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9311A - 离接机构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离接机构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99311A
CN1499311A CNA2003101045463A CN200310104546A CN1499311A CN 1499311 A CN1499311 A CN 1499311A CN A2003101045463 A CNA2003101045463 A CN A2003101045463A CN 200310104546 A CN200310104546 A CN 200310104546A CN 1499311 A CN1499311 A CN 14993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ransfer printing
carrier
image
imag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045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32864C (zh
Inventor
立木启史
平井政志
山内孝一
�卓
冈崎哲卓
岛津史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99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9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28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286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 G03G15/0178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 G03G15/0184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at least one recording member having plural associated developing uni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38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 recording medium carried by a transport belt
    • G03G2215/0141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 recording medium carried by a transport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9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multicolou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G03G2215/019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multicolou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ransfer member separable from recording memb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04Main transfer electrode
    • G03G2215/1623Transfer bel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the transfer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54Locks and means for positioning or align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利用由简单的结构使外壳开放而形成的空间,就能使转印载体装置(抵接部件)自由装卸的离接机构和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具有感光鼓、支持转印带单元的导轨部件,该导轨部件具有引导转印带单元的导轨槽、与转印带单元抵接时进行定位用的凹部·定位孔以及分离时限制转印带单元的位置的限位装置。转印带单元借助于侧面罩被开放的动作,被解除借助于导轨部件而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支持,从而变为自由状态。

Description

离接机构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有用于拉伸架设转印载体的转印载体装置的离接机构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设在图像形成装置内部的转印载体装置一般具有包含驱动辊的至少2个辊部件,在该辊部件之间可旋转移动地拉伸架设环状的转印载体,上述转印载体装置具有将在图像载体上形成的图像转印在传送来的纸张(记录介质)或自身上的转印载体。
在该转印载体装置中,通过借助于驱动辊使转印载体旋转移动,从而进行所形成的图像的转印和纸张的输送。随着该动作,转印载体产生磨损、疲劳和污物的附着,从而转印载体的性能逐渐下降。
因此,转印载体通常在规定的使用期间之后进行定期更换。此时,虽然可能将转印载体装置全部更换,但一般大多仅更换转印载体。无论何种情况,都必须将转印载体装置从图像形成装置内部取出,在更换后再将其返回原状。
此外,在将纸张保持在转印载体上,然后将在图像载体上形成的图像转印在上述纸张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纸张被图像载体和转印载体夹在中间,从而转印被良好地进行。
因此,在由于某种故障等原因而在纸张的输送过程中发生卡纸的情况下,在纸张滞留在转印载体上的状态下纸张的输送停止时,向纸张上的图像转印大多没有良好地进行,所以此时必须将滞留在转印载体上的纸张取出。
但是,在纸张被图像载体和转印载体夹在中间的情况下,取出纸张是很困难的,必须使图像载体和转印载体装置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分离。
该分离距离受到图像载体、转印载体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尺寸等的限制,所以不能很大。因此,分离距离非常小,几乎没有为了抓住滞留在转印载体上的纸张而将手指或手***的间隙,所以通常将位于图像形成装置下侧的部分拉出到图像形成装置外部,将滞留的纸张取出。
例如,在日本特开平2-163238号公报(1990年6月22日公开)中,记载了通过操纵手柄而使转印载体装置下降,从而与图像载体分离之后,连同升降机构一起从图像形成装置中拉出的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此外,例如日本特开平6-316347号公报(1994年11月15日公开,1998年12月11日登记:日本特许第2861721号)中,记载了将转印载体装置自由升降地支持在拉出装置上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使转印载体装置下降,与图像载体分离之后,连同拉出装置一起将转印载体装置从图像形成装置中拉出,取出在发生卡纸时滞留的纸张,或者进行清扫,进行转印载体装置更换等的维护。
此外,在日本特开2002-214874号公报(2002年7月31日公开,对应的美国申请:US2002-98009A1)中,记载了从多个方向与外壳的开闭连动,在开放侧使转印带与感光体鼓分离的图像形成装置。由此,可以从合适的方向进行卡纸处理。
但是,上述日本特开平2-163238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进行卡纸处理和维护时,由于操纵解除杠杆等升降机构,使转印载体装置下降较大,所以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下层需要较大的空间和升降机构。
此外,在上述日本特开平6-316347号公报所记载的结构中,由于连同拉出装置一起从图像形成装置中拉出,所以拉出移动的部分的尺寸非常大。此外,在该结构中,在使机壳(外壳)开放之后,必须操纵用于使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图像载体分离的较大的杠杆等,所以在图像形成装置内需要较大的空间,其结果是存在不仅图像形成装置的尺寸变大,而且重量也变重的问题。
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是将多个图像载体并列设置的串联(tandem)型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由于转印载体装置的转印载体的移动方向(与支持转印载体的辊部件的轴正交的方向)的宽度比拉出方向的宽度大,所以当在相对于转印载体装置的转印载体的旋转移动方向成直角的方向拉出时,用于拉出支持转印载体装置的拉出装置的开口宽度变得非常大,从而也会产生图像形成装置的框架(框体)的拉出侧的强度容易下降的问题。
为了更换和维护与图像形成相关的多个单元而开的开口部的面积越大,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框架(框体)的强度下降越显著,在包含图像载体的单元和显影单元等的拉出方向与为了更换和维护转印载体装置而拉出的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必须进一步增大开口部的面积,从而强度下降地很大。
因此,必须使用加强部件,或增大构成框架(框体)的材料的厚度,从而装置的尺寸变大,重量变重。
此外,在上述日本特开2002-214874号公报所记载的结构中,可以从多个方向使外壳开放,并且在开放外壳的一侧使转印带与感光体鼓分离,所以结构变得复杂,并且包含转印带的转印载体装置不能完全处于自由状态。因此,在例如更换转印载体装置时,需要使转印载体装置完全成为自由状态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利用简单的结构来使外壳开放,并利用由此形成的空间来自由装卸转印载体装置(抵接部件)的离接机构和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离接机构相对于上述载体可分离地支持上述抵接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持抵接部件的支持部件;以及施力部件,通过上述支持部件,在载体的方向上对上述抵接部件进行施力,使得上述抵接部件与上述载体抵接,该离接机构通过使上述施力部件向一个方向移动,解除上述支持部件对上述抵接部件的支持,从而使上述抵接部件与上述载体分离。
根据上述结构,仅通过使施力部件向一个方向移动,就能简单地使抵接部件成为自由状态。因此,能简单地更换抵接部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图像载体,根据图像数据而形成图像;以及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上述图像载体可分离,并且具有转印载体,该转印载体通过与上述图像载体接触而转印上述图像,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印载体装置借助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外壳的一部分被开放的动作而与上述图像载体分离。
根据上述结构,借助于使外壳开放的动作,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图像载体被分离。因此,设在转印载体装置上的转印载体完全与图像载体分离,从而能容易地取出由于卡纸等而滞留在转印载体装置上的记录介质(纸张)。
此外,此时也可以使转印载体装置成为自由状态,如果是在自由状态下,则可以在保持该状态下简单地从图像形成装置中仅取出转印载体装置。
因此,不必在解除外壳之后操作通常设置的、用于使转印载体装置与图像载体分离的解除杠杆,并且不必在操作解除杠杆之后将转印载体装置与离接机构一起拉出到外部。由此,减少了用于进行卡纸处理和维护作业的转印载体装置拉出操作,从而能进行快速作业。
此外,由于不必连同解除杠杆或离接机构一起将转印载体装置从图像形成装置内拉出,所以能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并且能降低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载体,根据图像数据而形成图像;以及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上述图像载体可分离,并且具有转印载体,该转印载体通过与上述图像载体接触而转印上述图像,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印载体装置借助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外壳的一部分被开放的动作而被解除对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支持。
根据上述结构,借助于使外壳开放的动作而解除对转印载体装置的定位支持,所以能使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成为自由状态。
因此,设在转印载体装置上的转印载体与图像载体完全分离,从而能容易地取出由于卡纸等原因滞留在转印载体装置上的纸张。此外,也可以在该状态下从图像形成装置中仅取出转印载体装置。
