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56865A - 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6865A
CN115056865A CN202210701541.1A CN202210701541A CN115056865A CN 115056865 A CN115056865 A CN 115056865A CN 202210701541 A CN202210701541 A CN 202210701541A CN 115056865 A CN115056865 A CN 115056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iler
vehicle
information
hinge
vehicle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015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须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xpress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xpress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xpress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xpress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015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68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56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68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07Rear spoi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车辆,其中,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包括:安装基板,安装于车辆的车身;扰流板,可活动地设于安装基板的上侧;至少一个调整机构,设于扰流板与安装基板之间,用于调整扰流板与安装基板之间的相对位置;驱动机构,与扰流板传动连接;响应于控制信号,驱动机构驱动扰流板相对安装基板运动,以调节扰流板相对安装基板的间距和/或角度。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扰流板在处于开启位置或者关闭位置下的精细调节,消除了因工艺误差等因素导致扰流板的设置位置不够精准的问题,从而提升了扰流板的位置精度,提升了扰流装置的扰流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有些车辆的尾翼结构采用电机驱动的方式,能够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切换。但由于工艺误差或者装配误差等因素,导致尾翼结构在开启位置或者关闭位置处的设置精度不足,从而影响尾翼结构的扰流功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存在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包括:
安装基板,安装于车辆的车身;
扰流板,可活动地设于安装基板的上侧;
至少一个调整机构,设于扰流板与安装基板之间,用于调整扰流板与安装基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驱动机构,与扰流板传动连接;响应于控制信号,驱动机构驱动扰流板相对安装基板运动,以调节扰流板相对安装基板的间距和/或角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还包括:
传动机构,设于扰流板和安装基板之间且与驱动机构传动相连,传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铰链,铰链的第一端连接于安装基板,铰链的第二端连接于扰流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调整机构包括可相对运动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扰流板连接,第二连接部与铰链的第二端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一套接件,第二连接部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壳体和第二套接件;
其中,第一套接件设有套孔,第二套接件的至少部分可滑动地穿设于套孔内。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的上侧表面设有卡接件,卡接件穿过扰流板上的通孔并与扰流板的上侧表面卡接配合;
其中,卡接件为多个且在第一壳体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扰流板上的通孔为与卡接件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其中一个设有限位凹槽,另一个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凹槽与限位凸起形成限位配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铰链包括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以及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多个连杆,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之间通过连杆组件相对运动;铰链的第一端形成于第一铰接部且与安装基板连接,铰链的第二端形成于第二铰接部且与扰流板连接;
其中,第一铰接部设有相互间隔的第一枢接端和第二枢接端,第二铰接部设有相互间隔的第三枢接端和第四枢接端;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枢接端和第三枢接端,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枢接端和第四枢接端,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连杆的中部和第四连杆的一端,第四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枢接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铰链为两个且在扰流板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调整机构为两个且与两个铰链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基板设有安装凹槽,铰链设于安装凹槽内。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扰流装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该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的状态信息,车辆的状态信息包括车速信息、扰流装置工作模式信息、整车模式信息以及交互指令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车辆的状态信息,向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驱动机构驱动扰流装置开启或者关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扰流装置工作模式信息包括自动控制模式和人工控制模式,基于车辆的状态信息,向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包括:
在扰流装置的工作模式信息为自动控制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扰流板的位置信息以及车速信息;
在扰流板处于关闭位置且车速信息满足第一车速阈值条件的情况下,向驱动机构发送开启控制信号,开启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驱动机构驱动扰流板运动至开启位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基于车辆的状态信息,向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还包括:
在扰流板处于开启位置且车速信息满足第二车速阈值条件的情况下,向驱动机构发送关闭控制信号,关闭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驱动机构驱动扰流板运动至关闭位置;其中,第二车速阈值小于第一车速阈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扰流装置工作模式信息包括自动控制模式和人工控制模式,交互指令信息包括开启指令和关闭指令;基于车辆的状态信息,向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还包括:
在扰流装置的工作模式信息为人工控制模式的情况下,响应于开启指令,获取扰流板的位置信息以及车速信息;
在扰流板处于关闭位置且车速信息符合第一车速预设范围的情况下,向驱动机构发送开启控制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基于车辆的状态信息,向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还包括:
在扰流装置的工作模式信息为人工控制模式的情况下,响应于关闭指令,获取扰流板的位置信息以及车速信息;
在扰流板处于开启位置且车速信息符合第二车速预设范围的情况下,向驱动机构发送关闭控制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基于车辆的状态信息,向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还包括:
在扰流装置的工作模式信息为人工控制模式的情况下,响应于交互指令信息,获取车速信息;
在车速信息不符合第一车速预设范围或者第二车速预设范围的情况下,维持扰流板所处的当前位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交互指令信息的触发方式包括触控信号、手势操作信号、语音信号以及移动终端交互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基于车辆的状态信息,向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还包括:
