多个桥接结构,各该桥接结构将相邻两个第一感测垫沿该第一方向串接;
多个第二感测串列,电性绝缘于该些第一感测串列,并且该些第二感测串列配置于该基板上,各该第二感测串列沿一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交,各该第二感测串列包括多个第二感测垫以及多个连接部,且各该连接部将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沿该第二方向串接;以及
多个光学匹配堆叠结构,各该光学匹配堆叠结构配置于各该桥接结构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上,以降低观看方向上光线在该桥接结构所在区域的反射率,其中各该光学匹配堆叠结构包括一第一光学匹配图案以及一第二光学匹配图案,且该第二光学匹配图案配置于该第一光学匹配图案与该桥接结构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光学匹配堆叠结构配置于该基板与各该桥接结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绝缘层,该绝缘层配置于该些第一感测串列与该些第二感测串列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桥接结构以及该些光学匹配堆叠结构位于该些绝缘层与该基板之间,使各该连接部跨越对应的该桥接结构以电性连接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光学匹配图案配置于该基板上,且该第二光学匹配图案覆盖于该第一光学匹配图案以及该基板上,各该桥接结构位于该绝缘层与该第二光学匹配图案之间,使各该连接部跨越对应的该桥接结构以电性连接相邻两个第二感测垫。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连接部位于该绝缘层与该基板之间,其中各该光学匹配堆叠结构跨越对应的连接部,且各该桥接结构覆盖于各该光学匹配堆叠结构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消光层,该些第一感测串列以及该些第二感测串列位于该消光层与该基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消光层,该些第一感测串列以及该些第二感测串列位于该消光层与该些第二光学匹配图案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一消光层,覆盖于该基板上,且位于该基板与该些第一感测串列之间以及该基板与该些第二感测串列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桥接结构的侧壁与该光学匹配堆叠结构的侧壁切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桥接结构包括一第一图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桥接结构还包括一第二图案,位于该第一图案与对应的该光学匹配堆叠结构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桥接结构还包括一第三图案,位于该第一图案上,且该第一图案位于该第三图案与该光学匹配堆叠结构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光学匹配堆叠结构的侧壁被该桥接结构包覆。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感测垫位于各该光学匹配堆叠结构与该基板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桥接结构的侧壁被对应的该些第一感测垫所覆盖并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感测垫以及各该第二感测串列分别由网格状金属所构成,且该些光学匹配堆叠结构还配置于该些第一感测垫以及该些第二感测串列面向使用者的表面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具有一触控区以及一位于该触控区的至少一侧的周围区,且该触控面板还包括一装饰层,该装饰层位于该周围区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装饰层位于该基板上与该些第一感测串列以及该些第二感测串列相同的一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装饰层位于该基板上与该些第一感测串列以及该些第二感测串列相对的一侧。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承板,该承板位于该基板上与该些第一感测串列以及该些第二感测串列相对的一侧,且该装饰层配置于该承板上,并位于该基板与该承板之间,其中该装饰层在该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该周围区内。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是彩色滤光基板、矩阵基板或者是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封装盖板。
CN201320560526.6U 2013-07-23 2013-09-10 触控面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8048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3872U TWM472242U (zh) 2013-07-23 2013-07-23 觸控面板
TW102213872 2013-07-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80487U true CN203480487U (zh) 2014-03-12

Family

ID=50228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6052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80487U (zh) 2013-07-23 2013-09-10 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80487U (zh)
TW (1) TWM4722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5029A (zh) * 2014-08-12 2016-02-17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4470B (zh) * 2014-05-05 2019-01-22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传感器的跨接线、制造方法及电容式触控面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5029A (zh) * 2014-08-12 2016-02-17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2242U (zh) 2014-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02931U (zh) 触控面板
CN104345991A (zh) 触控面板
CN203260017U (zh) 触控面板
US9429988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TW200928930A (en) Transparent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10032207A1 (en)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CN101916154B (zh) 一种投射式电容触摸屏
CN109582177B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4281313A (zh) 触控面板
TWM432091U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using the same
CN205644479U (zh) 触控装置
TWM460338U (zh) 觸控面板及應用其之觸控顯示面板
US20090051668A1 (en) Touch Panel Structure
TWI470524B (zh) 觸控面板及電子裝置
CN102122223B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9725777B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201600666U (zh) 触控面板的迭层组合结构
US8970550B2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US20110102363A1 (en) Touch panel
CN203480487U (zh) 触控面板
CN203414940U (zh) 触控面板
CN103713761A (zh) 触控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2306277A (zh) 触控面板
CN104731398A (zh) 触控面板
CN209312004U (zh) 一种车载触摸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Termination date: 201709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