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77261B - 电摄影感光鼓、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摄影感光鼓、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77261B
CN1677261B CN200410090388.5A CN200410090388A CN1677261B CN 1677261 B CN1677261 B CN 1677261B CN 200410090388 A CN200410090388 A CN 200410090388A CN 1677261 B CN1677261 B CN 16772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member
electro
projection
contact portion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0903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77261A (zh
Inventor
小石勇雄
沼上敦
上野隆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677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72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6772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72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10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 F16D1/104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having retaining means rotating with the coupling and acting only by fri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7Drive mechanisms for photosensitive medium, e.g. gea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03G21/1853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the process cartridge being mou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photosensitive memb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Axial coupl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57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ischarg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Shape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可与电摄影成像设备结合使用的电摄影感光鼓,包括:具有带多个拐角部分的横截面的非圆形螺旋状突起,该非圆形螺旋状突起设置在电摄影感光鼓的一个纵向端部处并且可与具有带多个拐角部分的截面的非圆形螺旋状孔相接合,非圆形螺旋状孔设置在成像设备主组件的可驱动旋转构件的中心部分处;以及可与电连接于成像设备主组件的第一导电构件相接触的第二导电构件,第一导电构件设置在孔中以提供电摄影感光鼓的接地,第二导电构件设置在突起上并且可与感光鼓电连接,其中,第二导电构件与第一导电构件之间的接触位置与当突起与孔接合时、突起通过可驱动旋转构件的转动而朝孔缩回相关地运动。

Description

电摄影感光鼓、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摄影感光鼓、一种包含电摄影感光鼓的处理盒和一种电摄影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这里,电摄影成像设备是指一种用于利用一种电摄影成像方法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设备。电摄影成像设备的示例包括电摄影复印机、电摄影打印机(例如,激光打印机、LED打印机等)、传真机、文字处理机等。 
处理盒是指一种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盒式组件,并且其中整体地布置有作为处理装置的充电装置、显影装置和清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电摄影感光构件,从而使它们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 
感光鼓单元是指一种由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所使用的呈鼓的形式的电摄影感光构件。 
诸如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传真机等的电摄影成像设备通过有选择性地曝光位于由充电设备均匀充电的电摄影感光鼓的圆周表面上的多个点而形成静电潜像。然后,该设备利用显影设备、通过使调色剂附着于静电潜像上而将静电潜像显影为可视图像(由调色剂形成的图像),并且通过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诸如纸张的记录介质上而提供具有所需图像的复印品。在调色剂图像的转印之后,利用清洁设备去除残留在电摄影感光鼓的圆周表面上的调色剂,使感光鼓为接下来的成像作准备。 
在使用电摄影成像方法的电摄影成像设备的领域中,通常使用处理盒***,其中,电摄影感光鼓以及作用在该电摄影感光鼓上的诸 如充电设备、显影设备、清洁设备等一个或多个处理装置被整体地设置在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盒式组件中。依照这种处理盒***,在无需依赖技术服务人员的情况下可由使用者自己执行设备维护,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成像设备的操作效率。因此,处理盒***已被广泛地用在成像设备的领域中。 
电摄影感光鼓被构造成允许残余电荷从电摄影感光鼓上逃逸到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更具体地说,电摄影感光鼓包括由导电物质物质制成的鼓状柱体以及具有轴部分的一对凸缘,电摄影感光鼓通过所述轴部分由处理盒或成像设备主组件的框架支撑。通过将凸缘压入到鼓状柱体的纵向端部的开口中而将凸缘安装在鼓状柱体的纵向端部上。一个凸缘设有位于凸缘中心处的导电构件。所述导电构件设有一与鼓状柱体的内表面相接触的突起和凸缘的导电构件通过其与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侧上的导电构件相接触的平坦部分。依照现有技术,利用弹簧等的弹性使主组件侧上的导电构件保持与凸缘的导电构件相接触,以便保持电摄影感光鼓与设备主组件电连接(日本公开的专利申请2000-11220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其与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之间可靠地建立起电连接的电摄影感光鼓,一种包含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处理盒,以及一种可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和处理盒兼容的电摄影成像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摩擦接触其导电构件以便可靠接地的电摄影感光鼓、一种包含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处理盒,以及一种可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和处理盒兼容的电摄影成像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第一和第二导电构件一起转动以便防止所述导电构件被磨损的电摄影感光鼓、一种包含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处理盒,以及一种可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和处理盒兼容的电摄影成像设备。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够与电摄影成像设备一起使用的电摄影感光鼓,包括:具有带多个拐角部分的横截面的非圆形螺旋状突起,所述非圆形螺旋状突起被设置在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一个纵向端部处,并且能够与具有带多个拐角部分的截面的非圆形螺旋状孔相接合,所述非圆形螺旋状孔设置在所述成像设备主组件的可驱动旋转构件的中心部分处;以及设置在所述突起上并且能够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电接触的第二导电构件,所述第二导电构件能够与电连接于所述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第一导电构件接触,该第一导电构件设置于所述孔中以提供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接地,所述第二导电构件具有平坦接触部分和臂状接触部分,其中,在所述突起与所述孔接合期间,当输入旋转驱动力时所述臂状接触部分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末端在第一接触点处接触,当继续输入旋转驱动力时所述臂状接触部分的末端在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末端的表面上从所述第一接触点开始滑动,最终,所述臂状接触部分的末端在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末端的表面上在第二接触点处停止滑动,并且所述平坦接触部分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末端接触。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电摄影成像设备上的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电摄影感光鼓;具有带多个拐角部分的横截面的非圆形螺旋状突起,所述非圆形螺旋状突起被设置在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一个纵向端部处,并且能够与具有带多个拐角部分的截面的非圆形螺旋状孔相接合,所述非圆形螺旋状孔设置在所述成像设备主组件的可驱动旋转构件的中心部分处;以及设置在所述突起上并且能够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电接触的 第二导电构件,所述第二导电构件能够与电连接于所述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第一导电构件接触,该第一导电构件设置于所述孔中以提供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接地,所述第二导电构件具有平坦接触部分和臂状接触部分,其中,在所述突起与所述孔接合期间,当输入旋转驱动力时所述臂状接触部分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末端在第一接触点处接触,当继续输入旋转驱动力时所述臂状接触部分的末端在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末端的表面上从所述第一接触点开始滑动,最终,所述臂状接触部分的末端在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末端的表面上在第二接触点处停止滑动,并且所述平坦接触部分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末端接触。 
