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3781A -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3781A
CN1633781A CNA028032039A CN02803203A CN1633781A CN 1633781 A CN1633781 A CN 1633781A CN A028032039 A CNA028032039 A CN A028032039A CN 02803203 A CN02803203 A CN 02803203A CN 1633781 A CN1633781 A CN 16337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tains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032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50792C (zh
Inventor
大场晴夫
菅原拓
稻垣岳夫
暦本纯一
松下伸行
绫塚佑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33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37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079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079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7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interrog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29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rotocols designed for non-contact record carriers such as RFIDs NFCs, e.g. ISO/IEC 14443 and 18092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04L63/049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by using a location-limited connec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or limited proximity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Bluetooth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3Location-dependent; Proximity-depend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容易和快速地开始无线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当蜂窝电话(1)放置在个人计算机(11)附近时,从蜂窝电话皮带(2)的非接触式IC标签(3)向个人计算机(11)的读出器/写入器(12)提供皮带ID。个人计算机(11)具有在皮带ID和蜂窝电话(1)的蓝牙设备名称之间对应关系表。当获取皮带ID时,个人计算机(11)参考对应关系表并且把蜂窝电话(1)识别为蓝牙通信的通信伙伴。个人计算机(11)通过参考在包括蜂窝电话(1)的多个蓝牙设备中的蓝牙设备名来识别蜂窝电话(1),并且进行与蜂窝电话(1)的蓝牙通信。本发明能应用到例如蜂窝电话和个人计算机的各种信息处理装置上。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允许容易和快速地执行无线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最近,根据通信技术的发展等,已经提出了基于特别标准的各种通信方法。
一个这样的通信方法的例子是蓝牙技术。蓝牙的优势在于能用小体积和低功率消耗来实现模块,并且因此已经提出了将其应用到诸如蜂窝电话和个人数字助理(PDA)的移动终端中。
同时,无线局域网(LAN)(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1b)特别由于其的相当快速的转换率,而增加了对其的期望。但是,基于那些通信方式的通信要求执行各种选择或其它的操作,在开始通信之前需要复杂的操作。
例如,在蓝牙的情况中,当用一个终端开始通信时,检测在附近存在的各种终端,并且要求用户从这些终端中选择与其进行通信的一方。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情况作出了本发明,并且其允许无线通信,例如,将被容易和快速地执行的基于蓝牙的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存储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根据通过接收电磁波产生的感应电功率来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识别信息,和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终端名称信息,该识别信息和该第一终端名称信息之间彼此关联;第一获取处理装置,用于通过允许利用电磁波的方法来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从放在附近的无线通信设备中获取识别信息;同步处理装置,用于建立用于由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和在附近存在的第二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同步;第二获取处理装置,用于获得当通过同步处理装置已经与其建立同步的第二通信终端的第二终端名称信息;和识别处理装置,基于由存储处理装置存储的信息,从具有由第二获取处理装置获得的第二终端名称信息的第二通信终端中,识别具有与由第一获取处理装置获得的识别信息关联的第一终端名称信息的通信终端。
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名称信息的输入的接收处理装置,其中,存储处理装置存储彼此相关的由第一获取处理装置获得的识别信息和由接收处理装置接收的第一终端名称信息。
存储处理装置还可以存储指示与识别信息相关的第一通信终端的通信方式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一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存储处理步骤,存储根据通过接收电磁波产生的感应电功率来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识别信息,和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终端名称信息,该识别信息和该第一终端名称信息之间彼此相关;第一获取处理步骤,通过允许利用电磁波的方法来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从放在附近的无线通信设备中获得识别信息;同步处理步骤,建立用于由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和在附近存在的第二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同步;第二获取处理步骤,获得当在同步处理步骤中已经与其建立同步的第二通信终端的第二终端名称信息;和识别处理步骤,基于在存储处理步骤中存储的信息,从具有在第二获取处理步骤中获得的第二终端名称信息的第二通信终端,来识别具有与在第一获取处理步骤中获得的识别信息相关的第一终端名称信息的通信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程序允许计算机来执行:存储处理步骤,存储根据通过接收电磁波产生的感应电功率来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识别信息,和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终端名称信息,该识别信息和该第一终端名称信息之间彼此相关;第一获取处理步骤,通过允许利用电磁波的方法来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从放在附近的无线通信设备中获得识别信息;同步处理步骤,建立用于由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和在附近存在的第二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同步;第二获取处理步骤,获得当在同步处理步骤中已经与其建立同步的第二通信终端的第二终端名称信息;和识别处理步骤,基于在存储处理步骤中存储的信息,从具有在第二获取处理步骤中获得的第二终端名称信息的第二通信终端来识别具有与在第一获取处理步骤中获得的识别信息相关的第一终端名称信息的通信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存储处理装置,用于存储用于识别基于通过接收电磁波产生的感应电功率来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和用于识别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二识别信息,该第一识别信息和该第二识别信息之间彼此相关;第一获取处理装置,用于通过允许利用电磁波的方法来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从放在附近的无线通信设备中获得第一识别信息;第二获取处理装置,用于从在附近存在的第二通信终端上,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获得用于识别第二通信终端的第三识别信息;识别处理装置,基于由存储处理装置存储的信息,从具有由第二获取处理装置获得的第三识别信息的第二通信终端来识别具有与由第一获取处理装置获得的第一识别信息相关的第二识别信息的第一通信终端;和同步处理装置,用于建立用于由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和由识别处理装置识别出的第一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同步。
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接收第二识别信息的输入的接收处理装置,其中,存储处理装置存储彼此之间相关的由第一获取处理装置获得的第一识别信息和由接收处理装置接收的第二识别信息。
存储处理装置还可以存储指示与第一识别信息相关的指示第一通信终端的通信方式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第二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存储处理步骤,用于存储识别基于通过接收电磁波产生的感应电功率来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和识别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识别信息,该识别信息和该第一终端名称信息互相关联;第一获取处理步骤,通过允许利用电磁波的方法来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从放在附近的无线通信设备中获得识别信息;第二获取处理步骤,从在附近存在的第二通信终端上,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获得用于识别第二通信终端的第三识别信息;识别处理步骤,基于在存储处理步骤中存储的信息,从具有在第二获取处理步骤中获得的第三识别信息的第二通信终端,来识别具有与在第一获取处理步骤中获得的第一识别信息相关的第二识别信息的第一通信终端;和同步处理步骤,用于建立用于由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和在识别处理步骤中识别出的第一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同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程序允许计算机执行:存储处理步骤,存储用于识别基于通过接收电磁波产生的感应电功率来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和用于识别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二识别信息,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之间彼此相关;第一获取处理步骤,通过允许利用电磁波的方法来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从放在附近的无线通信设备获得第一识别信息;第二获取处理步骤,从在附近存在的第二通信终端上,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获得用于识别第二通信终端的第三识别信息;识别处理步骤,基于在存储处理步骤中存储的信息,从具有在第二获取处理步骤中获得的第三识别信息的第二通信终端来识别具有与在第一获取处理步骤中获得的第一识别信息相关的第二识别信息的第一通信终端;和同步处理步骤,用于建立用于由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和在识别处理步骤中识别出的第一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同步。
