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2242A - 受光元件模块 - Google Patents

受光元件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2242A
CN114402242A CN201980100424.6A CN201980100424A CN114402242A CN 114402242 A CN114402242 A CN 114402242A CN 201980100424 A CN201980100424 A CN 201980100424A CN 114402242 A CN114402242 A CN 1144022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ceiving element
light receiving
lens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1004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牧正幸
本田菜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402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22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04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 G02B6/4206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262Optical details of coupling light into, or out of, or between fibre ends, e.g. special fibre end shapes or associated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2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lens focusing means positioned between opposed fibre en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04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 G02B6/4215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the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being wavelength selective optical elements, e.g. variable wavelength optical modules or wavelength lock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Light Receiv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具备:第1透镜(1),其对从导光体中的输出端(6)的倾斜的输出端面射出的光进行会聚;以及受光元件(2),其接收由第1透镜(1)会聚后的光,当将输出端面中距受光元件(2)最远的点(S)和距受光元件(2)最近的点(T)分别投影到与第1透镜(1)的光轴垂直的平面、将连结投影后的各个点的方向设为第1轴、将与第1轴及所述第1透镜(1)的光轴正交的轴设为第2轴时,受光元件(2)被配置在相对于第1透镜(1)的光学中心(10)在第1轴方向和第2轴方向上偏离的位置。

Description

受光元件模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受光元件模块。
背景技术
受光元件模块例如包含具有倾斜切断的端面的光纤、用于会聚从光纤射出的光的透镜、以及用于接收由透镜会聚后的光的受光元件芯片。公开了如下的受光元件模块:在将光纤的倾斜端面的最低点设为S、将最高点设为T、将相对于光纤端面的倾斜出射角设为α、将受光元件芯片与透镜中心的距离设为L时,使芯片中心O相对于透镜中心H向光纤端面的最低点S的方向在轴直角方向上偏离Ltanα,使光纤中心Q相对于透镜中心向与光纤端面的最低点S相反的方向在轴直角方向上偏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747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通信速度的高速化,受光元件的受光直径减小为10μm左右。与此相伴,需要更强地会聚从导光体的输出端例如光纤射出的光,减小向受光元件聚光的聚光直径。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虽然能够通过增大受光元件的中心(光学中心位置或光轴位置)相对于透镜的光轴的偏移量来抑制向导光体的输出端返回的反射返回光,但由于仅偏离1个轴,因此,存在由于偏移量对光学像差的影响而使向受光元件聚光的聚光直径变大这样的问题。即,存在与受光元件耦合的耦合光量降低这样的问题。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向导光体的输出端返回的反射返回光并且能够提高与受光元件耦合的耦合光量的受光元件模块。