依照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其上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处理盒的电摄影成像设备,包括: 
(i)可旋转驱动构件; 
(ii)具有带多个拐角部分的横截面的非圆形螺旋状孔,所述非圆形螺旋状孔设置在所述可旋转驱动构件的中心部分处; 
(iii)与所述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电连接的第一导电构件,所述第一导电构件设置在所述孔中; 
(iv)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盒安装部分上的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 
电摄影感光鼓; 
具有带多个拐角部分的横截面的非圆形螺旋状突起,所述非圆形螺旋状突起被设置在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一个纵向端部处,并且能够与所述非圆形螺旋状孔相接合;以及 
设置在所述突起上并且能够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电接触的第二导电构件,所述第二导电构件能够与电连接于所述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第一导电构件接触,该第一导电构件设置于所述孔中以提供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接地,所述第二导电构件具有平坦接触部分和臂状接触部分, 
其中,在所述突起与所述孔接合期间,当输入旋转驱动力时所述臂状接触部分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末端在第一接触点处接触,当继续输入旋转驱动力时所述臂状接触部分的末端在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末端的表面上从所述第一接触点开始滑动,最终,所述臂状接触部分的末端在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末端的表面上在第二接触点处停止滑动,并且所述平坦接触部分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末端接触。 
根据结合附图所作出的关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将更加明白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多色成像设备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的示意性截面图,其前盖已被打开以露出处理盒通过其***的开口。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处理盒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处理盒的透视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处理盒的透视图。 
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主组件的示意性截面图,用以表明处理盒是如何被安装到主组件中的。 
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感光鼓单元的透视图。 
图8是感光鼓单元的透视图和截面图的组合,用以表明在连接鼓接地板之后的步骤。 
图9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鼓接地板的详细的垂直截面图,示出了其结构。 
图10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鼓接地板的详细的垂直截面图,示出了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1] 
(1)成像设备的总体结构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多色成像设备的垂直截面图,示出了其总体结构。该多色成像设备是一种使用转印型的电摄影过程的全色激光束打印机,并且使用了多个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其盒室中的处理盒。它具有处理盒室,在其中多个处理盒以平行的方式实际上垂直地叠置。 
附图标记100表示成像设备的主组件(在下文中将其简称为设备主组件),而附图标记101表示设备的前盖(在下文中将其简称为前 盖)。该前盖101被铰接于设备主组件100上,从而其能够通过围绕布置在前盖101底部边缘处的铰链轴101a的转动而打开或关闭。在图1中,前盖101相对于设备主组件100关闭,而在图2中,前盖101已朝向操作者打开,露出了开口91,通过该开口91将处理盒***到设备主组件100中。 
附图标记7a、7b、7c和7d表示四个处理盒(在下文中将其简称为盒),即,用于形成品红色、青色、黄色和黑色调色剂图像的第一到第四个盒,其对应于所需的全色图像的光学图像所被分离成的彩色成分。这些盒7沿与真垂直方向略微倾斜的方向平行地叠置在设备主组件100的盒室中,以上面列出的顺序叠置,其中盒7a被布置在底部。 
每个盒7(a-d)都具有作为图像承载构件1(a-d)的鼓式电摄影感光构件(在下文中将之简称为感光鼓)。它还具有这样的电摄影处理装置,诸如用于给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均匀充电的充电设备(充电装置)2(a-d)、用于通过使调色剂附着于静电潜像上而将形成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由调色剂形成的图像)的显影设备(显影装置)4(a-d)、用于在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介质(记录介质)上之后用于去除残留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的调色剂的清洁设备(清洁装置)6(a-d),等等。 
储存在第一到第四盒7(a-d)的显影设备4(a-d)中的显影剂分别为品红色、青色、黄色和黑色调色剂。 
附图标记3a、3b、3c和3d表示与四个盒7一一对应的四个扫描器装置。扫描器装置3是一种用于通过将激光束(成像光线)L投射到感光鼓1的均匀充电的圆周表面上而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更具体地说,在由成像数据调制的同时从激光二极管(未示出)输出的激光束L由多面镜9(a-d)反射(偏转),所述多面镜9(a-d)通过扫描器电动机(未示出)高速转动。所反射的激光束L通过成像透镜10(a-d)被发送,由此聚焦在感光鼓1的均匀充电的圆周表面上。因此,有选择性地使感光鼓1的均匀充电的圆 周表面的多个点曝光,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附图标记93表示设备主组件100中的间壁93。它将其中安装有四个盒7(a-d)的盒室与其中布置有四个扫描器装置3(a-d)的扫描器装置室隔开。从每个扫描器装置3(a-d)输出的激光束L通过相对应的窗95(即,间壁93所设有的窗中的一个)进入相应的盒7中,并且扫描对应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有选择性地使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的多个点曝光。 
附图标记5表示的是装在前盖101的内侧上的静电转印设备(静电转印装置)。因此,前盖101与静电转印设备5一起相对于设备主组件100(图2)被打开或关闭。静电转印设备5设有静电转印带11,在前盖101相对于设备主组件100被关闭之后,所述静电转印带11以与第一到第四个盒7的所有感光鼓1接触的方式被循环地驱动。附图标记12a、12b、12c和12d表示的是四个转印辊,所述转印辊被布置在用静电转印带11形成的环圈中并被如此布置即,使静电转印带11保持夹在第一到第四个盒7(a-d)的感光鼓1与静电转印带11之间。 
附图标记16表示的是布置于设备主组件100的底部中的转印介质输送部分。它是一个用于将转印介质S输送给静电转印设备5的静电转印带11的部分。附图标记17表示的是转印介质输送部分16的供纸盒其中储存有多个转印介质S。附图标记18和19分别是供纸辊(半圆柱形辊)和一对定位辊。 
附图标记20表示的是布置在设备主组件100的顶部中的定影站。它将已被转印到转印介质S上的颜色不同的多个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转印介质S上。它具有转动热辊21a、保持压在热辊21a上以向转印介质S施加压力的压力辊21b等。附图标记23和24表示的是一对排出辊以及用以接收其上刚刚形成图像的转印介质S的接纸盘部分。 
在成像序列的预定定时下,使第一到第四个盒7中的感光鼓1沿箭头所示的逆时针方向顺序地转动。随后,扫描器装置3(a-d)与对应盒7的感光鼓1的转动同步地被顺序地驱动。而且,以与感光鼓1的圆周速度相配的圆周速度由驱动辊13沿箭头所示的顺时针方循环地驱 动静电转印设备5的静电转印带11。 
当使每个感光鼓1如上所述的转动时,由充电设备2(a-d)将其圆周表面均匀地充电(初级充电)到预定的极性(本实施例中为负极性)和电位水平。感光鼓1的已充电的圆周表面被暴露于在由成像数据调制的同时从扫描器装置3输出的激光束L下。因此,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形成与成像数据相对应的静电潜像。 
通过显影设备4将静电潜像显影(利用调色剂反转显形,在本实施例中,该调色剂的固有极性为负)成调色剂图像(由调色剂形成的图像)。因此,以预定的序列控制定时将品红色、青色、黄色和黑色的调色剂图像分别形成在第一到第四个盒7(a-d)的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 
同时,转印介质输送部分16的供给辊18在预定的序列控制定时下被旋转驱动,在将转印介质S一一分离的同时将其从供纸盒17供入到设备主组件100中。当每个转印介质S的前端被输送时,它与由未转动的成对定位辊19形成的夹持区相接触。当它与成对的定位辊19相接触时,它暂时保持待用,向上拱起。然后,定位辊19开始与静电转印带11的循环移动以及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的线的运动同步地被旋转驱动,此时开始写下调色剂图像。因此,将转印介质S输送到静电转印带11的向上移动侧的张力辊一侧,并且通过在静电转印带11中自然产生的静电力使其静电吸附于静电转印带11的表面上,由此将转印介质S可靠地保持于静电转印带11上。然后,通过静电转印带11的移动,将转印介质S输送到转印站,或最下游的工作站。转印介质输送部分16可设有充电装置,诸如静电粘着辊等,用于有意地为转印介质S和/或静电转印带11充电以便使转印介质S静电吸附在静电转印带11上。 
在被如上所述地运输的同时,转印介质S成层地顺序接收形成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在感光鼓1和对应的转印辊12之间形成的电场将在第一到第四个盒7的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成层地顺序转印到记录介质S上。在本实施例中, 具有正极性的偏压被施加到每个转印辊12上,从而使正电荷通过静电转印带11施加于转印介质S上,产生了电场,在图像转印操作期间,该电场将感光鼓1上的正极性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正以与感光鼓1(a-d)相接触的方式被输送的转印介质S上。 
