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96052A - 动脉瘤封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脉瘤封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96052A
CN116196052A CN202111446908.1A CN202111446908A CN116196052A CN 116196052 A CN116196052 A CN 116196052A CN 202111446908 A CN202111446908 A CN 202111446908A CN 116196052 A CN116196052 A CN 1161960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eurysm
occlusion device
plugging
support
neck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469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光亮
郭爽
常孟琪
陈冰
郭远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port Neurotech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port Neurotech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port Neurotech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port Neurotech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469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960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196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60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099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 A61B17/12109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in a blood vessel
    • A61B17/12113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in a blood vessel within an aneurys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131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 A61B17/1214Coils or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131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 A61B17/1214Coils or wires
    • A61B17/1215Coils or wires comprising additional materials, e.g. thrombogenic, having filaments, having fibers, being coate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脉瘤封堵装置,包括封堵本体和支撑体。封堵本体包括主体部分和一内腔,主体部分具有远端和近端;支撑***于内腔,且支撑体具有远端和近端;主体部分的远端和近端中的至少一端具有收口部分,收口部分凹陷于主体部分的对应的端部;且收口部分与支撑体的对应的端部连接。主体部分的近端和远端中的至少一端具有收口部分,收口部分凹陷于主体部分的对应的端部,从而动脉瘤封堵装置位于动脉瘤时,收口部分不会伸出至主体部分的对应的端部之外,减小了动脉瘤破裂的风险。由于收口部分与支撑体的对应的端部连接,从而收口部分能够受到支撑体的对应的端部的约束,进一步减小了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Description

动脉瘤封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动脉瘤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由于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导致的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的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的异常膨出。随着近30年来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出现新的动脉瘤介入治疗器械,从弹簧圈发展到血流导向装置,再发展到瘤内封堵装置。
弹簧圈栓塞治疗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动脉瘤内栓塞弹簧圈以封堵动脉瘤,从而使得动脉瘤内的血液流场变化,减少血液对动脉瘤内壁的冲击,进而减少动脉瘤扩大的风险。然而,为减小动脉瘤复发的风险,往往需要在动脉瘤内栓塞一定数量的弹簧圈,达到一定的栓塞率时方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一方面,医生需要多次释放弹簧圈才能释放足够数量的弹簧圈,导致手术的时间较长,另一方面,栓塞的弹簧圈数量较多时有时会出现过渡栓塞的情况,这可能会造成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因此,弹簧圈栓塞治疗技术要求医生需要有足够的操作技巧和经验。此外,弹簧圈栓塞治疗技术更适用于窄颈动脉瘤,而针对宽颈动脉瘤则需要使用多种辅助技术(如双微导管技术、球囊辅助栓塞技术以及支架辅助技术等)以扩展弹簧圈的适应症,而这些辅助技术也需要医生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血流导向装置属于血管内介入治疗装置,血流导向装置具有对血管内血流的导向作用,主要是通过阻隔血液进一步流入动脉瘤,以实现动脉瘤的封堵。血流导向装置弥补了弹簧圈治疗宽颈动脉瘤的缺陷。但是,血流导向装置属于血管内介入治疗装置,为了防止血管内形成血栓,患者需要终身进行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而抗血小板治疗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从而增加患者术后出血并发症的风险。
