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50896A - 拾光器单元以及具有该单元的拾光器装置和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拾光器单元以及具有该单元的拾光器装置和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50896A
CN1950896A CN 200580013889 CN200580013889A CN1950896A CN 1950896 A CN1950896 A CN 1950896A CN 200580013889 CN200580013889 CN 200580013889 CN 200580013889 A CN200580013889 A CN 200580013889A CN 1950896 A CN1950896 A CN 19508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sensitive area
tracking
light
beamlet
main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8001388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68356C (zh
Inventor
酒井启至
渡边由纪夫
宫崎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50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08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835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835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拾光器装置具有分割光束的分光部、以及对分割的光束进行感光的感光部,并且感光部具有跟踪用主感光区、跟踪用子感光区、以及辅助感光区。辅助感光区是仅接收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记录层以外的记录层上反射的光束的区域,该感光区的面积小于跟踪用子感光区的感光面积。此外,拾光器装置具有分割光束的分光部、以及对分割的光束进行感光的感光部,感光部具有接收跟踪用子光束的子感光区,并且将该子感光区配置成不入射来自非目的记录层的聚焦用主光束。

Description

拾光器单元以及具有该单元的拾光器装置和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光盘等记录媒体以光学方式记录或再现信息的光盘装置(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及其使用的拾光器装置和拾光器单元。
背景技术
为了记录高清晰的活动图像,需要增大1张光盘能记录的容量,因而考虑在光盘中设置多个记录层。目前,DVD-ROM或视频DVD等只读光盘已将单面2层记录的光盘商品化,在市场上普及。在可记录信息的光盘中,也已发表单面2层记录光盘的标准,商品化也为时间上的问题。
可是,在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光盘的情况下,来自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记录层以外的记录层(下文称为非目的层)的非所需反射光(杂散光)成问题。具体而言,在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记录层(下文称为目的层)反射的光和非目的层反射的光叠加的状态下,对光作检测时不能求出准确的光量。
针对这种问题,提出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第3372413号(对应于专利公开平9-0161282号公报(1997年6月20日公开)、美国专利第5881035号))、专利文献2(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专利公开2002-319177公报,2002年10月31日公开)中揭示的技术。
上述专利文献1揭示的方法,在对记录层反射的光进行感光的感光部除设置接收目的层反射的光的主感光区外,还设置仅接收非目的层反射的光的辅助感光区,从而检测出仅杂散光分量的影响,抑制混入聚焦信号的杂散光的影响。
专利文献2揭示的方法与上述专利文献1相同,也通过设置接收来自非目的层的反射光(杂散光)的辅助感光区,抑制再现信号和聚焦信号的串扰。
可是,与只读(只再现)光盘不同,在记录型光盘的情况下,对跟踪信号的串扰,成为问题。
因此,在记录型光盘的情况下,作为跟踪方式,一般采用使用3光束(1个主光束和2个子光束)的差动推挽法(下文成为DPP法)。DPP法,是通过取主光束的推挽信号与前后子光束的推挽信号的差动,取得无偏移的跟踪信号的方法。
因此,在例如用上述3光束对DVD±R光盘记录信息时,记录速度与主光束光强度的二次方成正比,因而高速记录需要尽量加大主光束的光强度。对上述DVD±R光盘记录信息时,为了将主光束与子光束的强度比设定成例如10∶1或15∶1,子光束的光强度变小。因此,检测出上述子光束的检测器(感光部)检测到与主光束相比光强度非常小的光束。
另一方面,对叠积多个记录层的光盘进行信息再现或信息记录时,再现(记录)信息的层以外的非目的层上反射的反射光作为杂散光,入射到感光部。这些杂散光包含主光束的杂散光和子光束的杂散光。而且,所述杂散光是焦点散开记录层的层间隔的光,通过聚光光学***并入射到感光部时不缩小,与从再现(记录)信息的层照射的光束相比,以相当大的光束的状态进行照射。
这样遍及大范围照射的杂散光入射到设置用于跟踪控制的感光部,成为计算跟踪伺服信号时的误差,妨碍准确的跟踪控制。
与主光束和子光束本身的光量相比,这种杂散光的光密度(每单位面积的光量)相当小。然而,与子光束相比,主光束原来的光强度被设定得大,所以源于主光束的杂散光对跟踪控制的坏影响不小。
因此,用上述3光束对DVD±R记录信息时,要用专利文献1、2揭示的技术抑制杂散光造成的误差时,需要对检测出上述3光束各自的跟踪用光束的各感光部分别设置仅接收非目的层反射的光的辅助感光区。然而,由于这样对各跟踪光束用感光部分别设置辅助感光区,使感光部总体面积变大,而且导致其附带的电路复杂,产生问题。
又,如上文所述,杂散光的光密度相当小,因而即使入射到对主光束进行感光的主光束用感光区,也影响不大。
然而,对子光束进行感光的子光束用感光区对主光束接收非常小的光强度(光密度)的光束。具体而言,如上文所述,子光束的光强度小到主光束的光强度的例如1/10或更小;子光束用感光区就接收这种光强度的光束。因此,子光束用感光区接收上述杂散光时,尤其是接收杂散光中光强度大的主光束的杂散光时,即使光强度小于从再现(记录)信息的层照射的光束的杂散光,对感光部接收的光强度的影响也大,因而DDP信号产生大偏移。因此,尤其是光强度大于子光束的主光束的杂散光入射到子光束用感光区时,存在不能得到准确的跟踪信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多个光束对DVD±R光盘记录信息时不增多辅助感光部的数量而能进行准确且可靠的跟踪控制的拾光器装置和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包含:从受叠积多个信息记录层的记录媒体反射并通过聚光部的主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主光束,并且同时从受所述记录媒体反射而且光强度小于通过所述聚光部的所述主光束的子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子光束的分光部;以及对所述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进行感光的感光部,其中,所述感光部具有接收所述跟踪用主光束的跟踪用主感光区、接收所述跟踪用子光束的跟踪用子感光区、以及辅助感光区,该辅助感光区作为用于抑制跟踪伺服信号产生误差的误差计算用感光区,仅接收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光束,并且所述辅助感光区的感光面积小于所述跟踪用子感光区的感光面积。
进行信息记录/再现(记录和/或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下文称为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主光束和子光束),由于光路长度差,通过聚光部后,与进行信息记录/再现(记录和/或再现)的信息记录层(下文成为目的层)反射的光束相比,在感光部照射的面积大。因此,受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与受目的层反射的光束相比,每单位面积的光强度小。
然而,主光束与子光束相比,光强度大;受所述非目的层反射的主光束与受目的层反射的子光束的光强度接近。因此,该非目的层反射的主光束入射到为获得跟踪伺服信号而设置的跟踪用子感光区和跟踪用主感光区时,入射的光量产生误差,不能得到准确的跟踪信号。
因此,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设置仅接收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上反射的光束(即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的辅助感光区,作为用于抑制跟踪伺服信号产生误差的误差量计算用的感光区。
可是,如本发明拾光器单元那样用主光束和子光束两者求出跟踪信号时,需要分别对跟踪用子感光区和跟踪用主感光区设置计算误差量用的辅助感光区。然而,分别对跟踪用子感光区和跟踪用主感光区设置辅助感光区时,感光部总体面积变大,同时还导致各感光区附带的电路复杂,其结果,成本连带提高。
因此,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中,通过将所述辅助感光区的感光面积取得小于所述电作用子感光区的感光面积,使跟踪用子感光区和跟踪用主感光区中入射的光量包含的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杂散光)的光量(即误差量)能较准确地得到抵消。由此,能较可靠地抵消求跟踪伺服信号时产生的偏移,取得较准确的跟踪伺服信号。再者,所述感光面积表示实际对光束进行感光的区域的面积。
根据上述组成,则计算跟踪伺服信号时,能不分别对跟踪用主感光区和跟踪用子感光区设置辅助感光区而抑制产生入射到该两个区的杂散光造成的误差。由此,能得到较准确的跟踪伺服信号,而感光部总体面积不变大,不导致各感光区附带的电路复杂。
因此,诸如用3光束对DVD±R光盘记录信息等情况下,用多个光束进行信息记录时,能不增多辅助感光区数量而准确且稳定地进行跟踪控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包含:从受叠积多个信息记录层的记录媒体反射并通过聚光部的主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主光束,并且同时从受所述记录媒体反射而且光强度小于通过所述聚光部的所述主光束的子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子光束的分光部;以及对所述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进行感光的感光部,其中,所述感光部具有接收所述跟踪用主光束的跟踪用主感光区、接收所述跟踪用子光束的跟踪用子感光区、以及辅助感光区,该辅助感光区作为用于抑制跟踪伺服信号产生误差的误差计算用感光区,仅接收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光束,并且所述感光部连接根据所述各感光部接收的光量算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运算电路,所述运算电路具有根据所述各感光部接收的光量对输出的信号添加增益的增益调整器,所述增益调整器对源于所述辅助感光区的信号添加小于对源于所述跟踪用子感光区的信号添加的增益的增益。
进行信息记录/再现(记录和/或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下文称为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主光束和子光束),由于光路长度差,通过聚光部后,与进行信息记录/再现(记录和/或再现)的信息记录层(下文成为目的层)反射的光束相比,在感光部照射的面积大。因此,受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与受目的层反射的光束相比,每单位面积的光强度小。
然而,主光束与子光束相比,光强度大;受所述非目的层反射的主光束与受目的层反射的子光束的光强度接近。因此,该非目的层反射的主光束入射到为获得跟踪伺服信号而设置的跟踪用子感光区和跟踪用主感光区时,入射的光量产生误差,不能得到准确的跟踪信号。
因此,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设置仅接收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上反射的光束(即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的辅助感光区,作为用于抑制跟踪伺服信号产生误差的误差量计算用的感光区。
可是,如本发明拾光器单元那样,用主光束和子光束两者求出跟踪信号时,需要分别对跟踪用子感光区和跟踪用主感光区设置计算误差量用的辅助感光区。然而,分别对跟踪用子感光区和跟踪用主感光区设置辅助感光区时,感光部总体面积变大,同时还导致各感光区附带的电路复杂,其结果,成本连带提高。
因此,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将根据各感光区接收的光量算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运算电路与感光部连接,并且所述运算电路具有对各感光区输出的信号添加增益的增益调整电路。而且,所述增益调整器对源于辅助感光区的信号添加小于对源于跟踪用子感光区的信号添加的增益的增益。
由此,使跟踪用子感光区和跟踪用主感光区中入射的光量包含的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杂散光)的光量(即误差量)能较准确地得到抵消。因此,能较较可靠地抵消求跟踪伺服信号时产生的偏移,取得较准确的跟踪伺服信号。
根据上述组成,则计算跟踪伺服信号时,能不分别对跟踪用主感光区和跟踪用子感光区设置辅助感光区而抑制产生入射到该两个区的杂散光造成的误差。由此,能得到较准确的跟踪伺服信号,而感光部总体面积不变大,不导致各感光区附带的电路复杂。
因此,诸如用3光束对DVD±R光盘记录信息等情况下,用多个光束进行信息记录时,能不增多辅助感光区数量而准确且稳定地进行跟踪控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叠积多个记录层的记录媒体进行信息记录和/或再现时能比以往准确且稳定地进行跟踪控制的拾光器单元、拾光器装置、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包含:从受叠积多个信息记录层的记录媒体反射并通过聚光部的主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主光束,并且同时从受所述记录媒体反射而且光强度小于通过所述聚光部的所述主光束的子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子光束的分光部;以及对所述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进行感光的跟踪感光区,其中,所述跟踪感光区具有接收所述跟踪用子光束的子感光区,并且配置跟踪感光区,使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上反射的聚焦用主光束不入射到所述子感光区。
