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7407C - 校正方法和图象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校正方法和图象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7407C
CN1237407C CNB021414394A CN02141439A CN1237407C CN 1237407 C CN1237407 C CN 1237407C CN B021414394 A CNB021414394 A CN B021414394A CN 02141439 A CN02141439 A CN 02141439A CN 1237407 C CN1237407 C CN 123740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ght
output
image forming
photo det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414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20395A (zh
Inventor
铃木一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26482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07612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28776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09879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008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202710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1064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215981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20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203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740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740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54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or drum, conveyor belt
    • G03G15/5058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or drum, conveyor belt using a test patch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25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 G03G2215/00029Image density detection
    • G03G2215/00033Image density detection on recording member
    • G03G2215/00037Toner image detection
    • G03G2215/00042Optical dete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25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 G03G2215/00029Image density detection
    • G03G2215/00063Colou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对形成用于浓度检测的返光剂像的图象形成器的图象形成条件进行控制的控制方法具有下列工序:由图象形成器在像支持体上形成用于浓度检测的返光剂像的工序;由受光部分接受通过使来自发光部分的光照射用于浓度检测的返光剂像得到的正反射光和乱反射光的工序;根据从与正反射光对应的输出和与乱反射光对应的输出得到的校正输出,对图象形成器的图象形成条件进行控制的工序;其中可以变更校正输出的导出方法。

Description

校正方法和图象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采用电子照相方式和静电记录方式等的图象形成装置中使用的校正方法和用该方法的图象形成装置。作为图象形成装置,例如,可以应用于复印机,打印机,FAX等的图象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至今,已经提出了通过重复用由吸收剂和返光剂构成的显影剂将在感光鼓上形成的返光剂像复印到吸附支持在复印鼓上的纸上的工序,在纸上形成全彩色图象的图象形成装置。
在这样的图象形成装置中,因为通过几次重复显影工作和向显影器补给返光剂,收容在显影器内的返光剂/吸收剂重量比发生变化,所以为了掌握这种变化,要设置检测与返光剂/吸收剂重量比对应的上限的浓度检测机构。
例如,在与构成复印鼓的复印纸相对的位置上设置面片传感器,形成由这个传感器检测复印在复印纸上的面片状的用于浓度检测的显影象(面片)的浓度的构成。
而且,为了使被检测的面片图象的浓度保持一定,对显影器内的返光剂/吸收剂重量比,即补给返光剂量进行控制。
我们进一步说明这种复印鼓上的面片图象形成方法和面片图象的浓度检测机构。
在图象形成装置中,作为一个图象控制装置,设置具有与预先确定的浓度对应的信号电平的参照图象发生电路,在面片图象形成工序中,根据来自这个发生电路的参照图象信号使激光器发光,对感光鼓表面进行扫描。因此,在感光鼓上形成与预先确定的浓度对应的用于浓度检测的静电潜象(参照静电潜象),通过由显影器对这个参照静电潜象进行显影,形成面片图象。此后,由复印带电器将这个面片图象复印在复印纸上。
又,至今,作为检测这种面片图象浓度的传感器,已经提出了图1所示的面片传感器13。这个面片传感器13是用近红外光的LED作为发光元件,用光二极管(PD)作为受光元件,从在复印纸5f上显影化的显影象(返光剂像)200得到的正反射光量和乱反射光量检测浓度的传感器。下面我们述说这个方法。
面片传感器13是由PD13e,13f,13g,和棱镜13h,13i构成的。由棱镜13h将来自LED13c的照射光分离成沿与入射面垂直的方向振动的成分(s波光)和沿与入射面平行的方向振动的成分(p波光)。
使s波光照射在LED13c附近的PD13e上,使p波光照射在返光剂面上。入射到成为检测复印纸张等的浓度时的基底的面上的p波光几乎正反射,将正反射光作为p波通过棱镜13i入射到PD13f。照射在作为面片图象的返光剂面上的p波光乱反射,一部分成为s波,被分成p波和s波。p波通过棱镜13i入射到PD13f作为正反射光,s波入射到PD13g作为乱反射光,分别被检测出来。因此,PD13f起着正反射光量检测装置的作用,PD13g起着乱反射光量检测装置的作用。
