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6251B - 前车架和客车 - Google Patents

前车架和客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6251B
CN110316251B CN201810289460.9A CN201810289460A CN110316251B CN 110316251 B CN110316251 B CN 110316251B CN 201810289460 A CN201810289460 A CN 201810289460A CN 110316251 B CN110316251 B CN 1103162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driver
longitudinal beam
force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894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6251A (zh
Inventor
纪绪北
雷发荣
栗玉领
马龙山
秦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8946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62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6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6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62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62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1/00Superstructures for passenger vehicles
    • B62D31/02Superstructures for passenger vehicles for carrying large numbers of passengers, e.g. omnib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前车架和客车,所述前车架包括相邻设置的驾驶员区(1)和碰撞吸能区(3),所述碰撞吸能区(3)的纵向强度小于所述驾驶员区(1)的纵向强度,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碰撞力通过所述驾驶员区(1)传递到所述碰撞吸能区(3),使所述碰撞吸能区(3)变形以吸收碰撞能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客车正碰时,碰撞吸能区能吸收绝大部分的撞击能量,从而避免前车架整体发生变形,减小驾驶员和乘客受到的碰撞伤害。

Description

前车架和客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碰撞安全性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前车架和客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车辆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车辆正碰是最常见的事故类型,在车辆正面碰撞时,位于最前侧的驾驶员和乘客容易受到较大的伤害,因此,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是车辆被动安全设计的主要目标。为降低驾驶员和乘客所受到的伤害,车辆的车架结构需具有一定的刚性并能充分吸收碰撞能量。
现有客车的驾驶员区后方通常没有设置专门的碰撞吸能区,而是通过前桥架体整体变形吸能的方式来吸收碰撞能量。在客车发生高速碰撞时,碰撞力会从驾驶纵向传力梁的前端传递到驾驶纵向传力梁的后端,再向后传递到前桥架处,使前桥架体发生变形,吸收碰撞能量,减少驾驶员受到的惯性力伤害。然而,这种吸能方式容易导致前车架或车架整体发生变形,降低前车架或车架整体的刚度和强度,从而容易使驾驶员受到伤害。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车架和客车,该前车架能吸收驾驶员区受到的碰撞能量,提高前车架驾驶员区的刚度和强度,减小驾驶员和乘客受到的碰撞伤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前车架,所述前车架包括相邻设置的驾驶员区和碰撞吸能区,所述碰撞吸能区的纵向强度小于所述驾驶员区的纵向强度,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碰撞力通过所述驾驶员区传递到所述碰撞吸能区,使所述碰撞吸能区变形以吸收碰撞能量。
可选地,所述碰撞吸能区内布置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溃缩吸能梁。
可选地,所述溃缩吸能梁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波纹管结构。
可选地,所述前车架还包括台阶区和蓄电池区,所述碰撞吸能区位于所述驾驶员区的后方,所述台阶区位于所述驾驶员区的左方或右方,所述蓄电池区位于所述台阶区的后方。
