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00093B - 空调器及出风机构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出风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00093B
CN115200093B CN202210826971.6A CN202210826971A CN115200093B CN 115200093 B CN115200093 B CN 115200093B CN 202210826971 A CN202210826971 A CN 202210826971A CN 115200093 B CN115200093 B CN 1152000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mmunication port
air outlet
duct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2697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00093A (zh
Inventor
贾飞飞
王朝新
林铭
邓婷
曾庆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082697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000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00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0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000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00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3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having two or more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the floor; standing on the flo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13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using more than one tilting member, e.g. with several pivoting bla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出风机构,出风机构包括导风组件、第一风量调节组件及第二风量调节组件,第一风道与第二分流道均与第一出风口连通,第一风道通过第一连通口与第一分流道连通;第二风道与第一分流道均与第二出风口连通,第二风道通过第二连通口与第二分流道连通。增大第一出风口的风量时,第二风量调节组件开启第二连通口,以使第二风道内的部分风量能够通过第二连通口进入到第二分流道内由第一出风口排出,且降低第二出风口风量。同理,增大第二出风口的风量时,通过第二风量调节组件开启第一连通口。上述出风机构仅通过控制第一风量调节组件及第二风量调节组件控制第一连通口或第二连通口的开合度即可,避免调节的过程中增大噪音。

Description

空调器及出风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空调器及出风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落地式空调器,为了提高舒适性,会采用上下送风的技术。但这种送风方式没有考虑到冷热气体密度不同,同步送风会存在上下出风口风量不均,而在调节风量大小的过程中,一般是通过增大风机转速实现,进而导致噪音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送风不均匀及调节噪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及出风机构,该空调器及出风机构可以达到保证送风的均匀性,且避免增加噪音的技术效果。
一种出风机构,所述出风机构包括导风组件、第一风量调节组件及第二风量调节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内形成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一分流道及第二分流道,所述导风组件的外壁上还贯穿形成有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分流道均与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一分流道均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导风组件内还形成有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一风道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分流道连通,所述导风组件内还形成有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二风道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二分流道连通;所述第一风量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口处,所述第一风量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连通口的开合度;所述第二风量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通口处,所述第二风量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连通口的开合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导风件及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风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连通***动,以调节所述第一连通口的开合度;和/或
所述第二风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二导风件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风件相对于所述第二连通***动,以调节所述第二连通口的开合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风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导风件及第一驱动件,则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风件在所述第一连通口处至所述第一风道内的方向活动,以使所述第一导风件覆盖所述第一连通口或遮盖部分所述第一风道;
