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46260A - 车身侧部加强结构与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车身侧部加强结构与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46260A
CN116946260A CN202211204578.XA CN202211204578A CN116946260A CN 116946260 A CN116946260 A CN 116946260A CN 202211204578 A CN202211204578 A CN 202211204578A CN 116946260 A CN116946260 A CN 1169462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reinforcing plate
pillar
reinforcing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0457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鹏
张涛
陈强
张书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0457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4626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22402 priority patent/WO202406776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6946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462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62D25/025Side sill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侧部加强结构与汽车,本发明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包括A柱中的A柱加强板,B柱中的B柱加强板,顶盖上边梁中的上边梁加强板,以及门槛梁、C柱、D柱和CD柱连接横梁;A柱加强板、上边梁加强板以及D柱沿车身长度方向依次相连,门槛梁连接在A柱加强板的底端和后地板纵梁的前端之间,D柱的后端与后地板纵梁的后端相连;B柱加强板连接在上边梁加强板的中部和门槛梁的中部之间,C柱连接在D柱的前端和后地板纵梁的前端之间,CD柱连接横梁沿车身长度方向布置,并连接在C柱和D柱之间。本发明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能够提升车身侧部的结构强度,而有助于提升整车品质。

Description

车身侧部加强结构与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身侧部加强结构。本发明还涉及设有上述车身侧部加强结构的汽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车身侧部结构作为整个车体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强度对汽车碰撞时的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车身侧部结构有着较好的结构强度时,不仅可在碰撞时有着较小的变形量,以减小向乘员舱内的侵入,同时,也能够在车身侧部形成良好的传力通道,使得碰撞力得到传递分散。因此,在整车开发中,如何提升车身侧部结构的强度,以由此提升汽车碰撞性能,以及提升整车品质,便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车身侧部加强结构,以能够提升车身侧部的结构强度,而有助于提升整车品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包括A柱中的A柱加强板,B柱中的B柱加强板,顶盖上边梁中的上边梁加强板,以及门槛梁、C柱、D柱和CD柱连接横梁;
所述A柱加强板、所述上边梁加强板以及所述D柱沿车身长度方向依次相连,所述门槛梁连接在所述A柱加强板的底端和后地板纵梁的前端之间,所述D柱的后端与所述后地板纵梁的后端相连;
所述B柱加强板连接在所述上边梁加强板的中部和所述门槛梁的中部之间,所述C柱连接在所述D柱的前端和所述后地板纵梁的前端之间,所述CD柱连接横梁沿车身长度方向布置,并连接在所述C柱和所述D柱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A柱加强板的内侧连接有第一加强管,且所述第一加强管延伸至所述上边梁加强板的内侧,并与所述上边梁加强板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B柱加强板的内侧连接有第二加强管,所述第二加强管沿所述B柱加强板的高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管的底端靠近所述A柱加强板的底端设置,所述第一加强管的顶端靠近C柱设置,所述第二加强管靠近所述B柱加强板的顶端设置,且所述第一加强管和所述第二加强管均采用热成型钢、铝合金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的一种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A柱加强板的上部设有固连在所述第一加强管一侧的A柱上加强板,所述A柱上加强板沿所述A柱加强板延伸,且所述A柱上加强板的后端延伸至所述上边梁加强板内,并与所述上边梁加强板相连;
