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0714A - 车辆的后托盘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后托盘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0714A
CN1830714A CNA2006100585063A CN200610058506A CN1830714A CN 1830714 A CN1830714 A CN 1830714A CN A2006100585063 A CNA2006100585063 A CN A2006100585063A CN 200610058506 A CN200610058506 A CN 200610058506A CN 1830714 A CN1830714 A CN 18307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om
closed cross
pallet
section
sectio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585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11936C (zh
Inventor
相泽伸夫
堀口纯
坂口英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30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07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19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1936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7Luggage compart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后托盘结构,可以降低后托盘的上下方向上的振动。后托盘(1)将车室内和行李室隔开、并一体地形成向车宽方向延伸的多边形截面形状的封闭截面部(6)的后托盘(1)。在该后托盘(1)中设置有连接构件(4),该连接构件(4)将前述封闭截面部(6)内的对角之间连接起来。

Description

车辆的后托盘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后托盘结构,该车辆的后托盘结构具有将车室内和行李室隔开、并一体地形成有向车宽度方向延伸的多边形截面形状的封闭截面部的后托盘。
背景技术
以前,作为用于提高车辆的后托盘(后窗台板)刚性的后托盘结构,人们知道的有在后托盘的前后端部沿车宽度方向延伸第1封闭截面部和第2封闭截面部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实开平5-92064号公报(实用新型注册的权利要求,图1)]。
此外,还知道设置有分隔板的结构,该分隔板将形成于后托盘上的封闭截面部沿车宽度方向分成两部分[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1-80428号公报(段落0010-0011、图1-图4)]
但是,在日本实开平5-92064号公报的后托盘结构中的第1和第2封闭截面部是通过在折弯成从侧面看大致呈L字形的后托盘的部位上,接合被形成为与上述后托盘对称的大致呈L字形的板体(横梁)的两端部,从而形成方筒状。
在这种封闭截面部的结构中,例如,在被加载振动载荷时,板体的两端部会沿接合面滑动、发生变形而导致封闭截面部的形状被破坏、或发生微动。因此,在这种后托盘结构中,支承刚性不充分,存在不能减低后托盘上下振动的问题。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1-80428号公报的后托盘结构中,由于在形成封闭截面部的板体(加强板)上形成有使噪音进入的开口部,因此因该开口部的原因,与通常的封闭截面部比较,会有强度弱、与噪音发生共鸣的不良影响。
此外,分隔板连接在从侧面看形成为方筒状的封闭截面部内的上、下对边上。即使是具有这种分隔板的封闭截面部的结构,也与日本实开平5-92064号公报的发明同样,当加载振动载荷时,对边相互间滑动、或发生变形而导致封闭截面部的形状被破坏、或发生微动。因此支承刚性不充分。这样一来,即使是在封闭截面部上设置有分隔板的情况下,也存在不能减低后托盘的上下方向振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后托盘结构,其可以减低后托盘上下方向上的振动。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的后托盘结构具有后托盘,该后托盘将车室内和行李室隔开、并一体地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延伸的多边形截面形状的封闭截面部,其中,设置有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将前述封闭截面部内的对角之间连接起来。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由于多边形截面形状的封闭截面部通过用连接构件将对角之间连接起来,形成前述多边形截面形状的边的数量减半的多边形截面形状的封闭截面部,因此强度得到提高。另外,由于封闭截面部的折弯的对角部分通过由连接构件将对角之间连接起来,成为3个边连接的状态,因此由连结构件、一方的边、以及另一方的边均等地承受振动或负荷,从而消除应力集中。由此,封闭截面部可以使强度提高并抑制截面变形,可以减低后托盘的振动,并能提高对设置在后托盘上的设备进行支承的支承刚性。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的后托盘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在前述后托盘上接合大致凹形状的板体的两端部来形成前述封闭截面部,前述连接构件以被前述后托盘和前述板体夹持的方式连接在前述两端部之间。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由于在连结后托盘和板体而形成封闭截面部的同时可以固定连接构件,所以不会增加固定部位和装配工时,因此可以容易地安装连接构件。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车辆的后托盘结构的基础上,前述连接构件形成为带状,配置在车辆的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部。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由于连接构件被形成带状,体积小,因此设置有连接构件的后托盘不会大幅度地增加重量。另外,由于连接构件配置在车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该部位相当于振动时的波谷,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上下方向的振动,从而可降低振动。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后托盘结构,可以抑制后托盘的封闭截面部的截面变形并提高强度,并且可以降低后托盘的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一部分剖面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表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托盘结构。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