所述子光束与子光束相比,光强度小。而且,如上文所述,子感光区接收光强度小的子光束。因此,所述子感光区接收所述跟踪用子光束以外照射的杂散光(非所需光)时,该子感光区产生的信号容易产生误差。
又,进行信息记录/再现(记录和/或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下文称为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主光束和子光束)由于光路长度差,通过聚光部后,与进行信息记录/再现(记录和/或再现)的信息记录层(下文称为目的层)反射的光束相比,在感光部照射的面积大。因此,受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与受目的层反射的光束相比,每单位面积的光强度小。然而,主光束与子光束相比,光强度大;受所述非目的层反射的主光束与受目的层反射的子光束的光强度接近。于是,该非目的层反射的主光束入射到为获得跟踪伺服信号而设置的跟踪用子感光区和跟踪用主感光区时,由于该光强度,所述子感光区不能得到准确的跟踪信号。
根据上述组成,则将跟踪感光区配置成非目的层反射的聚焦用主光束不入射到所述子感光区。即,所述子感光区中不能入射非目的层反射的聚焦用主光束。因此,与未考虑聚焦用主光束入射到子感光区的以往的组成相比,能进行可靠且稳定的跟踪控制。
由下文所示的记述会充分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在下面参照附图的说明中会明白本发明的利益。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拾光器装置的全息图和感光部的主视图。具体对感光部示出设置在其内部的各感光区的配置。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6的拾光器装置的概略组成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感光部不设置辅助感光区的情况下目的层反射的光和来自比目的层离开物镜的距离近的非目的层的杂散光照射到全息图和感光部时各自的光斑的感光部和全息图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辅助感光区的感光面积相互不同时的感光部和全息图的主视图。
图5示出实施方式2的拾光器装置具有的全息图和感光部,是示出具有对辅助感光区的输出信号添加增益的增益调整器的组成的主视图。
图6示出实施方式2的拾光器装置具有的全息图和感光部,是示出具有对辅助感光区的输出信号添加增益的增益调整器的组成的主视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拾光器装置具有的全息图和感光部的主视图。具体对感光部示出设置在其内部的各感光区的配置。
图8是示出拾光器装置具有的全息图和感光部的主视图。具体对感光部示出设置在其内部的各感光区的配置。
图9是示出全息图、感光部、激光源和衍射部合为一体地构成集成单元的拾光装置的概略组成的主视图。
图10是示出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的组成的框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聚焦用感光区和跟踪用感光区的配置的主视图。
图12是示出全息图的分光区(分光图案)的主视图。
图13是示出感光部的详细组成的主视图。
图14是说明全息图中入射目的层反射的主光束和子光束时入射到感光部的光束的图。
图15是示出目的层反射的光束与比目的层靠近物镜的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的光路差的侧视图。
图16是示出目的层反射的光束和比目的层离开物镜的距离近的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照射到全息图和感光部时各自的光斑的主视图。
图17是示出目的层反射的光束与比目的层离开物镜的距离远的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的光路差的侧视图。
图18是示出目的层反射的光束和比目的层离开物镜的距离远的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照射到全息图和感光部时各自的光斑的主视图。
图19是示出目的层反射的光束与比目的层离开物镜的距离近的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照射到全息图和感光部时各自的光斑的主视图。
图20是示出目的层反射的光束和比目的层离开物镜的距离远的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照射到全息图和感光部时各自的光斑的主视图。
图21是示出跟踪用感光区中的辅助感光部的形状的主视图。
图22是示出具有对跟踪用感光区中的辅助感光区输出信号添加增益的增益调整器的组成的主视图。
图23是示出全息图划分图案的另一组成例和将通过该全息图的光束照射到感光部的区域的主视图。
图24是示出全息图划分图案的另一组成例和将通过该全息图的光束照射到感光部的区域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如下。本实施方式的拾光器装置,是对光盘等记录媒体以光学方式记录或再现信息的光盘装置(信息记录/再现装置)所具有的拾光器装置。而且,此拾光器装置对记录媒体进行信息记录时,由使用3光束(1个主光束和2个子光束)的差动推挽法(下文成为DPP)进行跟踪控制。
下面的说明中,将具有多个记录层的记录媒体中由拾光器装置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记录层以外的记录层和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记录层,分别当作非目的层和目的层进行说明。也就是说,目的层以外的记录层为非目的层。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拾光器装置7的概略组成的侧视图。拾光器装置7具有激光源(光源)1、衍射部(产生部)2、物镜(聚光部)3、分束镜10、全息图5(分光部)、以及感光部6。
激光源1是对光盘(记录媒体)4照射激光束的光源。所述激光源1出射例如波长650纳米的激光束(光束)。激光源1出射的光束的波长无专门限定,也可为例如405纳米。
将衍射部2配置在激光源1与光盘4之间,从激光源1出射的1个光束,产生1个主光束(0次透射光)和2个子光束(+1次衍射光和-1次衍射光)。即,激光源1出射的光束,在衍射部2变成3个光束。本实施方式中,将衍射部2设置在激光源1至物镜3之间(具体而言,设置在激光源1至分束镜10之间)。而且,所述衍射部2以大于子光束的光强度的方式,产生2种光束。具体而言,以主光束的光量大于作为2个子光束的+1次衍射光和-1次衍射光的光量之和的方式,产生所述主光束和子光束。本实施方式中,衍射部2将光束衍射成各自的光量为+1次衍射光∶0次衍射光∶-1次衍射光=1∶10∶1。用衍射光栅构成所述衍射部2时,可根据该衍射光栅的槽深度控制0次透射光和±1次衍射光的比率。
物镜3是使衍射部2衍射的3个光束汇聚在光盘4上的透镜。由光盘4反射的光束通过所述物镜3后,入射到全息图5。
分束镜10是将光盘4反射的3个光束(1个主光束和2个子光束)引导到全息图5器件。本实施方式中,受光盘4反射并通过物镜3的3个光束在分束镜10改变行进方向,将其引导到全息图5。
全息图5是分割在光盘4上反射并通过物镜3的光束的器件。所述全息图5划分成多个区,并利用各划分区划分通过所述物镜3的光束,使其入射到感光部6。具体而言,所述光束在所述全息图5至少分割成求出聚焦伺服信号用的聚焦用光束和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用的跟踪用光束。后面阐述所述全息图5的划分图案和感光部6的详细组成。
感光部6具有多个感光元件,对所述全息图5分割的光束(聚焦用光束、跟踪用光束)进行感光(检测),将其变换成电信号。所述感光部6检测出接收的光束的光强度。所述感光部6具有接收聚焦用光束的聚焦用感光区AB、接收跟踪用光束的跟踪用感光区C、D、E、F、G、H。而且,聚焦用感光区AB产生聚焦伺服信号,跟踪用感光区C、D、E、F、G、H产生跟踪伺服信号。将所述跟踪用感光区,分成接收跟踪用主光束的跟踪用主感光区C和D、接收跟踪用子光束的跟踪用子感光区E、F、G和H。
具有上述组成的拾光器装置7中,激光源1出射的光束,在衍射部2衍射成3个光束后,穿透分束镜10,由物镜3汇聚到光盘4上。在光盘4上反射的光束再次通过物镜3,在分束镜10上反射,并由全息图5划分成大于等于3个的多个光束,入射到感光部6。
这里,说明全息图5和感光部6的详细组成。图1是示出全息图5的分光区(分光图案)和设置在感光部6的各感光区的配置的主视图。图中的箭头号的方向表示纹道方向。
如图1所示,将所述全息图划分成3个区(5AB、5C和5D)。所述区5AB是将所述主光束8照射到所述全息图5时,以所述光束的光轴为中心,并以包含该光轴的直线划分为2部分中的一方。详细而言,所述区5AB是全息图5的分光区中,以包含照射所述全息图5的主光束的光轴且与纹道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直线(下文称为正交直线)划分成2个区中的一区。
而且,区5C和区5D分别是全息图5的分光区中所述区5AB以外的区,是由包含所述光束的光轴且与纹道方向平行的直线(下文成为平行直线)和所述正交直线包围的区。也就是说,以所述光轴为中心并以正交直线和平行直线划分的4个区中,由平行直线划分的区中相邻的2个区是区5C、区5D,由正交直线划分的一区是区5AB。
所述划分的3个区中,区5AB划分的光束是求聚焦伺服信号用的聚焦用光束,所述区5C、5D划分的2个光束是求跟踪伺服信号用的跟踪用光束。聚焦用光束照射聚焦用感光区5AB,跟踪用光束照射跟踪用感光区C、D、E、F、G、H。
而且,所述区5AB划分的主光束是用于求聚焦伺服信号的聚焦用主光束8AB,所述区5C、5D划分的2个主光束是用于求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主光束8C、8D。所述区5AB划分的子光束是另一子光束(为了说明方便,称为聚焦用子光束11AB、12AB),所述区5C、5D划分的2个子光束是用于求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子光束11C、11D、12C、12D。下面的说明中,不具体区分主光束和子光束时,将入射到感光部6的光束称为聚焦用光束、跟踪用光束,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感光部6具有接收所述聚焦用光束的聚焦用感光区AB、接收跟踪用光束的跟踪用感光区C、D、E、F、G、H。具体而言,所述聚焦用感光区AB是接收由全息图5的区5AB分割的聚焦用光束(聚焦用主光束8AB)的区域,所述跟踪用感光区中,C、E、G是接收由所述区5C分割的跟踪用光束8C、11C、12C的区域,所述跟踪用感光区中,D、F、H是接收由所述区5D分割的跟踪用光束8D、11D、12D的区域。
接收由所述区5C分割的跟踪用光束的跟踪用感光区C、E、G中,C是接收作为0次透射光的跟踪用主光束8C的跟踪用主感光区,E和G是分别接收作为±1次衍射光的2个跟踪用子光束11C、12C的跟踪用子感光区。
接收由所述区5D分割的跟踪用光束的跟踪用感光区D、F、H中,D是接收作为0次透射光的跟踪用主光束8D的跟踪用主感光区,F和H是分别接收作为±1次衍射光的2个跟踪用子光束11D、12D的跟踪用子感光区。
图1中对将由全息图5分割的所述各光束照射到感光部6的位置,以添加阴影的方式示出。
因此,分别配置所述跟踪用主感光区C、跟踪用子感光区E和G(D、F和H),使得跟踪用子感光区E和G(F和H)往纹道方向延伸成以跟踪用主感光区C(D)为正中形成两者相邻。再者,上述说明中,主光束和子光束是目的层反射的光束。
再有,上述拾光器装置7还将辅助感光区V和X(W和Y),配置成与跟踪用子感光区E和G(F和H)相邻。具体而言,将所述辅助感光区V和X(W和Y),配置成在跟踪用子感光区E和G(F和H)的与跟踪用主感光区C(D)相邻分端部的相反侧端部相邻,并往跟踪方向延伸。
该辅助感光区V和X(W和Y)是仅接收所述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下文称为杂散光)的区域。即,光盘4为单层时,辅助感光区V和X(W和Y)中不入射光。
沿跟踪方向依次配置接收由区5C分割的跟踪用光束的5个感光区(其顺序为辅助感光区V、跟踪用子感光区E、跟踪用主感光区C、跟踪用子感光区G、辅助感光区X)、以及接收由区5D分割的跟踪用光束的5个感光区(其顺序为W、F、D、H、Y)。将包含所述各5个感光区的2个群(V、E、C、G、X和W、F、D、H、Y),配置成从聚焦用感光区AB看并排在同侧。通过将所述2个群配置成相邻并排,能减小感光部6的规模(面积)。再者,图1中,点划线表示与全息图5中包含光轴的直线(正交直线、平行直线)对应的一直线。
而且,所述区5AB衍射的主光束8作为聚焦用主光束8AB,入射到聚焦用感光区AB。区5AB衍射的子光束11、12(未图示)作为子光束11AB、12AB,入射到不设感光区的部位,将感光区AB夹在中间。即,区5A衍射的子光束11AB、12AB不用于求聚焦伺服信号和跟踪伺服信号。
另一方面,将所述区5C(5D)衍射的主光束8,入射到跟踪用主感光区C(D)。将区5C(5D)衍射的子光束11、12(未图示),分别入射到跟踪用子感光区E、G(F、H)。
这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辅助感光区V、X(W、Y)的形状。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辅助感光区V、X(W、Y)的感光面积小于跟踪用感光区E、G(F、H)的感光面积。下面详细说明这点。
首先,在作有关辅助感光区的形状的说明前,说明光盘4为单层时用差动推挽法(下文称为DPP法)算出跟踪伺服信号(跟踪误差信号,下面的说明中称为TES)的方法。尤其在记录型光盘4的情况下,多数使用DPP法。因此,在DPP法中,将跟踪用主感光区C检测出的光量取为“C”,跟踪用主感光区D检测出的光量取为“D”,跟踪用子感光区E、G检测出的光量分别取为“E”、“G”,跟踪用子感光区F、H检测出的光量分别取为“F”、“H”时,由下式(1)的运算求出上述TES。所述K是从主光束与子光束的光量之差求出的任意系数。
TES=(“C”-“D”)-K×{(“E”+“G”)-(“F”+“H”)}
                                             …(1)
即,分别算出由区5C和区5D分割的主光束之差和子光束之差,并取其差额,从而求出跟踪伺服信号。
接着,说明叠积多个层的光盘4中产生的杂散光(非目的层反射的主光束和子光束)。图1、3是示出将目的层反射的光束和比目的层离开物镜3的距离近的杂散光照射到全息图5和感光部6时的各自的光斑的主视图。图3为感光部6不设辅助感光区的情况。图中,用虚线表示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杂散光)。下面的说明中,对2层光盘进行说明,但不专门限定记录层数量。
来自比目的层更在物镜3侧的记录层(非目的层)的光束(下文称为近端杂散光)8n和来自目的层的光束8由于两者的光路长度差,入射到全息图5和感光部6的光束的面积不同。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入射到全息图5和感光部6的近端杂散光8n,由于光路长度差和物镜33的影响,其照射面积大于光束8。即,全息图5和感光部6形成的光斑,近端杂散光8n大于光束8。