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受光元件模块具备:第1透镜,其对从导光体的输出端的倾斜的输出端面射出的光进行会聚;以及受光元件,其接收由所述第1透镜会聚后的光,当将所述输出端面中距所述受光元件最远的点和距所述受光元件最近的点分别投影到与所述第1透镜的光轴垂直的平面、将连结投影后的各个点的方向设为第1轴、将与所述第1轴及所述第1透镜的光轴正交的轴设为第2轴时,所述受光元件配置于相对于所述第1透镜的光学中心在所述第1轴方向和所述第2轴方向上偏离的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抑制向导光体的输出端返回的反射返回光,并且能够提高与受光元件耦合的耦合光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受光元件模块的概要剖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受光元件的概要结构图。
图3是对实施方式1的受光元件模块进行说明示意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光学部件的概要结构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受光元件模块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透镜的光学特性与焦点处的入射角度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7是示出相对于实施方式1的透镜1的强度中心的入射角的光学像差量的关系图。
图8是示出相对于实施方式1的受光元件的配置位置的耦合光量的关系图。
图9是示出相对于实施方式1的受光元件的配置位置的反射返回光的关系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受光元件的配置位置、耦合光量以及反射返回光的关系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受光元件模块的概要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受光元件模块的概要剖视图。受光元件模块100具备具有聚光功能的第1透镜(以下称为“透镜1”)、以及具有接收由透镜1会聚后的光的受光部20的受光元件2。受光元件模块100还具有一体地形成在受光元件2上且具有聚光功能的第2透镜(以下称为“透镜3”)、固定透镜1的盖4、以及安装有盖4的台座即底座5。透镜3对由透镜1会聚后的光进行会聚。
透镜1被安装并固定于透镜固定用的盖4。通过将固定有透镜1的盖4安装于底座5而将透镜1配置在底座5上的规定位置。
透镜1对从导光体中的输出端(例如光纤6)射出的光束200进行会聚。光束200表示从光纤6射出的光束中的、以对应于强度分布的峰值即强度中心的光201(在图1中未图示)为中心而扩散的光束。
关于光纤6,使用输出端面被倾斜地研磨后的光纤,使得被受光元件2反射后的光束200不向光纤6入射并在光纤6内传播。即,光纤6的输出端面相对于与透镜1的光轴垂直的平面倾斜。即,光纤6的输出端面在朝向距受光元件2最远的最高点和距受光元件2最近的最低点的方向上倾斜。
受光元件模块100与光纤6的相对位置被另外调整并固定,使得从光纤6射出的光束200高效地与受光元件2耦合,然后使用它们。之后说明其详细内容。以下,有时将受光元件模块100和光纤6统一记作光学部件。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受光元件的概要结构图。从光纤6射出的光束200朝向透镜3行进并被透镜3会聚。由透镜3进一步会聚后的光束200朝向受光元件2内的受光部20行进。受光部20在受光元件2内被配置为,光束200在受光部20上成为最小聚光直径,即由透镜1和透镜3会聚且向受光部20入射的光束200的光斑直径成为最小。
受光部20具有对接收的光束200进行电转换的光电二极管。受光部20能够通过将光束200调制为想要传输的通信数据而得到通信数据的电信号。
图3是对实施方式1的受光元件模块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3所示的受光元件模块在透镜1的光轴上配置光纤6。
将透镜1的光学的中心称为透镜1的光学中心10。此外,将通过光学中心10并与透镜1的光轴垂直的面称为光学的光轴面。如图3所示,在透镜1的光轴上配置有光纤6的情况下,光束200的聚光点、即受光元件2配置在透镜1的光轴上。
这里,将光纤6的输出端面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投影到与透镜1的光轴垂直的平面、例如光学的光轴面,将连结投影后的各个点的方向设为第1轴(以下称为“X轴”)。此外,将与X轴及透镜1的光轴正交的轴设为第2轴(以下称为“Y轴”)。
在使X轴及Y轴的交点与透镜1的光学中心10一致的情况下,Z轴与透镜1的光轴一致。此外,XY平面成为透镜1的光学的光轴面。
在图3的X轴中,将光纤6的输出端面的最高点侧设为+X轴方向,将最低点侧设为-X轴方向。此外,在Z轴中,将设置有光纤6的方向设为+Z轴方向,将设置有受光元件2的方向设为-Z轴方向。
由于光纤6的输出端面的最高点位于+X轴侧,最低点位于-X轴侧,因此,光纤6的输出端面在从+X轴方向朝向-X轴方向的方向上倾斜。即,可以说光纤6的输出端面向-X轴方向倾斜。因此,光201相对于透镜1的光学中心10向-X轴侧行进之后,向受光元件2入射。这里,光203表示从光纤6射出的光束中的向透镜的开口部11入射的光束。在从光纤6射出的光束中,入射到透镜1的开口部11的光203由透镜1会聚并向受光元件2入射,但射出到开口部11外的光没有被透镜1会聚,因此,不向受光元件2入射。
