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1401A - 一种高安全高载量锂离子电极极片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安全高载量锂离子电极极片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1401A
CN113471401A CN202110592327.2A CN202110592327A CN113471401A CN 113471401 A CN113471401 A CN 113471401A CN 202110592327 A CN202110592327 A CN 202110592327A CN 113471401 A CN113471401 A CN 113471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lyte
conductive agent
lithium ion
lithium
electro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9232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71401B (zh
Inventor
罗英
丁赵波
晏莉琴
闵凡奇
解晶莹
刘雯
吕桃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erospac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Institute of Space Power Source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ower Energy Storage Battery Syste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Institute of Space Power Sour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ower Energy Storage Battery Syste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Institute of Space Power Source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ower Energy Storage Battery Syste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9232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714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71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1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71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1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5Polymeric materials, e.g. gel-type or solid-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安全高载量锂离子电极极片及其制作方法,该电极极片包括电活性材料、导电剂、电解液I、电解液II和多孔集流体;所述电解液I包括有机溶剂、聚合物单体和锂盐;所述电解液II包括有机溶剂和聚合引发剂。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电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通过本发明提供电极极片及电池制备方法,有利于降低辅助材料的重量比例,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能耗,减少了电池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利用聚合物电解质安全可靠的特点,改善了传统有机电解液体系锂离子电池的安全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高安全高载量锂离子电极极片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安全高载量锂离子电极极片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技术以及电力储能技术的发展,要求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高的安全稳定性。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其中一种手段是,降低辅助材料的质量,提高极片中电极的载量。锂离子电池通常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四部分组成,其中辅助材料为粘结剂、导电剂、集流体等。锂离子电池电极的传统制作工艺首先是将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成浆料,然后将浆料均匀涂覆在集流体上,最后烘干,该过程耗时长且涉及有机溶剂的蒸发。而在制作高载量电极时,由于厚电极的溶剂挥发量增大,容易导致烘干过程中浆料涂层开裂,从而导致电极片电传导性降低,影响电池性能发挥。
同时,电极中的粘结剂是绝缘且电化学惰性的,会导致活性物质分布不均匀。在使用过程中,粘结剂也可能发生降解,其粘结性降低,导致电极材料从集流体上剥落。一旦这些材料与集流体接触不良,就会降低电池的性能。CN201810752227.X专利公开了一种通过浸涂法制备无粘结剂的二氧化锡/石墨烯复合负极的方法,通过多次调解浸涂次数实现电极厚度的控制。该方法尽管实现了无粘结剂电极的设计,增大了活性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但无法实现厚电极的制作,过大的负载量会增大结构不稳定因素,导致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降低。CN202010995749.X公开了一种无粘结剂和无碳添加剂的具有高倍率性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通过将氯掺杂的高分子导电聚合物PEDOT直接涂敷在集流体上,形成具有多孔纳米结构PEDOT薄膜电极,实现电池的高倍率特性。该方法中采用碳酸酯类有机电解液,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漏液、燃烧、***等危险,导致电池发生安全问题。而随着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有效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也是急需攻克的难题。
CN 202010801285.4公开了一种固态电解质涂层保护的高安全聚合物电池正极片。通过在铝箔集流体上涂布复合固态电解质涂层和活性物质物质涂层,有效阻隔正极活性物质材料与铝箔之前的接触,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该方法中复合固态电解质涂层和活性物质涂层由于均采用了N-甲基吡咯烷酮(NMP)有机溶剂,需要干燥处理才能得到极片,不利于提高电极的载量,从而改善电池的能量密度。