所述B柱加强板的上部设有固连在所述第二加强管一侧的B柱上加强板。
进一步的,所述C柱包括相连的C柱上段和C柱下段;
所述C柱上段位于所述CD柱连接横梁的上方,并与所述D柱相连,所述C柱下段位于所述CD柱连接横梁的下方,并与所述后地板纵梁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采用挤压铝型材制成的CD柱连接纵梁;所述CD柱连接纵梁沿车身高度方向布置,并连接在所述D柱和所述CD柱连接横梁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采用挤压铝型材制成的搁物板连接梁;所述搁物板连接梁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搁物板连接梁的前端连接在所述CD柱连接纵梁上,所述搁物板连接梁的后端连接在所述D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D柱横截面的外轮廓为封闭的环状;所述D柱内一体成型有隔板,所述隔板由所述D柱的底端延伸至所述D柱的顶端,和/或,所述D柱的两端通过发泡胶或结构胶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D柱本体的底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后地板纵梁相连,且所述连接件采用挤压铝型材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后地板纵梁的外侧设有沿汽车宽度方向外伸布置的搭接边,所述搭接边靠近所述后地板纵梁的顶部设置,且所述搭接边的上表面通过倾斜的过渡面与所述后地板纵梁的上表面相连;
所述D柱的底端连接在所述连接件的顶部,所述连接件的底部具有搭接在所述后地板纵梁上表面上的第一连接部分,以及搭接在所述搭接边上表面上的第二连接部分,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在汽车宽度方向上的宽度由上至下渐小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的其中一侧搭接在所述过渡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A柱加强板、所述B柱加强板和所述上边梁加强板均采用热成型钢板制成,所述C柱、所述门槛梁、所述D柱和所述CD柱连接横梁均采用挤压铝型材制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通过A柱加强板、B柱加强板、上边梁加强板、门槛梁,和C柱、D柱、CD柱连接横梁的设置,以及通过它们之间的连接,可在车身侧部形成由以上各构件连接而成的多环状加强结构,并且各环状加强结构之间也相互连接,也使得各构件共同在车身侧部形成网格状的加强骨架,由此,其能够提升车身侧部的结构强度,并借助于车身侧部结构强度的提升,而有助于整车品质的提升。
此外,通过各加强管的设置,可利用加强管增加A柱加强板、上边梁加强板以及B柱加强板的结构强度。各加强管采用热成型钢、铝合金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可保证加强管的使用效果,使得第一加强管的底端靠近A柱加强板的底端设置,第一加强管的顶端靠近C柱设置,以及使得第二加强管靠近B柱加强板顶端设置,也能够提高汽车碰撞或顶压工况下对驾乘人员的保护能力。
其次,C柱由C柱上段和C柱下段组成,可便于C柱的制备,尤其是能够满足C柱的造型要求,有利于降低设计难度。CD柱连接纵梁和搁物板连接梁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车身侧部的结构强度。D柱的外轮廓为封闭的环状,可利用封闭腔体结构强度大的特点,提升D柱的结构强度。D柱内设置隔板,以及两端通过发泡胶或结构胶密封,能够进一步提升D柱的结构强度。
另外,D柱的底端通过连接件与后地板纵梁相连,以及使得连接件采用挤压铝型材,不仅便于两者之间的连接,并且也便于连接件的制备,以及保证连接件的结构强度。后地板纵梁上搭接边的设置,以及使得连接件上第二连接部分的宽度渐小设置,也能够提高连接件与后地板纵梁之间连接强度。
