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01482A - 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01482A
CN116301482A CN202310581993.5A CN202310581993A CN116301482A CN 116301482 A CN116301482 A CN 116301482A CN 202310581993 A CN202310581993 A CN 202310581993A CN 116301482 A CN116301482 A CN 1163014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moved
determining
group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819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01482B (zh
Inventor
袁锋
王丹婷
张倩南
王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ompa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ompa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ompa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ompa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819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014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01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014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014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014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5Interaction with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or interaction object displayed as three-dimensional, e.g. changing the user viewpoint with respect to the environment or obje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6Mixed re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和头戴式显示设备。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响应于检测到窗口新增操作,且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存在第一目标窗口组,确定新增窗口的属性信息;根据第一目标窗口组、属性信息和视场角,确定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和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根据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生成各个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将新增窗口显示在待显示位置,以及将各个待移动窗口显示在各个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响应于确定移动窗口从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将移动窗口显示在移至的位置,以及将移动窗口在3D空间中的第二规则空间对应的窗口组确定为第二目标窗口组。该实施方式提高了用户使用多窗口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AR眼镜、MR眼镜等)的光学显示***通常由微型显示屏和光学元件组成,因此能够在不遮挡现实真实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光路设计将预设显示内容叠加显示在真实环境中,并能够进行交互反馈。在单窗口模式的头戴式显示设备中,视场角对应的显示空间中只能看见一个窗口,多个窗口重叠显示;在多窗口模式头戴式显示设备中,多个窗口同时显示在显示空间中。
然而,发明人发现,当采用上述方式进行窗口显示时,经常会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单窗口模式的头戴式显示设备中,如果人不动(视场角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开启多个窗口,多个窗口会重叠在一起,导致用户无法看到历史打开的窗口;在多窗口模式中,如果开启多个窗口,会出现窗口遮挡、显示不全、调整窗口位置困难以及寻找窗口困难等情况,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
该背景技术部分中所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构思的背景的理解,并因此,其可包含并不形成本国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和头戴式显示设备,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中的一项或多项。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检测到窗口新增操作,且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存在第一目标窗口组,确定新增窗口对应的属性信息;根据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上述属性信息和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确定上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其中,上述待显示位置位于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的第一规则空间内,上述第一规则空间包括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的显示范围和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的可扩展显示区域;根据上述待显示位置和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确定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根据上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和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生成各个待移动窗口的各个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其中,上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对应上述各个待移动窗口;将上述新增窗口显示在上述待显示位置,以及将上述各个待移动窗口显示在上述各个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响应于检测到窗口移动操作,确定移动窗口是否从上述移动窗口对应的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响应于确定上述移动窗口从上述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将上述移动窗口显示在移至的位置,以及将上述移动窗口在上述3D空间中的第二规则空间对应的窗口组确定为第二目标窗口组;其中,上述第二目标窗口组对应上述第二规则空间,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和上述第二目标窗口组位于上述3D空间的不同平面,且可叠加显示。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检测到窗口删除操作,将删除窗口对应的窗口组确定为第三目标窗口组;根据上述删除窗口对应的原始显示位置和上述第三目标窗口组,确定第一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根据上述第一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生成各个第一待移动窗口的各个第一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其中,上述第一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对应上述各个第一待移动窗口;将上述各个第一待移动窗口显示在对应的各个第一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根据上述原始窗口组,确定第二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根据上述第二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生成各个第二待移动窗口的各个第二待移动窗口位置,其中,上述第二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对应上述各个第二待移动窗口;将上述各个第二待移动窗口显示在上述各个第二待移动窗口位置。
可选地,上述响应于检测到窗口新增操作,且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存在第一目标窗口组,确定新增窗口对应的属性信息,包括:响应于确定上述窗口新增操作作用于预设一级栏目,将上述预设一级栏目对应的标签信息确定为新增窗口对应的属性信息。
可选地,上述响应于检测到窗口新增操作,且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存在第一目标窗口组,确定新增窗口对应的属性信息,还包括:响应于确定上述窗口新增操作作用于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中的目标窗口,将上述目标窗口的标签信息和显示位置确定为新增窗口对应的属性信息。