更具体地说,使转印介质S静电吸附于静电转印带11的表面上,保持于其上,并且通过静电转印带11的转动向上输送。在如上所述地通过静电转印带11向上输送转印介质S的同时,该转印介质S成层地顺序接收在第一到第四个盒7的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形成的品红色、青色、黄色和黑色调色剂图像;它在每个转印站中接收一个调色剂图像。因此,在记录介质S的表面上合成未定影的全色调色剂图像。 
在成层地接收了颜色不同的四个调色剂图像之后,通过转印介质输送部分16的驱动辊13的弯曲使转印介质S与静电转印带11相分离,并且将其输送到定影站20中。在定影站20中,转印介质S被输送通过由转动的热辊21a和在被压在热辊21a上的同时转动的压力辊21b形成的定影夹持区。因此,由通过成对的辊21a和21b施加在转印介质S上的热量和压力将颜色不同的多个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转印介质S上。在于所述定影站20中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转印介质S上之后,在转印介质S的图像承载表面面向下方的情况下,通过成对的排出辊23将转印介质S排出到设备主组件100的外部接纸盘24中。 
在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转印介质S上之后诸如残留在第一到第四个盒7中的每一个的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的调色剂等的残余物由清洁设备6去除,并且将感光鼓1用于接下来的成像操作。 
(2)处理盒7 
图3是盒7的放大的横截面图,并且图4和图5是盒7的示意性透视图。 
在该实施例中,感光鼓1是盒7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因此,当以可拆卸的方式将盒7安装在设备主组件100中时,将感光鼓1可拆卸地 在设备主组件100中。 
在该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盒7或其结构部件的宽度方向是平行于将盒7安装于设备主组件100中或从其中拆除时所沿方向的方向,而纵向是指与将盒7安装于设备主组件100中或从其中取出的方向横交(垂直)的方向。盒7的前侧是指盒7的面对将盒7***到设备主组件100中的方向或朝向其将盒7从设备主组件100中取出的方向的侧面;换句话说,它是盒7的具有使感光鼓1通过其露出的盒7的孔的侧面。盒7的后侧是指与前侧相对的侧面。盒7的左侧和右侧是指从盒7的前侧看时的左侧和右侧。盒7的顶侧和底侧是指在将盒7安装在设备主组件100中之后将分别位于顶侧和底侧的侧面。 
除储存在第一到第四个盒7(a-d)的显影设备4(a-d)的调色剂容器部分(显影剂储存部分)中的显影剂之外,第一到第四个盒7(a-d)(在结构上)是相同的;第一到第四个盒7a、7b、7c和7d的调色剂容器部分分别容纳有品红色调色剂、青色调色剂、黄色调色剂和黑色调色剂。 
盒7由清洁器单元50和显影单元4A构成。清洁器单元50包括感光鼓1、充电装置2以及清洁装置6,而显影单元4A包括用于使位于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 
清洁器单元50还包括框架51,其上安装感光鼓1、用于为感光鼓1的感光层或最外层均匀充电的初级充电设备2、作为用于在图像转印之后清除残留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的显影剂(残余调色剂)的清洁装置6的清洁刮刀60以及挠性板80等。 
感光鼓1包括铝质圆柱体,以及在铝质圆柱体的圆周表面上形成的感光层。它设有以一对一的方式固定于感光鼓1的纵向端部上的凸缘72和75。凸缘72和75由清洁器单元框架51的左、右壁所配备的支撑构件(轴承)31a和31b可转动地支撑。在这两个凸缘72和75之中,凸缘72用作驱动力传输构件,其与设备主组件100的可转动的驱动力传输构件(未示出)结合,并且从设备主组件100的驱动力传输构件(未示出)接收驱动力。在部分(4)中将描述设备主组件100和凸 缘72的驱动力传输构件的结构以及它们的连接方式。 
接触型充电设备可用作为充电设备2。充电构件是一个导电辊,其圆周表面被布置成与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相接触。该辊通过感光鼓1的转动而转动。在通过感光鼓1的转动使所述辊转动的同时,通过向所述辊施加充电偏压而使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被均匀充电。 
由清洁刮刀60将残余调色剂(废调色剂)从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除去,并且将除去的残余调色剂储存在位于清洁刮刀60上方的废调色剂室(残余调色剂储存室)55中。顺便提及的是,在调色剂图像转印之后残留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的调色剂移动通过位于挠性板80与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并且到达清洁刮刀60处。挠性板80装在清洁单元框架51上,以便在由清洁刮刀60从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去除了残余调色剂之后防止残余调色剂漏出清洁单元框架51。 
显影单元4A包括:显影套筒40,其被转动(沿图3中的箭头所示方向),并且通过一对间隔圈40a在显影套筒40的圆周表面与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之间保持一微小间隙;以及显影装置框架45a和45b,其中储存有调色剂。显影装置框架45a和45b通过超声波焊接或类似方法相连接,形成容器单元46。通过一对布置在显影套筒40与单元46之间的轴承由显影装置容器单元46可转动地支撑显影套筒40。在显影套筒40的圆周表面附近,布置有沿着由箭头所指示的顺时针方向与显影套筒40的圆周表面相接触地转动的调色剂供应辊43以及显影刮刀44。而且,在显影装置容器单元46的调色剂容器部分(显影剂储存部分)41中,布置有用于在搅拌的同时将储存在调色剂容器部分41中的调色剂(未示出)输送到调色剂供应辊43的调色剂运输机构42。 
显影单元4A设有一对连接孔47,它们以一对一的方式布置在容器单元46的纵向端部处,而清洁器单元50的清洁器单元框架51设有一对支撑孔52,该支撑孔52位于清洁器单元框架51的纵向端部处。在将这两个单元保持得使连接孔47和支撑孔52一一对准的同时,通 过将一对销49穿过连接孔47和支撑孔52***而使显影单元4A和清洁器单元50相互连接。因此,显影单元4A的整体变成可围绕销49转动,由此可在保持从清洁器单元50上悬挂下来的同时相对于清洁器单元50运动。而且,由一对弹簧(未示出)沿着使显影单元4A围绕销49转动的方向使显影单元4A保持受压,从而保持显影套筒40的间隔圈40a与清洁器单元50中的感光鼓1相接触。 
在显影操作期间,调色剂容器41中的调色剂由搅拌机构42运输到调色剂供应辊43,该调色剂供应辊43正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并与同样正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显影套筒40相接触。因此,供应辊43的圆周表面与显影套筒40的圆周表面摩擦,使得位于供应辊43的圆周表面上的调色剂被转移到显影套筒40的圆周表面上。已被携带于显影套筒40的圆周表面上的调色剂通过显影套筒40的转动被带到显影刮刀(调色剂层调节构件)44处。因此,随着显影套筒40的进一步转动,由显影刮刀44将在显影套筒40的圆周表面上的调色剂层的厚度调节为厚度均匀的薄调色剂层,同时被赋予预定量的电荷。然后,通过显影套筒40的进一步转动,将显影套筒40的圆周表面上的薄调色剂层带到显影站,其中在感光鼓1与显影套筒40之间的距离极小。在显影站中,通过从电源(未示出)施加于显影套筒40上的显影偏压使来自位于显影套筒40的圆周表面上的薄调色剂层的调色剂被附着于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上;换句话说,使潜像被显影。更具体地说,显影套筒40通过将调色剂转移到静电潜像的电位水平较低的多个点上而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形成(显影)调色剂图像。 
未用于潜像显影的调色剂,即,残留在显影套筒40上的调色剂通过显影套筒40的进一步转动返回到容器单元46中,其中,在供应辊43的圆周表面与显影套筒40的圆周表面相互摩擦的区域中,由供应辊43将残余调色剂从显影套筒40上除去;换句话说,残余调色剂被回收到容器单元46中。由搅拌机构42使回收的调色剂混合到容器单元46中的调色剂中。 
附图标记54所表示的是用于保护感光鼓1的光闸。所述光闸54装在清洁器单元框架51上。它可由光闸机构(未示出)在其覆盖位于盒7前侧上的感光鼓曝光窗76的关闭位置(图3-5)与它从关闭位置向下移动以露出感光鼓曝光窗的打开位置(图3中的双点划线所指示)之间移动。当盒7处于设备主组件100之外时,光闸54被保持在关闭位置上,由此保护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的部分,如果没有该光闸54,则所述部分将保持暴露。在将盒7安装于设备主组件100中之后,当设备主组件100的前盖101被关闭时,由通过前盖101的运动而运动的光闸机构(未示出)使光闸54移动到打开位置。因此,可通过盒7的前述曝光窗将静电转印带11布置成与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接触(图1)  。 
附图标记5 3表示的是清洁器单元框架51的盒***导向件。有两个在左、右纵向端部处以一对一的方式布置的盒***导向件53。附图标记90表示的是可在当将盒7安装于设备主组件100中或将其从设备主组件100中取出时使用的手柄。这里有两个从盒7的左、右纵向端部向前突出的手柄90。 
(3)用于安装或拆除盒7的方法 
接下来,将描述用于将盒7安装在设备主组件100中以及将盒7从设备主组件100中拆除的方法。在打开设备主组件100的前盖101以完全露出设备主组件100的盒***开口91(图2和图6)之后,执行用于将盒7安装在设备主组件100中或者将盒7从设备主组件100中移出的操作。当前盖101处于关闭状态中时(图1),由闭锁机构(未示出)将其保持锁定在设备主组件100上。因此,为了安装或取出盒7,首先,必须通过打开闭锁机构而将前盖101从设备主组件100上解脱,从而可使前盖101与装于其上的静电转印设备5一起围绕位于前盖101底部的铰链轴101a向设备主组件100的前方转动(打开)。当前盖101一直转动(打开)时,设备主组件100的盒***开口91完全露出。 
通过盒***开口91,可以按照沿着与真垂直方向略微倾斜的方向平行叠置的方式将第一到第四个盒7按该列出顺序(即,第一个盒被安装在底部)安装于设备主组件100的盒室中。更具体地说,所述盒室被分成四个盒狭槽,所述盒狭槽在从底部开始列出时分别为品红色、青色、黄色和黑色盒狭槽。所述四个盒狭槽在盒安装机构上是相同的。每个盒狭槽都设有一对初步导向件103、一对中间导向件104以及一对导向槽105,用于将盒7引导到成像位置上。图6示出了设备主组件100的右部板的内侧。左部板的内侧与右部板的内侧对称。 
操作者可通过用双手抓握手柄90而由左、右手柄90保持盒7,并且通过盒***开口91将盒7***到适当的盒狭槽中,从而使盒7的后侧,即与露出感光鼓1的侧面相对的侧面面向前,并且从而使盒7的左、右纵向端部分别被搁置在设备主组件100的左、右初步导向件103上。当盒7被深深地***到设备主组件100中时,使前述的成对盒***导向件53移动到中间导向件104上,由此导致将盒7从初步导向件103抬起。之后,由中间导向件104引导盒7。 
当盒7被更深地***到设备主组件100中时,盒7的左、右支撑构件31a和31b分别被***到左、右导向槽105中。然后,随着盒7的进一步***,支撑构件31a和31b开始与导向槽105的最深端相接触,并且防止盒7进一步***到设备主组件100中。因此,在宽度方向上使盒7相对于设备主组件100精确地定位。 
在如上所述地将盒7***到适当的盒狭槽中之后,保持打开的前盖101将被关闭,并且将通过锁定所述闭锁机构(未示出)而被锁定在设备主组件100上。以下是由通过前盖101的关闭运动而运动的装置(未示出)所完成的操作: 
