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02737A - 盖单元以及带盖容器 - Google Patents

盖单元以及带盖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02737A
CN117302737A CN202310689337.7A CN202310689337A CN117302737A CN 117302737 A CN117302737 A CN 117302737A CN 202310689337 A CN202310689337 A CN 202310689337A CN 117302737 A CN117302737 A CN 117302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lid
lock
push
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893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矢部晋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Thermos KK
Original Assignee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Thermos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Thermos KK filed Critical Thermos China Housewar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302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027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7/00Closures with filling and discharging, or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D47/04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 B65D47/06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 B65D47/08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having articulated or hinged clos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5/00Accessories for container 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55/02Locking devices; Means for discourag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opening or removal of clo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盖单元以及带盖容器。即使在容器主体内被减压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地打开盖体,使用感好且也能提高外观设计的美观性。盖单元具备:盖主体(10)、以可敞开的方式封闭通液口(11)的盖体(20)、止水填料(35)、固定盖体的盖锁定机构(40)及随着解除盖体的固定状态的操作而上推封闭位置的盖体由此能敞开通液口的盖敞开机构(60),盖锁定机构具有锁定部件(42)、和将锁定部件支承为自如转动的转动轴(47),盖敞开机构具有与锁定部件一体设置的杆部(61),杆部具有:杆主体(61a),其与锁定部件一起向绕转动轴的锁定解除方向转动,从锁定部件向后侧延伸;和上推部(61c),其从杆主体至少朝向上侧突出,能通过杆部的转动来上推盖体。

Description

盖单元以及带盖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盖单元以及带盖容器。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一种盖单元,其拆装自如地安装于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的颈口部(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的盖单元具备:盖主体,其具有通液口;盖体,其经由铰链转动自如地安装于盖主体,在向敞开通液口的方向(打开方向)被施力的状态下,通过盖填料封闭通液口;以及盖锁定机构,其在盖体封闭通液口的封闭位置,将盖体相对于盖主体进行固定。
例如,在向容器主体放入热饮料并关闭盖体且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情况下等,往往容器主体内因饮料冷却而被减压。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即使使用者进行解除盖锁定机构对盖体进行固定的固定状态的操作,盖体的盖填料也贴附于通液口,盖体无法打开。
在专利文献1中,在盖锁定机构的锁定部件(开闭操作部件)设置有脚部。在解除盖体的固定状态的操作时,若使锁定部件绕转动轴(摆动轴)转动,则脚部与锁定部件一起转动。即使在容器主体内被减压了的情况下,脚部也上踢盖体,由此强制打开盖体。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25965号公报
然而,在设置了专利文献1那样的脚部的情况下,产生下述的问题。
在压入锁定部件来使其绕转动轴转动时,在锁定部件相对于盖体的卡止被解除之前,若导致脚部碰到盖体,则盖体无法打开。
为了防止这样的不良情况,例如,通过增大锁定部件中的从转动轴向上侧延伸的部分的尺寸,来将锁定部件的转动范围确保为较大是有效的,但在该情况下,在使用者饮用饮料时,存在锁定部件碰到嘴唇、下巴等而成为阻碍,或者有损容器的外观设计的美观性的担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盖单元以及带盖容器,即使在容器主体内被减压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打开盖体,使用感良好且也能够提高外观设计的美观性。
〔本发明的方式1〕
一种盖单元,其拆装自如地安装于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其中,具备:盖主体,上述盖主体安装于上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具有将上述容器主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通液口;盖体,上述盖体经由铰链转动自如地安装于上述盖主体,在向绕上述铰链的打开方向被施力的状态下,以能够敞开上述通液口的方式封闭上述通液口;止水填料,上述止水填料对上述盖主体与上述容器主体之间进行密闭;盖锁定机构,上述盖锁定机构在上述盖体封闭上述通液口的封闭位置,将上述盖体相对于上述盖主体进行固定;以及盖敞开机构,上述盖敞开机构伴随着解除上述盖锁定机构对上述盖体进行固定的固定状态的操作,能够将上述封闭位置的上述盖体上推而敞开上述通液口,上述盖锁定机构具有:锁定部件,上述锁定部件卡止于上述盖体,由此将上述盖体固定于上述封闭位置;和转动轴,上述转动轴将上述锁定部件支承为自如转动,上述盖敞开机构具有杆部,上述杆部与上述锁定部件一体地设置,上述杆部位于比上述转动轴靠后侧的位置,并与上述锁定部件一起向绕上述转动轴的锁定解除方向转动,上述杆部具有:杆主体,上述杆主体从上述锁定部件向后侧延伸;和上推部,上述上推部从上述杆主体至少朝向上侧突出,能够通过上述杆部的转动来上推上述盖体。