获取车辆的整车模式信息,确定整车模式信息是否处于禁用状态;
在整车模式信息处于禁用状态且扰流板处于开启位置的情况下,向驱动机构发送关闭控制信号。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扰流装置的控制装置,应用于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状态信息,车辆的状态信息包括车速信息、扰流装置工作模式信息、整车模式信息以及交互指令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车辆的状态信息,向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驱动机构驱动扰流装置开启或者关闭。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和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扰流装置的控制装置。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各方面任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控制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上述各方面任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控制方法被执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扰流板相对安装基板运动,从而实现扰流板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的控制,实现对扰流装置的扰流功能的开闭控制。并且,通过在扰流板和安装基板之间设置调整机构,以对扰流板和安装基板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实现了在扰流板处于开启位置或者关闭位置下的精细调节,消除了因工艺误差导致扰流板的位置不够精准的问题,从而提升了扰流板的位置精度,增大了扰流装置在不同车辆上的适用范围。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在车身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的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的调整机构与扰流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的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的铰链与安装基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8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扰流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扰流装置的控制方法在自动控制模式下的流程图;
图10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扰流装置的控制方法在人工控制模式下的流程图;
图1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扰流装置的控制方法在人工控制模式下的流程图;
图1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扰流装置的控制方法基于整车模式信息关闭扰流装置的流程图;
图13示出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扰流装置的控制方法的车辆的控制***的示意图;
图14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扰流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5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扰流装置1;
安装基板10;安装凹槽11;
扰流板20;通孔21;
调整机构30;第一连接部31;第一壳体311;卡接件311a;第一套接件312;套孔312a;第二连接部32;第二壳体321;第二套接件322;限位凹槽33;限位凸起34;
驱动机构40;
铰链50;第一铰接部51;第一枢接端511;第二枢接端512;第二铰接部52;第三枢接端521;第四枢接端522;第一连杆53;第二连杆54;第三连杆55;第四连杆56;
车身2。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1。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1包括安装基板10、扰流板20、至少一个调整机构30以及驱动机构40。
具体而言,安装基板10安装于车辆的车身2。扰流板20可活动地设于安装基板10的上侧。调整机构30设于扰流板20与安装基板10之间,用于调整扰流板20与安装基板10之间的相对位置。驱动机构40与扰流板20传动连接,响应于控制信号,驱动机构40驱动扰流板20相对安装基板10运动,以调节扰流板20相对安装基板10的间距和/或角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扰流装置1在车辆上的安装位置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如图3所示,扰流装置1可以为后扰流尾翼且安装于车身2的尾部。
以扰流装置1具体为后扰流尾翼为例,在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扰流装置1使车辆的空气阻力形成向下的压力,从而尽量抵消车辆所受到的升力,有效控制气流下压力,使风阻系数相应减小,增加车辆的高速行驶稳定性。其次,由于扰流装置1能降低车辆的空气阻力,因此对于节省燃油或者降低耗电量也有一定的帮助,从而提升车辆的续航能力。再次,扰流装置1还能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提升车辆的外形美观性。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扰流装置1在车身2上的安装方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安装基板10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连接于车身2,以实现扰流装置1在车身2上的安装。
示例性地,驱动机构40适于驱动扰流板20相对安装基板10运动,包括但不限于升降和/或转动等。扰流板20在驱动机构40的驱动下,适于在关闭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运动。可以理解的是,在扰流板20处于关闭位置的情况下,扰流装置1收纳于车身2的内部且不具备扰流功能;在扰流板20处于开启位置的情况下,扰流装置1能够实现其扰流功能。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在扰流板20处于关闭位置的情况下,扰流板20相对安装基板10的角度为第一预设角度,且扰流板20与安装基板10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预设距离,此时扰流板20位于车身2的内部。在扰流板20处于开启位置的情况下,扰流板20相对安装基板10的角度为第二预设角度,且扰流板20与安装基板10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预设距离,此时扰流板20位于车身2的外侧。其中,第二预设角度大于第一预设角度,且第二预设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角度、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角度以及第二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地,调整机构30用于调整扰流板20在静态下与安装基板10之间的相对位置。例如,调整机构30用于调整扰流板20在处于开启位置下与安装基板10之间的相对位置,或者用于调整扰流板20在处于关闭位置下与安装基板10之间的相对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扰流板20处于关闭位置的情况下,由于工艺误差等因素,扰流板20的上侧表面与车身2的外侧表面之间可能存在面差。通过调整机构30调整扰流板20与安装基板10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对扰流板20的上侧表面与车身2的外侧表面之间的面差进行调节,以使扰流板20的上侧表面与车身2的外侧表面之间尽量平齐。由此,确保了扰流板20处于关闭位置下的收纳效果,提升了扰流板20在车身2内的镶嵌效果,从而提升了扰流装置1在车身2上安装的整体外形美观性。在扰流板20处于开启位置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机构30调整扰流板20与安装基板10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扰流板20相对安装基板10的角度以及距离,进而实现对扰流板20的扰流效果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扰流装置1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驱动机构40电通讯,用于向驱动机构40发送控制信号,以使驱动机构40根据控制信号驱动扰流板20相对安装基板10运动。
示例性地,控制信号可以包括开启控制信号和关闭控制信号,开启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驱动机构40驱动扰流板20由关闭位置运动至开启位置,关闭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驱动机构40驱动扰流板20由开启位置运动至关闭位置。此外,控制信号还可以包括不同的角度调节信号,用于控制驱动机构40驱动扰流板20运动至对应的不同预设角度。其中,不同的角度调节信号可以根据车辆的造型以及车辆不同的行驶速度进行对应设置,以在车辆以不同车速行驶的过程中,扰流装置1为车辆提供相应程度的扰流作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1,通过驱动机构40驱动扰流板20相对安装基板10运动,从而实现扰流板20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的控制,实现对扰流装置1的扰流功能的开闭控制。并且,通过在扰流板20和安装基板10之间设置调整机构30,以对扰流板20和安装基板10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实现了在扰流板20处于开启位置或者关闭位置下的精细调节,消除了因工艺误差导致扰流板20的位置不够精准的问题,从而提升了扰流板20的位置精度,增大了扰流装置1在不同车辆上的适用范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该扰流装置1还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设于扰流板20和安装基板10之间且与驱动机构40传动相连,传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铰链50,铰链50的第一端连接于安装基板10,铰链50的第二端连接于扰流板2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铰链50的第二端与扰流板2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间接相连。
