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7052B - 显示装置、折叠型便携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折叠型便携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57052B
CN1757052B CN2004800055390A CN200480005539A CN1757052B CN 1757052 B CN1757052 B CN 1757052B CN 2004800055390 A CN2004800055390 A CN 2004800055390A CN 200480005539 A CN200480005539 A CN 200480005539A CN 1757052 B CN1757052 B CN 17570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ght
display frame
sides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055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57052A (zh
Inventor
山崎舜平
荒井康行
渡边康子
安西彩
乡户宏充
坂田淳一郎
土屋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57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7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570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7052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8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omprising two independent displays, e.g. for emitting information from two major sides of the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14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or by the simultaneous addition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in or onto the light sour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including at least an additional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77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detecting open or closed state or particular intermediate positions assumed by movable parts of the enclosure, e.g. detection of display lid 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main body in a laptop, detection of opening of the cover of battery compart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camera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4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is selected from a number of characters arranged one beside the other, e.g. on a common carrier plat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monitor
    • G06F2200/1614Image rotation following screen orientation, e.g. switching from landscape to portrait m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2Composi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23Display panel composed of stacked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92Change of orientation of the displayed image, e.g. upside-down, mirror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41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using relative motion of the body parts to change the operational status of the telephone set, e.g. switching on/off, answering incoming call
    • H04M1/0245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using relative motion of the body parts to change the operational status of the telephone set, e.g. switching on/off, answering incoming call using open/close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6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more than one display uni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H10K2102/3031Two-side emission, e.g. transparent OLEDs [T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51Thickne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2Stacked devices having two or more layers, each emitting at different wavelength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实现了高功能化与高附加值化的显示装置、便携终端。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的一表面上具有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及第1显示画面,在与上述基板的一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具有第2显示画面,上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具有在上述第1显示画面及第2显示画面方向上发光的发光元件。而且,该课题是提供具有下述特征的显示装置、便携终端:在上述基板的一表面上具有第1偏振片,在与上述基板的一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具有第2偏振片。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折叠型便携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电话机或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便携终端,特别是涉及具备发光元件、在表背两面上都具有显示画面的具有两面显示面板的便携终端。
此外,本发明涉及在表背两面上都具有显示画面的显示装置。进而,本发明涉及具有图像传感器功能而且在表背两面上都具有显示画面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发光装置,代替具有使用了液晶元件的像素的液晶显示器(LCD),使用以电致发光(EL)元件等为代表的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的研究开发取得重要进展。这些发光装置有效地利用了因发光型带来的高画质、广视角、不需要背照光而引起的薄型、轻量等优点,广泛利用作便携终端的显示画面。
由于其使用目的的多元化,便携终端追求高附加值,最近,提供了一种在通常的显示面的背侧设置了副显示面的便携终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1-285445号公报
再有,在便携终端内、便携电话机中,第1及第2壳体经由铰链连结的所谓折叠型成为市场的主流。
在原有的显示面之外还设置了副显示面的便携终端,在包含背照光等的模块占有的容积基础上,再加上安装了驱动这些的控制IC等的基板等占有的容积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最近提供的便携终端轻薄短小化显著,成为与高附加值化的折衷。
此外,设置了副显示面的折叠型便携终端,由于第1显示画面与第2显示画面在表背两面上背靠背,尽管特意地具备2个显示画面,但在便携电话机打开状态或者闭合状态两者的状态中,仅仅能排他地利用一方。此外,为了确认内侧的显示画面,由于必须使便携电话机处于打开的状态,所以感到诸多不便。
进而,在移动体通信市场中,持续存在便携电话机新加入者减少的倾向,市场发展的烦恼十分清楚。于是,成为左右新加入者的增减或机种选择要素的便携电话机的功能中,要求进一步高功能化、高附加值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将提供一种通过使用容积小的能够模块化的面板来实现高附加值化的便携终端作为课题。此外,在折叠型便携终端中,将提供一种即使不打开闭合也能够确认显示画面的便携终端作为课题。进而,为了市场的活跃化,将提供实现了更加高功能化、高附加值化的便携终端作为课题。此外,本发明将提供实现了高功能化与高附加值化的显示装置作为课题。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中,采取以下的手段。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它是将具有两面显示面板的第1壳体与具有操作按钮的第2壳体经由铰链连结的折叠型便携终端。而且,上述两面显示面板的特征在于: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的一表面上具有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及第1显示画面,在与上述一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具有第2显示画面,上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具有在上述第1显示画面及上述第2显示画面方向上发光的发光元件。
此外,作为其他的结构,上述两面显示面板的特征在于: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的一表面上具有矩阵状配置的多个第1像素及第1显示画面,在与上述一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具有矩阵状配置的多个第2像素及第2显示画面,上述多个第1及第2像素的各个具有在上述第1显示画面及上述第2显示画面方向上发光的发光元件。
进而,作为另一其他的结构,上述两面显示面板的特征在于: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的一表面上具有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及第1显示画面,在与上述一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具有第2显示画面,上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具有在上述第1显示画面及上述第2显示画面方向上发光的发光元件和光电转换元件。在具有本结构的便携终端中,发光元件起到读取被拍摄物体的信息时的光源的作用和显示图像的作用的2个作用。而且,两面显示面板具有读取被拍摄物体的信息的图像传感器功能与显示图像的显示功能的2个功能。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它是在第1壳体上配备了多个两面显示面板的便携终端。而且,该多个面板的特征在于显示相互不同的信息,通过上述特征,能够在显示画面上显示立体的影像,例如能够将警告显示与通常的显示等多个图像重叠。此外,在第1壳体上配置3枚两面显示面板的情况下,通过使上述第1两面显示面板具有红的显示元件,上述第2两面显示面板具有绿的显示元件,上述第3两面显示面板具有蓝的显示元件,从而能够显示彩色图像。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壳体上配备两面显示面板及话筒,在第2壳体上配备操作按钮及扬声器。因此,适合于使具有扬声器的第2壳体对着耳朵、具有话筒的第1壳体对着嘴进行操作的情况。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两面显示面板的一表面及与上述一表面相反的表面的各个上具有偏振片。根据本结构,由于两面显示面板自身成为不透明的,所以不能透过看到周围的东西。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通过使用分别在表背上配备显示画面的两面显示面板,从而实现小型化,进而,能够提供不用开闭也能够进行显示画面确认的便携终端。因此,能够提供实现了更高功能化、高附加值化的便携终端。