1)就每个盒7的宽度方向而言,使每个盒7相对设备主组件100精确地定位,并且保持盒7沿着盒7的***方向受压; 
2)使每个盒7的光闸54移动到打开位置;以及 
3)开始成像设备的多次预转动,以便将每个盒7的感光鼓1的被驱动侧上的凸缘72与位于主设备侧上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相连接。 
通过一对加压构件(未示出)来执行在盒7的宽度方向上使每个盒7相对设备主组件100精确定位的功能,所述加压构件通过前盖101的运动而运动。当前盖101被打开时,也就是说,当前盖101处于可将盒7安装于设备主组件100中或可将盒7从中取出的状态时,所述加压构件处于它们已从导向槽105中缩回的位置上。因此,当***盒7时,加压构件不会与盒7的支撑构件31a和31b发生干涉。然而,当在***盒7之后关闭前盖101时,使加压构件移动到它们将支撑构件31a和31b压在导向槽105的最深端上的位置中,由此在宽度方向上使盒7相对设备主组件100精确地定位。 
在每个盒7相对设备主组件100精确地定位的情况下,盒7的在被驱动侧上的凸缘72与设备主组件100的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彼此连接,从而使得可以将来自设备主组件100的电动机(未示出)的驱动力通过可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传输到盒7的在被驱动侧上的凸缘72;换句话说,使得每个盒7的感光鼓1可被旋转驱动。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显影套筒40、调色剂运输机构42以及调色剂供应辊43通过齿轮系(未示出)被感光鼓1的转动而驱动。 
另外,在位于盒侧上的电触点(未示出)与位于主组件侧上的电触点(未示出)之间建立了电连接,从而可从设备主组件100的电源(未示出)向盒7施加充电偏压和显影偏压,并且可在位于盒侧上的存储元件与位于设备主组件侧上的控制电路之间交换信息等。下面将在部分(4)中描述用于使感光鼓1接地的结构。 
从设备主组件100中取出盒7所需执行的所有操作与上述的用于将盒7安装到设备主组件100中的步骤相反。也就是说,首先,解开前述的闭锁机构以将前盖101从设备主组件100上解脱。然后,为了向前打开前盖101,使前盖101围绕位于前盖101底部的铰链轴101a向下转动。当前盖101向下转动时,由通过前盖101的打开运动而运动的装置使盒加压构件缩回,从而停止压迫盒7。另外,当前盖101被打开时,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变得与被驱动侧的凸缘72脱开,并且使光闸54移动到打开位置。然后,操作者将用双手抓住盒7的手 柄90,并且沿着与将盒7安装到设备主组件100中时推动盒7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拉动盒7。这可将盒7从设备主组件100中取出。 
(4)用于连接鼓接地板71的方法 
接下来,参照图7-10,将更详细地描述用于连接装在位于被驱动侧的凸缘72上的鼓接地板71的方法。 
图7是感光鼓(在下文中将称其为感光鼓单元)1以及位于设备主组件侧上的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的透视图。图8是感光鼓单元1的透视图和垂直截面图的组合,示出了在装配感光鼓单元之后的步骤。图9和图10是图8中的E部分的放大图,示出了鼓接地板71与驱动轴70之间的连接状态。图9示出了在鼓接地板71与驱动轴70在刚刚相互接触的时刻或者这两部分即将相互分离之前其间的位置关系。图10示出了当盒7已被成功安装从而为成像做好准备时鼓接地板71与驱动轴70之间的位置关系。 
首先,参照图7,将描述感光鼓单元1的结构。 
感光鼓单元1具有鼓状柱体74,如前面所述,该鼓状柱体74包括铝质圆柱体和涂覆在铝质圆柱体的圆周表面上的一层感光物质。感光鼓单元1还具有一对凸缘72和75,它们被压入到鼓状柱体74的纵向端部的开口中,从而实际上与鼓状柱体74结合为一体。凸缘72和75由盒7所配备的轴承构件31a和31b(图4和图5)可转动地支撑。来自设备主组件100中的电动机(未示出)的驱动力通过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被传输到位于感光鼓单元1的一个纵向端部处的凸缘72,由此使感光鼓单元1转动。在本实施例中,下面将驱动力从设备主组件100传输到其上的凸缘72称作传动凸缘72,而另一个凸缘将被称作非传动凸缘75。 
图9是传动凸缘72与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之间的接头的放大图。传动凸缘72设有具有非圆形横截面的螺旋状突起72a(连接突起);该螺旋状突起的横截面具有多个顶点。设备主组件100设有用于将来自设备主组件100中的电动机(未示出)的驱动力传输到感光 鼓单元1的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具有非圆形横截面的螺旋状孔73a(连接孔);该螺旋状孔的横截面具有多个顶点。螺旋状孔73a的轴线与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的轴线重合。当将盒7安装到设备主组件100上时,螺旋状突起72a进入螺旋状孔73a中,使旋转驱动力被传输到感光鼓单元1中。当由位于设备主组件侧上的电动机使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转动时,产生了一个沿着将螺旋状突起72a拉入螺旋状孔73a中的方向作用的力A,使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和感光鼓单元1被拉向彼此。 
螺旋状突起72a设有用于在感光鼓单元1与设备主组件100之间建立电连接的导电的第二构件71(在下文中将称之为鼓接地板)。鼓接地板71就突起72a的径向而言布置在螺旋状突起72a的中心处,并且被放置成与鼓状柱体74的内表面相接触。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设有用于在感光鼓单元1与设备主组件100之间建立电连接的导电的第一构件70(在下文中将称之为驱动轴)。导电的第一构件或驱动轴70从螺旋状孔73a的底部中心处伸出预定的距离。第一和第二导电构件70和71用于使感光鼓单元1的残余电荷能够排出到设备主组件100。 
参照图8,鼓接地板71是一个整体构件,并且具有平坦的接触部分71a和呈臂形式的接触部分71b。作为其中一个接触装置的平坦的接触部分71a由设置在传动凸缘72内的平坦部分72g支撑。作为另一个接触装置的臂形接触部分71b是通过弯曲或类似方法而制成的。就纵向而言,臂形接触部分71b向外延伸到平坦的接触部分71a之外。 
参照图9,位于设备主组件侧上的驱动轴70随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一起转动。传动凸缘72设有孔72j,其中装有驱动轴70,并且所述孔72j就径向而言大致布置在传动凸缘72的中心处。当成像设备实际上准备好成像时,驱动轴70的末端70a与平坦的接触部分71a相接触。平坦的接触部分71a由设置在传动凸缘72内的平坦部分72g支撑(支持)。当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转动时,在螺旋状突起72a处于螺旋状孔73a中的情况下,产生了沿着将突起72a拉入孔73a中的 方向作用的力A。由力A所产生的接触压力施加在驱动轴70的末端70a与平坦的接触部分71a上。这结束了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与传动凸缘72(感光鼓单元1)之间的连接。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设有用于保持连接的感光鼓单元1沿纵向受压的弹簧(未示出)。由此,通过感光鼓单元1保持非传动凸缘75压在清洁器单元50(盒7)上。因此,保持清洁器单元50压在设备主组件100的侧板102上。结果,就纵向而言,使盒7相对设备主组件100精确地定位。 
接下来,将详细地描述使鼓接地板71连接于其配对物上的过程。参照图9,该图示出了在鼓接地板71与驱动轴70刚刚相互接触的时刻或者这两部分即将相互分离之前其间的位置关系,在盒7***到设备主组件100中之前,设备主组件100的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保持缩回,由此防止其妨碍盒7的***。当将盒7安装到设备主组件100中并且关闭设备主组件100的前盖101时(图2),使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在被转动的同时沿纵向朝传动凸缘72移动。因此,盒7(传动凸缘72)和设备主组件100(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部分地连接;螺旋状突起72a部分地进入到螺旋状孔73a中。 
在该状态下,执行预转动步骤(其中在输入打印开始信号时与实际成像操作开始时之间的一段预定时间内驱动设备)。在该预转动步骤期间,将旋转驱动力从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输入到与感光鼓单元1成一整体的传动凸缘72中。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即,由于在前一步骤中,即在关闭设备主组件100的前盖101期间它们在转动相位方面不同步,所以螺旋状突起72a未能进入到螺旋状孔73a中(传动凸缘72未能与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紧密配合)。然而,如上所述,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保持沿纵向被压在感光鼓单元1(传动凸缘72)上。因此,在该预转动期间,最终使传动凸缘72与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在转动相位方面同步,从而彼此紧密配合。 
当输入旋转驱动力时,在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与传动凸缘72部分紧密配合(螺旋状突起72a被部分地放置于螺旋状孔73a中)的情况下,产生了沿着将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和传动凸缘72(感 光鼓单元1)拉向彼此(将螺旋状突起72a拉入到螺旋状孔73a中)的方向作用的力A。结果,螺旋状突起72a被拉入到螺旋状孔73a中。因此,在传动凸缘72中,驱动轴70和鼓接地板71被拉向彼此,导致鼓接地板71的臂状接触部分71b的末端与驱动轴70的末端在点b1(图9)处相接触。 
当继续输入旋转驱动力时,也继续产生力A,导致鼓接地板71的臂状接触部分71b的末端沿着如附图标记c所示的驱动轴70的径向跟随驱动轴70的末端70b的表面。换句话说,当螺旋状突起72a被拉入到螺旋状孔73a中时,在鼓接地板71的臂状部分71b的末端与驱动轴70之间的接触点改变。由于鼓接地板71是由导电的弹性物质制成的,所以它可弹性地变形。因此,在向驱动轴70的末端70b的表面上施加轻微的压力时,鼓接地板71的臂状部分71b的末端在驱动轴70的末端70b的表面上滑动,同时螺旋状突起72a被拉入到螺旋状孔73a中。 
换句话说,当继续输入旋转驱动力时,螺旋状突起72a被拉入到螺旋状孔73a中,从而将驱动轴70和鼓接地板71拉向彼此。因此,如图10中所示,驱动轴70的末端70a开始与鼓接地板71的平坦部分71a相接触。换句话说,在盒7相对设备主组件100精确定位的同时,由接触压力A在设备主组件100与感光鼓单元1之间建立起电连接,所述接触压力A为力A和由弹簧(未示出)的弹性所产生的压力的合力。一直到驱动轴70的末端70a开始与鼓接地板7 1的平坦部分71a相互接触时为止,驱动轴70都不断地相对于鼓接地板71转动。因此,在这个期间,臂状部分71b的末端不仅沿驱动轴70的纵向,而且还沿驱动轴70的径向向外的方向保持在驱动轴70的末端70b的表面上滑动。换句话说,如由图9和图10中的附图标记c所示,鼓接地板71的臂状部分71b的末端在驱动轴70的末端表面上从接触点b1(图9)滑动到接触点b2(图10)。此后,通过由鼓接地板71的臂状部分71b产生的接触压力B,在位于鼓接地板71的末端71b与轴70的末端70a的表面之间的接触点b2处保持设备主组件100与感光鼓单元1之间的电连接。 