其结果是,不必在解除外壳之后操作通常设置的、用于使转印载体装置与图像载体分离的解除杠杆,并且不必在操作解除杠杆之后将转印载体装置与离接机构一起拉出到外部。由此,减少了用于进行卡纸处理和维护作业的转印载体装置拉出操作,从而能进行快速作业。
此外,由于不必连同解除杠杆或离接机构一起将转印载体装置从图像形成装置内拉出,所以能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并且能降低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载体,根据图像数据而形成图像;以及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上述图像载体可分离,并且具有转印载体,该转印载体通过与上述图像载体接触而转印上述图像,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装卸是通过使转印载体装置向与可旋转地支持上述转印载体的辊部件的轴正交的方向移动而进行的。
通常,转印载体装置形成与用于支持转印载体的辊部件的轴正交的至少2个框架(前框架、后框架),辊部件由这些框架支持。
根据上述结构,例如通过在框架上使用于对转印载体装置进行定位支持的支持部件接近框架而形成,可以借助于使支持部件沿引导部件移动而使转印载体装置移动。因此,能容易地进行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装卸。
其结果是,使转印载体装置在与支持转印载体的辊部件的轴正交的方向即在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框架平行的方向上移动,利用预先使外壳在同方向上移动而形成的开口部,来进行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装卸,所以能容易地沿框架装卸转印载体装置。
此外,不必设置用于在框架上装卸转印载体装置的开口,并且不会导致框架强度下降。因此,不必增加框架的厚度,提高框架的强度,所以能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轻量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载体,根据图像数据而形成图像;以及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上述图像载体可分离,并且具有转印载体,该转印载体借助于转印部件而被施加电压,同时转印上述图像,该图像形成装置在与可旋转地支持转印载体的辊部件的轴正交的方向上设有多个上述图像载体,并且具有使所有上述多个图像载体与上述转印载体接触而使用的图像形成模式,以及使上述多个图像载体中的任意一个特定的图像载体与上述转印载体接触的图像形成模式,其特征在于,在使用上述特定的图像载体的图像形成模式被选择的情况下,与没有被使用的图像载体相对应的、并且除了至少位于端部的转印部件之外的转印部件成为与上述转印载体非接触的状态。
通常,在使用特定的图像载体的图像形成模式(单色模式)时,与在图像形成中未使用的图像载体对应的转印部件和转印载体之间的接触力下降,特别是除了位于端部的转印部件之外的转印部件与转印载体之间的接触力极端下降。因此,与未使用的图像载体对应的、并且除了至少位于的转印部件之外的转印部件无法借助于与转印载体的摩擦力而旋转。因此,不能旋转的转印部件产生偏磨损,其结果是成为转印部件寿命下降和转印不均匀等缺陷的原因。
但是,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上述转印部件相对于转印载体非接触,可以防止上述问题的发生,从而能长时间维持良好的图像形成。
通过以下的说明可以充分了解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此外,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说明将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离接机构应用于转印带单元时的情况下,转印带单元处于自由状态时的图像形成装置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对转印带单元进行装卸的图。
图3是表示导轨部件和滑动部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与单元升降臂对应的转印带单元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6(a)是表示在转印带单元处于自由状态的情况下,感光体鼓与转印带单元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6(b)是表示在图像形成模式为多色模式的情况下,感光体鼓与转印带单元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6(c)是表示在图像形成模式为单色模式的情况下,感光体鼓与转印带单元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在多色模式的情况下,从后侧看到的感光体鼓、转印带单元和分离控制部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在单色模式的情况下,从后侧看到的感光体鼓、转印带单元和分离控制部的结构的图。
图9是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前面侧表示分离控制部的结构的图。
图10是表示分离控制部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1是表示处理单元的凸部与止动部件分离的状态的图。
图12是表示处理单元的凸部与止动部件啮合的状态的图。
图13是表示在单色模式的情况下,转印带单元的一个支持轴被导轨部件支持的状态的图。
图14是表示在多色模式的情况下,转印带单元的一个支持轴被导轨部件支持的状态的图。
图15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外壳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6是表示转印带单元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7(a)是表示从下看到的被连接的2个支持单元的壳体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7(b)是表示从上看到的被连接的2个支持单元的壳体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8(a)是表示从下看到的安装有辊的壳体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8(b)是表示从上看到的安装有辊的壳体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9(a)是表示被连接的壳体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19(b)是表示图19(a)中B所示的区域的放大图。
图19(c)是表示图19(a)中C所示的区域的放大图。
图20是表示使支持单元弯折成近似V字形时的转印带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21是表示2个壳体形成为近似V字形时的结构的图。
图22(a)和图22(b)是比较转印辊的高度的图,是图18(a)所示的2个转印辊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23是表示具有图像形成装置和送纸装置的复印机的结构的图。
图24是表示中间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24,对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使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带单元8(转印载体装置、抵接部件)相对于感光体鼓3a~3d(图像载体、载体)分离的离接机构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如该图所示,该离接机构将转印带单元8保持在图像形成位置和自由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上,上述自由位置是转印带单元8与任意一个感光体鼓3a~3d分离,并且成为自由状态的位置。此外,本离接机构具有导轨部件201(支持部件、定位部件)、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罩35(外壳的一部分)连动的滑动部18(施力部件)。
其中,图像形成装置的外壳如图15所示,具有操作侧的前框架205、后侧(后面侧)的后框架206和可开闭的侧面罩35。前后框架205、206(框架部件、框架)是图像形成装置的主框架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侧面罩35构成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的一部分,在侧面罩35闭状态的情况下,与侧面上部罩28(参照图1、2)一起构成图像形成装置的外壳的侧面。
前框架205和后框架206与用于支持转印带单元8的后述的转印带7(转印载体、抵接部件)的辊部件(例如后述的驱动辊71和拉伸辊73等)的轴正交,并且分别设在与纸张输送方向平行的侧面。以该前后框架205、206为基准,执行图像形成处理等的各功能单元经定位后被配置。
此外,如图23所示,在转印带单元8的下方,配置着具有固定部17和滑动部18的滑动板。该滑动板与侧面罩35连动,在侧面罩35被拉出时,也一同被拉出。其中,滑动板由ACCURIDE(注册商标)制造,在前框架205侧和后框架206侧配置2个。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转印带单元8分别被固定在前框架205和后框架206(参照图15)的内侧,被导轨部件201、201(参照图1)支持。
此外,如图3所示,转印带单元8具有支持轴78a、78b以及支持部件50。
导轨部件201(支持部件、定位部件)如图2所示,具有单元升降臂(旋转移动部件)211和止动部件升降臂233(旋转移动部件),并且在配置转印带单元8一侧的表面203上具有导轨槽202。导轨槽202是为了将转印带单元8向图像形成装置内装卸,而引导转印带单元8的支持轴78a、78b的部分。
此外,导轨槽202具有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上下方向上相向的凹部202a、202c以及定位孔202b。
定位孔(定位装置)202b进行支持轴78b的定位,可旋转地支持转印带单元8。凹部(定位装置)202a进行转印带单元8的旋转移动侧的定位。即,支持轴78a抵压在凹部202a中,由此配置在图像形成位置上。
此外,在与凹部202a相向的位置上,配置有凹部(限位装置)202c和凸部(限位装置)203a。在转印带单元8处于自由状态的情况下,凹部202c和凸部203a可以防止支持轴78a的位置偏移。其中,自由状态是指转印带单元8的支持被解除,转印带单元8的支持轴78a、78b在与导轨槽202下表面接触的状态下被支承的状态。
凸部203a相对于凹部202a被配置在转印带单元8向图像形成装置的***口一侧(侧面罩35一侧)。设置这些凹部202a和凸部203a,是为了在转印带单元8处于自由状态时,防止不小心使转印带单元8向***口一侧移动而产生位置偏移,并且可以利用在进行转印带单元8***操作时可以觉察到的感觉,确认转印带7被可靠地***。
可以设置凹部202a和凸部203a双方,但不限于此,即使设置任何一方,都能实现上述功能。
单元升降臂211和止动部件升降臂233可旋转地被支持在导轨部件201上。
单元升降臂211如图5所示,具有升降块212、压缩螺旋弹簧(弹性部件)213、升降辊214。
升降块212借助于压缩螺旋弹簧213被向图中箭头方向(配置感光体鼓3a~3d的方向)施力,并且被可滑动地支持。
升降辊214相对于单元升降臂可旋转地安装。
另一方面,在单元升降臂211的下方配置有滑动部18。滑动部18如图3所示,具有滑动凸轮18a、18b。
升降辊214如图3所示,与滑动凸轮18b的上表面接合。此外,如图2所示,滑动凸轮18a在其上表面即平面部183上与止动部件升降臂233接合,在其下部即斜面部181上与分离控制部38接合。
升降辊214、止动部件升降臂233和分离控制部38相应于侧面罩35的开闭而分别旋转。
也可以在滑动凸轮18a的上部设置斜面部182,使其在安装在相向的滑动部18上时,与下部的斜面部181处于相同的位置。这样,通过形成对称的形状,可以使用同一部件。因此,在制造时可以共用同一模具,从而能获得批量生产、降低部件成本的效果。
以下,对转印带单元8向图像形成装置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在使侧面罩35开放(拉出)之后,如图中箭头所示,从较大开口的部分***转印带单元8。此时,使转印带单元8倾斜,首先将支持轴78b嵌入导轨部件201的导轨槽202中。然后一边使支持轴78b在导轨槽202中滑动,一边将转印带单元8***图像形成装置内。
此时,可以将与侧面罩35一同拉出的定影装置12取出。由此,可以扩大在使转印带单元8***时开口的部分(向图像形成装置的***口)。
此外,随着转印带单元8的***,转印带单元8成为水平状态。
当支持轴78a越过凸部203a,位于凹部202a时,转印带单元8被完全***图像形成装置内。
将转印带单元8***的使用者利用支持轴78a从凸部203a落入凹部202a时觉察到的感觉,可以确认转印带单元8完全被***。
此时,转印带单元8处于自由状态(支持被解除的状态),感光体鼓3和转印带7之间的间隔也能充分确保。
然后,利用导轨部件201对被***的转印带单元8进行定位(支持转印带单元8)。该定位是通过关闭侧面罩35来进行的。
即,在***转印带单元8之后,通过关闭侧面罩35,滑动部18被固定部17引导,在图像形成装置内滑动移动。
此时,通过滑动凸轮18b与单元升降臂211接合(对单元升降臂211施力),单元升降臂211向上方侧旋转。由此,升降块212将支持轴78b向上推压,支持轴78b被引导到定位孔202b中。此外,借助于压缩螺旋弹簧213的推压力,支持轴78b被定位孔202b支持。这样,通过关闭侧面罩35,支持轴78b被定位孔202b定位。
