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34270A - 色粉容器及色粉填充方法 - Google Patents

色粉容器及色粉填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34270A
CN101034270A CNA2007100856981A CN200710085698A CN101034270A CN 101034270 A CN101034270 A CN 101034270A CN A2007100856981 A CNA2007100856981 A CN A2007100856981A CN 200710085698 A CN200710085698 A CN 200710085698A CN 101034270 A CN101034270 A CN 101034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mentioned
bottle
jut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856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17112C (zh
Inventor
小山和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34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4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711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711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7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15/0872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the developer cartridges being generally horizontally mounted parallel to its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63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2215/0678Bottle shaped container having a bottle neck for toner dischar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色粉瓶,具有:主体部;色粉填充部;可密闭及打开色粉填充部的色粉填充口的瓶盖;以及瓶侧色粉排出口,其特征在于,包围色粉填充口的瓶盖具有可限制松开方向的旋转的锁定用突起部,色粉填充部具有与锁定用突起部扣合并可限制松开方向的旋转的盖部锁定用突起部。

Description

色粉容器及色粉填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色粉容器及色粉填充方法,特别涉及到一种利用色粉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色粉容器及对色粉进行色粉填充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使用色粉的复印装置、传真装置等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使用色粉盒的色粉补给装置将色粉提供到显影装置,并进行图像输出的连续运转。
一般情况下,向显影装置供给色粉的装置为世人所知的包括:从容纳色粉的色粉盒直接将色粉提供到显影装置的装置(参照特开2003-162143号公报);和将色粉盒内的色粉通过螺杆从预定位置提供到显影装置的装置(参照特开平10-142936号公报)
并且,近些年来,从节省资源的角度出发,出现了向色粉用尽的色粉盒再次填充色粉的循环使用的装置(参照特开2001-312129号公报),并且还出现了显示使用的色粉盒的循环次数的装置(参照特开平9-288415号公报)。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的色粉盒中,存在构造不适于循环使用、色粉填充到色粉盒的动作较为复杂等问题,进一步,还存在填充色粉时因从色粉填充口溢出的色粉污染作业者及装置等而对作业性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可简单地进行色粉填充作业、易于处理填充了色粉的色粉容器、且可易于循环的色粉容器,并且提供一种填充色粉时不会因从色粉填充口溢出的色粉污染作业者及装置的、可提高作业性的色粉填充方法。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涉及的色粉容器及色粉填充方法如下所示。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涉及的色粉容器具有:填充色粉的筒状的色粉容纳部;色粉填充部,设有用于将色粉填充到上述色粉容纳部的色粉填充口;可密闭及打开上述色粉填充口的盖体;以及将上述色粉容纳部中填充的色粉排出到容器外部的色粉排出口,该色粉容器的特征在于,上述盖体包围上述色粉填充口并与上述色粉填充部螺合连接,具有在和该色粉填充部扣合的扣合部上可限制该盖体向松开方向旋转的第一突起部,上述色粉填充部形成在上述色粉容器的一端,具有在和上述盖体扣合的扣合部上与上述第一突起部扣合、并可限制上述盖体向松开方向旋转的第二突起部。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涉及的色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所述的构造中,在上述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的扣合中,使上述盖体和上述色粉填充部向松开方向旋转而解除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的扣合状态时的旋转力,大于使上述盖体和上述色粉填充部向连接方向旋转而使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扣合时的旋转力。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涉及的色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所述的构造中,上述色粉排出口形成在和上述色粉容器的形成上述色粉填充部的一端相反的另一端上,并且通过从外侧粘合的密封部件被密闭,上述色粉容器具有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包围形成有上述色粉排出口的另一侧的外周,并且可旋转地保持该色粉容器,上述保持部件具有内壁部,该内壁部在包围上述色粉容器的另一端的状态下,和被上述密封部件密闭的状态的色粉排出口相对。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涉及的色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三方式所述的构造中,上述色粉容器具有电记录介质,上述电记录介质中收纳有和上述色粉容器相关的信息,上述信息可在搭载上述色粉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读入。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涉及的色粉容器的特征在于,在第四方式所述的构造中,上述信息至少包括上述色粉容器的循环次数或填充的色粉的识别信息。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涉及的色粉填充方法中,向色粉容器填充色粉,上述色粉容器具有:填充色粉的筒状的色粉容纳部;色粉填充部,设有用于将色粉填充到上述色粉容纳部的色粉填充口;可密闭及打开上述色粉填充口的盖体;以及将上述色粉容纳部中填充的色粉排出到容器外部的色粉排出口,该色粉填充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使色粉容器在将上述色粉填充口向上配置的状态下把色粉填充到上述色粉容纳部的步骤;以及将色粉填充到上述色粉容纳部的同时吸收上述色粉填充部周边的空气的步骤。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涉及的色粉填充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第六方式所述的构造中,上述色粉容器使用第一至第五方式的任意一个所述的色粉容器。
根据第一方式所述的发明,色粉容器具有:填充色粉的筒状的色粉容纳部;色粉填充部,设有色粉填充口,该色粉填充口用于将色粉填充到上述色粉容纳部;可密闭及打开上述色粉填充口的盖体;以及将上述色粉容纳部中填充的色粉排出到容器外部的色粉排出口,其中,上述盖体的构造是,包围上述色粉填充口并与上述色粉填充部螺合连接,因此可简单地将盖体从色粉容器取下,这样一来,可提高色粉填充作业的作业性能,并且易于进行色粉容器的循环。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具有在和上述色粉填充部的扣合部上可限制上述盖体向松开方向旋转的第一突起部,作为上述色粉填充部的构造,形成在上述色粉容器的一端,具有在和上述盖体扣合的扣合部上与上述第一突起部扣合,可限制上述盖体向松开方向旋转的第二突起部,从而不会因操作者的误操作造成盖体不小心脱落,因此无须担心色粉泄漏,可容易地处理色粉容器。
并且,除了方式一至七所述的发明可获得的上述共同效果外,根据各方式所述的发明还可获得以下效果。
具体而言,根据第二方式的发明,除了第一方式所述发明可获得的效果外,在上述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的扣合中,使上述盖体和上述色粉填充部向松开方向旋转并解除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的扣合状态时的旋转力,大于使上述盖体和上述色粉填充部向连接方向旋转并使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扣合时的旋转力,从而在色粉填充后关闭盖体时可以较小的力容易地进行锁定操作,在误将盖体向要松开的方向旋转时,也可使之不会松开,可轻易、切实地保持盖部的锁定状态。
根据第三方式所述发明,除了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所述发明可获得的效果外,上述色粉排出口的构造是,形成在和上述色粉容器的形成上述色粉填充部的一端相反的另一端上,并且通过从外侧粘合的密封部件被密闭,上述色粉容器的构造是,具有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包围形成上述色粉排出口的另一侧的外周,并且可旋转地保持该色粉容器,上述保持部件的构造是,具有内壁部,该内壁部在包围上述色粉容器的另一端的状态下,和被上述密封部件密闭的状态的色粉排出口相对,这样一来,从色粉填充部将色粉填充到色粉容器内时、搬送色粉容器时等,即使填充的色粉的压力施加到色粉排出口时,由于密闭色粉排出口的密封部件挤压内壁部,因此密闭色粉排出口的密封部件也不会不小心剥落。这样一来,可不会因溢出的色粉污染作业者及装置地进行色粉填充作业,并易于进行色粉容器的搬运。
根据第四方式所述发明,除了第一至第三方式的任意一个所述发明获得的效果外,上述色粉容器具有电记录介质,上述电记录介质中收纳有和上述色粉容器相关的信息,上述信息可在搭载了上述色粉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读入,从而易于确认使用的色粉容器的使用历史、循环状态。
根据第五方式所述发明,除了第四方式所述发明可获得的效果外,上述信息至少包括上述色粉容器的循环次数或填充的色粉的识别信息,从而可易于确认使用的色粉容器的使用历史、循环状态。
根据第六方式所述发明,是一种向色粉容器填充色粉的色粉填充方法,上述色粉容器具有:填充了色粉的筒状的色粉容纳部;色粉填充部,设有色粉填充口,该色粉填充口用于将色粉填充到上述色粉容纳部;可密闭及打开上述色粉填充口的盖体;以及将上述色粉容纳部中填充的色粉排出到容器外部的色粉排出口,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使色粉容器在将上述色粉填充口向上配置的状态下把色粉填充到上述色粉容纳部的步骤;以及将色粉填充到上述色粉容纳部的同时吸收上述色粉填充部周边的空气的步骤,这样一来,可从上述色粉填充口有效地填充色粉,在色粉填充时不会因从色粉填充口溢出的色粉污染作业者及装置,可明显提高作业性。
根据第七方式所述发明,除了第六方式所述发明可获得的效果外,上述色粉容器使用第一至第五方式的任意一个所述的色粉容器,这样一来可将盖体从色粉容器轻易取出,从而可提高色粉填充作业的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涉及的色粉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构成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装置和色粉补给装置的构造的概要侧面截面图。
图3是表示从正面观察到的上述显影装置和色粉补给装置的构造的概要图。