例如,铰链50的第二端与扰流板20的下侧通过紧固件等直接相连。
又例如,铰链50的第二端可以通过调整机构30与扰流板20间接相连。铰链50的第二端与调整机构30的下侧连接,且调整机构30的上侧与扰流板20连接,以通过调整机构30调整扰流板20与铰链50的第二端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对扰流板20与安装基板10之间间距的调节。
示例性地,铰链50的第二端在传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第一端运动。其中,铰链50的第二端相对于第一端的运动形式不限于升降运动或者转动,铰链50的第二端可以按照其他任意的预设轨迹相对第一端运动,以改变第二端相对第一端的相对位置,从而使与第二端相连的扰流板20相对于与第一端相连的安装基板10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
本申请实施例对于铰链50与安装基板10以及铰链50与扰流板2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铰链50与安装基板10之间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相连,也可以通过卡扣等方式相连。此外,对于铰链50与驱动机构40的传动方式也不作具体限定,例如,铰链50与驱动机构40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之间可以通过齿轮或者涡轮蜗杆等机械传动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传动机构可以包括多个铰链50,驱动机构4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相对应的多个。
例如,驱动机构40可以仅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40具体为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多个铰链50分别传动连接,以使驱动电机能够驱动多个铰链50同时动作。
又例如,驱动机构40可以设置有多个。驱动机构40具体为驱动电机,多个驱动电机与多个铰链50一一对应,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的铰链50传动连接,以使各驱动电机分别驱动对应的铰链50动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调整机构30包括可相对运动的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第一连接部31与扰流板20连接,第二连接部32与铰链50的第二端连接。
示例性地,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可活动连接。例如,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之间可以滑动相连;又例如,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之间可以转动相连。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一连接部31位于第二连接部32的上侧,且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在竖直方向上可相对运动,以调节扰流板20与安装基板10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其中,第一连接部31的上端与扰流板20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31的下端与第二连接部32的上端滑动配合,第二连接部32的下端与铰链50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通过第一连接部31与第二连接部32之间的相对运动,实现了对于扰流板20与铰链50的第二端之间间距的调节,从而实现了对于扰流板20与安装基板10之间间距的调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部31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壳体311和第一套接件312,第二连接部32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壳体321和第二套接件322。其中,第一套接件312设有套孔312a,第二套接件322的至少部分可滑动地穿设于套孔312a内。
示例性地,第一壳体311套设于第一套接件312的外部,第二壳体321套设于第二套接件322的外部。套孔312a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套接件312的中心轴线同轴设置,且套孔312a在第二套接件322的高度方向上贯穿第二套接件322。第二套接件322的至少部分延伸至第二壳体321的上侧,且第二套接件322伸出的部分的形状与套孔312a的形状相适配,以使第二套接件322可滑动地穿设于套孔312a内。其中,在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运动至最小相对距离的情况下,第一壳体311的下端面与第二壳体321的上端面相贴合。此外,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之间的最大相对距离和最小相对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最大相对距离可以为1至3mm,最小相对距离可以为-3至-1mm。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仅需通过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之间的相对滑动,即可实现扰流板20和安装基板10之间的相对运动,由此,简化了调整机构30的结构,且调节方式较为简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壳体311的上侧表面设有卡接件311a,卡接件311a穿过扰流板20上的通孔21并与扰流板20的上侧表面卡接配合。卡接件311a为多个且在第一壳体311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扰流板20上的通孔21为与卡接件311a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即卡接件311a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示例性地,卡接件311a包括竖向延伸部和倾斜折弯部,竖向延伸部由第一壳体311的上端面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倾斜折弯部由竖向延伸部的上端向下倾斜延伸。其中,倾斜折弯部可以沿朝向第一壳体31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也可以沿远离第一壳体31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卡接件311a的数量为两个,且关于第一壳体311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扰流板20设有与两个卡接件311a分别对应的两个通孔21,两个卡接件311a分别穿过两个通孔21,扰流板20的下侧表面与第一壳体311的上侧表面相贴合,且倾斜折弯部的下端抵接于扰流板20的上侧表面,以将扰流板20卡接于倾斜折弯部的下端与第一壳体311的上侧表面之间,从而实现调整机构30与扰流板20之间的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卡接件311a可以采用具有较好弹性应变能的材质,通过对卡接件311a施加外力作用以使卡接件311a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使卡接件311a通过扰流板20上的通孔21穿过,进而将卡接件311a装配至扰流板20或者由扰流板20上取下。由此,提高了卡接件311a的安装或者拆卸的便利性。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提高了调整机构30与扰流板2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且调整机构30与扰流板20之间的安装和拆卸较为方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壳体311和第二壳体321的其中一个设有限位凹槽33,另一个设有限位凸起34,限位凹槽33与限位凸起34形成限位配合。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壳体311的下侧表面设有向上凹陷形成的限位凹槽33,第二壳体321的上侧表面设有向上凸起形成的限位凸起34。在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运动至最小相对距离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壳体311的下侧表面与第二壳体321的上侧表面相接触,且限位凸起34卡设于限位凹槽33内。
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壳体311的下侧表面设有向下凸起形成的限位凸起34,第二壳体321的上侧表面设有向下凹陷形成的限位凹槽33。在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运动至最小相对距离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壳体311的下侧表面与第二壳体321的上侧表面相接触,且限位凸起34卡设于限位凹槽33内。