此外,发光元件的特征在于:具有:透光性的第1电极;连接到该第1电极上而且包含发出红、绿及蓝各色光的有机化合物的层;以及在包含该有机化合物的层上连接的透光性的第2电极,从通过上述第1电极的发光与通过上述第2电极的发光的透射率、吸收率及反射率中选择的一个或者多个是相同的。根据上述特征,经由上述阳极发出的向上面的发光与经由上述阴极发出的向下面的发光的色调是均一的,能够提供能得到高质量图像显示的显示装置、便携终端。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下述这样的显示装置: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的一表面上具有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及第1显示画面,在与上述基板的一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具有第2显示画面,上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具有在上述基板的一表面及与上述基板的一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发光的发光元件,在上述基板的一表面上具有第1偏振片,在与上述基板的一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具有第2偏振片。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基板的一表面上具有第一1/2波片及第一1/4波片的一方或者两方,在与上述基板的一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具有第二1/2波片及第二1/4波片的一方或者两方。此外,在假定为使用在620nm具有峰值的红色发光元件、在530nm具有峰值的绿色发光元件、在450nm具有峰值的蓝色发光元件时,通过调节构成各个发光元件的层叠体的膜厚,从而能够使从阴极侧与阳极侧的透射率、反射率及吸收率中选择的一个或者多个成为相同或者大体相同。而且,当使用从透射率、反射率及吸收率中选择的一个或者多个的值,计算红、绿及蓝的色度坐标时,在色度图中,红、绿、及蓝的3个色度坐标在阴极侧和阳极侧形成相同或者大体相同的三角形。其结果是,向上面的发光及向下面的发光都能够得到色调均一而且高质量的图像显示。此外,实现更美丽的黑显示与高对比度化。再有,本发明中的显示装置将把发光元件密封在基板与覆盖材料之间的面板(两面显示面板)、在上述面板上安装了IC等的模块、具有显示图像功能的显示器等都包含在范畴内。就是说,显示装置相当于面板、模块及显示器等的总称。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通过使用分别在表背配备了显示画面的两面显示面板,实现小型化,进而提供即使不开闭也能够确认显示画面的便携终端。因此,能够提供实现了更加高功能化、高附加值化的便携终端。
此外,通过使用两面显示面板,能够设计崭新的样式,在便携终端中能够谋求高附加值化。由于两面显示面板无论从哪里看都能够进行容易看见的可见性高的显示,对比度高、具有优越的显示质量,而且,由于是自发光型,不需要背照光那样的光源,能够提供薄型的面板,因而在便携终端中特别有效。
进而,通过使用分别在表背上配备了显示画面的两面显示面板,能够提供实现了高功能化与高附加值化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折叠型便携终端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折叠型便携终端的使用方法的图。
图3是两面显示面板的剖面图。
图4是包含图像传感器功能的两面显示面板的剖面图及电路图。
图5是两面显示面板的剖面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折叠型便携终端的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折叠型便携终端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8是说明转换电路的方框图。
图9是说明本人认证***的流程图。
图10是说明两面显示面板的图。
图11是EL元件的层叠模式图。
图12是表示EL元件中的层叠的各膜厚的图。
图13是表示透射率、吸收率及反射率的图。
图14是多层膜的模式图。
图15是表示TFT及EL元件的剖面图。
图16是说明本发明的折叠型便携终端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是限定于以下的说明,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及其范围,其方式及详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能够容易理解的。因此,本发明不是限定于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所记述的内容解释。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就便携终端中的便携电话机进行了例示,将本发明应用于其他PDA和笔记本电脑等便携终端也是很容易的。此外,在以下说明的本发明的结构中,指示相同部件的符号在不同的图面之间是共通的。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是举出使用薄膜晶体管(TFT)作为开关元件和驱动元件的例子,但本发明不是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同样地使用MOS晶体管、有机晶体管、分子晶体管等。
(实施方式1)
使用图1说明成为应用本发明的便携终端中第1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机的详细结构。在图1(A)~(F)中,101是两面显示面板,102是作为受话部的扬声器,103是作为送话部的话筒,104是用于操作本终端的操作按钮,105是第1壳体,106是第2壳体,107是作为电源供给源的电池,108是配备了用于驱动本终端的IC等的模块,109是驱动两面显示面板101的模块,110是能够折叠连结第1壳体105与第2壳体的铰链(也称为合叶)。再有,虽然没有图示,但在本终端中还可以配备具有摄影功能的照相机、接收电磁波的天线等,此外,也可以配备绑带、耳机话筒、立体声耳机装置等附件。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同一壳体(这里是第1壳体105)上配备两面显示面板101及作为送话部的话筒103,在同一壳体(这里是第2壳体106)上配备操作按钮104及作为受话部的扬声器102。就是说,由于具有扬声器102的第2壳体106对着耳朵,具有话筒103的第1壳体105对着嘴,所以当操作本终端时,使第2壳体106在上,第1壳体105在下那样地使用。此外,当操作操作按钮104时,使第2壳体106向着使用者的方向使用。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使用两面显示面板101。两面显示面板101是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的一表面与相反面的合计2个表面上具有显示画面的面板。换句话说,分别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的表背上具有显示画面,通过该显示画面进行图像显示。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的表背的一方或者两方上,配备多个像素。而且,在上述多个像素的各个中配备显示元件,优选使用自发光型的发光元件。就是说,在本发明中使用的两面显示面板101是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上配备在表背两面上发光的显示元件的面板,也称为透明显示器。因此,在第1壳体105及第2壳体106的一方或者两方上,使用具有透光性的材料的情况下,该便携终端成为骨架型的便携终端,进一步提高其设计性能。
本便携终端的使用者通过看两面显示面板101的方向,不是通常的显示,而能够看到简单地水平翻转了的显示。因此,在第1壳体105及第2壳体106打开状态与闭合状态的2个状态中,最好按照传感器和操作按钮104的命令,使用转换电路能够将在两面显示面板101上显示的图像简单地水平翻转。
进而,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由于经由铰链110连结第1壳体105与第2壳体106,因而能够折叠。根据本特征,能够实现便携终端的小型化及显示画面的大型化。
图1(A)~(C)是经由铰链110连结的第1壳体105及第2壳体106打开的状态,图1(A)表示从内侧看的情况,图1(B)表示从侧面看的情况,图1(C)表示从外侧看的情况。在图1(A)、(C)中,在两面显示面板101上显示图像。在图1(A)中所示的内侧的显示画面与在图1(C)中所示的外侧的显示画面中,由于表背上成为背靠背的关系,因而成为水平翻转了的关系。此外,在图1(B)中可知,两面显示面板101在表背的各个上具有显示画面。
图1(D)~(F)是通过铰链连结的第1壳体105及第2壳体106闭合的状态,图1(D)表示从第1壳体105看的情况,图1(E)表示从侧面看的情况,图1(F)表示从第2壳体106看的情况。在图1(D)中,由于两面显示面板101具有透光性,所以能够确认在第2壳体106上配备的操作按钮104。
在图2中表示使用者实际操作便携终端的状态。图2(A)是看两面显示面板101的状态,使用者的掌纹能够经由两面显示面板101进行确认。图2(B)是用手指操作操作按钮104的状态,使用者的手能够经由两面显示面板101进行确认。
再有,如图2中所示,由于使用者用手指把持便携终端,所以操作按钮104不是仅配置在第2壳体106的一个面上,也可以配置在第1壳体105与第2壳体106的侧面上。这样,能够使操作更容易。但是,由于也有不小心进行操作的可能性,在侧面上配置操作按钮104的情况下,也一起配置锁定功能即可。
本发明的一大特征在于在折叠型便携终端中使用两面显示面板101,通过图2(A)所示那样握持终端,能够用手隐藏两面显示面板101。这种握持方法,对于在两面显示面板101上显示重大信息的情况下,不必担心被他人看到,对于保密管理是有效的。此外,当操作操作按钮104时,通过移动手就能够简单地进行操作,因而也能够用单手操作。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通过使用在表背的各面上配备了显示画面的两面显示面板,实现小型化,进而能够提供即使不开闭也能够确认显示画面的便携终端。因此,能够提供实现了更加高功能化、高附加值化的便携终端。
(实施方式2)
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具有第1及第2显示画面的两面显示面板101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在图3(A)中表示使用了晶体管的有源型,图3(B)表示无源型。
在图3(A)中,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200上设置驱动用晶体管201、第1电极(像素电极)202、发光层203及第2电极(对置电极)204。第1电极202、发光层203及第2电极204的层叠体与发光元件225相当。而且,在本发明中,第1电极202及第2电极204的特征在于:通过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因此,发光元件225在向着基板200的第1方向和与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中的发光,具有第1显示区205与第2显示区206。再有,构成第1电极202及第2电极204的透光性材料是指使用了ITO(氧化铟锡)等的透明导电膜、或者用能够透过光的厚度形成的铝等的材料。
在图3(B)中,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200上设置第1电极(像素电极)260、发光层261及第2电极(对置电极)262。第1电极260、发光层261及第2电极262的层叠体与发光元件225相当。此外,还设置发挥筑堤功能的绝缘膜263及树脂膜264。
这样,在无源型的情况下,构成用电极夹持发光层261的结构。作为发光层261也可以使用以无机材料为主成分的材料,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第1电极260与发光层261之间,或者在第2电极262与发光层261之间设置绝缘膜。作为该绝缘膜,使用利用了成膜表面的吸附反应的热CVD法,使用交替层叠氧化铝(Al2O3)与氧化钛(TiO2)的结构即可。