可选地,上述根据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上述属性信息和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确定上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包括:响应于确定上述属性信息表征从上述预设一级栏目打开,将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显示的各个窗口确定为显示窗口序列,其中,上述各个窗口属于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根据上述显示窗口序列,确定上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
可选地,上述根据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上述属性信息和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确定上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还包括:响应于确定上述属性信息表征从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中的现有窗口打开,根据上述属性信息包括的显示位置,确定上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
可选地,上述根据上述显示窗口序列,确定上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包括:从上述显示窗口序列中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显示窗口作为上述新增窗口的前向窗口;根据上述前向窗口,确定上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
可选地,上述根据上述待显示位置和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确定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包括:根据预设方向和上述待显示位置的上述预设方向存在的各个待移动显示窗口,确定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
可选地,上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中的待移动窗口信息包括待移动窗口和移动信息;以及上述根据上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和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生成各个待移动窗口的各个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包括:对于上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中的每个待移动窗口信息,根据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和上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包括的移动信息,生成上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包括的待移动窗口的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检测到窗口新增操作,且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不存在第一目标窗口组,将上述新增窗口显示在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的中心位置。
可选地,上述响应于检测到窗口移动操作,确定移动窗口是否从上述移动窗口对应的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包括:确定上述移动窗口的移动距离;响应于确定上述移动距离大于预设阈值,确定上述移动窗口从上述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响应于确定上述移动距离小于等于上述预设阈值,确定上述移动窗口未从上述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
可选地,在上述响应于检测到窗口移动操作,确定移动窗口是否从上述移动窗口对应的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之后,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上述移动窗口未从上述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将上述移动窗口显示在上述移动窗口对应的原始显示位置。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检测到窗口移动操作结束,确定上述移动窗口对应的目标位置;将上述目标位置对应的窗口组确定为第四目标窗口组;根据上述目标位置和上述第四目标窗口组,确定上述移动窗口的待显示位置;根据上述移动窗口的待显示位置和上述第四目标窗口组,确定第三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根据上述第三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生成各个第三待移动窗口的各个第三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其中,上述第三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对应上述各个第三待移动窗口;将上述移动窗口显示在上述移动窗口的待显示位置,以及将上述各个第三待移动窗口显示在对应的各个第三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
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光机和光学元件,用于在用户眼前成像;当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提高了用户使用多窗口时的体验感。具体来说,造成用户体验感较差的原因在于:在单窗口模式的头戴式显示设备中,如果人不动(视场角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开启多个窗口,多个窗口会重叠在一起,导致用户无法看到历史打开的窗口;在多窗口模式中,如果开启多个窗口,会出现窗口遮挡、显示不全、调整窗口位置困难以及寻找窗口困难等情况,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首先,响应于检测到窗口新增操作,且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存在第一目标窗口组,确定新增窗口对应的属性信息。由此,可以在确定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存在第一目标窗口组后,得到新增窗口的属性信息。然后,根据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上述属性信息和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确定上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其中,上述待显示位置位于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的第一规则空间内,上述第一规则空间包括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的显示范围和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的可扩展显示区域。由此,可以得到新增窗口在上述视场角中即将要显示的位置。之后,根据上述待显示位置和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确定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由此,可以在确定上述新增窗口的显示位置之后,确定在第一目标窗口组中需要移动的各个窗口。接着,根据上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和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生成各个待移动窗口的各个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由此,可以确定各个需要移动的窗口在移动后的各个显示位置。之后,将上述新增窗口显示在上述待显示位置,以及将上述各个待移动窗口显示在上述各个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由此,可以得到新增窗口后的各个窗口在第一目标窗口组中的排列位置,并显示重新排列的各个窗口。之后,响应于检测到窗口移动操作,确定移动窗口是否从上述移动窗口对应的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由此,可以根据移动窗口是否从上述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确定上述原始窗口组中的各个窗口的排列位置。最后,响应于确定上述移动窗口从上述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将上述移动窗口显示在移至的位置,以及将上述移动窗口在上述3D空间中的第二规则空间对应的窗口组确定为第二目标窗口组;其中,上述第二目标窗口组对应上述第二规则空间,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和上述第二目标窗口组位于上述3D空间的不同平面,且可叠加显示。由此,可以将上述移动窗口显示在移至的位置并形成一个新的窗口组。也因为所实现的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能够将新增窗口显示在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并且在确定了新增窗口在窗口组的显示位置之后,将窗口组中占据新增窗口显示位置的窗口以及其他相关联的窗口进行移动,从而保证了窗口不重叠的排列和显示。不仅能够看到新增窗口,还能看到历史窗口。而且多个窗口排列在窗口组中,使得寻找窗口变得容易。在窗口移动时将移动窗口显示在移至的位置并形成新的窗口组,使得调整窗口的位置变得容易。