若所述第二风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二导风件及第二驱动件,则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风件在所述第二连通口处至所述第二风道内的方向活动,以使所述第二导风件覆盖所述第二连通口或遮盖部分所述第二风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风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导风件及第一驱动件,则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风件在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一风道之间转动;
若所述第二风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二导风件及第二驱动件,则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风件在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二风道之间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风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导风件及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风道内设置有第一分流件,所述第一分流件与所述第一连通口及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一连通口相对的内壁之间均具有间距,所述第一导风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口处,当所述第一导风件由所述第一连通口朝所述第一风道的方向活动时,所述第一导风件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分流件上,以遮盖所述第一分流件与所述第一连通口之间的空间,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一导风件背向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出风机构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一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风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二导风件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风道内设置有第二分流件,所述第二分流件与所述第二连通口及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二连通口相对的内壁之间均具有间距,所述第二导风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连通口处,当所述第二导风件由所述第二连通口朝所述第二风道的方向活动时,所述第二导风件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二分流件上,以遮盖所述第二分流件与所述第二连通口之间的空间,其中,所述第二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二导风件背向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出风机构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第二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组件包括蜗壳及导风件,所述蜗壳内形成分隔设置的所述第一风道及所述第二风道,所述导风件设置于所述蜗壳的一侧,所述导风件上形成分隔设置的所述第一分流道及所述第二分流道,所述第一连通口及所述第二连通口均开设于所述蜗壳朝向所述导风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形成于所述蜗壳的相对两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壳包括壳体及蜗盖,所述导风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连通口及所述第二连通口均开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蜗盖盖设于所述壳体背向于所述导风件的一侧,所述蜗盖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风道及所述第二风道;或者
所述导风件还包括隔板及盖板,所述盖板上形成有第一分流槽及第二分流槽,所述隔板盖设于所述盖板上,以覆盖所述第一分流槽形成所述第一分流道及覆盖所述第二分流槽形成所述第二分流道,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蜗壳上,且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蜗壳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上方,所述第一风道位于所述第二风道的上方。
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出风机构。
上述空调器及出风机构,由于第一风道与第二分流道均与第一出风口连通,而第一风道通过第一连通口与第一分流道连通,第一连通口处设置有第一风量调节组件,同理,第二风道与第一分流道均与第二出风口连通,而第二风道通过第二连通口与第二分流道连通,第二连通口处设置有第二风量调节组件。当需要调节增大第一出风口的风量时,通过第二风量调节组件开启第二连通口,以使第二风道内的部分风量能够通过第二连通口进入到第二分流道内,进而与第一风道内的风一起通过第一出风口排出,实现增大第一出风口的风量,降低第二出风口风量的目的。同理,当需要增大第二出风口的风量时,通过第二风量调节组件开启第一连通口,以使第一风道内的部分风量由第一分流道通过第二出风口排出,增大第二出风口的风量。上述出风机构在调节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风量的过程中,仅通过控制第一风量调节组件及第二风量调节组件控制第一连通口或第二连通口的开合度,即可实现,避免调节的过程中增大噪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空调器的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空调器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出风机构的主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出风机构的分解图;
图6为图4所示的出风机构在第一使用状态下沿A-A线的剖视图;
图7为图4所示的出风机构在第二使用状态下沿A-A线的剖视图;
图8为图4所示的出风机构在第三使用状态下沿A-A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空调器;100、出风机构;110、导风组件;111、第一风道;112、第二风道;113、第一出风口;114、第二出风口;115、进风口;116、第一分流道;117、第二分流道;118、第一连通口;119、第二连通口;120、第一风机;130、第二风机;140、第一风量调节组件;141、第一导风件;142、第一驱动件;150、第二风量调节组件;151、第二导风件;152、第二驱动件;160、第一分流件;170、第二分流件;180、蜗壳;181、壳体;182、蜗盖;190、导风件;191、隔板;192、盖板;200、热交换器;210、安装支架;220、接水盘;300、外壳组件;310、外壳本体;320、底座;330、第一出风件;340、第二出风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地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空调器10,能够有效实现风量调节,且避免噪音的增加。具体地,空调器10包括出风机构100,利用出风机构100实现送风的目的。