在该定位支持的状态下,支持轴78b成为转印带单元8的旋转支点。因此,升降块212优选由具有滑动性良好的自润滑性的例如POM等形成,以便不防碍支持轴78b的旋转。
另一方面,通过关闭侧面罩35,支持轴78a也几乎与支持轴78b同时被分离控制部38而推压至上方,从而在与凹部202a接触的状态下被支持(定位)。
即,这样的操作是借助于关闭侧面罩35的动作,使分离控制部38整体向上方旋转,由此使凸轮部43、43与转印带单元8的支持部件50、50接触,并向上推压而完成的。
此时,借助于设在支持部件50和壳体70之间的弹性部件50a的推压力,转印带单元8的支持轴78a被压在凹部202a中,并被其支持。
其中,例如在将多色模式设定为图像形成模式的默认状态的情况下,凸轮部43为图14所示的状态,而在单色模式的状态下,凸轮部43为图13所示的状态。
如图3所示,分离控制部38整体的旋转移动是按如下方式进行的,即借助于设在从导轨部件201、201向下侧伸出的分离装置支持部204、204上的孔,可旋转地支持被设在后述的分离控制部38的框架部件49、49(参照图9)上的旋转支柱(boss)51、51,并且通过设在分离控制部38的旋转轴48两端的外周上的套筒52、52,使其与滑动凸轮18a、18a下部的斜面部181、181接合。
在设在分离控制部38上的旋转支柱51、51和从导轨部件201、201向下侧延伸的分离装置支持部204、204的孔中分别设置缺口。由此,能从侧面罩35一侧容易地进行分离控制部38的装卸,从而能缩短组装时间,降低成本。
此外,通过使侧面板开放(拉出),转印带单元8的支持解除变为与上述动作相反。即,转印带单元8的支持轴78b、78a通过落入导轨部件201、201的导轨槽202、202中而进行(支持解除动作)的。
这使得不用机构部就能进行在开放外壳之后解除转印带单元的定位的杠杆操作、以及在将用于支持转印带单元的拉出单元等从图像形成装置中拉出之后将转印带单元从拉出单元中取出等的操作。
即,仅通过使侧面罩35开放,就能解除转印带单元8的支持,使其成为相对于感光体鼓3充分分离的自由状态。由此,可以不必利用工具来解除连接状态,而原封不动地取出到图像形成装置外部,并且能取出由于卡纸等而滞留在转印带7上的纸张。
因此,可以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和轻量化,从而能容易地进行维护和实现降低成本。
以下利用图5、图11、图12,对用于将感光体鼓3保持在转印带单元8上的止动部件(阻止部件)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图像形成装置还具有止动部件231。止动部件231由钢板等的薄板形成,位于前框架205(参照图15)的内侧和导轨部件201之间,可以借助于导轨部件201的多个引导部件而在上下方向上滑动。此外,止动部件231借助于拉伸螺旋弹簧等构成的弹性部件232而被向下侧施力。
如上所述,借助于关闭侧面罩35,滑动凸轮18a与单元升降臂211接合,滑动凸轮18b与止动部件升降臂233接合(参照图11)。由此,单元升降臂211和止动部件升降臂233向上面侧旋转移动,从而向上推压止动部件231,使止动部件231从导轨部件201中突出来。
因此,如图12所示,通过使止动部件231的上述突出部分被设在包含感光体鼓3的处理单元303(303a、303b、303c、303d)中的、用于防止误拉出的凸部304(304a、304b、304c、304d)干涉,例如上述凸部和上述突出部分形成相互啮合的形状,由此可以成为阻止感光体鼓3从图像形成装置内拉出的状态。即,保护包含感光体鼓3的处理单元303不从图像形成装置中被拉出。
由此,在侧面罩35没有开放的状态下,即在转印带单元8被解除支持,感光体鼓3与转印带7还未达到完全分离的状态下,保护处理单元303不被拉出。
其结果是,可以防止在转印带7与感光体鼓3接触的状态下处理单元303的拉出动作,从而防止感光体鼓3和转印带7受到损伤。
另一方面,通过使侧面罩35开放,如图11所示,滑动凸轮18a、18b与对应的单元升降臂211、止动部件升降臂233之间的接合被解除。由此,单元升降臂211和止动部件升降臂233向下面侧旋转移动,对止动部件231的向上推压被解除,借助于向下侧施力的弹性部件232,止动部件231的顶端(上端)变得比导轨部件201的上端低。
因此,对用于防止包含感光体鼓3的处理单元303被误拉出的凸部304施加的、从图像形成装置内部拉出阻止被解除,从而可以拉出包含感光体鼓3的处理单元303。
这样,当转印带7和感光体鼓3处于接触状态时,不能将包含感光体鼓3的处理单元误拉出。因此,可以防止感光体鼓3和转印带7受到损伤。
作为可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装卸的、具有离接机构的转印载体装置,不限定于转印带单元8,也可以使用感光带、用于输送原稿或纸张等的纸张输送带等。
如上所述,在使转印带单元8(抵接部件)相对于感光体鼓3(载体)可分离地被支持的离接机构中,具有:导轨部件201(支持部件),用于支持转印带单元8;以及滑动部18、分离控制部38(施力部件),通过导轨部件201对转印带单元8向感光体鼓3的方向施力,使得转印带单元8与感光体鼓3抵接。导轨部件201还具有凹部202a、定位孔202b(定位装置),用于在转印带单元8和感光体鼓3抵接时,对转印带单元8进行定位。此外,通过使滑动部18、分离控制部38向一个方向移动,可以解除凹部202a、定位孔202b对转印带单元8的支持,使转印带单元8与感光体鼓3分离。
由此,只要通过使滑动部18、分离控制部38向一个方向移动,就能简单地使转印带单元8成为自由状态。因此,可以简单地更换转印带单元8。
此外,在使转印带单元8(抵接部件)相对于感光体鼓3(载体)可分离地被支持的离接机构中,具有:导轨部件201(支持部件),用于支持转印带单元8;以及滑动部18、分离控制部38(施力部件),通过导轨部件201对转印带单元8向感光体鼓3的方向施力,使得转印带单元8与感光体鼓3抵接。导轨部件201具有:定位装置(凹部202a、定位孔202b),用于在转印带单元8和感光体鼓3抵接时,对抵接部件进行定位;以及凹部202c、凸部203a(限位装置),用于在转印带单元8和感光体鼓3分离时,限制转印带单元8相对于导轨部件201的位置偏移。并且,导轨部件201在抵接时,通过凹部202a、定位孔202b支持被滑动部18、分离控制部38施力的转印带单元,另一方面,在分离时,通过承载而支持转印带单元8。
由此,由于在导轨部件201分离时,仅承载转印带单元8(由导轨部件201提供的支持被解除),所以能使转印带单元8成为自由状态。因此,能简单地更换转印带单元8。
此外,在借助于凹部202c、凸部203a,转印带单元8被解除用于定位的支持,而成为自由状态的情况下,可以避免不小心使转印带单元8的位置偏移。
此外,例如通过使凹部202a、定位孔202b中的任意一个与凹部202c、凸部203a相对置,即使在自由状态下也能圆滑地进行定位。
此外,上述离接机构的导轨部件201(支持部件)优选具有可使转印带单元8(抵接部件)装卸的导轨槽202(引导槽)。
因此,能简单地更换转印带单元8。
即,具备上述离接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感光体鼓3(图像载体),根据图像数据而形成图像;以及转印带单元8(转印载体装置),该转印带单元8具有转印带7(转印载体),可相对于上述感光体鼓3分离,通过与感光体鼓3接触而转印上述图像。
转印带单元8借助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罩35(外壳的一部分)被开放的动作,与感光体鼓3分离。或者,转印带单元8借助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罩35(外壳的一部分)被开放的动作,被解除对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支持。
因此,转印带单元8所具有的转印带7完全与感光体鼓3分离,从而能容易地取出由于卡纸而滞留在转印带单元8上的纸张。
此外,此时的转印带单元8可以成为自由状态,如果成为自由状态,则可以在该状态下简单地仅将转印带单元8从图像形成装置中取出。
因此,不是在解除外壳之后,操作通常所具有的、用于使转印带单元8与感光体鼓3分离的解除杠杆,并且不必在操作解除杠杆之后,将转印带单元8与离接机构一起拉出到外部即可(实现分离)。由此,可以减少用于进行卡纸处理作业和维护的转印带单元8的取出操作,从而可以进行快速作业。
此外,由于不连同解除杠杆或离接机构一起将转印带单元8从图像形成装置内部拉出,所以可以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并且和降低制造成本,降低维护成本。
此外,侧面罩35是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外壳中,与可旋转地支持转印带单元8的转印带7的驱动辊73、拉伸辊71(辊部件)轴平行的外壳,并且向与这些轴正交的方向开放。
即,侧面罩35是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除了框架205、206的4个面中任意一个平行的外壳。因此,不必在框架205、206设置用于使转印带单元8装卸的开口,所以不会导致框架205、206的强度下降。因此,不必增大框架205、206的厚度来增加其强度,所以能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轻量化。
此外,当使外壳在与驱动辊73、拉伸辊71的轴平行的方向上开放时,特别是在串联型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通常开口会变大,从而引起框架205、206的强度下降。
但是,通过使外壳在与驱动辊73、拉伸辊71的轴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转印带单元8移动,与使其与驱动辊73、拉伸辊71的轴平行地移动时相比,可以使用于使转印带单元8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定位支持的机构小型化。
此外,使外壳在与用于支持转印带单元8的驱动辊73、拉伸辊71的轴正交的方向上开放,可以使外壳向纸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或下游侧开放。
因此,在发生卡纸等情况下,抓住纸张的前端或后端,可以容易地将卡住的纸张拉出至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或下游侧。其结果是,可以防止在拉出时撕破纸张,纸张的碎片残留在手无法***的狭窄的地方。
以下利用图4、图16~图19,对转印带单元8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 6所示,转印带单元8具有:作为环状带的转印带7;作为带单元的转印带支持单元(以下称为支持单元)81;以及作为带单元的转印带支持单元(以下称为支持单元)82。
支持单元81和支持单元82通过后述的连接部86而彼此连接。通过该连接,支持单元81和支持单元82成为一条直线状,在该情况下,转印带7成为拉伸架设在支持单元81、82上的状态。
此外,如图17(a)、(b)所示,支持单元81和支持单元82同时具有作为基台的同一壳体(基础部件)70。
此外,如图17(a)、(b)所示,壳体70具有:连接部6,设有用于螺钉或销钉等紧固部件贯通的孔;转印带拉伸架设用辊安装部75…,作为带拉伸架设用的辊安装部;以及支持轴78,起到支点部或支持部的作用。其中如图16所示,在支持轴78中,将支持单元81的支持轴作为支持轴78a,将支持单元82的支持轴作为支持轴78b。
此外,如图17(a)、(b)所示,在壳体70上,转印带拉伸架设用辊安装部75的一个配置在壳体70的一端,安装有后述的转印带驱动辊71(图18(b))或转印带拉伸辊73(图18(a))。
此外,在与后述的图像形成区(参照图4)相向的一侧(上面(表面)侧)即壳体70的表面,如图17(b)所示,设有用于安装转印辊的部分即转印辊安装部76a、76b。
另一方面,在与图像形成区相向一侧的相反侧即壳体70的背面(下面),如图17(a)所示,设有用于安装转印带从动辊72、74(参照图4)的转印带从动辊安装部77以及用于安装转印带驱动辊71和转印带拉伸辊73(参照图18、22)的转印带拉伸架设用辊安装部75。
因此,通过对同一壳体70、70而组装多个部件,可以形成支持单元81和支持单元82。
即,支持单元82如图18(a)所示,在壳体70的上述表面上具有:作为辊部件的转印带拉伸辊(以下称为拉伸辊)73、作为辊部件的转印辊6a、6b以及作为连接部件的固定板85。
固定板85设在连接部86的某一侧,具有用于紧固部件贯通的孔或用于螺接紧固的螺纹孔。
拉伸辊73安装在位于壳体70一端的上述转印带拉伸架设用辊安装部75上(图17(a)),转印辊6a、6b分别通过轴承762(参照图22)而安装在转印辊安装部76a、76b上,例如可在与轴向成直角的上下方向上移动,并且借助于例如压缩螺旋弹簧(弹性部件)763而被向上施力。
此外,支持单元81如图18(b)所示,在壳体70的上述表面上具有:作为辊部件的转印带驱动辊(以下称为驱动辊)71、转印辊6c、6d以及固定板85。固定板85与上述同样,设在上述支持单元82的壳体70的连接部86的相同侧,具有用于紧固部件贯通的孔或用于螺接紧固的螺纹孔。
驱动辊71被安装在位于壳体70一端的上述转印带拉伸架设用辊安装部75上(图17(b)),转印辊6c、6d与上述支持单元82同样,分别被安装在转印辊安装部76b、76a上。
此外,在支持单元81、82的壳体70、70的背面,在转印带从动辊安装部77安装有后述的转印带从动辊72、74(参照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拉伸辊73和驱动辊71兼具作为拉伸架设转印带7的带拉伸架设用辊的功能。
这些支持单元81、82借助于位于图17(a)、(b)所示的壳体70端部的连接部86而彼此连接(图19(a))。此时,支持单元81、支持单元82如图19(a)所示,各个支持单元81、82的壳体70、70的上述表面构成为一个平面,壳体70、70的上述背面构成为一个平面。
即,支持单元81的壳体70,如图18(a)、(b)所示,使支持单元82的壳体70在向里面旋转108度的状态下与其连接。
