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34391A - 一种三合一扁平传输信号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合一扁平传输信号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34391A
CN117334391A CN202311337306.1A CN202311337306A CN117334391A CN 117334391 A CN117334391 A CN 117334391A CN 202311337306 A CN202311337306 A CN 202311337306A CN 117334391 A CN117334391 A CN 117334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t
signal
positioning
conductor layer
power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373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hengh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heng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hengh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heng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373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343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34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343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4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with 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mounting or secu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2Disposition of insulation
    • H01B7/0208Cables with several layers of insulating material
    • H01B7/0225Three or mor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4Flexible cables, conductors, or cords, e.g. trailing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8Flat or ribbon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8Flat or ribbon cables
    • H01B7/0861Flat or ribbon cables comprising one or more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线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合一扁平传输信号线,其包括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和扁平信号线,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的一端或/和两端弯折形成有第一折叠部,第一折叠部与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连接处的上端面或/和下端面贴附有第一补强绝缘板;第一折叠部以及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的一端或/和两端分别设置有若干定位冲孔,第一补强绝缘板设置有第一定位注塑孔;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的一端或/和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注塑孔;扁平信号线的一端或/和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定位注塑孔。本发明实现了将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和扁平信号线进行定位层叠布置,结构稳定性强,避免短路,保证工作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三合一扁平传输信号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线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合一扁平传输信号线。
背景技术
FFC柔性扁平电缆,也称排线,是一种用绝缘材料和极薄的扁平铜线,通过高科技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压合而成的新型信号线缆,具有柔软、随意弯曲折叠、厚度薄、体积小等优点,广泛用于电脑、打印机等电子产品中。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FFC柔性扁平电缆中含有若干信号传输线,若干信号传输线之间需要配合定位层叠布置,因此如何对FFC柔性扁平电缆中的若干传输线进行定位层叠布置生产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另外,由于FFC柔性扁平电缆的一端或者两端需要弯折形成折叠状后与外部设备连接以减少占用空间,但是弯折后的折叠部位往往结构强度较差,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三合一扁平传输信号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何对FFC柔性扁平电缆中的若干传输线进行定位层叠布置生产以及弯折后的折叠部位往往结构强度较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将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和扁平信号线进行定位层叠布置,且利用第一补强绝缘板提高第一折叠部的强度,结构稳定性强,且具备绝缘效果,避免短路,保证工作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合一扁平传输信号线,其包括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和扁平信号线,所述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和扁平信号线依次层叠分布;
