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1232B - 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71232B
CN114671232B CN202210366194.1A CN202210366194A CN114671232B CN 114671232 B CN114671232 B CN 114671232B CN 202210366194 A CN202210366194 A CN 202210366194A CN 114671232 B CN114671232 B CN 1146712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type
box
output line
translation mechanism
leak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661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71232A (zh
Inventor
刘文浩
彭丹
朱岳刚
尹显椿
杨权帮
林仕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036619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712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71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1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71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12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68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adapted to receive articles arriving in one layer from one conveyor lane and to transfer them in individual layers to more than one conveyor lane or to one broader conveyor lane, or vice versa, e.g. combining the flows of articles conveyed by more than one conveyor
    • B65G47/69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adapted to receive articles arriving in one layer from one conveyor lane and to transfer them in individual layers to more than one conveyor lane or to one broader conveyor lane, or vice versa, e.g. combining the flows of articles conveyed by more than one conveyor the articles being accumulated temporari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34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 B65G47/42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conveyed and dischar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64Switching conveyors
    • B65G47/641Switching conveyors by a linear displacement of the switching conveyor
    • B65G47/642Switching conveyors by a linear displacement of the switching conveyor in a horizontal plan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 G01M3/2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special tracer materials, e.g. dye, fluorescent material, radioactive material
    • G01M3/2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special tracer materials, e.g. dye, fluorescent material, radioactive material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for weld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 G01M3/2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special tracer materials, e.g. dye, fluorescent material, radioactive material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for weld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 G01M3/228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special tracer materials, e.g. dye, fluorescent material, radioactive material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for weld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for radi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以及工作方法。