在透镜1的光轴上配置有光纤6的情况下,由透镜1产生的光学像差变得最小,因此,受光元件2中的聚光直径变得最小。即,在使透镜1的光轴和光纤6一致的情况下,光束200与受光元件2的耦合成为最好。这里,光学像差是指,由透镜1会聚后的光203在向受光元件2入射时没有聚集为1点,而是产生失真或模糊。
另一方面,在受光元件2和受光部20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由平面形成的情况下,光201以角度θ1向受光元件2入射并以角度θ1反射。因此,当光201入射时的角度θ1较小时,反射时的光201的角度θ1也变小。由此,反射后的光201向透镜1的开口部11行进并由透镜1会聚,作为反射返回光被引导到用作光通信的发送装置的半导体激光侧。
为了抑制这样的反射返回光,通过增大光201相对于受光元件2的入射角θ1而增大被受光元件2反射后的光201的出射角θ1,使到达光纤6的光束200成为最小限度。
图4是实施方式1的光学部件的概要结构图,图4(a)是示出光学部件的配置的概要立体图,图4(b)是示出光学部件的配置的概要俯视图。
图4(b)的箭头α表示光纤6的倾斜方向。如上所述,光纤6的输出端面向-X轴方向倾斜。从光纤6射出的光束200按照光纤6的输出端面的倾斜而向-X轴方向射出。点P是透镜1的光学的光轴面与光201的交点。
受光元件2配置为在与透镜1的光轴垂直的平面内,相对于光学中心10在X轴方向上偏离dX1且在Y轴方向上偏离dY1。dX1和dY1分别是受光元件2的偏移量。即,在图4(b)中,受光元件2的位置向量D的X成分为dX1,Y成分为dY1。此外,从光纤6射出的光201所到达的坐标也可以说是dX1和dY1。
如上所述,射出到-X轴方向的光束200按照光纤6的输出端面的倾斜而由透镜1会聚,并向受光元件2行进。然后,向配置为相对于光学中心10在X轴方向上偏离dX1且在Y轴方向上偏离dY1的受光元件2入射,由受光部20受光。
图5是实施方式1的受光元件模块的示意图,图5(a)是从Y轴方向观察图4(a)时的图,图5(b)是从X轴方向观察图4(a)时的图。在受光元件模块100中,受光元件2配置为相对于光学中心10向-X轴方向偏离dX1且向-Y轴方向偏离dY1。
如图5(a)所示,光轴202通过光学中心10。由于光纤6向-X轴方向倾斜,因此,光201相对于光学中心10向-X轴方向射出。光201以角度θ1(x)向受光元件2入射,以角度θ1(x)反射。由受光元件2反射后的光201、即反射返回光通过开口部11的外侧,因此不向光纤6入射。光203表示向透镜1的开口部11入射的光束。
射出到透镜1的开口部11的外侧的光204没有被透镜1会聚。因此,-X轴侧的光204的区域接近光201且光强度也较大,但不会入射到受光元件2。
通过将受光元件2配置为相对于光学中心10偏离偏移量dX1和dY1,能够抑制向光纤6返回的反射返回光,并且能够提高与受光元件2耦合的耦合光量,但当过于增大偏移量的合计即dX1和dY1的合计时,光204的区域变大,因此,使光量损失,与受光元件2耦合的耦合光量变小。这里,耦合光量是指从光纤6射出的光中的被透镜1会聚并入射到受光元件2的光的光量。
图5(b)也与图5(a)同样,光轴202通过光学中心10。光201相对于光学中心10向+Y轴侧射出,以角度θ1(y)向受光元件2入射,以角度θ1(y)反射。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透镜的光学特性与焦点处的入射角度之间的关系的图。点C表示光纤6的出射点(光点),点D表示透镜1的焦点。光205表示将光轴设为光轴202的从点C射出的光束内的任意的光线。光205是射出角θ2的光线。透镜1的光学中心10与Z轴和垂直于Z轴的任意轴之间的交点一致。垂直于Z轴的任意轴与透镜1的光学的光轴面一致。
将从透镜1的光学的光轴面到点C的高度设为a,将从透镜1的光轴到点C设为a’。a’是点C的偏离量,即光纤6的偏移量。此外,将从光学的光轴面到点D的高度设为b,将从透镜1的光学中心10到点D设为b’。b’是点D的偏离量,即受光元件2的偏移量。a/b是光学特性,即光学倍率。
光205以角度θ3向受光元件2入射。光205被受光元件2以角度θ3反射。被受光元件2反射后的光205是反射返回光。被受光元件2反射后的光205在入射到透镜1的开口部11时,由透镜1会聚并向光纤6入射。
于是,在受光元件模块100中,将角度θ3设定为,在将光205设为作为强度中心的光201时,反射返回光通过比透镜1的开口部11靠外侧的区域。求出a、a’、b及b’使得成为满足该条件的角度θ3,并对受光元件2进行配置。
如图5(a)、图5(b)及图6中说明的那样,将受光元件2的偏移量dX1和dY1设定为,减少从光纤6的输出端面向透镜1的开口部11的外侧射出的光204,并且被受光元件2或受光部20反射后的光201成为不入射到透镜1的开口部11的角度θ3。
图7是示出相对于实施方式1的透镜1的强度中心的入射角的光学像差量的关系图,纵轴表示光学像差量,横轴表示光201相对于X轴的入射角。光学像差量能够作为光203相对于受光元件2的聚光直径来处理,光相对于X轴的入射角能够与偏移量dX1同义地处理。
如图7所示,光201相对于X轴的入射角越大,即受光元件2的dX1越大,则光学像差量即聚光直径越以二次函数的形式变大。例如,在图7中,在入射角为4°的情况下,光学像差量约为0.3波长,但在入射角为8°的情况下,光学像差量约成为0.9波长。由于相对于受光元件2的聚光直径越大则耦合光量越少,因此,偏移量dX1越大,则与受光元件2耦合的耦合光量越少。
