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11773B - 一种补锂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补锂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11773B
CN115611773B CN202211347382.6A CN202211347382A CN115611773B CN 115611773 B CN115611773 B CN 115611773B CN 202211347382 A CN202211347382 A CN 202211347382A CN 115611773 B CN115611773 B CN 1156117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supplementing
chain
positive electrode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473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11773A (zh
Inventor
尹雪晗
谢芳
郑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aike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aike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aike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aike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4738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117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11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117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117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117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55/00Carboxylic acid nitriles
    • C07C255/01Carboxylic acid nitriles having cyano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 C07C255/11Carboxylic acid nitriles having cyano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containing cyano groups and singly-bound oxygen atoms bound to the same saturated acyclic carbon skeleton
    • C07C255/12Carboxylic acid nitriles having cyano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containing cyano groups and singly-bound oxygen atoms bound to the same saturated acyclic carbon skeleton containing cyano groups and hydroxy groups bound to the carbon skelet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53/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nitriles
    • C07C253/3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nitrile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yano grou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6Liquid materials
    • H01M10/0567Liqu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60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organic compoun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链状补锂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该链状补锂化合物的结构中,‑OLi基团用于锂离子电池补锂,‑CN基团是链状补锂化合物补锂后进入电解液后发挥作用,‑CN基团与正极材料中的过渡金属有较强的络合作用,从而在锂离子电池正极表面形成一层膜,抑制过渡金属离子溶出,保护正极。本发明提供的链状补锂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简单,且补锂过程明确,由于含有3个‑OLi基团,所以补锂效果较好。提供通电后的补锂反应,明确补锂反应后产物对电池无不良影响,且还可以做电解液添加剂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补锂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链状补锂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锂离子电池,尤其涉及一种补锂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锂离子电池受到广泛关注,而提高其能量密度则是未来发展的重点。目前形势下,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较为容易的实现方法在于电池正负极材料,在正极材料方面,为适应电池逐渐升高的能量密度的要求,三元材料(NCM、NCA)近几年来快速发展,并成功在锂离子电池体系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负极方面,石墨材料作为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有着来源广泛,储量丰富,电化学性能较为稳定等优点,但是其缺点也很显著,即克容量不足,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存在活性锂损失,而该缺点可以通过提前补锂的方法补偿锂离子电池的不可逆容量损失,使电池的容量得到恢复,从而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的研究。