根据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和程序,根据通过接收电磁波产生的感应电功率来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识别信息,和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终端名称信息被彼此之间相关地存储了,并且通过允许利用电磁波的方法来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从放在附近的无线通信设备获得识别信息。而且,建立用于由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和在附近存在的第二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同步,获得当通过同步处理装置已经与其建立同步的第二通信终端的第二终端名称信息。而且,基于存储的信息,从具有第二终端名称信息的第二通信终端来识别出具有与获得的识别信息相关的第一终端名称信息的通信终端。
根据第二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和程序,用于识别基于通过接收电磁波产生的感应电功率来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和用于识别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二识别信息以彼此相关联的方式存储,并且通过允许利用电磁波的方法来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从放在附近的无线通信设备中获得第一识别信息。而且,从在附近存在的第二通信终端上,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获得用于识别第二通信终端的第三识别信息。而且,基于存储的信息,从具有第三识别信息的第二通信终端来识别具有与获得的第一识别信息相关的第二识别信息的第一通信终端。而且,建立用于由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和识别出的第一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同步。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显示在根据本发明的通信***中使用的蜂窝电话的一个例子的说明;
图2是根据本发明,显示通信***的一个例子配置的图;
图3是对在图2中显示的蜂窝电话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说明;
图4是对在图2中显示的蜂窝电话的外观的另一个例子的说明;
图5是显示在图2中显示的蜂窝电话的一个例子功能配置的的框图;
图6是显示在图2中显示的非接触式IC标签的一个例子配置的框图;
图7是对显示在图2中显示的个人计算机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说明;
图8是对显示在图2中显示的个人计算机的外观的另一个例子的说明;
图9是对仍然显示在图2中显示的个人计算机的外观的另一个例子的说明;
图10是对显示在图2中显示的个人计算机的侧面的一个例子的说明;
图10是显示在图2中显示的个人计算机的一个例子配置的框图;
图11是显示在图11中的非接触式-IC-标签读出器/写入器的一个例子配置的框图;
图13是显示在非接触式-IC-标签和读出器/写入器之间执行的通信的说明书的一个例子图;
图14是显示在图11中显示的一个蓝牙模块的例子配置的框图;
图15是显示由个人计算机执行的一个过程的流程图;
图16是显示在个人计算机上的一个例子屏幕的说明;
图17是显示在个人计算机上的另一个例子屏幕的说明;
图18是显示在个人计算机上的又另一个例子屏幕的说明;
图19是显示在个人计算机上的一个例子屏幕的说明;
图20是显示在个人计算机上的另一个例子屏幕的说明;
图21是显示一个存储在个人计算机***中的关系表的例子图;
图22是显示由个人计算机执行的另一个过程的流程图;
图23是显示由在图2中示出的通信***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4是显示由在图2中示出的通信***执行的过程的,随图23之后的一个流程图;
图25是显示由个人计算机执行的又另一个过程的流程图;
图26是显示在个人计算机上的一个例子屏幕的说明;
图27是显示另一个存储在个人计算机***中的关系表的例子图;
图28是显示由在图2中示出的通信***执行的另一个过程的流程图;
图29是显示由在图2中示出的通信***执行的另一个过程的,随图28之后的一个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显示在通信***中使用的蜂窝电话1的一个说明。
如稍后将描述的,在图1中示出的蜂窝电话1包括蓝牙模块,并且因此能够执行和其它蓝牙设备的基于蓝牙的通信。
系到蜂窝电话1的蜂窝电话皮带2(其后简称为皮带2),象一般的皮带一样,当其被系到蜂窝电话1时充当防止丢失蜂窝电话1的作用。而且,在皮带2上,在预定的位置提供了一个非接触式-IC-标签3来系到蜂窝电话1的一侧,例如,如在图1中所示。
因此,允许用户把系有皮带2的蜂窝电话2放置在读出器/写入器附近来向预定的读出器/写入器提供存储在非接触式-IC-标签3中的各种数据。
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个通信***的例子配置的图。
在图中示出的个人计算机11包括一个与蜂窝电话1相似的蓝牙模块,并且因此能够通过基于蓝牙的无线通信与,例如,蜂窝电话1交换各种信息。
而且,个人计算机11包括一个读出器/写入器12,其当非接触式-IC-标签3放置在附近时允许向非接触式-IC-标签3写入各种信息和从其读出各种信息。因此,在个人计算机11和有皮带系到其的蜂窝电话1之间,除了由实箭头所指出的基于蓝牙的通信外,也允许通过从读出器/写入器12辐射的电磁波的方法来进行通信,其由点划线箭头指出。
在这个通信***中,例如,如果个人计算机11是由蓝牙定义的微网的主机,根据通过电磁波的方法从非接触式-IC-标签3获得的信息,允许个人计算机11来识别作为执行基于蓝牙的通信的从机的蜂窝电话1。
其将参照流程图稍后详细地描述的处理过程是这样的:当把系有皮带2的蜂窝电话1放到个人计算机11附近并且由非接触式-IC-标签3来接收从读出器/写入器12辐射的电磁波时,从非接触式-IC-标签3向个人计算机11提供预置在非接触式-IC-标签3(其后称为皮带ID)中的识别信息。
皮带ID在个人计算机中与,例如,分别为蓝牙设备设置的蓝牙设备名称相关而注册。当从非接触式-IC-标签3接收皮带ID的通知时,个人计算机11参考定义关联的表,来识别具有用已传输的皮带ID关联来注册的蓝牙设备名称的终端,即,蜂窝电话1,来作为通信伙伴的终端。如稍后将描述的,当建立用于执行基于蓝牙的通信(在一个微网内同步)的同步时,主机获取在附近存在的从机的蓝牙设备名称。
因此,即使多个蓝牙设备在附近存在,也允许个人计算机11从多个设备之间识别蜂窝电话1并与其通信。
因此,仅仅允许用户通过把蜂窝电话1放置到个人计算机11的附近来和个人计算机11进行基于蓝牙的通信。而且,也允许用户通过仅仅把皮带2放置到个人计算机11的附近来初始化在蜂窝电话1和个人计算机11之间的通信。
如果皮带2没有系到蜂窝电话1(如果与蜂窝电话1的蓝牙设备名称相关的皮带ID没有从非接触式-IC-标签3传输),为了在蜂窝电话1和个人计算机11之间初始化基于蓝牙的通信,要求用户从多个由个人计算机11检测到的临近蓝牙设备之中来选择蜂窝电话1。该操作被忽略了。
接下来,将描述在图2中示出的通信***的部件。
图3显示了在图2中示出的蜂窝电话1的外观的例子。
参照图3,蜂窝电话1包括显示器22和主单元23,并且能以枢纽21为中心折叠。
在显示器22的左顶部,具有一个能被拉长和缩进的传输/接收天线24。蜂窝电话1通过天线24和是固定无线终端的基站交换无线电波。
而且,显示器22具有超过180°角度范围充分地旋转的照相单元25。蜂窝电话1通过照相单元25的电荷耦合器件(CCD)照相机26来捕获期望目标的图像。
当用户按180°充分地旋转照相单元25并且在那个位置上固定它时,显示器22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在照相单元25后端的中心提供的扬声器34定位于前侧面,如在图4中所示。因此,蜂窝电话1被切换到正常的来电呼叫状态。
而且,在显示器22的中心提供了液晶显示器27。液晶显示器27显示无线电波的接收状态、剩余的电池容量、以电话目录的形式登记的当事人的名称和他们的电话号码,通话记录,并且此外,电子邮件的内容、简单Web页、由照相单元25的CCD照相机26捕获的图像等。
主单元23在其表面具有操作键盘28,包括“0”到“9”的数字键、呼叫键、重新拨号键、呼叫终止/电源键、清除键、和电子邮件键。根据操作键盘28操作的各种命令输入到蜂窝电话1中。
而且,在主单元23上,在操作键盘28的下面提供了备忘录按钮29和麦克风30。当操作备忘录按钮29时,蜂窝电话1记录在一个呼叫期间的通信同伴的声音。蜂窝电话1通过麦克风30收集在呼叫期间的用户的声音。
而且,在主单元23上,在操作键盘28的上面提供了可旋转的微动拨号31,从主单元23的表面稍微地突出。蜂窝电话1根据微动拨号31的旋转操作执行各种处理;例如,它浏览电话目录列表或电子邮件、打开简单Web页、或在液晶显示器27上连续地播放图像。
例如,蜂窝电话1根据由用户操作的微动拨号31的旋转操作,从在液晶显示器27上显示的电话目录列表中的多个电话号码中,选择期望的电话号码。当向主单元23内按下微动拨号31时,蜂窝电话1固定已选择的电话号码并呼叫该电话号码。
蜂窝电话1具有安装在其后部的电池组,未示出。当打开呼叫终止/电源键时,每种电路从电池组接收电源,并且激活以允许操作。
在主单元23的左侧表面的上部,提供了用于安装可分离的记忆棒(已注册的商标)33的记忆棒插槽32。当压下备忘录按钮29时,蜂窝电话1把通信伙伴的声音记录在安装在其上的记忆棒33上。蜂窝电话1,根据用户的操作,把电子邮件、简单Web页、和由CCD照相机26捕获的图像记录在安装在其上的记忆棒33。
记忆棒33是一种由索尼公司开发的闪存卡,索尼公司是这个申请的申请人。记忆棒33包含一个闪存,其是EEPROM类型(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即,一种允许电子地重写和擦除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在塑胶壳中是21.5毫米长,50毫米宽,和2.8毫米厚。记忆棒33通过十个插脚允许各种数据,例如图像、声音、和音乐的写入和读出。
在其上能安装记忆棒33的蜂窝电话1被允许通过记忆棒33与其它电子装置来共享数据。
而且,通过合入用于在记忆棒33中增加特别功能的模块(芯片)并且把记忆棒33安装在记忆棒插槽32上,来进一步扩展蜂窝电话的功能。
例如,通过把合入蓝牙模块和非接触式IC标签的记忆棒33安装在蜂窝电话1上,能够扩展蜂窝电话1的功能,使得允许和个人计算机11进行基于蓝牙的通信和通过非接触式IC标签的通信。
图5是显示蜂窝电话1的内部配置的例子图。
用于整体地控制显示器22的部件和主单元23的主控制器41通过主总线51连接到电源电路45、操作输入控制器42、图像编码器43、照相机接口(I/F)44、LCD(液晶显示)控制器46、复用器/分路器48、调制解调器电路49、音频编解码器50、红外通信设备55、和蓝牙设备56。而且,图像编码器43、图像解码器47、复用器/分路器48、记忆棒控制器53、调制解调器电路49、和音频编解码器50通过同步总线52彼此连接。
当通过用户操作来接通呼叫终止/电源键时,每个部件接收从电池组来的功率,由此激活蜂窝电话1来允许操作。
由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ROM(只读存储器)、和RAM(随机访问存储器)的主控制器41来控制蜂窝电话1的整个操作。如在图中所示,把在ROM中的用于控制蜂窝电话1的整个操作的主机程序41A,和用于控制蓝牙模块56的蓝牙控制程序41B提供给主控制器41。
蜂窝电话1,在主控制器41的控制下,在电话呼叫模式中,通过音频编解码器50把由麦克风30搜集的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音频数据。蜂窝电话1在调制解调器电路49中对数字音频数据进行扩频,在收发器电路54中执行数/模转换和频率转换,并且通过天线24发送结果信号。
同样,在电话呼叫的模式中,蜂窝电话1放大通过天线24接收的信号,执行频率转换和模/数转换,在调制解调器电路49中执行频谱解扩,并且通过音频编解码器50把结果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蜂窝电话1通过扬声器34输出对应于模拟音频信号的声音。
而且,蜂窝电话1,当在数据通信模式中发送电子邮件时,通过操作输入控制器42向主控制器41发送通过操作键盘28和微动拨号器31的操作输入的文本数据。
主控制器41在调制解调器电路49中对文本数据进行扩频,在收发器电路54中执行数/模转换和频率转换,并且通过天线24向基站发送结果。
另一方面,当在数据通信模式中接收电子邮件时,蜂窝电话1在调制解调器电路49中对通过天线24从基站接收的信号进行频谱解扩,以恢复原始文本数据,并且通过LCD控制器46在液晶显示屏27上显示作为电子邮件的文本数据。
然后,允许蜂窝电话1通过记忆棒控制器53把根据用户操作接收的电子邮件记录在记忆棒33中。
当在数据通信模式中发送图像数据时,蜂窝电话1把由CCD照相机26捕获的图像数据通过照相机接口44转移到图像编码器43。
当不发送图像数据时,允许蜂窝电话1通过照相机接口44和LCD控制器46在液晶显示器27上直接显示由CCD照相机26捕获的图像数据。
图像编码器43通过预定的编码方法,例如,MPEG(移动图像专家组)2或MPEG4,把从CCD照相机26转移来的图像数据压缩并编码成已编码图像数据,并且向复用器/分路器48发送已编码图像数据。
同时,蜂窝电话1当由CCD照相机26捕获图像时,通过音频编解码器50向复用器/分路器48发送由麦克风30收集的声音来作为数字声音数据。
复用器/分路器48通过预定的方法,把从图像编码器43转移来的已编码图像数据和从音频编解码器50转移来的音频数据进行复用,在调制解调器电路49中对已复用的结果数据进行扩频,在收发器电路54中进行数/模转换和频率转换,然后通过天线24发送结果。
另一方面,例如,当在数据通信模式中接收连接到简单Web页等的移动图像文件的数据时,蜂窝电话1对在调制解调器电路49中通过天线24从基站接收的信号进行扩频,并且向复用器/分路器48转发已复用的结果数据。