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包括沿横向的第二输入线、多个隧道式检漏箱和第一输出线;隧道式检漏箱的出口与第一输出线对接;第二输出线与隧道式检漏箱的入口之间设有待检区;待检区运输线分别设在待检区中,待检区运输线对接于第二输出线与入口之间。工作方法包括当任一隧道式检漏箱中的工件被送出至所述第一输出线,下一个工件从待检测运输线送入该隧道式检漏箱。当任意两个隧道式检漏箱处于异步检测状态时:工件被送出任一个隧道式检漏箱的同时,下一个工件从待检测运输线送入该隧道式检漏箱。本发明有效消除多个检测工位的相互影响,提升检测工位的独立性,加快生产节拍,提升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用于对空调室的换热器进行检漏的自动化***包括沿纵向设置的第一输入通道、沿横向设置的第二输入通道、沿横向布置的多台隧道式真空箱、沿横向设置的第一输出通道和沿纵向设置的第二输出通道,承载待检工件的工装板在第一输入通道上沿纵向在移送并到达第一输入通道的末端后,位于第一输入通道末端的第一换向移送装置沿横向移送至第二输入通道中,第二输入通道中设有沿横向布置且分别对应于多个隧道式真空箱的入口设置的第二换向移送装置,工装板到达第二换向移送装置处后,则由第二换向移送装置将工装板沿纵向从入口送入隧道式真空箱,随后隧道式真空箱入口和出口处的门关闭而形成真空空间并对制冷***进行氦气检漏。完成检测后真空箱入口和出口的门打开,完成检测的工件以及工装板沿纵向从真空箱的出口送出到第一输出通道,工装板到达第一输出通道的末端后,位于第一输出通道末端的第三换向移送装置沿横向移送至第二输出通道,并由第二输出通道沿纵向运输送出。
现有的该种多通道隧道式制冷***检测***中,当一个工件在箱内进行检测时,下一个待检测工件只能在横向的第二输入通道上等候,此时第二输入通道只能暂停运行。由于运输有序,必然有工件可以更早到达并进入真空箱内进行检测,但即使有隧道式真空箱较早地完成检测,由于其他工位上的待检测工件同样停放在暂停运行的第二输入通道,因此需要等待最后一个真空箱完成检测后才能继续运行第二输入通道;又或者,即使待检测工件可以通过顶升机构架空于第二输入通道而使第二输入通道保持运行状态,但该待检测工件依然在第二输入通道上对其他工位的下一个待检测工件的运输造成阻碍。因此,现有的该检测***的多个真空箱之间只能对多个制冷***同步地、节拍统一地执行检漏工作,同一真空箱的上一个工件的出箱与下一个工件的进箱动作之间缺乏连续性,该方式减慢生产节拍,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多个检测工位之间相互影响而加快生产节拍以及生产效率的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快生产节拍以及生产效率的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的工作方法。
本发明主要目的提供的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输入线、沿第一方向布置的至少两个隧道式检漏箱和第一输出线;隧道式检漏箱在第二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入口和出口,多个隧道式检漏箱的出口与第一输出线对接;在第二方向上,第二输出线与隧道式检漏箱的入口之间设有待检区;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还包括至少一个待检区运输线,各待检区运输线各设置在对应的待检区中,待检区运输线沿第二方向对接于第二输出线与入口之间。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发明通过在第二输入线与多个隧道式检漏箱之间增设待检区以及待检区运输线,工件在真空箱内进行检测时,下一个待检测工件在待检区运输线上等待进箱,待箱内工件检测完成后从箱体另一箱门送出时,进箱侧箱外工件同步进箱,实现连续动作。另外,该设置下,待检测工件不再在第二输入线上暂置而影响第二输入线的运输,其中一个工位较早完成检测且待检测区的工件进箱后,下一个工件能迅速到达该待检区进行补充并等待进箱。因此,本发明通过增设待检区运输线以增强了多个检测工位之间的独立性,消除了多个工位之间的相互影响,保证了每个检测工位检测工序的连续性。另外,与装配工序不同的是,检漏工序还可能根据检漏情况而改变检测时长。但本发明在该变化下依然不影响其余工位的检测节拍,从而有效地提升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输入线中设有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一顶升平移机构,第一顶升平移机构的运输方向为第二方向,多个第一顶升平移机构的末端分别与多个待检区运输线的始端沿第二方向对接;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还包括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一输入线,第一输入线的末端与其中一个第一顶升平移机构的始端沿第二方向对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输入线的末端与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个第一顶升平移机构的始端沿第二方向对接。
由上可见,背景技术中通过在第一输入通道的末端设置第一换向移送装置沿第一方向移送至第二输入通道,该方式下可以在第一输入通道的第一方向另一侧增设另一条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输入通道,并把多个检测工位分别布置在与两条第二输入通道对应处,此设置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稍微缩短第二输入通道的长度从而减小距离最远的两个工位之间的节拍时差。但该设置方式使运输线的布置方式复杂化,影响空间布置,第一输入线上还需要额外增设一台顶升平移装置,成本增大。而在本发明中,增设待检区运输线后不需要以此方式解决上述节拍时差问题,因此可以设置仅一道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输入通道并对应于所有的检测工位,利于运输路线布置,且第二输入通道中其中一台顶升平移机构用于与真空箱对接的同时还用于与第一输入通道对接,降低成本。