本实施方式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自由组合。
(实施方式3)
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就具有第1及第2显示画面、进而具有图像传感器功能的两面显示面板101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4(A)设有: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200上形成的驱动用晶体管201、通过透光性材料形成的第1电极(像素电极)202、发光层203及通过透光性材料形成的第2电极(对置电极)204。发光元件225在向着基板220的第1方向和与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上发光。而且,在第2电极204上形成的绝缘膜235上,设置由P型层231、I型(本征)层232及N型层233的层叠体构成的光电转换元件238和连接在P型层231上的电极230、连接在N型层233上的电极234。
具有上述结构的两面显示面板101,使用发光元件225作为光源,使用光电转换元件238作为图像传感元件。发光元件225及光电转换元件238配置在同一基板200上,从发光元件225发出的光,在被拍摄物体237中反射,该反射的光入射到光电转换元件238中。于是,光电转换元件238的两电极间的电位差发生变化,按照该变化的电位差在两电极之间流过电流,通过检测该流过的电流量,能够得到被拍摄物体237的信息。而且,得到的信息能够使用发光元件225进行显示。再有,当使用图像传感器功能时,最好在折叠状态使用便携终端,使得从光源发出的光在被拍摄物体中反射。
就是说,发光元件225起到作为读取被拍摄物体的信息的光源的作用和显示图像的作用的2个作用。而且,两面显示面板101具有读取被拍摄物体的信息的图像传感器功能与显示图像的显示功能的2个功能。尽管具有这样的2个功能,但在使用图像传感器功能时,由于不必另外设置通常必须的光源和光散射板,因而当使用本实施方式中的两面显示面板101时,能够实现大幅度地小型化、薄型化及轻量化。
用图4(B)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两面显示面板的等效电路的一个例子。在图4(B)中,表示一个像素250,像素250具有:具有发光元件225的副像素217和具有光电转换元件238的副像素249。副像素217具有:控制信号线220、电源线221、扫描线222、视频信号的输入的开关用晶体管223、将与输入的视频信号对应的电流供给发光元件225的驱动用晶体管224。再有,该副像素217的结构也能够作为具有图3(A)所示的晶体管与发光元件的剖面结构中的代表性的电路结构应用。
此外,副像素217具有保持驱动用晶体管224的栅源间电压的电容元件227。其中,作为保持栅源间电压的电容,在能够用栅电容和寄生电容供给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新设电容元件227。此外,发光元件225的第2电极204与对置电极226连接。
另一方面,副像素249具有:信号线240、电源线241、扫描线242、243、复位光电转换元件238的两电极间的电位差的复位用晶体管246、通过光电转换元件238的两电极间的电位差决定流过其源漏间电流量的放大用晶体管245、控制向从光电转换元件238读取的信号的驱动电路的输入的开关用晶体管244。此外,光电转换元件238的P型层231与N型层233的一方与电源248连接。
再有,在这里,表示了将有源型的发光元件与光电转换元件形成在同一基板上的形态,也可以将图3(B)所示的无源型的发光元件和光电转换元件形成在同一基板上。此外,图示了在一个像素上具有发光元件225及光电转换元件238的情况,不必在每个像素上设置光电转换元件238,也可以按照读取的被拍摄物体和便携终端的用途,在多个像素的每个上设置光电转换元件238。于是,由于扩大发光元件225的开口率,能够提供明亮的图像。
本实施方式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自由地组合。
(实施方式4)
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就具有第1及第2显示画面的两面显示面板101的结构,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情况。
在图5(A)中,由于用点划线包围的266与267的部分的剖面结构中,除形成绝缘膜268、269以外,与图3(A)所示的剖面结构相同,故省略其详细的说明。而且,以下,简单说明图5(A)所示的两面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一个例子。
首先,在由石英和玻璃基板构成的第1基板上,形成晶体管201及发光元件225,使得其剖面结构与266、267所示部分的剖面结构相同。在形成的发光元件225上形成绝缘膜,在绝缘膜上形成粘接剂,将两面胶带贴附在粘接剂上,在两面胶带上贴附第2基板。然后,当通过物理的方法,将第1基板剥离时,使在晶体管201的下部上形成的底层膜露出。接着,在露出的底层膜上形成粘接剂,使用该粘接剂贴附在第3基板上。而且,最后,当将第2基板剥离时,能够在第3基板上形成晶体管201及发光元件225。这种情况下,作为第3基板,例如也可以使用塑料基板等对温度脆弱的基板。当使用使用了具有可挠性的塑料基板的面板时,其用途格外广。此外,由于塑料基板轻量,在便携终端中特别有效。再有,当在第3基板上贴附时,最好使晶体管等半导体元件在表背重叠。
当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便携终端时,能够使在面板101上显示的图像重合。例如,如图5(B)所示,使用在基板200上的一表面上形成的发光元件显示动物的图像,此外,使用在与上述一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形成的发光元件,显示背景的图像。这样,能够表现远近感,立体地显示影像。
此外,作为其他的使用方法,在显示画面上显示通过照相机拍摄的图像的情况下,可以在一表面上显示图像,在与该一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将使用了字符等的帧重合,或者在一表面上显示包含人物的图像,在与该一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将输入台词的开启重合。进而,也可以在一表面上显示接收邮件,在与该一表面相反的表面上重合来信和新邮件的警告。这样,当接受来信和新邮件时,不切换显示画面,成为在便携终端上提供大附加值的结构。
再有,在这里,虽然是表示了图3(A)所示的粘合有源型元件的形态,也可以粘合图3(B)所示的无源型元件。
本实施方式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自由地组合。
(实施方式5)
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将具有第1及第2显示画面的两面显示面板多枚重叠配置的便携终端的结构。
在图6(A)中,预先重叠配置了3枚两面显示面板270~272,与此相伴,重叠配置了驱动面板270~272的模块273~275。3枚面板各个具有图3~图5的任何一个的结构。其中,由于具有图4的图像传感器元件的结构的面板最好尽量接近被拍摄物体,所以将其配置在最接近壳体的位置(面板270或面板272)上是合适的。
而且,通过使显示在3枚面板上的图像重合,显示彩色图像。例如,如图6(D)所示,用面板270显示蓝(B)、用面板271显示绿(G)、用面板272显示红(R)的图像,通过将这些图像重合,能够显示图6(E)所示的彩色图像。这时,可以如图6(B)所示在面板270~272中全面配置显示RGB各色的显示元件,也可以如图6(C)所示分别不重叠地配置显示RGB各色的显示元件。再有,图6(B)、(C)表示图6(A)中的区域276的放大图。
此外,作为与上述不同的其他方式,在将2枚两面显示面板重叠配置的便携终端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图6(F)所示,在一个面板上进行数字显示,在另一个面板上进行模拟显示。这样,由于能够确认模拟显示与数字显示重叠显示,十分便利。此外,如在实施方式4中已经叙述的那样,也可以在一个面板上显示图像,在另一个面板上显示帧或台词输入的开启,或者在一个面板上显示接收邮件,在另一个面板上显示来信和新邮件的警告。
进而,作为与上述不同的其他的方式,也可以将数枚(最好是2~7枚)的两面显示面板重叠配置,各个两面显示面板显示同样的影象,通过改变各面板上显示的影象的颜色的亮度,显示立体的图像(3D图像)。这是灵活运用了当改变亮度的比率时影象中的同一物体一会儿看上去较近、一会儿看上去较远这一点。
这样,具有重叠多枚面板的结构的便携终端实现大幅度的高功能化、高附加值化。
再有,将上述多枚两面显示面板重叠的结构不仅是便携终端,也能够作为显示装置使用,或者能够应用于其他的电子仪器。
本实施方式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自由地组合。
(实施方式6)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图10就搭载在本发明的便携终端上的两面显示面板,说明与上述不同的方式。
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就具有第1及第2显示画面的两面显示面板101的结构,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情况。
在图10(A)、(B)中,5010、5020是偏振片,5030是两面显示面板。图10(A)是从正面看的图,图10(B)是侧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两面显示面板5030的表背面上配置偏振片5010、5020。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面板,设置有偏振片5010、5020,由于是不透明的,所以没有经由面板5030看到周围的风景的情况。
本实施方式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自由地组合。
(实施方式7)
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使发光元件的两电极的材料,即阴极及阳极的材料具有透光性,在使用透光性的材料作为基板和密封基板的情况下,来自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层的发光,同时进行通过阴极的发光和透过阳极的发光的2种显示。
再有,发光元件具有在一对电极间夹持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层的结构。而且,在一对电极中,一方是阳极,另一方是阴极。
但是,由于因光学距离的不同引起的干涉效应,在来自上面的发光与来自下面的发光中产生光学特性(色调等)的差别。在使用使阴极及阳极的材料具有透光性的红、绿、蓝的3类发光元件(EL元件)制作全彩色的两面显示面板的情况下,就产生来自上面的发光与来自下面的发光色坐标不同的问题。当色坐标不同时,在上面与下面进行同一灰度显示是不可能的。
由于光学距离因各波长而不同,所以在全彩色的情况下,必须用RGB分别控制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层、阳极、阴极、保护膜等的膜厚。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阴极及阳极的材料具有透光性的发光元件(EL元件)中,就向上面的发光及向下面的发光都色调均一而且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图像显示的结构的发光元件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图11所示的层叠模型进行模拟。
通过调节在3类(R、G、B)的EL元件中共通的层的膜厚,即,通过调节成为阴极的金属薄膜的膜厚与在其上形成的透明导电膜的膜厚,使来自上面的发光与来自下面的发光的色调相同。
如图11所示,在依次层叠了ITO的阳极、包含发光层的多个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层(EL层)、金属薄膜(Ag、银)的阴极、ITO的透明电极、SiN(氮化硅)的保护膜的EL元件中,EL层以发光层的发光界面为界分为阴极侧与阳极侧。再有,因波长不同,材料的折射率不同,在图11中表示最大折射率的值。
再有,在图11中,d为阳极侧的薄膜的厚度,D为阴极侧的薄膜的厚度。
从发光层的发光界面向阳极的光,通过阳极、包含TFT的层和透明基板对外部发光有贡献。此外,从发光层的发光界面向阴极的光,通过金属薄膜、透明电极、保护膜、空隙和透明基板,对外部发光有贡献。
由Ag构成的金属薄膜与EL层的折射率差和由Ag构成的金属薄膜与透明电极的折射率级差,与其他邻接层的折射率差相比格外地大。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节该金属薄膜与透明电极的膜厚使来自阴极侧的发光与来自阴极侧的发光一致。
就是说,调节金属薄膜与透明电极的膜厚,使来自阴极侧的发光的透射率、反射率及吸收率,与来自阳极侧的发光的透射率、反射率及吸收率一致。
当进行全彩色显示时,假定为使用在620nm具有峰值的红色发光元件、在530nm具有峰值的绿色发光元件、在450nm具有峰值的蓝色发光元件。实际上,来自EL元件的发光不是陡峻的峰值,而是呈现宽度较广的峰值。