图3是图1的B部放大剖面图。
图4是表示后托盘振动时的上下振动的大小的图,其中图4(a)是表示未设置有连接构件的比较例的后托盘的上下振动状态的立体图,图4(b)是表示设置有连接构件的本发明的后托盘的上下振动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的后托盘结构的改型例的图,其中图5(a)~(f)是表示封闭截面部的各自的改型例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5说明用于实施发明的优选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其中,“前”为车辆的行进方向侧,“后”为车辆的后退方向侧。
图1是具有一部分剖面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表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托盘结构。
《后托盘》
如图1所示,在车辆中,后托盘1是板状的构件,其将车室内和行李室(物品室)分隔开,并构成行李室的天花板,且该后托盘1水平设置在左、右的后柱装饰物7之间的后座的后侧。该后托盘1例如由钢等金属板构成,其上在左、右部穿设有扬声器设置孔1a、在后部中央处穿设有灯设置孔1b、在其后部穿设有用于设置透气窗的多个透气窗设置孔(未图示)、还穿设有用于安装固定件的孔(未图示)等。在后托盘1的各处形成有增强用折曲部1c,该增强用折曲部1c朝向前后方向或者宽度方向通过冲压形成凸状、凹状和倾斜面状。在该后托盘1的上表面上,由树脂制的卡子或卡定片等把未图示的板状的罩构件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设置为稳定的状态。
在图1中,扬声器设置孔1a是用于设置扬声器的孔。灯设置孔1b是用于设置高位安装灯的孔。1d是后托盘1的前端部;1e是后托盘1的后端部;1f是凸缘部;2和3是板体;4是连接构件;5、6是封闭截面部。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图3是图1的B部放大剖面图。
如图2所示,从侧面看后托盘1时,前端部1d向下侧弯曲成钝角,使后端部1e在多个地方折弯并形成大致凸形状,使之向上侧微微鼓起,从而加强后托盘1。在前端部1d上焊接大致凹形状的板体2,一体形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多边形截面形状的封闭截面部5。在后端部1e上,如图2和图3所示,经连接构件4来焊接凹形状的板体3,一体地形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多边形截面形状的封闭截面部6。在后端部1e的最后端上形成凸缘部1f。
《板体》
板体2、3是用于在后托盘1上形成封闭截面部5、6并进行加强的构件,例如,由以车宽方向为长度方向的钢等金属板构成。
板体2被配设成如下状态:把大致中央部折弯成与前端部1d的形状符合的大致对称的钝角,在后托盘1的前端部1d的下侧形成封闭截面部5。板体2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2a、2b形成为折弯的缘部,使之与后托盘1的下表面相吻合,该缘部焊接在后托盘1的下表面上。
板体3被配设在后托盘1的后端部1e的下侧,从侧面看被折弯形成为大致凹形状。在板体3前后方向的两端部3a、3b上形成有平坦弯折的缘部,该缘部与后托盘1的下表面相抵接,该缘部呈夹持连接构件4状焊接在后托盘1的下表面上。
《封闭截面部》
封闭截面部5是为了提高后托盘1的前端部1d的强度而形成的构件,通过在前端部1d的下表面接合大致L字形的板体2的两端部2a、2b,形成向车宽方向延伸的平行四边形的纵截面形状。
封闭截面部6是为了提高后托盘1的后端部1e的强度而形成的构件,通过在形成为大致凸形状的后端部1e的下表面接合大致凹形状的板体3的两端部3a、3b,形成向车宽方向延伸的大致六角形的纵截面形状。在该封闭截面部6中,板体3的端部3a、3b与固定该端部3a、3b的后托盘1的接合部分被接合而使该封闭截面部6形成大致六角形的角。
《连接构件》
连接构件4是用于进一步提高封闭截面部6强度的加强用构件,由一根形成为带状的钢等金属构成。该连接构件4将形成为大致六角形的封闭截面部6内的对角之间连接起来。连接构件4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在被后托盘1和板体3的前后方向的端部3a、3b夹持的状态下进行点焊而连接在板体3的两端部3a、3b之间。其连接构件4如图1所示,朝向前后方向配置在车辆的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部。
《作用》
下面参照图2~图4,一边与比较例的后托盘进行比较,一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托盘结构的作用。
如图2所示,后托盘1因车室内产生的所谓的共鸣音或扬声器的高频振动音等,在箭头C、D所示的上下方向上发生振动。另外,在后托盘1上设置了未图示的扬声器等设备,该设备的重量加在箭头D的向下方向上。
图4是表示后托盘振动时的上下振动的大小的图,其中,图4(a)是表示没有设置连接构件的比较例的后托盘的上下振动状态的立体图,图4(b)是表示设置有连接构件的本发明的后托盘的上下振动状态的立体图。
如在图4(a)中用剖面线和等高线表示振动的状态那样,在没有设置连接构件4的比较例的后托盘100的场合,以靠近中央部稍后方的灯设置孔110为中心,发生比较大的振动。
与此相对,本发明如在图4(b)中用剖面线和等高线表示振动状态那样,在设置有连接构件4的本发明的后托盘1的场合,通过设置在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的连接构件4,使振动减半(降低),以灯设置孔1b为中心发生小的振动。
也就是说,如图2所示,由于存在连接构件4,所以后托盘1上的箭头C、D的上下方向的振动在封闭截面部6中被分散在后托盘1、板体3和连接构件4上,消除了应力的集中。因此,封闭截面部6使振动引起的变形被抑制,减轻了振动。