另一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输出线沿第一方向设置;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还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输出线;第一输出线中设有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二顶升平移机构,第二输出线中设有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三顶升平移机构,第二顶升平移机构和第三顶升平移机构的运输方向均为第二方向;隧道式检漏箱、第一输出线和第二输出线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隧道式检漏箱的出口、第二顶升平移机构和第三顶升平移机构依次对接。
由上可见,且合格输出线与回收输出线之间并排设置的方式利于实现二者之间多个工位之间对接且利于空间布置,此设置下每个检测工位送出的合格品或不良品均能有效到达对应的输出线上。
进一步的方案是,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还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三输出线,第一输出线的末端与第三输出线的始端对接,第三输出线与第一输入线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和/或,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还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四输出线,第二输出线的末端与第四输出线的始端对接,第四输出线与第一输入线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
由上可见,此设置下,通过第三输出线和第四输出线,合格品或不良品可回到靠近第一输出线的位置,第一是便于管理,第二是当需要再次检测时利于与第一输出线进行对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三输出线与第一输入线之间设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转移装置,和/或,第四输出线与第一输入线之间设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转移装置。
由此可见,由于合格品以及不良品的输出位置均靠近第一输入线,因此可通过设置可孔使用的第一转移装置和第二转移装置,当合格品或不良品需要进行二次检测时,可通过第一转移装置和第二转移装置进行运输,从而使合格品或不良品再次回到第一输入线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转移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三输出线中的第四顶升平移机构、设置在第一输入线中的第五顶升平移机构和设置在第三输出线与第一输入线的间隔处的第一平移机构,第四顶升平移机构、第一平移机构和第五顶升平移机构的运输方向均为第一方向,且第四顶升平移机构、第一平移机构和第五顶升平移机构沿第一方向依次对接。
另一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转移装置包括第一换向平移机构、第二平移机构和第二换向平移机构,第二平移机构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一换向平移机构可变换于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第二换向平移机构可变换于第三状态与第四状态之间;处于第一状态的第一换向平移机构与第四输出线的末端沿第二方向对接,处于第三状态的第二换向平移机构与第一输入线的始端沿第二方向对接,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一换向平移机构、第二平移机构和处于第四状态的第二换向平移机构沿第一方向对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由于第三输出线与第一输入线的第一方向距离较小,而第四输出线与第一输入线的距离较大,第三输出线与第一输入线内增设顶升平移机构并在二者之间设置第一平移机构,而第四输出线与第一输出线之间则需要设置具有更大延伸长度的换向平移机构去实现第二方向以及第一方向上的对接。
另一进一步的方案是,隧道式检漏箱在入口与出口之间形成检测空间,隧道式检漏箱具有朝向检测空间设置的壁体;隧道式检漏箱包括设置在检测空间外的驱动单元以及设置在检测空间内的内部平移机构,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内部平移机构;隧道式检漏箱还包括连接在驱动单元与内部平移机构之间的动密封连接器,动密封连接器连接在壁体上。
由上可见,此设置能有效保证真空检漏箱的密封性,保证检测环境的真空度,从而提升检测结果。
另一进一步的方案是,隧道式检漏箱在入口与出口之间形成检测空间,隧道式检漏箱具有朝向检测空间设置的壁体;隧道式检漏箱还包括加强筋网络结构,加强筋网络结构支撑壁体。
由上可见,此设置能提升壁体的强度,壁体能采用厚度更小的壁体。
本发明另一目的提供的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的工作方法,用于上述的本发明的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工作方法包括当任意两个隧道式检漏箱处于异步检测状态时:任一个隧道式检漏箱:一个工件被送出该隧道式检漏箱的同时,下一个工件从待检测运输线送入该隧道式检漏箱。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发明通过增设待检区运输线以增强了多个检测工位之间的独立性,消除了多个工位之间的相互影响,即使多个检测工作之间不同步,无需通过暂止等待的方式统一多个工位之间的节拍,当任意一个隧道式检漏箱中的工件被送出至第一输出线,下一个工件从待检测运输线送入该隧道式检漏箱,从而保证了每个检测工位检测工序的连续性,因为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1中D处的局部图。
图7为本发明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实施例中隧道式检漏箱的第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实施例中隧道式检漏箱的第二视角的结构图。
图9为图8中E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实施例