优选地,在第一连接部31与第二连接部32相对运动的过程中,即第一壳体311与第二壳体321在相对运动的过程中,限位凸起34始终卡设于限位凹槽33内,以自始至终对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在周向上起到限位作用。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在周向上限制了第一壳体311和第二壳体321之间的相对转动,从而对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在周向上形成限位作用,由此,避免了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在周向上发生相对运动导致扰流板20与安装基板10之间配合出现误差,提高了扰流装置1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铰链50包括第一铰接部51、第二铰接部52以及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多个连杆,第一铰接部51和第二铰接部52之间通过连杆组件相对运动。其中,铰链50的第一端形成于第一铰接部51且与安装基板10连接,铰链50的第二端形成于第二铰接部52且与扰流板20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铰接部51的下侧表面形成第一安装面,且第一安装面与安装基板10的上表面相贴合,第一铰接部51与安装基板10之间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二铰接部52的上侧表面形成第二安装面,且第二安装面与调整机构30的下侧表面相贴合,第二铰接部52与调整机构30之间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连接。其中,第一铰接部51的一端通过至少一个连杆与第二铰接部52的一端可转动连接,第一铰接部51的另一端通过至少一个连杆与第二铰接部52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通过多个连杆之间的联动作用,实现第一铰接部51与第二铰接部52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实现扰流板20与铰链50的第二端之间的相对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连杆组件中所包括的多个连杆的数量以及各个连杆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第一铰接部51和第二铰接部52按照预设活动轨迹相对运动即可。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利用连杆组件之间的联动作用,能够实现第一铰接部51和第二铰接部52之间的相对运动,且运动形式不限于转动、平移或者转动和平移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提高了扰流板20的运动灵活性,并且铰链50的运动稳定性和结构强度也较好。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第一铰接部51设有相互间隔的第一枢接端511和第二枢接端512,第二铰接部52设有相互间隔的第三枢接端521和第四枢接端522。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53、第二连杆54、第三连杆55和第四连杆56,第一连杆53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枢接端511和第三枢接端521,第二连杆54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枢接端512和第四枢接端522,第三连杆55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连杆54的中部和第四连杆56的一端,第四连杆56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枢接端511。
示例性地,第一连杆53、第二连杆54以及第四连杆56的形状可以为长条形,第三连杆55的形状可以为弧形。其中,第二铰接部52的第三枢接端521通过第一连杆53相对第一铰接部51的第一枢接端511转动,第二铰接部52的第四枢接端522通过相互铰接的第二连杆54、第三连杆55以及第四连杆56相对所述第一铰接部51的第二枢接端512转动。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实现了第一铰接部51相对第二铰接部52的转动和升降运动相组合的运动形式,以在第一铰接部51相对第二铰接部52运动至距离最大且转动角度最大的情况下,使铰链50呈展开状态,从而驱动扰流板20运动至开启位置;并且,在第一铰接部51相对第二铰接部52运动至距离最小且转动角度最小的情况下,使铰链50呈闭合状态,从而驱动扰流板20运动至关闭位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铰链50为两个且在扰流板2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调整机构30为两个且与两个铰链50一一对应设置。
示例性地,铰链5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铰链50在扰流板2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并且两个铰链50分别邻近扰流板20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设置。调整机构30为对应设置的两个,且各调整机构30分别设于对应铰链50的第二端和扰流板20之间。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通过设置与两个铰链50分别对应的两个调整机构30,能够对两个铰链50的第二端与扰流板20之间的间隙分别进行调节,从而不仅能够对扰流板20相对安装基板10的高度进行调节,还能够对扰流板20相对安装基板10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于扰流板20位置的调节精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安装基板10设有安装凹槽11,铰链50设于安装凹槽11内。其中,安装凹槽11的数量与铰链50的数量对应设置,各铰链50分别安装于对应的安装凹槽11内。
示例性地,安装凹槽11由安装基板10的部分向下凹陷形成,且铰链50处于闭合状态下容纳于所述安装凹槽11内,铰链50的第二端与安装基板10的上侧表面相平齐,以在扰流板20处于关闭位置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扰流板20的下侧表面与安装基板10的上侧表面的间距,从而提高了扰流装置1的结构紧凑型,减小了扰流装置1对于安装空间的占用。
下面参照图8至图14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扰流装置的控制方法,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可应用于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
如图8所示,该扰流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车辆的状态信息,车辆的状态信息包括车速信息、扰流装置工作模式信息、整车模式信息以及交互指令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S102:基于车辆的状态信息,向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驱动机构驱动扰流装置开启或者关闭。
示例性地,扰流装置工作模式信息包括自动控制模式和人工控制模式。其中,在自动控制模式下,基于获取到的车速信息和/或整车模式信息,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扰流装置的扰流板运动至开启位置或者关闭位置,从而使扰流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在人工控制模式下,响应于交互指令信息,基于获取到的车速信息和/或整车模式信息,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扰流装置的扰流板运动至开启位置或者关闭位置,从而使扰流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或者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控制信号包括开启控制信号和关闭控制信号。其中,开启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扰流装置的扰流板运动至开启位置,以使扰流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关闭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扰流装置的扰流板运动至关闭位置,以使扰流装置处于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交互指令信息包括开启指令和关闭指令,开启指令用于指示扰流装置切换至开启状态,关闭指令用于指示扰流装置切换至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整车模式信息包括车辆预设的多种工作模式,其中,针对其中的某一种或几种工作模式可以对应地设置有扰流装置禁用功能,以在车辆的整车模式信息为该工作模式下,禁用扰流装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扰流装置的控制方法,通过获取包括车速信息、扰流装置工作模式信息、整车模式信息以及交互指令信息中至少一种的状态信息,并且基于状态信息,按照预设控制策略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并发送至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以驱动扰流装置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实现了对于扰流装置的自动控制或者人工控制,并且根据车辆的状态信息实现状流装置的扰流功能,提升了车辆行驶稳定性和驾驶安全性,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驾乘体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扰流装置工作模式信息包括自动控制模式和人工控制模式,步骤S102包括:
步骤S201:在扰流装置的工作模式信息为自动控制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扰流板的位置信息以及车速信息;