所述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的一端或/和两端弯折形成有第一折叠部,所述第一折叠部与所述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连接处的上端面或/和下端面贴附有第一补强绝缘板;所述第一折叠部以及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的一端或/和两端分别设置有若干定位冲孔,所述第一补强绝缘板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注塑孔,所述定位冲孔与所述第一定位注塑孔一一对应;
所述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的一端或/和两端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二定位注塑孔;所述第二定位注塑孔与所述第一定位注塑孔一一对应;
所述扁平信号线的一端或/和两端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三定位注塑孔;所述第三定位注塑孔与所述第二定位注塑孔一一对应。
其中,所述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的一端或/和两端设置有第二折叠部,所述第二折叠部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二定位注塑孔。
其中,所述扁平信号线的一端或/和两端设置有第三折叠部,所述第三折叠部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三定位注塑孔。
其中,所述定位冲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定位注塑孔的孔径、所述第二定位注塑孔的孔径以及所述第三定位注塑孔的孔径。
其中,所述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包括第一导体层、贴附在第一导体层上端面的第一上绝缘膜以及贴附在第一导体层下端面的第一下绝缘膜。
其中,所述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包括第二导体层、贴附在第二导体层上端面的第二上绝缘膜以及贴附在第二导体层下端面的第二下绝缘膜。
其中,所述扁平信号线包括屏蔽膜和信号线本体,所述信号线本体包括第三导体层、贴附在第三导体层上端面的第三上绝缘膜以及贴附在第三导体层下端面的第三下绝缘膜,所述第三上绝缘膜或/和所述第三下绝缘膜开设有若干开窗,所述第三导体层部分显露于所述开窗,所述开窗内涂覆有银浆层,所述屏蔽膜环包在所述信号线本体的外周,所述屏蔽膜与所述银浆层紧密贴合。
其中,所述第三导体层的一端或/和两端裸露于所述第三上绝缘膜和所述第三下绝缘膜之外,所述第三导体层裸露于所述第三上绝缘膜和所述第三下绝缘膜之外的一端或/和两端连接有第二补强绝缘板。
其中,所述扁平信号线还包括绝缘外皮,所述绝缘外皮包覆在所述屏蔽膜和所述信号线本体的外周。
其中,所述第三导体层包括地线,所述地线的一端弯折向后与所述屏蔽膜贴合连接,所述地线的一端弯折向后再弯折形成倒钩部位,所述倒钩部位与所述屏蔽膜贴合连接。
其中,所述扁平信号线还包括绝缘外皮,所述绝缘外皮包覆在所述屏蔽膜和所述信号线本体的外周,所述信号线本体的两端的上端面或/和下端面分别贴附有端部保护板,所述端部保护板设置有所述第三定位注塑孔。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采用了在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开设定位冲孔,然后在第一补强绝缘板、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和扁平信号线上分别开设第一定位注塑孔、第二定位注塑孔和第三定位注塑孔,定位冲孔与第一定位注塑孔、第二定位注塑孔和第三定位注塑孔分别一一对应,所以使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第一补强绝缘板、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和下扁平传输之间可以进行定位注塑,提高连接精确性,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如何对FFC柔性扁平电缆中的若干传输线进行定位层叠布置生产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将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和扁平信号线进行定位层叠布置的技术效果。
2、由于采用了第一补强绝缘板,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在冲孔过程中,由于内部的部分导体可能外露,容易发生短路情况以及弯折形成第一折叠部后结构强度差的技术问题,实现提高第一折叠部的强度,结构稳定性强,且具备绝缘效果,避免短路,保证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处于未折叠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第一补强绝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第一导体层、第一上绝缘膜和第一下绝缘膜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的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第二导体层、第二上绝缘膜和第二下绝缘膜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的扁平信号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信号线本体与屏蔽膜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信号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信号线本体与屏蔽膜配合的的剖视图;
图11为本申请的信号线本体与第二补强绝缘板配合的剖视图;
图12为本申请的第三导体层的地线与倒钩部位之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0、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200、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300、扁平信号线;
1、第一折叠部;2、第一补强绝缘板;3、定位冲孔;4、第一定位注塑孔;5、第二定位注塑孔;6、第三定位注塑孔;7、第二折叠部;8、第三折叠部;9、第一导体层;10、第一上绝缘膜;11、第一下绝缘膜;12、第二导体层;13、第二上绝缘膜;14、第二下绝缘膜;15、屏蔽膜;16、信号线本体;17、第三导体层;18、第三上绝缘膜;19、第三下绝缘膜;20、开窗;21、银浆层;22、第二补强绝缘板;23、绝缘外皮;24、地线;25、倒钩部位;26、环包麦拉;27、端部保护板;28、正负信号扁平电源线;29、电源线绝缘皮;30、正极信号导体;31、负极信号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三合一扁平传输信号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何对FFC柔性扁平电缆中的若干传输线进行定位层叠布置生产以及弯折后的折叠部位往往结构强度较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将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200和扁平信号线300进行定位层叠布置,且利用第一补强绝缘板提高第一折叠部1的强度,结构稳定性强,且具备绝缘效果,避免短路,保证工作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三合一扁平传输信号线,其包括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200和扁平信号线300,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200和扁平信号线300依次层叠分布;