空调器的两器部件(冷凝器和蒸发器)需要进行检漏操作,检漏操作包括检大漏和检微漏两种操作,检微漏通常是将工件内部充入一定压力的氦气,然后将工件放进真空箱,根据氦泄露率判别工件的致密性。这种检漏方法主要被用于氦泄露率在-6及以下的工件检漏。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通道的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则用于对两器部件进行检微漏工作。
参见图1和图2,图中坐标系中y轴方向为横向,x轴方向为纵向,横向为本发明的第一方向,纵向为本发明的第二方向,横向和纵向均为水平方且横向和纵向相互垂直。本发明的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包括沿横向并排设置的四个隧道式检漏箱3。参见图3、图4和图7,隧道式检漏箱3具有位于自身纵向两侧的入口301和出口302,参见图7和图8,隧道式检漏箱3的内部为位于入口301与出口302之间的检测空间300,且隧道式检漏箱3的运输方向为纵向,检测工件可沿纵向从入口301进入检测空间300并从出口302离开检测空间300,因此隧道式检漏箱3呈隧道式,另外,隧道式检漏箱在入口301和出口302处均设置可升降的门(图中未示出),门封闭入口301和出口302后可使检测空间300成为密封空间且在负压处理后可成为真空空间。
参见图1和图2,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还包括位于四个隧道式检漏箱3上游的输入总成和位于四台隧道式检漏箱3下游的输出总成。
输入总成包括沿纵向设置的第一输入线11、沿横向设置的第二输出线12以及沿纵向设置的待检区运输线2。第一输入线11从远离隧道式检漏箱3处沿纵向延伸至靠近隧道式检漏箱3处,第一输入线11的末端与第二输入线12的始端之间沿纵向对接,第二输入线12的设置位置与四个隧道式检漏箱3在纵向上对齐但具有间隔而形成待检区200,沿纵向设置的四个待检区运输线2沿横向有间隔地布置在待检区200中,且每个待检区运输线2分别与一个隧道式检漏箱3对应设置。
其中,第一输入线11、第二输出线12和待检区运输线2的设置方向即各自启动后的运输方向。其中,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输入线11的长度需求较大,第一输入线11由沿纵向设置的多个倍速链模块接驳而组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运输线11也可以是只包括一个运输模块的设置方式。而第二输入线12由于长度需求较小而只采用一个倍速链模块,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若因为四个隧道式检漏箱3之间间距增大,又或者隧道式检漏箱3的设置数量变多而使得第二输入线12的长度需求增大时,第二输入线12也可以采用两个或以上的运输模块接驳组成的设置方式。另外,本实施例中,待检区运输线2只考虑用于放置一个待建工件,因此待检区运输线2的长度需求也较小,因此采用一个倍速链模块即可,同样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待检区运输线2也可以采用两个或以上的运输模块接驳组成的设置方式。
参见图2和图3,第二输入线12中设有沿横向依次布置的四个第一顶升平移机构121,第一顶升平移机构121的运输方向为纵向,第一顶升平移机构121的运输部可升降,且当该运输部到达顶升状态后,该运输部的沿纵向设置的运输带位于第二输入线12的沿横向设置的运输带的水平位置之上,第一顶升平移机构121可将位于第二输入线12横向设置的运输带上的工件顶起并随后沿纵向运输。当第一顶升平移机构12的运输部处于顶升状态,多个第一顶升平移机构12的末端分别与多个待检区运输线2的始端沿纵向对接,且在横向上的第一个第一顶升平移机构121与第一输入线11的末端沿纵向对接。四个待检区运输线2的延伸末端分别与四个隧道式检漏箱3的入口301沿纵向对接。
参见图1、图2和图4,输出总成包括两条线路,两条线路分别为合格线路和NG线路,其中,NG线路即回收线路,NG线路包括沿横向设置的第一输出线41和沿纵向设置的第三输出线43,合格线路则包括沿横向设置的第二输出线42和沿纵向设置的第四输出线44。第一输出线41、第二输出线42、第三输出线43和第四输出线44均由一个或接驳的多个倍速链模块组成。
四个隧道式检漏箱3、第一输出线41和第二输出线42沿纵向且沿图2所示的x轴正向依次设置且依次对接,而第三输出线43的延伸始端与第一输出线41的延伸末端之间沿纵向对接,第三输出线43沿纵向且沿图2所示的x轴负向延伸,且依次经过隧道式检漏箱3、待检区运输线2和第二输入线12的横向相邻处后到达第一输入线11的横向相邻处。
相似地,第四输出线44的延伸始端与第二输出线42的延伸末端之间沿纵向对接,第四输出线44沿纵向且沿图2所示的x轴负向延伸,在经过第三输出线43的横向相邻处后,第四输出线44超出第三输出线43而与第一输入线11沿横向有间隔地并排设置。
其中,四个隧道式检漏箱3与第一输出线41之间的对接通过设置在第一输出线41中的五个第二顶升平移机构411实现,顶升平移机构411的运输方向为纵向,顶升状态的四个第二顶升平移机构411的延伸始端分别与四个隧道式检漏箱3的出口302沿纵向对接。另外,第二输出线42中也设置有五个第三顶升平移机构421,第三顶升平移机构421的运输方向为纵向,第一输出线41中的顶升状态的四个第二顶升平移机构411的延伸末端分别与第二输出线42中的顶升状态的四个第三顶升平移机构421沿纵向对接。
另外,第一输出线41与第三输出线43之间的对接通过第五个第二顶升平移机构411实现,第二输出线42与第四输出线44之间的对接通过第五个第三顶升平移机构421实现。
参见图2,NG线路的末端、即第三输出线43的延伸末端与第一输入线11之间设有第一转移装置5,合格线路的末端、即第四输出线44与第一输出线11之间设有第二转移装置6。由于第三输出线43与第一输入线11的横向距离较小,而第四输出线44与第一输入线11的距离较大,第一转移装置5与第二转移装置6的设置方式有所不同。
参见图5,第一转移装置5包括设置在第三输出线43中的第四顶升平移机构51、设置在第一输入线11中的第五顶升平移机构52和设置在第三输出线43与第一输入线11的间隔处的第一平移机构53,第四顶升平移机构51、第一平移机构53和第五顶升平移机构52的运输方向均为横向,且处于顶升状态的第四顶升平移机构51、第一平移机构53和处于顶升状态的第五顶升平移机构52沿横向依次对接。其中,第一平移机构53不具有顶升功能。
参见图6,第二转移装置6包括第一换向平移机构61、第二平移机构63和第二换向平移机构62,第二平移机构63沿横向设置,且第一换向平移机构61、第二平移机构63和第二换向平移机构62均不具有顶升功能;第一换向平移机构61包括第一固定部611和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固定部611上的第一转动运输部612,第一换向平移机构61可通过控制第一转动运输部612转动而变换于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当第一换向平移机构61处于第一状态,第一转动运输部612的运输方向为纵向且可与第四输出线44的延伸末端沿纵向对接;当第一换向平移机构61处于第二状态,第一转动运输部612的运输方向为横向且可与第二平移机构63沿横向对接。