步骤S202:在扰流板处于关闭位置且车速信息满足第一车速阈值条件的情况下,向驱动机构发送开启控制信号,开启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驱动机构驱动扰流板运动至开启位置。
示例性地,在车速大于或等于80公里每小时的情况下,则向驱动机构发送开启控制信号,以控制扰流装置由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此外,在本申请的其他示例中,第一车速阈值还可以为100公里每小时或者120公里每小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置第一车速阈值的具体数值,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在车辆行驶速度较高且达到预先设置的第一车速阈值的情况下,能够自动控制扰流装置切换至开启状态,从而开启扰流装置的扰流功能,降低车辆高速行驶的风阻并提升驾驶稳定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02还包括:
在扰流板处于开启位置且车速信息满足第二车速阈值条件的情况下,向驱动机构发送关闭控制信号,关闭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驱动机构驱动扰流板运动至关闭位置;其中,第二车速阈值小于第一车速阈值。
示例性地,在车速小于或等于30公里每小时的情况下,则向驱动机构发送关闭控制信号,以控制扰流装置由开启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此外,在本申请的其他示例中,第二车速阈值还可以为50公里每小时或者80公里每小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置第二车速阈值的具体数值,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车辆的行驶速度越快,车辆所承受的风阻越大;车辆的行驶速度越慢,车辆所承受的风阻越小。因此,第二车速阈值适于小于第一车速阈值,例如,第一车速阈值可以为80公里每小时,第二车速阈值可以为30公里每小时;或者,第一车速阈值可以为100公里每小时,第二车速阈值可以为50公里每小时;又或者,第一车速阈值可以为120公里每小时,第二车速阈值可以为80公里每小时。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在车辆行驶速度较低且达到预先设置的第二车速阈值的情况下,能够自动控制扰流装置切换至关闭状态,从而关闭扰流装置的扰流功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交互指令信息包括开启指令和关闭指令,步骤S102还包括:
步骤S301:在扰流装置的工作模式信息为人工控制模式的情况下,响应于开启指令,获取扰流板的位置信息以及车速信息;
步骤S302:在扰流板处于关闭位置且车速信息符合第一车速预设范围的情况下,向驱动机构发送开启控制信号。
示例性地,交互指令信息的触发方式包括触控信号、手势操作信号、语音信号以及移动终端交互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响应于车载屏幕检测到触控信号,生成相应的交互指令信息。其中,触控信号具体可以为按键触控信号或者动画滑动触控信号。更为具体地,用户可通过点击车载屏幕上显示的“开启尾翼功能”或者“关闭尾翼功能”,以生成开启指令或者关闭指令。
又例如,响应于接收到用户的语音指令,进行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并生成相应的交互指令信息。更为具体地,用户可以发出语音“开启尾翼功能”或者“关闭尾翼功能”,以生成开启指令或者关闭指令。
示例性地,扰流板的位置信息可以通过扰流装置所设置的位置传感器,对扰流板的位置进行实时检测并生成扰流板的位置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车速预设范围可以为0至160公里每小时。响应于用户的触控信号或者语音信号所生成的开启指令,在车速小于或等于160公里每小时的情况下,则生成开启控制信号并发送至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以控制扰流装置的扰流板由关闭位置运动至开启位置,从而使扰流装置由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步骤S102还包括:
步骤S401:在扰流装置的工作模式信息为人工控制模式的情况下,响应于关闭指令,获取扰流板的位置信息以及车速信息;
步骤S402:在扰流板处于开启位置且车速信息符合第二车速预设范围的情况下,向驱动机构发送关闭控制信号。
示例性地,第二车速预设范围可以包括两档,且分别为0至20公里每小时以及20至160公里每小时。
在一个示例中,响应于触控信号生成的关闭指令,在车速小于或等于20公里每小时的情况下,出于安全性考虑(例如低速情况下尾翼关闭可能会夹到外部人员),车载屏幕弹窗显示二次确认选项,例如可以显示“请确认是否关闭尾翼功能”。响应于用户确认的触控操作,生成关闭控制信号并发送至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响应于触控信号生成的关闭指令,在车速大于20公里每小时且小于或等于160公里每小时的情况下,则直接生成关闭控制信号并发送至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
在另一个示例中,响应于语音信号生成的关闭指令,在车速小于或等于20公里每小时的情况下,出于安全性考虑(例如低速情况下尾翼关闭可能会夹到外部人员),车载音箱发出二次确认的语音提示,例如可以发出语音“请确认是否开启尾翼功能”。响应于用户确认的语音信号,生成关闭控制信号并发送至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响应于触控信号生成的关闭指令,在车速大于20公里每小时且小于或等于160公里每小时的情况下,则直接生成关闭控制信号并发送至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02还包括:
在扰流装置的工作模式信息为人工控制模式的情况下,响应于交互指令信息,获取车速信息;
在车速信息不符合第一车速预设范围或者第二车速预设范围的情况下,维持扰流板所处的当前位置。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在人工控制模式下,响应于触控信号或者语音信号生成的关闭指令,获取车速信息。第一车速预设范围和第二车速预设范围均可以为0至160公里每小时。在车速大于160公里每小时的情况下,禁用手动控制功能或者语音控制功能。换而言之,在车速大于160公里每小时的情况下,在接收到手动触控信号或者语音控制信号的情况下,则不生成关闭指令,以维持扰流板当前所处的开启位置,禁止手动或者语音关闭扰流装置的扰流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例如在车速大于160公里每小时的情况下,将扰流装置由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将导致车辆所受的风阻以及气流升力突然增大,存在安全隐患。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提高了车辆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的安全性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步骤S102还包括:
步骤S501:获取车辆的整车模式信息,确定整车模式信息是否处于禁用状态;
步骤S502:在整车模式信息处于禁用状态且扰流板处于开启位置的情况下,向驱动机构发送关闭控制信号。
其中,禁用状态指的是在该整车模式下禁止开启扰流装置的扰流功能,即在该整车模式下使扰流装置维持关闭状态。
示例性地,车辆可以预设有多种整车模式,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整车模式可以预先设置为禁用扰流装置功能,即维持扰流装置的关闭状态并且禁止将扰流装置切换至开启状态。
在一个示例中,整车模式包括运输模式、自动洗车模式和代客模式,且上述整车模式均预先设置为处于禁用状态。在整车模式信息为运输模式且扰流装置工作模式信息为自动控制模式下,检测扰流装置的扰流板的当前位置;在扰流装置的扰流板处于开启位置的情况下,则向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发送关闭控制信号,以使扰流装置由开启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在整车模式信息为运输模式或者代客模式且扰流装置工作模式信息为人工控制模式下,在收到开启指令的情况下,则不向驱动机构发送开启控制信号并维持扰流装置的关闭状态。
下面参照图13以一个具体示例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扰流装置的控制方法。
如图13所示,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车辆具体包括信息域控制器(Information Domain Control Module,IDCM)、车身域控制器(Body Domain ControlModule,BDCM)、车辆域控制器(Vehicle Domain Control Module,VDCM)、电子稳定控制器(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ESC)以及外接控制器,其中,车辆域控制器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并通过外接控制器控制扰流装置(即电动尾翼)的开闭。
具体而言,车辆域控制器与信息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电子稳定控制器以及扰流装置控制器分别通讯。其中,车辆域控制器接收手动触控信号或者语音指令,并向信息域控制器发送使能条件信息、状态反馈信息、提示信息以及位置信息等。车辆域控制器与接收车身域控制器发送的电源模式信息以及整车模式信息。车辆域控制器接收电子稳定控制***发送的车速信息。车辆域控制器基于接收到的上述信息,按照预设的控制策略生成开启控制信号或者关闭控制信号并发送至外接控制器,外接控制器基于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控制扰流装置(即电动尾翼)开启或关闭。其中,外接控制器还用于向车辆域控制器发送状态反馈信息和故障信息。
下面参照图14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扰流装置的控制装置,本申请实施例的扰流装置的控制装置可应用于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