在该3个波长带(620nm、530nm、450nm)中,当分别通过模拟求出来自上面的发光与来自下面的发光的透射率、反射率及吸收率时,在使用Ag作为成为阴极的金属薄膜的情况下,使其膜厚为6nm~10nm,代表性的为8nm,使在其上的透明导电层(ITO)的膜厚为240nm~290nm、380nm~500nm,代表性的为260nm时,在R、G、B的各个中,来自上面的发光与来自下面的发光的透射率、反射率及吸收率大体相同。
这样,按照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向上面的发光及向下面的发光都色调均一,而且,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图像显示。
再有,EL层从阳极侧依次层叠HIL(空穴注入层)、HTL(空穴运输层)、EML(发光层)、ETL(电子运输层)、EIL(电子注入层)。具体地说,分别使用CuPc作为HIL,使用α-NPD作为HTL,使用BCP作为ETL,使用BCP:Li作为EIL。再有,EML也可以使用掺杂了与R、G、B各个发光色对应的掺杂剂的Alq3
再有,当Ag的膜厚小于等于5nm时,电阻率就高。此外,Ag是欧姆接触良好的材料。进而,Ag也具有保护EL层免受在后面形成的ITO膜的溅射法损伤的效果。此外,由于当Ag的膜厚大于等于11nm时,光的透射率就降低因而是不希望的。Ag是通过调节成膜速率,即使是薄的膜厚也能够容易得到粘附性良好且稳定的膜质的材料。此外,如果透明导电层(ITO)不足240nm,则来自上面的发光与来自下面的发光的透射率、反射率及吸收率中就产生差别。此外,当考虑成膜时间时,透明导电膜(ITO)最好比500nm薄。
此外,在R、G、B各个中,之所以能够使来自上面的发光与来自下面的发光的透射率、反射率及吸收率大体相同,是Ag的膜厚为8nm,透明电极层的膜厚为260nm,各层的膜厚示于图12。如图12所示,阳极侧的发光是假定为依次通过33nm的EL层(HTL/HIL)、110nm的ITO、100nm的氮化硅膜(SP-SiN)、1000nm的丙烯树脂、100nm的氮氧化硅膜(SiON)、110nm的氧化硅膜(SiO2、在图中记述为GI)、100nm的氮氧化硅膜(SiON)、50nm的氮氧化硅膜(SiNO)、玻璃基板的光。此外,阴极侧的发光假定为依次通过90nm的EL层(ETL/EIL)、8nm的Ag、260nm的ITO、100nm的氮化硅膜(SP-SiN)、空气、玻璃基板的光。再有,假定位于玻璃基板与氮化硅膜之间的空气为0nm,即,假定空气没有厚度。此外,与图12的设定数值相匹配时的透射率、反射率及吸收率示于图13。
图13所示的上述反射率与上述透射率是用以下所示的步骤进行多层膜的模拟求出的。
在考虑图14所示的第N层多层膜的情况下,来自第1层的反射率R1用公式(1)表示:R1=(r2+r1exp(-2iδ1))/(1+r2r1exp(-2iδ1))。
在图14中,n是折射率,d是膜厚,r是菲涅耳反射系数,φ是入射角,R是振幅反射率(以下记为反射率)。就是说,nj是第(j-1)层与第j层的界面的折射率,dj是第j层的厚度,rj是第j层的菲涅耳反射系数,φj是从第(j-1)层入射到第j层的光的入射角,Rj是从第j层的反射率。此外,在式(1)中,i是虚数单位(i2=-1),δ表示相位差。例如,δ1表示光在第1层中往复时的相位差。
如果看具有用R1表示的第1层的反射率的边界,来自第2层的反射率R2用式(2)表示:R2=(r3+R1exp(-2iδ2))/(1+r3R1exp(-2iδ2))。
通过用上述步骤依次进行到最上层,能够得到多层膜的反射率。在实际的模拟中,通过将以下的递推公式子程序化作成程序。
而且,将上述公式(1)、(2)一般化的来自第j层的反射率Rj用公式(3)表示:Rj=(rj+1+Rj-1exp(-2iδj))/(1+rj+1Rj-1exp(-2iδj))。此外,公式(3)在R0=r1、δj=(2π/λ)njdjcosφj时成立。
但是,由于在本实施方式的模拟中,假定为仅仅垂直入射的情况,cosφj=1。对透射率也能够用同样的步骤求出。第j层的振幅透射率(以下记为透射率)Tj的递推公式用公式(4)表示:Tj=Tj+1tj-1exp(-iδj)/(1+rj+1Rj-1exp(-2iδj))。再有,式(4)在TN=tN、δj=(2π/λ)njdjcosφj时成立。
再有,在式(4)中,t是菲涅耳透射系数。就是说,tj是第j层的菲涅耳透射系数。
再有,对透射率也是设cosφj=1。
通过以上的步骤,能够求出多层膜的反射率与透射率。此外,吸收率也能够用1-(反射率+透射率)求出。
如上所述,当假定使用在620nm具有峰值的红色发光元件、在530nm具有峰值的绿色发光元件、在450nm具有峰值的蓝色发光元件时,通过调节构成各个发光元件的层叠体的膜厚,能够使从阴极侧与阳极侧的透射率、反射率及吸收率中选择的一个或者多个成为相同或者大体相同。而且,当使用从透射率、反射率及吸收率中选择的一个或者多个值,计算红、绿及蓝的色度坐标时,在色度图中,红、绿及蓝3个色度坐标,在阴极侧与阳极侧形成相同或者大体相同的三角形。其结果是,向上面的发光及向下面的发光都色调均一,而且,能够得到高质量图像显示。
就是说,作为本发明的结构要素的发光元件的特征在于,具有:透光性的第1电极;连接在该第1电极上且包含发出红、绿及蓝的各色光的有机化合物的层;与该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层上连接的透光性的第2电极。而且,从通过第1电极的发光与通过第2电极的发光的透射率、吸收率及反射率中选择的一个或者多个是相同或者大体相同的。
此外,在这里,以Ag作为金属薄膜的例子进行了说明,能够使用功函数小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Al、Li、Ca或者这些材料的合金MgAg、MgIn、AlLi、CaF2、或者CaN。此外,作为透明电极以ITO(氧化铟锡合金)为例进行了说明,能够使用In2O3-ZnO(氧化铟氧化锌合金)、ZnO(氧化锌)、ITSO(包含Si的氧化铟氧化锡合金)等。使用这些材料的情况下,考虑材料的折射率决定膜厚即可。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使用3类(R、G、B)EL元件进行全彩色显示的发光装置,也能够应用于将白色发光的EL元件与滤色片组合进行全彩色显示的两面显示面板和将蓝色发光的EL元件与变色层组合进行全彩色显示的两面显示面板。
就是说,作为本发明的结构要素的发光元件具有:透光性的第1电极;连接在该第1电极上且包含发出白色光的有机化合物的层;以及连接在该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层上的透光性的第2电极。此外,还具有在第1电极上设置的第1滤色片和在第2电极上设置的第2滤色片。而且,从通过第1电极及第1滤色片的发光与通过第2电极及第2滤片的发光的透射率、吸收率及反射率中选择的一个或者多个,是相同或者大体相同的。
本实施方式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自由的组合。
(实施方式8)
使用图16(A)~(F)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6(A)是在打开状态从内侧看的图,图16(B)是打开状态的剖面图,图16(C)是在打开状态从外侧看的图,图16(D)是在闭合状态从第1壳体9311侧看的图,图16(E)是闭合状态的剖面图,图16(F)是从第2壳体9312侧看的图。本发明的折叠型便携终端具有:具有受话部9301与两面显示面板9307的第1壳体9311和具有送话部9304与操作按钮9303的第2壳体9312,通过铰链连结成能够折叠(参照图16(B))。
在两面显示面板9307的表背两面上,设置第1显示画面9305与第2显示画面9306。此外,在两面显示面板9307的表背两面上,贴附偏振片9308、9309。2枚的偏振片9308、9309通过其偏振方向交叉配置,能够遮断外来光。交叉的角度为40度至90度,70度至90度更好,最好是90度。通过上述结构,由于在进行显示的区域以外,进行黑的显示,所以从哪一侧看都不能透过看到背景。
就是说,通过配置偏振片9308、9309,在两面显示面板9307上外来光不能透过,由于仅仅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透过,能够提高对比度。
偏振片9308、9309附加使一方或者两方自由旋转的构件,通过改变交叉的角度,也能够使两面显示面板9307的透射率变化。即,能够附加调光功能。此外,在偏振片9308、9309的外侧上,设置防反射膜或者防反射薄膜,当反射率降低时,能够提高显示质量。除此之外,也可以附加1/2波片或者1/4波片(或者该薄膜)。这样,通过附加光学功能性薄膜,提高显示质量,特别是能够使黑色的衰弱成为良好的显示。
1/2波片(也称为λ/2板、延迟片),具有在结晶轴和与之正交的轴之间给予相位差π(180°)的功能。此外,1/4波片(也称为λ/4板、延迟片)具有在结晶轴和与之正交的轴之间给予相位差π/2(90°)的功能。就是说,以对结晶轴45°方位入射直线偏振光的情况,成为圆偏振光,相反,圆偏振光入射时成为方位45°的直线偏振光射出。而且,1/2波片与1/4波片的一方或者两方,贴附在两面显示面板9307的表面上,偏振片9308、9309贴附在1/2波片与1/4波片的一方或者两方的表面上。通过波片的配置,由于具有与偏振片的偏光轴90度不同的偏光轴,在面板反射的外来光不透过偏振片。就是说,削减因两面显示面板9307的内部反射引起的不需要的光,实现更漂亮的黑显示、高对比度化。
本发明的折叠型便携终端具有开闭检测构件,该构件由设置在第1壳体9311上的突起9313、设置在第2壳体9312上的孔9314及控制构件9315构成。当第1壳体9311与第2壳体9312成为闭合的状态时,突起9313成为与配置在孔9314的下部的控制构件9315连接的状态,于是,在第1显示画面9305中设定为进行通常显示。另一方面,当第1壳体9311与第2壳体9312成为打开的状态时,成为突起不与控制构件9315连接的状态,于是,在第2显示画面9306中设定为进行通常显示。再有,开闭检测构件也可以不被上述结构限制,也可以使用通常的按钮由使用者进行。
再有,具有上述波片及偏振片的两面显示面板101可以作为显示装置使用,不仅是便携终端也可以应用在其他的电子仪器。
(实施例)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图7所示的方框图,说明本发明的折叠型便携终端的结构要素与它们的关系。
最初,当在便携终端中举出便携电话机为例时,作为基干的结构要素可举出:两面显示面板101、作为受话部的扬声器102、作为送话部的话筒103、使用者进行操作的操作按钮104。
如图4所示,两面显示面板101也可以具有图像传感器306,各个通过控制器301、传感器控制器302进行控制。此外,操作按钮104通过按钮控制器303进行控制。这些控制器通过CPU300进行集中管理。此外,CPU300与闪速存储器310、DRAM311及VRAM312等存储介质、外部接口309、开闭检测传感器308、红外线通信307等连接。
此外,两面显示面板101与转换电路321连接。转换电路321担当控制在两面显示面板101所包含的2个显示画面中的显示的功能,具体地说,在两面显示面板101所包含的2个显示画面中,担当控制在哪一个显示画面上进行通常显示的作用。
当使用者操作操作按钮104时,通过按钮控制器303、CPU300及控制器301,在两面显示面板101上显示信息。此外,当使用者操作图像传感器306时,沿着同样的路径,通过传感器控制器302、CPU300及控制器301,在两面显示面板101上显示信息。
成为使用者听取对方说话的扩音器的扬声器102,通过以下的电路到达使用者的耳朵。首先,在收发电路320中,接收对方说话的信息,然后,通过CPU300将该信息供给数据处理电路313。而且,在D/A转换电路315中,转换成模拟信号,转换的模拟信号在放大器317中放大,最终供给扬声器102。再有,为了通过话筒103将自己的声音供给对方的便携终端,循着相反的路径。就是说,从话筒103,通过放大器316、A/D转换电路314,将自己声音的信息传递到数据处理电路313,最终供给收发电路320,到达对方的便携终端。
此外,具有摄影功能的照相机305,通过照相机控制器304进行控制,该照相机控制器通过CPU300进行管理。通过照相机305拍摄的图像保存在闪速存储器310等存储介质上,通过CPU300,按照使用者进行的操作按钮104的操作,显示在两面显示面板101上。
在图7中,举出了几个本便携终端的结构要素,但本发明不是限定于这些要素,也可以配备其他的结构要素。
本实施例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自由地组合。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附图说明作为本发明的便携终端的一个结构要素的转换电路。
本发明的便携终端安装了两面显示面板101,根据看的方向,不是通常的显示,而是能够简单地看到水平翻转了的显示。因此,如图9(B)的流程图所示,首先,在接通电源后,启动识别折叠型便携终端的2个壳体是打开状态及闭合状态的开闭检测传感器308和操作按钮104。接着也启动转换电路321。而且,从开闭检测传感器308或者操作按钮104供给信号,该信号供给面板101。通过这样做,最好能够使在两面显示面板101上显示的影像简单地水平翻转。
通过上述结构,简单地改变显示,使用者能够看到通常显示。再有,显示的转换也可以使用开闭检测传感器308与操作按钮104的任何一个,在使用开闭检测传感器308的情况下,在打开壳体的状态中,在内侧的显示画面中,进行通常显示,在闭合壳体的状态中,可以自动地进行显示的转换,使得用外侧的显示画面进行通常显示。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说明将在两面显示面板101上显示的影像的水平翻转方法的一个例子。在这里,举出两面显示面板101具有信号线驱动电路401、扫描线驱动电路402及像素部403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8(A)所示,转换电路321控制两面显示面板101具有的信号线驱动电路401及扫描线驱动电路402。而且,在不进行分割驱动的情况下,通过转换电路321,转换供给启动脉冲的位置。更详细地说,在进行通常显示的情况下,供给启动脉冲(S-SP1、G-SP2),使得第1列第1行最先工作。另一方面,在进行水平翻转显示的情况下,供给启动脉冲(S-SP2、G-SP2)使得最后列最后行最先工作。于是,能够简单地水平翻转在两面显示面板101上显示的图像。