图8是示出相对于实施方式1的受光元件的配置位置的耦合光量的关系图,纵轴表示X轴,横轴表示Y轴。虽然在图8中未图示,但X轴和Y轴的分别成为0mm的位置是透镜1的光学中心10。图8是使用了输出端面的倾斜为0.6°的光纤6时的模拟结果的一例。
在图8中,A1区域的耦合光量为0.995-1(将各光学部件的表面反射光量除外并将光203全部被受光部20接收时的耦合光量设为1时的相对值,以下同样),从A2区域去除了A1区域之后的区域、即A1区域外侧的圆环状的区域的耦合光量为0.99-0.995,从A3区域去除了A2区域之后的区域、即A2区域外侧的圆环状的区域的耦合光量为0.985-0.99,图8中的A3区域的外侧的区域的耦合光量为0.98-0.985。
在图8中,例如在将受光元件2配置为相对于透镜1的光学中心10在X轴方向上偏离-0.22mm且在Y轴方向上偏离0.1mm的情况下,受光元件模块100的耦合光量为0.995-1。
如图5(a)中说明的那样,从光纤6射出的光201朝向-X轴方向,因此,如图8所示,耦合光量最大的区域向-X轴方向偏离。此外,与椭圆的+X轴侧(图中的上半部分)相比,椭圆的-X轴侧(图中的下半部分)为在横向上伸展的形状。即,与椭圆的+X轴侧的曲率相比,-X轴侧的曲率更加缓和,在+X轴侧和-X轴侧成为非对称的彗星形状。
因此,可知在使受光元件2向-X轴侧偏离的情况下,与向+X轴侧偏离的情况相比,耦合光量容易降低。此外,可知在使受光元件2向X轴侧偏离的情况下,与向Y轴侧偏离的情况相比,耦合光量容易降低。
这里,在图8中,耦合光量随着朝向+X轴方向而减少是因为,由于偏移量变大而使光201侧的光204的区域变大,损失了光量。此外,耦合光量随着朝向-X轴方向而减少是因为,由于在光学像差的影响下入射到受光元件2的光203产生了模糊、失真等,因此由受光部20接收的光203的光量减少。
耦合光量在±Y轴侧减少的区域是受到光204的光量损失和光学像差的影响的区域。
根据图7可知,在使受光元件2相对于透镜1的光学中心10仅在X轴方向上偏离的情况下,与受光元件2耦合的耦合光量以二次函数的形式变少,因此,如果仅在X轴方向上偏离,则难以维持反射返回光的抑制并提高与受光元件2耦合的耦合光量。
此外,在图8中,在将受光元件2的偏移量dX1设为0.26的情况下,即,在使受光元件2相对于透镜1的光学中心10仅向-X轴方向偏移了0.26mm的情况下,耦合光量是0.98-0.985。另一方面,即便偏移量的合计相同,在将偏移量dX1设为0.16且将dY1设为0.1的情况下,耦合光量也为0.995-1。
根据图7和图8,在需要的偏移量的合计固定的情况下,相比于仅在X轴方向上偏离的情况,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双方偏离的情况下光学像差量的合计比较小,还能够提高与受光元件2耦合的耦合光量。
因此,通过使受光元件2相对于光学中心10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双方偏离,能够抑制向受光元件2聚光的聚光直径的扩大,即,能够维持高耦合光量,并且增大从光纤6射出的光203相对于透镜1的光学中心10的偏移量的合计。
图9是示出相对于实施方式1的受光元件的配置位置的反射返回光的关系图,纵轴表示X轴,横轴表示Y轴。虽然在图9中未图示,但X轴和Y轴的分别成为0mm的位置是透镜1的光学中心10。与图8同样,是使用了输出端面的倾斜为0.6°的光纤6时的模拟结果的一例。
在图9中,B1区域的反射返回光为0.8-1(将光纤6中不存在反射返回光的情况设为0时的、反射返回光相对于光203的相对值,以下同样),从B2区域去除了B1区域之后的区域、即B1区域外侧的圆环状的区域的反射返回光为0.6-0.8,从B3区域去除了B2区域之后的区域、即B2区域外侧的圆环状的区域的反射返回光为0.4-0.6,从B4区域去除了B3区域之后的区域、即B3区域外侧的圆环状的区域的反射返回光为0.2-0.4,图9中的B4区域外侧的区域的反射返回光为0-0.2。
在图9中,例如在将受光元件2配置为相对于透镜1的光学中心10在X轴方向上偏离-0.28mm且在Y轴方向上偏离0.1mm的情况下,受光元件模块100的反射返回光的相对值为0.8-1。
反射返回光多的区域相对于透镜1的光学中心10向-X轴方向偏离。但是,与耦合光量不同,在+X轴方向和-X轴方向上成为对称的形状。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受光元件的配置位置与耦合光量及反射返回光的关系图,是将图8和图9重叠的图。纵轴表示X轴,横轴表示Y轴。X轴和Y轴的交点是透镜1的光学中心10。
在图10中,位于图8中的A1区域的内侧和图9中的B4区域的外侧的区域400表示与受光元件2耦合的耦合光量更大且向光纤6返回的反射返回光更少的区域。
即,如果将偏移量dX1和dY1的值选择为成为区域400所示的位置并将受光元件2配置于该位置,则能够得到更高的与受光元件2耦合的耦合光量,并且能够得到更低的向光纤6返回的反射返回光。
这样,具备对从导光体中的光纤6的倾斜的输出端面射出的光进行会聚的透镜1、以及接收由透镜1会聚后的光的受光元件2,当将输出端面中距受光元件2最远的点和距受光元件2最近的点分别投影到与透镜1的光轴垂直的平面、将连结投影后的各个点的方向设为第1轴、将与第1轴及透镜1的光轴正交的轴设为第2轴时,受光元件2配置在相对于透镜1的光学中心10在第1轴方向和第2轴方向上偏离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抑制向光纤6返回的反射返回光,并且能够提高与受光元件2耦合的耦合光量。
实施方式2.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受光元件模块的概要结构图,标注了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标号的结构表示相同或对应的结构。受光元件模块110具备多个透镜1、配置在底座5上的多个受光元件2、准直透镜7以及分波器8。受光元件模块110例如是多波长受光元件模块,用于混合了4个波长的光的光通信。