可选地,所述前车架包括前横梁、第一中横梁、后横梁、左纵梁、中纵梁、以及右纵梁,所述前横梁、所述后横梁、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右纵梁围成矩形,所述中纵梁位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所述中纵梁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前横梁,所述中纵梁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后横梁,所述第一中横梁位于所述前横梁和后横梁之间,所述第一中横梁的右端连接于所述中纵梁,所述第一中横梁的左端连接于所述左纵梁,所述中纵梁、所述前横梁、所述左纵梁和所述第一中横梁围成所述驾驶员区,所述中纵梁、所述第一中横梁、所述左纵梁和所述后横梁围成所述碰撞吸能区。
可选地,所述前车架还包括多个下部溃缩吸能梁,该多个下部溃缩吸能梁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下部溃缩吸能梁的前端与所述第一中横梁相连,后端与所述后横梁相连。
可选地,所述中纵梁具有溃缩吸能段,所述溃缩吸能段位于所述第一中横梁和后横梁之间。
可选地,所述前车架还包括多个前立柱、多个中立柱、多个后立柱、多个驾驶员区传力梁、以及多个上部溃缩吸能梁,所述多个前立柱与所述前横梁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多个中立柱与所述第一中横梁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多个后立柱与所述后横梁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多个驾驶员区传力梁与所述前立柱和所述中立柱相连,所述多个上部溃缩吸能梁连接在所述中立柱和所述后立柱之间。
可选地,所述多个驾驶员区传力梁包括相互平行的多个驾驶员区传力纵梁和相互平行的两个驾驶员区传力斜梁,所述多个驾驶员区传力纵梁包括驾驶员区上部传力纵梁,所述驾驶员区上部传力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前立柱相连,所述驾驶员区上部传力纵梁的后端与所述中立柱相连,所述驾驶员区传力斜梁的前端与所述前立柱相连,所述驾驶员区传力斜梁的后端与所述中立柱相连。
可选地,所述多个驾驶员区传力纵梁还包括驾驶员区下部传力纵梁,所述驾驶员区下部传力纵梁位于所述中纵梁和左纵梁之间,所述驾驶员区下部传力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前横梁相连,所述驾驶员区下部传力纵梁的后端与所述第一中横梁相连,所述驾驶员区下部传力纵梁、所述前横梁、所述左纵梁和所述第一中横梁围成矩形结构,该矩形结构的四角处设置有斜梁。
可选地,所述驾驶员区传力斜梁、所述驾驶员区下部传力纵梁和左纵梁的横截面形成为空心矩形结构,所述驾驶员区传力斜梁、所述驾驶员区下部传力纵梁和左纵梁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板。
可选地,所述前车架还包括第二中横梁,所述第二中横梁的右端连接于所述右纵梁,所述第二中横梁的左端连接于所述中纵梁,所述右纵梁、所述前横梁、所述中纵梁和所述第二中横梁围成台阶区,所述右纵梁、所述第二中横梁、所述中纵梁和所述后横梁围成蓄电池区。
可选地,所述右纵梁包括第一右纵梁和第二右纵梁,所述第一右纵梁的前端连接于前横梁,所述第一右纵梁的后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中横梁,所述第二右纵梁的前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中横梁,所述第二右纵梁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后横梁,所述第一右纵梁、所述前横梁、所述中纵梁、所述第二中横梁围成所述台阶区,所述第二右纵梁、所述第二中横梁、所述中纵梁、所述后横梁围成所述蓄电池区。
可选地,所述前车架还包括台阶区传力纵梁,所述台阶区传力纵梁位于所述第一右纵梁和中纵梁之间,所述台阶区传力纵梁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前横梁,所述台阶区传力纵梁的后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中横梁。
可选地,所述第一右纵梁和台阶区传力纵梁的横截面形成为空心矩形结构,所述第一右纵梁和台阶区传力纵梁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板。
可选地,所述台阶区内还设置有斜向加强梁,所述斜向加强梁位于所述台阶区传力纵梁和中纵梁之间,所述斜向加强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台阶区传力纵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中横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客车,所述客车包括上述的前车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客车正碰时,由于碰撞吸能区的纵向强度小于驾驶员区的纵向强度,碰撞吸能区会优先于驾驶员区发生变形,吸收绝大部分的撞击能量,从而减小驾驶员区和乘客区(位于碰撞吸能区的后方)的变形,提高了前车架驾驶员区的整体刚度和强度,保证了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前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前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部分立柱和梁未示出;