〔本发明的方式2〕
根据方式1所记载的盖单元,其中,构成为在上述锁定部件向上述锁定解除方向转动而解除了上述锁定部件相对于上述盖体的卡止的状态下,上述上推部与上述盖体接触。
〔本发明的方式3〕
根据方式1或2所记载的盖单元,其中,上述盖体具有被上推面,上述被上推面供上述上推部接触,上述被上推面呈随着朝向后侧而朝向上侧倾斜的倾斜面状。
〔本发明的方式4〕
根据方式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盖单元,其中,上述锁定部件向上述锁定解除方向转动,由此上述上推部从与上述盖体接触了的状态起,将上述盖体上推至上述盖体敞开上述通液口的位置。
〔本发明的方式5〕
根据方式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盖单元,其中,从上述锁定部件向上述锁定解除方向转动且上述上推部与上述盖体接触了的状态起,上述锁定部件能够进一步向上述锁定解除方向转动。
〔本发明的方式6〕
根据方式1~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盖单元,其中,上述杆部具有凹部,上述凹部向远离上述盖体的前端部的一部分的方向凹陷,在上述杆部转动时,上述一部分被***上述凹部,并且上述一部分不与上述凹部接触。
〔本发明的方式7〕
一种带盖容器,其中,具备:方式1~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盖单元、和安装有上述盖单元的上述容器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式的盖单元以及带盖容器,即使在容器主体内被减压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打开盖体,使用感良好且外观设计的美观性也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带盖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带盖容器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带盖容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表示盖体的关闭状态(封闭位置)且盖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
图4是表示带盖容器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带盖容器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带盖容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表示在盖体的关闭状态(封闭位置)下解除了盖锁定机构的锁定的过程。
图7是表示带盖容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表示在盖体的关闭状态(封闭位置)下解除了盖锁定机构的锁定的过程。
图8是表示带盖容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表示盖体从关闭状态(封闭位置)向打开状态(敞开位置)变化的过程。
图9是表示带盖容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表示盖体的打开状态(敞开位置)且盖锁定机构的锁定解除状态。
图10是表示盖锁定机构及盖敞开机构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盖锁定机构及盖敞开机构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带盖容器;2…容器主体;2c…颈口部;3…盖单元;10…盖主体;11…通液口;20…盖体;20e…被上推面;31…铰链;35…止水填料;40…盖锁定机构;42…锁定部件;47…转动轴;60…盖敞开机构;61…杆部;61a…杆主体;61b…凹部;61c…上推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盖单元3及具备盖单元3的带盖容器1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将盖单元3简称为盖,将带盖容器1简称为容器的情况。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带盖容器1具备盖单元3和安装有盖单元3的有底筒状的容器主体2。盖单元3拆装自如地安装于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2的颈口部2c。盖单元3构成封闭容器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2d的栓体。盖单元3的结构部件主要为树脂制,容器主体2的结构部件主要为金属制。
如图3所示,盖单元3具备:盖主体10,其呈具有顶壁的筒状即有顶筒状,并安装于容器主体2的颈口部2c,具有将容器主体2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通液口11;盖体20,其呈有顶筒状,配置在盖主体10的上侧,堵塞通液口11;铰链31,其将盖体20相对于盖主体10转动自如地连结;止水填料35,其对盖主体10与容器主体2之间进行密闭;盖锁定机构40,其将盖体20相对于盖主体10进行固定;以及盖敞开机构60。
盖单元3及容器主体2以中心轴C为中心相互同轴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中心轴C延伸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将上下方向中的从容器主体2的底面部2a朝向盖体20的盖顶壁部20b的方向称为上侧,将从盖顶壁部20b朝向底面部2a的方向称为下侧。
将与中心轴C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径向中的接近中心轴C的方向称为径向内侧或简称为内侧,将远离中心轴C的方向称为径向外侧或简称为外侧。
另外,将径向中的通过铰链31和中心轴C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将前后方向中的从铰链31朝向中心轴C的方向称为前侧,将从中心轴C朝向铰链31的方向称为后侧。
另外,将径向中的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如图2所示,在从前侧观察盖体20的盖顶壁部20b朝向铅垂方向的上方的形成正立姿势的带盖容器1时,将左右方向中的、朝向左的方向称为左侧,将朝向右的方向称为右侧。
另外,将以中心轴C为中心环绕的方向称为周向。
此外,中心轴C也可以与后述的铰链中心轴A1及锁定铰链中心轴A2进行区分,而改称为盖中心轴C、容器中心轴C等。
如图2所示,带盖容器1能够通过具有真空隔热构造的容器主体2,对收容于该容器主体2的未图示的饮料等内容物进行保温或保冷。容器主体2为上部开口的有底筒状。此外,也可以在容器主体2中收容饮料以外的内容物。