准直透镜7将从光纤6射出的光束200转换成准直光300。
分波器8将准直光300按照每个波长而分离为例如四个波长的光210a、210b、210c、210d(以下统称为“光210”)。
受光元件模块110按照由分波器8分离后的每个光210而具备多个透镜1和多个受光元件2。在图11中被分离为4个波长,因此,配置有4个透镜1和4个受光元件2。
与实施方式1同样,使表示光210a的强度中心的光211(在图11中未图示)所到达的坐标相对于透镜1a的光学中心10a(在图11中未图示)在X轴方向上偏离dX3a且在Y轴方向上偏离dY3a而配置受光元件2a即可。受光元件2b~d也是同样的。多个受光元件2a~d配置在底座5上。
这样,受光元件模块110还具备:准直透镜7,其供从光纤6的输出端面射出的光束200入射,将光束200转换成准直光300;以及分波器8,其供准直光300入射,使准直光300分离为波长不同的多个光210,多个透镜1按照各个波长对分离后的多个光210进行会聚,多个受光元件2接收由透镜1会聚后的光210。
根据上述结构,针对由分波器8分离后的光210,能够分别抑制向光纤6返回的反射返回光,并且能够提高与受光元件2耦合的耦合光量。
另外,在本公开中,在受光元件模块100、110中也可以包含光纤6作为结构要素。在该情况下,光纤6也可以称为受光元件模块100、110的入光部。入光部构成导光体的端部,具有倾斜的输出端面。作为受光元件模块100、110的入光部的光纤6也可以不必与用于光通信等的导光体主体成为一体,如果在被设置的状态下光学地被粘接即可,则也可以是分体。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在受光元件模块100、110不具备入光部,仅具备用于将入光部的输出端面固定于规定的方向和位置的固定部,但从入光部的倾斜端面的定位精度的观点出发,更优选包含入光部进行封装。
此外,示出了将导光部的输出端设为光纤6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半导体激光器等具有与光纤6同样的功能的部件设为输出端。
此外,示出了将受光元件2配置为相对于透镜1的光学中心10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偏离、并且伴随于此将光纤6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偏离的例子,但例如也可以是,将受光元件2配置为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偏离,并且将光纤6配置为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偏离。即,将受光元件2配置为以透镜1的光学中心10为原点的受光元件2的位置向量在XY平面内不仅具有倾斜方向成分还具有倾斜方向的正交方向成分即可。
此外,通过具备透镜1、3,能够将光203的聚光力分割给透镜1、3,能够使光学像差对透镜1的光学的光轴面的影响分割,但是,在仅通过透镜1就能够减小光学像差的影响、例如能够取得与受光元件2耦合的耦合光量的降低和向光纤6返回的反射返回光量的平衡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透镜3。但是,通过分割聚光力,能够减小光学像差对偏移量的影响,因此更优选在透镜1与受光元件2之间具有透镜3的结构。
此外,也可以将透镜1、3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设为球面透镜。通过对透镜1、3的曲面形状进行加工来校正光学像差,能够减小光学像差的影响,但加工变得困难,成本高。但是,受光元件模块100、110通过受光元件2的配置而能够抑制光学像差的影响所引起的耦合光量的降低,并且能够降低反射返回光,因此,也可以采用未实施加工的球面透镜,实现成本降低。
此外,在具备透镜3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受光元件2配置为相对于透镜3的光学中心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偏离。在将X轴方向的偏移量设为dX2且将Y轴方向的偏移量设为dY2时,求出透镜3中的区域400,选择偏移量dX2和dY2的值即可。但是,在基于dX2和dY2的偏移量在误差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优先制造的容易度而在受光元件2的中心位置的正上方配置透镜3即可。
此外,在仅通过透镜3的偏移量dX2和dY2中的一方就充分地抑制了反射返回光的情况下,在将另一方设为0时,光学像差量被抑制为最小限度。即,透镜3的光学中心配置为相对于受光元件2的中心位置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方向上偏离即可。
此外,在通过透镜1的偏移量dX1和dY1充分地抑制了反射返回光的情况下,在透镜3的偏移量dX2和dY2分别为0时,光学像差量被抑制为最小限度。即,透镜3的光学中心配置为与受光元件2的中心位置一致即可。
此外,透镜3不限定于直接形成在受光元件2上,也可以分体设置。但是,由于构造会变得复杂,因此,例如最好采用将分体制作出的透镜3粘接到受光元件2上的方式。
此外,在具有透镜3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透镜3的聚光特性来设定偏移量dX1和dY1,配置受光元件2即可。