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的一端或/和两端弯折形成有第一折叠部1,第一折叠部1与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连接处的上端面或/和下端面贴附有第一补强绝缘板;第一折叠部1以及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的一端或/和两端分别设置有若干定位冲孔3,第一补强绝缘板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注塑孔4,定位冲孔3与第一定位注塑孔4一一对应;
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200的一端或/和两端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二定位注塑孔5;第二定位注塑孔5与第一定位注塑孔4一一对应;
扁平信号线300的一端或/和两端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三定位注塑孔6;第三定位注塑孔6与第二定位注塑孔5一一对应。
具体地,在上述设置下,其一,通过采用在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开设定位冲孔3,然后在第一补强绝缘板、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200和扁平信号线300上分别开设第一定位注塑孔4、第二定位注塑孔5和第三定位注塑孔6,定位冲孔3与第一定位注塑孔4、第二定位注塑孔5和第三定位注塑孔6分别一一对应,使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第一补强绝缘板、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200和扁平信号线300之间可以进行定位注塑,提高连接精确性;其二,在第一补强绝缘板的作用下,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在冲孔过程中,由于内部的部分导体可能外露,容易发生短路情况以及弯折形成第一折叠部1后结构强度差的技术问题,进而通过第一补强绝缘板实现了提高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与第一折叠部1之间的结构强度,结构稳定性强,且具备较好的绝缘效果,避免短路,保证工作可靠性。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所述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200的一端或/和两端设置有第二折叠部7,所述第二折叠部7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二定位注塑孔5;所述扁平信号线300的一端或/和两端设置有第三折叠部8,所述第三折叠部8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三定位注塑孔6;优选地,第一折叠部1、第二折叠部7和第三折叠部8相互对应设置,第一折叠部1的第一定位注塑孔4、第二折叠部7的第二定位注塑孔5以及第三折叠部8的第三定位注塑孔6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定位冲孔3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定位注塑孔4的孔径、所述第二定位注塑孔5的孔径以及所述第三定位注塑孔6的孔径。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具体地,在上述设置下,一方面,采用了第一折叠部1与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连接处的上端面或/和下端面贴附有第一补强绝缘板2,所以使得在定位冲孔3处裸露的导体通过第一补强绝缘板2进行贴合保护,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冲孔过程中,由于内部的部分导体可能外露,容易发生短路情况以及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弯折形成折叠状后,结构强度差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提高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与第一折叠部1之间的结构强度,结构稳定性强,且具备较好的绝缘效果,避免短路,保证工作可靠性。
另一方面,采用了定位冲孔3与第一定位注塑孔4、第二定位注塑孔5和第三定位注塑孔6配合定位,使得在将第一补强绝缘板与第一折叠部1、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200和扁平信号线300之间进行定位注塑,提高第一补强绝缘板与第一折叠部1、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之间连接的精确性;且利用第一折叠部1的第一定位注塑孔4、第二折叠部7的第二定位注塑孔5以及第三折叠部8的第三定位注塑孔6对应设置,提高第一补强绝缘板与第一折叠部1、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200和扁平信号线30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第一折叠部1的外周绕设有环包麦拉26,环包麦拉26将第一折叠部1和第一补强绝缘板2的外周壁包覆,能够起到较好的绝缘效果,避免接触短路。
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所述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包括第一导体层9、贴附在第一导体层9上端面的第一上绝缘膜10以及贴附在第一导体层9下端面的第一下绝缘膜11。
其中,所述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200包括第二导体层12、贴附在第二导体层12上端面的第二上绝缘膜13以及贴附在第二导体层12下端面的第二下绝缘膜14。
其中,所述扁平信号线300包括屏蔽膜15和信号线本体16,所述信号线本体16包括第三导体层17、贴附在第三导体层17上端面的第三上绝缘膜18以及贴附在第三导体层17下端面的第三下绝缘膜19;所述扁平信号线300还包括绝缘外皮23,所述绝缘外皮23包覆在所述屏蔽膜15和所述信号线本体16的外周;绝缘外皮23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三定位注塑孔6。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具体地,在上述设置下,使得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200和扁平信号线300分别为独立的个体,三者之间可以分别独立生产后再进行组装成型,减少工艺的复杂化,简化传输线的结构组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组装生产难度,降低人工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所述屏蔽膜15为铝箔膜、铜箔膜或者铝箔复合膜中的一种;所述第一上绝缘膜10、第一下绝缘膜11、第二上绝缘膜13、第二下绝缘膜14、第三上绝缘膜18、所述第三下绝缘膜19和所述绝缘外皮23均为PET材质或热熔胶材质。