图3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前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与图2视角不同),其中,部分立柱和梁未示出;
图4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前车架的俯视图,其中,部分梁未示出;
图5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设置有加强板的梁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驾驶员区 11 驾驶员区上部第一传力纵梁
12 驾驶员区上部第二传力纵梁 13 驾驶员区第一传力斜梁
14 驾驶员区第二传力斜梁 15 驾驶员区下部传力纵梁
16 斜梁 2 台阶区
21 台阶区传力纵梁 22 斜向加强梁
3 碰撞吸能区 31 第一上部溃缩吸能梁
32 第二上部溃缩吸能梁 33 第三上部溃缩吸能梁
34 下部溃缩吸能梁 35 溃缩区传力纵梁
4 蓄电池区 51 第一前立柱
52 第二前立柱 53 第三前立柱
54 第四前立柱 55 第五前立柱
61 第一中立柱 62 第二中立柱
63 第三中立柱 64 第四中立柱
71 第一后立柱 72 第二后立柱
73 第三后立柱 81 第一保险杠安装座
82 第二保险杠安装座 83 第三保险杠安装座
84 第四保险杠安装座 9 加强板
100 前横梁 110 第二中横梁
120 第一中横梁 130 后横梁
140 左纵梁 150 中纵梁
151 溃缩吸能段 160 右纵梁
161 第一右纵梁 162 第二右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通常是相对于车辆正常行驶的状态而言的,具体地,在车辆正常行驶时,朝向车头的方向为“前”,朝向车尾的方向为“后”,朝向顶棚的方向“上”,朝向地板的方向为“下”,朝向左车轮的方向“左”,朝向右车轮的方向为“右”,另外,在本公开中,“纵梁”的延伸方向是沿车辆的前后方向,“横梁”的延伸方向是沿车辆的左右方向,“X向”是指车辆的前后方向,“X向平面”是指与X向垂直的平面;“Y向”是指车辆的左右方向,“Y向平面”是指与Y向垂直的平面。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前车架,例如,一种用于客车的前车架,该前车架包括相邻设置的驾驶员区1和碰撞吸能区3、台阶区2、蓄电池区4,台阶区2处可以用于安装台阶和客车前车门,以供乘客进入客车内部,该台阶区2位于驾驶员区1的左侧或右侧,蓄电池区4用于安装蓄电池,以向客车的用电设备供电,该蓄电池区4可以位于台阶区2的后方,碰撞吸能区3用于吸收碰撞能量,降低客车的加速度。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碰撞吸能区3位于驾驶员区1的后方,且位于乘客区(未示出)的前方,该碰撞吸能区3的纵向强度(在受到纵向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小于驾驶员区1的纵向强度,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碰撞力通过驾驶员区1传递到碰撞吸能区3,使碰撞吸能区3变形以吸收碰撞能量。
这样,在客车正碰时,由于碰撞吸能区3的纵向强度小于驾驶员区1的纵向强度,碰撞吸能区3会优先于驾驶员区1发生变形,吸收绝大部分的撞击能量,从而减小驾驶员区1和乘客区(位于碰撞吸能区3的后方,图中未示出)的变形,提高了前车架驾驶员区1的整体刚度和强度,保证了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进一步地,碰撞吸能区3内布置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溃缩吸能梁,以使客车正碰时,碰撞吸能区3能通过溃缩吸能梁发生溃缩变形。由于溃缩变形的变形量较大,吸收的碰撞能量较多,可最大程度的提高碰撞吸能区3的吸能效果。同时,碰撞吸能区3内还可以布置多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溃缩区传力纵梁35,以连接驾驶员区1和乘客区,并提高碰撞吸能区3的整体性和整个前车架的刚度。溃缩区传力纵梁35和溃缩吸能梁可以相互交错布置,可选地,溃缩吸能梁可以布置在碰撞吸能区3的中间,溃缩区传力纵梁35可以布置在碰撞吸能区3的左右两侧和/或上下两侧,以使吸能区四周的纵向刚度和纵向强度将大于吸能区中部的纵向刚度和纵向强度,这样,在碰撞吸能区3受到冲击载荷时,碰撞吸能区3能整体向中间凹陷,更利于能量的吸收。
进一步地,为使溃缩吸能梁能朝着预设方向(例如,前后方向)发生褶皱压缩变形,如图1至图4所示,溃缩吸能梁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波纹管结构,且该波纹管结构沿前后方向延伸,以确保溃缩吸能梁在受到正向撞击时能发生X向压缩变形。这样,不仅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客车的加速度,还可以避免溃缩吸能梁发生折弯并侵入驾驶员或乘客的生存空间,对驾驶员或乘客造成二次伤害。