此外,示出了使盖4和底座5分体的例子,但也可以为一体。
此外,如果在底座5上形成表示光纤6的输出端面的倾斜方向的缺口,则即便在底座5上未配置受光元件2的状态下,也能够确认光纤6的设置方向。
标号说明
1、3透镜,2受光元件,4盖,5底座,6光纤,7准直透镜,8分波器,10光学中心,11开口部,20受光部,100、110受光元件模块,200光束,201、203、210、211光,202光轴,300准直光,400区域。

Claims (8)

1.一种受光元件模块,其中,
所述受光元件模块具备:
第1透镜,其对从导光体的输出端的倾斜的输出端面射出的光进行会聚;以及
受光元件,其接收由所述第1透镜会聚后的光,
当将所述输出端面中距所述受光元件最远的点和距所述受光元件最近的点分别投影到与所述第1透镜的光轴垂直的平面、将连结投影后的各个点的方向设为第1轴、将与所述第1轴及所述第1透镜的光轴正交的轴设为第2轴时,所述受光元件配置于相对于所述第1透镜的光学中心在所述第1轴方向和所述第2轴方向上偏离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光元件模块,其中,
所述第1透镜是球面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受光元件模块,其中,
在所述第1透镜与所述受光元件之间具备第2透镜,该第2透镜对由所述第1透镜会聚后的光进行会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光元件模块,其中,
所述第2透镜一体地形成在所述受光元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受光元件模块,其中,
所述第2透镜的光学中心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受光元件的中心位置在所述第1轴和所述第2轴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轴上偏离。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受光元件模块,其中,
所述第2透镜的光学中心被配置为与所述受光元件的中心位置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受光元件模块,其中,
所述受光元件模块具备入光部,该入光部是所述导光体的输出端,具有倾斜的所述输出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受光元件模块,其中,
所述受光元件模块具备:
准直透镜,其将从所述输出端面射出的光转换为准直光;以及
分波器,其使所述准直光分离为波长不同的多个光,
多个所述第1透镜按照各个波长对分离后的所述多个光进行会聚,多个所述受光元件接收由所述第1透镜会聚后的光。
CN201980100424.6A 2019-09-25 2019-09-25 受光元件模块 Pending CN1144022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37556 WO2021059390A1 (ja) 2019-09-25 2019-09-25 受光素子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2242A true CN114402242A (zh) 2022-04-26

Family

ID=75165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100424.6A Pending CN114402242A (zh) 2019-09-25 2019-09-25 受光元件模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42160A1 (zh)
JP (1) JP7052921B2 (zh)
CN (1) CN114402242A (zh)
WO (1) WO202105939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8910A (zh) * 2022-12-13 2023-01-13 杭州中科极光科技有限公司(Cn) 一种避免光纤端面烧蚀的光学***及激光投影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4595B (zh) * 2022-10-31 2023-08-01 苏州天孚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光接收次模块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66089A (en) * 1989-05-29 1991-11-1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rrangement for optically coupling light between an electro-optical transducer and a light waveguide
JPH04344606A (ja) * 1991-05-22 1992-12-01 Nec Corp 受光モジュール
JP2005148452A (ja) * 2003-11-17 2005-06-09 Toshiba Corp 光受信モジュール