由此,设在支持单元81上的固定板85与支持单元82的没有设置固定板85的一侧的连接部86连接在一起,另一方面,支持单元82的固定板85与支持单元81的没有设置固定板85的一侧的连接部86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讲,如图19(b)、(c)的箭头所示,设置固定板85的支持单元81的连接部86与没有设置固定板85的支持单元82的连接部86(图19(b))重叠并位于其内侧,设置固定板85的支持单元82与没有设置固定板85的支持单元81的连接部86(图19(c))重叠并位于其内侧,然后将2个支持单元81、82连接起来。
该2个支持单元81、82,如图19(b)、(c)所示,固定板85和连接部86通过各个孔,借助于作为支持紧固部件(以下称为支持部件)的台阶螺钉83和作为支持固定部件(以下称为固定部件)的台阶螺钉84而被紧固。
此外,通过去掉台阶螺钉84,使台阶螺钉83的紧固状态缓和,由此上述各支持单元81、82可以该台阶螺钉83为支点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台阶螺钉83设在支持单元81、82的壳体70、70的上述表面侧(图中上侧)。因此,支持单元81、82以台阶螺钉83为支点旋转,使得各个壳体70的表面彼此接近,所以能形成近似V字形的弯折状态。
如图19(a)所示,在支持单元81和支持单元82保持一条直线状的情况下,在壳体70的背面侧(图19(c)的下侧),通过***拧紧台阶螺钉84,将支持单元81、82的固定板85和连接部86固定。并且,通过拧紧固定台阶螺钉83,能可靠地维持一条直线状。
台阶螺钉83和台阶螺钉84是相同的紧固部件。由此,可以减少部件种类,提高制造时的量产性。并且,在将台阶螺钉83、84置换为销钉等轴部件的情况下,可以使设在固定板85或连接部86上的孔为具有与销钉等轴部件的轴径近似相等的孔径的孔,而不是螺纹孔。
此外,设在连接部86上的孔由于是具有与台阶螺钉83、84的台阶部外径近似相等的内径的孔,所以能高精度地进行连接。通过使台阶螺钉83、84成为紧固连接状态,可以牢固地固定固定板85和连接部86,另一方面,通过缓和紧固状态,将一个台阶螺钉取下,可以使支持单元81、82旋转。
台阶螺钉83、84可以不是相同的紧固部件,而是不同的紧固部件,此外,也可以不使用台阶螺钉,而使用通常的螺钉等紧固部件。
此外,台阶螺钉83不限于设在壳体70的表面侧的连接部86上,也可以在该2个支持单元81、82成为V字形时,将台阶螺钉83设在成为支点的位置上。
即,在使各支持单元81、82弯折成使得各壳体70的背面彼此相向的状态的情况下,可以将台阶螺钉83设在设置上述台阶螺钉84的位置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安装在转印带拉伸架设用辊安装部75上的拉伸辊73具有拉伸功能,但不限于此,可以使安装在转印带从动辊安装部77上的后述的转印带从动辊72具有拉伸功能。
此外,如图16所示,转印带单元8具有受电连接器240,该受电连接器240不会妨碍转印带7的装卸,用于在切换图像形成模式时移动较小的支持轴78b所处一侧进行收发信息和接受电力输入。
如上所述,支持单元81和支持单元82以同一壳体70、70为基础部件,所以两者的尺寸实质上相同。
因此,如图16所示,从支持单元81、82的连接部86的支点即台阶螺钉83起到支持单元81的前端即张力辊73(参照图18(a))的距离L2,与从台阶螺钉83起到支持单元82的前端即驱动辊71的距离L1实质上相等。
此外,如图16所示,转印带单元8将上述距离L1和L2相等的2个支持单元81、82组合在一起而形成一条直线状,从而形成转印带7包围两个支持单元81、82周围的结构。并且,转印带7借助于位于转印带单元8两端的驱动辊71和张力辊73而被拉伸架设。
对在更换转印带7时所进行的、转印带7对于支持单元81、82的安装或拆卸的操作,参照图16、20、21进行说明。
如图16所示,转印带单元8在转印带7相对于支持单元81、82被拉伸架设支持的状态下动作。为了使转印带7成为被拉伸架设的状态,首先将固定支持单元81、82的台阶螺钉84(参照图19(c))取下,然后使台阶螺钉83松弛。然后如图20所示,以台阶螺钉83为支点,使支持单元81、82弯折为近似V字形。
此时,由于台阶螺钉83设在支持单元81、82的壳体70的表面侧,所以支持单元81和支持单元82弯折成使得表面彼此接近。
然后如图20所示,将转印带7从箭头所示的方向套住已成为近似V字形的支持单元81、82上,以覆盖其周围。此时,由于支持单元81、82被折叠,所以被收容在转印带7所形成的圆内。
然后,以台阶螺钉83为支点,使支持单元81、82的表面向彼此远离的方向(与弯折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由此,支持单元81、82成为一条直线状,如图16所示,转印带7成为相对于支持单元81、82被拉伸架设支持的状态。
此时,驱动辊71和拉伸辊73位于转印带单元8的两端。借助于设在拉伸辊73上的螺旋弹簧等构成的拉伸部件79(参照图4),对转印带7进行拉伸,从而能拉伸架设转印带7。
此外,当支持单元81、82成为一条直线状时,利用台阶螺钉84来固定上述2个支持单元81、82,从而能保持转印带7被拉伸架设的状态。
此外,此时转印辊6a、6b、6c、6d(参照图19(a))将转印带7向上推压,但6b和6c比连接驱动辊71和拉伸辊73上表面的线略高,6a和6d将转印带7向上推压得比6b和6c还要高。因此,6b和6c与转印带7的背面不接触。
这是因为,安装用于可旋转地支持转印辊6a~6d的轴承762的转印辊安装部76b、76a的轴承限制部的高度是不同的(参照图22)。该轴承限制部的高度在后面详细说明。
这样,在支持单元81、82中,通过使图16和图20所示的L1、L2的长度实质上相等,可以使转印带7相对于支持单元81、82的安装和脱离变得容易。这是因为,在使支持单元81、82成为近似V字形的情况下,在上述L1、L2相等时,包围支持单元81、82包围的圆的周长最短。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上述L1、L2实质上相等,所以能使在支持单元81、82成为近似V字形时形成的、包围支持单元81、82周围的圆的周长(以下称为支持单元81、82的近似外周)最短。
因此,转印带7的周长与支持单元81、82的近似外周之差变大,能使转印带7的装卸变得容易。
为了具体的表示转印带7的周长与支持单元81、82的近似外周之差,以下利用图21,以使用上述L1、L2为约165mm的支持单元81、82和周长为730mm的转印带7为例进行说明。图21中用W表示的支持单元81、82的厚度为约35mm。
如图16所示,当支持单元81、82成为一直线状时,使其外周与转印带7的周长一致,使得转印带7可以在支持单元81、82上移动,成为转印带7被拉伸架设的状态。
与此相比,如图20所示,当支持单元81、82为近似V字形时,转印带7的拉伸被缓解。由此,如图21所示,当转印带7为圆形时,转印带7的直径为约233mm。
此时如图21所示,当支持单元81和支持单元82所形成的内角α为60度时,支持单元81、82的长度L1、L2成为正三角形的2条边。即,图21中的L1、L2、L3长度均相等。因此,该正三角形的一边长度为165mm,所以图21中用点划线表示的正三角形的外接圆的直径为约190.5mm。其中,L3表示将支持单元81、82作为三角形的2条边时其余的一条边。
另一方面,由于支持单元81、82具有驱动辊71和拉伸辊73(参照图18(a)、(b)),所以可以认为实际上比约190.5mm稍大。
因此,考虑到驱动辊71和拉伸辊73的外形以及支持单元81、82的厚度W(图21),计算支持单元81、82所形成的近似外周,该近似外周最大为220mm左右。
如上所述,转印带7的直径D为约233mm,与支持单元81、82所形成的近似外周(220mm)相比足够大。因此,如图20所示,可以将折叠后的支持单元81、82收容在转印带7的内部,从而转印带7的装卸变得简便,并且提高了转印带7更换时的操作性。
优选支持单元81和支持单元82经折叠所形成的内角α较小。但是,当α为0度,支持单元81、82成为一条直线状时,连接部86必须从从支持单元81、82的背面侧突出设置。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中,作为当支持单元81、82成为一条直线状时,作为没有使连接部86突出的必要的角度,将α设定为60度左右。
以下根据图4,对具有上述转印带单元8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其中,图4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一般设在具有图23所示的配备了图像形成装置和送纸装置的复印机等中。
本图像形成装置根据从外部传输来的图像数据,在规定的纸张(记录介质)上形成多色和单色的图像。此外,本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曝光单元1(1a~1d)、显影器2(2~2d)、感光体鼓3(3a~3d)、带电器5(5a~5d)、清洁单元4(4a~4d)、转印带单元8、定影单元12、纸张输送路径S、送纸托盘10和排纸托盘15、33等。
本图像形成装置所处理的图像数据与使用黑色(K)、蓝绿色(C)、品红色(M)、黄色(Y)各种颜色的彩色图像相应。
因此,曝光单元1(1a、1b、1c、1d)、显影器2(2a、2b、2c、2d)、感光体鼓3(3a、3b、3c、3d)、带电器5(5a、5b、5c、5d)、清洁单元4(4a、4b、4c、4d)分别设置4个,以形成与各种颜色对应的4种潜像,设定a为黑色、b为蓝绿色、c为品红色,d为黄色,分别构成4个图像形成区。
感光体鼓3配置(安装)在本图像形成装置的大致中心部,其表面具有感光体。感光体鼓3为鼓形,并被旋转驱动。在感光体鼓3的周围,沿旋转方向配置有带电器5、显影器2、转印辊6和清洁单元4。
带电器5是用于使感光体鼓3的表面均匀带电至规定的电位的充电装置,除了接触型的辊型或刷型带电器之外,可以使用图4所示的充电型带电器。
作为曝光单元1,使用LED写入头,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将发光元件排列成阵列状的例如EL(Electronic Luminescence)、具有激光照射部和反射镜的激光扫描单元(LSU)等。
此外,曝光单元1具有如下功能,即根据被输入的图像数据而使带电的感光体鼓3曝光,由此,在其表面形成与图像数据相应的静电潜像。
显影器2通过(K、C、M、Y)的墨粉使在各个感光体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
清洁单元4除去、回收显影、图像转印之后在感光体鼓3表面上残留的墨粉。
配置在感光体鼓3下方的转印带单元8如上所述,具有2个支持单元81、82(参照图16)。即,上述转印带单元8具有转印带7、驱动辊71、拉伸辊73、转印带从动辊72、74和转印辊6(6a、6b、6c、6d)。此外,与转印带单元8相邻地设有转印带清洁单元9。
驱动辊71、拉伸辊73、转印辊6、转印带从动辊72、74等拉伸架设转印带7,使转印带7向箭头B方向旋转驱动。
转印辊6可旋转地被转印带单元8的壳体70的转印辊安装部76a、76b支持,转印辊6提供转印偏压,该转印偏压用于将感光体鼓3的墨粉图像(图像)转印在被吸附在转印带7上并被输送的纸张(记录介质)上。
转印带7使用厚度100μm~150μm左右的薄膜,并形成环状,与各感光体鼓3接触,转印带7具有如下功能,即按顺序使在感光体鼓3上形成的各色墨粉图像与纸张重合并转印,由此形成彩色墨粉图像(多色墨粉图像)。
从感光体鼓3向纸张的墨粉图像的转印是借助于与转印带7的背面接触的转印辊6进行的。为了转印墨粉图像,向转印辊6施加高电压的转印偏压(与墨粉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高电压)。
转印辊6是以直径8~10mm的金属(例如不锈钢)轴为基材,其背面被导电性弹性材料(例如EPDM、发泡氨基甲酸乙酯等)覆盖的滚筒。借助于该导电性的弹性材料,可以均匀地对纸张施加高电压。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印辊6作为转印电极使用,但也可以使用除此之外的刷子等。
此外,通过与感光体鼓3接触,附着在转印带7上的墨粉成为污染记录纸背面的原因,所以设定成借助于转印带清洁单元9来除去、回收墨粉。在转印带清洁单元9上设有与转印带7接触、例如作为清洁部件的清洁刮片,清洁刮片所接触的转印带7从背侧被转印带从动辊74支持。
送纸托盘10是用于存放在图像形成中使用的纸张的托盘,被设在本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的下侧。此外,设在本图像形成装置上部的排纸托盘15是用于面朝下承载完成印刷的纸张的托盘,设在本图像形成装置侧部的排纸托盘33是用于面朝上地承载完成印刷的纸张的托盘。
此外,在本图像形成装置中,设有S字形的纸张输送路径S,用于使送纸托盘10的纸张经由转印输送单元8和定影单元12送出到排纸托盘15。此外,在从送纸托盘10到排纸托盘15和排纸托盘33的纸张输送路径S附近,配置有拾纸辊16、送纸输送辊23、阻挡辊14、定影单元12、输送方向切换导向件34、输送纸张的输送辊26、24、27以及排纸辊25等。
拾纸辊16设在送纸托盘10的端部,是将纸张每次一张地从送纸托盘10向纸张输送路径S的送纸输送辊23供给的拾拣辊。
输送方向切换导向件34可旋转地设在侧面罩35上,通过从实线所示的状态变为虚线所示的状态,可以将纸张从输送路径S的中途分离,并将纸张排出到排纸托盘33中。在实线所示的状态下,纸张通过在定影单元12、侧面罩35和输送切换导向件34之间形成的输送部S′(纸张输送部S的一部分),借助于排纸辊25而被排出到上部的排纸托盘15中。
此外,阻挡辊14可以暂时保存在纸张输送路径S中输送的纸张。并且具有如下功能,即与感光体鼓3的旋转相对应地按照恰当的定时输送纸张,使得能在纸张上良好地多重转印感光体鼓3上的墨粉图像。
即,阻挡辊14被设定为,根据未图示的阻挡前检测开关所输出的检测信号输送纸张,使得各感光体鼓3上的墨粉图像的前端与纸张上的图像形成范围的前端吻合。
定影单元12具有加热辊31和加压辊32等,加热辊31和加压辊32将纸张夹在中间旋转。
此外,加热辊31被设定为,根据来自未图示的温度检测器信号,借助于控制部达到规定的定影温度,并且具有以下功能,即与加压辊32一起对纸张进行热压,由此使转印在纸张上的多色墨粉图像溶融、混合、压接,从而使其相对于纸张热定影。
多色墨粉图像被定影后的纸张借助于输送辊26、27、24,被向纸张输送路径S的翻转排纸路径输送,在翻转的状态下(多色墨粉图像朝向下侧),借助于排纸辊25而被排出到排纸托盘15上。
以下,对转印带单元8的相对于图像形成区的分离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分离动作与转印辊6的关系进行说明。
