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3012A - 车架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架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3012A
CN114313012A CN202110556231.0A CN202110556231A CN114313012A CN 114313012 A CN114313012 A CN 114313012A CN 202110556231 A CN202110556231 A CN 202110556231A CN 114313012 A CN114313012 A CN 114313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e
rear end
vehicle
floo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562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麻瑞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5623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301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3864 priority patent/WO202224232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3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30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架以及车辆,所述车架包括:前纵梁和前地板;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前端与所述前纵梁连接,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前地板上,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连接梁,多个连接梁依次连接并限定出闭合传力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架,通过在前纵梁与前地板之间的过渡区域(前地板的前端的至少部分)上设置连接组件,通过连接组件衰减并缓冲碰撞能量,可以降低出现小偏置碰撞时前围以及过渡区域(即脚部区域)的溃缩梁,提高驾驶安全系数,提高安全性,并使车架的强度可以满足小偏置碰撞的性能测试。

Description

车架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架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也逐渐增加,车辆的形式安全成为了消费者评判车辆性能的关注指标。
小偏置碰撞(即25%左右的小范围重叠碰撞)是车辆性能测试中较为严格的性能指标,然而现有的车辆在前纵梁与前地板之间的连接区域设置的传力结构的结构强度难以满足小偏置碰撞的相关测试要求,出现小偏置碰撞时,车损较大,驾驶员脚步空间的溃缩、变形严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架,所述车架的结构强度更高,可以满足小偏置碰撞的相关测试要求,出现小偏置碰撞后,可以有效地保护乘员安全。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车架的车辆。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车架,包括:前纵梁和前地板;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前端与所述前纵梁连接,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前地板上,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连接梁,多个连接梁依次连接并限定出闭合传力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架,通过在前纵梁与前地板之间的过渡区域(前地板的前端的至少部分)上设置连接组件,通过连接组件衰减并缓冲碰撞能量,可以降低出现小偏置碰撞时前围以及过渡区域(即脚部区域)的溃缩梁,提高驾驶安全系数,提高安全性,并使车架的强度可以满足小偏置碰撞的性能测试。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纵梁后端连接梁、第一连接梁、中通道连接梁以及第二连接梁,所述纵梁后端连接梁和所述第一连接梁的前端均与所述前纵梁连接,所述纵梁后端连接梁的后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梁的后端背离彼此延伸,且所述第一连接梁的后端与所述中通道连接梁连接,所述纵梁后端连接梁的后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梁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梁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通道连接梁连接以限定出所述闭合传力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梁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连接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中通道连接梁的延伸方向正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地板包括:地板本体以及位于地板本体两侧的门槛梁,所述纵梁后端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所述中通道连接梁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梁均与所述地板本体固定并与所述地板本体之间限定出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还包括补强板以及加强板,所述补强板以及所述加强板均设置在所述纵梁后端连接梁与所述地板本体限定出的第一空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补强板与所述加强板在远离所述地板本体的方向上间隔设置,且所述加强板与所述补强板将所述第一空腔分割为在远离所述地板本体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子空腔、第二子空腔以及第三子空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架还包括扭力盒,所述扭力板,所述扭力板的一端与所述纵梁后端连接梁连接,所述扭力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门槛梁连接以限定出扭力空腔,所述扭力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门槛梁的门槛空腔在车辆的横向上依次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地板还包括:地板纵梁以及A柱加强板,所述地板纵梁与所述纵梁后端连接梁的后端连接,所述A柱加强板设置在所述纵梁后端连接梁的中间区域上。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构造为对称结构。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辆的车架。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架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架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架100,
前纵梁10,
地板本体21,门槛梁22,
纵梁后端连接梁31,第一连接梁32,中通道连接梁33,第二连接梁34,
补强板40,加强板50,扭力板60,地板纵梁70,A柱加强板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架100以及车辆。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车架100,包括:前纵梁10和前地板、连接组件。
其中,连接组件的前端与前纵梁10连接,连接组件设置在前地板上,连接组件包括多个连接梁,多个连接梁依次连接并限定出中空的闭合传力环。
具体而言,当车辆出现小偏置碰撞时,车辆的左前纵梁或者右前纵梁出现撞击,碰撞力由前纵梁10向后传递并传递至前地板与前纵梁10的过渡区域,在该过渡区域内设置连接组件,连接组件限定出闭合传力环,碰撞力以及碰撞能量在闭合传力环作用下继续向后传递,并可以通过闭合传力环对碰撞力以及碰撞能量进行初步的衰减以及缓冲。