CN104656206A (zh) * 2013-11-15 2015-05-27 日本奥兰若株式会社 光接收模块及光发送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37008A (en) * 1984-10-01 1988-04-12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Optical transmitting and/or receiving module
EP0236503B1 (en) * 1985-09-10 1992-01-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head device
US4705351A (en) * 1985-11-26 1987-11-10 Rca Corporation Two lens optical packag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4767171A (en) * 1986-03-27 1988-08-3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odule for a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5087109A (en) * 1986-10-09 1992-02-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for coupling semiconductor laser with optical fiber
JP2695422B2 (ja) * 1988-01-14 1997-12-24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透過型スクリーン
US5066138A (en) * 1988-06-16 1991-11-1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head apparatus
JP3324286B2 (ja) * 1994-06-29 2002-09-17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アナログpd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0706069B1 (de) * 1994-10-06 2003-04-02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ende- und Empfangsmodul für eine bidirektionale optische Nachrichten- und Signalübertragung
JPH1096839A (ja) * 1996-09-20 1998-04-14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半導体レーザ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A2227804C (en) * 1997-02-03 2002-10-01 Yasushi Fujimura Photodiode modul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3531456B2 (ja) * 1997-02-03 2004-05-3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受光素子モジュ−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047831A (ja) * 2002-07-12 2004-02-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受光素子モジュール
CN100341057C (zh) * 2002-10-10 2007-10-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学头及光盘装置
US7136552B2 (en) * 2003-06-19 2006-11-14 Emcore Corporation TO-packaged optic-fiber receiving interface and method
US7559705B2 (en) * 2004-01-26 2009-07-14 Opnext, Inc. Optical ROSA for long reach optical transceiver
WO2006100721A1 (ja) * 2005-03-18 2006-09-2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撮像光学系
JP4809634B2 (ja) * 2005-06-13 2011-11-09 Ntt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発光モジュール及び一芯双方向光通信モジュール
US7902618B2 (en) * 2008-11-17 2011-03-08 Omni Vision Technologies, Inc. Backside illuminated imaging sensor with improved angular response
CN102483937B (zh) * 2010-01-18 2015-09-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头装置以及光盘装置