预锂化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其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以及首次库伦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众所周知,在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循环过程中,负极表面会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形成一层保护膜,即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SEI膜),在此过程中会消耗来自正极的锂,且这部分锂的消耗是不可逆转的永久消耗,这便导致了锂离子电池的首次循环效率和能量密度。预锂化技术是在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之前,对负极进行补锂或者通过正极向负极间接补锂,以弥补负极上因形成SEI膜而造成的锂损失。锂离子电池补锂技术已经被广泛研究,目前已经公开的补锂方式有很多,主要包括正极补锂和负极补锂两大类别。对于负极补锂的研究开始的较早,主要包括基于金属锂的物理方法补锂、自放电补锂、化学补锂、电化学补锂等多种补锂方式,基于金属锂的补锂技术较为成熟,其中锂粉和锂箔使用较为广泛,然而,由于金属锂的物化性质非常敏感,且预锂化的精确度仍然非常难以控制,相应的预锂化操作都必须在极度严格的惰性氛围下进行,这对大规模的应用来说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探索新的预锂化技术来解决由锂金属引发的各种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
近年来正极预锂化技术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补锂技术实现商业化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正极补锂技术较负极补锂安全性好,操作简单,但是缺点是正极补锂添加剂会导致正极活性物质占比下降,且补锂后产气或者有固体残留,对电池性能造成不好的影响。
因此,如何得到一种更为适宜的补锂材料,特别是针对于正极补锂的补锂剂,具有较好的补锂效果,解决上述现在的补锂剂存在的问题,已成为业内诸多一线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链状补锂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锂离子电池。本发明提供的链状补锂化合物,不仅能够实现对锂离子电池有效补锂,同时兼具成本低、安全性高、合成简单,补锂后不影响电池后续循环、补锂后产物可溶于电解液中充当电解液添加剂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链状补锂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
其中,n为聚合度。
优选的,所述0≤n≤5;
所述链状补锂化合物具有式(1)~(4)所示的结构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链状补锂化合物为正极补锂材料;
所述正极包括锂离子电池正极;
所述链状补锂化合物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中正极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1~10):(70~8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链状补锂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具体式(II)结构的链状原料和锂源溶于溶剂中,进行反应后,,得到链状补锂化合物;
其中,n为聚合度。
优选的,所述0≤n≤5;
所述链状原料和锂源的摩尔比为1:(3.1~3.4);
所述锂源包括氢化锂、氮化锂和正丁基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溶剂包括醚类溶剂、苯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反应的时间为5~24小时;
所述反应后还包括过滤和/或干燥步骤。
优选的,所述干燥的方式包括真空干燥;
所述干燥的时间为2~12小时;
所述干燥的温度为60~15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非水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所述正极上含有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链状补锂化合物或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合成的链状补锂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正极包括正极活性材料、链状补锂化合物、导电剂和粘结剂;
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括钴酸锂、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磷酸钒锂、磷酸钒氧锂、钒酸锂、锰酸锂、镍酸锂、镍钴锰酸锂、富锂锰基材料、镍钴铝酸锂和钛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导电剂包括导电碳黑、碳纤维、乙炔黑、科琴黑、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粘结剂包括聚丙烯、聚乙烯、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聚四氟乙烯和聚六氟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正极以链状补锂化合物、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为整体计,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质量含量为70%~80%;
所述正极以链状补锂化合物、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为整体计,所述导电剂的质量含量为1%~10%;
所述正极以链状补锂化合物、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为整体计,所述粘结剂的质量含量为1%~10%;
所述正极以链状补锂化合物、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为整体计,所述链状补锂化合物的质量含量为1%~1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链状补锂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锂离子电池预锂化这一领域,特别设计了一种具有特定结构的链状补锂化合物,用于锂离子电池预锂化。该链状补锂化合物的结构中,-OLi基团用于锂离子电池补锂,-CN基团是链状补锂化合物补锂后进入电解液后发挥作用,-CN基团与正极材料中的过渡金属有较强的络合作用,从而在锂离子电池正极表面形成一层膜,抑制过渡金属离子溶出,保护正极。
本发明公开的链状补锂化合物属于正极补锂,使用方法简单,在正极极片制备浆料过程中与正极材料活性物质一起加入即可,该链状补锂化合物可以提升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完成补锂后的产物可溶于电解液中,且补锂后产物可作为电解液添加剂使用,能够在正极形成保护膜,改善电池循环性能。本发明提供的链状补锂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简单,且补锂过程明确,由于含有3个-OLi基团,所以补锂效果较好。提供通电后的补锂反应,明确补锂反应后产物对电池无不良影响,且还可以做电解液添加剂使用。
相比目前负极补锂主要使用锂粉或锂箔,受制于锂自身的不稳定性、工艺技术难度、使用条件苛刻,负极补锂技术仍无法大规模应用等问题,本发明提出的链状补锂化合物制备工艺简单、使用方式便捷、安全性能较好。而相比现有的正极补锂使用补锂添加剂,主要存在产气(如O2和N2等)和残余没有活性的金属氧化物,会对电池造成容量衰减和安全问题,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在气体完全释放后再对电池进行密封,这不利于工业生产等诸多局限性。本发明提出的链状化合物,在补锂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且无固体物质残留,补锂后的产物会溶于电池电解液中,同时由于产物结构中含有腈基,所以还可以做稳定正极的电解液添加剂使用,有益于电池电化学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含所述的链状补锂化合物的补锂正极,以及采用所述的补锂正极组装而成的锂离子电池。