一实施例中,出风机构100包括导风组件110,导风组件110内形成有第一风道111及第二风道112,导风组件110的外壁上还贯穿形成有第一出风口113及第二出风口114,第一风道111与第一出风口113连通,第二风道112与第二出风口114连通。进入第一风道111内的风能够通过第一出风口113排出,进入到第二风道112内的风能够通过第二出风口114排出。
一实施例中,出风机构100还包括第一风机120,第一风机120设置于第一风道111内。通过第一风机120实现进风至第一风道111,并由第一出风口113排出。具体地,导风组件110上开设有进风口115,第一风道111与进风口115连通,第一风机120能够通过进风口115进风至第一风道111内。
一实施例中,出风机构100还包括第二风机130,第二风机130设置于第二风道112内。通过第二风机130实现进风至第二风道112内,并由第二出风口114排出。具体地,第二风道112与进风口115连通,第二风机130能够通过进风口115进风至第二风道112内。
一实施例中,空调器10还包括热交换器200,第一风机120送风至第一风道111内的风经过热交换器200。利用热交换器200实现对第一风机120送出的风进行降温或加热,进而实现制冷或制热的目的。
一实施例中,第二风机130送风至第二风道112内的风经过热交换器200。利用热交换器200实现对第二风机130送出的风进行降温或加热,进而实现制冷或制热的目的。
具体地,热交换器200设置于导风组件110的进风口115的一侧,使得进风至第一风道111或第二风道112内的风能够有效经过热交换器200。
一实施例中,空调器10还包括安装支架210及接水盘220,安装支架210设置于导风组件110的进风口115的一侧,热交换器200设置于安装支架210上,接水盘220设置于安装支架210的下方,以使热交换器200位于接水盘220的上方。
一实施例中,空调器10还包括外壳组件300,外壳组件300内形成有容纳腔,出风机构100设置于容纳腔内,热交换器200设置于容纳腔内。利用外壳组件300实现对出风组件的保护,保证出风的稳定性。
具体地,外壳组件300包括外壳本体310及底座320,外壳本体310设置于底座320上,外壳本体310内形成有容纳腔。利用底座320能够为外壳本体310提供支撑。
一实施例中,外壳组件300还包括第一出风件330,第一出风件330设置于外壳本体310上,并对接于导风组件110的第一出风口113处。利用第一出风件330使得通过第一出风口113排出的风经过第一出风件330排出。具体地,通过设置第一出风件330便于调节第一出风口113的出风方向、风口大小等。
一实施例中,外壳组件300还包括第二出风件340,第二出风件340设置于外壳本体310上,并对接于导风组件110的第二出风口114处。由第二出风口114排出的风通过第二出风件340排出。具体地,通过设置第二出风件340便于调节第二出风口114的出风方向、风口大小等。
参阅图4至图6,一实施例中,导风组件110内还形成有第一分流道116及第二分流道117,所第一风道111与第二分流道117均与第一出风口113连通,第二风道112与第一分流道116均与第二出风口114连通。导风组件110内还形成有第一连通口118,第一风道111通过第一连通口118与第一分流道116连通。导风组件110内还形成有第二连通口119,第二风道112通过第二连通口119与第二分流道117连通。
出风机构100还包括第一风量调节组件140及第二风量调节组件150,第一风量调节组件140设置于第一连通口118处,第一风量调节组件140用于调节第一连通口118的开合度。第二风量调节组件150设置于第二连通口119处,第二风量调节组件150用于调节第二连通口119的开合度。
当需要调节增大第一出风口113的风量时,通过第二风量调节组件150开启第二连通口119,以使第二风道112内的部分风量能够通过第二连通口119进入到第二分流道117内,进而与第一风道111内的风一起通过第一出风口113排出,实现增大第一出风口113的风量,降低第二出风口114风量的目的。同理,当需要增大第二出风口114的风量时,通过第二风量调节组件150开启第一连通口118,以使第一风道111内的部分风量由第一分流道116通过第二出风口114排出,增大第二出风口114的风量。上述出风机构100在调节第一出风口113与第二出风口114风量的过程中,仅通过控制第一风量调节组件140及第二风量调节组件150控制第一连通口118和/或第二连通口119的开合度,即可实现,避免调节的过程中增大噪音。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13位于第二出风口114的上方。具体地,第一风道111位于第二风道112的上方。
如图6所示,一般情况下,第一风量调节组件140覆盖第一连通口118,第二风量调节组件150覆盖第二连通,第一风机120通过第一出风口113出风,第二风机130通过第二出风口114出风,实现空调器10的上下同时出风的目的。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制冷时,由于通过第一出风口113及第二出风口114吹出的是冷风,且第一出风口113位于第二出风口114的上方,可以通过第一风量调节组件140覆盖第一连通口118,通过第二风量调节组件150开启第二连通口119,以使第二风道112内的风部分通过第二连通口119分流至第二分流道117内,并由第二分流道117通过第一出风口113排出,增加第一出风口113的排风量,降低第二出风口114的排风量,实现增加上方出风的风量。利用冷空气会下沉的原理提高室内空间排风的均匀性。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制热时,可以通过第二风量调节组件150覆盖第一连通口118,通过第一风量调节组件140开启第一连通口118,以使第一风道111内的风部分通过第一连通口118分流至第一分流道116内,并由第一分流道116通过第二出风口114排出,增加第二出风口114的排风量,降低第一出风口113的排风量,实现增加下方出风的风量。利用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提高室内空间排风的均匀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第一出风口113及第二出风口114的风量进行选择性的调节。
一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第一风量调节组件140调节第一连通口118开口的大小,实现调节分流至第一分流道116内的风量的大小,进而实现调节第二出风口114风量大小的目的。
一实施例中,通过第二风量调节组件150调节第二连通口119开口的大小,实现调节分流至第二分流道117内的风量的大小,进而实现调节第一出风口113风量大小的目的。
再次参阅图4至图6,一实施例中,第一风量调节组件140包括第一导风件141及第一驱动件142,第一驱动件142用于驱动第一导风件141相对于第一连通口118活动,以调节第一连通口118的开合度。通过第一导风件141相对于第一连通口118活动,实现对第一连通口118开口的调节,进而便于实现调节第一风道111与第一分流道116的连通情况。