从而提升了用户使用多窗口时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3是本公开的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头戴式显示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图1-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1展示的是新增窗口操作之前的窗口排列。图2展示的是新增窗口操作(新增窗口106)之后的窗口排列。图3展示的是移动窗口106移动之后的窗口排列。首先,响应于检测到窗口新增操作,且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101中存在第一目标窗口组102,确定新增窗口106对应的属性信息。然后,根据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102、上述属性信息和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101,确定上述新增窗口106的待显示位置。例如,上述新增窗口106的待显示位置可以是窗口104在图1中的原始显示位置。其中,上述待显示位置位于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的规则空间内,上述规则空间包括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的显示范围和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的可扩展显示区域。之后,根据上述待显示位置和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102,确定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例如,图1中,窗口104和窗口105对应的显示位置的中心点坐标可以表示为待移动窗口信息。其中,上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可以表征需要移动的各个窗口(例如窗口104、窗口105)和各个窗口对应的移动信息。接着,根据上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和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102,生成各个待移动窗口的各个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例如图2中的窗口104、窗口105的显示位置。其中,上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对应上述各个待移动窗口(例如窗口104、窗口105)。之后,将上述新增窗口106显示在上述待显示位置,以及将上述各个待移动窗口显示在上述各个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接着,响应于检测到窗口移动操作(移动窗口106),确定移动窗口106是否从上述移动窗口106对应的原始窗口组102的规则空间中移出。其中,上述原始窗口组可以表征上述移动窗口106移动之前所属的窗口组。响应于确定上述移动窗口106从上述原始窗口组102的规则空间中移出(例如用户拖着移动窗口106后退0.5米),将上述移动窗口106显示在移至的位置,以及将上述移动窗口106在上述3D空间中的第二规则空间对应的窗口组确定为第二目标窗口组107。其中,上述第二目标窗口组107对应上述第二规则空间,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102和上述第二目标窗口组107位于上述3D空间的不同平面,且可叠加显示。以用户拖着移动窗口106后退0.5米为例,上述第二目标窗口组107比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102距离用户近0.5米。
可以理解的是,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头戴式显示设备,也可以是相关联的终端设备。其中,头戴式显示设备可以是AR头戴式显示设备、VR头戴式显示设备或MR头戴式显示设备。显示位置信息生成方法的执行主体为软件时,可以安装在上述所列举的头戴式显示设备中。其可以实现成例如用来提供分布式服务的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参考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400。该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响应于检测到窗口新增操作,且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存在第一目标窗口组,确定新增窗口对应的属性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的执行主体(例如头戴式显示设备)可以响应于检测到窗口新增操作,且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存在第一目标窗口组,确定新增窗口对应的属性信息。其中,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可以表征供窗口排列显示的空间。上述属性信息可以表征新增窗口的新增类型。上述新增类型可以是从预设一级栏目打开或从第一目标窗口组中其它窗口打开。上述预设一级栏目可以是任务栏(例如,dock栏)。实践中,响应于检测到窗口新增操作,且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存在第一目标窗口组,首先,上述执行主体可以获取用户在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显示空间中的点击操作的位置。然后,可以根据上述点击操作的位置,确定上述新增窗口是否从上述预设一级栏目新增。之后,响应于确定上述新增窗口从上述一级栏目新增,可以将上述一级栏目的ID编码确定为上述新增窗口对应的属性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响应于确定上述窗口新增操作作用于预设一级栏目,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预设一级栏目对应的标签信息确定为新增窗口对应的属性信息。其中,上述标签信息可以表征上述预设一级栏目的唯一编码。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响应于确定上述窗口新增操作作用于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中的目标窗口,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目标窗口的标签信息和显示位置确定为新增窗口对应的属性信息。其中,上述目标窗口可以表征上述新增窗口从上述目标窗口新增。上述显示位置可以是上述目标窗口的位置坐标。上述位置坐标可以是窗口的中心点坐标。
步骤402,根据第一目标窗口组、属性信息和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确定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上述属性信息和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确定上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其中,上述待显示位置可以是上述新增窗口的显示位置坐标。上述待显示位置位于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的第一规则空间内。上述第一规则空间可以包括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的显示范围和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的可扩展显示区域。上述显示范围可以是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在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展示的范围。上述可扩展显示区域可以是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在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未展示的区域。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各个窗口中满足第一预设位置条件的窗口对应的显示位置确定为上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上述各个窗口处于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中,且处于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上述第一预设位置条件可以是窗口不存在子窗口。上述子窗口可以表征从现有窗口新增的窗口。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根据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上述属性信息和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确定上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
第一步,响应于确定上述属性信息表征从上述预设一级栏目打开,将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显示的各个窗口确定为显示窗口序列。其中,上述各个窗口属于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上述显示窗口序列可以表征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中显示在视场角中的在空间上具有顺序关系的各个窗口。
第二步,根据上述显示窗口序列,确定上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显示窗口序列中满足预设显示条件和预设序号条件的显示窗口对应的预设位置确定为上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其中,上述显示窗口序列中的各个显示窗口对应各个序号。上述预设显示条件可以是显示窗口不存在子窗口。上述预设序号条件可以是显示窗口对应的序号最小。上述预设位置可以是相邻的右侧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响应于确定上述属性信息表征从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中的现有窗口打开,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上述属性信息包括的显示位置,确定上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属性信息包括的显示位置的相邻的右侧位置确定为上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根据上述显示窗口序列,确定上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