在采用上述的用于电连接鼓接地板71与驱动轴70的方法的情况 下,在实际的成像操作过程中,感光鼓单元1与驱动轴70之间的接触点沿纵向不会改变(滑动)。也就是说,当传动凸缘72和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一起转动时,在螺旋状突起72a嵌入螺旋状孔73a中的情况下,鼓接地板71(平坦部分71a和臂状部分71b)与驱动轴70(驱动轴的末端70a)在保持相互接触的同时一起转动。因此,使盒7可靠地接地于设备主组件100上。随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转动的驱动轴70与设备主组件100的动力供应构件(未示出)相连接。与动力供应构件(驱动轴70)摩擦的驱动轴70的部分(动力供应构件的部分)涂覆有导电的润滑脂,以确保盒7接地于设备主组件100。这里应该注意的是,使用者可触摸的感光鼓单元1与驱动轴70之间的接触点未被涂覆导电的润滑脂。通过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提供上述的结构布置,即,其中位于设备主组件100与盒7之间的接触点在实际成像期间沿纵向不会改变,与提供根据现有技术的结构布置相比较,盒7可保持更好的接地。而且,在传动凸缘72(鼓接地板71)和驱动轴70一起转动的同时,在螺旋状突起72a保持在螺旋状孔73a中的情况下,可防止驱动轴70装配于其中的孔72j的壁和鼓接地板71由于两者之间的摩擦而磨损,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它们的摩擦磨损。 
通过在驱动轴70由传输到其上的旋转驱动力转动时所产生的力A产生了鼓接地板71的平坦部分71a与驱动轴70的末端70a之间的接触压力。换句话说,仅当输入驱动力时才产生接触压力。因此,与设备主组件100与盒7之间的电连接有关的构件不易于疲劳。另外,在开始传输驱动力的阶段,驱动轴70的末端70a与鼓接地板71的平坦部分71a之间的接触点略微改变,产生了摩擦闭合效果。 
至于感光鼓单元1通过鼓接地板71的臂状部分71b或其他接触点的接地,当螺旋状突起72a被拉入到螺旋状孔73a中时,臂状部分71b的末端在通过其自身的弹性保持与驱动轴70的末端70b的表面相接触的同时在所述表面上滑动。换句话说,臂状部分71b的末端在摩擦闭合轴70的末端70b的表面的同时也摩擦闭合其自身,从而将感光鼓 单元1更好地接地。 
驱动轴70的末端(包括点70a和70b)的构造无需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这一种。在螺旋状突起72a被拉入到螺旋状孔73a中时,只需使鼓接地板71的臂状部分71b的末端能够在轴70的末端(包括点70a和70b)的表面上滑动即可。 
参照图9和图10,在本实施例中,鼓接地板71的臂状部分71b的形状如此构成,即,当其末端在驱动轴70的末端70a的表面上滑动时,臂状部分71b的末端表面相对于驱动轴70的末端70b的表面的切线的角度保持得尽可能小,使得臂状部分71b的末端可以更容易地在驱动轴70的末端70a的表面上滑动。显然,只要臂状部分71b的形状使得当螺旋状突起72a被拉入到螺旋状孔73a中时,臂状部分71b的末端可在驱动轴70的末端70a的表面上滑动(接触移动),就可实现与由本实施例实现的效果相同的摩擦闭合效果。换句话说,鼓接地板71的臂状部分71b可以与本实施例中被弯曲的形状不同的形状被弯曲。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鼓接地板71的臂状部分71b和平坦部分71a是通过切割并弯曲整件导电的弹性板而构成的。然而,即使将两个或多个导电构件结合以形成具有平坦部分71a和臂状部分71b的鼓接地板71,也可获得与以上所述效果相同的效果。而且,即使具有非圆形横截面的螺旋状孔73(a)和具有非圆形横截面的螺旋状突起72a转换位置,也可获得与本实施例所获得的效果相同的效果。换句话说,即使传动凸缘72设有其横截面是有多个顶点的非圆形螺旋状孔(73a),并且其转动轴线与凸缘72的转动轴线重合,而设备主组件100的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设有其横截面是有多个顶点的非圆形螺旋状突起(72a),并且其转动轴线与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的转动轴线重合,也可获得与由本实施例所获得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而且,驱动轴70和鼓接地板71可转换位置。换句话说,即使鼓接地板71被布置在具有非圆形横截面的螺旋状孔73a的中心,并且具有非圆形横截面的螺旋状突起72a设有其转动轴线与螺旋状突起72a的转动轴线重合的驱动轴70,也可获得与由本实施例所获得的效果相 同的效果。然而,将鼓接地板71布置在具有非圆形横截面的螺旋状突起72a的中心使得螺旋状突起72a的孔72j的直径与驱动轴70的直径相同,因此,可减小螺旋状孔73a的横截面,其中驱动轴70通过所述孔72j与鼓接地板71相连接。因此,出于防止异物从外部与弹性鼓接地板71接触的目的,将鼓接地板71布置在螺旋状突起72a的中心效果优异。 
(5)鼓接地板71的安装 
接下来,参照图8,将详细地描述为了将鼓接地板71装于传动凸缘72上而随后进行的步骤。 
图8是传动凸缘72和鼓接地板71的透视图和垂直截面图的组合,示出了为连接鼓接地板71而随后进行的步骤。 
依据按数字次序的步骤1)-8)将鼓接地板71连接于传动凸缘72上。图8(步骤1)示出了在将鼓接地板71连接于传动凸缘72上之前的鼓接地板71与传动凸缘72。 
本实施例中的鼓接地板71被大致弯曲成字母L的形状。在鼓接地板71的截面图中,在垂直于字母“L”的垂直部分的平面处(垂直于前述纵向的方向),鼓接地板71具有一对突起71c(鼓接地板71由该突起71c引导),所述突起71c以一对一的方式从鼓接地板71的最长边垂直地突出。鼓接地板71还具有:用于将鼓接地板71精确地定位在传动凸缘72中的定位孔71d;突起71e,鼓接地板71通过其被布置成与鼓状柱体的内表面接触,从而在鼓接地板71与鼓状柱体74之间建立电连接;以及前述的平坦部分71a和臂状部分71b。 
传动凸缘72设有装配于鼓接地板71的定位孔71d中的定位销72b,以及具有非圆形横截面的螺旋状突起72a(连接部分),所述螺旋状突起72a具有多个顶点并且从传动凸缘72的端部伸出。参照图8(步骤2),传动凸缘72设有其中鼓接地板71***的内部空间72c。当将鼓接地板7 1装于传动凸缘72上时,鼓接地板71将从其接触点侧开始从传动凸缘72的后端朝向前端地被***到传动凸缘72中,假设传动凸缘 72的具有连接部分的部分为前端部分。 
在如图8(步骤3)中所示地将当鼓接地板71进一步***到传动凸缘72中时,从鼓接地板71的最长边垂直地突出的成对突起71c开始与传动凸缘72的一对导向部分72d相接触,所述导向部分72d被布置于内部空间72c中。每个导向部分72d都沿着将鼓接地板71***到传动凸缘72中的方向向后倾斜;换句话说,与导向部分72d的顶端相比较,导向部分72d的底端位于内部空间72c的更向内处。因此,当进一步***鼓接地板71时,其由成对导向部分72d沿图中向下方向地引导。结果,使鼓接地板71的末端(主要是接触点)弹性变形到空间72c中,并且从传动凸缘72的后表面突出的传动凸缘72的定位销72b装配于鼓接地板71的定位孔71d中。 
每个倾斜的导向部分72d的底端都与狭槽(凹槽)72e相连接,就图8中的垂直方向而言,该狭槽的尺寸等于鼓接地板71的厚度。因此,当如图8(步骤4)所示在鼓接地板71与成对的导向部分72d接触之后被进一步***时,鼓接地板71的成对突起71c一对一地滑入到成对狭槽(凹槽)72e中。甚至在鼓接地板71的成对突起71c滑入到成对狭槽(凹槽)72e中之后,鼓接地板71的末端也由鼓接地板71的弹性保持在空间72c内。 
就板***方向而言,鼓接地板71的前端部分设有通过弯曲鼓接地板71的前端部分的最末端而形成的锁扣部分71f。因此,当在沿图8(步骤4)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弹性地弯曲鼓接地板71的后端部分的同时,将鼓接地板71进一步***到传动凸缘72中时,通过鼓接地板71本身的弹性使锁扣部分71f动得超过传动凸缘72的平坦端部72g,并且在图中向下移动,在平坦端部72g上滑动。换句话说,如图8(步骤5)中所示,鼓接地板71的末端在空间72c中向下移动。 
此外,传动凸缘72设有鼓接地板71的锁扣部分71f锁定于其中的凹槽72f。当去除了施加于鼓接地板71的后端上的压力时,鼓接地板7 1的弹性产生了沿着使鼓接地板71的末端按图8(步骤6)中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的方向作用的力。因此,鼓接地板71的平坦部分71a的 后侧被平伏地布置成与传动凸缘72的平坦端部72g相接触。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尺寸m(传动凸缘72的后端和平坦端部72g之间的距离)和尺寸n(鼓接地板71的后端和平坦部分71a之间的距离)如此设定,即,即使鼓接地板71和传动凸缘72的公差之和相当大,也满足n=m的不等式,确保了鼓接地板71的平坦部分71a被平伏地布置成与传动凸缘72的平坦端部72g相接触。 
位于鼓接地板71的最末端的锁扣部分71f锁定于传动凸缘72的凹槽72f中,由此防止鼓接地板71向上浮动。由于锁扣部分71f是通过向后弯曲鼓接地板71的的最末端而形成的,因此,它完全装配到传动凸缘72的凹槽72f中,并因此不会妨碍鼓接地板71与驱动轴70之间的电连接。 
在步骤7)中,定位销72b被热变形以形成固定器部分72h,从而防止鼓接地板71相对于传动凸缘72移动。 
上述步骤1)-7)确保了鼓接地板71被精确地定位在传动凸缘72中。具体地,它们确保了驱动轴70与鼓接地板71之间的前述两个接触点保持位置上的稳定。 
在步骤8)或最后的步骤中,将传动凸缘72的后端部分72i压入到鼓状柱体74中。在该步骤期间,鼓接地板71的突起71e在鼓状柱体74的内表面上滑动。在传动凸缘72的后端部分72i被压入到鼓状柱体74中之后,通过鼓接地板71的弹性保持突起71e压在鼓状柱体74的内表面上,从而确保鼓接地板71与鼓状柱体74之间的电连接。 
用于装配感光鼓单元1的上述步骤使得可在传动凸缘72上从其一端工作,也就是说,可将鼓接地板71从传动凸缘72的后端简单地***到传动凸缘72中,从而提高了装配感光鼓单元1的效率。而且,由于将鼓接地板71做成整体构件,并且如上所述地构成传动凸缘72的内部,所以不仅确保感光鼓单元1被适当地接地,而且还提高了感光鼓单元1的装配效率。换句话说,依照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利用更简单的结构布置可将感光鼓单元1可靠地接地于设备主组件100,从而提高了成像设备的性能价格比。 
如上所述的,在该实施例中: 
1)感光鼓单元1通过在成像设备主组件侧上的驱动轴70(第一导电构件)与布置于感光鼓单元1的鼓状柱体74之中的鼓接地板71(第二导电构件)之间的电连接被接地。在这种结构布置的情况下,鼓接地板71设有平坦的接触部分71a和臂状的接触部分71b,并且当旋转驱动力被传输到已进入螺旋状孔73a中的螺旋状突起72a时,产生了将螺旋状突起72a拉入到螺旋状孔73a(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中的力A,使得感光鼓单元1朝向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移动。然后,当感光鼓单元1朝向旋转的驱动力传输构件73移动时,鼓接地板71的平坦的接触部分71a开始与驱动轴70的末端相接触,并且臂状部分71b的末端在驱动轴70的末端70a的表面上滑动。换句话说,本实施例中的结构布置提供了用于电连接感光鼓单元1和设备主组件100的两种装置,从而可更好地使感光鼓单元1接地。 
而且,在感光鼓1的接触点与驱动轴70的接触点连接之后防止它们不断地相互摩擦,从而使得盒7更可靠地接地于设备主组件100。而且,传动凸缘72(鼓接地板71)与驱动轴70牢固地锁定。因此,防止了将驱动轴70装配于其中的传动凸缘72的孔72j的壁与鼓接地板71被由摩擦磨损。 