这里,在图21A中分别表示出由PD13f输出的p波和由PD13g输出的s波与面片图象浓度的关系。当这样做时已经考虑到实际上乱反射成分也入射到PD13f上的情形。因此,通过由PD13f输出的p波减去由PD13g输出的s波上乘以某个校正系数,即,得到按照下式如图21B所示的真正的正反射输出。校正系数具有所定的固定值。
校正输出=“正反射光量(p波)输出”-“乱反射光量(s波)输出”×校正系数
通过从图21B的曲线进行换算,将这样得到的校正输出作为面片图象浓度检测出来,根据这个面片图象浓度检测结果,为了以准确的浓度形成图象,对返光剂/吸收剂重量比(返光剂补给量)和与图象形成有关的带电器,显影器和复印带电器的工作条件(所加偏压等),即,图象形成条件进行控制。
但是,在上述面片传感器13及其使用方法中,由于面片传感器13的个体差和将面片传感器13安装在图象形成装置上时的安装精度等,尽管形成的面片图象浓度相同,但是来自各个面片传感器13的输出存在着零散。
本发明者们对这个原因进行检查验证,结果,看到在面片传感器13的个体差和到图象形成装置的安装精度中存在问题的情形中,例如,存在着因为当读出预先确定的基准板时的2个PD13f,13g的输出比发生变化,所以上述校正输出发生变化那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即便发生检测传感器的个体差和到图象形成装置的安装零散,也能够使校正输出适当化的校正方法和用该校正方法的图象形成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校正方法,是具有形成返光剂像的图象形成部件、向由上述图象形成部件形成的规定的返光剂像发光的发光元件、接受由上述发光元件的光照射而产生的正反射光的第1受光元件和接受由上述发光元件的光照射而产生的乱反射光的第2受光元件,并根据利用上述第1和第2受光元件的输出得到的补正值来控制上述图象形成部件的图象形成条件的图象形成装置的控制机构的校正方法,包括:
通过上述图象形成部件形成校正用的返光剂像的工序;
用上述第1和第2受光元件检测出上述发光元件向上述校正用的返光剂像发光时产生的光的工序;和
根据在上述检测工序中得到的上述第1和第2受光元件的输出来校正上述补正值的工序。
更好是,当设上述第1受光元件的输出为A,设上述第2受光元件的输出为B,设系数为k时,上述控制机构根据A-k×B来控制上述图象形成部件的图象形成条件,在上述校正工序中补正上述系数k。
更好是,在上述形成工序中形成上述校正用的返光剂像并使其浓度高于通常的返光剂像的浓度。
另外,本发明的图象形成装置,包括:
形成返光剂像的图象形成部件;
向由上述图象形成部件形成的规定的返光剂像发光的发光元件;
接受由上述发光元件的光照射产生的正反射光的第1受光元件;接受由上述发光元件的光照射产生的乱反射光的第2受光元件;根据从上述第1和第2受光元件的输出得到的补正值来控制上述图象形成部件的图象形成条件的控制部件;和
根据接受当上述发光元件向由上述图象形成部件形成的校正用的返光剂像发光时产生的光的上述第1和第2受光元件的检测结果,来校正上述补正值的校正部件。
更好是,当设上述第1受光元件的输出为A,设上述第2受光元件的输出为B,设系数为k时,上述控制部件根据A-k×B来控制上述图象形成部件的图象形成条件,上述校正部件补正上述系数k。
更好是,上述图象形成部件形成上述校正用的返光剂像并使其浓度高于通常的返光剂像的浓度。
另外,本发明的校正方法,是具有形成返光剂像的图象形成部件、向着由上述图象形成部件形成的规定的返光剂像发射向规定方向偏振的光的发光元件、接受由上述发光元件的光照射而产生的相对上述规定方向平行振动的成分光的第1受光元件和接受由上述发光元件的光照射而产生的相对上述规定方向而垂直振动的成分光的第2受光元件,并根据利用上述第1和第2受光元件的输出得到的补正值来控制上述图象形成部件的图象形成条件的图象形成装置的控制机构的校正方法,包括:
通过上述图象形成部件形成校正用的返光剂像的工序;
用上述第1和第2受光元件检测出上述发光元件向上述校正用的返光剂像发光时产生的光的工序;和
根据在上述检测工序中得到的上述第1和第2受光元件的输出来校正上述补正值的工序。
另外,本发明的图象形成装置,包括:
形成返光剂像的图象形成部件;
向着由上述图象形成部件形成的规定的返光剂像发射向规定方向偏振的光的发光元件;
接受由上述发光元件的光照射产生的相对上述规定方向平行振动的成分光的第1受光元件;
接受由上述发光元件的光照射产生的相对上述规定方向垂直振动的成分光的第2受光元件;
根据从上述第1和第2受光元件的输出得到的补正值来控制上述图象形成部件的图象形成条件的控制部件;和
根据接受当上述发光元件向由上述图象形成部件形成的校正用的返光剂像发光时产生的光的上述第1和第2受光元件的检测结果,来校正上述补正值的校正部件。
根据本发明,即便发生检测传感器的个体差和到图象形成装置的安装零散,也能使校正输出适当化,良好地进行图象形成条件控制,能高精度地检测浓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浓度检测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图象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3A和3B是表示由应用与本发明有关的浓度检测机构的2个不同的浓度检测装置输出的p波和s波与校正输出的曲线图。
图4A和4B是表示由应用已有的浓度检测机构的2个不同的浓度检测装置输出的p波和s波与校正输出的曲线图。
图5A和5B是表示由应用与本发明有关的浓度检测机构的2个不同的浓度检测装置输出的p波和s波与校正输出的曲线图。
图6A和6B是表示由应用已有的浓度检测机构的2个不同的浓度检测装置输出的p波和s波与校正输出的曲线图。
图7是表示传感器输出与校正传感器输出与在1个浓度检测传感器中的返光剂像浓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8是表示传感器输出与校正传感器输出与在与图7所示的传感器不同的其它浓度检测传感器中的返光剂像浓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9是表示传感器输出与校正传感器输出与在按照本发明进行校正的图7所示的浓度检测传感器中的返光剂像浓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0是表示传感器输出与校正传感器输出与在按照本发明进行校正的图8所示的浓度检测传感器中的返光剂像浓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1是表示p波和s波的检测结果与返光剂浓度的关系的图。
图12是表示校正输出与返光剂浓度的关系的图。
图13是表示p波和s波的检测结果与安装角度的关系的图。
图14是表示用公式(1)进行标准化的校正输出的图。
图15是表示当浓度为1.0时用公式(1)进行标准化的校正输出与安装角度的关系的图。
图16是表示用公式(2)进行标准化的校正输出的图。
图17是表示当浓度为1.0时用公式(2)进行标准化的校正输出与安装角度的关系的图。
图18是表示使用中间复印体的彩色图象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19是表示使用复印带的彩色图象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20是表示分组打印***的构成图。
图21A是表示浓度检测装置输出的p波和s波的曲线图,图21B是表示校正输出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按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与本发明有关的图象形成装置和作为它的特征部分的图象浓度控制机构。
(实施例1)
首先,我们说明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图象形成装置。在图2中,表示出彩色图象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概略构成图。本例的彩色图象形成装置具有在上部的数字彩色图象读出器部分101,和在下部的数字彩色图象打印机部分102。