而使得A柱加强板、B柱加强板和上边梁加强板采用热成型钢板制成,以及使得C柱、D柱、门槛梁和CD柱连接横梁、CD柱连接纵梁、搁物板连接梁等采用挤压铝型材制成。由此利用热成型钢板与挤压铝型材结构强度高的特点,能够保证各加强板结构的强度,与此同时,基于热成型钢板结构强度大也可使得各加强板采用较小的板厚,并且挤压铝型材本身有着重量较轻的特性,其也能够利于各梁体的减重,而有助于整车的轻量化设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所述汽车的车身中设有如上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设置上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可提升车身侧部的结构强度,且也可借助于车身侧部结构强度的提升,使得整车品质得以提升,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在整车中的设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加强管的设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A柱加强板和上边梁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A柱上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加强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A位置的断面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加强管的设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B柱上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加强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D柱与顶上边梁以及后地板纵梁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D柱的截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连接件的设置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A柱;2、顶盖上边梁;3、D柱;4、后地板纵梁;5、门槛梁;6、B柱;7、C柱;8、连接件;9、第一加强管;10、第二加强管;11、CD柱连接横梁;12、CD柱连接纵梁;13、后轮罩;14、搁物板连接梁;15、后侧围窗安装板;16、搁物板;
101、A柱加强板;102、A柱下搭接边;103、A柱上加强板;104、A柱铰链加强板;201、上边梁加强板;301、隔板;401、后地板纵梁前段;401a、C柱搭接板;402、后地板纵梁后段;403、搭接边;404、过渡面;
601、B柱加强板;602、B柱下搭接边;603、B柱上加强板;604、B柱铰链加强板;605、B柱上搭接边;701、C柱上段;702、C柱下段;801、D柱连接面;802、第一连接部分;803、第二连接部分;8031、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其能够提升车身侧部的结构强度,并基于此提升汽车碰撞的安全性,而有助于整车品质的提升。
整体结构上,结合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施例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包括A柱1中的A柱加强板101,B柱6中的B柱加强板601,顶盖上边梁2中的上边梁加强板201,以及门槛梁5、C柱7、D柱3和CD柱连接横梁11。
其中,A柱加强板101、上边梁加强板201以及D柱3沿车身长度方向依次相连,门槛梁5连接在A柱加强板101的底端和后地板纵梁4的前端之间,D柱3的后端与后地板纵梁4的后端相连。B柱加强板601连接在上边梁加强板201的中部和门槛梁5的中部之间,C柱7连接在D柱3的前端和后地板纵梁4的前端之间,CD柱连接横梁11位于后轮罩13顶部,且该CD柱连接横梁11沿车身长度方向布置,并连接在C柱7和D柱3之间。
具体来说,由于汽车车身两侧的结构一般为左右对称的,图2中也是示出了车身左侧的加强结构,并且本实施例也将以该侧的侧部加强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此外,与现有汽车的车身结构类似的,在本实施例的汽车的车身中,A柱加强板101、B柱加强板601和上边梁加强板201均位于A柱1、B柱6以及顶盖上边梁2的外侧。同时,A柱加强板101具体会与其内侧的A柱内板扣合相连,并共同组成A柱1,B柱加强板601也和其内侧的B柱内板一起组成B柱6,同理,上边梁加强板201与其内侧的上边梁内板共同组成顶盖上边梁2。
A柱1、顶盖上边梁2、B柱6以及C柱7和门槛梁5等相连的结构,形成了汽车侧部的门框与门槛的主体结构部分。当然,再加上D柱3、CD柱连接横梁11、CD柱连接纵梁12以及搁物板连接梁14等结构,其便组成了车身侧部的骨架结构。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实施形式,结合图3和图4所示,A柱加强板101、B柱加强板601和上边梁加强板201的横截面均呈U形,且两侧分别设有外翻边。由此可通过A柱内板与A柱加强板101的扣合相连,在A柱1内形成腔体,通过B柱内板与B柱加强板601的扣合相连,在B柱6内形成腔体,以及通过上边梁加强板201与上边梁内板的扣合连接,同样在顶盖上边梁2内形成腔体。