第一步,从上述显示窗口序列中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显示窗口作为上述新增窗口的前向窗口。其中,上述预设条件可以是显示窗口不存在子窗口。上述前向窗口可以表征上述新增窗口加入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后与之相邻的窗口。
第二步,根据上述前向窗口,确定上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前向窗口的上述预设位置确定为上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
步骤403,根据待显示位置和第一目标窗口组,确定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上述待显示位置和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确定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其中,上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可以表征需要移动的各个窗口和各个窗口对应的移动信息。上述移动信息可以表征显示位置的中心点坐标。上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中的待移动窗口信息可以包括待移动窗口和待移动窗口的移动信息。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的第一规则空间可以是一个立体的扇形区域,上述扇形区域相对于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所在的平面前后具有一定的空间厚度。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空间厚度可以为0.3米~0.5米。由此,当用户对窗口操作的时候,可以比较准确的操作窗口在空间中移动,既不会比较容易的对空间窗口进行错误的移动操作,也不会在移动空间窗口的时候过于费劲。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根据上述待显示位置和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确定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
第一步,将上述待显示位置和上述待显示位置的上述预设方向存在的各个待移动显示窗口确定为待移动窗口序列。
第二步,对于上述待移动窗口序列中的每个待移动窗口,执行以下步骤:
第一子步骤,将上述待移动窗口的前向窗口的显示位置的中心点坐标确定为移动信息。其中,上述前向窗口可以表征与上述待移动窗口左侧相邻的窗口。
第二子步骤,将上述待移动窗口和上述移动信息确定为待移动窗口信息。
第三步,将所确定的各个待移动窗口信息确定为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预设方向和上述待显示位置的上述预设方向存在的各个待移动显示窗口,确定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其中,上述各个待移动显示窗口可以是新增窗口加入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后,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中需要移动的各个窗口。上述预设方向可以是右方。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根据预设方向和上述待显示位置的上述预设方向存在的各个待移动显示窗口,确定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
第一步,将上述待显示位置和上述待显示位置的上述预设方向存在的各个待移动显示窗口确定为待移动窗口序列。
第二步,将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的左右两侧边缘的延长线的交点的坐标确定为圆心点坐标。
第三步,将上述待显示位置的中心点坐标与上述圆心点坐标的距离确定为目标距离。
第四步,将以上述目标距离为半径,以上述圆心点坐标为圆心的圆形对应的圆弧线确定为目标圆弧线。
第五步,从上述待移动窗口序列中随机选取两个相邻的显示窗口作为第一显示窗口和第二显示窗口。
第六步,将上述第一显示窗口的中心点坐标与上述圆心点坐标的连接线确定为第一连接线。
第七步,将上述第一显示窗口的中心点坐标与上述圆心点坐标的连接线确定为第二连接线。
第八步,将上述第一连接线与上述第二连接线的夹角确定为偏移夹角。
第九步,对于上述待移动窗口序列中的每个待移动窗口,执行以下步骤:
第一子步骤,将上述待移动窗口的中心点坐标与上述圆心点坐标的连接线向右偏移上述偏移夹角,得到偏移线。
第二子步骤,将上述偏移线与上述圆弧线的交点坐标确定为移动信息。
第三子步骤,将上述待移动窗口和上述移动信息确定为待移动窗口信息。
第十步,将所确定的各个待移动窗口信息确定为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
步骤404,根据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和第一目标窗口组,生成各个待移动窗口的各个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上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和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生成各个待移动窗口的各个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其中,上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对应上述各个待移动窗口。上述各个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可以是上述各个待移动窗口移动之后的显示位置。实践中,对于上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中的每个待移动窗口信息,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与上述待移动窗口信息中包括的待移动窗口相邻的相邻显示位置确定为上述待移动窗口的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上述相邻显示位置可以是在上述待移动窗口右侧的相邻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对于上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中的每个待移动窗口信息,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和上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包括的移动信息,生成上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包括的待移动窗口的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移动信息包括的显示位置的中心点坐标确定为待移动窗口的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其中,上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包括上述移动信息和上述待移动窗口。
步骤405,将新增窗口显示在待显示位置,以及将各个待移动窗口显示在各个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新增窗口显示在上述待显示位置,以及将上述各个待移动窗口显示在上述各个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
步骤406,响应于检测到窗口移动操作,确定移动窗口是否从移动窗口对应的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检测到窗口移动操作,上述执行主体可以确定移动窗口是否从上述移动窗口对应的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其中,上述原始窗口组可以表征上述移动窗口移动之前所属的窗口组。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响应于检测到窗口移动操作,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确定移动窗口是否从移动窗口对应的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
第一步,确定上述移动窗口的移动距离。其中,上述移动距离可以表征上述移动窗口在上述3D空间中的移动距离。上述3D空间可以表征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对应的显示空间。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移动窗口移至的位置的中心点坐标与上述移动窗口的原始位置的中心点坐标的距离确定为上述移动距离。上述原始位置可以表征上述移动窗口未移动之前所处的位置。
第二步,响应于确定上述移动距离大于预设阈值,确定上述移动窗口从上述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上述预设阈值可以表征窗口移出窗口组的最小移动距离。例如,上述预设阈值可以是0.4米。
第三步,响应于确定上述移动距离小于等于上述预设阈值,确定上述移动窗口未从上述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
步骤407,响应于确定移动窗口从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将移动窗口显示在移至的位置,以及将移动窗口在3D空间中的第二规则空间对应的窗口组确定为第二目标窗口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确定上述移动窗口从上述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移动窗口显示在移至的位置,以及将上述移动窗口在上述3D空间中的第二规则空间对应的窗口组确定为第二目标窗口组。其中,上述第二目标窗口组对应上述第二规则空间。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和上述第二目标窗口组位于上述3D空间的不同平面,且可叠加显示。上述第二规则空间可以包括上述第二目标窗口组的显示范围和上述第二目标窗口组的可扩展显示区域。上述第二目标窗口组可以表征上述移动窗口移出上述原始窗口组后组成的新的窗口组。