在读出器部分101,将原稿30载置在原稿台玻璃31上,用透镜33将来自由曝光灯32进行曝光扫描的原稿30的反射光像会聚在全彩色传感器34上,得到彩色分解图象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图中未画出)用视频处理装置(图中未画出)对彩色分解图象信号实施处理,发送给打印机部分102。
在打印机部分102中,沿箭头方向R1自由旋转地支持作为像支持体的感光鼓1,在感光鼓1的周边配置着作为与图象形成有关的图象形成装置的前曝光灯11,作为带电装置的电晕带电器2,作为曝光装置的曝光光学***3,电位传感器12,作为显影装置的4个显影器4y,4c,4m,4bk,作为复印手段的复印装置5,和作为清除装置的清除器6。
激光束曝光光学***3输入来自读出器部分101的图象信号,在激光器输出部分(图中未画出)变换成光信号后,由多角镜3a反射激光,通过透镜3b和镜子3c,变换成线状扫描(光栅扫描)感光鼓1的面的光像E。
当在打印机部分102中形成图象时,首先,在使感光鼓1沿箭头方向R1旋转,用前曝光灯11除去电荷后,由作为一次带电器的电晕带电器2均匀地带电,通过将光像E照射在每个分解色上形成潜象。
其次,使在每个分解色上所定的显影器4(4y,4c,4m,4bk)工作,使感光鼓1上的潜象显影,用树脂作为基体的显影剂(返光剂)在感光鼓1上形成图象(返光剂像)。通过凸轮24y,24c,24m,24bk的工作,与各分解色对应地选择显影器4中的一个接近感光鼓1。
进一步,从记录材料盒7通过搬运***和复印装置5将感光鼓1上的返光剂图象复印到在与感光鼓1对置的位置上供给的记录材料上。复印装置5,在本例中具有作为记录材料支持体的复印鼓5a,复印带电器5b,用于静电吸附记录材料的吸附带电器5c,与吸附带电器5c对置的吸附滚轮5g,内侧带电器5d,和外侧带电器5e,将作为由电介质构成的记录材料支持纸的复印纸5f圆筒状地一体地铺设在为了旋转驱动由轴支持的复印鼓5a的周围表面开口区域上。复印纸5f使用聚碳酸脂薄膜等的电介质纸。
随着使复印鼓5a旋转,将感光鼓1上的返光剂图象从复印带电器5b复印到由复印纸5f支持的记录材料上。这样,在吸附搬运到复印纸5f上的记录材料上重复复印所要数目的色图象,形成彩色图象。
在4色全彩色模式的情形中,这样当结束4色的显影剂像(返光剂像)的复印时,通过分离爪8a,分离压上滚子8b和分离带电器5h的作用使记录材料从复印鼓5a分离,通过热滚轮固定器9送到托盘10。
另一方面,用清除器6清扫了表面的残留返光剂后,再次将复印后的感光鼓1供给图象形成工序。
当在记录材料两面上形成图象时,从固定器9排出后,立即驱动搬运路径切换导向器19,经过送纸纵路径20,引导到反转路径21a后,使记录材料暂时停止,通过反转滚子21b的逆转,使送入时的后端成为前端沿着与送入方向相反的方向退出,使记录材料反转,储存在中间托盘22上。此后,再次通过上述图象形成工序在另一个面上形成图象。
又,由于存在着在复印鼓5a上的复印纸5f上,飞散附着来自感光鼓1,显影器4y,4m,4c,4bk,清除器6等的粉体,以及当记录材料堵塞(纸堵塞)时附着返光剂,当形成两面图象时在记录材料上附着油等情形受到污染,但是由于毛刷14和通过复印纸5f与该毛刷14对置的备用刷15,以及去油滚筒16和通过复印纸5f与该滚筒16对置的备用刷17的作用进行清扫后,再次供给图象形成过程。在前次旋转时和后次旋转时进行这样的清扫,又,当发生堵塞时随时进行这样的清扫。
又,在本例中,通过使复印鼓凸轮25工作,使与复印鼓5f一体化的凸轮跟随器5i工作,形成可以在所定的定时将复印鼓5a与感光鼓1的间隙设定在所定间隔上的构成。例如,可以形成备用中或电源断开时,分离复印鼓5a与感光鼓1的间隔,形成可以使复印鼓5a的旋转与感光鼓1的旋转驱动独立的构成。
又,各显影器4(因为显影器4y,4c,4m,4bk具有相同的构成,所以这里将它们总称为显影器4进行表示。)备有第1和第2搅拌,搬运装置42A,42B,两者具有在相互相反的方向搬运备有返光剂和吸收剂的2成分显影剂的构成。又,在第1搅拌,搬运装置42A的上方配置作为显影剂支持体的显影套筒41。
在上述一连串的图象形成工作中,显影器4如下地进行工作。当静电潜象达到显影位置时,从显影偏压电源(图中未画出),将AC,DC重叠的显影偏压加到显影套筒41,由图中没有画出显影显影套筒41驱动装置,使显影套筒41沿箭头R2方向旋转,显影器4由显影加压凸轮(24y,24c,24m,24bk)向感光鼓1加压,使静电潜象可视象化。
进一步,在图象形成装置中,因为由于几次重叠的显影工作和向显影器补给返光剂使收藏在显影器内的返光剂/吸收剂重量比变化,所以为了掌握这种变化,设置检测与返光剂/吸收剂重量比对应的信息的浓度检测机构。将作为浓度检测装置的面片传感器13设置在复印鼓5a表面的复印纸5f上,在复印鼓5a的旋转方向上的感光鼓1和分离带电器5h之间的位置上,检测复印贴附在复印鼓5a上的复印纸5f上的非图象区域中的面片状的用于浓度检测的显影象(面片)的浓度。
而且,为了维持检测出的面片图象的浓度恒定,由CPU300对显影器内的返光剂/吸收剂重量比,即返光剂的补给量进行控制。
又,作为面片传感器13的另一个作用,根据面片图象的浓度检测结果(为了使面片图象的浓度为所要的值),由CPU300对1次带电器,曝光装置,显影器,复印带电器的工作条件,即,1次带电偏压,曝光光量,显影偏压,复印偏压的调整进行控制。
即,这意味着在本发明中,对由图象形成装置(1次带电器,曝光装置,显影器,复印带电器)引起图象形成条件,即到显影器返光剂补给量和1次带电偏压,曝光光量,显影偏压,复印偏压的调整中的至少一个实施控制。
下面,我们详细地说明这种面片图象的形成方法和面片图象的浓度检测机构。
又,在图象形成装置中,作为图象控制装置300,设置具有与预先确定的浓度对应的信号电平的参照图象发生电路,在图象形成工序中,由来自这个发生电路的参照图象信号使激光器发光,对感光鼓1进行扫描。因此,在感光鼓1上形成与预先确定的浓度对应的用于浓度检测的静电潜象(参照静电潜象),通过由显影器4对这个参照静电潜象进行显影,形成面片图象。由复印带电器5b将这个面片复印在作为在复印鼓5a上的非图象区域的复印纸5f上。
又,在本发明中,能够用在已有例的栏中记载的面片传感器。在图1中表示出详细概略构成图的面片传感器13是用近红外光的LED作为发光元件,用光二极管(PD)作为受光元件,从在复印纸5f上显影化的显影象(返光剂像)200得到的正反射光量和乱反射光量检测浓度的传感器。下面我们再次述说这个方法。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在感光体上形成面片图象将该图象复印到复印纸上后,在复印纸上由面片传感器13检测面片图象的浓度的构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感光体上,或中间复印体(图18)上和带状的记录材料支持体(图19)上检测面片图象的浓度的任何构成。
面片传感器13是由PD13e,13f,13g,和棱镜13h,13i构成的。由棱镜13h将来自LED13c的照射光分离成沿与入射面垂直的方向振动的成分(s波光)和沿与入射面平行的方向振动的成分(p波光)。
使s波光照射在LED13c附近的PD13e上,使p波光照射在返光剂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入射到成为当检测复印纸5f(感光体和中间复印体等)上的面片图象的浓度时的基底的面的p波光几乎正入射。照射在返光剂面上的p波光乱反射,一部分成为s波,分成p波和s波。p波通过棱镜13i入射到PD13f作为正反射光,s波入射到PD13g作为乱反射光,分别被检测出来。因此,PD13f起着正反射光量检测装置的作用,PD13g起着乱反射光量检测装置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我们考虑到乱反射成分也入射到PD13f,所以从由PD13f输出的p波的输出值A减去由PD13g输出的s波的输出值B乘以某个校正系数k,即,由下式得到真正的正反射输出。形成如后所述可以用CPU300可变地设定校正系数k的构成。