具体地,第一驱动件142用于驱动第一导风件141在第一连通口118处至第一风道111内的方向活动,以使第一导风件141覆盖第一连通口118或遮盖部分第一风道111。当第一导风件141完全覆盖第一连通口118时,第一导风件141不会对第一风道111产生遮挡,以使第一风道111内的风能够有效排出。而当第一驱动件142驱动第一导风件141逐渐离开第一连通口118,朝第一风道111内活动,使得第一导风件141逐渐对第一风道111产生部分遮挡,此时第一连通口118开启。通过第一导风件141对第一风道111产生部分遮挡,便于第一风道111内的风能够更加有效地由第一连通口118分流至第一分流道116内,提高分流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142用于驱动第一导风件141在第一连通口118与第一风道111之间转动。当第一驱动件142驱动第一导风件141朝向第一连通口118转动时,能够覆盖第一连通口118。当第一驱动件142驱动第一导风件141朝向第一风道111的方向转动时,能够开启第一连通口118,并遮盖部分第一风道111。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142还可以驱动第一导风件141移动,以使第一导风件141能够覆盖第一连通口118或遮盖部分第一风道111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件141为板状结构,利用板状结构的第一导风件141便于更有效地覆盖第一连通口118或第一风道111的部分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机120设置于第一风道111内,且第一连通口118位于第一风机120与第一出风口113之间。当第一导风件141开启第一连通口118后,以便于第一风机120吹出的风能够有效通过第一连通口118进入到第一分流道116内。
具体地,当第一导风件141遮盖部分第一风道111时,第一连通口118位于第一导风件141朝向第一风机120的一侧。便于由第一导风件141遮挡的第一风道111内的部分的风能够有效通过第一连通口118。
一实施例中,第一风道111内设置有第一分流件160,第一分流件160与第一连通口118及第一风道111与第一连通口118相对的内壁之间均具有间距,第一导风件141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连通口118处,当第一导风件141由第一连通口118朝第一风道111的方向活动时,第一导风件141能够抵接于第一分流件160上,以遮盖第一分流件160与第一连通口118之间的空间,其中,第一连通口118位于第一导风件141背向于第一出风口113的一侧。具体地,第一分流件160位于第一出风口113与第一风机120之间。
当第一导风件141抵接于第一分流件160上,利用第一分流件160不仅能够限制第一导风件141继续活动,还能够为第一导风件141提供支撑,提高第一导风件141遮挡第一分流件160与第一连通口118之间的第一风道111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流件160一体成型于第一风道111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142能够驱动第一导风件141在第一连通口118与第一分流件160之间转动。
再次参阅图4至图6,一实施例中,第二风量调节组件150包括第二导风件151及第二驱动件152,第二驱动件152用于驱动第二导风件151相对于第二连通口119活动,以调节第二连通口119的开合度。通过第二导风件151相对于第二连通口119活动,实现对第二连通口119开口的调节,进而便于实现调节第二风道112与第二分流道117的连通情况。
一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152用于驱动第二导风件151在第二连通口119处至所述第二风道112内的方向活动,以使第二导风件151覆盖第二连通口119或遮盖部分第二风道112。当第二导风件151完全覆盖第二连通口119时,第二导风件151不会对第二风道112产生遮挡,以使第二风道112内的风能够有效排出。而当第二驱动件152驱动第二导风件151逐渐离开第二连通口119,朝第二风道112内活动,使得第二导风件151会逐渐对第二风道112产生部分遮挡,此时第二连通口119开启。通过第二导风件151对第二风道112产生部分遮挡,便于第二风道112内的风能够更加有效地由第二连通口119分流至第二分流道117内,提高分流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152用于驱动第二导风件151在第二连通口119与所述第二风道112之间转动。当第二驱动件152驱动第二导风件151朝向第二连通口119转动时,能够覆盖第二连通口119,当第二驱动件152驱动第二导风件151朝向第二风道112的方向转动时,能够开启第二连通口119,并遮盖部分第二风道112。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152还可以驱动第二导风件151移动,以使第二导风件151能够覆盖第二连通口119或遮盖部分第二风道112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风件151为板状结构,利用板状结构的第二导风件151便于更有效地覆盖第二连通口119或第二风道112的部分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风机130设置于第二风道112内,且第二连通口119位于第二风机130与第二出风口114之间。当第二导风件151开启第二连通口119后,以便于第二风机130吹出的风能够有效通过第二连通口119进入到第二分流道117内。
具体地,当第二导风件151遮盖部分第二风道112时,第二连通口119位于第二导风件151朝向第二风机130的一侧。便于由第二导风件151遮挡的第二风道112内的部分的风能够有效通过第二连通口119。
一实施例中,第二风道112内设置有第二分流件170,第二分流件170与第二连通口119及第二风道112与第二连通口119相对的内壁之间均具有间距,第二导风件151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二连通口119处,当第二导风件151由第二连通口119朝第二风道112的方向活动时,第二导风件151能够抵接于第二分流件170上,以遮盖第二分流件170与第二连通口119之间的空间,其中,第二连通口119位于第二导风件151背向于第二出风口114的一侧。具体地,第二分流件170位于第二出风口114与第二风机130之间。
当第二导风件151抵接于第二分流件170上,利用第二分流件170不仅能够限制第二导风件151继续活动,还能够为第二导风件151提供支撑,提高第二导风件151遮挡第二分流件170与第二连通口119之间的第二风道112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分流件170一体成型于第二风道112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152能够驱动第二导风件151在第二连通口119与第二分流件170之间转动。
参阅图5及图6,一实施例中,导风组件110包括蜗壳180及导风件190,蜗壳180内形成分隔设置的第一风道111及第二风道112,导风件190设置于蜗壳180的一侧,导风件190上形成分隔设置的第一分流道116及第二分流道117,第一连通口118及第二连通口119均开设于蜗壳180朝向导风件190的一侧,第一出风口113与第二出风口114分别形成于蜗壳180的相对两侧壁上,通过设置蜗壳180便于形成第一风道111与第二风道112,通过设置导风件190便于形成第一分流道116及第二分流道117。
具体地,第一风机120与第二风机130均设置于蜗壳180内。一实施例中,第一风量调节组件140设置于蜗壳180上;第二风量调节组件150设置于蜗壳180上。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风量调节组件140还可以设置于导风件190上。第二风量调节组件150还可以设置于导风件190上。
一实施例中,所述蜗壳180包括壳体181及蜗盖182,导风件190设置于壳体181的一侧,且第一连通口118及第二连通口119均开设于壳体181上,蜗盖182盖设于壳体181背向于导风件190的一侧,蜗盖182与壳体181之间形成第一风道111及第二风道112。第一风机120与第二风机130能够有效设置壳体181内,然后通过蜗盖182盖设于第一风机120与第二风机130上,便于实现第一风机120与第二风机130的安装,且便于内部第一风道111与第二风道112的有效形成。