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上述前车架包括前横梁100、第二中横梁110、第一中横梁120、后横梁130、左纵梁140、中纵梁150、以及右纵梁160,前横梁100、后横梁130、左纵梁140和右纵梁160围成矩形,中纵梁150位于左纵梁140和右纵梁160之间,中纵梁150的前端连接于前横梁100,中纵梁150的后端连接于后横梁130,第二中横梁110和第一中横梁120相互平行且位于前横梁100和后横梁130之间,第二中横梁110的右端连接于右纵梁160,第二中横梁110左端连接于中纵梁150,第一中横梁120的右端连接于中纵梁150,第一中横梁120的左端连接于左纵梁140,右纵梁160、前横梁100、中纵梁150和第二中横梁110围成台阶区2,右纵梁160、第二中横梁110、中纵梁150和后横梁130围成蓄电池区4,中纵梁150、前横梁100、左纵梁140和第一中横梁120围成驾驶员区1,中纵梁150、第一中横梁120、左纵梁140和后横梁130围成碰撞吸能区3。上述前横梁100、第二中横梁110、第一中横梁120、后横梁130、左纵梁140、中纵梁150、右纵梁160不仅能构成前车架的整体框架,提高前车架的整体性,还具备纵向的或横向的传递碰撞力的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前车架还包括多个下部溃缩吸能梁34,该多个下部溃缩吸能梁34均位于碰撞吸能区3,且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每个下部溃缩吸能梁34的前端与第一中横梁120相连,后端与后横梁130相连,以保证前车架下部的碰撞能量的吸收。
如图2所示,中纵梁150位于台阶区2和驾驶员区1之间,该中纵梁150不仅为构成前车架整体框架的主梁,也是传递碰撞能量的主要传力纵梁。因此,在本公开提供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中纵梁150具有溃缩吸能段151,溃缩吸能段151位于第一中横梁120和后横梁130之间。这样,在客车受到正碰时,碰撞力可以从中纵梁150的前端传递到中纵梁150的溃缩吸能段151,该溃缩吸能段151可以吸收中纵梁150受到的碰撞能量,避免中纵梁150发生折弯。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前车架还包括多个前立柱、多个中立柱、多个后立柱、多个驾驶员区传力梁、以及多个上部溃缩吸能梁。多个前立柱与前横梁100位于同一平面(X向平面),多个中立柱与第一中横梁120位于同一平面(X向平面),多个后立柱与后横梁130位于同一平面(X向平面),该多个前立柱、中立柱、后立柱的下端可以分别与前横梁100、第一中横梁120、后横梁130相连,或通过其他结构分别连接于前横梁100、第一中横梁120、后横梁130。上述前立柱上安装有保险杠安装座,多个驾驶员区传力梁与前立柱和中立柱相连,多个上部溃缩吸能梁连接在中立柱和后立柱之间,这样,保险杠受到的碰撞力可通过保险杠安装座传递给驾驶员区传力梁,再通过驾驶员区传力梁传递给上部溃缩吸能梁,使上部溃缩吸能梁与下部溃缩吸能梁34配合,发生溃缩变形,吸收碰撞能量,降低客车的加速度,保证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进一步地,上述多个驾驶员区传力梁包括相互平行的多个驾驶员区传力纵梁和相互平行的两个驾驶员区传力斜梁,多个驾驶员区传力纵梁包括驾驶员区上部传力纵梁,该驾驶员区上部传力纵梁的前端与前立柱向量,驾驶员区上部传力纵梁的后端与中立柱相连,驾驶员区传力斜梁的前端与前立柱相连,驾驶员区传力斜梁的后端与中立柱相连。上述驾驶员区上部传力纵梁可以将碰撞力纵向传递到碰撞吸能区3,驾驶员区传力斜梁不仅可以用于传递碰撞力,还可以用于悬挂备用轮胎。驾驶员区传力斜梁可以位于驾驶员区上部传力纵梁的下方,且为了便于备用轮胎的悬挂,该驾驶员区传力斜梁的前端可以高于其后端。
上述前立柱、中立柱、后立柱、驾驶员区传力梁、以及上部溃缩吸能梁的具体数量及布置方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前立柱包括第一前立柱51,该第一前立柱51上安装有第一保险杠安装座81,多个中立柱包括第一中立柱61,多个后立柱包括第一后立柱71,多个驾驶员区传力纵梁包括驾驶员区上部第一传力纵梁11,多个上部溃缩吸能梁包括第一上部溃缩吸能梁31,第一前立柱51的下端与前横梁100相连,第一中立柱61的下端与中纵梁150相连,第一后立柱71的下端与后纵梁相连,驾驶员区上部第一传力纵梁11的前端与第一前立柱51相连,后端与第一中立柱61相连,第一上部溃缩吸能梁31的前端与第一中立柱61相连,第一上部溃缩吸能梁31的后端与第一后立柱71相连,第一前立柱51、第一中立柱61、第一后立柱71、中纵梁150、驾驶员区上部第一传力纵梁11、第一上部溃缩吸能梁31位于同一Y向平面。这样,第一保险杠安装座81受到的碰撞冲击力可以通过驾驶员区上部第一传力纵梁11、中纵梁150向后传递到碰撞吸能区3,并通过第一上部溃缩吸能梁31和中纵梁150的溃缩吸能段151吸收碰撞能量。
进一步地,多个前立柱还包括位于驾驶员区1的第二前立柱52和第三前立柱53,该第二前立柱52和第三前立柱53之间安装有第二保险杠安装座82,多个中立柱还包括位于第一中立柱61左侧的第二中立柱62,多个后立柱还包括位于第一后立柱71左侧的第二后立柱72,多个驾驶员区传力纵梁还包括驾驶员区上部第二传力纵梁12,多个上部溃缩吸能梁还包括第二上部溃缩吸能梁32。第二前立柱52的下端与前横梁100相连,上端与驾驶员区上部第二传力纵梁12相连,驾驶员区上部第二传力纵梁12的后端与第二中立柱62相连,第二上部溃缩吸能梁32的前端与第二中立柱62相连,后端与第二后立柱72相连,该第二前立柱52、驾驶员区上部第二传力纵梁12、第二中立柱62、第二后立柱72位于同一Y向平面。这样,第二保险杠安装座82受到的碰撞冲击力可以通过驾驶员区上部第二传力纵梁12向后传递到碰撞吸能区3,并通过第二上部溃缩吸能梁32吸收碰撞能量。