当进行分割驱动的情况下,扫描线驱动电路402的工作与通常的工作相同,在信号线驱动电路401的工作上下工夫。在本实施例中,举出配置4条视频线406、8个像素404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8(B)所示,在进行通常显示的情况下,在像素A~H的8个像素的各个中,依次供给视频信号(1)~(8)。这与通常的面板的扫描相同。另一方面,如图8(C)所示,在进行水平翻转显示的情况下,在像素A~H的8个像素的各个上,依次供给视频信号(8)~(1)。就是说,在进行水平翻转显示的情况下,改变在视频线406上供给的视频信号。例如,在通常显示中,在第1条视频线上供给视频信号(1)、(5),与此相对,在水平翻转显示中在第1条视频线上供给视频信号(8)、(4)。于是,就能够简单地将在两面显示面板101上显示的图像水平翻转。
再有,在两面显示面板101上应用时间灰度显示的情况下,在将视频信号读入存储器后,转换成时间灰度显示用的信号。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将视频信号读入存储器时,最好通过适当改变读入视频信号的顺序,使之与通常显示或者水平翻转显示相对应。
本实施例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实施例自由地组合。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附图说明在本便携终端中使用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使用图4说明的结构的两面显示面板101时,能够提供具有显示功能与读取功能这两个功能的便携终端。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图7与图9(A)的流程图说明灵活运用该读取功能的本人认证***。
首先,使用在两面显示面板101内设置的图像传感器306,读取本人的生物体信息。在这里,所谓的生物信息就是人生来具有的身体的特征,再有,还意味着能够进行人的个体识别的信息。代表性的生物体信息能够举出指纹、掌纹等。当考虑本便携终端的壳体尺寸、两面显示面板101的尺寸时,最好读出手指的指纹、特别是读出拇指的指纹作为生物体信息。但是,本发明不是仅限于此,也可以使用掌纹、使用话筒103得到的声纹作为生物体信息。
得到的生物体信息通过CPU300与预先存储在设置在便携终端上的存储介质上的生物体信息进行比较核对。在这里,如果2个信息一致,则认证为使用者是本便携终端的正确的所有者,该使用者能够继续进行处理(在这里,是进行互连网连接处理)。而且,当该处理结束时,能够转移到下一个操作。再有,假如得到的生物体信息不一致,再次进行读取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示的本人认证***,例如最好在收费制的通信处理和便携终端的记录介质的重写处理等,如果由他人操作就麻烦的所有的处理前进行的情况中使用。通过这样做,能够防止使用便携终端的不正当的处理。
本实施例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实施例自由地组合。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图15说明两面出射型的发光装置(两面显示面板)。
图15(A)是表示像素部的一部分的剖面图。此外,在图15(B)中,简略地表示发光区域中的层叠结构。如图15(B)所示,能够在上面与下面的两方放出发光。再有,作为发光区域的配置,即像素电极的配置,能够举出条形排列、三角形排列、嵌镶排列等。
在图15(A)中,500是第1基板,501、501a、501b是绝缘层,502是TFT,508是第1电极(透明导电层),509是绝缘物(也称为隔壁、土堤)、510是EL层,511是第2电极,512是透明保护层,513是空隙,515是第2基板,519是透明导电层。
设置在第1基板500上的TFT502(P沟道型TFT)是控制流进入发光的EL层510的电流的元件,504是漏区(或者源区)。此外,506是连接第1电极508和漏区(或者源区)504的漏电极(或者源电极)。此外,用与漏电极506相同的工序同时形成电源供给线和源布线等的布线507。在这里,虽然表示了分别形成第1电极508和漏电极506的例子,也可以同一形成。在第1基板500上形成成为底层绝缘膜(在这里,下层是氮化绝缘膜,上层是氧化绝缘膜)的绝缘层501a,在栅电极505与活性层之间设置栅绝缘膜(没有图示)。此外,501b是由有机材料或者无机材料构成的层间绝缘膜。此外,在这里,虽然没有图示,但在一个像素中,除此之外,还设置一个或者多个TFT(n沟道型TFT或者p沟道型TFT)。此外,在这里,表示了具有一个沟道形成区503的TFT,但是这不是特别限定,也可以是具有多个沟道的TFT。
此外,在这里,以顶栅型TFT为例进行了说明,与TFT结构无关,能够应用本发明,例如,能够应用于底栅型(反交错型)TFT和正交错型TFT。
此外,508是由透明导电膜构成的第1电极,即,是EL元件的阳极(或者阴极)。作为透明导电膜能够使用ITO、In2O3-ZnO、ZnO等。
此外,具有绝缘物509(也称为堤岸、隔壁、阻挡层、土堤等),使之覆盖第1电极508的端部(及布线507)。作为绝缘物509,能够使用无机材料(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等)、感光性或者非感光性的有机材料(聚酰亚胺、丙烯、聚酰胺、聚酰亚胺酰胺、抗蚀剂、或者苯并环丁烯)、或者这些材料的层叠等。在这里,使用用氮化硅膜覆盖的感光性的有机树脂。再有,在使用正型的感光性丙烯作为有机树脂的材料的情况下,最好保持仅仅在绝缘物的上端部上具有曲率半径的曲面。此外,作为绝缘物509也能够使用感光性的通过光成为不溶解于腐蚀剂的负型或者通过光在腐蚀剂中成为溶解性的正型的任何一个。
此外,用蒸镀法或者涂敷法形成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层510。在本实施例中,用蒸镀装置进行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层510的成膜,得到均一的膜厚。再有,为了提高可靠性,最好在形成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层510之前进行真空加热(100℃~250℃)以进行脱气。例如,在使用蒸镀法的情况下,在真空排气到真空度5×10-3Torr(0.665Pa)以下,最好在排气到10-4~10-6Pa的成膜室中进行蒸镀。在进行蒸镀时,预先,通过电阻加热使有机化合物气化,在蒸镀时通过打开窗板向基板500的方向飞散。气化的有机化合物在上方飞散,通过设置在金属掩模上的开口部蒸镀到基板500上。
再有,EL层(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层)510从阳极侧依次层叠HIL(空穴注入层)、HTL(空穴运输层)、EML(发光层)、ETL(电子运输层)、EIL(电子注入层)。代表性的情况是分别使用CuPc作为HIL、α-NPD作为HTL、BCP作为ETL、BCP:Li作为EIL。
此外,在进行全彩色显示的情况下,作为EL层(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层)510,具体地通过使用蒸镀掩模分别蒸镀呈现红色、绿色、蓝色的发光的材料层的蒸镀法,或者喷墨法等,进行适当的、有选择的成膜即可。
此外,不是限定于上述EL层的层叠结构,在形成呈现绿色发光的EL层(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层)510的情况下,在成膜60nmα-NPD后,使用同一蒸镀掩模,成膜40nm添加了DMQD的Alq3作为绿色的发光层,成膜40nm的Alq3作为电子运输层,成膜1nm的CaF2作为电子注入层。此外,在形成呈现蓝色发光的EL层(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层)510的情况下,在成膜60nm的α-NPD后,使用同一掩模,成膜10nm的BCP作为阻塞层,成膜40nm的Alq3作为电子运输层,成膜1nm的CaF2作为电子注入层。此外,在形成呈现红色发光的EL层(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层)510的情况下,在成膜60nm的α-NPD后,使用同一掩模,成膜40nm的添加了DCM的Alq3作为红色的发光层,成膜40nm的Alq3作为电子运输层,成膜1nm的CaF2作为电子注入层。
再有,作为白色发光,也可以通过另外设置的滤色片和色变换层等,作成能够全彩色显示的发光显示装置。作为仅仅进行简单的显示的显示装置、照明装置使用的情况下,使用单色发光(代表性的是白色发光)即可。例如,也可以在空穴运输性的聚乙烯咔唑(PVK)中分散电子运输性的1,3,4-恶二唑衍生物(PBD)。此外,通过分散30wt%的PBD作为电子运输剂,适当分散4类的色素(TPB、香豆素6、DCM1、尼罗红)能够得到白色发光。此外,通过适当选择、重叠混色红色发光的有机化合物膜、绿色发光的有机化合物膜和蓝色发光的有机化合物膜,作为整体能够得到白色发光。
此外,511是由导电膜构成的第2电极,即,是发光元件的阴极(或者阳极)。作为第2电极511的材料,使用MgAg、MgIn、AlLi、CaF2、CaN等的合金,或者通过共蒸镀属于周期表的1族或者2族的元素与铝形成的具有透明性的金属薄膜。在这里,由于是通过第2电极511发光的两面出射型,使用6nm~10nm的铝膜,或者包含微量Li的铝膜。当作成使用Al膜作为第2电极的结构时,能够用氧化物材料以外的材料形成与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层510连接的材料,能够提高发光装置的可靠性。此外,也可以在形成6nm~10nm的铝膜之前,形成由CaF2、MgF2或者BaF2构成的具有透光性的层(膜厚1nm~5nm)作为阴极缓冲层。
此外,为了使来自上面的发光与来自下面的发光的透射率、吸收率及反射率相同,同时,为了谋求阴极的低电阻化,可以将6nm~10nm的金属薄膜上的透明导电层519(ITO、In2O3-ZnO、ZnO等)形成在膜厚范围240nm~290nm,或者380nm~500nm。这样,就能够消除来自上面的发光与来自下面的发光的显示中的色调的差。此外,为了谋求阴极的低电阻化,也可以在不成为发光区的区域的第2电极511上设置辅助电极。此外,在形成阴极时,使用蒸镀的电阻加热法,使用蒸镀掩模有选择的形成即可。
此外,512是通过溅射法或者蒸镀法形成的透明保护层,在保护由金属薄膜构成的第2电极511的同时,成为防止水分侵入的密封膜。透明保护膜512能够使用通过溅射法或者CVD法得到的氮化硅膜、氧化硅膜、氮氧化硅膜(SiNO膜(组分比N>O)或者SiON膜(组分比N<O))、以碳为主成分的薄膜(例如,DLC膜、CN膜)。这些无机绝缘膜对水分具有高的阻塞效果,但当膜厚增厚时,膜应力增大容易产生剥落和膜卷起。
这样形成的透明保护膜512适合于作为将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层作为发光层的发光元件的密封膜。再有,通过含有用于确保基板间隔的间隙材料的密封材料(没有图示),第2基板514与第1基板500贴合。
此外,作为保护层,也可以在阴极511上形成第1无机绝缘膜、应力缓和膜和第2无机绝缘膜的层叠。例如,在形成阴极后,可以形成5nm~50nm的第1无机绝缘膜,用蒸镀法形成10nm~100nm的具有吸湿性及透明性的应力缓和膜(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层等),进而,再次形成5nm~50nm的第2无机绝缘膜。此外,也可以2次以上反复层叠应力缓和膜与无机绝缘膜的层叠。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构成第2基板514的材料,除了玻璃基板和石英基板外,能够使用由FRP(Fiberglass-ReinforcedPlastics:玻璃纤维增强塑料)、PVF(聚氟乙烯)、聚酯薄膜、聚酯或者丙烯等构成的塑料基板。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表示了在一对基板间作成空隙(惰性气体)513的例子,也可以在一对基板间填充透明的密封材料。作为填充的密封材料,只要是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制,代表性的可以使用紫外线固化或者热固化的环氧树脂。在这里,使用折射率1.50、粘度500cps、肖氏D硬度90、抗拉强度3000psi、Tg点150℃、体积电阻1×1015Ω·cm、耐电压450V/mil的高耐热的UV环氧树脂(エレクトロライト公司制:2500Clear)。此外,通过在一对基板间填充透明的密封材料,与将一对基板间作成空间(惰性气体)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整体的透射率。
此外,本实施例能够与实施方式自由地组合。
[实施例5]