校正输出=“正反射光量(p波)输出”(A)-“乱反射光量(s波)输出”(B)×校正系数(k)
根据这样得到的校正输出,为了以准确的浓度在感光鼓上形成图象,对返光剂/吸收剂重量比(返光剂补给量)和与图象形成有关的图象形成装置(带电器,显影器和复印带电器等)的工作条件(所加偏压等),即,图象形成条件进行控制。
但是,至今,因为使面片传感器13的校正系数具有固定值,p波,s波的输出比“p波输出”/“s波输出”=校正系数,所以使由于面片传感器13的个体差和安装误差引起的校正系数的变动变大。
因此,在本发明中,通过考虑到由面片传感器13输出的p波和s波的个体差等,在实际安装输出面片传感器13的状态中,用作为控制装置的CPU300使在上述公式中的校正系数最佳化。即,为了抵消面片传感器的个体差能够可变地设定校正系数k。
又,在本实施例中,比通常形成图象时浓度高那样地形成用于检测浓度的显影象(面片),将浓度高的面片作为用于浓度检测校正的显影象(校正面片),用面片传感器读取来自这个校正面片的正反射光量和乱反射光量,进行浓度检测机构的校正。
因为比通常形成图象时浓度高那样地形成面片,用面片传感器13进行浓度检测机构的校正,所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达到通常形成图象时用的显影对比度的1.5倍的显影对比度,用电位传感器12和已知的电位控制装置等,在设定电晕带电器2的接地电位和加在显影套筒41上的显影偏压电位等的状态中,将在感光鼓1上形成的校正面片复印在复印纸5f上,形成图象浓度100%的2cm见方的校正面片。用面片传感器13读取这个校正面片。
这样做是为了通过形成返光剂载量多的校正面片,排除了来自基底的正反射成分(排除了由来自形成面片的复印纸表面的光引起的噪声成分),面片传感器13受光的反射光几乎全部作为乱反射光,使2个PD13f,13g一起,几乎只接收s波光。因此,能够得到由2个PD13f,13g接收s波光引起的输出的比率。
为了达到比通常形成图象时用的显影对比度大的显影对比度(在本实施例中为1.5倍)形成用于得到校正系数的这个校正面片的理由是即便发生本体的浓度变动(特别是浓度降低),也能够总是得到能够充分排除由基底引起的正反射成分那样的返光剂量。
假定在与通常形成图象时相同的状态中形成这个面片,形成与通常相同浓度的面片,则由于本体的浓度变动大,不能得到能够充分排除由基底引起的正反射成分那样的返光剂量,成为恐怕不能得到适当的校正系数的原因。
通过形成比通常浓度高的面片,得到从校正面片得到的正反射光量和乱反射光量的比率,进行由面片传感器13实施的浓度检测机构的校正(变更校正输出的导出方法),即校正系数的校正(变更),不管本体的浓度变动,都能够正确地检测浓度。
这里,如果形成比通常浓度高的校正面片,则这个装置不限于举出显影对比度。
下面我们表示由本实施例产生的效果。
图4A和4B是表示在某2个不同的面片传感器13中输出和校正输出(=“p波输出”-“s波输出”×校正输出)与校正系数为固定值时的浓度的关系的曲线图。在图4A中的面片传感器13为面片传感器A,在图4B中的面片传感器13为面片传感器B。在图4A,4B中,用固定值作为校正系数,用面片传感器A,B测定基底即浓度0,以面片传感器A的基底测定值为基础进行标准化。如由此可以理解的那样,即便使这个在2个不同的面片传感器13中的校正输出在浓度0即基底进行输出标准化,也能够特别表示出高浓度部分中的不同特性。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达到通常形成图象时用的显影对比度的1.5倍的显影对比度,用已知的电位控制装置等,检测在设定电晕带电器2的接地电位和加在显影套筒41上的显影偏压电位等的状态中形成的校正面片,从这时的p波和s波分别算出校正系数。又,校正系数=“校正面片中的p波输出”/“校正面片中的s波输出”。
这样,在面片传感器A的情形中,得到校正系数=“p波输出”/“s波输出”=1.6/1.6=1,在面片传感器B的情形中,得到校正系数=“p波输出”/“s波输出”=1.6/0.96=1.67,求得校正输出。
我们看到用这些校正系数求得的校正输出,如关于面片传感器A的图3A,关于面片传感器B的图3B所示,在相同浓度,即便是不同的无论哪个面片传感器都表示出相同的输出特性。
如本实施例那样,具有作为从正反射光和乱反射光检测显影化的返光剂像的显影浓度的光传感器的面片传感器,用面片传感器读取比通常形成图象时浓度高那样地设定形成的校正面片,通过对该面片传感器的浓度检测机构进行校正,与面片传感器的个体差和安装精度无关,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浓度。
又,如果是根据通过用浓度检测装置从用于浓度检测的显影象检测出的面片图象浓度对图象形成装置的图象形成条件进行控制的图象形成装置,则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无论什么样构成的图象形成装置,而不限于图2所示的构成。
又,在图象形成装置的图象形成条件中,如上所述,包含到显影器的返光剂补给量控制,和1次带电偏压,显影偏压,复印偏压的调整控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将本发明应用于没有电位控制装置的***的例子。省略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当形成用于算出校正系数的面片(校正面片)时,代替变更显影对比度,使用通常形成图象时的1.8倍的激光功率形成校正面片,用(“校正面片中的p波输出”/“校正面片中的s波输出”=校正系数)求得校正系数,进行检测浓度的工作。
即便在这种情形中,即便发生本体的浓度变动(特别是浓度降低),也因为总是能够得到能够充分排除由基底引起的正反射成分那样的返光剂量,能够求得面片传感器的适当的校正系数,所以能够进行高精度的浓度检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基本构成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但是校正面片的制作方法是不同的。
即,在本实施例中,使多个用于色浓度检测的显影象(面片)重合,它的显影剂载量(返光剂载量)形成单色的面片的最大显影剂载量以上的用于多次色浓度检测的显影象(多次色面片),用色传感器根据从多次色面片得到的正反射光量和乱反射光量,进行浓度检测机构的校正。
这对于只由单色返光剂难以形成浓的校正面片图象的情形是合适的。
在本实施例中,在图2所示的图象形成装置中,将分别收容了黄色Y,深红色M,青绿色C三种颜色的显影剂的显影装置4的显影工作中的显影偏压输出度作为最大输出(100%),以Y100%,M100%,C100%的输出将各色重叠起来进行显影,形成2cm见方的用于多次色浓度检测的显影象(多次色面片),用面片传感器13检测正反射光p波光量和乱反射光s波光量。而且,(p波输出)/(s波输出)=校正系数。
这是因为由于形成使返光剂载量增多的多次色面片,排除了由基底引起的正反射成分,将面片传感器13受光的反射光几乎全部作为乱反射光,使2个PD13f,13g一起,几乎只接收s波光。因此,能够得到由2个PD13f,13g接收s波光引起的输出比率。
这里,将用于得到这个校正系数的多次色面片作为各个Y,M,C100%的多次色面片是因为即便发生本体的浓度变动(特别是浓度降低),也总是能够得到能够充分排除由基底引起的正反射成分那样的返光剂载量。
假定将这个定为某个单色100%的面片,则由于本体的浓度变动大,不能得到能够充分排除由基底引起的正反射成分那样的返光剂载量,恐怕不能得到适当的校正系数。