可选地,响应于检测到窗口新增操作,且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不存在第一目标窗口组,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新增窗口显示在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的中心位置。其中,上述中心位置可以是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对应的显示空间的中心点坐标对应的位置。
可选地,首先,响应于检测到窗口删除操作,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删除窗口对应的窗口组确定为第三目标窗口组。其中,上述第三目标窗口组可以表征上述删除窗口删除之前所属的窗口组。
然后,根据上述删除窗口对应的原始显示位置和上述第三目标窗口组,确定第一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其中,上述原始显示位置可以是上述删除窗口删除之前在上述第三目标窗口组中所处的位置。上述第一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可以表征上述删除窗口删除后,需要移动位置的各个窗口以及移动方向。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预设方向以及上述删除窗口的上述预设方向存在的各个窗口确定为第一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
接着,根据上述第一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生成各个第一待移动窗口的各个第一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其中,上述第一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对应上述各个第一待移动窗口。上述各个第一待移动窗口可以是上述删除窗口删除后,上述第三目标窗口组中需要移动位置的各个窗口。上述各个第一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可以表征需要移动位置的各个窗口需要移至的各个位置。实践中,对于上述第一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中的每个第一待移动窗口信息,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与第一待移动窗口的移动方向的相邻显示位置确定为上述第一待移动窗口的第一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上述第一待移动窗口信息可以包括上述第一待移动窗口和上述移动方向。
最后,将上述各个第一待移动窗口显示在对应的各个第一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
可选地,首先,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上述原始窗口组,确定第二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根据上述原始窗口组,确定第二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
第一步,将上述原始窗口组中上述移动窗口右侧存在的各个窗口确定为第二待移动窗口序列。
第二步,对于上述第二待移动窗口序列中的每个第二待移动窗口,执行以下步骤:
第一子步骤,将上述第二待移动窗口的前向窗口的中心点坐标确定为移动信息。
第二子步骤,将上述第二待移动窗口和上述移动信息确定为第二待移动窗口信息。
第三步,将所确定的各个第二待移动窗口信息确定为第二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
然后,根据上述第二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生成各个第二待移动窗口的各个第二待移动窗口位置。其中,上述第二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对应上述各个第二待移动窗口。上述各个第二待移动窗口可以是上述原始窗口组中需要移动的各个窗口。上述各个第二待移动窗口位置可以是上述各个第二待移动窗口需要移至的位置。实践中,对于上述第二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中的每个第二待移动窗口信息,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移动信息包括的显示位置的中心点坐标确定为第二待移动窗口的第二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其中,上述第二待移动窗口信息包括上述移动信息和上述第二待移动窗口。
最后,将上述各个第二待移动窗口显示在上述各个第二待移动窗口位置。
可选地,首先,响应于检测到窗口移动操作结束,上述执行主体可以确定上述移动窗口对应的目标位置。其中,上述目标位置可以是用户停止移动上述移动窗口后,上述移动窗口所处的位置。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用户结束移动上述移动窗口后,上述移动窗口所处的位置确定为上述移动窗口对应的目标位置。
然后,将上述目标位置对应的窗口组确定为第四目标窗口组。其中,上述第四目标窗口组可以表征上述移动窗口移动结束后所属的窗口组。
接着,根据上述目标位置和上述第四目标窗口组,确定上述移动窗口的待显示位置。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根据上述目标位置和上述第四目标窗口组,确定上述移动窗口的待显示位置:
第一步,确定上述第四目标窗口组与上述原始窗口组是否相同。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确定上述第四目标窗口组的标签编码与上述原始窗口组的标签编码是否相同,确定上述第四目标窗口组与上述原始窗口组是否相同。
第二步,响应于确定上述第四目标窗口组与上述原始窗口组相同,将上述目标位置确定为上述移动窗口的待显示位置。
第三步,响应于确定上述第四目标窗口组与上述原始窗口组不同,将上述第四目标窗口组中满足第二预设位置条件的窗口的相邻的右侧位置确定为上述移动窗口的待显示位置。其中,上述第二预设位置条件可以是窗口位置与上述目标位置距离最近。
之后,根据上述移动窗口的待显示位置和上述第四目标窗口组,确定第三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其中,上述第三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可以表征上述移动窗口移入上述第四目标窗口组后,上述第四目标窗口组中需要移动的各个窗口和移动信息。上述第三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可以为空。当上述第三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为空时,可以表征不需要移动上述第四目标窗口组中的任何窗口。实践中,确定上述第三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的步骤可以参考步骤403,在此不再赘述。
接着,根据上述第三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生成各个第三待移动窗口的各个第三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其中,上述第三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对应上述各个第三待移动窗口。其中,上述第三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对应上述各个第三待移动窗口。上述各个第三待移动窗口可以表征上述移动窗口移入上述第四目标窗口组后,上述第四目标窗口组需要移动的各个窗口。上述各个第三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可以表征上述各个第三待移动窗口需要移至的位置。实践中,对于上述第三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中的每个第三待移动窗口信息,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移动信息包括的显示位置的中心点坐标确定为第三待移动窗口的第三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其中,上述第三待移动窗口信息包括上述移动信息和上述第三待移动窗口。
最后,将上述移动窗口显示在上述移动窗口的待显示位置,以及将上述各个第三待移动窗口显示在对应的各个第三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提高了用户使用多窗口时的体验感。具体来说,造成用户体验感较差的原因在于:在单窗口模式的头戴式显示设备中,如果人不动(视场角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开启多个窗口,多个窗口会重叠在一起,导致用户无法看到历史打开的窗口;在多窗口模式中,如果开启多个窗口,会出现窗口遮挡、显示不全、调整窗口位置困难以及寻找窗口困难等情况,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首先,响应于检测到窗口新增操作,且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存在第一目标窗口组,确定新增窗口对应的属性信息。由此,可以在确定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存在第一目标窗口组后,得到新增窗口的属性信息。然后,根据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上述属性信息和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确定上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其中,上述待显示位置位于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的第一规则空间内,上述第一规则空间包括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的显示范围和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的可扩展显示区域。