腔体的结构的形成,可很好地提升A柱1、B柱6和顶盖上边梁2的结构强度。此外,作为一种优选实施形式,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A柱加强板101的内侧,也即A柱加强板101面向车内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加强管9,并且该第一加强管9延伸至上边梁加强板201的内侧,并与上边梁加强板201相连。
详细来说,第一加强管9即位于上述形成在A柱1以及顶盖上边梁2内的腔体中,并且为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仍如图3中所示,第一加强管9的底端靠近A柱1的底端设置,第一加强管9的顶端靠近C柱7设置。如此设置,可使得第一加强管9的前端沿车身高度方向布置,能够提高车身正碰时抵抗碰撞的能力,同时能够使得第一加强管9的中后部位于车身顶端,并沿车身长度方向布置,从而可增加车身侧部的抵抗顶压的能力。
为获得更好的使用效果,优选的,本实施例在A柱加强板101的上部也设有固连在第一加强管9一侧的A柱上加强板103。该A柱上加强板103沿A柱加强板101延伸,且A柱上加强板103的后端延伸至上边梁加强板201的内侧,并与上边梁加强板201相连。该A柱上加强板103的结构具体如图5中所示,其与A柱加强板101随形设置,其横截面也呈U形,该A柱上加强板103与A柱加强板101和上边梁加强板201贴合相连。通过设置该A柱上加强板103,能够进一步提高对A柱1的加强效果,并且A柱上加强板103延伸至与上边梁加强板201相连,也能够增加A柱加强板101和上边梁加强板20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以提升车身门环部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示例性结构,本实施例的第一加强管9的结构如图6和图7中所示,其横截面既可以为图7中所示的不规则的形状,也可以为规则的圆形或矩形等。另外,第一加强管9各位置的横截面可以相同,例如均为圆形、三角形或矩形。也可以将第一加强管9被分为多段,且至少一段的横截面与其它段的横截面不同。这样,可以使第一加强管9因横截面间的变化,而提高第一加强管9的模态。例如,可将第一加强管9位于A柱加强板101内侧位置的部分设为圆形截,而位于上边梁加强板201内侧位置的部分设为矩形截面,并且中间也有进行截面过渡的过渡段。
除了上述第一加强管9的设置,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在B柱加强板601的内侧也连接有第二加强管10,且该第二加强管10沿B柱加强板601的高度方向延伸。此外,优选的,本实施例也具体使得第二加强管10靠近B柱加强板601的顶端设置,并为获得更好的加强效果,在B柱加强板601的上部同样设有固连在第二加强管10一侧的B柱上加强板603。
上述B柱上加强板603的结构具体如图9所示,其横截面也为U形,并与B柱加强板201随形设置,且该B柱上加强板603同样与B柱加强板601贴合相连。第二加强管10的结构如图10所示,其横截面可以如图10中所示,大体为规则的圆形或矩形等形状,或者也可与第一加强管9一样,采用其它的截面设计方式。
本实施例中,具体实施时,第一加强管9和第二加强管10均可采用热成型钢、铝合金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的一种制成。而且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第一加强管9可通过FDS(Flow Drill Screw,旋转攻丝铆接)连接在A柱加强板101以及上边梁加强板201上。其中,FDS具体设置为沿第一加强管9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其具体数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当然,除了采用FDS将第一加强管9与A柱加强板101与上边梁加强板201连接,还可以在第一加强管9上设有拉铆螺母,并使第一加强管9通过与拉铆螺母配合的螺接件连接在A柱加强板1以及上边梁加强板201上。
此外,除了采用上述两种方式将第一加强管9与A柱加强板101以及上边梁加强板201连接在一起,还可以将第一加强管9与A柱加强板101以及上边梁加强板201直接焊接相连。或者,也可在第一加强管9上焊接有安装支架,将该安装支架与A柱加强板101以及上边梁加强板201直接焊接相连,也可以实现第一加强管9的设置。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将上述多种连接方式任意组合,只要能够将第一加强管9牢固设置在A柱加强板101以及上边梁加强板201上即可。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第二加强管10在B柱加强板601上的连接,其参考上文中第一加强管9的连接方式便可。此外,为便于安装车门,本实施例在A柱加强板101的内侧也设有A柱铰链安装加强板104,B柱加强板601的内侧也设有B柱铰链加强板604。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A柱铰链安装加强板104与B柱铰链安装加强板604的设置,也能够提高A柱加强板101和B柱加强板601的结构强度。