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结构要素的发光元件的结构。发光元件与在具有玻璃、石英、金属和有机物等绝缘表面的基板的一表面上设置的导电层、发光层及导电层的层叠体相当。发光元件可以是由多层构成的层叠型、由一层发光层构成的单层型、以及虽然由多层发光层构成但其边界并不明确的混合型的任何一个。此外,在发光元件的层叠结构中,有从下开始依次层叠与阳极相当的导电层\发光层\与阴极相当的导电层而成的正层叠结构,和从下开始层叠与阴极相当的导电层\发光层\与阳极相当的导电层的逆层叠结构,可以按照驱动发光元件的晶体管的导电类型和电流的流通方向,选择适当的结构。在发光层中可以使用有机材料(低分子、高分子、中分子)、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单线态材料、三线态材料或者组合这些材料而成的材料的任何一种材料。此外,在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中,包含从单线态激发状态返回到基态时的发光(荧光)与从三线态激发状态返回到基态时的发光(磷光),本发明能够使用其一方或者两方。发光元件由于其广视角、不需要背照光,实现了薄型、轻量,此外,由于响应速度快,适合于动画的显示。通过使用使用了这样的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能够实现高功能化与高附加值化。本实施例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自由地组合。

Claims (9)

1.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的一表面上的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及第一显示画面;
在与上述基板的一表面相反的表面上的第二显示画面,上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具有向上述第一显示画面及上述第二显示画面发光的发光元件;以及
在上述基板的一表面上的第一偏振片和在与上述基板的一表面相反的表面上的第二偏振片。
2.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的一表面上的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及第一显示画面;
在与上述基板的一表面相反的表面上的第二显示画面,上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具有向上述第一显示画面及上述第二显示画面发光的发光元件;
在上述基板的一表面上的第一1/2波片及第一1/4波片的一方或者两方和第一偏振片;以及
在与上述基板的一表面相反的表面上的第二1/2波片及第二1/4波片的一方或者两方和第二偏振片。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上述第一偏振片与上述第二偏振片所成的角度为40度至90度。
4.一种折叠型便携终端,其包括:
具有两面显示面板的第一壳体和具有操作按钮的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经由铰链连结;
上述两面显示面板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的一表面上具有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及第一显示画面,在与上述基板的一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具有第二显示画面;
上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具有向上述第一显示画面及上述第二显示画面发光的发光元件;并且
在上述基板的一表面上具有第一偏振片,在与上述基板的一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具有第二偏振片。
5.一种折叠型便携终端,其包括:
具有两面显示面板的第一壳体和具有操作按钮的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经由铰链连结;
上述两面显示面板在具有透光性的基板的一表面上具有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及第一显示画面,在与上述基板的一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具有第二显示画面;
上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具有向上述第一显示画面及上述第二显示画面发光的发光元件;
在上述基板的一表面上,具有第一1/2波片及第一1/4波片的一方或者两方和第一偏振片;并且
在与上述基板的一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具有第二1/2波片及第二1/4波片的一方或者两方和第二偏振片。
6.如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折叠型便携终端,其中上述第一偏振片与上述第二偏振片所成的角度为40度至90度。
7.如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折叠型便携终端,其中上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具有控制上述发光元件的多个晶体管。
8.如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折叠型便携终端,其中在上述第一壳体中配备话筒,在上述第二壳体中配备扬声器。
9.如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折叠型便携终端,其中上述发光元件包括:具有透光性的第一电极;与该第一电板连接而且包含发出红、绿及蓝各色光的有机化合物的层;以及与该包含有机化合物的层连接的具有透光性的第二电极,
其中从通过上述第一电极的发光与通过上述第二电极的发光的透射率、吸收率及反射率中选择的一个或者多个要素是彼此相同的。
CN2004800055390A 2003-02-28 2004-02-18 显示装置、折叠型便携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570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54268 2003-02-28
JP054268/2003 2003-02-28
JP2003367483 2003-10-28
JP367483/2003 2003-10-28
PCT/JP2004/001809 WO2004077386A1 (ja) 2003-02-28 2004-02-18 表示装置、折り畳み型携帯端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7052A CN1757052A (zh) 2006-04-05
CN1757052B true CN1757052B (zh) 2010-05-26

Family

ID=32929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0553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57052B (zh) 2003-02-28 2004-02-18 显示装置、折叠型便携终端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532173B2 (zh)
EP (1) EP1598796B1 (zh)
JP (1) JP3791804B2 (zh)
KR (1) KR101061396B1 (zh)
CN (1) CN1757052B (zh)
TW (1) TWI350932B (zh)
WO (1) WO20040773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60468B1 (en) * 1999-05-10 2003-05-06 Peter V. Boesen Cellular telephone,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and pager unit with capability of short range radio frequency transmissions
US7333072B2 (en) * 2003-03-24 2008-02-1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Thin film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TWI363573B (en) * 2003-04-07 2012-05-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Electronic apparatus
JP4614633B2 (ja) * 2003-04-09 2011-01-1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電子機器
US8648825B2 (en) 2010-10-01 2014-02-11 Z124 Off-screen gesture dismissable keyboard
JP4131838B2 (ja) * 2003-05-16 2008-08-13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
US7161185B2 (en) * 2003-06-27 2007-01-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050057154A1 (en) * 2003-07-30 2005-03-17 Optrex Corporation Organic E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JP4316960B2 (ja) * 2003-08-22 2009-08-1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装置
US8884845B2 (en) * 2003-10-28 2014-11-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611152B1 (ko) * 2003-11-27 2006-08-0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평판표시장치
JP4485184B2 (ja) * 2003-12-15 2010-06-1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I234410B (en) * 2004-03-11 2005-06-11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Dual-display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KR100560444B1 (ko) * 2004-03-24 2006-03-1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US7463898B2 (en) * 2004-04-12 2008-12-09 Bayne Anthony J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advertising and associated coupons via mobile media platforms
KR100606715B1 (ko) * 2004-04-20 2006-08-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액정표시장치 인터페이싱 장치 및인터페이싱 방법
US8681140B2 (en) 2004-05-21 2014-03-2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20060006792A1 (en) * 2004-07-09 2006-01-12 Eastman Kodak Company Flat panel light emitting devices with two sided
US8704803B2 (en) * 2004-08-27 2014-04-2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liance using the display device
TWM263692U (en) * 2004-09-13 2005-05-01 Formosa21 Inc Thin remote controller
KR100719540B1 (ko) * 2004-11-18 2007-05-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평판표시패널용 지지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평판표시장치
KR100630068B1 (ko) * 2005-01-25 2006-09-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회전형 휴대 단말기의 힌지 장치
KR101253998B1 (ko) * 2005-04-21 2013-04-12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소자, 발광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
