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2693A - 白灵菇 - Google Patents

白灵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92693A
CN1692693A CN 200410080432 CN200410080432A CN1692693A CN 1692693 A CN1692693 A CN 1692693A CN 200410080432 CN200410080432 CN 200410080432 CN 200410080432 A CN200410080432 A CN 200410080432A CN 1692693 A CN1692693 A CN 16926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zyme
totally
segments
pleurotus nebrodensis
s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8043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传广
卯晓岚
陈文良
刘宇
何玉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 OF PLANT PROT AND ENVIRON
Beijing Jinxin Edible Fung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T OF PLANT PROT AND ENVIRON
Beijing Jinxin Edible Fung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 OF PLANT PROT AND ENVIRON, Beijing Jinxin Edible Fung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T OF PLANT PROT AND ENVIRON
Priority to CN 20041008043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92693A/zh
Priority to CN 200510084215 priority patent/CN1800343B/zh
Publication of CN1692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26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灵菇菌种,通过对新疆野外的野生白灵菇菌种经过人工驯化而成,在中国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是CGMCC №0347。栽培方法包括:原种的制备和栽培种的生产。产量较其他菌种高,温度适应性较强。

Description

白灵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及其栽培方法,特别是涉及白灵菇及其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白灵菇学名白灵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一种极为珍贵的食药用真菌,野生资源极少,专生于荒漠戈壁滩伞形科植物茎基部。其子实体肥大肉厚,洁白,肉质细腻、滑嫩,气味香,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价值。
野生白灵菇存在如下缺陷:首先是资源有限,不能形成产量,栽培成本高,不能推向普通老百姓;其次,温度适应性差,对栽培条件要求高,不能大面积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野生菌种(菌株)的缺陷,提供一种产量高、温度适应性强的白灵菇菌种(菌株)。同时,提供这种菌种(菌株)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白灵菇菌种白灵10号的原种来自新疆野生白灵菇菌种,经过人工驯化而成。1998年4月2日已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是CGMCC №0347。
本发明菌种白灵10号的特征在于:
1、形态特征
子实体侧生、平展,似手掌形。菌盖直径8-15厘米,初呈半球形,后逐渐伸展变平,基部平展,颜色洁白,菌盖厚2-4厘米、边缘渐薄,表面平滑。菌肉白色、紧实,有韧性。菌褶白色,后期呈淡黄色、密集、延生、不等长。菌柄长3-6厘米,柄粗3-5厘米,上粗下细,白色,实心、韧性强。单朵120-180克。担子4小梗,孢子无色,光滑,长椭圆形,(8-14)×(4-6)微米,孢子印白色。菌丝白色,绒毛状,气生型。
2、生物学特性
(1)营养  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等。
(2)温度  菌丝体培养温度20-24℃。在这样条件下,试管母种PDA培养基10-13天长满。适宜出菇13-15℃温度。出菇前,在0-5℃低温条件下处理5-7天刺激出菇。
(3)水分  菌丝体培养料含水量60%左右。出菇期要求含水量52%-55%,菇房空气相对湿度85%-90%。
(4)空气  要求通风良好、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1%。
(5)光线  菌丝体不需要光线,出菇期需要光线照度300-1500勒克斯。
(6)时间要求  从菌袋接种到出菇一般需要90-100天。
本发明菌种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如下方面:
1、本发明菌种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菌种的产量,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2、本发明菌种的温度适应性较强,降低了栽培技术难度,减少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菌株的IGS2经BsuRI酶切的电泳结果;
图2是菌株的IGS2经Hin6I酶切的电泳结果;
图3是菌株的IGS2经RsaI酶切的电泳结果;
图4是菌株的IGS2经Bsh1236I酶切的电泳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野生菌种的获得
野生菌种采自我国新疆伊犁郊外荒漠中阿魏茎基部的白灵菇子实体。经过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卯晓岚研究员鉴定,为一个野生手掌形白灵菇。形态特征如下:子实体侧生,表面平整洁白,似手掌形,菌盖平滑,直径8cm,厚2cm,菌肉白色,紧实,有韧性,菌褶白色,密集、延生、不等长。菌柄长5厘米,柄粗2厘米,上粗下细,白色,实心、韧性强。单朵85克。孢子印白色。
采用组织分离的方法,用PDA培养基培养,得到该野生白灵菇菌种。菌丝较弱,生长较慢,对温度比较敏感,导致经常培养失败。培养一定时间后容易出现杂菌污染,污染率达70-80%,菇体小,产量低,生物学效率仅达15%-20%。
【实施例2】野生菌种的驯化
通过两次栽培试验,掌握了该野生菌种的生长条件和栽培特点,根据本地野生白灵菇的生态环境,驯化的条件是:
1、培养料配方:棉仔壳90%、玉米粉6%、石灰2%、石膏1%、过磷酸钙1%。