图17(a)、(b)所示的支持轴78(78a、78b)具有如下功能,即在转印带单元8进行相对于图像形成区的分离动作时,作为旋转轴和定位部件。如图17(a)、(b)和图18(a)、(b)所示,支持轴78在壳体70上形成,大致位于转印辊6a的轴心的延长线上。支持轴78在支持单元81和支持单元82的两边分别形成一个,即在各单元上分别形成2个。
如图3所示,支持轴78a、78b设在导轨部件201、201上,该导轨部件201、201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框架部件(参照图15)即前框架205、后框架206的内侧。即,支持轴78b被嵌入位于作为旋转支点的位置的定位孔202b中,支持轴78a被压接在用于定位的凹部202a中。
由此,转印带单元8被相对于导轨部件201、201定位,支持轴78b在定位孔202b、202b中成为旋转轴。这样,转印带单元8被定位孔202b、202b支承,并且可以以支持轴78b为旋转轴旋转。
图22是在图18(a)所示的F-F局部剖面和G-G局部剖面中加载了转印带7的放大图。如图22所示,转印辊6a被轴承762、762可旋转并可上下移动地支持,上述轴承762设在形成在支持单元82的壳体70上的转印辊安装部76a、76b的轴承支持部761、761上并可上下移动。
此外,转印辊安装部76a被例如螺旋弹簧763向转印带7(上方)施力。因此,转印辊6a的轴心游动地嵌入转印辊安装部76a、76a中,从而转印辊6a的轴心能上下移动。
由此,即使转印带单元8进行了用于切换图像形成模式的分离动作,转印辊6a也能独立于支持轴78b而上下移动,从而总是能维持转印带7和感光体鼓3的接触状态,维持规定的辊隙(nip)宽度和规定的推压力。
此时,支持轴78b、78b的轴心位于与转印辊6a的轴心延长线大致相等的线上,即使在转印带单元8进行切换图像形成模式的分离动作时,也不会有损于转印辊6a的功能(参照图5)。
另一方面,其他的转印辊6b、6c、6d也与转印辊6a同样,能相对于转印辊安装部76b、76b或转印辊安装部76a、76a独立地上下移动。
由此,如图6(b)所示,在转印带7处于与感光体鼓3a~3d接触的状态下的图像形成模式(多色模式)时,可以用规定的辊隙宽度和规定的推压力来维持转印带7与所有感光体鼓3a~3d的接触状态。
此外,如图22所示,在转印辊安装部76a、76b上分别设有用于限制转印辊6的自由高度的限制部件764a、764b。通过与可旋转和上下移动地枢轴支持转印辊6的轴承762的挂钩部765接合,在感光体鼓3和转印带7处于非接触的状态下,限制转印辊6的自由高度。该限制部件764形成为,在转印辊安装部76a和76b上的限制量不同。
即,在转印辊安装部76a上形成的限制部件764a的自由高度形成得比在转印辊安装部76b上形成的限制部件764b的自由高度高,并且转印辊6a、6d被设定得比位于转印带单元8两端的驱动辊71、拉伸辊73高。
其中,转印辊6a、6d与转印辊6b、6c的自由高度之差D设定为1.5~3mm,但不限于此,只要其差能使转印带7与转印辊6b、6c不接触即可。
由此,如图6(a)所示,当转印带单元8的支持被解除时,转印辊6a、6d变为比位于两端部的驱动辊71、拉伸辊73高的位置,转印辊6b、6c变得比转印辊6a、6d低的位置,所以感光体鼓3成为与转印带7非接触的状态。
此时,使转印带7与感光体鼓3表面的间隔在这里约为12mm,感光体鼓3表面与转印带7表面充分隔离开。因此,在更换感光体鼓3或更换转印带7的情况下,可以将包含两者在内的单元在互不干涉的情况下拉出。
这样,如图6(c)所示,设定转印辊6a~6d的自由高度差的原因是,当在不使用感光体鼓3b、3c、3d的图像形成模式(单色模式)时,使与在图像形成中不使用的感光体鼓3b~3d对应的转印辊6b~6d与转印带7的接触力降低,特别是使位于转印带单元8中央部的转印辊6b、6c相对于转印带7的接触力极端降低。
例如,当使转印辊6a~6d的高度相同时,在转印带7旋转时,转印辊6b、6c由于与转印带7的摩擦而无法旋转。由此,转印辊6b、6c产生偏磨损,而成为转印辊6b、6c寿命短和转印不均匀等缺陷的原因。
此外,在向单色模式那样存在不工作的图像形成部(图像形成区)的图像形成模式时,在转印带单元8不分离的情况下,位于转印带单元8中央部的转印辊6b、6c与转印带7的接触被解除,所以能防止转印辊6的异常磨损(偏磨损),从而具有能延长转印辊6的寿命,长时间地维持良好的图像形成性能的效果。
这样,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感光体鼓3,根据图像数据形成图像;以及转印带单元8,相对于该感光体鼓3可分离,借助于转印辊(转印部件)来施加电压,并且具有转印上述图像的转印带7。并且,具有以下图像形成模式,即在与用于可旋转地支持转印带7的驱动辊71、拉伸辊73(辊部件)的轴正交的方向上配置有多个感光体鼓3,使多个感光体鼓3全部与转印带7接触而使用的图像形成模式(多色模式),以及使多个感光体鼓3中的任意一个特定的感光体鼓3与转印带7接触而使用的图像形成模式(单色模式)。在选择了单色模式的情况下,与未使用的感光体鼓3对应、并且除了位于至少端部的转印辊6a、6d之外的转印辊6b、6c成为与上述转印带7非接触的状态。
通常,在使用特定的感光体鼓3(这里是感光体鼓3a)的图像形成模式(单色模式)时,与在图像形成中未使用的感光体鼓3b~3d对应的转印辊6b~6d和转印带7之间的接触力减小,特别是除了位于端部的转印辊6d之外的转印辊6b、6c与转印带7的接触力极端减小。因此,与未使用的感光体鼓3对应、并且至少除了位于端部的转印辊6a、6d之外的转印辊6b、6c不能靠与转印带7的摩擦力而旋转。在该情况下,不能旋转的转印辊6产生偏磨损,其结果是成为转印辊6寿命下降和转印不均匀等缺陷的原因。
但是,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使上述转印辊6b、6c相对于转印带7非接触,所以能防止上述问题的发生,从而能长时间地维持良好的图像形成性能。
此外,也可以使转印辊6b或转印辊6b、6c比驱动辊71低,从而与转印带7非接触。
由于位于端部的转印辊6d与驱动辊71接近,并且自由高度高,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用于向上推压转印带7的与转印带7的接触力。因此,能在不与感光体鼓3d压接的状态下,利用与转印带7的摩擦正常地进行旋转动作。
其中,转印带单元8在多色模式和单色模式时的角度差(分离角度范围)θ(参照图8),在单色模式的情况下,与未使用的转印辊6b对应的图像形成区的感光体鼓3b和转印带7之间的分离距离被设定为约2.5~4mm。该角度θ随从感光体鼓3的间隔起的分离距离的设定而不同,这里被设定为2~3度。
该角度θ不特别限定,在单色模式下,只要与感光体鼓3a相邻的感光体鼓3b和转印带7之间的分离距离为不会使得记录图像混乱的距离,并且输送的纸张端部与感光体鼓3b非接触即可,上述感光体鼓3a是与转印带单元8接触的感光体鼓。
此外,由于图像形成模式的切换时间很短,并且为了能与对所输送的纸张移交的相邻功能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定影单元12和阻挡辊14)进行平稳地移交,该角度θ优选尽量小。但是,虽然优选角度θ较小,但在向转印带7输送纸张而进行转印的方式下,在纸张离开转印带7时,或者相反,在向转印带7供给纸张时,如果纸张在各模式下的高度相差较大,则会给纸张的输送带来障碍,这必须注意。
其中,感光体鼓3b于转印带7的分离距离,以及对应于转印辊6b的感光体鼓3b与纸张端部的摩擦和转印缺陷(重转印)之间的关系如下表1所示。由此,优选上述分离距离为2.5~4mm。其中,表1中的○表示良好,△表示有时不良,×表示总是不良。此外,普通纸张的重量为81~105g/m2
〔表1〕
分离距离(mm) 0.5 1 1.5 2 2.5 3 3.5 4
现象 记录材料的种类
纸张后端摩擦 60~105g/m2 × ×
105~300g/m2 ×
OHP
信封 × × ×
转印不良(重转印) 60~105g/m2
105~300g/m2
OHP
信封
即,如表1所示可知,如果感光体鼓3b与转印带7的距离为2.5mm以上,则无论任何纸张,都不会出现与纸张端部摩擦和转印不良(重转印)的问题。
此外,在表1所示的结果中,没有在超过4mm的设定条件下进行实验,但可以预测超过4mm对上述项目不会有问题。但是,考虑到在将纸张从转印带7向下面的处理输送时所带来的障碍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尺寸变大等要素因素,优选分离距离为4mm以下。
以下,对转印带单元8的分离动作的控制进行说明。
在图像形成模式(多色模式和单色模式)转换时,在使转印带7与正在旋转的感光体鼓3分离时,在使两者以一定速度旋转的同时进行分离动作,感光体鼓3的旋转停止在转印带单元8完成下降、转印带7与感光体鼓3(3b~3d)完全分离之后进行。此外,在双方的动作停止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图像形成模式的切换。
用于使转印带单元8相对于感光体鼓3进行分离动作的分离控制部38的结构如图7~图10所示。
如图10所示,分离控制部38由以下部分构成:驱动源(分离器驱动电动机)39;齿轮传动机构40,用于传递来自上述驱动源39的驱动力;以及凸轮轴齿轮41,具有凸轮部43,该凸轮部43借助于上述齿轮传动机构40而被旋转驱动,并且承载、滑动连接被固定在转印带单元8下游侧部位的两侧下部的支持部件50(参照图9)。此外,在驱动源39和齿轮传动机构40之间配置有框架部件49。
齿轮传动机构40设在框架部件49上,具有:固定在驱动源39的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44;与该驱动齿轮44啮合的中间齿轮45;以及与该中间齿轮45啮合的从动齿轮46。也可以使用皮带和皮带轮等构成的皮带传动机构来代替齿轮传动机构40。
从动齿轮46通过图9所示的单向离合器(one way clutch)47而嵌入安装在旋转轴48上。旋转轴48的两侧部可旋转地被枢轴支承在分离控制部38主体的框架部件49、49上,在该旋转轴48的两个框架部件49、49的内侧部,固定有一对凸轮轴齿轮41、41。
凸轮轴齿轮41由具有自润滑性的POM(polyacetal:聚缩醛)等树脂形成。此外,凸轮轴齿轮41如图7、图8所示,由形成为扇形的部分齿轮42和凸轮部43一体地形成。与部分齿轮42啮合的转矩限制器53设在一个框架部件49上,支持部件50、50承载在该凸轮部43上,并与该凸轮部43滑动连接,上述支持部件50、50向下突出设置在转印带单元8下游侧部位的两侧下部。
该支持部件50可上下移动地被支持在构成转印带单元8的支持单元81的壳体70上,并借助于由压缩螺旋弹簧等构成的弹性部件50a被施力,从而向上推压转印带单元8。
此外如图10所示,传感器叶片41a与另一个凸轮轴齿轮41一体地形成,借助于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侧的检测器41b检测出其位置状态。
图10所示的53转矩限制器由2个树脂制成的平垫圈(聚乙烯滑动器)等滑动性能优良的垫圈、被2个垫圈夹在中间的压缩弹簧53a、制动齿轮53b等构成,用于缓冲、限制转印带单元8下降动作,并且稳定地保持其在最下点的位置状态。
设定在凸轮轴齿轮41在旋转轴48上的负载转矩为6.5kgfcm,转矩限制器3的制动力在凸轮轴齿轮41的旋转轴48上为1.2~1.6kgfcm。
将制动力设定得较小的原因是制动力对驱动源39不起作用,由于允许从动齿轮46借助于单向离合器47(参照图9)向实线箭头方向游动,所以借助于加载在凸轮部43上的载荷,设定凸轮轴齿轮41通过驱动源39的旋转而稍微先行。
通过上述结构,如图7所示,例如在初始时,与所有感光体鼓3a~3d抵接的、位于上方位置(多色模式)的转印带单元8借助于驱动源39的正转(实线箭头方向),凸轮轴齿轮41旋转180度。由此,如图8所示,以支持轴78b的轴心为旋转中心,转印带单元8下游侧向下方移动,从而与感光体鼓3b~3d分离。即,可以变为仅感光体鼓3a与转印带单元8接触的单色模式。
此时,凸轮轴齿轮41的部分齿轮42与转矩限制器53的制动齿轮53b啮合,从而制动力起作用。由此,缓冲、限制了凸轮轴齿轮41的先行,从而缓冲了转印带单元8的下降动作,将其平稳的引导到最下点的位置。
此外,在将单色模式设定为缺省状态的情况下,当凸轮部43位于最上点时,部分齿轮42与转矩限制器53的制动齿轮53b不啮合。另一方面,当凸轮部43位于最下点时,部分齿轮42仅一个齿与转矩限制器53的制动齿轮53b啮合,作用制动力,防止在转印带单元8的缺省状态下不小心使转印带7浮动,从而转印带7被稳定地保持。
由于转印带单元8的载荷被构成为向着凸轮轴齿轮41的旋转轴心的方向(铅直下方),所以即使在凸轮轴齿轮41的凸轮部43位于最上点的情况下(多色模式),也不会由于转印带单元8的载荷而产生使凸轮轴齿轮41旋转的力,从而转印带单元8被稳定地保持。
在用于产生转印带单元8的分离动作的驱动源39以及用于使感光体鼓3和转印带7转动的驱动源中,通过采用步进电机,可以在开环情况下高精度地进行速度控制和位置控制,从而能容易且适当地保证各动作的定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来自上述驱动源39的驱动力通过另外的齿轮组55传递到螺旋输送器(auger)37,可以将利用转印带清洁单元9(参照图4)从转印带7回收的墨粉输送、回收到墨粉回收容器36中。
齿轮组55如图9所示,由与驱动源39的驱动齿轮44啮合的传动齿轮56、与该传动齿轮56啮合的中间齿轮57以及安装在螺旋输送器37一端的从动齿轮58构成。传动齿轮56和中间齿轮57被枢支于框架部件49上的连接可动臂60支持,借助于未图示的施力部件而常时地向啮合方向被施力。
由此,确保了随着转印带单元8上下移动而上下移动的从动齿轮58与中间齿轮57的啮合状态。
其中,转印带单元8加载在各凸轮轴齿轮41的凸轮部43上的载荷分别为5kgf,共计10kgf的载荷,这些载荷由左右凸轮轴齿轮41的凸轮部43分担。此外,凸轮轴齿轮41的形成部分齿轮42的范围这里是150度,但也可以根据设计条件而适当变更。
根据以上结构,当使转印带单元8下降时,借助于顺时针旋转(图10中虚线所示的箭头方向)的驱动源39的驱动力,从动齿轮58通过图9所示的驱动齿轮44而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使与从动齿轮58一体的螺旋输送器37向同方向旋转,从而能将从转印带7回收的墨粉向墨粉回收容器36输送、回收。即,可以将驱动源39的驱动力作为使螺旋输送器37旋转的驱动力,从而进行有效的利用。