图1、3中,光束8和近端杂散光8n因衍射部2而分别存在主光束和子光束,但为了说明方便,对近端杂散光8n仅示出0次透射光。实施方式中,0次透射光>>±1次衍射光。下面的说明中,仅说明对偏移影响大(光量大)的0次透射光。
如图1所示,由区5AB分割的近端杂散光8n作为聚焦近端杂散光8nAB,入射到聚焦用感光区AB。这时,聚焦近端杂散光8nAB与区5AB分割的光束8相比,在聚焦用感光区AB上形成的光斑规模大。由区5C(5D)分割的近端杂散光8n作为跟踪近端杂散光8nC(8nD),入射到跟踪用主感光区C(D)。这时,跟踪近端杂散光8nC(8nD)与由区5C(5D)分割的光束8相比,在跟踪用主感光区C(D)上形成的光斑规模大。而且,所述跟踪近端杂散光8nC(8nD),由于其照射面积规模也照射到跟踪用子感光区G(H)和辅助感光区X(Y)。
也就是说,由于将所述跟踪近端杂散光8nC(8nD)照射到跟踪用子感光区G(H),产生偏移。跟踪用主感光区C(D)也同样产生偏移。因此,所述TES为下式(2)。所述Δc(Δd)表示因跟踪近端杂散光8nC(8nD)入射到跟踪用主感光区C(D)而产生的偏移,所述Δg(Δh)表示因跟踪近端杂散光8nC(8nD)入射到跟踪用子感光区G(H)而产生的偏移。
TES={(“C”+Δc)-(“D”+Δd)}-K×{(“E”+“G”+Δg)-(“F”+“H”+Δh)}                …(2)
这里,如果杂散光(跟踪近端杂散光8nC(8nD))造成的偏移量完全相同,则不设置辅助感光区也能抵消配置,但实际上由于拾光器装置7的组装误差等,跟踪近端杂散光8nC(8nD)往图中的左右方向(径向)移动,所以Δc≠Δd,Δg≠Δh。
因此,为了得到准确的TES,需要分别与感光区C、D、E、F、G、H这6个感光区各自对应的6个辅助感光区。然而,设置6个辅助感光区时,产生感光部6的总体规模变大而且各感光区连接的电路复杂的问题。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将辅助感光区V、X(W、Y)的感光面积取得小于跟踪用子感光区E、G(F、H)的感光面积。因此,如图1所示,在感光部6中,设置与跟踪用子感光区E相邻配置的辅助感光区V、与跟踪用子感光区G相邻配置的辅助感光区X、与跟踪用子感光区F相邻配置的辅助感光区W、与跟踪用子感光区H相邻配置的辅助感光区Y共计4个辅助感光区。
此外,所述感光面积的含义为感光区整个面积中实际对光束进行感光的面积,与感光区本身的面积(即感光区可感光的面积)不同。然而,如本实施方式样配置各感光区时,辅助感光区V、X(W、Y)本身的面积小于跟踪用子感光区E、G(F、H)本身的面积。
因此,式(2)中,设由辅助感光区X和辅助感光区Y得到的输出信号分别为x、y,则所述TES为下式(3)。
TES={(“C”+Δc)-(“D”+Δd)}-K×{(“E”+“G”+Δg-x)-(“F”+“H”+Δh-y)}                …(3)
这里,决定x、y,使得Δc-K×(Δg-x)=0、Δd-K×(Δh-y)=0时,能抵消跟踪用主感光区C(D)和跟踪用子感光区E、G(F、H)产生的偏移。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决定辅助感光区X、Y的辅助感光区W、Y的感光面积(形状),使形成这样的x、y。换言之,将本实施方式的辅助感光区X和辅助感光区Y的感光面积,设定成能抵消跟踪用主感光区C(D)和跟踪用子感光区E、G(F、H)产生的偏移。
因此,例如将辅助感光区X和辅助感光区Y与跟踪用子感光区E、G(F、H)的感光面积取为相同时,由于Δg=x、Δh=y,能抵消K×(Δg-x)、K×(Δh-y)的部分,但残留Δc-Δd的偏移(Δc≠Δd)。因此,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抵消所述跟踪用主感光区C(D)产生的偏移,即为了使Δg-x>0、Δh-y>0,将辅助感光区X和辅助感光区Y的感光面积取为小于跟踪用子感光区G(H)的感光面积。又,为了抑制比目的层离开物镜的距离远的杂散光引起的误差,将辅助感光区V和辅助感光区W的感光面积取为小于跟踪用子感光区E(F)的感光面积。
再者,上述说明阐述了将比目的层离开物镜3的距离近的杂散光(近端杂散光)照射到感光部6的情况。另一方面,关于比目的层离开物镜3的距离远的杂散光(远端杂散光)的情况,将该远端杂散光以和近端杂散光相反的形状(即跟踪方向翻转的形状)照射到感光部6。因此,将远端杂散光入射到辅助感光区V(W)。这时,辅助感光区V(X)的感光面积小于跟踪用子感光区E(F)的感光面积,因而与近端杂散光相同,用由辅助感光区V和辅助感光区W取得的输出信号也能抵消跟踪用主感光区和跟踪用子感光区产生的配置。
又,本实施方式的拾光器装置7中,如图4所示,使仅接收由全息图5的区5C分割的跟踪近端杂散光8nC的辅助感光区X(V)的感光面积,与仅接收全息图5的区5D分割的跟踪近端杂散光8nD的辅助感光区Y’(W’)的感光面积相互不同。详细而言,辅助感光区X(V)和辅助感光区Y’(W’)各自的感光面积,具有符合分别对其入射的光束的密度(每单位面积的光量)的面积。说明这点。
由全息图5将目的层反射的光束和杂散光分出,并入射到各感光区6时,根据该全息图5的划分图案、设置该划分图案和各感光区6的位置,所述全息图5的区5C和区5D中分割出来的光束的分割角度和全息图5至感光部6的光路长度相互不同。例如,区5C和区5D分割的光束在全息图5以相互不同的分割角度入射到各感光区6时,照射到该各感光区6的光束的束径不同。
具体而言,所述分割角度越大,束径越大。这时,入射到跟踪用主感光区C和跟踪用主感光区D的杂散光的密度(每单位面积入射的光量)不同。入射到跟踪用子感光区E、G和跟踪用子感光区F、H的所述光束的密度也不同。而且,入射到辅助感光区V、X和辅助感光区W、Y的所述光束的密度也不同。
因此,图4所示的感光部6中,设定辅助感光区V、X和辅助感光区W’、Y’的感光面积,使得照射到该辅助感光区V、X和辅助感光区W’、Y’的杂散光的密度相同。具体而言,通过使辅助感光区V、X和辅助感光区W’、Y’的感光面积相互不同,即使对两者照射分割角度不同的光束,也能使两者接收的所述密度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拾光器装置如图9所示,通过使所述激光源1、衍射部2、全息图5和感光部6合为一体地做成集成单元(拾光器单元)20,能谋求拾光器装置小型化。因此,具有所述集成单元20和物镜3(以及驱动物镜3的驱动源)的装置就是拾光器装置7。再者,也可将棱镜用作分光部,以代替所述全息图5。
这里,说明具有本实施方式的拾光器装置7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50具有对光盘4作旋转驱动的主轴电动机51、对光盘4记录再现信息的拾光器装置7、对所述主轴电动机51、以及拾光器装置7作驱动控制用的驱动控制部52。
所述驱动控制部52具有进行所述主轴电动机51的驱动控制的主轴电动机驱动电路、进行使物镜3往聚焦方向移动的聚焦促动器的驱动控制的聚焦控制电路、进行使物镜3往径向移动的跟踪促动器的驱动控制的跟踪驱动电路,同时还具有根据所述拾光器装置7得到的信号产生对所述各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用的控制信号产生电路、根据所述拾光器装置7得到的信号再现记录到光盘4的信息并产生再现信号用的信息再现电路。
实施方式2
对本发明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如下。为了说明方便,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1所示各构件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拾光器装置7(参考图2)中,将根据各感光区接收的光量算出跟踪伺服信号用的运算电路与感光部6连接,此运算电路具有根据各感光区接收的光量对输出的信号添加增益的增益调整器。
图5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感光部6的一部分、以及该感光部6的各感光区连接的运算电路30。关于辅助感光区的形状除外的感光部6的组成,因为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省略其说明。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拾光器装置7中,设置根据感光部6的各感光区接收的光量算出跟踪伺服信号用的运算电路30,使其连接感光部6。此运算电路30具有根据各感光区(即跟踪用主感光区C和G、跟踪用子感光区E、G、F和H、辅助感光区V、X、W和Y)接收的光量对输出的输出信号添加增益的增益调整器15。而且,此增益调整器15对来自辅助感光区V、X、W、Y的输出信号添加小于对来自跟踪用子感光区E、G、F、H的输出信号添加的增益的增益。
下面,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增益添加方法。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拾光器装置7中,具有对跟踪用子感光区E、G(F、H)和辅助感光区V、X(W、Y)的输出信号添加增益的增益调整电路15。所述增益调整器能对跟踪用子感光区E、G(F、H)输出的输出信号、辅助感光区X(或V)的输出的输出信号、辅助感光区Y(或W)输出的输出信号分别添加增益。
这里,首先说明对辅助感光区X和辅助感光区Y输出的输出信号添加相同的增益的情况。
设由辅助感光区X和辅助感光区Y得到的输出信号分别为x、y,则如实施方式1所述,上述TES为下式(3)。
TES={(“C”+Δc)-(“D”+Δd}-K×{(“E”+“G”+Δg)×I-x×M}-{(“F”+“H”+Δh)×I-y×M}                …(3)
而且,将对跟踪用子感光区E、G(F、H)输出的输出信号添加的增益取为I,对辅助感光区X和Y输出的输出信号添加的增益取为M。
通过设定所述增益M,使Δc-K×(Δg×I-x×M)=0且Δd-K×(Δh×I-y×M)=0,能抵消跟踪用主感光区C(D)和跟踪用子感光区E、G(F、H)产生的偏移。
这里,辅助感光区X和辅助感光区Y与跟踪用子感光区E、G(F、H)的感光面积相同时,Δg=x、Δh=y。这时,如果使对各输出信号添加的增益相同(即设I=M),则能抵消K×(Δg×I-x×M)、K×(Δh×I-y×M)的部分的偏移,但残留Δc-Δd的偏移(Δc≠Δd)。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抵消所述跟踪用主感光区C(D)产生的偏移,对辅助感光区X(Y)的输出信号添加小于对跟踪用子感光区G(H)的输出信号添加的增益的增益。即,为了Δg×I-x×M>0、Δh×I-y×M>0,使I>M。
接着,用图6说明对辅助感光区X输出的输出信号添加的增益与对辅助感光区Y输出的输出信号添加的增益相互不同的情况。
图6所示的拾光器装置的感光部6中,设置根据感光部6的各感光区接收的光量算出跟踪伺服信号用的运算电路30,使其连接感光部6。此运算电路30具有根据各感光区(即跟踪用主感光区C和D、跟踪用子感光区E、G、F和H、辅助感光区V、X、W和Y)接收的光量对输出的输出信号添加增益的增益调整器15’。而且,此增益调整器15’对来自辅助感光区V、X、W、Y的输出信号添加小于对来自跟踪用子感光区E、G、F、H的输出信号添加的增益的增益。
对图6所示的感光部6的跟踪用主感光区C、D分别照射由全息图5(未图示)的区5C、5D分割的2个跟踪用主光束。对跟踪用子感光区E、G分别照射由全息图5(未图示)的区5C、5D分割的2个跟踪用子光束。
图6所示的感光部6设置与由区5C分割的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对应的辅助感光区V、X,同时还设置与由区5D分割的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对应的辅助感光区W、Y。而且,对与该分割成2个的所述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分别对应设置的2种辅助感光区V、X和W、Y的输出信号添加的各增益相互不同。
下面,进一步详细说明图6所示的感光部的增益添加方法。
此相互不同的增益添加最好如图6所示那样在对跟踪用感光区C、E、G和跟踪用感光区D、F、H分别入射的杂散光8nC和8nD的密度相互不同的情况下进行。这里,设定成对辅助感光区X的输出信号添加的增益取为M,对辅助感光区Y的输出信号添加的增益取为N,并使M与N相互不同。具体而言,做成M>N、I>M、I>N。
此情况下,通过设定各增益M、N、I,使Δc-K×(Δg×I-x×M)=0且Δd-K×(Δh×I-y×M)=0,能抵消跟踪用主感光区C(D)和跟踪用子感光区G(H)产生的偏移。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具体运算方法,如图5、图6所示,根据对辅助感光区X的输出信号添加增益M后的输出信号(甲)与跟踪用子感光区G和E的输出信号的加法信号(乙)之间进行差动运算的结果输出(丙)、对辅助感光区Y的输出信号添加增益M(或N)后的输出信号(丁)与跟踪用子感光区H和F的输出信号的加法信号(戊)之间进行差动运算的结果输出(己),进一步在上述结果输出(丙)与结果输出(己)之间进行差动运算,并在对其结果输出(庚)添加增益K后的值与跟踪用主感光区C和D之间进行差动运算的结果输出(辛)之间进行差动运算,从而求出TES。关于TES的运算方法,并不限于上文所述。
由此,能不使辅助感光区X(Y)的感光面积变化而抵消跟踪用主感光区C(D)和跟踪用子感光区G(H)产生的偏移。
此外,作为上文所述那样设定各增益的方法,可例如拾光器装置7读取的每一光盘4将增益设定得再现信号的抖动值和差错率最小。作为较简单的优化方法,可在拾光器组装时使用成为基准的多层光盘4,测量跟踪信号的偏移和再现信号的抖动值、差错率,并决定最佳增益。
上述说明阐述了对感光部6照射来自比目的层离开物镜3的距离近的非目的层的杂散光(近端杂散光)的情况。另一方面,关于对感光部6照射来自比目的层离开物镜3的距离远的非目的层的杂散光(远端杂散光)的情况,将该移动杂散光以和近端杂散光相反的形状(即跟踪方向翻转的形状)照射到感光部6。所以,将远端杂散光入射到辅助感光区V(W)。此情况下,所述增益调整器对源于所述辅助感光区V(W)的信号添加小于对源于所述跟踪用子感光区E(F)的信号添加的增益的增益,因而与近端杂散光相同,也能用由辅助感光区V和辅助感光区W得到的输出信号抵消跟踪用主感光区和跟踪用子感光区产生的偏移。
又,本实施方式的拾光器装置如图9所示,通过使所述激光源1、衍射部2、全息图5、以及感光部6合为一体地做成集成单元(拾光器单元)20,能谋求拾光器装置小型化。于是,具有所述集成单元20和物镜3(以及驱动物镜3的驱动源)的装置就是拾光器装置7。再者,也可将棱镜用作分光部,以代替所述全息图5。
这里,说明具有本实施方式的拾光器装置7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50,具有对光盘4作旋转驱动的主轴电动机51、对光盘4记录再现信息的拾光器装置7、对所述主轴电动机51、以及拾光器装置7作驱动控制用的驱动控制部52。
实施方式3
对本发明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如下。为了说明方便,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1所示各构件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拾光器装置7(参考图2)中,全息图5中为求出跟踪伺服信号而分割光束的区5C和区5D的形状为不包含主光束的光轴邻近区的区域。图7、图8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拾光器装置具有的全息图5和感光部6。如这些图所示,全息图5的区5AB、5C、5D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全息图5的形状不同。其它组成与实施方式1相同。
图7是示出对全息图5和感光部6照射目的层反射的光束和来自比目的层离开物镜3的距离近的非目的层的杂散光时各自的光斑的主视图。图中,用虚线表示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