2、温度:菌丝培养温度20-22℃。在这样条件下,试管母种PDA培养基13-15天长满。出菇温度8-15℃。出菇前,在-5-0℃低温条件下处理7-10天刺激出菇。
3、水分:菌丝体培养料含水量63%左右。出菇期要求含水量50%-55%,菇房空气相对湿度80%-85%。
4、空气:要求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1%。
5、光线: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出菇期需要光线照度800-1500勒克斯。
6、周期:从菌袋接种到出菇一般需要100-120天。
在上述驯化条件下,第一次驯化后生物学效率达到25%。第二次驯化试验后,生物学效率达到30%。由此获得母种。1998年4月2日已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是CGMCC №0347。子实体侧生、平展,似手掌形。菌盖直径8-15厘米,初呈半球形,后逐渐伸展变平,基部平展,颜色洁白,菌盖厚2-4厘米、边缘渐薄,表面平滑。菌肉白色、紧实,有韧性。菌褶白色,后期呈淡黄色、密集、延生、不等长。菌柄长3-6厘米,柄粗3-5厘米,上粗下细,白色,实心、韧性强。单朵120-180克。担子4小梗,孢子无色,光滑,长椭圆形,(8-14)×(4-6)微米,孢子印白色。菌丝白色,绒毛状,气生型。
10℃、15℃、20℃、25℃、30℃、35℃下菌丝生长速度见下表。
从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菌种(菌株)对温度的适应性较野生菌种有了很大的改进,菌丝生长速度也有了较大提高。
  培养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菌落直径(cm)   10号   0.7   1.1   5.0   7.2   5.7   1.3
  野生   0.2   0.3   1.8   4.1   1.5   0.4
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对其DNA指纹进行检测。
实验方法:
1、DNA提取按常规方法进行。
2、IGS2的扩增:扩增体系为dNTP(2.5mM each)4μL,引物InvSRlR(5’-ACT GGC AGA ATC AAC CAG GTA-3”)和5SRNAR(5’-ACC GCATCC CGT CTG AT-3’)各2.5μL,Ex Taq TM DNA polymerase 1.25U,1×PCR buffer,Template 25ng,用ddH2O补齐至50μL。IGS2扩增反应条件为94℃变性1min,60℃复性1min,72℃延伸3min;共35个循环,72℃补平7min。
3、IGS2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限制性内切酶应用BsuRI、Hin6I、RsaI、Bsh1236I(上海生工产品)。酶切体系中限制性内切酶(10U/μL)1μL,PCR产物6μL,10×buffer 1μL,用ddH2O补齐至10μL。置于37℃下对IGS2扩增产物酶切4小时。2.0%琼脂糖凝胶电泳2小时,使用Gel Doc EQ Gel Documentation System记录实验结果。
数据处理采用Quantity One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首先对菌株的IGS2进行扩增,然后采用BsuRI、Hin6I、RsaI、Bsh1236I四种限制性内切酶对IGS2产物进行酶切,可以将菌株的IGS2产物切成片断大小和数量不同的片断,电泳后可以直观的将菌株与其它白灵菇菌种进行区别。各种酶切的结果见下:
菌株的IGS2经BsuRI酶切,生成大小为1121bp、611bp、439bp、264bp、221bp和189bp共6个片断;菌株的IGS2经Hin6I酶切,生成大小为2311bp、380bp和230bp共3个片断;菌株的IGS2经RsaI酶切,生成大小为1688bp和687bp共2个片断;菌株的IGS2经Bsh1236I酶切,生成大小为2264bp和719bp共2个片断。
电泳结果可参见图1、图2、图3、图4,其中,图中J代表菌株,M代表λDNA/HindIII+EcoRI。
【实施例3】母种的制备
培养基采用PDA综合培养基。
在无菌室内,取白灵菇菌种约黄豆大小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上,放25-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期间常检查,去除污染试管,培养7-9天,白灵菇菌丝布满试管斜面培养基。菌丝浓白,粗壮,绒毛状,气生型。
【实施例4】原种的制备
培养基配方:玉米粒99%,石膏1%。
制作方法:将玉米过滤,去除霉粒、破粒和杂物,放入清水中浸泡,使其吸足水分,温度在10-20℃时,浸泡12-18小时;温度在20℃以上时,浸泡8-12小时。浸泡后放沸水中温火煮至无白心为准,冷却至30℃以下;按比例称好石膏,再加玉米粒,混合均匀。分别装入500毫升或750毫升菌种瓶,15磅压力灭菌2小时。冷至30℃以下时接入试管斜面菌种,每支试管斜面菌种分接4-5瓶,放25-28℃恒温培养,培养25-30天菌丝体布满培养斜面,菌丝体浓白,健壮。由此制得原种。
【实施例5】栽培种的制备
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棉籽壳62%,玉米粒30%,麦麸5%,石膏1%,石灰2%,含水量70%。
制作方法是:玉米粒的处理方法与制作原种时相同。按照配方比例混合均匀,装入15×25cm的菌种袋内,12磅压力锅灭菌2小时。冷却到30℃以下接入菌种。每瓶原种接种15袋栽培种,在22-25℃环境中培养,培养30-35天,菌丝体布满培养基,菌丝体浓白、健壮,制得栽培种。
【实施例6】栽培种生产
栽培袋配方:棉籽壳73%,木屑10%,玉米粉7%,麦麸7%,石膏1%,石灰2%。
培养料按照实施例5方法发酵后,装栽培袋。装袋要求压实培养料,每袋重400-500克(干料),封口采用两端折叠,线绳扎活口,有利于防止杂菌污染。栽培袋入常压灭菌锅,要求按口字形堆码,以利于蒸汽流通,灭菌彻底,灭菌时间以设在最下一层培养袋下四周同一水平的排气孔同时出气,保持10小时。若低于10小时,则底部菌袋灭菌不彻底,不利于白灵菇发菌,或造成杂菌污染。
培养袋灭菌后,将其搬入消过毒的冷室内冷却,当袋内温度降至30℃以下时,搬入接菌室内,接种前4小时,气雾灭菌,开紫外灯灭菌40分钟。接种操作人员须用酒精棉球擦手,菌种瓶用0.1%高锰酸钾液清洗消毒,接种工具镊子按常规方法灭菌。接种时一人解开培养袋口,一人用镊子把菌种夹入培养袋内。每接完一瓶菌种,镊子重新消毒一次,接种过程中,镊子不能与菌种以外的任何物件接触,以避免污染,封口用常规方法,接种为栽培袋两端接种。
栽培袋接种后,将栽培袋放入已消毒的培养室内墙式码放。根据不同季节,行距在5-30厘米之间,发菌时培养室要通风避光,温度保持在23-27℃,25℃为最适宜温度。当菌丝从接种处生长到培养袋三分之一时翻动栽培袋,上面的栽培袋放下层,下层栽培袋放上层。注意培养室的通风,利于菌丝生长,30-40天菌丝长满培养袋,对栽培袋定期检查,发现污染菌袋,检出处理。
当菌丝长满培养袋后,转入出菇棚进入出菇管理。出菇棚地面和墙壁要用PH值为13的石灰水上清液喷洒消毒,然后进行墙式码放,码放八层,行距60厘米,棚内相对湿度80-90%,温度控制在7-18℃。并保证每天15-18℃的时间不少于10小时,光照在400-1800LUX散射光的条件保持8-10小时。保持出菇棚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特别在气温较低的季节,每天上午、下午需要通风换气一次。当子实体原基形成米粒大小时,及时解开栽培袋口。当子实体长到豌豆大小时要挽口放菇,掌握好放菇时间是保证菇形的关键,约15-20天,子实体长大可采收。