WO2006118044A1 (ja) * 2005-04-28 2006-11-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US8920940B2 (en) * 2005-05-20 2014-12-3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US8152314B2 (en) * 2005-05-31 2012-04-10 Panasonic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US20060289879A1 (en) * 2005-06-27 2006-12-28 Intel Corporation Dual-face display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TWI257823B (en) * 2005-09-09 2006-07-01 Au Optronics Corp Dual emission displa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TWI315163B (en) * 2005-10-11 2009-09-21 Au Optronics Corporatio A double-sid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TWI398705B (zh) * 2005-11-04 2013-06-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顯示裝置
WO2007063782A1 (en) * 2005-11-30 2007-06-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TWI301729B (en) * 2005-12-02 2008-10-01 Au Optronics Corp Dual emission display
WO2007072766A1 (en) * 2005-12-22 2007-06-2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JP5201827B2 (ja) * 2005-12-22 2013-06-05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
EP1804114B1 (en) * 2005-12-28 2014-03-0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1804115A1 (en) * 2005-12-28 2007-07-0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1832915B1 (en) * 2006-01-31 2012-04-1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improved contrast
EP1826604B1 (en) * 2006-01-31 2015-12-2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1816508A1 (en) * 2006-02-02 2007-08-0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O2007088954A1 (en) * 2006-02-02 2007-08-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1826606B1 (en) * 2006-02-24 2012-12-2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EP1826605A1 (en) 2006-02-24 2007-08-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JP5264777B2 (ja) * 2007-01-24 2013-08-14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少なくとも1つのランプ及び少なくとも1つのoledを含む発光装置
KR101393627B1 (ko) 2007-03-02 2014-05-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393632B1 (ko) * 2007-05-02 2014-05-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장치 제조 방법
US7969414B2 (en) * 2007-06-08 2011-06-28 Invente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8265688B2 (en) * 2007-12-31 2012-09-11 Motorola Mobility Ll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plit touch sensitive user input surface
KR100911979B1 (ko) 2008-03-13 2009-08-13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US8054391B2 (en) 2008-03-28 2011-11-08 Motorola Mobility, Inc. Semi-transparent display apparatus
US20110032704A1 (en) * 2008-04-08 2011-02-10 Sang Keun Oh Light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th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314859B2 (en) * 2008-05-29 2012-11-20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image capturing method thereof
EP2129084B1 (en) * 2008-05-29 2010-11-24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parent display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DE602008005865D1 (de) * 2008-05-29 2011-05-12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parente Anzeige und Betriebsverfahren dafür
EP2128686B1 (en) * 2008-05-29 2017-07-05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with a solar cell module integrated under the display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display
EP2129091A1 (en) * 2008-05-29 2009-12-02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transparent display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1526970B1 (ko) * 2008-05-29 2015-06-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1507797B1 (ko) * 2008-05-29 2015-04-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EP2129090B1 (en) * 2008-05-29 2016-06-15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WI607670B (zh) * 2009-01-08 2017-12-01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457875B (zh) 2009-02-19 2014-10-21 Prime View Int Co Ltd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01840122B (zh) * 2009-03-19 2012-12-05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20100106053A (ko) 2009-03-23 2010-10-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발광 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발광 시스템, 및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US8493364B2 (en) 2009-04-30 2013-07-23 Motorola Mobility Llc Dual sided transparent display modul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20100277420A1 (en) * 2009-04-30 2010-11-04 Motorola, Inc. Hand 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a Dual Sided Gesture
US8265717B2 (en) * 2009-06-26 2012-09-11 Motorola Mobility Llc Implementation of touchpad on rear surface of single-axis hinged device
US8462126B2 (en) * 2009-07-20 2013-06-11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zoom functionality on a portable device with opposing touch sensitive surfaces
US8497884B2 (en) 2009-07-20 2013-07-30 Motorola Mobility Llc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ipulating graphic user interface elements
US9000442B2 (en) * 2010-01-20 2015-04-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flexible light-e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flexible-light emitting device
TWI589042B (zh) 2010-01-20 2017-06-21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裝置,撓性發光裝置,電子裝置,照明設備,以及發光裝置和撓性發光裝置的製造方法
US20110242750A1 (en) * 2010-04-01 2011-10-06 Oakley Nicholas W Accessible display in device with closed lid
US20120105428A1 (en) * 2010-10-28 2012-05-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Transparent display configuration modes
US20120105734A1 (en) * 2010-11-02 2012-05-03 Zakiyaa Jada Johnson Multi-Panel Display Device
KR20120064780A (ko) * 2010-12-10 2012-06-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880184B1 (ko) * 2011-02-14 2018-07-19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장치
KR101885698B1 (ko) 2011-06-27 2018-08-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투과율 제어가 가능한 표시장치
CN103827769B (zh) * 2011-09-30 2018-12-07 英特尔公司 可变换的计算设备
US9627586B2 (en) 2012-06-14 2017-04-18 Konica Minolta, In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and light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EP2863714A4 (en) * 2012-06-14 2016-03-02 Konica Minolta Inc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LIGHTING DEVICE USING THE LIGHT EMITTING ELEMENT