如图14所示,该扰流装置的控制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801,用于获取车辆的状态信息,车辆的状态信息包括车速信息、扰流装置工作模式信息、整车模式信息以及交互指令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控制模块802,用于基于车辆的状态信息,向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驱动机构驱动扰流装置开启或者关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扰流装置工作模式信息包括自动控制模式和人工控制模式,控制模块802还用于:
在扰流装置的工作模式信息为自动控制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扰流板的位置信息以及车速信息;
在扰流板处于关闭位置且车速信息满足第一车速阈值条件的情况下,向驱动机构发送开启控制信号,开启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驱动机构驱动扰流板运动至开启位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802还用于:
在扰流板处于开启位置且车速信息满足第二车速阈值条件的情况下,向驱动机构发送关闭控制信号,关闭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驱动机构驱动扰流板运动至关闭位置;其中,第二车速阈值小于第一车速阈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交互指令信息包括开启指令和关闭指令,控制模块802还用于:
在扰流装置的工作模式信息为人工控制模式的情况下,响应于开启指令,获取扰流板的位置信息以及车速信息;
在扰流板处于关闭位置且车速信息符合第一车速预设范围的情况下,向驱动机构发送开启控制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802还用于:
在扰流装置的工作模式信息为人工控制模式的情况下,响应于关闭指令,获取扰流板的位置信息以及车速信息;
在扰流板处于开启位置且车速信息符合第二车速预设范围的情况下,向驱动机构发送关闭控制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802还用于:
在扰流装置的工作模式信息为人工控制模式的情况下,响应于交互指令信息,获取车速信息;
在车速信息不符合第一车速预设范围或者第二车速预设范围的情况下,维持扰流板所处的当前位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交互指令信息的触发方式包括触控信号、手势操作信号、语音信号以及移动终端交互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整车模式信息包括运输模式、自动洗车模式和代客模式,控制模块802还用于:
在整车模式信息为运输模式、自动洗车模式和代客模式中任一种的情况下,获取扰流装置的扰流板的位置信息;
在整车模式信息处于禁用状态且扰流板处于开启位置的情况下,向驱动机构发送关闭控制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和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扰流装置的控制装置。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个处理器单独执行时或多个处理器配合执行时实现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项方法。
图15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15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910和处理器920,存储器910内存储有可在处理器920上运行的指令。处理器920执行该指令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尾翼装置的控制方法。存储器910和处理器92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该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申请的实现。
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930,用于与外界设备进行通信,进行数据交互传输。各个设备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920可以对在电子设备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器上以在外部输入/输出装置(诸如,耦合至接口的显示设备)上显示GUI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若需要,可以将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与多个存储器和多个存储器一起使用。同样,可以连接多个电子设备,各个设备提供部分必要的操作(例如,作为服务器阵列、一组刀片式服务器、或者多处理器***)。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的,在具体实现上,如果存储器910、处理器920及通信接口930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则存储器910、处理器920及通信接口930可以通过内部接口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应理解的是,上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值得说明的是,处理器可以是支持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Advanced RISC Machines,ARM)架构的处理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上述的存储器910),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
可选的,存储器91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91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瞬时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瞬时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910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92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电子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上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上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训练设备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训练设备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实体类别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待,磁待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介质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非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用于实施本申请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括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多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包括处理器的***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而使用。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基板,安装于车辆的车身;
扰流板,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基板的上侧;
至少一个调整机构,设于所述扰流板与所述安装基板之间,用于调整所述扰流板与所述安装基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驱动机构,与所述扰流板传动连接;响应于控制信号,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扰流板相对所述安装基板运动,以调节所述扰流板相对所述安装基板的间距和/或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动机构,设于所述扰流板和所述安装基板之间且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相连,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铰链,所述铰链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基板,所述铰链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扰流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可相对运动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扰流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铰链的第二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一套接件,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壳体和第二套接件;
其中,所述第一套接件设有套孔,所述第二套接件的至少部分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套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侧表面设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穿过所述扰流板上的通孔并与所述扰流板的上侧表面卡接配合;