实验结果表明,不添加补锂剂组装的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效率为87.48%。由于Li+在石墨负极的成膜永久消耗,导致活性锂损失。而在加入本发明提供的正极补锂剂后的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效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是由于链状补锂化合物中的Li+脱锂后不能回嵌导致的。加入补锂剂后电池的首次充电比容量和首次放电比容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补锂效果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所有原料,对其来源没有特别限制,在市场上购买的或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方法制备的即可。
本发明所有原料,对其纯度没有特别限制,本发明优选采用分析纯或锂离子电池正极补锂材料制备领域的常规纯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链状补锂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
其中,n为聚合度。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链状补锂化合物,优选0≤n≤5,更优选1≤n≤4,更优选2≤n≤3。
在本发明中,所述链状补锂化合物优选具有式(1)~(4)所示的结构中的一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链状补锂化合物优选为正极补锂材料。
在本发明中,所述链状补锂化合物优选为用于锂离子电池预锂化的正极补锂材料。
在本发明中,所述正极优选包括锂离子电池正极,更优选为预锂化的正极。
在本发明中,所述链状补锂化合物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中正极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优选为(1~10):(70~80),更优选为(4~7):(70~80),更优选为(1~10):(74~7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链状补锂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具体式(II)结构的链状原料和锂源溶于溶剂中,进行反应后,,得到链状补锂化合物;
其中,n为聚合度。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合成方法,优选0≤n≤5,更优选1≤n≤4,更优选2≤n≤3。
在本发明中,所述链状原料和锂源的摩尔比优选为1:(3.1~3.4),更优选为1:(3.15~3.35),更优选为1:(3.2~3.3)。
在本发明中,所述锂源优选包括氢化锂、氮化锂和正丁基锂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氢化锂、氮化锂或正丁基锂。
在本发明中,所述溶剂优选包括醚类溶剂、苯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醚类溶剂、苯或甲苯。
在本发明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优选为5~24小时,更优选为9~20小时,更优选为13~16小时。
在本发明中,所述反应后还优选包括过滤和/或干燥步骤,更优选为过滤或干燥步骤。
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的方式优选包括真空干燥。
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的时间优选为2~12小时,更优选为4~10小时,更优选为6~8小时。
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60~150℃,更优选为80~130℃,更优选为100~110℃。
本发明为完整和细化整体技术方案,更好提高链状补锂化合物作为正极预锂化的补锂剂的补锂效果,上述链状补锂化合物具体优选包括以下内容:
一种锂离子电池链状补锂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
其中0≤n≤5。
具体的,所述链状补锂化合物选自化合物1至化合物4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链状补锂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体为:首先将链状反应物和锂源溶于溶剂中,充分反应,生成沉淀后过滤,最后真空干燥。
具体的,所述的链状反应物的结构如下所示:
其中0≤n≤5。
具体的,所述的溶剂为醚类(如***)、苯、甲苯中的一种。优选的溶剂为苯。
具体的,所述的锂源为氢化锂(LiH)、氮化锂(Li3N)、正丁基锂中的一种。优选的锂源为正丁基锂。
具体的,反应时间为10小时。
具体的,真空干燥时间为8小时,真空干燥温度为9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非水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所述正极上含有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链状补锂化合物或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合成的链状补锂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所述正极优选包括正极活性材料、链状补锂化合物、导电剂和粘结剂。
在本发明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优选包括钴酸锂、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磷酸钒锂、磷酸钒氧锂、钒酸锂、锰酸锂、镍酸锂、镍钴锰酸锂、富锂锰基材料、镍钴铝酸锂和钛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钴酸锂、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磷酸钒锂、磷酸钒氧锂、钒酸锂、锰酸锂、镍酸锂、镍钴锰酸锂、富锂锰基材料、镍钴铝酸锂或钛酸锂。
在本发明中,所述导电剂优选包括导电碳黑、碳纤维、乙炔黑、科琴黑、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导电碳黑、碳纤维、乙炔黑、科琴黑、石墨烯或碳纳米管。
在本发明中,所述粘结剂优选包括聚丙烯、聚乙烯、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聚四氟乙烯和聚六氟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聚丙烯、聚乙烯、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聚四氟乙烯或聚六氟丙烯。
在本发明中,所述正极以链状补锂化合物、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为整体计,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质量含量优选为70%~80%,更优选为72%~78%,更优选为74%~76%。
在本发明中,所述正极以链状补锂化合物、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为整体计,所述导电剂的质量含量优选为1%~10%,更优选为3%~8%,更优选为5%~6%。
在本发明中,所述正极以链状补锂化合物、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为整体计,所述粘结剂的质量含量优选为1%~10%,更优选为3%~8%,更优选为5%~6%。