具体而言,该容器主体2由双层构造的容器构成,该双层构造具有例如由不锈钢等构成的有底筒状的外容器4以及内容器5,并以在外容器4的内侧收容了内容器5的状态将彼此的口部接合而成。
另外,在外容器4与内容器5之间设置有真空隔热层6。真空隔热层6例如能够通过在被减压(抽真空)成高真空的腔室内堵塞在外容器4的底面中央部设置的排气孔而形成。
容器主体2具有:大致圆板状的底面部2a;筒体部2b,其呈大致圆筒状,且下端部与底面部2a的外周部连接;以及颈口部2c,其配置在筒体部2b的上侧,与筒体部2b相比被缩径。
颈口部2c的内周部与筒体部2b的内周面相比被缩径。颈口部2c的上端部作为容器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2d,呈圆形状开口。如图3所示,颈口部2c具有外螺纹部7、伸出部8及肩部2e。
外螺纹部7配置于颈口部2c的外周部。
伸出部8配置于颈口部2c的内周部。伸出部8从颈口部2c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并遍及周向的整周延伸。伸出部8呈以中心轴C为中心的环状,在颈口部2c中位于最内侧。
肩部2e配置于颈口部2c的下端外周部。肩部2e呈随着朝向上侧而缩径的锥状。颈口部2c中的与肩部2e的上侧邻接的部分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在颈口部2c中的与肩部2e的上侧邻接的部分配置有外螺纹部7。
此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带盖容器1整体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外观形状,但带盖容器1的外观形状不被特别限定,能够根据尺寸、设计等加入适当变更。另外,也可以对容器主体2、盖主体10以及盖体20的各外表面(表面)实施涂装、印刷等。
如图3所示,盖主体10具有:周壁部10a,其以与容器主体2的筒体部2b连续的方式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和顶壁部10b,其连接于周壁部10a的上端部。另外,顶壁部10b具有开口部10c,该开口部10c在上下方向上贯通顶壁部10b。
在周壁部10a的内周面设置有内螺纹部12。内螺纹部12与颈口部2c的外螺纹部7旋合。由此,盖主体10通过旋合拆装自如地安装于容器主体2的颈口部2c。
如图4所示,在周壁部10a的外周面设置有轴承部15。轴承部15从周壁部10a的前端部向前侧突出地设置。轴承部15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一对。各轴承部15呈在与后述的锁定铰链中心轴A2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板状(参照图1)。
另外,在周壁部10a的外周面设置有施力部收容壁16。施力部收容壁16从周壁部10a的前端部向前侧突出地设置。施力部收容壁16从前侧观察,呈向上侧开口的U字状。施力部收容壁16的一对上端部连接于各轴承部15。
如图3及图9所示,盖主体10具有:口形成部件13,其安装于盖主体10的开口部10c,并配置有通液口11;和口拆装机构14,其将口形成部件13拆装自如地固定于开口部10c。
口形成部件13拆装自如地安装于开口部10c,形成饮用口或注入口(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饮用口)。口形成部件13具有:底壁部13a,其形成有通液口11;筒状的周壁部13b,其从底壁部13a的周围朝向上方立起;下侧凸缘部13c,其从底壁部13a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扩展;爪部13e,其从周壁部13b的外周面向前侧突出;一对上侧凸缘部(省略图示),它们从周壁部13b的外周面向左侧和右侧分别突出,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及斜切状的饮用口部13d,其配置于周壁部13b的上端开口缘,随着从该上端开口缘的前端部朝向后侧而朝向下侧延伸。
爪部13e从上侧卡止于卡止凹部10d,该卡止凹部10d从盖主体10的顶壁部10b的上表面向下侧凹陷。虽未特别地进行图示,但一对上侧凸缘部在上下方向位于比爪部13e靠下侧的位置,从下侧与顶壁部10b的下表面接触。由此,口形成部件13以在上下方向被定位的状态配置在开口部10c内。
口拆装机构14是用于将口形成部件13拆装自如地安装于盖主体10的开口部10c的部件。口拆装机构14在前后方向上配置在口形成部件13与铰链31之间。详细而言,口拆装机构14设置在开口部10c的内周部的后端部与口形成部件13的周壁部13b的后端部之间。
口拆装机构14经由拆装轴17连结于口形成部件13。拆装轴17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口拆装机构14能够绕拆装轴17的中心轴转动。
口拆装机构14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部(弹性片)14a。弹性部14a被夹在口拆装机构14的主体壁部与口形成部件13的周壁部13b的后端部之间。
在组装盖单元3时,使弹性部14a以在前后方向上收缩的方式弹性变形,由此口形成部件13及口拆装机构14能够嵌入开口部10c内。另外,在该嵌入后,弹性变形了的弹性部14a以在前后方向上伸长的方式进行恢复变形,由此口形成部件13及口拆装机构14以被按压于开口部10c的内周部的方式嵌合,而被固定于开口部10c。
此外,口形成部件13可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构成为从盖主体10的顶壁部10b自如拆装,或者也可以形成为与顶壁部10b一体化。
如图3所示,止水填料35拆装自如地安装于口形成部件13的下侧凸缘部13c。止水填料35是用于对伸出部8与口形成部件13之间进行密闭的环状的密封部件。止水填料35例如由硅酮橡胶等具有耐热性的橡胶、弹性体等弹性部件构成。
在止水填料35的内周部遍及周向的整周设置有内周凹部35a,该内周凹部35a朝向径向外侧凹陷。止水填料35通过内周凹部35a嵌装于下侧凸缘部13c而被安装于口形成部件13。
在止水填料35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地设置有弹性凸缘部35b。弹性凸缘部35b配置于止水填料35的外周部,遍及周向整周地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凸缘部35b在上下方向上排列设置有2个。
当在容器主体2安装了盖单元3时,弹性凸缘部35b成为一边弹性变形一边与容器主体2的伸出部8遍及周向整周地紧贴的状态。由此,止水填料35能够将口形成部件13(盖主体10)与伸出部8(容器主体2)之间液密地密闭。
止水填料35通过将其本身拉伸伸展而弹性变形,能够从下侧凸缘部13c取下。由此,能够分别清洗口形成部件13和止水填料35,从而能够将口形成部件13与止水填料35之间等保持为卫生。
此外,例如弹性凸缘部35b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上述的2个,也能够为1个或者3个以上的多个。另外,止水填料35并不限定于设置有上述的弹性凸缘部35b的结构,能够对其形状等加入适当变更。
如图3及图9所示,盖体20对作为口形成部件13的饮用口或注入口的通液口11进行开闭。
具体而言,盖体20经由铰链31连接于盖主体10,由此能够在图3所示的关闭状态(封闭位置)和图9所示的打开状态(敞开位置)之间绕铰链31转动。图3所示的盖体20的关闭状态(封闭位置)为盖体20封闭通液口11的位置,图9所示的盖体20的打开状态(敞开位置)为盖体20敞开通液口11的位置。另外,图8表示盖体20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转移的过程(中途阶段)。