其中,所述卡接件为多个且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所述扰流板上的通孔为与所述卡接件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其中一个设有限位凹槽,另一个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凹槽与所述限位凸起形成限位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包括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以及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多个连杆,所述第一铰接部和所述第二铰接部之间通过所述连杆组件相对运动;所述铰链的第一端形成于所述第一铰接部且与所述安装基板连接,所述铰链的第二端形成于所述第二铰接部且与所述扰流板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铰接部设有相互间隔的第一枢接端和第二枢接端,所述第二铰接部设有相互间隔的第三枢接端和第四枢接端;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枢接端和所述第三枢接端,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枢接端和所述第四枢接端,所述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和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枢接端。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为两个且在所述扰流板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调整机构为两个且与两个所述铰链一一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板设有安装凹槽,所述铰链设于所述安装凹槽内。
10.一种扰流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的状态信息,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包括车速信息、扰流装置工作模式信息、整车模式信息以及交互指令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向所述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扰流装置开启或者关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装置工作模式信息包括自动控制模式和人工控制模式;基于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向所述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包括:
在所述扰流装置的工作模式信息为所述自动控制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扰流板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车速信息;
在所述扰流板处于关闭位置且所述车速信息满足第一车速阈值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驱动机构发送开启控制信号,所述开启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扰流板运动至开启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向所述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还包括:
在所述扰流板处于开启位置且所述车速信息满足第二车速阈值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驱动机构发送关闭控制信号,所述关闭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扰流板运动至关闭位置;其中,所述第二车速阈值小于所述第一车速阈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装置工作模式信息包括自动控制模式和人工控制模式,所述交互指令信息包括开启指令和关闭指令;基于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向所述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还包括:
在所述扰流装置的工作模式信息为所述人工控制模式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开启指令,获取所述扰流板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车速信息;
在所述扰流板处于关闭位置且所述车速信息符合第一车速预设范围的情况下,向所述驱动机构发送开启控制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向所述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还包括:
在所述扰流装置的工作模式信息为所述人工控制模式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关闭指令,获取所述扰流板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车速信息;
在所述扰流板处于开启位置且所述车速信息符合第二车速预设范围的情况下,向所述驱动机构发送关闭控制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向所述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还包括:
在所述扰流装置的工作模式信息为所述人工控制模式的情况下,响应于所述交互指令信息,获取所述车速信息;
在所述车速信息不符合第一车速预设范围或者第二车速预设范围的情况下,维持所述扰流板所处的当前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指令信息的触发方式包括触控信号、手势操作信号、语音信号以及移动终端交互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向所述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的整车模式信息,确定所述整车模式信息是否处于禁用状态;
在所述整车模式信息处于禁用状态且所述扰流板处于开启位置的情况下,向所述驱动机构发送关闭控制信号。
18.一种扰流装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状态信息,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包括车速信息、扰流装置工作模式信息、整车模式信息以及交互指令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向所述扰流装置的驱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扰流装置开启或者关闭。
1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和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扰流装置的控制装置。
CN202210701541.1A 2022-06-20 2022-06-20 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车辆 Pending CN1150568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01541.1A CN115056865A (zh) 2022-06-20 2022-06-20 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01541.1A CN115056865A (zh) 2022-06-20 2022-06-20 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6865A true CN115056865A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02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01541.1A Pending CN115056865A (zh) 2022-06-20 2022-06-20 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5686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74019A (zh) * 2022-12-16 2023-07-04 武汉路特斯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尾翼***及车辆
WO2024131186A1 (zh) * 2022-12-23 2024-06-27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和车辆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96547A (ja) * 2003-09-24 2005-04-14 Honda Access Corp 車両の外装品取付構造
US20090272865A1 (en) * 2008-05-02 2009-11-05 Michael Crane Tolerance Adjusting Attachment
CN103057605A (zh) * 2013-01-07 2013-04-2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高度和倾斜角度可调的扰流板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65902A (zh) * 2014-08-18 2016-03-0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可变扰流器装置
KR20160044739A (ko) * 2014-10-16 2016-04-2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대형 차량의 루프 스포일러 높낮이 자동 조절 장치
CN105644633A (zh) * 2014-11-27 2016-06-0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附件、扰流器装置和汽车
TW201702105A (zh) * 2015-07-08 2017-01-16 林益瑋 可動式擾流板裝置