复用器/分路器48把已复用的数据解复用成已编码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并且通过同步总线52向图像解码器47转发已编码的图像数据和向音频编解码器50转发音频数据。
图像解码器47通过根据如MPEG2或MPEG4的预定的编码方式解码已编码图像数据,以产生用于播放的移动图像数据。并且通过LCD控制器46来向液晶显示器27转发数据。因此,蜂窝电话1显示包括在连接到简单Web页的文件中的移动图像数据。
同时,音频编解码器50把音频数据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并且向扬声器34转发音频信号。因此,蜂窝电话1播放包括在例如链接到简单Web页的移动图像文件中的音频数据。
同样在这种情况中,类似于电子邮件的例子,允许蜂窝电话1通过用户操作,经由记忆棒控制器,把已接收的链接到简单Web页等的数据记录在记忆棒33中。
蓝牙模块56类似于包含在个人计算机11中的蓝牙模块145(参考图11)而进行配置,并且与包括个人计算机11的其它蓝牙设备进行基于蓝牙的通信。
现在,将描述基于蓝牙的通信。
基于蓝牙的网络配置类型包括微网,和其中由多个微网彼此连接的散网。在每个微网中,蓝牙设备以所谓的主机和从机的形式存在。
为了在微网内建立同步和交换各种信息,相对于频率轴的同步和相对于时间轴的同步必须被建立在构成微网的主机和从机之间。
根据蓝牙,使用79MHz宽度的频率带宽来把信号从主机发送到从机。在那时,主机没有同时占用超过79MHz频率带宽来发送信息,但是按照1MHz的步长随机改变(跳变)用于传输信息的频率。
接收端的从机与主机的随机变化的传输频率保持同步,并把接收频率变化为需要的,由此接收从主机传输来的信息。
由主机和从机改变的频率信号图称为跳频模式,并且如果主机和从机共享跳频模式,则假设相对于频率轴进行同步。
而且,在蓝牙中,为了允许在主机和多个从机之间进行通信,在主机和各个从机之间的通信通道(信道)是按625μs的单位时分复用的。以6 25μs为单位的每个时间周期称为一个时隙。如果主机和从机共享时隙,则假设相对于时间轴进行同步。
每个从机根据主机的蓝牙地址计算跳频模式,并且把基于主机的蓝牙时钟的偏移量加到由其自己管理的蓝牙时钟上,从而获得时隙的定时同步。
每个蓝牙设备的蓝牙地址是唯一的,并用48位来表示。每个蓝牙设备的蓝牙时钟由其自己来管理。
因此,在形成微网之前,包括蓝牙地址和蓝牙时钟的各种信息由稍后将描述的称为“查询”和“寻呼”的过程来在主机和从机之间进行交换。
而且,每个蓝牙设备具有分配到那里的蓝牙设备名称。用户可任意地设置蓝牙设备名称。
图6是详细地显示在皮带2上提供的非接触式IC标签3的配置例子的框图。
例如,用单个芯片IC的形式来实现非接触式IC标签3,该单个芯片IC包括在图中示出的天线79(环型天线)和电容器80,和其它的部件。非接触式IC标签3通过电磁感以半双工形式和读出器/写入器12交换各种数据。
非接触式IC标签3为了描述方便被称为,并且有意称为具有上述的和稍后将描述的功能的模块。例如,富里卡(Felica)(已注册商标)具有和非接触式IC标签3基本上相同的功能。
CPU 71把存储在ROM 72中的非接触式IC标签控制程序72A装载进RAM 73中,并且控制非接触式IC标签3的整个操作。例如,当天线79接收从读出器/写入器12发射的电磁波时,作为对其的反应,CPU 71向读出器/写入器12发送预置皮带ID的通知。
在幅移键控(ASK)解调器93中的接口单元78检测由天线79接收的已调制波(ASK-调制波)的包络线,向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解调器81输出已解调的数据。形成天线79和电容器80的LC电路由具有预定频率的电磁波引起谐振,该电磁波从读出器/写入器12发射。
而且,在ASK解调器93中的接口单元78整流由天线79激励的AC磁场,通过电压调节器91稳定结果,并且向每个部件转发结果来作为DC功率。调整从读出器/写入器12发射的电磁波的功率,以便产生电磁场,该电磁场为非接触式IC标签3提供需要的功率,如稍后将描述的。
而且,在振荡电路94中的接口单元78振荡具有和数据的时钟频率相同的频率的信号,向未示出的PLL单元输出该振荡信号。
而且,例如,当向读出器/写入器12发送例如皮带ID的数据时,接口单元78,例如,根据从BPSK调制器77传送来的数据,接通或关闭预定开关元件,使得仅当开关元件接通时,把预定负载并联连接到天线79,从而改变天线79的负载。
ASK调制器92,根据在天线79的负载中的变化,对来自读出器/写入器12、由天线79接收的已调制电磁波减小开ASK调制,并且通过天线79向读出器/写入器12发送已调制的分量(改变读出器/写入器12的天线175(参考图12)的终端电压)(负载开关方式)。
BPSK解调器81,如果由ASK解调器93解调的数据是BPSK调制的,基于从未示出的PLL单元反馈的时钟信号解调数据(解调曼彻斯特码),向数据接收器82输出已解调的数据。如果需要,数据接收器82向CPU 71等输出数据。
BPSK调制器77对从数据发送器76传送来的数据执行BPSK调制(编码成曼彻斯特码),向ASK调制器92输出结果。
非接触式IC标签3,除了向个人计算机11发送皮带ID的通知外,执行包括读出器/写入器12的认证和待传输数据的加密。
图7到10显示在图2中示出的个人计算机11的外观。笔记本个人计算机11基本上包括主单元101和相对于主单元101能被打开和关闭的显示器102。图7是外部侧视图,其中显示器102随着主单元101打开而显示。图8是主单元101的平面视图,而图9是稍后将描述的微动拨号103的周边扩大视图。图10是在微动拨号103一侧的主单元101的侧视图。
主单元101,在其上端表面上,具有用于输入各种字符、符号等的键盘104、充当例如移动指针(鼠标光标)的指针设备的触板105、和功率开关107。而且,主单元101,在其一侧表面上,具有微动拨号103、插槽108、和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1394端口110。例如,作为触板105的替代物,可以提供棒型指向设备。
显示器102,在其前表面上,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LCD 106。而且,显示器102,在其右上部分,具有包括电源灯PL、电池灯BL、和消息灯ML和其它所需灯的LED灯。可以把电源灯PL、电池灯BL、消息灯ML等提供在显示器102的底部。
微动拨号103固定在主单元101上的键盘104的键之间,其高度与键的高度相同。微动拨号103根据由图9中的箭头a指示的旋转操作来执行预定的处理,并且也根据箭头b指示的移动操作来执行处理。微动拨号103可以设置在主单元101的左侧表面上、在具有LCD 106的显示器102的左或右侧表面上、或垂直地在键盘104的“G键”和“H键”之间。可为选择,微动拨号可以被提供在前表面的中央部分、水平地沿触板105的上边沿或下边沿、或垂直地在触板105的右按钮和左按钮之间,使得当通过食指操作触板105时能通过拇指来操作微动拨号103。而且,没有对垂直和水平方向的限制,可以预定的角度对角地提供微动拨号103,以利于手指的操作。同样,微动拨号103可以被设置在充当指向设备的鼠标一侧上由拇指能操作微动拨号103的位置上。
图11是显示个人计算机11的电子配置的框图。
例如,由英特尔公司制造的奔腾(商标)处理器实现CPU 121,并且把其连接到主机总线122上。而且,把电桥123连接到主机总线122上。把电桥123也连接到AGP(加速图像端口)124上和PCI总线125上。例如,由英特尔公司制造的400BX实现电桥123,并且其控制在CPU 121和RAM 126的外设中的部件。而且,把电桥123通过AGP 124连接到视频控制器127。电桥123和桥146构成了所谓的芯片集。
也把电桥123连接到RAM 126和高速缓存128。高速缓存128缓冲存储由CPU 121使用的数据。虽然没有示出,CPU 121也包括初级高速存储器。
例如,通过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来实现RAM 126,并且它存储由CPU 121执行的程序和为CPU 121操作需要的数据。更明确地,当激励完成时,RAM 126存储从HDD 153转移来的电子邮件程序126A、自动导航程序126B、微动拨号状态监视程序126C、微动拨号驱动器126D、操作程序(OS)126E、读出器/写入器控制程序126F、蓝牙控制程序126G、和非接触式IC标签管理程序126H。
电子邮件程序126A是用于通过诸如经由调制解调器的在网络上的电话线133的通信线来交换消息的程序。电子邮件程序126A具有恢复接收的电子邮件的功能。恢复接收的电子邮件的功能执行查询英特网业务提高商134的邮件服务器135来得到关于是否在邮箱136中已经接收到去它自己(用户)的电子邮件的处理,并且如果有,则恢复到其的电子邮件。
自动导航程序126B按预定次序依次激活多个预定处理(或程序)并执行它。
微动拨号状态监视程序126C接收关于从电子邮件程序126A到非接触式IC标签管理程序126H的微动拨号的兼容性的通知。如果应用程序和微动拨号兼容,微动拨号状态监视程序126C操作,以便通过使用应用程序的用户接口功能,向用户显示通过操作微动拨号103能执行的用户操作。微动拨号状态监视程序126C通常处于等待微动拨号103的事件的状态中,并且其具有用于接收从应用程序来的通知的目录。微动拨号驱动器126D根据微动拨号103的操作执行各种功能。
OS 126E是一种用于控制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的程序,例如,微软公司的Windows(注册商标)95或Windows(注册商标)98,或苹果计算机公司的MacOS(商标)。
读出器/写入器控制程序126F控制读出器/写入器12,检测放置在个人计算机11附近的非接触式IC标签3的存在,和用电磁波的方法与非接触式IC标签3交换各种信息。
蓝牙控制程序126G控制蓝牙模块145。例如,蓝牙控制程序126G检测在附近存在的蓝牙设备,并且建立用于与蓝牙设备通信的同步。
视频控制器127连接到PCI总线125,并且通过AGP 124也连接到电桥123。视频控制器127根据通过PCI总线125或AGP 124传送的数据,来控制在LCD 106上的显示。
而且,声音控制器129连接到PCI总线125,而扬声器130和麦克风109连接到扬声器130,声音控制器129捕捉从麦克风109来的声音输入,并且向扬声器130输出音频信号。
而且,调制解调器132和PC卡插槽接口138连接到PCI总线125。
调制解调器132能通过电话线133和英特网业务提供商134连接到英特网137、邮件服务器135等。
而且,当增加一个选择功能时,接口卡139如所需地安装在连接到PC卡插槽接口138的插槽108中,以允许与外设进行数据交换。例如,接口卡139能连接到驱动器140,以允许与放置在驱动器140中的磁盘141、光盘142、磁光盘143、半导体存储器144进行交换。
用于与磁盘141、光盘142、磁光盘143、和半导体存储器144交换数据的驱动器140可以通过USB(通用串行总线)端口154连接。
而且,电桥146连接到PCI总线125。例如,通过英特尔公司制造的PIIX4E来实现电桥146,并且其控制各种输入和输出。更明确地,电桥146包括IDE(集成驱动电子技术)控制器/配置寄存器147、IDE接口148、定时电路149、和USB接口150。电桥146控制连接到IDE总线152的设备、连接到USB端口154的设备、通过ISA/EIO(工业标准结构/扩展输入输出)总线151和I/O接口156连接的设备等等。
例如,如果GPS(全球定位***)天线155连接到USB端口154,USB接口150通过PCI总线125、电桥123、和主机总线122向CPU 121转发从GPS天线155反馈回的位置数据和时间数据。
IDE控制器/配置寄存器147包括两个IDE控制器,即,所谓的初级IDE控制器和次级IDE控制器,并且也包括配置寄存器。
初级IDE控制器通过IDE总线152连接到连接器(未示出),而HDD 153连接到连接器。次级IDE控制器可通过另一IDE总线(未示出)连接到外设。
HDD 153存储电子邮件程序153A、自动导航程序153B、微动拨号状态监视程序153C、微动拨号干燥机153D、OS 153E、读出器/写入器控制程序153F、蓝牙控制程序153G、非接触式IC标签管理程序153H、为这些程序使用的数据等等。存储在HDD 153中的程序153A到153H在激活处理的过程中依次传送到和存储在RAM 126中。
而且,I/O接口156连接到ISA/EIO总线151.I/O接口156、ROM 157、RAM 158、和CPU 159彼此互连。
例如,ROM 157预先存储IEEE 1394 I/F程序157A、LED控制程序157B、触板输入监视程序157C、键盘输入监视程序157D、唤醒程序157E、和微动拨号状态监视程序157F。
IEEE 1394 I/F程序157A是用于输入和输出与IEEE 1394一致的数据,并通过IEEE 1394输入/输出端口110交换所述数据。LED控制程序157B是用于控制包括电源灯PL、电池灯BL、和消息灯ML和其它所需灯的LED灯的发光。触板输入监视程序157C是用于监视由用户通过触板105输入的程序。键盘输入监视程序157D是用于监视由用户通过键盘104或其它键开关输入的程序。唤醒程序157E是用于管理芯片的电源,以便基于从电桥146中的定时电路149反馈的当前时间数据检查是否预置时间已经到达和当预置时间已经到达时激活预定处理(或程序)。微动拨号状态监视程序157F是用于经常地监视微动拨号103的旋转解码器的旋转和将其压下的程序。
而且,ROM 157具有写到其的基本输入/输出***(BIOS)157G。BIOS指的是基本输入/输出***,并且其是用于控制在OS或应用程序和外设(即,显示器,键盘,HDD)之间的数据的输入和输出的软件程序。
RAM 158包括寄存器组158A到158F,一个用于监视微动拨号的状态的I/O寄存器,和一个IEEE 1394 I/F寄存器,该寄存器组包括涉及LED控制,触板输入状态,键盘输入状态,和时间设置的寄存器,。例如,当按下微动拨号103时,LED控制寄存器控制指示电子邮件的即时激活的消息灯ML的发光。当按下微动拨号103时,键盘输入状态寄存器存储操作键标志。时间设置寄存器允许任意时间的设置。
而且,I/O接口156通过未示出的连接器连接到微动拨号103、键盘104、触板105、和IEEE 1394端口110。当用户使用微动拨号103、键盘104、和触板105执行操作时,I/O接口156根据从微动拨号103、键盘104、和触板105来各自操作接收信号,并且向ISA/EIO总线151输出信号。而且,I/O接口156经IEEE 1394输入/输出端口110与外部进行数据交换。而且,I/O接口156连接到电源灯PL、电池灯BL、消息灯ML、电源控制电路160、和其它LED灯。
电源控制电路160连接到内置电池161或AC电源。电源控制电路160向每块供给所需的电源,并且控制内置电池161或外设的次级电池的充电。CPU159通过I/O接口156监视当接通/关闭电源时操作的电源开关107。