在本发明中,所述正极以链状补锂化合物、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为整体计,所述链状补锂化合物的质量含量优选为1%~10%,更优选为3%~8%,更优选为5%~6%。
本发明为完整和细化整体技术方案,更好提高链状补锂化合物作为正极预锂化的补锂剂的补锂效果,上述锂离子电池具体可以包括以下组成:
一种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负极为石墨负极,正极为磷酸铁锂,电解液含有1MLiPF6、EC:DMC:EMC=3:5:2(质量比)、5%碳酸亚乙烯酯(VC)。
本发明上述内容提供了一种补锂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本发明针对锂离子电池预锂化这一领域,特别设计了具有特定结构的链状补锂化合物,用于锂离子电池预锂化。该链状补锂化合物的结构中,-OLi基团用于锂离子电池补锂,-CN基团是链状补锂化合物补锂后进入电解液后发挥作用,-CN基团与正极材料中的过渡金属有较强的络合作用,从而在锂离子电池正极表面形成一层膜,抑制过渡金属离子溶出,保护正极。
本发明公开的链状补锂化合物属于正极补锂,使用方法简单,在正极极片制备浆料过程中与正极材料活性物质一起加入即可,该链状补锂化合物可以提升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完成补锂后的产物可溶于电解液中,且补锂后产物可作为电解液添加剂使用,能够在正极形成保护膜,改善电池循环性能。本发明提供的链状补锂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简单,且补锂过程明确,由于含有3个-OLi基团,所以补锂效果较好。提供通电后的补锂反应,明确补锂反应后产物对电池无不良影响,且还可以做电解液添加剂使用。
相比目前负极补锂主要使用锂粉或锂箔,受制于锂自身的不稳定性、工艺技术难度、使用条件苛刻,负极补锂技术仍无法大规模应用等问题,本发明提出的链状补锂化合物制备工艺简单、使用方式便捷、安全性能较好。而相比现有的正极补锂使用补锂添加剂,主要存在产气(如O2和N2等)和残余没有活性的金属氧化物,会对电池造成容量衰减和安全问题,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在气体完全释放后再对电池进行密封,这不利于工业生产等诸多局限性。本发明提出的链状化合物,在补锂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且无固体物质残留,补锂后的产物会溶于电池电解液中,同时由于产物结构中含有腈基,所以还可以做稳定正极的电解液添加剂使用,有益于电池电化学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含所述的链状补锂化合物的补锂正极,以及采用所述的补锂正极组装而成的锂离子电池。
实验结果表明,不添加补锂剂组装的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效率为87.48%。由于Li+在石墨负极的成膜永久消耗,导致活性锂损失。而在加入本发明提供的正极补锂剂后的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效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是由于链状补锂化合物中的Li+脱锂后不能回嵌导致的。加入补锂剂后电池的首次充电比容量和首次放电比容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补锂效果较好。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链状补锂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锂离子电池进行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是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所用到的试剂均为市售商品。
实施例1
链式补锂化合物的合成过程:
链状补锂化合物补锂过程如下所示:
电池组装
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所使用的电池均为纽扣电池,正极材料采用磷酸铁锂,负极材料采用石墨。
正极极片的制备:将导电剂Super-P、粘接剂PVDF、正极活性物质、化合物1按质量比2:2:89:7溶于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中,混合均匀制成正极浆料,之后将正极浆料均匀涂布在集流体铝箔上,经过烘干、辊压、模切、干燥后得到补锂正极极片。
负极极片的制备:将导电剂Super-P、粘结剂SBR、羧甲基纤维素(CMC)和石墨按质量比1.5:2.3:1.5:94.7溶于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制成负极浆料,之后将负极浆料均匀涂布在集流体铜箔上,经过烘干、辊压、模切、干燥后得到负极极片。
使用上述补锂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垫片和弹片组装纽扣电池,静置24小时后备用。
在实施例1~4与对比例1中,除了正极极片浆料组成配比按表1所示外,其它均与实施例1相同。
参见表1,表1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正极极片浆料组成配比。
表1
电池性能测试
首效测试:上述电池0.05C恒流充电至4.25V,然后0.05C恒流放电至2.5V,观察电池的首次充放电效率。
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电池性能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参见表2,表2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电池性能测试结果。
表2
由表2的电池性能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对比例中组装的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效率为87.48%。由于Li+在石墨负极的成膜永久消耗,导致活性锂损失。而在实施例1~4中的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效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为82.49%、83.29%、85.03%、85.23%,这是由于链状补锂化合物中的Li+脱锂后不能回嵌导致的。在实施例1-2中,化合物1-2的理论克容量分别为502mAh/g和372mAh/g,对电池的首次充电比容量分别提升20.42%(29.92mAh/g)和13.43%(19.68mAh/g),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提升13.56%(17.38mAh/g)和8.78%(11.25mAh/g),补锂效果较好;在实施例3和实施例4中,化合物3-4的理论克容量分别为295.6mAh/g和245.1mAh/g,对电池的首次首次充电比容量分别提升8.76%(12.83mAh/g)和6.54%(9.58mAh/g),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提升5.71%(7.32mAh/g)和3.79%(4.87mAh/g),由于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链状补锂化合物的克容量较低影响了补锂效果,所以对电池容量的提高有限。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加入此链状补锂化合物后,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首次充放电比容量,进而提高电池电化学性能。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补锂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包括最佳方式,并且也使得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都能够实践本发明,包括制造和使用任何装置或***,和实施任何结合的方法。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专利保护的范围通过权利要求来限定,并可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其他实施例。如果这些其他实施例具有近似于权利要求文字表述的结构要素,或者如果它们包括与权利要求的文字表述无实质差异的等同结构要素,那么这些其他实施例也应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链状补锂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式(I)所示结构:
其中,n为聚合度,0≤n≤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状补锂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链状补锂化合物具有式(1)~(4)所示的结构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状补锂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链状补锂化合物为正极补锂材料;
所述正极包括锂离子电池正极;
所述链状补锂化合物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中正极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1~10):(70~80)。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链状补锂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具体式(II)结构的链状原料和锂源溶于溶剂中,进行反应后,得到链状补锂化合物;
其中,n为聚合度,0≤n≤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状原料和锂源的摩尔比为1:(3.1~3.4);
所述锂源包括氢化锂、氮化锂和正丁基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醚类溶剂、苯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反应的时间为5~24小时;
所述反应后还包括过滤和/或干燥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方式包括真空干燥;
所述干燥的时间为2~12小时;
所述干燥的温度为60~150℃。
8.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负极和非水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所述正极上含有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链状补锂化合物或权利要求4~7任意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合成的链状补锂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包括正极活性材料、链状补锂化合物、导电剂和粘结剂;
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括钴酸锂、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磷酸钒锂、磷酸钒氧锂、钒酸锂、锰酸锂、镍酸锂、镍钴锰酸锂、富锂锰基材料、镍钴铝酸锂和钛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导电剂包括导电碳黑、碳纤维、乙炔黑、科琴黑、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粘结剂包括聚丙烯、聚乙烯、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聚四氟乙烯和聚六氟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以链状补锂化合物、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为整体计,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质量含量为70%~80%;
所述正极以链状补锂化合物、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为整体计,所述导电剂的质量含量为1%~10%;
所述正极以链状补锂化合物、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为整体计,所述粘结剂的质量含量为1%~10%;
所述正极以链状补锂化合物、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为整体计,所述链状补锂化合物的质量含量为1%~10%。
CN202211347382.6A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补锂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Active CN1156117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47382.6A CN115611773B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补锂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47382.6A CN115611773B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补锂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11773A CN115611773A (zh) 2023-01-17
CN115611773B true CN115611773B (zh) 2024-05-10

Family

ID=84877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47382.6A Active CN115611773B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补锂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117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13499B (zh) * 2023-08-29 2024-01-02 深圳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补锂剂及制备方法、隔膜及制备方法、电池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23652A (ja) * 2002-10-04 2004-04-22 Nippon Shokubai Co Ltd イオン性物質の製造方法
CN102077393A (zh) * 2008-07-04 2011-05-25 索尼公司 二次电池和电子装置
KR20120079390A (ko) * 2011-01-04 2012-07-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리튬 이차전지용 비수 전해액 및 이를 구비한 리튬 이차전지