由于将多个色面片重叠起来形成多次色面片,可以形成具有单色输出100%的返光剂载量以上的返光剂载量的面片,通过根据从多次色面片得到的正反射光量和乱反射光量的比率,进行由面片传感器13构成的浓度检测机构的校正,即校正系数的校正,不管本体的浓度变动,都能够正确地检测浓度。
又,也可以由多个色显影装置形成多次色面片,这些色的数目,各显影装置的显影输出不限于此。但是多次色面片的返光剂载量必须是在1个单色显影装置的最大输出以上形成的面片的返光剂载量以上。
下面我们表示由本实施例产生的效果。
图6A和6B是表示在某2个不同的面片传感器13中输出和校正输出(=“p波输出”-“s波输出”×校正系数)与将校正系数作为固定值时的浓度的关系的曲线图。令图6A中的面片传感器13为面片传感器A,图6B中的面片传感器13为面片传感器B。在图6A,6B中,用面片传感器A,B测定基底即浓度0,求得校正系数,以面片传感器A的基底测定值为基础进行标准化。如由此可以理解的那样,即便使这个在2个不同的面片传感器13中的校正输出在浓度0即基底进行输出标准化,也能够特别表示出高浓度部分中的不同特性。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具有用多个色显影装置形成的,在最大输出形成的单色面片的返光剂载量以上的返光剂载量的多次色面片,从这时的p波和s波分别算出校正系数。又,校正系数=“多次色面片中的p波输出”/“多次色面片中的s波输出”。
这样,在面片传感器A的情形中,得到校正系数=“p波输出”/“s波输出”=1.6/1.6=1,在面片传感器B的情形中,得到校正系数=“p波输出”/“s波输出”=1.6/0.96=1.67,求得校正输出。
我们看到用这些校正系数求得的校正输出,如关于面片传感器A的图5A,关于面片传感器B的图5B所示,在相同浓度,即便是不同的无论哪个面片传感器都表示出相同的输出特性。
如本实施例那样,具有作为从正反射光和乱反射光检测显影化的返光剂像的显影浓度的光传感器的面片传感器,用面片传感器读取将多个颜色重叠起来,具有在单色的最大返光剂载量以上的返光剂载量的多次色面片中的正反射光量和乱反射光量,通过对该面片传感器的浓度检测机构进行校正,与面片传感器的个体差和安装精度无关,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浓度。
又,如果是根据用浓度检测装置从用于浓度检测的显影象检测出的显影浓度对图象形成条件进行控制的图象形成装置,则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无论什么样构成的图象形成装置,而不限于图2所示的构成。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基本构成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但是校正面片的制作方法是不同的。
即,在本实施例中,在为了从已有的浓度检测传感器的测定得到所要的基准浓度调整显影对比度等的状态中,形成所要的图象浓度,例如,图象浓度100%的2cm见方的校正面片,用光传感器13读取这个校正面片。将这时的p波,s波输出之比“p波输出(光二极管13f的输出)”/“s波输出(光二极管13g的输出)”作为校正系数。即,校正系数=“p波输出(光二极管13f的输出)”/“s波输出(光二极管13g的输出)”。
这是为了通过得到当用光传感器13检测基准浓度的返光剂面片时的“光二极管13f的输出”/“光二极管13g的输出”,即校正系数,能够校正由于传感器的个体差和安装到装置本体的精度引起的传感器输出的零散。
当将这样得到的校正系数用于前面的校正公式
校正输出=“p波输出(光二极管13f的输出)”-“s波输出(光二极管13g的输出)”×校正系数时,使基准浓度的校正输出=0那样地进行校正。
其次,我们参照图7~图10,更具体地说明本实施例。
图7和图8是表示在2个不同的光传感器13中传感器输出,即,p波输出(光二极管13f的输出)和s波输出(光二极管13g的输出),以及校正后的传感器输出(即,校正传感器输出)(=“光二极管13f的输出”-“光二极管13g的输出”×校正系数)与将校正系数作为固定值时的返光剂象浓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如从这里可以看到的那样,即便使这个在不同的2个传感器中的校正传感器输出在浓度0即基底进行输出标准化,也能够特别表示出高浓度部分中的不同特性。
图9和图10表示按照本实施例校正具有上述图7和图8所示的不同特性的2个传感器的结果。如果根据本发明,则我们看到无论哪个传感器都表示出相同的输出特性。
即,如果根据本发明,则首先,检测在为了使所要的浓度,在本实施例中是基准浓度为1.4那样地调整电晕带电器2的接地电位和加在显影套筒41上的显影偏压电位等的状态中形成的面片,从这时的p波输出(光二极管13f的输出)和s波输出(光二极管13g的输出)分别算出校正系数。
在图7的情形中,得到校正系数=“p波输出”/“s波输出”=1.4/1.4=1,在图8的情形中,得到校正系数=“p波输出”/“s波输出”=1.4/0.96=1.46,求得校正传感器输出。将这些结果表示在图9和图10中。从图9和图10,我们看到无论哪个传感器都表示出相同的输出特性。
如本实施例那样,通过具有从正反射光和乱反射光检测显影化的返光剂像浓度的光传感器,在得到所要的图象浓度的图象形成条件下形成返光剂面片,用该传感器读取该返光剂面片,进行该传感器的校正,与传感器的个体差和安装精度无关,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浓度。
又,形成所要浓度(即,基准浓度)的返光剂面片,从而进行传感器的校正基本上都是在装置的制造工序中进行的。又,也可以当在市场上进行传感器交换时等由服务人员等进行。
实施例5
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中用的浓度检测传感器具有2个光二极管。这2个光二极管的相对输出比率由于浓度检测传感器的个体差或到装置本体的安装精度发生变动。所以,对浓度检测传感器的个体差和实际安装浓度检测传感器的状态中的零散进行最佳化校正是重要的。
图13是表示p波和s波的检测结果与安装角度的关系的图。安装角度0°表示光二极管的到装置本体的正确安装位置,以它为中心,表示安装角度零散时的传感器输出。我们看到与正反射成分大的p波的传感器输出对于角度的输出变化大相对,乱散射成分大的s波的传感器输出对于角度的输出变化小。所以,在校正输出=“p波输出”-“s波输出”×校正系数(1)中,因为由于角度p波输出和s波输出的比率发生变化,所以即便对校正输出进行进一步的标准化,也不能单一地决定输出与浓度的关系,成为误差大的主要原因。
在图14中,表示出用公式(1)进行了标准化的校正输出。对于安装角度0°,1°和2°,应用公式(1),对没有返光剂的状态成为输出5那样地进行标准化。例如,当读取浓度1.0的返光剂面片时,我们看到校正输出中的误差随安装角度变化。在图15中,表示出浓度1.0时的安装角度和校正输出的关系。在本实施形态中,因为安装角度公差为±1°,所以当考虑最坏值时,浓度1.0时检测出约0.13的浓度误差。
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控制打印机部分的控制部分,实行下面那样的传感器校正工序。在进行浓度控制前,为了检测不形成返光剂面片的状态中的基底,用浓度检测传感器读取复印鼓的1周。这时令
1/p波输出平均值=p波校正系数
1/s波输出平均值=s波校正系数,
得到校正输出=“p波输出”דp波校正系数”-“s波输出”דs波校正系数”×校正系数(2)。此外,代替读取基底,也可以读取基准板。即便使用基底或基准板中的任何一个,通过独立地校正p波的传感器输出和s波的传感器输出,能够高精度地进行返光剂浓度的校正。
在图16中,表示出用公式(2)进行标准化的校正输出。与图14所示的校正输出相同,对于安装角度0°,1°和2°,应用公式(2),使没有返光剂的状态成为输出5那样地进行标准化。例如,当读取浓度1.0的返光剂面片时,我们看到几乎不存在由于安装角度引起的校正输出的差。