至于用于将感光鼓单元1电连接于设备主组件100上的第一装置,通过当将旋转驱动力传输到布置于螺旋状孔73a中的螺旋状突起72a时的接触压力或沿着将传动凸缘72的螺旋状突起72a拉入到驱动力传输构件73的螺旋状孔73a中的方向产生的力A,将鼓接地板71的平坦的接触部分71a安置并保持成与驱动轴70的末端70a接触。因此,仅当输入驱动力时才施加接触压力,从而防止与感光鼓单元1与设备主组件100与之间的电连接有关的部件由于接触压力而疲劳。而且,在感光鼓单元侧上的接触点与在设备主组件侧上的接触点之间的接触点被构造成在位置上略微变动,并且一旦完全建立了连接,则在传递驱动力时它们的位置不会再改变。因此,在驱动力传输的开始阶段,驱动轴70的末端70a与鼓接地板71的平坦的接触部分71a相互 摩擦闭合,并且,在传输驱动力的其它阶段,与感光鼓单元1与设备主组件100之间的电连接有关的部件不会因摩擦而磨损。 
至于用于将感光鼓单元1与设备主组件100电连接的第二装置,鼓接地板71的臂状部分71b在驱动轴70的末端70b的表面上滑动,同时通过接地板71的弹力保持其压在驱动轴70的末端70b的表面上。因此,臂状部分71b和末端70b之间的接触点的位置只在驱动力传输的起始和结束时改变;在驱动力传输的其它时间,其位置不改变。因此,在臂状部分71b和驱动轴70的末端70b完全连接时,它们相互摩擦,确保了感光鼓单元1与设备主组件100之间的电连接。 
2)具有平坦的接触部分71a和臂状的接触部分71b的鼓接地板71被制成整体构件,从而减小了零部件数量。 
3)至于用于精确地将鼓接地板71连接于传动凸缘72上的装置,传动凸缘72设有用于将鼓接地板71引导到内部空间72c中的预定位置的成对导向部分72d,而鼓接地板71设有成对突起71c,鼓接地板71通过所述突起71c由成对的导向部分72d引导。因此,可通过从传动凸缘72的后端将鼓接地板71简单地推入到传动凸缘72中而将鼓接地板71连接于传动凸缘72上,提高了感光鼓单元1的装配效率。 
4)为了在鼓接地板71与传动凸缘72连接之后防止其移动,鼓接地板71设有朝向鼓接地板71的后部弯曲的锁扣部分71f,而传动凸缘72设有锁扣部分71锁定于其中的凹槽72f。另外,鼓接地板71的形状被如此构成,即,在将鼓接地板71连接于传动凸缘72上时,通过鼓接地板71本身的弹性使锁扣部分71锁定在凹槽72f中并且保持锁定于其中。因此,可防止鼓接地板71的实际接触部分或末端从传动凸缘72浮动(变得分离)。因此,确保了接触点被精确地定位。于是,可将感光鼓单元1更好地接地。 
5)具有上述的鼓接地特征1)-4)的感光鼓单元1可被如此构成,即,使它可在无需被布置于处理盒中的情况下直接地安装于设备主组件100中或从中取出。这一种布置也产生了与以上所述相同的效果。 
[其它] 
1)至于显影方法,除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的显影方法之外,可使用以下公知显影方法中的一种,即,该公知显影方法例如有以磁刷为基础的双组分显影方法、瀑布显影方法、触着显影方法、暗影显影方法等。 
2)在上述实施例中,将所谓的接触型充电方法用作充电手段。显然,充电方法无需局限于上述那一种。例如,可使用过去广泛使用的一种充电方法。也就是说,通过用金属物质(诸如铝)制成的护罩将一段钨丝围绕在三侧上,从而可以将通过向钨丝施加高电压而产生的正离子或负离子传输到感光鼓的圆周表面上,以便为感光鼓的圆周表面均匀地充电。 
至于充电装置,除前述辊之外,还可使用刮刀(充电刮刀)、垫片、垫块、杆、电线等。 
3)至于用于去除残留在感光鼓上的调色剂的方法,除以上所述的那一种之外,可使用呈刮刀、毛刷、磁刷等形式的清洁装置。 
依照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在其与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之间可靠地建立电连接的电摄影感光鼓、一种包括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处理盒、以及一种可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和处理盒兼容的电摄影成像设备。 
另外,依照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摩擦闭合其导电构件以便被可靠接地的电摄影感光鼓、一种包含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处理盒,以及一种可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和处理盒兼容的电摄影成像设备。 
另外,依照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使第一和第二导电构件一起转动以便防止所述导电构件被由摩擦磨损的电摄影感光鼓、一种包含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处理盒,以及一种可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和处理盒兼容的电摄影成像设备。 
虽然已参照文中所披露的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它并不局限于所阐述的细节,并且本申请旨在覆盖可能包含在改进目的或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修正或改变。 

Claims (4)

1.一种能够与电摄影成像设备一起使用的电摄影感光鼓,包括:
具有带多个拐角部分的横截面的非圆形螺旋状突起,所述非圆形螺旋状突起被设置在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一个纵向端部处,并且能够与具有带多个拐角部分的截面的非圆形螺旋状孔相接合,所述非圆形螺旋状孔设置在所述成像设备主组件的可驱动旋转构件的中心部分处;以及
设置在所述突起上并且能够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电接触的第二导电构件,所述第二导电构件能够与电连接于所述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第一导电构件接触,该第一导电构件设置于所述孔中以提供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接地,所述第二导电构件具有平坦接触部分和臂状接触部分,
其中,在所述突起与所述孔接合期间,当输入旋转驱动力时所述臂状接触部分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末端在第一接触点处接触,当继续输入旋转驱动力时所述臂状接触部分的末端在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末端的表面上从所述第一接触点开始滑动,最终,所述臂状接触部分的末端在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末端的表面上在第二接触点处停止滑动,并且所述平坦接触部分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末端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摄影感光鼓,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圆形螺旋状突起设置于驱动侧凸缘构件,所述驱动侧凸缘构件具有导向件,该导向件被构造和定位成在将所述第二导电构件安装于所述驱动侧凸缘构件上时将所述第二导电构件推动到预定位置,并且所述第二导电构件具有接合部分,该接合部分被构造和定位成与所述驱动侧凸缘构件的位于所述预定位置处的狭槽相接合。
3.一种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电摄影成像设备上的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
电摄影感光鼓;
具有带多个拐角部分的横截面的非圆形螺旋状突起,所述非圆形螺旋状突起被设置在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一个纵向端部处,并且能够与具有带多个拐角部分的截面的非圆形螺旋状孔相接合,所述非圆形螺旋状孔设置在所述成像设备主组件的可驱动旋转构件的中心部分处;以及
设置在所述突起上并且能够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电接触的第二导电构件,所述第二导电构件能够与电连接于所述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第一导电构件接触,该第一导电构件设置于所述孔中以提供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接地,所述第二导电构件具有平坦接触部分和臂状接触部分,
其中,在所述突起与所述孔接合期间,当输入旋转驱动力时所述臂状接触部分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末端在第一接触点处接触,当继续输入旋转驱动力时所述臂状接触部分的末端在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末端的表面上从所述第一接触点开始滑动,最终,所述臂状接触部分的末端在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末端的表面上在第二接触点处停止滑动,并且所述平坦接触部分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末端接触。
4.一种其上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处理盒的电摄影成像设备,包括:
(i)可旋转驱动构件;
(ii)具有带多个拐角部分的横截面的非圆形螺旋状孔,所述非圆形螺旋状孔设置在所述可旋转驱动构件的中心部分处;
(iii)与所述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电连接的第一导电构件,所述第一导电构件设置在所述孔中;
(iv)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盒安装部分上的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
电摄影感光鼓;
具有带多个拐角部分的横截面的非圆形螺旋状突起,所述非圆形螺旋状突起被设置在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一个纵向端部处,并且能够与所述非圆形螺旋状孔相接合;以及
设置在所述突起上并且能够与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电接触的第二导电构件,所述第二导电构件能够与电连接于所述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第一导电构件接触,该第一导电构件设置于所述孔中以提供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接地,所述第二导电构件具有平坦接触部分和臂状接触部分,
其中,在所述突起与所述孔接合期间,当输入旋转驱动力时所述臂状接触部分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末端在第一接触点处接触,当继续输入旋转驱动力时所述臂状接触部分的末端在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末端的表面上从所述第一接触点开始滑动,最终,所述臂状接触部分的末端在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末端的表面上在第二接触点处停止滑动,并且所述平坦接触部分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末端接触。
CN200410090388.5A 2004-03-30 2004-11-12 电摄影感光鼓、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772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99503A JP3885062B2 (ja) 2004-03-30 2004-03-30 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099503/2004 2004-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7261A CN1677261A (zh) 2005-10-05
