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50207B - 一种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50207B
CN115650207B CN202211653588.1A CN202211653588A CN115650207B CN 115650207 B CN115650207 B CN 115650207B CN 202211653588 A CN202211653588 A CN 202211653588A CN 115650207 B CN115650207 B CN 1156502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w material
speed
ball milling
porous carbon
ascorbic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535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50207A (zh
Inventor
王莎莎
任斌
刘振法
赵建林
田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bei Academy of Sciences
Hebei Baoli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bei Academy of Sciences
Hebei Baoli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bei Academy of Sciences, Hebei Baoli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bei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21165358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502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50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502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50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502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将单宁酸、抗坏血酸和硫源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将乙腈或卤代乙腈溶于无水乙醇中得到原料B,再将原料A和原料B同时放入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加入相当于单宁酸和抗坏血酸质量60~80%的金属源,继续球磨得到半固体状中间体,将得到的中间体在保护气氛围下炭化得到,本发明得到的产品的稳定性更好,均匀度也更好,实现了氧、氮、硫和金属的均匀掺杂,得到的多孔碳材料比表面积大、孔容大,经验证,具有良好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碳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多孔碳材料由于具有理想的比表面积大、广泛的孔径分布、化学稳定性强、机械稳定性高、来源广泛以及制备成本相对低廉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行业,如何获得期待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成为本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主要围绕掺杂和修饰开展。
CN115367726A公开了一种氧掺杂氮化钛杂化和氮掺杂的多孔碳材料,通过氧、氮掺杂和氮化钛杂化实现了较高的比表面积,适用于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等多个领域。
CN113493196A公开了一种硼氮共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硼酸作为硼源,硼酸热解变成氧化硼可以作为模板,这将大大增加碳材料的比表面积,具备电池电极材料、储氢材料,吸附、催化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CN114956040A公开了一种氮氧掺杂分级多孔碳材,得到的碳材料可以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电解水析氢析氧催化电极材料、电磁屏蔽和吸收材料、油水分离吸附剂、海水淡化材料。
本申请团队一直致力于多孔碳材料的性能研究工作,研究披露在如下专利中:CN113683074A、CN113233461A、CN110316717A、CN110143582A,为了进一步拓展多孔碳材料的种类以及提高掺杂的均匀性,本申请做了本项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孔炭材料,具备理想的性能,并同时提供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技术主题一
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单宁酸、抗坏血酸和硫源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所述单宁酸、抗坏血酸和硫源的质量比为1∶4~6∶7~8;将乙腈或卤代乙腈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得到质量体积浓度为4.5~6.5g/100mL的原料B;
S2:将原料A和原料B同时放入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40~60min后静置0.8~1.2h,加入相当于单宁酸和抗坏血酸质量60~80%的金属源,继续球磨0.3~0.8h,得到半固体状中间体;
S3:将步骤S2得到的中间体在保护气氛围下,750-900℃炭化1-3h,冷却至室温,得到多孔碳材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步骤S1中卤代乙腈选自三氯乙腈、二氯乙腈或三溴乙腈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步骤S1中乙腈或卤代乙腈和与所述单宁酸和抗坏血酸的质量比为1∶5~7。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步骤S1中硫源选自巯基乙胺、3-巯基乙胺盐酸盐、2-甲巯基乙胺碳酸叔丁酯、D-泛硫乙胺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所述步骤S2中金属源选自六氨基氯化钴、甘氨酸铜、甘氨酸锌或氯化镉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步骤S2中球磨的转速为450~650转/分钟。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步骤S3中,以20~30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保护气N2/Ar,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于200℃保温1小时后,以5~7℃/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温1小时,再以4~5℃/min的速率降温至5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单宁酸、抗坏血酸和巯基乙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所述单宁酸、抗坏血酸和巯基乙胺的质量比为1∶4~6∶7~8;将三氯乙腈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得到质量体积浓度为4.5~6.5g/100mL的原料B,所述三氯乙腈与所述单宁酸和抗坏血酸的质量比为1∶5~7;
S2:将原料A和原料B同时放入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45min后静置1h,加入相当于单宁酸和抗坏血酸质量总和的60~80%的甘氨酸锌,继续球磨0.5h,得到半固体状中间体;
S3:将步骤S2得到的中间体置于真空炭化炉中,以20~30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保护气N2/Ar,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于200℃保温1小时后,以5~7℃/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温1小时,再以4~5℃/min的速率降温至5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单宁酸、抗坏血酸和硫源的质量比为1∶5∶7.5;三氯乙腈与所述单宁酸和抗坏血酸的质量比为1∶6。
技术主题二
一种由技术主题一中所述的方案制备获得的多孔碳材料。
技术主题三
一种由技术主题一中所述的方案制备获得的多孔碳材料在双层电容器中的应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以单宁酸和抗坏血酸的组合物与乙腈或卤代乙腈和硫源为原料,先球磨混合,使得各个物质间形成氢键键连,进而在高速球磨过程中,能够更加均匀的络合金属元素,使产品的稳定性更好,均匀度也更好,实现了氧、氮、硫和金属的均匀掺杂,得到的多孔碳材料比表面积大、孔容大。经验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适用于双层电容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多孔碳材料的 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发明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各个物质均可由市售购买得到。