在图17中,表示出浓度1.0时的安装角度和校正输出的关系。我们看到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都能够高精度地校正由于光二极管的安装状态的零散引起的传感器输出变动。在本实施形态中,因为安装角度公差为±1°,所以当考虑最坏值时,浓度1.0时只检测出约0.02的浓度误差。在本实施形态中,我们说明了安装角度为0°~2°的情形,但是即便对于比2°大的角度也能够进行校正,这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根据本实施形态,则图象形成装置通过具有从照射在复印鼓上的光的正反射光和乱反射光检测显影化的返光剂像浓度的光传感器,用各个不同的校正系数校正由正反射光引起的光传感器的输出和由乱反射光引起的光传感器的输出,与传感器的个体差和安装精度无关,能够高精度地检测返光剂浓度。
在本实施形态中,我们以作为复印体的复印鼓为例作了说明,但是即便对于在此以外的复印体也同样能够应用本发明。在图18中表示了使用中间复印体的彩色图象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例如,作为复印体也可以是用中间复印带51的全彩色电子照相图象形成装置,与中间复印带51对置地设置浓度检测传感器13。在图19中表示了使用复印带的彩色图象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在用直接多重复印方式的图象形成装置中,用复印带作为复印体,同样与复印带51对置地设置浓度检测传感器13。
实施例6
本实施形态适用于统一管理多个打印机,对输出进行控制的成组打印。我们省略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在图20中,表示出与本实施形态有关的成组打印***的构成。成组打印***是由服务器101,与服务器101连接的RIP102a,102b,分别与RIP102a,102b连接的打印机103a,103b构成的。
在成组打印***中,为了达到提高总的生产性的目的,例如用打印机103a输出50页,用打印机103b输出50页等分散处理由100页构成的输出文件。这时,由于2台打印机之间色感是不同的,不能说是高品质的成组打印***。因此,通过在各个打印机103a,103b上搭载浓度检测传感器,设置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校正系数最佳化工序,能够高精度地使2台不同的打印机的浓度一致,能够提供高品质的成组打印***。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如果代替在各个打印机中读取基底,在多个打印机中用共同的基准板,进行读取,则能够实施更高精度的浓度控制。
即便通过将存储实现上述各实施形态的功能的软件的程序码的存储媒体供给图象形成装置,它的控制部分的CPU读出并实施收藏在存储媒体中的程序码,也能够实现本实施形态,这是不言而喻的。这时,从记录媒体读出的程序码自身实现本发明的新功能,存储这种程序码的存储媒体构成了本发明。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如果根据上述各实施例,则与传感器的个体差和安装精度无关,可以高精度地检测返光剂浓度。即,能够使图象形成条件的控制适当化。

Claims (8)

1.一种校正方法,是具有形成返光剂像的图象形成部件、向由上述图象形成部件形成的规定的返光剂像发光的发光元件、接受由上述发光元件的光照射而产生的正反射光的第1受光元件和接受由上述发光元件的光照射而产生的乱反射光的第2受光元件,并根据利用上述第1和第2受光元件的输出得到的补正值来控制上述图象形成部件的图象形成条件的图象形成装置的控制机构的校正方法,包括:
通过上述图象形成部件形成校正用的返光剂像的工序;
用上述第1和第2受光元件检测出上述发光元件向上述校正用的返光剂像发光时产生的光的工序;和
根据在上述检测工序中得到的上述第1和第2受光元件的输出来校正上述补正值的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设上述第1受光元件的输出为A,设上述第2受光元件的输出为B,设系数为k时,上述控制机构根据A-k×B来控制上述图象形成部件的图象形成条件,在上述校正工序中补正上述系数k。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形成工序中形成上述校正用的返光剂像并使其浓度高于通常的返光剂像的浓度。
4.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返光剂像的图象形成部件;
向由上述图象形成部件形成的规定的返光剂像发光的发光元件;
接受由上述发光元件的光照射产生的正反射光的第1受光元件;
接受由上述发光元件的光照射产生的乱反射光的第2受光元件;
根据从上述第1和第2受光元件的输出得到的补正值来控制上述图象形成部件的图象形成条件的控制部件;和
根据接受当上述发光元件向由上述图象形成部件形成的校正用的返光剂像发光时产生的光的上述第1和第2受光元件的检测结果,来校正上述补正值的校正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设上述第1受光元件的输出为A,设上述第2受光元件的输出为B,设系数为k时,上述控制部件根据A-k×B来控制上述图象形成部件的图象形成条件,上述校正部件补正上述系数k。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象形成部件形成上述校正用的返光剂像并使其浓度高于通常的返光剂像的浓度。
7.一种校正方法,是具有形成返光剂像的图象形成部件、向着由上述图象形成部件形成的规定的返光剂像发射向规定方向偏振的光的发光元件、接受由上述发光元件的光照射而产生的相对上述规定方向平行振动的成分光的第1受光元件和接受由上述发光元件的光照射而产生的相对上述规定方向而垂直振动的成分光的第2受光元件,并根据利用上述第1和第2受光元件的输出得到的补正值来控制上述图象形成部件的图象形成条件的图象形成装置的控制机构的校正方法,包括:
通过上述图象形成部件形成校正用的返光剂像的工序;
用上述第1和第2受光元件检测出上述发光元件向上述校正用的返光剂像发光时产生的光的工序;和
根据在上述检测工序中得到的上述第1和第2受光元件的输出来校正上述补正值的工序。
8.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返光剂像的图象形成部件;
向着由上述图象形成部件形成的规定的返光剂像发射向规定方向偏振的光的发光元件;
接受由上述发光元件的光照射产生的相对上述规定方向平行振动的成分光的第1受光元件;
接受由上述发光元件的光照射产生的相对上述规定方向垂直振动的成分光的第2受光元件;
根据从上述第1和第2受光元件的输出得到的补正值来控制上述图象形成部件的图象形成条件的控制部件;和
根据接受当上述发光元件向由上述图象形成部件形成的校正用的返光剂像发光时产生的光的上述第1和第2受光元件的检测结果,来校正上述补正值的校正部件。
CNB021414394A 2001-08-31 2002-08-30 校正方法和图象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740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64825/2001 2001-08-31
JP2001264825A JP2003076129A (ja) 2001-08-31 2001-08-31 画像形成装置
JP287760/2001 2001-09-20
JP2001287760A JP2003098798A (ja) 2001-09-20 2001-09-20 画像形成装置
JP000893/2002 2002-01-07