由此,可以得到新增窗口在上述视场角中即将要显示的位置。之后,根据上述待显示位置和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确定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由此,可以在确定上述新增窗口的显示位置之后,确定在第一目标窗口组中需要移动的各个窗口。接着,根据上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和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生成各个待移动窗口的各个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由此,可以确定各个需要移动的窗口在移动后的各个显示位置。之后,将上述新增窗口显示在上述待显示位置,以及将上述各个待移动窗口显示在上述各个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由此,可以得到新增窗口后的各个窗口在第一目标窗口组中的排列位置,并显示重新排列的各个窗口。之后,响应于检测到窗口移动操作,确定移动窗口是否从上述移动窗口对应的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由此,可以根据移动窗口是否从上述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确定上述原始窗口组中的各个窗口的排列位置。最后,响应于确定上述移动窗口从上述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将上述移动窗口显示在移至的位置,以及将上述移动窗口在上述3D空间中对应的第二规则空间确定为第二目标窗口组;其中,上述第二目标窗口组对应上述第二规则空间,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和上述第二目标窗口组位于上述3D空间的不同平面,且可以叠加显示。由此,可以将上述移动窗口显示在移至的位置并形成一个新的窗口组。也因为所实现的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能够将新增窗口显示在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并且在确定了新增窗口在窗口组的显示位置之后,将窗口组中占据新增窗口显示位置的窗口以及其他相关联的窗口进行移动,从而保证了窗口不重叠的排列和显示。不仅能够看到新增窗口,还能看到历史窗口。而且多个窗口排列在窗口组中,使得寻找窗口变得容易。在窗口移动时将移动窗口显示在移至的位置并形成新的窗口组,使得调整窗口的位置变得容易。从而提升了用户使用多窗口时的体验感。
进一步参考图5,其示出了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流程500。该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的流程50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响应于检测到窗口新增操作,且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存在第一目标窗口组,确定新增窗口对应的属性信息。
步骤502,根据第一目标窗口组、属性信息和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确定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
步骤503,根据待显示位置和第一目标窗口组,确定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
步骤504,根据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和第一目标窗口组,生成各个待移动窗口的各个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
步骤505,将新增窗口显示在待显示位置,以及将各个待移动窗口显示在各个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
步骤506,响应于检测到窗口移动操作,确定移动窗口是否从移动窗口对应的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
步骤507,响应于确定移动窗口从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将移动窗口显示在移至的位置,以及将移动窗口在3D空间中的第二规则空间对应的窗口组确定为第二目标窗口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501-507的具体实现及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图4对应的那些实施例中的步骤401-407,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508,响应于确定移动窗口未从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将移动窗口显示在移动窗口对应的原始显示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确定上述移动窗口未从上述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移动窗口显示在上述移动窗口对应的原始显示位置。
从图5中可以看出,与图4对应的一些实施例的描述相比,图5对应的一些实施例中的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的流程500体现了用户对窗口进行移动调整时未移出原始窗口组时窗口的排列显示步骤。由此,这些实施例描述的方案可以实现将窗口移动之后,窗口未移出原始窗口组时,移动窗口对应的原始窗口组中各个窗口的排列显示。从而使窗口的移动调整更加容易和简洁,从而提高用户使用多窗口时的体验感。
下面参考图6,其示出了具有显示功能的头戴式显示设备6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头戴式显示设备600包括处理装置(CPU)601、存储器602、输入单元603和输出单元604,其中,处理装置601、存储器602、输入单元603以及输出单元604通过总线605彼此相连。在此,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方法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程序,并且存储在存储器602中。头戴式显示设备600中的处理装置601通过调用存储器602中存储的上述计算机程序,来具体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3D空间的窗口显示功能。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输入单元603可以包括摄像头、麦克风、陀螺仪、加速度计、磁力计等设备,输出单元604可以是显示模组等可用于显示内容的设备。上述显示模组可以包括光机和光学元件。上述光学元件可以包括棱镜、自由曲面、BirdBath、光波导等光学元件。由此,处理装置601在调用上述计算机程序执行3D空间的窗口显示功能时,可以控制输入单元603获取用户的手势等操作指令,以及控制输出单元604对显示内容进行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记载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头戴式显示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头戴式显示设备执行时,使得该头戴式显示设备:响应于检测到窗口新增操作,且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存在第一目标窗口组,确定新增窗口对应的属性信息;根据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上述属性信息和上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确定上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其中,上述待显示位置位于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的第一规则空间内,上述第一规则空间包括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的显示范围和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的可扩展显示区域;根据上述待显示位置和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确定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根据上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和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生成各个待移动窗口的各个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其中,上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对应上述各个待移动窗口;将上述新增窗口显示在上述待显示位置,以及将上述各个待移动窗口显示在上述各个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响应于检测到窗口移动操作,确定移动窗口是否从上述移动窗口对应的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响应于确定上述移动窗口从上述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将上述移动窗口显示在移至的位置,以及将上述移动窗口在上述3D空间中的第二规则空间对应的窗口组确定为第二目标窗口组;其中,上述第二目标窗口组对应上述第二规则空间,上述第一目标窗口组和上述第二目标窗口组位于上述3D空间的不同平面,且可叠加显示。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5)