另外,为便于进行连接,本实施例在A柱加强板101的底端形成有A柱下搭接边102,同时也在B柱加强板601的底端形成B柱下搭接边602,在B柱加强板601的顶端形成B柱上搭接边605。A柱下搭接边102和B柱下搭接边602用于和门槛梁5连接,且具体实施时可采用FDS连接方式,B柱上搭接边605用于和上边梁加强板201连接,且连接方式可为点焊连接。同时,具体实施时,上述A柱下搭接边102、B柱下搭接边602和B柱上搭接边605还可进行回火处理,以提升连接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上述两个加强管的设置,可利用加强管增加A柱加强板101、上边梁加强板201以及B柱加强板601的结构强度。而各加强管采用热成型钢、铝合金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也可保证加强管的使用效果。此外,使得第一加强管9的底端靠近A柱加强板101的底端设置,其顶端靠近C柱7设置,以及使得第二加强管10靠近B柱加强板601顶端设置,也能够提高汽车碰撞或顶压工况下对驾乘人员的保护能力。
仍如图2中所示的,为便于C柱7的制备,特别是出于满足C柱7的造型要求,以降低其设计难度的考虑。作为优选实施形式,本实施例也使得挤压铝型材制成的C柱7具体包括相连的C柱上段701和C柱下段702。其中,C柱上段701位于CD柱连接横梁11的上方,且C柱上段701的顶端与D柱3相连,C柱下段702位于CD柱连接横梁11的下方,且C柱下段702的底端与后地板纵梁4的前端相连。同时,C柱上段701和C柱下段702也分别与CD柱连接横梁11连接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时,优选的,C柱上段701与C柱下段702之间,C柱上段701和C柱下段702与CD柱连接横梁11之间可通过MIG焊(Melt Inert-gas Welding,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连接。与此同时,C柱上段701与D柱3之间,C柱下段702与后地板纵梁4之间,也可均通过MIG焊连接。采用MIG焊进行连接,连接方式简单,并能够保证连接效果,不过,除了MIG焊,当然也可采用其它常规方式进行上述各构件之间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仍由图1、图2,并结合图1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实施形式,本实施例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也包括CD柱连接纵梁12。该CD柱连接纵梁12连接在D柱3和CD柱连接横梁11之间,并且通过该CD柱连接纵梁12的设置,也由C柱上段701、D柱3、CD柱连接纵梁12以及CD柱连接横梁11也连接形成环状结构,用于后侧围窗安装的后侧围窗安装板15即固连在该环状结构限定出的空间内。
另外,同样作为优选的实施形式,本实施例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还进一步包括搁物板连接梁14。搁物板连接梁14沿汽车长度方向延伸,且该搁物板连接梁14的前端连接在CD柱连接纵梁12上,搁物板连接梁14的后端连接在D柱3上。
通过搁物板连接梁14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车身侧部靠近车尾部位的结构强度。而在具体实施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汽车中,在两侧D柱2之间也连接有搁物板后横梁,同时,两侧CD柱连接纵梁12之间也连接有搁物板前横梁。由此,通过前后相对布置的搁物板前横梁和搁物板后横梁,以及两侧的搁物板连接梁14所组成的环形框架,实现搁物板16在汽车后部的可靠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形式,如图12及图13中所示的,本实施例将D柱3横截面的外轮廓设置为封闭的环状。而且,进一步的,在D柱3内也一体成型有隔板301,该隔板301由D柱3的底端延伸至D柱3的顶端。如此,使得D柱3的外轮廓为封闭的环状,可利用封闭腔体结构强度大的特点,提升D柱3的结构强度。而D柱3内设置隔板301,也能够进一步提升D柱3整体的结构强度。
在D柱3的横截面为封闭环状的基础上,优选的,在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可使得D柱3的两端通过发泡胶或结构胶密封。通过密封,不仅能够避免D柱3内进水或其它杂物,同时,该密封也能够增加D柱3两端位置的结构强度,以提高D柱3和顶盖上边梁2及后地板纵梁4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实施形式,具体实施时,D柱3的顶端搭接在顶盖上边梁2上,并且通过FDS将其与顶盖上边梁2中的上边梁加强板201以及上边梁内板固连在一起即可。使得D柱3和顶盖上边梁2通过FDS连接,可便于进行两者之间的连接,并能够保证连接效果。而针对于D柱3和后地板纵梁4之间的连接,作为一种优选实施形式,再结合图12和图14中所示,本实施例具体使得D柱3的底端通过连接件8与后地板纵梁4相连。该连接件8的设置,能够便于D柱3和后地板纵梁4之间的连接,且其同样能够保证两者之间的连接效果。
其中,作为优选实施形式,本实施例的后地板纵梁4具体包括后地板纵梁前段401,以及连接在后地板纵梁前段401后端的后地板纵梁后段402。后地板纵梁前段401可压铸成型,后地板纵梁后段402则可采用挤压铝型材制成,如此不仅可便于后地板纵梁4的制备,保证其结构强度,同时也能够利于调整后地板纵梁4的整体长度。