可以理解的是,前地板与前纵梁10的过渡区域与驾驶舱内前排乘员的脚部空间正对,通过设置连接组件,通过连接组件有效的吸收缓冲碰撞力以及碰撞能量,以降低过渡区域的变形,降低前围溃缩变形,提高驾驶安全系数,提高安全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架100,通过在前纵梁10与前地板之间的过渡区域(前地板的前端的至少部分)上设置连接组件,通过连接组件衰减并缓冲碰撞能量,可以降低出现小偏置碰撞时前围以及过渡区域(即脚部区域)的溃缩梁,提高驾驶安全系数,提高安全性,并使车架100的强度可以满足小偏置碰撞的性能测试。
在图1所示的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连接组件包括:纵梁后端连接梁31、第一连接梁32、中通道连接梁33以及第二连接梁34,纵梁后端连接梁31和第一连接梁32的前端均与前纵梁10连接,纵梁后端连接梁31的后端与第一连接梁32的后端背离彼此延伸,且第一连接梁32的后端与中通道连接梁33连接,纵梁后端连接梁31的后端与第二连接梁34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梁34的另一端与中通道连接梁33连接以限定出闭合传力环。
具体而言,第一连接梁32、纵梁后端连接梁31均一端与前纵梁10连接,纵梁后端连接梁3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梁34连接,第一连接梁32的另一端与中通道连接梁33连接,第二连接梁34的两端分别与纵梁后端连接梁31的另一端、中通道连接梁33的另一端连接,以限定出如图1粗线所示的闭合传力环,改善传力效果,有效降低对应区域的溃缩。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梁34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且第二连接梁34的延伸方向与中通道连接梁33的延伸方向正交。这样,闭合传力环大体构造为“直角梯形”,可以有效地提高前地板与前纵梁10之间的过渡区域的结构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前地板包括:地板本体21以及位于地板本体21两侧的门槛梁22,纵梁后端连接梁31、第一连接梁32、中通道连接梁33以及第二连接梁34均与地板本体21固定并与地板本体21之间限定出空腔。由此,通过空腔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前地板与前纵梁10之间的过渡区域的结构强度。
如图2所示,车架100还包括补强板40以及加强板50,补强板40以及加强板50均设置在纵梁后端连接梁31与地板本体21限定出的第一空腔内。
具体而言,补强板40与加强板50在远离地板本体21的方向上间隔设置,且加强板50与补强板40将第一空腔分割为在远离地板本体21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子空腔、第二子空腔以及第三子空腔。
这样,可以提高位于前纵梁10后端的纵梁后端连接梁31的结构强度,三个子空腔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叠置,可以进一步提高纵梁后端连接板的抗弯扭强度以及抗溃缩能力,进一步提高连接组件的结构强度,以提高车架100的结构强度以及安全系数。
在图2所示的具体的实施例中,车架100还包括扭力盒,扭力板60,扭力板60的一端与纵梁后端连接梁31连接,扭力板60的另一端与门槛梁22连接以限定出扭力空腔,扭力空腔、第一空腔和门槛梁22的门槛空腔在车辆的横向上依次设置。
也就是说,地板本体21与纵梁后端连接梁31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门槛梁22自身具有门槛空腔,扭力板60与地板本体21、门槛梁22之间限定出扭力空腔,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三个腔体衔接,实现传力路径的横向叠加,以实现出现碰撞后、碰撞力以及碰撞能量在车辆的高度方向(纵向)以及车辆的左右方向(横向)上的衔接,进一步改善受力,增加力学传递路径,提高力学传递效果,有效的降低溃缩以及弯扭变形。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前地板还包括:地板纵梁70以及A柱加强板80,地板纵梁70与纵梁后端连接梁31的后端连接,A柱加强板80设置在纵梁后端连接梁31的中间区域上。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车架100的结构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车架100构造为对称结构。前纵梁10可以是左前纵梁或右前纵梁,对应的连接组件可以为左连接组件、右连接组件、门槛梁22为左门槛梁或右门槛梁,以使车辆的左端出现小偏置碰撞或右侧出现小偏置碰撞时,均不会出现较大的溃缩变形,有效提高车辆的驾乘安全性。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车辆的车架100。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车架100,使本申请车辆的乘车安全性更高,可以满足小偏置碰撞的相应测试,提高本申请车辆的产品竞争力。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车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纵梁(10)和前地板;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前端与所述前纵梁(10)连接,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前地板上,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连接梁,多个连接梁依次连接并限定出闭合传力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纵梁后端连接梁(31)、第一连接梁(32)、中通道连接梁(33)以及第二连接梁(34),所述纵梁后端连接梁(31)和所述第一连接梁(32)的前端均与所述前纵梁(10)连接,所述纵梁后端连接梁(31)的后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梁(32)的后端背离彼此延伸,且所述第一连接梁(32)的后端与所述中通道连接梁(33)连接,所述纵梁后端连接梁(31)的后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梁(34)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梁(34)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通道连接梁(33)连接以限定出所述闭合传力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车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梁(34)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连接梁(3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中通道连接梁(33)的延伸方向正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车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地板包括:地板本体(21)以及位于地板本体(21)两侧的门槛梁(22),所述纵梁后端连接梁(31)、所述第一连接梁(32)、所述中通道连接梁(33)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梁(34)均与所述地板本体(21)固定并与所述地板本体(21)之间限定出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车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强板(40)以及加强板(50),所述补强板(40)以及所述加强板(50)均设置在所述纵梁后端连接梁(31)与所述地板本体(21)限定出的第一空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车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板(40)与所述加强板(50)在远离所述地板本体(21)的方向上间隔设置,且所述加强板(50)与所述补强板(40)将所述第一空腔分割为在远离所述地板本体(21)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子空腔、第二子空腔以及第三子空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车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扭力板(60),所述扭力板(60)的一端与所述纵梁后端连接梁(31)连接,所述扭力板(60)的另一端与所述门槛梁(22)连接以限定出扭力空腔,所述扭力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门槛梁(22)的门槛空腔在车辆的横向上依次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地板还包括:地板纵梁(70)以及A柱加强板(80),所述地板纵梁(70)与所述纵梁后端连接梁(31)的后端连接,所述A柱加强板(80)设置在所述纵梁后端连接梁(31)的中间区域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车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00)构造为对称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车架(100)。