图4是表示上述显影装置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5是表示在构成上述色粉补给装置的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上安装了色粉补给部时的安装例的透视图。
图6是表示上述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7A是表示构成上述色粉补给装置的色粉补给部的构造的侧视图,图7B是表示从上述色粉补给部的色粉补给侧端面一侧观察到的正视图。
图8是构成上述色粉补给部的色粉瓶的前端部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在上述色粉瓶的前端部安装了色粉传送用刮刀时的构造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上述刮刀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将上述刮刀安装到色粉瓶时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上述色粉瓶的构造的正视图。
图13是表示封闭上述色粉瓶的瓶侧色粉排出口的密封部件的构造的说明图。
图14A是表示将上述密封部件安装到色粉瓶时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4B是表示弯曲上述密封部件时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上述密封部件和刮刀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将上述密封部件安装到瓶支撑部件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上述色粉瓶的后端部和瓶盖的构造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上述色粉瓶的后端部和瓶盖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19A是表示上述瓶盖和色粉填充部扣合的扣合部的构造的部分详细示图,图19B是表示上述色粉填充部和瓶盖扣合的扣合部的构造的部分详细示图。
图20是表示上述色粉瓶和瓶盖的扣合的其他例子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21A是表示构成上述色粉补给装置的瓶支撑部件的构造的正视图,图21B是表示从上述瓶支撑部件的背面一侧观察到的透视图。
图22A是表示构成上述瓶支撑部件的第一筐体的构造的透视图,图22B是表示构成上述瓶支撑部件的第二筐体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23是表示上述瓶支撑部件的色粉排出室和色粉瓶的刮刀的配置位置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上述色粉瓶的前端部的构造的概要截面图。
图25是表示上述色粉瓶的卡环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26是在上述色粉瓶的前端部安装了瓶支撑部件的状态的概要截面图。
图27A是表示上述瓶支撑部件的色粉排出口打开的状态的说明图,图27B是表示上述色粉排出口被挡板机构封闭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8是表示上述瓶支撑部件中的背面概要构造的说明图。
图29A是从正面观察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色粉补给装置的挡板机构的构造的透视图,图29B是从上述挡板机构的背面观察的透视图。
图30A是表示上述挡板机构和瓶支撑部件的第一引导部件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图30B是表示上述挡板机构和色粉瓶的旋转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31是表示上述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的构造的说明图。
图32是表示连接上述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和显影装置的补给用通道体的构造的说明图。
图33A是表示安装到上述色粉补给装置的安装台完成前的限制部件和突起部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33B是表示安装到上述色粉补给装置的安装台完成时的限制部件和突起部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33C是表示从上述色粉补给装置的安装台脱离时的限制部件和突起部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34是表示将色粉填充到上述色粉瓶的装置的概要构造的说明图。
图35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印机的整体构造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图1是实施发明的方式之一,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涉及的色粉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的说明图。
本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通过由显影辊231(231a、231b、231c、231d)提供的显影剂(色粉)、根据图像数据使感光鼓21(21a、21b、21c、21d)上形成的显影剂图像经过转印过程转印到记录纸张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具有通过容纳了色粉的色粉瓶(色粉容器)200(200a、200b、200c、200d)(图3)将色粉提供到显影装置23的色粉补给装置100(100a、100b、100c、100d),并将色粉自动提供到显影装置23(23a、23b、23c、23d)以进行图像输出。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如图1所示,具有:感光鼓21(21a、21b、21c、21d),形成显影剂图像(以下称为色粉图像),该显影剂图像根据色分解的图像信息通过和各色相一致的显影剂(以下称为色粉)形成;和多个彩色套印单元(图像形成单元)20(20a、20b、20c、20d),在该感光鼓21的表面上具有提供上述色粉的显影装置23(23a、23b、23c、23d),进一步具有:曝光单元(光扫描装置)10,根据图像信息按照各种颜色在各个感光鼓21上照射激光(光束)并生成静电潜影;转印带单元30,具有传送色粉图像的环形的转印带31;和定影单元27,通过加热辊27a和加压辊27b使转印到记录纸张上的色粉图像热定影。
首先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构造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如图1所示,是一种对图像信息进行色分解,按照各色相形成图像,并输出彩色图像的所谓数字彩色打印机,大致由图像形成部108和送纸部109构成,用于根据来自和外部连接的个人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装置(省略图示)的印刷任务,在记录纸张上形成多色图像或单色图像。
图像形成部108以电子照相方式利用黄(Y)、品红(M)、青(C)、黑(BK)各颜色形成多色图像,主要由曝光单元10、彩色套印单元20、定影单元27、作为具有转印带31的转印单元的转印带单元30、转印辊36、以及转印带清洁单元37构成。
图像形成部108的概要构造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筐体1a的一端的上部配置定影单元27,在该定影单元27的下方,从筐体1a的一端到另一端配置转印带单元30,并且在该转印带单元30的下方配置彩色套印单元20,进一步在该彩色套印单元20的下方配置曝光单元10。
并且,在转印带单元30的另一端设有转印带清洁单元37。进一步,在图像形成部108的上部,与定影单元27相邻地设有排纸盘43。并且,在该图像形成部108的下侧构成送纸部109。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彩色套印单元20,和黑(BK)、黄(Y)、品红(M)、青(C)各颜色对应的四个彩色套印单元20a、20b、20c、20d沿转印带31依次设置。
这些彩色套印单元20(20a、20b、20c、20d)在筐体1a内和大致水平方向(图中的左右方向)平行排列设置,按各颜色分别具有作为图像载体的感光鼓21(21a、21b、21c、21d)、使该感光鼓21带电的带电器(带电单元)22(22a、22b、22c、22d)、显影装置(显影单元)23(23a、23b、23c、23d)、清洁单元24(24a、24b、24c、24d)等。
其中,对和各颜色对应的构成要素施加的标记a、b、c、d分别对应于黑(BK)、黄(Y)、品红(M)、青(C)各颜色,在以下说明中,除了指定和特定颜色对应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的情况外,统一对各颜色设定的构成要素,记录为感光鼓21、带电器22、显影装置23、清洁单元24。
感光鼓21配置得使外周面的一部分和转印带31的表面接触,并且沿着鼓的外周面相邻地配置作为电场生成部的带电器22、显影装置23、及清洁单元24。
带电器22使用电晕电线充电器型带电器,在和隔着感光鼓21配置转印带单元30的位置大致相反的一侧沿感光鼓21的外周面相邻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带电器22使用电晕电线充电器型带电器,但也可替代电晕电线充电器型带电器而使用毛刷型带电器、磁刷型带电器、辊型带电器、锯齿型带电器、离子发生型带电装置等,只要是可向感光鼓施加所需带电性能的装置即可。
显影装置23中,黄(Y)、品红(M)、青(C)、黑(BK)各颜色色粉容纳在各显影装置23a、23b、23c、23d中,在感光鼓的旋转方向(图中的箭头A方向)上配置在比带电器22靠下游一侧。
显影装置23a、23b、23c、23d中,为了应对高速及大量的印刷,设有具有用于向各个显影装置23a、23b、23c、23d补给色粉的五个色粉补给部500a、500b、500c、500d的色粉补给装置100a、100b、100c、100d,各个显影辊231a、231b、231c、231d和感光鼓21a、21b、21c、21d相对配置,分别向感光鼓21a、21b、21c、21d的外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影提供各色色粉并使之显影化。
作为补给用的色粉,在色粉补给部500a中容纳黑色(BK)色粉,在色粉补给部500b中容纳青色(C)色粉,在色粉补给部500c中容纳品红色(M)色粉,在色粉补给部500d中容纳黄色(Y)色粉。
此外,黑色(BK)色粉用的色粉补给部500a考虑到通常较多使用的黑白打印,并列设置二个,其可进行大量印刷。
并且,各色粉补给部500分别配置在利用对应的色粉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23的大致正上方,通过色粉补给用通道体612(612a、612b、612c、612d)与各个对应的显影装置23连接。
并且,用于补给黑色(BK)色粉的补给用通路612a的构造是,将来自二个色粉补给装置100a、100a的色粉集中补给到显影装置23a。
清洁单元24在感光鼓旋转方向上配置在比带电器22靠上游一侧。并且,清洁单元24的构造是,具有清洁刮刀241,使该清洁刮刀241沿感光鼓21的外周面抵接配置,抓取该感光鼓21上的残留色粉并回收。图中的标记242是用于传送回收的色粉的传送螺杆。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清洁刮刀241,但不限于该构造,清洁刮刀可使用一个以上,也可单独使用毛刷、磁刷。并且也可同时使用清洁刮刀和毛刷、磁刷。只要是可抓取该感光鼓21上的残留色粉并回收的构造即可。
曝光单元10主要具有:具有形成为箱状的筐体、及配置在其内部的激光照射部11a的激光扫描单元(LSU)11;多棱镜12;及按照各色反射激光的反射镜13a、13b、13c、13d、14a、14a、14b、14c等。
从激光扫描单元11的激光照射部发出的激光通过未图示的多棱镜及fθ透镜被色分解后,被反射镜13a~13c反射,并按照各色照射到各感光鼓21a、21b、21c、21d上。
此外,激光扫描单元11的构造也可替代激光照射部,而使用将EL(Electro Luminescence)、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发光元件阵列状排列的写入头,也可是使用光源、液晶挡板的构造,只要是可在该感光鼓21上形成静电潜影的装置即可。
转印带单元30如图1所示,主要由转印带31、转印带驱动辊32、转印带从动辊33、中间转印辊35a、35b、35c、35d构成。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综合使用中间转印辊35a、35b、35c、35d时,记载为中间转印辊35。
转印带31使用厚75μm~120μm左右的薄膜形成为环状。转印带31的材质主要使用聚酰亚胺、聚碳酸酯、热塑性橡胶合金等。
并且,转印带31的构造是,为使其表面和感光鼓21的外周面接触,通过转印带驱动辊32、转印带从动辊33、中间转印辊35架设,通过该转印带驱动辊32的驱动力在副扫描方向(图中的箭头B方向)移动。