瘤内封堵装置是目前最新型的动脉瘤治疗器械,其可以一次性释放至动脉瘤内以封堵动脉瘤,手术时间短,对医生的操作经验要求较低,患者在术后也不需要长期进行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目前的瘤内封堵装置多是由编织网管加工而成,在封闭编织网管的两端时会留下铆点结构,铆点结构容易造成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另外,目前的瘤内封堵装置在受到血流冲击后容易出现变形和移位的风险。
综上所述,传统的瘤内封堵装置存在容易造成动脉瘤破裂、受到血流冲击后容易出现变形和移位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瘤内封堵装置存在容易造成动脉瘤破裂、受到血流冲击后容易出现变形和移位的问题,提供一种动脉瘤封堵装置,不易造成动脉瘤破裂,且受到血流冲击后不易变形和不易移位。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动脉瘤封堵装置,所述动脉瘤封堵装置包括封堵本体和支撑体,所述动脉瘤封堵装置具有用于被输送的压缩状态和用于封堵动脉瘤的展开状态,所述动脉瘤封堵装置的所述封堵本体和所述支撑体在所述压缩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动脉瘤封堵装置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封堵本体呈编织网结构,所述封堵本体包括主体部分和一内腔,所述主体部分具有远端和近端;所述支撑***于所述内腔,且所述支撑体具有远端和近端;所述主体部分的远端和近端中的至少一端具有收口部分,所述收口部分凹陷于所述主体部分的对应的端部;且所述收口部分与所述支撑体的对应的端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分的远端具有所述收口部分;和/或,所述主体部分的近端具有所述收口部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收口部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主体部分连续,所述收口部分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逐渐聚拢,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封堵本体内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动脉瘤封堵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收口部分对应的连接环,所述收口部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主体部分连续,所述收口部分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逐渐聚拢,所述第二端聚拢于对应的所述连接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封堵本体和/或所述支撑体采用形状记忆材料或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支撑体的远端和近端分别用于支撑所述封堵本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动脉瘤封堵装置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沿远端至近端的方向,所述封堵本体的外径先逐渐变大再逐渐变小;或,
所述动脉瘤封堵装置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封堵本体呈柱形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封堵本体的最大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体的最大外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动脉瘤封堵装置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支撑体包括管状本体,所述管状本体自远端至近端沿螺旋方向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管状本体为编织网结构或激光雕刻网结构;或
所述管状本体由弹簧丝材沿所述管状本体的长度方向螺旋绕制而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管状本体的远端呈现收口结构;和/或,所述管状本体的近端呈现收口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为弹簧圈,所述弹簧圈包括管状本体,所述管状本体由弹簧丝材沿所述管状本体的长度方向螺旋绕制而成;所述动脉瘤封堵装置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弹簧圈成篮。
上述的动脉瘤封堵装置,主体部分的近端和远端中的至少一端具有收口部分,收口部分凹陷于主体部分的对应的端部,从而动脉瘤封堵装置位于动脉瘤时,收口部分不会伸出至主体部分的对应的端部之外,进而减小了动脉瘤破裂的风险。由于收口部分与支撑体的对应的端部连接,从而收口部分的位置能够受到支撑体的对应的端部的约束,进而能够防止收口部分由于血液的冲击力而伸出到主体部分的对应的端部之外,进一步地减小了动脉瘤破裂的风险。此外,支撑***于内腔内,支撑体的远端和近端分别用于支撑封堵本体,因此,血管内的血液流经动脉瘤时,支撑体的支撑能够尽量保证封堵本体不会因为血液的冲击而变形和移位,以致尽量保证封堵效果,减少或避免动脉瘤复发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动脉瘤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动脉瘤封堵装置位于动脉瘤内时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的动脉瘤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又一实施例的动脉瘤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至图7为再一些实施例的动脉瘤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血管11;动脉瘤12;瘤颈口13;
封堵本体110;内腔101;主体部分111;主体部分111的远端111c;主体部分111的近端111d;收口部分112;第一端112a;第二端112b
支撑体120;
连接环1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动脉瘤封堵装置。再参考图2,动脉瘤12自患者的血管11的侧壁向外凸出,动脉瘤封堵装置用于治疗患者的动脉瘤12时置于动脉瘤12内部,则动脉瘤封堵装置的一端靠近瘤顶,另一端靠近瘤颈口。下面为了方面说明,使用了“近端”和“远端”进行描述,其中,近端是指在动脉瘤治疗手术中,相对靠近手术操作者的手部的一端,远端是指相在动脉瘤治疗手术中,相对远离手术操作者的手部的一端。