此外,在后地板纵梁前段401的前端成型有C柱搭接板401a,C柱下段702具体与该C柱搭接板401a相连。而门槛梁5的后端则可搭接在后地板前段401前端处形成的连接面上,并通过FDS进行连接。后地板纵梁前段401和后地板纵梁后段402之间则可采用FDS或螺接方式固连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D柱3的后端具体即连接在后地板纵梁后段402上,且为便于两者之间的连接,也具体使得D柱3通过连接件8与后地板纵梁后段402相连。此时,该连接件8优选可采用挤压铝型材制成,并且D柱3和连接件8之间可通过MIG焊连接,连接件8和后地板纵梁后段402之间也可通过MIG焊连接。如此,使得连接件8采用挤压铝型材,可便于其制备,同时也能够保证连接件8的结构强度。而通过MIG焊进行D柱3和连接件8之间,以及连接件8和后地板纵梁后段402之间的连接,其则具有连接方式简单,以及能够保证连接效果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继续如图14和图15中所示,作为一种优选实施形式,后地板纵梁后段402的外侧设置有沿汽车宽度方向外伸布置的搭接边403,该搭接边403也靠近后地板纵梁后段402的顶部设置,并且该搭接边403的上表面通过倾斜的过渡面404与后地板纵梁后段402的上表面相连。
D柱3的底端则连接在连接件8的顶部,并具体为通过MIG焊连接在连接件8上的D柱连接面801上。另外,连接件8的底部则具有搭接在后地板纵梁4上表面上的第一连接部分802,以及搭接在搭接边403上表面上的第二连接部分803。
上述第二连接部分803在汽车宽度方向上的宽度k也由上至下渐小设置,以使得第二连接部分803整体类似于底部呈平面状的“V”型结构,与此同时,第二连接部分803的其中一侧,也即靠近过渡面404一侧的侧壁8031也搭接在过渡面404上。
在连接件8上的各部分与后地板纵梁后段402及其上的搭接边403搭接后,便可通过MIG焊进行焊接,以将连接件8和后地板纵梁后段402固连在一起。而本实施例通过后地板纵梁后段402上的搭接边103的设置,以及利用连接件8上第二连接部分803的宽度k渐小设置,能够提高连接件8与后地板纵梁后段402之间连接强度,从而保证D柱3和后地板纵梁4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当然,除了以上所述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的D柱3和顶盖上边梁2之间,以及D柱3和后地板纵梁4之间,乃至D柱3和连接件8之间,以及连接件8和后地板纵梁4之间,其也均可采用现有汽车生产领域中的其他常规连接方式,只要能够实现彼此之间的连接,并可保证连接效果即可。
值得提及的是,具体实施时,优选的,本实施例的A柱加强板101、B柱加强板601和上边梁加强板201均采用热成型钢板制成。而由C柱上段701和C柱下段702组成的C柱7,以及门槛梁5、D柱3、CD柱连接横梁11,和CD柱连接纵梁12、搁物板连接梁14、搁物板前后横梁等均采用挤压铝型材制成。
如此,使得A柱加强板101、B柱加强板601和上边梁加强板201采用热成型钢板制成,以及使得C柱7、D柱3、门槛梁5和CD柱连接横梁11、CD柱连接纵梁12、搁物板连接梁14等采用挤压铝型材制成。其不仅能够利用热成型钢板与挤压铝型材结构强度高的特点,保证各加强板结构的强度,与此同时,基于热成型钢板结构强度大,也可使得各加强板采用较小的板厚,并且挤压铝型材本身有着重量较轻的特性,其也能够利于各梁体的减重,有助于整车的轻量化设计。
本实施例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通过A柱加强板101、B柱加强板601、上边梁加强板201、门槛梁5,和C柱7、D柱3、CD柱连接横梁11、CD柱连接纵梁12、搁物板连接梁14等的设置,以及通过它们之间的连接,可在车身侧部形成由以上各构件连接而成的多环状加强结构,并且各环状加强结构之间也相互连接,也使得各构件共同在车身侧部形成网格状的加强骨架。由此,其能够提升车身侧部的结构强度,并借助于车身侧部结构强度的提升,有助于整车品质的提升,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最后,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汽车,该汽车的车身中即设有如上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
而且本实施例的汽车通过设置上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可提升车身侧部的结构强度,且也可借助于车身侧部结构强度的提升,使得整车品质得以提升,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A柱(1)中的A柱加强板(101),B柱(6)中的B柱加强板(601),顶盖上边梁(2)中的上边梁加强板(201),以及门槛梁(5)、C柱(7)、D柱(3)和CD柱连接横梁(11);
所述A柱加强板(101)、所述上边梁加强板(201)以及所述D柱(3)沿车身长度方向依次相连,所述门槛梁(5)连接在所述A柱加强板(101)的底端和后地板纵梁(4)的前端之间,所述D柱(3)的后端与所述后地板纵梁(4)的后端相连;