如上文所述,全息图5中为求出跟踪伺服信号而分割光束的区5C和区5D的形状为不包含主光束的光轴邻近区的区域。具体而言,所述全息图5中,作为分割光盘4的反射光束的区域的区5C和5D为汇聚从物镜3看比目的层远的非目的层反射的主光束和子光束的区域除外的区域。详细而言,其组成为在大于来自比目的层远离物镜3侧的非目的层的杂散光的束径最大值的部分除外的区域中,得到跟踪伺服信号。所述大于束径最大值的区域表示即使物镜在跟踪时移动也不溢出比目的层远的杂散光的部分。
具体而言,例如全息图5上的光盘4的反射光束的直径为600微米的情况下,可用离开光轴半径为130微米左右(直径260微米)的圆形部分除外的区域求出跟踪伺服信号。上述数值因光学***的组成(物镜3的焦距和数值孔径、全息图5的划分图案等)而不同。
因此,通过全息图5的区5C和区5D的跟踪用光束在感光部6上成为圆环状的中间穿透的1/4圆,照射到跟踪用主感光区C(D)、跟踪用子感光区E、G(F、H)。所以,如图7所示,通过全息图5的区5C(5D)并从目的层反射的跟踪用光束以中间穿透的1/4圆的形状入射到跟踪用主感光区X(Y)和跟踪用子感光区E、G(F、H)。跟踪近端杂散光8nC(8nD)也以同样方式入射。
另一方面,全息图5的区5AB为包含所述光轴邻近区的区域。而且,通过区5AB并从目的层反射的聚焦用光束在聚焦用感光区AB成为形成合并大半圆和小半圆的形状的光斑。这时,杂散光也以与所述目的层反射的聚焦用光束相同的形状入射到聚焦用感光区AB。
图8是示出对全息图5和感光部6照射目的层反射的光束和来自比目的层离开物镜3的距离远的非目的层的杂散光时各自的光斑的主视图。如图8所示,将杂散光(主光束和子光束两者)仅照射到全息图5的区5AB。即,不对为求出跟踪伺服信号而分割光束的区5C和区5D照射所述杂散光。即使为了跟踪控制而使物镜3移动时,也不对区5C和区5D照射所述杂散光。
因此,所述远端杂散光8f仅照射到聚焦用感光区AB,不照射跟踪用主感光区C(D)、跟踪用子感光区E、G(F、H)和辅助感光区X(Y)。
即,跟踪远端杂散光8f对全息图5的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用的区5C和5D为不入射到跟踪用的各感光区C、E、G(D、F、H)的形状,从而不必设置检测出跟踪远端杂散光8fD、跟踪远端杂散光8fC造成的偏移用的辅助感光区V、W。因此,能减少辅助感光区的数量,同时还能谋求装置小型化。
又,本实施方式的拾光器装置如图9所示,通过使所述激光源1、衍射部2、全息图5和感光部6合为一体地做成集成单元(拾光器单元)20,能谋求拾光器装置小型化。因此,具有所述集成单元20和物镜3(以及驱动物镜3的驱动源)的装置就是拾光器装置7。再者,也可将棱镜用作分光部,以代替所述全息图5。
这里,说明具有本实施方式的拾光器装置7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50具有对光盘4作旋转驱动的主轴电动机51、对光盘4记录再现信息的拾光器装置7、对所述主轴电动机51、以及拾光器装置7作驱动控制用的驱动控制部52。
实施方式4
对本发明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如下。本实施方式的拾光器装置的组成为:用于对具有多个信息记录层(下文称为记录层)的光盘(记录媒体)进行信息记录/再现,其中具有设置分别接收从所述光盘反射并通过聚光部后在分光部至少分割成聚焦用光束和跟踪用光束的主光束以及光强度(高密度)小于该主光束的子光束的子光束感光区和主光束感光区的感光部,并且配置该子光束感光区,使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记录层以外的记录层反射的聚焦用光束的主光束,不入射到所述子感光区。
下面的说明中,将具有多个记录层的记录媒体中由拾光器装置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记录层以外的记录层和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记录层分别当作非目的层和目的层进行说明。也就是说,目的层以外的记录层为非目的层。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拾光器装置7的概略组成的侧视图。拾光器装置7具有激光源(光源)1、衍射部(产生部)2、物镜(聚光部)3、分束镜10、全息图5(分光部)、以及感光部6。
激光源1是对光盘(记录媒体)4照射激光束的光源。所述激光源1出射例如波长650纳米的激光束(光束)。激光源1出射的光束的波长无专门限定,也可为例如405纳米。
衍射部2被配置在激光源1与光盘4之间,从激光源1出射的1个光束产生1个主光束(0次透射光)和2个子光束(+1次衍射光和-1次衍射光)。即,激光源1出射的光束在衍射部2变成3个光束。本实施方式中,将衍射部2设置在激光源1至物镜3之间(具体而言,设置在激光源1至分束镜10之间)。而且,所述衍射部2以大于子光束的光强度的方式产生2种光束。具体而言,以主光束的光量大于作为2个子光束的+1次衍射光和-1次衍射光的光量之和的方式产生所述主光束和子光束。本实施方式中,衍射部2将光束衍射成各自的光量为+1次衍射光∶0次衍射光∶-1次衍射光=1∶10∶1。用衍射光栅构成所述衍射部2时,可根据该衍射光栅的槽深度控制0次透射光和±1次衍射光的比率。
物镜3是使衍射部2衍射的3个光束汇聚在光盘4上的透镜。由光盘4反射的光束通过所述物镜3后,入射到全息图5。
分束镜10是将光盘4反射的3个光束(1个主光束和2个子光束)引导到全息图5器件。本实施方式中,受光盘4反射并通过物镜3的3个光束在分束镜10改变行进方向,将其引导到全息图5。
全息图5是分割在光盘4上反射并通过物镜3的光束的器件。所述全息图划分成多个区,并利用各划分区划分通过所述物镜3的光束,使其入射到感光部6。具体而言,所述光束在所述全息图5至少分割成求出聚焦伺服信号用的聚焦用光束和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用的跟踪用光束。后面阐述所述全息图5的划分图案和感光部6的详细组成。
感光部6具有多个感光元件,对所述全息图5分割的光束(聚焦用光束、跟踪用光束)进行感光(检测),将其变换成电信号。所述感光部6检测出接收的光束的光强度。所述感光部6具有接收聚焦用光束的聚焦用感光区6A、接收跟踪用光束的跟踪用感光区(跟踪感光区)6B、6C。而且,聚焦用感光区6A产生聚焦伺服信号,跟踪用感光区6B、6C产生跟踪伺服信号。
接着,说明所述激光源1出射的光束。激光源1出射的光束在衍射部2衍射成3个光束后,穿透分束镜10,由物镜3汇聚到光盘4上。
在光盘4上反射的光束再次通过物镜3,在分束镜10上反射,并由全息图5划分成大于等于3个的多个光束,入射到感光部6。
这里,说明全息图5和感光部6的详细组成。图12是示出全息图5的分光区(分光图案)的主视图。图中的箭头号的方向表示纹道方向。
如图12所示,将所述全息图划分成3个区(5A、5B和5C)。所述区5A是将所述主光束(图中用虚线表示)照射到所述全息图5时以所述光束的光轴为中心、并以包含该光轴的直线划分为2部分中的一方。详细而言,所述区5A是全息图5的分光区内以包含照射所述全息图5的主光束的光轴、且与纹道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直线(下文称为正交直线)划分成2个区中的一区。
而且,区5B和区5C分别是全息图5的分光区中所述区5A以外的区,是由包含所述光束的光轴且与纹道方向平行的直线(下文成为平行直线)和所述正交直线包围的区。也就是说,以所述光轴为中心并以正交直线和平行直线划分的4个区中,由平行直线划分的区中相邻的2个区是区5B、区5C,由正交直线划分的一区是区5A。
所述划分的3个区中,区5A划分的光束是求聚焦伺服信号用的聚焦用光束,所述区5B、5C划分的2个光束是求跟踪伺服信号用的跟踪用光束。聚焦用光束照射聚焦用感光区6A,跟踪用光束照射跟踪用感光区6B、6C。
而且,所述区5A划分的主光束是用于求聚焦伺服信号的聚焦用主光束,所述区5B、5C划分的2个主光束是用于求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主光束。所述区5A划分的子光束是另一子光束(为了说明方便,称为聚焦用子光束),所述区5B、5C划分的2个子光束是用于求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子光束。下面的说明中,不具体区分主光束和子光束时,将入射到感光部6的光束称为聚焦用光束、跟踪用光束,进行说明。
图13是示出感光部6的详细组成的主视图。如图13所示,感光部6具有接收所述聚焦用光束的聚焦用感光区6A、接收跟踪用光束的跟踪用感光区6B和6C。具体而言,所述聚焦用感光区6A是接收由全息图5的区5A分割的聚焦用光束(聚焦用主光束)的区域,所述跟踪用感光区6B是接收由所述区5B分割的跟踪用光束的区域,所述跟踪用感光区6C是接收由所述区5C分割的跟踪用光束的区域。
所述跟踪用感光区6B和6C,具有分别接收衍射部2衍射的1个主光束和2个子光束的感光元件。具体而言,跟踪用感光区6B和6C,具有接收作为所述0次透射光的跟踪用主光束的主感光区6B-0和6C-0、接收作为±1次衍射光的2个跟踪用子光束的子感光区6B-1、6B-2、6C-1和6C-2。而且,分别配置所述主感光区6B-0、子感光区6B-1和6B-2(6C-0、6C-1和6C-2),使子感光区6B-1和6B-2(6C-1和6C-2)往纹道方向延伸成以跟踪用主感光区6B-0(6C-0)为正中形成两者相邻。再者,上述说明中,主光束和子光束是目的层反射的光束。
本实施方式中,跟踪用感光区6B(6C),具有配置在子感光区6B-1和6B-2(6C-1和6C-2)的设置主感光区6B-0(6C-0)的相反侧的辅助感光区6B-11和6B-12(6C-11和6C-12)。此辅助感光区6B-11和6B-12(6C-11和6C-12)是仅接收所述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下文称为杂散光)的区域。即,光盘4为单层时,辅助感光区6B-11和6B-12(6C-11和6C-12)中不入射光。
因此,沿跟踪方向依次配置接收由区5B分割的跟踪用光束的5个感光区(其顺序为辅助感光区6B-11、子感光区6B-1、主感光区6B-0、子感光区6B-2、辅助感光区6B-22)和接收由区5C分割的跟踪用光束的5个感光区(其顺序为6C-11、6C-1、6C-0、6C-2、6C-22)。将跟踪用感光区6B和6C,配置成从聚焦用感光区6A看并排在同侧。通过将跟踪用感光区6B和6C群,配置成相邻,能减小感光部6的规模。再者,上述说明中,杂散光是指非目的层反射的主光束和子光束。
图14是说明分别对全息图5入射目的层反射的主光束和子光束时入射到感光部6的光束的图。如图14所示,入射作为0次透射光的主光束8,使其光轴成为全息图5的中心。入射作为±1次衍射光的子光束8+1、8-1,使其分别部分与0次透射光重叠。再者,图1中,虚线表示包含光轴的直线(正交直线、平行直线)。
而且,所述区5A衍射的主光束8,入射到聚焦用感光区6A。区6A衍射的子光束8+1、8-1入射到不设感光区的部位,将聚焦用感光区6A夹在中间。即,区5A衍射的子光束8+1、8-1不用于求聚焦伺服信号和跟踪伺服信号。
另一方面,将所述区5B(5C)衍射的主光束8,入射到作为跟踪用感光区6B(6C)的主感光区6B-0(6C-0)。将区5B(5C)衍射的子光束8+1、8-1分别入射到子感光区6B-1、6B-2(6C-1、6C-2)。
这里,说明光盘4为单层时,用差动推挽法(下文称为DPP法)算出跟踪伺服信号(跟踪误差信号,下面的说明中称为TES)的方法。尤其在记录型光盘4的情况下,多数使用DPP法。因此,在DPP法中,将跟踪用主感光区6B-0检测出的光量取为“6B-0”,主感光区6C-0检测出的光量取为“6C-0”,子感光区6B-1、6B-2检测出的光量分别取为“6B-1”、“6B-2”,子感光区6C-1、6C-2检测出的光量分别取为“6C-1”、“6C-2”时,由下式(4)的运算求出上述TES。所述K是从主光束与子光束的光量之差求出的任意系数。
TES=(“6B-0”-“6C-0”)-K×{(“6B-1”+“6B-2”)-(“6C-1”+“6C-2”)}        …(4)
即,分别算出由区5B和区5C分割的主光束之差和子光束之差,并取其差额,从而求出跟踪伺服信号。
接着,说明叠积多个层的光盘4中产生的杂散光(非目的层反射的主光束和子光束)。图15是示出目的层反射的光束与来自比目的层靠近物镜3的非目的层的杂散光的光路差的侧视图。图16是示出将目的层反射的光束和来自比目的层离开物镜3的距离近的非目的层的杂散光照射到全息图5和感光部6时的各自的光斑的主视图。图中,用虚线表示目的层反射的光束。下面的说明中,对2层光盘进行说明,但不专门限定记录层数量。
如图15所示,来自比目的层更在物镜3侧的记录层(非目的层)的光束(下文称为近端杂散光)8n和来自目的层的光束8由于两者的光路长度差,入射到全息图5和感光部6的光束的面积不同。具体而言,如图16所示,入射到全息图5和感光部6的近端杂散光8n,由于光路长度差和物镜33的影响,其照射面积大于光束8。即,全息图5和感光部6形成的光斑,近端杂散光8n大于光束8。
图16中,光束8和近端杂散光8n,因衍射部2而分别存在主光束和子光束,但为了说明方便,对近端杂散光8n仅示出0次透射光。实施方式中,0次透射光>>±1次衍射光。下面的说明中,仅说明对偏移影响大(光量大)的0次透射光。
如图16所示,由区5A分割的近端杂散光8n,作为聚焦近端杂散光8nA入射到感光区6A。这时,聚焦近端杂散光8nA与区5A分割的光束8相比,在感光区6A上形成的光斑规模大。由区5B(5C)分割的近端杂散光8n,作为跟踪近端杂散光8nB(8nC)入射到主感光区6B-0(6C-0)。这时,跟踪近端杂散光8nB(8nC)与由区5B(5C)分割的光束8相比,在主感光区6B-0(6C-0)上形成的光斑规模大。而且,所述跟踪近端杂散光8nB(8nC)由于其照射面积规模,也照射到子感光区6B-2(6C-2)和辅助感光区6B-12(6C-2)。
也就是说,由于对子感光区6B-2(6C-2)入射跟踪近端杂散光8nB(8nC),TES为下式(5)。所述Δb2(Δc2)表示因跟踪近端杂散光8nB(8nC)入射到子感光区6B-2(6C-2)而产生的偏移。
TES=(“6B-0”-“6C-0”)-K×{(“6B-1”+“6B-2”+Δb2)-(“6C-1”+“6C-2”+Δc2)}          …(5)
这里,如果Δb2=Δc2,TES就不产生非所需的偏移,但实际上由于拾光器组装误差等的影响,跟踪近端杂散光8nB(8nC)在图中的左右方向(径向)移动,所以Δb2≠Δc2,产生K×(Δb2-Δc2)的偏移。
因此,通过分别从输出“6B-2”(“6C-2”)减去仅检测出跟踪近端杂散光8nB(8nC)的辅助感光区6B-12(6C-12)的输出,能抵消偏移。
另一方面,图17是示出目的层反射的光束与来自比目的层远离物镜3的非目的层的杂散光的光路差的侧视图。图18是示出将目的层反射的光束和来自比目的层离开物镜3的距离远的非目的层的杂散光照射到全息图5和感光部6时的各自的光斑的主视图。图中,用虚线示目的层反射的光束。
如图17所示,来自从目的层看处在物镜3的相反侧的记录层(非目的层)的光束(下文称为远端杂散光)8f和来自目的层的光束8由于两者的光路长度差,入射到全息图5和感光部6的光束的面积不同。具体而言,如图18所示,入射到全息图5的远端杂散光8f由于光路长度差和物镜33的影响,在感光部6前(感光部6与全息图5之间)聚焦。因此,入射到全息图5的远端杂散光8f与所述光束8相比,其照射面积小,而入射到感光部6的远端杂散光8f与所述光束8相比,其照射面积大。即,在全息图5形成的光斑,远端杂散光8f比光束8小,但在感光部6形成的光斑,远端杂散光8f比光束8大。
如图18所示,由区5A分割的远端杂散光8f作为聚焦远端杂散光8fA,入射到感光区6A。这时,聚焦远端杂散光8fA与由区5A分割的光束8相比,在感光区6A上形成的光斑规模大。由区5B(5C)分割的远端杂散光8f作为跟踪远端杂散光8fB(8fC),入射到主感光区6B-0(6C-0)。这时,跟踪远端杂散光8fB(8fC)与由区5B(5C)分割的光束8相比,在主感光区6B-0(6C-0)上形成的光斑规模大。而且,所述跟踪远端杂散光8fB(8fC)由于其照射面积规模,也照射到子感光区6B-1(6C-1)和辅助感光区6B-11(6C-11)。