KR20130130465A (ko) * 2012-05-22 2013-12-0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리튬 이차전지용 비수 전해액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이차전지
CN103682416A (zh) * 2012-09-07 2014-03-26 三星Sdi株式会社 可再充电锂电池、电极组合物和电解质组合物
CN104953176A (zh) * 2014-03-26 2015-09-30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低色号乙二醇(双丙腈基)醚的处理方法
CN105529498A (zh) * 2016-01-30 2016-04-27 东莞市凯欣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电压电解液及使用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N109103489A (zh) * 2017-06-21 2018-12-2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液及电池
CN109616629A (zh) * 2018-11-26 2019-04-12 中南大学 一种补锂正极活性材料、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06974B2 (en) * 2013-04-25 2016-08-02 Samsung Sdi Co., Ltd. Additive for electrolyte of lithium battery, organic electrolytic solu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lithium battery using the organic electrolytic solution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23652A (ja) * 2002-10-04 2004-04-22 Nippon Shokubai Co Ltd イオン性物質の製造方法
CN102077393A (zh) * 2008-07-04 2011-05-25 索尼公司 二次电池和电子装置
KR20120079390A (ko) * 2011-01-04 2012-07-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리튬 이차전지용 비수 전해액 및 이를 구비한 리튬 이차전지
KR20130130465A (ko) * 2012-05-22 2013-12-0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리튬 이차전지용 비수 전해액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이차전지
CN103682416A (zh) * 2012-09-07 2014-03-26 三星Sdi株式会社 可再充电锂电池、电极组合物和电解质组合物
CN104953176A (zh) * 2014-03-26 2015-09-30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低色号乙二醇(双丙腈基)醚的处理方法
CN105529498A (zh) * 2016-01-30 2016-04-27 东莞市凯欣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电压电解液及使用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N109103489A (zh) * 2017-06-21 2018-12-2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液及电池
CN109616629A (zh) * 2018-11-26 2019-04-12 中南大学 一种补锂正极活性材料、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11773A (zh) 2023-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36106A (zh) 一种复合补锂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37960B (zh)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07331853B (zh) 一种石墨烯复合多层带孔类球形锰酸锂电极材料及其制备的锂离子电池
CN110739427B (zh) 电池隔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TW201306362A (zh) 鋰蓄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之製造方法
CN112490518B (zh) 正极补锂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正极和锂离子电池
CN101941685A (zh) 一种球形磷酸铁锂材料制备和采用该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CN113381005B (zh) 一种单晶三元正极材料、连续制备方法和装置以及应用
CN113428912B (zh) 一种四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989059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补锂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3659203A (zh) 一种含复合添加剂的电解液及其应用
CN101783408B (zh) 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正极材料的电池
CN112635735A (zh) 一种具有包覆结构的镍钴锰酸锂前驱体、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15611773B (zh) 一种补锂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3299897B (zh) 一种Na3V2(PO4)3@C为正极材料的混合离子全电池
CN109818062B (zh) 三元锂离子电池及其电解液
CN110581276B (zh) 界面保护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具有该界面保护结构的电池
CN114824168B (zh) 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的补锂剂、补锂方法、正极片、补锂浆料及电池
CN115215768A (zh) 一种多元环化合物有机补锂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3488633B (zh) 磷酸钛镁包覆高镍三元或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68768B (zh) 一种含有碘化铵添加剂的电池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8861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11710858A (zh) 富锂锰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正极极片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09309207B (zh) 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正极及锂离子电池
CN111342034A (zh) SiP层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