一实施例中,导风件190还包括隔板191及盖板192,盖板192上形成有第一分流槽及第二分流槽,隔板191盖设于盖板192上,以覆盖第一分流槽形成第一分流道116及覆盖第二分流槽形成第二分流道117,盖板192设置于蜗壳180上,且隔板191位于盖板192与蜗壳180之间。通过设置隔板191能够保证第一分流道116与第二分流道117分隔设置的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隔板191还可以省略,盖板192与蜗壳180之间形成第一分流道116及第二分流道117。
上述空调器10,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对第一风量调节组件140和/或第二风量调节组件150的控制进行选择,实现第一出风口113与第二出风口114风量的调节,已达到均匀室内排风的目的。且避免通过调节第一风机120或第二风机130电机转速大小来实现,进而避免由此带来增大功耗和噪声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2)

1.一种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机构包括:
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内形成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一分流道及第二分流道,所述导风组件的外壁上还贯穿形成有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上方;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分流道均与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一分流道均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导风组件内还形成有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一风道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分流道连通,所述导风组件内还形成有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二风道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二分流道连通;
第一风量调节组件,所述第一风量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口处,所述第一风量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连通口的开合度;及
第二风量调节组件,所述第二风量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通口处,所述第二风量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连通口的开合度;
其中,当所述第一出风口及所述第二出风口吹出的是冷风,所述第一风量调节组件覆盖所述第一连通口,通过所述第二风量调节组件开启所述第二连通口,以使所述第二风道内的风部分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口分流至所述第二分流道内;
当所述第一出风口及所述第二出风口吹出的是热风,通过所述第一风量调节组件开启所述第一连通口,以使所述第一风道内的风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口分流至所述第一分流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导风件及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风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连通***动,以调节所述第一连通口的开合度;和/或
所述第二风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二导风件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风件相对于所述第二连通***动,以调节所述第二连通口的开合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风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导风件及第一驱动件,则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风件在所述第一连通口处至所述第一风道内的方向活动,以使所述第一导风件覆盖所述第一连通口或遮盖部分所述第一风道;
若所述第二风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二导风件及第二驱动件,则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风件在所述第二连通口处至所述第二风道内的方向活动,以使所述第二导风件覆盖所述第二连通口或遮盖部分所述第二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风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导风件及第一驱动件,则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风件在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一风道之间转动;
若所述第二风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二导风件及第二驱动件,则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风件在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二风道之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风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导风件及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风道内设置有第一分流件,所述第一分流件与所述第一连通口及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一连通口相对的内壁之间均具有间距,所述第一导风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连通口处,当所述第一导风件由所述第一连通口朝所述第一风道的方向活动时,所述第一导风件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分流件上,以遮盖所述第一分流件与所述第一连通口之间的空间,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一导风件背向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一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风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二导风件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