所述B柱加强板(601)连接在所述上边梁加强板(201)的中部和所述门槛梁(5)的中部之间,所述C柱(7)连接在所述D柱(3)的前端和所述后地板纵梁(4)的前端之间,所述CD柱连接横梁(11)沿车身长度方向布置,并连接在所述C柱(7)和所述D柱(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A柱加强板(101)的内侧连接有第一加强管(9),且所述第一加强管(9)延伸至所述上边梁加强板(201)的内侧,并与所述上边梁加强板(20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B柱加强板(601)的内侧连接有第二加强管(10),所述第二加强管(10)沿所述B柱加强板(601)的高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强管(9)的底端靠近所述A柱加强板(101)的底端设置,所述第一加强管(9)的顶端靠近C柱(7)设置,所述第二加强管(10)靠近所述B柱加强板(601)的顶端设置,且所述第一加强管(9)和所述第二加强管(10)均采用热成型钢、铝合金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的一种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A柱加强板(101)的上部设有固连在所述第一加强管(9)一侧的A柱上加强板(103),所述A柱上加强板(103)沿所述A柱加强板(101)延伸,且所述A柱上加强板(103)的后端延伸至所述上边梁加强板(201)内,并与所述上边梁加强板(201)相连;
所述B柱加强板(601)的上部设有固连在所述第二加强管(10)一侧的B柱上加强板(6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C柱(7)包括相连的C柱上段(701)和C柱下段(702);
所述C柱上段(701)位于所述CD柱连接横梁(11)的上方,并与所述D柱(3)相连,所述C柱下段(702)位于所述CD柱连接横梁(11)的下方,并与所述后地板纵梁(4)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采用挤压铝型材制成的CD柱连接纵梁(12);
所述CD柱连接纵梁(12)沿车身高度方向布置,并连接在所述D柱(3)和所述CD柱连接横梁(1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采用挤压铝型材制成的搁物板连接梁(14);
所述搁物板连接梁(14)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搁物板连接梁(14)的前端连接在所述CD柱连接纵梁(11)上,所述搁物板连接梁(14)的后端连接在所述D柱(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D柱(3)横截面的外轮廓为封闭的环状;
所述D柱(3)内一体成型有隔板(301),所述隔板(301)由所述D柱(3)的底端延伸至所述D柱(3)的顶端,和/或,所述D柱(3)的两端通过发泡胶或结构胶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D柱(3)本体的底端通过连接件(8)与所述后地板纵梁(4)相连,且所述连接件(8)采用挤压铝型材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地板纵梁(4)的外侧设有沿汽车宽度方向外伸布置的搭接边(403),所述搭接边(403)靠近所述后地板纵梁(4)的顶部设置,且所述搭接边(403)的上表面通过倾斜的过渡面(404)与所述后地板纵梁(4)的上表面相连;
所述D柱(3)的底端连接在所述连接件(8)的顶部,所述连接件(8)的底部具有搭接在所述后地板纵梁(4)上表面上的第一连接部分(802),以及搭接在所述搭接边(403)上表面上的第二连接部分(803),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分(803)在汽车宽度方向上的宽度由上至下渐小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分(803)的其中一侧搭接在所述过渡面(404)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A柱加强板(101)、所述B柱加强板(601)和所述上边梁加强板(201)均采用热成型钢板制成,所述C柱(7)、所述门槛梁(5)、所述D柱(3)和所述CD柱连接横梁(11)均采用挤压铝型材制成。
13.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车的车身中设有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加强结构。
CN202211204578.XA 2022-09-29 2022-09-29 车身侧部加强结构与汽车 Pending CN1169462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4578.XA CN116946260A (zh) 2022-09-29 2022-09-29 车身侧部加强结构与汽车