因此,由于对子感光区6B-1(6C-1)入射跟踪远端杂散光8fB(8fC),TES为下式(6)。所述Δb1(Δc1)表示因跟踪远端杂散光8fB(8fC)入射到子感光区6B-1(6C-1)而产生的偏移。
TES=(“6B-0”-“6C-0”)-K×{(“6B-1”+Δb1+“6B-2”)-(“6C-1”+Δc1+“6C-2”)}              …(6)
这里,如果Δb1=Δc1,TES就不产生非所需的偏移,但实际上由于拾光器组装误差等的影响,Δb1≠Δc1,产生K×(Δb1-Δc1)的偏移。
因此,通过分别从输出“6B-1”(“6C-1”)减去仅检测出跟踪远端杂散光8fB(8fC)的辅助感光区6B-11(6C-11)的输出,能抵消偏移。
这里,说明聚焦用感光区6A与跟踪用感光区6B和6C的位置关系。
本实施方式的感光部6配置聚焦用感光区6A与跟踪用感光区6B和6C,使非目的层反射的聚焦用主光束不入射到所述子感光区6B-1和6B-2(6C-1和6C-2)。
图1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聚焦用感光区6A和跟踪用感光区6B以及6C的配置的主视图,图中的箭头号的方向表示纹道方向。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将主感光区6B-0(6C-0)、子感光区6B-1、6B-2(6C-1、6C-2)和辅助感光区6B-11、6B-12(6C-11、6C-12)分别配置在不入射感光部6上照射的聚焦远端杂散光8fA的位置。详细而言,将所述跟踪用感光区6B(6C)配置成不入射非目的层反射的聚焦用主光束和聚焦用子光束。
由此,能防止跟踪用感光区6B(6C)中入射非目的层反射的聚焦用主光束和聚焦用子光束,所以能防止由于所述聚焦用主光束和聚焦用子光束入射到跟踪用感光区6B(6C)而产生的偏移。这样,能得到较准确的跟踪伺服信号。因此,与以往的组成相比,能进行可靠且稳定的跟踪控制。也就是说,对叠积多个记录层的光盘4记录或再现信息时,能抑制来自非目的层的反射光的影响,实现比以往稳定的跟踪控制。
因此,具有所述拾光器装置7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与以往的组成相比,能进行可靠且稳定的跟踪控制。
又,通过使所述激光源1、衍射部2、全息图5、以及感光部6合为一体地做成集成单元(拾光器单元)20,能谋求拾光器装置小型化。本实施方式中,集成单元20是指使激光源1、衍射部2、全息图5、以及感光部6合为一体的单元,但只要至少具有所述4种构件即可。因此,具有所述集成单元20和物镜3(以及驱动物镜3的驱动源)的装置就是拾光器装置7。
实施方式5
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如下。为了说明方便,对具有与所述实施方式4所示各构件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拾光器装置7中,说明所述全息图5的划分图案不同的例子。
图19是示出将目的层反射的光束和来自比目的层离开物镜3的距离近的非目的层的杂散光照射到全息图5和感光部6时的各自的光斑的主视图。图中,用虚线表示目的层反射的光束。
本实施方式的全息图5,其中为求出跟踪伺服信号而分割光束的区5B和区5C的形状为不包含主光束的光轴邻近区的区域。具体而言,所述全息图5中,作为分割光盘4的反射光束的区域的区5B和5C为汇聚从物镜3看比目的层远的非目的层反射的主光束和子光束的区域除外的区域。详细而言,其组成为在大于来自比目的层远离物镜3侧的非目的层的杂散光的束径最大值的部分除外的区域中,得到跟踪伺服信号。所述大于束径最大值的区域表示即使物镜在跟踪时移动也不溢出比目的层远的杂散光的部分。
具体而言,例如全息图5上的光盘4的反射光束的直径为600微米的情况下,可用离开光轴半径为130微米左右(直径260微米)的圆形部分除外的区域求出跟踪伺服信号。上述数值因光学***的组成(物镜3的焦距和数值孔径、全息图5的划分图案等)而不同。
因此,通过全息图5的区5B和区5C的跟踪用光束在感光部6上成为圆环状的中间穿透的1/4圆,照射到主感光区6B-0(6C-0)、子感光区6B-2(6C-2)和辅助感光区6B-12(6C-12)。所以,如图19所示,通过全息图5的区5B(5C)并从目的层反射的跟踪用光束以中间穿透的1/4圆的形状入射到主感光区6B-0(6C-0)和子感光区6B-2(6C-2)。跟踪近端杂散光8nB(8nC)也以同样方式入射。
另一方面,全息图5的区5A为包含所述光轴邻近区的区域。而且,通过区5A并从目的层反射的聚焦用光束在聚焦用感光区6A成为形成合并大半圆和小半圆的形状的光斑。这时,杂散光也以与所述目的层反射的聚焦用光束相同的形状入射到聚焦用感光区6A。
图20是示出对全息图5和感光部6照射目的层反射的光束和来自比目的层离开物镜3的距离远的非目的层的杂散光时各自的光斑的主视图。如图20所示,将杂散光(主光束和子光束两者)仅照射到全息图5的区5A。即,不对为求出跟踪伺服信号而分割光束的区5B和区5C照射所述杂散光。即使为了跟踪控制而使物镜3移动时,也不对区5B和区5C照射所述杂散光。
因此,所述远端杂散光8f仅照射到聚焦用感光区6A,不照射主感光区6B-0(6C-0)、子感光区6B-1、6B-2(6C-1、6C-2)和辅助感光区6B-12(6C-12)。
所以,使全息图5的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用的区5B和5C为跟踪远端杂散光8f不入射的形状,从而不必设置检测出跟踪远端杂散光8fB、跟踪远端杂散光8fC造成的偏移用的辅助感光区6B-11、6C-11。因此,能减少辅助感光区的数量,同时还能谋求装置小型化。
这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辅助感光区6B-12(6C-12)的形状。
图21是示出跟踪用感光区6B(6C)的辅助感光区6B-12(6C-12)的形状的主视图。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感光区6B-12(6C-12)如图21所示,其感光面积小于子感光区6B-1、6B-2(6C-1、6C-2)。说明这点。
如图21所示,由于将所述跟踪近端杂散光8nB(8nC)照射到子感光区6B-2(6C-2),产生偏移。主感光区6B-0(6C-0)也同样产生偏移。因此,所述TES为下式(7)。所述Δb(Δc)表示因跟踪近端杂散光8nB(8nC)入射到主感光区6B-0(6C-0)而产生的偏移,所述Δb2(Δc2)表示因跟踪近端杂散光8nB(8nC)入射到子感光区6B-2(6C-2)而产生的偏移。
TES=(“6B-0”+Δb-“6C-0”+Δc)-K×{(“6B-1”+“6B-2”+Δb2)-(“6C-1”+“6C-2”+Δc2)}        …(7)
这里,如果杂散光(跟踪近端杂散光8nB(8bC))造成的各偏移量完全相同,不设辅助感光区也能消除偏移,但实际上由于例如拾光器装置7的组装误差等,Δb≠Δc,Δb2≠Δc2。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将辅助感光区6B-12(6C-12)的感光面积取为小于子感光区6B-1、6B-2(6C-1、6C-2)。
于是,上述式(7)中,设由辅助感光区6B-12和辅助感光区6C-12得到的输出信号分别为x、y,则所述TES为下式(8)。
TES=(“6B-0”+Δb-“6C-0”+Δc)-K×{(“6B-1”+“6B-2”+Δb2-x)-(“6C-1”+“6C-2”+Δc2-y)}   …(8)
这里,决定x、y,使Δb-K(Δb2-x)=0、Δc-K(Δc2-y)=0时,能抵消子感光区6B-1、6B-2(6C-1、6C-2)产生的偏移。于是,本实施方式中,决定辅助感光区6B-12和辅助感光区6B-12的面积(形状),以形成这种x、y。换言之,将本实施方式的辅助感光区6B-12和辅助感光区6B-12的面积设定成能抵消主感光区6B-0(6C-0)和子感光区6B-1、6B-2(6C-1、6C-2)产生的偏移。
例如,将辅助感光区6B-12和辅助感光区6B-12与子感光区6B-1、6B-2(6C-1、6C-2)的感光面积取为相同时,形成Δb2=x、Δc2=y,所以能抵消K(Δb2-x)、K(Δc2-y)的部分的偏移,但残留Δb-Δc的偏移(Δb≠Δc)。
因此,本实施方式为了抵消所述主感光区6B-0(6C-0)产生的偏移,即为了使Δb2-x>0、Δc2-y>0,将辅助感光区6B-12(6C-12)的感光面积取为小于子感光区6B-1、6B-2(6C-1、6C-2)。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全息图5的分光区的区5B和5C为汇聚来自从所述物镜3看比目的层远的非目的层的杂散光的区域除外的区域。因此,照射到感光部6的跟踪近端杂散光8nB(8nC)形成圆环状的中间穿透的1/4圆,所以入射到子感光区6B-2(6C-2)的跟踪近端杂散光8nB(8nC)的光量小于辅助感光区6B-12(6C-12)的光量。因此,抵消子感光区6B-2(6C-2)产生的偏移时,可设定辅助感光区6B-12(6C-12)的感光面积,使照射到子感光区6B-2(6C-2)和辅助感光区6B-12(6C-12)的杂散光的光量相同。再者,如上文所述,同时抵消主感光区6B-0(6C-0)产生的偏移时,可将辅助感光区6B-12(6C-12)的感光面积设定成小于接收照射到子感光区6B-2(6C-2)杂散光的感光面积。具体而言,如图21所示,子感光区6B-2(6C-2)与辅助感光区6B-12、6C-12的长度相同时,可将两者的宽度设定成W1>W3、W1>W2(W1:子感光区6B-2(6C-2)的宽度,W2:辅助感光区6B-12的宽度,W3:辅助感光区6C-12的宽度)。由此,仅用2个辅助感光区就能抵消主感光区6B-0(6C-0)和子感光区6B-2(6C-2)产生的偏移。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使仅接收由全息图5的区5C分割的跟踪近端杂散光8nC的辅助感光区6C-12的感光面积与仅接收由全息图5的区5B分割的跟踪近端杂散光8nB的辅助感光区6B-12的感光面积相互不同。具体而言,辅助感光区6C-12和辅助感光区6B-12各自的感光面积具有符合分别对其入射的光束的密度(每单位面积的光量)的面积。说明这点。
由全息图5将目的层反射的光束和杂散光分出,并入射到各感光区6时,根据该全息图5的划分图案、设置该划分图案和各感光区6的位置,所述全息图5的区5B和区5C中分割出来的光束的分割角度和全息图5至感光部6的光路长度相互不同。例如,区5B和区5C分割的光束在全息图5以相互不同的分割角度入射到各感光区6时,照射到该各感光区6的光束的束径不同。具体而言,所述分割角度越大,束径越大。这时,入射到主感光区6B-0和主感光区6C-0的杂散光的密度(每单位面积入射的光量)不同。入射到子感光区6B-1、6B-2和子感光区6C-1、6C-2的所述光束的密度也不同。而且,入射到辅助感光区6C-12和辅助感光区6B-12的所述光束的密度也不同。因此,设定该辅助感光区6C-12和辅助感光区6B-12的感光面积,使照射到该辅助感光区6C-12和辅助感光区6B-12的杂散光的密度相同。具体而言,通过使辅助感光区6C-12和辅助感光区6B-12的感光面积相互不同,即使对两者照射分割角度不同的光束,也能使两者接收的所述密度相同。再者,所述感光面积表示实际对光束进行感光的区域的面积,并非表示可接收的区域的面积。
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仅用2个辅助感光区抵消主感光区6B-0(6C-0)和子感光区6B-2(6C-2)产生的偏移,可设置分别对辅助感光区6C-12和辅助感光区6B-12输出的输出信号添加增益的增益调整器。
图22是示出具有对跟踪用感光区6B(6C)的辅助感光区6B-12(6C-12)的输出信号添加增益的增益调整器的组成的主视图。
所述增益调整器能分别对辅助感光区6B-12输出的输出信号和辅助感光区6C-12输出的输出信号添加增益。
因此,图22中,将对辅助感光区6B-12输出的输出信号添加的增益取为M、对辅助感光区6C-12输出的输出信号添加的增益取为N时,所述TES为下式(9)。
TES=(“6B-0”+Δb-“6C-0”+Δc)-K×{(“6B-1”+“6B-2”+Δb2-x×M)-(“6C-1”+“6C-2”+Δc2-y×N)}  …(9)
这里,通过设定所述各增益M、N,使Δb-K×(Δb2-x×M)=0、Δc-K×(Δc2-y×M)=0,能抵消主感光区6B-0(6C-0)和子感光区6B-1、6B-2(6C-1、6C-2)产生的偏移。
如上文所说明,入射到跟踪用感光区6B和6C的杂散光的密度分别不同时,增益调整器对子感光区6B-1、6B-2和子感光区6C-1、6C-2输出的输出信号添加与对辅助感光区6B-12的输出信号和辅助感光区6C-12的输出信号不同的增益。具体而言,将对子感光区6B-1、6B-2和子感光区6C-1、6C-2输出的输出信号添加的增益取为I时,所述TES为下式(10)。
TES=(“6B-0”+Δb-“6C-0”+Δc)-K×[{(“6B-1”+“6B-2”+Δb2)×I-x×M}-{(“6C-1”+“6C-2”+Δc2)×I-y×N}]          …(10)
上述式(10)中,M>N,I>M,I>N。于是,通过设定所述各增益M、N、I,使Δb-K×(Δb2×I-x×M)=0、Δc-K×(Δc2×I-y×M)=0,能抵消主感光区6B-0(6C-0)和子感光区6B-1、6B-2(6C-1、6C-2)产生的偏移。
作为具体的运算方法,如图22所示,根据对辅助感光区6B-12的输出信号添加增益M后的输出信号(甲)与子感光区6B-1和6B-2的输出信号(乙)之间进行差动运算的结果输出(丙)、对辅助感光区6C-12的输出信号添加增益N后的输出信号(丁)与子感光区6C-1和6C-2的输出信号(戊)之间进行差动运算的结果输出(己),进一步在上述结果输出(丙)与结果输出(己)之间进行差动运算,并在对其结果输出(庚)添加增益K后的值与主感光区6B-0和6C-0之间进行差动运算的结果输出(辛)之间进行差动运算,从而求出TES。关于TES的运算方法(算出方法),并不限于上文所述。
由此,能不使辅助感光区6B-12(6C-12)的感光面积变化而抵消主感光区6B-0(6BC-0)和子感光区6B-2(6C-2)产生的偏移。
作为上文所述那样设定各增益的方法,可例如拾光器装置7读取的每一光盘4将增益设定得再现信号的抖动值和差错率最小。作为较简单的优化方法,可在拾光器组装时使用成为基准的多层光盘4,测量跟踪信号的偏移和再现信号的抖动值、差错率,并决定最佳增益。
上述说明中,说明了设置对辅助感光区6C-12和辅助感光区6B-12输出的输出信号分别添加增益的增益调整器的例子,但也可例如除上述辅助感光区6C-12和辅助感光区6B-12外,还设置辅助感光区时,所述增益调整器对这些其它辅助感光区的输出信号分别添加增益。所述增益调整器还可做成对各辅助感光区输出的输出信号以相互不同的方式添加增益。
上述说明中,对辅助感光区6C-12和辅助感光区6B-12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上文所述,设置在拾光器装置7的辅助感光区可形成得满足上述条件。即,设置在感光部6的多个辅助感光区的感光面积可相互不同。而且,所述多个辅助感光区的感光面积可小于子感光区的感光面积。
又,本实施方式的拾光器装置7如图18所示,具有使激光源1、衍射部2、全息图5和感光部6合为一体地做成集成单元20。此集成单元20将激光源1、衍射部2、全息图5和感光部6合为一体,因而能谋求拾光器装置7进一步小型化。可将例如棱镜等用作所述全息图5。
本实施方式的拾光器装置7可构成设置对辅助感光区输出的输出信号添加增益的增益调整器。
本实施方式的拾光器装置7还可构成接收所述多个辅助感光区的光束的感光区的规模相互不同。而且,可构成所述多个辅助感光区的感光面积相同。
实施方式6
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如下。为了说明方便,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4所示各构件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合,省略其说明。