即使当关闭电源时,也允许CPU通过内部电源恒定地执行对BIOS 157G的IEEE 1394 I/F程序157A。即,即使当在显示器102的LCD 106上没有打开窗口时,对BIOS 157G的IEEE 1394 I/F程序157A也恒定地在运作。因此,即使当关闭电源开关107和CPU 121没有激活OS 126E时,CPU 159也一直执行微动拨号状态监视程序157F。因此,向个人计算机11提供可编程电源键(PPK)功能而不是提供专用键。因此,即使处于电源节省模式或关闭电源时,也允许用户仅通过按下微动拨号103来激活期望的软件和脚本文件。
图12是详细地显示图11中示出的读出器/写入器12的配置的方框图。
IC 171包括CPU 181、SPU(信号处理单元)182、SCC(串行通信控制器)183、和存储器184。存储器184包括ROM 191和RAM 192。对存储器184的CPU 181通过总线185互相连接。
CPU 181把存储在ROM 191中的控制程序装载入RAM 192中,并且基于从非接触式IC标签3传输的响应数据执行各种过程和控制从图11中示出的CPU 121反馈来的信号。例如,CPU 181产生将传输到非接触式IC标签3的命令,并通过总线185把该命令输出到SPU 182,并且其执行从非接触式IC标签3传输来的数据的认证。
CPU 181,当蜂窝电话1放置在附加和后述的由在部件中的过程接收到皮带ID的通知时,根据CPU 121的指令向蓝牙模块145发送皮带ID的通知。
例如,SPU 182,当响应从解调器174反馈的非接触式IC标签3的数据时,对数据执行BPSK解调(曼切斯特码的解码)并且向CPU 181转发结果数据。而且,SPU 182,当通过总线185反馈回待向非接触式IC标签3传输的命令时,对命令执行BPSK调制(编码成曼切斯特码)并且向调制器172输出结果数据。
SCC 183通过总线185向CPU 181转发从图11示出的CPU 121传送来的数据,并且通过总线185向CPU 121输出传送的数据。
调制器172,基于从SPU 182反馈的数据,移幅键控(ASK)调制具有从振荡电路(OSC)173反馈的预定频率(即,13.56MHz)的载波,并且以电磁波的形式从天线175输出已调制的结果波。解调器174解调通过天线175接收的调制波(ASK调制波),并向SPU 182输出解调的数据。
天线175发射预定的电磁波,并且基于负载对其响应变化确定是否有非接触式IC标签3(蜂窝电话1)放置在附近。当非接触式IC标签3放置在附近时,天线175和非接触式IC标签3交换各种数据。
图13是显示在读出器/写入器12和非接触式IC标签3之间的通信的说明的例子的示意图。
如早先所述,例如,用211.875kbps的通信速率以半双工的方式执行读出器/写入器12和非接触式IC标签3之间的通信。
而且,如在图中所示,例如,用做从读出器/写入器12到非接触式IC标签3的功率传输和数据转移和用做从非接触式IC标签3到读出器/写入器12的数据转移的频率带宽的中心频率是13.56MHz。
例如,从读出器/写入器12输出的用于功率传输的电磁波是350mW,并且,例如,根据如天线特征的通信环境,通信的范围是属于10cm一类的。
例如,通过用属于0.1一类的调制度数(数据信号的最大幅度/载波的最大幅度)幅移键控(ASK)地调制前述的以曼切斯特码编码的数据,以把数据从读出器/写入器12向非接触式IC标签3转移。而且,通过用前述的负载开关(根据输出数据接通/关闭开关元件以改变天线175的负载)将输出数据转换成传输信号,以把数据从非接触式IC标签3向读出器/写入器12转移。
图14是详细地显示图11中示出的蓝牙模块145的配置的方框图。
CPU 201把存储在ROM 202中的控制程序装载进RAM 203中,以控制蓝牙模块145的整个操作。到RAM 203的CPU 201通过总线205互相连接,并且闪存204也连接到总线205。
闪存204存储例如为每个蓝牙设备设置的蓝牙设备名称和对每个蓝牙设备唯一的蓝牙地址。
蓝牙地址是包含48位的标识符,对每个蓝牙设备唯一的(明确的),并且用在蓝牙设备的管理的各种过程中。
例如,如前所述,所有的从机必须获得关于主机的跳频模式的信息,以便在一个微网内建立同步,并且从机根据主机的蓝牙地址计算跳频模式。
更明确地说,蓝牙地址被划分成包括低24位的LAP(低地址部分)、包括下一步8位的UAP(高地址部分)、和包括剩余16位的NAP(非重要地址部分)。使用包括LAP的整个24位和UAP的低4位的28位来计算跳频模式。
基于在用于在微网内建立同步的“寻呼”期间获得的主机蓝牙地址的上述28位部分,和基于从主机传输来蓝牙时钟,允许每个从机计算跳频模式。
返回参考图14,闪存204存储用于在已经建立微网内的同步之后认证通信伙伴的蓝牙设备或加密待传输的数据的连接密钥等。并且如需要的话,向CPU 201提供链接密钥等。
输入/输出接口206,根据来自CPU 201的指令,管理从图11示出的CPU121传送来的数据和从基带控制器207传送来的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基带控制器207向用于向蜂窝电话1传输的GFSK(高斯频移键控)调制器221转发从输入/输出接口206传送来的数据,并且向总线205或输入/输出接口206输出从GFSK解调器227传送来的数据。
GFSK调制器221对从基带控制器207传送来的数据的高频带分量进行滤波,执行频率调制以作为初级调制,并且向扩频器222输出结果数据。
扩频器222基于早先所述计算的和从跳频合成器225反馈回的跳频模式来改变载波频率,对传送到其的数据进行扩频,以及向通信控制器223输出结果信号。在蓝牙中,扩频器222以625us的周期来进行用于数据传输的跳频。
通信控制器223使用2.4GHz的带宽从天线224发送已经进行扩频的信号。而且,通信控制器223向解扩频器226输出由天线224接收的信号。
解扩频器226基于从跳频合成器225反馈回的跳频模式来进行接收频率的跳频,从而获得从例如蜂窝电话1传输来的信号。而且,解扩频器226对获得的信号进行频谱解扩以恢复从蜂窝电话1来的信号,并且向GFSK解调器227输出恢复的信号。GFSK解调器227高斯频移键控(GFSK)地解调从解扩频器226传送来的信号,并且向基带控制器207输出结果数据。
蓝牙模块56的配置是与图14中示出的相同,从而不再详细地描述了。在下列的描述中,例如,将把蓝牙模块56的CPU称为CPU 201A,而将ROM称为ROM 202A。其它部分将参考相似的方式。
其次,将描述图2中示出的通信***的操作。
首先,参考图15中示出的流程图,将描述根据用于注册彼此相关的非接触式IC标签3的皮带ID和蜂窝电话1的设备名称的个人计算机11的非接触式IC标签管理程序126H的处理过程。
当使用图2中示出的通信***时,要求用户提前把,例如,新近购买的皮带2的皮带ID和蜂窝电话1的蓝牙设备名称注册在个人计算机11中。
在步骤S1中,非接触式IC标签管理程序126H在LCD 106上显示用于允许用户选择是否注册的选择屏幕。图16是显示步骤S1中显示在LCD 106上的选择屏幕的例子的说明图。在这个例子中,显示了注册窗口241,在那里显示了读为“你希望注册吗?”的消息。而且,在注册窗口241中,显示了“是的”按钮241A和“取消”按钮241B。
然后,当用户操作“是的”按钮241A而图16中示出的选择屏幕进行显示时,非接触式IC标签管理程序126H进行到步骤S2,激活读出器/写入器控制程序126F。
在步骤S3中,非接触式IC标签管理程序126H在LCD 106上显示,随图16中显示的屏幕之后,请求把非接触式IC标签3(皮带2)放到读出器/写入器12的附近的消息。图17是显示步骤S3中显示在LCD 106上的屏幕的例子的说明图。在注册窗口241中,显示了读为“将IC标签放置到读出器(读出器/写入器12)的附近。”的消息。
在步骤S4中,非接触式IC标签管理程序126H确定是否已经收到皮带ID的通知,并且等待直到确定出已经收到通知。当非接触式IC标签3放置在附近时,步骤S2中激活的读出器/写入器控制程序126F读出皮带ID,并且发送皮带ID的通知。
如果在步骤S4中确定已经接收到皮带ID的通知,非接触式IC标签管理程序126H进行到步骤S5,显示通知已经确认皮带ID的消息。图18是在步骤S5中显示的消息的例子的说明图。如图中所示,例如,在注册窗口241中显示读为“已经确认皮带ID”。而且,在消息的下方显示用于进行到下一步步骤的“下一步”按钮241C。
在步骤S6中,非接触式IC标签管理程序126H显示用于输入与已经传输的皮带ID关联的待注册的蓝牙设备名称的屏幕。图18是显示用于输入蓝牙设备名称的屏幕的例子的说明图。在注册窗口241中,显示读为“输入蓝牙设备名称”,并且在域241D的底部显示用于输入蓝牙设备名称的域241D。例如,用户检查蜂窝电话1的蓝牙设备名称,并且使用键盘104输入蓝牙设备名称。
在步骤S7中,非接触式IC标签管理程序126H确定是否已经输入蓝牙设备名称,并且等待直到输入蓝牙设备名称。例如,当用户输入读为“红的蜂窝电话”的蓝牙设备名称时,如图19中所示,并且操作在用于输入蓝牙设备名称的域241D的下面显示“下一步”按钮241E,非接触式IC标签管理程序126H确定已经输入蓝牙设备名称,并且进行到步骤S8。
在步骤S8中,非接触式IC标签管理程序126H把彼此之间关联的皮带ID和蓝牙设备名称注册,例如,在HDD 153中
当已经注册从非接触式IC标签3传输的皮带ID和用户输入的蓝牙设备名称时,非接触式IC标签管理程序126H进行到步骤S9,显示通知已经完成注册的消息。图20是在步骤S9中显示的消息的例子的说明图。在这个例子中,在注册窗口241中显示读为“注册已经完成。”的消息。当操作在注册窗口241F中显示的“是的”按钮241F时,非接触式IC标签管理程序126H退出处理。
通过执行上述的处理,例如,把在图21中示出的皮带ID和蓝牙设备名称之间的关联表存储在HDD 153中。显然,用户可以使用键盘等手动输入皮带ID。
图21中示出的关联表中,皮带“A045PR63”和蓝牙设备名称“红的蜂窝电话”被存储以作为第一注册信息,并且皮带ID“WW9565B”和蓝牙设备名称“黄色PDA”被存储以第二注册信息。
当把皮带2放置在附近和接收到皮带ID“A045PR63”的通知,参考关联表的蓝牙控制程序126G选择“红的蜂窝电话”,即,蜂窝电话1,作为用于建立与其通信的伙伴。
其次,参照图22中示出的流程图,将描述在图15中示出的步骤S2中激活的根据读出器/写入器控制程序126F的处理过程。
在步骤S21中,读出器/写入器控制程序126F控制读出器/写入器12的部件,以发射用于检测非接触式IC标签3的电磁波。
然后,在步骤S22中,读出器/写入器控制程序126F确定是否已经从非接触式IC标签3接收到皮带ID的通知,并且等待直到接收到通知。如果在步骤S22中确定已经把皮带2放置在附近和已经从非接触式IC标签3接收到皮带ID的通知,读出器/写入器控制程序126F进行到步骤S23,向非接触式IC标签管理程序126H发送皮带ID的通知,然后退出处理过程。
再次,参考图23和24示出的流程图,在图21中示出的关联表被存储在个人计算机11的情况中,将描述由图2中示出的通信***执行的一系列处理步骤。
为了区分从系有皮带2的蜂窝电话1执行的处理的差异,也将参考在图23和24中示出的流程图,来描述由未示出的PDA(个人数字助理)(蓝牙设备)执行的处理过程,该PDA没有使用皮带系到其的或包括在其中的非接触式IC标签。
在这个例子中,个人计算机11充当主机,并且蜂窝电话1和PDA充当从机。在下列关于流程图的描述中,在适当的地方,通信指的是基于在微网内建立同步和识别通信伙伴之后执行的蓝牙的通信。
在步骤S61中,读出器/写入器控制程序126F发射用于检测非接触式IC标签3的电磁波。读出器/写入器控制程序126F按预定的命令控制读出器/写入器12,以按预定的周期发射电磁波。
皮带2的非接触式IC标签控制程序72A,当把皮带2放置到个人计算机11的附近和在步骤S71中从其接收到电磁波时,进行到步骤S72,从EEPROM74读取皮带ID和向读出器/写入器12发送皮带ID的通知。
在步骤S62中,读出器/写入器控制程序126F接收从非接触式IC标签3传输来的标签ID的通知,并且进行到步骤S63,向蓝牙控制程序126G发送标签ID的通知。
然后,在步骤S31中,蓝牙控制程序126G接收标签ID。
其后,蓝牙控制程序126G在步骤S32到S34中执行“查询”,和在步骤S35到S42中执行“寻呼”。基本上,“查询”是用于检测在个人计算机附近的蓝牙设备(蜂窝电话1和PDA)的过程,和“寻呼”是用于向由“查询”检测出的蓝牙设备发送关于主机属性(蓝牙地址、蓝牙时钟、等等)的信息的通知。
在步骤S32中,蓝牙控制程序126G控制蓝牙模块145以广播IQ分组。
更明确地,蓝牙控制程序126G使用预置LAP的24位(9E8B33)和UAP的4位(全零位)和蓝牙时钟的整个28位来产生查询跳频模式。
而且,蓝牙控制程序126G通过使用预定的9E8B00到9E8B3F中的LAP的一个地址块来产生IAC(查询访问码),并且广播包括使用已经计算出的查询跳频模式的访问码的IQ分组。
基于蓝牙交换的每个分组包括:访问代码,其由68位或72位组成,充当用于表示传输分组的目的基础;分组报头,其由54位组成,包括用于管理通信链路的参数;和负载,其由0到2745位(可变长长度)的用户组成。
从蓝牙模块145的天线224来的IQ分组广播在步骤S81中,由蜂窝电话号码1的蓝牙控制程序41B接收,并在步骤S101中,由PDA的蓝牙控制程序接收。
然后,在步骤S82中,蓝牙控制程序41B通过向个人计算机11发送用于从机属性的通知的FHS分组来响应查询。FHS分组包括,在其有效载荷中,关于蓝牙模块56的蓝牙地址和蓝牙时钟的信息。
由个人计算机11的蓝牙控制程序126G在步骤S33中接收已经发送的FHS分组,从而获得关于蜂窝电话1的属性的信息。
相似地,在步骤S102中发送指示PDA的属性的FHS分组,其由蓝牙控制程序126G在步骤S34中接收。
通过上述的“查询”,蓝牙控制程序126G获得关于所有在附近存在的从机的信息。
在步骤S35中,蓝牙控制程序126G基于包括在从蜂窝电话1获得的FHS分组中的信息来产生ID分组,并且向蜂窝电话1发送该ID分组。
更明确地,蓝牙控制程序126G通过使用设置在蓝牙模块56中的蓝牙地址的24位的LAP和低4位的UAP和28位的蓝牙时钟,计算寻呼跳频模式。
而且,蓝牙控制程序126G通过使用蓝牙模块56的LAP来产生DAC(设备访问代码),和通过使用已经计算出的寻呼跳频模式来向蜂窝电话1发送包括DAC的ID分组。
蜂窝电话1的蓝牙控制程序41B,当在步骤S83中接收ID分组时,进行到步骤S84,向个人计算机11发送相同的ID分组,从而通知个人计算机11已经正常地接收到ID分组。
蓝牙控制程序126G,当接收从蜂窝电话1传输来的ID分组,进行到步骤S37,向蜂窝电话1发送用于通知它自己属性的FHS分组。
在步骤S85中,蜂窝电话1的蓝牙控制程序41B接收从个人计算机11传输的FHS分组,获得主机的属性信息。蓝牙控制程序41B进行到步骤S86,向个人计算机11发送ID分组,从而通知个人计算机11已经接收到FHS分组。