US9226347B2 (en) * 2012-06-25 2015-12-29 Apple Inc. Displays with vias
US9081542B2 (en) 2012-08-28 2015-07-14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wearable touch-sensitive device
KR101967717B1 (ko) * 2012-12-27 2019-08-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레이어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14119371A1 (ja) 2013-01-29 2014-08-07 東レ株式会社 基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部材
JP6003979B2 (ja) * 2013-01-29 2016-10-05 東レ株式会社 基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部材
JP2014154405A (ja) * 2013-02-08 2014-08-25 Toshiba Corp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照明装置及び照明システム
US20170115693A1 (en) * 2013-04-25 2017-04-27 Yonggui Li Frameless Tablet
CN103336313B (zh) * 2013-06-14 2016-08-17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红外光检测装置及便携式电子装置
USD741318S1 (en) 2013-10-25 2015-10-20 Intel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window
US20150208016A1 (en) * 2014-01-21 2015-07-23 Kevin Rymer Flexible video display in use with a sheet of transparent material
DE102015103124B4 (de) * 2015-03-04 2017-05-11 Osram Oled Gmbh Beidseitig emittierende organische Anzeigevorrichtungen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beidseitig emittierender organischer Anzeigevorrichtungen
KR102368689B1 (ko) 2015-03-20 2022-03-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모듈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5140260B (zh) * 2015-07-23 2018-04-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JP6146594B1 (ja) * 2015-12-22 2017-06-1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5974632B (zh) * 2016-07-15 2019-04-3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式液晶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KR20180078860A (ko) * 2016-12-30 2018-07-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안테나 일체형 편광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US10520782B2 (en) 2017-02-02 2019-12-31 James David Busch Display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capable of single-sided, dual-sided, and transparent mixed reality applications
CN107632454B (zh) * 2017-11-10 2020-07-28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驱动方法
JP6874705B2 (ja) * 2018-01-31 2021-05-1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10725510B2 (en) * 2018-03-16 2020-07-2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evice configuration-based thermal management control
KR20200093737A (ko) * 2019-01-28 2020-08-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11553618B2 (en) * 2020-08-26 2023-01-10 PassiveLogic,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of building automation state load and user preference via network systems activ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4011980A1 (en) 1992-11-09 1994-05-26 Patoroma Research Yugenkaisha Portable communicator
US5396406A (en) * 1993-02-01 1995-03-07 Display Technology Industries Thin high efficiency illumination system for display devices
US6011580A (en) * 1994-06-07 2000-01-04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H09127885A (ja) 1995-10-30 1997-05-16 Sony Corp 表示素子
JPH10255976A (ja) * 1997-03-11 1998-09-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307027B1 (ko) * 1999-06-17 2001-11-01 서평원 액정 표시장치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표시장치
JP2001176670A (ja) 1999-12-14 2001-06-29 Morio Taniguchi 光透過型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621508B1 (en) * 2000-01-18 2003-09-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JP2001332392A (ja) * 2000-05-19 2001-11-30 Sony Corp 両面発光型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両面発光型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1343908A (ja) * 2000-05-31 2001-12-14 Nitto Denko Corp タッチ式el表示装置及び入力検出方法
JP2001345184A (ja) 2000-06-01 2001-12-14 Nippon Menbrane:Kk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素子及び表示装置
JP2001356714A (ja) * 2000-06-12 2001-12-26 Alpine Electronics Inc 表示装置
JP3479266B2 (ja) 2000-08-04 2003-12-15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機
JP2002156920A (ja) 2000-09-05 2002-05-31 Nitto Denko Corp タッチパネル付el表示装置
US6970144B1 (en) * 2000-11-16 2005-11-29 Vrex, Inc. Kiosk for 3D display
JP2003058069A (ja) 2001-08-21 2003-02-28 Sharp Corp 自発光型画像表示装置
JP3941561B2 (ja) * 2001-09-14 2007-07-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両面表示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情報機器
JP2004095340A (ja) * 2002-08-30 2004-03-25 Seiko Instruments Inc 自発光型表示装置
JP4531341B2 (ja) * 2003-02-28 2010-08-25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614633B2 (ja) * 2003-04-09 2011-01-1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電子機器
US7161185B2 (en) * 2003-06-27 2007-01-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20980A (en) 2004-10-16
EP1598796A1 (en) 2005-11-23
CN1757052A (zh) 2006-04-05
US7532173B2 (en) 2009-05-12
TWI350932B (en) 2011-10-21
US20050024339A1 (en) 2005-02-03
WO2004077386A1 (ja) 2004-09-10
JPWO2004077386A1 (ja) 2006-06-08
KR101061396B1 (ko) 2011-09-02
EP1598796B1 (en) 2013-10-16
JP3791804B2 (ja) 2006-06-28
EP1598796A4 (en) 2010-01-27
KR20050107465A (ko) 200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57052B (zh) 显示装置、折叠型便携终端
JP4531341B2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7622863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irst and second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US8362487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comprising film having hygroscopic property and transparency
CN1741115B (zh) El显示装置和电子器件
US7067976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JP4887585B2 (ja)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情報表示装置
TW582121B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7750552B2 (en) Dual emission active matrix display
JP4712397B2 (ja) 表示装置
US20130147851A1 (en) Display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optical transmittance
CN107068899A (zh) 发光模块、发光装置
JP2004086014A (ja)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667248B2 (ja) 表示装置
JP5764185B2 (ja) El表示装置
JP5316590B2 (ja) El表示装置
JP2005250501A (ja) 表示装置、折り畳み型携帯端末
JP4531596B2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3068964A (ja) El表示装置
CN106531761A (zh) 显示设备和控制该显示设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