转印带驱动辊32配置在筐体1a的一端,向转印带31施加驱动力以传送该转印带31,并且在转印带31和记录纸张重合的状态下与转印辊36夹持并压接着传送记录纸张。
转印带从动辊33配置在筐体1a的另一端,和转印带驱动辊32一并使转印带31从定影单元27一侧到筐体1a的另一端大致水平地架设,在减小图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横向宽度大小时,即在使宽度方向的设置面积节省空间时,可与转印带驱动辊32一并使转印带31从定影单元27一侧到筐体1a的另一端向任意一个方向倾斜,可与之相对应地适当设定感光体、显影、激光照射部、定影等各种配置、大小等。
中间转印辊35配置在从转印带驱动辊32卷绕到转印带从动辊33的转印带31的内侧空间中,但也可设置为,使轴心相对于感光鼓21在图中的左右方向上配置在和转印带31的移动方向下游一侧错开的位置,挤压转印带31的内侧面,上述转印带31的外侧面缠绕感光鼓2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以获得预定的辊隙量。
并且,中间转印辊35具有直径8~10mm的金属(例如不锈钢)轴,在该金属轴的外周面上覆盖EPDM、发泡聚氨酯等具有导电性的弹性材料,但不限定为弹性材料。
这种构造的中间转印辊35为了将感光鼓21上形成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转印带31,被施加有高压的转印偏压,即施加和色粉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高压,并通过弹性材料对转印带31施加平均的高压。
在上述各感光鼓21上,和各色相对应的显影化的色粉图像(静电图像)通过转印带31层积,成为输入到装置的图像信息。这种层积的图像信息通过配置在转印带31的接触位置的转印辊36转印到记录纸张。
构成转印单元的转印辊36构成用于将转印带31上转印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的转印单元,其构造是:相对于转印带驱动辊32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平行相对,以预定的辊隙压接到该转印带驱动辊32上缠绕的转印带31,施加用于将该转印带31上形成的多色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上的电压,即和色粉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高压。
并且,为了使转印带31和转印辊36之间的辊隙保持一定,使转印带驱动辊32或转印辊36的任意一个辊由金属等硬质材料构成,另一个辊由弹性橡胶、发泡性树脂等软质材料构成。
在转印带驱动辊32和转印辊36的下方设有定位辊26。定位辊26将送纸部109提供的记录纸张的前端和转印带31上的色粉图像的前端对齐,并传送到转印辊36。
并且如上所述,通过感光鼓21的接触而附着到转印带31的色粉、或者未通过转印辊36转印到记录纸张而残留在转印带31的色粉会成为下一步骤中产生色粉混色的原因,因此通过转印带清洁单元37去除、回收。
转印带清洁单元37具有:清洁刮刀37a,设置在转印带从动辊33的附近,并与转印带31抵接(或滑接);盒状的色粉回收部37b,暂时容纳通过该清洁刮刀37a抓取的转印带31上的残留色粉(废色粉),从而抓取、回收转印带31上的残留色粉。
并且,转印带清洁单元37在比彩色套印单元20a靠近转印带31的移动方向上游一侧,与该彩色套印单元20a相邻配置。并且,转印带31的清洁刮刀37a与外侧面接触的部分中,其内侧面由转印带从动辊33支撑。
定影单元27如图1所示具有:由加热辊27a和加压辊27b构成的一对定影辊271;在该定影辊271上方的传送辊27c,将记录纸张从定影辊271的下方传入,并传出到传送辊27c的上方。
进一步,在定影单元27的上方设有排纸辊28,将从传送辊27c传送的记录纸张通过该排纸辊28排出到排纸盘43上。
定影单元27对色粉图像的定影是,根据温度检测器(省略图示)的检测值控制加热辊27a内部和与其接近设置的加热灯等加热单元(省略图示),从而使加热辊27a保持预定的温度(定影温度),并且通过加热辊27a和加压辊27b夹持转印了色粉图像的记录纸张并一边旋转传送一边加热加压,从而将色粉图像热定影到记录纸张上。
并且,与定影单元27相邻,双面打印用的双面原稿传送路径S3从定影单元27的后方向下到送纸部109附近而构成,在该双面原稿传送路径S3上通过在上下方向上并列排列的传送辊29a、29b使记录纸张反转,在该状态下再次向转印辊36传送。
具体而言,传送辊29a配置在定影单元27的后方,传送辊29b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传送辊29a的下方,并且横向配置在和定位辊26大致相同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加热灯等加热单元的加热辊27a和加压辊27b,但也可使用感应加热方式,或同时使用。并且加压时也可不使用辊状物,只要是不扰乱记录纸张上的色粉图像以平均热定影的适当方法即可。
送纸部109具有用于容纳图像形成所使用的记录纸张的手动盘41和送纸盒42,从手动盘41、送纸盒42将记录纸张一页页提供到图像形成部108。
手动盘41如图1,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筐体1a的一侧(图中为右侧)使用时向外方展开,不使用时可容纳到一侧地设置,放置少量(所需页数)的使用者所需种类的记录纸张一页页取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筐体1a内部。
在手动盘41的记录纸张传送方向(图中的箭头C方向)下游一侧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筐体1a内,在曝光单元10的一侧设有拾取辊41a,进一步在送纸方向下游一侧大致水平地设有传送辊41b。
拾取辊41a与从手动盘41送纸的记录纸张的一端的表面接触,通过辊的摩擦阻力可切实一页页传送。
通过上述拾取辊41a及传送辊41b、41c、41d构成记录纸张传送路径S1。
另一方面,送纸盒42设置在筐体1a内的图像形成部108及曝光单元10的下侧,可大量容纳根据装置规格规定的大小、或者使用者提前确定的大小的记录纸张。
送纸盒42的一端(图中的左侧端部)设有拾取辊42a,在该拾取辊42a的记录纸张传送方向下游一侧设有传送辊42b。
拾取辊42a根据输出要求与送纸盒42中设置的位于记录纸张最上部的记录纸张一端的表面接触,通过辊的摩擦阻力可切实一页页导出。
传送辊42b将从拾取辊42a导出的记录纸张沿筐体1a内一端形成的记录纸张传送路径S2,朝上传送到图像形成部108。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输出。
图像形成装置1在送纸部109提供的记录纸张上将感光鼓21上的色粉图像利用所谓中间转印方式(offset方式)通过转印带31转印到记录纸张。
首先,通过带电器22使感光鼓21的外周面平均带电到预定电位。从曝光单元10向带电的感光鼓21照射激光,从而在各色的感光鼓21上生成各色静电潜影。
接着,通过显影装置23(23a、23b、23c、23d)向感光鼓21(21a、21b、21c、21d)的各外周面提供色粉,感光鼓21的外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影通过色粉显影化为色粉图像。
并且,感光鼓21上生成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转印带31。
从感光鼓21到转印带31的色粉图像转印通过将高压施加到与转印带31的内侧接触配置的中间转印辊35而进行。
通过向中间转印辊35施加和色粉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高压,转印带31通过该中间转印辊35被施加平均的高压,成为相反极性的(+)电压。这样一来,感光鼓21上的带电极性(-)的色粉图像在感光鼓21与转印带31旋转接触时,转印到转印带31上。
各感光鼓21上形成的各色色粉图像随着转印带31一边移动一边与各感光鼓21旋转接触而以黄(Y)、品红(M)、青(C)、黑(BK)的顺序重叠转印,在转印带31上形成彩色的色粉图像。
这样一来,按照各色在感光鼓21上通过色粉显影化的静电潜影在转印带31上层积,印刷用图像作为多色色粉图像再现于转印带31。
并且,转印到转印带31上的多色色粉图像在转印带31移动并且记录纸张和该转印带31重合的位置上,通过转印辊36从转印带31转印到记录纸张上。
通过和感光鼓21的接触而附着到转印带31的色粉、或者未通过转印辊36转印到记录纸张而残留在转印带31的色粉会成为下一步骤中产生色粉混色的原因,因此通过转印带清洁单元37去除、回收。
以下说明送纸部109进行的记录纸张提供动作。
在使用手动盘41上放置的记录纸张时,在通过操作面板(省略图示)的命令来控制的时序下,如图1所示,通过拾取辊41a从手动盘41内一页页将记录纸张取入到装置内部。
取入到装置内部的记录纸张通过传送辊41b沿记录纸张传送路径S1传送到图像形成部108。
另一方面,当使用送纸盒42中容纳的记录纸张时,根据输出要求通过拾取辊42a从送纸盒42内一页页分离传送记录纸张,并通过传送辊42b沿记录纸张传送路径S2传送到上方的图像形成部108。
从手动盘41、送纸盒42传送的记录纸张在通过定位辊26对齐记录纸张的前端和转印带31上的色粉图像的前端的时刻,传送到转印辊36一侧,转印带31上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上。
转印了色粉图像的记录纸张大致垂直地被传送并到达定影单元27,在定影单元27中,通过加热辊27a和加压辊27b,色粉图像热定影到记录纸张。
通过了定影单元27的记录纸张在单面印刷要求时,通过排纸辊28面朝下地排出到排纸盘43上。
另一方面,在双面印刷要求时,通过排纸辊28夹住记录纸张后,使该排纸辊28反向旋转,将记录纸张引导到双面原稿传送路径S3,并通过传送辊29a、29b再次传送到定位辊26。
此时,记录纸张在转印的面反转的同时,传送的前后方向改变。即,最初转印时为开始一侧的端部在背面转印时变为结束一侧,最初转印时为结束一侧的端部在背面转印时变为开始一侧。
并且,将色粉图像转印及热定影到记录纸张背面后,通过排纸辊28排出到排纸辊43上。
这样来进行转印到记录纸张的转印动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下的显影装置23和色粉补给装置100的构造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装置和色粉补给装置的构造的概要侧面截面图,图3是表示从正面观察到的上述显影装置和色粉补给装置的构造的概要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上搭载的显影装置的构造的透视图,图5是表示在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色粉补给装置的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上安装了色粉补给部时的安装例的透视图,图6是表示上述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的构造的透视图。
首先说明显影装置23。
显影装置23如图2、3所示,在形成外装部的筐体234的上部开口形成用于导入色粉的色粉导入口234a,在筐体234内部配置有显影辊231、第一色粉传送辊232、第二色粉传送辊233,在使该显影辊231和感光鼓21相对抵接或接近的状态下,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显影装置23的色粉导入口234a在和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的色粉供给口611相同的一侧,形成在比转印带宽W靠外的一侧。
第一色粉传送辊232及第二色粉传送辊233在筐体234的底部一侧彼此沿显影辊231的轴心方向平行配置,将提供到筐体234内的色粉与显影剂一并搅拌的同时传送到显影辊231。显影辊231在第一色粉传送辊232的上侧以从开口部235露出的状态配置。
筐体234在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状态下,在相对于转印方向(转印带传送方向)为直角的方向(转印带宽度方向)上呈长箱状,在将显影装置23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状态下,开口形成开口部235,使显影辊231和感光鼓21相对。
开口部235在显影辊231至少和感光鼓21可相对抵接地沿显影辊231的轴心方向上在筐体234的宽度方向上较长地开口形成。在开口部235的图中的下侧端部边缘,在显影辊231上沿轴心方向设有刮刀236。刮刀236在该刮刀236的端部边缘和显影辊231的表面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隙,通过该间隙向显影辊231的表面提供预定量的色粉。
这种构造的显影装置23的上侧设有色粉补给装置(图2、3)。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色粉瓶200和色粉补给装置100的构造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图7A是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色粉补给装置的色粉补给部的构造的侧视图,图7B是表示从上述色粉补给部的色粉补给侧端面一侧观察到的正视图,图8是构成上述色粉补给部的色粉瓶的前端部的侧视图,图9是表示在上述色粉瓶的前端部安装了色粉传送用刮刀时的构造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上述刮刀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图11是表示将图10所述的刮刀安装到色粉瓶时的概要的说明图,图12是表示上述色粉瓶的构造的正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上搭载的色粉补给装置100(100a、100b、100c、100d)的色粉补给部500a、500b、500c、500d均为相同的构造。