相似地,第二换向平移机构62包括第二固定部621和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固定部621上的第二转动运输部622,第二换向平移机构62可通过控制第二转动运输部622转动而变换于第三状态与第四状态之间,当第二换向平移机构62处于第三状态,第二转动运输部622的运输方向为纵向且可与第一输入线11的延伸始端沿纵向对接;当第二换向平移机构62处于第四状态,第二转动运输部622的运输方向为横向且可与第二平移机构63沿横向对接,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一换向平移机构61、第二平移机构63和处于第四状态的第二换向平移机构62沿横向对接。因此,当合格品或不良品需要进行二次检测时,可通过第一转移装置5和第二转移装置6进行运输,从而使合格品或不良品再次回到第一输入线11上。
另外,由于第二转移装置6中的第一换向平移机构61和第二换向平移机构62具有转向功能,因此,根据场地的布置或者根据与其他上游自动化运输线的配合,第二换向平移机构62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使用,可保持与第一输入线11对接完成入料,也可配合上游的横向布置的甚至是倾斜布置的自动化运输线进行对接并接收工件后,再转动至第三状态与第一运输线11进行对接;相似地,第一换向平移机构61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使用,可保持与第四输入线44对接完成出料,也可以第一状态与第一运输线11进行对接接收工件后,再通过转向以配合下游的横向布置的甚至是倾斜布置的自动化运输线进行对接以完成出料。
参见图7,隧道式检漏箱具有朝向检测空间300设置的壁体,壁体包括位于检测空间300横向两侧的侧壁34、位于检测空间300上方的顶壁35以及位于检测空间300下方的底壁(图中未示出),由于隧道式检漏箱用于进行真空检测,过程中需要进行抽真空和破空工序,该工况下要求壁体需要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而现有手段是通过增大壁体的厚度而提升结构强度。本发明则通过在壁体的外侧增设用于支撑壁体的加强筋网络结构,加强筋网络结构包括用于支撑侧壁34的侧部加强筋网络结构341、用于支撑顶壁35的顶部加强筋网络结构351和用于支撑底壁的底部加强筋网络结构(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加强筋网络结构包括由相互垂直的多道加强筋交错而成。
另外,参见图7至图9,隧道式检漏箱3包括设置在检测空间300外的驱动单元31、设置在检测空间300内的内部平移机构33,以及连接在驱动单元31与内部平移机构33之间的动密封连接器32,本实施例中的驱动单元31为电机,内部平移机构33为滚筒运输机构,动密封连接器32连接在侧壁34上,驱动单元31与内部平移机构33之间的传动轴穿过动密封连接器32和侧壁34。此设置能有效保证真空检漏箱的密封性,保证检测环境的真空度,从而提升检测结果。
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的工作方法实施例
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的工作方法包括:
参见图1至图4,工艺板承载待检测的换热器工件在第一输入线11上流动,直至到达第一输入线11的末端,第二输入线12上第一个第一顶升平移机构121变换为顶升状态并与第一输入线11,承载工件的工艺板到达第二输入线12上。
第二输入线12将承载工件的工艺板沿横向运输并到达与四个隧道式检漏箱3对应位置后,对应的第一顶升平移机构121变换为顶升状态,配合启动的待检区运输线2并将承载工件的工艺板移送至待检区200。若此时隧道式检漏箱3正执行检测工作,暂停待检区运输线2并作等待;而当隧道式检漏箱3完成上一工件的检测并开门后,内部平移机构33启动以将上一工件从出口302送出的同时,待检区运输线2启动而与待检区运输线2对接,待检测工件从入口301进入检测空间300内。其中,可根据隧道式检漏箱3的红外检测模组或能够检测隧道式检漏箱3内工件位置的其他检测模组的检测数据以获取隧道式检漏箱3内上一个工件的当前位置,当上一工件的一部分到达出口302以外,或上一工件完全到达出口302以外之时,下一工件从待检区运输线2送入入口301。当然,前者的当上一工件的一部分到达出口302以外,下一工件从待检区运输线2送入入口301的方式上更利于加快生产节拍。
另外,若隧道式检漏箱3内无工件,内部平移机构33启动并与保持运行的待检区运输线2对接,待检测工件从入口301进入检测空间300内。另外,在并非所有待检区运输线2上都暂留有工艺板的情况下,第二输入线12可保持工作,将工艺板运输至空缺的待检区运输线2。
完成检测后的承载工件的工艺板从出口302送出隧道式检漏箱3,并根据检测结果将其运送至合格线路或NG线路。
其中,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多个检测工位必须保持同步进箱、同步检测需要相互等候而影响生产节拍的问题。第二输入线12作为多个检测工位进料的共用通道,本发明增设待检区200以及位于待检区200中的多个待检区运输线2,该设置下,经第二输入线12的工件沿时间持续先后到达多个待检区运输线2并先后进入隧道式检漏箱3内进行检测工序,此情况下则形成了多个隧道式检漏箱3之间处于异步检测状态,即虽然每个隧道式检漏箱3均需要完成同样的多个动作,但是多个隧道式检漏箱3执行相同的动作的时刻之间具有时差,比如,其中一隧道式检漏箱3执行关门动作的同时,相邻或其他隧道式检漏箱3开始分别执行进箱、精抽空、氦气检漏、破空、开门等动作。
即使每个隧道式检漏箱3完成检测工作的时刻不一致,由于隧道式检漏箱3间动作独立,待检测工件暂置于待检区运输线2上而不再在第二输入线12上暂置而阻碍第二输入线12对的运输,多个隧道式检漏箱3彼此之间无需保持节拍同步,其中一个工位较早完成检测而待检区200的工件进箱后,下一个工件能迅速到达该待检区200进行补充并等待进箱。
因此,本发明通过增设待检区运输线以消除了多个工位之间的相互影响,增强了多个检测工位之间的独立性,保证了每个检测工位检测工序的连续性,很好地加快了生产节拍。另外,与装配工序不同的是,检漏工序还可能根据检漏情况而改变检测时长。但由于本发明不要求多个检测工位之间的同步性,实现了各个工位的独立性,因此,在该变化下依然不影响其余工位的检测节拍,从而有效地提升生产效率。