这里,说明全息图5的另一划分图案。图23、图24是示出全息图5的划分图案的另一组成例和将通过该全息图5的光束照射到感光部6的区域的主视图。图23示出对全息图5照射近端杂散光8n的例子,图24示出对全息图5照射远端杂散光8f的例子。图中,虚线的光斑表示杂散光。
如图23、图2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所述全息图5被分成6个区,并设置与各区5B~5G对应的感光区6B~6G。而且,所述4个区5B、5C、5F、5G形状相同。另一方面,区5D和区5E为包含主光束的光轴的半圆状。将区5D和区5E合在一起,则为圆。决定所述半圆的半径,使分割光盘4反射的光束的区5D和区5E包含汇聚来自比目的层离开物镜3远的非目的层的杂散光的区域。即,区5D和区5E上照射所述远端杂散光8f。
所述感光区6B、6C、6F、6G分别具有接收0次透射光的主光束用感光区6B-0、6C-0、6F-0和6G-2、与±1次光对应的各2个的子光束用感光区6B-1、6B-2~6G-1、6G-2、以及各1个的辅助感光区6B-12、6C-12、6F-12、6G-12。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从区5D求出聚焦误差信号,从区5B、5C、5F、5G求出跟踪误差信号,从全部区求出总信号。根据上述组成,区5D、5E大于远端杂散光8f的束径,因而不产生来自为产生动作误差信号而进行分割的区5B、5C、5F、5G的杂散光。又,根据上述组成,能使杂散光在感光区6D、6E的照射区恒定,所以能在非目的层反射的聚焦用光束不入射到跟踪用感光区6B、6C的范围内使聚焦用感光区和跟踪用感光区进一步接近。
这里,说明具有本实施方式的拾光器装置7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如图1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50具有对光盘4作旋转驱动的主轴电动机51、对光盘4记录再现信息的拾光器装置7、对所述主轴电动机51和拾光器装置7作驱动控制用的驱动控制部52。
所述驱动控制部52具有进行所述主轴电动机51的驱动控制的主轴电动机驱动电路、进行使物镜3往聚焦方向移动的聚焦促动器的驱动控制的聚焦控制电路、进行使物镜3往径向移动的跟踪促动器的驱动控制的跟踪驱动电路,同时还具有根据所述拾光器装置7得到的信号产生对所述各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用的控制信号产生电路、根据所述拾光器装置7得到的信号再现记录到光盘4的信息并产生再现信号用的信息再现电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包含:从受叠积多个信息记录层的记录媒体反射并通过聚光部的主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主光束,并且同时从受所述记录媒体反射而且光强度小于通过所述聚光部的所述主光束的子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子光束的分光部;以及对所述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进行感光的感光部,其中,所述感光部具有接收所述跟踪用主光束的跟踪用主感光区、接收所述跟踪用子光束的跟踪用子感光区、以及辅助感光区,该辅助感光区作为用于抑制跟踪伺服信号产生误差的误差计算用感光区,仅接收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光束,并且所述辅助感光区的感光面积小于所述跟踪用子感光区的感光面积。
进行信息记录/再现(记录和/或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下文称为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主光束和子光束),由于光路长度差,通过聚光部后,与进行信息记录/再现(记录和/或再现)的信息记录层(下文成为目的层)反射的光束相比,在感光部照射的面积大。因此,受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与受目的层反射的光束相比,每单位面积的光强度小。
然而,主光束与子光束相比,光强度大;受所述非目的层反射的主光束与受目的层反射的子光束的光强度接近。因此,该非目的层反射的主光束入射到为获得跟踪伺服信号而设置的跟踪用子感光区和跟踪用主感光区时,入射的光量产生误差,不能得到准确的跟踪信号。
因此,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设置仅接收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上反射的光束(即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的辅助感光区,作为用于抑制跟踪伺服信号产生误差的误差量计算用的感光区。
可是,如本发明拾光器单元那样用主光束和子光束两者求出跟踪信号时,需要分别对跟踪用子感光区和跟踪用主感光区设置计算误差量用的辅助感光区。然而,分别对跟踪用子感光区和跟踪用主感光区设置辅助感光区时,感光部总体面积变大,同时还导致各感光区附带的电路复杂,其结果,成本连带提高。
因此,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中,通过将所述辅助感光区的感光面积取得小于所述电作用子感光区的感光面积,使跟踪用子感光区和跟踪用主感光区中入射的光量包含的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杂散光)的光量(即误差量)能较准确地得到抵消。由此,能较较可靠地抵消求跟踪伺服信号时产生的偏移,取得较准确的跟踪伺服信号。再者,所述感光面积是指实际对光束进行感光的区域的面积。
根据上述组成,则计算跟踪伺服信号时,能不分别对跟踪用主感光区和跟踪用子感光区设置辅助感光区而抑制产生入射到该两个区的杂散光造成的误差。由此,能得到较准确的跟踪伺服信号,而感光部总体面积不变大,不导致各感光区附带的电路复杂。
因此,诸如用3光束对DVD±R光盘记录信息等情况下,用多个光束进行信息记录时,能不增多辅助感光区数量而准确且稳定地进行跟踪控制。
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除上述组成外,还可使所述分光部将所述主光束或子光束分别分成大于等于2个的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而且所述感光部分别对应于该分成大于等于2个的跟踪用主光束或跟踪用子光束设置跟踪用主感光区、跟踪用子感光区和辅助感光区,分别对应于该分成大于等于2个的跟踪用主光束或跟踪用子光束设置的各辅助感光区的面积相互不同。
根据上述组成,则分光部分成大于等于2个光束的跟踪用主光束的杂散光的束径不同并产生随各束径而不同的误差时,由于各辅助感光区的面积不同,能算出符合各束径的误差量。因此,能进行较准确的跟踪控制。
各辅助感光区的面积最好根据对其本身入射的杂散光的每单位面积的光量决定。
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包含:从受叠积多个信息记录层的记录媒体反射并通过聚光部的主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主光束,并且同时从受所述记录媒体反射而且光强度小于通过所述聚光部的所述主光束的子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子光束的分光部;以及对所述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进行感光的感光部,其中,所述感光部具有接收所述跟踪用主光束的跟踪用主感光区、接收所述跟踪用子光束的跟踪用子感光区、以及辅助感光区。,该辅助感光区作为用于抑制跟踪伺服信号产生误差的误差计算用感光区,仅接收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光束,并且所述感光部连接根据所述各感光部接收的光量算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运算电路,所述运算电路具有根据所述各感光部接收的光量对输出的信号添加增益的增益调整器,所述增益调整器对源于所述辅助感光区的信号添加小于对源于所述跟踪用子感光区的信号添加的增益的增益。
进行信息记录/再现(记录和/或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下文称为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主光束和子光束)由于光路长度差,通过聚光部后,与进行信息记录/再现(记录和/或再现)的信息记录层(下文成为目的层)反射的光束相比,在感光部照射的面积大。因此,受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与受目的层反射的光束相比,每单位面积的光强度小。
然而,主光束与子光束相比,光强度大,受所述非目的层反射的主光束与受目的层反射的子光束的光强度接近。因此,该非目的层反射的主光束入射到为获得跟踪伺服信号而设置的跟踪用子感光区和跟踪用主感光区时,入射的光量产生误差,不能得到准确的跟踪信号。
因此,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设置仅接收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上反射的光束(即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的辅助感光区,作为用于抑制跟踪伺服信号产生误差的误差量计算用的感光区。
可是,如本发明拾光器单元那样,用主光束和子光束两者求出跟踪信号时,需要分别对跟踪用子感光区和跟踪用主感光区设置计算误差量用的辅助感光区。然而,分别对跟踪用子感光区和跟踪用主感光区设置辅助感光区时,感光部总体面积变大,同时还导致各感光区附带的电路复杂,结果成本连带提高。
因此,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将根据各感光区接收的光量算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运算电路与感光部连接,并且所述运算电路具有对各感光区输出的信号添加增益的增益调整电路。而且,所述增益调整器对源于辅助感光区的信号添加小于对源于跟踪用子感光区的信号添加的增益的增益。
由此,使跟踪用子感光区和跟踪用主感光区中入射的光量包含的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杂散光)的光量(即误差量)能较准确地得到抵消。因此,能较较可靠地抵消求跟踪伺服信号时产生的偏移,取得较准确的跟踪伺服信号。
根据上述组成,则计算跟踪伺服信号时,能不分别对跟踪用主感光区和跟踪用子感光区设置辅助感光区而抑制产生入射到该两个区的杂散光造成的误差。由此,能得到较准确的跟踪伺服信号,而感光部总体面积不变大,不导致各感光区附带的电路复杂。
因此,诸如用3光束对DVD±R光盘记录信息等情况下,用多个光束进行信息记录时,能不增多辅助感光区数量而准确且稳定地进行跟踪控制。
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除上述组成外,还可使所述分光部将所述主光束和子光束分别分成大于等于2个的跟踪用主光束或跟踪用子光束,而且所述感光部分别对应于该分成大于等于2个的跟踪用主光束或跟踪用子光束设置跟踪用主感光区、跟踪用子感光区和辅助感光区,所述增益调整器对源于分别与该分成大于等于2个的所述跟踪用主光束或跟踪用子光束对应设置的各辅助感光区的信号添加的各增益相互不同。
根据上述组成,则分光部分成大于等于2个光束的跟踪用主光束的杂散光的束径不同并产生随各束径而不同的误差时,由于利用增益调整器添加的各增益不同,能算出符合各束径的误差量。因此,能进行较准确的跟踪控制。
对源于各辅助感光区的信号添加的各增益最好根据入射到各辅助感光区的杂散光的每单位面积的光量决定。
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除上述组成外,还可使所述分光部用汇聚从所述聚光部看比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远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主光束和子光束的区域除外的区域,分出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
所述非目的层中比所述目的层远离所述聚光部的信息记录层上反射的光束由于该光束的光量长度差,在分光部上汇聚到比由目的层反射并汇聚到分光部的光束的区域小的区域。根据上述组成,所述分光部用汇聚从所述聚光部看比所述目的层远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光束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即除所述小的区域外的区域)分出跟踪用光束。这样,能防止将比所述目的层远离所述聚光部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光束照射到跟踪感光区。因此,不必设置仅接收比所述目的层远离所述聚光部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光束(杂散光)用的辅助感光区。
再者,可构成所述分光部用所述记录媒体反射的光束的光轴邻近区除外的区域分出跟踪用光束(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
也可构成所述跟踪感光区接收所述分光部用对主光束和子光束进行分光的分光区中将从聚光部看比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远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主光束和子光束汇聚到该分光部的区域除外的区域分光后的主光束和子光束。
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中,可将所述辅助感光区配置成与所述跟踪用子感光区相邻。
根据上述组成,则由于将辅助感光区配置成与跟踪用子感光区相邻,能准确地得到跟踪用子感光区接收的杂散光的光密度。而且,由于所述辅助感光区的感光面积小于所述跟踪用子感光区的感光面积,能抵消跟踪用主感光区接收的杂散光造成的误差。
所述拾光器单元可用差动推挽法得到跟踪伺服信号。
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中,将辅助感光区的感光面积取为小于跟踪用子感光区的感光面积。因此,如上文所述,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用差动推挽法取得跟踪伺服信号,则能在消除层间串扰时,用从辅助感光区检测出的光量,以兼并跟踪用子感光区产生的偏移和跟踪用主感光区产生的偏移的方式消除层间串扰。即,不设分别与跟踪用主感光区、跟踪用子感光区对应的辅助感光区,仅用1个辅助感光区就能可靠地抵消求跟踪伺服信号时产生的偏移,获得较准确的跟踪伺服信号。
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中,所述分光部可以是全息图。
通过取为上述组成,能用简单的组成使光束分割,因而能谋求装置小型化。
又,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可具有对记录媒体照射光束的光源、以及从所述光源照射的光束产生1个主光束和2个子光束的产生部。
根据上述组成,则能用使用3光束的差动推挽法获得准确的跟踪伺服信号。
本发明的拾光器装置可形成将所述分光部、所述感光部、所述光源以及所述产生部合为一体的组成。
根据上述组成,则由于将所述分光部、感光部、光源和产生部合为一体,能使拾光器装置小型化。