残留在转印带7上的墨粉是由于纸张输送卡纸等故障而附着的墨粉、为了保持图像品质而进行的图像形成处理控制用的从感光体鼓3向转印带7上直接转印的斑点(patch)图像的墨粉或者是在多色图像形成装置内浮游的飞散墨粉会附着在转印带上的墨粉等。如上所述,通过在适当的时刻(图像形成模式转换时)除去这些墨粉,可以确保稳定的图像品质。
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旋输送器37由螺旋形状的部件形成,所以能沿轴向输送墨粉,但也可以采用在轴向安装叶片,在与轴向成直角的方向上将墨粉刮出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可以使用简单的方形材。
此外,在分离转印带单元8的情况下进行旋转动作时,螺旋输送器37反转,但由于该反转动作频率低、时间短,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允许螺旋输送器37的反转动作。
但时,在螺旋输送器37的反转动作成为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将从动齿轮58通过单向离合器而安装在螺旋输送器37的旋转轴48上。为了抑制装置成本的增加,可以采用允许螺旋输送器37反转动作的结构。
由此,分离控制部38的驱动源39不仅使转印带单元8(转印带7)相对于感光体鼓3进行分离动作,而且驱动螺旋输送器37,输送回收墨粉,所以能有效地利用驱动源的驱动力,从而在经济上实现优异的性能价格比。
以下利用图1、图2、图13、图14,对向转印带单元8的供电和通信进行说明。
转印带单元8具有以下部分:步进电机等驱动源,使驱动辊71旋转,从而使转印带7旋转移动;检测器,用于检测在转印带7上形成的测试斑点(patch)的浓度,从而进行处理控制,以使所形成的图像总是具有良好的画质;检测器(也可以兼作前面的处理控制用的检测器),用于求出校正定时的校正值,而检测在转印带7上形成的测试图像,以与在各图像形成区上形成的图像的位置吻合,在多色模式时形成没有色偏的良好的图像,上述定时是其他图像形成区的图像相对于作为基准的图像形成区的图像形成的定时;转印辊6,利用未图示的高压电源来施加转印偏压;以及与必须接地的转印带接触的、除了转印辊6之外的例如拉伸辊73等辊部件。
因此,必须进行电连接,以从各种电源进行供电以及与控制部等进行通信。为了进行电连接,如图1、2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设有用于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侧进行信息收发和供电的供电连接器241。
另一方面,在转印带单元8中设有受电连接器240,用于在不会妨碍对转印带7的装卸、在图像形成模式切换时移动较小的支持轴78b所处的一侧进行信息收发和受电。
供电连接器241由连接器部和连接器支持部构成。在连接器支持部上,设有可相对于滑动轴242滑动,并且比滑动轴的尺寸大,并且容许连接的尺寸的滑动孔241a。即,由于转印带单元8根据图像形成模式而倾斜,所以设置滑动孔241a,以便与该倾斜对应。
此外,供电连接器241借助于由压缩螺旋弹簧等构成的弹性部件243而被施力,使其处于与下侧即转印带单元8被解除支持而处于自由状态时的受电连接器240高度吻合的位置。
当转印带单元8完全***图像形成装置内时,受电连接器240***连接在供电连接器241中,从而完成连接(参照图1)。
在该状态下,当转印带单元8向上方移动,被推压而定位时,成为图13或图14的状态,即在多色模式时成为图14的状态,在单色模式时成为图13的状态。在多色模式时,供电连接器241如图13中的箭头所示,与转印带单元8一起向上方移动。
在单色模式时,由于设定滑动孔241a的尺寸相对于滑动轴242的直径有余量,所以在供电连接器241上升的位置上,可以相应于转印带单元8的倾斜而倾斜,从而总是能进行正常的通信和供电。
由此,维护人员等不必用手来装卸连接器,而只要通过开闭侧面罩35就能自动地进行连接器的装卸,不会引起连接故障,从而能提高维护等的操作性,缩短作业时间,降低维护成本。
此外,在使侧面罩35开放的状态下,不必为了安全因素而切断对转印带单元8的供电。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转印载体作为转印带7来进行说明,但不限于带状的转印带,利用使用了鼓状转印鼓等的转印载体也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此外,不限于转印载体,由于仅具有输送记录材料的功能的输送带装置与转印带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所以也可以使用与上述转印带单元8相同的结构。
在上述本实施方式中,对使纸张承载在转印带7上,向纸张进行直接转印的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适用于将在感光体鼓上形成的图像暂时转印在中间转印带上,在中间转印带上重叠图像之后,对输送来的纸张进行汇总转印的中间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图24是表示中间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图。在图24中,对与图4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相同的部件标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和作用效果的说明。
该图像形成装置使用中间转印带7a来代替上述转印带单元8的转印带7,并且具有二次转印部件(二次转印辊)90,该二次转印部件与对应于上述驱动辊71的辊部件71a相向设置。
在各感光体鼓(图像载体)3上形成的墨粉图像被暂时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a上之后,利用二次转印部件(转印辊)90,对向着该中间转印带7a和二次转印部件90压接的位置输送的纸张进行图像的重转印。
本发明的离接机构优选如下的构成,即上述支持部件具有在上述抵接部件与上述载体抵接时,用于对上述抵接部件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在上述抵接部件与上述载体抵接时,借助于上述定位装置对上述抵接部件进行支持。
本发明的离接机构还具有,例如,在上述抵接部件方向上可旋转移动的旋转移动部件,上述施力部件具有滑动凸轮部,通过使上述施力部件向一个方向移动,上述滑动凸轮部与上述旋转移动部件啮合,从而上述旋转移动部件向上述抵接部件方向旋转移动。
由此,通过使上述施力部件向一个方向移动,可以解除上述支持部件对上述抵接部件的支持,实现上述抵接部件与上述载体分离。
此外,优选上述支持部件具有在上述抵接部件与上述载体分离时,用于限制上述抵接部件相对于上述支持部件的位置偏移的限位装置,在上述抵接部件与上述载体分离时,上述抵接部件承载在上述支持部件上。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支持部件在分离时仅仅是承载抵接部件(支持部件的支持被解除),所以可以使抵接部件成为自由状态。因此,能简单地更换抵接部件。
此外,在抵接部件被解除用于定位的支持而成为自由状态的情况下,借助于限位装置,可以避免不小心使抵接部件产生位置偏移。
此外,例如通过使定位装置中的任意一个与限位装置相向,从自由状态开始也可以平稳地进行定位。
上述离接机构优选支持部件具有用于可装卸抵接部件的引导槽。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简单地更换抵接部件。此外,例如在引导槽内具有凹部作为限位装置的情况下,根据将抵接部件***时觉察到的感觉,就可以可靠地确认抵接部件是否已***离接机构中。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优选具有上述离接机构,相对于根据图像数据而形成图像的图像载体,可分离地支持具有用于转印上述图像的转印载体的转印载体装置。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提供一种能使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图像载体可分离,并且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可装卸的图像形成装置。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优选外壳的一部分是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外壳中与可旋转地支持转印载体装置的转印载体的辊部件的轴平行的外壳,并且在与辊部件的轴正交的方向上开放。
根据上述结构,外壳的一部分是与除了图像形成装置的框架(前框架、后框架)之外的4个面中任意一个面平行的外壳。因此,不必设置用于向框架装卸转印载体装置的开口,所以不会引起框架强度的降低。因此,不必增大框架的厚度和提高框架的强度,所以能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轻量化。
此外,通常,当在与辊部件的轴平行的方向上使外壳开放时,特别是串联型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开口变大,从而会导致框架强度的下降。
但是,通过使外壳相对于转印载体装置在与辊部件的轴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与使其在平行于辊部件的轴而移动的情况相比,可以将用于对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进行定位支持的机构制成小型化。
此外,使外壳在与用于支持转印载体装置的辊部件的轴正交的方向上开放,可以使外壳向着纸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或下游侧开放。
因此,在发生卡纸等情况下,抓住纸张的前端或后端,可以容易地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或下游侧拉出卡纸的纸张。其结果是,可以防止在拉出时将纸张撕破,纸张的碎片残留在手无法伸入的狭窄的地方。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优选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可装卸,当外壳的一部分开放时,进行上述装卸。
通常,转印载体装置与支持转印载体的辊部件的轴正交,并且至少形成2个框架(前框架、后框架),辊部件被这些框架支持。
根据上述结构,例如通过使用于定位支持转印载体装置的支持部件接近框架而形成,可以利用使支持部件沿引导部件移动而使转印载体装置移动。因此,能容易地进行转印载体装置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装卸。
其结果是,使转印载体装置在与支持转印载体的辊部件的轴正交的方向上即在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框架平行的方向上移动,利用预先使外壳在同方向上移动而形成的开口部,来进行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装卸,所以能容易地沿框架装卸转印载体装置。
此外,不必在框架上设置用于装卸转印载体装置的开口,并且不会导致框架强度下降。因此,不必增加框架的厚度,提高框架的强度,所以能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轻量化。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优选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框架部件具有用于使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进行定位的定位部件,并且定位部件具有用于限制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该定位部件的位置偏移的限位装置。
通常,如果不小心移动了转印载体装置,则在进行关闭外壳的操作时,会发生转印载体装置破损、无法利用定位部件来对转印载体装置进行定位等问题。
但根据上述结构,借助于限位装置,在转印载体装置被解除用于定位的支持而成为自由状态的情况下,不会由于不小心而使转印载体装置位置发生偏移。
此外,例如在定位部件具有凹部等作为限位装置的情况下,利用将转印载体装置***时觉察到的感觉,可以可靠地确认转印载体装置是否已***图像形成装置中。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优选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框架部件上设置用于在装卸时引导转印载体装置的导轨部件,导轨部件具有:定位装置,用于使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定位;以及限位装置,用于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外壳的一部分开放时,限制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导轨部件的位置偏移。
根据上述结构,借助于限位装置,在转印载体装置被解除用于定位的支持而成为自由状态的情况下,不会由于不小心而使转印载体装置位置发生偏移。
此外,例如在定位装置是凹部的情况下,利用将转印载体装置***时觉察到的感觉,可以可靠地确认转印载体装置是否已***图像形成装置中。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限位装置优选为与定位装置相向配置,限制可旋转地支持转印载体的辊部件的轴的位置偏移的凹部。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转印载体装置处于自由状态的情况下,也能限制转印载体装置在凹部内,使其不从规定的范围内移动。此外,由于凹部与定位装置相向,所以在转印载体装置被定位时,转印载体装置的位置偏移被限制,所以能简单地进行定位。