故,提供一种兼具高能量密度、无烘干、低生产能耗及高安全稳定性的电池的制备方法是一个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安全高载量锂离子电极极片及其制作方法。
该高安全高载量锂离子电极极片包含电活性物质、导电剂、聚合物电解质和多孔集流体。利用聚合物电解质在常温下的流动性、高温聚合反应后聚合物的高粘性和高离子导电性,形成具有高导电网络的无粘结剂的电极极片,组装后的电池通过原位高温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安全高载量锂离子电极极片,所述电极极片包括电活性材料、导电剂、电解液I、电解液II和多孔集流体;所述电解液I包括有机溶剂、聚合物单体和锂盐;所述电解液II包括有机溶剂和聚合引发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电活性材料包括正电活性材料或负电活性材料;所述正电活性材料选自橄榄石型材料、尖晶石型材料或层状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橄榄石型材料包括磷酸铁锂、磷酸锰锂及其改性材料;所述尖晶石型材料包括锰酸锂、镍锰酸锂及其改性材料;所述层状材料包括钴酸锂、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及其改性材料;所述正电活性材料的颗粒平均粒径为0.05μm~500μm;所述负电活性材料选自可嵌锂的铝基合金、硅基合金、锡基合金、锂钛氧化物、锂硅氧化物、金属锂粉、硅碳复合物和石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负电活性材料的颗粒平均粒径为0.05μm~500μm。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导电剂为颗粒状导电剂和纤维状导电剂的组合,其中颗粒导电剂的质量百分比为20%~60%,纤维状导电剂的质量百分比为40%~80%;所述颗粒状导电剂选自导电炭黑、超级炭黑、导电石墨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纤维状导电剂选自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气相生长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限定的导电剂中颗粒导电剂的质量百分比为20%~60%,纤维状导电剂的质量占所有导电剂质量的40%~80%;如果颗粒导电剂含量过高会导致颗粒导电剂易团聚而导致分散能力降低,而颗粒导电剂含量过低又会导致活性物质与导电剂之间点接触能力降低,从而影响电池性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电解液I中,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百分数为30%~70%,所述聚合物单体质量百分比为10%~65%,所述锂盐的质量百分比为5%~30%。
本发明限定有机溶剂的质量百分数为30%~70%,有机溶剂含量过多会导致聚合反应不完全,大量有机溶液游离在电池体系中,不利于电池安全性的改善;过少会导致聚合反应过度,造成聚合物电解质机械强度及粘合性降低,从而降低电解质与活性材料的紧密接触性;而锂盐的质量百分比为5%~30%,若锂盐的含量过多会导致锂盐无法完全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离子态,从而导致电解质离子导电性降低;过少会导致电解质中可传导锂的能力减少,不利于电池性能的提高。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电解液II中,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百分数为80~99%,所述聚合引发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20%。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有机溶剂选自EMC、EC、DMC、DEC、FEC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合物单体选自ECA、PEG、PC、VC、PMMA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锂盐选自LiFSI、LiTFSI、LiClO4和LiPF6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合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二甲苯酰、过氧化二月桂酰中的一种或几种。
第二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安全高载量锂离子电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配制正电极浆料:在环境露点温度<-55℃和常温条件下,按照比例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电解液Ⅰ、电解液Ⅱ、导电剂和正电活性材料;在电解液I中边搅拌边加入导电剂,持续高速搅拌3~5h,直至导电剂在电解液中均匀分散;再加入正电活性材料,并持续高速搅拌10~20h,直至活性物质分散均匀;最后再将电解液Ⅱ加入,低速搅拌2h~5h即可;
S2:配制负电极浆料:在环境露点温度<-55℃和常温条件下,按照比例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电解液Ⅰ、电解液Ⅱ、导电剂和负电活性材料;在电解液I中边搅拌边加入导电剂,并持续高速搅拌3~5h,直至导电剂在电解液中均匀分散;再加入负电活性材料,并持续高速搅拌10~20h,直至活性物质分散均匀;最后再将电解液Ⅱ加入,低速搅拌2h~5h即可;
S3:电极制作:在环境露点温度<-55℃和常温条件下,将正电极浆料双面涂覆在正极多孔集流体形成正电极片;将负电极浆料上面涂覆在负极多孔集流体表面形成负电极片;其中正电极浆料的涂覆厚度为50μm~5mm,负电极浆料的涂覆厚度为20μm~1mm。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步骤S1中,所述高速搅拌速度为公转速度35~50r/min,自转速度2500r/min~5000r/min;所述低速搅拌速度为公转速度15~30r/min,自转速度500r/min~2000r/min。