盖体20被设置于铰链31的扭簧(省略图示)朝向绕铰链31的中心轴A1(以下,称为铰链中心轴A1)中的、敞开通液口11的方向、即打开方向施力。即,盖体20经由铰链31转动自如地安装于盖主体10,在向绕铰链31的打开方向被施力的状态下,以能够敞开通液口11的方式封闭通液口11。
如图3~图5所示,盖体20具有:盖周壁部20a,其形成为大致圆筒状以便与盖主体10的周壁部10a连续;盖顶壁部20b,其连接于盖周壁部20a的上端部;以及筒状的内壁部20c,其从盖顶壁部20b向下侧突出地设置。
另外,在盖体20的内侧设置有盖填料21,该盖填料21封闭口形成部件13的通液口11。即盖体20具有盖填料21。盖填料21是用于对通液口11进行密闭的栓状的密封部件。盖填料21由弹性部件构成,例如能够使用与上述止水填料35相同的材质。
盖填料21为大致有底筒状,以在其内部嵌入了内壁部20c的状态拆装自如地安装于内壁部20c。盖填料21的底面(下表面)形成为朝向下侧突出的穹顶状。
在该盖单元3中,在盖体20封闭了盖主体10的上部时,盖填料21成为一边弹性变形一边与通液口11的周围紧贴的状态。由此,能够对口形成部件13的通液口11进行封闭。
盖填料21在向内壁部20c安装时,以扩径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并且在其内侧牢固地嵌入内壁部20c,由此紧贴固定于内壁部20c。因此,即使是在盖体20的封闭位置,容器主体2内成为负压,而对盖填料21作用了朝向容器主体2内的拉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打开了盖体20时,盖填料21从内壁部20c脱离。因此,在使盖体20为打开状态时,能够使通液口11稳定地开栓。
盖顶壁部20b具有从盖顶壁部20b的上表面向下侧凹陷的盖凹部20d。在盖凹部20d安装有罩部件22,该罩部件22从上侧覆盖内壁部20c。即,盖体20具有罩部件22。罩部件22形成为大致圆板状。
罩部件22可以使用与盖体20的盖顶壁部20b相同的材质的部件,或者也可以使用材质、颜色等不同的部件。例如,作为罩部件22,也可以使用由透明的材质构成的部件。另外,也可以在罩部件22的上部配置立体的构造物,或者对上表面实施刻印。由此,能够成为外观设计优异的盖单元3。
如图3所示,盖体20具有被上推面20e。被上推面20e配置于盖体20的前端部。具体而言,被上推面20e配置于盖周壁部20a的前方下端部。被上推面20e呈随着朝向后侧而朝向上侧倾斜的倾斜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被上推面20e由平面形成。
铰链31配置于该盖单元3的后部。铰链31将盖主体10的后方上端部与盖体20的后部连结为绕铰链中心轴A1相对自如转动。铰链中心轴A1在左右方向上延伸。铰链中心轴A1配置在比中心轴C靠后侧。铰链中心轴A1与中心轴C位于相互扭转的位置。
铰链31具有未图示的扭簧(施力部)。扭簧是以铰链中心轴A1为中心呈螺旋状延伸的扭曲螺旋弹簧。扭簧将盖体20相对于盖主体10向绕铰链31(绕铰链中心轴A1)的打开方向施力。
盖锁定机构40配置于该盖单元3的前部。盖锁定机构40在盖体20封闭通液口11的封闭位置,以克服铰链31的扭簧的作用力的方式将该盖体20固定于盖主体10。盖锁定机构40对盖主体10的前端部和盖体20的前端部进行固定。
具体而言,图3表示成为关闭状态(封闭位置)的盖体20被盖锁定机构40固定于盖主体10的状态(即,盖锁定机构40的锁定状态)。另外,图9表示解除了盖锁定机构40对盖体20的锁定的状态(即,盖锁定机构40的锁定解除状态)。另外,图6表示在盖体20的关闭状态下,对盖锁定机构40进行操作来解除锁定的过程(中途阶段)。
如图3~图5所示,盖锁定机构40具有:锁定铰链41;锁定部件42,其经由锁定铰链41转动自如地安装于盖主体10;锁定施力部43,其对锁定部件42进行施力;环形止挡件44,其经由铰链41转动自如地安装于盖主体10;锁定承接部45,其供锁定部件42卡止;以及止挡件承接部46,其供环形止挡件44钩挂。
锁定铰链41设置于盖主体10的周壁部10a的前端部。锁定铰链41将盖主体10的前端部与锁定部件42连结为绕锁定铰链41的中心轴A2(以下,称为锁定铰链中心轴A2)相对自如转动。另外,锁定铰链41将盖主体10的前端部与环形止挡件44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连结为绕锁定铰链中心轴A2相对自如转动。
锁定铰链中心轴A2在左右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铰链中心轴A2与铰链中心轴A1相互平行地延伸。锁定铰链中心轴A2配置在比中心轴C靠前侧。锁定铰链中心轴A2与中心轴C位于相互扭转的位置。
锁定铰链41具有转动轴47。即,盖锁定机构40具有转动轴47。转动轴47呈以锁定铰链中心轴A2为中心的圆柱状,并在左右方向延伸。转动轴47被设置为在左右方向贯通盖主体10的一对轴承部15,并被一对轴承部15支承。另外,转动轴47将锁定部件42及环形止挡件44支承为绕锁定铰链中心轴A2自如转动。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沿着锁定铰链中心轴A2延伸的方向从右侧观察盖单元3,将以锁定铰链中心轴A2为中心的旋转方向(绕转动轴47)中的、顺时针方向称为锁定方向,将上述旋转方向中的逆时针方向称为锁定解除方向。
锁定方向是盖锁定机构40(的锁定部件42)固定盖体20的方向。另外,锁定解除方向是解除盖锁定机构40(的锁定部件42)对盖体20进行固定的固定状态的方向。
锁定部件42是通过卡止于盖体20而将盖体20固定于封闭位置的部件。另外,锁定部件42在解除盖体20向封闭位置固定的固定状态时由使用者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部件42整体呈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柱状。
如图3、图10及图11所示,锁定部件42具有:锁定轴承部42c,其支承于转动轴47(锁定铰链41);第一延长部42a,其从锁定轴承部42c向上侧延长;第二延长部42b,其从锁定轴承部42c向下侧延长;以及锁定罩51。
锁定轴承部42c、第一延长部42a及第二延长部42b例如为树脂制。锁定罩51例如为不锈钢等金属制。
锁定轴承部42c配置于锁定部件42的上下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比第一延长部42a及第二延长部42b朝向后侧突出地设置。锁定轴承部42c具有插通孔42d,该插通孔42d在左右方向贯通锁定轴承部42c。转动轴47插通于插通孔42d。
第一延长部42a呈从锁定轴承部42c的前侧部分向上侧延伸的柱状或板状。在第一延长部42a的上端部朝向后侧突出地设置有钩部48。如图3所示,钩部48拆装自如地卡止于盖体20的锁定承接部45。即锁定部件42拆装自如地卡止于盖体20。
如图10及图11所示,第二延长部42b呈从锁定轴承部42c的前侧部分向下侧延伸的柱状或板状。第二延长部42b具有施力部***孔42e,该施力部***孔42e在前后方向贯通第二延长部42b。
锁定罩51具有前罩51a和一对侧罩51b。
前罩51a呈在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罩51a呈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大致长圆形板状或大致长方形板状。前罩51a被配置为覆盖锁定轴承部42c、第一延长部42a及第二延长部42b的前侧。