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所述第一导体层9、第二导体层12和第三导体层17均包括一排式间隔设置的多个导线,所述导线的材质为裸铜、裸铜镀锡、裸铜镀银或裸铜镀镍中的一种,所述导线呈扁平状设置。
另外,所述扁平信号线300在做成半成品后要切掉一半后进行弯折,为了避免第三导体层17内的导线太密集,即避免多个一排式间隔布置的导线之间距离太小,容易冲切到旁边的导线,所以会将切割位置附近的导线设置为空PIN,能够起到避让作用。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三上绝缘膜18或/和所述第三下绝缘膜19开设有若干开窗20,所述第三导体层17部分显露于所述开窗20,所述开窗20内涂覆有银浆层21,所述屏蔽膜15环包在所述信号线本体16的外周,所述屏蔽膜15与所述银浆层21紧密贴合。
其中,所述第三导体层17的一端或/和两端裸露于所述第三上绝缘膜18和所述第三下绝缘膜19之外,所述第三导体层17裸露于所述第三上绝缘膜18和所述第三下绝缘膜19之外的一端或/和两端连接有第二补强绝缘板22。优选地,该第二补强绝缘板22连接于第三导体层17以及第三上绝缘膜18或者第三下绝缘膜19,提高连接强度。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具体地,在上述设置下,可以通过外部激光设备对第三上绝缘膜18或/和所述第三下绝缘膜19进行开窗20,使得部分第三导体层17显露于所述开窗20,然后再在该开窗20的位置涂覆或者填充银浆,再利用屏蔽膜15环包在信号线本体16的外周,屏蔽膜15与银浆层21紧密贴合,银浆层21与第三导体层17接触导通,所以使得第三导体层17通过银浆层21与屏蔽膜15接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屏蔽层对部分杂波的屏蔽效果欠缺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屏蔽效果;屏蔽膜15环包后的两侧再相互粘接,完成贴合屏蔽效果;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结构新颖,连接稳定性强,不易松动。
另外,第二补强绝缘板22提高了第三导体层17外露的金手指部分的强度,减少第三导体层17受损的情况,进而可以多次将本实施例的扁平信号线300与外部的连接器多次插拔、反复使用,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三中,所述第三导体层17包括地线24,即第三导体层17中的多个导线中设置有地线24,所述第三导体层17的所述地线24的一端弯折向后与所述屏蔽膜15贴合连接,所述地线24的一端弯折向后再弯折形成倒钩部位25,所述倒钩部位25与所述屏蔽膜15贴合连接。优选地,倒钩部位25与弯折后的地线24一端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等于90°。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具体地,由于传统的地线24弯折后贴附在屏蔽膜15上后,再包上一层热熔胶或者环包上述的绝缘外皮23,绝缘外皮23、屏蔽膜15与地线24之间通过胶水或者胶体粘接,长期使用后,由于热胀冷缩的问题,胶性变弱导致地线24与屏蔽膜15之间的阻抗增加,影响接地稳定性;而在本实施例的设置下,倒钩部位25与弯折后的地线24一端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等于90°,使得倒钩部位25与弯折后的地线24之间抵接或者两者之间形成间隙,即使绝缘外皮23、屏蔽膜15与地线24之间通过胶水或者胶体粘接并长期使用后,倒钩部位25与地线24之间没有胶体粘接,使其阻抗不会增大或者不会增大过多,提高接地稳定性。
实施例四
本申请实施例四中,所述扁平信号线300还包括绝缘外皮23,所述绝缘外皮23包覆在所述屏蔽膜15和所述信号线本体16的外周,信号线本体16的两端的上端面或/和下端面分别贴附有端部保护板27,所述端部保护板27设置有所述第三定位注塑孔6,在实际生产加工前,先对端部保护板27预先冲所述第三定位注塑孔6,可以避免在绝缘外皮23上冲第三定位注塑孔6造成的产品损伤,有利于减少不良率。
实施例五
本申请实施例五中,如图14所示为正负信号扁平电源线28,采用正负信号扁平电源线28可以代替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和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200,正负信号扁平电源线28包括电源线绝缘皮29、正极信号导体30和负极信号导体31,所述正极信号导体30和负极信号导体31呈并列水平分布,电源线绝缘皮29包覆在所述正极信号导体30和负极信号导体31的外周。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三合一扁平传输信号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200)和扁平信号线(300),所述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200)和扁平信号线(300)依次层叠分布;
所述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的一端或/和两端弯折形成有第一折叠部(1),所述第一折叠部(1)与所述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连接处的上端面或/和下端面贴附有第一补强绝缘板(2);所述第一折叠部(1)以及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的一端或/和两端分别设置有若干定位冲孔(3),所述第一补强绝缘板(2)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注塑孔(4),所述定位冲孔(3)与所述第一定位注塑孔(4)一一对应;
所述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200)的一端或/和两端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二定位注塑孔(5);所述第二定位注塑孔(5)与所述第一定位注塑孔(4)一一对应;