本发明选择高速搅拌速度为公转速度35~50r/min,自转速度2500r/min~5000r/min,其中公转速度过高会增加设备能耗,而公转速度过低会导致粉末材料与电解液之间分散不均匀,浆料稳定性降低,自转速度过高会增加设备能耗,自传速度过低又会剪切力不足无法使得活性物质均匀分散,影响涂布质量;本发明限定低速搅拌速度为公转速度15~30r/min,自转速度500r/min~2000r/min,其中公转速度过高会不仅会增加设备能耗,而且聚合物单体和聚合物引发剂在高速搅拌速度下可能发生缓慢聚合物反应,不利于电池性能的改善,而公转速度过低会导致电解液Ⅱ无法与活性浆料充分分散,自转速度过高会不仅会增加设备能耗,而且聚合物单体和聚合物引发剂在高速搅拌速度下可能发生缓慢聚合物反应,不利于电池性能的改善,自传速度过低又会导致电解液Ⅱ无法与活性浆料充分分散。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步骤S2中,所述高速搅拌速度为公转速度35~50r/min,自转速度2500r/min~5000r/min;所述低速搅拌速度为公转速度15~30r/min,自转速度500r/min~2000r/min。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步骤S1中,所述电解液Ⅰ、导电剂、正电活性材料和电解液Ⅱ加入的质量比为5%~20%:1%~10%:60%~90%:1%~10%;步骤S2中,所述电解液Ⅰ、导电剂、负电活性材料和电解液Ⅱ加入的质量比为5%~20%:1%~10%:50%~85%:1%~20%。其中,步骤S1中,电解液Ⅰ、导电剂、正电活性材料和电解液Ⅱ加入的质量比不在此范围内,会导致电活性材料分散不均匀,影响电池性能;步骤S2中,电解液Ⅰ、导电剂、正电活性材料和电解液Ⅱ加入的质量比不在此范围内,也会导致电活性材料分散不均匀,影响电池性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步骤S3中,所述多孔集流体为多孔导电金属层;所述导电金属层为金属网或金属丝编织网;所述编织网的网孔形状选自方形、菱形、长方形或多边形。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步骤S3中,所述正极多孔集流体为铝金属;所述负极多孔集流体为铜金属。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极极片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和隔离膜采用叠片式组装,用铝塑膜封装后形成锂离子电池;
S2:搁置,随后抽真空后热压,即可。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步骤S1中,所述隔离膜选自纤维素膜、聚烯烃隔膜、聚酰亚胺类隔膜、聚酯(PET)类隔膜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S1中所述隔离膜的厚度为1μm~1000μm,隔离膜的通孔孔隙率为40%~99%,隔离膜的通孔孔径范围为0.01μm~1mm。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步骤S2中所述搁置的温度为45℃~85℃,搁置的时间为1h~24h。
本发明选择在45℃~85℃的温度下搁置1h~24h,是因为在此温度下通过过热激发聚合反应,电解液I和电解液II可以聚合形成聚合物电解质,若温度过高,会导致聚合物反应过度,使得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传导性和机械性能降低;若温度过低,会导致聚合反应不完全,聚合物电解质的化学稳定性降低;若搁置时间不足1h,则会导致聚合物反应不完全,聚合物电解质的化学稳定性降低;若搁置时间过久,又会导致聚合物反应过度,使得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传导性和机械性能降低。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搁置的温度为60℃,搁置的时间为10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利用电解液I和电解液II在常温下的流动性、高温聚合反应后形成高粘性和高离子导电性的聚合物,最终形成具有高导电网络的无粘结剂的电极极片,有利于降低辅助材料的重量比例,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2)该电极制作过程中无烘干过程,避免了传统电极制作工艺中长时间烘烤及有机溶剂挥发,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能耗,减少了电池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3)该方法可实现厚电极的制作,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利用聚合物电解质安全可靠的特点,改善了传统有机电解液体系锂离子电池的安全稳定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3提供的一种高安全高载量锂离子电极及聚合物电池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如下:
(1)配制正电极浆料:在环境露点温度为-60℃和常温条件下,按9:1:5:85比例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电解液Ⅰ、电解液Ⅱ、导电剂和正电活性材料。电解液Ⅰ中有机溶剂、聚合单体和锂盐的质量分别为:有机溶剂(EC、EMC)50%、聚合单体(ECA)40%、锂盐(LiTFSI)10%。电解液Ⅱ中有机溶剂、聚合引发剂的质量分别为:有机溶剂(EC、EMC)95%、聚合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5%。导电剂中超级炭黑和多壁碳纳米管的质量分别为:超级炭黑30%,多壁碳纳米管70%。正电活性材料为镍钴铝酸锂三元材料,材料颗粒平均粒径为1μm。在公转35r/min,自转速度3500r/min的高搅拌速度下向电解液Ⅰ中加入超级炭黑和多壁碳纳米管的混合物,持续高速搅拌5h,直至导电剂在电解液中均匀分散。再将镍钴铝三元材料加入,并持续高速搅拌20h,直至活性物质分散均匀。再将电解液Ⅱ加入,在公转15r/min,自转速度800r/min条件下低速搅拌3h,形成高粘度的正电极浆料。
(2)配制负电极浆料:在环境露点温度为-60℃和常温条件下,按13:2:5:80比例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电解液Ⅰ、电解液Ⅱ、导电剂和负电活性材料。电解液Ⅰ中有机溶剂、聚合单体和锂盐的质量分别为:有机溶剂(EC、EMC)50%、聚合单体(ECA)40%、锂盐(LiTFSI)10%。电解液Ⅱ中有机溶剂、聚合引发剂的质量分别为:有机溶剂(EC、EMC)95%、聚合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5%。导电剂中超级炭黑和多壁碳纳米管的质量分别为:超级炭黑30%,多壁碳纳米管70%。负电活性材料为石墨材料,材料颗粒平均粒径为5μm。在公转30r/min,自转速度3500r/min的高搅拌速度下向电解液Ⅰ中加入超级炭黑和多壁碳纳米管的混合物,持续高速搅拌4h,直至导电剂在电解液中均匀分散。再将石墨材料加入,并持续高速搅拌15h,直至活性物质分散均匀。再将电解液Ⅱ加入,在公转10r/min,自转速度1000r/min条件下低速搅拌2h,形成高粘度的负电极浆料。
(3)电极制作:在环境露点温度为-60℃和常温条件下,将形成的正电极浆料双面涂覆在多孔铝网上,网孔为方形。正极片双面厚度为400μm。将形成的负电极浆料双面涂覆在多孔铜网上,网孔为菱形。负极片双面厚度为320μm。
(4)电芯制作:将形成的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和纤维素隔膜采用叠片式形成锂离子电池。纤维素隔膜的厚度为30μm,通孔孔隙率为60%,孔径范围为1μm~600μm。之后,将制成的锂离子电池60℃温度下搁置10h,通过热激发聚合反应,电解液聚合形成聚合物电解质,抽真空后热压,最终形成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2
在该实施例中,按照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的方法和条件,制备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区别在于,在该实施例中:(1)正电活性材料为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电解液Ⅰ、电解液Ⅱ、导电剂和正电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10:2:6:82。正极浆料中导电剂为超级炭黑和气相生长碳纤维的组合,质量分别为:超级炭黑30%,气相生长碳纤维70%。(2)负电活性物质为硅碳复合物,负极浆料中导电剂为超级炭黑和气相生长碳纤维的组合,质量分别为:超级炭黑30%,气相生长碳纤维70%。(3)正电极厚度为200μm,负极片双面厚度为150μm。