侧罩51b呈在与锁定铰链中心轴A2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呈大致四边形板状。一对侧罩51b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一对侧罩51b连接于前罩51a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在一对侧罩51b之间夹着锁定轴承部42c。一对侧罩51b从左右方向的两侧覆盖锁定轴承部42c。
另外,锁定轴承部42c及一对侧罩51b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一对轴承部15之间(参照图1及图4)。
一对侧罩51b分别具有罩孔51c。各罩孔51c在左右方向贯通各侧罩51b。一对罩孔51c从左右方向观察与插通孔42d重叠。转动轴47插通于一对罩孔51c。
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部件42具备锁定罩51,由此能够提高盖单元3的外观设计的美观性。另外,能够提高锁定部件42的强度。
锁定施力部43例如由硅酮橡胶等具有耐热性的橡胶、弹性体等弹性部件构成。即,锁定施力部43能够弹性变形。如图3~图5所示,锁定施力部43配置在盖主体10的周壁部10a的前端部与锁定部件42的第二延长部42b之间。另外,锁定施力部43的至少后端部收容于施力部收容壁16的内侧。
如图6~图9所示,在使用者将锁定部件42的第二延长部42b朝向后侧压入时,锁定施力部43在周壁部10a与第二延长部42b之间以在前后方向被收缩的方式弹性变形。由此,锁定施力部43对第二延长部42b朝向前侧施力。换言之,锁定部件42被锁定施力部43向绕转动轴47(绕锁定铰链中心轴A2)的锁定方向施力。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即使在使用者没有将锁定部件42的第二延长部42b朝向后侧压入的状态下,锁定施力部43也在前后方向上稍微弹性变形,锁定部件42被锁定施力部43向绕转动轴47的锁定方向施力。
如图10及图11所示,锁定施力部43具有弹性变形部43a和***突部43b。
弹性变形部43a呈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柱状。弹性变形部43a在前后方向上被夹在周壁部10a与第二延长部42b之间。弹性变形部43a具有中空孔43c。中空孔43c在左右方向贯通弹性变形部43a。通过设置中空孔43c,能够将弹性变形部43a的弹性变形量确保为较大。
***突部43b呈从弹性变形部43a向前侧突出的柱状。***突部43b的外径尺寸(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小于弹性变形部43a的外径尺寸。换言之,弹性变形部43a与***突部43b相比外径尺寸较大。***突部43b被***第二延长部42b的施力部***孔42e。
如图1、图4及图5所示,环形止挡件44是在锁定部件42的上侧部分的周围呈大致圆弧状弯曲并延伸的部件,其两端转动自如地支承于转动轴47(锁定铰链41)。由此,环形止挡件44能够以锁定铰链41为中心向上下方向转动,具体而言,能够向绕转动轴47的锁定方向及锁定解除方向转动。
环形止挡件44具有环形轴承部44a和环形插通孔44b。
环形轴承部44a在环形止挡件44的两端部设置一对。一对环形轴承部44a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一对环形轴承部44a间配置一对轴承部15。
环形插通孔44b分别设置于一对环形轴承部44a。各环形插通孔44b在左右方向贯通各环形轴承部44a。转动轴47插通于一对环形插通孔44b。
如图3所示,锁定承接部45呈从盖体20的盖周壁部20a的前方下端部向前侧突出地设置的爪状。锁定承接部45在盖体20的封闭位置配置在锁定部件42的第一延长部42a的后侧,与第一延长部42a对置。
如图4所示,止挡件承接部46具有与环形止挡件44的内周部嵌合的形状,从盖周壁部20a的前端部中的包围锁定承接部45的周围的位置向前侧突出地设置。止挡件承接部46是从前侧观察向下侧开口的大致U字状的壁部。
如图3所示,在将钩部48卡止于锁定承接部45时,钩部48***止挡件承接部46与锁定承接部45之间。
在盖锁定机构40中,如图3所示,在盖体20封闭了盖主体10的上部时,将锁定部件42的钩部48卡止于锁定承接部45,由此能够保持盖体20封闭了盖主体10的上部的状态、即盖体20的封闭位置。使用者从该状态起解除环形止挡件44与止挡件承接部46的卡止状态,克服锁定施力部43的作用力将锁定部件42的第二延长部42b向后侧进行按压操作,由此如图6所示,锁定部件42以锁定铰链41为中心转动,并且第一延长部42a向前侧位移,由此能够解除钩部48相对于锁定承接部45的卡止状态。即,使用者进行使锁定部件42向绕转动轴47的锁定解除方向转动的操作,由此能够解除盖锁定机构40对盖体20进行固定的固定状态(锁定状态)。由此,通过铰链31内的扭簧的作用力,如图9所示,能够使盖体20向打开方向转动。
另外,如图1及图3所示,在盖锁定机构40中,在盖体20封闭了盖主体10的上部时,环形止挡件44向绕转动轴47的锁定方向转动而钩挂于止挡件承接部46,由此盖体20向打开方向的转动被阻止。由此,在盖锁定机构40中,能够防止盖体20因锁定部件42的不必要的(意外的)操作等而打开。另外,如图6所示,使环形止挡件44向绕转动轴47的锁定解除方向转动,由此能够解除环形止挡件44相对于止挡件承接部46的卡止状态。
如图3所示,盖敞开机构60配置于该盖单元3的前部。盖敞开机构60具有杆部61,该杆部61与锁定部件42一体地设置。杆部61位于比转动轴47靠后侧的位置。如图6~图8所示,杆部61与锁定部件42一起向绕转动轴47的锁定解除方向或锁定方向转动。
如图10及图11所示,杆部61具有杆主体61a、凹部61b及上推部61c。
杆主体61a呈从锁定部件42向后侧延伸的柱状或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杆主体61a从锁定部件42中的锁定轴承部42c的后方上端部朝向后侧突出。
凹部61b从杆主体61a的上表面向下侧凹陷。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61b呈在左右方向延伸的槽状。凹部61b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在杆主体61a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面开口。凹部61b配置于比转动轴47靠后侧且上侧。
如图3所示,凹部61b向远离盖体20的前端部的一部分的方向凹陷。详细而言,凹部61b向远离盖体20的盖周壁部20a的前方下端部中的、位于锁定承接部45的下表面与被上推面20e的连接部分的角部(相当于上述一部分)的方向、即下侧凹陷。
如图6及图7所示,在盖体20的封闭位置,在杆部61与锁定部件42一起向绕转动轴47的锁定解除方向转动时,盖周壁部20a的前方下端部中的上述角部以不与杆部61抵接的方式收容于凹部61b。详细而言,在杆部61以锁定铰链中心轴A2为中心向锁定解除方向转动时,上述角部(一部分)***凹部61b,且上述角部不与凹部61b接触。即,凹部61b构成为能够通过非接触接收盖体20的前端部的一部分。
如图10及图11所示,上推部61c从杆主体61a至少朝向上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推部61c从杆主体61a的后端部朝向上侧且后侧(朝向斜上方)突出。不过并不局限于此,虽未特别地进行图示,但上推部61c也可以从杆主体61a朝向上侧沿着上下方向笔直地(直立地)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推部61c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肋状的突起。上推部61c在凹部61b的后侧与凹部61b邻接地配置。如图3所示,上推部61c与盖体20的被上推面20e对置。