色粉补给装置100如图2、图7A所示,主要由以下构成:色粉补给部500,其具有:填充了作为显影剂的色粉的色粉瓶(色粉容器)200、及通过一端部可转动地支撑该色粉瓶200的瓶支撑部件(色粉容器支撑部件)300;以及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色粉供给装置)600,安装有该色粉补给部500并将色粉提供到显影装置23。
瓶支撑部件300的底面(将色粉补给装置100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时的下面)上如图7B所示,设有开合色粉排出口(下述)的挡板机构400,该色粉排出口用于将从色粉瓶200补给的色粉排出到瓶支撑部件300外部。
即,通过挡板机构400,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变为打开状态时,该色粉排出口、构成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的补给用通道体612变为连通状态,通过和显影装置23连接的补给用通道体62,从色粉瓶200提供的色粉补给到显影装置23。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特征性的色粉瓶200。
色粉瓶200如图7A所示,由大致圆筒状形成的主体部(色粉容纳部)201构成。将主体部201的瓶支撑部件300所支撑的一侧的端部作为前端部201a时,该前端部201a上形成用于排出色粉的开口部(下述)。
主体部201的表面上形成朝向旋转轴X下陷的多个槽部201c。并且在主体部201的内部中,相当于槽部201c的部分成为向旋转轴X一侧突出的形状的突出部。
突出部之间形成的槽作为将主体部201内容纳的色粉从后端部201b向前端部201a引导的引导槽起作用。
其中,槽部201c如图7A所示,在主体部201以旋转轴X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Y旋转时,作为重力方向的下侧向前端部201a方向倾斜,作为和重力方向相反方向的上侧向后端部201b方向倾斜地形成。这样一来,色粉瓶200向Y方向旋转,该色粉瓶200中容纳的色粉从主体部201的后端部201b向前端部201a传送。
此外,槽部201c只要可将主体部201中容纳的色粉从后端部201b向前端部201a传送,可以是任意的形状。
前端部201a如图8所示,形成为直径小于主体部201的中央部分的圆筒状。在该前端部201a的前端部201d上形成向外部突出的凸缘202、202。
凸缘202、202在色粉补给装置100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时,与未图示的驱动装置的驱动部嵌合。这样一来,色粉补给装置100的色粉瓶200通过凸缘202、202被传送来自驱动部的驱动力并旋转。
并且,在前端部201a的周面201e中,如图9、10所示,设有色粉传送单元206,其由以下构成:传送色粉的多个刮刀(色粉传送体)203;一体固定了刮刀203的固定部件(色粉传送安装部)204。
刮刀203由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板状树脂构成,如图10至图12所示,在固定部件204的表面的圆周方向上,从8等分的位置开始呈大致放射状地设置,并且自由端一侧沿色粉瓶200的旋转方向(图12的箭头D方向)向上游一侧(后方)呈“ヘ”字状弯曲地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刮刀203的固定部件204一侧的以放射状形成的部分作为色粉传送部203a,将色粉瓶200向旋转方向上游一侧(后方)弯曲的部分作为盖部203b。
色粉传送部203a形成得比瓶支撑部件300内的色粉传送空间长,在将色粉传送单元206安装到色粉瓶200的状态下组装到瓶支撑部件300,在旋转色粉瓶200时,在色粉瓶旋转方向上游一侧(后方)自由端一侧倾斜(参照图21A、图21B)。
这是用于不产生浪费地抓取色粉排出室300d(图23)内累积的色粉的措施。但是当刮刀203的色粉传送部203a在长度方向上过长时,与瓶支撑部件300的内周面的摩擦力变大,旋转负荷增大,因此优选长度为使该旋转负荷不增大的长度。
盖部203b和瓶支撑部件300的内周面滑接的部分的长度W2形成得大于色粉排出口300b的开口长度W1,在盖部203b和色粉排出口300b相对的状态下,覆盖堵塞色粉排出口300b的开口部(参照图21A、图21B)。
色粉传送部203a和盖部203b的打开角度设定为:当图10所示的刮刀203打开的状态时为θ1、刮刀203组装到瓶支撑部件300内部的状态时为θ2(图21a)的情况下,θ1>θ2。通过该打开角度的差,利用刮刀203的弹力,可使盖部203b密闭到色粉排出口300b。
固定部件204是由具有伸缩性的材料(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树脂等)构成的环状,如图10所示,其内径形成得稍小于前端部201a(图9)的外径,在其内周面上形成突起部204a(图10)。
该突起部204a如图11所示,与该前端部201a上提前形成的切口部201f嵌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这种固定部件204,仅略微打开环形部分并安装到前端部201a的圆周面201e(图8),就可轻易将刮刀203设置到主体部201。并且,在将固定部件204安装到前端部201a时,通过使固定部件204的突起部204a与前端部201a的圆周面201e上设置的切口部201f嵌合,可切实将固定部件204固定到前端部201a。即,固定部件204可使前端部201a的圆周面201e不空转地与前端部201a一体驱动。
并且,刮刀203也可直接设置在前端部201a的圆周面201e。
在与主体部201中的前端部201a形成阶梯的端面201g中,如图12所示,形成用于排出主体部201中容纳的色粉的瓶侧色粉排出口(色粉排出口)201h。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例了该瓶侧排出口201h形成为长方形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只要不对色粉排出产生障碍,可以是正方形、多角形、圆形等开口形状。
并且,刮刀203如图12所示,在安装固定部件204时进行调整,使其中央位置相对于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的中心为预定角度α。
其中,刮刀203的配置位置优选是不妨碍从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排出色粉的位置,只要是这样的位置,角度α可以是任意的角度,为了切实防止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的色粉排出不良,角度α优选为90度。
从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排出的色粉容纳在覆盖前端部201a设置的瓶支撑部件300的内部。瓶支撑部件300上形成用于排出容纳的色粉的色粉排出口。
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如图12所示,在色粉瓶200旋转并进行向显影装置23提供色粉的动作之前,通过密封部件220暂时被封闭。
密封部件220的构造是,由具有挠性的部件形成,通过色粉瓶200的旋转从该色粉瓶200剥离,使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开口。
在此对密封部件220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3是表示密闭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密封色粉瓶的瓶侧色粉排出口的密封部件的构造的说明图,图14A是表示将上述密封部件安装到色粉瓶时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4B是表示弯曲上述密封部件时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5是表示上述密封部件和刮刀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16是表示将上述密封部件安装到瓶支撑部件的状态的说明图。
密封部件220由具有通气性、且滑动性良好的材质的极细聚乙烯纤维构成的无纺布、デユポン株式会社制造的“タイベツク”形成,如图13、图14A所示,沿着色粉瓶200的形成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的端面201g在色粉瓶圆周方向上大约180度的范围内以预定的宽度形成为圆弧状。
并且,密封部件220如图14A所示,其一端部220a与色粉瓶200的端面201g连接,以覆盖密闭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另一端220b与下述瓶支撑部件300的内侧形成的壁部301c(图16、图22A)连接。
并且,密封部件220如图14B所示,从圆弧的大致中央位置沿色粉瓶200的端面201g重叠弯曲,并配置得使该弯曲部220c比折返的另一端220b靠近色粉瓶旋转方向下游一侧(前侧),且如图15所示,设置在端面201g和刮刀203之间。
并且,如图14B、图16所示,由密封部件220密闭的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配置在和瓶支撑部件300的壁部(内壁部)301c相对的位置上,通过该密封部件220暂时定位并保持色粉瓶200。
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部件220固定在瓶支撑部件300,从而使粘合了该密封部件220的色粉瓶200固定。
通过这种构造,当色粉填充到色粉瓶200的主体部201内部时,即使因色粉正下落产生的压力施加到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的密封部件220,由于密封部件220和瓶支撑部件300的壁部301c相对配置,因此也可通过壁部301c接受色粉的压力。这样一来,可使密封部件220不会剥落地进行色粉填充。
并且,与密封部件220的色粉瓶200粘合的一端部220a通过热密封与色粉瓶200的端面201g热熔融并粘合,与瓶支撑部件300一侧粘合的另一端部220b通过双面胶带等粘合剂粘合到瓶支撑部件300的壁部301c,与瓶支撑部件300一侧粘合的另一端部220b的粘合强度大于与色粉瓶200一侧粘合的一端部220a的粘合强度。
密封部件220的另一端部220b如图16所示,相对于粘合固定的瓶支撑部件300的壁部301c为锐角。
通过这种构造,在色粉瓶200的旋转引起密封部件220剥离的操作中,色粉瓶200向箭头D方向旋转,密封部件220的另一端220b在沿壁部301c的方向上被拉伸,因此另一端220b难于从壁部301c剥离。
另一方面,密封部件220的一端部220a相对于色粉瓶200的端面201g在大约180度反转的方向上被拉伸,因此一端部220易于从端面201g剥离。
通过上述作用,密封部件220不会从粘合固定到瓶支撑部件300的壁部301c上的另一端部220b剥离,而易于从色粉瓶200的端面201g剥离一端部220a,因此通过旋转色粉瓶200,可容易地打开密闭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
从色粉瓶200剥离的密封部件220的另一端部220b粘合固定到瓶支撑部件300的壁部301c,因此可在该状态下残留在被瓶支撑部件300包围的内部空间。
进一步,作为色粉瓶200的特征性构造,在色粉瓶200的后端部201b中,形成用于将色粉填充到主体部201内部的色粉填充部。
以下对色粉瓶200的后端部201b的构造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色粉瓶的后端部和瓶盖的构造的说明图,图18是表示上述色粉瓶的后端部和瓶盖的构造的透视图,图19A是表示上述瓶盖和色粉填充部扣合的扣合部的构造的部分详细示图,图19B是表示上述色粉填充部和瓶盖扣合的扣合部的构造的部分详细示图,图20是表示上述色粉瓶和瓶盖的扣合的其他例子的构造的透视图。
色粉瓶200(图7a)中,在和主体部201的前端部201a相反的后端部201b中,突出形成色粉填充部230,在色粉填充部230上开口有用于将色粉填充到主体部201内的色粉填充口230a(图17),可使该色粉填充口230a密闭及开口的瓶盖(盖体)260(图17)可自由装卸地设置在色粉填充部230上。该色粉填充部230和瓶盖260通过螺合结合可自由装卸地形成。
色粉填充部230如图17、18所示,向色粉瓶200的长度方向后方突出形成,其前端部230b上开口有色粉填充口230a,其外周部230c上形成螺钉部(阳螺纹)240。
进一步,在色粉填充部230的基部230d附近,螺钉部240的终端附近突出形成有盖部锁定用突起部(第二突起部)250。
另一方面,瓶盖260构成为包围色粉填充部230的色粉填充口230a和外周部230c,在和该外周部230c相对的瓶盖260的内周部260c中,形成和色粉填充部230的螺钉部240对应的螺钉部(阴螺纹)270。进一步,在瓶盖260的开口侧端部260b附近,螺钉部270的螺合开始端附近突出形成锁定用突起部(第一突起部)280。