然后,蓝牙控制程序41B进行到步骤S87,建立与个人计算机11微网内的同步。
更明确地,蓝牙控制程序41B通过使用设置在个人计算机11(蓝牙模块145)中的蓝牙地址的24位的LAP和低4位的UAP和27位的蓝牙时钟来产生信道跳频模式,从而建立关于频率轴的同步。
而且,蓝牙控制程序41B,基于从个人计算机11传输来的蓝牙时钟的通知,向其管理的时钟增加一个偏移量(差异),从而建立关于时间轴的同步。
在步骤S38中,蓝牙控制程序126G接收从蜂窝电话1传输来的ID分组。
个人计算机11,充当为主机,当建立与多个从机的同步时,重复地为每个从机执行上述的“寻呼”,依次增加包含微网的从机数目。即,在步骤S39到S42和步骤S103到S107中的个人计算机11和PDA之间类似地执行“寻呼”,从而建立在微网内的同步。
当已经和所有微网内的从机建立同步时,蓝牙控制程序126G请求设置在各个从机中的蓝牙设备名称的通知。在步骤S43中,蓝牙控制程序126G请求蜂窝电话1向其发送通知。
作为选择,在和每个独自蓝牙设备建立同步后可以马上请求蓝牙设备名称的通知(在“寻呼”完成后立即)。
蓝牙控制程序41B,当在步骤S88中接收到请求时,进行到步骤S89,读取设置在闪存204A(蓝牙模块56的闪存)中的蓝牙设备名称并发送通知。
由蓝牙控制程序126G在步骤S44中接收从蜂窝电话1传输的蓝牙设备名称。
在步骤S45中,蓝牙控制程序126G请求PDA发送蓝牙设备名称的通知,并且在步骤S46中接收对请求的响应。
在步骤S47中,蓝牙控制程序126G,参考关联表,找到具有与从多个已经接收到蓝牙设备名称的通知的从机之中提前传输的皮带ID相关联的蓝牙设备名称的从机。识别出从机以作为通信伙伴的终端,并且执行与从机的通信。
假定响应蓝牙设备名称的通知的请求从蜂窝电话1已经接收到“红的蜂窝电话”的通知和从PDA已经接收到“黄的PDA”的通知,则当从非接触式IC标签3接收到皮带ID“A045PR63”的通知时,允许蓝牙控制程序126G参考图21示出的关联表来识别设置为“红的蜂窝电话”的蓝牙设备名称的蜂窝电话1作为通信伙伴的终端。
虽然蓝牙规定在建立终端间的同步之后将选择表示数据传输方法的分布,作为选择,例如,由终端提供的分布可以注册在上述与它们各自皮带ID相关联的关联表中。即,个人计算机11的蓝牙控制程序126G,当接收皮带ID的通知时,获得与关联的皮带ID一起注册的分布,并且通过使用获得的分布执行与蜂窝电话1的通信。
通过上述的处理过程,即使如果多个蓝牙设备,包括PDA,存在个人计算机11的附近,不用执行终端选择等,仅在个人计算机11和蜂窝电话1之间就可以开始通信。
虽然已经描述了个人计算机11基于从非接触式IC标签3传输来的蜂窝电话1的蓝牙设备名称来识别通信伙伴,并且和终端的通信,个人计算机11可以基于从非接触式IC标签3传输来的蓝牙地址,识别通信伙伴并且与其开始通信。
其次,参考图25中示出的流程图,将描述根据用于注册彼此之间相关的非接触式IC标签3的皮带ID和蜂窝电话1的蓝牙地址。
除了与非接触式IC标签3的皮带ID相关联注册的信息是蓝牙地址外,图25中示出的处理过程与图15中显示的处理过程相同,。
更明确地,当在图16中示出的选择屏幕中选择注册时,激活读出器/写入器控制程序126F,并且在LCD 106上显示图17中示出的消息。然后,当把皮带2放置到读出器/写入器12附近和从其接收到皮带ID的通知时,非接触式IC标签3管理程序126H显示在图18中示出的消息和在步骤S126中显示用于输入蓝牙地址的屏幕。
图26是显示在步骤126中显示的输入屏幕的例子的说明图。在此例中,在注册窗口251中显示读为“输入蓝牙地址。”的消息,并且在注册窗口251A的下面显示蓝牙地址输入域251A。用户检查蜂窝电话1的蓝牙地址和通过操作键盘104等来输入蓝牙地址。
然后,在步骤S127,非接触式IC标签3管理程序126H确定是否已经输入了蓝牙地址。例如,当如图26中示出的蓝牙地址“08:00:46:21:14:F9”,如在图26中示出的,和操作“下一步”按钮252B时,非接触式IC标签3管理程序126H确定已经输入蓝牙地址,并且进行到步骤S128。
在步骤S128中,非接触式IC标签3管理程序126H注册彼此之间关联的从非接触式IC标签3传输的皮带ID和输入的蓝牙地址。然后,在步骤S129中,非接触式IC标签3管理程序126H显示在图20中示出的屏幕,以指示注册的完成,并且然后退出处理过程。
图27是显示通过执行上述处理过程注册的关联表的例子的说明图。
在图27中示出的关联表中,皮带ID“A045PR63”和蓝牙地址“08:00:46:21:14:F9”被存储为第一注册信息,并且皮带ID“WW9565BKO”和蓝牙地址“08:01:57:22:38:F9”被存储为第二注册信息,如早先所述,注册额外信息,例如,分布是可能的。
当把皮带2放置在附近和从非接触式IC标签3接收到到其的皮带ID的通知,允许蓝牙控制程序126G识别参照关联表将与其建立通信的伙伴。
其次,参照图28和29中示出的流程图,将描述由2中示出的通信***在图27中示出的关联表被存储在个人计算机11中的情况下执行的系列处理步骤。
在图28中显示的处理是与参照图23描述的直到“查询”的处理相似。
更明确地,当把皮带2放置在读出器/写入器12的附近时,从非接触式IC标签3向个人计算机(读出器/写入器控制程序126F)传输皮带ID,并且蓝牙控制程序126G在步骤S142到S144中执行“查询”。
当通过“查询”获得蓝牙地址和蜂窝电话1的其它信息和PDA时,蓝牙控制程序126G,在步骤S145中,从关联表中获得与通过电磁波的方法获得的皮带ID相关的蓝牙地址,并且基于蓝牙地址查询从从机传输来的FHS分组。然后,蓝牙控制程序126G识别具有与皮带ID关联的蓝牙地址的从机以作为通信伙伴。
例如,假如存储在图27中示出的关联表,当从非接触式IC标签3接收皮带ID“A045PR63”的通知,蓝牙控制程序126G搜寻FHS分组以识别具有蓝牙地址“08:00:46:21:14:F9”的终端。例如,如果从蜂窝电话1接收的FHS分组中的蓝牙地址是“08:00:46:21:14:F9”,允许蓝牙控制程序来识别蜂窝电话1以作为通信伙伴的终端。
然后,蓝牙控制程序126G仅仅为在步骤S145中识别为通信伙伴的蜂窝电话1执行“寻呼”。即,没有执行和PDA的蓝牙控制程序的以后的处理。
以后的处理是与步骤S35到S38和步骤S83到S87中参照图23和24描述的处理相同。即,在个人计算机11的蓝牙控制程序126G和蜂窝电话1的蓝牙控制程序41B之间执行“寻呼”,从而建立同步。
然后,在步骤S150中,个人计算机11的蓝牙控制程序126G开始通信。
如上所述,也允许个人计算机11基于从注册彼此之间关联的皮带ID和蓝牙地址的非接触式IC标签3传输来的皮带ID来识别通信伙伴。即,允许用户仅仅通过把皮带ID放置到个人计算机11的附近来开始蜂窝电话1和个人计算机11之间的通信。
虽然已经把与皮带ID关联的信息描述为蓝牙设备名称或蓝牙地址,可以把充当唯一识别信息的各种信息与关联皮带ID一起注册。
例如,如果包含128位的IPv6(英特网协议版本6)分配到每个装置,允许充当主机的个人计算机11从关联表获得与从非接触式IC标签3传输来的皮带ID关联的地址,从而识别出与其执行通信的装置。
通信***,其中通过在非接触式IC标签3和读出器/写入器12之间的通信获得皮带ID和其中基于蓝牙地址或与皮带ID关联的蓝牙设备名称建立微网内的同步,能被应用到在各种装置之间的通信,而不仅限制于在蜂窝电话1和个人计算机11之间的通信。
例如,能够在诸如具有系到那里的非接触式IC标签3的PDA的便携式终端和电视接收机、汽车导航装置、自动售货机、ATM(自动出纳机)等之间实现与上述***相似的信息提供***。
而且,不局限于仅仅在装置之间提供连接,例如,通过把例如读出器/写入器、非接触式IC标签、和蓝牙模块的通信设备提供在例如汽车、火车、船、和飞机、和建筑物和城镇的每个地方,和通过允许经由蓝牙模块等来连接到例如英特网、LANs(局域网)、和WANs(宽带局域网),能够实现所谓的普遍存在的社会(普遍存在的网络社会或普遍存在的计算社会)。
在那个例子中,在终端的皮带ID和识别信息之间的关联表可以存储在网络上的预定服务器上,使得允许任何已经接收皮带ID的装置(读出器/写入器)查阅关联表。
虽然已经基于蓝牙描述了建立的通信,显而易见,本发明能应用到除了蓝牙之外的例如通过无线LAN(IEEE802.11b)的通信的通信方式上。
除蓝牙之外的通信方式也包括诸如IEEE 802.11a、IEEE 802.11g、IrDA、HomeRF(SWAP)、和无线1394,而且本发明也能应用到这些通信方式上。
作为对上述的非接触式IC标签3的通信方式的替代,使用环型天线进行功率的传输和数据的传送,只要维持小的输出和把通信的范围设置设置得比例如蓝牙的通信方式的那个距离短,就可以使用任何通信方式。
作为对上述的记忆棒151的替代,非接触式IC标签3可以被嵌在与SD卡(注册商标)标准或CF卡(注册商标)标准)相同的卡中。而且,可以使用封条并代替图1中示出的皮带系到蜂窝电话1上。
上述的系列处理步骤通过硬件或软件来执行。
如果通过软件执行系列处理步骤,实现软件的程序被安装在嵌入进专用硬件的计算机上,或例如安装在通用目的个人计算机上,其允许通过网络或从记录介质上用安装在其上的各种程序执行各种功能。
记录介质可以是具有在其上记录有程序的包介质,分布地用于从装置的主单元,例如,如在图11中所示出的,磁盘141(包括软盘)、光盘142(包括CD-ROM(光盘只读存储器)和DVD(数字化通用光盘))、磁光盘143(包括MD(注册商标)(最小盘))、半导体存储器144来分别向用户提供程序。作为选择,记录介质可以是具有在其上记录程序的硬盘153,其被嵌入装置的主单元中并提供给用户。
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程序的步骤不必按这里描述的次序顺序地执行,而可以并行地或独自地执行。
这里的术语***是指多个装置的整体。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允许用户容易和快速地开始通信。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存储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根据通过接收电磁波产生的感应电功率来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识别信息,和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终端名称信息,该识别信息和该第一终端名称信息之间彼此相关;
第一获取处理装置,用于通过允许利用电磁波的方法来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从放在附近的无线通信设备中获得识别信息;
同步处理装置,用于建立用于由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和在附近存在的第二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同步:
第二获取处理装置,用于获得当通过同步处理装置已经与其建立同步的第二通信终端的第二终端名称信息;和
识别处理装置,基于由存储处理装置存储的信息,从具有由第二获取处理装置获得的第二终端名称信息的第二通信终端,来识别具有与由第一获取处理装置获得的识别信息相关的第一终端名称信息的通信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名称信息的输入的接收处理装置,
其中,存储处理装置存储彼此相关的由第一获取处理装置获得的识别信息和由接收处理装置接收的第一终端名称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存储处理装置还存储指示与识别信息相关的第一通信终端的通信方式的信息。
4.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存储处理步骤,存储根据通过接收电磁波产生的感应电功率来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识别信息,和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终端名称信息,该识别信息和该第一终端名称信息之间彼此相关;
第一获取处理步骤,通过允许利用电磁波的方法来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从放在附近的无线通信设备中获得识别信息;
同步处理步骤,建立用于由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和在附近存在的第二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同步;
第二获取处理步骤,获得当在同步处理步骤中已经与其建立同步的第二通信终端的第二终端名称信息;和
识别处理步骤,基于在存储处理步骤中存储的信息,从具有在第二获取处理步骤中获得的第二终端名称信息的第二通信终端,来识别具有与在第一获取处理步骤中获得的识别信息相关的第一终端名称信息的通信终端。
5.一种允许计算机执行的程序:
存储处理步骤,存储根据通过接收电磁波产生的感应电功率来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的识别信息,和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一终端名称信息,该识别信息和该第一终端名称信息之间彼此相关;
第一获取处理步骤,通过允许利用电磁波的方法来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从放在附近的无线通信设备中获得识别信息;
同步处理步骤,建立用于由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和在附近存在的第二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同步;
第二获取处理步骤,获得当在同步处理步骤中已经与其建立同步的第二通信终端的第二终端名称信息;和
识别处理步骤,基于由存储处理步骤中存储的信息,从具有在第二获取处理步骤中获得的第二终端名称信息的第二通信终端,来识别具有与在第一获取处理步骤中获得的识别信息相关的第一终端名称信息的通信终端。
6.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存储处理装置,用于存储用于识别基于通过接收电磁波产生的感应电功率来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和用于识别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二识别信息,该第一识别信息和该第二识别信息之间彼此相关;