上推部61c的至少一部分从上侧观察配置为与盖体20的前端部重叠。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推部61c中的至少前侧部分从上侧观察配置为与盖周壁部20a的前端部(特别是被上推面20e)重叠。使杆部61与锁定部件42一起向绕转动轴47的锁定解除方向转动,由此上推部61c能够与被上推面20e接触。
详细而言,若使用者从图3所示的盖体20的封闭位置解除环形止挡件44与止挡件承接部46的卡止状态,将锁定部件42的第二延长部42b向后侧压入,则首先,如图6所示,钩部48相对于锁定承接部45的卡止状态被解除。详细而言,如图3所示,将锁定部件42没有被压入的状态设为0°(杆部61为水平的基准的角度。以下,称为基准角),如图6所示,锁定承接部45与钩部48的卡止状态被解除时的角度(以锁定铰链中心轴A2为中心的从基准角起的旋转角度)例如为10°以下,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约为8°。此时,若容器主体2的内压为减压状态,则存在盖填料21贴附于通液口11,盖体20无法打开的情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使用者进一步将锁定部件42的第二延长部42b向后侧压入,则如图7所示,上推部61c与被上推面20e接触,进一步如图8所示,上推部61c将被上推面20e向上侧上推。由此,能够强制地打开盖体20(将通液口11开栓)。详细而言,如图7所示,上推部61c与被上推面20e(盖体20)接触的角度(以锁定铰链中心轴A2为中心的从基准角起的旋转角度)例如为15°以下,且大于上述的锁定承接部45与钩部48的卡止状态被解除时的角度,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约为10°。另外,在盖填料21贴附于通液口11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上推部61c将被上推面20e(盖体20)上推的角度(以锁定铰链中心轴A2为中心的从基准角起的旋转角度)例如为25°以下,虽然也取决于容器主体2内的减压的状态,但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大致在13~18°左右,盖填料21离开通液口11,从而通液口11被开栓。如上,上推部61c构成为能够通过杆部61的转动来上推盖体20。
即,锁定部件42向绕转动轴47的锁定解除方向转动,从上推部61c与盖体20接触了的状态起,能够进一步使锁定部件42向锁定解除方向转动。换言之,从上推部61c与盖体20接触了的状态起,锁定部件42向锁定解除方向转动至盖体20敞开通液口11的位置,从而能够上推盖体20。
此外,上推部61c中的与被上推面20e对置的面呈凸曲面状。因此,上推部61c与被上推面20e相互点接触或线接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及图7所示,构成为在锁定部件42向绕转动轴47的锁定解除方向转动,锁定部件42相对于盖体20的卡止先被解除的状态下,上推部61c与盖体20接触。即,在钩部48与锁定承接部45的卡止被解除之后,上推部61c与被上推面20e接触。换言之,在钩部48与锁定承接部45的卡止被解除之前,上推部61c不与被上推面20e接触。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伴随着解除盖锁定机构40对盖体20进行固定的固定状态的操作,杆部61绕转动轴47转动,而从下侧将封闭位置的盖体20上推。即、盖敞开机构60伴随着解除盖锁定机构40对盖体20进行固定的固定状态的操作,而将封闭位置的盖体20上推,由此能够敞开通液口11。
此外,图9所示的被敞开的盖体20克服铰链31内的扭簧的作用力向与打开方向相反的方向(关闭方向)转动,将锁定部件42的钩部48卡止于锁定承接部45,由此盖体20再次成为封闭了盖主体10的上部的状态、即盖体20的封闭位置。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盖单元3及带盖容器1,能够得到下述的作用效果。
例如,若容器主体2内因热饮料等内容物冷却而被减压,则存在盖体20的盖填料21贴附于通液口11,即使解除锁定部件42与盖体20的卡止状态,盖体20也无法打开的情况。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盖敞开机构60具有杆部61,所以随着使用者将锁定部件42的第二延长部42b向后侧压入的操作,杆部61与锁定部件42一起向绕转动轴47的锁定解除方向转动,从而杆部61的上推部61c将封闭位置的盖体20上推。由此,能够可靠地打开盖体20来将通液口11敞开。
即,通过解除盖锁定机构40的锁定状态的一个操作(一个动作),能够与锁定解除一起将盖体20上推来可靠地打开。另外,能够简单地构成盖敞开机构60。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杆部61的上推部61c从杆主体61a至少朝向上侧突出,通过杆部61的转动来将盖体20上推。因此,在使用者将锁定部件42的第二延长部42b向后侧压入,使杆部61与锁定部件42一起绕转动轴47转动时,上推部61c可靠地与盖体20接触。详细而言,通过适当地设定上推部61c的突出形状、突出量等,能够在锁定部件42相对于盖体20的卡止被解除之前的期间,避免盖体20与杆部61的接触,并在锁定部件42的卡止解除后,使上推部61c积极地与盖体20接触来将盖体20上推。另外,上推部61c朝向上侧突出,由此将盖体20上推的上推尺寸(上推量)也容易确保为较大,因此能够通过上推部61c将盖体20可靠地上推来打开。
详细而言,若在锁定部件42的钩部48与盖体20的锁定承接部45的卡止被解除之前,杆部61碰到盖体20,则存在如下担忧:盖体20的前端部中的锁定承接部45附近被夹在钩部48与杆部61之间,致使盖体20无法打开。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在杆部61设置突起状的上推部61c,能够避免上述的不良情况。
另外,通过上推部61c从杆主体61a向上侧突出,能够将杆部61的前后方向的全长抑制为较短。由于杆部61的全长被抑制为较小,所以能够将口形成部件13的饮用口部13d更加向前侧配置,从而使用者饮用饮料时的饮用便利性(使用感)提高。另外,有效地利用盖单元3内部的空间,从而能够有助于盖单元3(带盖容器1)的小型化,其结果,能够提高外观设计的美观性。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盖单元3及带盖容器1,即使在容器主体2内被减压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打开盖体20,使用感良好且外观设计的美观性也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使用者压入锁定部件42的第二延长部42b并使其向锁定解除方向转动,从而锁定部件42相对于盖体20的卡止被解除的状态起,上推部61c与盖体20接触(能够接触)。
因此,在容器主体2内没有被减压的情况下,在锁定部件42向盖体20的卡止被解除了的时刻,盖体20通过扭簧(施力部)的作用力而打开,通液口11被敞开。另一方面,在容器主体2内被减压的情况下,在锁定部件42向盖体20的卡止被解除了的时刻,盖体20贴附于通液口11,仅通过上述作用力无法打开,但通过上推部61c进一步将盖体20上推,则盖体20打开而将通液口11敞开。