1.一种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应用于头戴式显示设备的3D空间,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窗口新增操作,且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存在第一目标窗口组,确定新增窗口对应的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窗口组、所述属性信息和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确定所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其中,所述待显示位置位于所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的第一规则空间内,所述第一规则空间包括所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的显示范围和所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的可扩展显示区域;
根据所述待显示位置和所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确定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
根据所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和所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生成各个待移动窗口的各个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其中,所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对应所述各个待移动窗口;
将所述新增窗口显示在所述待显示位置,以及将所述各个待移动窗口显示在所述各个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
响应于检测到窗口移动操作,确定移动窗口是否从所述移动窗口对应的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
响应于确定所述移动窗口从所述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将所述移动窗口显示在移至的位置,以及将所述移动窗口在所述3D空间中的第二规则空间对应的窗口组确定为第二目标窗口组,其中,所述第二目标窗口组对应所述第二规则空间,所述第一目标窗口组和所述第二目标窗口组位于所述3D空间的不同平面,且可叠加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窗口删除操作,将删除窗口对应的窗口组确定为第三目标窗口组;
根据所述删除窗口对应的原始显示位置和所述第三目标窗口组,确定第一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
根据所述第一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生成各个第一待移动窗口的各个第一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对应所述各个第一待移动窗口;
将所述各个第一待移动窗口显示在对应的各个第一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原始窗口组,确定第二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
根据所述第二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生成各个第二待移动窗口的各个第二待移动窗口位置,其中,所述第二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对应所述各个第二待移动窗口;
将所述各个第二待移动窗口显示在所述各个第二待移动窗口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响应于检测到窗口新增操作,且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存在第一目标窗口组,确定新增窗口对应的属性信息,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窗口新增操作作用于预设一级栏目,将所述预设一级栏目对应的标签信息确定为新增窗口对应的属性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响应于检测到窗口新增操作,且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存在第一目标窗口组,确定新增窗口对应的属性信息,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窗口新增操作作用于所述第一目标窗口组中的目标窗口,将所述目标窗口的标签信息和显示位置确定为新增窗口对应的属性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窗口组、所述属性信息和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确定所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属性信息表征从所述预设一级栏目打开,将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显示的各个窗口确定为显示窗口序列,其中,所述各个窗口属于所述第一目标窗口组;
根据所述显示窗口序列,确定所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窗口组、所述属性信息和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确定所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属性信息表征从所述第一目标窗口组中的现有窗口打开,根据所述属性信息包括的显示位置,确定所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显示窗口序列,确定所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包括:
从所述显示窗口序列中选择满足预设条件的显示窗口作为所述新增窗口的前向窗口;
根据所述前向窗口,确定所述新增窗口的待显示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待显示位置和所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确定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包括:
根据预设方向和所述待显示位置的所述预设方向存在的各个待移动显示窗口,确定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中的待移动窗口信息包括待移动窗口和移动信息;以及
所述根据所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和所述第一目标窗口组,生成各个待移动窗口的各个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包括:
对于所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中的每个待移动窗口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窗口组和所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包括的移动信息,生成所述待移动窗口信息包括的待移动窗口的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窗口新增操作,且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中不存在第一目标窗口组,将所述新增窗口显示在所述头戴式显示设备的视场角的中心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响应于检测到窗口移动操作,确定移动窗口是否从所述移动窗口对应的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包括:
确定所述移动窗口的移动距离;
响应于确定所述移动距离大于预设阈值,确定所述移动窗口从所述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
响应于确定所述移动距离小于等于所述预设阈值,确定所述移动窗口未从所述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响应于检测到窗口移动操作,确定移动窗口是否从所述移动窗口对应的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移动窗口未从所述原始窗口组的规则空间中移出,将所述移动窗口显示在所述移动窗口对应的原始显示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窗口移动操作结束,确定所述移动窗口对应的目标位置;
将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窗口组确定为第四目标窗口组;
根据所述目标位置和所述第四目标窗口组,确定所述移动窗口的待显示位置;
根据所述移动窗口的待显示位置和所述第四目标窗口组,确定第三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
根据所述第三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生成各个第三待移动窗口的各个第三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其中,所述第三待移动窗口信息序列对应所述各个第三待移动窗口;
将所述移动窗口显示在所述移动窗口的待显示位置,以及将所述各个第三待移动窗口显示在对应的各个第三待显示移动窗口位置。
15.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光机和光学元件,用于在用户眼前成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310581993.5A 2023-05-23 2023-05-23 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Active CN1163014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81993.5A CN116301482B (zh) 2023-05-23 2023-05-23 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81993.5A CN116301482B (zh) 2023-05-23 2023-05-23 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01482A true CN116301482A (zh) 2023-06-23
CN116301482B CN116301482B (zh) 2023-09-19

Family