第一获取处理装置,用于通过允许利用电磁波的方法来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从放在附近的无线通信设备中获得第一识别信息;
第二获取处理装置,用于从在附近存在的第二通信终端上,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获得用于识别第二通信终端的第三识别信息;
识别处理装置,基于由存储处理装置存储的信息,从具有由第二获取处理装置获得的第三识别信息的第二通信终端,来识别具有与由第一获取处理装置获得的第一识别信息相关的第二识别信息的第一通信终端;和
同步处理装置,建立用于由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和由识别处理装置识别出的第一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同步。
7.根据权利要求6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接收第二识别信息的输入的接收处理装置,
其中,存储处理装置存储彼此之间相关的由第一获取处理装置获得的第一识别信息和由接收处理装置接收的第二识别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存储处理装置还存储指示与第一识别信息相关的第一通信终端的通信方式的信息。
9.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存储处理步骤,存储用于识别基于通过接收电磁波产生的感应电功率来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和用于识别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二识别信息,该第一识别信息和该第二识别信息之间彼此相关;
第一获取处理步骤,通过允许利用电磁波的方法来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从放在附近的无线通信设备中获得第一识别信息;
第二获取处理步骤,从在附近存在的第二通信终端上,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获得用于识别第二通信终端的第三识别信息;
识别处理步骤,基于在存储处理步骤中存储的信息,从具有在第二获取处理步骤中获得的第三识别信息的第二通信终端,来识别具有与在第一获取处理步骤中获得的第一识别信息相关的第二识别信息的第一通信终端;
同步处理步骤,建立用于由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和在识别处理步骤中识别出的第一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同步。
10.一种允许计算机执行的程序:
存储处理步骤,存储用于识别基于通过接收电磁波产生的感应电功率来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和用于识别第一通信终端的第二识别信息,该第一识别信息和该第二识别信息之间彼此相关;
第一获取处理步骤,通过允许利用电磁波的方法来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从放在附近的无线通信设备中获得第一识别信息;
第二获取处理步骤,从在附近存在的第二通信终端上,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获得用于识别第二通信终端的第三识别信息;
识别处理步骤,基于在存储处理步骤中存储的信息,从具有在第二获取处理步骤中获得的第三识别信息的第二通信终端来识别具有与在第一获取处理步骤中获得的第一识别信息相关的第二识别信息的第一通信终端;
同步处理步骤,用于建立用于由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和在识别处理步骤中识别出的第一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的同步。
CNB028032039A 2001-09-13 2002-09-12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079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8495/2001 2001-09-13
JP2001278495A JP4655439B2 (ja) 2001-09-13 2001-09-13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78495/01 2001-09-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3781A true CN1633781A (zh) 2005-06-29
CN100550792C CN100550792C (zh) 2009-10-14

Family

ID=19102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0320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0792C (zh) 2001-09-13 2002-09-12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3) US8280306B2 (zh)
EP (1) EP1330075B1 (zh)
JP (1) JP4655439B2 (zh)
KR (1) KR100930754B1 (zh)
CN (1) CN100550792C (zh)
DE (1) DE60226403D1 (zh)
WO (1) WO200302621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5687A (zh) * 2010-03-18 2011-09-21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
CN104239916A (zh) * 2014-09-04 2014-12-24 深圳市鼎芯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配对标签的烧录方法和烧录器
CN106791037A (zh) * 2016-11-30 2017-05-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操作触发方法、设备及***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62070B (en) 2000-05-05 2004-06-16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CN1229738C (zh) 2001-11-01 2005-11-30 索尼公司 通信***和方法、信息处理终端和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JP4168714B2 (ja) * 2001-12-17 2008-10-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3870882B2 (ja) * 2002-09-12 2007-0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情報通信装置及び情報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EP1576534A1 (en) * 2002-12-18 2005-09-2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torage unit comprising a main data carrier and a contactless chip
JP4584545B2 (ja) * 2003-04-16 2010-11-2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可変識別子送信装置および可変識別子送信プログラム
WO2004114239A2 (en) * 2003-06-13 2004-12-29 Wildseed Ltd. Emulate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BR0318410A (pt) 2003-07-22 2006-08-01 Nokia Corp dispositivo leitor de transponders de identificação de rádio freqüência, dispositivo eletrÈnico portátil com dispositivo leitor incorporado, e, sistema compreendendo o leitor e o dispositivo eletrÈnico portátil
ATE368962T1 (de) * 2003-07-24 2007-08-15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von zusätzlichen funktionsmerkmalen an ein elektronisches system
JP4238679B2 (ja) * 2003-09-12 2009-03-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映像記録再生装置
JP2005109720A (ja) 2003-09-29 2005-04-21 Sony Corp 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GB0323132D0 (en) * 2003-10-03 2003-11-05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adio system with reconfigurable links
KR100575579B1 (ko) * 2003-12-18 2006-05-0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블루투스를 이용한 리모콘명령 생성 시스템, 리모콘명령처리 시스템 및 리모콘명령 처리 방법
DE102004002891A1 (de) * 2004-01-20 2005-08-11 Siemens Ag Mobiles Kommunikationsgerät mit externer Signalisierung eines eingehenden Rufs und Überwachungsvorrichtung dafür
ATE368264T1 (de) 2004-01-23 2007-08-15 Nokia Corp Verfahren, einrichtung und system zur automatisierten, auf kontextinformationen basierenden selektiven datenbereitstellung durch identifikationsmittel
US8639819B2 (en) 2004-02-05 2014-01-28 Nokia Corporation Ad-hoc connection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ATE435469T1 (de) 2004-03-17 2009-07-15 Nokia Corp Kontinuierliche datenbereitstellung durch transponder der hochfrequenzidentifikation (rfid)
WO2005093644A1 (en) 2004-03-19 2005-10-06 Nokia Corporation Detector logic and radio identif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terminal operations
JP4189349B2 (ja) * 2004-04-27 2008-12-03 Hoya株式会社 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と着信報知方法
US7260417B2 (en) * 2004-05-04 2007-08-21 Lsi Corporation Wireless storage enterprise connectivity
US7603145B2 (en) * 2004-05-10 2009-10-1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etween a mobile wireless device and an auxiliary system
JP4670270B2 (ja) * 2004-06-28 2011-04-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
US20060028555A1 (en) * 2004-07-29 2006-02-09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capturing images on a removable memory device
EP1782330B1 (de) * 2004-08-16 2016-12-07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Gesteuertes kontaktloses aufladen eines akkumulators in einer chipkarte
EP1789905A4 (en) * 2004-09-16 2016-07-27 Cirque Corp CONTACTLESS CARD READER INTEGRATED IN TOUCH PAD
KR100703319B1 (ko) * 2004-10-29 2007-04-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제조회사 아이디를 이용한 블루투스 기기의 탐색 방법