在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仅第二输入线与其中一个隧道式检漏箱之间待检区和待检区运输线,此设置下也能降低对第二输入线的阻碍,加快生产节拍。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输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的至少两个隧道式检漏箱和第一输出线;
所述隧道式检漏箱在第二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入口和出口,多个所述隧道式检漏箱的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一输出线对接;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输入线与所述隧道式检漏箱的入口之间设有待检区;
所述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还包括至少一个待检区运输线,各所述待检区运输线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待检区中,所述待检区运输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对接于所述第二输入线与所述入口之间;
还包括第一输入线、第二输出线、第三输出线、第四输出线和第一转移装置;
所述第一输入线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输出线和所述第二输出线均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三输出线和所述第四输出线均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输出线的末端与所述第三输出线的始端对接,所述第二输出线的末端与所述第四输出线的始端对接;
所述第一输入线、所述第一转移装置、所述第三输出线和所述第四输出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转移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输出线与所述第一输入线之间;
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输入线中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一顶升平移机构,所述第一顶升平移机构的运输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多个所述第一顶升平移机构的末端分别与多个所述待检区运输线的始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对接;
所述第一输入线的末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顶升平移机构的始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入线的末端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个所述第一顶升平移机构的始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出线中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二顶升平移机构,所述第二输出线中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三顶升平移机构,所述第二顶升平移机构和所述第三顶升平移机构的运输方向均为所述第二方向;
所述隧道式检漏箱、所述第一输出线和所述第二输出线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设置,所述隧道式检漏箱的所述出口、所述第二顶升平移机构和所述第三顶升平移机构依次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输出线与所述第一输入线之间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转移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移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输出线中的第四顶升平移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入线中的第五顶升平移机构和设置在所述第三输出线与所述第一输入线的间隔处的第一平移机构,所述第四顶升平移机构、第一平移机构和所述第五顶升平移机构的运输方向均为第一方向,且所述第四顶升平移机构、第一平移机构和所述第五顶升平移机构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转移装置包括第一换向平移机构、第二平移机构和第二换向平移机构,所述第二平移机构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换向平移机构可变换于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所述第二换向平移机构可变换于第三状态与第四状态之间;
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第一换向平移机构与所述第四输出线的末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对接,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所述第二换向平移机构与所述第一输入线的始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对接,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第一换向平移机构、所述第二平移机构和处于所述第四状态的所述第二换向平移机构沿所述第一方向对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式检漏箱在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之间形成检测空间,所述隧道式检漏箱具有朝向所述检测空间设置的壁体;
所述隧道式检漏箱包括设置在所述检测空间外的驱动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检测空间内的内部平移机构,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内部平移机构;