CN110541631A (zh) * 2019-09-04 2019-12-06 上海佳慕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隐藏把手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09757300U (zh) * 2019-04-18 2019-12-10 王洪新 一种汽车嵌入式同步升降多姿态智能尾翼
CN110576915A (zh) * 2018-06-11 2019-12-1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前主动扰流器装置
CN211029157U (zh) * 2019-12-04 2020-07-17 北京哈德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翻转装置
EP3756981A1 (en) * 2019-06-28 2020-12-30 Yanfeng Plastic Omnium Automotive Exterior Systems Co., Ltd. Active spoiler structure capable of opening by rotation
CN112550491A (zh) * 2020-11-25 2021-03-26 丹阳市骆氏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非镶入式智能控制自动升降汽车尾翼
CN213974212U (zh) * 2020-12-02 2021-08-17 苏州浦泰汽配有限公司 一种角度可调的高强度汽车扰流板
CN113302117A (zh) * 2018-11-28 2021-08-24 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扰流器装置、具有扰流器装置的车辆、运行扰流器装置的方法
CN114228499A (zh) * 2021-12-09 2022-03-25 华人运通(上海)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控制方法
CN114291170A (zh) * 2021-12-07 2022-04-08 宁波华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间隙调节机构的电动尾翼
CN216277413U (zh) * 2021-09-16 2022-04-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公差调节器支架和汽车门把手公差调节器
WO2022089581A1 (zh) * 2020-10-30 2022-05-05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阵列sar天线展开***的装配方法及***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96547A (ja) * 2003-09-24 2005-04-14 Honda Access Corp 車両の外装品取付構造
US20090272865A1 (en) * 2008-05-02 2009-11-05 Michael Crane Tolerance Adjusting Attachment
CN103057605A (zh) * 2013-01-07 2013-04-2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高度和倾斜角度可调的扰流板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65902A (zh) * 2014-08-18 2016-03-0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可变扰流器装置
KR20160044739A (ko) * 2014-10-16 2016-04-2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대형 차량의 루프 스포일러 높낮이 자동 조절 장치
CN105644633A (zh) * 2014-11-27 2016-06-0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附件、扰流器装置和汽车
TW201702105A (zh) * 2015-07-08 2017-01-16 林益瑋 可動式擾流板裝置
CN110576915A (zh) * 2018-06-11 2019-12-1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前主动扰流器装置
CN113302117A (zh) * 2018-11-28 2021-08-24 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扰流器装置、具有扰流器装置的车辆、运行扰流器装置的方法
CN209757300U (zh) * 2019-04-18 2019-12-10 王洪新 一种汽车嵌入式同步升降多姿态智能尾翼
EP3756981A1 (en) * 2019-06-28 2020-12-30 Yanfeng Plastic Omnium Automotive Exterior Systems Co., Ltd. Active spoiler structure capable of opening by rotation
CN110541631A (zh) * 2019-09-04 2019-12-06 上海佳慕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隐藏把手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1029157U (zh) * 2019-12-04 2020-07-17 北京哈德曼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翻转装置
WO2022089581A1 (zh) * 2020-10-30 2022-05-05 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阵列sar天线展开***的装配方法及***
CN112550491A (zh) * 2020-11-25 2021-03-26 丹阳市骆氏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非镶入式智能控制自动升降汽车尾翼
CN213974212U (zh) * 2020-12-02 2021-08-17 苏州浦泰汽配有限公司 一种角度可调的高强度汽车扰流板
CN216277413U (zh) * 2021-09-16 2022-04-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公差调节器支架和汽车门把手公差调节器
CN114291170A (zh) * 2021-12-07 2022-04-08 宁波华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间隙调节机构的电动尾翼
CN114228499A (zh) * 2021-12-09 2022-03-25 华人运通(上海)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新宁;: "A310飞机扰流板***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no. 03 *
王洁宁;张钰涵;张聪俊;: "基于STPA冲偏出跑道不安全控制行为分析",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no. 06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74019A (zh) * 2022-12-16 2023-07-04 武汉路特斯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尾翼***及车辆
CN116374019B (zh) * 2022-12-16 2023-11-21 武汉路特斯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尾翼***及车辆
WO2024131186A1 (zh) * 2022-12-23 2024-06-27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56865A (zh) 用于车辆的扰流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车辆
WO2017012258A1 (en) Vehicle and vehicle step apparatus
US20090295114A1 (en) Vehicle step apparatus and extending and retracting device therefor
US8093849B2 (en) Closure panel control apparatus
JP3759368B2 (ja) 水没検出パワーウインド装置
US20060229781A1 (en) Power window device
CN105365720A (zh) 用于车辆的自适应吸能装置
CN111152733A (zh) 用于车辆的抬头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
US11402944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US20180208118A1 (en) Mirr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reducing wind noise throb
CN114844764B (zh) 一种网络安全功能检测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221096258U (zh) 车门调节器、调节***和车辆
CN114059875A (zh) 一种新型车门铰链及车辆
CN108536226A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
CN203008596U (zh) 一种悬臂式加油口铰链组件
CN113027276A (zh) 一种汽车免防夹标定方法
WO2024002306A1 (zh) 车载机械臂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载显示设备以及车辆
CN114109178A (zh) 一种车门开启结构及车辆
CN205539659U (zh) 一种用于汽车风挡式平视显示器的反射镜调整机构
CN218703015U (zh) 一种基于专用短程通信的车载信息装置
CN219619206U (zh) 车辆
KR102512858B1 (ko) 전자 제어 장치
CN213413655U (zh) 一种摆臂式智能侧踏
JP2000198396A (ja) キャブティルト機構を備えた車両のワイヤハ―ネス配索構造
CN106553584A (zh) 脚动式踏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