并且,瓶盖260如图5所示,组装了记录有循环次数、填充的色粉的识别信息等的IC芯片(电记录介质)261,在搭载了色粉瓶200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可读入和色粉瓶200相关的信息。
在此对瓶盖260的锁定用突起部280和色粉填充部230的盖部锁定用突起部250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图19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色粉瓶的瓶盖的锁定用突起部的构造的部分详细图,图19B是表示上述色粉瓶的色粉填充部的盖部锁定用突起部的构造的部分详细图。
瓶盖260的锁定用突起部280和色粉填充部230的盖部锁定用突起部250如图19A、B所示,具有基本相似的三角形状的截面,将瓶盖260螺合连接到色粉填充部230,当色粉填充口230a通过瓶盖260变为充分密闭的状态时,锁定用突起部280和盖部锁定用突起部250扣合。
瓶盖260的锁定用突起部280如图19A所示,在瓶盖260关闭的方向的上游一侧形成第一倾斜部280a,在下游一侧形成第二倾斜部280b。
第一倾斜部280a的倾斜角度θa比第二倾斜部280b的倾斜角度θb更为锐角。即,第一倾斜部280a形成得比第二倾斜部280b倾斜较缓和。
另一方面,盖部锁定用突起部250如图19B所示,在色粉填充部230关闭的方向的上游一侧形成第一倾斜部250a,在下游一侧形成第二倾斜部250b。
第一倾斜部250a的倾斜角度θa比第二倾斜部250b的倾斜角度θb更为锐角。即,第一倾斜部250a形成得比第二倾斜部250b倾斜较缓和。
进一步,在形成锁定用突起部280的螺钉部270的螺合开始端附近,沿该锁定用突起部280形成和盖部锁定用突起部250以相似形状下陷的凹部290。
在连接色粉填充部230和瓶盖260时,盖部锁定用突起部250与该凹部290扣合,变为锁定状态。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色粉填充部230的基部230d的螺钉部240的终端附近形成盖部锁定用突起部250,在瓶盖260的开口一侧端部260b的螺钉部270的螺合开始端附近形成锁定用突起部280,但本发明不限定设置突起部的位置。
例如作为变形例,如图20所示也可以是:在色粉填充部230的前端部230b的螺钉部240的螺合开始端附近形成盖部锁定用突起部350,在瓶盖260的底部260d的螺钉部270终端附近形成锁定用突起部380。
并且,上述突起部的形状不限于具有三角形截面的形状,例如也可是具有圆弧状截面,或可构成锁定状态的形状。
接着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瓶支撑部件300。
图21A是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色粉补给装置的瓶支撑部件的构造的正视图,图21B是表示从上述瓶支撑部件的背面一侧观察到的透视图,图22A是表示构成上述瓶支部部件的第一筐体的构造的透视图,图22B是表示构成上述瓶支撑部件的第二筐体的构造的透视图,图23是表示上述瓶支撑部件的色粉排出室和色粉瓶的刮刀的配置位置的关系的说明图,图24是表示上述色粉瓶的前端部的构造的概要截面图。
瓶支撑部件300如上述图7A、图7B所示,大致形成为圆筒状,由覆盖主体部201的前端部201a而粘合的第一筐体301及第二筐体302构成,在该瓶支撑部件300的端部上形成开口部300a,其至少露出前端部201a的前端面201d上设置的凸缘202。
在第一筐体301的表面上,用于将色粉补给装置100安装并固定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固定用板状的第一固定部件(引导部)303和第二固定部件(引导部)304彼此平行地形成。在该第一固定部件303和第二固定部件304之间,设有挡板机构400,用于控制从色粉补给装置100补给的色粉向外部的排出。
因此,第一固定部件303和第二固定部件304调整为可确保瓶支撑部件300和图像形成装置1的间隙的高度,以使挡板机构400作用。
并且,在第一固定部件303及第二固定部件304之间,分别通过一对凸缘体303a、303b及304a、304b,以预定间隔且沿色粉瓶200的轴线方向形成引导部303c、304c。
瓶支撑部件300如图21A、图21B所示,在第一筐体301的底面一侧,即在第一固定部件303和第二固定部件304之间形成色粉排出口300b。并且该色粉排出口300b通过挡板机构400开合。
第一筐体301如图22A所示,在上述色粉排出口300b的附近的内周面301a上形成用于阻止色粉的第一堰部301b,并且从第一堰部301b开始在和色粉排出口300b相反的一侧延伸设置壁部301c。该壁部301c与作为第一筐体301内部的一个端面的抵接面301d隔预定的距离设置。该距离设定得比上述刮刀203的宽度略大。
第二筐体302如图22B所示,和第一筐体301一样,在内周面302a上形成用于阻止色粉的第二堰部302b,并且从该第二堰部302b延长设置壁部302c。该壁部302c与作为第二筐体302内部的一个端面的抵接面302d隔预定的距离设置。该距离设定得比上述刮刀203的宽度略大。
通过结合第一筐体301和第二筐体302,成为图21B所示的瓶支撑部件300。
并且,当第一筐体301和第二筐体302结合时,如图23所示,形成由第一筐体301的第一堰部301b及第二筐体302的第二堰部302b、及壁部301c和壁部302c包围的第一空间300c。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空间300c称为用于限制色粉排出的色粉排出限制室。另一方面,将和第一空间不同的、第一堰部301b及第二堰部302b之间的其他空间(第二空间)300d称为用于将来自色粉瓶200的色粉暂时存储后排出的色粉排出室。
色粉排出限制室300c不是实际用于排出色粉的空间,作为可通过越过第一堰部301b的刮刀203的空间而起作用。并且,色粉排出限制室300c中存在若干与刮刀203一起越过第一堰部301b的色粉,但该色粉可通过刮刀203的旋转移动从第二堰部302b一侧抓取。
另一方面,色粉排出室300d作为暂时存储从色粉瓶200的瓶侧色粉排出口201h排出的色粉的空间而起作用。
其中,第一堰部301b和刮刀203的抵接面301d如图23所示,向刮刀203的旋转方向(图中的箭头方向)倾斜,以越过刮刀203。即,抵接面301d从距色粉瓶200的旋转中心O的法线L开始向刮刀203的旋转方向错开倾斜。
换言之,在刮刀203进行色粉传送的方向的上游一侧设有第一堰部301b,该第一堰部301b的刮刀203的抵接面301d从距旋转中心O的法线L开始以倾斜预定角度β的状态分隔色粉排出室300d。该角度β可根据刮刀203的材料、长度等因素适当设定。
并且,第一堰部301b设置在从色粉排出口300b略微向刮刀203旋转方向错开的位置。这是因为易于将色粉存储到色粉排出室300d内。这样一来,通过易于将色粉存储到色粉排出室300d,可使从色粉排出口300b排出的色粉供给量保持一定。可进行稳定的色粉供给。
并且,第二堰部302b和第一堰部301b一样,在刮刀203的抵接面302d(色粉排出限制室300c一侧的面)从距旋转中心O的法线L以预定角度β倾斜的状态下,分隔色粉排出室300d。该角度β可通过刮刀203的材料、长度等因素适当设定。
并且,第一堰部301b和第二堰部302b的色粉排出室300d一侧的间隔是不堵塞色粉排出口300b程度的距离即可,为了稳定地提供色粉,需要一定程度上将色粉累积在色粉排出室300d,因此可根据所需的色粉累积量适当设定。
并且,上述刮刀203的形状为板状,但不限于此,例如截面也可大致为V字形。由于刮刀203截面大致为V字形,因此具有密封瓶支撑部件300的内周面和色粉瓶200之间的密封功能,从而无需另行设置密封部件。
在上述构造的色粉补给部500中,色粉瓶200由瓶支撑部件300可转动地支撑,因此在色粉瓶200和瓶支撑部件300之间产生一定间隙。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4所示,在色粉瓶200的主体部201的前端部201a上安装有密封功能的二个V形环501、502。
V形环501比刮刀203的安装位置靠近外侧的前端部201a的圆周面201i,V形环502安装在比刮刀203的安装位置靠近内侧的前端部201a的端面201g。
在V形环501的安装位置的进一步的外侧,安装有卡环503,其确保色粉瓶200和瓶支撑部件300之间的间隙,并且可顺利进行色粉瓶200的旋转,由板状的环形部件构成。
使V形环501的密封片501a压接到卡环503,使V形环502的密封片502a压接到瓶支撑部件300的内周面(下述),将各个V形环501、502安装到主体部201。这样一来,二个V形环501、502起到密封作用。
卡环503可旋转地嵌合到主体部201的前端部201a的圆周面201i,并且在将瓶支撑部件300安装到色粉瓶200时,被该瓶支撑部件300的内周面固定。
这样一来,卡环503在瓶支撑部件300一侧固定,色粉瓶200的主体部201在该卡环503的内周面上转动。
在此参照附图说明卡环503的一个示例。
图25是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色粉补给装置的色粉瓶的卡环的构造的平面图,图26是在上述色粉瓶的前端部安装了瓶支撑部件的状态的概要截面图。
卡环503如图25所示,在内周侧形成:和主体部201的前端部201a中的成为安装面的圆周面201i点抵接的多个突起部503a;以及和圆周面201e线抵接的、与该圆周面201i相同曲率的大致圆弧状的支撑部503c,并且在外周面的头顶上形成突出部503b。该突起部503b与未图示的瓶支撑部件300的内周面上形成的切口嵌合。
一般情况下,由于卡环503和色粉瓶200的主体部201滑动,因此可尽量减小摩擦力,不施加负荷地、顺利地使色粉瓶200旋转。
因此如图25所示,在卡环503的内周面上,设置与圆周面201i(图24)点抵接的多个突起部503a,色粉瓶200和卡环503的接触部分变少,其结果是,可减小卡环503和色粉瓶200的主体部201之间的摩擦力。这样一来,可降低摩擦力增加引起的旋转负荷,因此在卡环503内可使色粉瓶200顺利转动。
并且,卡环503的形状不限于图25所示的形状,也可是由定点(pinpoint)支撑色粉瓶200的形状、例如可以形成为多角形。
即,在板状的卡环503的内周侧形成:作为加上了色粉瓶200与圆周面201i之间产生的预定的间隙的外径的圆弧状的、下侧的预定角度的区域突出部503c;及该区域突出部503c的其他部分进一步以较大的曲率形成,且在预定的较大的曲率部的一部分上成为突起形状的突起部503a。
这样一来,受到自重影响的下方为圆弧状,可防止磨损,并且其他部分以预定间隔的突起、或多角形形状进行近似定点支撑,从而可降低滑动负荷。
并且在该卡环503中,由于抵接了V形环501的密封片501a(图24),因此可切实防止瓶支撑部件300中色粉向下(自重方向)泄漏。
V形环502如图26所示,安装到前端部201a,使得色粉瓶200的主体部201的前端部201a被瓶支撑部件300支撑时,密封片502a压接到瓶支撑部件300的内周面300e。这样一来,可防止色粉从瓶支撑部件300的后端部300f一侧泄漏。
并且,在第一筐体301和第二筐体302的结合部分进行充分的密封。
如上所述,对在瓶支撑部件300中可能产生色粉泄漏的部分全部进行密封。
并且,在色粉瓶200的主体部201的前端部201a的圆周面上,如图26所示,由具有弹性的树脂等构成的板状的凸缘210斜向并列设置,在通过瓶支撑部件300支撑色粉瓶200时,凸缘210压接到瓶支撑部件300的内周面300e。这样一来,可使进入到色粉瓶200和瓶支撑部件300的间隙的色粉通过凸缘210的旋转而排出。
瓶支撑部件300通过将分割为第一筐体301、第二筐体302的二个的筐体结合而形成,并可取下该第一筐体301和第二筐体302,从而在进行色粉补给装置100的维修时,仅解除第一筐体301和第二筐体302的结合就可容易地进行作为消耗品的密封部件(V形环501、502,卡环503,凸缘202)的替换。即,可提高色粉补给装置100的维修性。
并且一般情况下,在瓶支撑部件300支撑色粉瓶200的支撑部分中,为了不产生色粉泄漏等,需要瓶支撑部件300及色粉瓶200的尺寸精度。
但是,一般情况下,色粉瓶200通过吹模(blow)成型而形成,因此成型时的尺寸容易产生波动。同样,瓶支撑部件300也通过吹模成型形成,因此成型时易产生尺寸波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V型环502通过将密封片502a压接到瓶支撑部件300的内周面300e而作为密封部起作用,因此在色粉瓶200和瓶支撑部件300的间隙、即色粉瓶200的主体部201的表面和瓶支撑部件300之间形成的空间中,可吸收瓶支撑部件300或色粉瓶200的成型误差。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挡板机构400。
图27A是表示上述瓶支撑部件的色粉排出口打开的状态的说明图,图27B是表示上述色粉排出口被挡板机构封闭的状态的说明图,图28是表示上述瓶支撑部件中的背面概要构造的说明图。
挡板机构400如图27A、图27B所示,在瓶支撑部件300的底面,具有在箭头F方向及箭头R方向上可滑动的板状的挡板部件401。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瓶支撑部件300的前端部的开口部300a、或色粉瓶200的凸缘202、202突出的一侧作为前侧(F),将其相反一侧作为后侧(R)。
挡板机构400如图27A所示,当挡板部件401向箭头R方向滑动时,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打开。另一方面,如图27B所示,当挡板部件401向箭头F方向滑动时,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200b被封闭。