US8478363B2 (en) 2004-11-22 2013-07-02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Transfer then sleep
US7424288B2 (en) 2004-11-22 2008-09-09 Searete Llc Call transfer to proximate devices
US8064968B2 (en) 2004-11-22 2011-11-22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Transfer then sleep
US8923835B2 (en) 2004-11-22 2014-12-30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Bring call here selectively
US8175588B2 (en) 2004-11-22 2012-05-08 The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Bring call here selectively
CN100505796C (zh) * 2004-11-24 2009-06-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显示时间的方法
US20060126812A1 (en) * 2004-12-09 2006-06-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ing one or more graphics images between devices using profiles
KR100657996B1 (ko) * 2005-01-17 2006-1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착탈식 엔에프씨 모듈
JP2006235365A (ja) * 2005-02-25 2006-09-07 Sony Corp 映像表示装置
WO2006092646A1 (en) * 2005-03-01 2006-09-08 Nokia Corporation A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transfer of data
CN100454867C (zh) * 2005-03-16 2009-01-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蓝牙串口进行通信的方法及***
JP4717646B2 (ja) * 2005-04-08 2011-07-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及び撮影装置
ATE467307T1 (de) * 2005-04-19 2010-05-15 Nokia Corp Verfahren, einrichtung und system zur steuerung des anwendungsstartens in einem mobilendgerät
US7676591B2 (en) * 2005-09-22 2010-03-09 Packet Video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multiple data channels
US20070156770A1 (en) * 2005-10-18 2007-07-05 Joel Espeli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d/or managing metadata of multimedia
US7643798B2 (en) * 2005-12-09 2010-01-05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assive NFC activation of short distan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100800733B1 (ko) 2006-02-08 2008-0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블루투스 시스템 및 블루투스 본딩 프로세스 방법
EP1982485B1 (en) * 2006-02-10 2019-07-24 III Holdings 2,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mobile devices
US8417225B2 (en) * 2006-12-19 2013-04-09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the sharing of contact information between a directory terminal and a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s well as providing enhanced user interface context features
US20100029196A1 (en) * 2007-01-22 2010-02-04 Jook, Inc. Selecti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5050579B2 (ja) * 2007-03-09 2012-10-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ロボット制御システム
US20090033564A1 (en) * 2007-08-02 2009-02-05 Nigel Power, Llc Deployable Antennas for Wireless Power
WO2009025747A1 (en) * 2007-08-21 2009-02-26 Packetvideo Corp. Mobile media router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US20090070344A1 (en) * 2007-09-11 2009-03-12 Joel Espeli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storage for media service on a portable device
JP5033598B2 (ja) 2007-11-28 2012-09-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表示装置および映像機器
JP5590614B2 (ja) * 2007-12-12 2014-09-17 パケットビデオ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モバイル装置上にレコメンデーションを生成する方法
JP2011507096A (ja) * 2007-12-12 2011-03-03 パケットビデオ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メタデータ生成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9497583B2 (en) 2007-12-12 2016-11-15 Iii Holdings 2,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recommendation on a mobile device
WO2009114111A2 (en) 2008-03-12 2009-09-17 Packetvideo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formatting digital broadcast multimedia for a mobile device
EP2266050A4 (en) * 2008-03-31 2014-08-27 Packetvideo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ONTROLLING AND / OR PLAYING MEDIA ON A NETWORK
JP4548524B2 (ja) * 2008-07-29 2010-09-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プログラ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5347403B2 (ja) * 2008-09-22 2013-11-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8544046B2 (en) * 2008-10-09 2013-09-24 Packetvideo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edia rendering in a network using a mobile device
WO2010065107A1 (en) * 2008-12-04 2010-06-10 Packetvideo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browsing, selecting and/or controlling rendering of media with a mobile device
WO2010093430A1 (en) * 2009-02-11 2010-08-19 Packetvideo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frame interpolation for a compressed video bitstream
JP5287377B2 (ja) 2009-03-12 2013-09-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高周波結合器、並びに複合通信装置
JP5287423B2 (ja) 2009-03-30 2013-09-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並びに高周波結合器
JP5282626B2 (ja) 2009-03-30 2013-09-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並びに高周波結合器
JP5293426B2 (ja) 2009-06-09 2013-09-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00315678A1 (en) * 2009-06-16 2010-12-16 Thami Smires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wirelessly connecting a first device to a second device
US11647243B2 (en) 2009-06-26 2023-05-09 Seagate Technolog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n application on a mobile device to transfer internet media content
US9195775B2 (en) 2009-06-26 2015-11-24 Iii Holdings 2,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nd/or rendering internet multimedia content in a network
US20120210205A1 (en) 2011-02-11 2012-08-16 Greg Sherwoo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n application on a mobile device to transfer internet media content
KR101496649B1 (ko) * 2009-08-21 2015-03-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합 네트워크 망을 통한 외부 디바이스의 기능 공유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11021886A2 (en) 2009-08-21 2011-02-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ice capable of notifying operation state change thereof through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the device
WO2011078879A1 (en) * 2009-12-02 2011-06-30 Packet Video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media content from a mobile device to a home network
US20110183651A1 (en) * 2010-01-28 2011-07-28 Packetvideo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questing, retrieving and/or associating contact images on a mobile device
GB2479996A (en) * 2010-04-26 2011-11-02 Hu-Do Ltd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operating in conjunction with companion computing device to generate a user environment.