所述隧道式检漏箱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内部平移机构之间的动密封连接器,所述动密封连接器连接在所述壁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式检漏箱在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之间形成检测空间,所述隧道式检漏箱具有朝向所述检测空间设置的壁体;
所述隧道式检漏箱还包括加强筋网络结构,所述加强筋网络结构支撑所述壁体。
10.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
所述工作方法包括:
当任意两个所述隧道式检漏箱之间处于异步检测状态时:
与所述待检区运输线对接的所述隧道式检漏箱:一个工件被送出该隧道式检漏箱的同时,下一个工件从所述待检区运输线送入该隧道式检漏箱。
CN202210366194.1A 2022-04-08 2022-04-08 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及其工作方法 Active CN1146712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66194.1A CN114671232B (zh) 2022-04-08 2022-04-08 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66194.1A CN114671232B (zh) 2022-04-08 2022-04-08 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1232A CN114671232A (zh) 2022-06-28
CN114671232B true CN114671232B (zh) 2023-07-07

Family

ID=82077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66194.1A Active CN114671232B (zh) 2022-04-08 2022-04-08 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71232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415246D0 (en) * 1993-07-29 1994-09-21 Toyota Motor Co Ltd Convey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production line
DE19921243A1 (de) * 1999-05-07 2000-11-16 Siemens Ag Anlage zur Bearbeitung von Wafern
CN203019016U (zh) * 2012-12-05 2013-06-26 合肥天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电动燃油泵泵芯装配生产***
DE102012220479A1 (de) * 2012-11-09 2014-05-15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dynamischen Speichern und/oder Puffern von Artikeln und Förderstrecke mit einem Puffer- oder Speicherareal
CN203865458U (zh) * 2014-05-06 2014-10-08 台州市握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按摩椅成套智能生产线
CN108195425A (zh) * 2018-01-29 2018-06-22 湖北西控同创石墨烯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片检测流水线
JP2018184260A (ja) * 2017-04-26 2018-11-22 大和製衡株式会社 物品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計量システム
CN110641971A (zh) * 2019-10-11 2020-01-03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与输送***及方法
CN212424451U (zh) * 2020-06-15 2021-01-29 柳州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总成在线返工***
CN112573191A (zh) * 2020-12-18 2021-03-30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器自动搬箱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5354819U (zh) * 2021-04-28 2021-12-31 苏州创思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老化模拟检测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220A (ja) * 1996-06-14 1998-01-06 Toyo Kanetsu Kk 物品合流制御方法
CN102636315B (zh) * 2012-04-20 2014-12-10 上海夏普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充氦真空检漏***
CN102774642A (zh) * 2012-08-21 2012-11-14 浙江日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挡板的自动旋转的冰箱装配流水线传送装置
CN203141038U (zh) * 2013-02-06 2013-08-21 宁波精达成形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氦检漏装置的真空箱
CN203765297U (zh) * 2014-03-18 2014-08-13 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化生产线