实施例3
在该实施例中,按照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的方法和条件,制备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区别在于,在该实施例中:(1)正电活性材料为磷酸铁锂材料。电解液Ⅰ中有机溶剂、聚合单体和锂盐的质量分别为:有机溶剂(EC、DMC)60%、聚合单体(PC)30%、锂盐(LiTFSI)10%。电解液Ⅱ中有机溶剂、聚合引发剂的质量分别为:有机溶剂(EC、DMC)97%、聚合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3%。(2)负极浆料中电解液Ⅰ中有机溶剂、聚合单体和锂盐的质量分别为:有机溶剂(EC、DMC)60%、聚合单体(PC)30%、锂盐(LiTFSI)10%。电解液Ⅱ中有机溶剂、聚合引发剂的质量分别为:有机溶剂(EC、DMC)97%、聚合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3%。(3)电池搁置温度为50℃,搁置时间为20h。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3提供的一种高安全高载量锂离子电极及聚合物电池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的方法和条件基本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仅在于:电解液液II的组成和电解液I完全相同:电解液液I为有机溶剂、聚合单体和锂盐组成,且有机溶剂(EC、EMC)50%、聚合单体(ECA)40%、锂盐(LiTFSI)10%;电解液液II也为有机溶剂、聚合单体和锂盐组成,且有机溶剂(EC、EMC)50%、聚合单体(ECA)40%、锂盐(LiTFSI)10%。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的方法和条件基本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仅在于:电解液液I的组成不同:电解液液I的组成为有机溶剂和锂盐组成。且有机溶剂(EC、EMC)90%、锂盐(LiTFSI)10%。
对比例3
本对比例的方法和条件基本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仅在于:电解液液I的组份含量不同:有机溶剂(EC、EMC)15%、聚合单体(ECA)75%、锂盐(LiTFSI)10%。
对比例4
本对比例的方法和条件基本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仅在于:电解液液I的组份含量不同:有机溶剂(EC、EMC)85%、聚合单体(ECA)5%、锂盐(LiTFSI)10%。
对比例5
本对比例的方法和条件基本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仅在于:电解液液II的组份含量不同:有机溶剂(EC、EMC)60%、聚合引发剂(ECA)40%。
对比例6
本对比例的方法和条件基本和实施例1相同,区别仅在于电芯制作中:将制成的锂离子电池30℃温度下搁置10h。
性能测试
正电极载量(mg/cm2)测试:正电极中活性物质、导电剂的总质量除以正电极片面积,得到正电极载量。
能量密度测试: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以0.1C放电的能量除以电池的重量,得到电池的能量密度。
电池内阻测试: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以0.1C充电至满电态,再用内阻仪测试电池的内阻值。
针刺测试:测试方法参考GJB 2374A-2013标准。
重物挤压测试:测试方法参考GJB 2374A-2013标准。
机械冲击测试:测试方法参考GJB 2374A-2013标准。
对实施例1~3及对比例1-5制备出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分别依照上述测试标准进行能量密度、电池内阻、针刺测试、重物挤压测试以及机械冲击测试。上述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极的物性参数及各种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3089701120000091
Figure BDA0003089701120000101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本发明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10)

1.一种高安全高载量锂离子电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极片包括电活性材料、导电剂、电解液I、电解液II和多孔集流体;所述电解液I包括有机溶剂、聚合物单体和锂盐;所述电解液II包括有机溶剂和聚合引发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安全高载量锂离子电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活性材料包括正电活性材料或负电活性材料;所述正电活性材料选自橄榄石型材料、尖晶石型材料或层状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橄榄石型材料包括磷酸铁锂、磷酸锰锂及其改性材料;所述尖晶石型材料包括锰酸锂、镍锰酸锂及其改性材料;所述层状材料包括钴酸锂、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及其改性材料;所述正电活性材料的颗粒平均粒径为0.05μm~500μm;所述负电活性材料选自可嵌锂的铝基合金、硅基合金、锡基合金、锂钛氧化物、锂硅氧化物、金属锂粉、硅碳复合物和石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负电活性材料的颗粒平均粒径为0.05μm~5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安全高载量锂离子电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为颗粒状导电剂和纤维状导电剂的组合,其中颗粒导电剂的质量百分比为20%~60%,纤维状导电剂的质量百分比为40%~80%;所述颗粒状导电剂选自导电炭黑、超级炭黑、导电石墨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纤维状导电剂选自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气相生长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安全高载量锂离子电极极片,其特征在于,电解液I中,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百分数为30%~70%,所述聚合物单体质量百分比为10%~65%,所述锂盐的质量百分比为5%~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安全高载量锂离子电极极片,其特征在于,电解液II中,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百分数为80~99%,所述聚合引发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20%。