另外,由前述的设备等向箭头D的向下方向加在后托盘1上的负荷同样地被后托盘1、板体3和连接构件4分散,封闭截面部6的变形被抑制。因此提高了后托盘1的设备的支承刚性。在封闭截面部6中,负荷作用在使封闭截面部6压扁变形的方向上,拉伸力作用在连接构件4上。为此,由于连接构件4只需具有能耐受其拉伸力的强度即可,因此可以用薄的金属制板材形成。后托盘1可以通过加厚板厚来提高强度,因此可以进一步减低振动。
另一方面,在封闭截面部5中,沿箭头C、D所示的上下方向的振动和负荷由后托盘1和板体2分散。
《改型例》
本发明不局限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在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造和变更,不言而喻,本发明也涉及这些改造和变更的发明。
例如,连接构件4不局限于图2所示那样,同时固定于形成从侧面看大致为六角形的封闭截面部6的后托盘1和板体3的连接处的情况。
接下来,边参照图5(a)~图5(f)边说明各种封闭截面部61~66中的连接构件41~46的连接办法。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的后托盘结构的改型例的图,(a)~(f)是表示封闭截面部各改型例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如图5(a)所示,例如,在多个地方折弯的大致凸形状的后托盘11、和在多个地方折曲成与该后托盘11非对称形状的大致凹形状的板体31,形成倾斜的长的多边形截面形状的封闭截面部61,连接构件41可以固定在后托盘11和板体31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之间。即使是在该场合,由于在封闭截面部61内的对角之间连接该连接构件41,因此与前述实施方式同样,可以有效地减低振动和负荷。连接构件41也可以设置在封闭截面部61的适当的对角之间。
例如,如图5(b)所示,在由后托盘12的大致凸形状的部分和大致凹形状的板体32形成侧面看是六角形的封闭截面部62的场合,也可以在对角之间设置连接构件42,使之用对角线连接折弯形成的角。
例如,如图5(c)所示,在由后托盘13的向下方折曲成钝角的部分、和折曲成与该后托盘13大致对称形状的板体33,形成侧面看为平行四边形的封闭截面部63的场合,可以以后托盘13和板体33夹持连接构件43的前后方向的两端部状将连接构件43配置在对角之间。在这种场合,连接构件43也可以像用假想线表示的那样设置在对角之间,使之按对角线连结封闭截面部63的折曲形成的角(折弯部)。
在封闭截面部63的形状为四角形的场合,由于通过设置成用连接构件43连结对角线状,能形成三角形的封闭截面部63,因此使强度提高。这样一来,连接构件43在多边形截面形状的封闭截面63中,最好连接形成三角形。
例如,如图5(d)所示,在由后托盘14的コ字形的凸形状部分、和コ字形的凹形状的板体34,形成侧面呈大致正方形的封闭截面部64的场合,与前述同样,可以把连接构件44设置在对角之间,使之按对角线连接折弯形成的角(折弯部)。
例如,如图5(e)所示,在由后托盘15的水平部分、和コ字形的凹形状的板体35,形成侧面看为长方形的封闭截面部65的场合,可以在对角之间设置连接构件45,使之按对角线连接后托盘15与板体35的接合处(角)和折弯板体35而形成的角(折弯部)。
例如,如图5(f)所示,在由后托盘16的大致L字形的折弯部分和大致L字形的板体36,形成侧面看为长方形的封闭截面部66的场合,可以设置连接构件46,使之按对角线连接折弯形成的接合部分(角)。
如图1所示,连接构件4不局限于在后托盘1的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设置1根,也可以在适当的地方设置多根,使对抗振动和负荷的强度进一步提高。该场合,连接构件4也可以如图5(c)中用实线和假想线表示的连接构件43那样,从侧面看设置成交叉状态。
再有,连接构件4不局限于形成图1和图3所示的带状,也可以是例如呈线形状的或较宽的板材。

Claims (3)

1.一种车辆的后托盘结构,具有后托盘(1),该后托盘(1)将车室内和行李室隔开、并一体地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延伸的多边形截面形状的封闭截面部(5、6),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连接构件(4),该连接构件(4)将前述封闭截面部(5、6)内的对角之间连接起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托盘结构,其特征在于,
通过在前述后托盘(1)上接合大致凹形状的板体(3)的两端部(3a、3b)来形成前述封闭截面部(5、6),
前述连接构件(4)以被前述后托盘(1)和前述板体(3)夹持的方式地连接在前述两端部(3a、3b)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后托盘结构,其特征在于,
前述连接构件形成为带状,配置在车辆的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部。
CNB2006100585063A 2005-03-10 2006-03-10 车辆的后托盘结构 Active CN10041193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66651A JP4575810B2 (ja) 2005-03-10 2005-03-10 車両のリアトレイ構造
JP066651/2005 2005-03-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0714A true CN1830714A (zh) 2006-09-13
CN100411936C CN100411936C (zh) 2008-08-20

Family

ID=36970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585063A Active CN100411936C (zh) 2005-03-10 2006-03-10 车辆的后托盘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328928B2 (zh)
JP (1) JP4575810B2 (zh)
CN (1) CN100411936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8132B (zh) * 2007-07-17 2012-05-3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CN103770716A (zh) * 2014-01-26 2014-05-0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包裹架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10208B2 (en) * 2005-10-05 2008-08-12 Hyundai Motor Company Package tray of vehicles and reinforcing structure thereof