JP5597288B1 (ja) * 2013-07-31 2014-10-01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Ldモジュール
WO2016068130A1 (ja) * 2014-10-31 2016-05-0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モジュール及び多チャネル発光モジュー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66089A (en) * 1989-05-29 1991-11-1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rrangement for optically coupling light between an electro-optical transducer and a light waveguide
JPH04344606A (ja) * 1991-05-22 1992-12-01 Nec Corp 受光モジュール
JP2005148452A (ja) * 2003-11-17 2005-06-09 Toshiba Corp 光受信モジュール
CN104656206A (zh) * 2013-11-15 2015-05-27 日本奥兰若株式会社 光接收模块及光发送模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8910A (zh) * 2022-12-13 2023-01-13 杭州中科极光科技有限公司(Cn) 一种避免光纤端面烧蚀的光学***及激光投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1059390A1 (ja) 2021-10-14
JP7052921B2 (ja) 2022-04-12
US20220342160A1 (en) 2022-10-27
WO2021059390A1 (ja) 2021-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28477B2 (en) Optical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module
US20190391345A1 (en) Coupling device having a stamped structured surface for routing optical data signals
US6556349B2 (en) Variable focal length micro lens array field curvature corrector
US8987655B2 (en) Optical module having at least one light receiving element with a wiring part covers a part of a side surface of a mesa part
US6668113B2 (en) Compact optical assembly for optoelectronic transceivers
US20180081132A1 (en) Coupling device having a structured reflective surface for coupling input/output of an optical fiber
CN114402242A (zh) 受光元件模块
US20120177321A1 (en) Light-receiving device
US20130294726A1 (en) Optical module having enhanced optical coupling efficiency between laser diode and optical fiber
WO2015141600A1 (ja) 光レセプタクルおよび光モジュール
US707612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filterless parallel WDM multiplexer
US9671576B1 (en) CWDM transceiver module
JPH02118503A (ja) 光合分波器
US7645077B2 (en) Bi-directional optical communication module
JP2009258154A (ja) 光送信モジュー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466860B2 (ja) 受光モジュール
US20240128385A1 (en) Light Receiving Device
JP2012133191A (ja) 光学装置
JPH0254207A (ja) 光合分波器
WO2020183981A1 (ja) 集光レンズ、及び光モジュール
JP7075831B2 (ja) 光源モジュール及び光源モジュールの調心方法
WO2016016915A1 (ja) 光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8120064A (zh) 带镜筒透镜及光源装置
US20130302042A1 (en) Optical receiver
JPH04315488A (ja) レ―ザアレイモジュ―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