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高安全高载量锂离子电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EMC、EC、DMC、DEC、FEC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合物单体选自ECA、PEG、PC、VC、PMMA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锂盐选自LiFSI、LiTFSI、LiClO4和LiPF6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合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二甲苯酰、过氧化二月桂酰中的一种或几种。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高安全高载量锂离子电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配制正电极浆料:在环境露点温度<-55℃和常温条件下,按照比例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电解液Ⅰ、电解液Ⅱ、导电剂和正电活性材料;在电解液I中边搅拌边加入导电剂,持续高速搅拌3~5h,直至导电剂在电解液中均匀分散;再加入正电活性材料,并持续高速搅拌10~20h,直至活性物质分散均匀;最后再将电解液Ⅱ加入,低速搅拌2h~5h即可;
S2:配制负电极浆料:在环境露点温度<-55℃和常温条件下,按照比例分别称取一定质量的电解液Ⅰ、电解液Ⅱ、导电剂和负电活性材料;在电解液I中边搅拌边加入导电剂,并持续高速搅拌3~5h,直至导电剂在电解液中均匀分散;再加入负电活性材料,并持续高速搅拌10~20h,直至活性物质分散均匀;最后再将电解液Ⅱ加入,低速搅拌2h~5h即可;
S3:电极制作:在环境露点温度<-55℃和常温条件下,将正电极浆料双面涂覆在正极多孔集流体形成正电极片;将负电极浆料上面涂覆在负极多孔集流体表面形成负电极片;其中正电极浆料的涂覆厚度为50μm~5mm,负电极浆料的涂覆厚度为20μm~1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高安全高载量锂离子电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电解液Ⅰ、导电剂、正电活性材料和电解液Ⅱ加入的质量比为5%~20%:1%~10%:60%~90%:1%~10%;步骤S2中,所述电解液Ⅰ、导电剂、负电活性材料和电解液Ⅱ加入的质量比为5%~20%:1%~10%:50%~85%:1%~20%。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方法制备的电极极片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和隔离膜采用叠片式组装,用铝塑膜封装后形成锂离子电池;
S2:搁置,随后抽真空后热压,即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搁置的温度为45℃~85℃;所述搁置的时间为1h~24h。
CN202110592327.2A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高安全高载量锂离子电极极片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134714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2327.2A CN113471401B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高安全高载量锂离子电极极片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2327.2A CN113471401B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高安全高载量锂离子电极极片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1401A true CN113471401A (zh) 2021-10-01
CN113471401B CN113471401B (zh) 2023-07-18

Family

ID=77871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92327.2A Active CN113471401B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高安全高载量锂离子电极极片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71401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5061A (zh) * 1998-09-10 2001-09-26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 均质固体聚合物合金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用该物质制备的复合电极、锂聚合物电池和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CN1652376A (zh) * 2005-01-28 2005-08-10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684298A (zh) * 2004-04-12 2005-10-19 黄穗阳 胶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设计和制造
CN101278423A (zh) * 2005-09-29 2008-10-01 株式会社Lg化学 具有增强性能的电极及包括该电极的电化学装置
CN101685878A (zh) * 2008-09-27 2010-03-31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3311539A (zh) * 2013-05-17 2013-09-18 深圳市慧通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电压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
CN108232318A (zh) * 2018-01-30 2018-06-29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全固态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CN108281704A (zh) * 2018-01-22 2018-07-13 厦门大学 一种固态电解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01639A (zh) * 2017-10-10 2020-05-2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