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中立柱还包括第三中立柱63和第四中立柱64,该第三中立柱63设置在第二中立柱62的左侧,第四中立柱64设置在第二中立柱62的右侧,多个后立柱还包括第三后立柱73,该第三后立柱73与第三中立柱63位于同一Y向平面,上述驾驶员区传力斜梁包括驾驶员区第一传力斜梁13和驾驶员区第二传力斜梁14,多个上部溃缩吸能梁还包括第三上部溃缩吸能梁33,驾驶员区第一传力斜梁13的前端连接于第二前立柱52,后端连接于第四中立柱64,驾驶员区第二传力斜梁14的前端连接于第三前立柱53,后端连接于第三中立柱63,第三上部溃缩吸能梁33连接在第三中立柱63与第四中立柱64之间,且靠近驾驶员区第二传力斜梁14的后端。这样,第二保险杠安装座82受到的碰撞冲击力可以通过驾驶员区第一传力斜梁13和驾驶员区第二传力斜梁14向后传递到碰撞吸能区3,并通过第三上部溃缩吸能梁33和下部溃缩吸能梁34吸收碰撞能量。可选地,下部溃缩吸能梁34可靠近驾驶员区传力斜梁布置,以利于碰撞能量的吸收。
进一步地,多个前立柱还包括第四前立柱54和第五前立柱55,第四前立柱54和第五前立柱55的下端均与前横梁100连接,第四前立柱54与右纵梁160位于同一Y向平面,第五前立柱55与左纵梁140位于同一Y向平面,第四前立柱54上安装有第三保险杠安装座83,第五前立柱55上安装有第四保险杠安装座84。第三保险杠安装座83受到的碰撞冲击力可以通过右纵梁160传递到乘客区,第四保险杠安装座84受到的碰撞冲击力可以通过左纵梁140传递到乘客区,以利于碰撞能量的分散。
此外,由于驾驶员区1的下部空间,即,驾驶员区传力斜梁的下方要用于存放备用轮胎,驾驶员区1下部的刚度可能小于驾驶员区1上部的刚度,在发生正碰时,驾驶员区1的下部容易快速变形,产生侧向弯矩,从而导致其它纵梁因该侧向弯矩而折弯,影响驾驶员区1的纵向刚度和纵向强度。因此,多个驾驶员区传力纵梁还可以包括驾驶员区下部传力纵梁15,以增强驾驶员区1下部的纵向刚度和纵向强度,驾驶员区下部传力纵梁15位于中纵梁150和左纵梁140之间,驾驶员区下部传力纵梁15的前端与前横梁100相连,驾驶员区下部传力纵梁15的后端与第一中横梁120相连,驾驶员区下部传力纵梁15、前横梁100、左纵梁140和第一中横梁120围成矩形结构,该矩形结构的四角处设置有斜梁16,以增强驾驶员区下部传力纵梁15、前横梁100、左纵梁140和第一中横梁120的抗折弯性能,提高前车架中的驾驶员区1的整体刚度。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驾驶员区下部传力纵梁15和左纵梁140的横截面形成为空心矩形结构,驾驶员区下部传力纵梁15和左纵梁140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板9,以进一步地增强驾驶员区1下部的纵向刚度和纵向强度。此外,由于驾驶员区传力斜梁的前端高于其后端,在碰撞过程中受力容易折弯,为增强驾驶员区传力斜梁的刚度和抗折弯性能,驾驶员区传力斜梁的横截面可以形成为空心矩形结构,且在驾驶员区传力斜梁的内部设置加强板9。这样,可以增强驾驶员区1下部的刚度和强度,使驾驶员区1下部的刚度和强度能接近或等于驾驶员区1上部的刚度和强度,以保证驾驶员区1的整体性,降低驾驶员区1各纵梁折弯的可能性。
另外,在本公开提供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右纵梁160包括第一右纵梁161和第二右纵梁162,第一右纵梁161的前端连接于前横梁100,第一右纵梁161的后端连接于第二中横梁110,第二右纵梁162的前端连接于第二中横梁110,第二右纵梁162的后端连接于后横梁130,第一右纵梁161、前横梁100、中纵梁150、第二中横梁110围成台阶区2,第二右纵梁162、第二中横梁110、中纵梁150、后横梁130围成蓄电池区4。
由于前车门、台阶和蓄电池等结构的存在,前车架右侧的纵向刚度和纵向强度小于左侧的纵向刚度和纵向强度,即,台阶区2和蓄电池区4的纵向刚度和纵向强度小于驾驶员区1的纵向刚度和纵向强度,在正碰发生时,台阶区2和蓄电池区4容易先发生变形并产生弯矩,导致驾驶员区1中的各纵梁折弯,使驾驶员区1的纵向刚度和纵向强度降低,前车架整体变形。因此,在本公开提供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前车架还可以包括台阶区传力纵梁21,以增强台阶区2的纵向刚度和纵向强度,台阶区传力纵梁21位于第一右纵梁161和中纵梁150之间,台阶区传力纵梁21的前端连接于前横梁100,台阶区传力纵梁21的后端连接于第二中横梁110。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一右纵梁161和台阶区传力纵梁21的横截面形成为空心矩形结构,第一右纵梁161和台阶区传力纵梁21的内部可以设置有加强板9,以尽可能的提高台阶区2的纵向刚度和纵向强度。此外,为提高蓄电池区4的纵向刚度和纵向强度,可以增加第二右纵梁162的宽度,或在第二右纵梁162的内部也设置加强板9。这样,可以提高台阶区2和蓄电池区4的纵向刚度和纵向强度,使台阶区2和蓄电池区4的纵向刚度和纵向强度接近或等于驾驶员区1的纵向刚度和纵向强度,降低前车架整体变形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台阶区2内还设置有斜向加强梁22,斜向加强梁22位于台阶区传力纵梁21和中纵梁150之间,斜向加强梁22的一端连接于台阶区传力纵梁21,另一端连接于第二中横梁110,以进一步地增强台阶区传力纵梁21的抗折弯性能和纵向刚度和纵向强度。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客车,该客车包括上述的客车前车架。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5)