Claims (3)

1、一种白灵菇菌种,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新疆野外的野生白灵菇菌种经过人工驯化而成,在中国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是CGMCC №034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灵菇菌种,其特征在于其IGS2经BsuRI酶切,生成大小为1121bp、611bp、439bp、264bp、221bp和189bp共6个片断;经Hin6I酶切,生成大小为2311bp、380bp和230bp共3个片断;经RsaI酶切,生成大小为1688bp和687bp共2个片断;经Bsh1236I酶切,生成大小为2264bp和719bp共2个片断。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灵菇菌种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母种的制备:培养基采用PDA综合培养基;
(2)原种的制备:培养基配方:玉米99%,石膏1%;
(3)栽培种的制备: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棉籽壳62%,玉米粒30%,麸皮5%,石膏1%,石灰2%,含水量70%;
(4)栽培种生产:栽培袋配方:棉籽壳73%,木屑10%,玉米粉7%,麦麸7%,石膏1%,石灰2%。
CN 200410080432 2004-10-09 2004-10-09 白灵菇 Pending CN16926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80432 CN1692693A (zh) 2004-10-09 2004-10-09 白灵菇
CN 200510084215 CN1800343B (zh) 2004-10-09 2005-07-18 白灵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80432 CN1692693A (zh) 2004-10-09 2004-10-09 白灵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2693A true CN1692693A (zh) 2005-11-09