又,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为:具有所述任一拾光器单元。
根据上述组成,则由于具有所述拾光器单元,即便是具有多个信息记录层的记录媒体,也能良好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
本发明的拾光器装置,如上文所述,所述感光部具有接收所述跟踪用主光束的跟踪用主感光区、接收所述跟踪用子光束的跟踪用子感光区、以及作为用于抑制跟踪伺服信号产生误差的误差计算用感光区,仅接收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光束的辅助感光区,并且所述辅助感光区的感光面积小于所述跟踪用子感光区的感光面积。
又,本发明的拾光器装置,如上文所述,所述感光部具有接收所述跟踪用主光束的跟踪用主感光区、接收所述跟踪用子光束的跟踪用子感光区、以及辅助感光区,该辅助感光区作为用于抑制跟踪伺服信号产生误差的误差计算用感光区,仅接收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光束,并且所述感光部连接根据所述各感光部接收的光量算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运算电路,所述运算电路具有对输出的信号添加增益的增益调整器,所述增益调整器对源于所述辅助感光区的信号添加小于对源于所述跟踪用子感光区的信号添加的增益的增益。
根据上述任一组成,则计算跟踪伺服信号时,能不分别对跟踪用主感光区和跟踪用子感光区设置辅助感光区而抑制产生入射到该两个区的杂散光造成的误差。由此,具有能得到较准确的跟踪伺服信号而感光部总体面积不变大且不导致各感光区附带的电路复杂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包含:从受叠积多个信息记录层的记录媒体反射并通过聚光部的主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主光束,并且同时从受所述记录媒体反射而且光强度小于通过所述聚光部的所述主光束的子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子光束的分光部;以及对所述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进行感光的跟踪感光区,其中所述跟踪感光区具有接收所述跟踪用子光束的子感光区,并且配置跟踪感光区,使得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上反射的聚焦用主光束,不入射到所述子感光区。
所述子光束与子光束相比,光强度小。而且,如上文所述,子感光区接收光强度小的子光束。因此,所述子感光区接收所述跟踪用子光束以外照射的杂散光(非所需光)时,该子感光区产生的信号容易产生误差。
又,进行信息记录/再现(记录和/或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下文称为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主光束和子光束)由于光路长度差,通过聚光部后,与进行信息记录/再现(记录和/或再现)的信息记录层(下文称为目的层)反射的光束相比,在感光部照射的面积大。因此,受非目的层反射的光束与受目的层反射的光束相比,每单位面积的光强度小。然而,主光束与子光束相比,光强度大,受所述非目的层反射的主光束与受目的层反射的子光束的光强度接近。因此,该非目的层反射的主光束入射到为获得跟踪伺服信号而设置的跟踪用子感光区和跟踪用主感光区时,由于该光强度,所述子感光区不能得到准确的跟踪信号。
根据上述组成,则将跟踪感光区配置成非目的层反射的聚焦用主光束不入射到所述子感光区。即,所述子感光区中不能入射非目的层反射的聚焦用主光束。因此,与未考虑聚焦用主光束入射到子感光区的以往的组成相比,能进行可靠且稳定的跟踪控制。
再者,所述分光部可将光束分成例如所述聚焦用光束、所述跟踪用光束和求出再现信号用的再现用光束。所述分光部将光束分成聚焦用光束和所述跟踪用光束时,可用聚焦用光束取得再现信号,或者可用聚焦用光束和跟踪用光束取得再现信号。
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的所述分光部,将子光束分成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用的跟踪用子光束和所述跟踪用子光束以外的其它子光束,并且配置跟踪感光区,使进行所述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聚焦用主光束和其它子光束不入射到所述子感光区。这样的组成较佳。
所述其它子光束,是指由分光部分出的子光束中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子光束以外的子光束。
根据上述组成,则能防止将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子光束和跟踪用主光束以外的光束(聚焦用主光束和其它光束)照射到子感光区。详细而言,能防止目的层反射的光束中跟踪用光束以外的光束照射到所述子感光区,所以能进行进一步准确且稳定的跟踪控制。
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的所述跟踪感光区,具有仅接收进行所述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跟踪用主光束和/或跟踪用子光束的辅助感光区。这样的组成较佳。
所述非目的层反射的跟踪用主光束和/或跟踪用子光束与所述目的层反射的跟踪用子光束相比,照射在感光部的面积大,所以连同所述目的层反射的跟踪用子光束一起入射到子感光区。因此,所述子感光区接收的光量(光强度)受所述非目的层反射的跟踪用主光束和/和跟踪用子光束影响。
根据上述组成,则具有仅接收所述非目的层反射的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的辅助感光区。由此,能知道所述非目的层反射的跟踪用主光束和/或跟踪用子光束影响的程度,因而能消除其造成的影响。
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还具有接收所述跟踪用主光束的主感光区,并且所述辅助感光区的感光面积小于所述子感光区的感光面积。这样的组成较佳。
根据分别入射到所述主感光区和子感光区的光量,按照差动推挽法(利用3光束取得跟踪伺服信号的方法)算出跟踪伺服信号。
根据上述组成,则将辅助感光区的感光面积取为小于子感光区的感光面积。由此,用差动推挽法消除层间串扰时,能用从辅助感光区检测出的光量,以兼并跟踪用子感光区产生的偏移和跟踪用主感光区产生的偏移的方式消除层间串扰。因此,能不设检测出主感光区产生的偏移的检测器(感光部)而消除层间串扰,所以能使拾光器单元小型化。所述感光面积是指实际对光束进行感光的区域。
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的所述跟踪用感光区,配置成进行所述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聚焦用主光束和其它光束不入射到所述辅助感光区。这样的组成较佳。
根据上述组成,则由于将所述辅助感光区配置在非目的层反射的聚焦用主光束和其它光束不入射的位置,该辅助感光区能仅接收跟踪用主光束和/或跟踪用子光束。由此,能进行进一步准确求稳定的跟踪控制。
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的所述分光部,用汇聚从所述聚光部看比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远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主光束和子光束的区域除外的区域分出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这样的组成较佳。
所述非目的层中比所述目的层远离所述聚光部的信息记录层上反射的光束由于该光束的光量长度差,在分光部上汇聚到比由目的层反射并汇聚到分光部的光束的区域小的区域。根据上述组成,所述分光部用汇聚从所述聚光部看比所述目的层远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光束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即除所述小的区域外的区域)分出跟踪用光束。这样,能防止将比所述目的层远离所述聚光部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光束照射到跟踪感光区。因此,不必设置仅接收比所述目的层远离所述聚光部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光束用的辅助感光区。
再者,可构成所述分光部用所述记录媒体反射的光束的光轴邻近区除外的区域分出跟踪用光束(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
也可构成所述跟踪感光区接收所述分光部用对主光束和子光束进行分光的分光区中将从聚光部看比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远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主光束和子光束汇聚到该分光部的区域除外的区域分光后的主光束和子光束。
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的所述分光部是全息图。这样的组成较佳。
通过取为上述组成,能用简单的组成使光束分割,因而能谋求装置小型化。
本发明的拾光器装置将所述分光部、所述感光部、对记录媒体照射光束的光源、以及从光源照射的光束产生主光束和子光束的产生部合为一体。这样的组成较佳。
根据上述组成,则由于将所述分光部、感光部、光源和产生部合为一体,能使拾光器装置小型化。
本发明的拾光器装置,具有所述拾光器单元。
根据上述组成,则由于具有所述拾光器单元,即便是具有多个信息记录层的记录媒体,也能良好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
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具有所述拾光器单元。
根据上述组成,则由于具有所述拾光器单元,即便是具有多个信息记录层的记录媒体,也能良好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
本发明的拾光器单元,包含从受叠积多个信息记录层的记录媒体反射并通过聚光部的主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主光束,并且同时从受所述记录媒体反射而且光强度小于通过所述聚光部的所述主光束的子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子光束的分光部;以及对所述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进行感光的跟踪感光区,其中,所述跟踪感光区具有接收所述跟踪用子光束的子感光区,并且配置跟踪感光区,使得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上反射的聚焦用主光束不入射到所述子感光区。
因此,所述子感光区中不入射非目的层反射的聚焦用主光束。因此,与未考虑聚焦用主光束入射到子感光区的以往的组成相比,能进行可靠且稳定的跟踪控制。
再者,“实施发明用的最佳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中完成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毕竟是阐明本发明技术内容的例子,不应仅限于这种具体例狭义地解释,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接着记述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各种变更并付诸实施。
工业上的实用性
本发明的拾光器装置尤其可适用于对多层光盘记录信息的记录型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等。
权利要求书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
从受叠积多个信息记录层的记录媒体反射并通过聚光部的主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主光束,并且同时从受所述记录媒体反射而且光强度小于通过所述聚光部的所述主光束的子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子光束的分光部;以及
对所述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进行感光的感光部,
所述感光部具有接收所述跟踪用主光束的跟踪用主感光区、接收所述跟踪用子光束的跟踪用子感光区、以及辅助感光区,该辅助感光区作为用于抑制跟踪伺服信号产生误差的误差计算用感光区,仅接收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光束,并且
所述辅助感光区的感光面积小于所述跟踪用子感光区的感光面积。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光部将所述主光束和子光束分别分成大于等于2个的跟踪用主光束或跟踪用子光束,而且
所述感光部分别对应于该分成大于等于2个的跟踪用主光束或跟踪用子光束设置跟踪用主感光区、跟踪用子感光区、以及辅助感光区,
分别对应于该分成大于等于2个的跟踪用主光束或跟踪用子光束设置的各辅助感光区的面积,相互不同。
3、一种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
从受叠积多个信息记录层的记录媒体反射并通过聚光部的主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主光束,并且同时从受所述记录媒体反射而且光强度小于通过所述聚光部的所述主光束的子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子光束的分光部;以及
对所述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进行感光的感光部,
所述感光部具有接收所述跟踪用主光束的跟踪用主感光区、接收所述跟踪用子光束的跟踪用子感光区、以及辅助感光区,该辅助感光区作为用于抑制跟踪伺服信号产生误差的误差计算用感光区,仅接收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光束,并且
所述感光部连接根据所述各感光部接收的光量算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运算电路,
所述运算电路具有根据所述各感光部接收的光量对输出的信号添加增益的增益调整器,
所述增益调整器对源于所述辅助感光区的信号添加小于对源于所述跟踪用子感光区的信号添加的增益的增益。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光部将所述主光束和子光束分别分成大于等于2个的跟踪用主光束或跟踪用子光束,而且
所述感光部分别对应于该分成大于等于2个的跟踪用主光束或跟踪用子光束设置跟踪用主感光区、跟踪用子感光区、以及辅助感光区,
所述增益调整器对源于分别与该分成大于等于2个的所述跟踪用主光束或跟踪用子光束对应设置的各辅助感光区的信号添加的各增益,相互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或3中所述的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辅助感光区配置成与所述跟踪用子感光区相邻。