JP2002000893A JP2003202710A (ja) 2002-01-07 2002-01-07 画像形成装置
JP010645/2002 2002-01-18
JP2002010645A JP2003215981A (ja) 2002-01-18 2002-01-18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124756 Division CN1766749A (zh) 2001-08-31 2002-08-30 校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0395A CN1420395A (zh) 2003-05-28
CN1237407C true CN1237407C (zh) 2006-01-18

Family

ID=27482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4143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7407C (zh) 2001-08-31 2002-08-30 校正方法和图象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6853817B2 (zh)
CN (1) CN123740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62202B2 (en) * 2002-09-25 2006-06-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liquid development under an image forming condition in which an adhesion amount of toner is substantially saturated
US7139511B2 (en) * 2003-03-14 2006-11-2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alculating amount of toner transfer, methods of converting regular reflection output and diffuse reflection output, method of converting amount of toner transfer,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mount of toner transfer, gradation pattern, and methods of controlling toner density and image density
JP2004317931A (ja) * 2003-04-18 2004-11-11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7310108B2 (en) * 2004-11-30 2007-12-18 Xerox Corporation Printing system
US7305198B2 (en) * 2005-03-31 2007-12-04 Xerox Corporation Printing system
CN1892487B (zh) * 2005-06-30 2010-12-29 株式会社理光 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附着量变换方法
US7538334B2 (en) * 2005-09-08 2009-05-26 X-Rite,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argeting printing plates and measuring dot coverage thereon
US8237138B2 (en) 2005-09-08 2012-08-07 X-Rite, Inc. Systems and method for optical scatter imaging of latent image plates
JP4945111B2 (ja) * 2005-10-21 2012-06-06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同装置用光センサ
JP4781140B2 (ja) * 2006-03-22 2011-09-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濃度検出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965961B2 (ja) * 2006-10-12 2012-07-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33409A (ja) * 2007-03-19 2008-10-0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プロセス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4840271B2 (ja) * 2007-07-02 2011-12-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301049B2 (en) * 2007-11-19 2012-10-3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Characterization of toner patch sensor in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US7890006B2 (en) * 2007-11-19 2011-02-1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Characterization of toner patch sensor
JP5395500B2 (ja) * 2008-07-22 2014-01-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83112B2 (ja) * 2009-02-27 2012-02-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377341B2 (ja) * 2009-04-23 2013-1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EP2518567A1 (en) * 2009-12-26 2012-10-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JP5787672B2 (ja) * 2010-11-30 2015-09-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画像形成装置