CN1677261B true CN1677261B (zh) 2012-03-28

Family

ID=34926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9038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77261B (zh) 2004-03-30 2004-11-12 电摄影感光鼓、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7003247B2 (zh)
EP (1) EP1600826B1 (zh)
JP (1) JP3885062B2 (zh)
KR (1) KR100723557B1 (zh)
CN (1) CN1677261B (zh)
DE (1) DE602004017581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85074B2 (ja) * 2004-05-11 2007-0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794892B2 (ja) 2005-04-11 2011-10-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227626B2 (ja) * 2005-05-09 2009-0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容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剤容器の製造方法
JP2007033708A (ja) * 2005-07-25 2007-02-0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923673B2 (ja) * 2006-03-30 2012-04-25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動力伝達機構
US8254801B2 (en) * 2006-11-02 2012-08-28 Mitsubishi Kagaku Imaging Corporation Grounding assembly for a drum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444999B2 (ja) * 2006-12-11 2010-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948382B2 (ja) * 2006-12-22 2012-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感光ドラム取り付け用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JP4498407B2 (ja) 2006-12-22 2010-07-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
US7856192B2 (en) * 2006-12-28 2010-12-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280772B2 (ja) * 2006-12-28 2009-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311854B2 (ja) 2007-03-23 2013-10-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現像装置、及び、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JP5094186B2 (ja) * 2007-04-10 201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8229320B2 (en) 2007-05-15 2012-07-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rtridge, and cartridge holding member with lock and lock releasing members for releasably locking cartridge to the cartridge holding member
JP4948489B2 (ja) * 2007-08-10 2012-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12693B2 (ja) * 2008-01-10 2013-06-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感光体、感光体支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9198885A (ja) * 2008-02-22 2009-09-03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イメージング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75905A (ja) * 2008-05-19 2009-11-26 Kyocera Mita Corp 回転駆動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06050B2 (ja) 2008-06-20 2013-10-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カップリング部材の取り付け方法、及び、カップリング部材の取り外し方法
JP5127584B2 (ja) 2008-06-20 2013-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ドラムユニット、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N102138108B (zh) 2008-09-01 2014-01-08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盒、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JP5419584B2 (ja) 2008-09-01 2014-02-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335329B2 (ja) * 2008-09-01 2013-1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424749B2 (ja) * 2008-09-01 2014-0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US8029284B2 (en) * 2008-09-29 2011-10-04 Maxillent Ltd. Implants, tools, and methods for sinus lift and lateral ridge augmentation
JP5554963B2 (ja) * 2009-10-30 2014-07-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430349B2 (ja) * 2009-10-30 2014-0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TWI748546B (zh) 2011-12-06 2021-12-01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旋轉力傳達單元
JP6112783B2 (ja) 2012-06-08 2017-04-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梱包体
JP6108728B2 (ja) 2012-08-31 2017-04-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梱包材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US9182733B2 (en) 2013-02-07 2015-11-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supply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4049484B (zh) * 2013-03-15 2017-08-11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处理盒及处理盒安装检测方法
JP6415198B2 (ja) 2013-09-12 2018-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6190787B2 (ja) * 2014-09-09 2017-08-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481395B2 (ja) * 2015-02-06 2019-03-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MA53566A (fr) 2015-02-27 2022-03-02 Canon Kk Cartouche
CA3028569A1 (en) 2015-02-27 2016-09-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um unit, cartridge and coupling member
JP6512864B2 (ja) 2015-02-27 2019-05-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JP6602126B2 (ja) * 2015-09-16 2019-1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カートリッジに用いられる部材
WO2018037575A1 (ja) * 2016-08-26 2018-03-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ドラムユニット、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GB2567779B (en) 2016-08-26 2021-08-18 Canon Kk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855284B2 (ja) 2017-03-03 2021-04-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989917B1 (en) * 2017-05-17 2018-06-0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with positional control features
JP6957205B2 (ja) 2017-05-31 2021-11-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MX2021015277A (es) 2019-06-12 2022-01-18 Canon Kk Cartucho, accesorio y equipo de montaje.
US10962922B1 (en) * 2020-02-10 2021-03-30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prevents a load from being generated