实施例1
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1g单宁酸、5g抗坏血酸以及7.5g巯基乙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将1g三氯乙腈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常温搅拌得到原料B;
S2:将原料A和原料B同时放入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45min后静置1h,加入6g甘氨酸锌,继续球磨0.5h,得到半固体状中间体;
S3:将步骤S2得到的半固体状中间体放入炭化炉中抽真空,以25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保护气N2/Ar,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于200℃保温1小时后,以6℃/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温1小时,再以5℃/min的速率降温至5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
所制备得到的多孔碳材料有效掺杂入了氮、氧、硫、锌元素,其性能如下:比表面积972 m2/g,孔容0.70 cm3/g,在1A/g的电流密度下,5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98.5%。
实施例2
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1g单宁酸、4g抗坏血酸以及7g巯基乙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将1g三氯乙腈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常温搅拌得到原料B;
S2:将原料A和原料B同时放入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45min后静置1h,加入3g甘氨酸锌,继续球磨0.5h,得到半固体状中间体;
S3:将步骤S2得到的半固体状中间体放入炭化炉中抽真空,以25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保护气N2/Ar,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于200℃保温1小时后,以6℃/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温1小时,再以5℃/min的速率降温至5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
所制备得到的多孔碳材料的性能如下:比表面积934m2/g,孔容0.68 cm3/g,在1A/g的电流密度下,5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97.2%。
实施例3
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1g单宁酸、6g抗坏血酸以及8g巯基乙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将1g三氯乙腈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常温搅拌得到原料B;
S2:将原料A和原料B同时放入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45min后静置1h,加入5.6g甘氨酸锌,继续球磨0.5h,得到半固体状中间体;
S3:将步骤S2得到的半固体状中间体放入炭化炉中抽真空,以25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保护气N2/Ar,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于200℃保温1小时后,以6℃/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温1小时,再以5℃/min的速率降温至5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
所制备得到的多孔碳材料的性能如下:比表面积921 m2/g,孔容0.66 cm3/g,在1A/g的电流密度下,5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96.8%。
实施例4
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1g单宁酸、5g抗坏血酸以及7.5g巯基乙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将1g三氯乙腈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常温搅拌得到原料B;
S2:将原料A和原料B同时放入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45min后静置1h,加入6g六氨基氯化钴,继续球磨0.5h,得到半固体状中间体;
S3:将步骤S2得到的半固体状中间体放入炭化炉中抽真空,以25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保护气N2/Ar,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于200℃保温1小时后,以6℃/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温1小时,再以5℃/min的速率降温至5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
所制备得到的多孔碳材料的性能如下:比表面积871 m2/g,孔容0.52cm3/g,在1A/g的电流密度下,5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96.3%。
实施例5
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1g单宁酸、5g抗坏血酸以及7.5g巯基乙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将1g三氯乙腈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常温搅拌得到原料B;
S2:将原料A和原料B同时放入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45min后静置1h,加入6g甘氨酸铜,继续球磨0.5h,得到半固体状中间体;
S3:将步骤S2得到的半固体状中间体放入炭化炉中抽真空,以25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保护气N2/Ar,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于200℃保温1小时后,以6℃/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温1小时,再以5℃/min的速率降温至5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
所制备得到的多孔碳材料的性能如下:比表面积885 m2/g,孔容0.54 cm3/g,在1A/g的电流密度下,5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96.6%。
实施例6
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1g单宁酸、5g抗坏血酸以及7.5g巯基乙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将1g乙腈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常温搅拌得到原料B;
S2:将原料A和原料B同时放入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45min后静置1h,加入6g甘氨酸锌,继续球磨0.5h,得到半固体状中间体;
S3:将步骤S2得到的半固体状中间体放入炭化炉中抽真空,以25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保护气N2/Ar,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于200℃保温1小时后,以6℃/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温1小时,再以5℃/min的速率降温至5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
所制备得到的多孔碳材料的性能如下:比表面积703m2/g,孔容0.46cm3/g,在1A/g的电流密度下,5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94.3%。
实施例7
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1g单宁酸、5g抗坏血酸以及7.5g巯基乙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将1g二氯乙腈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常温搅拌得到原料B;
S2:将原料A和原料B同时放入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45min后静置1h,加入6g甘氨酸锌,继续球磨0.5h,得到半固体状中间体;