动脉瘤封堵装置包括封堵本体110和支撑体120。动脉瘤封堵装置具有用于被输送的压缩状态和用于封堵动脉瘤12的展开状态,动脉瘤封堵装置能够通过封堵本体110和支撑体120的变形在压缩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动脉瘤封堵装置用于治疗患者的动脉瘤12时,可借助微导管(未示出)和推送杆(未示出)将动脉瘤封堵装置输送至患者的动脉瘤12内部。具体地,通过使封堵本体110和支撑体120分别产生压缩变形,使得动脉瘤封堵装置从展开状态切换至压缩状态,则能够使动脉瘤封堵装置压缩为长条结构,以方便置入微导管内。通过微导管在患者的血管11内建立输送通道,再通过推送杆沿微导管将动脉瘤封堵装置推送出微导管的出口之外,从而动脉瘤封堵装置释放至动脉瘤12内部。
如图2所示,动脉瘤封堵装置释放至动脉瘤12内部时,则动脉瘤封堵装置不受微导管的限制,从而从压缩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动脉瘤封堵装置在展开状态时,封堵本体110呈编织网结构。封堵本体110包括主体部分111和内腔101,内腔101位于主体部分101内,从而该内腔101能够使得封堵本体110具有一定的扩张体积,进而封堵本体110能够通过该内腔101较为充分占据动脉瘤12内部的空间,起到充分封堵动脉瘤12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动脉瘤封堵装置从展开状态切换至压缩状态时,该内腔101的体积会缩小。
具体地,封堵本体110为通过丝材编织而成的编织网结构,因此,需要将主体部分111的端部的各个丝材集束并固定在一起以进行收口,从而形成收口部分112,即主体部分111的丝材与收口部分112的丝材为连续一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分111的远端111c和近端111d处分别具有收口部分112,即主体部分111的远端111c通过其对应的收口部分112收口,主体部分111的近端111d通过其对应的收口部分112收口。
收口部分112凹陷于主体部分111的对应的端部。在本实施例中即,主体部分111的远端111c处的收口部分112凹陷于主体部分111的远端111c,主体部分111的近端111d处的收口部分112凹陷于主体部分111的近端111d。如图2所示,由于收口部分112凹陷于主体部分111的对应的端部,从而动脉瘤封堵装置位于动脉瘤12时,收口部分12不会伸出至主体部分111的对应的端部之外,进而收口部分12不易刺破动脉瘤12,减小了动脉瘤12破裂的风险。
支撑体120位于内腔101内。收口部分112与支撑体120的对应的端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即,主体部分111的远端111c处的收口部分112与支撑体120的远端连接,主体部分111的近端111d处的收口部分112与支撑体120的近端连接,从而,主体部分111的远端111c处的收口部分112受到支撑体120的远端的约束,主体部分111的近端111d处的收口部分112受到支撑体120的近端的约束,进而能够有效地约束收口部分112的位置,防止收口部分112由于血液的冲击力而伸出到主体部分111的对应的端部之外,因此,进一步地减小了动脉瘤12破裂的风险。
此外,由于主体部分111的远端111c处的收口部分112与支撑体120的远端连接,则支撑体120的远端能够支撑主体部分111的远端111c处的收口部分112,从而实现对封堵本体110的远端的支撑。同理,由于主体部分111的近端111d处的收口部分112与支撑体120的近端连接,则支撑体120的近端能够支撑主体部分111的近端111d处的收口部分112,从而实现对封堵本体110的近端的支撑。因此,血管11内的血液流经动脉瘤12时,支撑体120的支撑能够尽量保证封堵本体110不会因为血液的冲击而变形和移位,以致尽量保证封堵效果,减少或避免动脉瘤12复发的风险。
在其他实施例中,收口部分也可以为一个,例如,主体部分的远端处具有收口部分,而近端处不具有收口部分,从而,主体部分的远端处的收口部分凹陷于主体部分的远端,主体部分的远端处的收口部分与支撑体的远端连接,此时,支撑体的近端可直接连接于主体部分的近端。同理,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是,主体部分的近端处具有收口部分,而远端处不具有收口部分,从而,主体部分的近端处的收口部分凹陷于主体部分的近端,主体部分的近端处的收口部分与支撑体的近端连接,此时,支撑体的远端可直接连接于主体部分的远端。
上述的动脉瘤封堵装置,主体部分111的近端和远端中的至少一端具有收口部分112,收口部分112凹陷于主体部分111的对应的端部,从而动脉瘤封堵装置位于动脉瘤12时,收口部分12不会伸出至主体部分111的对应的端部之外,进而减小了动脉瘤12破裂的风险。由于收口部分112与支撑体120的对应的端部连接,从而收口部分112的位置能够受到支撑体120的对应的端部的约束,进而能够防止收口部分112由于血液的冲击力而伸出到主体部分111的对应的端部之外,进一步地减小了动脉瘤12破裂的风险。此外,支撑体120位于内腔101内,则支撑体120的远端和近端分别能够支撑封堵本体110,因此,血管11内的血液流经动脉瘤12时,支撑体120的支撑能够尽量保证封堵本体110不会因为血液的冲击而变形和移位,以致尽量保证封堵效果,减少或避免动脉瘤12复发的风险。
请参考图1,在一实施例中,收口部分112具有第一端112a和第二端112b。第一端112a为与主体部分111连续的一端。在编织封堵本体110时,使用一部分丝材编织至主体部分111的端部时,可以利用与该一部分丝材连续的剩余丝材不间断地编织收口部分112,即从第一端112a开始编织收口部分112。编织收口部分112时可以从第一端112a向第二端112b编织。收口部分112从第一端112a至第二端112b逐渐聚拢,即收口部分112的直径逐渐变小,从而收口部分112的丝材在第二端112b处聚集并固定在一起。由此可见,第二端112b为收口部分112的丝材的聚集端,因此,收口部分112与支撑体120的对应端部连接时,通过第二端112b与支撑体120的对应端部连接,从而方便收口部分112与支撑体120连接。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端112b朝向封堵本体110内部,即朝向内腔101内部。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收口部分112从第一端112a至第二端112b逐渐聚拢,即第二端112b相较于第一端112a较为尖锐,为尖端。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令第二端112b朝向封堵本体110内部,即尖端向内,从而能够进一步地防止第二端112b刺破动脉瘤,进一步地减小了动脉瘤12破裂的风险。