所述扁平信号线(300)的一端或/和两端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三定位注塑孔(6);所述第三定位注塑孔(6)与所述第二定位注塑孔(5)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合一扁平传输信号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200)的一端或/和两端设置有第二折叠部(7),所述第二折叠部(7)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二定位注塑孔(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合一扁平传输信号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信号线(300)的一端或/和两端设置有第三折叠部(8),所述第三折叠部(8)设置有若干所述第三定位注塑孔(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合一扁平传输信号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冲孔(3)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定位注塑孔(4)的孔径、所述第二定位注塑孔(5)的孔径以及所述第三定位注塑孔(6)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合一扁平传输信号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信号扁平电源线(100)包括第一导体层(9)、贴附在第一导体层(9)上端面的第一上绝缘膜(10)以及贴附在第一导体层(9)下端面的第一下绝缘膜(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合一扁平传输信号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信号扁平电源线(200)包括第二导体层(12)、贴附在第二导体层(12)上端面的第二上绝缘膜(13)以及贴附在第二导体层(12)下端面的第二下绝缘膜(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合一扁平传输信号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信号线(300)包括屏蔽膜(15)和信号线本体(16),所述信号线本体(16)包括第三导体层(17)、贴附在第三导体层(17)上端面的第三上绝缘膜(18)以及贴附在第三导体层(17)下端面的第三下绝缘膜(19),所述第三上绝缘膜(18)或/和所述第三下绝缘膜(19)开设有若干开窗(20),所述第三导体层(17)部分显露于所述开窗(20),所述开窗(20)内涂覆有银浆层(21),所述屏蔽膜(15)环包在所述信号线本体(16)的外周,所述屏蔽膜(15)与所述银浆层(21)紧密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三合一扁平传输信号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体层(17)的一端或/和两端裸露于所述第三上绝缘膜(18)和所述第三下绝缘膜(19)之外,所述第三导体层(17)裸露于所述第三上绝缘膜(18)和所述第三下绝缘膜(19)之外的一端或/和两端连接有第二补强绝缘板(2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三合一扁平传输信号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信号线(300)还包括绝缘外皮(23),所述绝缘外皮(23)包覆在所述屏蔽膜(15)和所述信号线本体(16)的外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三合一扁平传输信号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信号线(300)还包括绝缘外皮(23),所述绝缘外皮(23)包覆在所述屏蔽膜(15)和所述信号线本体(16)的外周,所述信号线本体(16)的两端的上端面或/和下端面分别贴附有端部保护板(27),所述端部保护板(27)设置有所述第三定位注塑孔(6)。
CN202311337306.1A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三合一扁平传输信号线 Pending CN1173343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37306.1A CN117334391A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三合一扁平传输信号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37306.1A CN117334391A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三合一扁平传输信号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34391A true CN117334391A (zh) 2024-01-02

Family

ID=89292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37306.1A Pending CN117334391A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三合一扁平传输信号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3439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06818B2 (ja) シールド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JP5119898B2 (ja) シールド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JP4816724B2 (ja) シールド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WO2018028214A1 (zh) 一种含多功能铝箔的led灯带线路板模组
CN108701926B (zh) 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移动终端及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制作方法
JP2019040765A (ja) 板状配索材の導体接続構造
JP2011258433A (ja) シールド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の製造方法に用いるシールドテープ
CN117334391A (zh) 一种三合一扁平传输信号线
JP5342341B2 (ja) プリント配線基板
JP2017139180A (ja) フレキシブル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4361241U (zh) 高频信号传输线路及电子设备
CN203968484U (zh) 高频信号线路及电子设备
CN212303122U (zh) 一种性能稳定的ffc
JP5239133B2 (ja) シールド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873276B (zh) 板状布线材料与电连接盒的连接结构
CN211150129U (zh) 可挠式扁平电缆结构
CN220543611U (zh) 一种柔性扁平电缆的结构
CN213459114U (zh) 一种基于镭射的传输线
CN218735154U (zh) 用于电路板的连接件和电路板
CN215933219U (zh) 一种便于组装屏蔽性能好的柔性扁平线
CN203166178U (zh) 排线组合结构
CN214592153U (zh) 一种改良式多层线路板结构
CN217114696U (zh) 一种连接线结构
CN217086808U (zh) 线束板及电池组
CN214203252U (zh) 一种防止emi、emc干扰的线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