此外,当沿导轨部件引导(***)转印载体装置时,通过确认转印载体装置是否嵌入凹部中,使用者可以确认转印载体装置是否可靠地***图像形成装置中。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优选具有阻止部件,在转印载体与图像载体接触的情况下,与包含图像载体的图像载体单元啮合,反之,在转印载体不与图像载体接触的情况下,与图像载体单元的接合被解除,与外壳的开关动作连动而移动。
根据上述结构,借助于阻止部件,在转印载体正与图像载体接触的状态下,可以保护图像载体单元,使其不会从图像形成装置中被拉出。另一方面,在转印载体已与图像载体接触好的状态下,可以防止将图像载体单元误拔出,对图像载体的表面或转印载体的表面造成损伤。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优选在与可旋转地支持转印载体的辊部件的轴正交的方向上配置多个图像载体。
一般,在与支持转印载体的辊部件的轴正交的方向上配置多个图像载体的、即所谓的串联型图像形成装置中,转印载体装置的尺寸较大,并且特别是转印载体装置的转印载体移动的方向上的尺寸较大。
但是,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转印载体装置在与辊部件的轴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使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进行装卸,从而在较小的开口空间内也能进行转印载体装置的装卸。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框架强度小,并且在与支持转印载体的辊部件的轴平行的方向移动的结构相比,尺寸较小。并且,在与支持转印载体的辊部件的轴正交的方向(转印载体和记录部件的移动方向)平行地设置框架的结构中,不必设置较大的用于相对于框架装卸转印载体装置的开口。因此,不必增大框架的厚度,提高框架的强度,所以能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轻量化。
在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不应将本发明限定于上述具体实施例而作狭义的解释,在本发明的实质和权利要求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19)

1.一种离接机构,具有:支持抵接部件的支持部件;以及施力部件,通过上述支持部件,在载体的方向上对上述抵接部件进行施力,使得上述抵接部件与上述载体抵接,
该离接机构相对于上述载体可分离地支持上述抵接部件,通过使上述施力部件向一个方向移动,解除上述支持部件对上述抵接部件的支持,从而使上述抵接部件与上述载体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接机构,上述支持部件具有定位装置,用于在上述抵接部件与上述载体抵接时,对上述抵接部件进行定位,在上述抵接部件与上述载体抵接时,借助于上述定位装置来支持上述抵接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接机构,还具有在上述抵接部件方向上可旋转移动的旋转移动部件,
上述施力部件具有滑动凸轮部,通过使上述施力部件在一个方向上移动,上述滑动凸轮部与上述旋转移动部件啮合,从而上述旋转移动部件在上述抵接部件方向上旋转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接机构,上述支持部件还具有限位装置,用于在上述抵接部件与上述载体分离时,限制上述抵接部件相对于上述支持部件的位置偏移,在上述抵接部件与上述载体分离时,上述抵接部件被承载在上述支持部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离接机构,上述支持部件具有可装卸上述抵接部件的引导槽。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支持部件,通过与用于根据图像数据而形成图像的图像载体接触,来支持用于转印图像的转印载体;以及施力部件,通过上述支持部件,在图像载体的方向上对上述转印载体进行施力,使得上述转印载体与上述图像载体抵接,
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离接机构,该离接机构相对于上述图像载体可分离地支持上述转印载体,通过使上述施力部件向一个方向移动,解除上述支持部件对上述转印载体的支持,从而使上述转印载体与上述图像载体分离。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载体,根据图像数据而形成图像;以及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上述图像载体可分离,并且具有转印载体,该转印载体通过与上述图像载体接触而转印上述图像,
上述转印载体装置借助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外壳的一部分被开放的动作而与上述图像载体分离。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载体,根据图像数据而形成图像;以及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上述图像载体可分离,并且具有转印载体,该转印载体通过与上述图像载体接触而转印上述图像,
上述转印载体装置借助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外壳的一部分被开放的动作而被解除对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支持。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上述外壳的一部分是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外壳中、与可旋转地支持上述转印载体装置的转印载体的辊部件的轴平行的外壳,
该外壳的一部分在与上述辊部件的轴正交的方向上开放。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上述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可装卸,当上述外壳的一部分被开放时,进行上述装卸。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框架部件具有定位部件,用于上述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定位,
上述定位部件具有限位装置,用于限制上述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该定位部件的位置偏移。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框架部件具有导轨部件,用于在上述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进行装卸时,引导上述转印载体装置,
上述导轨部件具有:定位装置,用于进行上述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定位;以及限位装置,用于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外壳的一部分被开放时,限制上述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上述导轨部件的位置偏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上述限位装置是至少与上述定位装置中的任意一个相向配置,限制用于可旋转地支持上述转印载体的辊部件的轴的位置偏移的凹部。
14.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阻止部件,
该阻止部件在上述转印载体与上述图像载体接触的情况下,与包含上述图像载体的图像载体单元啮合,在上述转印载体与上述图像载体不接触的情况下,被解除与上述图像载体单元的啮合,与上述外壳的开关动作连动而移动。
1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载体,根据图像数据而形成图像;以及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上述图像载体可分离,并且具有转印载体,该转印载体通过与上述图像载体接触而转印上述图像,
上述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装卸是通过使转印载体装置向与可旋转地支持上述转印载体的辊部件的轴正交的方向移动而进行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与可旋转地支持上述转印载体的辊部件的轴正交的方向上,配置有多个图像载体。
1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载体,根据图像数据而形成图像;以及转印载体装置,相对于上述图像载体可分离,并且具有转印载体,该转印载体借助于转印部件而被施加电压,同时转印上述图像,该图像形成装置在与可旋转地支持转印载体的辊部件的轴正交的方向上设有多个上述图像载体,并且具有使所有上述多个图像载体与上述转印载体接触而使用的图像形成模式,以及使上述多个图像载体中的任意一个特定的图像载体与上述转印载体接触的图像形成模式,
在使用上述特定的图像载体的图像形成模式被选择的情况下,与没有被使用的图像载体相对应的、并且除了至少位于端部的转印部件之外的转印部件成为与上述转印载体非接触的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上述转印部件与上述转印载体的距离为2.5mm以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上述转印部件与上述转印载体的距离为4mm以下。
CNB2003101045463A 2002-10-30 2003-10-30 离接机构和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3286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6666/2002 2002-10-30
JP2002316666A JP4223264B2 (ja) 2002-10-30 2002-10-30 離接機構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9311A true CN1499311A (zh) 2004-05-26
CN100432864C CN100432864C (zh) 2008-11-12

Family

ID=32460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045463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32864C (zh) 2002-10-30 2003-10-30 离接机构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257351B2 (zh)
JP (1) JP4223264B2 (zh)
CN (1) CN100432864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8914B (zh) * 2008-01-28 2011-09-14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转印带装置和具有该转印带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4914692A (zh) * 2014-03-10 2015-09-16 佳能株式会社 带单元和成像装置
CN113259534A (zh) * 2020-02-10 2021-08-13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10188B1 (en) 2004-06-22 2012-03-0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forming device
US7555238B2 (en) * 2004-09-29 2009-06-3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forming device and angularly shifted belt unit
EP1674948B1 (en) 2004-12-27 2018-08-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738875B2 (ja) * 2005-04-19 2011-08-03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70053002A1 (en) * 2005-07-21 2007-03-08 Fujikura Composite America, Inc. Template and Process to Assist in the Design of Artwork for Image Transf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 onto Tapered Tubular Parts
JP4678272B2 (ja) * 2005-09-26 2011-04-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71915A (ja) * 2005-11-22 2007-07-0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7627268B2 (en) * 2005-12-07 2009-12-01 Ricoh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providing a stable belt movement in a belt unit