在其他实施例中,收口部分的第二端也可以是朝向封堵本体外侧(即朝向内腔的外部),只要收口部分整体是凹陷于主体部分的对应的端部,则收口部分的第二端仍然不会伸出至主体部分的对应的端部之外,从而也是不易刺破动脉瘤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请参考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动脉瘤封堵装置还包括与收口部分112对应的连接环130。第二端112b聚拢于对应的连接环130。具体地,可以通过胶粘剂(包括但不限于是UV胶、环氧胶等)将收口部分112的丝材在第二端112b处与连接环130粘接,还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收口部分112的丝材在第二端112b处与连接环130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封堵本体110采用形状记忆材料制成,从而能够发生变形,以方便动脉瘤封堵装置在压缩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具体地,该形状记忆材料可以是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金属,例如,镍钛(Ni-Ti)合金、镍钛钴合金(Ni-Ti-Co)、双层复合金属丝(Ni-Ti@Pt)等。该形状记忆材料还可以是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聚合物材料,例如,聚对二氧环己酮(PDO)、(丙交酯-ε-己内酯)共聚物(PLC)等。
在一实施例中,封堵本体110的编织网结构在编织时,所采用的丝材的丝径在0.0008英寸~0.002英寸之间,编织根数在48根~144根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动脉瘤封堵装置在展开状态时,沿远端至近端的方向(即图2中的YY’方向),封堵本体110的外径先逐渐变大再逐渐变小,即封堵本体110呈现从远端向中间逐渐***,从中间向近端逐渐变细的形状,则封堵本体110的形状能够与动脉瘤12的形状较好地匹配,从而封堵效果较好。此外,由于封堵本体110从远端向中间逐渐***,从而,封堵本体110的中间部分较粗,进而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封堵本体110从动脉瘤12的瘤颈口13处移出动脉瘤12外,因此,尽可能地保证了动脉瘤封堵装置在治疗动脉瘤12时位置稳定。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封堵本体110整体呈现球形。
在其他实施例中,封堵本体也可以呈现椭球等其他形状。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体120采用形状记忆材料制成,从而能够发生变形,以方便动脉瘤封堵装置在压缩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具体地,该形状记忆材料可以是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金属,例如,镍钛(Ni-Ti)合金、镍钛钴合金(Ni-Ti-Co)、双层复合金属丝(Ni-Ti@Pt)等。该形状记忆材料还可以是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聚合物材料,例如,聚对二氧环己酮(PDO)、(丙交酯-ε-己内酯)共聚物(PLC)等。
参考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动脉瘤封堵装置在展开状态时,支撑体120包括管状本体,该管状本体自远端至近端沿螺旋方向延伸,从而该管状本体可以近似看成是螺旋弹簧结构且该螺旋弹簧结构的轴向沿远端至近端的方向(YY’),进而,该管状本体(即支撑体120)能够向封堵本体110的远端和近端提供可靠的弹性力,以便可靠地支撑封堵本体110。
参考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沿远端至近端的方向(YY’),该管状本体的外径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变小。即该管状本体的管径从远端向中间逐渐***,从中间向近端逐渐变细。
动脉瘤封堵装置从展开状态切换至压缩状态时,由于管状本体的两端较细,中间较粗,因此,动脉瘤封堵装置的两端较细,中间较粗,从而方便将动脉瘤封堵装置的端部置入微导管内,进而便于动脉瘤封堵装置中间较粗的部分逐渐被推送杆推入微导管。通过推送杆沿微导管将动脉瘤封堵装置推送出微导管的出口时,由于动脉瘤封堵装置的端部较细,从而方便动脉瘤封堵装置的端部先推送出微导管的出口,进而便于动脉瘤封堵装置中间较粗的部分逐渐被推送杆推出微导管。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体不限于是管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管状本体采用编织网结构,即通过丝材编织而成。具体地,该编织网结构所采用的丝材的丝径在0.0008英寸~0.002英寸之间,编织根数在48根~144根之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的管状本体也可以是通过激光雕刻而形成的激光雕刻网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管状本体为通过丝材编织而成的编织网结构,因此,需要将各个丝材的端部集束并固定在一起以进行收口。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管状本体的远端呈现收口结构,因此,上述的管状本体的远端的丝材集束并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连接点,从而方便上述的管状本体的远端(即支撑体120的远端)与主体部分111远端处的收口部分112连接,或者,方便上述的管状本体的远端(即支撑体的远端)直接与封堵本体的远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管状本体为通过丝材编织而成的编织网结构,因此,需要将各个丝材的端部集束并固定在一起以进行收口。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管状本体的近端呈现收口结构,因此,上述的管状本体的近端的丝材集束并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连接点,从而方便上述的管状本体的近端(即支撑体120的近端)与主体部分111近端处的收口部分112连接,或者,方便上述的管状本体的近端(即支撑体的近端)直接与封堵本体的近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封堵本体110的最大外径大于或等于支撑体120的最大外径,从而能够确保封堵本体110的内腔101能够容纳支撑体120。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沿远端至近端的方向(即图1中的YY’方向),封堵本体110的外径先逐渐变大再逐渐变小,因此,封堵本体110的最大外径处在封堵本体110沿远端至近端的方向(YY’)的大致中间位置处。由于支撑体120的管状本体沿螺旋方向延伸,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体120的外径是指管状本体的螺旋外径(而非管状本体自身的管径),则支撑体120的最大外径即管状本体的最大螺旋外径。由于支撑体120的最大外径不大于封堵本体110的最大外径,从而能够防止支撑体120对动脉瘤12的侧壁过渡挤压,进而能够减小动脉瘤12破裂的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封堵本体110的最大外径在3mm~25mm之间,支撑体120的最大外径在3mm~25mm之间。