S3:将步骤S2得到的半固体状中间体放入炭化炉中抽真空,以25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保护气N2/Ar,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于200℃保温1小时后,以6℃/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温1小时,再以5℃/min的速率降温至5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
所制备得到的多孔碳材料的性能如下:比表面积714 m2/g,孔容0.49 cm3/g,在1A/g的电流密度下,5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94.5%。
实施例8
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1g单宁酸、5g抗坏血酸以及7.5g3-巯基乙胺盐酸盐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将1g三氯乙腈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常温搅拌得到原料B;
S2:将原料A和原料B同时放入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45min后静置1h,加入6g甘氨酸锌,继续球磨0.5h,得到半固体状中间体;
S3:将步骤S2得到的半固体状中间体放入炭化炉中抽真空,以25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保护气N2/Ar,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于200℃保温1小时后,以6℃/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温1小时,再以5℃/min的速率降温至5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
所制备得到的多孔碳材料的性能如下:比表面积762m2/g,孔容0.51cm3/g,在1A/g的电流密度下,5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95.0%。
实施例9
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1g单宁酸、5g抗坏血酸以及7.5gD-泛硫乙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将1g三氯乙腈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常温搅拌得到原料B;
S2:将原料A和原料B同时放入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45min后静置1h,加入6g甘氨酸锌,继续球磨0.5h,得到半固体状中间体;
S3:将步骤S2得到的半固体状中间体放入炭化炉中抽真空,以25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保护气N2/Ar,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于200℃保温1小时后,以6℃/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温1小时,再以5℃/min的速率降温至5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
所制备得到的多孔碳材料的性能如下:比表面积788m2/g,孔容0.52cm3/g,在1A/g的电流密度下,5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95.1%。
对比例1
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6g单宁酸和7.5g巯基乙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将1g三氯乙腈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常温搅拌得到原料B;
S2:将原料A和原料B同时放入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45min后静置1h,加入6g甘氨酸锌,继续球磨0.5h,得到半固体状中间体;
S3:将步骤S2得到的半固体状中间体放入炭化炉中抽真空,以25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保护气N2/Ar,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于200℃保温1小时后,以6℃/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温1小时,再以5℃/min的速率降温至5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
所制备得到的多孔碳材料的性能如下:比表面积421m2/g,孔容0.33cm3/g,在1A/g的电流密度下,5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70.6%。
对比例2
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6g抗坏血酸以及7.5g巯基乙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将1g三氯乙腈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常温搅拌得到原料B;
S2:将原料A和原料B同时放入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45min后静置1h,加入6g甘氨酸锌,继续球磨0.5h,得到半固体状中间体;
S3:将步骤S2得到的半固体状中间体放入炭化炉中抽真空,以25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保护气N2/Ar,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于200℃保温1小时后,以6℃/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温1小时,再以5℃/min的速率降温至5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
所制备得到的多孔碳材料的性能如下:比表面积367m2/g,孔容0.30cm3/g,在1A/g的电流密度下,5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67.4%。
对比例3
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将2g单宁酸、4g抗坏血酸以及7.5g巯基乙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将1g三氯乙腈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常温搅拌得到原料B;
S2:将原料A和原料B同时放入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45min后静置1h,加入6g甘氨酸锌,继续球磨0.5h,得到半固体状中间体;
S3:将步骤S2得到的半固体状中间体放入炭化炉中抽真空,以25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保护气N2/Ar,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于200℃保温1小时后,以6℃/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温1小时,再以5℃/min的速率降温至5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
所制备得到的多孔碳材料的性能如下:比表面积594m2/g,孔容0.40cm3/g,在1A/g的电流密度下,5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76.3%。
对比例4
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将1g单宁酸、9g抗坏血酸以及7.5g巯基乙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将1g三氯乙腈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常温搅拌得到原料B;
S2:将原料A和原料B同时放入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45min后静置1h,加入6g甘氨酸锌,继续球磨0.5h,得到半固体状中间体;
S3:将步骤S2得到的半固体状中间体放入炭化炉中抽真空,以25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保护气N2/Ar,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于200℃保温1小时后,以6℃/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温1小时,再以5℃/min的速率降温至5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
所制备得到的多孔碳材料的性能如下:比表面积469 m2/g,孔容0.36 cm3/g,在1A/g的电流密度下,5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74.8%。
对比例5