即,由于构成为仅在容器主体2内被减压的情况下,上推部61c将盖体20上推,所以能够抑制上推部61c的损耗等,从而杆部61(盖敞开机构60)的功能长期维持良好。另外,在容器主体2内不是减压的情况下,上推部61c不与盖体20接触而盖体20打开,因此使用者不会感到不必要的操作阻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杆部61的上推部61c与盖体20的被上推面20e接触。被上推面20e是随着朝向后侧而朝向上侧倾斜的倾斜面,通过这样的被上推面20e,能够将供绕转动轴47转动的上推部61c滑动的接触区域确保为较大。因此,上推部61c一边转动一边与被上推面20e滑动,将盖体20上推,因此盖体20的上推功能更加稳定。另外,形成倾斜的被上推面20e,由此能够容易将上推部61c与被上推面20e对置配置。另外,容易在杆部61周边设置有效的空余空间,因此能够提高上推部61c的形状的自由度,或者实现盖单元3的进一步的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部件42向锁定解除方向转动,从上推部61c与盖体20接触了的状态起,能够使锁定部件42进一步向锁定解除方向转动。换言之,通过锁定部件42向锁定解除方向转动,从上推部61c与盖体20接触了的状态起,上推盖体20至盖体20敞开通液口11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从上推部61c与盖体20接触了的状态起,使用者进一步压入锁定部件42,由此杆部61(盖敞开机构60)可靠地上推盖体20,因此能够稳定地打开盖体2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杆部61具有凹部61b。在使用者打开盖体20时,若将锁定部件42的第二延长部42b向后侧压入,则杆部61与锁定部件42一起向锁定解除方向转动,此时,盖体20的前端部的一部分不与凹部61b接触而被接收(被收容)。因此,在锁定部件42相对于盖体20的卡止被解除之前的期间,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盖体20与杆部61的接触。
详细而言,在锁定部件42的钩部48与盖体20的锁定承接部45的卡止被解除之前,若杆部61碰到盖体20,则盖体20的前端部中的锁定承接部45附近被夹在钩部48与杆部61之间,致使盖体20无法打开。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在杆部61设置凹部61b,能够避免上述的不良情况。
进一步在杆部61设置凹部61b,由此能够将锁定部件42的第一延长部42a的长度(上下方向的尺寸)抑制为较小,并且将使锁定部件42绕转动轴47转动的转动范围(可动范围)确保为较大。锁定部件42的转动范围变大,因此能够将钩部48与锁定承接部45的钩挂尺寸(钩挂量)确保为较大。因此,例如能够防止因来自容器外部的冲击等使锁定意外地解除而使盖体20打开那样的不良情况。
另外,在使盖体20从敞开位置向封闭位置转动,通过盖锁定机构40使盖体20保持为固定状态时,将盖体20从上方压入。此时,盖填料21通过与口形成部件13的底壁部13a抵接而弹性变形,因此根据压入的量,存在导致盖体20的下端侧与锁定部件42的杆部61抵接的可能性。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在杆部61设置凹部61b,能够避免上述的不良情况。
另外,由于能够将第一延长部42a的长度抑制为较小,因此在使用者饮用内容物时,能够抑制锁定部件42碰到嘴唇、下巴等而成为阻碍那样的不良情况。另外,将第一延长部42a的长度抑制为较小,由此能够提高容器的外观设计的美观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杆部61的凹部61b形成为从杆主体61a的上表面向下侧凹陷。通过凹部61b能够得到上述的优异的作用效果,并且能够简单地构成凹部61b。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推部61c的至少一部分从上侧观察配置为与盖体20的前端部重叠。
在该情况下,上推部61c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盖体20的前端部的正下方,因此杆部61从锁定部件42向后侧突出的突出量被抑制为更小。即,杆部61的前后方向的全长被抑制为较小,与此相应地,能够将口形成部件13的饮用口部13d配置在更前侧,由此使用者饮用饮料时的饮用便利性(使用感)提高。另外,有效地利用盖单元3内部的空间,从而能够有助于盖单元3(带盖容器1)的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将锁定部件42的第二延长部42b没有被压入的状态设为0°(基准角),如图6所示,锁定承接部45与钩部48的卡止状态被解除时的角度(以锁定铰链中心轴A2为中心的从基准角起的旋转角度)为10°以下,如图7所示,上推部61c与被上推面20e(盖体20)接触的角度(以锁定铰链中心轴A2为中心的从基准角起的旋转角度)大于上述的锁定承接部45与钩部48的卡止状态被解除时的角度且为15°以下,如图8所示,上推部61c将被上推面20e(盖体20)上推来将通液口11开栓的角度(以锁定铰链中心轴A2为中心的从基准角起的旋转角度)为25°以下。
在该情况下,能够将锁定部件42的压入量抑制为较小并且可靠地敞开通液口11,从而操作性良好。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如下述说明的那样,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结构的变更等。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了盖体20的被上推面20e呈平面状,杆部61的上推部61c中的与被上推面20e对置的部分呈凸曲面状的例子,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被上推面20e呈凸曲面状,上推部61c中的与被上推面20e对置的部分呈平面状。或者,还可以是被上推面20e及上推部61c中的与被上推面20e对置的部分双方均呈凸曲面状等。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了杆部61的凹部61b呈在左右方向延伸的槽状的例子,但并不局限于此。凹部61b例如也可以呈孔状等。另外,在杆部61的杆主体61a的上表面侧也可以没有凹部61b,而呈平面状。即,在锁定部件42向锁定解除方向转动时,只要在杆部61的上推部61c与被上推面20e接触之前,杆主体61a的其他部分不与被上推面20e接触即可。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将本发明应用于通过具有真空隔热构造的容器主体2而具有保温·保冷功能的带盖容器1的例子,但并不局限于此。即,本发明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将盖单元拆装自如地安装于容器主体的颈口部的带盖容器。
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将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等中说明的各结构组合,另外,能够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其他变更。另外,本发明不被上述的实施方式等限定,而仅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7)

1.一种盖单元,其拆装自如地安装于上部开口的容器主体,所述盖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