在瓶支撑部件300中,如图28所示,设有用于引导挡板部件401的第一引导部件306和第二引导部件307。
第一引导部件306形成开口部306a,其由与瓶支撑部件300的底面基本平行的大致板状的部件构成,并与该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连通。进一步,第一引导部件306的与箭头F、R方向垂直方向的侧端部306a、306b在和瓶支撑部件300的安装侧相反的一侧中形成为薄片的形状。该侧端部306b、306b作为挡板部件41的导轨起作用。
并且,第二引导部件307由从第一引导部件306的安装位置到箭头R方向的下游一侧,向箭头R方向延伸设置,并且板面彼此相对配置的二个引导板307a、307b构成。该引导板307a、307b作为挡板部件401的导轨起作用。
在此参照附图说明挡板部件401。
图29A是从正面观察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色粉补给装置的挡板机构的构造的透视图,图29B是从上述挡板机构的背面观察的透视图,图30A是表示上述挡板机构和瓶支撑部件的第一引导部件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图30B是表示上述挡板机构和色粉瓶的旋转的关系的说明图。
挡板部件401由以下构成:由板状树脂构成,实际覆盖开口部一侧的挡板部401a;和在该挡板部401a上延伸设置的引导部401b。
挡板部401a中如图29A所示,形成用于限制在挡板部件401中移动的限制部件402。该限制部件402由以下构成:一端与挡板部401a连接的大致L字状的主体部402a;和在与主体部402a的挡板部401a的连接侧相反一侧的端部上形成的第一止动部402b及第二止动部402c。
第一止动部402b和第二止动部402c之间形成预定间隔的间隙。该间隙在第二止动部402c倒入到第一止动部402b一侧时,设定为接触前端部程度的距离。
并且,挡板部401a的背面如图29B所示,相对于形成上述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的第一引导部件306(图28)可滑动地支撑的第一滑动部件403朝向挡板部件401长度方向设置。即,如图30A所示,第一滑动部件403通过设置在两侧的止动部403a、403a可滑动地支撑第一引导部件306。
并且,引导部401b的背面如图29B所示,相对于第二引导部件的引导板307a及307b可滑动地支撑的第二滑动部件404朝向挡板部件401长度方向设置。即,第二滑动部件404形成由第二引导部件307的引导板307a、307b引导的滑动板404a、404a。
此外,在挡板部401a的背面(图29B)中,形成用于密封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的由海绵构成的聚酯薄膜405。该聚酯薄膜405的大小只要是挡板部件401的挡板部401a覆盖色粉排出口300b时可封闭该色粉排出口300b的大小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并且,第二滑动部件404的滑动板404a、404a(图29B)在挡板部件401向箭头F方向一侧(图28)移动时,即封闭瓶支撑部件300的开口部300a时,如图30B所示,色粉瓶200表面上形成的突起状的止动部205(图27A、27B)进入到滑动板404a、404a之间,限制该色粉瓶200的旋转。并且,如果挡板部件401向箭头R方向移动,则滑动板404a、404a也向箭头R方向移动,解除与止动部205的止动状态(图27A)。
这样一来,解除色粉瓶200的旋转限制。即,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打开,色粉补给装置100进行色粉补给动作时,不妨碍色粉瓶200的旋转。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色粉补给安装机构600。
图31是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色粉补给装置的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的构造的说明图,图32是表示连接上述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和显影装置的补给用通道体的构造的说明图。
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如图1、2、5、6所示,使色粉补给部500的构造配置成隔着转印带单元30与显影装置23大致平行地相对。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中,容一并安装2个纳黑色色粉的色粉补给部500a。
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中,上部安装了色粉补给部500的安装台602(602a,602b,602c,602d:图5、6)相对于转印带传送方向在大致直角的方向上(转印带宽度方向)较长地延伸设置。
色粉补给部500如图5所示,在瓶支撑部件300一侧固定到驱动机构701(701a,701b,701c,701d)一侧,并且在相反一侧色粉瓶200通过保持带702固定。
驱动机构701中设有驱动部(未图示),其在色粉补给部500安装到安装台602时,与上述从瓶支撑部件300的开口部300a突出的色粉瓶200的凸缘202(图7)嵌合,以传送驱动力(旋转力)。驱动部一般由电机构成,根据提供色粉的状态被控制运转。
另一方面,保持带702(图5)在色粉补给部500安装到安装台602时,保持该色粉补给部500的色粉瓶200,可装卸地设置在安装台602上。并且,保持带702在保持色粉瓶200时,打开可使该色粉瓶200旋转程度的间隙,或者以可旋转的程度的摩擦力接触该色粉瓶200,并安装到安装台602上。
在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中,搭载色粉补给部500的安装台602如图6所示,在安装了上面的色粉补给部500的瓶支撑部件300的一端,在和该瓶支撑部件300上设置的挡板机构400对应的地方形成色粉供给口611(611a、611b、611c、611d),在下侧设有从该色粉供给口611与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的下方设置的显影装置23连通的色粉传送用的补给用通道体612(612a、612b、612c、612d)。
并且在图6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和黑色色粉的色粉补给部500a对应的安装台602a的一部分。
该黑色色粉用的色粉补给部500a(图1)的安装台602a上设置的补给用通道体612a将和二个色粉补给部500a对应的各色粉供给口611a、611a提供的色粉合并,从一个黑色用显影装置23a上设置的色粉导入口234a(图2、3)送入。
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如图3、31所示,通过比相对于转印带传送方向为直角方向的转印带宽W设置得靠近外侧的色粉供给口611,导入由色粉补给部500提供的色粉。
另一方面,青、品红、黄色的色粉补给部500b-500d安装台602b-602d分别具有在转印带宽度方向上以长箱状形成的筐体610a(图31),在该筐体610a的内部,和显影辊231(图2)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色粉搅拌轴(色粉传送单元)610b和第二色粉搅拌轴(色粉传送单元)610c并列设置。
筐体610a的内部通过隔壁体610d被分割形成为配置有第一色粉搅拌轴610b的第一色粉室(色粉存储部)610e、及配置有第二色粉搅拌轴610c的第二色粉室(色粉存储部)610f。
第一及第二色粉搅拌轴610b、610c分别设有用于搅拌、传送色粉的螺杆610b1、610c1,并且利用筐体610a的另一端610a2上设置的驱动齿轮610b2、610c2,通过未图示的驱动电机旋转。
并且,第一及第二色粉搅拌轴610b、610c在色粉传送方向下游一侧端部分别设有色粉接收板610b3、610c3,接受传送的色粉。
此外,作为色粉搅拌用单元不限为螺杆610b1、610c1,例如也可是在第一及第二色粉搅拌轴610b、610c上设置相对于色粉传送方向倾斜的多个搅拌板,只要可获得同样的效果也可是其他构造。
隔壁体610d在筐体610a内沿第一色粉搅拌轴610b和第二色粉搅拌轴610c在筐体宽度方向上形成,在筐体610a的两个侧壁附近,开口形成使第一色粉室610e和第二色粉室610f连通的色粉室连通口610d1、610d2。色粉经过该色粉室连通口610d1、610d2,从第一色粉室610e到第二色粉室610f、及从第二色粉室610f到第一色粉室610e循环。
在筐体610a的一端610a1设有:色粉供给口611,导入从配置在上方的色粉瓶200提供的色粉;和色粉供给口610a4,配置在下方,向补给用通道体612提供筐体610a内部的色粉,上述补给用通道体612将色粉导入到显影装置23。
色粉供给口611开口形成在与从筐体610a的一端610a1向另一端610a2搅拌、传送色粉的第一色粉搅拌轴610b的一部分相对的位置上。
另一方面,色粉供给口610a4开口形成在与从筐体610a的另一端610a2向一端610a1搅拌、传送色粉并循环的第二色粉搅拌轴610c的一部分相对的位置上。
补给用通道体612如图32所示,图中的上部和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一体设置,而下部设有可装卸到显影装置23的显影装置安装部612a。
在补给用通道体612的上部开口形成用于导入色粉的色粉导入口612b1,从该色粉导入口612b1到显影装置安装部612a使色粉通过的色粉通道612c1在上下方向上大致直线状地设置。
并且,在安装台602的筐体610a的上面的一端,如图6所示,在安装了色粉补给部500的状态下,在和瓶支撑部件300的第一固定部件303及第二固定部件304(图7B)相对的位置上,突出形成和第一固定部件303及第二固定部件304的引导部303c、304c(图7B)扣合并引导的瓶支撑部件引导部620、620。瓶支撑部件引导部620、620隔着色粉供给口611并大致平行地沿安装台60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安装台602的色粉供给口611形成在安装色粉补给部500时和瓶支撑部件300上设置的挡板机构400的挡板部件401(图27A)对应的位置上。即,色粉供给口611形成在通过挡板机构400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打开时,可接收从该色粉排出口300b排出的色粉的位置上。
在色粉供给口611附近,形成通过挡板机构400的挡板部件401上设置的限制部件402(图27A、29A)的止动部(下述)的止动来限制该挡板部件401的移动的突起部613(613a、613b、613c、613d:图6)。
另一方面,在和安装台602的色粉供给口611在长度方向相反的一侧,形成安装色粉补给装置100时用于支撑色粉瓶200的后端部(和瓶支撑部件300的安装部相反一侧的端部)的支撑部件614(614a、614b、614c、614d)。
该支撑部件614用于在色粉瓶200和安装台602之间获得预定的间隙,使色粉瓶200的旋转顺利。该支撑部件614的形状等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是可使色粉瓶200顺利旋转的形状及材料即可。
色粉供给口611附近设置的突起部613的形成位置由限制部件402的限制动作决定。
在此对突起部613的形成位置的决定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图33A是表示安装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色粉补给装置的安装台的安装完成前的限制部件和突起部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33B是表示安装到上述色粉补给装置的安装台的安装完成时的限制部件和突起部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33C是表示从上述色粉补给装置的安装台脱离时的限制部件和突起部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突起部613形成在以下位置:通过与限制部件402的扣合,在色粉补给装置100完成到安装台602的安装时,挡板部件401使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为打开状态,在色粉补给装置100从安装台602脱离时,使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为关闭状态。
限制部件402如上所述在主体部402a的前端部(和突起部613的扣合一侧端部)形成第一止动部402b、第二止动部402c。
第一止动部402b设置得比第二止动部402c靠近前端,并且接触面402d倾斜形成,使得抵接到突起部613时易于越过该突起部613。并且,为了尽量减小和突起部613的顶部的接触面积,接触面402d倾斜即可。
如果第一止动部402b的接触面402d倾斜,则从图33A所示状态开始,使限制部件402向箭头F方向移动,第一止动部402b越过第一筐体301上形成的突起部613,进一步向箭头F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二止动部402c也越过突起部613。这样一来,当限制部件402要向和箭头F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通过突起部613和第二止动部402c限制限制部件402的移动(图33B所示状态)。