1.一种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包括相邻设置的驾驶员区(1)和碰撞吸能区(3),所述碰撞吸能区(3)的纵向强度小于所述驾驶员区(1)的纵向强度,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碰撞力通过所述驾驶员区(1)传递到所述碰撞吸能区(3),使所述碰撞吸能区(3)变形以吸收碰撞能量;所述碰撞吸能区(3)位于所述驾驶员区(1)的后方,且位于乘客区的前方,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所述碰撞吸能区(3)变形以吸收碰撞能量以减小所述驾驶员区(1)和所述乘客区的变形,所述前车架包括前横梁(100)、第一中横梁(120)、后横梁(130)、左纵梁(140)、中纵梁(150)、以及右纵梁(160),所述前横梁(100)、所述后横梁(130)、所述左纵梁(140)和所述右纵梁(160)围成矩形,所述中纵梁(150)位于所述左纵梁(140)和右纵梁(160)之间,所述中纵梁(150)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前横梁(100),所述中纵梁(150)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后横梁(130),所述第一中横梁(120)位于所述前横梁(100)和后横梁(130)之间,所述第一中横梁(120)的右端连接于所述中纵梁(150),所述第一中横梁(120)的左端连接于所述左纵梁(140),所述中纵梁(150)、所述前横梁(100)、所述左纵梁(140)和所述第一中横梁(120)围成所述驾驶员区(1),所述中纵梁(150)、所述第一中横梁(120)、所述左纵梁(140)和所述后横梁(130)围成所述碰撞吸能区(3),所述中纵梁(150)具有溃缩吸能段(151),所述溃缩吸能段(151)位于所述第一中横梁(120)和后横梁(13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吸能区(3)内布置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溃缩吸能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吸能梁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波纹管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还包括台阶区(2)和蓄电池区(4),所述碰撞吸能区(3)位于所述驾驶员区(1)的后方,所述台阶区(2)位于所述驾驶员区(1)的左方或右方,所述蓄电池区(4)位于所述台阶区(2)的后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还包括多个下部溃缩吸能梁(34),该多个下部溃缩吸能梁(34)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下部溃缩吸能梁(34)的前端与所述第一中横梁(120)相连,后端与所述后横梁(130)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还包括多个前立柱、多个中立柱、多个后立柱、多个驾驶员区传力梁、以及多个上部溃缩吸能梁,所述多个前立柱与所述前横梁(100)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多个中立柱与所述第一中横梁(120)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多个后立柱与所述后横梁(130)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多个驾驶员区传力梁与所述前立柱和所述中立柱相连,所述多个上部溃缩吸能梁连接在所述中立柱和所述后立柱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驾驶员区传力梁包括相互平行的多个驾驶员区传力纵梁和相互平行的两个驾驶员区传力斜梁,所述多个驾驶员区传力纵梁包括驾驶员区上部传力纵梁,所述驾驶员区上部传力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前立柱相连,所述驾驶员区上部传力纵梁的后端与所述中立柱相连,所述驾驶员区传力斜梁的前端与所述前立柱相连,所述驾驶员区传力斜梁的后端与所述中立柱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驾驶员区传力纵梁还包括驾驶员区下部传力纵梁(15),所述驾驶员区下部传力纵梁(15)位于所述中纵梁(150)和左纵梁(140)之间,所述驾驶员区下部传力纵梁(15)的前端与所述前横梁(100)相连,所述驾驶员区下部传力纵梁(15)的后端与所述第一中横梁(120)相连,所述驾驶员区下部传力纵梁(15)、所述前横梁(100)、所述左纵梁(140)和所述第一中横梁(120)围成矩形结构,该矩形结构的四角处设置有斜梁(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员区传力斜梁、所述驾驶员区下部传力纵梁(15)和所述左纵梁(140)的横截面形成为空心矩形结构,所述驾驶员区传力斜梁、所述驾驶员区下部传力纵梁(15)和所述左纵梁(140)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板(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还包括第二中横梁(110),所述第二中横梁(110)的右端连接于所述右纵梁(160),所述第二中横梁(110)的左端连接于所述中纵梁(150),所述右纵梁(160)、所述前横梁(100)、所述中纵梁(150)和所述第二中横梁(110)围成台阶区(2),所述右纵梁(160)、所述第二中横梁(110)、所述中纵梁(150)和所述后横梁(130)围成蓄电池区(4)。