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1g单宁酸、5g抗坏血酸以及7.5g巯基乙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将20mL无水乙醇作为溶剂;
S2:将原料A和溶剂同时放入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45min后静置1h,加入6g甘氨酸锌,继续球磨0.5h,得到半固体状中间体;
S3:将步骤S2得到的半固体状中间体放入炭化炉中抽真空,以25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保护气N2/Ar,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于200℃保温1小时后,以6℃/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温1小时,再以5℃/min的速率降温至5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
所制备得到的多孔碳材料的性能如下:比表面积280 m2/g,孔容0.21cm3/g,在1A/g的电流密度下,5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51.1%。
对比例6
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1g单宁酸、5g抗坏血酸以及7.5g巯基乙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将1g三氯乙腈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常温搅拌得到原料B;
S2:将原料A和原料B同时放入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45min后静置1h,继续球磨0.5h,得到半固体状中间体;
S3:将步骤S2得到的半固体状中间体放入炭化炉中抽真空,以25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保护气N2/Ar,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于200℃保温1小时后,以6℃/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温1小时,再以5℃/min的速率降温至5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
所制备得到的多孔碳材料的性能如下:比表面积557 m2/g,孔容0.38cm3/g,在1A/g的电流密度下,5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75.8%。
对比例7
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1g单宁酸、5g抗坏血酸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将1g三氯乙腈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常温搅拌得到原料B;
S2:将原料A和原料B同时放入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45min后静置1h,加入6g甘氨酸锌,继续球磨0.5h,得到半固体状中间体;
S3:将步骤S2得到的半固体状中间体放入炭化炉中抽真空,以25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保护气N2/Ar,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于200℃保温1小时后,以6℃/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温1小时,再以5℃/min的速率降温至5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
所制备得到的多孔碳材料的性能如下:比表面积438m2/g,孔容0.34cm3/g,在1A/g的电流密度下,5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70.4%。
对比例8
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1g单宁酸、5g抗坏血酸以及7.5g巯基乙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将1g葡萄糖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常温搅拌得到原料B;
S2:将原料A和原料B同时放入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45min后静置1h,加入6g甘氨酸锌,继续球磨0.5h,得到半固体状中间体;
S3:将步骤S2得到的半固体状中间体放入炭化炉中抽真空,以25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保护气N2/Ar,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于200℃保温1小时后,以6℃/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温1小时,再以5℃/min的速率降温至5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
所制备得到的多孔碳材料的性能如下:比表面积322 m2/g,孔容0.23cm3/g,在1A/g的电流密度下,5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49.8%。
对比例9
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1g单宁酸、5g抗坏血酸以及7.5g硫脲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将1g三氯乙腈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常温搅拌得到原料B;
S2:将原料A和原料B同时放入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45min后静置1h,加入6g甘氨酸锌,继续球磨0.5h,得到半固体状中间体;
S3:将步骤S2得到的半固体状中间体放入炭化炉中抽真空,以25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保护气N2/Ar,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于200℃保温1小时后,以6℃/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温1小时,再以5℃/min的速率降温至5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
所制备得到的多孔碳材料的性能如下:比表面积339m2/g,孔容0.29cm3/g,在1A/g的电流密度下,5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52.3%。
对比例10
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1g单宁酸、5g抗坏血酸以及7.5g巯基乙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将1g三氯乙腈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常温搅拌得到原料B;
S2:将原料A和原料B同时放入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45min后静置1h,加入6g甘氨酸锌,继续球磨0.5h,得到半固体状中间体;
S3:将步骤S2得到的半固体状中间体放入炭化炉中抽真空,以25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保护气N2/Ar,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温2小时,再以5℃/min的速率降温至5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
所制备得到的多孔碳材料的性能如下:比表面积 512 m2/g,孔容0.34cm3/g,在1A/g的电流密度下,5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73.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单宁酸、抗坏血酸和硫源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所述单宁酸、抗坏血酸和硫源的质量比为1∶4~6∶7~8;将乙腈或卤代乙腈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得到质量体积浓度为4.5~6.5g/100mL的原料B;所述步骤S1中乙腈或卤代乙腈与所述单宁酸和抗坏血酸的质量比为1∶5~7;所述步骤S1中硫源选自巯基乙胺、3-巯基乙胺盐酸盐、2-甲巯基乙胺碳酸叔丁酯、D-泛硫乙胺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及以上的组合;S2:将原料A和原料B同时放入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40~60min后静置0.8~1.2h,加入相当于单宁酸和抗坏血酸质量60~80%的金属源,继续球磨0.3~0.8h,得到半固体状中间体;所述步骤S2中金属源选自六氨基氯化钴、甘氨酸铜、甘氨酸锌或氯化镉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S3:将步骤S2得到的中间体以20~30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保护气N2/Ar,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于200℃保温1小时后,以5~7℃/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温1小时,再以4~5℃/min的速率降温至5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卤代乙腈选自三氯乙腈、二氯乙腈或三溴乙腈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球磨的转速为450~650转/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单宁酸、抗坏血酸和巯基乙胺混合均匀得到原料A,所述单宁酸、抗坏血酸和巯基乙胺的质量比为1∶4~6∶7~8;将三氯乙腈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得到质量体积浓度为4.5~6.5g/100mL的原料B,所述三氯乙腈与所述单宁酸和抗坏血酸的质量比为1∶5~7;