接着说明色粉补给装置100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
色粉补给装置100使色粉补给部500的瓶支撑部件300在色粉补给安装机构600的安装台602上滑动,并安装到该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
通过该色粉补给部500的滑动动作,如图33A、图33B、图33C所示,瓶支撑部件300上设置的挡板机构400的挡板部件401开合该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
挡板部件401的移动由和挡板部件401一体形成的限制部件402限制。
通过挡板机构400,当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打开时,随着挡板部件401在箭头R方向的移动,限制部件402从图33B所示的状态开始进一步向箭头R方向移动时,如图33C所示,第二止动部402c和突起部613抵接,从而倒入到第一止动部402b一侧,进一步向箭头R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止动部402b和第二止动部402c一并越过突起部613。这样一来,使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为打开状态。
从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取下色粉补给部500时,随着将色粉补给部500从色粉补给部安装机构600拔出的动作,进行和上述操作相反的操作,从而使挡板部件401向箭头F方向(图33A)移动,瓶支撑部件300的色粉排出口300b被关闭。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色粉瓶200的瓶盖260(图17-图20)的作用进行说明。
当用尽图像形成装置1上搭载的色粉瓶200的色粉时,需要交换色粉瓶200。该用尽了色粉的色粉瓶200可再次填充色粉进行再利用。
即,通过本实施方式的色粉瓶200,可将瓶盖260从色粉填充部230取下,并从色粉填充部230再次填充色粉,从而可简单地进行再利用。
在色粉填充到色粉瓶200并为可使用的状态下,与色粉填充部230螺合连接的瓶盖260变为瓶盖260的锁定用突起部280和色粉填充部230的盖部锁定用突起部250扣合的锁定状态。
瓶盖260的锁定状态如图19A、图19B所示,通过以下方式成立:锁定用突起部280的第二倾斜部280b和色粉填充部230的盖部锁定用突起部250的第二倾斜部250b抵接,并且螺钉部270的第一倾斜部270a和盖部锁定用突起部250的第一倾斜部250a抵接。
解除该瓶盖260的锁定状态从色粉填充部230取下瓶盖260时,使瓶盖260向松开的方向(图中的箭头260S2方向)旋转,伴随轻微的瓶盖260的变形,沿盖部锁定用突起部250的第二倾斜部250b向顶点移动锁定用突起部280,并越过盖部锁定用突起部250,解除锁定状态。
并且,从主体部201取下瓶盖260,从色粉填充口230a进行色粉的填充。在填充了色粉后,再次使瓶盖260与主体部201螺合连接,并结束色粉的填充作业。
将瓶盖260螺合连接到色粉填充部230时,使瓶盖260向拧紧的方向(图中的箭头260S1方向)旋转,进行旋转直到锁定用突起部280抵接到盖部锁定用突起部250为止。
并且,进一步使锁定用突起部280沿盖部锁定用突起部250的第一倾斜部250a向顶点移动,并越过盖部锁定用突起部250,确立锁定状态。
在该状态下,色粉填充口230a通过瓶盖260密闭。
根据本实施方式,盖部锁定用突起部250的第一倾斜部250a的倾斜角度θa形成得比第二倾斜部250b的倾斜角度θb更锐角,以比第二倾斜部250b缓和的倾斜形成,因此在使瓶盖260为锁定状态时,可以用比解除锁定状态时小的力进行操作,并且即使误操作瓶盖260也不会轻易松驰,因此可放心地处理色粉瓶200。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色粉瓶200的色粉填充。
图34是表示将色粉填充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色粉瓶的装置的概要构造的说明图。
将色粉填充(补给)到色粉瓶200时,如图34所示,使色粉瓶200的色粉填充部230向上基本垂直地配置在色粉供给台710上,将未图示的色粉填充装置的色粉供给部720安装到色粉填充部230。
色粉供给部720具有:向色粉瓶200的主体部201内填充色粉的色粉填充喷嘴21;吸收色粉填充部230的基部230d附近的空气的吸收部722。
色粉填充喷嘴721从上方和色粉填充口230a相对,或者从色粉填充口230a***到主体部201内并填充色粉。
吸收部722包围色粉填充部230的外周部230c,并且沿色粉填充部230的外周吸收色粉填充部230的基部230d附近的空气。
色粉供给部720向色粉瓶200填充色粉的动作是:通过色粉填充喷嘴721将色粉提供到主体部201内的同时,通过吸收部722吸收、清扫色粉填充部230周边的空气中溢出、飞散的色粉。
这样一来,通过同时进行填充色粉的步骤和吸收色粉填充部230外周的空气的步骤,可在短时间内进行色粉填充作业,从而可提高作业效率,并且可提供一种不会因从色粉填充口230a溢出的色粉污染作业者、装置的良好的装置环境及作业环境。
在上述构造下,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用色粉瓶200,即使在用尽色粉后,也可轻易地取下瓶盖260,容易地进行色粉填充,且可切实安装瓶盖260。从而可简单地循环利用色粉瓶200。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IC芯片261嵌入到色粉瓶200的瓶盖260,可易于确认和色粉瓶200的循环相关的信息。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IC芯片261嵌入到瓶盖260中,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将IC芯片搭载到主体部201中。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瓶盖260的螺钉部270的延长线上设置锁定用突起部280,在和色粉填充部230的上述螺钉部270对应的部分设置盖部锁定用突起部250,但本发明不限定为锁定用突出部的构造,例如也可是:通过瓶盖260,色粉填充口230a变为密闭状态时,在色粉填充部230的基部230d和瓶盖260的端部边缘接近的位置上分别设置锁定用突起部。并且,锁定用突起部的形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盖部锁定用突起部250及锁定用突起部280的形状。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涉及的使用了色粉瓶200的色粉补给装置100适用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例子,但只要是使用交换式的色粉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即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适用于图35所示的复印机101。
复印机101如图35所示,是和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大致相同的构造,在具有色粉瓶200的图像形成部108的上方配置图像读取装置(扫描器)110,在该图像形成部108的下侧配置和多种纸张对应的第一送纸盒142a、第二送纸盒142b、第三送纸盒142c、第四送纸盒142d,可自动进行多种、大量印刷。图中的标记120是回收废色粉的废色粉盒。
并且,在复印机101中,对具有和上述实施方式下的图像形成装置1同样构造的装置标以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进一步,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构造的图像形成装置、复印机,只要是通过交换式的补给用容器补给供给部件的构造,也可是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等。
如上所述,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实施例,在权利要求所示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即,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组合了适当变更的技术方式所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色粉容器,具有:填充色粉的筒状的色粉容纳部;色粉填充部,设有用于将色粉填充到上述色粉容纳部的色粉填充口;可密闭及打开上述色粉填充口的盖体;以及将上述色粉容纳部中填充的色粉排出到容器外部的色粉排出口,该色粉容器的特征在于,
上述盖体包围上述色粉填充口并与上述色粉填充部螺合连接,具有在和该色粉填充部扣合的扣合部上可限制该盖体向松开方向旋转的第一突起部,
上述色粉填充部形成在上述色粉容器的一端,具有在和上述盖体扣合的扣合部上与上述第一突起部扣合、并可限制上述盖体向松开方向旋转的第二突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的扣合中,使上述盖体和上述色粉填充部向松开方向旋转而解除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的扣合状态时的旋转力,大于使上述盖体和上述色粉填充部向连接方向旋转而使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扣合时的旋转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色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色粉排出口形成在和上述色粉容器的形成上述色粉填充部的一端相反的另一端上,并且通过从外侧粘合的密封部件被密闭,
上述色粉容器具有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包围形成有上述色粉排出口的另一侧的外周,并且可旋转地保持该色粉容器,
上述保持部件具有内壁部,该内壁部在包围上述色粉容器的另一端的状态下,和被上述密封部件密闭的状态的色粉排出口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色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色粉容器具有电记录介质,
上述电记录介质中收纳有和上述色粉容器相关的信息,
上述信息可在搭载上述色粉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读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色粉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至少包括上述色粉容器的循环次数或填充的色粉的识别信息。
6.一种色粉填充方法,向色粉容器填充色粉,上述色粉容器具有:填充色粉的筒状的色粉容纳部;色粉填充部,设有用于将色粉填充到上述色粉容纳部的色粉填充口;可密闭及打开上述色粉填充口的盖体;以及将上述色粉容纳部中填充的色粉排出到容器外部的色粉排出口,该色粉填充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
使色粉容器在将上述色粉填充口向上配置的状态下把色粉填充到上述色粉容纳部的步骤;以及将色粉填充到上述色粉容纳部的同时吸收上述色粉填充部周边的空气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色粉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体包围上述色粉填充口并与上述色粉填充部螺合连接,具有在和该色粉填充部扣合的扣合部上可限制该盖体向松开方向旋转的第一突起部,
上述色粉填充部形成在上述色粉容器的一端,具有在和上述盖体扣合的扣合部上与上述第一突起部扣合、并可限制上述盖体向松开方向旋转的第二突起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色粉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的扣合中,使上述盖体和上述色粉填充部向松开方向旋转而解除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的扣合状态时的旋转力,大于使上述盖体和上述色粉填充部向连接方向旋转而使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扣合时的旋转力。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色粉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色粉排出口形成在和上述色粉容器的形成上述色粉填充部的一端相反的另一端上,并且通过从外侧粘合的密封部件被密闭,
上述色粉容器具有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包围形成有上述色粉排出口的另一侧的外周,并且可旋转地保持该色粉容器,