6、如权利要求1或3中所述的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用差动推挽法取得跟踪伺服信号。
7、(修改)一种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
从受叠积多个信息记录层的记录媒体反射并通过聚光部的主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主光束,并且同时从受所述记录媒体反射而且光强度小于通过所述聚光部的所述主光束的子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子光束的分光部;以及
对所述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进行感光的跟踪感光区,
所述跟踪感光区具有接收所述跟踪用子光束的子感光区,并且
配置跟踪感光区,使得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上反射的聚焦用主光束,不入射到所述子感光区,
所述分光部将子光束分成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子光束和所述跟踪用子光束以外的其它子光束,并且
配置所述跟踪感光区,使得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上反射的聚焦用主光束和其它子光束,不入射到所示子感光区。
8、(修改)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跟踪感光区具有仅接收进行所述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上反射的跟踪用主光束和/或跟踪用子光束的辅助感光区。
9、(修改)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跟踪感光区还具有接收所述跟踪用主光束的主感光区,
所述辅助感光区的感光面积小于所述子感光区的感光面积。
10、(修改)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配置所述跟踪感光区,使得进行所述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上反射的聚焦用主光束和其它子光束,不入射到所述辅助感光区。
11、(修改)如权利要求1、3、7中任一项所述的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光部用从所述聚光部看除比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远的信息记录层上反射的主光束和子光束受到汇聚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分出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
12、(修改)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连接对来自所述辅助感光区的输出信号添加增益的增益调整器。13、(删除)
14、(删除)
15、(删除)
16、(删除)
17、(删除)
18、(删除)

Claims (18)

1、一种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
从受叠积多个信息记录层的记录媒体反射并通过聚光部的主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主光束,并且同时从受所述记录媒体反射而且光强度小于通过所述聚光部的所述主光束的子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子光束的分光部;以及
对所述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进行感光的感光部,
所述感光部具有接收所述跟踪用主光束的跟踪用主感光区、接收所述跟踪用子光束的跟踪用子感光区、以及辅助感光区,该辅助感光区作为用于抑制跟踪伺服信号产生误差的误差计算用感光区,仅接收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光束,并且
所述辅助感光区的感光面积小于所述跟踪用子感光区的感光面积。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光部将所述主光束和子光束分别分成大于等于2个的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而且
所述感光部分别对应于该分成大于等于2个的跟踪用主光束或跟踪用子光束设置跟踪用主感光区、跟踪用子感光区、以及辅助感光区,
分别对应于该分成大于等于2个的跟踪用主光束或跟踪用子光束设置的各辅助感光区的面积,相互不同。
3、一种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
从受叠积多个信息记录层的记录媒体反射并通过聚光部的主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主光束,并且同时从受所述记录媒体反射而且光强度小于通过所述聚光部的所述主光束的子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子光束的分光部;以及
对所述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进行感光的感光部,
所述感光部具有接收所述跟踪用主光束的跟踪用主感光区、接收所述跟踪用子光束的跟踪用子感光区、以及辅助感光区,该辅助感光区作为用于抑制跟踪伺服信号产生误差的误差计算用感光区,仅接收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反射的光束,并且
所述感光部连接根据所述各感光部接收的光量算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运算电路,
所述运算电路具有根据所述各感光部接收的光量对输出的信号添加增益的增益调整器,
所述增益调整器对源于所述辅助感光区的信号添加小于对源于所述跟踪用子感光区的信号添加的增益的增益。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光部将所述主光束和子光束分别分成大于等于2个的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而且
所述感光部分别对应于该分成大于等于2个的跟踪用主光束或跟踪用子光束设置跟踪用主感光区、跟踪用子感光区、以及辅助感光区,
所述增益调整器对源于分别与该分成大于等于2个的所述跟踪用主光束或跟踪用子光束对应设置的各辅助感光区的信号添加的各增益,相互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或3中所述的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辅助感光区配置成与所述跟踪用子感光区相邻。
6、如权利要求1或3中所述的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用差动推挽法取得跟踪伺服信号。
7、一种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
从受叠积多个信息记录层的记录媒体反射并通过聚光部的主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主光束,并且同时从受所述记录媒体反射而且光强度小于通过所述聚光部的所述主光束的子光束,至少分出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子光束的分光部;以及
对所述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进行感光的跟踪感光区,
所述跟踪感光区具有接收所述跟踪用子光束的子感光区,并且
配置跟踪感光区,使得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上反射的聚焦用主光束,不入射到所述子感光区。
8、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光部将子光束分成用于求出跟踪伺服信号的跟踪用子光束和所述跟踪用子光束以外的其它子光束,并且
配置跟踪感光区,使得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上反射的聚焦用主光束和其它子光束,不入射到所述子感光区。
9、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跟踪感光区具有仅接收进行所述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上反射的跟踪用主光束和/或跟踪用子光束的辅助感光区。
10、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跟踪感光区还具有接收所述跟踪用主光束的主感光区,
所述辅助感光区的感光面积小于所述子感光区的感光面积。
11、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配置所述跟踪感光区,使得进行所述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以外的信息记录层上反射的聚焦用主光束和其它子光束,不入射到所述辅助感光区。
12、如权利要求1、3、7中任一项所述的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光部用从所述聚光部看除比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所述信息记录层远的信息记录层上反射的主光束和子光束受到汇聚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分出跟踪用主光束和跟踪用子光束。
13、如权利要求1、3、7中任一项所述的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光部是全息图。
1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对记录媒体照射光束的光源、以及
从所述光源照射的光束产生主光束和子光束的产生部,并且
将所述分光部、感光部、光源、以及产生部综合为一体。
15、一种拾光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拾光器单元。
16、一种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拾光器单元。
17、如权利要求1、3、7中任一项所述的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光部是棱镜。
18、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拾光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连接对来自所述辅助感光区的输出信号添加增益的增益调整器。
CNB2005800138896A 2004-04-30 2005-04-27 拾光器单元以及具有该单元的拾光器装置和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835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6517/2004 2004-04-30
JP136495/2004 2004-04-30
JP2004136495A JP3892449B2 (ja) 2004-04-30 2004-04-30 光ピックアップ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0896A true CN1950896A (zh) 2007-04-18
CN100568356C CN100568356C (zh) 2009-12-09

Family

ID=35444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1388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8356C (zh) 2004-04-30 2005-04-27 拾光器单元以及具有该单元的拾光器装置和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892449B2 (zh)
CN (1) CN10056835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07114389A1 (ja) * 2006-03-31 2009-08-20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及び情報機器
JP5119194B2 (ja) * 2009-04-07 2013-01-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317161A (ja) 2005-11-10
JP3892449B2 (ja) 2007-03-14
CN100568356C (zh) 2009-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1210C (zh) 对不同厚度的光盘进行记录和/或重放的激光头装置
CN1277252C (zh) 光盘装置、光束点的移动方法、在光盘装置中执行的程序
CN1280791C (zh) 光学记录介质读出设备
CN1209756C (zh) 倾斜检测装置,光盘装置和倾斜控制方法
CN101030412A (zh) 光信息装置
CN1303596C (zh) 光记录/再现装置和焦点控制方法
CN1151581A (zh) 光盘装置
CN1343976A (zh) 光学摄像管、光盘、及其信息处理装置
CN1922668A (zh) 生成补偿像差的光拾取器、方法及使用其的光信息处理装置
CN1877716A (zh) 物镜和光学信息读取/写入装置
CN1703744A (zh) 光学头及光盘装置
CN1261934C (zh) 光盘单元
CN1252703C (zh) 光学读出装置和物镜
CN1598943A (zh) 光盘装置和球面像差校正控制装置
CN1277260C (zh) 光集成单元以及用该单元的拾光装置和光盘装置
CN1235205C (zh) 光学头
CN1440028A (zh) 物镜光学元件、光学拾取装置与光信息记录再现设备
CN1197062C (zh) 集成光学元件及光学拾波器以及光盘装置
CN1705992A (zh) 光盘装置
CN1615513A (zh) 光学头装置及光盘装置以及光学装置及复合光学元件
CN1950896A (zh) 拾光器单元以及具有该单元的拾光器装置和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CN1252698C (zh) 光盘设备
CN1682289A (zh) 光学头
CN1573977A (zh) 光头以及采用该光头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CN1755829A (zh) 光拾取器装置及其透镜单元、透镜单元用镜框和装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9

Termination date: 201504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