Family

ID=35351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80432 Pending CN1692693A (zh) 2004-10-09 2004-10-09 白灵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92693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5654C (zh) * 2006-07-24 2009-01-28 曾宪贤 耐高温的阿魏菇突变株
CN101857488A (zh) * 2010-05-19 2010-10-13 河南农业大学 一种栽培白灵菇的培养料配方
CN103342614A (zh) * 2013-07-18 2013-10-09 邬金飞 一种白灵菇原种培养料配伍及此培养料的制作方法
CN103621310A (zh) * 2012-08-25 2014-03-12 琚江河 利用山草和菌糠成功训化栽培野生牛肉蕈
CN104541978A (zh) * 2015-01-07 2015-04-29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一种出菇整齐的白灵菇及其栽培方法
CN104541980A (zh) * 2015-01-07 2015-04-29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一种菌柄细的白灵菇及其栽培方法
CN104585060A (zh) * 2015-01-07 2015-05-0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一种白灵菇及其栽培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5654C (zh) * 2006-07-24 2009-01-28 曾宪贤 耐高温的阿魏菇突变株
CN101857488A (zh) * 2010-05-19 2010-10-13 河南农业大学 一种栽培白灵菇的培养料配方
CN103621310A (zh) * 2012-08-25 2014-03-12 琚江河 利用山草和菌糠成功训化栽培野生牛肉蕈
CN103621310B (zh) * 2012-08-25 2017-12-19 江山市金福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利用山草和菌糠成功驯化栽培野生牛肉蕈
CN103342614A (zh) * 2013-07-18 2013-10-09 邬金飞 一种白灵菇原种培养料配伍及此培养料的制作方法
CN104541978A (zh) * 2015-01-07 2015-04-29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一种出菇整齐的白灵菇及其栽培方法
CN104541980A (zh) * 2015-01-07 2015-04-29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一种菌柄细的白灵菇及其栽培方法
CN104585060A (zh) * 2015-01-07 2015-05-0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一种白灵菇及其栽培方法
CN104585060B (zh) * 2015-01-07 2016-08-2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一种白灵菇及其栽培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0149B (zh) 一种利用桑蚕幼虫培育蛹虫草的方法
CN101113415A (zh) 固体培养虫草食用菌方法
CN103270887B (zh) 蚕蛹北冬虫夏草工厂化栽培技术
CN102037856B (zh) 一种简易蛹虫草菌种复壮的方法
CN1769424A (zh) 一种芽孢杆菌菌株及其用途
CN107089873B (zh) 一种利用金针菇菌渣栽培平菇的栽培料及栽培方法
CN1308440C (zh) 一种新型海洋微生物溶菌酶及其高产溶菌酶的芽孢杆菌s-12
CN1813513A (zh) 一种白灵菇新品种及菌种生产和栽培方法
CN1232632C (zh) 蝉拟青霉新菌株apc-20及其人工培养发酵方法
CN113025505B (zh) 一种莱氏绿僵菌及其在草地贪夜蛾蛹期的生物防治方法与应用
CN103283608B (zh) 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菌种及其栽培方法
CN106801017A (zh) 一种高产耐热蛋白酶及虫草素的蛹虫草菌株筛选及诱变方法
CN1224695C (zh) 用昆虫培育冬虫夏草的新技术
CN1548524A (zh) 一种高效抗旱、耐高磷营养丛枝菌根真菌及其生产方法
CN1249128A (zh) 白灵菇的栽培技术
KR101385540B1 (ko) 꽃송이버섯 재배방법 및 이에 따른 꽃송이버섯
CN1692693A (zh) 白灵菇
CN110447461A (zh) 一种提高食用菌产量和品质的栽培方法
CN107058119A (zh) 一种提高蛹虫草液态发酵生产虫草素和耐热蛋白酶产量的方法
CN101695255B (zh) 用中华被毛孢培育冬虫夏草子座的方法
CN113684138A (zh) 一种赫氏灵芝新菌株及其人工栽培方法
CN103340156B (zh) 荷叶离褶伞菌株
CN1800343B (zh) 白灵菇
CN114395486B (zh) 一株具有促进石斛株高生长能力的胶膜菌菌株tp-3及其应用
CN1102657C (zh) 白色蛹虫草菌及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