上述保持部件具有内壁部,该内壁部在包围上述色粉容器的另一端的状态下,和被上述密封部件密闭的状态的色粉排出口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色粉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色粉容器具有电记录介质,
上述电记录介质中收纳有和上述色粉容器相关的信息,
上述信息可在搭载上述色粉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读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色粉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至少包括上述色粉容器的循环次数或填充的色粉的识别信息。
CNB2007100856981A 2006-03-06 2007-03-06 色粉容器及色粉填充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711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59771 2006-03-06
JP2006059771A JP4566147B2 (ja) 2006-03-06 2006-03-06 トナー容器及びトナー充填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4270A true CN101034270A (zh) 2007-09-12
CN100517112C CN100517112C (zh) 2009-07-22

Family

ID=38471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8569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7112C (zh) 2006-03-06 2007-03-06 色粉容器及色粉填充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711293B2 (zh)
JP (1) JP4566147B2 (zh)
CN (1) CN100517112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6019B (zh) * 2007-11-16 2011-04-1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显影剂收容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93404A (zh) * 2010-03-03 2011-09-21 株式会社东芝 色调剂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00560B2 (ja) * 2008-09-26 2010-12-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収容容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DE102008051744B4 (de) * 2008-10-15 2015-11-12 Océ Printing Systems GmbH & Co. KG Anordnung zur Herstellung einer Verbindung zwischen einem Tonervorratsbehälter und einem den Tonervorratsbehälter verschließenden Deckel
US8532542B2 (en) 2009-07-23 2013-09-10 Ricoh Company, Limited Toner contain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oner container
CA2830876C (en) 2011-03-30 2017-06-27 Ricoh Company, Ltd. Powder storage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765803B2 (ja) * 2011-03-31 2015-08-19 オーエム機器株式会社 フリーアクセスフロアにおける床パネルの固定構造
JP6550845B2 (ja) * 2015-03-27 2019-07-3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粉体収容容器、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WO2019171714A1 (ja) * 2018-03-05 2021-01-07 株式会社フジコー トナーシール材
WO2020101685A1 (en) 2018-11-15 2020-05-2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ispensing aperture ho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8701A (en) * 1980-07-24 1982-02-16 Tokuyama Soda Kk Method of filling bulky powdered body
US4736859A (en) * 1987-02-10 1988-04-12 Helena Laboratories Corporation Container and non-removable cover
US5096083A (en) * 1990-05-08 1992-03-17 Essef Corporation Polyethylene shipping drum
JP3155892B2 (ja) * 1994-09-12 2001-04-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ボトル
JPH08113254A (ja) * 1994-10-12 1996-05-07 Shibasaki Seisakusho:Kk 閉止装置
US5685445A (en) 1995-06-14 1997-11-11 Calmar Inc. Anti-backoff removable closure for connecting a manually actuated liquid dispenser to a container
JPH09288415A (ja) 1996-02-20 1997-11-04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装置のトナー容器
CN1122193C (zh) 1996-09-06 2003-09-24 株式会社理光 墨粉/显影剂用再循环瓶
JP3250094B2 (ja) 1996-11-15 2002-01-28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シール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容器
SG93854A1 (en) * 1998-12-22 2003-01-21 Ricoh Kk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6658219B1 (en) * 1999-09-30 2003-12-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detecting improper cartridge, and cartridge
JP2001312129A (ja) 2000-04-27 2001-11-09 Konica Corp トナー収納容器の製造方法及びトナー収納容器の製造装置
JP3476010B2 (ja) * 2000-10-13 2003-12-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
JP3643338B2 (ja) 2001-11-27 2005-04-27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6766135B2 (en) * 2002-04-22 2004-07-20 Jui-Chi Wang Toner cartridge
JP2004126407A (ja) * 2002-10-07 2004-04-22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275518B2 (ja) * 2003-12-09 2009-06-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剤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315442B2 (ja) * 2004-04-23 2009-08-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087357B2 (ja) * 2004-06-28 2008-05-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037390B2 (ja) * 2004-07-07 2008-01-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剤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20070140707A1 (en) * 2005-12-21 2007-06-2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on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882497B2 (ja) * 2006-05-09 2012-02-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6019B (zh) * 2007-11-16 2011-04-1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显影剂收容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93404A (zh) * 2010-03-03 2011-09-21 株式会社东芝 色调剂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17112C (zh) 2009-07-22
JP2007240633A (ja) 2007-09-20
US20070206975A1 (en) 2007-09-06
US7711293B2 (en) 2010-05-04
JP4566147B2 (ja) 201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4270A (zh) 色粉容器及色粉填充方法
CN101046657A (zh) 色粉补给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色粉不足检测方法
CN101046659A (zh) 调色剂供应装置、成像设备和调色剂供应方法
CN1179252C (zh) 调色剂瓶、调色剂供给***和使用该瓶和供给***的成像装置
CN101038466A (zh) 调色剂容器和使用调色剂容器的调色剂供应装置
CN1101010C (zh) 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补充装置以及装于其上的调色剂筒
CN1109934C (zh) 显影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158571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351717C (zh) 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CN1525258A (zh) 成像设备和感光器盒
CN1099621C (zh) 显影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945458A (zh) 显影剂补给装置
CN1126998C (zh) 具有调色剂剩余量检测装置的显影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668986A (zh) 成像装置,墨粉供给部件,调色剂容器,墨粉容器及回收方法
CN1637644A (zh) 充电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532646A (zh) 显影剂盒容器、显影剂盒及它们的回收方法以及成像单元
CN1499311A (zh) 离接机构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892485A (zh) 显影盒
CN1945457A (zh) 显影剂补给装置
CN100351712C (zh) 显影剂充电单元、显影设备、成像装置和计算机***
CN1945459A (zh) 显影剂补给装置
CN2814463Y (zh) 成像设备和感光器盒
CN101038463A (zh) 显影装置
CN1268989C (zh) 显影剂吸附元件及其生产方法、成像装置和计算机***
CN1637646A (zh) 显影剂供应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