CN203997871U (zh) * 2014-06-19 2014-12-10 浙江省诸暨市三佳服饰有限公司 集成多种装配线的滑板输送***
CN105618391B (zh) * 2016-03-01 2017-08-25 爱发科东方真空(成都)有限公司 自动氦检漏装置
CN108190462B (zh) * 2017-12-29 2020-08-04 江西衡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带缓存功能的工件柔性化移送***
CN108217119B (zh) * 2017-12-29 2020-08-07 苏州谷夫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工件移送***
CN108760181A (zh) * 2018-06-11 2018-11-06 长沙格力暖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氦检线
CN110823457B (zh) * 2019-10-31 2024-06-11 江门龙浩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检漏生产线
DE102020204104A1 (de) * 2020-03-30 2021-09-30 Dürr Systems Ag Behandlungs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Behandeln von Werkstücken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415246D0 (en) * 1993-07-29 1994-09-21 Toyota Motor Co Ltd Convey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production line
DE19921243A1 (de) * 1999-05-07 2000-11-16 Siemens Ag Anlage zur Bearbeitung von Wafern
DE102012220479A1 (de) * 2012-11-09 2014-05-15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dynamischen Speichern und/oder Puffern von Artikeln und Förderstrecke mit einem Puffer- oder Speicherareal
CN203019016U (zh) * 2012-12-05 2013-06-26 合肥天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电动燃油泵泵芯装配生产***
CN203865458U (zh) * 2014-05-06 2014-10-08 台州市握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按摩椅成套智能生产线
JP2018184260A (ja) * 2017-04-26 2018-11-22 大和製衡株式会社 物品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計量システム
CN108195425A (zh) * 2018-01-29 2018-06-22 湖北西控同创石墨烯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片检测流水线
CN110641971A (zh) * 2019-10-11 2020-01-03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与输送***及方法
CN212424451U (zh) * 2020-06-15 2021-01-29 柳州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总成在线返工***
CN112573191A (zh) * 2020-12-18 2021-03-30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器自动搬箱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5354819U (zh) * 2021-04-28 2021-12-31 苏州创思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老化模拟检测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1232A (zh)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46620B1 (ko) 유리 기판의 반송 시스템
US11472636B2 (en) Transfer device and transfer method
CN108237089A (zh) 用于检测电池铝壳气密性的测试***
CN114671232B (zh) 隧道式自动进出箱检漏***及其工作方法
CN108760181A (zh) 一种空调氦检线
CN110329553B (zh) 超大型载人航天器ait中心功能区域配置结构
CN107621125A (zh) 一种立库式锂电池自动干燥控制***
CN109703587B (zh) 一种城市值机车厢内行李集装箱自动传输***及方法
CN107436078A (zh) 一种新型立库式锂电池自动干燥***
CN208476475U (zh) 一种空调氦检线
CN215207096U (zh) 一种托盘辊道式输送线对中装置
CN111076580B (zh) 一种流水线生产加工热管装置及方法
CN115540588B (zh) 隧道窑以及隧道窑的入料方法、出料方法和加工方法
CN116062390A (zh) 一种输送机构及密封钉焊接检测***
CN212934812U (zh) 一种多工位蓄电池真空注酸生产线
CN211709846U (zh) 一种冷冻集装箱二次发泡生产***
CN106653943A (zh) 用于制造光伏组件的流水线
CN219525428U (zh) 一种氦检托盘及氦检机
CN221316816U (zh) 一种管瓶自动装盒生产线
CN217581481U (zh) 模块化洁净风管组装工作站
CN220688791U (zh) 一种推球***及其分段式供气推球装置
CN217085117U (zh) 自动测试设备
CN213293874U (zh) 一种高效的容器输送装置
CN219362172U (zh) 烘箱内胆输送装置
CN216205186U (zh) 一种模块化拼装隧道式微波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