JP2023043462A (ja) 2021-09-16 2023-03-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保護組立体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7219A (en) * 1998-03-03 2000-12-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Grounding member, flange, photosensitive drum,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9303563A (es) * 1992-09-04 1994-03-31 Canon Kk Cartucho de proceso, metodo para ensamblar un cartucho de proceso y aparato formador de imagen.
JP3839932B2 (ja) * 1996-09-26 2006-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及びカップリング
US5768658A (en) * 1995-07-21 1998-06-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de member,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9213407A (ja) * 1996-01-31 1997-08-15 Canon Inc コネクタ及びユニット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337916B2 (ja) * 1996-07-04 2002-10-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軸受ガイド部品
JP3337915B2 (ja) * 1996-07-04 2002-10-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397590B2 (ja) * 1996-07-04 2003-04-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382465B2 (ja) * 1996-07-04 2003-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969805B2 (ja) * 1996-09-26 2007-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53938A (ja) * 1996-09-26 1998-06-09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969804B2 (ja) * 1996-09-26 2007-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352370B2 (ja) * 1996-11-14 2002-1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327801B2 (ja) * 1996-12-25 2002-09-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み立て方法及びトナー容器の組み立て方法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22043A (ja) * 1997-02-03 1998-08-21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466888B2 (ja) * 1997-10-01 2003-1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98805A (ja) 1998-09-25 2000-04-07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787441B2 (ja) 1998-10-08 2006-06-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94248A (ja) * 1998-12-28 2000-07-14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トリッジ及び帯電ユニット及び現像ユニット
JP3768706B2 (ja) * 1998-12-28 2006-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679645B2 (ja) * 1999-03-29 2005-08-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478797B2 (ja) * 1999-12-28 2003-1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250294B2 (ja) * 2000-02-16 2009-04-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2182446A (ja) * 2000-10-04 2002-06-26 Canon Inc 駆動力伝達部品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6829455B2 (en) * 2000-10-20 2004-12-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such a mechanism, and process unit of such an apparatus
JP3432218B2 (ja) * 2000-10-31 2003-08-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負荷発生部材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44382A (ja) * 2000-12-13 2002-08-30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気接点部材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840063B2 (ja) * 2001-04-27 2006-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4117697A (ja) * 2002-09-25 2004-04-1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極部材
US6980755B2 (en) * 2002-09-30 2005-12-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ycling method for developer supplying unit including the step of driving a feeding member in a direction to feed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supply port to a developer accommodating portion
US7020410B2 (en) * 2003-11-21 2006-03-28 Mitsubishi Chemical America, Inc. Grounding plate assembly for a drum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7219A (en) * 1998-03-03 2000-12-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Grounding member, flange, photosensitive drum,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50096821A (ko) 2005-10-06
JP2005284073A (ja) 2005-10-13
EP1600826B1 (en) 2008-11-05
DE602004017581D1 (de) 2008-12-18
US20060051133A1 (en) 2006-03-09
US7003247B2 (en) 2006-02-21
JP3885062B2 (ja) 2007-02-21
EP1600826A3 (en) 2005-12-07
KR100723557B1 (ko) 2007-05-31
CN1677261A (zh) 2005-10-05
EP1600826A2 (en) 2005-11-30
US7457566B2 (en) 2008-11-25
US20050220490A1 (en) 2005-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77261B (zh) 电摄影感光鼓、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00545759C (zh) 处理盒、其定位机构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0428081C (zh)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00390681C (zh) 可拆卸地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上的装置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00476613C (zh) 成像设备和感光器盒
CN1904769B (zh) 处理盒和电照相成像装置
CN101673079B (zh)
CN100381951C (zh) 电子照相印制机
CN103163765B (zh) 成像装置
US6181897B1 (en) Developing apparatus
US894867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5758232A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cartridge for developing devices
JP416124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40058C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JP200230410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60093403A1 (en) Color image developing device
CN101515133B (zh) 感光体单元以及具有该感光体单元的成像设备
US20070048028A1 (en) Develop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H1113959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01673368U (zh) 陶瓷加热片
JP2748162B2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CN202003146U (zh) 电摄影打印设备处理盒的改良结构
CN202177783U (zh) 一种高质量打印设备
CN201673365U (zh) 一种感光鼓
JPH0313968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8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