US9391476B2 (en) * 2010-09-09 2016-07-1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ower feeding device, wireless power feed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and wireless power feeding method
US8798777B2 (en) 2011-03-08 2014-08-05 Packetvideo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 list of audio media to create a list of audiovisual media
TWI459338B (zh) * 2011-12-13 2014-1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藍牙廣告傳輸裝置及方法
US9740342B2 (en) 2011-12-23 2017-08-22 Cirqu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eventing interference of contactless card reader and touch functions when they are physically and logically bound together for improved authentication security
KR102134490B1 (ko) 2012-01-12 2020-07-16 시냅틱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단일층 용량성 이미징 센서들
US8995960B2 (en) * 2012-02-10 2015-03-31 Dedo Interactive, Inc. Mobile device authentication
US9649165B2 (en) * 2012-07-16 2017-05-16 Cardiac Innovation, Llc Medical device identifier
US20140057609A1 (en) 2012-08-21 2014-02-27 Mikko Vaananen Index of everyday life
US8965759B2 (en) * 2012-09-01 2015-02-24 Sarah Hershenhorn Digital voice memo transfer and processing
JP5641027B2 (ja) * 2012-09-07 2014-12-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車両およ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US8792936B2 (en) * 2012-10-01 2014-07-29 Xerox Corporation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vices using close proximity protocol
US8923804B1 (en) * 2012-12-03 2014-12-30 Trellie, Inc. Notification device for cellular telephone
JP6080548B2 (ja) * 2012-12-28 2017-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情報端末、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9262651B2 (en) 2013-01-08 2016-02-16 Cirqu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eventing unintended contactless interaction when performing contact interaction
KR101304806B1 (ko) * 2013-01-31 2013-09-05 주식회사 에스엔지소프트 개인통신을 위한 모바일 단말기의 기능을 보조하는 스마트 액세서리 및 그 기능 구현 방법
US9542023B2 (en) 2013-08-07 2017-01-10 Synaptics Incorporated Capacitive sensing using matrix electrodes driven by routing traces disposed in a source line layer
JP6427937B2 (ja) * 2013-09-05 2018-11-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システム
GB2518160A (en) * 2013-09-11 2015-03-18 British Airways Plc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50091842A1 (en) 2013-09-30 2015-04-02 Synaptics Incorporated Matrix sensor for image touch sensing
US10042489B2 (en) 2013-09-30 2018-08-07 Synaptics Incorporated Matrix sensor for image touch sensing
US9298325B2 (en) 2013-09-30 2016-03-29 Synaptics Incorporated Processing system for a capacitive sensing device
US9459367B2 (en) 2013-10-02 2016-10-04 Synaptics Incorporated Capacitive sensor driving technique that enables hybrid sensing or equalization
US9274662B2 (en) 2013-10-18 2016-03-01 Synaptics Incorporated Sensor matrix pad for performing multiple capacitive sensing techniques
US9081457B2 (en) 2013-10-30 2015-07-14 Synaptics Incorporated Single-layer muti-touch capacitive imaging sensor
US9798429B2 (en) 2014-02-28 2017-10-24 Synaptics Incorporated Guard electrodes in a sensing stack
US10133421B2 (en) 2014-04-02 2018-11-20 Synaptics Incorporated Display stackups for matrix sensor
US9927832B2 (en) 2014-04-25 2018-03-27 Synaptics Incorporated Input device having a reduced border region
US9690397B2 (en) 2014-05-20 2017-06-27 Synaptic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 active pen with a matrix sensor
US10175827B2 (en) 2014-12-23 2019-01-08 Synaptics Incorporated Detecting an active pen using a capacitive sensing device
US9778713B2 (en) 2015-01-05 2017-10-03 Synaptics Incorporated Modulating a reference voltage to preform capacitive sensing
CN111432503B (zh) 2015-01-06 2023-12-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和设置音频设备网络的方法
US10477461B2 (en) * 2015-01-06 2019-1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etting network of audio device
US9800762B2 (en) 2015-03-03 2017-10-24 Ricoh Company, Lt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9939972B2 (en) 2015-04-06 2018-04-10 Synaptics Incorporated Matrix sensor with via routing
GB2537393B (en) * 2015-04-15 2019-07-03 Spice Richard Contactless payment terminal
US9720541B2 (en) 2015-06-30 2017-08-01 Synaptics Incorporated Arrangement of sensor pads and display driver pads for input device
US10095948B2 (en) 2015-06-30 2018-10-09 Synaptics Incorporated Modulation scheme for fingerprint sensing
US9715304B2 (en) 2015-06-30 2017-07-25 Synaptics Incorporated Regular via pattern for sensor-based input device
JP6540313B2 (ja) * 2015-07-21 2019-07-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ー、通信端末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205028263U (zh) 2015-09-07 2016-02-10 辛纳普蒂克斯公司 一种电容传感器
US10037112B2 (en) 2015-09-30 2018-07-31 Synaptics Incorporated Sensing an active device'S transmission using timing interleaved with display updates
JP2017064320A (ja) 2015-10-02 2017-04-06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9826387B2 (en) * 2015-11-04 2017-11-21 Abb Technology Oy Indicating a drive status in communications
US10067587B2 (en) 2015-12-29 2018-09-04 Synaptics Incorporated Routing conductors in an integrated display device and sensing device
CN106933400B (zh) 2015-12-31 2021-10-29 辛纳普蒂克斯公司 单层传感器图案和感测方法
JP6576432B2 (ja) 2016-06-10 2019-09-18 任天堂株式会社 ゲームコントローラ
JP7083226B2 (ja) 2016-06-10 2022-06-10 任天堂株式会社 ゲームコントローラ
JP6782567B2 (ja) * 2016-06-10 2020-11-11 任天堂株式会社 ゲームコントローラ
EP3254739B1 (en) 2016-06-10 2020-03-25 Nintendo Co., Ltd. Game controller
JP6893763B2 (ja) * 2016-06-10 2021-06-23 任天堂株式会社 ゲームコントローラ
US10387831B2 (en) * 2017-03-10 2019-08-20 Walmart Apollo,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tem consolidation
JP6942585B2 (ja) * 2017-09-25 2021-09-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電機器、給電機器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843906B2 (ja) 2019-02-25 2021-03-17 株式会社アイオイ・システム 表示機、作業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作業支援方法
WO2021158581A1 (en) * 2020-02-05 2021-08-12 Gentex Corporation Electrochromic compounds
WO2021229730A1 (ja) * 2020-05-13 2021-11-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11748075B2 (en) 2021-08-10 2023-09-05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Two-phas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device
US11403072B1 (en) 2021-08-10 2022-08-02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Mobil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08661A (en) 1985-09-27 1991-04-16 Raj Phani K Electronic remote chemic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SE516570C2 (sv) 1992-02-14 2002-01-29 Combitech Traffic Syst Ab System för överföring av information medelst mikrovågor, samt kommunikationsenhet
US5537474A (en) * 1994-07-29 1996-07-1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henti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305075A (en) * 1995-09-05 1997-03-26 Ibm Radio Frequency Tag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KR970055943A (ko) * 1995-12-28 1997-07-31 배순훈 개인 휴대 통신에서의 휴대용 전화기 위치 탐색 방법
US6078251A (en) 1996-03-27 2000-06-20 Intermec Ip Corporation Integrated multi-mete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US6697638B1 (en) * 1999-10-29 2004-02-24 Denso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portable phone with dual mode operation for automobile use
KR100316539B1 (ko) * 2000-02-09 2001-12-13 김선섭 비접촉식 전자칩이 내장된 휴대전화기
US6624752B2 (en) * 1999-11-15 2003-09-23 Bluetags A/S Object detection system
JP4167367B2 (ja) 1999-11-18 2008-10-15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3670541B2 (ja) * 1999-11-26 2005-07-1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01156723A (ja) * 1999-11-26 2001-06-08 Ntt Docomo Inc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SE515289C2 (sv) * 1999-11-29 2001-07-09 Tagmaster Ab Portabel kommunikationsenhet för läsning och/eller skrivning av data i identifieringsbrickor
SE9904683L (sv) * 1999-12-17 2001-06-1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od och system för att etablera en radioförbindelse med kort räckvidd
JP2001189722A (ja) * 2000-01-04 2001-07-10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端末、無線基地局、認証カード、および認証方法
DE60135855D1 (de) * 2000-07-19 2008-10-30 Hanex Co Ltd Rfid-etiketten-gehäusestruktur, rfid-etiketten-installationsstruktur und rfid-etiketten-kommunikationsverfahren
JP3756741B2 (ja) * 2000-08-21 2006-03-15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交換装置およびキャッシュレジスタ装置
JP3558125B2 (ja) * 2000-10-17 2004-08-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接続先特定方法
US7200130B2 (en) * 2001-02-13 2007-04-03 Nokia Corporation Short range RF network configuration
US20020123325A1 (en) * 2001-03-01 2002-09-05 Cooper Gerald 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the security of wireless data services
JP2002271251A (ja) * 2001-03-09 2002-09-20 Sharp Corp 車両内情報通知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用いた車両内通信装置ならびに電子乗車券
JP4029629B2 (ja) * 2001-03-27 2008-01-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020194303A1 (en) * 2001-05-29 2002-12-19 Nokia Corporation Portable shopping assistant
JP3671881B2 (ja) * 2001-07-18 2005-07-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通信端末および方法、拡張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3671880B2 (ja) * 2001-07-18 2005-07-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通信端末および方法、拡張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5687A (zh) * 2010-03-18 2011-09-21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
CN104239916A (zh) * 2014-09-04 2014-12-24 深圳市鼎芯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配对标签的烧录方法和烧录器
CN104239916B (zh) * 2014-09-04 2017-06-16 深圳市鼎芯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配对标签的烧录方法和烧录器
CN106791037A (zh) * 2016-11-30 2017-05-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操作触发方法、设备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930754B1 (ko) 2009-12-09
US8798542B2 (en) 2014-08-05
WO2003026213A1 (fr) 2003-03-27
EP1330075B1 (en) 2008-05-07
JP2003087263A (ja) 2003-03-20
EP1330075A4 (en) 2007-05-09
US8280306B2 (en) 2012-10-02
US9287937B2 (en) 2016-03-15
US20040077313A1 (en) 2004-04-22
CN100550792C (zh) 2009-10-14
JP4655439B2 (ja) 2011-03-23
KR20040032815A (ko) 2004-04-17
DE60226403D1 (de) 2008-06-19
US20130017790A1 (en) 2013-01-17
EP1330075A1 (en) 2003-07-23
US20140225716A1 (en) 2014-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33781A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305263C (zh) 通信***和方法
CN1272939C (zh) 信息提供***、信息处理设备、通信终端及其方法
CN1240202C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249622C (zh) 集成电路芯片及信息处理终端
CN1550086A (zh) 通信***和通信方法
CN1311399C (zh) 集成电路卡及信息处理终端、三方数据通信***及方法
CN1554207A (zh) 远程控制***及远程控制方法、实行远程控制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可由远程控制而动作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记录媒体
CN1082749C (zh) 来话呼叫***
CN1265588C (zh) 通信装置和方法
CN1547827A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898883A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及无线通信装置
CN1229738C (zh) 通信***和方法、信息处理终端和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CN1593049A (zh) 发送和接收设备、发送和接收方法及发送和接收***
CN1725234A (zh) 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方法和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
CN1631004A (zh) 通信***、通信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832367A (zh) 通信***、通信设备、有线通信设备以及通信方法
CN1386215A (zh) 袖珍电子设备
CN1920847A (zh) 具有撷取电源电压的装置的电感耦合读取器
CN1578324A (zh) 通信设备
CN1969465A (zh) 通信装置、安装通信装置的非接触式集成电路卡、和信息装置
CN1572087A (zh) 通信***与方法、信息处理装置与方法、信息处理终端与方法
CN101031113A (zh) 移动终端、数据通信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825994A (zh) 移动无线终端
CN1703839A (zh) 通信装置和用于重新配置通信装置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14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