ID=86815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81993.5A Active CN116301482B (zh) 2023-05-23 2023-05-23 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01482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7045A (zh) * 2005-04-01 2008-04-23 微软公司 用于应用程序窗口分组和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68243A (zh) * 2012-09-29 2013-03-13 顾晶 用于在移动终端显示多个应用窗口的方法、装置与设备
KR20170002916A (ko) * 2015-06-30 2017-0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9471603A (zh) * 2017-09-07 2019-03-15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0692031A (zh) * 2017-06-01 2020-01-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虚拟现实环境中的窗口控制的***和方法
CN113204301A (zh) * 2021-05-28 2021-08-03 闪耀现实(无锡)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应用程序内容的方法及装置
CN113391734A (zh) * 2020-03-12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显示设备、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3485604A (zh) * 2021-07-30 2021-10-08 京东方智慧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交互终端、交互***、交互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29691A (zh) * 2020-11-04 2022-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窗口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68727A (zh) * 2021-04-30 2022-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US11506904B1 (en) * 2021-06-24 2022-11-22 Hangzhou Lingban Technology Co. Ltd. Presentation content update method, head-mounted display,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115576458A (zh) * 2022-10-08 2023-01-06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窗口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7045A (zh) * 2005-04-01 2008-04-23 微软公司 用于应用程序窗口分组和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68243A (zh) * 2012-09-29 2013-03-13 顾晶 用于在移动终端显示多个应用窗口的方法、装置与设备
KR20170002916A (ko) * 2015-06-30 2017-0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0692031A (zh) * 2017-06-01 2020-01-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虚拟现实环境中的窗口控制的***和方法
CN109471603A (zh) * 2017-09-07 2019-03-15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3391734A (zh) * 2020-03-12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显示设备、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529691A (zh) * 2020-11-04 2022-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窗口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68727A (zh) * 2021-04-30 2022-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方法及其装置
CN113204301A (zh) * 2021-05-28 2021-08-03 闪耀现实(无锡)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应用程序内容的方法及装置
US11506904B1 (en) * 2021-06-24 2022-11-22 Hangzhou Lingban Technology Co. Ltd. Presentation content update method, head-mounted display,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113485604A (zh) * 2021-07-30 2021-10-08 京东方智慧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交互终端、交互***、交互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576458A (zh) * 2022-10-08 2023-01-06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窗口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IDONG BAI ET AL.: "Markerless 3D gesture-based interaction for handheld Augmented Reality interfaces", 《2013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XED AND AUGMENTED REALITY (ISMAR)》 *
蔡攀: "基于增强现实的实时交互技术研究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01482B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84738B (zh) 一种图像分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228623B2 (ja) 障害物検出方法、装置、設備、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291244B (zh) 房源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1506904B1 (en) Presentation content update method, head-mounted display,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US2021020080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rallel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CN112954441B (zh) 视频编辑及播放方法、装置、设备、介质
CN111324261B (zh) 目标对象的截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99588A (zh) 三维车道线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589926B (zh) 虚拟界面操作方法、头戴式显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239673A (zh) 图表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301482B (zh) 3d空间的窗口显示方法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13050643A (zh) 无人车路径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262718B (zh) 输入法窗口设置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CN113506356B (zh) 面积图的绘制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619615A (zh) 用于处理图像方法和装置
CN111813407B (zh) 游戏开发方法、游戏运行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925593A (zh) 一种目标图层缩放旋转的方法和装置
CN115756176B (zh) 应用显示方法、头戴式显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819693B (zh) 滑动验证码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395826B (zh) 文字特效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612261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6808589A (zh) 动作控制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185537A (zh) 虚拟场景展示方法、头戴式显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6920410A (zh) 虚拟对象的运动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886531A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