请参考图3,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动脉瘤封堵装置。该动脉瘤封堵装置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动脉瘤封堵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对于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下面重点介绍本实施例的动脉瘤封堵装置的区别之处。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管状本体由弹簧丝材沿该管状本体的长度方向螺旋绕制而成。具体地,该支撑体120的制备可通过将弹簧丝材沿第一芯轴的轴向螺旋缠绕在该第一芯轴上,从而形成上述的管状本体;再将该管状本体沿第二芯轴的轴向螺旋缠绕于该第二芯轴上,并进行定型处理,从而,定型后的管状本体的形状即自远端至近端沿螺旋方向延伸。动脉瘤封堵装置在压缩状态时,可将定型后的管状本体拉伸,从而方便置入微导管内。当支撑体120从微导管释放时,则自然恢复为定型后的管状本体的形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芯轴可以为圆柱状的,也可以为两端细中心粗的规则/不规则的柱状体。该柱状体最大外径为封堵本体最大外径的1/2-1。
在本实施例中,绕制该管状本体的弹簧丝材的丝径在0.000001英寸~0.0008英寸之间。绕制该管状本体的弹簧丝材采用金属丝,具体地,该金属丝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是铂(Pt)、钨(W)、铂钨合金(Pt-W)。
请参考图4,本申请又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动脉瘤封堵装置。该动脉瘤封堵装置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动脉瘤封堵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对于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下面重点介绍本实施例的动脉瘤封堵装置的区别之处。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体120为弹簧圈。弹簧圈包括管状本体。该管状本体由弹簧丝材沿该管状本体的长度方向螺旋绕制而成。如图4,动脉瘤封堵装置在展开状态时,弹簧圈成篮。该弹簧圈的制备可通过将弹簧丝材沿一芯轴的轴向螺旋缠绕在该芯轴上,从而形成管状本体;再将该管状本体按照预定形状(即弹簧圈成篮时的形状)缠绕于模具上,并进行定型处理,以形成成篮的弹簧圈。动脉瘤封堵装置在压缩状态时,可将成篮的该弹簧圈压缩,从而方便置入微导管内。当支撑体120(即弹簧圈)从微导管释放时,则自然恢复为成篮的弹簧圈的形状。
弹簧圈成篮时的结构可以是六面体结构等,具体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绕制该弹簧圈的弹簧丝材的丝径在0.000001英寸~0.0008英寸之间。绕制该弹簧圈的弹簧丝材采用金属丝,具体地,该金属丝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是铂(Pt)、钨(W)、铂钨合金(Pt-W)。
请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支撑体120为弹簧圈,因此,支撑体120的最大外径即弹簧圈成篮时的最大外径。
请参考图5至图7,本申请的再一些实施例的动脉瘤封堵装置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动脉瘤封堵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对于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下面重点介绍本实施例的动脉瘤封堵装置的区别之处。
图5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动脉瘤封堵装置在展开状态时,封堵本体110呈柱形结构,具体地,可以是圆柱,棱柱、椭圆柱等。
在本实施例中,封堵本体110的柱形结构的轴向高度在3mm~25mm之间。
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支撑体120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支撑体120的结构完全相同。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支撑体120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支撑体120的结构完全相同。图7所示的实施例的支撑体120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支撑体120的结构完全相同。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动脉瘤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瘤封堵装置包括封堵本体和支撑体,所述动脉瘤封堵装置具有用于被输送的压缩状态和用于封堵动脉瘤的展开状态,所述动脉瘤封堵装置的所述封堵本体和所述支撑体在所述压缩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动脉瘤封堵装置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封堵本体呈编织网结构,所述封堵本体包括主体部分和一内腔,所述主体部分具有远端和近端;所述支撑***于所述内腔,且所述支撑体具有远端和近端;所述主体部分的远端和近端中的至少一端具有收口部分,所述收口部分凹陷于所述主体部分的对应的端部;且所述收口部分与所述支撑体的对应的端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瘤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的远端具有所述收口部分;和/或,所述主体部分的近端具有所述收口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瘤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部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