风道内设置有第二分流件,所述第二分流件与所述第二连通口及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二连通口相对的内壁之间均具有间距,所述第二导风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连通口处,当所述第二导风件由所述第二连通口朝所述第二风道的方向活动时,所述第二导风件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二分流件上,以遮盖所述第二分流件与所述第二连通口之间的空间,其中,所述第二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二导风件背向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第二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包括蜗壳及导风件,所述蜗壳内形成分隔设置的所述第一风道及所述第二风道,所述导风件设置于所述蜗壳的一侧,所述导风件上形成分隔设置的所述第一分流道及所述第二分流道,所述第一连通口及所述第二连通口均开设于所述蜗壳朝向所述导风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形成于所述蜗壳的相对两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包括壳体及蜗盖,所述导风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连通口及所述第二连通口均开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蜗盖盖设于所述壳体背向于所述导风件的一侧,所述蜗盖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风道及所述第二风道;或者
所述导风件还包括隔板及盖板,所述盖板上形成有第一分流槽及第二分流槽,所述隔板盖设于所述盖板上,以覆盖所述第一分流槽形成所述第一分流道及覆盖所述第二分流槽形成所述第二分流道,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蜗壳上,且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蜗壳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上方,所述第一风道位于所述第二风道的上方。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出风机构。
CN202210826971.6A 2022-07-14 2022-07-14 空调器及出风机构 Active CN1152000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6971.6A CN115200093B (zh) 2022-07-14 2022-07-14 空调器及出风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6971.6A CN115200093B (zh) 2022-07-14 2022-07-14 空调器及出风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0093A CN115200093A (zh) 2022-10-18
CN115200093B true CN115200093B (zh) 2023-10-27

Family

ID=83579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26971.6A Active CN115200093B (zh) 2022-07-14 2022-07-14 空调器及出风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0009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15538A (ja) * 2004-04-30 2005-11-10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110260402A (zh) * 2019-05-24 2019-09-20 江门市明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出风的空调
CN212179011U (zh) * 2020-02-17 2020-12-18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15538A (ja) * 2004-04-30 2005-11-10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110260402A (zh) * 2019-05-24 2019-09-20 江门市明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出风的空调
CN212179011U (zh) * 2020-02-17 2020-12-18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0093A (zh)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60934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WO2016180283A1 (zh) 空调器及其出风挡板的控制方法
US9410716B2 (en) Ventilation apparatus
JP2014053279A (ja) バッテリーシステム
CN216693755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JP4610267B2 (ja) 車両の吸気部
JP3671495B2 (ja) 空気調和機
WO2016180256A1 (zh) 空调器
CN109340909B (zh) 空调内机和空调器
KR20120027670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217274490U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5200093B (zh) 空调器及出风机构
WO2017041415A1 (zh) 吸油烟机
CN111365297A (zh) 磁悬浮鼓风机箱柜的进气及散热结构
CN110293811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9297094B (zh) 空调室内机
KR100656627B1 (ko) 버스 히터 시스템
CN217031378U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及空调器
WO2022151803A1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3007497U (zh) 车辆空调的hvac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6346611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2130896U (zh) 磁悬浮鼓风机箱柜的进气及散热结构
CN219913234U (zh) 空调器
CN219913393U (zh)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083268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