JP4702031B2 (ja) * 2005-12-14 2011-06-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709133B2 (ja) * 2006-01-11 2011-06-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020516B2 (ja) * 2006-01-30 2012-09-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転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544180B2 (ja) * 2006-03-01 2010-09-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40834A (ja) * 2006-03-08 2007-09-20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785613B2 (ja) * 2006-05-15 2011-10-05 株式会社東芝 転写ベル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928839B2 (ja) * 2006-06-12 2012-05-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952216B2 (ja) * 2006-11-28 2012-06-13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45502A (ja) * 2006-12-06 2008-06-26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034609B2 (ja) * 2007-03-30 2012-09-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324621B2 (ja) * 2007-04-17 2009-09-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中間転写ユニット着脱機構及び中間転写ユニット着脱方法
JP4761168B2 (ja) * 2007-10-29 2011-08-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466721B2 (ja) * 2007-11-14 2010-05-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82464B2 (ja) * 2008-07-11 2013-09-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転写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94687B2 (ja) * 2008-11-18 201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駆動伝達装置
JP5081262B2 (ja) * 2010-02-26 2012-11-2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606101B2 (ja) * 2010-03-01 2014-10-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545538B2 (ja) * 2010-06-08 2014-07-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583004B2 (en) * 2010-12-27 2013-11-1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exposure unit moving mechanism
JP2012173467A (ja) * 2011-02-21 2012-09-1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20269529A1 (en) * 2011-04-25 2012-10-25 Matthew David Heid Zero Leading and Trailing Margin Printing Method and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ing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ame
JP5915244B2 (ja) * 2012-02-21 2016-05-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6112781B2 (ja) * 2012-06-01 2017-04-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656969B2 (ja) * 2012-12-25 2015-0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ベルト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27353A (ja) * 2013-08-22 2016-02-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9089047B2 (en) * 2013-09-20 2015-07-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Grounded belt and movable drawer apparatus
US10815063B2 (en) 2019-03-04 2020-10-27 Mettler-Toledo, LLC Belt tensioner without tension roller removal on X-ray machines
JP2020196169A (ja) * 2019-05-31 2020-1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20220014663A (ko) * 2020-07-29 2022-02-07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중간 전사 벨트의 착탈 구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18679B2 (ja) * 1988-04-14 1997-06-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H02163238A (ja) 1988-12-15 1990-06-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861721B2 (ja) 1993-04-14 1999-02-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770930B2 (ja) * 1994-11-10 2006-04-26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機の転写装置
DE69626430T2 (de) * 1995-11-20 2003-07-17 Casio Computer Co Ltd Bilderzeugungsgerät mit schwenkbarem Förderband
US6049289A (en) * 1996-09-06 2000-04-11 Overhead Door Corporation Remote controlled garage door opening system
JPH10301464A (ja) * 1997-02-27 1998-11-1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537509B2 (ja) * 1998-05-07 2010-09-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3670153B2 (ja) * 1999-02-10 2005-07-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96718A (ja) * 2000-04-17 2001-10-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4451009B2 (ja) * 2000-04-27 2010-04-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CN1220117C (zh) * 2000-05-11 2005-09-21 株式会社理光 彩色图象形成装置和调色剂供给装置
JP2002006588A (ja) * 2000-06-27 2002-01-09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91123A (ja) * 2000-07-14 2002-03-27 Ricoh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補給装置
JP3848066B2 (ja) * 2000-08-21 2006-11-22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ベルトユニットと該ベルトユニットが装着される装置
JP3545349B2 (ja) * 2001-01-23 2004-07-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8914B (zh) * 2008-01-28 2011-09-14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转印带装置和具有该转印带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4914692A (zh) * 2014-03-10 2015-09-16 佳能株式会社 带单元和成像装置
CN104914692B (zh) * 2014-03-10 2017-10-03 佳能株式会社 带单元和成像装置
CN113259534A (zh) * 2020-02-10 2021-08-13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257351B2 (en) 2007-08-14
US20050074259A1 (en) 2005-04-07
JP4223264B2 (ja) 2009-02-12
CN100432864C (zh) 2008-11-12
JP2004151385A (ja) 2004-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99311A (zh) 离接机构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23805C (zh) 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消电技术及清洁技术的改良
CN100351717C (zh) 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CN1351285A (zh) 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
CN101058375A (zh) 纸张传送装置,图像扫描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525258A (zh) 成像设备和感光器盒
CN1991622A (zh) 显影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46657A (zh) 色粉补给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色粉不足检测方法
CN1940756A (zh) 图像形成装置,处理盒及显影盒
CN101038466A (zh) 调色剂容器和使用调色剂容器的调色剂供应装置
CN1442763A (zh) 具有改进的图像质量和维修可操作性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1046659A (zh) 调色剂供应装置、成像设备和调色剂供应方法
CN1945458A (zh) 显影剂补给装置
CN1831671A (zh)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808288A (zh) 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892485A (zh) 显影盒
CN1945457A (zh) 显影剂补给装置
CN100351712C (zh) 显影剂充电单元、显影设备、成像装置和计算机***
CN101034270A (zh) 色粉容器及色粉填充方法
CN1799009A (zh) 纸张供给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周边装置的安装方法和装置连接方法
CN1945459A (zh) 显影剂补给装置
CN185492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2814463Y (zh) 成像设备和感光器盒
CN181537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293432C (zh) 显影装置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