CN202110556231.0A 2021-05-21 2021-05-21 车架以及车辆 Pending CN1143130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6231.0A CN114313012A (zh) 2021-05-21 2021-05-21 车架以及车辆
PCT/CN2022/083864 WO2022242325A1 (zh) 2021-05-21 2022-03-29 车架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6231.0A CN114313012A (zh) 2021-05-21 2021-05-21 车架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3012A true CN114313012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44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56231.0A Pending CN114313012A (zh) 2021-05-21 2021-05-21 车架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3012A (zh)
WO (1) WO2022242325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38570A (ja) * 2003-05-15 2004-12-02 Toyota Motor Corp 車体構造
JP2007083909A (ja) * 2005-09-22 2007-04-05 Mazda Motor Corp 車体下部構造
CN107554609A (zh) * 2016-06-30 2018-01-0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地板总成及车辆
CN108860332A (zh) * 2017-05-11 2018-11-23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门槛边梁与地板纵梁的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12195654U (zh) * 2020-04-15 2020-12-2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12373568A (zh) * 2020-07-20 2021-02-19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pv下车体结构
CN212950859U (zh) * 2020-07-20 2021-04-13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大梁加强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56692U (en) * 1997-01-31 2003-10-01 Mazda Motor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
DE10232840A1 (de) * 2002-07-19 2004-02-05 Volkswagen Ag Bodenstruktur an Kraftfahrzeugen
CN108001543A (zh) * 2017-03-31 2018-05-0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以及车辆
CN108001537A (zh) * 2017-03-31 2018-05-0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以及车辆
CN108657276A (zh) * 2017-03-31 2018-10-1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以及车辆
CN108001541A (zh) * 2017-03-31 2018-05-0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以及车辆
CN210063133U (zh) * 2019-04-01 2020-02-14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1107729U (zh) * 2019-09-30 2020-07-2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地板结构及汽车
CN213008402U (zh) * 2020-05-09 2021-04-20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38570A (ja) * 2003-05-15 2004-12-02 Toyota Motor Corp 車体構造
JP2007083909A (ja) * 2005-09-22 2007-04-05 Mazda Motor Corp 車体下部構造
CN107554609A (zh) * 2016-06-30 2018-01-0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地板总成及车辆
CN108860332A (zh) * 2017-05-11 2018-11-23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门槛边梁与地板纵梁的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12195654U (zh) * 2020-04-15 2020-12-2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12373568A (zh) * 2020-07-20 2021-02-19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pv下车体结构
CN212950859U (zh) * 2020-07-20 2021-04-13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大梁加强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42325A1 (zh) 2022-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86884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US10407099B2 (en) Front vehicle body reinforcing structure
CN106347466B (zh) 车身组装结构
JP5846952B2 (ja) 車体下部構造
CN110834673A (zh) 车身总成、具有该车身总成的车辆和该车身总成具有的门槛梁加强组件
CN214985640U (zh) 防撞车身结构
CN112373576A (zh) 一种前地板总成结构
CN114132383B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地板总成
CN213008402U (zh) 车身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4689769U (zh) 一种前端结构和车辆
CN114313012A (zh) 车架以及车辆
CN212950844U (zh) 一种白车身框架
CN103707938B (zh) 一种汽车驾驶室
CN110316251B (zh) 前车架和客车
CN108583689B (zh) 具有传力结构的纵梁和汽车
CN114684266A (zh) 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9204495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06364558B (zh) 前车体以及制造前车体的方法
CN218400741U (zh) 前地板骨架、车身骨架和车辆
CN219948346U (zh) 前壁板总成和车辆
CN212172374U (zh) 车辆的中地板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8025346A (zh) 前地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1167124U (zh) 车辆的门槛加强板以及车辆
CN218141802U (zh) 车辆的车身以及车辆
CN218229167U (zh) 车身结构和电动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