盖主体,所述盖主体安装于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具有将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通液口;
盖体,所述盖体经由铰链转动自如地安装于所述盖主体,在向绕所述铰链的打开方向被施力的状态下以能够敞开所述通液口的方式封闭所述通液口;
止水填料,所述止水填料对所述盖主体与所述容器主体之间进行密闭;
盖锁定机构,所述盖锁定机构在所述盖体封闭所述通液口的封闭位置,将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盖主体进行固定;以及
盖敞开机构,所述盖敞开机构伴随着解除所述盖锁定机构对所述盖体进行固定的固定状态的操作,能够将所述封闭位置的所述盖体上推而敞开所述通液口,
所述盖锁定机构具有:
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盖体卡止,由此将所述盖体固定于所述封闭位置;和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将所述锁定部件支承为自如转动,
所述盖敞开机构具有杆部,所述杆部与所述锁定部件一体地设置,
所述杆部位于比所述转动轴靠后侧的位置,并与所述锁定部件一起向绕所述转动轴的锁定解除方向转动,
所述杆部具有:
杆主体,所述杆主体从所述锁定部件向后侧延伸;和
上推部,所述上推部从所述杆主体至少朝向上侧突出,能够通过所述杆部的转动来上推所述盖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单元,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在所述锁定部件向所述锁定解除方向转动而解除了所述锁定部件相对于所述盖体的卡止的状态下,所述上推部与所述盖体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具有被上推面,所述被上推面供所述上推部接触,
所述被上推面呈随着朝向后侧而朝向上侧倾斜的倾斜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部件向所述锁定解除方向转动,由此所述上推部从与所述盖体接触了的状态起,将所述盖体上推至所述盖体敞开所述通液口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单元,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锁定部件向所述锁定解除方向转动且所述上推部与所述盖体接触了的状态起,所述锁定部件能够进一步向所述锁定解除方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部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向远离所述盖体的前端部的一部分的方向凹陷,
在所述杆部转动时,所述一部分被***所述凹部,并且所述一部分不与所述凹部接触。
7.一种带盖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盖单元、和
安装有所述盖单元的所述容器主体。
CN202310689337.7A 2022-06-28 2023-06-12 盖单元以及带盖容器 Pending CN1173027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03550A JP2024004083A (ja) 2022-06-28 2022-06-28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JP2022-103550 2022-06-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02737A true CN117302737A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83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89337.7A Pending CN117302737A (zh) 2022-06-28 2023-06-12 盖单元以及带盖容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4004083A (zh)
CN (1) CN117302737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04083A (ja) 202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4836B (zh) 盖单元以及饮料用容器
JP6027647B1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飲料用容器
JP2005193944A (ja) 飲料用容器の栓体
JP6839748B2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飲料用容器
JP6509783B2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飲料用容器
JP2007030992A (ja) 飲料用容器の中栓
CN117302737A (zh) 盖单元以及带盖容器
JP5430695B2 (ja) 飲料用容器の栓体
JP6554356B2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飲料用容器
JP2023052517A (ja) 蓋付き容器
JP2020001734A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JP2022180974A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JP7476011B2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CN115872049A (zh) 盖单元以及饮料用容器
JP6466387B2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飲料用容器
JP7483531B2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JP7161339B2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JP3222647U (ja) 飲料用容器の栓体
JP2024030700A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JP3201676U (ja) 飲料用容器
JP2023041197A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CN116262562A (zh) 盖帽单元及饮料用容器
JP2022151562A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JP2023146513A (ja) キャップユニット及び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JP6014078B2 (ja) 飲料用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