CN112103471A (zh) * 2020-09-08 2020-12-18 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5061A (zh) * 1998-09-10 2001-09-26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 均质固体聚合物合金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用该物质制备的复合电极、锂聚合物电池和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CN1684298A (zh) * 2004-04-12 2005-10-19 黄穗阳 胶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设计和制造
CN1652376A (zh) * 2005-01-28 2005-08-10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1278423A (zh) * 2005-09-29 2008-10-01 株式会社Lg化学 具有增强性能的电极及包括该电极的电化学装置
CN101685878A (zh) * 2008-09-27 2010-03-31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3311539A (zh) * 2013-05-17 2013-09-18 深圳市慧通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电压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
CN111201639A (zh) * 2017-10-10 2020-05-2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
CN108281704A (zh) * 2018-01-22 2018-07-13 厦门大学 一种固态电解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232318A (zh) * 2018-01-30 2018-06-29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全固态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CN112103471A (zh) * 2020-09-08 2020-12-18 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1401B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65065B (zh) 一种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230352695A1 (en) Sodium metal battery and electrochemical apparatus
CN112038611A (zh) 一种高镍三元正极片压实密度的提升方法
CN113555541A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
CN111799470A (zh) 正极极片及钠离子电池
CN112615111A (zh) 一种高保液自修复隔膜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4400368B (zh)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层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WO2023201871A1 (zh) 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084638A (zh) 一种固态电极单元、制备方法、固态电池及其***
CN115298852A (zh) 负极和包含它的二次电池
CN112467086A (zh) 一种基于聚酰胺酸基电极粘结剂的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710865A (zh) 锂粉分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97440B (zh) 一种负极片及包括该负极片的电池
CN114388745B (zh) 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自支撑聚合物厚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90428A (zh) 高倍率磷酸铁锂复合材料、正极极片、锂离子电池
CN11503645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13471401B (zh) 一种高安全高载量锂离子电极极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16936741A (zh) 硅碳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3013393A (zh) 一种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916731A (zh) 一种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包括该正极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17638200B (zh) 锂离子电池和电子装置
CN116565209B (zh) 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用电装置
CN117638083B (zh) 锂离子电池和电子装置
CN115064672B (zh) 星状包覆层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00647A (zh) 一种全固态锂金属电池正极、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0

Address after: 2965 Dongchua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0245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INSTITUTE OF SPACE POWER-SOURCES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EROSPACE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965 Dongchua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0245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INSTITUTE OF SPACE POWER-SOURCES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POWER ENERGY STORAGE BATTERY SYSTE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