JP4893949B2 (ja) * 2007-03-22 2012-03-07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US20090174229A1 (en) * 2008-01-03 2009-07-09 Honda Motor Co. Ltd Stiffened Multi-Part Sunroof
JP5633687B2 (ja) * 2010-10-25 2014-12-03 スズキ株式会社 亜鉛めっき鋼板製部品のレーザ重ね溶接方法
JP5516345B2 (ja) * 2010-11-11 2014-06-1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フレーム構造
JP5920161B2 (ja) * 2012-10-15 2016-05-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異種金属部材の接合構造
US9630567B1 (en) * 2016-04-07 2017-04-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ackage tray assembly of a vehicle
JP2018134955A (ja) * 2017-02-21 2018-08-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接合構造及び接合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5180A (ja) * 1982-07-13 1984-01-2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ドア車におけるガイドレ−ルの支持構造
JPH059985Y2 (zh) * 1987-07-27 1993-03-11
JPH02306883A (ja) * 1989-05-20 1990-12-20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タワー部構造
JP2552046Y2 (ja) * 1991-04-11 1997-10-27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リヤパネル部補剛構造
JPH0592064A (ja) 1991-10-03 1993-04-16 Eiburii Toppan Kk シート状玩具
JPH0592064U (ja) * 1992-05-19 1993-12-1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JP2597243Y2 (ja) * 1993-12-27 1999-07-05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リヤパネルのベルトアンカー取付部構造
JP3423066B2 (ja) * 1994-05-02 2003-07-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JP2001080428A (ja) 1999-09-14 2001-03-27 Kanto Auto Works Ltd 自動車の消音装置
KR100339216B1 (ko) * 1999-12-31 2002-05-31 이계안 자동차의 전방필러부 보강구조
JP3551914B2 (ja) * 2000-11-09 2004-08-11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EP1277647A1 (en) * 2001-07-18 2003-01-22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Body structure for convertible car
JP3861651B2 (ja) * 2001-10-12 2006-12-20 三菱自動車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車両のショルダアンカ取付部の補強構造
JP4114002B2 (ja) * 2002-04-23 2008-07-0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8132B (zh) * 2007-07-17 2012-05-3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CN103770716A (zh) * 2014-01-26 2014-05-0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包裹架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11936C (zh) 2008-08-20
JP4575810B2 (ja) 2010-11-04
US7328928B2 (en) 2008-02-12
JP2006248348A (ja) 2006-09-21
US20060202498A1 (en) 2006-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30714A (zh) 车辆的后托盘结构
CN1243649C (zh) 悬挂臂
CN1289339C (zh) 保险杠横梁的安装结构
CN2691978Y (zh) 车辆前车体结构
CN1792676A (zh) 保险杠横梁结构体
CN100595100C (zh) 混合结构的装配支架
CN1185131C (zh) 汽车侧底框梁的加固结构
CN1843819A (zh) 车辆结构体
CN1715116A (zh) 车辆端部结构
CN107206951B (zh) 保险杠横梁
CN1958347A (zh) 抗侧面冲击性加强的车身结构
CN1590195A (zh) 车身结构
CN1975090A (zh) 车门结构
CN1676396A (zh) 侧下阻流板安装结构
CN1966310A (zh) 汽车前舱盖
CN1626395A (zh) 汽车冲击吸收结构
CN107804373A (zh) 车体上部结构
CN1919657A (zh) 机动车辆前车体的冲击力减轻结构
CN2754970Y (zh) 铸造悬架梁构造
CN1590193A (zh) 车辆车身结构
CN1939794A (zh) 车体前部的组装结构
CN107963131B (zh) 轻量型汽车后扭力杆悬置托架
CN101648510B (zh) 一种发动机左安装支架
JP2009035244A (ja) 自動車車体用ルーフ補強材
KR101488207B1 (ko) 자동차용 로워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