JP5852365B2 (ja) 2011-06-30 2016-0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22264B2 (ja) 2011-10-24 2017-04-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99304B2 (ja) * 2012-02-17 2016-09-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学センサ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83119B2 (ja) * 2012-03-08 2017-02-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学センサ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57920B2 (ja) * 2012-09-04 2016-02-1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445871B2 (ja) 2015-01-07 2018-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30121B2 (ja) 2015-11-06 2020-01-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光学センサ
JP6569586B2 (ja) * 2016-04-22 2019-09-0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量検知センサー、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50560B2 (ja) * 2019-08-08 2023-09-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80068B2 (ja) * 1997-02-05 2004-10-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991420B2 (ja) * 1997-03-27 2007-10-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0029271A (ja) * 1998-07-10 2000-01-28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カラートナー付着量測定装置
JP3532472B2 (ja) * 1999-04-27 2004-05-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456803B2 (en) 2000-02-04 2002-09-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detecting both of regularly reflected light and irregularly reflected light
US6597878B2 (en) * 2000-09-29 2003-07-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quantity of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measuring apparatus
DE60228007D1 (de) * 2001-01-19 2008-09-18 Seiko Epson Corp Verfahren und Gerät zur Messung der Tonermenge auf einem bandförmigen Bildträger und Verfahren und Gerät zur Detektierung des Oberflächenzustandes eines bandförmigen Bildträgers
JP4745512B2 (ja) * 2001-02-09 2011-08-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0395A (zh) 2003-05-28
US20030049039A1 (en) 2003-03-13
US6853817B2 (en) 2005-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7407C (zh) 校正方法和图象形成装置
CN1242305C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276313C (zh) 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210629C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786844A (zh) 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浓度控制方法和程序及其记录媒体
CN1612074A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924728A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浓度调节方法
JP5724628B2 (ja) 光書き込み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51549A (zh) 印刷处理方法
CN1670630A (zh) 图像浓度校正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905614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CN1625220A (zh) 图像形成装置、校正方法及其程序
CN101067732A (zh)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1063749A (zh) 光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及光扫描装置的有效控制方法
CN1776538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CN1866073A (zh) 光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580974A (zh) 图像形成装置的调整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959549A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818806A (zh) 发光二极管阵列曝光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成像装置
CN1991617A (zh) 激光扫描光学***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642219A (zh)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其程序
CN1495578A (zh) 图像调整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924634A (zh) 光学扫描设备、图像形成设备、数据计算设备和获取方法
CN1866072A (zh) 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63410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118

Termination date: 201908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