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纵梁(160)包括第一右纵梁(161)和第二右纵梁(162),所述第一右纵梁(161)的前端连接于前横梁(100),所述第一右纵梁(161)的后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中横梁(110),所述第二右纵梁(162)的前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中横梁(110),所述第二右纵梁(162)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后横梁(130),所述第一右纵梁(161)、所述前横梁(100)、所述中纵梁(150)、所述第二中横梁(110)围成所述台阶区(2),所述第二右纵梁(162)、所述第二中横梁(110)、所述中纵梁(150)、所述后横梁(130)围成所述蓄电池区(4)。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还包括台阶区传力纵梁(21),所述台阶区传力纵梁(21)位于所述第一右纵梁(161)和中纵梁(150)之间,所述台阶区传力纵梁(21)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前横梁(100),所述台阶区传力纵梁(21)的后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中横梁(11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右纵梁(161)和台阶区传力纵梁(21)的横截面形成为空心矩形结构,所述第一右纵梁(161)和台阶区传力纵梁(21)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板(9)。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区(2)内还设置有斜向加强梁(22),所述斜向加强梁(22)位于所述台阶区传力纵梁(21)和中纵梁(150)之间,所述斜向加强梁(2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台阶区传力纵梁(2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中横梁(110)。
15.一种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车包括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前车架。
CN201810289460.9A 2018-03-30 2018-03-30 前车架和客车 Active CN1103162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89460.9A CN110316251B (zh) 2018-03-30 2018-03-30 前车架和客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89460.9A CN110316251B (zh) 2018-03-30 2018-03-30 前车架和客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6251A CN110316251A (zh) 2019-10-11
CN110316251B true CN110316251B (zh) 2021-04-20

Family

ID=68112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89460.9A Active CN110316251B (zh) 2018-03-30 2018-03-30 前车架和客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62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6971B (zh) * 2021-08-27 2022-07-19 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客车的车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2559A (zh) * 2004-11-02 2007-10-10 沃尔沃拉斯特瓦格纳公司 用于车辆驾驶室的装置
CN203832595U (zh) * 2014-03-31 2014-09-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客车
CN204527323U (zh) * 2015-01-14 2015-08-05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架
CN204895605U (zh) * 2015-07-02 2015-12-23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前地板骨架及使用该骨架的客车
CN106005012A (zh) * 2016-07-06 2016-10-12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及其车架