S2:将原料A和原料B同时放入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45min后静置1h,加入相当于单宁酸和抗坏血酸质量总和的60~80%的甘氨酸锌,继续球磨0.5h,得到半固体状中间体;
S3:将步骤S2得到的中间体置于真空炭化炉中,以20~30mL/min的速率不断通入保护气N2/Ar,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于200℃保温1小时后,以5~7℃/min的速率升温至900℃并保温1小时,再以4~5℃/min的速率降温至500℃后再自然降温至室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宁酸、抗坏血酸和巯基乙胺的质量比为1∶5∶7.5;三氯乙腈与所述单宁酸和抗坏血酸的质量比为1∶6。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获得的多孔碳材料。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孔碳材料在双层电容器中的应用。
CN202211653588.1A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56502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3588.1A CN115650207B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3588.1A CN115650207B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50207A CN115650207A (zh) 2023-01-31
CN115650207B true CN115650207B (zh) 2023-03-21

Family

ID=85022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53588.1A Active CN115650207B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5020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1688B (zh) * 2009-07-10 2012-11-07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介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13001367A2 (en) * 2011-06-30 2013-01-03 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derate 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carbon
US10950849B2 (en) * 2011-06-30 2021-03-16 Cornell University Hybrid materials and nanocomposite materials, methods of making same, and uses thereof
CN103964414A (zh) * 2014-04-30 2014-08-06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高度有序介孔碳材料的固相合成方法
CN105776170B (zh) * 2014-12-16 2019-06-11 中科派思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块体含氮多级孔道炭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865618B (zh) * 2017-02-23 2018-05-04 广西大学 一种“花生形”Mn2O3/C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8383098B (zh) * 2018-01-12 2022-01-07 上海大学 多种杂原子共掺杂的中空多孔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706566A (zh) * 2018-05-18 2018-10-26 辽宁大学 温和条件下无模板法合成基于单宁酸的多孔聚合物及其衍生的炭材料
CN114709426A (zh) * 2022-03-30 2022-07-05 广西大学 高导电杂原子掺杂多孔碳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及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50207A (zh) 202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19554B (zh) 一种氮磷共掺杂多孔生物质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CN109167042B (zh) 复合碳材料包覆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
CN109755540B (zh)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54183A (zh) 一种CoNi双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碳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883745A (zh) 一种MOF/MXene/CF复合纳米片及其合成方法
CN10990441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17398A (zh) 钠离子电池用高首效硬碳负极
CN111268677A (zh)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碳化葡萄籽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571703A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碳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15424B (zh) 一种氮磷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35672A (zh) 一种硼氮共掺杂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74485A (zh) 一种锌离子混合电容器用氮磷双掺杂泡沫状碳的制备方法
CN113044840B (zh) 一种活性炭负载钼和氮双掺杂碳纳米片阵列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732209B (zh) 一种以混合菌渣废料制备锂离子碳负极材料的方法
CN115650207B (zh) 一种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407165A (zh) 锂硫电池用硒掺杂的共价有机骨架-硫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合成方法
CN108546962A (zh) 一种高比表面积多孔碳掺杂铱的电解水析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2479205A (zh) 一种窄孔径竹箨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24293A (zh) 一种碳化钛/碳纳米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435858B (zh) 一种含氮和氧的金属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26629A (zh) 一种多孔石墨烯复合催化剂的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15124020A (zh) 一种具有分级孔的硼氮共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178589A (zh)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其制备方法和微生物燃料电池
CN112054177A (zh) 一种高容量/高首效的红磷-分子筛模板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0642239A (zh) 一种蛋壳膜衍生碳/石墨烯/硫化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