主体部分连续,所述收口部分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逐渐聚拢,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封堵本体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瘤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收口部分对应的连接环,所述收口部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主体部分连续,所述收口部分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逐渐聚拢,所述第二端聚拢于对应的所述连接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瘤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本体和/或所述支撑体采用形状记忆或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支撑体的远端和近端分别用于支撑所述封堵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瘤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脉瘤封堵装置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沿远端至近端的方向,所述封堵本体的外径先逐渐变大再逐渐变小;或
所述动脉瘤封堵装置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封堵本体呈柱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瘤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本体的最大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体的最大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瘤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瘤封堵装置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支撑体包括管状本体,所述管状本体自远端至近端沿螺旋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脉瘤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状本体为编织网结构或激光雕刻网结构;或
所述管状本体由弹簧丝材沿所述管状本体的长度方向螺旋绕制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脉瘤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本体的远端呈现收口结构;和/或,所述管状本体的近端呈现收口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瘤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弹簧圈,所述弹簧圈包括管状本体,所述管状本体由弹簧丝材沿所述管状本体的长度方向螺旋绕制而成;所述动脉瘤封堵装置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弹簧圈成篮。
CN202111446908.1A 2021-11-30 2021-11-30 动脉瘤封堵装置 Pending CN1161960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6908.1A CN116196052A (zh) 2021-11-30 2021-11-30 动脉瘤封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6908.1A CN116196052A (zh) 2021-11-30 2021-11-30 动脉瘤封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6052A true CN116196052A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13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46908.1A Pending CN116196052A (zh) 2021-11-30 2021-11-30 动脉瘤封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9605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76012B2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fects
US10898200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fects
US10617426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fects
JP6719963B2 (ja) リードフレームコイルを有する膨張性血管閉塞器具
EP2777642B1 (en) Braided stent with expansion ring
EP2938289B1 (en) Devices for the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fects
EP3572011A1 (en) Devices for the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fects
CN109745094B (zh) 封堵装置
CN216985012U (zh) 动脉瘤封堵装置
WO2022042345A1 (zh) 血管瘤封堵装置、血管瘤封堵治疗装置及血管瘤封堵***
CN216985011U (zh) 动脉瘤封堵装置
CN116196052A (zh) 动脉瘤封堵装置
CN116098670A (zh) 一种自适应动脉瘤的扰流装置及动脉瘤治疗***
CN216257277U (zh) 医用植入物
CN210112737U (zh) 封堵装置
CN116196053A (zh) 动脉瘤封堵装置
CN217285931U (zh) 栓塞装置及栓塞***
CN217827977U (zh) 栓塞装置
CN113951964B (zh) 栓塞弹簧圈和弹簧圈***
CN116807549A (zh) 栓塞装置及栓塞***
CN115487400A (zh) 球囊微导管
CN116035640A (zh) 医用植入物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