PCT/CN2023/122402 WO2024067763A1 (zh) 2022-09-29 2023-09-28 车身侧部加强结构与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4578.XA CN116946260A (zh) 2022-09-29 2022-09-29 车身侧部加强结构与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46260A true CN116946260A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55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04578.XA Pending CN116946260A (zh) 2022-09-29 2022-09-29 车身侧部加强结构与汽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46260A (zh)
WO (1) WO202406776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57745B2 (ja) * 2008-08-15 2013-03-0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JP6074825B2 (ja) * 2013-09-13 2017-02-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CN110962938A (zh) * 2018-09-29 2020-04-07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侧围框架加强组件
CN210882331U (zh) * 2019-08-29 2020-06-30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上车身结构及汽车
CN214296140U (zh) * 2021-01-15 2021-09-28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侧围板及汽车
CN114889706A (zh) * 2022-04-27 2022-08-12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车身结构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67763A1 (zh) 2024-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14248B2 (en) Motor vehicle body with reinforcing structure
US4457555A (en) Conversion of vehicle bodies
US7677643B2 (en) Body framework construction
US8757709B2 (en) Reinforced B-pillar assembly with reinforced rocker joint
CN112896323B (zh) 车身笼形骨架结构
US11192593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2000505395A (ja) 本体下方部分と本体上方部分とからなる自動車本体及びそのような自動車本体の本体上方部分の製造方法
CN109109979B (zh) 车辆前部结构及车身模块结构
WO2014069373A1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US4570321A (en) Conversion of vehicle bodies
US4514891A (en) Method of conversion of vehicle bodies
WO2018161699A1 (zh) 车身框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US4662052A (en) Conversion of vehicle bodies
CN218229147U (zh) 汽车门环结构及汽车
CN111301535A (zh) C柱门槛梁连接结构及汽车
JP4731283B2 (ja) 鉄道車両の車体構造
CN218907384U (zh) 汽车车身及汽车
CN116946260A (zh) 车身侧部加强结构与汽车
CN109263725B (zh) 车辆及其车顶模块
CN215706661U (zh) 一种汽车a柱与门槛连接结构
WO2019001535A1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17818760A (zh) 汽车侧部边梁结构及汽车
CN218907389U (zh) 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
CN218258369U (zh) 汽车d柱结构及汽车
CN219277646U (zh) A柱与门槛梁的连接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