CN207141209U (zh) * 2017-05-25 2018-03-2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车身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83093B2 (ja) * 1998-01-27 2006-06-07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高床式バスの床構造
JP3402586B2 (ja) * 2000-04-26 2003-05-06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大型バスのフレーム構造
CN2652726Y (zh) * 2003-10-17 2004-11-03 华南农业大学 客车碰撞缓冲装置
DE102007026951A1 (de) * 2007-06-12 2009-01-02 Daimler Ag Sitzträgeranordnung und Aufbau für einen Omnibus
CN106043438B (zh) * 2016-07-21 2018-05-25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架及使用该车架的车辆
CN106240642B (zh) * 2016-08-15 2019-02-01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架和具有该车架的车辆
CN206568921U (zh) * 2017-01-20 2017-10-20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及其座椅后移平台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2559A (zh) * 2004-11-02 2007-10-10 沃尔沃拉斯特瓦格纳公司 用于车辆驾驶室的装置
CN203832595U (zh) * 2014-03-31 2014-09-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客车
CN204527323U (zh) * 2015-01-14 2015-08-05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架
CN204895605U (zh) * 2015-07-02 2015-12-23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前地板骨架及使用该骨架的客车
CN106005012A (zh) * 2016-07-06 2016-10-12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及其车架
CN207141209U (zh) * 2017-05-25 2018-03-2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车身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6251A (zh) 2019-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04496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US7185934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03770841B (zh) 一种汽车车身骨架结构
CN205273623U (zh) 前机舱框架总成
CN201165250Y (zh) 汽车车身的下部框架结构
CN110481477B (zh) 吸能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0000408U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前机舱总成、车身总成及电动汽车
CN203345037U (zh) 一种汽车车身骨架结构
CN111547134A (zh) 车辆、车身及其力传递结构
CN107416042A (zh) 一种汽车地板前部的九宫格式骨架梁
CN113954970A (zh) 一种车身前部框架结构
CN110789479A (zh) 车身前端防撞装置
JP2003513856A (ja) 重なり合いを防止する衝撃吸収構造を有する自動車、特に乗用車
CN110316251B (zh) 前车架和客车
CN214689769U (zh) 一种前端结构和车辆
CN114132383B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地板总成
CN210133184U (zh) 副车架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12605452U (zh) 电动汽车的机舱横梁总成和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CN109204495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13415342A (zh)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CN113365906A (zh) 一种车辆的前部结构以及车辆
CN217396631U (zh) 车辆的车架组件及车辆
CN220374636U (zh) 前机舱总成和具有其的汽车
CN212709674U (zh) 电动车、车身及其力传递结构
CN212447792U (zh) 车辆、车身及其力传递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